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温家宝总理、李鸿忠书记讲话心得
学习温家宝总理、李鸿忠书记讲话心得
认真学习了温家宝总理、李鸿忠省委书记的讲话,为之深深感动,同时也很是惊喜。感动的是他们谈论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娓娓道来、语重心长,像一位慈爱的父亲,关心着我们的成长成才;惊喜的是在即将踏入工作岗位,茫然四顾之时有了确定的方向,如怎么去工作,怎么发展自己的事业,如何面对困难挫折。这些谆谆教诲,一直回响在我心底。
首先,初入社会,如何实现角色转换。
现在我们作为毕业生,踏入工作岗位,从安逸的校园走进纷繁复杂的社会,这本身就是一巨大的角色转换。现在必须做的就是尽快适应,包括从心理从实践上适应。为此必须要熟悉单位的环境、文化、自己的工作职责、相关规章制度等等,还要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断求教,不断学习,适应单位的环境,适应工作的节奏。
要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校园生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意味着新的学习的开始。倘若终止学习,仅仅依靠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啃老本”,会很快滞后于社会的飞速发展,甚至有被社会淘汰的危险。所以,我们要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努力更新知识,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祖国发展的巨大成就为青年成长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祖国建设的艰巨任务为青年大展身手提供了广阔舞台”。对于我们毕业后的巨大机会,广阔的活动舞台,我们要对未来树立远大的理想,宏伟的抱负,利用我们的努力工作和学习,一点一点去实现梦想,达成心愿。梦想并不虚幻,他需要我们把现实与之结合起来,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终身学习,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其次,如何对待工作
对于选择工作岗位的问题,如果能把自己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结合起来,那最好不过,毕竟这是专业所长;如果不然,那就干一行爱一行,在工作中逐渐培养自己的兴趣,不断地学习,不断探索,在工作中寻找方法和技巧。
关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的问题,要有正确的态度。对于从事的职业,一定要牢记各种工作并无高下之分,扑下身子、融入基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普通的成绩。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作为社会建设的新生力量,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我们的国家现在处于不断发展进步阶段,我们应当把我们的个人工作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时时刻刻装着一颗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心,通过个人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我们应该做出的努力和取得我们应该取得的成就,同时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通过这样的积累,我们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一名劳动者的价值。
我们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在人生的任何时候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目前要干什么,我们如何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最后,如何面对挫折
俗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矛盾、困难无处不在,有时可能让我们真的无力回天。这需要我们拥有敢于直面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不卑微、不怯懦,屡败屡战。这需要我们必须勇于实践,在实践中真正了解困难,找出应对之法。,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变化万千,机会稍纵即逝。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亲身感受生活,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知道社会发展的方向。
我们要“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特别是当理想与现实有距离之时,当理想遭遇严重困难或重大挫折之时,更要增添燃料和动力,始终保持奋斗的激情、创造的活力”。
我知道,几乎无一例外,了不起的人物都是历经千辛万苦,从数不尽的困难和挫折中走出来的。我们的总理温家宝,刚毕业时从事地质工作。那时,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经常要跋山涉水,饿了就用馒头充饥。在地质考察过程中,几次遇到生命危险。但他没有退缩,如此这般,练就了坚强的性格。勇敢是敢于面对困难,坦然是能够面对困难,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作为一名马上要踏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一定要端正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怀揣梦想,勇于实践,磨练意志,认真领会与牢记温总理的“此时、此地、此身”,孜孜以求,收获成功。
第二篇:学习李鸿忠书记讲话心得
7月29日,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发表署名文章《志存高远勇担使命》,与全省年轻干部谈心。我觉得鸿忠书记是站在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湖北跨越式发展这样一个战略的高度,对我们青年和青年干部给予殷切地希望,指明成长的方向,同时也提出了工作的要求。这篇文章里面,也科学地揭示了我们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和成长路径,也充分体现了省委和省委书记对我们广大的年轻人、广大的年轻干部特别地关怀,特别地厚爱,也特别地期待!我感觉读这篇文章,就感觉到是一个智者,是一个师者,同时也是一个领导者在跟我们谈心,讲心里的话,讲实话、讲真话,特别温暖,特别振奋,也倍增了信心和力量。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就是说我们党经过90年的风雨历程,始终能够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的法宝,就是始终能够吸引和凝聚一批年轻人,或者是年轻干部,始终怀抱崇高理想,始终充满奋斗激情,温家宝总理也在多次对青年、对大学生,对青年自愿者的讲话中讲到,年轻人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这次我们非常高兴地读到鸿忠书记的署名文章,有对我们广大的青年、青年干部给予厚望,志存高远勇担使命,那么所有这些论断、认识应该说集中地体现了,也凝聚着党对我们青年一代的深切的厚望。那么作为年轻干部,确实我们在初步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的体会,我想可以归纳为十个字:感恩、忠诚、责任、勤奋、奉献。作为我们广大的青年和青年干部,干事创业、健康成长共同的选择,共同的价值追求。
