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滁州市委书记韩先聪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滁州市委书记韩先聪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韩先聪
同志们:
这次全市林业工作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努力地、尽快地打造滁州百亿林业产业,全力推进我市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一直以来,省林业厅对滁州林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关注和支持,今天厅长韩柏泉同志又特地在百忙中专程到会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后面又给我们提出了下一步林业发展的四个重要问题,希望各级林业部门,包括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领会,认真抓好落实。对省林业厅的支持、对韩厅长的高度重视、关心关注,再一次对柏泉同志致以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刚才,江山市长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林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了总体部署和安排,这个讲话政策性、专业性、针对 性、操作性很强,我完全赞同,希望到会的同志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有关林业部门、部分县、区和企业作了很好的交流,希望在交流中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下面,我结合几位领导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前不久做出的决定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林业在滁州科学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今年6月,中央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林业盛会。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都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林业作出了“四个地位”的精辟概括,对新时期林业的“四大使命”进行了科学分析。我认为对林业“四大地位”、“四大使命”的定位对林业来说是史无前例的。在随后召开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金山书记和三运省长都作了重要讲话。前不久,三运省长又在全省油茶会议上发表讲话。林业是发展黄金时期,最好时期。这充分表明,在新时期新阶段,林业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加快发展林业的战略意义更加重要。就我市情况来看,一方面滁州林业建设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场看比数据看好看;但与全省相比,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质量不高,林业对滁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还不大。另一方面,按照滁州科学发展要求、跨越发展的需要,林业任务非常繁重,因为林业地位独特,我们要从全局的高度、战略的高度、长久的高度来认识林业、谋划林业、布臵林业、推动林业,就从我市市情来看,有几个战略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
第一,林业是建设“三个园”的重要基础。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视察滁州时把滁州的优势概括为“三张牌”,即区位、资源、环境,依托这三大优势,要求滁州努力建设“三个园”,即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园、与南京同城化的新家园、长三角魅力后花园。打好“三张牌”,建 设“三个园”,林业是基础。一方面,林业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被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肺”,湿地系统是“地球之肾”,在我们滁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这样一个地位。离开了林业,滁州的环境优势、长三角魅力后花园的打造都将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的市情所在。另一方面,森林具有强大的固碳功能,由此延伸了“碳汇”的概念。与工业直接减排相比,森林固碳具有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等优点,加快林业发展,可以有效提升生态承载能力,扩大发展的环境容量,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重要保障。
26号,三运省长在视察我们经济发展讲到,打造新家园时候,特别强调要重视森林绿化,要做精、做透森林绿化工作,它不仅是一个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问题。一个地方,再好的建筑、再漂亮的钢筋混凝土,没有绿、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机,无美可谈。人对美的追求,始终是最高的追求,森林是基础。我们打造“三个园”,必须把这个绿的问题解决好。在森林、绿化造林、林业产业发展的问题上,对于农民来说是个经济问题,对子孙后代是社会问题,对于生态问题来讲,已经上升到政治问题。科学发展观其中有一条是可持续发展,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支撑点。
第二,林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爆发点。从直接效益来看,我市资源类型多、产业链条长、市场空间广,我们现在产业基础是比较强的。现有483家森工企业,人造板和 强化木地板年产量全省第一;苗木花卉产业是全省三大苗木培育基地之一;国有林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森林景观布局,是全省最具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地市之一。从间接效益来看,随着国际上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行为逐渐限制,由此导致碳的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信用)开始稀缺,并成为一种有价产品,称为碳资产,目前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日益活跃,西方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对于二氧化碳减排权需求巨大,我们大力发展林业,就是增加二氧化碳减排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第三,林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深受农民欢迎的政策措施,林业建设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2002年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被誉为“民心工程”,找到了林业建设与农民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实现了农民得利、国家得绿。近两年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措施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林产工业的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林业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我们要把林业发展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大做强林产业,大力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的空间。
二、准确把握林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吃透精神,创造性的开 展工作,以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我市林业发展。林业改革问题,金山书记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个并重”,希望要深刻领会、吃透“三个并重”的内涵,在并重中间结合各地实际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扎实有效推进我们的工作。
第一、要特别注重调动好农民发展林业积极性。滁州是中国农业改革的发源地,滁州农民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集体林权改革通过“包山包林”到户,真正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从根本上解决过去长期存在的产权归属不清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实质上是农村经营制度在林地上的拓展和延伸。南谯区率先在全市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广大群众已经尝到了甜头,“集体山”变成了“自家山”,他们把山当田兴,把林当菜种,仅林下套种花生每亩每年收入超过500元,以短补长,既收回了造林成本,又促进了林木生长。农民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了。全椒县这些年林业一直走在前列,有好传统、好创造,特别是去年以来,围绕“百亿粮仓”建设提出“生态粮仓”,把林和粮结合起来,重要依托是林网建设。
农民是林业发展的主力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进一步激发农民造林、护林、营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依山脱贫、靠林致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要特别注重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承包到户的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具有四个非常鲜明的特性。一是具有物权性。林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赋予农民的经营、处臵、收益等权益。二是具有长期性。林地承包期为70年,承包期届满还可以继承承包。这让农民吃下了长效“定心丸”。三是具有流转性。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对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可采取多种方式流转。四是具有资本性和资产性。我觉得这四个特性是这次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厉以宁专家讲得是更深入、更彻底的一次改革。这一条,我们研究的不足,研究的不够。希望各部门一定要做好这篇文章。一定要做好林业金融这篇文章,它就是一座“绿色银行”。好的林地、好的苗木、好的经营,比银行存款增值还要快。一定要做好“把林业资源当作资产,把资产当作资本,把资本和金融有效结合”这篇文章,林地不仅有资产的功能,还有资本的性质,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可以作为入股、抵押或出资、合作的条件。因此,集体林权改革更深入、更彻底,超越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改革。要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严格规范程序,严格方法步骤,绝不能搞包办代替、强迫命令。
第三、要特别注意统筹好可持续发展。发展林业,不仅仅是为了经济效益,更要发挥好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次改革涉及全市96个乡镇、857个行政村120多万亩林地,且大部分乡村处在江淮分水岭岭脊上,是农村经济发 展最薄弱的区域,管理范围广、难度大。一方面要做到该放的彻底放开,另一方面也要该管的要管好,要引导激励农民走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防洪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切实加强监管,强化森林防火,防止乱砍滥伐,守住生命底线,不能越位和错位,更不能缺位、一放了之。
