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温家宝总理2009年教师节讲话[定稿]
温家宝总理2009年教师节讲话全文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全文)
中评社北京10月11日电/今年教师节前夕,总理温家宝在9月4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看望师生。上午听了5节课,下午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新华社今天转发了温家宝对听课的点评和在听了教师代表发言后的讲话,全文如下:
老师们好,今天上午,我在三十五中初二(5)班听了5堂课,中午和同学们一起吃了饭。下午和老师们座谈,听取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来了。在教师节前夕,我用整整一个上午听5堂课,一方面,用这种方式表示对老师们的尊重;另一方面,想深入地了解一些教学的真实情况。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我首先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今天主要是听老师们的发言。为了使会议开得活泼一些,在大家发言之前,我想对上午5堂课做个点评,互相切磋。如果说的不对,请你们批评。
第一堂听的是数学课。这堂数学课主要是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老师讲清了概念,这非常重要,基础课必须给学生以清楚的概念。她还讲了三角形全等的四种条件,以及两边一角全等的几种情况。老师在讲这个内容的时候,用的是启发式教学,也就是启发同学来回答。老师在问到学生如何丈量夹角的度数时,同学们回答了好几种,比如量角器、圆规、尺子。我觉得这堂课贯穿着不仅要使学生懂得知识还要学会应用的理念。最后老师提出两边夹一角的判定方案,也就是SAS判定方案,并且举出两个实例让学生思考,一是做一个对称的风筝,这个对称的风筝实际上是两边夹一角的全等三角形;二是一个水坑要测量中间距离,水坑进不去,是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对应边相等,用这个概念通过全等三角
形把这个边引出来。这两个例子都是联系实际教学生解决问题。所以这堂数学课概念清楚、启发教育、教会工具、联系实际,说明我们数学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改进。总的看这堂课是讲得好的,但是我也提一点不成熟的意见:我觉得40分钟的课包容的量还可以大一点,就是说,一堂课只教会学生三角形全等判定,内容显得单薄了一些,还可以再增加一点内容。第二堂听的是语文课。老师讲的是《芦花荡》,在座的可能有不少老师讲过,我过去也读过,但今天和学生们一起读,觉得别有一番新意。缺点是开始没把作者的简要情况给同学们介绍。既然是讲《芦花荡》,作者又是孙犁,是中国现代的著名作家,他曾经写过什么著作,有过什么主要经历,我觉得有必要给学生讲讲,但是老师没有讲,也许是上堂课已经讲过或下堂课要讲。孙犁是河北安平人,他一直在白洋淀一带生活,1937年参加抗日,所以他才能写出像《芦花荡》和《荷花淀》这样的文章。讲作者的经历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作品源于生活。孙犁于1937年冬参加抗日工作以后,到过延安,然后陆续发表了反映冀中特别是白洋淀地区的优秀短篇小说,其中像《荷花淀》、《芦花荡》都受到好评。但我紧接着就有一个惊喜,这是我过去上学时没有过的,就是老师让学生用4分钟的时间把3300字的文章默读完,我觉得这是对学生速读的训练,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她不仅要求学生专心,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我们常讲人要多读一点书,有些书是要精读的,也就是说不止读一遍,而要两遍、三遍、四遍、五遍地经常读。但有些书是可以快速翻阅的。默读是我听语文课第一次见到的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有时间要求的。我发现学生们大多数都读完了,或许他们事先有预习,或许他们真有这个能力。紧接着老师又叫学生概括主要故事情节,这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我以为非常重要。3300字的文章要把它概括成为3句话:护送女孩、大菱受伤、痛打鬼子。要有一定的逻辑性,要抓住文章的核心,这不容易。我上学时最大的收获在于逻辑思维训练,至今受益不浅。这种方法就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紧接着老师又要求学生通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
过、结果来懂得写人和写事,这里既贯穿着认知,又贯穿着思考和提升。老师特别重视人物的描写,因为孙犁这篇东西用非常质朴的语言写了一个性格鲜明的抗日老人,其中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四个字:自尊自信,这是他人格的魅力。因为他能够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表现出镇定,当他认为这件事情做得不好时又十分懊丧。语文教师还让学生进行了朗诵。我以为语文教学朗诵非常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口才的一条重要渠道。如果我们引申开来,由逻辑思维到渊博的知识到一种声情并茂的朗诵就是一篇很好的演讲,需要从小锻炼。老师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到课文的高潮时,她讲这位老人智勇双全,爱憎分明,老当益壮,点出老人的爱国情怀,然后概括出老头子最大的特点是抗战英雄,人民抗战必胜,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讲到这堂课的中心思想是要热爱祖国。这样,就把课文的内容升华了。
