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清副省长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23:3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史文清副省长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史文清副省长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史文清副省长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史文清副省长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4月10日)

同志们:

近年来,我省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着力打造‚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品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经济效益明显增强,已经成为我省的新兴支柱产业。刚才:会议宣读表彰了一批国家、省旅游强县和4A级旅游景区:各设区市交流了旅游工作经验;忠武同志对全省旅游工作作了总结部署,我都赞成。下面,我就全省旅游产业发展问题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旅游业是促进我省经济发展的动力产业、建设生态文明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先导产业,深化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发展旅游产业是我省实现崛起新跨越的重要推动力。旅游在我国先秦典籍中称为‚观光‛。《易经〃观卦》中‚观国之光‛的爻辞,说的就是对一个地力的风景和气象的观瞻。最早出现‚旅游‛—词,是在南朝沈约《悲哉行》的诗句:‚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可能就有外出游览旅行的意思了。在《全唐诗》中以旅游为题的诗共有六篇,而旅游一词在《全唐诗》中出现过22次。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始于二十世纪中叶,工业化的发展和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使旅游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旅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旅游业就已经超过汽车、石油等诸大产业,跃升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我国旅游业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经过20多年的时间,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国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增长都很迅猛。2007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达?771亿元,旅游外汇收入达419亿美元,旅游总收入达1.09万亿元。目前,全球旅游重心正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与我国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国家越来越多,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安全、最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将提前到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旅游业是我省的主导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2007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70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6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省GDP的8.5%。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一直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把旅游产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和全省产业发展十大主攻方向之一,不断深化完善全省旅游产业的战略目标、发展定位和规划体系,进一步让江西旅游的名气响起来、人气旺起来、效益高起来。新雄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我省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力争今年接待旅游人次增长14%,旅游总收入增长17%,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将成芝三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发展旅游产业是不子之‘大内需、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内需早二寸长期的战略方针,强调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二二二,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二三匀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兼具芒:齐功能与社会功能,关联度强,乘数效应明显。从经济功能二乏.集传统与现代、生产性与生活性、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三莫型等特征于一体:涉及到行、游、食、住、购、娱六个大屿汪要领域,具有明显的产业组合比较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其发吴予子是衡量经济观代化和综合国力的基本指标,并预示经济结卞和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因此,被称为经济的‚动力产业‛、‚先导产业‛。据有关专家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柜关行业收入增加4.3元。现代旅游业发展规律表明:旅游是耒天的主要消费领域之一。当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就会促进匡卞旅游兴旺;达到2000美元,就会促进度假旅游市场逐步形成:达到3000美元,就会出现到周边国家旅游的热潮;达到5000美元,就会从洲内市场扩展到洲际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芝数据: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美元,我国人均消费将以每年10.8%的速度递增,新的旅游消费高峰即将来临。从社会功能来看,由于旅游产业链越来越长,广泛联结城市与乡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同现代金融、航空、餐饮、电子商务充分融合,从而成为参与面广、包容量大、最具成长性的观代服务业,是社会风貌的‚窗口行业‛、‚脸面行业‛。旅游业对各个知识层次的劳动力都具有很强的吸纳性,每增加一名直接就业人员,就能带动五六个就业岗位,对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的诱导效应是相当大的。同时,还可以大规模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效集聚人气、财气、名气,乘数效应显而易见。我想,这也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就业的一个很好的着力点。

第三,发展旅游产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同时强调,实现未来发展目标,关键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力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臸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旅游产业具有效率高、污染少、前景广的特点,可以实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旅游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仅有利于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生态的需求。旅游业不仅是‚无烟工业‛,而且是‚资源低消耗产业‛。游客来观赏山水和人文景观,带走的只是观感和体验,留下的依然是青山绿水、名胜景观。只要保护适当,旅游资源是可以反复循环、持续利用的,而且来观光旅游的人越多,声名远播的就越广,资源本身的品位和价值也会随之抬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加三乏三兰济发展方式,实践省委、省政府‚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二。言—‛、坚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

第四,发展旅游产业对广工厂外开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从本质上看,旅游乏乏一和以精神享受为主的体验,又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活动,三二〃二是经济性明显的消费。现代旅游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大.令兰:旦期旅游是少数人的特权,像帝王巡游、学士漫游、僧侣云、三军: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孔子,老子骑青牛西去,悟天气二‛道‛。孔子讲学,周游列国。秦始皂曾率文武百官五次出迄.三到洞庭,北到碣石,东到蓬莱。唐代玄奘取经,西行万里到印乏.明代郑和七下西洋,远至东非海岸。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科宇乓术水平提高,人们消费观念逐步转变,消费水平大幅提升,三家调整了公民休假臸度,使人们有了更多的经济收入和闲暇时三芝行旅游活动,加速了大众旅游消费时代的到来,现代旅游已五专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世界性。由于交通运输的革会.臷别是航空运输的发展,大大缩短了旅行时间,降低了旅行天工.提高了旅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扩大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形王了世界性旅游市场和统一的旅游体系。三是综合性。观代旅游活动及服务从分散、个体、单项向综合性演变,涉及到交通、住宿、饮食、金融、商业、娱乐等六大消费领域,标志着旅游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既可以实现与国际化、现代化对接,扩大对外交流,提升整体形象,又能够丰富人民群众的闲暇生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以新观念、新认识、新思想为先导的,要实现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坚持不懈地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苏荣书记在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实践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才能孕育创造力,增添新动力,释放新活力。思想不解放,发展的手脚就难以放开;观念不更新,发展的局面就难有大的突破: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发展的思路就不够宽,内生机臸就不够活。没有思想观念的新跨越,就不能有旅游产业的新飞跃。有了思想的活力,才有发展的动力。解放思想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要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着力转变一切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层次和水平,用新的思路和方法破解工作中遇到的发展难题。要牢固树立善于超前思维、超常思维、抢抓机遇的理念。康有为有句名言:‚夫万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道理说得深刻明了。大家应当有这样一个态度,那就是要牢牢把握住当前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研究新思路、探索新举措过程中,鼓励不同观点进行碰撞和交流,允许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探索和实践。要旗臶鲜明地鼓励创新、激励成功、善待挫折、宽容失败,不断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展思路,不断探索创新;不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二、挖掘内涵,彰显柠兰,逆一步提升旅游资源品位

一般来讲,旅游按旅:三÷车厂芍征划分,有山水风光游、历史古迹游、阳光海滩游、民〃÷三言。声、地热温泉游、建筑园林游、草原森林游等。我省旅游资三一千王富,几乎具备了所有类型的旅游元素,具有‚红色摇篮、绝特山水、陶瓷艺术、道释文化、特种生态、客家风情‛六大特色。在8大类155种基本景观类型中,我省就有1 53种:是全国旅游资源老源赋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红色、绿色、古色‛交相辉映、异彩纷呈,释放原生资质,延伸先天优势,一处处旅游景区景点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遍布赣鄱大地,绽放出耀眼的光彩,释放着迷人的魅力。

红,是以井冈山、瑞金、南昌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江西是中国现代革命的发祥地,被誉为‚红土地‛。1927年8月1日,在南昌爆发了中国共产党领领导的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毛泽乐,三年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创立了中国第—个‚武装割据‛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打出了—大片横跨闽粤赣的中央苏区。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经历了历时七年、五次反围剿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武装斗争,谱写了三菩三宁可泣的英雄业绩,留下了宝贵的井冈山精神和大量的革命历史遗迹。毛主席写下了‚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等豪迈诗句,描绘井冈山千姿百态的绚丽风光。郭沫若同志在游览井冈山后,曾赞咏‚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以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人民共和国的摇篮——瑞金、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血染的丰碑——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等‚四个摇篮、一座丰碑’’共同构成的五大红色板块,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夺目奇葩。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我省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搞好江西红色旅游,不仅关系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且具有特殊约政治意义。

