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明县黄河滩区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23:2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东明县黄河滩区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东明县黄河滩区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东明县黄河滩区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XX滩区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XXXX乡是山东省两个纯黄河滩区乡镇之一,也是最大的纯滩区乡镇,在全省滩区半滩区乡镇中最具有典型性,其整体情况最能够全面地反映滩区的实际情况。2008年,在菏泽市“万名干部下乡”活动中,先后两批驻XXXX乡驻乡、驻村12个工作组,共计58人,会同乡党委、政府针对该乡滩区发展中存在的民生问题,通过进村入户、走访座谈、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大家一致认为,所谓的黄河滩区,其实就是分洪区和滞洪区。自从黄河大堤修建以来,大堤以内的滩区群众,就一直在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着巨大的牺牲。由于长期以来受滩区特殊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全乡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各种民生矛盾和问题非常突出,当地政府解决起来困难很大。当前,滩区群众的民生问题特别应该值得社会各界的了解和关注,亟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支持。关于滩区群众的民生现状、问题及建议特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乡是黄河入鲁第二乡,属黄河下游,山东省最西端的一个乡镇。该乡由原王店乡、原XX乡于2001年合并而成。位于XX城西南,东临黄河大堤,西跨黄河两岸,与河南省长垣县接壤,南接焦元乡,北接沙窝乡,全乡总面积133.4平方公里,东西最长16公里,南北最长22.5公里,共辖37 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距县城最近的村庄距县城20公里,最远的村庄距县城48公里。其中近临黄河大堤的11个自然村已搬到大堤外沿(合并为三、四、五、六号新村),黄河东岸滩区76个自然村,西岸滩区1个自然村。现有堤内紧临黄河主河道而离黄河大堤最近的村是老君堂村,距黄河大堤2公里;紧临近黄河主河道距离黄河大堤最远的王高寨村,距黄河大堤8公里。该乡总人口 6.5万人,5.8万亩耕地(生产堤以东),10万亩滩涂地(生产堤以西),其中黄河西岸有滩涂地5.5万亩,2万人需过河种地。除1.2万人在2004年搬迁到大堤外沿居住外,其余人口及所有耕地、滩涂地均在黄河大堤以内范围,俗称黄河滩区。黄河在该乡自西南向东北呈“S”型穿境而过,流长18公里,黄河标准化堤防13公里,高20米,宽200米,在该乡东边呈南北走向。在该乡南端的辛店集和最北端的老君堂各有一处控导工程,该乡群众把这两处控导工程连接起来,筑成了宽12米、高2米的土坝,俗称生产堤,总长达13公里。

2007年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2.3亿元,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几乎空白,全乡财政收入722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120元,属全省最低,而其中一半的收入也是来自外出务工。

建议:所谓“黄河滩区”,即是黄河两岸标准防洪大堤之间的区域。XX乡的基本情况说明,黄河下游滩区有着纵深 的区域,黄河滩区可谓“地大人多”,其客观性不容臵疑。群众生产生活在黄河两岸防洪大堤之间。建议政府对滩区土地、人口、经济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普查,全面客观地掌握黄河滩区的情况,在全社会予以公布。

二、民生问题产生的历史缘由

历史上,黄河既是哺育XX乡人民的母亲河,又是灾害不断的苦难河。在公元1855年前的300年间,黄河经江苏省流入黄海,XX百姓在这片安静的土地上耕耘收获,繁衍生息。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境内决口改道,行经山东流入渤海。由于当时没有统一的堤防工程,黄河自由泛滥,百姓深受其苦。但由于河岸附近泥沙长年积沉,地势较高,洪水顺势而下,水患对黄河岸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危害相对下游较轻。1875年,清朝政府开始在长兴及山东境内修筑黄河大堤,至1933年民国时期渐具规模,从而形成黄河滩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臵,滩区洪涝灾害频繁,有“三年两淹”之说。1855年至1935年的80年间,发生大水漫滩39次之多,小型漫滩几乎年年都有,多年来,黄河滩区就成为“旱季人居此,汛期水茫茫;冬春见一麦,夏秋去逃荒”的景象。1938年,国民党政府为阻挡日军进攻,扒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河在河南夺淮入海,1947年回归北道,重经长兴,自山东垦利县流入渤海。