第三堂听的是走进研究性学习课。这是我从来没听过的课。听了课我懂了,其实是开阔学生的思维,用我们可以经常接触到的一些事情来深究科学的原理,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这堂课老师讲的是“教室”,就是要建一座好的“教室”应具备哪些条件。学生纷纷回答,几乎我想到的他们都谈到了,从窗户到门,从隔音到节材。最后,老师把它概括为四个方面,叫做你想研究什么问题——研究“教室”;怎么开展研究——研究“教室”的方方面面;和谁一起研究——老师和同学;怎样表达研究成果——把学生的经历、实践和参与结合在一起。但我坐在课堂上就在想,非常重要的一点学生们却没想到,就教室而言,建筑安全应是第一位的。学生没想到,教师也没想到。经济适用都想了,但是安全没想到,也就是说学生没有想到防震知识,这算个缺点吧?这堂课讲得还是不错的,比如教室的设备甚至深入到多媒体,投影、摄影头,节能深入到节能材料,深入到经济上的性价比。还有一点,就是老师提问时,一个学生说我喜欢岩石,想研究岩石,这个学生也可能不知道老师备课的内容是要讲“教室”,但是老师很快把他的问题扭过去了,因为这堂课不是这个主题。这里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教这堂课要求老师的知识非常渊博,学生爱好涉及的是大自然,老师讲的是“教室”,而对学生好奇的大自然应该给予积极回应。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应因势利导,问他看过多少种岩石,知道名字吗?老师就可以讲岩石的分类:沉积岩、岩浆岩、火山岩,启发学生热爱岩石,从而热爱地质。我不是让老师把原来备课的内容改变,而是因为学生想听的是大自然,老师要讲小空间,用简练的语言和提问的方式回答大自然的问题是必要的,而且并不困难。最后,老师展示了这个学校的研究成果,35中做过园林研究,做过抗紫外线的研究,做过冬小麦的研究,做过城门与城墙的研究,做过节水灌溉的研究,做过环境因素和生物的研究,还有很多学生获奖。这是一堂很好的课,但老师可以更放开一些,不要求老师是万能的,老师可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带回去思考,下次再给他们解答。
第四堂听的是地理课。老师用提问的方法,问学生暑假到过哪些地方。我真没想到学生到过那么多地方,不仅是国内,而且到过国外。我仔细翻了课本。这门课把我们过去的地理与自然地理合并了,甚至扩展到把地理、地质、气象、人文结合起来,是一本综合教材,可能现在学地理的时间要比过去少了。但是讲华北一下子我就听糊涂了,因为课本讲的既不是自然分界,又不是经济分区,也不是行政分区,华北怎么把陜西、甘肃和宁夏包括进去了?课本对中国区域划分的依据不足,无论是自然的、经济的还是历史沿革的划分都没能讲清楚,有的是错误的。此外,课本关于中国的区域差异一章就讲了中国的五大区域,即华北、青藏、沿海、港澳和台湾,这就更不全面了。我赞成把地理、地质和气候结合起来,这就如同把人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一样。过去大学的地质地理系就包含这三个方面。已故的刘东生院士之所以在研究黄土高原方面取得很大成就,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中国有世界上最厚、面积最大的黄土层,这给他提供了有利的研究条件;另一个原因是他对地理、地貌、地质和气候的关系,特别是黄土的成因以及黄土形成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得很深。我赞成编写教材时把这几方面结合起来,但要把基本概念讲清楚。现在孩子们见
识很广,他们到过很多地方,老师讲得也很好。课本要保持严谨规范和学术的百家争鸣,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地理学真正的科学内涵。
最后我听了一堂音乐课,应该说是欣赏了一堂音乐课。老师很活泼,这堂课先是播放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我们同属一个世界》,这堂课的主题是让世界充满爱。我对音乐是门外汉,但是我边听边感到这是一堂艺术熏陶课,对孩子是艺术的熏陶,也可以说是堂美学课。美学是什么?大概中学没开过这门课。中国研究美学有名的是朱光潜先生。美学从大的方面讲就是真善美,就是世界事物的真善美,这就是那首歌的真谛。因此听完课我就即席讲了一篇话,我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一堂音乐课让孩子们通过唱歌来懂得人世间的爱,懂得人世间的真善美。其次是人们的心底。孩子们都有心理活动,就是孩子们心底都有知、情、义。这就要求学生要有爱心,懂得爱父母、爱老师、爱家乡、爱祖国。在河南南阳我给学生们在黑板上题词就是三句话:爱父母,爱老师,爱南阳。我认为这是思想教育,孩子们记得清清楚楚。人最起码的爱就是这些,爱父母爱老师爱家乡,再归结起来就是爱祖国了。所以这就要求学生有爱心,懂得爱同学、爱老师、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这就要求学生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什么?就是追求真知。钱学森是大科学家,但很少人知道他是画家。他从小就受艺术的熏陶。大家都知道李四光是地质学家,但很少人知道他是我国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的作者。钱老曾经亲口对我说,我现在的科学成就和小时候学美术、学音乐、学文学是分不开的。因此他提倡学理科、工科的也要学艺术,学艺术的也要学工科、学理科。他在被授予功勋科学家时的即席讲话说:“我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功于我的夫人。”他夫人蒋英是钢琴家。我对他夫人说,你的艺术对他的科学工作很有启发。追求真知,辨别真伪,寻求真理、趋善避恶,为民造福,应该是美学教育的内容。我们要求学生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就应该在这些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爱好。上午听课时我也服从音乐老师的命令做了游戏,感觉和孩子们在一起非常幸福。我对孩子们说我爱你们,我祝福你们。(听了教师代表发言后)
刚才,几位老师的发言都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应该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无论是在学生的就学率还是在教育品质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些成绩是不可磨灭的。但是,为什么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对教育有许多担心和意见?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任继愈老先生90岁生日时,我给他送了一个花篮祝寿,他给我回了一封信,这不是感谢信,而是对教育的建议信。我坦率告诉大家,他对我国教育的现状有一种危机感,他尖锐地指出了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多次看望钱学森先生,给他汇报科技工作,他对科技没谈什么意见,他说你们做的都很好,我都赞成。