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防范与化解银行信贷风险
如何防范与化解银行信贷风险
目录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历史问题长期积累的集中反映
(二)与国有企业负债过多、效益较差密切相关
(三)与银行经营管理方式有关
(四)与金融机构自身风险有关
(五)与企业、单位造成的风险有关
(六)与行政干预有关
(七)与不良贷款清收乏力有关
(八)与贷款营销中的信贷风险有关
二、提高贷款质量、防范与化解信贷风险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是前提
(二)根据企业信用等级选择贷款客户
(三)加大清收不良贷款的力度,积极寻求补救措施,化解风险贷款
(四)严格贷款担保手续
(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六)提高信贷人员素质
(七)做好营销贷款的风险防范
(八)严格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强化监管,杜绝纠纷和风险隐患
(九)严惩金融犯罪,制裁违法、违规经营活动
内容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商业银行长期积聚的金融风险逐步地暴露,而由低质量贷款占比居高不下形成的信贷风险尤为突出, 潜在的金融风险日益表面化。其已严重地束缚了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为此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关键词:市场经济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防范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the long-term accumulated financial risks of commercial banks are gradually exposed, among which the credit risk caused by the low-quality loans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Potential financial risks increasingly apparent, which has seriously constrained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So, how to prevent and dissolve financial risks is the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by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which should arouse sufficient attention and take early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guard against them.Key words: Market Economy,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prevention 如何防范与化解银行信贷风险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历史问题长期积累的集中反映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实行的是分级经营、分级管理。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决策,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规范程序科学决策转轨,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旧体制下潜伏的信贷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风险长期隐藏、积累后集中暴露,不良贷款集中出现。由于历史原因,银行与国有企业建立了密切关系,企业大部分资金来自银行,而银行的大部分资产也是对企业的贷款,两者唇齿相依,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按照国家计划,以完成计划任务为主要目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的产品由国家统一调拨,不用担心卖不出去,而它的经营亏损由国家弥补,不需要企业自身承担。这时,企业的经营风险还没有形成,或者还没有暴露出来。与之相应的,银行贷款就不存在着风险或是风险较小。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调节取代了计划管理,企业拥有自主经营权的同时,也要承担自负盈亏的责任。于是,企业长期积累的问题开始集中暴露出来。从而使不良贷款开始出现,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就转移为银行的信贷风险。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把历史遗留的人员负担、债务负担、社会负担大量留在老企业,从而使原改制前的银行贷款被大量悬空。因此,目前银行的贷款质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经营风险长期隐藏、积累后集中暴露的结果。二是银行在过去发放了许多政策性贷款,现在基本上都成为不良贷款。在《商业银行法》未出台之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法人地位尚未确立,自主经营权还没有落实的情况下,受到了地方政府行政的干预,发放了许多政策性贷款。特别是在成立国家政策性银行之前,各商业银行都承担了相当数量的政策性贷款任务,这些政策性贷款是经政府协调后银行对单户企业、单个项目发放的。这些贷款的绝大部分风险很高。目前贷款质量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政策性因素造成的。
(二)与国有企业负债过多、效益较差密切相关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相当一部分流动资金,都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到80年代中期,实行“拨改贷”以后,财政基本不向企业增资,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从财政拨款转向银行借款。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占用逐步增加。但国有企业的折旧率普遍偏低,自我积累不足,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靠大量占用银行贷款维持生产经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出现困难,国有企业改革举步维艰,国有企业大部分亏损,经营状况不佳,而这些企业负债的主要部分是银行贷款,而且短期借款长期占用,资金实力严重不足,资金周转不灵,抗风险能力很低。当市场略有变化,营销出现困难时,资金运动立即受阻,偿债能力大大降低,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风险势必会在相当程度上转嫁给银行。即使少数效益较好的企业,由于其资产负债率较高,利息负担较重,贷款到期也很难收回,企业能够按时支付贷款利息,不过是银行不断准予续借,贷款质量问题没有暴露出来而已。一旦银行停止续借,不良贷款立即显露出来,这是影响贷款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与银行经营管理方式有关
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经营上把效益性放在首位,而忽视安全性。《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在这规定中,将效益性放在首位,而将安全性放在次位,这对银行经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效益第一的原则,使得银行盲目追求效益,从而忽视贷款的安全性。之所以追求效益,是因为国家财政每年给银行核定上缴利润指标,从财政部到总行,从总行到分行,层层下达利润计划,并将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与全行工资奖金、财务费用、基建支出等挂钩,完成利润计划成为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完成利润计划,贷款的安全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有的甚至不惜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来换取现实的效益性。比如:有的银行采取放贷收息;有的在对企业还款能力没有深刻了解的情况下,发放高额贷款等。然而这对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防范风险的要求,与对银行的利润指标管理存在矛盾。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企业效益很差,要很好地协调效益与安全二者的关系非常困难,从而牺牲前者而满足后者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是形成不良贷款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二是银行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责权对等的管理机制。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相似,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责权相当的管理机制,对有权决策人缺乏有效约束,有些个别商业银行甚至搞违规经营、帐外经营,加之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混在一起,银行自己经营权受到影响,一旦贷款出现问题,很难分清责任,更谈不上追究责任。
(四)与金融机构自身风险有关
由于信贷管理上的疏漏,加上部分信贷人员政治、业务素质良莠不齐, 因而超权、人情等违章违纪贷款时有发生,致使贷款难以收回。具体表现在:一是在贷款时,对贷款对象的资金实力等情况没有详细摸底和严格审查及评估鉴定,形成风险;二是关系、人情贷款,仅凭着关系好、情谊深,礼尚往来密切而发放贷款;三是金融机构对贷款单位贷款后的资金运用情况不能进行及时、经常性的有效监督、控制。
(五)与企业、单位造成的风险有关
一是企业、单位一些主要领导上任伊始,新人不理旧帐,借口不知而不管,给金融机构的收贷工作造成严重困难,导致金融资金产生风险;二是一些单位借体制改革、机制转换之机搞“金蝉脱壳”、“改头换面”的把戏,把“老包袱”留给原单位,把现有的资产带出去,致使金融资产悬空,形成严重的风险;三是一些单位的领导申请贷款时态度诚恳,信誓旦旦,贷到款后,将贷款合同视为一纸空文,长时间不还本付息,也是造成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六)与行政干预有关、行政干预依然存在
