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语下口语三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
学习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
3.通过创设具体的场合让学生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学写一份发言稿。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1.收集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2.校内师生浪费水资源的镜头捕捉图片。3.写字板若干。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 1.展示图片:(幻灯片展示本校水资源浪费的新闻图片,图片下配有简短的文字说明。)2.画外音,引出讨论。
导语:最近,我在校园内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同学水龙头打开后不关上,任水白白流淌;有些人关不紧,任水滴漏;还有些同学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很大„„ 发生了这样的事该怎么解决? 3.生畅所欲言,导出话题。学生各抒己见(倡议书、报告老师、劝说、写警示牌、开班会„„)教师归纳,并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办法之一──劝告(板书)。
二、小组交流,探究方法
导语:劝告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以理服人。那么,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准备:各小组领写字板一块。)
1.小组就怎样以理服人展开讨论,小组负责人负责记录本组发言提纲。2.小组上台交流。各小组汇集共同点写在黑板上,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共同点:用水资源的宝贵来劝说。(生成、不可再生)用水的用途来劝说。用积水成渊的故事劝说。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3.教师补充: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 做出相应的补充。4.听录音:明确诚恳的态度在劝说中的作用。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道理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那么让我们来听一听两位同学劝说的开场白。(播放录音1)
甲1:乙1同学,快去把水龙头关掉,水在那里哗哗地流,太浪费了。乙1:关你什么事?(一边哼歌一边走)(播放录音2)
甲2:乙2同学,你刚才水龙头忘了关了,水哗哗地流,我觉得很可惜。乙2:噢,对不起,我忘了。(回头把水龙头关了,流水声停了。)(2)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想法。甲1 甲2 态度:生硬──和气语气:直接──婉转角度:自己──他人结果:接受──拒绝
生小结:甲1说话的时候语气生硬,有指责批评的意思,引起了乙1的反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甲2说话婉转、诚恳,至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并无指责之意,所以对方接受了他的建议。
师小结:劝说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仅靠理由的充分是不够的,诚恳的态度、婉转地表达是让人接受的前提。
三、创设情境,尝试实践 要求:同桌分别扮演劝说者和被劝说者,他生当群众。
尝试实践:生应用劝说提纲展开劝说工作,他生适时插话补充。
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依据提纲有理有节地劝说,提醒学生不要扯与话题无关的事。
四、组织评价,促进提高
1.评一评:对话理由是否充分,态度是否诚恳,被说服者是否心悦诚服,还有哪些道理没有讲清楚?
2.利用媒体适时补充出示关于水资源的资料,各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摘录、补充自己的提纲。
3.擂台赛。
(1)推荐两组4人上台,展示劝说本领。
(2)评一评。评价标准:态度是否诚恳、调理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充分、表达是否婉转,被全者是否心悦诚服。
五、创设情境,拓展劝说
1.生活中,需要劝说别人的情况有哪些?(爸爸的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到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以伤身体„„)
2.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情况,分小组练习劝说。
3.小组推荐两位同学面对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劝说情况,组织评价。
六、作业
