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延伸阅读:发展现代农业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延伸阅读:发展现代农业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这阐明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明确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要求。我们应深刻认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求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化、信息化含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需要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把农村有限的生产资源和经营要素集中起来,实现优化配置。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快速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需要继续探索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农业经营体制,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将分散经营的农户有机联结起来,把农村有限的生产要素和资金集中起来,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推动农业生产与市场紧密对接;形成和拉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调节存在滞后性,农业生产由于周期长,这种滞后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对市场方向把握不准,面对农产品市场波动往往比较被动,利益容易受损;个体农户生产组织、科技应用、产品营销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调控和引导,搞好产业规划布局,科学确定农业发展重点,更好地配置农业资源;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运销,减少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应对风险能力;有利于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把握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着力点。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金融部门应加强业务创新,提供便利、多样的信贷服务。结合基层信用社改革,提高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水平,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支持。保险部门应拓展农业保险,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抗御风险能力。其次,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应落实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具体化。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发新产品、更新加工设备、改善服务设施。利用财政扶持资金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贷款担保机制,帮助其扩大经营规模,增强辐射带动效应。
第三,加强人才培训。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业科技人才和业务骨干进行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员的素质,全面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第四,大力转变政府职能。有关政府部门应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变直接干预为市场引导,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建立健全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生产经营、技术推广、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服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各种支农建设项目。
咸阳人事考试网(http://xianyang.offcn.com/)
第二篇: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势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2007年04月24日
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各地要加快制定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细则,有关部门要抓紧出台具体登记办法、财务会计制度和配套支持措施。要采取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税收和金融政策,增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示范项目资金规模,着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编者按如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让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千变万化的市场,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实践表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条有效途径。2006年10月3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并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专门规范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也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推进农民的经济互助与合作。这部法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如何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以新型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4月19日,本报邀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李春生与河北清苑县委书记和山东枣庄的一位农民,围绕合作社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对话。
对话人———
李春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国际合作社联盟副主席石海林:河北清苑县委书记
贺宝玺: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合众乳业合作社主任
策划人———
李力:本报产经新闻部副主任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是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意义重大而深远
李春生:2006年10月3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今年7月1日将正式实施。这部法律的出台,直接关系到“三农”的发展,特别是关系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专门规范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也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来,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推进农民的经济互助与合作。该法开篇便明确了立法宗旨: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法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是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意义重大而深远。第一,它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第二,它为规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三,它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万余个,参加的农户达2363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
这部法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法引导和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必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具体来讲,这部法的出台有利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也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产品质量和标准的提高。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利于农民的素质、合作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和自我服务水平的提高,最终促进农村的民主化管理,和谐社会的发展,促进整个新农村建设。
