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讲话引用古文

时间:2019-05-14 19:4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温家宝总理讲话引用古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温家宝总理讲话引用古文》。

第一篇:温家宝总理讲话引用古文

温文尔雅,出口成章。温家宝总理的记者招待会,引经据典历来是记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北京晨报》盘点了9年的记者会,均历时2个小时左右,回答问题多则13个,少则11个。温总理的妙语连珠和诗意盎然令人印象深刻。

2003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我当总理后,我总默念着林则徐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朱镕基的继任者,当被问及与朱镕基的工作风格有何不同时,温家宝引用了这两句诗来回答。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温家宝在2003年的记者会上谈及两岸话题时,引用了于右任的诗句:“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2004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温总理在开场白中引用了两句诗。“有朋友问我能不能用一两句诗来概括一下今年和今后的工作。我想起两位伟人的诗,一句是毛泽东主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

出自老子《道德经》。被问及政治体制改革时,温家宝说,社会主义好像是大海,只有吸收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才能使自己发展。社会主义又好似高山,只有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才能进步。

2005年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这句大家所熟知的话出自《左传》。在温家宝的很多次记者会中,忧患意识贯穿始终。他提出,面前的路不平坦,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形势稍好,尤需兢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制定,温家宝在记者会上说,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引用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06年

形势稍好,尤需兢慎。

招待会开始时,温家宝说:“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其中,“兢慎”语出《全唐诗·泾溪》,意为在进入激流险滩时,因提高警惕而很少会有人跌倒;反而容易在“阴沟翻船”,在坦途中沉沦。说完“兢慎”,温家宝紧接着说出这句话。出自《新唐书·魏征传》,意为要通过深刻反思,保持头脑清醒,使局面转危为安。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两岸关系的问题时,温家宝说:“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古语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

下》。总理以此告诫台湾当局阻挠开放“三通”的领导人,不要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愿望。

知难不难

在回答香港记者“回顾1000多天施政历程”的要求时,温家宝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儒林外史》。

2007年

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

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有关民生的问题时,温家宝用诗意的语言说,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话:„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

招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在回答日本电视台记者中日关系的提问时,温家宝引用了中国一句古话,“招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这句话出自《管子·版法》,大意为,要招纳远方的人们,就要先整治好国内;要避免祸乱的发生,在于消除人怨。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在回答央视记者关于反腐问题时,温家宝认为要教育每位干部懂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句话最早出自《荀子·哀公》,比喻人心向背对于政权巩固的重要性。

2008年

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

连任总理的温家宝回顾过去五年经历时说:“5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出自《明太祖宝训》朱元璋语,意思是,现在我们做的事,是对是错自有后人给予公允的评价。他还回顾了5年前刚上任时对大家立下的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并加上一句话“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来显示改革的决心和魄力。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在回答有关物价问题时,温家宝说自己也常上网关注社会热点,一边上网一边想一段话:“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句话是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演绎。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两岸经贸关系问题时,温家宝说自己脑子里总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其中前一句是宋代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中的两句。表达的就是对国家统一的希望。“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语出自鲁迅的《题三义塔》。

第二篇:2012年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引用古文的中英文对照

英文中,免职可以用be deposed来表示,卸任可以用step down来表示。晋升为get promoted,被降职可以be demoted表示。另外,辞职可以译成to resign;to quit one's job;to send in one's papers;裁员则可以用layoff/cut jobs

这里总结了部分2012年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引用古文的中英文对照,欢迎大家补充。Premier Wen Jiabao at the press conference in 2012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In my last year in office, I will not waiver(弃权,放弃;弃权证书)and carry out my duties, and will remain true to my conviction,“ ”I will always be with the people,“ the premier said.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

Goes officials should serve as loyal as they can conscientiously when they are in office and engage in modest self-reflection when their terms end.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There are people who will appreciate what I have done but there are also people who will criticize me,“ he said.”Ultimately, history will have the final say."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In line with the conviction that I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erve my country even at the cost of my own life, regardless of fortune or misfortune to myself。

第三篇:温家宝总理讲话赏析

讲话稿,是个性鲜明、极具特色的应用文体式。讲话者在特定环境,面对特定的受众,以口头语言演说或答辩,表述个人及其所代表的集体对某些问题的观点。“答记者问”是一种问答形式的讲话。为了达到让人信服的目的,讲话前要做缜密的研究,撰写讲话稿,形成文本。讲话后,再对记录及讲话稿予以修改、润色、公开发表,即是应用文章。