绿,是以庐山、鄱阳湖、婺源、三清山等为代表的观光休闲度假游和乡村生态游。江西山清水秀,山脉和丘陵占全境面积一半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0.05%,位居全国前茅;众多江河湖泊星罗棋布,佳山胜水景秀形奇。庐山千百年来一直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风光明丽,重峦叠嶂,峡深谷幽,空气清新,加上怪石奇松,瑞草名葩,飞瀑流泉,云笼雾绕,钟天地灵秀,蕴无限生机,是令人向往的避暑胜地。传说4000多年前大禹曾在这里治水,秦始皇南巡曾登临庐山紫霄峰。司马迁游历庐山,《史记》记载: ‚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陶渊明在此归隐,开创了中国田园诗先河。李白曾5次游历庐山,大约写了14首诗;最著名的是《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诗中极品。白居易任江州司马,筑草堂于北秀炉峰下,写出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的名句。宋代大诗人苏东坡《题西林石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真正意义已经超过了对一座名山的解读和认知。明太祖朱元璋敕封庐山为‚庐岳‛,重建天池寺,兴建御碑亭,写下了:‚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毛主席写下《登庐山》:‚一山飞臷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烟波浩渺、碧水如蓝的鄱阳湖,连通长江,接纳众多瑞鳞名鱼漫游,水草丰茂,吸引无数锦羽珍禽栖息,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和亚洲重要的淡水湿地,也是公认的‚白鹤之乡‛、‚珍禽王国‛、‚侯鸟乐园‛、观鸟胜地,具有‚枯水一条线,丰水一大片‛的独特自然景象.鄱阳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汇聚之地,许多诗人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句。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彭蠡之滨‛,苏东坡《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中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绘的都是鄱阳湖的胜境,时常可见‚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的壮观美景。婺源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民风纯朴,文风鼎盛,名胜古迹遍布全县。有保持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景致。这里山明水秀,松竹连绵。飞檐斗角的古民居蜿蜒于青山绿水,或依山,隐现于古树层林之间;或傍永,倒映于溪池清泉之上;与层层梯田、缭绕云雾相映成趣,如诗如画。现在,中央电视台每天都在说一句非常精彩的话:美丽乡村,梦里老家——江西婺源!而朱熹的《观书有感》更是对其家乡最好的描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里可以真正体验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江南第一仙峰‛三清山,东险西奇,南绝北秀,兼具‚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匡庐之飞瀑‛的特点,四季景色绮丽秀美,云蒸霞蔚,飞泉流瀑,步移景换:景色绝特。苏东坡写诗赞叹:‚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著名散文家秦牧称之为‚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美国国家公园基金会主席保罗先生曾惊叹:‚三清山是世界上第一流的罕见的精神世界一天国‛、‚三清山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精品之一,是全人类的瑰宝‛。随着我省建设绿色生态江西战略的逐步实施,江西将成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美丽生态家园,海内外游客旅游休闲‚后花园‛的特色已经越来越明显。正如新雄省长所描述的‚青山绿水一幅画,白云生处有人家;中国瑞士不虚假,观光休闲是你家‛。

古,是以千年才子之乡、千年瓷都、千年道教、千年名阁、千年书院、千年古村等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古人云:‚游山如读史‛、‚游山如读诗‛。特别是当今时代,随着人们对文化审美需求的增强,以观赏大自然美景、体味历史文化艺术瑰宝为主的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时尚。江西历史源远流长,历代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为我们留下了富集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载入史册的江西籍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灿若群星,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汤显祖等江西籍名人及到过江西的无数文人墨客给江西留下了大量碑刻、诗文、书画等人文古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冢‛。他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至今令人深思,发人深省;明代杰出的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创作的‚临川四梦‛成为光耀古今的文艺珍品、在临川主过政的太守(‚内史‛或‚刺史‛),有两位大书法家一晋代王羲之和唐代颜真卿;两位著名山水诗人一南北朝的谢灵运和唐代的戴叔伦;两位文学巨匠‘一南北朝的临川王、文学巨著《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和南北朝著名文学家、俐临川记》的作者苟柏子。他们虽然不是本土人,但在临川老百姓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如谢灵运被尊为‚康公‛,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都要举行大型集会——‚迎康公‛,延续至今;为了纪念颜真卿,建造了‚颜鲁公祠‛供奉‚鲁公菩萨‛:为了纪念戴叔饨,竖起了‚遗爱碑‛。可以说,江西是名符其实的千年中华‚才子之乡‛,难怪李白说‚吾将此地巢云松‛。千年瓷都景德镇,有‚世界瓷都‛的美誉。陶瓷历史悠久,‚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以出产精美瓷器名扬天下;悠久的陶瓷历史,灿烂的陶瓷文化,珍贵的陶瓷古迹,特有的瓷业习俗等构成了景德镇独特的旅游资源。还有乾隆在这里畅游、屈原在这里流浪、路易十四的垂涎、罗马教廷的震惊等,旅游资源还有很大的开发利用空间。千年道教龙虎山,按鲁迅先生的说法:‚中国的根柢在道教‛。而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就在龙虎山,被誉为‚中国道教第一山‛,影响远及东南亚、日、韩。龙虎山,不仅在于山体之美,也在于水体之美。l山是凝固的诗行,永,是流动的诗韵。沪溪河‚雕琢‛极富特色的丹霞地貌,形成了石崖、石寨、石梁、石柱、石墙、石桥、石峰、石门、峡谷、蜂窝洞穴、贯通洞穴以及天然壁画等自然奇观,多姿多彩、千姿百态、恍若仙境、妙趣横生。整个景区就是——个美丽的地质公园,独具山丹、水碧、天蓝、风清的特色。更值得称道的是,2000…年间形成的道教教义、教规及其道教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完全可以与世界三大宗教齐肩媲美。王安石《七绝〃龙虎山》:‚湾湾苔径引青松,苍石坛高进晚风。方响乱敲云彩里,琵琶高映水声中。‛《水浒传》开篇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中写龙虎山为‚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桂。‛这段精彩描绘,早已美传于天下。龙虎山悬棺如无字的天书纵横在千尺云崖之上,至今还有很多尚未破解的千古之谜,形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崖墓洞穴文化的奇观。千年名阁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见证了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韩愈盛赞滕王阁‚瑰伟绝特‛;王勃在这里写下了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色。‛千年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等一批书院在我国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聚书延师,设课招生,臸定学规,创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较为完整、系统、规范的教育理念,激励着—代代文人学子奋发向上。朱熹、陆九渊在鹅湖书院举行的‚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场著名的辩论,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千年古村,遍布全省,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科学价值及环境与建筑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建筑史的活史料。另外,新干大洋州的青铜文化:代表着江南青铜器冶臸的至高水准;赣南客家文化,是世界客家人的共有文化财富,是研究中国建筑史、客家风俗的活史料;以婺源、南丰、万载、萍乡为代表的傩舞戏文化,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中国传统古典舞蹈的活化石。这些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闪耀着灿烂的文化之光,还需要深入挖掘开发,提高保护利用的深度和广度。

历史是流动的,文化也是流动的,有…幅古对联叫‚大地有泉皆化酒,长林无树不摇钱‛,面刘‚老天爷‛的慷慨赐予,‚老祖宗‛的格外恩惠、如何依托‚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独特资源优势,把我省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做梢、是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思考、缜密研究和科学运作的重大课题。

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谋划旅游产业战略转型升级的思路

当前,旅游产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产业转型期和战略提升时期,全国已有24个省份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新雄省长对做好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和产业战略转型升级工作非常重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做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我省旅游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内涵增长、品质提升的发展基础、有利条件和内在要求,正面临和经历着一个产业加速成长期的转折点。如果错失良机,将会付出更大的‚成长代价‛。在这个关键时期,应当花大气力认真研究旅游产业发展阶段转换的基础条件、环境要素、内在要求和趋势走向,研究臸定各项保障政策和措施,加快推进我省旅游产业战略转型升级。在这里,我谈一点思路和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旅游产业战略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借助当前中部崛起的有利时机,有效利用我省眦邻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发达地区的地缘优势,在突出‚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优势特色,坚持和完善把江西建设成为海内外旅游休闲后花园战略,树立‚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整体旅游形象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转型升级,实现全省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综合素质明显提升,综合功能明显增强,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经济大省。到2010年,全省旅游产业力争实现接待旅游人数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900亿元,相当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l%左右,旅游排位进入全国中等行列。

这一目标的内涵可以体现为‚六化‛

一是市场化。全方位创新旅游产业体臸,全方位开放旅游市场,使旅游企业能在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中自主经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进一步优化旅游资源配臵,提升旅游产业素质。

二是产业化。加速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努力实观旅游核心和配套行业系列化,旅游客源市场系列化,旅游研发、营销和配套服务系列化。

三是区域化。加快旅游市场区域一体化、主体多元化、经营细分化步伐:打破传统旅游产业各自为战、画地为牢、市场分割、质差效低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宽领域、大纵深、多层次、高协同,规模效益、结构效益、布局效益、时序效益俱佳的观:代旅游市场大格局。

四是集群化。引导旅游产业要素向优秀旅游城市、优势区域和精品旅游景区聚集,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以旅游产业为主要功能的服务业集聚区,形成酒店、娱乐、度假、休闲、购物、旅游传媒等配套完善的旅游综合产业体系和规模经济优势。

五是高端化。设计高端旅游产品:开发高端旅游市场,培育高端旅游产业:逐步使全省旅游产业达到管理高效率、人员高素质、品牌高知名、产品高质地、服务高质量、活动高格调、文化高品位、经营高效益的高级形态。

六是国际化。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旅游客源,在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与设施、旅游管理、旅游环境等各方面达到国际化的标准,培育具有国际化水准的旅游企业集团。

(二)旅游产业战略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

关键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和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创新体臸机臸,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旅游产品开发,进产业模式转换,使旅游企业、景区景点差别定位,错位发展,促进旅游产业战略转型升级,实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从粗放增长型发展阶段向科学发展阶段转换。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重要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与节约型社会,杜绝违背客观规律的旅游规划建设。坚持又好又快、‚好‛字优先。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发展型转变,从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特征、比较优势,提升集约开发水平,增强集聚资本的承载能力。坚持扩大开放。加大产业转移和国外资本的吸引力,提高旅游经济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创新体臸机臸。理顺旅游管理体臸,建立旅游激励机臸,进一步增强旅游产业发展的活力:努力形成市场相通、体臸相融、资源共享、交通共连、人才互流、产业互补的发展格局。

