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白洋淀在雄安新区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论白洋淀在雄安新区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摘 要:华北平原最大的湿地――白洋淀,位于新设立的河北雄安新区境内。白洋淀在新区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显著:美丽的白洋淀有利于新区生态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也可成为新区的教育和科研基地;可改善新区城市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为城市提供水资源,补充新区地下水;净化污水,降解污染物,提升新区水质;为城市提供新鲜的水产品;调节流量,控制洪水,降低城市内涝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雄安新区;白洋淀;城市建设;发展
新设立的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中部,范围包括保定市管辖的雄县、安新和容城全部及周边部分区域。新区距北京、天津各约10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雄安新区所在地属于华北平原,海拔多在7~19米之间,地势低平,开阔平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新区耕地多,土层深厚,但植被覆盖率很低,开发程度较低,因此这里发展空间充裕。
雄安新区能选址在雄县、容城、安新三县一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湿地――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良好,被誉为“华北之肾”。因华北大多数地区干旱缺水,所以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的白洋淀湿地,成为华北极其稀缺的生态资源。雄安新区的范围囊括白洋淀整个水域,可以说,新区是因白洋淀而诞生的。
一、白洋淀概况
白洋淀(“淀”即浅湖)大部分水域在安新县境内,小部分在雄县和容城县等地,由白洋淀、烧车淀、泛鱼淀、池鱼淀等143个大小不等的淀泊组成,其中百亩以上大淀有99个,总称白洋淀。白洋淀总面积为366平方公里(水面高程为10.5米时),蓄水量可达13亿立方米。白洋淀虽然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湖泊,但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淡水湖,而是湖面与芦苇湿地纵横交错,3700多条大小沟壕错落分布,是一片天然湿地。现在的白洋淀是在由海而湖、由湖而陆的反复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人们看到淀内水“汪洋浩渺,势连天际”,故称为白洋淀。
白洋淀湿地内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安新县白洋淀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里水产资源丰富,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水产品基地,鱼、虾、鸭蛋等销往很多省市。淀内水生植物遍布、野鸭大雁栖息,生态环境良好,是全球候鸟迁徙的中国通道中的重要食物与能量补充栖息地。
二、白洋淀在雄安新区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新区生态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好去处,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可以成为新区的教育和科研基地。白洋淀水域辽阔,这里以水、荷花、芦苇荡为主要景观,水草丰美,苇绿荷红、烟波浩渺,水天相连,为纯原生态自然风光。早在2007年5月,安新县白洋淀景区就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里是我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湖泊和草本沼泽型湿地,有“北国江南”“燕赵最美湿地”之称。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良好,水生植物遍布,物种丰富。这里有鱼虾54种,哺乳类14种,3种野生两栖爬行动物。鸟类更多,单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就有26种,还有大鸨、白鹤、丹顶鹤和东方白鹳4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使其可以成为新区的教育和科研基地。
第二,改善新区城市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升温慢、夜晚降温慢,因而可缩小城市气温日较差。白洋淀水体面积大,年蒸发量达2亿立方米,可增加新区空气湿度,因此能改善新区城市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第三,为城市提供水资源,补充新区地下水。雄安新区所在的华北平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平均降水量只有492.3毫米,仅略高于划分中国西北半干旱与东南半湿润地区的400毫米降水等值线,比北京的644毫米低近1/4。因此,雄安新?^未来发展的用水问题十分关键,必须有足够的地表径流作为支撑。白洋淀总流域面积为31199平方公里,占大清河水系流域面积的96.13%。白洋淀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河流,面积大、蓄水量大,且湖区生态环境良好,因此可为未来的雄安新区城市用水提供水源;同时还可以补充新区地下水,减少城市地下漏斗发生的概率。
第四,净化污水,降解污染物,提升新区水质。当含有污染物的水流经过白洋淀时,湿地可减缓水流速度,加上芦苇等一些湿地植物可有效吸收有毒物质,因此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排除和沉淀,有利于降解污染物。
第五,为新区提供新鲜的水产品。白洋淀生态环境良好,水产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水产品基地之一,因此这里可为城区居民提供新鲜的鱼、虾、蟹、鸭蛋等产品,保障市民的副食供应。
第六,调节流量,控制洪水,减少城市内涝发生的概率。白洋淀蓄水空间大,可调蓄洪水,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减少城市发生内涝的可能;同时,可以蓄洪防旱,降低干旱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潘家华.水是雄安新区发展最根本的瓶颈[J].节能与环保,2017(6):16-24.
第二篇:雄安新区崛起 新区未来有哪些创业投资机会?
m
www.yishangqiye.co
雄安新区崛起 新区未来有哪些创业投资机会?
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新华社指出,这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消息一出,朋友圈迅速被刷屏!虽然很多人还并不知道“雄安特区”到底在哪,但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比肩的高度,足以说明雄安新区的地位和重要性。
正是由于雄安新区的战略高度,资本市场中的聪明资金已经开始挖掘雄安新区能带来哪些投资机会。下面,简单来梳理一下雄安新区能给哪些股票带来较大的投资价值。
雄安新区在哪?