石海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确实体会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特别重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几年应运而生,有的发展很不规范,急需这么一部法律来规范它的发展。贺宝玺:我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之后,对以后的发展更有信心了。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符合我们农民的意愿,必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合作社是对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创新
石海林:现在中央抓新农村建设,实际上核心还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经济发展了,农民有钱了,许多事就好办了。现在农村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让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从我们清苑县农村的情况来看,我觉得现在农民所思、所盼、所想的有四个问题:一是现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阻碍了农村的发展;二是有些地方农民最需要的政策、法规和信息服务等等通达不到村、不到户;三是农村流通条件不发达,农民需要的好商品难以买到;四是农村目前还比较闭塞。我们迫切希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承担起解决这些问题的任务,为农民真正办一些实事。
贺宝玺:我2003年9月开始组建合作社,在实践工作中我的体会是,建设新农村,不走合作的路子确实不行。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枣庄市山亭区上个世纪70年代建了一个乳品厂,农民依托乳品厂发展养牛业,后来乳品厂倒闭了,农民没有地方卖奶,就把牛奶倒掉,有的农民甚至把牛杀了。现在农民有愿望联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成立了合作社。我们首先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帮助农民解决了牛奶销售的问题,一下子就把龙头企业与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对接了起来。农村必须得搞合作经济组织,否则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是挣不到钱的。
李春生: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应主要把握好这样几个方面: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统领农业的发展,以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的经营制度来管理农业。这里提到用现代的经营制度来管理农业,就需要有一个外在的组织形式保证经营制度的实施,这个组织形式的一个最好的载体,应该是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
在农村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后,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这个层面上,我们做得已经相当不错了,潜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在为农服务的这一层面还比较滞后。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在这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发展合作社的条件和土壤,农民有需求,为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越来越感觉到这种规模细小、松散的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很难适应大市场的需求,于是就有了自发合作与联合的诉求。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重要载体,它就像一条扁担,一头担着企业,一头担着农户,既解决了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对接的问题,又解决了入社农户与龙头企业进行对话、协调,维护自身权益的问题。因此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经营的重要载体,是对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充实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创新。
搞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就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贺宝玺:我们合作社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搞标准化生产,不搞标准化龙头企业就不要你的牛奶。我们计划帮助农民建养殖小区和挤奶中心,可依靠农民出资眼前还有很多困难,希望能得到政府的扶持。建一个养殖小区大约需要投资50万元左右。
石海林:50万不够,我们县建一个养殖小区需要投资130万元左右,一年建了11个,一个小区的容量设计是800头—1000头奶牛,一个小区养殖500头奶牛只能获得微利,养殖800头奶牛才能获利。有了标准化才能真正保障农民的权益。
李春生:《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依法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会有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
刚才大家讲到标准化问题,我们供销社有一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政府对此还有些扶持。靠一家一户确实很难搞标准化生产,而专业合作社搞标准化生产有很大的优势。目前许多国家也是通过各种合作社来推广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例如,现在我国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人民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利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能更好地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也能更好地保证食品生产的质量。同时,从流通环节入手,发展流通类型的合作社或现代流通网络,严格市场准入,对于做好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供销合作社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发展专业合作社方面有诸多优势
石海林:在新农村建设中包括在现代农业的建设中,需要供销社系统发挥优势,找出自己有所作为的平台和切入点也是个关键。
李春生:你说到点子上了。供销合作社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一直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和办社方向,推进自身改革,积极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专业合作社方面有诸多优势:一是网络优势。供销合作社已形成遍布全国城乡的庞大网络,全国有基层供销社2.2万多个,综合服务社14万多个,农村经营服务网点40多万个,省(市、区)、市(地)、县都设有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二是经济优势。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截至2006年底,全系统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达到1604家,发展各类商品生产基地8300个。去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7489亿元,利润79.5亿元,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三是政治优势。长期以来,供销合作社一直坚持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贴近农村、贴近农民,在广大农民群众中享有比较好的信誉,可以说对农民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四是经验优势。
通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供销合作社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供销合作事业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到2006年底,全系统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3万多个,共吸收各类成员610多万个,分别占全国的22%和26%。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带动力和规范化程度都远高于社会平均值。五是人才优势。供销合作社系统有大量长期从事合作经济研究与实践的人才。
目前,我们正发挥上述优势,积极实施“两大工程”。一是“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也称“新网工程”,主要是通过改造、提升、整合、优化供销社现有经营网络资源和传统经营业务,致力于建立以“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为主体的沟通城乡、“双向流通”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二是“千社千品富农工程”,主要是每年从全系统选择1000个规范的专业合作社,根据产业优势和地域特点,塑造1000个特色农产品品牌;5年时间,扶持5000家专业合作社,塑造5000个特色农产品品牌。每个专业合作社平均带动社员1000户以上,通过此项工程直接带动500万户农民,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实现增收。
