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乐省级园林城市创建
新乐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技术申报
绿水灵都妆毓秀 羲皇圣里凌云烟
这里是中华始祖伏羲开天明道之地,自古有“羲皇圣里”之称;
这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台,以“四最 ”、“四奇”享誉全国;
这里是历史名人辈出的文化之邸,遗迹,见证他岁月的洗礼;
这里就是上古冀州之城——新乐市。
穿越5000年时间长河,一度作为河北省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市之一的新乐,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激越跳动在发展变化的潮端。
新乐市位于河北石家庄北部,总面积525平方公里,总人口50.3万;城市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4万。2009年被列为省财政直管市。是石家庄市“十二五”规划的空港城市、中等城市、省会北部次中心城市。
如今的新乐,经济与社会建设比翼齐飞,百姓富裕与环境保护建设共同推进。
一座绿色的园林化生态之城正在燕赵大地崭新崛起。
新乐市委、市政府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真正将绿色打造成城市主打色。新乐市绿地率达到31.6%,绿化覆盖率达到3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目前,已栽植各种乔灌木10.7万株,各项创建工作全面铺开并稳步推进。
高位推进 全员发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始终把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工程,做到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益经营、高水平管理,着力打造生态型、休闲型、现代化的园林新城。并研究、制定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实施方案》,聘请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新乐市绿地系统规划》,成立了市委书记亲自挂帅的创建指挥部,各单位、部门 根据分工,各负其责,合力推进创建工作。划定了市区绿线、蓝线,通过规划局网站和规划展馆面向社会公布,同时建立健全了市区绿线管理、蓝线管理、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养护管理、绿化公示、古树名木保护、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绿色图章”等园林绿化管理制度,推动了园林绿化的规范化管理。建立了园林绿化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的动态化监管,近三年以来未发生破坏园林绿化事件。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城市紫线,并严格实施。为提高创园工作的影响力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标语、电视台、政府网站等媒介进行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积极开展市树、市花评选、“发现新乐之美”为主题的摄影大赛、义务植树等活动。
科学规划 统筹建设
建设的关键在规划。为确保创建的规范与科学性,市委、市政府做到统筹全盘、兼顾长远、超前考虑开展规划。
依托南水北调、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等建设3条防护带;围绕城区道路建设三纵两横景观廊道;均匀分布、精心建设8个规模公园、游园,达到“500米见园、300米见绿“的要求。公园建设中注重品位,功能与景观 并重,历史与现代并存。打造集历史文化、休闲娱乐、景观观赏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伏羲公园;体现”产业、旅游、生态“叠加效应的700亩动漫公园;为凸显城市绿肺功能,新乐市还着手建造了高架桥森林公园和西环公园。公园中乔灌木种类繁多,花、草、乔、木有机配合,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得益彰;合理规划园区减灾避险场所,达到国家制定标准。致力于把新乐打造成为绿色氧吧,生态之都。年空气污染小于100的天数为≥310天。
精心打造 共同呵护
在绿化建设中,全市立足山水相依,城乡结合的自然风貌,采取开墙透绿、见缝插绿、破硬植绿、大树进城,加快公共绿地建设和单位庭院绿化结合、基地绿化与广场公园绿化相结合等灵活多样形式,恰当运用现代造园手法,积极打造示范园林景观。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70%,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2%。
编制完成了《绿廊绿道规划》,无繁路绿廊绿道全长5公里,两侧平均宽度30米,工程投资约1850万元。工程严格按照《河北省城镇绿廊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的设计规范,高标准进行设计、建设。
为形成全员发动、全员参与、全员贡献深厚氛围,在城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开展创建绿化达标活动,实现市级以上园林式单位占城区单位总数的40%以上,省级园林式单位所占比例≥10%。
结合文明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开展群众性植绿、管绿、护绿,鼓励居民在家庭阳台、室内外养花,不断扩大绿化空间和范围,使居住区绿地率达到30%,市级以上园林式居住区比例≥40%,其中省级园林式居住区所占比例≥10%。新建居住区绿地率≥30%。
配套跟进 确保实效
为巩固创建效果,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园林品位。
扩大城区道路建设。城市道路完好率≥90%。按照市区总体规划,建成2条省级园林街道,拓展了市区发展空间,道路绿化普及率为≥95%,绿化达标率≥80%。林荫路推广率≥50%;林荫停车场推广率≥50%;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透绿。
积极实施市区亮化美化工程。全县更换安装各类各式路灯 800多盏,主次干道亮灯率≥95%,建成照明集中控制系统,县城功能照明和政府投资的公益性景观照明集中控制覆盖率≥85%。编制并且实施《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保证了城市环境的整洁、美观,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有力的整治。广告位的停放与标识整齐规范,杜绝小广告张贴,从源头切断了“城市牛皮癣”的滋生。环境卫生设施配置合理,运营良好。实行环卫保洁“三扫全保制”,主干道垃圾落地时间不超过30分钟,保持城市整、洁、美。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和分类处理,无害化处理率为?%。
加快污水处理等公共事业建设。投资?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9%。处理水质达到A级标准,污水处理费收缴率≥90%。燃气普及率≥95%。完成了政府规定的供热计量改造及收费年度目标?。