然后,他转过话题就说,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句话他给我讲过五六遍。最近这次我看他,我认为是他头脑最清楚的一次,他还在讲这一点。我理解,他讲的杰出人才不是我们说的一般人才,而是像他那样有重大成就的人才。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这些年甚至建国以来培养的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确实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还不能说在世界上占到应有的地位。最近,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英国首相布朗作了一次科技报告,他一开始就讲,英国这样一个不大的国家仅剑桥大学就培养出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值得自豪的。他认为应对这场危机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科技,是人才和人的智慧。其实,我们的学生也是很优秀的,在各种国际比赛当中经常名列前茅,许多到国外留学的学生学习成绩也很好。我们出去这么多留学生,也成长了一批人才,充实了各行各业,但确实很少有像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那样的世界著名人才。每每想到这些,我又感到很内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形势很好的时候,还要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原因。老师们都很辛苦,特别是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老师们承担
着教育的重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我曾经引用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这是17世纪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讲的。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也说过:“教育是人类最崇高、最神圣的事业,上帝也要低下至尊的头,向她致敬!”可以说,无论一个人的地位有多高、贡献有多大,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启迪,都凝结了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老师面前永远是学生。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人才,同样也离不开教育和老师的培养。我们国家大约有1600万教育工作者,其中中小学教师1200万。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兢兢业业,默默耕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这种不计名利、甘为人梯,成功不必在我、奋斗当以身先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境界。
这里,我想着重谈一下提高教育品质和水准问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说,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想通过改革来努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里,我想提四点要求供大家参考:
第一,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要注重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自由的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仅学会书本的东西,特别要学会书本以外的知识。我曾经把学、思、知、行这四个字结合起来,提出作为教学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做到学思的联系、知行的统一,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第二,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说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归根到底就是要与时俱进,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放眼看世界,牢牢把握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潮流,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同时,也要深深地懂得中国,结合中国的实际和国情,推进教育改革、优化教学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
第三,教育要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要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而且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努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同时要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第四,教育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前两年我到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他对我说,讲和谐还要讲人的自我和谐,要使人对自己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适应社会的要求,正确对待金钱名利,正确对待进退、正确对待荣辱,这才能和谐起来。最后我想对老师提点要求。教师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