另外,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年还将全面启动国有林场改革,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现在就要超前谋划,着手准备,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改革谋发展,以稳定促发展,全面构建安定和谐的林业改革发展环境。
三、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林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 发展林业,可以维护生态平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释氧固碳、净化空气,还可以美化环境,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我们要以这次改革为新起点,进一步拓宽视野,理清思路,坚持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作出新的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林业的“三个协调发展”:
一是要协调生态与产业发展。林业肩负着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双重使命。发展现代林业,必须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积极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努力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要找准生态与产业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利用林业的资源优势,重点开发林业的非 木质资源,着力发展林业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带动、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把滁州建设成为林业强市。我觉得林业强市要鲜明地提出来,我认为滁州最有条件把林业大市变成林业强市。
围绕林业强市这个目标,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要解放思想,深入地思考。我认为有四个问题要思考:一是立足市情,我们要不要、能不能做成林业强市。要解放思想,统一思想;二是立足林业现情,找准优势和劣势。不仅是生产力,还要在生产关系上找出优势和劣势;三是林业强市的标准。林业的发展、林业产业加工、林业生态旅游业三个方面有什么标准才能强市;四是林业强市的突破口和抓手。要抓准切入点,视野要开阔,思路要清晰,措施要务实。林业部门的同志非常辛苦,党政部门要重视,要想干,还要会干。同经委、旅游部门联系,围绕这个目标,认真编制好森工企业发展规划、森林旅游业发展规划和苗木花卉业发展规划,在现有产业规模基础上,到2015年,通过新建和改造,扶优扶强10家10亿元以上、1至2家50亿元以人造板生产企业,年生产各类人造板150至200万立方米;扶优扶强10家强化木地板加工企业,年生产各类强化木地板5000万平方米;没有森工产业的发展,林农的利益就很难实现。在现有森林旅游景点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每个县和市直两个林业总场再新上1-2个森林旅游项目;充分发挥35个国有林场林地资源有势,每个国 有林场发展500-1000亩林苗两用林基地和珍稀树种培植园。
二是要协调城市与农村发展。农村是林业发展的重点,林区是林业发展的主战场。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绿化脱节、城市绿化质量不高的矛盾日益凸显。下一步,必须拓展林业的发展空间,同步推进城市与乡村的绿化一体发展,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林业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切入点最多、抓手最强。如苗圃和城市绿化、林场棚户的土地转换改造。山区要大范围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荒地,保护森林植被。农村要抓好村庄绿化,让绿色进村入院,切实保护好山清水秀的乡村风貌。城市要见缝插绿,大力营造环城林带、穿城林带和城中森林,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要建立城市与农村联动互补的国土绿化新机制,实现城乡绿色共建共享,着力提高城乡绿化整体水平,努力建设以林木为主,品种多样、景观优美、生态功能较强的宜居环境。
三是要协调数量与质量发展。长期以来,我们讲造林绿化的成绩,主要看造了多少林,森林覆盖率提高了多少,而对林地经济产出率重视不够,导致了经营管理粗放、质量效益不高。这是我市林业发展与先进地区的主要差距。发展现代林业,必须依靠提高科技含量,着力加强森林经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根本转变。一方面,要坚持以植树造林为基础,推进国土绿化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促进林业资源的增长。另一方 面,更要同步提升绿化质量,坚持把森林经营作为发展现代林业的永恒主题,把科学经营的理念贯穿始终,大力优化林业结构,合理配臵绿化模式,努力提高林业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把林业综合效益提高到新的层次,实现量变到质的飞跃。
四、坚持齐抓共管,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 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也是关系全局工作的一件大事。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像重视农业生产一样重视林业发展,像关注粮食安全一样关注生态安全,切实抓好林业工作。
一要摆上重要位臵。要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林业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林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林业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真正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要在组织领导、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等方面切实体现重视林业的战略意图,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领导力量到位、工作部署到位、工作责任到位、监管措施到位。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共同推动林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格局,把发展林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一年接着一年,一任接着一任,一代接着一代,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干下去。对林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指标,实行任期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并由同级人大监督执行。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要把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市效能办要会同林业、城建等部门制定年度行动计划并量化考核指标,跟踪问效。
二要形成强大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各负其责,通力协作,齐心协力抓好林业工作,完成党委、政府交待的任务。林业主管部门要义不容辞地当好参谋、当好助手、出好点子,各部门通力配合。林业是公益性事业,人人受惠。
三要营造浓厚氛围。要按照全市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方针,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支持,普及林业知识,引导人民群众更多地关注林业、支持林业。集中起来就是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对相关部门、主管部门提出的意见要及时拍板、敢于支持,对林业部门这支队伍要精心呵护,在机构改革中要精心呵护、高度关注。因为林业是主体,是基础性产业,要重视。林业主管部门要先行一步,会出点子,当好参谋,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要调动领导积极性,部门要主动参与。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踊跃投身国土绿化事业,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形成人人讲生态、全民搞绿化的浓厚氛围。要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引导广大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生态意识,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蔚成风气。
现在已经是岁末年初,我们所有工作都要超前谋划、超前制定、超前部署。两节将至,要做好两手抓,一是抓 11 好造林整地,一是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首季有大作为,实现林业工作开门红。
同志们,发展林业事业,改善生态环境,事关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利用这个机会,通过到会的同志向全体林业工作人员提前拜个早年,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林业事业有大发展、各项工作有大推进、每一个家庭都圆满幸福、身体健康。
第二篇:滁州市委书记韩先聪畅谈“大滁城”
滁州市委书记韩先聪畅谈“大滁城”
发布日期:2010-08-11
访问次数:
1770 字号:[ 大 中 小 ]
韩先聪,“大滁城”这一概念的首倡者及“大滁城”建设的决策者。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韩先聪畅谈了他梦想中的“大滁城”。滁州,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她西依琅琊山,东临清流河,好山好水赋予这座城市独有的灵气。唐代诗人韦应物曾在这里留下著名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更在这里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古往今来,为数众多的历史名人和丰富的传统文化提升了滁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天的滁州,更秉承着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脉胳,谱写出“大滁城”建设的崭新篇章。
记者:韩书记,您好!滁州是一座文化古城,唐代诗人韦应物曾留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样著名的诗句,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更在这里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世人对滁州的印象似乎仍然只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小城市”。您提出“大滁城”的概念,究竟是出于一
种什么样的考虑?
韩先聪: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从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来看,“东向发展”始终是一个不可动摇的重大战略方向;而从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来看,“城市化”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要“城市化”,要“东向发展”,滁州处在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完全可以作为“东向”的“桥头堡”。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滁州的城市还不强,体量还不大,良好的区位优势还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桥头堡”的作用也就没有能真正体现出来。可以说,老天爷对我们是厚爱的,我们现在占据着的是一块宝地,如果我们据宝地而不为,那就无颜面对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也无颜面对全市440万“江
东父老”的期盼了。
记者:刚才您谈到了“据宝地而不为”的问题,那么滁州为什么能被称为“宝地”?眼下滁州发展的“软肋”究竟又在哪里呢?