目前,我们首先着重抓的是“新网工程”,用现代的经营方式整合、改造好我们传统的网络,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全系统有35%的经营网点纳入了连锁、配送体系,商务部搞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农家店中,65%左右是供销社的网点。按照国家的标准,我们设想在3年至5年内,通过连锁配送经营实现的销售额占全部商品销售额的比重达到50%以上。“新网工程”目前正在申请立项。其次,我们要突出抓好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我们不仅仅自己创办专业合作社,而且要搭建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服务的平台,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向他们提供服务,依法通过民主、自愿的原则,扩大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组织资源。第三,大力发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项工作做好了,供销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就充分显现了,而且这方面我们已经有许多好的典型,如山东日照供销社搞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效果非常好。建设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农民欢迎,政府满意,而且具有可持续性,因为它是按市场经济的原则去运作的。
石海林:供销社在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这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供销社是老合作经济组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建立,它有非常好的基础和非常好的网络;二是供销社有一大批素质非常高的经营人才;三是农民非常信任供销社,一个大村有几个商店,挂供销社的牌子和不挂供销社的牌子,老百姓认可程度不一样,经营额也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在建设新农村中供销社肩负着重要使命。
我们县供销社目前主要抓三项工作:第一,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我们县成立了38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形式各异,有些是供销社干部下去领办,有些是退休的老同志组织的,有些是在职的干部组织的,有些是农民、经纪人组织的,有些是龙头企业的企业主组织的。
第二,建立农村流通网络。我们发挥供销社联合合作的优势,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构建三大流通网络。一是农资网络,县社以金桥农资配送中心和绿农农药配送中心为龙头,通过发展农资商品直营连锁店和加盟连锁店,整合原有的农资经营网络,形成覆盖全县的农资流通网络格局,已发展连锁配送网点196家,统一配挂了清苑县供销社农资连锁加盟店的牌匾。二是日用消费品网络。县社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利用供销社的老场地和老能人,请他们出来当业主,有的利用农村的新能人,建立对老百姓负责的、安全的、高质量的超市。而且我们每建一个超市补贴3000元。三是农副产品购销网络。以清华果菜有限公司为龙头,以18家农副产品购销型专业社为基础,构建农副产品购销网络,沟通农民生产与销售市场。
第三,建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我们县有290个村,在87个村率先试点搞村民中心,主要以供销社的老框架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以原有大队部为场地,建立村民中心,为农民提供的服务包括法律服务、计生服务、伤残老人的服务、育龄妇女的保健服务、少儿服务,主要以服务“三农”为主。
我们县供销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等不靠,而是根据农民的需求,不断拓宽经营渠道,建了许多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促进了县供销社整体实力的增强。现在我们县里农村门脸最漂亮、实力最雄厚的商店是供销社。
李春生:你们县通过基层社的改革和体制创新,通过对供销社老网络、老网点的整合、改造,使供销社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供销合作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既然适应了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和现实的行政管理体制,应该也能够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中、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各级地方政府完全可以把供销社作为依托和信赖的一个抓手。
贺宝玺:搞合作社离不开供销社系统,我们刚刚组建合作社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在当地供销社指导和帮助下,知道了怎么去组织,怎么去规范,怎么去发展。合作社今后的发展也离不开供销社。我们合作社刚成立时,入社的农户只有18户,现在已经有200多户
了,还带动周边4个县的农户加入合作社。现在我们合作社的社员越来越多,要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配种改良等服务。我们下一步还要搞标准化生产,建养殖小区,需要政府在土地、技术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这就需要供销社帮助协调解决问题。目前我们山亭区已经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列入了区供销社管理。
为了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一定阶段,趋势就是走向联合李春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紧紧依靠政府的支持,依法自愿组织,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发展起来。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标志着长期困扰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法律缺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进入一个规范、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当然,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还不强。从长远角度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走向联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农民基础上的合作,在合作基础上的联合”。合作社通过联合可以增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可以解决单个专业合作社解不好、解决不了的问题。
供销合作社在这方面正发挥着积极作用,各级供销社联合社通过联合有关部门和组织,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为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技术培训、信息咨询、业务指导、法律维权、产品营销、政策协调等服务,深受会员和广大农民的欢迎,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肯定与支持。目前,部分省区市和226个地(市)、1000多个县依托供销社成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合作社的事业是一个朝阳事业,国外也是这样,合作社的发展历史悠久,而且势头很好。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合作社的发展,这已成为人们广泛的共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社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成功实践,对发展合作社的认识会逐步提高。各级政府对其发展会给予更多、更好的扶持。合作社发展的环境会更为宽松,合作社一定会有一个更快的发展。
合作社的理念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与我们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一致的。从这点来看,合作社既是一个奉献者的事业,也是一个有光明前景的事业。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高度,就应该对这项事业充满信心。
贺宝玺:听您这么一讲,我们发展合作社就更有信心了,感觉前途更光明了。山东省威海市供销社立足服务“三农”,坚持以所属各农资公司为主体,以连锁配送为核心,以科技服务为手段,充分发挥全市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图
为威海市荣成滕家镇农民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购优质种子。王佳琛
贺宝玺、李春生、石海林(从左至右)在交谈。本报记者赵晶摄对话结束后,李春生等与本报记者合影。本报记者赵晶摄