加大了城区网络供水建设工程强度,完成了水污染处理工程,城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城市雨水排涝系统进行提升改造,合理疏排,综合利用。实施雨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新建、改建道路全部实施雨污分流。地表水水质达到IV类以上。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案件按时结案率≥80%。
城区现有洒水车3辆,铲车1辆,垃圾拉运车5辆,清运车3辆,造型垃圾桶600个,万人拥有公厕?个。
“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活动,提高了新乐市的品位,改善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投资环境,使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新乐,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留恋于今天的新乐市区,你会发现,这里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这里城在林中,道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画中的现代化园林城市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勤劳质朴的新乐人民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众志成城,正以百倍的信心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昂首阔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提升园林绿化管理水平
滨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建设厅的关心支持下,我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以完善城市生态功能,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城市生机活力,增强城市竞争力为突破口,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精心打造生态城市品牌。目前,我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1.14%,绿化覆盖率36.9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9平方米,为创建园林城市奠定了基础。
一、确定目标,规划先行,全面推进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滨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始终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构建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于2006年提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目标。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这一主题,坚持创建高标准、工作高效率、建设高质量,通过开展全民绿化活动,大幅度增加绿量,全面打造精品,狠抓了各项创城措施的落实。
(一)科学规划,促进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2002年,我市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滨州市“四环五海”城市规划。2007年,又聘请专家精心编制了《滨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经市政府批准纳
入城市总体规划。该规划以“一带、三园、四河、四环五海、七十二湖”为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主骨架,构筑最体现滨州特点的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根据《滨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我们认真组织实施“绿线”和绿色图章管理制度,并将“绿线”和绿色图章审批工作纳入到城市建设项目联审程序,使规划绿地得以实施,确保了城市绿地增长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稳步提高。
(二)构筑精品,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充分利用滨州特有的生态条件,采取多种措施,高质量、高品位地建设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景观项目。一是抓重点,建精品。结合城市功能布局,逐步建设和改造了一批新旧公园。对蒲湖公园、颐园等综合性公园按照地域文化元素进园的理念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并新建了新滨公园、彩虹湖公园、体育公园等综合性公园,新增公园绿地面积达378公顷。特别是在老城区重点建设了白鹭湖公园和知春园,实施了蒲湖风景区改造规划。这些景点的建成,有效弥补了老城区绿量偏少的局面,缩小了新老城区绿化水平的差距。二是抓基础,上档次。近几年,滨州的城市道路绿化坚持路修到哪里,树就栽到哪里,绿与路同时延伸。在树种选择、色彩搭配上错落有致,着力打造一街一品,一路一风格,构成了滨州市区绿化的骨架。自2007年以来,完成了新老城区30多条(段)道路配套绿化以及城区所有道路绿化补植任务,形成了一道道流动的绿色线条。三是抓难点,搞突破。我市采取拆墙透绿、见缝插
绿、规划定绿等多元化建绿措施,在市区大规模开展增绿扩绿活动。仅2008年一年,就新建改建街头游园绿地17处,绿化改造停车场14处,同时对城区11座加油站周边进行了绿化配套建设,新增绿化面积5.5万平方米。市区各单位、小区庭院绿化也得到扎实推进,获省、市两级命名的“花园式单位”和“花园式小区”已达41%和38%。四是抓关键,树形象。近年来,我市加快河道治污改造力度,对新立河、秦台河、张肖堂干渠等城区河道进行了全方位的整治。投资10多亿元建成了集城市防洪、城建配套、环保、文化、休闲五大功能为一体的新立河沿河风光带。在长达8.5公里的河道沿岸,建有红叶川、春华秋实园和充满现代气息的园林小品及园路等,绿化面积48万平方米。新立河风光带已成为贯穿我市新城区南北的景观靓点。
二、科学管理,强化养护,推行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
随着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市区园林绿化总量成倍增长,对园林绿化景观的标准要求也愈来愈高,这就给城市绿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巩固创建成果,近年来,我们彻底改变以往“重建设,轻管理”思想,以“十分种、十分管”理念推行“精细化”管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采取如下做法:
第一,为行道树办理身份证,把管理精细到每一棵树。为使行道树得到更好的管理和保护,去年我们率先对市区内
