一体化调研2

时间:2019-05-13 23:3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体化调研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体化调研2》。

第一篇:一体化调研2

立足实际谋发展 深化改革求创新

---千阳县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调研

一、基本情况

千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北与甘肃省灵台县接壤,东与宝鸡市麟游、凤翔县相连,南与陈仓区交界,西与陇县毗邻。宝中铁路、千凤公路、宝平公路穿境而过,距宝鸡市区36公里。辖6镇5乡、98个行政村、13.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6%。现有卫生技术人员927个,在职在岗人员504人,离退休人员164人,乡村医生111人,临时聘用人员148人。全县在岗卫生技术人员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40人,中级职称125人;大学学历52人,大专141人,中专176人。

近年来,随着农村卫生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居民医疗保健需求也不断增长,农村卫生服务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千阳县经过6年多来的尝试,创出了一条以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为载体,以整合人才资源为依托,以整顿医疗市场为手段的改革之路,使乡镇卫生院摆脱了困境,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二、一体化管理之前

全县17个医疗卫生单位、16个亏损,13个乡镇卫生院共136名职工,工资偏低,部分职工在村上伸点办医、个人经营,-1-职工走的走,散的散,乡镇卫生院出现了前期未有的困难局面。

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通过深入细致的走访、分析、对比,找出了制约农村卫生发展的五大症结:一是经营体制死板,生存空间狭小。多年来,农村卫生虽有改革,但都是小打小闹,传统呆板的运行机制未能触及,经营中仍然吃大锅饭,群众有大病都到县级以上医院治疗,小病便到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就医,很少到乡镇卫生院看病。乡镇卫生院只能在大医院和小诊所的夹缝中艰难生存,职工人心涣散,业务收入下跌,亏损连年增加,几乎濒临倒闭;二是诊疗设备简陋,防治手段落后。由于县乡财政困难,卫生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多数卫生院没有B超、心电图等必需的医疗设备,防病治病仍然依靠“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病情诊断不准,治疗不精,对一些急危病症更是束手无策;三是人员素质差,医护水平偏低。由于乡镇卫生院效益较低,病人又少,一些业务水平较高的医护人员觉得难以施展才华,纷纷寻求调动或自己办诊所。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专科门诊,缺少有名气的主治医生,有的有医生无护士,有的有中医无西医。由于效益差,工资无保障,卫生院工作人员多为生活出路奔波,很少钻研业务,技术水平难以提高,致使患者有减无增;四是医疗市场混乱,无序竞争加剧。由于监管不力,城乡医疗市场比较混乱,一村多点办医和非法个体诊所比较普遍。全县村级卫生室全部是个体经营。进药渠道复杂,药品价格差异较大,一些江湖游医和部分乡村医生,不按正常技术规范操作,争抢病员,哄抬药价,医

-2-疗事故时有发生;五是缺乏有效管理,预防工作薄弱。乡村医生各自为阵,缺乏科学的统一的组织管理,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重治轻防思想严重,对预防保健等农村卫生工作重视不够,预防接种不及时,且空白较多,存在着传染病流行的隐患,群众对乡村卫生院所缺乏信任感。

三、做法

针对以上症结,我们经过深入研究、多方论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立足实际谋发展,深化改革求创新,创出了一条“以全面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为突破口,以整合卫生资源为契机,以净化医疗市场、规范医疗秩序为手段,以规范村卫生室建设为基础,以提高医疗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农村卫生综合改革之路,使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加强,踏上了跨越式发展之路。

主要做法是:推行一个模式、加强两个建设、做到三个坚持、重在四个创新、实行五个统一

(一)推行“一个模式”:(即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模式)

我们把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改革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作为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大事来抓,制定了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实施意见,以县政府文件发到各乡镇,对全县的101个村卫生室进行了盘点和接管,使村卫生室由过去的乡医个人承包变为村集体所有、乡卫生院统一经营管理的模式,对全县111名乡村医生进行了业务培训,-3-规范了村卫生室的诊疗行为,为落实农村各项卫生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两个建设”(即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和乡村人员队伍建设)

