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广东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要点 -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附件
2017年广东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要点
为加快创建国家低碳示范省,创新低碳体制机制,深化低碳试点示范,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部署,为实现全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4.48%以上的目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制定2017年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要点如下:
一、强化低碳引领和推动作用
1.统筹开展全省碳排放峰值、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低碳经济和产业布局、绿色低碳发展指标体系等重大课题研究,为制定低碳发展中长期战略提供支撑。(省发展改革委)
2.制定《广东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并报省政府印发实施,强化指标约束机制,推动各地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省发展改革委)
3.编制印发《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从减缓和适应两方面提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省发展改革委)
4.推进省部共建低碳生态示范省,完善“碳规”编制制度。(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
二、推进低碳相关领域重点工作
5.着力打造低碳产业体系。依法依规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和过
-1使用新能源汽车,完成充电站、充电桩配套年度建设任务。(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
12.发展绿色建筑,推广建筑节能和装配式建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13.加快推行垃圾分类,深入推进粤东西北新一轮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14.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省农业厅)
15.加快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新增造林2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9.0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9%。加快珠三角绿色生态水网建设。(省林业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
16.加快发展海洋碳汇,实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建设美丽海湾、美丽海岸和生态岛礁。(省海洋渔业厅)
17.加强低碳科技创新,筛选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大型风电技术等适合我省实际的技术进行重点研发和推广应用。(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学院)
三、深化低碳试点示范
18.加快推进珠三角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森林城市群示范区建设,落实《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深圳宣言》。(省环境保护厅、发展改革委、林业厅,省规划纲要办,各有关市人民政府)
19.深入推进国家级低碳试点建设。广州、深圳市进一步深化
-3交易品种。做大做强碳排放权交易所,加快推进增资扩股,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广州、深圳市人民政府,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26.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研究开发碳远期、碳掉期、碳租赁、碳债券、碳资产证券化和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省发展改革委、金融办,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证监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27.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承接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任务,全力争取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平台落户广东。发挥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中心的服务和带动作用,协助非试点省份开展碳市场能力建设。(省发展改革委,广州、深圳市人民政府,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五、夯实低碳工作基础
28.制定广东省“十三五”时期单位GDP碳强度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办法,建立碳强度指标统计、监测预警和评估考核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统计局)
29.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统计和调查制度,探索省市县三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省统计局、发展改革委)
30.制定我省适应气候变化中长期战略规划,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气象局)
31.加强气候变化观测和影响评估,推进华南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浓度)本底监测网建设,推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气候可行
第二篇:深化务实合作推进节能低碳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深化务实合作
推进节能低碳发展 ——在中德能效论坛上的致辞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 徐绍史
(2014年4月22日)
尊敬的加布里尔副总理,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在加布里尔副总理率德国经贸团访问中国之际,我们在北京共同举办中德能效论坛,这是双方共同落实两国领导人今年3月达成的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共识的重要体现,也是深化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框架下能效合作的具体行动,对推动中德两国节能低碳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对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对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
资源环境约束、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资源环境问题,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取得了积极成效,能耗强度持续下降。“十一五”时期,也就是2006—2010年的五年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9.1%,相应节约能源6.3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十二五”前三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9.03%,相应节约能源3.5亿吨标
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亿吨以上,为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仍面临着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艰巨任务,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全社会能耗仍将呈刚性增长的态势。但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不会也不可能放任能源资源无限制地消耗,重复一些国家高消耗、高污染实现工业化的老路。中国新一届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把节能提高能效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努力找到节能降耗与发展经济的合理平衡点,实现在发展中节能、在节能中发展,坚定不移地把节能理念融入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能循环的现代化新路子。近期,我们将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16%、碳强度下降17%的目标,着力加强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深入实施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从源头严格控制建设高耗能项目,新建项目能效水平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力争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节能医生”、能源审计等第三方节能机构,再建设一批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核电,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二是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创新节能资金使用方式。启动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节能能力建设等重点工程,今明两年实现技术节能能力1.5亿吨标准煤。建立节能低碳技术推广机制,定期发布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目录,强化节能科技支撑。
三是加强重点领域节能。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强企业节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行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引导企业建立节能管理长效机制,今明两年实现重点企业节能1亿吨标准煤。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今明两年新增绿色建筑3亿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亿平方米。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有效降低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水平。
四是健全节能法规标准体系。加快推进节能法制化,完善配套法规,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加大节能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用能单位。建立节能标准动态更新机制,提高能耗准入门槛。今明两年将发布100项左右节能标准。加强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强制性节能标准落到实处。
五是推行市场化节能机制。完善和落实支持节能的财税政策,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壮大节能服务产业。推进节
能量交易制度建设,建立节能量交易市场,推动开展项目节能量交易。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定期发布终端用能产品、高耗能产品生产企业和公共机构等能效领跑者名单,对能效领跑者给予政策扶持,鼓励生产、购买和使用高效节能产品。
六是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完善节能考核制度,严格控制地区能源消费增长,加强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落实考核奖惩问责制度。强化能耗统计监测分析,定期公布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营造全民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女士们,先生们!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持续加大节能工作力度,必将在节能环保领域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德国在节能环保领域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尖端产品,拥有先进的节能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把中方的市场和德方的技术结合起来,在能效领域实现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多形式的务实合作,不仅对促进两国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全球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也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借此机会,我对深化中德能效合作提出三点倡议。
第一,加强两国政府能效政策交流。中德两国国情不同,节能提高能效的政策措施也不完全相同,双方政府部门要在运用现有合作机制的过程中发挥好引领和指导作用,通过研讨、论坛、培训等多种形式,多搭平台,多开渠道,加强政策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为两国企业和机构开展务实合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二,强化企业之间的务实合作。企业是市场主体,是把享誉全球的“德国质量”和“中国市场”、“中国速度”有力衔接起来的重要纽带,期待两国的企业界人士围绕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努力建立无障碍、市场化、一体化的双向合作关系,加强能效技术交流,在建筑、工业等领域,加快合作实施一批节能示范项目,不断深化、实化双方的合作关系。
第三,抓好能效合作谅解备忘录的落实。中德能效合作联合意向声明明确了双方实施能效合作的具体内容和合作方式,前不久双方又签订了谅解备忘录,成立了能效工作组,商定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双方要在此基础上,尽快设计具体的合作项目和实施载体,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联合意向声明和谅解备忘录的内容落到实处。
女士们、先生们!
