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当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
浅析当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
------以成都市郫县为例
前言: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新能力和效果,对生态文明建设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成都市郫县生态战略地位特殊,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既是普通参与者,也肩负着一些特殊的使命和责任,郫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更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远远落后于建设实践,制度建设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郫县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郫县要更好地履行对国家发展和全省发展所承担的生态战略责任和水质资源战略支撑责任,走好民生为本循环发展之路,巩固已经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使郫县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就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郫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
面对传统工业社会所引发的全球性危机,思想革命和理论创新的浪潮席卷全球,传统工业文明模式的不道德、不可持续不仅被当代思想大师发现并指出,也被21 世纪初陷入全面危机(经济危机、能源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的地球现状所证实。
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才有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题中之意,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创新,从“协调发展”到“可持续发展”再到“科学发展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大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十八大所规划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部署。生态文明不再作为经济建设的一部分,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部分,生态文明与物质、政治与精神文明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鲜明的相对独立性。正是基于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 1 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多个层面,跨越微观、中观和宏观多个层次,涉及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多个主体,涵盖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多种环节,包含人口、资源、环境等多种要素。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系统全方位转型,从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到政治经济体制等,都需要彻底的改变。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着十三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体现了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升华和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更重要的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我们党的执政纲领,体现了党对人类文明演进规律的历史性把握。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内涵,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展示了更加美好的前景,也为整个人类 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新的巨大贡献。
二、郫县生态战略地位分析及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席卷中华大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浪潮中,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分别扮演着不同的重要的角色,中央引领全国的思想 解放和理论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者,是理论创新的主体。而地方党委政府则承担着具体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付诸中国 发展实践的实践主体。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党 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新能力和效果,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活动,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完 善体制机制、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实践效果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
成都市郫县是我国众多地方政府中的一员,由于其生态战略地位特殊,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大潮中它既是一个普通参与者,也肩负着一些特殊的使命和责任,郫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更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一)郫县县情独特,生态战略地位重要
郫县,地处成都西北城市通风口,向城市吹送来自高原的富氧离子。郫县,成都市最大的饮用水源地,源源不断地向成都输送市民所需的饮用水,承担着城市90%以上的饮用水供给。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赋予了郫县的天生丽质。
1.郫县的生态本底:上风上水,八河并流
岷江水经都江堰分流后,清澈流淌的生命之水,在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平原上枝丫般舒展,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四大干渠或分或合,又产生徐堰河、沱江河、府河及毗河,形成了八河并流的壮丽景观,沟渠纵横,河水温婉平和、精巧细致、可近可亲,给郫县平添了几分小桥流水般的婉约和妩媚,河流倒映蓝天白云,绿树掩映,景色旖旎,同密集的路网、竹木林盘、农舍院落交织一起,形成川西坝子独特的风貌景观。郫县的水质清冽,达到欧美标准,可直接饮用,是成都市最大的饮用水源,全市最大的自来水厂——六厂和七厂均坐落这里,供应了成都市90%以上的饮用水,成为城市的生命之源。
2.郫县——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公园”
这是一个四季绿树鲜花的地方,空气清新,气候温润,四季常绿,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公园”。这里是中国盆景之乡,全县花卉苗木超过10万亩,拥有全国最大的花卉苗木产业基地,拥有西部最大的玫瑰基地和鲜盆花基地,诞生了全国第一家农家乐,形成了风靡全国的休闲旅游模式。从空中俯瞰,郫县就像一颗巨大的绿宝石,镶嵌在成都平原上。
3.郫县—— 一流投资环境,凸显成都西门口卫星城发展优势
郫县,区位条件便捷,交通四通八达。距成都中心城区仅14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15分钟车程,距成都火车北站10分钟车程。地铁2号线、成灌快铁在犀浦同站换乘。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城市干道、区间道路,构成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县域公路密度2.7公里/平方公里。交通四通八达,物流畅通快捷。美丽的自然生态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备的功能配套,丰富的人文科教资源,极大提高了项目承载能力,提升了郫县投资价值。