为防止黄河泛滥,黄河大堤历史上曾多次加高加固,新 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黄河对黄河流域人民的危害问题,进行了四次规模较大的复堤工程,增高达20米。近年来,国家实行标准化堤防建设,宽度达到200米,另外沿堤形成挖土覆堤留下的宽达500米的堤沟河。黄河大堤的加宽加高,使黄河大堤安全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从根本上解决了黄患对大堤外黄河流域人民的危害问题,黄河不再对大堤外的广大人民形成灾害,而对黄河流域人民引黄灌溉、改良农田,越来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黄河真正成为造福滩外人民的幸福之河。然而,黄河大堤的修建,却使滩区人民失去了大片赖以生存的耕地,更为严重的是广大滩区群众长期遭受黄患的危害,生命财产没有得到保障,生活质量很差,他们牺牲了局部利益,为滩外广大区域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的牺牲。2002年黄河调水调沙试验以前,河水几乎年年漫滩,黄河流量达到2000米/s左右就会形成漫滩,漫滩以后堤内是一片汪洋,当地群众只能在自己建的房台上面对淹没的庄稼痛心流泪,苦不堪言,其景象惨不忍睹。到2002年黄河小浪底枢纽工程建成后,实行黄河调水调沙,黄河河床拉低,形势才出现好转,黄河流量在4000米/s以下不漫滩,因此群众可以连续几年不受黄河泛滥的灾害。但巍巍的黄河大堤对滩区群众造成的环境阻隔和生存压力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长期以来,滩区群众一边面对的是黄河水患的威胁,一边面对的是黄河大堤的阻隔,特殊的居住和生活环境,33决定了他们在生存中必然面临着诸多的艰辛和困苦,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滩区的群众世世代代默默无闻地做着巨大的牺牲和奉献,但一直没有享受补偿政策,他们从来就无怨无悔,表现出无比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可歌可泣的无私奉献精神。滩区的民生问题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但是,正是由于他们做出的牺牲,才换取了更多更多人的平安和富足。对于他们的当前生活生产中面临的困难,国家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

建议:

1、广泛宣传和大力弘扬滩区人民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筹建“黄河滩区纪念馆”,让全社会了解滩区、认识滩区、关注滩区、支持滩区,全面改善滩区的面貌。

2、国家应尽快出台综合改善滩区群众民生问题的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切实解决广大滩区群众的各种民生问题。

三、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问题

滩区群众生命安全长期经受黄河的严峻考验。解放后人民治黄工程不断取得重大胜利,改变了旧社会黄河大堤三年两决口造成的重大灾害。但由于黄河滩区特有的泻洪、滞洪功能,大小黄泛灾害仍然长年不断,而滩区百姓又难以离开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的生命安全就不得不长年经受黄河的严峻考验。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走遍了长兴乡的各个村庄,在滩区的每个村庄,每家每户高高低低的房台,是滩区村庄特有的景观,这些年代不

一、高低不等的房台,记载了 滩区人民与黄患斗争的历史。

仅1990年以来,XX乡就经历了数次较大的水患灾害,每逢黄河滩区上水,XX乡数万群众就遭受重大生命威胁,生产损失巨大,生活异常困难。1996年、1998年、2003年,历史上饱尝黄患之苦的滩区人民一次次陷入苦难之中,突入其来的特大洪水向脱缰的野马,直冲滩区大地,吞噬了丰收在望的庄稼和成片的养殖基地,冲毁了房屋、公路、桥涵闸、供电线路及通讯线路。洪流滚滚,惊涛骇浪,村庄成为一个个在水波中或隐或现的“孤岛”,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002年,国家实施小浪底工程后,河床拉低1——2米,黄河主河道容积扩大,河水流量在4000米/s以下不会漫滩,黄河漫滩次数大大减少,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黄河对滩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现在对于黄患的威胁,滩区群众根据黄河水流量新总结了这样的顺口溜:“四千以下不出槽,五千、六千大漫滩,七千、八千全完完。”意思是,黄河水在4000米/s流量以下,水不出主河道,到5000-6000米/s流量时,河水将漫过生产堤出现漫滩,到7000-8000米/s流量时,滩区将全部淹完,群众将受灾难。

近年来,滩区群众的疾苦越来越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0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临XX乡视察,慰问困难群众,为滩区人民带来了党和政