韩先聪:除了刚才你提到的滁州厚重的文化底蕴外,滁州的区位优势也非常明显。她距离江苏,确切地说,是距离南京很近,日益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得滁州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发展中的角色无人可以替代。我们的人均土地占有量位居全省前列,工业储备用地非常充足,光是这个条件,周边不少城市就是很难具备的。另外,我们的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等也都在全省占据一席之地。像滁州这么好的地方,难道不应该被称为
“宝地”吗?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滁州虽是“宝地”,但她毕竟还是一座“地改市”的城市,确切地讲,她是个农业市。滁州的城市发展,较长时间里一直停留在小县城的基础上,是一种小县城的框架、小县城的思维和小县城的品位。我常常说“大树底下无大树”,事实也正是如此,举个简单的例子,滁州市民一年在南京的消费高达16亿元,而在本地却消费乏力。滁州紧邻南京,我们虽然有区位优势,但却没有竞争优势;虽然有产业基础,但却没有产业支撑。如果我们没有什么特长,我们的人才、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就会外流;如果我们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我们就会被排除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条之外。换句话说,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那就既“没人领着你玩”,也“没人陪着你玩”了,这将对滁州长远的建设和发展产生致命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而农村的改革则始于滁州凤阳的小岗村。作为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的地方,滁州人曾经给外界留下“敢为天下先”的深刻印象。韩先聪认为,“大包干”的精神,我们怎么评价、怎么赞美、怎么歌颂都不过分,问题是,今天的滁州人应该如何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大包干”的精神。
去年6月25日,滁州市委把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安排在了凤阳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韩先聪为“大包干”精神赋予了新的内容,那就是“创新精神”、“求真精神”、“创业精神”、“民主精神”和“诚信精神”。韩先聪始终认为,干部是“风”,群众是“草”,“风动草才动”,没有广大干部的率先垂范,没有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滁州的建设和发展将只能是一句空话。
记者:听说您来滁州后,曾向这里的干部推荐了《要结果不要理由》、《致加西亚的信》和《冰山在融化》三本书,您为什么要给大家推荐这三本书呢?
韩先聪:前面我和你提到过“小县城”的思维,什么是“小县城”的思维呢?比如说,在矮小拥挤的平房里住着,居住条件虽然不好,但离菜市场很近,离孩子上学的学校也很近,日常生活很方便。所以你让他搬进稍微偏远一点的新楼房,他就不愿意了。这就是小县城的思维。这种小县城思维也表现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上,比如说、没钱就不办事,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不敢想着用明天的钱去办今天的事,对大规模的发展、对高速度的发展畏首畏尾、顾虑重重。我推荐的这几本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能光在那里等着、想着,要有高的效率,要正儿巴经地干起事情来。
我多次和市里的干部说,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你修一条路,一修就是好几年,群众能满意吗?能没有牢骚吗?肯定会有,这是很正常的。我发现,越是欠发达的地方,干部的执行力就越低,这似乎是一个通病。因此,我不太喜欢把想法当做法的汇报,遇到问题,你应该首先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我要的是结果,不要把过程当成结果来夸夸其谈,你要想办法把那些打算都变成现实。我们要急老百姓所急,要有奉献精神,干事情要快一点。现在如果还不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广大群众是不会答应的。
记者:记得去年4月,您刚刚到滁州任职不久的时候,新安晚报针对滁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内“黄牛”成群的问题进行了曝光,听说您对此事非常重视,还专门写了1000多字的批示要求整改,紧接着,又在全市开展了加强效能建设的大讨论。这件事,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韩先聪:的确有这么一回事,我也要在这里特别感谢新安晚报长期以来对滁州的关注和重视。其实,新安晚报所反映的问题,和我刚才讲的是一回事,都涉及到了一个干部效率的问题。那篇报道我看了以后,想了很多,觉得如果没有干部效率作保障,如果没有一支具有很强执行力的干部队伍,那我们什么事情都干不成。我写那些话,确实也是有感而发。
那篇报道的确帮了我们一个大忙,促使我们下决心解决这个长期存在于干部队伍中的“老大难”问题。比如,以前开会的时候,是“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办一个批件要跑十几个部门,盖一大堆公章,这怎么行?所以,我们开展了“百日提效行动”,专门针对的就是干部的办事作风,我们在制度上也有创新,压缩批文的办理时间。与此同时,我们还在监督和督办上下功夫,把市委督查室、政府督办室、效能办“三办”合一,成立一个”大办公室“,加大督办力度。市级领导的电子邮箱向社会公布,市民有牢骚、有不满,都可以直接发电子邮件给我,现在我每天都能接到十几封群众的来信。
记者:经过一年多的大力整治,目前的干部队伍状况,您满意吗?
韩先聪:应该说,总体还是满意的。这一年来,特别是通过“大滁城”建设的实践摔打,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已初步形成了乐于奉献、敢打硬仗的作风,我把这叫作“‘大滁城’建设”精神。我身边有许多人都是“白加黑”、“五加二”式的干部,也就是工作起来没有白天夜晚,也少有休息天,可以说发条是上得很紧的。其实,人就是这样,有时候忙起来进入了那个状态,比闲着的时候还要舒服。现在我们的干部是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想干。通过“大滁城”建设,我们锻炼出了一支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这也是“大滁城”建设给我们带来的一笔宝贵财富。当然,也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2008年4月,韩先聪主持召开了滁州市委四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滁州市委正式提出了建设以“大滁城”为龙头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而这一发展战略已被解读成是“滁州城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强度投资和大规模建设。”
“大滁城”战略,也被称为“131”战略,即以滁城主城区为中心,以来安、全椒和乌衣为三个副中心,以琅琊山风景区为依托,力争在五年的时间里,打造出一个经济繁荣、山水相连、生态优美、宜人宜居的新滁城。韩先聪说,他和他的同事们眼下所做的一切,正是为了推动这一目标早日实现。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大滁城”的战略中有一个“大”字,正是这个字非常吸引人们的眼球,为什么会在滁州的发展规划和建设中加上这么一个“大”字呢?