所谓感恩,就是感恩于心,就是感恩我们这个时代,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所谓责任,就是责任于肩,肩上一定要承担责任,鸿忠书记在讲话里面,在他的署名文章里面提到了很多,关于我们青年干部,年轻干部担当的问题,担当就是责任。
所谓忠诚,我觉得我们当代的青年,或者青年干部着眼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就是对我们的党,对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要无比地忠诚,其实这就是对自己人生的忠诚。
还有要勤奋,就是勤奋于能。就是通过勤奋地学习,练就过硬的本领,形成各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和技术,做一个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最后我想到的就是奉献。奉献于行,用实际行动来奉献社会,奉献人民,奉献自我,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身处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确实是身逢其时,想到这样几个字,与所有广大的青年干部共勉!期待着大家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通过我们更加地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通过我们更好地燃烧我们青春的激情,投身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时期,做出当代的黄冈青年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学习温家宝总理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温家宝总理关于“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讲话的心得体会
我认真学习了温家宝总理在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与教师座谈时的讲话——“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通过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作为站在农村教育工作一线上的我身上肩负着重要责任。在今后的农村小学教学工作中我将不辜负温总理对我们的期望,我要向叶圣陶先生那样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事;要向湖南宜章县乡村中心小学校长李黎明学习,热爱农村教育。把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视为自身的重要发展机遇。艰苦奋斗,使自已真正成为一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总理在座谈会上说:“中小学教育是国家发展基础的基础,关键在教师。学校是乡村的中心,而教师则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乡村教育对启迪民智必不可少。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关键是中小学教师。”我们教师掌握着祖国的未来,人民的希望,就要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参与教研教改,创新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饱满的热情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另外,要专研业务,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们不仅要认真专研业务,还要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精通教育理论,具备稳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将最新、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我们的学生。
总之,我们要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积极的更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已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我要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脚踏实地,为搞好自已的教育教学事业而不懈努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0年1月15日
第四篇:学习温家宝总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学习温家宝总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温总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分两部分进行,总结2009和展望2010。过去的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也是备受冲击。然而,国家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这几方面的工作成功应对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必将激励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这充分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不断在探索发展道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人民创造幸福小康生活。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我们面对这样的成果并不骄傲自满、停滞不前,在未来至为关键的2010年,政府认真做了具体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国家政府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010年作为21世纪第一个十年之末,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温总理的报告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形势清醒深刻,部署工作务实清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通过学习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有很多心得和体会。
