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顶山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防治工

时间:2019-05-13 23:5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顶山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防治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顶山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防治工》。

第一篇: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顶山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防治工

【发布单位】平顶山市

【发布文号】平政办〔2003〕43号 【发布日期】2003-06-19 【生效日期】2003-06-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顶山市 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平政办〔2003〕43号)

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平顶山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三年六月十九日

平顶山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搞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防治工作,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平顶山市机动车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市政府第12号令)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蓝天工程”的实施,解决日趋恶化的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实现2005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目标,按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机动车污染防治的具体要求,对全市的机动车辆依法管理和治理。

二、目标要求

2005年12月31日前,全市所有在用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为加强对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防治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平顶山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张浩侠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副秘书长范继业、市环保局局长艾立普担任,成员由市交警支队队长钱惠卿、市环保局副局长赵振清等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赵振清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暂定15人,其中市环保局10人,市公安局5人。

(二)建立程序,依法开展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防治工作

1、年检工作程序:

(1)凡超过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辆,由公安交警部门暂扣机动车行驶证,交平顶山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环保部门下达超标准排放限期整改通知书,驾驶员在限期整改通知书上签字;

(3)超标机动车到具有治理维修能力的厂家进行治理;

(4)治理后的机动车辆到复检点复测,合格后发放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检测合格证,凭此证领回机动车驾驶证或行驶证。

2、路(抽)检工作程序:

(1)公安交警负责拦截车辆进入检测点位;

(2)检测合格的车辆放行;

(3)检测超标车辆由公安交警部门暂扣机动车辆行驶证,交平顶山市机动车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环保执法人员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

(4)超标机动车到具有专项治理资格的维修厂家治理。

3、维修治理,安装净化器程序:

(1)超标的机动车辆到具有专项治理资格的维修厂家进行治理;

(2)机动车驾驶员出示限期整改通知书,维修厂根据通知书的超标数据确定维修方案;

(3)车主自主选择安装相应的机内或机外尾气净化装置;

(4)维修厂填写《机动车污染排放治理卡》并发放《用户质量保证卡》;

(5)治理后车主持《机动车污染排放治理卡》和《用户质量保证卡》到市环保局设立的复检点复测。

4、车辆复检程序:

(1)维修治理后的机动车辆到复检点进行检测;

(2)合格车辆由复测点发放《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检测合格证》,车主凭证到平顶山市机动车污染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取机动车行车证;

(3)复测不合格车辆返工治理。

(三)严格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市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工作制度和程序,履行职责,从严管理。对无理取闹、围攻谩骂工作人员的,要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从严处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督促检查工

【发布单位】鹤壁市

【发布文号】鹤政办〔2003〕58号 【发布日期】2003-08-15 【生效日期】2003-08-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督促检查工作办法》的通知

(鹤政办〔2003〕5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督促检查工作办法》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三年八月十五日

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督促检查工作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督促检查工作程序,提高督促检查工作质量,依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督促检查工作制度》,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督促检查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快办快结、保证质量的原则,努力实现文电督查和现场督查、结果反馈和调研分析的有机结合,深入基层,注重实效,全面督查和反馈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

第三条第三条 督促检查工作范围和工作重点

(1)督促检查工作范围

1、省委、省政府及其办公厅和市委、市政府及其办公室公文明确规定需要报告贯彻落实情况的事项;

2、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会议决定需要落实并报告结果的事项;

3、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讲话、批示需要查办落实并报告办理结果的事项;

4、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以其他形式交办的需要查办落实并报告办理结果的事项;

5、省人大、省政协和市人大、市政协交由市政府办理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6、省政府对我市下达的责任目标,各县区政府、市直各单位与市政府签订的各项责任目标;

7、其他需要督查落实的事项。

(二)督促检查工作重点

1、市人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等重要会议所做出的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

2、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对一些重要问题、重要事项作出的批示;

3、省政府对我市下达的责任目标;

4、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关于畜牧业发展、支柱财源建设、新区建设、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的重点工作;

5、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反映比较突出的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环境、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和干部工作作风等热点问题。

第四条第四条 督促检查工作分工

(一)督查室负责办理的事项

1、《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的各项工作;

2、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决定的事项;

3、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性会议决定的事项;

4、省委、省政府、市委领导同志批示需要市政府落实的事项;

5、市长批示需要有关县区和市直单位落实的事项;

6、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公文版记中注明由督查室督办的公文中要求落实的事项;

7、市长重要讲话和下基层调研、检查指导工作、现场办公时所作的重要指示;

8、各县区、市直各单位承担的责任目标的督促落实;

9、需市政府办理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10、其他需要督促办理的事项。

(二)有关业务科室负责办理的事项

1、由业务科室承办的市长办公会议决定的事项;

2、副市长重要讲话和下基层调研、检查指导工作、现场办公时所作的重要指示;