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这是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的话。她念念不忘的就是希望拍一部反映老师教书育人的爱心和奉献精神的电影或电视剧。我在这里也大声呼吁,希望能有更多描写老师的影视作品。当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最大追求。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要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更要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重视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品质和教书育人的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刚才座谈时有的老师提到要给教师创造培训的条件,我完全赞成。要建立包括脱岗轮训、带薪培训的制度,当然要讲求实效,把好事真正办好。
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不久前有一个学生给我写了一封信,他提到:现在青年学生自杀的很多,小小年纪厌世甚至走上绝路,总理能否在9月1日开学时专门和学生在网上对话,告诉学生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他所说的事虽然是极个别,但必须引起重视。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好的老师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有些话甚至不对父母讲也愿意跟老师讲,老师能帮助他解决思想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做到这一点不容易,没有爱心是不可能的。惟有教师人格的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我们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要注意提高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从今年起,在国家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按教师平均工资水准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准的原则,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中央财政今年已准备120亿,全国计算大概是370亿。这不是简单的涨工资,应该把薪酬待遇和个人工作成效密切挂钩。这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尊重。我们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各级政府都要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关心教育工作,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和鼓励高素质人才从事教育事业,尤其是到基层、农村和边疆地区任教。中小学教师非常重要,有些国家让最优秀的人教小学。要像尊重大学教授一样尊重中小学教师。要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先进事迹,特别是终身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
第二篇:温家宝总理讲话赏析
讲话稿,是个性鲜明、极具特色的应用文体式。讲话者在特定环境,面对特定的受众,以口头语言演说或答辩,表述个人及其所代表的集体对某些问题的观点。“答记者问”是一种问答形式的讲话。为了达到让人信服的目的,讲话前要做缜密的研究,撰写讲话稿,形成文本。讲话后,再对记录及讲话稿予以修改、润色、公开发表,即是应用文章。
近读
温家宝总理几次面对中外记者的讲话,观点鲜明,事实具体,理正情浓,意趣隽永,平易质朴,睿智幽默,引诗据典,文采斐然,读后印象深刻,颇受教益。
事实具体 证理服人
讲话最忌抽象空洞、言之无物。讲话者照本宣科,索然无味;听者精神涣散,昏昏欲睡。只有用经过筛选的、有针对性的古今中外的事实,来表现意旨,才有说服力,才能生动感人,才能活跃会场气氛,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加深印象,强化效果。温家宝于2003年11月23日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唐尼采访时,为说明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与合作历史久远,举了两个事例:“19世纪60年代,中国数以万计的华工参加了美国横贯东西部大铁路的修建工作。他们不顾严寒、饥饿和待遇菲薄的恶劣条件,当别的建筑队伍都撤下来的时候,只有中国这支队伍坚持到底。最后一根枕木是由4位华工铺上的。无数人为这个工程献出了生命。1991年伊利诺伊州曾经专门派人到上海用3000个道钉做了个纪念碑。他们说,中国筑路工人的最大贡献就是沟通了美国东西部的大通道,并由此推动了美国的统一,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温总理先说中国华工在140多年前为美国经济建设和统一所做的贡献。为了说明友谊与合作是相互的,又举出美国曾支援中国的一个事例:“上个世纪,1942年5月到1945年的9月,美国派年轻的飞行员组成‘飞虎队’,飞越著名的‘驼峰’航线,支持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那是世界上著名的艰难航线,美国几年间大约损失了500多架飞机,美中两国飞行员牺牲了1500多人。因为山谷里的飞机碎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人们称之为‘铝谷’。它记载了中美合作的历史。”他用准确、具体、生动的,极有针对性的历史事件,通过唐尼的报道,向美国政府和人民宣传了中美两国过去的美好合作历程,唤起美国领导者与人民对中美两国源远流长的互助友谊的珍惜。事实,只有事实才能产生震撼力,才能说明道理。
谦虚坦诚 情系人民