生活中我们一定遇到不少这样那样的不该发生的事情,有些事情我们有能力和义务对当事人进行劝告。请从小事做起,从周围的朋友们开始,选定一件你认为必须劝告但经过自己或他人多次尝试都未成功的事情进行劝告。注意:先收集相关的资料,再拟提纲,然后找一个人一起练习一下,准备充分后带着诚意去劝说,祝你成功。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课前准备1.录象资料:学校大队干部竞选演说的场景。2.学校或班级开展的各种活动场景照片资料:班里要开展改选班干部活动剪影,“六一”联欢会上活动剪影,社区围棋比赛的活动剪影,到敬老院慰问老人等。教学过程
一、观赏中引题
1.上课一开始,伴随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多媒体大屏幕播放:“学校大队干部竞选演说”的场景录象资料。
2.仔细观看录象,重点体会参加队干竞选选手的发言技巧和发言内容。3.引导学生畅谈观后感。
4.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发言的时候很多,比如,(1)虚拟情境一:“六一”联欢会上,你将代表全班同学做一个简短发言。
(2)虚拟情境二:重阳节,少先队员到敬老院慰问老人,请你代表少先队员讲话。(3)虚拟情境三:海报──学校要竞选大队委,你打算竞选其中的一个职位。(4)虚拟情境四:班上要竞选语文组长,你打算参加竞选。(5)虚拟情境五:庆祝教师大会,你代表全体同学发言。„„
要发言,通常要写发言稿,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种情境,展开想象,写一篇发言稿。
二、分组讨论,明确内容与写法
1.过渡:请选择同一种情境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在小组内讨论,各组的发言稿应写什么和怎样写。
2.小组汇报。教师小结。(屏幕提示习作要求以及注意要点)
(1)开门见山提出本人要谈的问题。然后说明理由,最后照应开头对全文做简明扼要的总结。
(2)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对尚未认识清楚的问题,要实事求是说明,不要含糊其词,如果是汇报性的发言,要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不必面面俱到。
(3)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内容,都要考虑清楚,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
(4)语言通俗易懂。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三、学生撰写,教师指导
学生自主选材感兴趣的内容动笔写作,师巡视指导。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对照比较,发现问题
1.教师发一份事先准备的发言稿(见附),让学生和自己的发言稿比较,发现什么? 2.课堂交流,各自的发现。
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随机归纳:
(1)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2)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3)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3.学生根据新的发现,各自修改自己的发言稿。
二、尝试发言,不断完善
1.学生自由准备发言。2.课堂模拟竞选,学生上台发言。3.师生共同评议。评议的重点: 1)发言稿的语言是否适合发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口语化等。(2)发言人的情绪状态等。
4.学生再次修改发言稿。
三、拓展延伸,学写其他发言稿
1.学生阅读其他情况下的发言稿,说说有什么发现。2.课堂交流:
(1)发言稿的共同特点:①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②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③语言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2)不同发言稿内容有区别,对象不同,有不同的特点。3.课堂交流、评议。
第二篇:苏教版五语下《练习1》教学设计
练习1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五个部分的内容。
其中,“语文与生活”一栏安排了四个谜语,并要求学生开动脑筋,猜猜每个谜语讲的是什么,看谁猜得又快又好。
“诵读与欣赏”中安排的是石祥的《丝丝春雨》,这是一篇散文。学生应对这篇文章进行反复诵读,感受春天万物在春雨中的滋润,体会作者描绘的情境。
“口语交际”中安排的是“请你帮个忙”。教学目标
1.学写生字词,读通散文诗《丝丝春雨》。2.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3.学习猜字谜、创作字谜的方法。4.学会请别人帮忙,合理使用礼貌用语。教学重点 诵读与欣赏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
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猜字谜、创作字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
学习猜字谜、创作字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第一部分
(1)出示灯谜,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谜面是什么?