3、副市长批示需要有关县区和市直单位落实的事项;

4、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公文版记中注明由业务科室督办的公文中要求落实的事项;

5、其他需要督促办理的事项。

第五条第五条 督促检查工作程序

(一)对省委、省政府及其办公厅、市委、市政府及其办公室公文和会议决定事项的督促检查工作程序

1、接省委、省政府及其办公厅公文后,按照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领导同志要求,督办科室要明确承办单位和办结时限,提出办理要求,制发《督查通知》或以其他形式将督查事项及要求交承办单位。

2、市委、市政府及其办公室公文下发后,公文版记中注明的督办科室要及时将需要督查落实的内容分解立项,明确承办单位和办结时限,提出办理要求,制发《督查通知》或以其他形式将督查事项及要求交承办单位。

3、《政府工作报告》经市人代会审议批准后,督查室要及时将《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的各项工作分解立项,以办公室名义发文,明确责任单位,提出办理要求。

4、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纪要印发后,督查室和有关业务科室要及时将会议纪要中需要落实的事项分解立项,明确承办单位和办结时限,提出办理要求,制发《督查通知》及时将督查事项及要求交承办单位。

5、承办单位要认真负责地向市政府报告决策贯彻落实情况,凡公文和会议明确报告时限的,按照要求的内容和时限及时报告;没有明确报告时限的,公文一般要在1个月内办结,会议纪要一般要在20日内办结。因特殊情况不能按要求时限报告的,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适时报告进展情况,待有结果后再续报。

6、承办单位应按要求及时、全面、准确地向市政府报告决策落实情况,报告内容包括:本地、本单位落实市政府决策的总体部署和安排,抓落实的具体实施办法,落实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况,落实中的成绩和经验、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等。承办单位在反馈决策落实情况时,要讲真话,报实情,提供对市政府抓决策落实有参考价值的情况和建议。

7、各督办科室接到承办单位向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报送的反馈报告后,要及时汇总整理,经主管副秘书长或秘书长把关后,呈送主管副市长或市长阅示。需向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反馈的,由督办科室根据领导要求,代拟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的反馈报告,经秘书长或主管副市长、市长审签后上报。

(二)对领导同志讲话、批示和交办事项的督促检查工作程序

1、市政府领导讲话印发后,督办科室要将领导同志讲话中提出的要求和任务及时分解立项,明确承办单位,提出办理时限和要求,以《督查通知》形式将督查事项及要求交承办单位。

2、接到省委、省政府、市委督查件或省委、省政府、市委领导同志批示件后,由督查室统一附签报秘书长批办。按照秘书长签署的意见,呈报市长或副市长阅示后,督查室或对口业务科室根据市长或副市长批示意见,督促办理。

3、省委、省政府、市委督查件或省委、省政府、市委领导同志批示件要求反馈办理结果的,由督办科室依据承办单位的反馈结果草拟反馈报告,经市长或副市长审签后由负责督办的科室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或市委办公室。省委、省政府、市委领导同志批示件,仅要求市政府领导同志阅知的,如无特殊要求,由督办科室存档备查,不再行文向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或市委办公室报告。

4、市政府领导同志的批示件,由对口业务科室运转办理。领导批示中要求反馈办理结果的,由督办科室依据承办单位的反馈结果草拟反馈报告,经主管副秘书长审核后,报领导同志阅示。

5、接到领导同志批示及交办事项后,督办科室要根据批示内容填写《领导批示件登记表》,进行详细登记,明确承办单位和办结时限,提出办理要求。在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可用电话、传真、计算机网络迅速将领导批示和交办事项以《督查通知》形式交承办单位。

6、各承办单位收到《督查通知》后,要指定专人负责,认真办理,按要求及时向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报送查办结果。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批示及交办事项一般应在20日内办结并报送查办结果;领导对交办单位有特殊要求的,要特事特办,及时报告查办结果;确因情况复杂等原因,难以在规定时限反馈或办结的,要及时向市政府办公室报告原因,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先报告查办进展情况,待办结后再续报查办结果。

7、督查事项办理完毕后,承办单位要写出办理情况报告,经本级政府或单位的负责同志审签后,以正式公文形式上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办理情况报告必须事实清楚,结论准确,措施到位,坚决克服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具体内容一般应包括承办单位领导对批示件的态度、事件的基本情况、原因分析、主要结果、应总结的经验或汲取的教训、改进措施等。对反映违法违纪的问题,情况属实的,必须有明确的处理意见;需要整改的,必须有具体的整改措施。各承办单位不得将下属单位的反馈报告照抄市政府。