韩先聪:“大滁城”这个提法听起来的确很大气,但也引起了许多人的疑虑。滁州的建设和发展,能不能“大”得起来?这其实涉及到一个城市经营的理念问题。前面我已经提到过,滁州虽然是“大包干”的故乡,但由于缺少城市文明的洗礼,缺少城市文化的激荡,我们的农耕文化很厚重,小农意识很强,这就导致一些干部群众思想有些僵化、知识有些老化、能力有些弱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滁城”战略的提出,改变的将不仅仅是城市的面貌,更将带来观念的更新,带来城市文明的兴起,这也许比单纯的城市面貌的改变更有价值,也更有意义。
我们要用“大城市”来定位今后滁州的发展方向,要在经济上快速向南京靠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新盖的很多房子都是南京人来买的,你不盖得漂亮一点,小区环境不搞得美一点,人家怎么会来这里买你的房子呢?所以说,滁州要发展,就要有大城市的理念,就要有大城市的规划。这一年来,我们总共投入了2千多万元,专门请了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编修各类规划,目的就是要让滁州大起来、美起来,成为“南京都市圈”中的一个精品城市。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最近南京提出要“拥江发展”,我们位于长江的西部,他们处在长江的东部,南京“拥江发展”的结果,必然会延伸、拓展到滁州来。所以说,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点像在打一场战争,我们眼下就必须迅速布点,迅速形成合围的态势,也就是形成所谓“蛙跳式”的发展模式,等到明年马(鞍山)滁(州)扬(州)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后,我们还要沿高速公路兴建一个个开发区、一个个小城镇,这样就能很快和南京衔接上。因此,我们在谈“大滁城”建设时,应该更多地从这样的战略高度上去思考问题。
记者:我们注意到,从去年提出建设“大滁城”至今,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滁城”建设在如此变幻莫测的经济大环境下进展得顺利吗?
韩先聪:的确,我们提出“大滁城”建设这个发展战略,真可以说是有点“生不逢时”。你看,去年上半年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下半年又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处境确实有些艰难。好在我们果断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办法,比如说,突出了规划先行、民生先行等发展思路,先后成立了“‘大滁城’建设指挥部”、“城建投资公司”、“招投标局”、“金融办”、“综合效能办”等创新机构,这使得“大滁城”建设的总体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到今年上半年,在我们已经安排的60多个新建重点项目中,已经完工的有16个,正在建设的有23个,全市累计完成的拆迁面积达到了近100万平方米,新建的安置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小区有9个,总建筑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上,可以说这些应对办法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实事求是地讲,“大滁城”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在滁州市的一些老百姓中,在不少干部中,有很多人是有怀疑的,说你老韩这么搞,到底行不行啊?现在一年过去了,随着近20公里长的滁(州)全(椒)路景观大道的完工,以及二三十公里长的滁宁快速通道的打通,城南新区路网框架的形成,大型社区的拔地而起等等,老百姓看到了“大滁城”建设的成果,现在这些怀疑基本上都没有了,有的是拥护和支持。也可以这么说,“大滁城”建设的顺利展开,让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年6月举行的滁州市委常委会上,市委常委们对滁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市统计局一起拿出的一份名为“‘追宿迁、超千亿、进前列’目标分析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根据这份报告,滁州市到2012年,将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千亿元。
宿迁,这个位于江苏北部的城市,由此在滁州成了尽人皆知的地方,更成了滁州人立在自己面前的一根标杆。
记者:您在思考滁州的发展时,为什么要从江苏找来宿迁这么一个“对手”呢?
韩先聪:准确地说,我并没有把宿迁看作是“对手”,我认为她更多的是一个“目标”,或者叫作一个“参照物”。为什么要立宿迁这样一个“参照物”呢?因为滁州在地理上虽然紧邻南京,但我们目前还是“东部的位置,西部的发展水平”。可我们现在就是搁在这儿了,周边强手如林,我们的压力很大,所以我们的发展必须快,并且周边的发展氛围也不允许我们慢下来。为了实现追赶跨越,我们一直考虑要在周边的江苏省,选择一个地方作为我们的“参照物”,而且这个“参照物”应该是既比我们要强一些,但通过努力我们又是有可能追赶上的,于是最终确定了宿迁作为“参照物”。宿迁在江苏是个比较落后的地区,曾经和我们的发展水平差不多。在5年以前,我们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基本相当的,可现在呢?去年她的GDP就达到了655亿元,我们则是520亿元,差距被拉开了,这让我们有了危机感。滁州四周高手林立,是个极富挑战性的地区,非进即退,慢进也是退。
我曾经两次领着干部赴宿迁考察,感触很深,宿迁的发展就在于思想的解放,在于创新意识强,在于干部的作风踏实,在于时不我待,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苏北理念”和“苏北速度”。有趣的是,现在宿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也知道我们的想法了,他们也有些紧张。现在,我们两家友好竞争,也经常交流,这让我们受益很大。
记者:韩书记,谢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最后还想问一句,您梦想中的滁州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能不能给我们描绘一下呢?
韩先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大家都应该对这座城市抱有希望、怀有梦想。就我自己来说,我当然也有一个“大滁城”的美好梦想。
我希望一二十年后的滁州,是一座城市人口突破10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是一座经济繁荣、生态优美、山清水秀、宜人宜居的人间乐园;还是一座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园、与南京同城的新家园和“长三角”地区的大花园。我相信,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美梦成真!