(2)请学生根据出示的谜语各猜一个字,告诉学生:猜字的谜语叫字谜。(3)学生猜谜。(注意猜的过程和方法)(4)交流答案。看谁猜的对,猜的快。(弟 尧 猫 臭)
(5)学生说说各自猜的方法,教师总结。2.第二部分
(1)教师在总结学生猜的方法的基础上提问:字谜是怎样创作出来的?(2)学生根据各自猜的方法再次考虑后回答
小结:第一则是运用了形象化的描述;第二则是用了“转转盘”的方法,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义的造字规律;第三、四则,都是一半描写字形,一半影射字义。
(3)鼓励学生用以上的方法创作字谜。(可用书上提供的字,也可以自己选)3.第三部分
(1)同桌之间交流各自创作的字谜,互相提意见。(什么方法? 形象吗?)(2)猜谜。(班级)
4.并说说创作所用的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第二题(诵读与欣赏)1.诵读
(1)自由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2)指名读,相机正音。
(3)学生朗读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想象一下作者所描绘的情景。(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2.欣赏
(1)引导学生根据经验想象文中的感情和景色。(结合课后的作文阅读)(2)引导学生找出篇中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或几句话,想一想,说一说:(春天来了,大地受到春雨的滋润,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以及人们的欣喜。)(3)让学生联系自己对春天的丝丝小雨感受来说说自己读了后的体会。(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学习和欣赏把感情融入到景物描写中的方法)
三、作业:
1.课堂:写下自己创作的字谜。2.再创作字谜竞猜 3.课后:背诵《丝丝小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2.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
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教学难点 学写毛笔字。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2)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早》。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5)教师重点指导“鲁迅、迟到、事事”等词和整体布局。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起笔、运笔和收笔)(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3.反馈。
(1)展示写得好,写得有进步的。(2)对写得不好的,进行纠正。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田、月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范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3.练习。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1)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三、布置作业 练习毛笔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学会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或困难时向别人请求帮助,也要学会帮助别人。
教学重点
学会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或困难时向别人请求帮助,也要学会帮助别人。教学难点
学会请别人帮忙,合理使用礼貌用语。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时,如果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这些困难和麻烦就不算什么了。
那请别人帮忙时,你该怎样说?别人请你帮忙时,你该怎样说?(2)指名读,指明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
(1)读一读题中三种场合下所遇到的困难和麻烦。
(2)针对每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清楚每种场合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各是什么,在这种场合下应该怎么向别人说清楚自己的要求,该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说清楚 话得体 有礼貌)(3)分组分问题练说。(注意全过程中礼貌用语的使用)(4)每组每个问题推荐代表讲话,师生评议。3.反馈
(1)指名上台分角色(帮助者和被帮助者)表演。(师生评议:有无达到“说清楚 话得体 有礼貌”的要求)(2)评议小结。
板书设计
猜字谜 编字谜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说清楚 话得体 有礼貌
教学反思
第三篇:五语下练习7教学设计
练习7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的内容有五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习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敢于发表意见,说话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部分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教学重点
积累关于四季景色的词语,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恰当用词,提高文明修养和语文素养。教学过程
一、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句子,看看莹莹写给姑妈的信用词得体吗?问题出在哪?(2)通过“一读二思三议四改”的步骤,指导学生知道如何用词得体。2.教学第二部分。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词得体,体现文明与礼貌。读下面的词,你知
道它们用在什么场合吗?(2)学生读词。(3)交流。(4)出示《常用客套话》,让学生诵读。3.教学第三部分。
(1)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括号里。(2)集体交流,评议。(3)总结。
二、诵读与积累
1.出示与春夏秋冬有关的“准韵文”。
2.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语。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所理解词语的意思。4.练习。