近读

温家宝总理几次面对中外记者的讲话,观点鲜明,事实具体,理正情浓,意趣隽永,平易质朴,睿智幽默,引诗据典,文采斐然,读后印象深刻,颇受教益。

事实具体 证理服人

讲话最忌抽象空洞、言之无物。讲话者照本宣科,索然无味;听者精神涣散,昏昏欲睡。只有用经过筛选的、有针对性的古今中外的事实,来表现意旨,才有说服力,才能生动感人,才能活跃会场气氛,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加深印象,强化效果。温家宝于2003年11月23日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唐尼采访时,为说明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与合作历史久远,举了两个事例:“19世纪60年代,中国数以万计的华工参加了美国横贯东西部大铁路的修建工作。他们不顾严寒、饥饿和待遇菲薄的恶劣条件,当别的建筑队伍都撤下来的时候,只有中国这支队伍坚持到底。最后一根枕木是由4位华工铺上的。无数人为这个工程献出了生命。1991年伊利诺伊州曾经专门派人到上海用3000个道钉做了个纪念碑。他们说,中国筑路工人的最大贡献就是沟通了美国东西部的大通道,并由此推动了美国的统一,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温总理先说中国华工在140多年前为美国经济建设和统一所做的贡献。为了说明友谊与合作是相互的,又举出美国曾支援中国的一个事例:“上个世纪,1942年5月到1945年的9月,美国派年轻的飞行员组成‘飞虎队’,飞越著名的‘驼峰’航线,支持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那是世界上著名的艰难航线,美国几年间大约损失了500多架飞机,美中两国飞行员牺牲了1500多人。因为山谷里的飞机碎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人们称之为‘铝谷’。它记载了中美合作的历史。”他用准确、具体、生动的,极有针对性的历史事件,通过唐尼的报道,向美国政府和人民宣传了中美两国过去的美好合作历程,唤起美国领导者与人民对中美两国源远流长的互助友谊的珍惜。事实,只有事实才能产生震撼力,才能说明道理。

谦虚坦诚 情系人民

文如其人。一个人的真实感情,在其讲话与文章中必然会自然流露。虚伪和矫饰虽然也能遮掩一时,但一经推敲、验证,就会真相毕露。文章不是无情物,应用文也是如此,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广为流传。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的讲话中,开头就自报家门,坦诚地叙述了自己的身世:“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的家,包括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段话明确表示自己没有显赫的家族,没有权势的背景,没有复杂的裙带关系,但却暗示自己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艰苦的磨炼,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一个普通人,一颗平常心,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由此媒体才对他冠以“人民总理”、“平民总理”的亲切称号。

谦虚是一种美德。他说:“上届政府在朱镕基总理的领导下,忠实地履行职责,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人民是满意的。我们现在的全部工作都是在前任的基础上开始的。前人给我们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摆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还要我们进行开创性的工作。我总记着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这与时下某些继任者,下车伊始就全盘否定前任的工作,摆出一副只有他才能挽巨澜于既倒,救黎民于水火的作秀姿态是迥然不同的。

人民的总理就应该时刻牵挂着海内外的同胞骨肉。2 0 0 3年1 2月温家宝在美国会见华侨华人时动情地说:“祖国想念你们,你们肯定也想念祖国,借用泰戈尔的一句诗:‘无论你走得多么远,你的心总和我连在一起;无论黄昏时树的影子有多长,它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这是华侨、华人、留学生和祖国的关系。”他还说:“你的眼睛里为什么总是饱含着泪水?芽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倾诉了他的拳拳深情,旅美北京同乡会会长说:“温总理贴近老百姓,讲贴心话,我们听了非常高兴。”

“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不是只写在墙上的标语,而应该落在实处。了解人民的欢乐与忧愁,洞察百姓的艰难与困苦,才能解民之忧,助民为乐。“公子笙歌醉玉楼”,高高在上,酒绿灯红,再高吼几声“为人民服务”也是骗人的假话。温家宝在谈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说:“比如中国的劳动力有7亿4千万,而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只有4亿3千万。中国每年新增劳

动力1 0 0 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 4 0 0万;进城的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亿2千万。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中国1 3亿人口有9亿农民,目前没有摆脱贫困的3 0 00万左右,这是按每年人均收入6 2 5元的标准计算的。大家知道,这个标准是低水平的,如果标准再增加2 0 0元,农村贫困人口就是9 0 0 0万。……如果要我说