文如其人。一个人的真实感情,在其讲话与文章中必然会自然流露。虚伪和矫饰虽然也能遮掩一时,但一经推敲、验证,就会真相毕露。文章不是无情物,应用文也是如此,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广为流传。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的讲话中,开头就自报家门,坦诚地叙述了自己的身世:“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的家,包括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段话明确表示自己没有显赫的家族,没有权势的背景,没有复杂的裙带关系,但却暗示自己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艰苦的磨炼,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一个普通人,一颗平常心,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由此媒体才对他冠以“人民总理”、“平民总理”的亲切称号。
谦虚是一种美德。他说:“上届政府在朱镕基总理的领导下,忠实地履行职责,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人民是满意的。我们现在的全部工作都是在前任的基础上开始的。前人给我们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摆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还要我们进行开创性的工作。我总记着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这与时下某些继任者,下车伊始就全盘否定前任的工作,摆出一副只有他才能挽巨澜于既倒,救黎民于水火的作秀姿态是迥然不同的。
人民的总理就应该时刻牵挂着海内外的同胞骨肉。2 0 0 3年1 2月温家宝在美国会见华侨华人时动情地说:“祖国想念你们,你们肯定也想念祖国,借用泰戈尔的一句诗:‘无论你走得多么远,你的心总和我连在一起;无论黄昏时树的影子有多长,它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这是华侨、华人、留学生和祖国的关系。”他还说:“你的眼睛里为什么总是饱含着泪水?芽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倾诉了他的拳拳深情,旅美北京同乡会会长说:“温总理贴近老百姓,讲贴心话,我们听了非常高兴。”
“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不是只写在墙上的标语,而应该落在实处。了解人民的欢乐与忧愁,洞察百姓的艰难与困苦,才能解民之忧,助民为乐。“公子笙歌醉玉楼”,高高在上,酒绿灯红,再高吼几声“为人民服务”也是骗人的假话。温家宝在谈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说:“比如中国的劳动力有7亿4千万,而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只有4亿3千万。中国每年新增劳
动力1 0 0 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 4 0 0万;进城的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亿2千万。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中国1 3亿人口有9亿农民,目前没有摆脱贫困的3 0 00万左右,这是按每年人均收入6 2 5元的标准计算的。大家知道,这个标准是低水平的,如果标准再增加2 0 0元,农村贫困人口就是9 0 0 0万。……如果要我说
现在的心情,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有千钧重。”此后,他在美国又补充了1个数字: 中国还有6 0 0 0万残疾人需要供养。这些情系人民、为天下之忧而忧的话我们读后心情也有些沉重。温家宝以具体的数字,实话实说,客观全面,对比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指出了我们面对的巨大困难,让人们居安思危,知难而进。一组枯燥的数字,流淌出的却是沉甸甸的亲情,传达出一任政府总理肩负的责任。这正是应用文融情于事,寓情于理的特点。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情文章撼人心。
坚持原则 绵里藏针
讲原则,辩是非,不一定非得拍案而起,咄咄逼人。温家宝说:“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他对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旗帜鲜明,但表达则比较委婉,形成了他讲话的极具个性的风格。关于台湾问题,他对《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说:“台湾是中国神圣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任何一届政府都不会放弃和平统一祖国的立场。”“中国人民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祖国的统一。我想你大概熟悉林肯总统的一句话,他在演说中曾经说过,一个‘自相分裂的家庭是站立不住的’,他还说过,美国由各州组成的‘联邦乃是永久性的’。我们不希望事态发展到这一步,因此我们不放弃和平的努力。”这段话表明了对台湾问题的坚定不移的原则立场,尤其是引用美国前总统林肯的话来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绝对不容分割的道理,绵里藏针,请君入瓮,不显山、不露水地表现出千钧压顶之势,这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以柔克刚的说理方法,让人颔首称是。
关于美国对中国某些纺织品的出口设限问题,温总理举重若轻,小中见大:“为了价值仅4亿至5亿美元的纺织品,在未同中国事先商谈的情况下,单方面公布这样的限制措施,应该说十分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不知道你是不是注意到了国际的反应和专家的反应,这种决策甚至影响到美国市场。我要用中国的一句话,‘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应该用登泰山一览众山小的战略眼光来看待我们的经贸合作和其他方面的合作关系。……而不要动辄制裁和限制。那样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损害两国的利益。我希望纺织品问题能够通过双方协商妥善加以解决。”中国政府总理的宽容、大度,反衬出对方的小气、狭隘。登高望远,挥洒自如,在不经意间,表明了鲜明的立场和灵活协商解决的方法,大国风度尽在其中。