第三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本站推荐)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农民日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这是中央从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出发,着眼加强农村制度建设与创新,对扶持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做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探索和伟大创造,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村经营体制的重要途径。农村改革30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基石,保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推进,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加强。培育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专业协会等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农户在自愿基础上的联合与合作,着力提高统一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既不动摇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不改变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又可以发挥社会化服务的作用,体现专业化生产的优势,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连接,促进农业生产资源和经营要素的优化配置,还可以延展生产经营链条,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实现规模经营、节本增效。实践证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有利于促进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有利于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这种经营形式在实践中一出现,就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和拥护。我们要顺应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毫不动摇地引导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党的“三农”工作理论和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劳动者的联合与合作是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合作经济思想,从我国国情出发,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与发展工作,带领农民走农业合作的道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理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央多次强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并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008年9月,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河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时指出:“实践证明,在坚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通过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经济,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
子。”他殷切希望大家继续探索,更好地把农民组织起来,给农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要积极发展多种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其它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组织,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6个一号文件,都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出了明确规定。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一步做出部署,要求更加明确,政策更加完善,措施更加具体。我们党关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思想理论,以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户联合与合作的方针政策,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既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又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政策支撑。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领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组织形式。综观当今世界,凡是现代农业发达的国家,都离不开具有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特征的农业合作社。欧美等发达国家80%以上的农户都加入了农业合作社,有的农户还同时加入两个以上的合作社。通过农业合作社,有效保护了农民利益,推动农业生产走上了专
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道路。比如欧盟各国,农业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占当地市场份额的60%左右。在法国,90%的农户成为各类农业合作社成员,合作社收购了全国60%的农产品,占食品加工业产值的40%,通过合作社出口的谷物占45%,鲜果占80%,肉类占35%,家禽占40%。在美国,由合作社提供的化肥、石油占44%,贷款占40%,由合作社加工的出口农产品占到农产品出口总量的80%。
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明显加快。目前,全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7.8万多个,成员总数近2500万。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行标准化生产,开展品牌化经营,积极带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对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建设现代农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成为“农资下乡、农产品进城”的重要组织载体,有的成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摇篮,有的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生力军,有的成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新舞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成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密切干群关系和增强农村社会和谐的纽带,成为通往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桥梁。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建设现代农业,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和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建设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与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和制度,再先进的物质装备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各国国情不同,农业现
代化的路径选择也各有不同。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户联合与合作,通过农业生产规模的聚集和扩大,实现规模经济的发展。毫无疑问,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种必然和现实的选择。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要真正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还要做出长期努力,需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从总体上讲,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的能力还比较弱,经营规模还不够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还不够强,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步伐。要切实贯彻落实好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各项规定,牢固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和农民的观念,强化扶持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必须更加重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注重在规范中促发展,在发展中逐步规范,同时要加强宣传和培训,使法律精神真正为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所掌握和运用。必须更加重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不断完善产业、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必须更加重视发挥政府的指导、扶持和服务作用,地方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科学有效地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使一批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率先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必须更加重视发