1、整合物力资源,实现合理布局。按照“合理布局、适宜规模、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结合全县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群众就医流向等实际情况,对乡村卫生资源重新进行了布局,将原来13个乡镇卫生院合并为11个,并分设了科室,细化了业务分工;村卫生室以服务半径在2平方公理左右,服务人口平均在2000人左右进行重新设置,将原来的136个村级卫生室撤并为101个。卫生资源的优化重组,使我们有能力逐步进行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101个村卫生室统一制作了牌匾,达到了诊断室、药房、观察室、治疗室、值班室5室分设,面积都在60平方米以上,为广大群众治疗就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2、整合人力资源,引导合理流向。打破以往的人事管理制度,试行了新的用人机制。一是按照德才兼备原则,选聘好院所长。坚持任人唯贤、用人之长的原则,加强了乡镇卫生院的领导和技术力量。二是严格准入制度,聘用乡村医生。打破地域界限,在全县范围内,招聘具有乡村医生证、执业助理医师证的医护人员,卫生院与其签订聘用合同,个人交纳风险抵押金,正式聘用为乡村卫生工作人员。三是注重培养人才。选派思想品德好,理论功底扎实的中青年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

-4-习,采取变堵为疏的方法,把那些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群众信赖、声望较高的老名医,离退休人员吸收到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来,发挥带动作用。

(三)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集体办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预防为主。对村卫生室进行盘点和接管,使所有的村卫生室由过去的村医个人承包经营变为村集体所有,卫生院管理经营,从体制上转变成卫生院门诊部的管理模式。建立有激励、有约束、有活力、有竞争的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了村医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有力的提高了农村公共卫生任务完成效率,极大的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重在“四个创新”(即理念创新、决策创新、分配创新、管理创新)

1、理念创新,明确功能定位。树立县乡村一盘棋的思想。制订区域卫生规划,统筹安排,调整现有卫生机构的布局、整合卫生资源、使县乡村卫生工作同步协调发展。转变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能。变办卫生为管卫生,规范医疗市场秩序,提供市场信息,指导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主动搞好各项服务,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2、决策创新,绘制发展蓝图。各乡镇卫生院分别不同情况按医疗防保型、防保型的功能定位设置相应的科室,配备人员和设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开展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各村卫生室配备了基本的诊疗设备,完善管理

-5-制度,明确工作职责,靠实了农村卫生工作任务。

3、机制创新,提高竞争力。一是对乡村医生实行绩效工资制,根据业务收入按比例提成。全县乡村医生月平均工资在1000元以上,极大地调动了乡村医生的积极性。二是对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实行补贴制。即乡镇卫生院的防疫、妇幼专干每人每月发给100元公共卫生补助,村卫生室的防疫、妇幼保健员每人每月发给60元的公共卫生补助津贴,由各乡镇卫生院依照目标责任书按季考核发放。三是实行重奖重罚和末位淘汰制。年初县局与各乡镇卫生院院长签订了岗位目标责任书,实行盈亏奖罚和末位淘汰制。

4、管理创新,提高两个效益。一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印发了《千阳县乡镇卫生院各项管理制度》等规范性的制度和文件。实行了院长岗位目标责任制、职工全员聘用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工作任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从而使管理工作达到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二是实行乡镇卫生院财务集中核算。县卫生局成立了财务核算中心,对全县11个乡镇卫生院的财务实行了集中核算管理,既节省了人力,又加强了财务监督,堵塞了漏洞,提高了资金利用率。三是成立防保科,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在各乡镇卫生院成立了防保科,建立了以主管院长任组长、防疫专干、妇幼专干为成员的防保领导小组,配齐了基本设备,各村卫生室主任担任村防疫、妇幼保健员,从而使农村卫生工作落到了实处。四是清理整顿医疗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聘请常年法律顾问,-6-采取组装宣传车,发通告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政策疏导,联合公安、工商、药监等部门共同监督,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形式,顶住各方压力,重拳出击,集中整顿,依法打击取缔了非法医疗机构和游医药贩。彻底净化了医疗市场,保障了人民群众就医用药安全。五是营造文化氛围,陶冶职工情操。积极实施“创佳评差”,争创市、县级卫生单位和文明单位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凝聚力和亲和力,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五)实行“五个统一”(统一行政业务管理,统一财务核算,统一报酬发放,统一药品采购,统一人员调配)