新建或改建成型的22条道路,直径在8厘米以上的行道树进行了统一挂牌,树牌上标明树木的名称、所属地段、管理责任人编号等信息。主要目的是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园林病虫害的防治与施救、加大园林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使之更便捷、更具针对性,全面提升了行道树的管理效能。
第二,对树穴进行美化处理,提高绿化景观效果。我们从大处着手,小处着眼,着重在树穴的美化下功夫,主要采取播撒草籽、种植鲜花、铺装鹅卵石、铺设草皮砖等手段,进行绿化美化,不但提升了绿地整体景观面貌,而且还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黄土露天现象。此外,利用绿地内死亡的高大乔木培植“生态树花”,在树穴内种植攀援植物—凌霄,使之依托树干形成独特的树景,不拘一格打造特色园林,景观效果已初步显现。
第三,精雕细刻,展现修剪艺术,打造活力园林。在科学管养的基础上,园林部门突出了对园林植物的修剪造型艺术。选择在重要景观节点,利用植物的形态特点,进行创新修剪。仅文化广场一处,就有修剪成圆台型的龙柏,修剪为各种立体形态的蜀桧等,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新鲜感受。大块平面模纹经过精心修剪,变得轮廓清晰,线条流畅。经过修剪的低矮灌木,形状更加规整,大大提升了植物的观赏性。
第四,注重鲜花应用,精心装扮城市。自去年始,我市园林工作者打破以往单一的节日花卉摆放形式,在城区主要景观节点,设置多个大型立体花柱。今年“五一”期间的鲜
花摆放更加突出品种数量和摆放形式。主要品种既有一年生草本花卉矮牵牛、万寿菊等,又有多年生宿根花卉佛家草、酢浆草等,计10多个种类40多万株。摆放形式有地栽、盆栽等多种形式。同时在市区主要地段摆放了造型别致的新型花箱和欧式花盆等,取代了往年单一呆板的摆放形式。
第五,精打细算,走生态化、节约化可持续发展之路。针对养护费用不足这一困扰我们园林部门的难题。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用耐旱、易管理或者是乡土植物品种,加强科研开发与创新,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同时对面积较大的绿地草坪合理配置乔灌花木和地被植物,并大力推广立体绿化,既有效节约了城市资源,降低养护成本,又提高了资金使用率和养护质量。
第六,坚持机制创新,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有效保障。为保证城市绿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制定了一套有效保障措施:一是职责分工明晰化,管理规范化。在每处绿地、每个路段设置了责任牌,标明了管理责任人,公布了监督举报电话。推行统一着装、统一标识,目的是便于管理,有利于社会监督。二是绿地管理合同化,监督考核制度化。除文化广场、新滨公园、渤海十八路三处标准较高的绿地由园林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外,其余公共绿地均制定了详细的标准,科学测算养护金额,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选定养护作业单位,以合同契约方式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同时,园林部门成立了检查考核小组,每月三次检查并公布结果,与承
包费发放挂钩,逐步建立起了责权利统一、奖惩分明的绿化养护管理考核机制,把精细化管理落到了实处。
第三篇: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榆林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榆林实验小学创建市级园林单位实施方案 根据榆林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创建绿色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园”的意义。倡导“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绿色校园建设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弘扬绿色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我校良性持续发展。通过“创园”活动,将我校打造成一所环境清洁优美,教学规范化,富有特色的实验学校。
二、组织领导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德育处、教务处、办公室、安保室、大队部、总务处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创建绿色校园领导小组。形成多角度、多侧面的创园氛围。
三、工作重点
1、宣传“创园”的目的意义,普及“创园”知识。
2、教育学生爱护园林,美化环境,严禁学生的破坏行为。3制定长期护园管理制度。
4、动员师生利用多种形式打造绿色校园,为我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做贡献。
四、工作措施
1、利用板报、橱窗、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家长会、校报、张贴横幅等多种形式宣传创园的目的意义、普及创园知识,提高师生的绿化环保意识。
2、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各班班级卫生管理办法,小学生在家、在校、在社会文明行为43条,人人从身边做起,养成不乱丢乱扔垃圾的好习惯。通过填写德育通知单,注重学生的过程管理,加大监督考核力度,使环境教育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3、划分环境清洁保护区,做到班班有绿化场地,有责任区域。责任到班,责任到人。
4、建立红领巾环境监督岗,设立班级爱绿护绿环“保小卫士”组织,总务处负责安排“环保小卫士”轮流值勤,定期地对全校环境进行监督,值周领导周周检查的制度,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班级每周流动红旗的评比。
5、利用综合课,将环境教育渗透在教学中。
6、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让绿色理念渗入孩子心田。开展“弯弯腰行动”和文明班级的评比活动,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同时要通过把绿色带入教室,开展栽上一盆花,增添一点绿的活动,引导学生投身“创园”实际活动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每班至少要摆放8盆花草;教师办公室摆放花草不少于10盆。
7、广泛开展家庭互动活动,引导学生不但自己要做“创园”环保小标兵,还要带动家庭开展环保活动,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班级家长委员会的优势,小手拉大手,让环保意识真正深入家庭,深入人心。
五、改善办学条件,拓展绿色人文空间
2008年暑假,我们将走廊楼梯全部粉刷。2009年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投资8万多元,将校园陈旧的墙壁标牌换掉,布置了新内容,现在我们的校园是每个墙面会说话,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2010年利用暑假翻修、硬化了破损的校园,地面让我们的校园焕然一新。2011年暑假我们还将水泥操场返修,改为塑胶操场,将校舍内外全部粉刷,改善办学环境。2012年根据创园办的精神指示:确保清理整治后的校园空地上植树建绿,做到无寸土裸露,不能种花种草的死角硬化地上要摆放花草盆景。力争达到校园绿地率30%以上。