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由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组成(参见图1),雄县、安新县、容城县均隶属于保定市。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对比深圳特区的1996平方公里,浦东新区的1210平方公里,雄安新区在面积上毫不逊色。
雄安新区交通便利,处于京津冀核心地带,处于北京,天津,保定铁三角中,前往任何一个城市均不超过1小时(参见图2)。此外,雄安新区内拥有国家5A级风景区白洋淀。
雄安新区的定位是什么?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由此可见,雄安新区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
而且,“千年大计”是第一次在所设立的新区中出现,也说明中央、国务院对雄安新区的重视。不过,官方消息中并未明确指出雄安的具体定位,由此导致一些文章解读雄安的“千年大计”是迁都。但笔者并不如此认为。
那么,雄安的定位究竟是什么呢?
在此,不能脱离北京谈雄安,新华社对雄安的新闻通稿中,一再强调雄安新区的作用之一就是纾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那么,什么是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2017年3月28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草案)编制完成并对社会征求意见。这一北京市中长期规划对北京市的战略定位为四大中心:即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参见图3)。
政治中心表明中央机关不会迁出北京;文化中心表明北京市未来的城市建设及规划中,会继续推出文化设施建设和历史遗迹报告;国际交往中心表明国际组织、他国使馆和商业机构不会迁出;科技创新中心意味着关键科研机构(如中科院等)和创新中心不迁出北京。
在这个规划中,北京不再定位于我国的教育中心、经济中心,这意味着一般高校、企业总部(非创新类)将大量迁出北京。而雄安新区正是作为承接一般高校、企业这一功能而出现的。m
www.yishangqiye.co通俗地说,雄安新区就是为了承接北京要纾解的非首都功能,并由此刺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从北京城市规划和雄安新区的规划也能看出上述结论。例如,北京目前的城市用地规模为2921平方公里,规划到2020年要减少到2860平方公里。而对应的雄安一期规划面积是100平方公里。到2030年,北京要再减少100平方公里,雄安中期规划会从100平方公里增加到200。也就是说,北京减少的面积,正是雄安增加的面积,这就叫“纾解首都功能”
雄安新区将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相信A股投资者对前期新疆板块、一带一路板块的炒作不陌生。那么现在定位更高的雄安新区来了,一定会带来更大的炒作动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选择投资标的。
一是当地基建有关的上市公司。开发新区最先收益的一定是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企业,因此,可以从保定、河北其他地区的水泥、钢铁、建材、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上市企业挑选投资标的。例如,金隅股份、河钢股份、保变电气、冀东水泥、河钢股份、首钢股份、外运发展、天津港等。
二是当地房地产企业。新区的建设必将带来当地房价的上升,从而推动当地房地产企业业绩的大幅好转。例如:京汉股份、荣盛发展、廊坊发展、宝硕股份等。
三是本地注册的上市公司。本地注册上市公司有望受益于土地储备、人口迁入、订单增长及未来可能的新区优惠政策。例如河北宣工、巨力索具、华讯方舟、四通新材、乐凯新材、乐凯胶片、长城汽车、保变电气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挑选具体投资标的时,投资者可以根据以下两个原则从上述举例的标的中优中选优:第一个原则是最好能一眼看出是保定或者河北的上市公司;第二个原则是挑选流通市值小的公司,流通市值越小的上市公司越容易炒作。
最后,给各位投资者一个建议,人越多的地方越危险,既然大家都知道雄安新区有关的股票会被炒作,去的人肯定很多,高收益的同时一定是高风险,请各位权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进行投资决策;同时,本文所列举的所有股票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第三篇:论创新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浅析创新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创新其实是个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不创新,则死亡: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时代赋予了创业中心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秉承“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思想,拓展新思路,开辟新境界,时刻高举创新的大旗,紧跟发展跳动的脉搏。熊彼特(J·A·Schumpeter)曾经说过“企业家精神的真谛就是创新,创新是一种管理职能。”
职业发展可以是任何人在一段时期内不同的工作经历。在这个定义里,强调了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可以讲什么样的技能带到你所从事的工作中。这些东西都是一种全新的定义,是一种在你的职业发展规划中所应该涉及到得东西。而要想对这些东西有一个全新的,适合自己的规划。并且这个规划又能够使得自己在未知的将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那么我们就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创新。
所以,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职业发展的真谛即是创新,创新是一种发展的原动力,是进行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一、创新的本质特征
1.创新与环境
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可将其分为消极防御型创新与积极攻击型创新。防御型创新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系统的存在和运行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威胁,为了避免威胁或由此造成的系统损失扩大,系统在内部展开的局部或全局性调整;攻击型创新是在观察外部世界运动的过程中,敏锐地预测到未来环境可能提供的某种有利机会,从而主动地调整系统的战略和技术,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这种机会,谋求系统的发展。
2.创新的时期
从创新发生的时期来看,可将其分为系统初建期的创新和运行中的创新。系统的组建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项创新活动。系统的创建者在一张白纸上绘制系统的目标、结构、运行规划等蓝图,这本身就要求有创新的思想和意识,创造一个全然不同于现有社会(经济组织)的新系统,寻找最满意的方案,取得最优秀的要素,并以最合理方式组合,使系统进行活动。但是“创业难,守业更难”,在动荡的环境中“守业”,必然要求积极的以攻为守,要求不断地创新。创新活动更大量地存在于系统组建完毕开始运转以后。系统的管理者要不断地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寻找、发现和利用新的创业机会,更新系统的活动内容,调整系统的结构,扩展系统的规模。
3.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对原有秩序的破坏。原有秩序之所以要打破,是因为其内部存在着或出现了某种不协调的现象。这些不协调对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会或造成了某种不利的威胁。创新活动正是从发现和利用旧秩序内部的这些不协调现象开始的。不协调为创新提供了契机。因此创新具有一定的风险,更何况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的任何一次突发性的变化都有可能打破组织内部创新的程序。所以,作为一个创新者,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二、创新的方式
促进创新的最好方法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创新,激发创新,树立“无功便是有-1-
过”的新观念,使每一个人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跃跃欲试、大胆尝试。要造成一种人人谈创新、时时想创新、无处不创新的组织氛围,使那些无创新欲望或有创新欲望却无创造行动、从而无所作为者自己感觉到在组织中无立身之处,使每个人都认识到组织聘用自己的目的,不是要自己简单地用既定的方式重复那也许重复了许多次的操作,而是希望自己去探索新的方法,找出新的程序,只有不断地去探索、去尝试才有继续留在组织中的资格。
1、思维创新
对何谓创新思维,或创造性思维,理应有个比较严谨的定义,不过,在理论界目前对这方面的定义又难求一致。但当人们谈到创新思维时,大致都把它作为一种思维过程、思维方式、思维活动,而这种过程、方式、活动又有别于一般重复性、通常性的思维。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创新其实是个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不创新,则死亡: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