政府更加关注民生,尊重每一位公民的尊严,努力实现社会和谐。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处处凸显促进社会公平的理念,温家宝总理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以人为本”是崇高的理想,我们政府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努力将其变为一项政策,是一大进步。民生问题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内容。近几年房价的高涨,“蜗居”、“蚁族”现象也凸显出来。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人民收入,稳定物价房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现在我们政府听取民意,在政策上特别重视民生,值得肯定。我国有句古话,叫“知屋漏者在檐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让民意能通畅地达到决策层,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先决条件。另外,还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来保证中央的各种民生政策能很好的在地方上落实。
努力发展经济,调整分配制度,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如温总理所说,“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主要是以社会保险为中心,个人的工资成为社会保险金的基准,结合具体国情以及在缩小贫富差距的努力中,我们可以知道,社保制度改革首先应扩大普遍性,还要加强社保再分配的功能,再者,随着经济发展,社会保险发放的额度也应提高。应建立由国家主导、社会保障、适合于中国现实的制度。另外,税收调节是各国重新分配财富的普遍做法,政府应提出更为完善的税收制度,使富人缴更多的税收,提高个税起征点,以缩小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
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体恤民情。“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的论点。我国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增加更多人受教育的权利、培养更多的人才,但现实并不令人满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于少数人,贫困阶层子女接收学校教育变得越来越难,这将不利于全社会人才的培养。而且教育体制僵化,教育内容多是死记硬背,无法培养出真正的人才。结合自己的切身的体会,我认为,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本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专业能力与技巧,但现在往往流于形式,重知识而轻能力,重分数而轻素质。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没能学到真正的知识与能力,仅仅混了个文凭,不能符合社会的需要。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家庭的付出,同时也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我们都有暑期社会实践的任务,但这不能拘于形式,要让学生能切实提高能力。众所周知,我们现在面临的就业压力非常大,现在大学生最关心的也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必然影响社会的稳定。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我们不应该畏惧,与其去担忧就业问题,不如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力争做一个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注重公民权利意识建设,强调公民的政治权力。总理报告中的一个极大的亮点,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五权”概念。温总理说,要保障民众的“五权”,即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对比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人大会议上提出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发言,此次多了一个权,即选举权。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与“五权”相呼应的是,“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把这几句话联系在一起,我不禁产生了一种联想:我们国家将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并且,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会围绕选举权来开展。在现实层面,选举权仍然存在一个有待落实的问题,这也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如何让被选举人真正出自民意,并为民众利益鼓与呼,绝不是一个善良的愿望可以达致,而需要精巧的制度构造和严守制度的决心。
总体上说,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一些细节工作尤为重视。比如由对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政府提高了预警和警惕,强调要健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还有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政府提出要加强与各参展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办成一届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促进科技创新,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盛会。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从大的方面讲到与外国各友邦搞好友好合作关系,从小的地方说到关注妇女及婴幼儿的健康检查问题。可见,我们的政府是坚持求真务实精神的政府,它提出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非常具体,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和可行性。“行百里者半九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温家宝总理引用一系列的中国古典文言诗词,一方面表示了他对古老中国传统文化的秉承,另一方面,他更是用这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来诠释以他为代表的政府工作人员和人民公仆们决不会辜负身上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和使命。