第三篇:市委书记韩先聪在全市机关效能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韩先聪在全市机关效能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3月28日)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千人大会,既是效能建设的推进会,也是环境创优的动员会。这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抓效能促发展的决心坚定不移,严奖惩正风气的导向绝不改变。刚才,江山同志全面总结了去年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各项任务;启远同志宣读了2010市直单位目标绩效考核结果和优秀帮扶、帮办单位的表彰通报;几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我完全赞同,请大家按照江山同志的要求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效能保障发展,必须持续强化深化
近年来,我们把效能建设作为追赶跨越的保障、攻坚克难的利器、赢得竞争的法宝,强力破题,动真碰硬,长效巩固,以非常之举取得非常之效。干部的思想越来越解放,许多同志由过去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维僵化,转变为现在的理念超前、敢于突破、勇于开拓;体制机制越来越创新,“七大指挥部”整合了部门力量,“四大平台”优化了审批流程,“六大中心”提高了服务效率;工作作风越来越务实,过去是等着干、不敢干、不会干,现在是抢着干、比着干、学着干;精神状态越来越振奋,学沈浩、创先进、争优秀蔚然成风,“五加二”、“白加黑”成为常态;发展环境越来越优化,外来客商对滁州的发展环境和服务效率日益满意,促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可以说,这几年如果没有效能建设的强力推进,就不可能有今天大建设、大发展的丰硕成果。我们的效能建设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基层群众的普遍称赞,成为优化发展环境、展示滁州形象的靓丽品牌。
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越是大发展,对机关效能就越有新要求,更何况我们本来起点就不高,现在依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我在这里点一些现象,希望引起大家重视。一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仍然存在,开拓力低。有的机关办事程序明明规定得很清楚,但你去办,就是办不了、办不好,总感到背后有只无形的手,束缚着企业束缚着人,使一些企业欲干不能、欲罢不止,纵有雄心勃勃、豪情壮志,总是施展不开。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权力”仍在制约,执行力低。有的窗口审核速度很快,但关键的“签字权”却掌握
在部门个别人手上,他不点头,事情就是办不成。三是抓不着、查不尽的乱象仍屡禁不止,监督力低。比如,一些企业反映,有的部门仍以种种理由,摊派会费、报刊费等,还要求企业承诺是自愿的。有的甚至给了钱,却从不服务。四是扯不清、割不断的“被服务”仍没有根本改变,公信力低。部分中介市场发育迟、数量少、水平低、不开放,自由竞争的局面还没有完全形成,有的甚至指令企业“被服务”,否则部门不审批,造成政府形象差、威望低。五是差不多、“急什么”的办事效率仍较突出,大而化之水平低。投资者反映,现在到市直机关办事,从上到下都很热情,但具体办事的时候,却总有一些做法让人不舒服。如,有的不能做到一次性告知,让投资者来回奔波;有的办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要责问他,他还讲“急什么”。六是松口气、歇歇脚的懈怠倦政之风有所抬头,突破力低。有的认为这几年干得很累、干得不错,可以喘口气,歇一歇了;有的推诿扯皮,遇到矛盾绕道走,能推则推、能躲则躲;有的怕担责任,有困难的工作不想干,得罪人的事情不愿做,甚至为了不担责,宁肯不干事,等等。诸如此类现象,虽然发生在个别部门、极少数干部身上,但影响很坏、危害很大。
以上“六低”使许多工作推进慢、不落实,剖析其原因:一是因为责任心不强。对上级布臵的任务,习惯于发个文、开个会便了事;对市委、市政府定下来的事,不盯不落实,有的甚至盯了也不办,致使许多事情有头无尾、不了了之。二是因为能力不够。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靠经验、走老路,“多少年一贯制”,与新的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三是因为指令不清。有的领导同志对所管的工作、所抓的事情,钻研不深、琢磨不透,说起话来不得要领,讲不到点子上,使有些工作安排不到位、布臵不明确,让下面的同志无所适从。四是因为机制不顺。有的部门各自为战、各自为大,与其它部门相互不沟通、不合作,甚至还互设前臵条件,使工作难以推进。五是因为奖惩机制刚性不够。督事的多,查人的少;表扬的多,批评的少;问效的多,问责的少,还没有很好地解决机关“大锅饭”问题,混日子的大有人在。
当前,滁州正处于追赶跨越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实现深度融入长三角、率先起飞进前列的奋斗目标,有一系列决策部署亟待细化实化,有一大批重点项目亟待落地建设,有一件件惠民工程亟待加快推进,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效能建设来保障发展、促进发展,我们必须始终把效能建设牢牢抓在手上,为追赶跨越、奋力“双超”提供坚强保障。
二、机制决定执行力,必须好中求快、以快取胜
今年,我们效能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执行力,以高效的执行力增强突破力;重点是围绕“66l”行动计划和“三个年”活动,加快推进速度,做到好中求快,以快取胜;着力点是在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帮办帮扶等方面,创新机制,彰显活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做到决策要快。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稍纵即逝,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一旦看准了就要果断决策、迅速出击,只有这样,才能抢占先机、领先一步。比如,去年11月份,天长市得知江西吉阳要在全国选点,他们快速反应、全力以赴,一个月内,连续7次与江西吉阳密集洽谈,四大班子全体登门拜访,果断拍板决策。12月26日,总投资50亿元的天长吉阳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从得知信息到洽谈、签约、开工仅用了52天时间。再有,南京湾物流项目就是来安县委、县政府靠事不过夜的跟踪、高效快速的决策,神速推进,最终落户汉河。可以说,天长、来安抢到的这两个项目,靠的就是决策快、行动快。决策过程要集思广益、科学民主,决策效率要事不过夜、时不我待,关键要有好的机制。凡是全市重大事项,都要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各部门重大事项,都要召开党组(党委)会议研究决定;专项工作要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席会、碰头会、会商会制度。一旦定夺,工作人员要立即行文,领导同志连夜签批,会议纪要和交办单两天之内下达。
二是进一步完善执行机制,做到接力要快。要高效率地加快公文流转,允许有条件地越级呈文,允许事后补签文件,允许先批示后入程序,允许电话等授权批示或记录批示。要勇于打破常规,一切按照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原则加以处理解决。要分工负责,市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落实。要建立责任链条,重要工作、重要任务要具体分工到单位,分解到个人。涉及两个或多个部门的事项,要明确牵头单位、参与单位的职责,实行部门牵头责任制、部门参与责任制,形成多个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提醒的良性机制。对于责任不清的事项,要先联合办理,再理顺体制;一时难以理顺的,要合署办公。
三是进一步完善帮办帮扶机制,做到问题解决要快。要建立效能办和帮办帮扶中心联动机制,实行交叉任职。建立市领导帮办帮扶情况通报机制。实行百分制考核,对帮办帮扶不到位的单位进行扣分,半年兑现奖惩。实行业主单位、承建单位、帮办单位三方“约谈制”,谁的问题,谁承担责任。属于业主问题的,“工招园”指挥部负责追究;属于承建单位问题的,由建委负责追究;属于帮办单位问题的,由效能办负责追究。
四是进一步完善沟通反馈机制,做到信息传递要映。要把工作报告反馈作为一条纪律,对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事项都要做到事事有反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都要做到件件有回音,特别是重要工作推进节点、重要时间节点、重大突发事件等,更要在第一时间反馈。现在,我们有许多工作做了但由于反馈不及时而造成被动。比如,去年以来,我们开展“三民工程”大走访,百姓拥护、社会反响好。但最近,我们对大走访梳理问题的落实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发现少数群众还是有些意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的部门虽然已经解决了问题,但没及时反馈,群众以为还没解决;有的部门自身解决不了,也不及时报告,群众还在期待;有的问题不符合政策,也不及时宣传解释,群众误解有意不办,使我们大走访的成果打了折扣。今后,我们要坚持“两个不允许”:不允许发现不了问题,不允许发现问题解决不了不报告。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不反映、不报告,也要承担同样的责任。
五是进一步完善督查机制,做到奖惩兑现要快。要确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必须强化过程控制,对照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采取周督办、旬督查、月重点督查督办等方式,加大督查密度、强度,以督查倒逼工作落实。要围绕重点工作进行督查督办,做到重点工作推进到哪,督查督办就跟进到哪。要加大明查暗访力度,促进各项工作坚决办、立即办。要把督查督办的主战场放到发展的第一线,在项目工地、施工现场进行督查点评,好的当即表扬、给予加分,差的通报批评、给予扣分,年终计入考评总分。
总之,为了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我们干什么事情都必须坚持“快”字当头,像“千里马”那样往前奔,绝不要像“乌龟”那样慢慢爬。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讲“快”字当头,又必须“好”字为先,以快促好,始终做到工作上求“快”,结果上求“好”。好与快相统一,就是要做到合法高效,还要防止陷入这样的误区:一说依法,办事就慢慢吞吞;一说高效,就不按法律程序乱办事。必须明确,让你快,绝不是让你去违法,高效之后不合法,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强调合法,也不是让你用合法的借口来放慢,依法了效率慢,也不是一个称职的公务员。