一些地方党政领导由于缺乏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加之为了在任期内政绩显著,大搞短期行为,盲目地搞一些市场风险大的发展项目和超过承受能力的基本建设,而强令银行发放贷款,不正当的行政干预造成的风险。其中不正当的行政干预包括:
一、不该干预的而进行了干预;
二、事前有人干预,事后无人干预,把金融机构置于“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地,造成“政府点菜、银行买单”的现象。
(七)与不良贷款清收乏力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银行存款总额逐年增长,贷款规模不断扩大,而部分信贷员风险意识淡薄,存在着只收取贷款利息,本金不收也可的思想,不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清收老欠贷款。更为严重的是有的银行为完成收息任务,采取纸上作业的方式,以贷收息,致使借款户借款余额逐年累增,潜在风险逐年加大。
(八)贷款营销中的信贷风险有关
近年,由于国内供求关系变化,信贷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各商业银行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支持国家大中型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加大了贷款营销工作的力度,使各项贷款增长迅猛,贷款投放量明显加大。由于贷款营销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强调加速贷款投放,因而它可能产生不加选择地接受客户贷款要求,形成无效的盲目投放,出现风险具体有:一是宏观经济风险。即由于整个经济运营情况不佳而产生的违约风险,诸如经济萧条、通货膨胀率上升、房地产价值剧跌等。二是资金流动性风险。在贷款营销中,由于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性质的贷款量大且期限较长,而储蓄存款最长期限仅五年,因而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短存长贷”现象。一旦通胀率较高或政治、经济出现异常现象时便会产生挤兑现象,从而出现流动性风险。四是违约风险。包括正常和非正常两种情况。正常的违约风险是指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出现的整个经济大气候的不景气,造成借款人还款能力下降,产生一定比例的违约。非正常违约风险是指在资金投向、投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的需要的正常情况下,由于借款人的恶意而产生的违约行为。比如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丧失商业信誉等致使经营状况恶化,形成重大亏损,濒临破产倒闭,明显难以履行合同的。
因此,目前银行贷款质量问题,既有银行内在原因,也有银行外部原因,两者综合作用、共同影响,使银行贷款质量问题日益严重,银行信贷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及时有效地解决贷款质量问题,防范与化解信贷风险,需要国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同时也需要银行自身努力,不断加强信贷管理,增强职工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
二、提高贷款质量、防范与化解信贷风险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是前提。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首先要实现经营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转变须做到两点:第一点,在经营指导思想上要实现由追求“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切实改变追求总量扩张,对安全、质量、效益较为淡薄的经营思想。因此,首先要树立安全、效益观念,把贷款的安全性和效益性视为银行信贷工作的生命线,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同时,确立效益最大化和资产质量最优化的经营目标。其次,要树立竞争观念,正视银行的现实,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拓竞争,改变粗放式管理,实行集约化经营战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后,要树立发展的观念,不断开拓业务领域,实施规模经营战略,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第二点,在信贷资产的管理上要实现由“高风险、低收益”到“低风险、高收益”的转变。首先,充分利用目前国有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良机,支持和帮助企业实现资产重组。把风险承担的主体转移到高效低险的企业,降低风险系数,提高信贷资产的收益。其次,建立信贷风险防范预警系统。从贷前调查入手,通过确立科学的贷前调查分析指标,全面分析贷款的安全性、效益性、可偿还性等指标,提出科学的贷前预报;贷后要建立跟踪检查系统,形成信贷资金网络风险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起到预警、报警作用。再次,健全贷款放、收一条龙责任制,实行全过程的严格管理,逐步将过去追求规模、铺新摊子,以外延扩张为主的粗放式经营改变为注重效益,讲求效率,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化经营模式,从而使信贷资产达到高效低险。
(二)根据企业信用等级选择贷款客户,抓住优良客户,压缩中间客户,清理不良客户。企业信用等级是对客户质量的综合衡量,是决定贷款安全性和效益性的主要因素。信用等级高低,是贷款风险大小、效益好坏的基本标志。在信贷管理上,首先要抓住那些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如AA级以上企业),把他们作为贷款重点投放对象;对信用等级低的客户(如BB级以下企业)因贷款风险较高,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清理;对中间客户(如A级、BBB级企业),目前贷款风险可能不大,但这些企业经营状况一般,潜在风险较大,对其贷款应以临时性为主,并逐步压缩。这样,三管齐下,逐步提高银行贷款客户的质量,保障新增贷款质量、稳步提高存量贷款的质量,使银行信贷资产运营步入良性循环。
(三)加大清收不良贷款的力度,积极寻求补救措施,化解风险贷款。商业银行目前不良贷款数量较大,清收转化的难度也大,而且大部分是历史上长期积累形成的,责任不清。为加大清收转化的力度,要广开渠道,充分依靠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帮助,抓住时机,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清理各笔风险贷款。同时,要采取适当奖励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清收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要根据不同的风险贷款,充分利用银行的优势、积极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还贷、付息能力,对扭亏无望的企业,要及时停放贷款,积极处理抵押品,收回旧贷。对宣告破产的企业,要依法清收银行贷款,要运用法律手段排除风险,紧紧依靠公、检、法、工商等部门的配合,抓住时机,逐户上门清收,对“老大难”、“钉子户”要敢于碰硬,依法起拆,抓典型,动真格,重点突破,扩大影响,发挥法律的震慑力。
(四)严格贷款担保手续。为避免信贷资金被长期不合理占用,银行对新发放的贷款要全面推行保证、抵押、质押贷款,尽可能减少发放信用贷款,对原有的不良贷款,要逐步补办担保手续。在方式上,应优先采用抵(质)押方式,对保证贷款要严格审查保证人的资信状况,防止因保证人多头担保或无力担保等造成“担”而不“保”的现象。
(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从制度上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规范信贷操作规程。一是贷前搞好对贷款户的科学评估,信贷人员要深入贷款户,取得与贷款有关的详实资料,科学评估、预测贷款风险度,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真实的调查材料;二是贷时严格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办事,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制度;三是实行贷后跟踪检查,建立贷款检查登记簿,记录贷款使用、运转情况,一旦贷款出现风险,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六)提高信贷人员素质。商业银行要加强对信贷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加强信贷人员政治思想和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实行持证上岗,经考核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员工,不得从事信贷工作,同时要对信贷岗位进行适当的轮换,要实行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以增强信贷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七)做好营销贷款的风险防范。正确开展贷款营销。具体讲:一是要有较为成熟的营销设计。各行信贷营销部门要认真学习国家的有关政治、经济及金融方面的方针政策,认清国家各时期分阶段的投资重点、热点等,确定本行的信贷营销的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和贷款投向等侧重点,精心设计贷款营销,防止一哄而起,草率放贷。二是要改变贷前调查与贷款评估的思路。当前,各行对贷款的调查与评估强调以“财务分析”为主,但“财务分析”只是反映了借款人已发生的财务状态,并不能较深地对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合理反映。相反,借款则需要以现金流量来偿还。而未来的现金流量又是在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要求信贷人员不仅应该是会计分析专家,更应当是经济专家,在贷款营销的调查与评估中实行经济分析,按照合理价值法对会计进行调整,按照动态法进行效益预测。三是要与贷款的优质服务及“客户经理制”有机结合。各行信贷部门作为营销贷款工作的“前台”,首先要做好营销贷款的优质服务工作。在积极受理信贷业务的同时,对超过其授权的客户要及时向上级行信贷部门反映,上级行接到报告后要及时共同参与,及时决策,确定贷与不贷。放贷后的检查监督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与优质服务并非矛盾。银行在放款以后,如果发现借款人违反合同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贷款的,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可以采取三种防范风险的措施:一是可以对尚未发出的贷款暂停放贷。这主要是对分期提供贷款或按照资金使用进度提供贷款而采取的保全措施;二是提前收回借款。这种做法在贷款业务中称为“加速贷款到期条款”,是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金融机构的通行做法。当借款人出现足以影响贷款人债权的重大事项而又未能及时消除上述影响的,贷款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提前履行还贷的义务;三是解除合同。这是指借款人不按合同约定的资金用途使用资金,违约情况严重,致使借款合同不能实现其目的的时候,贷款人有权解除借款合同。一旦解除借款合同,尚未履行的部分则终止履行。贷款人除可以依法要求借款人将所借资金返还,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外,还可以要求借款人承担赔偿责任,以确保银行的资金依照合同约定流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的行业或项目,以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