依托工业集中发展区—成都现代工业港,按照集中集群集约和“环保、低碳、科技、高端”的工业发展思路,极力把生态工业做“强”。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从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平面工业向楼宇工业转变,园区企业从传统加工制造向科技型、总部型转变,全力培育壮大医疗设备制造、生物工 3 程、电子信息和电气机械等生态环保、成长性好、可持续的产业,当纳利、帝斯曼、正大等世界500强已抢先落户郫县。
4.宜人郫县的高雅气质:人文厚重
一座城市和一个人一样,必须具备自己独特的气质。“九天开出一成都,万脉千流源望丛”。三千年前,望帝教民农桑,丛帝治水兴蜀,留下了杜宇化鹃的动人传说,祭祀望丛二帝的望丛祠也成为成都平原重要的历史人文景点。郫城是古蜀人最早的定居点,在古城遗址出土的“大房子”,就是最早的定居建筑。古蜀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了农耕时代的辉煌文明,哺育了严君平、扬雄、张俞等众多名家大师,并代代延续,薪火相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现在,每两年一届的世界蜀商恳亲会,来自世界各地的蜀商精英都要汇聚郫县,祭拜望丛二帝,共商蜀商发展。
“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这条绵延数千年的人文河流,养成了郫县高贵典雅的城市气质。而这条人文河流始终在郫县这片土地上不息地流淌,滋润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时至今日,郫县县域聚集了西南交大、西华大学等21所高校,占全省国家部属高校的一半,占全市省属高校的43.7%,在校师生达到30多万人,成为高校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高素质人才密度最大的区域,强大的“智力引擎”推动郫县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城市,被命名为首批“全国文明县城”。
(二)郫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1.依托生态优势,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重点在农业的精细、精品和精深加工上做文章,按照生态、安全、高端的方向,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示范农业、观光农业、农业科技总部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重点打造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检测体系,打响郫县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品牌,建成服务都市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
同时,郫县着力提升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水平,引导发展一批精品园艺场和高端花卉苗木种植基地,重点把花园、友爱连片打造成为集培育研发、观光展示、市场交易为一体的精品苗木示范区。按照一三互动、文旅融合的思路,支持和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家庭农场、现代农庄、乡村酒店,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打 4 造全国一流的乡村休闲度假示范区。
2.依托全国唯一的川菜产业工业园区,提升发展川菜特色产业,围绕“双百亿”目标,制定川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豆瓣产业集团化发展,大力推动川菜产业链及产品创新发展,着力构建“研发、生产、流通、加工、配送、销售、体验观光”的完整产业链条,成为引领全省川菜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同时,政府、企业合力加大投入,构建完整的食品检测体系和有效的政府监督体系,加大宣传包装力度,努力将川菜产业园区打造成为食品安全放心园区。
3.设立生态红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一方面,坚决把住新上项目生态环保的“第一关”,有污染的项目,不管投资多大、利税多高,一律不得进入。坚持集中集群集约和“环保、低碳、科技、高端”的发展思路。更加强化创新驱动,抓紧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创业投资体系,着力推进创新平台在企业建立、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努力建设科技型园区、创新型城市。另一方面,对现有污染和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要坚决清理整顿直至关闭。严格控制水污染排放强度,健全完善环保基础设施,使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加大对污染行为的处理,不给任何污染行为以可乘之机,不给子孙后代留下环境包袱和污染遗憾。
4.郫县把实施环保重点项目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截至目前,重点累计投入资金30.24亿元,全面完成35个生态环保重点项目。建成1个县级、6个镇级、9个末端污水处理厂(站)和12个村级微型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近700公里雨、污水管道,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7.7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2%;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完成120公里健康生态绿道建设。
5.全县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9%,绿化覆盖率达43%,人均拥有公园绿地10平方米,全县14个镇均跻身环境优美乡镇。漫步郫县城乡,犹如置身巨大的花园,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公园,更是人们心灵的家园。
走进郫县工业园区,见不到烟雾、污水、垃圾,听不到机器轰鸣的噪音,满眼是绿荫如盖,芳草如织,鲜花点缀,鸟语花香,流水潺潺,宛似公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了双赢,成为环境友好型发展的一个生动例证。6.2012年,郫县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2013年,郫县获得国家生态县命名,并被列为全国第五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郫县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确立了“水润蜀都、生态郫县”的发展定位,按照建设成都西门口卫星城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生态乡村、品质城镇、美丽郫县”建设。
(三)制度缺失严重阻碍郫县生态文明建设
虽然近年来郫县生态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郫县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却严重滞后于郫县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法律政策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郫县的科学发展,严重阻碍了郫县生态文明建设。比如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相关生态法律法规在郫县宣传普及的力度较弱,缺乏细化可行的实施细则,生态执法监督检查跟不上,郫县的生态执法效果还不理想。郫县地方生态文明立法还不够超前主动,缺少目的性和针对性的立法调研和立法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政策和立法建议。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政策不配套和激励不到位的问题在郫县还很突出;还存在认识模糊、责任感不强、行动不积极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有诸多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违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逆向激励机制还存在;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逆向选择行为还屡见不鲜。