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是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之策,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世界各国加大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力度的大背景下,我们共同举办中德能效论坛,积极回应世界发展大势,对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双方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拓展合作内涵,不断丰富合作形式,为两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美丽地球做出更大的贡献!
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三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发改能源[2011]2916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煤炭产业升级中央
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区、市)发展改革委、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神华集团公司、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为加强煤炭产业升级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使用效益,促进煤炭产业升级,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1号)等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煤炭产业升级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煤炭产业升级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九日
主题词:煤炭 产业升级 管理 办法 通知 抄送:财政部 附:
煤炭产业升级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煤炭产业升级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使用效益,促进煤炭产业升级,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1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以投资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方式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包括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的煤矿、选煤厂升级改造项目。
第三条 煤炭产业升级项目的资金筹集,以项目单位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为主,国家视情况给予必要的投资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
第四条 中央预算内投资优先支持被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煤矿项目的采掘和洗选机械化改造、薄煤层和急倾斜煤层机械化改造以及煤矸石充填开采、煤炭地下气化项目等。
第五条 煤炭产业升级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按统一申报,集中安排。煤炭产业升级项目贷款利息补贴标准一般不超过项目建设期当期的银行贷款利息,投资补助比例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及项目具体情况确定。
第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省级发展改革委负责煤炭产业升级项目的监督管理,煤炭行业管理、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参与相关工作。
第二章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申报、审核与批复
第七条 省级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本地区煤炭产业升级规划,抄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需要修改调整的,应将修改调整情况及时抄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省级煤炭产业升级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3~5年,并与其他相关专项规划衔接。
计划单列企业和中央管理企业可编制本企业煤炭产业升级规划,经商项目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委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八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统筹各地区煤炭资源及煤炭产业升级改造项目情况,商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研究确定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原则,包括支持范围、支持重点、资金安排方式和标准等,发布煤炭产业升级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申报公告或通知。
第九条 省级发展改革委商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按照公告或通知要求,组织本地区煤炭企业编制煤炭产业升级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应由地方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的煤矿(选煤厂、煤矸石充填、煤炭地下气化等示范类)项目,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应附核准或备案文件。
第十条 煤炭产业升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以煤矿或选煤厂为单位,内容包括:
(一)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二)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现状、改造内容、技术工艺、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
(三)项目升级技术方案,包括升级必要性、升级技术路线选择、升级技术方案描述等;
(四)实施计划及预期效果;
(五)申请投资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资金的主要原因和政策依据;
(六)项目招标内容(适用于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
(七)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提供的其他内容。
第十一条 煤炭产业升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应当附以下材料:
(一)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
(二)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的投资项目);
(三)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无新增用地的项目除外,但需附说明);
(四)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无新增规模的项目除外,但需附说明);
(五)申请中央预算内贷款利息补贴资金的煤炭产业升级项目,应附项目单位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
(六)项目单位对资金申请报告和附属材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七)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凡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投资项目,单独报送资金申请报告时,可不再附送本条规定的第一、二、三、四项材料;
凡已经省级发展改革委核准的投资项目,报送资金申请报告时,可不再附送本条规定的第二、三、四项材料。
第十二条 省级发展改革委对企业上报的产业升级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初审后,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并对审查结果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计划单列企业和中央管理企业可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煤炭产业升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对申报材料不齐备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应通知申报单位在要求的时限内补充相关材料。
省级发展改革委、计划单列企业和中央管理企业统称申报单位。
第十三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煤炭产业升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申报材料进行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符合煤矿(洗煤厂)建设项目管理有关要求;
(二)符合煤炭产业升级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安排原则;
(三)提交的相关文件齐备、有效;
(四)项目的升级改造条件基本落实;
(五)符合有关公告或通知要求;
(六)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审查资金申请报告时,可根据需要委托中介机构或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受委托的机构和专家应与项目无经济利益关系,遵照“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独立地开展评估工作,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提出评审意见。
第十五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煤炭产业升级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项目建设总规模、安排原则并参考有关评估(评审)结果,对同意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的煤炭产业升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作出批复,确定投资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金额。
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文件是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计划的重要依据。批复文件可单独办理,也可集中办理。
第三章
投资计划的申报与下达
第十六条