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内容是实行“五统一”:一是统一行政业务管理。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的村卫生室统一实行综合目标管理,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医报酬和评先树模挂钩。二是统一调配人员。卫生院对原有村医择优聘用,每个村卫生室按2—3名村医配备,实行定岗、定员、定职、定责,村医和卫生院在职人员由卫生院根据实际在全乡范围内合理流转,符合资质条件的村医可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卫生院职工也可下到村卫生室工作。三是统一报酬发放。村医报酬由卫生院按业务收入和质量考核,出勤、到岗,完成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等情况考核审批发放。卫生室主任和防保、妇幼人员实行津贴制,由卫生院考核兑现。四是统一财务管理。各村卫生室每5天结一次帐,每10天交一次款,村卫生室的所有业务收入统一交卫生院管理,各项费用支出由卫生院统一调拨

-7-发放;统一建立“三帐一表一会”制,每旬一报帐,每月一报表,一季一对帐,半年一汇总,定期一公布,每10天召开一次乡村医生例会,上报业务收入,领取调拨药品及耗材,培训业务,共同在职工灶会餐。五是药品统一集中配送。全县实行乡村药品统一集中配送,县药品配送中心负责全县药品管理,卫生院设立中心药库,负责全乡镇村卫生室的药品、医用材料,医疗器械的采购和调配,做到计划采购、渠道正规、确保质量、配送及时、价格统一。

四、效果

(一)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公共卫生网络得到健全。实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后,打破了农村卫生长期停滞不前的瓶颈,理顺了农村卫生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网络,卫生机构关系协调,职能到位,分工明确,乡村医生队伍稳定,社会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卫生监督、社会公共卫生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村卫生室得到规范,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二)乡镇卫生院摆脱困境,经济效益实现了新跨越。实行一体化管理以来,彻底打破了乡村卫生院原有的行政区划和所有制界限,实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卫生资源的综合效益。镇卫生院门诊人次和业务收入成倍增长,职工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医护人员素质得到提高,诊疗行为逐步规范。实行一体化后,经济效益直线上升,医护人员的工资报酬得到了

-8-保障,建立健全了各项激励机制,广大医护人员自觉学习,钻研业务,诊疗行为逐步规范,医护水平明显提高。乡镇卫生院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定期进行考核,有计划地把村级卫生室医生派出去进行培训学习,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医疗服务透明度增强,广大群众得到实惠。实行一体化后,乡村两级收费标准,药品价格上墙公布,看病、收费、取药、治疗分工明确,互相监督制约,群众明明白白消费,放放心心就医。乡村两级药品实行统一配送,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净化了医药市场,杜绝了假劣药品,群众用药安全,放心。把医疗重心下移,加强了村卫生室建设,实行综合考评,与经济利益挂钩,充分调动了乡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原来病人找医生变为现在医生找病人,村卫生室的医生、护士经常上门服务,群众得到了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五)提高了乡村医生地位,减少了医患纠纷。乡村医生在村级由卫生院可以相互调动,把年富力强、安心农村卫生工作的正式在职职工下派到村卫生室工作,乡医与正式职工同吃、同住、同工作,能上能下,以正式职工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对个别有突出贡献的县局表彰奖励,提高了乡村医生地位。通过培训,使乡医正确认识一体化,积极参与一体化,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提高了诊疗水平和依法行医观念,减少了医患纠纷。

五、体会

领导是保证,班子是基础,投入是关键,激励是举措,-9-队伍是根本

1、各级领导重视,是推进农村卫生改革的重要保证。农村卫生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我县农村卫生改革能够取得成效,是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分不开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农村卫生改革思路汇报,并做了明确的指示;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审定了《关于在全县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的通知》,下发各乡镇人民政府。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身体力行,保证了推行一体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2、抓好班子建设,是推进农村卫生改革的重要基础。抓好农村卫生院建设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必须配备好院长和院领导班子。本着:“选好一个院长,带好一个医院,发展一方事业”的指导思路,坚持“唯才是举、任人唯贤”,“能者上、庸者下”的组织原则,在全系统公开选拔组织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专业人员担任院长。

3、建立激励机制,是推进农村卫生改革的重要举措。激励举措是符合当今卫生改革政策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一是对院长进行激励。卫生局与各乡镇卫生院签订目标责任书,给院长每月发给一定的职务津贴,报销一定比例的电话费,充分调动了院长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对医务人员进行激励。乡镇卫生院职工和村医都实行绩效工资,按劳取酬,多劳多得,调动了乡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在人事制度上激励。在乡村卫生院所内部打破身份、资历界限,实行聘用制,极大地激