唯GDP 独尊的政绩考核体系导致不计环境成本、不管生态后果、追求短期政绩的行为还有一定的市场,职务晋升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由于生态文明教育普及制度建设的滞后,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尚未牢固树立,低碳、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尚未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还有相当多的人把高碳、奢侈、损害环境的生活方式作为时尚追求,并且这种不良的消费行为正在向子代转移和扩散;由于生态公共产品生产激励制度建设滞后,作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公共产品主产区的郫县为全省全国持续发展做出的重要生态贡献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褒扬和经济激励;生态产品产区的产出效益无法内化为其经济收入,生态效益与经济收入的严重失衡挫伤了人们从事生态产品(包括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也使当地党委政府陷入履行对国家和民族生态责任与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两难选择。因此,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于巩固郫县已经取得的生态建设成就,加快郫县生态建设步 伐,推进生态产品主产区和受益区协调发展,确立“水润蜀都、生态郫县”的发展定位,把加快发展、保护生态,富民强县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经济强、生态美、人民富的生态区的发展新路,实现建设美好郫县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生态郫县建设步伐
面对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县的新征程,郫县将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生态环境为基础,生态文化为支撑,生态制度为保障,努力建设更加生态、更具品质、更为富庶的美丽郫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1.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按照建设“生态经济区”的思路,大力推进三次产业生态化、高端化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打造郫县经济转型样板,走出一条综合效益最大化、单位消耗最小化的郫县特色“产业倍增”之路,壮大美丽郫县的产业支撑。
2.着力构建生态环境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构建饮用水源保护工程项目体系、应急管理体系、网格化管理体系和目标考核体系,打造饮用水源保护样板。统筹推进城乡生态建设,构建新型城乡形态,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均等建设,打造城乡统筹发展样板。“水润蜀都、绿满鹃城、花香郫县”的美丽图景逐步呈现。
3.着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摒弃“重发展、轻保护”、“重物质、轻精神”的发展取向和人生价值观,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行政决策、生产经营、流通消费、日常生活,使“绿色GDP”成为各镇各部门的追求,使“绿色政绩观”成为各级干部的追求,使“绿色生产观”成为广大企业的追求,使“绿色消费观”成为全社会的追求。
4.着力构建生态制度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逐步建立绿色考评体系,设定考评程序,到2015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达到22%以上。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立足水源保护地优良的生态,郫县正千方百计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努力建设“更加生态、更具品质、更为富庶的美丽郫县”。
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生态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呈现,也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基础,更是人居品质的根本要件,是区域价值和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区位条件、优越的生态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凸显出郫县优越的人居价值。
郫县把开展生态系列创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着力提升区域生态品质,建设美丽郫县。为此,郫县按照“建大公园、建大景区”的要求,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和国家园林县城为抓手,在保护好“川西田园”美丽风貌的同时,广泛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生态园区等生态系列创建工作,努力构建“水润蜀都、绿满鹃城、花香郫县”的美丽图景,让区域的生态系统更加完善,让郫县和主城区的水质和空气质量更有保障,让“住郫县生活品质高”成为所有人的共识和现实。目前,郫县14个镇全部获得国家生态乡镇命名,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态乡镇满覆盖,建成123个市级以上生态村,生态村比例达80%;建成750户市级生态家园,4个园区获得省级农业生态园区命名。
结语:
本人出生在郫县犀浦镇,长期生活在这个宜居宜业和谐幸福的生态田园城市,亲身经历了一座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达、生态良好、形态优美、社会和谐幸福的西部新城强势崛起。成都自古以西为贵。成都西部,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还具有源远流长的城市文脉,养成了城市的独特气质和城市气韵。郫县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土质肥沃,物产丰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历来享有“银郫县”的美誉,自古就是理想的人居栖息地。
郫县,成都西门口卫星城,正出落成最宜居宜业的人居福地,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第二篇: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几点理性思考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几点理性思考
近年来,理论上,生态文明已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生态文明不仅是生态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还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等诸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特别是中共 “十七” 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同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建设和破坏并存的复杂状况,系统全面推进工作不够深入,发展法规政策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社会系统建构不够完善等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新意义,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一)生态危机需要生态文明的化解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对大自然大规模征服的时代,在短短的一百年里,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就远远超过了以前社会生产力的总和,但它也给人类带来了各种深重的灾难 — —物种减少、空气质量恶化、臭氧层变薄、温室效应等。