诸如此类,在借款营销中都要具体落实到“客户经理制”之中,以求明确放款收贷收息责任,善始善终,确保信贷资金的效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四是要加强信贷营销中法律性文件审查工作。各行法律部门是由精通法律、法规的人员组成的银行内部法律服务机构,专司法律性文件审查工作。所以银行应把在贷款营销中形成的法律性文件及时提交法规部门审查,以防止和杜绝违反法律、法规和规避法律、法规行为的发生,防范信贷营销风险于未然。五是要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在建立信贷营销风险控制制度过程中,要通过内部审计,加大信贷后续审计力度,减少信贷营销业务产生风险的可能性,以保证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使银行在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使信贷资产质量也得到提高。
(八)严格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强化监管,杜绝纠纷和风险隐患。其一,商业银行要不断完善统一法人制度,在鼓励各分支机构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同时,一定要把其业务纳入总行的有效控制之下。合理确定分支机构的贷款和授信额度、审批权限,并严格按授权、授信管理,对一些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经营管理混乱的网点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坚决纠正盲目设立机构,建网点,多级法人,分散经营等严重扰乱银行信誉的“反法人”行为:建立垂直领导和相对独立的内部稽核监察体制,对分支机构进行经常性稽核和检查监督,从事后查处违规行为为主转向事前防范为主。其二,金融机构要严格依照法律和政策去审查贷款项目,监督贷款使用,减少贷款风险。加强对职工的风险意识教育,坚持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复查制度,进一步规范借款合同、保证合同、抵押合同的文本,特别是要注意完善贷款担保制度,签约前要严格审查抵押财产的价值、产权、实效以及担保企业的实际担保能力,并依法办理登记手续;完善贷款审批程序,实行信贷管理与信贷经营相分离,调查与审查相分离,审查与审批相分离,改变信贷人员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监督的贷款风险制约机制。要刹住违规经营现象,人民银行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健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责任制和工作规程,明确金融监管的工作程序、岗位职责和分工协作要求,树立人民银行的检查权、管理权和处罚权,确保金融监管依法、合理、适度、高效地运作。
(九)严惩金融犯罪,制裁违法、违规经营活动。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司法部门的保驾护航。司法机关特别是人民法院要树立全局观念,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共同担负起维护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责任。具体应做到:第一,严历打击金融领域内的犯罪活动。第二,公正、合法、及时审理金融领域中发生的经济纠纷案件。
第二篇:信息不对称与防范银行信贷风险
摘要:信息不对称是我国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银行为了实现“既为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信贷支持,又保持自身稳健运行”的目标,必须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机制,提出了完善银行内部信贷运行管理机制、运用先进技术工具;创建新型银企关系、设计信贷合约;加强同业沟通,推广银团贷款等具体对策和建议,以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切实防范银行信贷风险。
由于在“不对称信息”市场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贡献,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斯宾塞和斯蒂格里茨成为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这也是自1994年以来,信息经济学家第三次荣获该奖。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世界普遍存在,在现代金融领域更为突出,在发展中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尤为严重。在我国的银行信贷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先是导致巨额不良资产,后来缺乏信息的银行一方实行了严格的信贷配给,又导致出现了所谓的“惜贷”现象。面临金融全球化的挑战,银行体系如何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从根本上防范信贷风险,既为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信贷支持,又保持自身稳健运行,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搞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而且对于巩固和增强国内外对中国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的信心,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我国信贷风险形成中的信息不对称因素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时,金融业又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我国现在的金融体系相当脆弱,最脆弱的地方是银行体系,不良资产数量很大,已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针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数额巨大的问题,经济学界的一般的解释是成因复杂,主要是体制问题。笔者认为,体制问题固然是不良资产产生的重要原因,但是信息不对称才是我国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银行正常运行时,可以将拥有富余储蓄的人的资金导向需要资金进行生产性投资的人,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银行圆满完成这项工作的主要障碍是信息不对称。由于银行信贷交易存在跨时风险,因此具有天然的脆弱性。这种天然的脆弱性不仅是因为当前处理的资金的未来支付与预期有关,而且也与对交易对手的逆向选择及其承担的道德风险存在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有关。银行信贷风险分如下三种:
第一,银行与企业之外的环境风险。这种风险超出银行的控制范围,即使对于最安全型的借款人而言,这种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第二,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一是银行对不具备履约能力的借款者的风险和质量类型做出错误的判断,即逆向选择;二是有能力履约的借款人故意毁约的风险,即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对银行、企业交易行为的不利影响,在每一种经济体制中都存在。但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在长达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如利用同业的信息共享来查询,采用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的资信进行评级等,努力减轻这方面的负面影响。而我国由于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尚未建立,银行管理简单粗放,导致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个问题长期困扰我们,一直未能很好得到解决。由于银行无法克服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障碍,也就导致了不良贷款产生的必然性。[!--empirenews.page--] 第三,银行内部风险,即总行与分支行在信贷管理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针对一笔新增不良贷款,总行难以区分不良贷款是由分支银行草率行事甚至是寻租行为造成的,还是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总行作为委托人,期望付出既定的工资且只愿承担最小化的风险,是风险规避者。分支行是对信贷风险负有责任的代理人,它往往表现为风险中立者。分支银行的效用函数为:A=A(e,r),其中e表示分支行在信贷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包括收集信息,认真审贷,并严格监控企业的贷款使用情况等。e和A正相关,因为分支行领导可以通过努力工作获得工资收入且寻求进一步升迁的机会。r表示分支行所能支配的信贷资源的数量。r和A存在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因为分支行领导可以从支配更大的资源中获得成就感或获得更多的寻租机会和数量更大的租金。目前,银行系统一般采取定额薪酬,导致严重的激励不足,分支行在审贷和监控贷款的工作中的努力程度相对有限,也没有足够的动机在风险控制中投入更多的成本,包括发展适宜本机构的风险决策、控制模型、高薪雇佣专业人才以及对职员培训采取严格的态度。而且,由于实行了贷款责任终身制,信贷人员不愿承担责任而选择避险的“惜贷”策略,形成信贷市场的异常性收缩。信贷交易的内部性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周期性,但我国这个问题特别突出且有上升的趋势。这主要因为信用观念的缺失、金融体系演进的特性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造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不断上升,成为新增不良资产的根源之一。