二是从政府主导型发展阶段向市场主导型发展阶段转换。随着旅游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产业发展逐步进入成熟期,全面融入高度开放、充分竞争的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体系,市场在资源配臵中日益显现出主导作用,为推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换。要加快旅游产业体臸机臸改革创新步伐,在进一步发挥政府战略策划、规划引导、政策导向、规范市场和服务管理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旅游市场主体在投融资、产品创新、市场营销中的主导作用,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市场化水平。

三是从资源依赖型发展阶段向产业推动型发展阶段转换。现代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内的资源整合、联动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会大大减少经济增长的成本,增强区域经济的活力。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但资源型旅游经济和产业,基本处于初级和低端的发展阶段。只有适时进行产业升级,向以旅游资源组合式深度开发,集约化经营为特征的产业推动型发展模式和阶段转换,才能拓展旅游市场,推动旅游产业大规模扩张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从单一经济功能型向综合功能型转换。现代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精神文明建设和扩大开放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是新一轮区域竞争的热点。我们要以更为宽广的眼界观察思考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积极发挥我省红色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旅游、陶瓷艺术旅游、城市会展旅游、乡村民俗旅游、度假休闲旅游等各具特色的旅游优势,增强文化特色和内涵,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和作用。

(三)旅游产业战略转型升级的基本原则

旅游产业战略转型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一是注重保护,持续发展。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成为——个和谐整体。首先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强化旅游资源保护意识。旅游资源既有可循环利用性,又有不可再生性。这些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生态环境、历史遗存、人文景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人类文明的载体,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可资汲取的营养源。历史永恒,文物不能再生。发展旅游产业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保护,坚持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健康发展。其次要科学规划。遵循‚合理配臵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区域特色,明确开发时序‛的原则,把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臵,落实到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实践中,作为检验旅游产业发展成果的重要依据。第三要完善法规,加强监管。要尽快完善我省旅游法规体系,为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完善的法律体系,避免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同时,要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确保我省旅游资源循环往复:持续利用。

二是精心创意,合理开发。首先要有—个好的创意,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用创意拓展旅游项目、进一步增强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识在人先,才能走在人前。现在是速度臸胜的时代:只有提高思维效率,才能占取主动,获取先机。有人说过,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旅游开发的功能定位和形象设计,要与特定的旅游资源相适应,与特定的旅游活动相匹配、与特定的旅游主题相呼应。一个有好创意的项目,可以为整个旅游景区添彩助力;一个创意不好的项目,不仅自身经营不好:还会给整个旅游景区留下遗憾。自然生成的资源也是资本,或者说是潜在的资本,这些资本一旦被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化为观实的资本,对那些具有观赏娱乐价值、适合市场需求,并且能够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景区景点资源,要做深、做细、做出档次。比如三清山,据史料记载:‚三清山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犹如道教所尊玉清、上清、太清三位教祖列坐其颠,故名‛。但现在有关‚神仙‛、道士的民间传说,山上建筑的风格都与道教名山的称号很不相称,传说是道教重要人物葛洪炼丹飞升之所,也没有遗迹可供参观。可以从宗教遗址到山上建筑,从民间传说到导游解说,深入挖掘,营造出一个仙境般的旅游环境。龙虎山上清镇也与道教祖庭名山的主题不相符,可以从街道建筑设计、居民穿着打扮、市场经营内容等方面建成充满古朴之风和道家氛围的镇子,重现曾巩诗中‚未断凡心却归去,他年飞鸟会知返‛的意境。

三是扭住项目,跨越发展。苏荣书记在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各设区市调研期间都一再强调项目建设问题,指出‚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没有项目就没有后劲,没有项目富民兴赣就是一句空话‛。‚项目建设不仅关系当前,更关于长远‛。我理解,产业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是立省之基、兴省之本。从这个意义上说,项目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有效载体。也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体现。没有项目就没有一切,没有项目就没有希望。抓大项目,就是抓机遇,抓发展;抓住了大项目,就抓住了机遇,抓住了财富,牵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抓好项目建设,首先要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意识。要从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出发,把谋划项目作为促进投资、推动旅游产业战略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力争引进一批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其次要谋划好项目。要坚持以资源换项目,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市场换项目,加快生产要素向优势项目、优势企业集聚,力求通过大项目、大企业,带来投入的大增加、规模的大扩张、总量的大提升。要从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出发:围绕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走势和阶段性特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措施的取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变动趋势、重大相关产业发展态势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及其新的需求增长点等力面、从战略层面上整体谋划项目;从科学发展出发,围绕提升产业素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等目标,合理谋划项目;从比较优势出发,围绕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谋划一批差别定位、错位发展,对投资者有较强吸引力,对经济发展有较大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第三要包装好项目。项目包装是连接项目和投资者要求的桥梁,要选择一批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投资推动作用的项目,用国际通行办法和规则高标准包装,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增强他们的投资信心,激发他们的投资热情。第四要实施好项目。要对所有项目进行梳理排队,实行全程跟踪:努力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成功率。要加强对引进项目的跟踪服务,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者和项目业主并不仅仅看重眼前利益,而更关注的是长远发展和长期回报,他们需要的环境是投资上放心、运作上省心、办事上顺心和生活上舒心,真正做到能够引得进、留得住、办得好,形成‚葡萄串‛效应,带动和促进我省旅游产业战略转型升级,实观跨越发展。

四、强化理念,重点突破,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关于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省委、省政府已经做出了明确部署,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扎扎实实地抓好推进落实。目前全省旅游发展需要着重抓好的工作,可以概括为:切实强化六个理念,努力实现六个突破,精心办好六个节事活动。

第一,要切实强化六个理念。一是要强化发展思路多维化理念。进——步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产业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融合。要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多视角、多层面地审视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在旅游扩展、延伸、优化、创新、精品化、系列化等多个维度上,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积极推进旅游新业态、新增长点和新消费热点的培育,加速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是要强化资源配臵市场化理念。要进—步重视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和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臵的基础作用。在当前国家继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加快推行公共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大环境’卜。单纯依靠财政资金已经难以满足我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应积极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借助资本市场来进行旅游产业的资本运作和旅游资源整合。要更多地通过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市场化方式而不是行政方式谋划解决发展问题。

三是要强化产业发展集群化理念。旅游产业有着较长的价值链、丰富的差异化空间、组合和流通的便捷性、充足的要素禀赋、充沛的市场供需,为产业分工、协作,形成规模经济和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完全具备产业集群发育的基础。要通过资本运作,产权重组,连锁经营、集群发展等形式,加快向区域市场—体化、主体多元化、经营细分化、联结网络化方向发展,形成完善的产业链。要通过。产品创新,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服务业集聚区,形成配套完善的旅游综合产业体系和规模经济优势。

四是要强化市场营销品牌化理念。旅游经济是‚窗口经济‛,更是品牌经济,‚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目前旅游业的竞争已经由资源竞争转向产品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品牌竞争,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产品和服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创造市场勃需求的好机遇。有差别寸有竞争,有竞争。才有发展。我们要学会用宽广的眼界、创新的思维和前瞻的意识,整合—切可以整合的资源,多方位捕捉商机,进行市场运作,打造特色旅游产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人新我精。要通过旅游项目的带动、旅游功能的提升和旅游服务的改善,打造有鲜明特色、有市场吸引力和影响深广的强势旅游目的地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服务品牌。

五是要强化宣传推广整体化理念。要进一步增强整体意识,加强横向联合,以全省整体旅游宣传为核心,及时跟踪、研究、分析和预测国际、国内旅游需求的新变化、新动向:展开深度的市场分析,全面提高我省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整体性、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江西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是要强化运行机臸协调化理念。旅游产业涉及‚行、游、食、住、购、娱‛六大要素,产业链条较长,涉及的相关部门、行业更是多达几十个,只要一个环节出现梗阻现象和‚短板效应‛,就可能影响整个产业的运行质量。要深化‚全省一盘棋‛的观念,切实增强协调配合的意识,促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要努力实现六个突破。一是要在产业融资发展上取得突破。我省总体还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市、县还是机动财力十分有限的‚吃饭‛财政,过分依赖政府可能会对旅游产业发展形成臸约。应当在继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的同时,逐步使市场机臸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机臸和主要调节机臸,使企业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真正主体,打破地域、行政区划、企业所在地的局限,吸引大量的资金流进入我省参与旅游产业发展。

二是要在资源和资产整合上取得突破。省旅游局和省建设厅要密切配合,抓紧进行全省旅游资源普查,结合全省小城镇规划的编臸,修编完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景区规划,并建立健全规划执行机臸。清代的赵翼在《论诗》中说:‚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这首诗应该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要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积极参与对全省旅游产业资源和资本的整合、重组,通过旅游优质资产整合注入,培育以旅游业为核心业务的综合性旅游集团,实现我省旅游产品网络和品牌效应的快速扩张,提高全省旅游产业的竞争能力。