-10-发了乡村卫生人员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4、提高队伍素质,是推进农村卫生改革的根本途径。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的高素质的乡村卫生工作者队伍,是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一是在全系统广泛开展了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安全质量教育,坚持常抓不懈。二是坚持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人性化感召。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宽待人、以变看人”和“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理解人”的原则,切实解决乡村卫生人员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实施一体化后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从而在工作上安心,事业上有进取心,生活上顺心,遇到困难不烦心,培养出了一支立志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职工队伍。

六、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农村卫生工作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卫生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近些年来,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状态都有较大改善,富裕起来的农民逐步增多,但贫富差距逐步拉大也是事实。经济状况的差异必然导致对医疗卫生保健需求的差异。目前,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服务模式、内容和质量,往往让一些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民“看不中”,让一些贫困的农民“看不起”,让一些优先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感到“不满意”。

-11-二是乡村两级人才队伍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国家投入不少资金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才严重匮乏,且结构不合理,近两年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基础设备基本齐全,但运行面临十分严峻的困难。

三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相对薄弱,难以承担繁重的预防保健任务。因县财政对卫生院的投入经费不足,卫生院仍重创收,轻预防。由于其岗位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公卫人员的工作主体重在医疗。

七、意见和建议

1、出台方案,加快推进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进程。加大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建设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投入。落实好乡村两级医生在社会服务活动中的补偿政策。凡是涉及村卫生室各种收费,都要予以减收或免收,减轻他们的负担。

2、搞好规划,为村卫生室建设提供用地支持。村卫生室是一个非营利性,让老百姓直接受益的医疗机构,结合新农村建设,把解决村级卫生室建设用地摆上十分重要位置,实行无偿划拔,从根本上解决村卫生室阵地不实的问题。本着既方便群众,又便于管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好村卫生室的设置。

3、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村卫生室诊疗水平。一是组织专门力量,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规范执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净化农村医疗市场,使村卫生室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二

-12-是进一步完善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以及经验交流会、情况报告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实效,加强考核,从而不断提高诊疗技能和水平。三是进一步完善现行村卫生室工资分配办法,实行综合考核、按劳取酬、绩效挂钩、多劳多得,调动和保护村医工作的积极性。

4、关心爱护,解决村医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目前困扰村医有两个十分突出问题,一方面没有养老保险,另一方面抵御医疗风险能力差。如果解决不好,就可能出现人散、网破现象。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城关中心卫生院工作经验和做法,同时借助农民养老保险政策,为每位村医办理养老保险,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稳定村医队伍。为了进一步增强村级医疗机构,抵御医疗风险的能力,由县政府牵头在全县统一提取风险基金,集中统一使用,扩大风险基金基数,增强抗风险能力。

第二篇:机电一体化调研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制造业进入一个发展停滞、缺乏活力的萧条期,几乎被人们视作夕阳产业。90年代以后,计算机、电子等技术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制造业注入了生机。如今,机电一体化产业以其特有的技术带动性、融合性和广泛适用性,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此背景下,各职校纷纷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与此同时“高薪急聘数控操作人才”之类的广告数见不鲜,社会对高质量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从职业教育的特点着手,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要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充分考虑与中职的衔接,坚决避免重复。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建立一个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知识平台。职业教育必须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进行课程改革,重新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进行市场调研工作,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2011年 月 日—— 月 日,我们来到接受调研单位:**、**,参加调研人员:**、**、**。

三、调研情况汇总:

本次调研按自治区级精品专业建设要求,我们走访了多家企业和市劳动力市场,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1、企业和劳动力市场认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涵盖的就业岗位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好安排,因此有较好的需求。但企业规模、设备技术水平不同,对毕业生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别。对于大中型国有企业或合资企业,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人才密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主要从事生产第一线单机、单工种操作;而在小企业,由于设备、加工手段相对落后,大学生少,技术力量缺乏,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非常受欢迎,他们既懂机、又懂电、经过不长时间的实践锻炼,就能胜任技术员的工作。

据调查发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中的男生较易被企业接受,企业一般不招收女生,在一线操作工中男工占80%以上。占据调查的企业介绍,今后几年内,我市企业将进行较大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总体要求: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勤学好问,善于钻研,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技能。机械类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相比电子类企业要高些,特别是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较高,十分希望学生进企业后能迅速上岗操作。