一般而言,银行的努力只能使后两种风险降低。银行可以通过加强客户识别和严格监管等信息方面的努力,也可以通过信贷合约和机制设计等激励手段来降低风险。
二、关于银行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对策建议
1.完善银行内部信贷运行管理机制,减少内部信息不对称
第一,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建立部门独立、业务分离、权力制衡的内部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以业务操作规程为基础、岗位独立、人员分工、职责分明的业务操作制度;建立以审批权限为核心的法人授权授信制度;建立严密、有权威的内部监督制度;建立完备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以提高职员素质敬业精神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
第二,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先进工具。一是运用科学的、以数据统计为基础建立起的系统和工具,包括贷款决策系统,五级贷款分类、行业信用风险评级、抵押价值评估、贷后管理预警系统和信贷组合管理系统等,将贷前的评审、贷中的管理和贷后的监测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项目的评价和选择、动态监控和内部风险管理水平。二是建立银行内部系统,实现信息的快速流动。如工商银行在2001年运用信贷管理综合系统等先进的科技手段,由总行对一级、二级分行的主要业务实行直接监控,充分发挥总行信贷监测控制中心功能,进一步完善加强了风险监测和快速反应机制,逐户逐笔监控信贷投放,每旬通报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借鉴央行监管模式,建立内部警告、整改、停牌、市场禁人和责令退出制度,增强了总行对全系统的监控能力,2001年末新增贷款不良率仅为0.17%,信贷资产质量较上年明显好转。[!--empirenews.page--] 2.创建新型银企关系,努力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障碍
第一,银企之间要建立良好而持久的合作关系。银行和企业作为信用链的重要节点,只有相互依存,互惠互利,才能巩固各自的长期利益,这一点必须成为双方的共识。银行可以向重要企业的董事会中派驻代表,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来往及管理层对未来经营的判断等,搜集企业全方位信息,为银行决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提供理财服务,协助客户进行债务的重组、融资的规划,解决客户实际困难,改善与企业的关系,提高企业还款的主动性。
第二,要设计信贷合约,形成激励作用。银行应逐渐减少格式文本的使用,而使用框架文本,根据不同风险的客户,与企业谈判确定不同利率和担保条件组合的信贷合约,以激励企业按期还款。
第三,要提高监管质量,实现预警功能。充分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监控借款人的所有借贷行为,防止出现借款人利用银行间信息传递不畅的缺陷,通过多方借款实现循环质押和循环贷款。密切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贷款物质保证及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发现信贷资产质量转劣的苗头,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3.加强同业沟通,共同防范信息不对称
第一,互通信息,协调行动。同业之间应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做到客户信用等级等信息资源共享,预防和减少有严重道德风险倾向的不良客户利用银行间的业务竞争而重复借贷或多头骗取银行资金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不良客户实施“黑名单”制度,统一制裁。
第二,积极推广银团贷款模式。银团贷款是当今国际信贷业务的通行做法,由于贷款风险是由各贷款参加行按照份额承担,分散了银行的风险。而且,多家银行会根据各自得到的不同信息对项目进行判断,导致坏项目不容易获得贷款或贷款后被及时中止,从客观上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不良资款,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目前我国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银行对于一个项目或一笔贷款,要么全部承贷,要么不贷。而且,即使一个项目由多家银行提供贷款;通常也是各签各的合同,互不相干。各家银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常陷入无序竞争中,纷纷对大企业提供综合授信和巨额贷款,从“惜贷”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形成了“局部的信用膨胀”,实质上又加大了信息不对称,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构成了新的威胁。因此,对切实防范风险,必须加强同业间的合作,按照风险分散化的谨慎原则采用银团贷款模式。
三、相关问题
信用制度及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现代生活的基础,银行机制是否能顺利运行最终依赖于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完备程度,而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
第一,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培育社会信用意识。加强宣传和信息披露,形成全社会讲信用、守信用、重信用的舆论环境。
第二,尽快建立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即法律制度体系、市场监督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
第三,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借助专业担保公司实现企业信用提级,减少银行信贷风险,促进信贷交易形成。
第三篇: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初探概要
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初探
摘要:村镇银行正在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一个新亮点。到2008年年末,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共计291家,开始成为各地区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创新虽然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农村金融机构中依然普遍存在着资本金较少、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摘要:村镇银行正在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一个新亮点。到2008年年末,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共计291家,开始成为各地区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创新虽然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农村金融机构中依然普遍存在着资本金较少、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经营者整体素质不高、风险分散机制与担保体系不健全等先天缺陷,使村镇银行在经营和管理上面临着诸多风险。本文将通过对我国村镇银行的现状分析,结合农村金融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随着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地区对资金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需要金融部门在信贷、结算、委托代理、信息咨询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而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明显存在组织机构单调、服务功能不全、支持面狭窄等问题。设立村镇银行,无疑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搭建农村金融供给新渠道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6月末,全国已有1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从机构类型看,村镇银行100家,贷款公司7家,农村资金互助设11家;从地域分布看,中西部地区84家,东部地区34家;从经营情况看,已开业机构实收资本47.33亿元,存款余额131亿元,贷款余额98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5亿元,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82亿元。多数机构已实现盈利,其中2009年累计盈利4074万元。