8、承办单位的报告,不经有关科室把关不能随意分送市领导。对符合要求的查办报告,各督办科室要逐项登记、立档建卡,及时将承办单位的报告呈送作出批示或交办事项的市政府领导;对不符合要求、办理结果事实不清、结论不准确、对有关责任人处理不到位、没有整改措施或整改措施不具体的,报请分管副秘书长同意后,退回承办单位,限期重报。

(三)市政府目标落实的督促检查工作程序

市政府对各县区和市直各单位的责任目标下达后,市政府目标管理办公室对目标运行实施过程督查,适时掌握各项目标的运行情况,研究分析目标运行中存在问题和困难,提出建议和意见。

(四)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的督促检查工作程序

省人大代表建议、省政协委员提案和市人大代表建议、市政协委员提案交市政府后,由督查室根据“两会”的批办意见,分别交县区政府和市直单位办理;属市政府办公室办理的,按秘书长签署意见办理。

第六条第六条 督促检查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秘书长对市政府办公室的督促检查工作负总责,副秘书长对职责范围内的督促检查事项具体负责;各科(室)科长(主任)作为本科(室)督促检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依据本《办法》的要求,制定本科室的督促检查工作制度,认真负责地完成各项督促检查任务。各科室要主动沟通情况,密切配合,形成督查工作合力。各县区政府、市直各单位行政一把手对本单位督促检查工作负总责。

第七条第七条 督促检查工作实行抽查制度。市政府办公室对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重点工作建立台帐,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抽查;对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督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建议,及时向市政府领导作出专报。在抽查和现场督查中,可邀请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共同参与,在内部通报的同时,积极宣传报道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单位和部门,并对工作作风拖拉、工作进展缓慢、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和部门,进行公开曝光。

第八条第八条 督促检查工作实行通报制度。市政府办公室不定期以《鹤壁政务督查》,对各县区政府、市直各单位抓决策落实及办理领导批示件的情况进行通报。每年对各县区政府、市直各单位督促检查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领导重视、督促检查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区和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领导不重视,反馈不及时、办理结果质量差的县区和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因办理工作不力或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及其负责人的责任。

第九条第九条 督促检查工作实行定期总结表彰制度。各县区政府和市直各单位要在每季度末向市政府办公室报告督查工作情况,内容包括办理督查件的数量、查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每年召开一次市政府系统督促检查工作会议,全面总结督促检查工作的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表彰先进,推动工作。

第十条第十条 不断强化督查工作部门作用。督促检查人员可列席同级政府或部门的有关会议,阅读有关文件和资料,随同领导下基层调查研究、检查工作,让督促检查人员充分了解领导决策意图、工作思路,并授予必要的组织协调、情况通报、处理问题等督促检查方面的权力。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重视督促检查队伍建设,改善督促检查工作条件。进一步健全督促检查机构,加强督促检查力量,抽调责任心强、政策水平高、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督促检查队伍中来。每年举办一次督查业务培训班,每两年召开一次政务督促检查理论研讨会,通过开展理论研讨、业务培训和调查研究等,提高督促检查队伍的业务水平。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积极改善交通、通讯等办公条件。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督促检查工作人员因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而出现工作失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情况追究相应责任。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本办法从印发之日起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顶山市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若干规定》的通知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平顶山市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若干规定》 的通知

平政〔2008〕4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平顶山市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若干规定》已经2008年6月18日市政府第86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印发,望认真遵照执行。

二○○八年八月十五日

平顶山市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若干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我市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依法、快速、健康、有序进行,提升城市形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城市建成区村庄是指在本市建成区范围内使用集体建设用地或国有建设用地,以村民委员会或社区为组织形式的村(居)民聚居村落。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村是指改造范围内的行政村、享有对集体资产处置权的村或转制后的股份制公司;本规定所称村(居)民,是指在被改造村庄具有合法宅基地或房产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安置房是指按照规定的拆迁补偿安置标准,区政府认定的用于安置村(居)民的新建住宅和安置村办公用房、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用房的新建房屋。

第五条 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的范围指村庄自然居住区域范围,不包括村庄居住区范围以外的其它土地。特殊情况需要占用其它土地的,应依法办理征收(用)、转用手续,不享受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的优惠政策。

第六条 村(居)民采取部分异地安置者,异地安置用地与建成区村庄居住区土地进行等量置换。异地安置土地开发改造享受优惠政策后,村庄居住区开发改造同等面积土地不再享受优惠政策。异地安置建筑必须用于村(居)民安置。异地安置必须与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签订开发改造合同,统一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同步或分步实施建设。

村(居)民采取全部异地安置者,异地安置土地面积不得大于原村庄居住区土地面积;异地安置土地开发改造享受优惠政策后,原村庄开发改造不再享受优惠政策。

第七条 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区级负责、因地制宜原则,一村一案,条件成熟一个,开发改造一个。