2、企业的专家在调研过程中谈到:我国尤其是新疆范围内机电一体化企业难以找到能满足其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而高校毕业生工作难找。你们的专业教育思路清晰和企业合作密切,建立严谨的机电

一体化专业教学体系,培养具有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一方面注意训练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给予大量的实践项目,不愁工作难找。同时表示对我们的毕业生优先考虑。企业技术负责人和生产技术骨干认为: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把企业里一些有丰富经验的实践者请进校门,结合具体的实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在调研的尾声,我们在**公司与企业专家进行了教学计划的论证。首先我们向专家汇报了“哈密职业技术学校工程技术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修订的基本情况”。与会专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方向、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时分配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展开了论证,并就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

四、调研的总结:

1、以市场发展变化为依据,以企业为导向,在执行学校有关原则规定的同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应考虑到专业的特征和专业发展的趋势,使人才培养更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根据调研的信息反馈积极组织教研室重新讨论,征求专家对计划的论证,提高计划的可行性。

2、虽然机电技术应用的课程设置模式体现了“宽口径”的专业特点,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出机电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机电行业对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操作、保养、维护所需人才的要求和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转岗适应性。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行课程

设置中存在着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课程按学科系统设置,缺乏融合性。机电技术应用是综合技术,其精髓是机电功能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的机、电相加。简单相加的结果,导致教材重复交叉,内容过多、过杂、过深。没有根据机、电结合点进行课程的综合,不利于培养机电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属于单一技能型的拼凑,不具备复合性。许多课程未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机电设备条件。

(3)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弹性。选修课比例少,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不同岗位的需求。

(4)课程门数较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冲击了实践教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构建适应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个性发展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采用适合于专业教学的完整课程体系,以专题、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改革教学模式,推进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融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第三篇: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摘要:xxxx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更需要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为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战略新兴产业等提供资金支持。作为地方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联系城乡居民的金融纽带,农村信用社要紧跟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变革和创新步伐,确保始终保持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不动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信用社 对策研究

当前,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进程中,我国农业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信用社在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也将面临新的问题、机遇、挑战,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对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一)城乡一体化给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xxxx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健全机制体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进一步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动。农村土地改革逐步推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新型城镇化正加速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以及非农业发展对金融资金的有效需求急剧增大,农村居民对金融的有效需求也大幅度增加,除了存款、汇兑、结算、银行卡等传统银行服务外,消费信贷、理财、电子银行等新兴金融服务也逐渐走入寻常农民家庭,为农信社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城乡一体化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更大挑战。

农村整体的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城镇和农村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需要综合性、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需要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更丰富、更完善的金融产品;促进农业增收,解决农业贷款难问题,需要更便捷、更有效的服务方式。因此,农信社必须在信贷管理制度、集约化经营、金融产品等方面展开创新,加快经营转型步伐。否则,就很难满足农村金融发展的需求,很难适应现代金融竞争的形式。

二、城乡一体化下农村信用社发展对策研究

城乡一体化发展,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农信社与“三农”同根同源、互相促进,要从战略定位、金融创新、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等方面实施变革与创新,增强助推城乡一体化的综合金融能力。农村金融业务普遍存在效益较低等问题,农信社提供农村金融服务往往面临更大的商业化经营压力。在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现实情况下,对农信社给予适度的政策支持,是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增加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强化政策扶持,能够让农信社有动力、能安心地去从事“三农”服务。所以,切实提升农信社服务城乡一体化的综合能力是基础,建立和完善农信社服务城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是保障。

(一)切实提升农信社服务城乡一体化的综合能力

1、找准并坚持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

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深化“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关键在于找准市场战略定位。从农信社长期的实践看,坚持“三农”战略定位不仅符合自身发展规律,体现政治担当,履行社会责任,更可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找到路径。农信社应发挥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投身城乡一体化大潮,努力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城乡金融服务差距大的难题。

2、扩展城乡普惠金融服务新渠道。

继续发挥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探索新的服务内容和形式,致力于为农民提供储蓄、汇兑、代理、便民取款等基础金融服务,延伸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从主要依靠物理网点转变为物理网点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银行等新型渠道并重转变,最大限度地打通金融服务渠道。以开放的姿态致力于同业合作,侧重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特别是注重把小银行的灵活性和地缘优势与大银行的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财、保险、债券、外汇、资金等市场上展开全面战略合作,为农村地区提供丰富的农村金融产品。