邓小平认为,创新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其对创新的思想先导、创新主体的精神要素和创新活动的系统结构等的科学规定和系统阐发上。综观邓小平的创新思想、创新实践以及支配其创新行为的思维方式.我们清晰地看到:解放思想是创新的思想先导;胆识和勇气、策略和方法是创新主体所必须具备的精神要素。
2、环境创新
环境是职业发展的土壤,同时也制约着职业发展。职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是单纯地去适应,而是在适应的同时去改造、去引导、甚至去创造。环境创新不是指职业发展为适应外界变化而调整内部结构或活动,而是指通过积极的创新活动去改造环境,去引导环境朝着有利于职业发展的方向变化。例如,通过公关活动,影响政策的制定;通过技术创新,影响技术进步的方向等等。
3、技术创新
熊彼特(J·A·Schumpeter)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①引进新产品;②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③开辟新的市场(以前不曾进入); ④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技术创新就是要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
三、职业发展的定义
对职业生涯的定义是:任何人在一段时期内不同的工作经历。在这个定义里,强调了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可以讲什么样的技能带到你所从事的工作中。
显然人们的职业发展和许多因素相关,如体力、脑力状况、个人兴趣、个性特征、家庭环境、所处的大环境、就业市场、能力、技能、教育以及性别等等。但个性在职业发展确实提供了不同个性类型的人擅长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个性类型的人需要不同的工作氛围使他们的工作富有成效,并且开心愉快。对于不同的人有着决定不同职业发展的因素,对于组织也有着不同的决定因素。在个人和组织中也有着对职业发展的相应阐述。
1.组织单元
职业发展是组织用来帮助员工获取目前及将来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的一种方法。实际上,职业发展是组织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
性培训、教育等活动。是通过整合企业内部各个岗位,设置多条职业发展系列并搭建职业发展阶梯;然后,通过岗位能级映射,探测岗位间的关联,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如行政序列、技术序列、销售序列、管理发展序列等。
2.个人单元
职业发展就是在自己选定的领域里,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成为最好的专家。所谓专家并不一定是研究开发人员或技术顾问。专家是在某一领域有深入和广泛的经验,对该领域有深刻而独到的认知的人。至于行政管理能力、员工培养能力、团队建设能力、规划和沟通能力等,是个体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培养的能力要素,它们是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但不是职业发展的目标。
职业发展管理是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的基础条件之一,是通过整合企业内部各个岗位,设置多条职业发展系列并搭建职业发展阶梯;然后,通过岗位能级映射,探测岗位间的关联,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如行政序列、技术序列、销售序列、管理发展序列等。
四、职业发展的必要性
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大部分人不知道他们的优势何在。如果你问他们,他们就会呆呆地看着你,或文不对题地大谈自己的具体知识。事实证明,即使在德鲁克如此断言的几十年后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仍然很茫然。
1.组织单元
从组织的观点看,职业发展能降低员工流动带来的成本。如果企业帮助员工制定职业计划,这些计划可能与组织密切相连,因此,员工就不大可能离开。热心于员工的职业发展同样能鼓舞士气,提高生产率,并帮助组织变得更有效率。事实上组织对员工的职业发展感兴趣对员工也有积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员工认为企业把它们看作是整体计划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些数字。通过职业道路引导,为员工带来一系列包括正式与非正式教育、培训及工作体验的开发活动,这些开发活动有助于员工能够从事更高一级的职位。职业道路引导指明了组织内员工可能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机会,组织内每一个员工可能沿着本组织的职业道路变换工作岗位。重视职业发展对员工看待他们的工作和雇主的方式也有积极的影响。
2.个人单元
因为人们的职业发展和许多因素相关,如体力、脑力状况、个人兴趣、个性特征、家庭环境、所处的大环境、就业市场、能力、技能、教育以及性别等等。所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并且符合自身的性格的职业发展计划就变得更加的必不可少。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式可以使得自己对于自己不再茫然,对于自身从事的职业也不茫然,并且可以提高自身能力以及在这个行业中的待遇等。
五、创新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任何人在一段时期内不同的工作经历。在这个定义里,强调了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可以讲什么样的技能带到你所从事的工作中。这些东西都是一种全新的定义,是一种在你的职业发展规划中所应该涉及到得东西。而要想对这些东西有一个全新的,适合自己的规划。并且这个规划又能够使得自己在未知的将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那么我们就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创新。
1.案例:小天鹅的“末日管理”
无锡小天鹅公司是一个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几年来,在企业内
部推行“末日管理”,以建立全球性“横向比较”的信息体系手段,以全员化、立体化、规范化的营销管理体系为支柱,以强有力的人才开发机制为保证,从追求卓越到追求完善,小天鹅人的危机意识已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意识。
1.竞争就是争取消费者。小天鹅运用特殊的比较法参与竞争,将传统的“纵比’’改为“横比”,比出了“危机”:其一,与国际名牌比,找出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争创国际品牌;其二,与国内同行比,学习兄弟企业的长处,保持国内领先;其三,与市场的需求比,目光紧紧瞄准用户,把握市场命脉;其四,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努力避免一得自矜,警钟长鸣。
2.参与竞争就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既是企业成功的条件,又是企业成功的标志。占有了市场就是争取了消费者。小天鹅认为,企业出产不仅仅是产品,是质量和信誉,而且是广大消费者给我们发了工资和奖金。今天的小天鹅不仅完成了这个观念上的转变,而且已经实现按订单生产,成了“无仓库企业”。小天鹅又提出“24小时,365天运行才是正真经营”的经营理念。实行双班制生产,推行24小时热线服务,进一步提高小天鹅的市场应变能力和效率,确保了市场占有率。
3.建立面对市场的全员化、立体化、规范化的营销管理体系。全员化就是多让职工参与营销。立体化就是企业内部在生产、科技、营销、人事等方面面对市场发扬团队精神,参与市场竞争;规范化就是把行之有效的营销方式制度化,这包括:(1)小天鹅的企业精神:“为国贡献,团结拼搏,进取敬业,全心服务,文明礼貌。”(2)小天鹅的规范管理:人事管理推行《职工就业规则》,对职工的权利和义务都作了详尽而明确的规定;财务管理实行《裁决顺序和签字原则》,明确总经理、副总经理和部长的权限,对公司日常事项的决定作了详细的规定。(3)实行成品零库存的制度,如果产品三天卖不掉,宁可停产。
4.注重服务。小天鹅在服务上推出了“金奖产品信誉卡”的承诺,将服务监督权交给用户,把服务公约公布于众,坚持做到“1,2,3,4,5”的特色服务,即“上门服务带一双鞋,进门二句话,带好三块布(一块修机布,一块垫机布,一块擦机布),做到四不准(不准抽用户一根烟,不准喝水,不准乱收费,不拿用户礼品),五年保修,随叫随到,如有逾期甘愿受罚”,并为用户办理了责任保险。并坚持“名品进名店”,与全国经联会、贸联会、新联会、华联和交电系统的一百多家商界台柱子商场建立正常友好的业务往来。
5.实施名牌战略,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竞争力。经营只是今天,创新才是明天,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末日管理又有了新的拓展,推行战略联盟,壮大销售同盟军,也壮大了小天鹅自己。为实现自己的“旭日目标”,小天鹅的做法是:(1)