现在的心情,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有千钧重。”此后,他在美国又补充了1个数字: 中国还有6 0 0 0万残疾人需要供养。这些情系人民、为天下之忧而忧的话我们读后心情也有些沉重。温家宝以具体的数字,实话实说,客观全面,对比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指出了我们面对的巨大困难,让人们居安思危,知难而进。一组枯燥的数字,流淌出的却是沉甸甸的亲情,传达出一任政府总理肩负的责任。这正是应用文融情于事,寓情于理的特点。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情文章撼人心。

坚持原则 绵里藏针

讲原则,辩是非,不一定非得拍案而起,咄咄逼人。温家宝说:“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他对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旗帜鲜明,但表达则比较委婉,形成了他讲话的极具个性的风格。关于台湾问题,他对《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说:“台湾是中国神圣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任何一届政府都不会放弃和平统一祖国的立场。”“中国人民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祖国的统一。我想你大概熟悉林肯总统的一句话,他在演说中曾经说过,一个‘自相分裂的家庭是站立不住的’,他还说过,美国由各州组成的‘联邦乃是永久性的’。我们不希望事态发展到这一步,因此我们不放弃和平的努力。”这段话表明了对台湾问题的坚定不移的原则立场,尤其是引用美国前总统林肯的话来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绝对不容分割的道理,绵里藏针,请君入瓮,不显山、不露水地表现出千钧压顶之势,这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以柔克刚的说理方法,让人颔首称是。

关于美国对中国某些纺织品的出口设限问题,温总理举重若轻,小中见大:“为了价值仅4亿至5亿美元的纺织品,在未同中国事先商谈的情况下,单方面公布这样的限制措施,应该说十分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不知道你是不是注意到了国际的反应和专家的反应,这种决策甚至影响到美国市场。我要用中国的一句话,‘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应该用登泰山一览众山小的战略眼光来看待我们的经贸合作和其他方面的合作关系。……而不要动辄制裁和限制。那样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损害两国的利益。我希望纺织品问题能够通过双方协商妥善加以解决。”中国政府总理的宽容、大度,反衬出对方的小气、狭隘。登高望远,挥洒自如,在不经意间,表明了鲜明的立场和灵活协商解决的方法,大国风度尽在其中。

博览群书 挥洒自如

学问,是长期读书学习不断实践积累的结果。日前教育的一大缺憾是文理分家,如同楚河汉界,不少学理工科的学生对祖国的历史文化知识知之甚少,甚至连一封求职信也写不通。而一些学文科的人又多偏重理论知识,死读书,读死书,缺少写作实践,动手能力较弱。而温家宝总理学的是地质专业,他却读了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史哲书籍。他曾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他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博览群书是一种乐趣。另外,由于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读书,而不是指派秘书抄录、生吞活剥。唐尼问他:“你一定读了很多有关美国的书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芽”他说:“谈到读了美国的书,我可以跟你讲一个故事,就是我见韩国总统卢武铉时,他说他的就职演说引用了林肯1861年的一段演说。我回去翻我书架上有关林肯的书,发现在同样的一段话下,我用铅笔画满了红线。林肯说,记忆的神秘琴弦,从每一个战场和每一个爱国者的坟墓,延伸到这些广阔国土上的每一颗跳动着的心和每一个家庭,它一定会被触动,它一旦被我们天性中善良的性灵所触动,必将奏出联邦的大合唱。我想林肯处理南北战争的态度影响了卢武铉,他希望朝鲜半岛南北和解。”温家宝娓娓道来,既显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又表现出他把知识化为自己的智慧,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才能。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面对众多的学者、学生,讲述中西文化,如数家珍:“昨天的中国,是一个古老并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大国。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者流派。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和民主性的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这些传统美德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中国的文明曾引起了西方一批著名学者和启蒙思想家的极大兴趣。笛卡儿、莱布尼茨、孟德斯鸠、伏尔泰、歌德、康德等,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过研究。贵国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哈佛人——爱默生先生,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我所以不厌其烦地引述这段话,是想说明,他在美国的高等学府,面对文化层次很高的受众,巧妙地回避用外交辞令直接宣传我国现行的政策和文明评价,而是以极其浓缩、简洁的语言,阐述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既有政治性,又有艺术性,获得了大家的好感和敬佩。