绿化校园,美化环境,营造环保、和谐的育人环境,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惠民工程,是我们每一位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紧紧抓住市“创园”契机,力争创建一流的育人环境,为市“创园”做贡献。
榆林实验小学创园办
2012年5月15日
第四篇: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情况
2009年,是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考核验收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各责任单位共同努力下,我市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据统计,截至目前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007年底的27.44%增加到36.13%,建成区绿地率从24.16%增加到3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7.05平方米增加到11.36平方米。建成区燃气普及率达99.22%,市区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2.62台,市区公交出行比率达到21.2%,城市道路照明装置率和城市道路亮灯率均达到99%,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29平方米,用水普及率达98.75%,水质综合合格率100%,道路机扫率达到22.37%,万人拥有公厕6.3座,城区生活垃圾处置率达到了92%,污水处理率达到了89.62%。现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园林绿化建设实现预定目标
全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工作目标任务,加大投入力度,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预定的成效。
(一)公园建设方面。近几年,我市严格按照《公园设计规范》要求,因地制宜,加快了公园建设步伐,围绕园林文化和植物造景两大重点,相继建成了南方植物园、凤鸣公园、江湖公园、古运公园、太清湖公园、翠竹谷、陶然百草园、文化长廊、科技生态绿地9处精品园林,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成为文化建园与艺术造景的典范,带动了园林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粗放绿化向园林创作观念的转变。
在建设中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乔、灌、地被、花、草合理搭配,突出生态优先原则,绿化面积占陆地总面积70%以上。通过邀请知名专家进行指导,招标选择绿化施工企业,公园建设维护管理达到较高水平。
(二)绿化工程及公共绿地建设方面。自2005年以来,年均增加公共绿地150万平方米以上,仅2006年就增加公共绿地面积37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我市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0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36平方米,共建成游园45个,广场16个,街头绿地106处,总面积达360万平方米。今年以来,台儿庄区完成绿化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六路六景”工程,新增绿地37.43万平方米;山亭区突出做好“绘、透、布、铺、增、造”六字“筑绿”文章,全方位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市中区东湖公园完成绿化投资4000余万元,栽植乔木1.2万棵,花灌木50余万株;市建委投资1600余万元对东城区光明路、文化路及五岔路口等道路接点和城区出入口绿化环境进行高标准完善提升;薛城区投入600余万完成道路绿化改造,沿河公园大幅增加绿量,栽植大型树木5000余棵,花灌木20余万株;高新区重点抓好科技生态绿地建设;峄城区仙坛苑广场北扩、承水河公园延伸绿化、中兴大道绿化等工程可增加绿化面积40余万平方米。
(三)道路绿化建设方面。近年来,我们坚持“建路必植绿”的原则,道路与绿化同步规划、同步施工,道路修到哪里,行道树就栽到哪里,绿化带就建到哪里。同时,实施了“绿色通道”和“园林绿化景观”建设,拆除城区间连接道路两侧的建筑物以及城区道路两侧的围墙,建设高标准绿地,拓展了城市绿化空间,显著改善了城市环境。截至目前,市区主干道绿化覆盖面积301万平方米,道路绿化覆盖面积占道路总用地面积的41.24%。
同时,按照“绿色通道”规划要求,对城区主干道按照规划控制绿线范围宽度,拆除院墙,使城市道路每侧绿化带宽度建设为15-50米,逐步将城市道路绿地与单位庭院绿地融为一体,形成开敞式的园林景观大道。目前,全市城区主要道路90余条,长度643公里,道路面积1272万平方米,绿地面积372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符合规范,绿地率和达标率分别达到29.3%和81.9%,市区主干道绿地面积达301万平方米,形成了以光明大道、解放路、府前路、金光路、永兴路为代表的林荫路系统。通透、开放的道路景观,不但增加了道路绿地,而且通过增加园林小品和亭榭、完善各种休息休憩设施,拓展了居民休闲空间,为居民提供更多休闲场所。
(四)花园式单位(小区)创建及拆墙透绿方面。近几年我市积极开展“花园式单位(小区)”评选活动,每年对绿化建设效果好的小区进行命名表彰。目前新建居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旧居住区改造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25%以上。已建成花园式小区57个(其中省级花园式小区9个),市级以上绿色社区28个,花园式小区及绿色社区占居住区总数的50.8%。市区543个单位中获得省、市级“花园式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的有214个(其中省级31个),占单位总数的39.4%。市区主干道沿街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中,90%以上实施了拆墙透绿、拆墙见绿,将单位庭院绿化与道路绿化融为一体,极大扩展了城市绿化空间。目前,山亭府前路等主干道9 3%以上的单位已拆墙见绿,新城各单位不设围墙或拆除围墙后,将庭院绿化与道路绿化融为一体,极大的扩展了城市绿化空间。
(五)生产绿地建设方面。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绿化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几年,市区园林生产绿地发展迅速,为保证我市园林绿化用苗,先后建设了涛滔花木基地、枣庄第一苗圃、汇泉苗圃、榴园花木城、市园林处苗圃等一批较大规模苗圃,并形成生产绿地苗木培育主要以乡土树种和引种驯化基地的有机结合。目前,市区已建设生产绿地2.87平方公里,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的2.7%,苗木自给率达80.1%以上。