(1)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练习。(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2.学写毛笔字。笔画到位,间架匀称。教学重点
用钢笔描红,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学写毛笔字。笔画到位,间架匀称。教学难点
学写钢笔字、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审题。
指名读题目,弄清要求。2.指导。(1)指名读句子。
(2)我们在描红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一要注意字的笔顺,二要注意每个笔画要一笔成形 3.练习。
(1)学生各自在书上描红。(2)教师巡回指导。4.反馈。(1)展示描红好的同学的字,并进行表扬评点。(2)指出存在问题,进行矫正练习。
二、学写毛笔字 1.基本教学。
强调:坐的姿势和握笔姿势,渗透心理调节。2.观察感悟“吉”、和“意”。(1)基本笔画(2)间架结构 3.教师范写。4.学生练写。注意行间的指导。5.小结。
存疑的释疑,优秀的表扬。
三、作业布置。练写“吉”、和“意”。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环保情况,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说话做到说得清楚明白,具体生动,引人入胜。教学过程
一、审题
(1)学生读题,并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略加讲解:为环境保护提建议是用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维护公共的利益,提建议时应全面考虑。
(3)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着提出各自的建议。
(4)学生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建议。(想一想为什么提这样的建议)
二、指导
1.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在小组中交流,和同学们议议。2.学生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的建议。3.教师要求:提建议时应全面考虑。
三、练习
(1)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2)集体评议补充。
(3)教师对学生的建议进行点评。
四、课外延伸
以今天的话题写一篇习作。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练习7
口语交际:环境保护
第四篇:三语下《最美的花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最美的花束》教学设计
函谷关镇中心小学
李国锐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最美的花束》教学设计
函谷关镇中心小学李国锐教材分析:本文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儿童都像花儿一样美丽,表达了向往世界各民族人民平等相处的美好愿望。学情分析:学生很喜欢本文的诗歌形式,适合他们诵读。但诗歌涉及种族的平等与尊重,三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他们对相关的知识不熟悉,尤其对种族歧视缺乏了解。因此我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全世界不同肤色人的图片或生活资料,丰富感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诗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背诵。3.读懂诗的内容,明白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
教学重点:会写六个生字,能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花”“花束”“花园”的比喻义。明白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不同种族的人):孩子们,在我们这个广阔的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除了我们中国人是黄皮肤、黑眼睛的黄种人,还有白皮肤、蓝眼睛的白种人,卷曲黑发、黑眼睛的黑种人„„尽管种族不同,可大家都像一束束色彩鲜艳的花朵一样生活在地球这个大花园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种族的相关知识,为学生理解课文做铺垫。)
2、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八单元“尊重与平等”,来欣赏美国诗人艾迪斯·西格尔为我们带来的《最美的花束》。
3、师生共写课题,并读一遍。
二、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背诵。
3.读懂诗的内容,明白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
三、比识字:
(一)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诗歌,要求:
1、圈出诗歌中不认识的字。
2、标出诗歌的小节序号。
3、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生字词。(3分钟后检查)
(二)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花冠 漆黑 亮晶晶
深浅 睁开 淡颜色
2、听写生字:睁、浅、淡、颜、冠、晶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为准确、流利的朗读诗歌奠定基础。)
四、比读课文:
(一)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二:
自由练读诗歌,3分钟后比谁读的准确、流利,比谁听得认真。
(二)学生自由练读;
(三)汇报:
1、指名分小节读;
2、教师指导朗读;
3、师生合作,分小节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练习读课文,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熟读诗歌,另外不同方式的读也可以激发孩子读的兴趣,理解起来也能得心应手。)
五、比感悟:
过渡语:刚才同学美美的读了一下,现在谁能告诉老师,诗歌的题目是《最美的花束》,这首诗描绘的是花儿吗?(不是)那是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来交流一下:
(一)课件出示“小组合作交流”:
1、诗歌中“花”“花束”“花园”各比喻什么?
2、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世界各族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之处?