他在美国的招待会上,先即兴说了几句有风趣的话,随后换了一副眼镜,笑容可掬地说:“下面开始念我自己写的一篇东西?穴讲稿?雪。”这句看似随意的话,却明确告诉大家,讲稿是自己写的,而不是秘书捉刀。他渊博的知识,源自刻苦学习实践。读书,丰富了知识,充实了生活,应用于工作,事半功倍,也提高了他的文化品味,展示了一个政治家儒雅博学的风度和人格魅力。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还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他的讲话或主述、或问答,或长、或短,都构思严密、逻辑清晰,说明他在讲话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在讲话中为了活跃气氛,时不时说一些幽默的话让对方放松。他在任职记者招待会上介绍副总理吴仪时,说她“为我们今天的讲台增加了一点鲜艳的色彩”,会场上引发出会心的笑声。当解答完最后一位记者的讲话后,他微笑地对大家说:“实在抱歉,如果大家中午不吃饭的话,我们还可以再交流下去。”温总理的讲话,彬彬有礼,妙语连珠,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一切应用文字,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时文,也应该是文采斐然的美文,这是应用文作者不懈追求的境界。温家宝的讲话堪为范例。

第四篇: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引用的古诗文

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引用的古诗文

温家宝总理3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引用的古诗文汇总:

(一)记者会开始后,温家宝总理表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蔓延、发展,关键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

义而不回,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二)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温家宝说,“在最后一年,我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努力以新的成绩弥补我工作上的缺憾,以得到人民的谅解和宽恕。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我将坚守这个做人的原则,并把希望留给后人。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好。”

(三)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温家宝说,“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没有谋过私利。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四)在回答台湾《中国时报》记者提问时,温家宝说,“我2009年在这里讲了《富春山居图》的故事,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高兴地得知,这幅分离很久的《富春山居图》终于在台北合璧展出,这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

力和震撼力。我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五)在回答台湾《中国时报》记者提问时,温家宝说,“至于我在退休以后能不能到台湾去自由行,坦诚地讲,我愿意去,但是还得看条件。不过请你转达对台湾人民的问候。我想起了台湾割让以后,台中有一位诗人叫林朝崧,他曾经写过一句诗,叫‘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我相信,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的大业一定能够实现,这是整个中国人的骄傲。”

(六)在回答香港无线电视记者提问时,温家宝说,“我是爱香港的。2003年我曾经去过一次香港,我在那里用了黄遵宪先生的一句诗来形容:寸寸河山寸

寸金。”

(七)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时,温家宝说,“在我担任总理期间,确实谣诼不断,我虽然不为所动,但是心里也不免感到有些痛苦。这种痛苦不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而是我独立的人格不为人们所理解,我对社会感到有

点忧虑。我将坚持人言不足恤的勇气,义无反顾地继续奋斗。”

第五篇:温家宝总理曾经引用的名言

温家宝总理曾经引用的名言

一、温家宝:2012年3月15号上午10时30分,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采访大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这是温家宝总理上任以来的第10次中外记者见面会。在过去的9年,温家宝总理已举行了9次记者会。在每年的记者会上,温总理都会就当年热点问题进行回应,在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经常引用古文。他在每一年记者会上引用诗文时的连珠妙语,无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温家宝的诗人情怀,在每一次记者会上都展露无遗。尤其是2006年,先引用了《新唐书》的“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作开场白,2007年又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话“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回答“人民的快乐幸福”。如此精彩的回答,至今让许多人仍记忆犹新。

许多人经历过人大记者会的人都认为,总理记者会上展示出中国领导人的多个侧面:智慧、坚强、博学……其中,最重要的是普通人的一面,有血有肉,让人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正因如此,总理记者会拉近了中国跟世界的距离,成为正在崛起的中国和平发展的名片。

今天,每年一度的记者会将再次举行。在这次记者会上,温总理又一次淡定从容地面对来自全世界的记者,谈政治,讲观点,说情况,鼓信心。当然,人们更会期待,作为总理任期内的最后一场记者会,温家宝今天会有什么样的连珠妙语,还会引用哪些诗文,是古诗还是现代诗,以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将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特别的形式,传递给国人和世界。下面就盘点温家宝总理在历年记者会上引用诗文时的连珠妙语,希望给广大网友展现一位大国总理优雅、淡定、睿智、幽默的风格,以显示中国信心,增强中国力量!