3、实施多元化、差异化信贷支持策略。

针对城区、城郊、城镇“三城”客户群体,认真分析客户结构、业务结构和金融需求的差异化特征,实行分层对接、分类管理,落实“双层经营”战略,既满足小额信贷的需求,又支持较大项目的发展。从体制、机制、产品和服务模式等多个层面入手,开发出符合农村实际、有效服务县域经济的金融产品,完善涉农贷款产品体系。加快形成一个由各业务条线、分支机构、政府、企业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的机制,让信息更灵敏、反应更果断、服务更到位,做到一旦有项目,就尽快落地。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共同体等一系列有特色的信贷产品,做到应贷尽贷,大力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

4、创新涉农贷款风险管理机制。

针对涉农金融服务“风险高、成本大”的特点,制定专门的涉农业务风险管理措施,出台单独的准入、担保、拔备和核销等规定,合理设定“三农”业务风险容忍度,强化涉农业务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涉农业务的制度、流程,增强制度、流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一整套适合涉农业务需求的信贷制度。以信贷管理系统等科技手段为支撑,加强对涉农贷款用途、资金流向、客户生产状况的了解和掌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搭建服务平台,落实反担保措施,借助政府的力量降低涉农业务信用风险,确保涉农业务可持续发展。

5、进一步深化农信社体制机制改革。

按现代银行的管理理念,以股份制作为方向,扎实推进农信社改制农商银行。引导农信社进一步强化法人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健康的董事会、有效的监事会以及负责任的经营层,切实形成科学的权利制衡、利益激励和责任约束机制。建立区别于城市的金融产品研发、客户营销、服务渠道、风险管理、考评体系,以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小微企业贷款服务中心,培育本乡本土的金融服务队伍,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完善涉农服务组织体系。同时借助省联社“小银行+大平台”的完整的体系,提升农信社的综合竞争力。

(二)、建立和完善农信社服务城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

1、继续实施财政税收扶持政策。

对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实行长期的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政策,以降低支农金融服务成本。对农村金融机构接受、处置抵债资产给予免征税费,降低不良贷款处置成本。全面落实县域涉农贷款的增量奖励政策,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的杠杆作用,激励县域农村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

2、帮助化解历史不良贷款包袱。

因计划经济体制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欠款、农业灾害等造成的不良贷款,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复杂性,以现有扶持政策化解这些历史包袱远远不够。建议人民银行以专项票据形式对2007年末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给予以置换;建议国家在化解乡村两级债务中,重点解决拖欠农村金融机构的债务问题,把乡村两级拖欠不良贷款纳入政府预算,逐年予以偿还。

3、取消存款开户歧视性政策。

尽快消除有关机构对农信社等禁止开立社保、医保、公积金等存款账户的歧视性政策,使其与国有商业银行享有同等待遇。全面下放农村资金存款的管理权,允许财政、社保、住房、教育及国家其它基金在农村金融机构开户存款,鼓励地方有关涉农单位、企业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开户,以增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支农实力。

4、健全合理的风险分散机制

建议考虑加快推进农业保险进程,并由财政出资设立涉农风险补偿金,同时,建立涉农信贷担保机制,对农村信用社进行风险补偿和风险分散,解决涉农信贷服务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问题。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切实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等多种手段,加大“三农”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不断完善农村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三农”领域。

5、实施差异化监管准入要求。

建议考虑农信社的业务规模、所在区域及支农贡献等综合因素,动态调整制定存款准备金率标准,不搞“一刀切”,以增加农信社支持“三农”的资金供给规模。建议考虑农信社历史包袱较重及承担支农的社会责任,造成经营成本较高的实际情况,在存款保费制度设计上,制定适当低于城市金融机构的费率,以使农村信用社金融机构有更多的实力用于支农。建议对主要监管指标达标、内控管理机制健全、资产质量较高且发展潜力较大的农村金融机构,适当放宽业务准入要求,如对银行卡等技术成熟、普遍运用的金融业务,允许农信社全面开办。