温家宝总理《2010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大学生最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地方,就是一种精神。用一句古语,叫“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从中学会经常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不只是我们眼前这几年的大学生活,更要规划我们的人生。我们不能再好高骛远,应该脚踏实地,应该求真务实。作为当代学生,应该时刻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保持朝气蓬勃的昂扬姿态,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性事业,从中锻炼自我,多关注时政问题,关注百姓民生,以培养自己心系苍生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作为新世纪的有志青年,我们看到政府的种种利民惠民政策,享受着种种教育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资源,我们应该时刻努力发愤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最终报效国家,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第五篇:温家宝总理讲话赏析
讲话稿,是个性鲜明、极具特色的应用文体式。讲话者在特定环境,面对特定的受众,以口头语言演说或答辩,表述个人及其所代表的集体对某些问题的观点。“答记者问”是一种问答形式的讲话。为了达到让人信服的目的,讲话前要做缜密的研究,撰写讲话稿,形成文本。讲话后,再对记录及讲话稿予以修改、润色、公开发表,即是应用文章。
近读
温家宝总理几次面对中外记者的讲话,观点鲜明,事实具体,理正情浓,意趣隽永,平易质朴,睿智幽默,引诗据典,文采斐然,读后印象深刻,颇受教益。
事实具体 证理服人
讲话最忌抽象空洞、言之无物。讲话者照本宣科,索然无味;听者精神涣散,昏昏欲睡。只有用经过筛选的、有针对性的古今中外的事实,来表现意旨,才有说服力,才能生动感人,才能活跃会场气氛,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加深印象,强化效果。温家宝于2003年11月23日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唐尼采访时,为说明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与合作历史久远,举了两个事例:“19世纪60年代,中国数以万计的华工参加了美国横贯东西部大铁路的修建工作。他们不顾严寒、饥饿和待遇菲薄的恶劣条件,当别的建筑队伍都撤下来的时候,只有中国这支队伍坚持到底。最后一根枕木是由4位华工铺上的。无数人为这个工程献出了生命。1991年伊利诺伊州曾经专门派人到上海用3000个道钉做了个纪念碑。他们说,中国筑路工人的最大贡献就是沟通了美国东西部的大通道,并由此推动了美国的统一,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温总理先说中国华工在140多年前为美国经济建设和统一所做的贡献。为了说明友谊与合作是相互的,又举出美国曾支援中国的一个事例:“上个世纪,1942年5月到1945年的9月,美国派年轻的飞行员组成‘飞虎队’,飞越著名的‘驼峰’航线,支持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那是世界上著名的艰难航线,美国几年间大约损失了500多架飞机,美中两国飞行员牺牲了1500多人。因为山谷里的飞机碎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人们称之为‘铝谷’。它记载了中美合作的历史。”他用准确、具体、生动的,极有针对性的历史事件,通过唐尼的报道,向美国政府和人民宣传了中美两国过去的美好合作历程,唤起美国领导者与人民对中美两国源远流长的互助友谊的珍惜。事实,只有事实才能产生震撼力,才能说明道理。
谦虚坦诚 情系人民
文如其人。一个人的真实感情,在其讲话与文章中必然会自然流露。虚伪和矫饰虽然也能遮掩一时,但一经推敲、验证,就会真相毕露。文章不是无情物,应用文也是如此,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广为流传。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的讲话中,开头就自报家门,坦诚地叙述了自己的身世:“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的家,包括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段话明确表示自己没有显赫的家族,没有权势的背景,没有复杂的裙带关系,但却暗示自己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艰苦的磨炼,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一个普通人,一颗平常心,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由此媒体才对他冠以“人民总理”、“平民总理”的亲切称号。
谦虚是一种美德。他说:“上届政府在朱镕基总理的领导下,忠实地履行职责,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人民是满意的。我们现在的全部工作都是在前任的基础上开始的。前人给我们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摆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还要我们进行开创性的工作。我总记着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这与时下某些继任者,下车伊始就全盘否定前任的工作,摆出一副只有他才能挽巨澜于既倒,救黎民于水火的作秀姿态是迥然不同的。
人民的总理就应该时刻牵挂着海内外的同胞骨肉。2 0 0 3年1 2月温家宝在美国会见华侨华人时动情地说:“祖国想念你们,你们肯定也想念祖国,借用泰戈尔的一句诗:‘无论你走得多么远,你的心总和我连在一起;无论黄昏时树的影子有多长,它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这是华侨、华人、留学生和祖国的关系。”他还说:“你的眼睛里为什么总是饱含着泪水?芽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倾诉了他的拳拳深情,旅美北京同乡会会长说:“温总理贴近老百姓,讲贴心话,我们听了非常高兴。”
“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不是只写在墙上的标语,而应该落在实处。了解人民的欢乐与忧愁,洞察百姓的艰难与困苦,才能解民之忧,助民为乐。“公子笙歌醉玉楼”,高高在上,酒绿灯红,再高吼几声“为人民服务”也是骗人的假话。温家宝在谈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说:“比如中国的劳动力有7亿4千万,而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只有4亿3千万。中国每年新增劳
动力1 0 0 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 4 0 0万;进城的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亿2千万。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中国1 3亿人口有9亿农民,目前没有摆脱贫困的3 0 00万左右,这是按每年人均收入6 2 5元的标准计算的。大家知道,这个标准是低水平的,如果标准再增加2 0 0元,农村贫困人口就是9 0 0 0万。……如果要我说