三是要在旅游设施建设上取得突破。要积极支持南昌、景德镇,赣州等地机场的改扩建,同时力of陕通往主要旅游景区、旅游集散地、乡村旅游地的旅游公路建设,形成快速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要积极工作,争取设立旅游经济贸易开发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推进观光休闲度假胜地的建设,积极打造旅游休闲基地。要在庐山、井冈山等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婺源等部分旅游重点县,加快建设星级酒店和度假型、会议型、保健型的特色主体酒店,适应高端群体和专项内容的旅游消费要求。要根据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快速增长和新的休假臸度带来的旅游市场变化,用新的视野规划休闲度假产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快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一批适应中高端消费的保健康体、温泉养生、臵业旅游、高尔夫旅游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四是要在旅游品牌建设上取得突破。品牌是旅游产业走向市场的‚通行证‛和‘‘护身符‛,只有创出‚金字招牌‛,才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才能提高市场占有率。要围绕我省‚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总体形象和功能定位,突出‚四山一城一村‛(井冈山、庐山、龙虎山、三清山、景德镇、婺源)重点,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端乃至世界级的旅游品牌。以井冈山为龙头:南昌、瑞金、萍乡、上饶等为基点,重点打造‚井冈山‛这一独——无二的红色旅游品牌:以‚世界自然文化景观‛庐山为龙头,庐山西海、共青城、鄱阳湖口、九江古城、鄱阳湖候鸟保护区为辅助:着力打造‚中国休闲度假天堂‛’品牌;将‚道教祖庭‛龙虎山打造成为‚中国道家第一名山‛;将‚江南第一仙峰‛三清山打造成为世界峰林奇观;将‚千年瓷都‛景德镇打造成为世界陶瓷文化旅游中心;将‚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打造成为世界乡村风情旅游经典。同时,着力推进明月山、武功山、三百山、仙女湖、大觉山、三爪仑等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要以品牌景区为主基点,形成旅游精品线路。省旅游局已拟订了全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纲要,要抓紧补充完善建设项目,以便付诸实施。服务品牌的竞争是最高层次的竞争,如果一流的景区,没有一流的服务员的微笑,就好比花园里失去了春天的太阳。有竞争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造就品牌。要以旅游企业为主体,着力推进旅游服务和管理的精细化,提升品牌的品质和内涵,加强宣传,提高美誉度,打造一批江西旅游名社、名店、名馆、名产、名节、名导。

五是要在旅游市场开拓上取得突破。要采取不同的开发战略和策略,有针对性地开拓六大市场,即国际市场以开拓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市场为重点;境外市场以进一步开发香港、澳门尤其是台湾市场为重点;国内沿海市场以抓好长珠闽地区的客源为重点;国内北方市场要加强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宣传促销为重点;周边市场要继续扩展武汉、长沙、安徽、郑州等客源地为重点;省内市场要以持续开展‚江西人游江西‛活动为重点。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吸引航空公司开辟直飞日、韩、东南亚的国际航线、旅游包机和国内支线航班。要紧紧抓住举办北京奥运会的良好契机,着力开展江西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推广,努力吸引奥运客源。要与我省主要客源地的媒体通过节目(内容)和旅游广告互换的方法,形成旅游宣传的联动机臸,使我省旅游宣传推广的覆盖面扩展到全国乃至海外。要以加强旅游经济科学研究和数字化改造升级,带动旅游信息咨询业的发展,积极建立旅游信息资料库,创办旅游网站和旅游电子期刊,提供旅游信息咨询和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扩大旅游宣传。

六是要在激励机臸上取得突破。首先是要着手研究臸定操作性比较强的扶持政策。对开通国际航线、国内支线航班、进驻我省的大型连锁酒店、旅行社以及旅游专列、旅游包机等给予适当支持。其次是要建立完善旅游激励机臸。对旅游产品开发、宣传推广、市场营销、节事活动等效果明显的地方和单位进行奖励。第三是要加快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合力。充分发挥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和省红色旅游领导小组的协调统筹作用,完善工作机臸,细化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进一步增强协同作战意识。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共同构建全省旅游产业跨越发展新格局。

第三,要精心组织办好六大节庆活动。即办好2003〃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永远的激情‛——第二届中国(井冈山)红色旅游高峰论坛、第二届明月山月亮文化旅游节、第三届婺源生态旅游文化节、第五届景德镇瓷文化旅游节和第十一届龙虎山国际道教文化旅游节。举办节庆活动是宣传旅游、发展旅游的有效手段,要进一步丰富节庆内容,创新筹办方式,增加活动亮点,塑造品牌魅力,扩大市场外向度和社会影响力。具体来说,要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创新,寻求突破。一是推进市场运作。要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的专业策划公司和会展中介机构,广泛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冠名赞助、联合举办,多渠道、多形式吸纳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提升旅游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水平。二是深化产业内涵。要丰富节庆活动的旅游产业内容,突出旅游产业特色,扩大旅游产业外延,使节庆活动真正成为我省旅游与省外旅游、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对接的平台。三是扩大社会影响。要广泛邀请社会名流、国内外业界和相关方面人士积极参与,进一步扩大活动规模,提高活动规格,提升活动档次。四是增强综合效益。要注重发挥节庆活动多重功能,扩大节庆活动叠加效应,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同志们,加快我省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战略,转型升级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扎实工作,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江西崛起、富民兴赣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市委书记史文清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史文清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1、近思远虑,高度正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动向 总书记强调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一科学论述,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思想防线被攻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经济工作搞不好要翻船,意识形态搞不好也要翻船”。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经济社会转型转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意识形态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充满更多变数,尤其不能放松、不能懈怠、不能削弱。我们务必头脑清醒、心中有数,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决不能顾此失彼。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更要居安思危、从容应对。要强化问题意识,找准个别区域主流意识存在弱化隐忧、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亟需加强、宣传的艺术性感染力有待提升、少数党员干部信仰缺失倾向不容忽视、特殊群体的精神需求需要更加重视等薄弱环节,提升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2、强根固基,以主流意识形态汇聚全民共识

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反映着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折射出人们对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看法、见解和观点。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有着各色各样的意识形态,但唯有主流意识形态,方能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激发力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神圣使命,就是要将主流意识形态深深根植于人们心灵。

一是要深入系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涵盖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升华了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要把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思想理论建设的中心内容,作为全市各级党委中心组、党校的必修课,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扎扎实实学、经常深入学,把好“总开关”,坚定“主心骨”。通过潜心学习、深刻领会,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政治自信、组织自信和能力自信,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要不断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坚定信念,才能经受和应对各种风险的考验。为党员干部补好“钙”,为人民群众筑好“梦”,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指南针无论走到哪里,永远指着一个方向。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坚定信仰,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并为之拼搏、为之奋斗,历经磨难、坚贞如一,所以能从众多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由建党时只有50余名党员,仅仅用了28年就夺取全国政权,如今成为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追寻党的组织由小到大,由“革命党”到“执政党”,国家由“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进程,清晰昭示着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浸润着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

三是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要深刻理解,“中国梦”作为具有广泛凝聚力和深远感召力的文化符号,已深深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叙事中,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各级党校、高校和各种阵地、载体,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历史启示和现实思考中,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全市人民为实现中国梦的赣州篇章而团结进取、不懈奋斗。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与弘扬苏区精神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推进振兴发展实践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是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时代气质的强大力量,是构建美好精神家园的有力支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勾绘出国家的价值内核、社会的共同理想、国民的精神家园。要认知认同、知行合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自觉追求和价值实践,拓展精神疆域,提升精神高度。“人不学,不知义”。要着眼长远、全程贯通,从小抓起,从教育入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整个教育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公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大力倡导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的风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文化承载价值观。要善于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友爱的精神纽带,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赣州丰富的文化资源,从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萃取素材、提炼主题,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激励和引导全市人民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争做时代先锋和社会楷模,并注重发挥身边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深入挖掘和宣传“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使广大群众学有标杆、行有规范,全面提升全民道德素质、文明程度和地域人文品位,使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成为赣州的时代标识。

3、知责思为,以正确舆论导向凝聚发展力量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宣传之本、舆论之魂。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来说,导向就是生命。尤其在各种思潮涌动激荡的时代,越是真伪难辨,越需要权威解读;越是众声喧哗,越需要响亮发声。一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为精神河床筑土培基,只有加厚精神河床的土层,才能在激扬澎湃的时代主流中承载重任,充分发挥凝聚人、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的作用。要在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下功夫,深入宣传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路径和战略部署,准确解读中央政策,及时宣传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实践和成就,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激励全市上下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投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事业中来。要大力宣传省委“发展提速、小康升级、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战略部署及其丰富内涵,以及对我市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要用振兴发展的最新成果坚定信心,用振兴发展的美好愿景鼓舞干劲。要宣传好赣州的好势头、好氛围,全面展示振兴发展的成就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良好风貌;要把各级党委、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讲清楚、讲到位,万众一心共促改革振兴;要在苏区精神宣传上泼墨点彩,既讲好“赣南苏区故事”,更讲好“当代赣州故事”,广泛宣传新时期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火热实践、感人事迹,唱响昂扬向上的正气歌;要抓好典型宣传,及时发现、深入挖掘、全面推介一批好典型,尤其是“三送”工作典型,让更多“赣州典型”走出赣州,走向全省乃至全国;要大力宣传推介赣州的丰富资源、良好环境、利好政策、人文积淀,塑造赣州良好形象,吸引更多投资者到赣州创业发展;要切实做好经济、社会等领域热点问题的引导,有操守、负责任,不跟风、不盲从,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促进和谐。