333府的温暖和巨大的振奋于鼓舞,国家对滩区群众的安建工程相继展开。2004年-2006年,国家出资实施“堤外搬迁工程”,XX乡在黄河大堤外征地(大部分是刘楼镇土地)建设了四个农民新村,将大堤内侧临堤地势最底的11个自然村1.2万人搬迁到大堤外沿,解决了部分群众安全问题。但搬迁工程浩大,资金投入巨大,工作繁重,目前遗留不少问题,特别是新村新增人口宅基地不足,需要再征地的问题(乡外征地难度很大)一直困绕着当地干部群众。目前来看,堤外搬迁适合于大堤内侧附近的村庄,滩区纵深处的村庄实施堤外搬迁即不可能也不适合。2004年以来,又实施“大村台搬迁工程”,2004年在该乡滩区南、北部分别开始建设2个“万人大村台”,工程总占在面积1200亩,工程投资2800万元,省配套资金1200万元,2006年底主体工程完工,但由于搬迁资金缺乏、配套工程不完善等原因,工程暂停近两年。截止目前,该乡滩区大多数群众的居住安全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大多数滩区群众还是靠自己一家一户筑房台来解决。

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加大黄河滩区安建工程力度,尽快解决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问题,从XX乡多年的实践来看,实施安建工程有三种方式,一是堤外移民迁建工程。即将群众搬迁到堤外;二是建设大村台。将多村群众集中搬迁到一个大村台上;三是在老村基础上改建村台。在老村庄基础上加高加固村台。前两种方式属于搬迁工程,工程浩大,耗资 巨大,牵涉面广,新占耕地多,征地困难大,遗留问题多,搬迁往往不彻底,老村难以复耕,造成土地更大浪费。相比之下,后者投资少,利用抽取黄河泥沙淤填村台,工期短,易实施,群众经济损失小,群众世代形成的邻里社会关系不变,群众愿意接受,村内坑洼地填平后新增宅基地可解决新增人口建房用地问题,是一项比较符合滩区实际、既节约土地,群众又乐于接受的安建工程,建议国家尽快出资重点给予老村台淤垫及低矮房重建的政策支持,加快滩区群众安建工程进度,尽快解决群众的安全居住问题。

四、滩区群众经济困难、乡村经济基础薄弱问题 滩区群众经济十分困难。在实施小浪底工程之前,由于黄河连年漫滩,滩区群众农业生产基本上处于“一麦一水”状态,夏季收一季小麦,秋季一片汪洋,群众收入少。群众想发展大棚蔬菜、搞养殖、栽种果树等苦于水患,不敢去闯“虎口”。更有甚之,由于黄河水患不断破坏,群众要花费巨资(当时家庭10年的收入)用来筑房台、建房子,几乎倾其所有,甚至负债累累。据统计,仅2003年10月一场洪水,该乡就冲毁房屋11700余间,其中倒塌房屋2600余间、9100余间成危房。淹死牲畜2300余头、家禽3.1万余只。16万亩即将收获的庄稼被淹没。全乡直接经济损失达1.8亿元,全乡人均损失3000余元。据估算,过去滩区一个三口之家,年收入不足8000元,而修筑一处房台需土方至少1000 米需耗资2万元,盖3间平房1间厨房需耗资4万元。频繁发生的洪灾,更使他们雪上加霜,每一场洪灾都使他们几年翻不过身来。况且,每年的收入里面,除去日常生活、农业生产资料、上学、就医等方面的开支,几乎没有剩余。在滩区,很多家庭几辈人辛辛苦苦挣钱也建不起好房子。由于洪灾频繁,滩区群众中贫困人口比例相当高。

滩区乡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基本处于空白。滩区位臵偏僻,地理环境差,安全系数低,投资风险大,外商不愿来长兴乡投资建厂。近年来,该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引来项目落户在县开发区,但在园区落地项目投资成本大,落地难,招商引资非常困难,致使工业经济发展缓慢。乡镇缺乏工业经济支撑,每年黄河防汛工作,乡镇财政还要承担相当大的资金。而滩区乡镇财政和发达乡镇财政体制同属一个体制,国家没有给予必要的财政倾斜。所以,乡财政非常困难。XX乡由原XX乡和王店乡合并而成,合乡并镇造成人员过多,干部职工工资发放都非常困难,扶持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更是有心无力。

建议:

一是国家给予滩区群众分洪、滞洪区优惠政策,让滩区群众一年享受一季补贴。

二是加大对滩区的扶贫力度。

三是建议国家对滩区乡镇财政与滩外乡镇财政应区别 3对待,给予滩区乡镇财政必要的补贴和倾斜。

四是鼓励滩区群众利用黄河致富。如给予滩区乡镇利用黄河泥沙造砖(不破坏耕地)的政策;国家给予资金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滩区群众引黄河泥沙於坑造田、改良土壤;在规范管理的情况下,利用黄河淘取铁砂等。