历史已证明,一切肆意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各种行为,势必会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的环境公害,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其结果都是全球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人类开始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受悲观主义的 《寂静的春天》 《只有一个地球》 《增长的极限》 等一系列书籍、报告等的影响,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环保浪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 《里约宣言》 和《21世纪议程》 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二)发展转型需要生态文明的助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我国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矛盾比较突出,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不断加重,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带来的,若靠传统工业文明发展理念应对,不仅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有针对性地提出了 “建设生态文明”。唯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的工业文明,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出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综合治理,才能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行进。
(三)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国梦的新路径
风正一帆悬,生态文明建设适得其时其势。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新标志,是中共 执政兴国新方略。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的主题。可以看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所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 的新路径。
二、深度剖析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新实践,切实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在理论研究层面初步形成 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不断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可以按建设区域范围划分为省、市、县(区)、乡镇、村(社区)等不同层次。目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在国家层面由国家发改委、环保部、住建部、林业局、水利部、海洋局等多个部门结合部门职能主导相关试点工作。
(一)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
由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主导,优先在西部限制开发区域中人口资源环境条件较 好、产业结构比较合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消费模式具备一定基础的市、县实施。区分重点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制定试点市、县具体的选择指标体系和目标要求,探索不同区域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由国家环保部主导,试点单位要围绕 “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行为文明” 的目标要求,科学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统筹规范实施。2008年,环保部发布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要求建设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体系、环境安全、文化道德和体制机制。到2013年10月,批准了6批共125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市、县、区)建设试点
由国家环保部主导,到2012年11月,全国已有海南、吉林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生态省建设,超过1 00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市、区)建设。截至2013年1月,共建成国家生态市(县、区)55个。同时,2013年4月命名建成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 “国家级生态乡镇” 629个,2014年6月命名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之 “国家级生态乡镇” 829个。
(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试点
由国家林业局主导,要求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 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一定指标要求,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截 至2014年9月,全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5个城市获得 “国家森林城市” 称号。
(五)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是由国家住建部主导,由国家建设部自1992年发起的,要求 “分布均 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是国内重要的城市品牌之一。2004年,建设部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首批试点城市有青岛、扬州、南京、杭州、苏州等11个地市,但至今尚未正式授予任何一座城市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称号。
(六)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由国家水利部主导,要求 “有效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立 ‘三条红线、四项制度’ ;基本建成节水型社会,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增强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 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体制基本理顺,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七)美丽乡村试点
由国家农业部主导,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为目标,2013—2015年,在全国不同类型地区试点建设千个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 “美丽乡村”,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2014年1月,正式确定1 100个乡村为全国 “美丽乡村” 创建试点乡村。
(八)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 由国家海洋局主导,2013年已批准山东省威海市、日照市、长岛县,浙江省象山县、玉环县、洞头县,福建省厦门市、晋江市、东山县,广东省珠海横琴新区、南澳县、徐闻县12个示范市、县(区)为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首批示范区评选工作是在山东、浙江、福建、广东4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范围内开展。
三、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新研究,切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实践