二、创建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多渠道增加绿化资金投入。在创建工作过程中,各区从实际出发,采取合作共赢、企业垫资、市场化运作等方式缓解绿化资金压力,努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2006-2008年市区两级共投入绿化资金12.05亿元。特别今年以来,加大投资力度,经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市区共投入绿化资金3.43亿元,其中,市中区6600万元,薛城区5500万元,台儿庄1930万元,高新区4100万元,山亭区2343万元,峄城区8063万元,市建委5800万元,为各项绿化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台儿庄区今年依靠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700余万元,完成园区中心路基础绿化建设;山亭区府前东路、薛城沿河公园、市中区长江路等绿化工程采取同样措施,顺利完成了绿化建设。
(二)认真履行单位创建责任。各责任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制定方案、落实任务、明确责任,积极投身到创园工作中,并根据各单位的职能做好各自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市委宣传部一直对创园工作给予支持,枣庄电视台专门开设了专题,枣庄日报开辟了创园宣传专栏,枣庄广播电台及时播放有关创园工作内容,大型督导三家媒体记者全程跟踪报道。市交通局在市中区434辆出租车上安装电子屏幕,24小时不间歇地播放创园宣传口号。市林业局完成了新城大环境绿化和各区大环境绿化,新城基本消灭荒山,完成造林1250亩。同时注重滨湖湿地、运河湿地、蟠龙河湿地等生态湿地保护和森林公园建设,建成森林公园6处。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城市绿化管理列入城市管理上水平竞赛活动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把户外广告的审批关,抓好“门前五包”,集中清理“两占”,整治“四乱”,提升管理水平。
(三)注重部门协作,确保创园工作协调发展。我们坚持创建园林城市一盘棋思想,注重调动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设部门履行牵头职能,认真组织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发改部门在投资安排和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财政部门及时保障落实建设资金;规划部门严格按照规定的绿地指标进行审批、把关,切实加强监督;环保部门结合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积极组织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管部门加强城管综合执法,会同园林监察队严查侵绿毁绿行为;文化部门切实加强文物古迹保护;水务部门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精心组织实施河道两侧绿化工程;林业部门大力开展生态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积极引导和组织群众参与创建园林城市工作。
(四)加大创园工作宣传力度。我们利用多种有效形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宣传活动。一是在报纸、电台、电视栏目上开设专栏,做到了报纸上有文、电台里有声、电视上有影,叫响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共建美好家园”的口号。二是编印《创园简报》寄送省建设厅有关领导,分送市五大班子领导,市直各部门,各区(市)政府负责人,让各级领导更多的了解我市城市绿化工作情况,支持我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积极反馈创城信息,促进各区、各单位的交流。三是在重要地段设置广告牌,在主要交通线路公交车、出租车上播放创园宣传片、宣传口号,利用广场大屏幕、银行等公共营业场所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创园宣传口号,使宣传活动立起来、动起来。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全市上下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纷纷加入到创建园林城市活动中来。
(五)开展活动,为创园提供良好文化氛围。仅今年我们就先后组织开展了 “绿染城市,绿进社区”春季绿化集中活动、“创园杯”摄影征文大赛、单位(小区)庭院绿化达标、绿化景观道路评选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爱绿意识。编辑出版了《山东园林》(枣庄专刊)、《枣庄风景园林》、《枣庄古树名木》等融研究成果和档案资料于一体的著作。这些活动的开展和书籍的出版,深化了园林绿化的内涵,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的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创园工作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能力合作。目前我市创园社会各级各部门参与度不高,有些部门认为是一个或几个部门的责任,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导致创园工作进展不平衡。
二是有的项目建设质量不高,精品和亮点少。虽然我市三大绿化指标达到省级园林城市要求,但是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精品工程少,给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少。还有一些工程项目建设进展缓慢,特别是迎检路线综合环境很差,没有达到预期要求。
三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存在严重的重建轻管现象,管理水平较低,精放式管理方式仍然没有改变,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整体绿化效果差。
四是全民创园的氛围不浓。宣传力度不大,没有充分发挥各种宣传手段的重要作用,社会知晓率不高,没有形成全民参与、支持创园的良好氛围。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个别单位认识不高,一些责任单位对任务等靠要,信心不足,措施不力,实施不到位。
四、下步工作要求