从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100家村镇银行多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低、金融服务不充分的村镇。由于村镇银行目前受到严格的地域限制,不能跨地区进行存贷业务。这种小区域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模式很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村镇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受到农村信合、邮储等的竞争,不仅网点、品牌等存在弱势,而且不能开办对公存款业务等,致使资金并不十分充裕。同时各地基层人行对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规定不一,很多按照一般商业银行标准进行,也降低了对农信社等的竞争力。
由于农村对村镇银行的放贷需求强烈,这样便产生了资金需求和供给的不对称性,从而很容易导致风险的产生。在自身规模小和盈利的压力下,村镇银行存在着不断扩大贷款规模的冲动。一些村镇银行的贷存比已经超过了监管红线75%,个别银行甚至超过了100%,有的甚至开始动用资本金发放贷款。据统计至2007年5月31日,农村新金融机构(主要是村镇银行)吸收存款5523万,发放贷款13843万,正是这一问题的佐证。
二、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类型
我国是农业大国,村镇银行主要服务于农村经济,面向“三农”、城乡联动、综合经营,即面向农村、农户和农业经济组织,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我国的村镇银行金融风险,由于其所在区域经济环境内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导致其信贷风险类别必须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来加以考虑。按照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我国村镇银行信贷风险可划分为政策风险、环境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6个类型。
(一)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指政府的经济金融政策和政府的行政行为对金融机构导致的风险。在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领域,这是首要的和最大的风险。首先是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由于政府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不连续性,有可能导致村镇银行不能连续、持续和健康经营,从而有可能因此形成不良贷款。
另外,由于地方政府对当地金融机构不合理、不科学甚至随意性的行政强力干预,都有可能造成村镇银行信贷资产的非正常运营。而企业破产倒闭和农户不守信用的现象如果层出不穷,就有可能使该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二)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金融活动的参与者面临的自然的、政治的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环境变化给金融活动参与者带来的损失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这种信贷风险具有不可抗拒性,无法回避。
农村资金运动的季节性、周转的缓慢性、占用的分散性,决定了村镇银行贷款更容易出现不能按时足值收回的可能性。
(三)信用风险
涉及到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与一般金融的信用风险有一定的区别。要根据所在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和金融的发展状况,来确定广义和狭义信用风险的运行或程度。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由于存在东、中、西部的地域差别,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决定了信用风险的范围大小。发达地区农村随着银行业务的多样化,存在着贴现、透支、信用证、担保、证券投资等比较宽泛的信用风险。
而在广大欠发达农村地区,仍然以借款人违约导致信贷资产损失的风险为主,也就是以狭义的信用风险,即贷款的信用风险为主。在我国农村,由于经济的薄弱性和信用客户的复杂多样性,以及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客户的信用意识普遍较差,信用风险相当严重,我国农村普遍缺乏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体系。
(四)操作风险
从内部因素来看,在农村地区金融领域,由于基础设施、管理素质、技术含量、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操作风险表现得更加复杂和严重。村镇银行信贷的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决策风险、运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三个因素。
从外部因素来看,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借款人由于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危机而导致的客观信用风险,另一种是借款人或其他相关人出于自身利益的不良目的,采用骗取银行信任、拉拢或腐蚀内部人员等手段,诈骗贷款资产的主观行为而导致的风险。操作风险在农村金融领域主要表现为管理问题。
(五)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影响我国金融业的重要风险。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划分,市场风险的度量和管理将是未来国际活跃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指标。
目前,金融机构已越来越多地通过开发机动灵活的浮动利率贷款新产品来规避利率风险。但我国村镇银行在贷款定价的运用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提高贷款定价的策略和方法,在支持多元化的农村客户中达到双赢,在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利率价格的波动中防范信贷风险,是村镇银行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
(六)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被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明确地纳入操作风险并加以说明,在国际活跃银行风险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律风险在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立法风险,即由于法律条文改变对银行经营产生的风险。
在我国,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法制环境不健全,与银行经营直接或间接有关的法律不完整、不细化、不配套,有些法律法规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互相矛盾,甚至背道而驰。我国商业银行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受到法律环境的种种
在我国,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法制环境不健全,与银行经营直接或间接有关的法律不完整、不细化、不配套,有些法律法规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互相矛盾,甚至背道而驰。我国商业银行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受到法律环境的种种制约,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等现象大量存在。
三、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
在防范信用风险方面,首先在借款人资信等级评定程序上,应成立资信评定小组。村镇银行要成立资信评定机构,在村庄信用站成立资信评定小组。资信评定小组可以由村党政组织、农户代表、村镇银行员工组成,也可以排除村党政组织,由村镇银行通过信用站自主建立,但必须符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信贷员要仔细调查借款人生产资金需求和家庭经济收入情况,按照借款人的信用程度,填制农户资信等级评审表,提出初步调查意见,并对资信评定小组提供的农户基本情况真实性负责。
村镇银行必须研究并建立一种科学高效的、简单的农村信用评估方法,使得相关人员易于掌握并高效决策。具有参考意义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做法是增强农产之间的互相合作与联保,减少信用风险。另一方面,需要当地政府通过政策激励当地的信用环境建设,并引进或建立农村信用评级机制。如辽宁省为391万户农产建立了信用档案,对288万农户进行了信用评价,这些经验都值得推广。
同时,可以根据优秀较好一般普通的等级评定情况,分别颁发不同级别的农村小额贷款证或农户信用证。由村镇银行对评定的农户信用等级要每年审查一次,对农户信誉程度发生变化的,应重新评定信用等级并确定其相应的贷款限额。
为防止法律风险,政府应该进一步明确,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房产不能抵押担保。目前,担保抵押是农民获取贷款的基本条件。按照最近银监会出台的“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工作方案,其中提出“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试点用于贷款担保。”沈阳市农村信用社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农机具抵押贷款等贷款方式。创新担保机制和担保方式,扩大农户和农村企业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
在防范环境风险管理方面,首先要加强存款吸收能力。从民间资金来说,村镇银行在网点数量、结算便捷程度、品牌等方面都存在弱势,提高吸收存款能力有一定难度。但是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立足本地、服务三农、又有大银行股东背景的特点,将农产、农村企业吸引到自己的旗下。防范化解的关键是通过改进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国家与社会的补贴和构建抵御自然与意外事故的保险机制等多种途径和办法来实现。在增加存款方面还可以争取专项支农资金,目前这些专项都存放于农信社。随着村镇银行的经营进入正轨,信用等级提高后,应积极争取这部分资金,并争取对公存款及其它负债业务。