生态文明不仅是生态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还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等诸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继续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进一步加强基本性研究。深入研究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基本原则和规范、发展建设 客观规律,奠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加强适用性研究。抓紧开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深入研究破解重大难题,围绕实施 “十二五” 规划和 “十三五” 前期重大战略及基本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升级,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国情、吃透世情,提出具有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加强国际性研究。立足国内、面向国际,进行系统思考、综合研究,推动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技术、政策、措施与国际发展趋势相对接。
(二)继续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实践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正昂首阔步迈入社会主义生 态文明新时代,生态文明将引领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源头上抓起。在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而重化工又消耗了这70%中的70%,加上一些地方和行业 “三高一低” 的粗放式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搞好 “两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我们必须节水、节地、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第三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意见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意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安排和部署,明确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这对建设美丽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要建立科学的决策和责任制度,提高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领导力。应考虑改革党政干部考核评价任用制度,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者生态文明建设的问责力度,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绩作为任用干部的依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要的是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促使领导干部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要建立有效的执行和管理制度,提高生态文明制度的执行力。要按照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推动现有各种法律的生态化调整。
第三,保护生态环境还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促进民间环保组织健康发展。要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第四篇: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作者:zhujiuxiang 于 2013-11-30 11:32 发表
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多年来,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目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矛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隐患,生态产品成为当今中国最短缺的产品,生态差距成为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自然的、历史的原因,但不得不承认,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及其部分领域和区域的盲目开发、无序开发、过度开发是主要原因,而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则是更深层面的制度原因。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没有建立起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如,市场没能很好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相当程度上、许多领域中,主要还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或在政府不合理干预下配置资源。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先征后返、财政补贴、电价优惠、降低环保标准等进行招商引资,带来产业转移的早熟,加剧了产能过剩,而产能过剩,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税收和价格机制还难以有效抑制对资源及其资源性产品的过度需求,由于土地可以卖钱,各级地方政府对占用土地的需求几乎是无限大的,工业用地、水资源、能源等的价格偏低,占用湖泊、河道、湿地、林地的成本过低或基本无成本,远远无法弥补生态价值。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多于其财力,迫使其不得不圈地卖地融资,导致耕地和生态空间被过多占用。以C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和干部任用办法,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缺乏制约和责任追究等,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我们已经建立了不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但不系统、不完整。源头上,没有建立起有效防范的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
还没有完整建立,许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所有者不到位,用途管制在耕地方面落实较好,但没有扩展到占用其他自然生态空间。过程中,没有建立起严密监管的制度。对各地没有资源环境方面的警示和约束,一些地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后仍在过度开发;环境保护的制度不少,但在环境保护中居核心地位的污染物排污许可制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还很不健全。后果上,没有建立起严厉的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没有追责。一些不法企业偷排、超排,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也只是象征性地交点罚款就可摆平,等等。
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源头严防的制度体系
源头严防,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治本之策。《决定》提出了7个制度,构建了源头严防的制度。