三、落实重在作风,必须以刚性手段倒逼
面对十分繁重的发展任务,能不能决战决胜,能不能快见成效,说到底还是在落实、还是在作风。我们要以一流的作风,刚性的手段,树立赛场相马、竞争选马的鲜明导向,弓f导各级各部门把工作抓到位,把实绩干出来。
一要抓考核,给实绩“亮分”。干得好不好,表现行不行,实绩说了算。今年,我们创新完善了考核方式,建立了“4+X”考核模式,即:市直目标绩效、县域目标责任、省级开发区和扩权强镇目标评价等四大类综合考核;招商引资、综治维稳、计划生育等一系列专项考核,目的就是要用结果来说话、用实绩来评判,考出导向、考出压力、考出责任。在导向上,就是要把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转化为实绩指标,做到中心任务是什么,就突出考核什么;重点要求什么,就突出考核什么。在内容上,突出“在省内争先进位、对标苏北平均水平”两项硬指标,引导各级部门拉高标杆,争上游创一流。在结果运用上,实行“三个挂钩”,即:与干部面子挂钩、与位子挂钩、与票子挂钩,真正让实干的实惠,有为的有位,吃苦的吃香。
二要抓监督,让干部“亮相”。把评判权、监督权交给服务对象和群众。今年我们将以“十百千万”评议活动为手段,在媒体上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公开述职、公开承诺;在机关和窗口单位继续开展“评优评差”;在社会上公布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工作进展情况,就是要通过“直播、亮相”,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让干得好的很光彩,干不好的丢面子。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重申:凡是要求领导干部做到的,常委、副市长首先要做到,我和江山同志带头做到;凡是要求下级机关做到的,上级机关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普通干部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要做到。
三要抓追究,用问责“亮剑”。问责是抓效能最有力的手段。在这里,我再次强调,市委、市政府定下来的规矩、部署了的工作,各级各部门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否则,就要厉行问责,并坚决做到“三转、四不”,“三转”就是,由重视“过错问责”转向重视“无为问责”,由“以对个人问责为主”转向“以对单位问责为主”,由“事后追究问责”转向“事中从小从严从关爱问责”;“四不”就是,责任追究不搞迁就照顾、不搞下不为例、不设过渡地带、不讲客观理由,真正做到在抓责任中检验干部、锻炼干部、使用干部、处理干部。
我们每一名干部都要懂得:怕麻烦不抓事,最终会误事,结果更麻烦;怕碰钉子不揽事,最终事事碰钉子,结果事事干不成;怕吃亏少干事,最终一事
无成,结果会吃大亏;怕得罪人不敢管事,结果讨好了少数人,最终得罪多数人;怕丢选票当老好人,不敢得罪少数人,结果工作没成绩,最终丢了位子。各级纪检、组织部门都要明确:凭实绩用干部、以发展论英雄,让上的服众、下的服气,真正把广大干部状态提上去、作风强起来,真正把方方面面的注意力引导到发展上、聚焦到行动中。
总之,当前我们机遇在握,重任在肩,全市上下一定要坚定信心,强势提升机关效能,强力推进大干快上,奋力夺取“十二五”开门红!
第四篇:韩先聪在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韩先聪在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在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韩先聪
(二○一一年一月十四日)
? 各位代表、同志们:
? 滁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就要胜利闭幕了。会议期间,代表们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满怀着对滁州未来的憧憬,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会上提出的各项意见建议,凝结着全体代表共谋发展的真知灼见;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决定,倾注着全市人民团结拼搏的壮志豪情;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展现了我们开创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这是一次民主和谐、务实创新的大会,是一次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大会。这次大会标志着滁州踏上了“十二五”发展的新征程,开启了率先
起飞的新航道,必将激励着全市上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向着更高的目标阔步前进。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5年看头年,头年看起步。刚刚闭幕的市委四届十六次全会和这次人代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滁州未来5年的发展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目标任务,饱含着社会各界的殷切期待,代表着全市人民的深切意愿,也是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必须肩负的最崇高的使命。大会闭幕之后,各位代表将返回各自的岗位,希望大家勤勉履责,勇担使命,苦干实干,快干大干,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心,奋力开启2011年的新气象、新业绩,全力绘就“十二五”的幸福生活、美好蓝图。
? 一要鼓足争先率先的信心勇气。当前滁州正处于追赶跨越的关键阶段,大发展的多重机遇扑面而来,经济起飞的有利条件加速聚集。能不能抓住快速发展的大势,借力长三角,实现起飞梦,把黄金机遇期变成黄金发展期,是我们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在这个起飞的“节点”上,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必须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创新而不无所作为,跨越发展而不落伍掉队,始终保持一股“拼”的勇气,敢跟强者比,敢跟快者赛,切实把机遇变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始终保持一种“追”的心态,坚持快字当头,以高目标引领快发展,以快破难、以快
制胜;始终保持一种“行”的自信,立足滁州的优势、基础、条件,树立“发展好理所应当,发展不好没有道理”的自信心,鼓足争先之志,切实拿出率先之举,咬定目标,一天一天地干,一件一件地抓,就一定能够实现深度融入长三角,率先起飞进前列的奋斗目标。
?二要主攻发奋发力的突破口。我们追求的跨越发展,既是“量”的扩张,更是“质”的提升;不仅追求经济发展的“硬”指标,更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真”感受。其关键点在于“跨”,就是放开手脚、迈出大步,形成快速发展的气势。其核心点在于“越”,就是总量提升,层次跃升,形成争先进位的态势。其落脚点在于“民生”,就是惠民安民,使发展与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步增长,经济与社会的和谐程度同步提高。其突破点在于开展好工业强市、中心城市建设、城乡统筹、承接转移、转型升级“五大攻坚”行动,形成以重点突破之势带动整体推进之功。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都要盯紧抓牢这一主攻方向,以“661”行动计划为主抓手,立足省内争先进位,对标苏北平均水平,从领导精力到部门工作,从决策部署到督查考核,从物质支持到要素保障,从用人导向到政策激励,都要紧紧围绕,决不放松。
? 三要提振求实求效的精神状态。等待观望没有出路,追赶跨越唯有实干。要完成这次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必须保持
苦干实干的作风,干事创业的状态,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成果。要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重要法宝,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以发展的高境界、工作的高标准打开工作的新局面,无论碰到怎样的困难,发展的脚步都不能徘徊、不能等待、不能停顿。要坚决反对坐而论道、大而化之,抓紧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事,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通过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一项一项工作的落实,积小胜为大胜,积常规发展为跨越发展。各级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实干为先的理念,把心思放在“干实事”上,把作风转到“快干事”上,把目标定在“干成事”上,强化责任想干事,开阔视野能干事,讲究方法干成事,满怀激情敢干事,精心细致不出事,在难点问题上攻坚,在重点工作上突破,在促进发展上作为。各地各部门从现在起,就要进入实战状态,对即期的增长、五年的发展要达到什么目标?拿出什么举措?都要细细盘算,心中有数,确实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以保五年。
?四要营造同心同德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发展的保障,和谐的关键。我们要始终坚持把政治生态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不断巩固团结奋进的局面,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文化,努力形成争先进位的导向,切实做到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发展同力。? 各位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地
位重要,作用特殊。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积极为人大和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条件。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紧紧围绕中心,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在关注民生中促进和谐,在率先发展中主动作为,推动人大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各位代表、同志们,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冲锋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锐意进取,扎实苦干,为深度融入长三角,率先起飞进前列,早日建成一个美好幸福的新滁州而努力奋斗!