二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主流媒体要肩负重任,在舆论引导中发挥主导作用。要站在时代前沿,善于把握政治经济背景和新闻传播格局,洞悉公众心理和信息规律,以敏感的视角、敏锐的触角,及时捕捉社会热点,站高望远、超前谋划,用独家观察、独家视点,作出中肯的分析、准确的解读,推出有深度、有价值的评论言论,及时回应人们的关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从来讲究有破有立,强调正面宣传,决不是对负面问题视而

不见。要加大建设性舆论力度,坚守底线思维,旗帜鲜明,敢抓善管,敢于亮剑,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引导社会情绪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对错误思潮和各种混淆是非的舆论要针尖对麦芒,决不能沉默失语、退避三舍,也不能支支吾吾、含混不清。对存在的问题,不仅要客观报道和评论,更要提出解决方法,旗帜鲜明传播正能量。要有效掌控舆论阵地,不给恶意攻击党和政府、造谣生事的言论有生存土壤和空间。要善于见微知著、防患未然,重视对舆情的研判,提高舆论把控能力,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要增强话语的针对性,早预断、早发声,正本清源、先声夺人,掌控舆论走向,引领时代潮流。三要抢占新兴舆论阵地。宣传思想阵地永远不会成为真空地带,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媒体格局和生态已发生质的变化,我们正进入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全媒体时代”,互联网成为舆论的主阵地和风向标。要主动顺应这种变化,在巩固党报党刊党台优势、发挥主阵地作用的同时,把占领新兴媒体舆论阵地作为重中之重。要打通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两个舆论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报道上网”和“网评见报”,既要实现报道渠道、报道平台的多维度,也要促进报道形式、报道手段的多维度;既要坚持新闻传播的专业素养,更要借助新媒体的技术手段和传播优势,促进传统媒体向新兴传播领域渗透、转型、升级,使网上网下的正面声音相互呼应,放大正能量。要顺应传播分众化、对象化趋势,大力发展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流动媒体等新兴媒体,提高运用新媒体开展舆论宣传的能力,不断丰富传播内容、提升传播速度、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增强传播实效。要积极探索互联网等新媒体管理和传播规律,用活、用好、用足新兴媒体。要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将互联网等新媒体纳入宣传部门管理范畴,加大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应对力度,以及对互联网有害信息、网络谣言的整治力度,防止互联网成为传播谣言、煽动非理性情绪、歪曲社会正义的集散地,把互联网真正建成反映民情民声、表达合理诉求的重要平台,构建理性客观、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

4、因势而谋,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升宣传实效 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舆论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已发生很大变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必须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永不懈怠的自觉追求,知责而为、知重而担、知难而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勇做旧思想的突破者、新理念的引领者、闯关涉险的践行者。一是要创新理念、手段和基层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职能,就是传播理念、强化理念、转变理念,要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打破思维定势,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手段巧则处事顺,手段新则效果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只有打破常规,积极探索新举措、新办法,充分运用新方式、新手段,“创”到点子上,“新”在关键处,才能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掌握舆论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基层强则根底稳,基层活则全局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必须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充实基层队伍,改善基层条件,强化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二是要研究传播规律、讲究宣传技巧。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考量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大局意识、判断能力和业务水平。要有强烈的受众意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能凌空蹈虚,要善于“读懂人心”,在什么山唱什么歌,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受众特点,因人而异,增强针对性,确保最佳宣传效果。要善于把握时、度、效,引导广大群众多看主流、多看本质、多看光明面。尤其是报刊、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等媒体,要积极拓展、创新传播方式、途径和渠道,以权威赢得感染力、公信力、影响力。要提升文化传播品质和内涵,用高雅健康、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服务群众、陶冶群众,让媚俗、低俗、庸俗的文化产品没有市场。重点要对赣州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行创造性提升转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赋予时代精神和特色,着力培育和传播赣州崇德崇文、宽容包容、苦干实干、创新创造等人文精神,进一步提振改革振兴的“精气神”。

三是要契合大众舆论、对接群众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反映普通劳动者的生产生活,多表现平凡人物的精神世界,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真正达到舆论引导、教育动员、凝心聚力的效果。要积极倡导并带头践行正确的群众观,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群众的伟大实践为源头,视基层为课堂,拜群众为老师。只有了解百姓所思所想,反映基层所求所愿,“走转改”才能走得深入、转得到位、改得出彩,“三贴近”才能贴着地面、接上地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要把典型宣传做活、把主题宣传做深、把成就宣传做足、把形势宣传做专,多一些“生活化”的渗透,少一些“假大空”的说教。要着力在喜闻乐见、鲜活生动上下功夫,在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上下功夫,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

四是要加快体制改革、激发文化活力。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既是改革的推动者,也是改革的参与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完善的文化管理体制。要转变职能,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理顺党政部门与其所属文化事业企业的关系,创新文化行政管理方式。要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探索建立主管主办制度与现代企业出资人制度有机衔接工作机制。要做强主流媒体,顺应多媒体集团化趋势,有效整合现有媒体集团和各种媒体资源,加快推进广播、电视两台合并,组建赣南传媒集团,实现主流媒体战略转型。要充分激活和培育各种要素市场,鼓励扶持非公文化企业发展,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相结合,探索建立文化产权交易所,健全文化中介机构。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满意导向,推动文化为民惠民,使群众真正成为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繁荣的主角、共享文化的主人。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报刊传媒、影视制作、动漫游戏和文化创意等文化业态,推进印刷包装产业基地、红色影视基地建设,精心组织实施一批文化重点项目,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重要支柱产业。要充分发挥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委对口支援优势,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工作力度,学习先进经验,创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赣州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影响力。

5、胸怀大局,以高度政治自觉履责尽责担责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施策,做到对大局了然于胸,对大势洞察秋毫,对大事运筹帷幄,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始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管好阵地、管好导向、管好队伍。

一要强化“宣传工作一盘棋”理念。一些同志包括领导同志,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认识存有误区,认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虚功”,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甚至认为意识形态工作就是点点头、画画圈、打打气、给点钱就完事。各级党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切实肩负起统领之责、指导之责、把关之责,做到管思想、思想不乱,管阵地、阵地不丢,管队伍、队伍不弱。一把手要率先垂范,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放在改革振兴全局中统筹指导,调动各条战线积极参与,形成一盘棋、下活全盘棋,做到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各级各部门在制定政策、出台措施、开展工作时,都要考虑对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自觉支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工作,打好“组合拳”,奏响“交响乐”,增强整体合力。

二要提高干部的媒体素养。各级干部要尊重媒体传播规律,提高沟通能力与技巧,努力成为知晓现代传媒的行家里手。要熟悉媒体,密切与媒体的联系,尤其要学好、用好、管好网络媒体,经常“触网”、培养“网感”,精心研读案例,掌握网络传播特点,不断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做一个能说话、会说话的干部,善于运用媒体推动工作。

三要重视班子和队伍建设。要切实强化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打造一支具有政治定力、思想水平、创新业务能力、务实工作作风的队伍,培养一批理论、新闻、出版、文艺界的骨干,不断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要将那些讲政治、懂宣传、作风正、有担当的干部,安排到重要岗位,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政治敏锐、强烈的政治担当,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能力素养,争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行家里手。

第三篇:史文清经济讲话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在赣州召开

推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在赣州召开

史文清冷新生讲话 王少玄主持 骆炳峰曾新方出席

核心提示:

■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全省发展重要增长极、特色产业聚集区、绿色发展先行区、和谐发展示范区和作风建设模范区,以中央苏区发展振兴为契机,突出抓项目、扩投入,兴产业、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努力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总收入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3%以上

1月6日上午,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在赣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经济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推进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史文清出席会议并讲话,全面回顾总结了2011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绩,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指出了今年工作需要深刻把握的有利条件,对今年全市上

下如何全力推进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市委副书记、市长冷新生在讲话中总结了过去一年全市经济工作,具体部署了今年经济工作。

市委副书记王少玄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炳峰,市政协主席曾新方,市领导彭光华、陈晓春、邓又林、孙正森、王东伟、杨文英、王林云、马玉福、彭业明、钟炳明等出席会议。

会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全省发展重要增长极、特色产业聚集区、绿色发展先行区、和谐发展示范区和作风建设模范区,以中央苏区发展振兴为契机,突出抓项目、扩投入,兴产业、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努力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会议提出,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总收入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3%以上。

史文清在讲话中说,过去一年我市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以来,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扣主题主线,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多项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喜人局面,“十二五”开局良好,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背景下,取得这些成绩十分不易。这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我们立足市情,正视差距,廓清思路,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路子;得益于我们坚持换届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各级干部扎实工作、奋发向上,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形成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心齐气顺、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

史文清指出,我们要倍加珍惜、不断巩固良好的发展态势与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扎扎实实做好今年经济工作。面对今年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机遇抓得更牢一些,将应对措施谋划得更周密一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坚定信心、增强决心,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史文清指出,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推动赣州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要全力推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一要以中央苏区发展振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央苏区发展振兴,是一项关乎赣州未来的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是赣州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承载着赣南苏区人民数十年、几代人的追求与梦想。历史的责任落在我们身上,我们应义不容辞、勇于担当。要全力配合中央苏区发展振兴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动发展振兴规划上升为国家区域性发展战略。要围绕中央苏区发展振兴优化生产力布局,增强赣南中央苏区综合竞争力,确立“南有中央苏区、北有鄱阳湖区”的战略地位。要积极推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先行先试。二要以扩大有效投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要稳定扩大投资规模,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拓宽投融资渠道。三要以产业转型升级壮大现代产业集群。要壮大集群规模,推进稀土、钨交易中心和集散中心建设,组建南方离子型稀土大型企业集团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乃至百亿元企业方阵,推动工业园区集约发展。要延展产业链条,加快资源向后端深度加工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配置,产品向高附加值的终端应用产品升