(一)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这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分别为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但目前没有把每一寸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确定清楚,没有清晰界定国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的所有者,没有划清国家所有国家直接行使所有权、国家所有地方政府行使所有权、集体所有集体行使所有权、集体所有个人行使承包权等各种权益的边界。要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二)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我国宪法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相关法律规定了全民所有水资源、森林、土地等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代表者。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权益不落实;监管体制上没有区分作为部分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的权利与作为所有自然资源管理者的权力。随着自然资源越来越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资源的资产属性越来越明显,市场价值不断攀升,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的未来价值、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大。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
制,就是要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思路,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授权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者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对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范围、用途进行统一监管,享有所有者权益,实现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
(三)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国家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行使所有权并进行管理和国家对国土范围内自然资源行使监管权是不同的,前者是所有权人意义上的权利,后者是管理者意义上的权力。我国实行对土地、水资源、海洋资源、林业资源分类进行管理的体制,很容易顾此失彼。必须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者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统一行使全国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空间和所有海域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职责,对各类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的用途管制制度,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的系统性修复。
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过程严管的制度体系
过程严管,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决定》提出了5个制度,构建了过程严管的制度。
(一)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使用自然资源必须付费,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我国资源及其产品的价格总体上偏低,所付费用太少,没有体现资源稀缺状况和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必须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我国工业用地总量偏多,居住用地偏少,比例失调。原因之一是土地价格形成机制混乱,各地为招商引资,工业用地实际出售价格往往低于基准价,甚至零地价,为弥补工业用地上的亏空,居住用地屡屡被打造出“地王”,价格畸高。要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从源头上缓解房价上涨压力。同时,要通过税收杠杆抑制不合理需求。当代的价格机制难以充分体现自然资源的后代价值,当代人不肯为后代人“埋单”,必须通过带有强制性的税收机
制提高资源开发使用成本,促进节约。要正税清费,实行费改税,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如,若对抽采地下水实行水资源税,就可以有效抑制过量开采地下水的行为。
(二)实行生态补偿制度
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是在发展,只不过发展的成果不是生产工业品和农产品,而是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生产者向生态产品消费者出售生态产品,理应平等交换、获得收入,这不是施舍或救助。生态产品具有公共性、外部性,不易分隔、不易分清受益者,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应该代表较大范围的生态产品受益人通过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购买生态产品,这就是生态补偿。所以,要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对生态产品受益十分明确的,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如河北的张承地区,肩负着为北京、天津提供优质足量水资源的主体功能,京津两市就应该给予必要的补偿,并使之制度化。这样,才能使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地区,不吃亏、有收益、愿意干。
(三)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一定地域空间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水、土地等不宜跨区域调动的资源,以及无法改变的环境容量,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理极限,不是靠价格机制能调节的。我国不少地区在现行发展方式下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已经超出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极限,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过高,生态空间和耕地锐减,大量开采地下水,污染物排放超出环境自净能力。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就是根据各地区自然条件确定一个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红线,当开发接近这一红线时,提出警告警示,对超载的,实行限制性措施,防止过度开发后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
后果严惩,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决定》分别对领导干部和企业个人,重点提出了2个方面的制度,构建了后果严惩的制度。
(一)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这是针对领导干部盲目决策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而实行的制度。我国生态环境的问题与不全面、不科学的政绩观及其干部任用体制有极大关系。一些地方为了一届任期的经济增长,不顾及资源环境状况盲目开发,尽管可能本届任期内实现了高增长,却造成了潜在的生态环境损害甚至不可逆的系统性破坏。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就是要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终身追究责任,不能把一个地方环境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官还照当,不负任何责任。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环境状况、林地、开发强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在领导干部离任时,对自然资源进行审计,若经济发展很快,但生态环境损害很大,就要对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