6、营造良好的城乡信用环境。

建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监督和完善征信建设体系,使自然人和企业的财务信息、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其他财务信息更加完善,便于金融机构准确掌握客户生产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以打击逃废债和深化诚信宣传教育为重点,以金融信用环境治理为着力点,进一步拓展信用环境建设范围,促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第四篇: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义协(2011)03号

关于我市涉农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

情况的调研报告

最近,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涉农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实地察看了集中居住区建设进展情况,听取了两区的工作汇报,并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市政协主要领导在听取汇报和座谈后,对两区的城乡一体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要求。

一、我市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现状

我市于2003年初提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思路,2005年被列入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市。2009年3月正式启动涉农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涉及新区、东区两个涉农办事处20个涉农社区。涵盖了我市112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涉及人口约4586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以上。目前,20个涉农社区,已开工建设居民集中居住区的有18个,其他2个社区的建设也已开始规划,即将开工。全市已开工建设住宅楼125栋(其中新区65栋,东区48栋,物

1业中心4栋,金宛小区8栋。建成营业房2万平米,菜市场1个,2500平米),建成107栋,正在建设18栋,总建筑面积44.75万平米。可安置居民3592余户,16540人。开工的全部工程建成后,可安排社区居民近1/2。

目前有6个集中居住区已经建成,水电齐全,基本具备入住条件,已有760户入住居住区。年底可达入住条件的97栋,可入住3592户。预计十月底入住1860户。多数配套工程都在建设中,发展态势良好。

工作中,办事处的同志和社区党组织密切配合,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积极协调处理建设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严把工程质量关,制定了严格的工程资金使用办法、安全施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工作措施,摸索出了一套较完整工作方法,为全面推进此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的涉农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省、三门峡市有关领导先后多次来我市实地考察,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比、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水、电,暖、气的接入投资巨大,办事处和社区难以自行负担。已建成的集中居住区有的甚至连水都不通,不具备基本入住条件。这不仅有悖集中居住区集中供电、供暖、供气的初衷,也挫伤了群众参与和支持集中居住区建设的积极性。

(二)搬迁后土地置换难度大。农民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不愿意搬迁,给拆迁以及土地置换带来一定的难度。一是舍不得祖宗留下的房产、地产,不愿意放弃;二是搬走后,离土地较远,耕作不方便,又没有其他经济收入,三是耕作所用农机具、牲畜和农产品的保管和存放问题无房解决。

(三)规费手续繁琐办理难度大。税费减免政策落实不到位,职能部门对自建自用的涉农集中居住区,按照商品楼开发收取各项税费,如现行收取的人防费、墙改费、土地开垦费、建筑营业税、销售不动产税等,多属于对涉农集中居住区和商品房未加区分的税费项目,如果不能按规定减免,将直接增加建筑工程的成本。

(四)私搭乱建严重拆迁难度大。部分居民钻拆迁补偿的空子,以最大限度争取住房补偿款为目的,采取偷建、抢建等办法,新建、改建各类违章建筑。加之,由于区位不同,具体的补偿标准也不一样,部分群众的意见很大,消极对抗拆迁,甚至恶意阻挠拆迁工作。拆迁是现今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果处置不当,矛盾激化,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财政部门完善、细化《义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大政府投入。适当提高政府补贴标准,由土地部门会同两个涉农办事处制订出详细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拆迁补偿办法》,完善土地流转、置换、出让等制度,积极构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宣传,引导群众转变

观念,合理有序的引导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

(二)制定切实可行拆迁方案。市城乡一体化办公室根据农民搬迁和拆迁过程中,暴露出来不利于顺利实现农民搬迁和土地置换的有关问题,制定出有实施步骤、有解决办法、让老百姓满意的拆迁方案。一要让农民感到拆迁后,老祖宗留下的祖屋、祖地不会损失什么,且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二要让农民感到拆迁后,生活有着落、有经济来源;三要让农民感到拆迁后,农业生产所用农机、工具、牲畜、以及农产品的保管存放无后顾之忧。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和我市的城市建设,坚持把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全市城市整体规划中,同部署、同落实。建立由市政府城乡一体化办公室牵头,城建、水利、电力、通讯、人防等部门参加的推进涉农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针对集中居住区的水电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项研究部署。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督促和检查,做到适时督查,同步推进。