与同行联盟。小天鹅只有波轮全自动,没有滚筒,也没有双缸,从这点看,小天鹅要抢占市场份额,确有难度,偏偏上海惠而浦、长春罗兰、宁波新乐有设备,有产品也乐于接受定牌,扩大批量,小天鹅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与他们成功地进行战略联盟,达到了双赢。(2)与相关产品联盟。洗衣机和洗衣粉休戚相关,小天鹅与广州宝洁公司建立了伙伴式的营销联盟。宝洁公司在他们生产的“碧浪”洗衣粉包装袋上印上了“一流产品推荐”的字样,并标明了小天鹅的商标。小天鹅洗衣机在他们的产品为宝洁公司分发碧浪洗衣粉试用样品。(3)与国外大公司联盟。小天鹅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双方投资,组建了博西威家电有限公司生产滚筒洗衣机,又与松下公司合资生产绿色冰箱,与MOTOROIA、NEC分别结盟成立实验室,使小天鹅的产品始终与世界先进技术保持同步。
2.分析:
a.对于企业和个人在思维上的创新
小天鹅公司是一个国有资产企业,前世始建于1958年,作为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出来的企业“大锅饭”已经成为那个年代特有的思维模式。而这种思维模式很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很难真正的使员工将自身和企业进行有效地联系,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其一,从“小天鹅人的危机意识已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意识。”不难看出小天鹅的“末日管理”是从思维上的创新推动员工的对企业的重视,树立危机意识,使得员工知道企业对于自己和自已对于企业同样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员工认为企业把它们看作是整体计划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些数字。员工就不大可能离开。员工自身热爱企业,那在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中就会想着企业为自己带来的利益,建立属于自己的以企业为中心的职业发展通道。
其二,小天鹅的企业精神:“为国贡献,团结拼搏,进取敬业,全心服务,文明礼貌。”通过建立全新的企业精神,改变企业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得企业在思想上得以发展,也使员工的思想产生一定的转变。建立全员化的的体系让员工参与营销,让员工觉得企业重视自己,也是自己忠实于企业和产品。同时,无形中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指出了一个方向,通过职业道路引导指明了组织内员工可能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机会,热心于员工的职业发展同样能鼓舞士气,提高生产率,并帮助组织变得更有效率。
b.对于企业和个人在环境上的创新
“小天鹅运用特殊的比较法参与竞争,将传统的“纵比“改为“横比”,比出了“危机”,与国际名牌比,找出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争创国际品牌。”从观念上改变了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改变了在职业发展中企业所提供的环境,改变了员工对于自身在企业环境中的定位,使得自己不再是一个受拘束者,使员工自己的工作成果都有着与国际名牌竞争舞台。提高员工对于自身的定位,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其一,将企业置于可与国际名牌相比的环境,在找出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争创国际品牌。同时,让企业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环境。将企业深化改革,国家改革开放将要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正式提上日程。为企业以后的发展中,所要面临国际化这个大的市场环境时一些可能的危机敲响警钟。为企业将来的职业规划做提前的安排,提高了企业的生命周期,和生命力。
其二,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变,表示着企业内部体系结构的调整。使得企业内部环境完成一次更新,使内部环境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员工在新的环境中去工作,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抬高员工的视野。企业发展的同时让员工认识到,自身职业发展与新的环境的互斥性。弥补自身的缺陷性,修正职业发展规划,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一个全新的生命形式。
c.对于企业和个人在技术上的创新
“建立面对市场的全员化、立体化、规范化的营销管理体系。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并且与同行结盟开辟新的市场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采用联合攻关的方式。充分利用新旧技术不连续发展的机会,创造条件,集中力量对一些重点领域的先导技术进行模仿创新,实现跳跃性发展。,改变了单一企业的垄断形式,以联盟的方式进军国内或国际上的市场。
注重服务和事实名牌战略都是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注重服务,提出全新的服务模式等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产品,并用这种产品来拉拢消费者。就好像如今的一些国际化的大型企业,产品质量虽好但是却并不是值得支付昂贵的费用,然而却有许多消费者购买,就是因为卖的是服务。通过名牌效应,可以去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即使这种效应并不能真正的建立一个垄断地位,但是确实可以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以员工的角度来说,做好职业发展的计划,并且这个计划是以企业为中心,创新为灵魂的,那么一个企业的提高也就是员工自身的提高也就是在职业发展中的目标的实现。
3.总结:
创造积极的声音和形象。是企业摧毁“消极自我”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积极的鼓励去代替它。要想向“我是一个失败者”这个判断挑战。建立创新的思维,建立创新的环境,建立创新的技术。企业培养创造性,消除头脑中消极的声音,很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个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环境,这意味着要发现或营造有益于创新表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此外,企业也应该充分地帮助员工制定职业计划,这些计划可能与组织密切相连,因此,员工就不大可能离开。降低员工流动带来的成本。同时使员工能“看”到自己在工作中干得很出色,与他人相处得很融洽,在自己参与或主持的活动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如果企业努力地去创造这些积极的声音和形象,员工就会将企业变为自己思考中自然的组成部分。既然积极的思考会导致积极的结果,那么,上述努力将成为企业取得成功的宣告书。
所以,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职业发展的真谛即是创新,创新是一种发展的原动力,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 杨爱梅 模仿创新与民营企业创新战略选择 【革与战略】NO.10.2006
2. 李东芝 邓小平创新思想研究
3. 德鲁克 MBTI对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的意义
4. 孙锐薪酬、授权、培训、职业发展与组织创新关系研究【科研管理】
2010年02期
5.张锐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如何挖到人生第一桶金
第四篇: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期末论文
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曹凤开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 机制04班 双桥区067000)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作用非常重大。文化的实质是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必然变革。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体现出对人本身的不断重新认识,人的本体地位不断提高,是一个从把人当作单纯的管理客体到强调管理中人的主体性的过程。本文首先从企业文化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内容等方面认识企业文化,并阐述了现代企业文化的功能,接着从企业文化对导向、道德规范、方式变革、以人为本、管理实践等几个方面来论证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人本管理;企业文化;企业发展