?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各位代表和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市人民拜个早年,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五篇: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团结拼搏
砥砺奋进
奋力开创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新局面
——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林业工作会议,是市委、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林业工作会议和市委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全市林业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2010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林业工作,努力推进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跨越式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2009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亲切会见了会议代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回良玉副总理也作了重要讲话。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后,自治区党委、政府于同年12月8日在银川召开了全区林业工作会议,于革胜副书记、郝林海副主席作了重要讲话。两位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全区林业工作形势,明确了林业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为新时期我区林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这次召开全市林业工作会议,就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自治 1
区林业工作会议和中央、自治区领导在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刚才孙发宁局长对全市2010年春季植树造林和义务植树工作进行了安排,中宁县、海原县、市商务旅游局和东园镇、宣和镇、永康镇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吴汉宝常务副市长代表市人民政府同两县及沙坡头区有关镇(乡)签定了2010年造林目标管理责任书,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中央及全区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林业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进一步坚定做好林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立市以来,市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坚持把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狠抓组织领导和工作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林业工作全面发展:
一是全市造林绿化成效显著。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林业工程的机遇,积极实施禁牧封育,大力开展荒山造林和义务植树,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截止2009年,全市造林绿化面积累计达到568.5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0.7%。
二是林产业发展步伐加快。近年来,市委、政府狠抓生态经济林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以沙坡头区扬黄灌区为核心的优质苹果产业带;以美利纸业林纸一体化速生杨基地为重点的林纸一体化产业带;以中宁舟塔、枣园、白马为核心的枸杞、红枣、苹果产 2
业带。全市经济林面积由2004年的54.74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95.28万亩,2009年实现林业总产值29亿元,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为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沙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市委、政府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推行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工业化治沙模式,施行生态治沙,向沙漠要发展空间。结合三北防护林治沙造林工程建设,建成50万亩中冶美利纸业造纸原料林基地,建设 亩沙漠设施农业示范区,绿化了腾格里湖区及周边沙漠湿地,去年,国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110千伏安光伏发电项目又落户沙坡头区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特别是我市的沙漠设施农业得到了中央及自治区领导的高度称赞和肯定。2009年9月3日至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政协贾庆林来宁夏调研时,走进我市沙漠设施农业示范区后不禁为之感叹,称其为“这是宁夏人民、中卫人民的创举……”,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来中卫调研时,对沙漠设施农业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四是完成了一批重大城市生态项目。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建设中等生态园林旅游城市”的总体要求,以实现生态林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有机结合为目标,顺利通过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验收命名,建成 0.32万亩的黄河湿地公园,0.2万亩的香山公园,水域面积1万多亩的应理湖和腾格里湖;完成腾格里湖植树57万株,应理湖绿化7.5万平方米,机场路及东环路绿 3
化71.5万平方米;对迎宾大道等5条主干道路进行绿化,共栽植乔、灌木362万株,种植草坪2.3万平方米;中卫(美利)工业区森林公园绿化工程1万亩,植树26.8万株。
五是黄河金岸防护林体系初步形成。2009年,市委、政府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在沙坡头区文昌、柔远、宣和、镇罗,中宁县余丁、石空等镇(乡)辖区内,滨河沙宁北路两侧30米的范围内,适地适树,栽植红枣、枸杞、苹果、杨树、柳树、刺槐、香花槐等树种,对两侧的生态湖全部进行了绿化,共完成造林0.5万亩,初步形成了黄河金岸防护林体系。
长期以来,经过全市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奋斗,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并不断坚持和发扬光大。第一,领导重视、狠抓落实是林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委、政府始终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市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造林绿化、抓生态建设,有力地推了沙坡头区森林公园、美利工业园区、香山公园、腾格里湖及城市绿化等重点造林工程的实施,使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走在了全区的前列。这充分表明,只要我们按照正确的思路、科学的规划,咬的定青山不放松,不反复、不折腾,就一定能实现既定目标。第二,尊重规律、科学施策是林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市地形地貌差别大,生态类型式样多,近年来,我们针对山、川、沙和城镇农村居住区等不同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形成了 4
林业区域化发展新格局。事实证明,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按生态适应性规律办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就一定能促进全市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第三,政策引导、团结协作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坚持“谁造林谁所有、谁开发谁受益、允许继承转让”的政策长期不变,延长土地承包和租赁期限,在税收、信贷、贴息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权属上建立起“人”与“树”的隶属关系,在经营上解决了“栽”与“管”的紧密关系,在利益上衔接了“投入”与“收益”的分配关系,大大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林业发展的积极性,形成了全民搞绿化、全社会办林业的良好局面。
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厅局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各级党、政组织的真抓实干,也凝结着全市林业战线职工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汗水和心血。在此,我代表市委、政府向全市林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及关心、支持、参与全市林业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全市林业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工作时期,全市林业工作的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林业工作会议及市委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市林业工作全局,不断加快特色林产品基地建设,推进特色经济林、速生经济林、林纸一体化、森林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沙坡头区完 5