第八条 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经区政府批准,村庄可以自行筹集资金进行改造;也可以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改造。条件成熟的,由区政府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组织拆迁安置补偿,统一规划,一次性改造;条件不成熟的经市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市联席会议)组织批准,也可以分步实施改造。

第九条 市政府统一领导本市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工作。

各区政府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区范围内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的组织实施工作。

市发展改革、规划、国土资源、建设、公用事业、房管、公安、财政、人防、文物、电力、通讯等部门和单位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及相关部门按法定程序办理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的各种手续。

第二章 规划管理

第十条 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应保证规划的整体性和建设风格一致性。一个自然村的行政村应统一规划,统一改造;有多个自然村的行政村原则上统一规划、连片改造;自然村及周边旧城区可连片开发改造,统一规划、统一改造。

第十一条 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部门会同市国土资源、建设等部门及区政府,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报经市政府批准后,作为指导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的依据。

第十二条 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各区政府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成区村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设计条件,以村为单位组织编制,报市规划部门审核批准后,作为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实施的依据。

第十三条 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规划编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

(二)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对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的布局进行合理安排,主要内容应包括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模式、建设用地布局、各项建设的总体安排和分期实施改造的建议;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应按照《城乡规划编制办法》要求的内容进行编制,除国家规定的强制性内容外,还应明确以下内容:

1.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的用地范围;

2.合理确定拆迁安置用地性质和规模,核定村民安置用地、配套开发用地的面积;

3.合理确定其它用地的土地位置、用地性质和规模;

4.合理确定城市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公共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布局。

第十四条 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达到国家规定的规划编制深度要求。

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的配套开发商品房,应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规定的套型面积控制比例执行。

第十五条 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过程中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严格按照经批准的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实施。

第三章 土地管理

第十六条 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使用的土地,经村(居)民(股东)大会同意,区政府审核确认,根据土地利用现状,依法办理土地征收(用)、转用手续,成为国有建设用地后,经市政府批准方可使用。

第十七条 除自筹资金进行改造外,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用地应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

第十八条 凡未转为国有建设用地的城市建成区土地,有关部门不得为其办理规划、建设等批准手续,严禁转让、出租、抵押;未经批准擅自进行开发改造的,按违法用地查处。

第四章 项目核准管理

第十九条 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项目投资行政许可实行核准制,项目申报单位应向市发展改革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采取自行改造建设的城市建成区村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转制后组建的股份制公司作为项目申报单位;采取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改造的城市建成区村庄,由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项目申报单位。

第二十条 项目申请报告由具备相应工程咨询资质的机构编制,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申报单位情况;

(二)拟建项目情况;

(三)建设用地与相关规划;

(四)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等。

第二十一条 项目申报单位在向市发展改革部门报送申请报告时,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附送以下文件:

(一)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批准文件;(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土地使用批准文件;

(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提交的其它文件。

第五章 建设和拆迁管理

第二十二条 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应坚持村(居)民安置优先原则。

第二十三条 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中的城市道路、排雨排污、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和供水、供电、供暖等公用设施建设,统一纳入城市市政和公用设施的建设管理。

第二十四条 采取自行改造建设的城市建成区村庄,所在区政府应在符合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村庄实际,确定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并监督实施。

第二十五条 采取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改造的城市建成区村庄,房地产开发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自愿、互利、平等的原则,同区政府、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协商,依法研究确定和实施拆迁补偿安置方案。

第二十六条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在正式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前,其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必须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转制后组建的股份制公司召集村(居)民大会或股东大会,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讨论通过。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应该在村内公示。

第二十七条 实施拆迁前,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按照村(居)民(股东)大会讨论通过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正式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第二十八条 城市建成区村庄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应载明拆除住宅房屋的货币补偿、产权调换和产权调换与货币补偿相结合3种具体方式,供被拆迁人自主选择。

第二十九条 城市建成区村庄的房屋以外其它附着物的拆迁补偿安置,应按照现行建设征收(用)土地补偿安置标准执行。

第三十条 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涉及被拆迁人搬迁或临时安置的,其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参照我市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拆迁应依法办理拆迁许可手续。拆迁人、被拆迁人就拆迁补偿安置标准达不成协议的,可以向市城市建设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裁决。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在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又发生争议,经双方协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有争议一方应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二条 在城市建成区村庄改造实施拆迁之前,区政府应组织对被拆迁人的土地、房屋产权证登记造册,进行统一收集整理,到市相关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 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应优先进行安置房的建设。自行改造的村安置房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得晚于第二期建设计划。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改造的,应将安置房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安排在第一期建设计划内;确需对安置房分期进行建设的,应经区政府同意,但必须在前两期建设计划内全部建成。

第三十四条 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拆迁安置资金和改造专项资金由区政府统一监管,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六章 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的审批程序