挥人才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提高合作社管理和服务水平。必须更加重视发挥舆论的宣传和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环境,广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好经验、好典型,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影响。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兴未艾,《中国农民合作社》杂志创刊恰逢其时。希望《中国农民合作社》始终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时传递给合作社及其成员;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唱响主旋律,广泛交流各地合作社发展的有益经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有利的舆论氛围;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生动实践。要努力把杂志办成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法规的主阵地,展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就的大舞台,传播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知识的新天地,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研究的百花园,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积极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蕴藏着巨大潜力,孕育着无限希望。我相信,有党的正确领导,有国家的法律保障,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有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定能够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一定能够引领广大农民群众奔向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
第四篇:固城乡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固城乡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2009年,固城乡始终把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大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管理新模式,有力促进了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固城乡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已发展到21个,带动农户数为3100多户,19000多人,覆盖农户占全乡的比例达30%。
第一,坚持广泛宣传,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浓厚氛围
固城乡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打印成宣传资料,无偿发放给前来咨询的农民,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奠定了舆论宣传基础。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宣传报道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登记以及发展的相关情况,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积极提供政策服务和专业指导,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第二,探索发展模式,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格局 一是坚持规模发展。规模发展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方向。围绕规模发展,固城乡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强化农民规模发展的意识,提高农民自觉组建较大规模的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目前,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参与成员5人,人均带动农户数达30户,发挥了很好的规模发展的优势,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好地发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固城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二是坚持多元结构。在兴办主体上,鼓励农民通过合作自办、能人牵头创办等形式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形式多样化。在专业范畴上,则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储藏、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经营技术、信息服务及其他与农业生产有关经营活动,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专业广泛、类别齐全、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发展特色产业。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农民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或资源优势的专业合作社,不搞一刀切。在内部股权结构上,鼓励农民采取货币、实物、技术等形式投资入股,实行企业化运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第三,坚持专人指导,提高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的本领和专业知识
固城乡大力推行科技兴农、科技强农,注重引导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科学技术含量和成分,指导农民走科技发展的道路,有效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质量和后劲,使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稳步发展。
第五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扶余市农村经济管理局 于国凤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主体,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的必由之路。当前各类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兴起,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亟需引导扶持,以此来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虽有较快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总体规模较小,基础比较脆弱,认识和发展的内动力不足,利益机制不完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亟待提高,扶持力度不强,以及当前的政策导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模化经营的进程:
(一)组建目的不够纯正。
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建之初,就错误的认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为了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和优价购买生产资料等。不给钱就不做事,给了钱又乱开支,做表面文章;有的合作社单纯为了减免工商税收和享受政策优惠成立的,目的是降低费用;更有打着合作社牌子的个体户等等。不太纯正的目的必然导致部分主体形同虚设,难以真正有效地规范运作起来,产生合作效益,难以体现办社、办场成效。
(二)主体法律意识淡薄,身份不明确。
有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意识淡薄,在工商登记注册时,履行相应手续,套用别人的章程,成员至少5人,出资人也不少,其实质并非一个联合经营体,只是由1人出资注册,但帐务处理中成员帐户名下会有相应的股金与量化份额,如果产生纠纷,注册人必须按章程约定来履行相应的责任,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三)管理不规范,内控形同虚设。
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机构不健全,制定章程流于形式,都是照搬照套形成的,可操作性不强,限制了合作社自身的发展,导致了管理的随意性与经营的混乱局面。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可执行力偏弱。有组织却无作为,使得合作社失去了应有的凝聚力和带动力,不能更好地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就会存在好则合,不好则散的现象,制约了合作社自身的健康发展。
(四)量大质轻,管理难度大。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化农业的主导力量,也是创新农业的必由之路,所以,农村涌现出一大批人跟风建社,各地普遍存在合作社数量庞大,但实际运营的却不多。即使运营,也是家庭农场或大户的模式,并且有些人即注册了家庭农场,又注册了合作社,出现了一个主体,双重身份,这样就造成了“空壳社”较多,管理难度大,一旦有政策又蜂涌而上。