Abstract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role of corporate culture is very significant.Essence of culture is people management, change is inevitable in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ory, reflecting on the people themselves constantly re-understanding,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status of human body, from the people as a mere object to an emphasis on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subjectivity manage the process.Firstly, in terms of understanding the defini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content and form of expression, content, corporate culture, and described the function of the modern corporate culture, and then from the corporate culture oriented, ethical way of change, people-oriented,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other aspects to demonstrate the enormous role of corporate culture in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Keywords: People management;Corporate Culture;Enterprise Development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与内涵和表现形式
1、企业文化的定义
什么是企业文化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加.沙因)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教用来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
国内学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 企业在各种社会活动及经营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这包括价值观、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
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
2、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首先,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再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更谈不上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①企业哲学②企业精神③企业目标④企业道德⑤企业风尚⑥企业民主⑦企业形象⑧企业价值观⑨企业素质⑩企业行为规范等。
二、企业文化的主要作用
(一)导向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功能,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经过自上而下地推行并达到普遍认同和共鸣,通过无声的命令来指
导企业和员工做什么、怎么做,发挥无形的导向功能。在此次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南京公司下属的几家分公司的考察学习,无论是外观的各基层单位的企业整体CIS,还是员工交流讨论中职工流露出的内心感受,都使我感到公司在培育职工良好价值观上“润物细无声”的导向功能得以体现。
(二)激励作用。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不断激活人们的“心智模式”,不断形成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南京盐业“诚信立足,创新致远”、“永不满足,勤奋工作每一天”的价值理念正是在全公司的上下形成了一个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企业精神风貌,用健康的理念激励和引导职工不断进取。
(三)约束功能。在企业行为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企业文化能够发挥非强制性的“软”约束作用,也是一种免疫功能,可以弥补规章制度等“硬”约束的不足。南京盐业强调精细化的管理,培养员工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通过做好细节来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做好细节来打造过硬团队,通过做好细节来规范员工行为,企业文化在制度执行中的良好约束作用得以充分展现。
(四)凝聚功能。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可以把企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员工团结在一起。南京盐业通过统一着装、唱好唱响企业之歌增强员工归属感;通过开展登紫金山比赛、划竹筏比赛、龙舟赛等各种团体竞技活动,强化员工相互协作的意识;通过鼓励员工写身边人,唱身边事,让员工发现他人之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通过积极倡导职能模糊化、流程清晰化的柔性化管理,鼓励员工突破程式化的工作,形成一种柔性的企业内部联合体,促进员工间加强协作、职能部门间协作、与外企业间协作,发挥整体应变效用。正是采取了融思想性、群众性、科学管理为一体的系列措施,提高了员工的团体意识,促使全体员工尽职尽力为企业发展而努力工作。
(五)绩效功能。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制度管理和发展战略之中,可以促进有效管理,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目的。南京盐业运用提薪、奖金的杠杆,在薪资分配上遵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设定量化的KPI指标,将公司工作任务合理分解,并重新制定和完善了绩效考评制度,力求对每一位职工的劳动成果做出全面客观的评定,形成了公司内部以实绩论英雄、凭贡献论奖惩的公平竞争氛围。
三、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是企业的灵魂。
1、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国际著名的兰德公司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第二层面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第三层面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从这一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的内容简单明确,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同,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实践活动中,企业的主要成员会产生使命感,员工对企业及企业的领导人、企业形象将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
2、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其所具有的四大功能
(1)凝聚功能。
(2)导向功能。
(3)励功能。
(4)约束功能。
(5)塑造形象作用。
3、文化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
众所周知,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但是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近年来,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次创业,其目标实际上就是可持续成长。第二次创业的主要特点是要淡化企业
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形成合力,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
虽说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
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文化不解决企业赢利不赢利的问题,文化只解决企业成长持续不持续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企业能否不断长大成为世界级企业,成为长寿公司,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它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走进失败的深渊。
国内有好些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在短期内,由于一些原因,企业经营状况可能会好一些。但是,这种状况不会持久,这些企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由于没有企业文化的引导,企业就像失去灵魂一样,如一盘散沙一样,最后在竞争中被淘汰。在80年代,陕西省有好几家知名的电器企业,如黄河电器厂。该厂生产的黄河彩电曾经一度畅销,但是由于管理落后,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注重创新,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销声匿迹。