级。要完善产业配套,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实施中介服务集聚区、总部经济服务中心、综合物流园区等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要强化生态保护,积极争取把赣州列入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实施钨和稀土资源利用生态化示范工程、废弃矿山治理等生态项目。四要以中心城市崛起打造核心增长极。加快做大城市体量。今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要争取过100平方公里、人口过100万,迈入特大城市方阵。要强化城市产业支撑。着力打造富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聚集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性金融、旅游和物流中心,区域性教育和医疗服务中心。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保护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深入开展“治脏、治乱、治堵”,继续推进“百街小巷”整治,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大力发展廉价、便捷、优质公交。五要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和资本化,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示范区建设。六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扩大内需。要在帮扶就业创业上取得新突破,把促进就业创业作为扩大消费需求最直接、最有效手段,让群众有活干、有钱赚,实现创业与就业的良性互动。要在保障性安居工程上取得新突破,在加强公共服务上取得新突破,在城乡社区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真正让老百姓方便、受益。

史文清强调,今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大,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时刻绷紧社会稳定这根弦,认真抓好信访维稳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史文清指出,各级党委要切实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集中精力抓大事谋全局,牢牢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把握趋势方向,从中找出规律、判定走向、掌控全局。研究重大问题,理性研判,科学决策,增强前瞻性和针对性。紧抓重点难点,取得抓纲带目、全局皆活的效果。要健全领导经济工作机制,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提效,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要以正确用人导向凝心聚力。注

重在经济发展主战场、项目建设大舞台锻炼培养、考察识别和选拔任用干部。选派精兵强将尤其是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建设一线担当重任、施展才华,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受锻炼、长才干。大胆使用懂经济、善谋划、能操作、会管理的干部,坚决果断调整不能干事、干不成事的干部,不让事业迁就人,不让庸人误事业。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优厚待遇,营造重才重能氛围,着力打造经济人才聚集高地。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营造优良环境,推进各项工作创一等、争第一。要真抓实干,以速度创造发展效益,以效率拓展发展空间。要破解难题,敢于涉深水、破坚冰、啃硬骨头,咬定目标,坚韧不拔,一抓到底。要一心为民,深入推进“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全覆盖、常态化,组织好“二十万困难群众走访慰问调查”活动,进一步抓好干部队伍“治庸、治懒、治散”,使全市各级干部都把心思用到抓发展、抓民生上来,扎扎实实为群众干实事、谋利益。

史文清指出,临近年关,各级党组织和各级干部要关心群众的冷暖,保证好节日供应,确保安全稳定,让人民群众过上一个喜庆祥和的春节。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大力弘扬节俭之风,过一个风清气正、文明健康的“廉洁年”。

冷新生在讲话中要求,做好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按照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具体落实好以下工作:一要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在增强后劲上形成新优势。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谋划和推进重大项目。要突出重点、超前谋划争取一批项目;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项目;突破瓶颈、克难攻坚推进一批项目。二要突出抓好新型工业化,在产业建设上取得新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在三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建设上强势突破,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上强势突破,在帮扶企业发展壮大上强势突破,在平台建设上强势突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培育壮大脐橙、生猪、蔬菜、花卉苗木、油茶、工业原料林等六大主导产业;繁荣现代服务业,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加快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区域性旅游中心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三要突出抓好特大城市建设,在城乡统筹上开创新局面。加快中心城区特大城市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中心城区“治脏、治乱、治堵”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四要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良好环境。把握机遇,全力以赴推动中央苏区发展振兴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落实好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四届一次人代会有关改革创新的各项部署;扶持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大竞赛、大合唱;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向特色园区、产业基地、创业基地集聚,改善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生存发展环境。五要加快推进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冷新生强调,岁末年初,各地要切实安排好群众生活,高度重视安全稳定,筑牢节日廉洁防线;要对全年工作早启动、早落实,争取实现一季度的开门红。

市四套班子副厅级以上领导,市法检“两长”,驻市高校主要负责同志,市政府党组成员,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纪委副书记,曾担任过市厅级正职领导职务和上届担任过市厅级副职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市委各部门、市直和驻市各单位、人民团体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记者陈济才 谢松伶)

第四篇:才利民副省长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才利民副省长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两会”精神,总结部署全省旅游工作,以实施“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加快推进旅游强省建设。刚才,会议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我代表省政府向获奖的单位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枣庄、莱芜、沂水等市县政府的代表作了大会发言,我听了很受启发,也很受鼓舞。省旅游局于冲局长总结了2010年全省旅游工作情况,对2011年旅游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持续加大旅游推进力度,全省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全省上下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个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持续强力推进旅游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年旅游总收入实现3058.8亿元,增长24.7%,实现了“十一五”期间全省旅游总收入两次千亿元的历史性跨越,在全国的位次由第六跃升到第四。“十一五”期间,全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高出全省生产总值增幅8个百分点,高出服务业增加值增幅5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6%提高到7.7%;占服务业的比重由17.5%提高到21.2%。初步匡算,旅游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由2007年的7.09%增加到 8%。旅游就业人员达到257万人。

全省旅游业快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指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和全省旅游行业真抓实干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和支持,发

展旅游业的氛围和环境不断优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2009年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把旅游业作为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来强力推动,把旅游业摆到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加以培育。各级党委、政府立足科学发展,把旅游业的发展摆上重要日程,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旅游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参与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形成了“党政领导、社会关注、全民参与、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这是我省旅游业得以跨越发展的根本所在。二是持续开展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产业发展层次明显提升。紧紧扭住转方式、调结构这个重心,从2008年开始,省政府连续三年召开旅游大项目建设现场会,大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做强市场主体、扩大招商引资与建设精品项目结合起来,形成了旅游发展的“政策洼地”和“投资高地”,吸引了一大批境内外投资,建成了一大批体量大、层次高、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高端旅游大项目。去年,全省累计完成旅游投资1107亿元,同比增长35%。我省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的实践过程,也是对传统旅游工作进行不断创新的过程。三是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成功打造了“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坚持品牌兴旅、以质取胜,精心策划推出“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深入挖掘品牌内涵,广泛开展“五级联动创优工程”,制定《山东省旅游标准规划纲要》,出台《好客山东旅游服务标准》,大力实施“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有效扩大了“好客山东”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创新旅游营销载体,有效促进了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抢抓奥运会、全运会、世博会等机遇,及时启动后奥运旅游,积极开展“观世博游山东”等主题活动。把发展旅游

业与扩内需促消费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旅游投资,适时推出“山东人游山东”活动,有效降低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创意推出“好客山东贺年会”活动,促进旅游消费与商贸领域“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有机结合,推动旅游与体育、文化互动融合,积极培育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修学旅游等各种旅游业态,有效推动了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可以说,我省近年来不断创新营销载体的过程,也是我们坚持与时俱进,有效落实中央提出的“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过程。这方面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深入挖掘,认真总结。

二、立足科学发展,在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肩负更大责任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全省旅游业要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目标,进一步明确工作指导,推动旅游强省建设跃上新的台阶。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切实把握“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内在要求。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省为目标。在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竞争加剧的条件下,我省长期赖以支撑的传统发展优势有所弱化,而引领转型发展的高端产业尚在发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现实而紧迫。“十二五”期间,围绕发展的主题、主线,旅游业面临两大机遇。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带来的战略机遇。当前我省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抓旅游业完全符合我省产业发展方向,要理直气壮地抓,坚持不懈地抓。二是强化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这一要求带来的机遇。大明省长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特别强调这一点。可以说,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肩负着促进科学发展的重任,同时旅游业内部也有许多需要调整提升的内容。我们要看到发展旅游业与整个“十二五”直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联系,充分认识到抓住这个宝贵机遇期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王岐山副总理指出,旅游业现在做的事情代表未来。我们要切实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推动旅游业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二要切实把握服务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历史责任。新年伊始,国务院批复同意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至此,我省已拥有“一蓝一黄”两大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鲁南经济带、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个省级区域发展战略。蓝色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就是滨海旅游,其中又有长岛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岛和荣成好运角旅游度假区这“一岛一区”两个重要支点。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旅游,尤其是以黄河湿地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开发,是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也应该是旅游产业的聚集区。鲁南经济带发展各具特色旅游业的潜力巨大。应该讲,我省区域旅游业发展具备了一个十分良好的基础。我们要抢抓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推进实施的机遇,着力修订完善区域旅游规划,高标准规划建设区域内重要节点上的重点旅游项目,实现旅游业发展与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推进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和相互融合。要在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统筹城乡旅游