(五)合作形式松散单一。
从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形式来看,大多合作社是简单松散的几个成员间的合作,他们以理事长占绝大部分股份,其他成员以少量资金或土地入股到合作社,按其出资额对合作社承担义务,同时也享受相应的权利,但是,以土地入股的合作社成员极少,他们更希望土地以转包方式流转给合作社,这样可以有保底收入,风险性小。但是,国家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这样可以防止农民利益被挤出,受到损害,也可以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才能调动成员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合作社迸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从而真正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六)缺乏整合人才。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需要有一大批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人才,人才缺乏将已为合作社发展的瓶颈。目前,合作社的管理者大多是农民身份,其文化知识水平、经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相对较低,大多数管理人员仅在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其中的某一方面有专长,而具备组织协调、技术指导,经管管理、市场营销等复合型才能的人极少,难以适应规模化经营管理的需求,而合作社的自身条件也难以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这已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急需要有思想、有能力的管理者来开拓这片天地。
(七)部门之间配合松散,工作中有脱节现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需要农业、发展、财政、水利、林业、地税、工商、供销、银监等多个部门积极配合,协调沟通,共同探讨、制定、规范合作社管理,但是各部门工作各行其事,沟通少,不能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
(八)示范带动、引导作用力不强。
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规范发展起来的少,只是依靠普通农民盲目的发展,创造收益的可能性极小,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当地的特色,引导、培育和扶持一批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示范社,由他们带动农户与农业的发展,打造一方特色农业。
(九)农资价格上涨,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资金紧张。农资的上涨,每公顷种植成本会增加500-1000元,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种植面积越大,成本增加越多。融资申请、办理、审批手续需要较长时间,在春耕前如果资金不能到位,将会极大影响主体生产的进行,一味扩大规模,种植风险会很大。
(十)土地流转价格的上涨,将影响规模化经营的进程。2018年,从前土地转出方,还会继续流转,土地流转价格的上涨,使得转出方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但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而言,承包费的增加,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无疑会影响到他们承包的积极性与风险性。
(十一)品牌效益低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红树梅、黑糯米、四粒红花生、各类无公害棚菜、“网户达”大米等多种特色品种,但是,农民目前只懂得种植,营销与管理还远远不够,品牌效益特别低。
(十二)政策宣传不到位
目前惠农政策很多,但是合作社有的完全没有听说过,即使有,也是道听途说,等到了解了,却已经超过项目申报时限。
(十三)政策倾斜力度小
政府加大了对合作社的金融服务创新,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拓宽了合作社的融资渠道,满足了他们对资金的需求,但是,担保费与贷款贴息补贴力度却越来越小,二、下一步建议
(一)加强登记注册与备案管理
工商部门,要严格按照法规政策规定,严把注册第一关口。农业部门,要加强备案管理工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时开展指导服务。对已经完成注册的主体,要进行一次彻底清查,对注册一年并未开展生产运营的,不予备案登记。强化主体报告制度,对未报告的合作社,不予以政策扶持,尽快削减“空壳社”,杜绝量大质轻的现象。
(二)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共同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工作,建立合作社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共同推进合作社建设发展的工作机制。各部门要通力配合,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实现资源共享、统筹兼顾,积极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保障,为合作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要将合作社的建设发展与农业、农村工作同安排,共检查。
(三)整合资源,培训人才。
希望相关部门切实解决合作社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困难,解决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充分利用上级拨付的培训经费,急合作社之所急,针对合作社管理者的特点,把理论教条式的培训转向有方向性的学习,适当组织就近的实地典型学习,培养出一批有能力,有思想,有创新的管理者。通过培训教育,使他们熟悉理论、政策和实践,提高了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水平,使合作社带头人增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
(四)抓好典型带动,规范管理。明确市级示范社监测标准,按照“突出重点、创新方式、示范带动、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每年选取一批内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规模化生产运营的典型示范社。认真抓好示范主体创建工作,提高合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发展后劲,努力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成为有规模、有效益、有实力、有品牌、有影响、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产权关系清、分配机制好的典型,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目标主体。
(五)强化主体培育,做好品牌宣传推广。
充分发挥村委会、村干部、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及农技人员的作用,鼓励他们发挥自身优势领办创办合作社,通过他们的加入,使主体变得稳固、规范、有活力。要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营销渠道,带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建设,把特色品种推广出去,取得品牌效益。
(六)加强宣传培训,营造发展氛围。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到基层悬挂宣传条幅与深入座谈等方式,大力宣传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使得基层群众增加认知,增强意识。同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整合所有部门的惠农信息,印发宣传到农户,为合作社的规模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信息。
(七)尽快发挥土地流转平台的作用。要尽快发挥土流转服务平台的作用,以利于农户土地的转包、入股、托管,代耕等方式的流转,即能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也能使得流转入合作社的土地手续齐全,便于办理贷款,农村补贴等政策。
(八)把政策落到实处。
引导农民合作社由数量、速度增长向质量和规范转变,将扶持政策向运行规范、带富能力强的合作社倾斜。严格按要求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按规定应减免的印花税、征地占用税及土地使用税,一定要减免,更好的解决合作社在生产运营中的困难,充分发挥其作用。政策鼓励合作社培养和引进财务、管理等专业人员,使其逐步建立管理制度,破解生产运营中的难题。
(九)形成规模氛围,经营一定要“适度”。通过近几年来的调研,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因盲目发展壮大,致使其破产。究其原因,主要是一味的追求规模,而不考虑自身的生产环境与生产能力。建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扩大生产规模时一定综合自身能力,“适度”发展规模经营,稳步扩大规模。所以,在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发展的同时,要适量适度。政府相关部门要综合考虑本地的自然情况与生产能力,适量适度培育适合当地生产特色的主体,对有活力的主体进行规范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总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要全员关注,部门间要密切配合,全面清查,扎实组建,稳步推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选择有活力,有凝聚力、敢于创新的主体,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