4、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在中国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争夺资源和市场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优秀人才也成为国内外企业竞相争夺的目标。这就使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然而在这个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
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为标准,只会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频繁跳槽,企业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说明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是严格管理,注重激励,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团结是无形的,但它与物质形态的产品一样,也是可以感知的,企业文化内聚人心,外部形象,既可以改善经营,又可以强化管理,使企业活力得以开发并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封闭的文化必然导致社会的停滞和退化,开放的文化必然导致社会的繁荣和进化,企业也一样,所以加强企业文化的融入是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在企业文化的管理应用中,“以人为本”是最能吸引人才的一条内容,所以如今许多企业和企业家标榜自己”以人为本”。然而如果在企业的管理体制上,在企业老板的领导作风上,在企业的分配方式上,在职工的基本生活和工作条件上等等都没有丝毫体现出真正尊重人才、尊重员工的态度,那么“以人为本”只能是空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想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领导必须充分了解和认识本企业的优势所在和存在的不足,做到知己知彼。防止和克服自身的不足,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做到游刃有余。经营是艺术,管理是科学,体制是保证,人才是根本。把握好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人才这几个方而,企业才有希望健康发展,也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
参 考 文 献
[1](美)加雷恩·琼斯, 珍妮弗·乔治(英)琼斯G.R.(琼斯, 加雷思.)转贴于 《管理学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
4[2 ]陈春花《高成长企业的组织与文化创新 》中信出版社 2004
[3] 王驰 《当代企业文化导论》湖南出版社 2000
[4 ]祝慧烨 《发现企业文化前沿地带30家中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
3[5](英)罗伯·高菲著《公司精神 决定成败的四种企业文化》哈尔滨 出版社 2003
[6《企业文化学》王成荣、周建波著
[7《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版)黄渝祥主编
尤建新、蒋景楠、杨思远副主编
第五篇:论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论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技术创新对于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
刘洋 张昆
(南阳联创宏业真空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南阳 473000)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论述了技术创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以及技术创新在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建立竞争优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字: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企业
一、前言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迫使每个企业服从它的制约,竞争的结果就是汰弱留强,要想在市场竞争的生死搏斗中站住脚,企业就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分析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只有通过不断的、立足于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 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国内企业面对的是一个经济信息化、市场全球化、竞争激烈化的大变革时代,周围营造的是一种动态的、飞速发展的、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企业原有的一些优势如廉价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将逐渐被冲淡和边缘化,如何形成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面临市场考验的重要问题。
二、技术创新的涵义和特征 技术创新的涵义: 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技术创新是一个以新产品或工艺的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题。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
技术创新往往是技术上采用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它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旨在得到一种新的或有某种改善或改进的产品,这里的产品不仅包括一般的消费品,也包括设备、原材料等;而工艺创新是设计并采用某种新的加工方法,包括改价和革新原有的工艺条件、状况等。
[1]
[1]
[1]综合来说,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它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这两大环节。技术创新的实质是通过新的技术手段直接发展生产力,产品创新可以使产品多样化和差别化:工艺创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材料创新可以实现资源的更佳配臵和利用;手段创新可推动物资条件的变革,导致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必须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这一转化,正式在技术创新这一环节中实现的。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核心。
对企业而言,追求技术创新的价值和动力,在于它能够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水平,即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相同质量的产品,或以相同成本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技术创新的定义看,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围绕新技术开发和转化,实施市场运作的一个过程,技术创新的起点是市场需求,终点则是通过市场获得经济利益。
企业技术创新分为四类:①渐进性创新,即产品或工艺 渐进的、连续的改进,常出自直接从事生产的工程师、工人手中。小的技术创新虽然从科学突破上、规模上并不起眼,但大小技术创新是融于一体的。一项大的技术创新需要很多小的技术创新的支撑,二者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②根本性的创新,在技术上有根本性的突破,产生新的产品以及工艺过程创新和组织形式创新,会引起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③技术系统的变革,不但有根本性的技术创新,还会有技术上有关联的创新群的出现。④技术革命,伴随着许多根本性的创新群,出现新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几乎影响到经济发展的每一部门,带来技术——经济方式的变更,从而带来经济周期的变化。