第三十五条 改造条件成熟的村,应以书面形式向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区政府逐级申请进行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区政府应按照市政府统一要求,组织人员对该村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拟订村庄开发改造工作方案,经村(居)民(股东)大会形成决议,在村内公示,以书面形式向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呈报。经市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审核后,确认该项目享受的优惠政策。

第三十六条 申报、审批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工作方案应提供的资料:

(一)经属地公安派出所或乡(镇、街道办事处)审定的村(居)民详细统计资料;

(二)村范围内土地总量和现有建、构筑物情况统计资料及现状图(村、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区政府逐级签章);

(三)经村(居)民(股东)大会讨论通过的村的改造方案等资料。改造方案中应包括村改造的基本设想、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基本经济分析;

(四)村(居)民(股东)大会做出的对本村进行改造的决议;

(五)该村庄开发改造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三十七条 在办理土地、规划、项目核准、建设、房产等有关手续时,均需所在区政府出具书面报告,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审核办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开工建设的,市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规划、建设、房管等部门和单位及城市建成区村庄所在区政府、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应当予以制止,并由市国土资源、规划、建设、房管等部门和单位依照各自职责依法予以查处。

第三十九条 在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及村干部有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等违规、违法行为的,依党纪、政纪予以处理;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参与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有违法行为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理。被拆迁人无理阻挠拆迁工作正常进行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我市过去有关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

第四篇: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顶山市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顶山市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

发文单位:平顶山市人民政府 文

号:平政[2003]62号 发布日期:2003-12-4 执行日期:2003-12-4 生效日期:1900-1-1

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重点企业:

《平顶山市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二○○三年十二月四日

平顶山市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在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尽快组织实施抢救,认真做好各项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平顶山市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适用于平顶山市行政辖区范围内可能发生的造成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以及其它性质特别严重,影响重大的特大安全事故。特大安全事故包括:

(一)特大火灾事故

(二)特大爆炸事故

(三)特大交通事故

(四)煤矿和非煤矿山特大事故

(五)特大建筑(拆迁)事故

(六)特大中毒事故

(七)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特大事故

(八)其它特大安全事故

二、组织领导

(一)平顶山市应急救援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迅速开展。

(二)成立平顶山市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以下简称总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总指挥:市长,如有特殊情况市长不能到位时,由常务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常务副市长或分管副市长;总指挥部成员由以下人员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

1.市政府秘书长和分管副秘书长

2.市政府办公室

3.市委宣传部

4.市经贸委

5.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6.市煤炭工业局

7.市总工会

8.市监察局

9.市公安局

10.市公安消防支队

11.市卫生局

12.市财政局

13.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14.市建委

15.市交通局

16.市公用事业局

17.市电业局

18.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19.市民政局

20.市国土资源局

21.平顶山军分区

22.县、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

总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由市政府秘书长担任,副主任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担任。

(三)在总指挥部的领导下,成立各专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专业指挥部分别由主管副市长担任指挥长,分管秘书长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事故发生地县、区、市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副指挥长,有关部门主抓业务的负责人为成员。

1.特大火灾事故指挥部

指挥长:分管副市长;副指挥长:市公安局局长、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县、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2.特大交通事故指挥部指挥长:分管副市长;副指挥长:市公安局局长、市交通局局长、市旅游局局长、市公安交警支队支队长。

3.特大水上交通事故指挥部指挥长:分管副市长;副指挥长:市交通局局长、市旅游局局长、市公安局局长。

4.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和救援机械设备调用指挥部

指挥长:分管副市长;副指挥长:市建委主任、市建委总工程师。

5.特大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安全事故指挥部

指挥长:分管副市长;副指挥长:市公安局局长、市环保局局长、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

6.特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指挥部

指挥长:分管副市长;副指挥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7.特大矿山安全事故指挥部

指挥长:分管副市长;副指挥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市经贸委主任、市乡镇企业局局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及有关单位负责人。

8.特大地方煤矿安全事故指挥部

指挥长:分管副市长;副指挥长:市煤炭工业局局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市煤炭工业局总工程师、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及有关单位负责人。9.特大中毒事故指挥部指挥长:分管副市长;副指挥长:市卫生局局长、市公安局局长、市各大医院院长、市防疫站站长及有关单位负责人。

三、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指挥部及其办公室职责

(一)总指挥:负责重大决策和全面指挥。

(二)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指挥、协调各成员单位履行职责,协调动作,实施决策。

(三)总指挥部: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启动应急系统,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负责调用各种物资、设备、人员,统一指挥抢险工作,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及时向社会发布公告及向上级部门汇报事故情况、抢险过程、调查处理结果。

(四)总指挥部办公室:协助正、副总指挥工作。负责总指挥、副总指挥命令的下达及执行情况跟踪反馈。定期或不定期向市政府提供我市重大危险源的详细情况,检查各专业分部和有关部门、企业单位是否编制和准备了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报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备案。组织预案的模拟演习,评估预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专业指挥部职责