资源科学配置,统筹城乡旅游协调互动。

三要切实把握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满足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它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的新期盼,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如何落实和回应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是时代赋予旅游业发展又一新的使命。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首要是认真研究新期待的丰富内涵。从消费的角度看,新期待既是一种即期的消费愿望、消费需求,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消费需求、未来的消费趋势。了解和研究新期待,实际上就是研究新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群众对旅游的需求是不断更新的,因此对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业态的开发也应该是多元的,必须对此加以深入研究,不断推陈出新。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旅游的新期待,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行动,创新旅游消费理念,引领旅游消费时尚,提升旅游消费品质,打造旅游消费亮点,推动社会消费文化与时俱进,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旅游带来的幸福感。

三、提升“好客山东”旅游品牌核心竞争力,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最佳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是旅游活动的中心,是吸引旅游者在此作短暂停留、参观游览的地方。优秀的旅游目的地,必然在旅游相关要素中有其核心吸引力。当前“好客山东”已经在全国叫响。我们必须坚持以争创一流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旅游产品体系、旅游配套设施体系、旅游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流的产品、一流的配套、一流的服务,着力培育具有我省特色的旅游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内

在质量。要使我省旅游核心吸引力通过品牌营销广泛传播出去,不仅使游客神往,产生出游冲动,而且要使游客真正得到体验,获得满足。这是创建最佳旅游目的地的根本所在,也是当前旅游工作的重点。

(一)着力打造一流旅游产品,形成“好客山东”产品品牌优势。旅游产品是旅游发展之本。要继续大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我省旅游竞争力。省政府决定,今年第三季度要召开全省第四次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现场会,为“十二五”基本实现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打下坚实基础。

要紧紧围绕全省重大发展战略,优化重点旅游项目布局。一是抓住我省实施“一蓝一黄”两个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大力发展滨海旅游和生态旅游。加快建设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岛、威海“好运角”国际旅游度假区、黄河入海口国家生态旅游区三个国家级重点旅游区,打造面向国内外市场的一流旅游度假胜地。二是突出抓好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带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统筹现有资源,开发“泉城、名岳、圣人”旅游产品,抓好德州东盟现代生态旅游城、尼山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省会城市群和鲁南一线旅游产业的集聚发展优势。三是结合新农村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建设、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发掘乡村旅游的潜力,把培育乡村旅游项目与创建旅游强乡镇、旅游特色村结合起来,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文化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

要紧跟国内外市场动向,坚持以游客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需求为导向。一是突出建设一批大体量的综合性项目。加快目前在谈、在建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开发建设一批集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等

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广泛影响力的旅游产品。二是加快培育一批休闲度假类旅游项目。抓住旅游产品结构由“传统观光型”向“现代休闲型”转变的机遇,重点发展温泉度假、海钓滑雪、邮轮游艇、高尔夫等一批时尚化、休闲化、高端化旅游项目。三是创新发展一批新业态项目。旅游是人类追求新体验的一种生活方式,新体验需要新业态满足。要积极发展寻根、探秘、养生等文化旅游,大力开发岛屿旅游和山川生态旅游。

要培育提升一批特色旅游节事品牌,进一步打响鲁菜品牌。节庆活动是一个重要的旅游品种。许多国家名目繁多、特色各异的嘉年华、狂欢节以及传统节假日,都成为当地旅游的重要支撑。我省青岛啤酒节、泰山登山节以及“好客山东贺年会”等,都是拉动旅游消费的有效形式。要积极策划创意和提升一批重要区域性节事活动品牌,打造“好客山东”旅游发展新平台。鲁菜曾居我国四大传统菜系之首。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重点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有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鲁菜品牌餐饮企业集团,打造一批 “鲁菜馆”旗舰店,挖掘抢救一批老字号鲁菜品牌名店和菜品,形成新的鲁菜发展优势。

(二)着力构建一流配套设施,形成“好客山东”环境品牌优势。配套设施是旅游发展之基。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游客为中心,在基础设施、专用设施、信息化等诸多方面,突出“宜游”功能,强化承载能力,真正让游客“引得来、留得住”。一是不断优化旅游交通环境。交通设施建设必须超前发展,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着力优化铁路、公路、航空、海上旅游交通布局,形成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旅游景区之间通畅的交通网络,提高旅游的通达

度。要牢牢把握自助游、自驾游将成为未来旅游发展主要形式的客观趋势,充分考虑停车场、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等方面的规划建设,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二是全面优化提升旅游服务功能。重点加强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休闲购物场所、旅游餐饮、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拓展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三是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短信、城市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等发布旅游信息,大力推广、扩大应用山东旅游数字化服务系统。四是加快高铁沿线重要节点城市旅游配套建设。京沪高铁北接环渤海,南连长三角,将德州、济南、泰安、曲阜、枣庄、滕州连成一线,有利于形成“一线两圈”旅游走廊。要依托京沪两个旅游集散地,全面加强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实现高铁与城市公交零换乘,同时加大针对高铁游客的旅游景区、旅游饭店、购物设施、娱乐设施、游客中心建设,把我省打造成京沪高铁重要旅游目的地。

(三)着力强化一流管理服务,形成“好客山东”服务品牌优势。旅游服务是旅游发展之魂。“好客山东”品牌经过全省上下共同打造,已经超出旅游本身的意义,上升为我省的整体形象。同时更要看到,耀眼的光环,也拉高了省内外游客对“好客山东”的服务诉求。如何持续提升“好客山东”的服务内涵和水平,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要在全省上下尤其是服务行业广泛推广《好客山东旅游服务标准》,继续开展好百千万“好客服务”评奖活动。在广大城乡尤其是在机场、车站、海关、高速公路、城市公交、出租车等窗口行业和单位,开展高品质的个性化服务。要认真做好全省旅游服务名牌评定工作,建立

起旅游市场专家评估、舆论监督、现场检查、暗访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对各地旅游市场秩序进行评估检查。问题突出的,要通过媒体曝光或直接报送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以提高游客城市旅游满意度为核心,聘请国家权威中介机构,对17城市旅游综合环境和游客满意度进行评估,每季度公布一次,并进行城市大排序。要把诚信建设作为“好客山东”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行业自律,弘扬旅游业的诚信道德,健全旅游业诚信体系和机制。要严格加强市场秩序监管,坚决打击各种侵犯游客切实利益、损害“好客山东”形象的不法和不文明行为。要进一步强化旅游安全意识,以春节香港游客旅行车倾覆事故为教训,严格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坚决防止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四、着力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不断增强旅游业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与创新是我们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寻突破,以开放求提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千方百计破解发展难题,创造新的业绩。

一要在改革上下功夫。当前旅游业管理体制仍然带有传统体制的印记,有些地方仍然没有真正把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来看待,某些领域甚至仍处于“戴着枷锁跳舞”的困境,旅游业在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发展方面仍然面临许多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要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勇于破除那些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制度障碍。要在处理好保护和开发关系的基础上,加快旅游经营体制改革,推行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模式,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要推进国有旅游景区转换经营机制,加快经营类事

业单位国有旅游景区转制改企。对一些景区(点)经营项目,可依法公开招投标推向市场、推向社会。当前国家和省里鼓励发展旅游的政策,本质上都带有改革的性质。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用改革的办法和力度,切实落实旅游项目享受服务业项目政策、水电气同价政策、税费减免和奖励补贴政策,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没有落实的,要尽快拿出具体的措施,确保落实到位。

二要在创新上下功夫。一是创新旅游协调促进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大旅游理念,按照建设大产业、推进大融合、加快市场化、促进产业化、提升现代化的要求,不断创新完善旅游协调促进机制,推动旅游业与各个产业的融合发展。二是创新绩效考核机制。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开展旅游业发展绩效考评。在考核体系和服务业发展绩效考核办法的调整中,增加旅游业的比重,形成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激励导向。要积极探索借助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或者委托民间社会调查机构、高校专业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中介服务机构,参与旅游业绩效考核评价活动。委托机构的遴选和监督,必须遵从相关的法定程序,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三是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机制。要加大旅游教育培训力度,利用高校、职业教育、行政培训等教育培训资源,不断优化旅游管理人才、服务人才、经营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要积极引进一批旅游策划创意和管理高端人才。要切实解决制约导游队伍发展的突出问题。最近,王歧山副总理亲自主持召开全国导游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加强导游队伍建设,从学习培训、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入手,不断提高导游队伍素质。特别强调,要从

文明燃香等点滴和细节抓起,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切实加强导游队伍建设,运用“名导进课堂”、网络视频、等级考试等各项措施,加强对导游的专业技能、应急避险、职业道德等培训。要着力改革导游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导游薪酬、社会保障等制度,建立健全导游准入和退出机制。文化、宗教、公安、环保、工商、旅游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烧“高香”的管理,从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加强监管,严厉打击不法行为,维护宗教旅游场所的文明、安全、环保和良好秩序。要创造条件,吸引离退休教师、文化专家,博物馆讲解员等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导游队伍中来。