博览群书 挥洒自如
学问,是长期读书学习不断实践积累的结果。日前教育的一大缺憾是文理分家,如同楚河汉界,不少学理工科的学生对祖国的历史文化知识知之甚少,甚至连一封求职信也写不通。而一些学文科的人又多偏重理论知识,死读书,读死书,缺少写作实践,动手能力较弱。而温家宝总理学的是地质专业,他却读了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史哲书籍。他曾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他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博览群书是一种乐趣。另外,由于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读书,而不是指派秘书抄录、生吞活剥。唐尼问他:“你一定读了很多有关美国的书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芽”他说:“谈到读了美国的书,我可以跟你讲一个故事,就是我见韩国总统卢武铉时,他说他的就职演说引用了林肯1861年的一段演说。我回去翻我书架上有关林肯的书,发现在同样的一段话下,我用铅笔画满了红线。林肯说,记忆的神秘琴弦,从每一个战场和每一个爱国者的坟墓,延伸到这些广阔国土上的每一颗跳动着的心和每一个家庭,它一定会被触动,它一旦被我们天性中善良的性灵所触动,必将奏出联邦的大合唱。我想林肯处理南北战争的态度影响了卢武铉,他希望朝鲜半岛南北和解。”温家宝娓娓道来,既显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又表现出他把知识化为自己的智慧,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才能。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面对众多的学者、学生,讲述中西文化,如数家珍:“昨天的中国,是一个古老并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大国。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者流派。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和民主性的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这些传统美德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中国的文明曾引起了西方一批著名学者和启蒙思想家的极大兴趣。笛卡儿、莱布尼茨、孟德斯鸠、伏尔泰、歌德、康德等,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过研究。贵国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哈佛人——爱默生先生,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我所以不厌其烦地引述这段话,是想说明,他在美国的高等学府,面对文化层次很高的受众,巧妙地回避用外交辞令直接宣传我国现行的政策和文明评价,而是以极其浓缩、简洁的语言,阐述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既有政治性,又有艺术性,获得了大家的好感和敬佩。
他在美国的招待会上,先即兴说了几句有风趣的话,随后换了一副眼镜,笑容可掬地说:“下面开始念我自己写的一篇东西?穴讲稿?雪。”这句看似随意的话,却明确告诉大家,讲稿是自己写的,而不是秘书捉刀。他渊博的知识,源自刻苦学习实践。读书,丰富了知识,充实了生活,应用于工作,事半功倍,也提高了他的文化品味,展示了一个政治家儒雅博学的风度和人格魅力。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还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他的讲话或主述、或问答,或长、或短,都构思严密、逻辑清晰,说明他在讲话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在讲话中为了活跃气氛,时不时说一些幽默的话让对方放松。他在任职记者招待会上介绍副总理吴仪时,说她“为我们今天的讲台增加了一点鲜艳的色彩”,会场上引发出会心的笑声。当解答完最后一位记者的讲话后,他微笑地对大家说:“实在抱歉,如果大家中午不吃饭的话,我们还可以再交流下去。”温总理的讲话,彬彬有礼,妙语连珠,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一切应用文字,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时文,也应该是文采斐然的美文,这是应用文作者不懈追求的境界。温家宝的讲话堪为范例。
第三篇:学习温家宝总理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温家宝总理关于“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讲话的心得体会
我认真学习了温家宝总理在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与教师座谈时的讲话——“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通过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作为站在农村教育工作一线上的我身上肩负着重要责任。在今后的农村小学教学工作中我将不辜负温总理对我们的期望,我要向叶圣陶先生那样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事;要向湖南宜章县乡村中心小学校长李黎明学习,热爱农村教育。把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视为自身的重要发展机遇。艰苦奋斗,使自已真正成为一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总理在座谈会上说:“中小学教育是国家发展基础的基础,关键在教师。学校是乡村的中心,而教师则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乡村教育对启迪民智必不可少。