(一)主要负责按事故性质组织现场勘察,按事故态势拟定具体的应急救援方案,为总指挥部当好参谋,并根据总指挥部的指示、命令,统一指挥前线的一切应急救援工作。

(二)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根据事故(险情)发生情况,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修改和补充;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根据事故灾害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安全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撤离工作;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及时向市政府、市总指挥部办公室(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救援进展情况;做好事故(险情)信息的发布工作;办理总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具体职责划分为:

1.特大火灾事故指挥部:主要负责组织制订平顶山市特大火灾事故救援预案,并指挥演练;按照总指挥部要求启动平顶山市特大火灾事故救援预案,快速完成实战部署,最大限度地减少特大火灾事故的损失。

2.特大交通事故指挥部:主要负责组织制订平顶山市特大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指挥演练;按照总指挥部要求启动平顶山市特大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警力保护特大交通事故现场,组织人员脱险,保护证人取证,监控危险物品,适时清除现场障碍,保证行车秩序,进行事故调查,配合总指挥部查清事故原因,及时上报事故情况。3.特大水上交通事故指挥部:主要负责组织制订平顶山市特大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指挥演练;按照总指挥部要求启动平顶山市特大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迅速组织人力、物力、船只火速赶赴现场搜救,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事故发生的经过、搜救方法、搜救结果、事故原因及损失情况。

4.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和救援机械设备调用指挥部:主要负责制订平顶山市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指挥演练;按照总指挥部要求启动平顶山市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调集人员、机械设备,组织人员脱险、救助伤员;根据总指挥部命令,进行现场拆除,疏通道路和障碍,防止事态扩大,减少人员伤亡,为全方位救援创造条件。

5.特大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安全事故指挥部:主要负责组织制订平顶山市特大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指挥演练;按照总指挥部要求启动平顶山市特大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公安干警疏散周边人员,调动消防特勤进入现场处置,根据事故发展态势,确定警戒范围,实行人员和交通管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以便采取严密措施。

6.特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指挥部:主要负责组织制订平顶山市特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指挥演练;按照总指挥部要求启动平顶山市特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积极救助伤员、保护现场、控制事态扩大,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积极配合总指挥部搞好事故调查。

7.特大矿山安全事故指挥部:主要负责组织制订平顶山市特大矿山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指挥演练;按照总指挥部要求启动平顶山市特大矿山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护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抢险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配合总指挥部查清事故原因,及时上报事故损失情况。

8.特大地方煤矿安全事故指挥部:主要负责组织制订平顶山市特大地方煤矿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指挥演练;按照总指挥部要求启动平顶山市特大地方煤矿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护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抢险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积极配合总指挥部调查事故原因,及时上报事故抢救情况。

9.特大中毒事故指挥部:主要负责组织制订平顶山市特大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指挥演练;按照总指挥部要求启动平顶山市特大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抢救中毒人员,查清事故原因。

五、市政府相关部门及平顶山军分区的职责

(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向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汇报,向指挥部提出针对事故种类启动相应预案和处理措施的具体意见;根据省、市政府授权,组织开展救援事故调查、批复、结案工作,积极配合上级事故调查组做好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调查工作。

(二)市公安局

负责在第一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抽调警力,封锁现场,维护秩序,疏散人员,确保道路畅通,保障处理事故车辆进出有序;负责根据事故类别和性质及时调动巡警、消防、治安、经保等特种警力参与救援;负责核对死亡人数、死亡人员身份;负责对有关事故责任人的监控及逃逸人员的追捕。

(三)市煤炭工业局

负责全市地方煤矿各类重特大事故的抢救方案制定,配合事故发生地政府组织事故抢救所需的人员、设备、物资尽快落实到位,确保抢救方案的有效实施,并根据抢险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及时对抢救方案进行修正;指挥救护队井下抢险的全过程,对事故抢险过程中的各种技术资料认真保存,根据上级授权,参与事故调查工作。

(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负责组织和调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大型救援设备到现场参加排险等工作;负责提供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的工程技术支持、资料支持;负责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等设施的排险和修复工作;组织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等事故的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报安监部门批复。

(五)市建委负责建筑物倒塌(拆迁)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为建筑物倒塌(拆迁)特大事故提供相关技术支持,负责对事故中受损建筑物的评估、鉴定工作。

(六)市公用事业局

负责城市燃气设施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和技术支持,提供事故场所地下水、气管网情况,参加相关事故调查工作。

(七)市卫生局

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抢救工作;负责市急救中心和有关医院的联系和安排、组织急救车辆和医务人员;负责有关事故现场的卫生防疫;随时向指挥部报告人员伤亡、抢救、防疫等情况。

(八)市环保局

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对泄漏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提出相应抢救措施并组织实施。