现在全省17市中,只有德州、滨州、枣庄和荷泽4个市不是省级园林城市,其他13市全部为省级或国家级园林城市。今年这4个市同时申报省级园林城市,省里只能通过1-2个城市。就目前的形势看,我市各项指标虽然达到了省级园林城市标准,也有自己的特点,但与其他3市相比、对照省级园林城市标准来看,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形势相当严峻,现在只有不到10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创园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会后我们必须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在下步工作中突出抓好以下工作,确保实现创建省级园林目标,为明年启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1、进一步提高认识,迅速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统一部署上来,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市一盘棋思想,不断加大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加强宣传发动,广泛深入发动群众,根据这次任务分工,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严格责任追究,迅速掀起奋力冲刺的新高潮。要将创建园林城市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迎检路线,这是我市形象的集中展示,要对路线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整治,不仅搞好绿化,还要对硬化、净化、美化等同时整治,做到整治一片、巩固一片,提升一片,使城市整体形象有一个新的改观。
2、加强绿化养护管理。加大绿化后期养护管理力度,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标准,重点加强苗木肥水的管理,确保苗木成活率和长势良好。认真做好病虫害防治、绿地杂草杂物清除、环境卫生保洁、苗木修剪等常规养护管理工作,在确保绿量的基础上,提高养护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达到更好的观赏效果。
3、营造良好宣传氛围。要动员一切可能利用的力量,利用新闻媒体、公益广告、宣传横幅、公交车、出租车体广告以及宣传栏、宣传海报等手段,集中搞好宣传,达到家喻户晓、人人尽知的要求,切实提高创园工作社会知晓率。
4、认真做好创园补充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按照创建标准,进一步充实完善创园资料。抓紧完成创建补充资料汇编、宣传画册、电视宣传片制作等工作。
现在任务已经明确,要利用最后的冲刺阶段,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要以必胜的信念、创新的举措、过硬的作风,确保实现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目标。
关于2008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情况的通报
永定、武陵源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张有关单位:
2008年,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围绕打造世界旅游精品的总目标,强化措施,加强督导,狠抓落实,扎实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城市绿量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08年12月中旬,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考核组对2008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目标责任单位进行了考核。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创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08年,市城区绿量增长迅速。全年园林绿化总投资达6480万元,新增各类绿地25.3万㎡,完成目标任务的115%,城市绿地总量达676.4万㎡,绿地率达32.9%,绿化覆盖率达38%,人均公共绿地达7.4㎡。
(一)城市重点工程绿化基本完成。市城区共完成公共绿地建设项目9个,新建公共绿地9.1万㎡,完成目标任务的151%,人均增长公共绿地0.2㎡。其中,市中心城区“四路”沿线烈士陵园门前小游园7000㎡、东门桥周边小游园16753㎡、市一中对面小游园3667㎡、市人大常委会西侧小游园5183㎡、常张高速下线出口小游园4027㎡,大庸西路小游园1200 ㎡,南庄坪小游园150 ㎡,黄龙洞生态广场50000 ㎡,宝峰桥小游园3000㎡。城市绿地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二)道路绿化体系进一步完善。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积极组织道路绿化配套建设,做到绿随路建。大庸中路、解放路、教场路完成改扩建工程,提质改造道路绿地1.5万㎡;黄龙洞公路实施道路绿化建设,新增绿地0.3万㎡;八达路、贸易路、滨河路三条在建道路已完成绿化方案设计。到目前,市城区35条城市道路拥有绿地面积45.2万㎡,道路绿化状况有了较大改观。同时,全年新增永定城区“四路”、大庸桥公园两处绿地养护面积27.5万㎡。迄今,市城区绿地养护总面积达47.75万㎡,实现了城市公共部位绿地养护的全面接管。
(三)“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小区”创建成效明显。市城区新增庭院附属绿地面积4.8万㎡,其中单位庭院附属绿地2.6万㎡,居住区绿地2.2万㎡。创建达标“园林式单位”7家,其中专家村宾馆、武陵源国际度假酒店、市征稽处、市人民银行、市地税局创建达标省级“园林式单位”,永定区西溪坪街道办事处、武陵源银源山庄创建达标市级“园林式单位”。创建达标“园林式居住小区”1家,即永定区财政局宿舍。目前,市城区“园林式单位”总计136家,占有独立庭院单位比例的52%,超省标7个百分点;“园林式居住小区”总计30家,占居住小区总量的76%,超省标31个百分点。庭院绿化环境和城市人居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四)城市大园林建设步伐加快。一是实施环城林带建设。通过开展“城市绿化周”、“保护母亲河”活动,在城市近郊辟建小湾、一线天、子午台、双峡四个义务植树基地,绿化造林585亩;城市第一道山脊线可视范围内裸露山体基本消除,实现了城市周边林带景观的闭合。管养城市段铁路沿线防护绿地22.6公里,新建绿地3000㎡。二是加强溪河库绿化治理。市中心城区澧水河防洪堤工程大庸桥、永定、南庄坪三个片区已完成绿化配建任务,新建绿地8万㎡;黄沙泉水库加强水域环境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完成护坡绿化7100㎡。
(五)创建省级园林城市配套工作进一步加强。三望坡生活垃圾处理场配套设备投入运营,日处理能力达300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超省标40%;加强监管,控制扬尘,禁止渣土、垃圾露天堆放,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330天,超省标110天。高标准完成大庸中路、大庸西路、张家界火车站广场、子午路一期、张清公路城区段的路灯改造任务,城市主干道路灯装置率、照明率达100%,超省标2个百分点;新装巷道路灯75盏,架设线路3650m,城区巷道亮灯率达96%。维修市政道路50811 ㎡,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0.97㎡,超省标近3㎡。改造升级城市交通工具,完成280台出租车更新换代,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9.75标台,超省标0.75标台。提高机械清扫工具出勤率,城市道路机械清扫面积达51.3万㎡,机械清扫率达40%。城市排污处理能力逐步增强,杨家溪污水处理厂已动工建设,索溪峪污水处理厂(二期)、野猫峪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工程已完成勘测设计,预计2009年底可完工。