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关键是中小学教师。”我们教师掌握着祖国的未来,人民的希望,就要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参与教研教改,创新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饱满的热情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另外,要专研业务,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们不仅要认真专研业务,还要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精通教育理论,具备稳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将最新、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我们的学生。
总之,我们要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积极的更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已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我要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脚踏实地,为搞好自已的教育教学事业而不懈努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0年1月15日
第四篇:温家宝总理讲话引用古文
温文尔雅,出口成章。温家宝总理的记者招待会,引经据典历来是记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北京晨报》盘点了9年的记者会,均历时2个小时左右,回答问题多则13个,少则11个。温总理的妙语连珠和诗意盎然令人印象深刻。
2003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我当总理后,我总默念着林则徐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朱镕基的继任者,当被问及与朱镕基的工作风格有何不同时,温家宝引用了这两句诗来回答。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温家宝在2003年的记者会上谈及两岸话题时,引用了于右任的诗句:“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2004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温总理在开场白中引用了两句诗。“有朋友问我能不能用一两句诗来概括一下今年和今后的工作。我想起两位伟人的诗,一句是毛泽东主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
出自老子《道德经》。被问及政治体制改革时,温家宝说,社会主义好像是大海,只有吸收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才能使自己发展。社会主义又好似高山,只有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才能进步。
2005年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这句大家所熟知的话出自《左传》。在温家宝的很多次记者会中,忧患意识贯穿始终。他提出,面前的路不平坦,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形势稍好,尤需兢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制定,温家宝在记者会上说,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引用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06年
形势稍好,尤需兢慎。
招待会开始时,温家宝说:“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其中,“兢慎”语出《全唐诗·泾溪》,意为在进入激流险滩时,因提高警惕而很少会有人跌倒;反而容易在“阴沟翻船”,在坦途中沉沦。说完“兢慎”,温家宝紧接着说出这句话。出自《新唐书·魏征传》,意为要通过深刻反思,保持头脑清醒,使局面转危为安。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两岸关系的问题时,温家宝说:“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古语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
下》。总理以此告诫台湾当局阻挠开放“三通”的领导人,不要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愿望。
知难不难
在回答香港记者“回顾1000多天施政历程”的要求时,温家宝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儒林外史》。
2007年
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
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有关民生的问题时,温家宝用诗意的语言说,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话:„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
招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在回答日本电视台记者中日关系的提问时,温家宝引用了中国一句古话,“招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这句话出自《管子·版法》,大意为,要招纳远方的人们,就要先整治好国内;要避免祸乱的发生,在于消除人怨。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在回答央视记者关于反腐问题时,温家宝认为要教育每位干部懂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句话最早出自《荀子·哀公》,比喻人心向背对于政权巩固的重要性。