要加强市场风险防范,从根本来讲应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加强农业相关的保险业的发展。这是不仅对村镇银行,而且对农民都非常有益的事情。但也是一项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努力的艰巨任务。如2007年国家财政开始对农业保险予以补贴,中国人保、中华联合财保、安华农业保险等公司与中国再保险集团签订了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框架协议。所以,农村保险已经开始不断完善,但仍需继续加强。此外,村镇银行还应当挖掘农产资源。由于目前农村小额贷款的额度一般在3万元以内,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地方的支农再贷款额度都被农信社完全闲置。而村镇银行正好以农村相对较大资金需求的村镇企业为主要客户,正好符合市场的需要,可以抓住这一市场。而农产和农村企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加强政策风险防范,最可行的就是村镇银行要加强农村产业发展的研究。既包括研究某一行业的发展前景,比如曾都的香菇的市场发展状况,近几年的市场前景如何等。也包括某些行业对于国家发展政策和方向的合规性研究。比如地方小企业,如小炼油厂等和国家政策的关系、可能的存活空间和时间等。这种风险特别突出,因为一旦国家政策严格实施,他们可能瞬间倒闭,风险难以把握。村镇银行必须保持高度的政策敏感性,严格把关,远离这类风险产业。
此外,村镇银行只有不断加强内部信贷风险管理,才能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不断创新,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村镇银行良性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遏制风险特别是操作风险的关键环节。村镇银行信贷风险内部化解应始终坚持法人治理、用人理念、内控体系和金融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 1] 唐双宁.寄望村镇银行“汤水效应”[ 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3月2日,第A01版
[ 2] 张吉光,梁晓。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 3] 王宏智.对村镇银行设立的认识及建议.现代经济,2007(6)
[ 4] 吴玉守.村镇银行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J].改革与战略,2008(1)
第四篇: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初探
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初探
摘要:村镇银行正在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一个新亮点。到2008年年末,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共计291家,开始成为各地区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创新虽然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农村金融机构中依然普遍存在着资本金较少、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经营者整体素质不高、风险分散机制与担保体系不健全等先天缺陷,使村镇银行在经营和管理上面临着诸多风险。本文将通过对我国村镇银行的现状分析,结合农村金融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随着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地区对资金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需要金融部门在信贷、结算、委托代理、信息咨询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而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明显存在组织机构单调、服务功能不全、支持面狭窄等问题。设立村镇银行,无疑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搭建农村金融供给新渠道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6月末,全国已有1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从机构类型看,村镇银行100家,贷款公司7家,农村资金互助设11家;从地域分布看,中西部地区84家,东部地区34家;从经营情况看,已开业机构实收资本47.33亿元,存款余额131亿元,贷款余额98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5亿元,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82亿元。多数机构已实现盈利,其中2009年累计盈利4074万元。
从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100家村镇银行多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低、金融服务不充分的村镇。由于村镇银行目前受到严格的地域限制,不能跨地区进行存贷业务。这种小区域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模式很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村镇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受到农村信合、邮储等的竞争,不仅网点、品牌等存在弱势,而且不能开办对公存款业务等,致使资金并不十分充裕。同时各地基层人行对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规定不一,很多按照一般商业银行标准进行,也降低了对农信社等的竞争力。
由于农村对村镇银行的放贷需求强烈,这样便产生了资金需求和供给的不对称性,从而很容易导致风险的产生。在自身规模小和盈利的压力下,村镇银行存在着不断扩大贷款规模的冲动。一些村镇银行的贷存比已经超过了监管红线75%,个别银行甚至超过了100%,有的甚至开始动用资本金发放贷款。据统计至2007年5月31日,农村新金融机构(主要是村镇银行)吸收存款5523万,发放贷款13843万,正是这一问题的佐证。
二、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类型
我国是农业大国,村镇银行主要服务于农村经济,面向“三农”、城乡联动、综合经营,即面向农村、农户和农业经济组织,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我国的村镇银行金融风险,由于其所在区域经济环境内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导致其信贷风险类别必须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来加以考虑。按照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我国村镇银行信贷风险可划分为政策风险、环境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6个类型。
(一)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指政府的经济金融政策和政府的行政行为对金融机构导致的风险。在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领域,这是首要的和最大的风险。首先是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由于政府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不连续性,有可能导致村镇银行不能连续、持续和健康经营,从而有可能因此形成不良贷款。
另外,由于地方政府对当地金融机构不合理、不科学甚至随意性的行政强力干预,都有可能造成村镇银行信贷资产的非正常运营。而企业破产倒闭和农户不守信用的现象如果层出不穷,就有可能使该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二)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金融活动的参与者面临的自然的、政治的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环境变化给金融活动参与者带来的损失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这种信贷风险具有不可抗拒性,无法回避。农村资金运动的季节性、周转的缓慢性、占用的分散性,决定了村镇银行贷款更容易出现不能按时足值收回的可能性。
(三)信用风险
涉及到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与一般金融的信用风险有一定的区别。要根据所在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和金融的发展状况,来确定广义和狭义信用风险的运行或程度。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由于存在东、中、西部的地域差别,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决定了信用风险的范围大小。发达地区农村随着银行业务的多样化,存在着贴现、透支、信用证、担保、证券投资等比较宽泛的信用风险。
而在广大欠发达农村地区,仍然以借款人违约导致信贷资产损失的风险为主,也就是以狭义的信用风险,即贷款的信用风险为主。在我国农村,由于经济的薄弱性和信用客户的复杂多样性,以及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客户的信用意识普遍较差,信用风险相当严重,我国农村普遍缺乏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体系。
(四)操作风险
从内部因素来看,在农村地区金融领域,由于基础设施、管理素质、技术含量、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操作风险表现得更加复杂和严重。村镇银行信贷的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决策风险、运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三个因素。
从外部因素来看,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借款人由于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危机而导致的客观信用风险,另一种是借款人或其他相关人出于自身利益的不良目的,采用骗取银行信任、拉拢或腐蚀内部人员等手段,诈骗贷款资产的主观行为而导致的风险。操作风险在农村金融领域主要表现为管理问题。