五是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五、农业生产落后问题 农业生产非常落后。

一是农村待开发利用土地较多。我们走在滩区大片的田野上,最直观的映像是土地不平,坑洼遍地,水塘连片,茅草丛生,滩区未开垦利用的土地较多。长期以来,滩区群众由于修筑村台取土,在村庄周围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废旧坑洼;多年来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建设,沿大堤附近的500米以内耕地大面积被挖成坑、沟。全乡坑、沟、洼地面积达2.6万余亩。黄河滩区土地一直没有实施规模整理,土地不平整的问题十分突出,因缺少项目资金投入,长期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造成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群众迫切要求大搞土地开发利用,但因滩区土地一直未纳入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土地开发复耕整理项目难以在滩区立项,客观上造成滩区土地的巨大浪费。

二是农田水利设施差,守着黄河浇不上水,雨季排涝困难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原因。全乡现有干渠4条,长26.4公里;支渠3条,长11.6公里;斗渠12条,长13.2公里,有桥、涵、闸60座。这些农田水利基本设施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必要的整修,淤积和毁损严重,已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启用后,多次调水调沙使黄河河床降低,水位下落,越生产堤闸闸底高,引水困难,守着黄河浇不上水已经成为制约全乡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问题。滩区农业生产排水难问题突出。滩区地势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走势,多年来,狭长的大堤内侧堤沟排水河成为滩区排除积水的唯一渠道,就连上游河南省兰考县滩区积水也流经XX乡堤沟河,经老君堂流入谢寨泄洪闸,该泄洪闸是河南兰考县、焦元乡、XX乡滩区唯一的大堤排水口。由于堤沟排水河宽度有限,又不断淤积,造成排水不畅。每到汛期,堤沟河一片汪洋,滩区大量积水无处排放,导致该乡大面积农田严重受淹。我们还了解到,滩区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以前由河务部门负责支持,但近年来,河务局与水务局都明确表示无此项资金,乡镇又无能力承受,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三是农业种植模式陈旧。滩区历来不稳定的农业生产环境一直束缚着当地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粗种粗收形成习惯,一麦一豆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耕作粗放,复种指数低,种植水平远远落后滩外群众,目前粮经比例高达7:3,农业经济效益明显偏低。四是关于“生产堤”问题。在XX乡滩区,5.8万亩耕地和10余万亩滩涂地之间,有一条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修建的长达10余公里的生产堤,该生产堤介于新店集控导工程和老君堂控导工程之间,高约2米,宽约12米,群众素有“生产堤保生产,房台保生命”的说法。事实上,生产堤对于保护滩区群众的农业生产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在目前黄河流量5000米/s以下,生产堤可保河水不漫到生产堤外的土地上。以往,生产堤不被河务管理部门认可,但事实证明,生产堤对泄洪、分洪实际并没有影响。

建议:

1、国家对滩区复耕土地提供项目扶持,帮助滩区群众搞好坑沟洼地的开发利用,整合土地资源,发挥土地效益。建议国家对滩区耕地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对不宜复耕的低洼地实行湿地保护制度。

2、国家给予资金投入,对滩区引黄干、支渠进行清淤、疏通、开挖,修建和完善桥涵闸等水利设施,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彻底解决守着黄河用不上水和滞涝问题。

3、当地政府应加大对滩区群众农业技术的培训力度,搞好示范,推动农业科技在滩区的推广与普及,切实提高滩区农业生产的复种指数及科技含量,加快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34、建议河务主管部门承认和肯定“生产堤”的存在和作用,并提供资金修整、规范、维护“生产堤”,使其起到既不影响分洪、泄洪,又能很好地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