2008年
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
连任总理的温家宝回顾过去五年经历时说:“5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出自《明太祖宝训》朱元璋语,意思是,现在我们做的事,是对是错自有后人给予公允的评价。他还回顾了5年前刚上任时对大家立下的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并加上一句话“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来显示改革的决心和魄力。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在回答有关物价问题时,温家宝说自己也常上网关注社会热点,一边上网一边想一段话:“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句话是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演绎。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两岸经贸关系问题时,温家宝说自己脑子里总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其中前一句是宋代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中的两句。表达的就是对国家统一的希望。“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语出自鲁迅的《题三义塔》。
第五篇:温家宝总理核电安全讲话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应对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有关情况的汇报。
会议指出,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和关东首都圈发生里氏9级强震,并引发海啸,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日方正在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缓解事故影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未发现异常,国内所有运行核电机组处于安全状态。根据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组分析,福岛核电站目前泄漏的放射性物质经大气和海洋稀释后,不会对我国公众健康造成影响。
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核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核电发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会议决定:
(一)立即组织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通过全面细致的安全评估,切实排查安全隐患,采取相关措施,确保绝对安全。
(二)切实加强正在运行核设施的安全管理。核设施所在单位要健全制度,严格操作规程,加强运行管理。监管部
门要加强监督检查,指导企业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三)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要用最先进的标准对所有在建核电站进行安全评估,存在隐患的要坚决整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要立即停止建设。
(四)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会议要求继续加强辐射环境监控预警和重点区域的应急移动监测,及时发布监测情况。加强与日本有关方面合作,积极协助在重灾区的中国公民尽快转移到安全地区。
在核电站的发展过程中,过去人们总把注意力放在防止核事故的发生上,即核安全问题。核电站的消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随着核电运行的实践证明,人们已经在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核电厂发生火灾的频度较高,特别是较大火灾频度远大于较大
核事故频率。此外因火灾造成的损失在总财产损失中占主要地位。据英国某保险公司统计,核电火灾损失占到总损失的90%。
实现消防安全的三个目标。一是确保人身安全。即在火灾状态下能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并保护现场灭火人员的安全。二是维持核安全功能的完整性。即为核安全相关设备提供足够的消防保护,以保证紧急停堆等安全功能不至因火灾而丧失。三是减少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即从经济角度出发,对核电站的设备设施,特别是与运行相关的重要设备设施提供足够的消防保护,以保证电厂的经济效益。专家通过案例讲的有声有色,对每个员工都有极大地触动。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学生对这次培训有感而发。“公司把消防安全工作同专业技术工作同步进行培训,充分体现了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辽宁核电,在准备期间实现全员培训、全员管理”。
通过培训职工对核电站消防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专家指出:“必须象对待核安全一样来对待消防安全。”同时在加强核电站消防安全,必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使职工的各项活动在安全的框架下实施,避免习惯性违章行为和不
按章办事的陋习存在。从建设的初期要求员工提倡按章办事,按程序操作,树立风险意识,将核电站的消防安全工作的基础工作扎扎实实抓好,让公司全体员工用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对待消防安全,确保辽宁核电公司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