申报单位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资金申请报告上报项目投资计划。
第十七条 申请贷款利息补贴项目投资计划必须附送银行贷款到位证明,并重点说明项目建设进度和企业自有资金到位情况。
第十八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文件、项目建设进度和项目建设资金到位等情况,可一次或分次下达投资计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申请报告批复同时下达。
第四章 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九条 项目单位是煤炭产业升级项目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应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项目单位要配合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做好对国家投资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资金使用的稽察、检查和审计工作。
第二十条 省级发展改革委根据国家对项目申报材料的批复文件和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会同有关部门对本地区项目实施情况、国家投资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管。
计划单列企业和中央管理企业要对本企业内使用投资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资金的煤炭产业升级项目加强监管,积极配合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做好监督检查,保证项目按要求顺利实施,保证投资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资金的使用符合有关规定。省级发展改革委可根据具体情况要求项目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第二十一条 煤炭产业升级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
煤炭产业升级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要专款专用,不得转移、侵占或者挪用。
第二十二条 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要严格按照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中的招标内容和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开展招标工作。
第二十三条 项目建设单位要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好煤炭产业升级改造项目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对施工的监督管理,做 7 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不得随意压减工期,不得盲目赶超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十四条 煤炭产业升级项目实行定期报告制度。项目单位应当每季度向省级发展改革委报告项目进展情况。省级发展改革委应当在每季度末以正式文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项目进展情况报告,主要包括项目进度情况、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处理意见等。计划单列企业和中央管理企业可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本企业项目进展情况。
第二十五条 煤炭产业升级项目不能按计划完成的,项目单位应及时报告情况,说明原因,提出加快完成计划的措施。项目因不可抗力等因素不能按计划完成的,项目单位应当向申报单位提出调整建议,申报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单位提出的调整建议进行审查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视项目具体情况作出调整批复。
第二十六条 煤炭产业升级项目完成后,由省级发展改革委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竣工验收。项目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妥善保管项目有关档案和验收材料。
第二十七条 计划单列企业和中央管理企业要对本企业内使用投资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资金的项目加强监管,保证项目能够按照国家的要求顺利建设实施,防止项目单位转移、侵占或者挪用投资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资金。
第二十八条 煤炭产业升级项目完成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重点煤炭产业升级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总结,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后评估。
第五章 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有关规定对煤炭产业升级项目进行稽察。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煤炭行业管理、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依据职能分工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核减、停止或收回拨付投资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资金;根据管理权限,建议有关部门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规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申报前项目已实施完成,但仍申请投资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资金的;
(二)项目不符合国家煤炭产业政策但提供虚假情况的;
(三)提供虚假银行贷款合同的;
(四)违反程序未按要求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的;
(五)转移、侵占或者挪用投资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资金的;
(六)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的;
(七)无正当理由未及时建设或竣工完成的;
(八)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第三十一条 申报单位及有关部门指令或授意项目单位提供虚假情况、骗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对项目单位的资金申请报告审查不严、造成投资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资金损失的,对单位直 9 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规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申报单位在无特殊情况下,不按时提交上项目进展情况报告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受理其本报送的申报材料。
第三十二条 有关中介机构未按煤炭产业升级项目评审原则公平、公正、客观评估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可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其承担煤炭产业升级项目咨询评估任务的资格。
第三十三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规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的程序和原则批准资金申报材料和下达投资计划的;
(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
(三)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商品房明码标价检查查出问题处理意见的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 委,物价局:
为确保《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及相关地方实施细则得到有效执行,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明确如下:
一、对于不标明价格的,如未在交易场所醒目位置实行一套一标和未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等,根据未实行一套一标的在售房源实际套数或未公开的在售房源实际套数,按每套5000元罚款处罚。
二、对于不按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明码标价的,区别情况实施处罚:对于未按规定内容实行一套一标的,如未标每套在售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单价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层高等核心因素,根据未按规定内容实行一套一标的在售房源实际套数,按每套3000元罚款处罚;对于未按规定标示商品房价格相关因素的,如土地使用年限、容积率、绿化率、车位配比率、代收代办收费和物业费等,以房地产开发项目为处罚单位,按每个项目处以5000元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三、对于标示已售房源价格但未如实标示实际成交价格的,按照《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第六条第(一)项或第(三)项规定,对每个项目处以50万元的罚款。以上意见,请参照执行。
二O一一年六月八日
第五篇:财政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通知
财建[2009]2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经委、经贸委、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发展改革委
: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和《国务院关于
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经国务院同意,财政
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采取财政补贴方式,加快
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一方面有效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提高终端
用能产品能源效率。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我们制定了《高效节能产品推广财政
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加强
领导,协同配合,扎实工作,大力宣传,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节能产品惠
民工程”顺利实施。
附件:高效节能产品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