(九)市供电局

负责事故现场供、用电应急处置,迅速修复损坏的配、供电设备、设施,及时恢复正常供电,确保抢险救灾过程中的电力供应。

(十)交通、供水、供电、电信等公用设施管理部门

负责恢复被损坏的道路、水、电、通讯等有关设施,确保抢险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十一)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负责事故现场后勤保障;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负责现场所需器材、装备、材料、给养的供给及车辆的抢修维护。

(十二)事故单位

负责疏散人员,关停设施,提供相关技术资料,保证抢险救灾的后勤保障工作,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应急措施,并配合有关部门工作。

(十三)平顶山军分区

根据总指挥部决定组织驻平部队和武警支队进行事故现场救援。

六、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后指挥部及有关单位的主要工作

(一)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后,在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相关专业指挥部全体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有关专业部门的人员和有关专家研究制定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分别成立抢险救援组、治安管理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工作组和信息新闻组,各组应分工负责,立即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1.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灭火、消除污染、抢救人员、抢修设施、供电供水、畅通信息、抢险物资运输等工作。

2.治安管理组:负责现场警戒、维护秩序、疏导交通、疏散群众等工作,确定死亡人员姓名、身份并通知伤亡人员家属,防止和处理事故现场可能发生的刑事案件。

3.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伤员抢救和治疗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抢险物资供应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

5.善后处理组:负责伤亡家属接待,处理善后事宜。

6.信息新闻组:负责事故(险情)的情况资料收集、整理、报告和新闻发布等工作。

(二)事故发生地的县、区、市人民政府或部门要服从总指挥部的统一调遣,迅速组织力量抢救,组织人员和设备,保卫要害部门,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社会治安,防止事态扩大,做好受灾群众的安抚工作。在应急抢险中,供电、电信、气象和其它有关部门要全力支持,相互配合,服从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参加或配合救助。

(三)事故单位负责人必须按照事故报告的有关程序,用最快捷的方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有关续报工作,先采取口头报告,再以书面形式及时补报。事故(险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险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单位的行业类型、经济类型、企业规模;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险处理的措施和进展情况;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支援事故抢救和处理的请求;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七、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一)特大事故发生后,市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应立即投入工作,总指挥部及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应迅速到位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相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交通、电信、供电、供水等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应尽快恢复被损坏的道路、水、电、通信等有关设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公安部门应加强事故现场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对肇事者及有关人员应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跑。

(四)卫生部门应立即组织急救队伍,赶赴现场,及时提供救护所需药品、医疗设备,抢救伤员,其他相关部门做好抢救配合工作。

(五)交通运输部门应保证应急救援物资的运输。

(六)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应积极采取应急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八、其他事项和要求

(一)本《预案》是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针对可能发生的特大事故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性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修改补充。

(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义务参加特大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驻平顶山部队和武警平顶山支队、消防支队是特大事故抢险和保卫的重要力量。各产煤县、区、市矿山救护队和平煤集团矿山救护大队是平顶山煤矿特大事故抢险救灾的主要力量。

(三)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结合本《预案》,制定出各分管专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包括相关部门的子预案及重点企业单位的应急预案),报平顶山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平顶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四)各县、区、市政府、市直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系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地区、本系统的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督促相关部门、重点企业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报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平顶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五)各相关责任部门和各县、区、市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不断根据条件和环境的变化修改补充和完善预案内容,并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后,整个预案能够及时启动并正常运行,有条不紊地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附件:1.平顶山市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构图(略)

2.平顶山市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通讯网络

附件2:

平顶山市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通讯网络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992299

平顶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991581

平顶山市公安局:2922270

平顶山市煤炭工业局:2814155

平顶山市交通局:3932870 3935904

平顶山市建委:2922108

平顶山市旅游局:2909049

平顶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4978956 4978886

平顶山市卫生局:2925247 2928714

平顶山市环保局:2993101

平顶山市民政局:2922051

平顶山市公安局消防支队:2817607 119

平顶山市医疗急救中心:120

平顶山军分区:3945540转值班室

平顶山市国土资源局:2980580

平顶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927340

平顶山市经贸委:2922338

平顶山市总工会:2916467

平顶山市监察局:2922611

平顶山市电业局:3933528

平顶山日报社:4944851

平顶山电视台:3993008

平顶山市公用事业局:4988110

第五篇: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难家庭

扶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方案》已经2006年2月22日市政府51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OO六年五月九日

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制度

实施方案

为稳定我市低生育水平,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独生子女家庭的实际困难,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长效工作机制,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职责

(一)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建立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对象档案信息,做好对象户的资格确认、登记、上报、审批、变更、年审和资金的预算、拨付、决算和审计等工作。

(二)委托代理发放机构负责建立扶助专项资金发放档案,做好扶助对象个人帐户管理和专项资金发放工作。

二、资格确认

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是指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或独生子女父母一方死亡家庭。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独生子女困难家庭应予扶助:

1.独生子女父母在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独生子女死亡或意外伤残致使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女方年满50周岁,家庭户口性质为本市户口。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生育子女,且不再生育子女又不抱养子女的。

2.独生子女父母一方死亡且另一方未再婚、子女不满18周岁,家庭户口性质为本市户口,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生育子女,且不抱养子女的.