六、群众生活困难问题 群众生活面临较大困难。

一是吃水、吃饭困难。黄河每次漫滩,黄河水都向外泛碱,地表水硬度高,加上沿黄地表水位高,卫生难以保障,群众难以吃上洁净、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如仅有600余口人的张庄村,由于水质等方面原因,先后有50余人患上偏瘫、癌症等疑难重病,虽然没有得到严密的科学证实,但群众普遍认为确实跟饮水有关。由于乡村缺乏资金,“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严重滞后,多数村群众吃不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目前,全乡88个自然村中仅有18个村通上了自来水。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抗日红堡垒”和“革命英雄村”的王高寨行政村,因经济状况差,至今未通自来水,村民仍旧吃水质较差的地表水,盼望政府能够给予扶持。建国以来国家多次对黄河大堤加固及近年实施的标准化堤防建设达到13公里,沿堤附近群众的大量耕地被征用,并没有补偿或补偿很少,现在堤根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在0.7亩左右,最少的不到0.1亩,形成上万人的“少地农”和“无地农”,他们的吃粮得不到保证,生活困难,现有低保政策额度很小,杯水车薪,这部分群众只有靠外出打工生活。二是居住困难。由于滩区特定的地理条件,群众筑台建房难度很大,老百姓建房素有“三年攒钱,三年建台,三年盖屋,三年还帐”的形象说法。在滩区,几户居住一个小避水台的并不鲜见,环境普遍较差。如西竹林村唐尚德老兄弟俩,两家共9口人长年居住在狭小破旧的三间堂屋、两间配房内,现在儿子已到了结婚年龄,急切需要改善居住条件。2004年新村搬迁后,随着人口的增加,新征宅基地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问题不能解决,很有可能出现搬迁村民回流现象。

三是交通困难。近年来,在上级支持和帮助下,长兴乡实施了“村村通”工程,滩区交通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目前仍有15个行政村 没有实现“村村通”,自然村之间更是行路困难,再加上原来的一些公路老化严重,群众出行不便,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制约。如“老君堂——大刘寨’,公路是全乡唯一的一条南北主干道,目前由于路面毁损严重,交通不便,严重制约着长兴经济的发展。该乡有4.5万人需过黄河种地,很不方便,亟需增加浮桥密度。全乡10万亩滩涂地,有的路途很远,路况很差。

建议:

1、国家出资帮助滩区群众打深水井,减少或免除村配套资金,使滩区群众都能够吃上干净、卫生、安全的自来水。对因堤防建设造成的“无地农”、“少地农”,国家应给予特 殊的补偿政策和保障政策。解决好群众吃水、吃饭难的问题。

2、政府为搬迁新村实施二次征地,解决新村新增人口宅基地不足问题和未搬迁户的搬迁用地问题。再是政府投资,通过对滩区村庄房台界沟淤填的办法,有效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大村台”配套工程建设,让“大村台”尽早投入使用。

3、建议政府对滩区道路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减少或免除乡、村配套资金,加快滩区道路建设,尽快实现村村通柏油路;增加黄河浮桥密度;改善滩涂地生产用路,解决滩区人民行路难、过河难问题,全面改善滩区交通落后状况。

七、教育、文化、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滞后问题 XX乡具有丰厚的黄河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尊师重教传统,但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滞后。

一是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匮乏。全乡现有长一中、长兴二中两所初级中学和一所中心学校,全乡现有教职工440人,共拥有各类教学班161个,在校生8190名。中心学校有小学25处,小学教学班125个。乡村学校设施普遍欠缺或较差,由于滩区条件差,新教师不愿意来,目前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年龄老化严重,如该乡王高寨小学,12名教师,40岁以下仅3人,缺少青年教师,尤其缺乏英语和音、体、美教师,师资力量弱。现有教师大多是民师转正,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乡村教育来带较大影响。二是文化娱乐十分贫乏。目前乡村两级均无固定的文化娱乐场所,村级没有健身场所,全乡有秧歌队、腰鼓队、唢呐队、书法协会等文化队伍的村庄只有8个。乡里虽有文化站机构,但由于缺少资金,至今没有建成文化活动场所,一些宗教活动却在一定范围内盛行。

三是医疗卫生状况不容乐观。XX乡卫生院始建于1970年,占地面积11亩,建筑面积3500平米,目前有医护、管理人员38人,设有十个临床科目,拥有医疗设备二十件,开设床位45张,下辖王店分院和65所卫生室,81名乡村医生。近年来,长兴卫生院由于业务拓展,现有门诊不能满足需要,急需扩建门诊综合楼。王店分院因房屋年久失修,设备陈旧,急需改造。农村卫生室大都设在乡村医生自己家,条件十分简陋,缺乏必要的医疗设备。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农民参合率逐年提高。但由于医疗费用报销数额有限,加之滩区群众经济积累少,目前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仍然存在,群众因病返贫现象还比较突出。