成人工造林8万亩;中宁县完成人工造林10.2万亩;海原县完成人工造林18.5万亩,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36.7万亩。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努力在重点造林工程建设上取得新成效。从2010年开始,沙坡头区重点打造四个产业带,即:围绕香山地区和香山北麓永大线两侧打造压砂地红枣产业带,红枣经济林面积扩大到15万亩;围绕南山台子扬灌区打造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带,苹果经济林面积扩大到15万亩;围绕北部沙漠区及沿黄灌区打造林纸一体化产业带,生态林面积扩大到50万亩;围绕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打造以沙漠湿地保护与恢复、经济作物种植、沙漠温棚、生态旅游、风能和光伏发电为主的沙产业带,构筑北部沙产业生态体系。中宁县以中部干旱带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红枣经济林为重点。海原县以大南华生态造林为重点,进一步加大造林力度,实现林业生态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努力在林产业发展上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要走符合我市实际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进一步做大基地规模,提升加工能力,培育名优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区位、光热优势,把枸杞、红枣、葡萄、苹果等作为重点增收项目。对投资实行市场化运作,要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引导、扶持机制,使项目建设逐步转向以企业、协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第三,努力在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中央林业工 6
作会议,对在全国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自治区决定选择永宁、盐池和彭阳三县进行试点。我市决定在沙坡头区永康镇、兴仁镇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市推广。试点工作要坚持“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臵权、保障收益权”和“平等、公开、自愿、互利”的原则,按照市、县直接指挥,镇(乡)组织实施,村队具体操作,农民直接参与,部门搞好服务的组织形式,立足现实,求实创新,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要采取林地承包、土地流转、租赁、招标、拍卖等多种形式确定经营主体,放活林地经营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切实让林地经营者得到实惠。要保持政策的长期性、稳定性、连续性,以改革促进发展,在发展中逐步深化改革,从而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加快宜林荒山、荒地绿化步伐,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增强林产业发展后劲。
第四,努力在推动黄河金岸建设上实现协调发展。建设沿黄城市带、打造黄河金岸,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战略部署。按照自治区建设沿黄城市带的要求,围绕把中卫市建成沿黄城市带中适宜居住、适宜创业、最具特色美城市的目标,今年,对南北岸进行系统规划,投资将达到亿元以上,高标准开工建设沙宁滨河路南北两岸总长51.1公里、总宽1000米的生态湿地耕地保护开发工程,并分期规划与建设园艺产业园、湿地观光园、文化旅游园,把沙宁滨河生态 7
湿地耕地保护开发项目打造成最具特色美的主题工程,成为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文化展示线和经济命脉线,实现区域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
第五,努力在建设防沙治沙示范区上努力迈出新步伐。生态环境恶化和荒漠化是人类发展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把宁夏建设成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省区”。治沙综合示范区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自治区林业局的总体规划,把沙产业发展提到重要日程上,始终围绕科技创新,针对全市干旱、少雨的市情,发展节水农业,引进以色列节水技术,在中宁大青山到永大线两侧,实施节水农业项目,年内新植红枣经济林4万亩;在腾格里沙漠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集日光温室、经果林、防护林于一体的综合节水设施农业基地2万亩。逐步完善防护林体系,在干旱沙漠地区发展现代农业与生态防沙治沙新模式,充分利用荒漠戈壁的土地、风力和光能资源,在科学技术支撑下,实现变害为利的新追求。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各项林业生态建设目标任务
完成本次大会确定的各项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关键在强化领导、狠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真正做到认识有高度、工作有目标、行动有措施、投入有保障、机制有创新,坚持加强林业建设的决心不动摇、扶持林业发展的力度不减弱、强化 8
林业的各项工作不松懈,切实为林业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林业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全面实行领导干部绿化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县(区)、部门、镇(乡)工作责任制,按照定责任事项、定责任部门、定责任人、定责任时限、定责任奖罚“五定”制度要求,严格考核奖惩措施,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健全督查催办机制。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大合力,把造林绿化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县、乡、村和各级单位、部门。把林业改革与发展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方,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确保林业改革发展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第二,要强化协作配合,增强发展活力。建立“政府主导,林业部门规划,相关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林业生态建设机制,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积极投入到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当中。财政、金融等部门要加大信贷和资金投入,确保林业生态建设资金足额到位;林业部门要不断加强服务,转变工作作风,做好苗木供给、技术指导等保障服务工作;市委办、政府办要强化督查力度,及时通报重点造林工程进展情况;中卫电视台、中卫日报等媒体要大力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调动全市人民绿化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明晰市直各有关单位(部门)在城镇、水利设施、道路、办公区、9
厂区、校园绿化中的责任,形成职责明确,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的造林格局;要强化“义务植树人人有责”的意识,确定义务植树区域,激发全民义务植树热情,形成人人重视绿化、人人参与绿化、人人动手绿化的局面,确保全面完成造林任务。
第三,要坚持科学造林,提高造林质量。植树造林的中心任务是确保造林成活,要严把“整地关、苗木关、质量关、管护关”,千方百计确保成活率。如果我们年年栽树不见树,生态环境既得不到改善,又劳民伤财,就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就是在犯罪。为此,要严把植树造林质量关,优先选择具有优质土壤的地段栽树,坚持把树栽植在有水的地方,从株距、行距、挖坑、栽植、灌水等方面统一栽植技术、明确标准;技术干部要严格标准,确保栽植杆系标准、根系完整的优质壮苗,坚决杜绝“活人栽死树”的现象发生;要加强已栽树木的管护工作,牢固树立“抓管护就是抓造林,就是抓发展,就是抓形象”的理念,全面落实管护责任,谁栽谁管,一管到底,确保栽一片活一片。
第四,要加大管理力度,巩固发展成果。近年来,全市造林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资源快速增长、野生动物种类不断增加,认真抓好野生动物保护、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巩固好取得的造林成果已经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要结合全市森防工作实际,围绕测报、检疫、防治和综合管理四项考核指标,不断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和体系,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行政领导负责制,不断加强森林管 10
护和林木检疫力度,严厉打击盗伐、滥伐林木和捕杀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第五,要强化纪律观念,提高作风建设。纪律强队伍,纪律树形象,针对今年造林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实际,广大领导干部在要切实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我约束力,克服懒散、拖沓的消极思想,增进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把思想统一到市委、政府的决策上了来,做到共事共心,合力合拍,营造团结干事、和谐共事的良好环境,努力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不断提高干部作风,奋力推动林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同志们,林业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艰苦奋斗的长效工程,必须持之以恒、始终不渝地长期抓、抓长期。会议以后,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一定要继续发扬“三苦”精神和“五个干事”作风,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开拓进取,团结拼搏,为推动我市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