现在的心情,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有千钧重。”此后,他在美国又补充了1个数字: 中国还有6 0 0 0万残疾人需要供养。这些情系人民、为天下之忧而忧的话我们读后心情也有些沉重。温家宝以具体的数字,实话实说,客观全面,对比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指出了我们面对的巨大困难,让人们居安思危,知难而进。一组枯燥的数字,流淌出的却是沉甸甸的亲情,传达出一任政府总理肩负的责任。这正是应用文融情于事,寓情于理的特点。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情文章撼人心。
坚持原则 绵里藏针
讲原则,辩是非,不一定非得拍案而起,咄咄逼人。温家宝说:“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他对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旗帜鲜明,但表达则比较委婉,形成了他讲话的极具个性的风格。关于台湾问题,他对《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说:“台湾是中国神圣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任何一届政府都不会放弃和平统一祖国的立场。”“中国人民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祖国的统一。我想你大概熟悉林肯总统的一句话,他在演说中曾经说过,一个‘自相分裂的家庭是站立不住的’,他还说过,美国由各州组成的‘联邦乃是永久性的’。我们不希望事态发展到这一步,因此我们不放弃和平的努力。”这段话表明了对台湾问题的坚定不移的原则立场,尤其是引用美国前总统林肯的话来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绝对不容分割的道理,绵里藏针,请君入瓮,不显山、不露水地表现出千钧压顶之势,这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以柔克刚的说理方法,让人颔首称是。
关于美国对中国某些纺织品的出口设限问题,温总理举重若轻,小中见大:“为了价值仅4亿至5亿美元的纺织品,在未同中国事先商谈的情况下,单方面公布这样的限制措施,应该说十分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不知道你是不是注意到了国际的反应和专家的反应,这种决策甚至影响到美国市场。我要用中国的一句话,‘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应该用登泰山一览众山小的战略眼光来看待我们的经贸合作和其他方面的合作关系。……而不要动辄制裁和限制。那样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损害两国的利益。我希望纺织品问题能够通过双方协商妥善加以解决。”中国政府总理的宽容、大度,反衬出对方的小气、狭隘。登高望远,挥洒自如,在不经意间,表明了鲜明的立场和灵活协商解决的方法,大国风度尽在其中。
博览群书 挥洒自如
学问,是长期读书学习不断实践积累的结果。日前教育的一大缺憾是文理分家,如同楚河汉界,不少学理工科的学生对祖国的历史文化知识知之甚少,甚至连一封求职信也写不通。而一些学文科的人又多偏重理论知识,死读书,读死书,缺少写作实践,动手能力较弱。而温家宝总理学的是地质专业,他却读了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史哲书籍。他曾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他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博览群书是一种乐趣。另外,由于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读书,而不是指派秘书抄录、生吞活剥。唐尼问他:“你一定读了很多有关美国的书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芽”他说:“谈到读了美国的书,我可以跟你讲一个故事,就是我见韩国总统卢武铉时,他说他的就职演说引用了林肯1861年的一段演说。我回去翻我书架上有关林肯的书,发现在同样的一段话下,我用铅笔画满了红线。林肯说,记忆的神秘琴弦,从每一个战场和每一个爱国者的坟墓,延伸到这些广阔国土上的每一颗跳动着的心和每一个家庭,它一定会被触动,它一旦被我们天性中善良的性灵所触动,必将奏出联邦的大合唱。我想林肯处理南北战争的态度影响了卢武铉,他希望朝鲜半岛南北和解。”温家宝娓娓道来,既显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又表现出他把知识化为自己的智慧,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才能。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面对众多的学者、学生,讲述中西文化,如数家珍:“昨天的中国,是一个古老并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大国。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者流派。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和民主性的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这些传统美德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中国的文明曾引起了西方一批著名学者和启蒙思想家的极大兴趣。笛卡儿、莱布尼茨、孟德斯鸠、伏尔泰、歌德、康德等,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过研究。贵国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哈佛人——爱默生先生,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我所以不厌其烦地引述这段话,是想说明,他在美国的高等学府,面对文化层次很高的受众,巧妙地回避用外交辞令直接宣传我国现行的政策和文明评价,而是以极其浓缩、简洁的语言,阐述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既有政治性,又有艺术性,获得了大家的好感和敬佩。
他在美国的招待会上,先即兴说了几句有风趣的话,随后换了一副眼镜,笑容可掬地说:“下面开始念我自己写的一篇东西?穴讲稿?雪。”这句看似随意的话,却明确告诉大家,讲稿是自己写的,而不是秘书捉刀。他渊博的知识,源自刻苦学习实践。读书,丰富了知识,充实了生活,应用于工作,事半功倍,也提高了他的文化品味,展示了一个政治家儒雅博学的风度和人格魅力。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还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他的讲话或主述、或问答,或长、或短,都构思严密、逻辑清晰,说明他在讲话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在讲话中为了活跃气氛,时不时说一些幽默的话让对方放松。他在任职记者招待会上介绍副总理吴仪时,说她“为我们今天的讲台增加了一点鲜艳的色彩”,会场上引发出会心的笑声。当解答完最后一位记者的讲话后,他微笑地对大家说:“实在抱歉,如果大家中午不吃饭的话,我们还可以再交流下去。”温总理的讲话,彬彬有礼,妙语连珠,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一切应用文字,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时文,也应该是文采斐然的美文,这是应用文作者不懈追求的境界。温家宝的讲话堪为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