2003年记者会,温总理引用的古诗名句:

.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总记得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我当选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不由的使我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的一位元老于右任在他临终前写过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是多么震撼中华民族的歌词。

.中国古代《大学》有四句话,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

2004年记者会,温总理引用的古诗名句:

.我和我的同事们,愿意接受人民的监督。我们想,我们政府一定要勇往直前,永不动摇,不畏艰险,为人民的利益献出我们的全部精力和热血。

.有一位朋友问我,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诗来概括一下你今年和今后的工作。我想起两位伟人的诗,一句是毛泽东主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明年是《马关条约》签署110周年,这里我想起了1896年4月17日,一位台湾诗人几乎是用血和泪写的28个字的诗,他的名字叫丘逢甲。他是台湾彰化人。他说:“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我还想引用一位台湾著名的乡土文学家叫钟理和的诗,他说,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2005年记者会,温总理引用的古诗名句:

.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上灾难太深重了,这就培育了他忧患的意识、生存意志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我们这个国家太大,问题太多、太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这个民族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定信心、永远奋斗。

.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记者先生,你可以翻开1861年贵国制定的两部反分裂法,不也是同样的内容吗?而且随后就发生了南北战争,我们不愿意出现这种情况。中国有一句古话:“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

.我想用一段印度的古诗来结束我的话,三千年前,印度有一篇著名的古诗叫《奥义书》,可能是梵文,我把它演绎了一下:愿我们同受庇佑,愿我们同受保护,愿我们共同努力,愿我们文化辉煌。不要仇恨,永远和平、和平、和平。

2006年记者会,温总理引用的古诗名句: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是人民的儿子。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归功于人民。我最感动的是人民对政府的支持。而且总是那么热情、一贯。我觉得最痛心的问题是在我这三年的工作中,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解决得更好。但是,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台湾当局领导人阻挠开放“三通”,收紧以至限制两岸的经贸往来,这不仅不利于台湾的经济发展,而且损害台湾同胞利益。

.我想先引用两句话,一句是萧伯纳说的:“自由意味着责任”,一句是你们美国的老报人斯特朗斯基说的:“要讲民主的话,不要关在屋子里只读亚里士多德,要多坐地铁和公共汽车”。

2007年记者会,温总理引用的古诗名句:

.我昨天浏览了一下,有一个网民写到,说总理的心究竟同我们有多近?他在思虑什么?其实,就在昨天下午,我收到了一个代表转来的一所小学的学生写给我的信。尽管很忙,我还是用毛笔亲笔给孩子们回了信,鼓励他们茁壮成长。

.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艘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艘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在社会推进公平与正义。记者也许问,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艾青诗人的一句话:“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

.日中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有一句古话:招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这是管子的话。在中日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就消除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问题达成了共识。

.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008年记者会,温总理引用的古诗名句:

.朋友们,我想对你们说: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让人们幸福快乐地过得更好,为了让孩子们上好学,为了使我们的民族在世界赢得应有的尊严,我愿献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

.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引用了三处古语和古诗句:一处是“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出自《明太祖宝训》朱元璋语。

.在谈到抑制物价上涨的问题时,温家宝总理引用了古语“事不避难”。语出《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提问时,温家宝总理引用的“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是宋代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中的。“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出自鲁迅的《题三义塔》。.在谈到有关思想解放的问题时,温家宝引用了两句古语,“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出自《诗经.大雅》。”“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出自唐司空图《诗品》。

2009年记者会,温总理引用的古诗名句:

.温家宝总理在开场白中谈到提振信心时说,……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期待着明年中国和世界都会变得更好。语出唐朝诗人杜审言七律《春日京中有怀》。

.在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说,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乞火莫若取燧,寄汲莫若凿井”,就是说你想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因此,我希望全体中国人都要以自己的暖心来暖中国的经济。语出刘安《淮南子》。

.在回答俄通-塔斯社记者关于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面临哪此机遇时,温家宝说,有些事情正像你所说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要行动,而不能坐等。语出陆游《游山西村》。

2010年记者会,温总理引用的古诗名句:

.记者会开始后,温家宝总理引用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以警示中国对于今后几年的道路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

.在谈到面对今后三年的工作时,温家宝引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以明志。语出屈原《离骚》。

.在回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提问时,温家宝引用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澄清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有关中国傲慢的传闻。语出唐代刘禹锡《子刘子自传》。

.在回答台湾《联合报》记者有关两岸经济合作的问题时,温家宝分别引用古语“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和典故“黄公望之《富春山居图》”。后者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系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脍炙人口的一幅名作,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在谈到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时,温家宝引用古语“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原文为:“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彖传》为易传中的一部分,是解释六十四卦卦辞的。语出《彖传》。