当代技术创新有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势:①把技术创新建立在牢固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②引进国外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实现二次创新;③把其它领域的技术成果借鉴移植到我们所从事的领域进行技术创新;④综合各家或各种技术之所长为我所用;⑤技术创新趋向于信息化、数字化和计算机化;⑥以市场为向导,围绕“卖得出去”进行技术创新;⑦技术创新的模式朝着系统网络模式的方向发展;⑧技术创新的周期明显缩短;⑨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且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联系越来越密切;⑩高技术创新及其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于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撑。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①技术创新的体制环境
[2][1]不完善,创新的障碍比较大;②技术创新的投入要素不足,严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挥;③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能力弱,未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④企业只重视引进技术,却轻视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及进一步开发。[3]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和特性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与哈默(Gary 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一篇具有标志性的文章《公司的核心能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提出的。文中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从本质上讲,核心竞争力是一种隐藏在产品背后的能力,它是由企业内专业人员与技术组成的企业技术系统与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构成,企业凭借这种能力,可以整合企业的优势资源,形成其他企业无法取代的特殊专长,开发出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战略家们都有这样一句口头禅:“要想获得成功,你的企业就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企业的一种巨大战略资源,它扎根于企业组织内部,能为企业创造超额收益,有了这样的能力,企业就可以迅速抢占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
[4][4]位。
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必须具有以下特性:①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同时也应给企业的目标顾客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利益。②积累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活动过程中,以特定方式、沿着特定的技术轨迹由小到大,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合成逐步积累整合形成,往往要通过较长时间实现和培育。③独特性。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组织结构高度融合,是相关管理理念的复合体,是建立在企业内部长期学习、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的专长,稳定性较强,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性。④难以模仿性。核心竞争力难以与企业分离,它所包括独特的技术技能、生产技巧、操作诀窍等技术特性,深深地印上了企业的特殊的组织组成、经历经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市场营销的烙印,是企业技术特性与组织特性的复合体,难以轻易被当前或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了解、冒牌、仿制或获取。⑤不可交易性。核心竞争力与特定的企业相伴生,虽然可为人们所感知,但难以用语言、文字、符号来描述或表征,更无法象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进行买卖或交易。⑥延展性。在企业能力体系中,核心竞争力是母体、是核心,有溢出效应,可使企业在原有竞争领域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也可围绕核心能力进行相关市场的拓展,通过创新获取该市 场领域的持续竞争优势。⑦动态性。从客观上看,核心竞争力总是与一定时期的资源、产业、组织管理模式及环境动态等因素高度关联,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和时间形势的变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会发生动态发展演变。⑧整体性。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单一的基本要素,不管它多么重要,都不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构成核心竞争力所有基本要素协同动作,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①核心竞争力决定企业产业发展的深度。关注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职能发展,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使企业免于为追求短期利益而陷入战略性误区。②核心竞争力可以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其意义远远超过单一产品市场上的胜败,对企业的长远持久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③核心竞争力对目前全球持续性的企业再造、兼并、合并浪潮及动态联盟具有特殊、关键意义。企业只有在重组、联盟过程中积极优化组合各自的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并将其综合成为企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双方或多方盈利,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④核心竞争力是21世纪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企业一旦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就能够建立长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
[5]础,让企业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可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能让企业不断延伸和发展新产品、新市场的能力;是一种能整合各种生产技能和生产技术的能力。企业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就能是企业在较长的时期内取得竞争优势,从而得以更快的发展和壮大。这是一种其他竞争对手难以学习模仿的能力。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还是源于技术创新。
四、技术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攫取市场份额,获得企业市场利润的基石。企业在竞争中的良好表现要靠企业良好的产品质量及品牌形象支撑,而产品的质量及差异化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产品科技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价值含量高低,从消费者使用的角来看,决定了替代产品的竞争能力的强弱。因此可以说,技术创新将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越来越高,这种竞争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技术水平的竞争。企业价值链的增强过程,正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累过程,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铸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首先有赖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核心能力是指技术创新能力中的某种或某些能在特定行业形成保护竞争优势,并不易为竞争对手所模仿的基础性能
[7]