(六)地方园林文化日益浓厚。加强对市中心城区苏维埃纪念馆、普光寺、老院子、秀华山馆、崇文塔、土家风情园等文物单位的保护,实施原址周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积极打造民族文化产品,举办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建成了民族文化演艺中心。市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已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运用民族建筑符号,全面实施市中心城区“四路”沿线临街建筑“穿衣戴帽”工程,目前市民政局、市交通局等单位已完成“穿衣戴帽”工程,城市民族风貌正在形成。推动城市“一街一景,一路一貌”建设进程,地方乡土绿化树种驯化栽培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果。经驯化培育和科研试验,小花木荷、冬青、钩粟、鹿角杜鹃、七叶树、红豆树等六种乡土植物分别适合城市街道、公园、庭院等种植环境,并启动了成果应用推广工作,为打造地方特色园林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二、创建责任单位履职尽责情况
武陵源区以城市广场和道路绿化建设为突破口,结合旅游区实际狠抓建绿增绿工作,高质量打造黄龙洞生态广场等园林景观,新增城市绿地5.56万㎡,完成目标任务的139%。永定区开展了以官黎坪为重点的城市环境整治工作,拆除杂乱广告牌、棚户点89处,摊位168个,规范洗车场18处。市建设部门精心组织市中心城区“六路四桥”等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对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的督查和指导;严格实施项目绿化方案评审制度,严格竣工验收程序,严把项目验收关。市规划部门切实加大控违拆违力度,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5万㎡;严格依法依规审批建设用地项目50个,从源头把住项目绿化用地关口。张家界电业局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大力实施电网建设,保障城市照明;拆除机关庭院围墙,组织拆围建(透)绿,新建绿地3000
㎡。市人民银行、市地税局克服资金困难,打造庭院景观,创建达标省级“园林式单位”。市房管、旅游、教育、卫生等行业管理部门积极发挥行业优势,有效开展行业创建活动,整体推进创建工作。张家界日报社、张家界电视台及时报道创建工作动态,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总的来看,我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创建工作开展不平衡。永定区创建办督查督导力度不够,回龙观公园游道、亭阁等设施未配套,无事溪北面坡地未绿化,“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小区”创建只完成2家。市园林维护管理部门对城市公共绿地养护有待进一步加强,已建成的助农路、岗东路绿地毁损严重,无事溪公共绿地被菜地侵占现象时有发生,已建成的游园设施不同程度地遭到毁损。二是绿化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受资金制约,2008年初明确的宝塔岗公园等城市绿化重点项目未能开工建设。三是极少数单位对创建工作消极应付。市广电局作为窗口单位,没有很好落实创建责任,庭院绿化没有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步建成。市银监分局未将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未制定实施方案,对银行业创建责任单位督导不力,没有完成创建任务。对于这些问题,在今后创建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对27家创建责任单位的考核结果
(一)优秀单位(4家):武陵源区政府、张家界电业局、市建设局、市人民银行。
(二)合格单位(21家):永定区政府、市经投集团公司、市水利局、市规划局、市林业局、市教育局、市房管局、市旅游局、市环保局、市文化局、市土地储备中心、市地税局、广铁集团张家界工务段、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科技局、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吉大张家界校区、市政府金融证券办、张家界日报社、张家界电视台。
(三)不合格单位(2家):市广电局、市银监分局。
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张办〔2008〕26号文件规定,对武陵源区政府等4家优秀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市广电局等2家不合格单位予以通报批评,由组织、人事和监察部门按有关规定兑现奖惩。
第五篇: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汇报材料
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汇报材料
为落实县委、县政府‚三城联创‛工作,我们积极行动,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我们的工作做一简单汇报:
《洪洞县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已全部修编完成,由专家、教授评审后,报请洪洞县人民政府审批,报省住房与建设厅备案,并制定实施方案,严格落实。
《洪洞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5月由洪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洪政办发[2010]89号文下发‚关于印发《洪洞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通知‛。目前已全面开始执行,严格控制绿线内的任何建筑。
‚绿色图章‛由洪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10年5月洪政办函[2010]26号下发,‚洪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启用洪洞县城市绿化审批专用章和洪洞县城市绿化合格专用章的通知‛。目前已全面开始执行,我们从源头上开始把关,对所报建的工程项目,我们先经过规划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合格达标后,加盖洪洞县城市绿化审批专用章方能办理报建手续;工程全面竣工后,由工程验收领导组组织相关人员验收合格达标后并加盖洪洞县城市绿化合格专用章,方可交工。