.在回答法新社记者有关中美关系的问题时,温家宝引用古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身在最高层”。作品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语出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

2011年记者会,温总理引用的古诗名句:

.记者会开始后,温家宝总理表示,“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在回答台湾无线卫星电视台记者提问时,温家宝说:“骨肉之亲,析而不殊”。语出《汉书.武五子传》。

.在回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表示,今后两年要做到“忧国不谋身”;在谈到改革时,温家宝总理引用“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其中,“忧国不谋身”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出自晚唐诗论家司空图《诗品.纤秾》。

2012年记者会,温总理引用的古诗名句:

.在十一届五次人大记者会上的开场白中,温总理“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出自《素书》,意即:坚守职责,而不放弃;坚持原则,而义无反顾。原文“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素书: 相传张良以黄公望所赠“天书”而助汉高祖刘邦夺天下,传为《太公兵法》,实为《素书》。这段故事记载于宋人张商英为《素书》所作序中,后人猜测许为托黄石公之名所作。书中阐述了治国安邦及为人处世之道。温总理开场引用《素书》,是想传达他将秉承自己敢作敢当的“义”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出自元代名臣张养浩《为政忠告》,意即:奉公处事之时尽心尽力,退居回忆之时谦虚自责。原文“虽然臣之于君也,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凡所白于上者,不可泄于外,而伐诸人,善则归君,过则归己。”《为政忠告》是元代名臣张养浩为政思想集大成之作,他“以道德政事名于天下”,其过人的政治智慧和娴熟的从政技巧,为后世为官之人所景仰和学习。

.“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原文大意是说,我做的这些事,写的这本书,后人一定会毁誉不

一、褒贬不一的,但我只要认为这是对的,是有价值的,不论别人如何评说,我都会坚定的做下去。

.在回答台湾《中国时报》记者提出的关于台湾问题时,温总理说,“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我常想,难道几千年的文化恩泽就不能消弭几十年的政治恩怨?”林朝崧:台湾近代诗人,今台中人。原诗:吾人聚散本难知,分手何须泣路歧;但使三生盟片石,不应一步阻雷池。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珍重莱衣归故里,相思寄我采薇诗。出自《送吕厚庵秀才东归二首》

.在谈到香港问题时,温总理说,“我是爱香港的。2003年我曾经去过一次香港,我在那里用了黄遵宪先生的一句诗来形容:寸寸河山寸寸金。”“寸寸河山寸寸金”,出自晚清著名外交家、维新改革家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五次途经香港,写过多首关于香港的诗,这首是黄遵宪1896年介绍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他的。当时正是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国家面临着割地赔款的屈辱境地,诗人以诗言志,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爱国精神。

下载温家宝总理讲话引用古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温家宝总理讲话引用古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总理历届两会记者会引用诗词古文解析

    总理历届两会记者会引用诗词古文解析 总理历届两会记者会引用诗词古文解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谈自己的工作态度时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概括......

    学习温家宝总理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温家宝总理关于“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讲话的心得体会 我认真学习了温家宝总理在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与教师座谈时的讲话——“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通过学习我深......

    温家宝总理2009年教师节讲话[定稿]

    温家宝总理2009年教师节讲话全文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全文) 中评社北京10月11日电/今年教师节前夕,总理温家宝在9月4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看望师生。上午听了5节课,下午同北京市......

    温家宝总理核电安全讲话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应对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有关情况的汇报。 会议指出,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和关东首都圈发生里氏9级强震,并引发海啸,日本福岛第一核......

    温家宝引用诗词

    【2012年答中外记者】 1 温家宝总理开场白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出处:黄石公《素书》 原文: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释义:恪守信义,而不稍加改变;受到嫌......

    温家宝总理经典语录

    如果没有从政,他或将成为一位优秀地质学家。但命运的机缘和选择,让他从天津旧城小巷走到了中南海。大国总理不易为,温家宝深知这一点。他时常用林则徐的两句诗自勉:“苟利国家生......

    温家宝总理演讲稿

    新华网吉隆坡4月28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8日在吉隆坡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共同出席中马经贸投资合作论坛并致辞。致辞全文如下: 共同推动中马互利合作再上新台阶 ——在中马......

    温家宝总理经典语录汇总

    温家宝总理经典语录汇总 5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人民书写的。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2008年3月18日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