3、课文中“你”“我”“他”指谁呢?(5分钟后汇报展示)
(二)小组交流;
(三)汇报:
1、花比喻儿童,花束比喻世界各地的儿童,花园比喻世界;
2、不同之处是眼睛、头发、皮肤颜色各不相同,相同之处是都是平等的。(教师小结:只有大家平等相处,才能像最美的花束一样开满世界这个大花园。)
3、“你”“我”“他”指世界各地的儿童。
教师带领孩子练习说话:假如我是黄种人,你就是白种人,他就是黑种人;假如我是,你就是,他就是 ;(设计意图:先通过合作交流,人人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让优生带动后进生学习,然后教师进行相应的点拨指导,这样可以突破难点,强调重点;三个问题紧扣诗歌内容,学生在理解清“花束”的比喻义基础上再去交流第二个第三个问题,就水到渠成了。)
六、总结:
1、课件出示世界各地儿童图:我们来看,无论是黄皮肤还是白皮肤、黑皮肤,大家像各色各样的花朵一样美,在地球这个大家园中和平相处,快乐的生活,不就组成了最美的花束吗?所以只有互相尊重,和平相处,才能呈现最美的画面。
2、再读全文。
(设计意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课文,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再次升华)
七、拓展阅读:
一支铅笔的故事 一天,一个企业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卖铅笔的小商贩,顿生怜悯之心,他把一元钱丢进卖笔人的杯中就走了。刚走不远觉得不妥,又返回来从卖笔人那取出一支铅笔,很抱歉地说自己忘记拿笔了,并且说:“我们都是商人,你是卖家,我是买家。”
一年后,一位穿着考究的商人在商务洽谈会上认出了这位企业家,并自我介绍说:“您可能不记得我了,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也忘不了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给我自尊的人。我原先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卖铅笔的小贩,是您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现在我真的成为一个小有成就的商人了。
思考:你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小故事加深学生对尊重和平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八、当堂作业:
1、背诵诗歌,要求:组长带领组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2、小组汇报。
九、课堂总结:
有一首歌深情地唱到:我们同欢乐,我们同追求,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让我们共同期待那没有歧视,人人平等的美好未来吧!让我们从小学会互相尊重,让世界充满爱吧!
第五篇:苏教版五语下24.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24.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两首古诗组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宋代杰出诗人苏轼所作,写的是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夏季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感悟古诗的诗情画意,辨析两首古诗的异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古诗词句意思。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揭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板书并齐读课题)。2.介绍背景。欣赏范读。
二、初读指导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2)指名画出停顿。(3)自读古诗,读正确。
三、复习学古诗的方法
第一步:释诗题;第二步:知诗人; 第三步:明诗意;第四步:悟诗情。
四、用“四步法”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课堂交流。
1.释诗题:(写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心情,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楼被美景深深陶
醉了写的诗。)
2.知诗人: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
辙合称“三苏”。
3.明诗意:
(1)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2)还有哪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云怎样?雨怎样?风怎样?水怎样?
(3)理解全诗。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4.悟诗情:
(1)创设情境:假如你来到西湖边的望湖楼上,看见了这疾雨急来急去的变
幻景色。你会怎么诵读?
(2)指名朗诵,体会情感。5.有感情地背诵诗句。
6.小结。苏轼在写景时,是抓住什么特点来的? 景物多:云、雨、风、水、山、船、地、楼。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动态多:翻、遮、跳、入、吹
五、拓展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背诵全诗。板书设计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 白雨跳株 变幻莫测 豪迈奔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借助阅读想象,感受西湖之美。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欣赏荷花。2.揭题。古诗播放,欣赏范读。
二、自主学习古诗
1.自读古诗,读正确。指名读古诗。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还有哪
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
2.补充:
(1)前两句意思是:毕竟是六月中的西湖了,风光和平时大不相同。(2)后两句诗写了西湖的荷叶、花,色彩鲜亮,而且对仗工整,是千古传诵 的名句。
3.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三、再次学习交流
1.你还想了解什么?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心情怎样?
2.同学之间讨论。反馈交流。(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
友人的眷恋。)3.看着满湖的荷花,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 4.有感情地读一读。配乐读。指导背诵。
四、深入研究学习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这两首诗
有什么不同?作者怎样抓住特点写的?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风雨天——景物多、变化快、动态多。《晓
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晴天——只写“莲叶”和“荷花”,突出静态美,色彩美,无边无际的壮阔美。——两句议论,两句写景。)
2.这两首诗在写景方面有何相似之处?(都是写西湖六月美景,景中有情,情
在景中,皆具诗情画意。)
五、作业设计
1.把诗变成一幅画,把六月西湖的美景画下来。2.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3.朗诵并背诵古诗。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接天莲叶 无穷碧 映日荷花 别样红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