(五)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影响我国金融业的重要风险。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划分,市场风险的度量和管理将是未来国际活跃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指标。
目前,金融机构已越来越多地通过开发机动灵活的浮动利率贷款新产品来规避利率风险。但我国村镇银行在贷款定价的运用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提高贷款定价的策略和方法,在支持多元化的农村客户中达到双赢,在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利率价格的波动中防范信贷风险,是村镇银行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
(六)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被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明确地纳入操作风险并加以说明,在国际活跃银行风险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律风险在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立法风险,即由于法律条文改变对银行经营产生的风险。在我国,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法制环境不健全,与银行经营直接或间接有关的法律不完整、不细化、不配套,有些法律法规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互相矛盾,甚至背道而驰。我国商业银行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受到法律环境的种种制约,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等现象大量存在。
三、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
在防范信用风险方面,首先在借款人资信等级评定程序上,应成立资信评定小组。村镇银行要成立资信评定机构,在村庄信用站成立资信评定小组。资信评定小组可以由村党政组织、农户代表、村镇银行员工组成,也可以排除村党政组织,由村镇银行通过信用站自主建立,但必须符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信贷员要仔细调查借款人生产资金需求和家庭经济收入情况,按照借款人的信用程度,填制农户资信等级评审表,提出初步调查意见,并对资信评定小组提供的农户基本情况真实性负责。
村镇银行必须研究并建立一种科学高效的、简单的农村信用评估方法,使得相关人员易于掌握并高效决策。具有参考意义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做法是增强农产之间的互相合作与联保,减少信用风险。另一方面,需要当地政府通过政策激励当地的信用环境建设,并引进或建立农村信用评级机制。如辽宁省为391万户农产建立了信用档案,对288万农户进行了信用评价,这些经验都值得推广。
同时,可以根据优秀较好一般普通的等级评定情况,分别颁发不同级别的农村小额贷款证或农户信用证。由村镇银行对评定的农户信用等级要每年审查一次,对农户信誉程度发生变化的,应重新评定信用等级并确定其相应的贷款限额。
为防止法律风险,政府应该进一步明确,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房产不能抵押担保。目前,担保抵押是农民获取贷款的基本条件。按照最近银监会出台的“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工作方案,其中提出“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试点用于贷款担保。”沈阳市农村信用社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农机具抵押贷款等贷款方式。创新担保机制和担保方式,扩大农户和农村企业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
在防范环境风险管理方面,首先要加强存款吸收能力。从民间资金来说,村镇银行在网点数量、结算便捷程度、品牌等方面都存在弱势,提高吸收存款能力有一定难度。但是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立足本地、服务三农、又有大银行股东背景的特点,将农产、农村企业吸引到自己的旗下。防范化解的关键是通过改进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国家与社会的补贴和构建抵御自然与意外事故的保险机制等多种途径和办法来实现。在增加存款方面还可以争取专项支农资金,目前这些专项都存放于农信社。随着村镇银行的经营进入正轨,信用等级提高后,应积极争取这部分资金,并争取对公存款及其它负债业务。
要加强市场风险防范,从根本来讲应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加强农业相关的保险业的发展。这是不仅对村镇银行,而且对农民都非常有益的事情。但也是一项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努力的艰巨任务。如2007年国家财政开始对农业保险予以补贴,中国人保、中华联合财保、安华农业保险等公司与中国再保险集团签订了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框架协议。所以,农村保险已经开始不断完善,但仍需继续加强。此外,村镇银行还应当挖掘农产资源。由于目前农村小额贷款的额度一般在3万元以内,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很
多地方的支农再贷款额度都被农信社完全闲置。而村镇银行正好以农村相对较大资金需求的村镇企业为主要客户,正好符合市场的需要,可以抓住这一市场。而农产和农村企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加强政策风险防范,最可行的就是村镇银行要加强农村产业发展的研究。既包括研究某一行业的发展前景,比如曾都的香菇的市场发展状况,近几年的市场前景如何等。也包括某些行业对于国家发展政策和方向的合规性研究。比如地方小企业,如小炼油厂等和国家政策的关系、可能的存活空间和时间等。这种风险特别突出,因为一旦国家政策严格实施,他们可能瞬间倒闭,风险难以把握。村镇银行必须保持高度的政策敏感性,严格把关,远离这类风险产业。
此外,村镇银行只有不断加强内部信贷风险管理,才能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不断创新,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村镇银行良性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遏制风险特别是操作风险的关键环节。村镇银行信贷风险内部化解应始终坚持法人治理、用人理念、内控体系和金融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 1] 唐双宁.寄望村镇银行“汤水效应”[ 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3月2日,第A01版
[ 2] 张吉光,梁晓。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 3] 王宏智.对村镇银行设立的认识及建议.现代经济,2007(6)
[ 4] 吴玉守.村镇银行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J].改革与战略,2008(1)
第五篇:信息不对称与防范银行信贷风险重点
摘要:信息不对称是我国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银行为了实现“既为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信贷支持,又保持自身稳健运行”的目标,必须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机制,提出了完善银行内部信贷运行管理机制、运用先进技术工具;创建新型银企关系、设计信贷合约;加强同业沟通,推广银团贷款等具体对策和建议,以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切实防范银行信贷风险。
由于在“不对称信息”市场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贡献,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斯宾塞和斯蒂格里茨成为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这也是自1994年以来,信息经济学家第三次荣获该奖。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世界普遍存在,在现代金融领域更为突出,在发展中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尤为严重。在我国的银行信贷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先是导致巨额不良资产,后来缺乏信息的银行一方实行了严格的信贷配给,又导致出现了所谓的“惜贷”现象。面临金融全球化的挑战,银行体系如何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从根本上防范信贷风险,既为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信贷支持,又保持自身稳健运行,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搞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而且对于巩固和增强国内外对中国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的信心,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我国信贷风险形成中的信息不对称因素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时,金融业又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我国现在的金融体系相当脆弱,最脆弱的地方是银行体系,不良资产数量很大,已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针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数额巨大的问题,经济学界的一般的解释是成因复杂,主要是体制问题。笔者认为,体制问题固然是不良资产产生的重要原因,但是信息不对称才是我国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银行正常运行时,可以将拥有富余储蓄的人的资金导向需要资金进行生产性投资的人,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银行圆满完成这项工作的主要障碍是信息不对称。由于银行信贷交易存在跨时风险,因此具有天然的脆弱性。这种天然的脆弱性不仅是因为当前处理的资金的未来支付与预期有关,而且也与对交易对手的逆向选择及其承担的道德风险存在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有关。银行信贷风险分如下三种:
第一,银行与企业之外的环境风险。这种风险超出银行的控制范围,即使对于最安全型的借款人而言,这种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第二,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一是银行对不具备履约能力的借款者的风险和质量类型做出错误的判断,即逆向选择;二是有能力履约的借款人故意毁约的风险,即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对银行、企业交易行为的不利影响,在每一种经济体制中都存在。但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在长达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如利用同业的信息共享来查询,采用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的资信进行评级等,努力减轻这方面的负面影响。而我国由于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尚未建立,银行管理简单粗放,导致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个问题长期困扰我们,一直未能很好得到解决。由于银行无法克服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障碍,也就导致了不良贷款产生的必然性。
第三,银行内部风险,即总行与分支行在信贷管理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针对一笔新增不良贷款,总行难以区分不良贷款是由分支银行草率行事甚至是寻租行为造成的,还是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总行作为委托人,期望付出既定的工资且只愿承担最小化的风险,是风险规避者。分支行是对信贷风险负有责任的代理人,它往往表现为风险中立者。分支银行的效用函数为:A=A(e,r),其中e表示分支行在信贷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包括收集信息,认真审贷,并严格监控企业的贷款使用情况等。e和A正相关,因为分支行领导可以通过努力工作获得工资收入且寻求进一步升迁的机会。r表示分支行所能支配的信贷资源的数量。r和A存在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因为分支行领导可以从支配更大的资源中获得成就感或获得更多的寻租机会和数量更大的租金。目前,银行系统一般采取定额薪酬,导致严重的激励不足,分支行在审贷和监控贷款的工作中的努力程度相对有限,也没有足够的动机在风险控制中投入更多的成本,包括发展适宜本机构的风险决策、控制模型、高薪雇佣专业人才以及对职员培训采取严格的态度。而且,由于实行了贷款责任终身制,信贷人员不愿承担责任而选择避险的“惜贷”策略,形成信贷市场的异常性收缩。信贷交易的内部性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周期性,但我国这个问题特别突出且有上升的趋势。这主要因为信用观念的缺失、金融体系演进的特性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造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不断上升,成为新增不良资产的根源之一。
一般而言,银行的努力只能使后两种风险降低。银行可以通过加强客户识别和严格监管等信息方面的努力,也可以通过信贷合约和机制设计等激励手段来降低风险。
二、关于银行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对策建议
1.完善银行内部信贷运行管理机制,减少内部信息不对称
第一,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建立部门独立、业务分离、权力制衡的内部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以业务操作规程为基础、岗位独立、人员分工、职责分明的业务操作制度;建立以审批权限为核心的法人授权授信制度;建立严密、有权威的内部监督制度;建立完备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以提高职员素质敬业精神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
第二,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先进工具。一是运用科学的、以数据统计为基础建立起的系统和工具,包括贷款决策系统,五级贷款分类、行业信用风险评级、抵押价值评估、贷后管理预警系统和信贷组合管理系统等,将贷前的评审、贷中的管理和贷后的监测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项目的评价和选择、动态监控和内部风险管理水平。二是建立银行内部系统,实现信息的快速流动。如工商银行在2001年运用信贷管理综合系统等先进的科技手段,由总行对一级、二级分行的主要业务实行直接监控,充分发挥总行信贷监测控制中心功能,进一步完善加强了风险监测和快速反应机制,逐户逐笔监控信贷投放,每旬通报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借鉴央行监管模式,建立内部警告、整改、停牌、市场禁人和责令退出制度,增强了总行对全系统的监控能力,2001年末新增贷款不良率仅为0.17%,信贷资产质量较上年明显好转。
本篇论文是由的网友为您在网络上收集整理饼投稿至本站的,论文版权属原作者,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或者抄袭,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否者后果自负,如果此文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2.创建新型银企关系,努力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障碍
第一,银企之间要建立良好而持久的合作关系。银行和企业作为信用链的重要节点,只有相互依存,互惠互利,才能巩固各自的长期利益,这一点必须成为双方的共识。银行可以向重要企业的董事会中派驻代表,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来往及管理层对未来经营的判断等,搜集企业全方位信息,为银行决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提供理财服务,协助客户进行债务的重组、融资的规划,解决客户实际困难,改善与企业的关系,提高企业还款的主动性。
第二,要设计信贷合约,形成激励作用。银行应逐渐减少格式文本的使用,而使用框架文本,根据不同风险的客户,与企业谈判确定不同利率和担保条件组合的信贷合约,以激励企业按期还款。
第三,要提高监管质量,实现预警功能。充分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监控借款人的所有借贷行为,防止出现借款人利用银行间信息传递不畅的缺陷,通过多方借款实现循环质押和循环贷款。密切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贷款物质保证及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发现信贷资产质量转劣的苗头,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3.加强同业沟通,共同防范信息不对称
第一,互通信息,协调行动。同业之间应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做到客户信用等级等信息资源共享,预防和减少有严重道德风险倾向的不良客户利用银行间的业务竞争而重复借贷或多头骗取银行资金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不良客户实施“黑名单”制度,统一制裁。
第二,积极推广银团贷款模式。银团贷款是当今国际信贷业务的通行做法,由于贷款风险是由各贷款参加行按照份额承担,分散了银行的风险。而且,多家银行会根据各自得到的不同信息对项目进行判断,导致坏项目不容易获得贷款或贷款后被及时中止,从客观上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不良资款,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目前我国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银行对于一个项目或一笔贷款,要么全部承贷,要么不贷。而且,即使一个项目由多家银行提供贷款;通常也是各签各的合同,互不相干。各家银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常陷入无序竞争中,纷纷对大企业提供综合授信和巨额贷款,从“惜贷”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形成了“局部的信用膨胀”,实质上又加大了信息不对称,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构成了新的威胁。因此,对切实防范风险,必须加强同业间的合作,按照风险分散化的谨慎原则采用银团贷款模式。
三、相关问题
信用制度及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现代生活的基础,银行机制是否能顺利运行最终依赖于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完备程度,而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
第一,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培育社会信用意识。加强宣传和信息披露,形成全社会讲信用、守信用、重信用的舆论环境。
第二,尽快建立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即法律制度体系、市场监督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
第三,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借助专业担保公司实现企业信用提级,减少银行信贷风险,促进信贷交易形成。参考文献:
[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 于尔根·艾希贝格尔,伊恩·哈珀.金融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 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 张玉明.信息非均衡与银行不良资产[M].上海:三联书店,2001. [5] 孔刘柳.商业银行信贷和约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