(二)实行损害赔偿制度
这是针对企业和个人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而实行的制度。在国土空间开发和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违反法律规定、违背空间规划、违反污染物排放许可和总量控制的行为。对这些破坏性的行为,要严惩重罚,加大违法违规成本,使之不敢违法违规。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中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处罚数额太少,远远无法弥补生态环境损害程度和治理成本,更难以弥补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的长期危害。要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让违法者掏出足额的真金白银,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决定》在资源节约集约使用、退耕还林、耕地河湖休养生息、环保市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区域联动机制、国有林区经营机制和集体林权、环境信息公开等方面提出了改革要求。
只要我们坚决落实好《决定》提出的制度建设任务,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中,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就一定能逐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早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成美丽中国
第五篇: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研究
【摘要】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一直坚持的一项基本道路,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道路中一项重要的方面,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居民的生活以及社会的稳定,是一项艰巨且重要的重大工程任务。法制建设作为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工具,应该得到应有的保障。
【关键词】生态文明,法制保障,研究 一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可谓寻得了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良策,为造福子孙,惠及中国人民千秋万代的最伟大的、根本性的事业确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目标。
二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的重要性
文明起源于自然。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1.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的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2.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在政治制度方面,环境方面的问题当涉及到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的问题时,便成为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主要关注点;另外一点在物质形态这一层面,创造了新的物质形式和关系,改进了传统的物质方面的生产领域,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新的产业体系和结构,如循环型经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物质产业、低碳发展;在精神领域,能够创造新的生态文化表现形式,这其中包括了环境方面教育、关乎环境的科技、影响环境的伦理以及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等。
3.建立健全良好的法律制度并确保其实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所有社会必须有解决冲突、维持或构建秩序的程序,生态文明观提供了一种关于秩序的背景观念,使人类社会得以在与自然的和谐中持续发展。而法律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之一。毋庸置疑,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涉及到对人与人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进行约束的制度建设问题。社会法制的发展对这种约束将是实质性的,它会约束市场如何运作,并确保维持这些约束条件,以促使市场为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共同福祉和活力而运转。可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制建设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表现和方法。
4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实现要靠法治。
法治是创建和维持秩序的保障,要正确地发挥法治的作用,就必须采取共同行动,制定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法律,树立正确的文明观。而变革旧的观念并育养先进、文明的法制观念,创建合理、和谐的法律制度且使之不断完善,其根本则在于教育,在于培养、改善、提高每一个人的人文素质。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抛弃过去那种对地球可以自由地任意攫取的思想,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必须运用集体的智慧把力量集中起来,明确我们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我们在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任重道远。
三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现状
2013年10月21日,环境保护法修订案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进行三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1989年实施以来,第一次进行修正。值得注意的是,自2012年草案一审稿民意征求激起一场强烈的公众表意“风暴”后,此次在众多立法修法中又进行了“第二次民意征求”,同时,环保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报送了对环保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官网全部公开。在这封被许多媒体认为在“中国修法史上前所未有”的函件中,民意表达被放在了显著地位。环保法修订如此吸引大众视野,表明了民众对于公民环境权的注重,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环境现状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在一个新的层面,正是对于当前社会发展主要问题与民生促进焦点的考量。
长久以来,我国环境资源破坏制约经济长效发展,生态破坏日益阻碍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尤其近两年来频发的雾霾现象更是将公众的视线从经济增长转移到环境安全;同时,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深化,以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短视发展破坏社会长治久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价值排序在悄然发生变化,民众、社会团体与政府从不同角色出发,均越来越注重环境问题,各方力量从不同价值取向的频繁交锋到达成生态文明建设共识乃是形势发展的必然。就在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迎来三审的第二天,哈尔滨市所有中小学就因为严重雾霾而全面停课,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如何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民众、政府共同关心的议题。