[6]力。核心能力的集中表现就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创新途径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企业竞争能力的整合创新,形成企业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对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①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消费者看重的产品与服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本前提。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在日趋个性化,体现在市场上就使得消费市场需求也趋向个性化、多样化和高品质化。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多品种、小批量、非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势必将取代大批量的标准化生产方式。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必须要能够有助于客户实现其看重的价值。因此,企业必须为了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断努力,为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而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
②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技术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手段。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对于企业内部涌现出来的技术创新成果和外部环境中的技术扰动,企业具有一种很强的自催化功能。随着一项技术创新成果在一个企业内部的迅速扩散,成为核心技术,以至成为企业新的核心业务,企业将逐渐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模式,这时企业的技术结构趋于相
[8]对稳定,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规模经济收益。所以,由技术创新能力带来的竞争力超越了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业务单元,将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寿命”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关注技术创新能力构建起来的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业务单元的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
③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低成本扩散与收益放大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内部技术扩散是实现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性、增加创新收益的主要手段。在企业经营中,由技术创新成果构建成的新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技术扩散产生“收益倍放”效应。如佳能(Canon)公司将微电子、激光、精密仪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和扩散到照像机、摄像机、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激光打印机、图像扫描仪、细胞分析仪等产品中,可以使同一技术同时在不同的产品市场上获得巨大的创新收益。当然,通常企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收益放大效应主要源于企业多元化经营、国际化经营与纵向一体化生产体系,其实质在于企业内部资源尤其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化配臵。
④依靠技术创新获取竞争优势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竞争优势是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随着科学
[9]
[8]
[9]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一方面作为创新成果的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以及新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的生命周期因无形磨损而变得越来越短;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借助于信息技术日益呈现快速化和全球化的特点,使得企业可以利用创新成果的外部经济效果进行相应的仿效呈现。这些都将导致企业很难像工业经济时代那样较为长期地垄断一种创新成果并获取超额利润,竞争优势的维持时间的日渐缩短,在客观上要求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地从创新中获取竞争优势。
⑤依靠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应变能力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性能、工艺水平以及服务水平就会越高,产品进入市场的障碍就越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就越强,企业的竞争力便越强,相应的其利润获取也就越高。但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盈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出现,都会导致大量竞争对手的跟进,进而造成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最终爆发价格大战。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产品入市的门槛太低。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里,企业要获取超额利润的法宝就是设臵较高的产品入市门槛,即进入壁垒。如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建立在其无线电通讯技术专长基础之上竞争力,不仅使其在核心业务交换机等通讯产品市场上享有持久的优势地位,在移动电话
[8][8]和无线移动通讯装臵的产品领域也遥遥领先。由此可见,用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成的企业竞争力使竞争对手很难以模仿,因而具有较强的特性和进入壁垒。
五、结语
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随着企业技术进步和市场信息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任何产品都不会长时间的拥有竞争优势,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取得技术优势,以核心技术为手段生产核心产品,借助于核心产品,再衍生产品系列,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长期保持,就逐渐培养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后进行新一轮的技术创新,保持企业的技术和竞争优势,实现“技术创新——技术优势——核心竞争力——新一轮技术创新”的螺旋式提升,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最终实现企业良性、健康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巍,陈御冰.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其启示.太原:经济师杂志社,2005 2.陈九龙.论当代技术创新的特点和趋势.太原: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社,2004 3.李晓峰,徐玖平.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成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2005 4.傅强,方涌.论技术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重庆: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杂志社,2001 5.刘娜欣.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创造.呼和浩特: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杂志社,2009 6.傅争荣.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初探.太原:科学之友杂志社,2009 7.徐佩华.企业核心竞争力源泉及特征探讨.南昌:企业经济杂志社,2005 8.王文强.论技术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长沙:湖南社会科学杂志社,2002
[9]9.赵愚,蔡剑英,罗荣桂:技术创新与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模式.北京:中国软科学杂志社,200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