(四)落实规费减免政策。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制定落实《义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细则,明确职能部门各自所承担的责任,认真贯彻落实针对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区的各项规费减免政策,政府专门下发文件,各职能部门努力做到该减免的费用要坚决减免,该办理的证照要尽快办理,该兑现的政策要坚决兑现。

(五)打击私搭乱建行为。排查私搭乱建建筑,核实实有建筑面积,进行登记备案造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依法有计划、有步骤的拆迁。由土地部门牵头,公安、城建和两个涉农办事处组成专门机构,认真进行核查。采取惩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办法,坚决制止新的违章建筑的出现,做到发现一例、制止一例。严厉打击突击建筑、恶意建筑等以获取拆迁补偿款为目的的建筑行为。

总之,涉农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是城乡一体化的物质载体,事关涉农居民能否享受到城市生活的各种便利,能否增加入住居民的幸福指数,是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全市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做好这项工作,让人民群众真正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以上报告所提五条建议中,涉及到的城乡一体化办公室、财政局、建设局、土地局、水利局、电业局、公安局、新区办事处、东区办事处,请在十一月十日前给予书面答复。

政协义马市委员会

二o一一年七月三十日

主题词:市政协集中居住调研报告

政协义马市委员会2011年10月20 日印发

(共印30份)

第五篇: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

关于阜阳市颍东区市人大代表小组

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的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颍东区城乡协调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安排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市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的通知》(阜人常办明电〔2018〕52号)精神,经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拟开展“重塑城乡关系,城乡融合问题”专题调研活动,调研方案如下。

一、调研选题

关于重塑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

二、调研人员

长:高

副组长:王信林、曹

伟、吴玉颍

成员:任

鑫、张桂红、程义平、夏

玲、夏元振、牛利民、李

静、李孟醒、杜

平、吕

工作人员:詹永红、宁国伟、任京辉、刘夏金

三、调研时间

2018年11月6日至11月7日

四、调研安排与线路

1.2018年10月19日下午,参加调研人员在市公交总公司人大活动室集中学习,探讨城乡发展不融合、不协调问题,如何使广大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及均等化的公共交通服务,推动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向乡镇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2.11月6日赴六安市舒城县公交公司对舒城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情况和“四好农村路”运输服务工作进行学习考察。通过召开交流会议详细了解舒城县在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中制定的政策、路径、措施等相关情况以及所取得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实地参观考察舒城县“四好农村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情况;

3.11月7日赴六安市公交公司对六安市公交资源整合情况、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情况、城乡公交一体化PPP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学习考察,并实地参观考察公交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情况;

4.11月8日在市公交总公司人大代表活动室召开调研座谈会,对调研情况进行梳理汇总,明确专人撰写调研报告,分别向市、区人大常委会报告调研情况。

五、责任分工

1.调研召集人:任

鑫、詹永红;

2.外出考察综合协调联络工作:詹永红、任京辉;

3.资料收集:调研组各成员;

4.信息报道:宁国伟、任京辉;

5.调研报告撰写:宁国伟、夏玲、任京辉;

6.调研活动联络员:詹永红、任京辉。

阜阳市颍东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颍东区市人大代表小组

2018年10月16日

下载一体化调研2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体化调研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一体化调研提纲

    城乡一体化调研提纲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农村改革试验办:为贯彻落实“一个载体、三个体系”跨越发展战略,加快构建我市现代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市城乡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最近,我室重点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展调查研究,初步提出了城乡互补互动、统筹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西咸一体化调研报告

    加快建设西安—咸阳大都市一体化的问题 及对策调研报告农工党陕西省委会参政议政部 2011年10月14日 城市的国际化是指其生产要素参与世界经济循环和经济体制、管理方式与国......

    XX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范本

    XX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范本 引导文:城乡一体化是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

    2014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推荐)

    2014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调研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简介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

    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范文合集

    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 “村村通”工程实施后,我市乡村公路网不断完善。如何让农民更好地享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好处?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逐步推行城乡公交化”,把城市与乡村......

    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调研报告一、工作基本情况(一)主要工作做法。一是抓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工作队和北乐村两委班子各屯屯长组成的7个工作组具体负责全村4个屯6个村民小组的城乡......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情况调研

    高新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情况调研材料为解决农村吃水困难问题,高新区投资800余万元实施了高新区农村人畜吃水解困工程,建设引黄供水工程3处、管网廷伸工程10处、单村供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