一直以来,我县对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就十分重视,早在2004年我们就提出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口号,同时洪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就下发了洪政办发[2004]97号‚关于成立洪洞县创建 ‘园林城市’领导组的通知‛。2009年,我们又重 新修订并补充了有关办法,并由洪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洪政办函[2009]10号文下发‚关于成立洪洞县创建‘园林城市’领导组的通知‛,洪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洪政办发[2009]45号文颁布了《洪洞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并于6月份请省住房与建设厅的专家、教授对我县创建园林所做的工作了一次指导,在听取专家及教授们的意见后,我们积极完善各项工作。在今年3月植树节期间,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开展‚三城联创‛的活动,并强调在2010年首先完成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工作任务,在2010年4月先后出台了《洪洞县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和《洪洞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同时2010年4月13日由洪洞县政府县长段新签发洪政字[2010]13号文,报临汾市政府《洪洞县人民政府关于申报省级园林城市的请示》;2010年7月26日由临汾市建设局局长宿青平签发临汾市建设局临建字[2010]148号文,报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洪洞县申报省级园林城市的请示》;2010年7月28日由临汾市市长罗清宇签发临政请示[2010]9号文,报省政府《关于推荐洪洞县申报省级园林城市的请示》;2010年8月2日由临汾市建设局局长宿青平签发临汾市建设局临建字[2010]166号文,报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关于洪洞县申报省级园林城市的报告》。
2010年7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们对我县的园林小区进行了全面实地勘察验收,其中沁春园小区、江南新城、莲花嘉园、信合小区、湾里新村、雅荷园等6家园林社区达到了省级园林小区标准;盛达小区、碧苑小区、沁园小区、同鑫家园、碧天花苑、鑫源小区等6家园林小区达到了市级园林社区标 准。12家社区的绿化率均在30%以上,绿化覆盖率均在35%以上,达到了创建省、市园林社区的要求。各个社区绿化科学、种植合理、层次分明,乔、灌草等植物有机结合,起到了美化环境的目的。且各社区对绿化工作重视,均有专门的创建园林社区领导组,有专人负责社区的绿化工作。
通过我们的实地勘察验收,我县县委大院、政府大院、公安局、洪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洪洞县第一中学、洪洞县新英学校、洪洞县玉峰街实验小学、洪洞县联通公司、洪洞县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达到了实际园林单位标准,法院、供电支公司、消防大队、烟草专卖局、洪洞县向明中学、洪洞睿博学校、洪洞县大槐树西街小学、洪洞县热力供应有限公司、山西双银热能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达到了省级园林单位。18家单位的绿化率均在30%以上,绿化覆盖率均在35%以上。达到了省、市级园林单位的考核验收标准,各单位绿化区内都以乔木为主,突出大树,乔、灌、花草比例适中,布局结构合理,绿量丰富、景色优美、生态功能突出。且各单位对绿化养护工作都很重视,并成立有创建园林单位领导组,有专职绿化管护人员(专业队伍),有绿化专项养护资金投入,有绿化管理的规章制度。目前我们已上报市建设局。
目前我县有三条道路达到了省级园林道路的考核标准,其中包括恒富东大街、滨河东路、飞虹东西街。
恒富东大街道路总长为3134米,红线50米,3.5米绿化带两条,恒富中大街十字路口以北依势造型,东西各有‚福‛、‚富‛两字,东有环岛一个,面积1700余平米。占地面积155000平米,总绿化面积达到55000平米,绿地率达到35.48%,总绿化覆盖面积达到72298平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6.64%。
滨河东路道路总长为3109米,红线50米,3米和4.5米绿化带各两条;南、北两头各有环岛一个,在滨河路道路两侧红线以外至建筑红线之间有近15米宽的带状花园一个。占地面积170500平米,沿线行道树以国槐为主共计1186株,总绿化面积72000平米,绿地率42.23%,总绿化覆盖面积93348平米,绿化覆盖率54.75%。
飞虹东西街道路总长为12442米,其中包括飞虹东街、飞虹西街、飞虹中大街,飞虹中大街1.8米绿化带两条,飞虹西街1.2米绿化带两条,飞虹东街4.5米绿化带两条红线;占地面积600000平米,总绿化面积250000平米,绿地率41.7%。,全程共栽植雪松、油松、国槐、合欢、垂柳等各种乔木1800余株,总绿化覆盖面积277180平米,绿化覆盖率46.2%。
以上三条道路均为2008年重点工程,完全按照种植行道树应遵循的‚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了树干通直,树枝端正,体形优美,冠大荫浓,抗病虫害能力强,花果无异味,无飞絮、飞毛,分枝点高,耐强度修剪的树种。道路两侧地和分车带植物,科学配置、合理种植、层次分明,乔、灌、花草等地被植物有机结合,真正起到了降低车辆噪声和防尘的作用,并兼顾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的景观需求,在整体上保持绿带连续和景观特色。而且在人行道两侧绿地中均设置了合理的休息座椅、雕塑、凉亭、花架、景石等园艺小品。2010年9月27日至28日,根据省级园林城市评选程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组织山西农业大学院长、教授郭晋平、晋中市园林局局长卫永太、山西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李晓芳、太原市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范建灵等专家,组成考核专家组,对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结合山西省园林县城考核标准和要求,各位专家对我县创建园林城市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专家的意见和要求结合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整治,大力加强城市道路绿化、公园绿地建设以及水域工程治理工作,着力加快城市燃气、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做好充分的准备。
截至目前,我县的绿化覆盖面积650.26万平米,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4.5%;建成区绿化面积达到了561.16万平米,绿地率达到了38.4%,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132.46万平方米,按建成区13万人口计算,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10.19平方米。
2010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