(二)凡符合条件的对象户应在每年的1月31日前到户籍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审批表》(详见附件1,以下简称《审批表》),连同身份证、户口本、《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死亡、伤残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一并交村计生管理员。经村委会讨论通过,于每年的2月28日前进行公示。如无异议,村委会负责人在《审批表》上签署意见,上报乡级人口计生部门。

(三)乡级人口计生部门对村级上报的《审批表》及相关材料于每年的3月31日前逐户核实、初审、公示。如无异议,乡级计生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上报县级人口计生部门。

(四)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对乡级人口计生部门上报的扶助对象资

料于每年的4月30日前进行审查,并逐户复核,将确认对象名单反馈乡级人口计生部门.乡级人口计生部门将县级确认后的名单反馈村(居)委会,再次公示,无异议的,县级人口计生部门汇总上报市级人口计生部门审核。

(五)市人口计生部门对县级上报的扶助对象资料于每年的5月31日前进行审核,组织对独生子女伤残情况进行等级鉴定,按不低于50%的比例进行质量抽查。对符合条件的对象于每年的6月10日前予以批复,并将扶助对象汇总表及所需资金报市财政局。

(六)符合扶助条件但因故当年未纳入资格确认程序的,如果是扶助对象个人的原因,原则上应纳入下一扶助对象予以确认。如因工作人员造成的、当年遗漏的符合条件的扶助对象所需扶助金由其县级财政负担。

(七)农村独生子女父母一方死亡家庭,其父或母年满60周岁后进入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程序。

(八)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女方49周岁前原则上安排其生育。

三、资金来源

独生子女死亡、困难家庭扶助资金由市财政负担,独生子女伤残和独生子女父母一方死亡困难家庭扶助资金由市级和县级财政各负担50%。

四、扶助标准

(一)独生子女死亡困难家庭,自女方年满50周岁起,每户每年

发给1200元的扶助金,直至父母双方死亡为止.

(二)独生子女意外伤残,其父母失去生育能力又不再抱养子女的困难家庭,自女方50周岁起,每户每年给予1200元扶助金,直至独生子女父母死亡为止。

(三)独生子女父母一方死亡,子女未满18周岁的困难家庭,其父母另一方再婚前每户每年扶助600元扶助金,至独生子女年满18周岁止.

五、对象年审和退出

(一)年审实行四级审核界定制度.市、县、乡、村依次对扶助对象进行年审,年审工作每年4月30日前结束。县、乡两级人口计生部门应逐户见面核实,公示后,无异议的在《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对象年审表》(附件4)上签字盖章。

(二)县、乡人口计生部门将每年新增加的对象和年审过的扶助对象汇总,填写(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对象登记表》(附件2)和《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对象汇总表》(附件3),每年4月30日前上报市级人口计生部门.

(三)市人口计生部门对上报的扶助对象,按不低于50%的比例进行质量抽查。抽查后于5月31日前批复给县级人口计生部门。

(四)对独生子女父母一方死亡的,扶助至子女满18周岁。户口迁出本市、或父母一方再婚作退档处理,填写《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对象退出登记表》(附件5)和《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

难家庭扶助对象退出汇总表》(附件6)。

六、扶助金发放与管理

(一)财政部门应于每年7月31日前将扶助金划拨到计生部门,由计生部门在8月15日前将资金划拨给代理发放机构,并同时向其提供扶助对象名单。

(二)代理发放机构根据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扶助对象名单建立扶助金个人帐户,并将计生部门拨付的扶助专项资金按对象名单于每年8月31日前按扶助标准划拨到个人帐户.

(三)代理发放机构每年9月30日前要将建立个人帐户和资金发放情况及时反馈人口计生部门。县级代理发放机构填写《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资金发放情况花名册》(附件7),通报同级财政部门和人口计生部门,上招市级人口计生部门。

七,档案管理

(一)县、乡要使用微机化管理,建立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制度电子档案.

(二)县、乡对扶助对象的个人书面资料要专人负责,一人一档。扶助对象档案为永久档案。

八、其它

(一)本实施方案由市人口计生委负责解释。

(二)本实施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审批表》(略)

2.《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对象登记表》(略)

3.《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对象汇总表》(略)

4.《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对象年审表》(略)5.

(略)

6.(略)

《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对象退出登记表》《平顶山市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扶助对象退出汇总表

下载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顶山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防治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顶山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防治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