1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和途径
法治以其独有的性质给予生态文明建设以制度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多元化的调控手段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法具有规范性、程序性、稳定性、可诉性、公开性与强制性,是人与人、社会、自然的行为规范工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支持。相较于法制,作为动态之治的法治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方面的依法而治,而立法即法律制度的完备是这一切的起点。科学的立法是以现实为依据,以公平正义为价值,以可实行性为关键,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控的良法的建立。
以此次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历程为例:从2012年的一审草案到目前的三审草案,本次修订从人大立法会到专家讨论、民众参与,充分吸收了各方积极的建设意见,从而形成了针对客观实际,立足现实,具备可执行性的修改预案。
针对目前环保工作面临一些突出问题,诸如一些地方因经济发展的冲动而忽视环境保护,有些企业单纯追求利润而无视社会责任,环境保护执法不严、处罚过轻、违法成本低,环保宣传教育薄弱、公众环境意识有待提高等,草案作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修改。
针对环保资金投入力度问题,建议增加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针对处罚过轻问题,建议增加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查封、扣押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进行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同时引入了“按日计罚”。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对污染者的处罚上限就是100万,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是我国环境问题频发的关键所在,对此此次修订案草案明确,企业事业单位如果存在违法进行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将会受到罚款处罚,而且会被责令限期改正,如果发生逾期不改正的情况,将依法做出严厉处罚决定的执法行政机关就在当日可以按照原来的处罚数额继续按日进行连续处罚。
针对某些地方因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建议将修正案草案二审稿中的第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的主体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应当作为对考核对象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并向社会公开。在三审稿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的修订。考虑到环境公益诉讼是一项新制度,专家建议宜积极稳妥地推进确定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也需要考虑诉讼主体的专业能力、社会信誉等因素,防止滥诉。据此,建议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由二审稿的“中华环保联合会及在省(区、市)里的环保联合会可向人民法院提诉讼”修改为三审稿的:“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同时,正是因为全社会对于此次修正草案的关注,以及广开言路、积极响应的立法修法精神,使得民众的意见在此次修订中,得到了显著体现,如此形成的草案,乃至以后将正式颁行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必然会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遵守,也会激励社会各界,运用法律制度,积极监督自我与其他社会经济的参与者共同维护生态建设,使社会全体成员成为环境的守护者,这就是法治的价值认同。
四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
强化法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是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
1.将生态文明、环境权的地位上升到宪政高度
要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进行修改,使其既有防治环境污染的功能,又能对自然资源提供保护,真正起到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作用。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立法明确公民享有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将环境保护从现在的国家政府的事变成广大民众自己的事,调动他们运用正常法律途径解决环保问题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参与的目标。
2.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项目设计市场准入的核心内容之一
实施公开透明的听证制度,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的发生。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和改革措施的确定实行听证会制度,通过面向全社会的公开听证确定这些项目和措施是否对生态具有潜在的威胁。
3.推进生态文明司法的专业化与专门化。
在司法工作机制上,应结合国家正在进行的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改革,在全国统一设定环境保护审判庭、合议庭以及环境保护法庭的标准,明确环境保护案件的主管范围。并由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行使司法解释权,指导全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审判工作。解决司法权统一行使问题。保证司法工作机制的顺畅。此外,要加强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公正、信得过的司法队伍,提高司法人员的生态法律素养,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力度,强化司法强制力,提高司法的权威、效益和效率。
五 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项工程需要一代接一代不断的努力,而且涉及到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每个角落和方方面面,不单单包括政治制度方面,还包括经济发展的模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等等,这都需要我们统筹兼顾、协调进行、和谐发展。任何一方面疏漏都可能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失败。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加快法治建设的步伐,让法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的选择,最重要的保障。参考文献:
[1] 周珂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制理念更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年4期第73页
[2] 帕提古丽·库尔班 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思考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4期第59页
[3] 汪培文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制 绿色视野-2014年5期第143页
[4] 刘卫先 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路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8期第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