三要在开放上下功夫。旅游业是个开放的产业,发展旅游业必须树立开放思维和全球视角。一是进一步强化旅游业招商引资。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世界著名旅游企业的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引进旅游业战略投资者,通过引进外资大项目和新业态,提升我省旅游产业层次,实现转型升级。二是进一步强化旅游促销。大力开发入境旅游市场,以日本、韩国、港澳台市场为重点,梯次开发俄罗斯新兴市场、欧美远程高端市场,建立较为稳定的入境旅游客源地体系。鼓励支持旅游大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旅游合作与竞争,有序推进出境旅游平稳发展。用好国际会议、国际友好省州(城市)、国际重大旅游会展等平台,加大促销力度,提升我省旅游的国际化水平。用好我省高层推进对外开放机制,抓住省里赴日韩、港台开展经贸文化交流访问的机遇,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和项目推介力度。三是积极参与国内旅游交流合作与竞争。重点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重要旅游板块 的合作。最近,京沪高铁枣庄西至上海虹桥段进行联并联调,标志着京沪高铁全面贯通进入倒计时。要抢抓京沪高铁通车新机遇,针对高铁游客一日游、周末游等特殊需求,推出一批精品旅游产品。

最后,就我比较关心的几个重点问题再作以下强调。一是以“十二五”规划实施为契机,加强旅游度假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去年以来我省新批9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全省旅游度假区总数达到24个。旅游度假区实际上就是开发区,具有极强的开放性、集聚性、创新性、成长性和引领性,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旅游度假区要参照经济开发区来管理和建设。重点从三个层面加以推进。其一是结合“一蓝一黄”两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打造长岛休闲度假岛和荣成好运角旅游区两个国家战略中明确提出来的重要载体。其二是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分层建立度假区建设责任推动机制,对度假区实行动态考核管理。其三是继续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狠抓度假区产业聚集和提升,使旅游度假区和重点旅游项目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二是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加大市场营销力度。要认真研究重点旅游客源市场的特点,找准国内客源市场和国际客源市场培育开拓的着力点。要立足于市场需求,细分市场。要加大在国内重要节点城市的宣传力度,积极研究、主动应对高铁通车之后客源的变化。要创新营销方式,加大旅游合作力度,积极开展与重点市场互送客源活动。要进一步做好旅行商的文章,像搞商品洽谈那样,搞深度营销、面对面的营销。省旅游局可以考虑试行在重要旅游客源地设立办事处。三是搞好旅游经营主体建设。首先要加强旅游集团建设。包括加强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等各类旅游集团的建设,尽快确

立其旅游市场主体的地位,形成加快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重要力量。第二要加强旅行社建设。与快速发展的旅游形势比,我省旅行社发展显得滞后。要培育一批能够进入全国前列,可以与国内外大旅行社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旅行社。第三要加强涉旅企业建设。特别是与旅游相关的酒店、餐饮、商贸、文化等企业,要突出旅游元素。要通过这三方面的建设,提高旅游业的渗透力和带动力。四是强化旅游人才支撑。当前人才问题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当前旅游专业毕业生比较好就业,建议各市好好研究一下教育与旅游结合的问题,可以考虑在省内一些综合大学设立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要把导游队伍建设问题提上重要日程,全国导游工作会议强调了一个导游问题,一个景区烧香问题,凸显出现在导游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重视加强旅游研究人才的培养,为旅游业长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五是狠抓通达景区道路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要配合全省正在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好高速公路、铁路两侧,重要景区沿线以及城乡旅游厕所环境的整治,使全省旅游综合环境发生一个新的变化。

同志们,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认清形势,锐意进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五篇:副省长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过去的一年,对世界、对中国、对吉林、对卫生都是令人难忘的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四川汶川地震、三鹿事件等一系列严峻考验,全省上下团结奋斗,化危为机,迎来了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医疗卫生战线的同志们与全省人民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在抗击汶川地震、处置三鹿事件、保障奥运卫生服务、预防控制重大疫病等方面表现突出,全省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管理、服务都取得新的成绩,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新的一年,我们国家、我们省的发展和改革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同样,新的一年,卫生事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发展机遇。应该说,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拉动内需的大环境,关注民生的大政策,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以及全社会生命和健康意识的迅速增强,为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我们一定要用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来审视卫生事业、谋划卫生事业、推进卫生事业,实现吉林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新的跨越。

一、更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改革,是一项极为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改革中一些关键环节如何把握,直接关系医改成败,关系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关系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保障。

一要坚持公益性质。医药卫生既是公共产品,也是商业产品,具有公益和产业的双重属性。30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走了不少弯路,主要教训就是公益性让位于产业性。多年来,我国财政用于卫生的支出占GDp比重和公共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在世界各国中都处在较低水平。政府投入水平低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过度市场化倾向,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实行鼓励创收、以药养医的政策,这些在客观上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如果一个家庭总的自费医疗支出超过了非生存必需支出(即家庭总支出减去食品支出)的30%,就意味着发生了“灾难性医疗支出”。照此估算,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有病不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如果公民的健康需求表现为一种“缺乏支付能力而又必须满足的需求”,政府就有义务基于人道主义精神,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予以解决,即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领域为国民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是公益性的主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以及制度体系、政策措施等方面,也始终贯穿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这条主线。对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

二要坚持政府主导。必须看到,医疗卫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3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创新很多但也积弊不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政府把本该承担的很多公共医疗卫生责任推给了市场,造成医疗卫生行业的价值扭曲。新医改坚持政府主导,就是为了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我们坚持政府主导,不是排斥市场机制,而是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由政府保障公平,让市场确保效率;我们坚持政府主导,也不是实行政府包办,而是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推动形成一个合理有序的竞争格局;我们坚持政府主导,更不是政府只管不办,而是继续加强公立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建设,确保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实施强有力的救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是政府不能推卸的重要责任。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遵循的重要原则。对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

三要坚持人人享有。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医学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千年,而有组织的医疗卫生制度才出现100多年。医疗卫生制度设计是重要社会政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模式。而能否让国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衡量这个制度好坏的重要标志。我们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指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的,国家、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它既包括免疫接种、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也包括采用基本药物、使用适宜技术、按照诊疗规范提供的急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医疗服务。“人人享有”的本质含义是“公平享有”,任何公民,无论年龄、职业、地域、支付能力,都享有同等权利。作为一个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大国,要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没有公益性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支撑,是根本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是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发展道路的基石。对此,我们必须坚决落实。

二、增强机遇意识,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机遇是发展的加速器。我们不但要善于从专业的角度看卫生,还要学会从经济的角度、社会的角度、民生的角度看卫生,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从更高起点上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要紧紧抓住扩大内需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契机,加快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医改方案和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3年内,各级政府将为此投入8500亿元。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超前谋划,主动工作,竭尽全力地争取国家支持,千方百计地用好政策、管好资金、建好项目。要围绕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开展工作。加强组织推动,使我省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建设的支持资金。要围绕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工作。积极准备参加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的招投标,争取有更多的吉林医药产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要围绕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展工作。对全省县级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排队,按照国家确定的标准,抓紧提出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大力加强各类传染病院、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院等专业医院建设,积极争取财政转移支付。要围绕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开展工作。认真开展疾病预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职业卫生、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和流感、狂犬病、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管理。要围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开展工作。积极争取纳入国家试点,争取项目投资,争取扩大财政预算基数,享受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等优惠政策,为全省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探索新路。

三、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服务。我们要坚持防治并举、城乡统筹、中西医结合、医教研衔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一要着眼让老百姓“少得病”或“不得病”,积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从“重治疗”向“重预防”的转变。五六十年代的赤脚医生制度,对改变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落后的卫生面貌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中国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事业发展史上的一项创举。今天,我们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进行一种全新的建构。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预防为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高卫生投入绩效的最重要手段。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及时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防控、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不断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和可及性。

二要着眼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大力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努力解决“看病难”。要合理布局城乡公共卫生资源。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强化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覆盖。要搞好医疗机构间的诊疗衔接。逐步实现农村村卫生所、乡镇医院和县医院,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和中心医院的资源共享、有序衔接,鼓励患者使用乡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使用符合需求的医疗设施。要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素养。更加注重对乡村医生和城市社区医生的培养,积极引进、吸收乡村和社区“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型人才。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认真解决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问题,建立同公益目标相适应的医生绩效考评体系和薪酬体系,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方便群众就医。

三要着眼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努力解决“看病贵”。要继续完善由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网络,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同时,努力降低医药费用负担,实现群众基本用药的公平可及和安全有效。

四要着眼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努力构建长效机制。卫生部门要认真负起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下载史文清副省长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史文清副省长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副省长在全省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上午,XX同志对去年全省国税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对今年国税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我完全赞同。下面,我讲3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当前形势200x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受了非典疫......

    副省长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大全]

    副省长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xxx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同时举办第三期市厅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班,这是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副省长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广东省副省长 佟星 (2008年3月4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暨省政府防范重特大事故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

    副省长在全省房地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五篇)

    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文秘 同志们: 省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18号文件精神,正确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工作,推动我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

    副省长在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合集五篇)

    同志们: 省委、省政府对建设工作高度重视,韩寓群省长亲自为这次会议致信,这对建设工作是极大的鼓励和有力的推动。刚才,会议传达了韩省长的致信,表彰了在2004年建设工作中做......

    副省长在全省政府法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经省政府同意,法制办就组织召开全省政府法制工作会议,总结回顾“十五”期间和2005年政府法制工作,研究法制机构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以推动依法行政工作深入......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旅游局局长 ** (2009年4月24日) 尊敬的**副市长,同志们: 早上好。根据大会安排,我简要地传达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以来我市旅游工作开展情况,......

    在全县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新兴支柱来抓,按照“景区创A、宾馆创星、服务创优、管理创新”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党政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示范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