四是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弱。在全乡3.5万多劳动力中,县外务工人员大约有2万人。在本县范围内从事非农业生产人员有4千余人。因受滩区环境闭塞和劳动力综合素质的影响,滩区劳动力外出打工困难和成本较高。目前外出务工成为滩区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全乡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达1万余名,他们多跟着高龄祖父 母,生活一般比较困难,因祖父母年龄较大,家庭教育缺失,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对社会的稳定和谐也带来一定影响。全乡现有1226户2021人享受农村低保,每月25元,按季发放,2007年共发放低保资金60.63万元。但由于保障标准低,保障面较窄,有些低保边缘户不能享受,加之缺乏对致贫户相应的扶持政策,一些贫困户生活仍然十分艰辛。全乡现有孤寡老人243人,在敬老院集中供养的有50人,院民入院率20.6%。由于敬老院规模小,有些孤寡老人想去但不能满足。如竹林行政村有32个未结过婚的单身老人,有些因年老多病想去敬老院,但因条件所限,只有3户入住。因财政紧张,投入少,敬老院设施陈旧老化,生活条件及生活水平一般,学习、娱乐及健康无保障,对一些孤寡老人也没有吸引力。

建议:

1、进一步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更新教学设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滩区实施“支教”工程,稳定更新师资队伍,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2、强化农村文化场所和文化队伍的建设。

3、完善各医疗网点及卫生院硬件设施,提高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同时,政府要尽快研究出台有关政策,对滩区大病致贫家庭给予一定的倾斜。

4、国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帮助滩区富余劳动力就业,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培训工作,提高滩区劳动者素质。

5、对滩区农民工子女随父母上学要简化入学手续、减免借读费用,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乡镇政府应着力做好“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安全等工作,给予“留守儿童”最大程度的保障。

6、帮助滩区乡镇解决优抚对象生产生活困难。

7、进一步加大滩区低保保障面和保障力度,让弱势群体都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以上是我们以XXXX乡黄河滩区为样本,对滩区民生问题的综合调研报告。我们所有参与调查的同志和凡是来过滩区对滩区有所了解的人们一样,对黄河滩区群众都有深刻的感触,黄河滩区群众的贫穷令我们震惊,黄河滩区群众的吃苦耐劳意志令我们震撼,黄河滩区群众为民族和国家牺牲奉献的精神令我么钦佩,黄河滩区群众的乐观豁达的态度令我们感动,黄河滩区诸多的民生问题更令我们堪忧。滩区群众的民生问题是突出的,体现在各个方面,是关乎生存和基本生活的民生问题。滩区滩区民生问题的产生不是简单的一般的民生问题,而是为国家利益、大局利益牺牲局部利益而形成特有的民生问题。国家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目前,滩区人民欣喜的看到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正在加大对滩区的 各项扶助力度,滩区人民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滩区人民感谢党和政府的恩情,正奋发有为地努力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作为滩区乡、村两级基层组织,应该不等不靠,千方百计加快滩区工业、农业经济发展,加大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力度,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对滩区群众的宣传引导,切实关注民生,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努力解决好滩区的各类民生问题,为黄河滩区建设小康社会而做出贡献。

以上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二OO八年十月

第二篇:范县黄河滩区情况调查报告

范县黄河滩区乡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一、范县基本情况

范县是革命老区,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声交界处,南临黄河,北临金堤,县境全部处于黄河滩区和滞洪区,总面积590平方公里,耕地52万亩,辖12个乡镇,590个行政村,总人口49.41万,其中农业人口44.56万。全县人多地少,地理位置偏僻,资源缺乏,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黄河在范县境内长42公里,全县12个乡镇有6个乡处于黄河滩区,涉及人口7.5万,占全部人口的15.2%,10余万亩耕地。590个行政村中有142个滩区村,占全部行政村的24%,其中纯滩区村60个,半滩区村50个,落河村32个。

范县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基本上是5年3遇。96.8特大洪水造成全滩区漫滩,10余万亩秋作物绝收,致返贫人口8万人,特别是32个落河村,大部分土地掉入黄河,人均耕地不足半亩,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条件。97年范县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旱,致使15万亩水稻、20万亩秋作物没有种上,全县粮食减产一半以上。98年,又发生严重的内涝灾害,25万亩秋作物绝收,造成9万人返贫。

范县是一个农业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收入等指标在全省占的位次比较落后。2005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评价中,综合位次位于第83位,生产总值

1位于第104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位于第78位,人均财政收入只有1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078元,在全省占101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9.5亿元,在全省108个县中占105位。

二、黄河滩区乡黄河滩区治理和经济发展情况近几年来,省、市、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沿黄各乡镇滩区治理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自1996年开始,范县对黄河滩区的乡镇和村庄进行了统一规划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大力开展了避水连台建设。截止2006年底,顺利完成了86个滩区村的避水连台建设任务,共动土方1200万立方米,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创建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常所,群众称之为“救命台”、“连心台”“聚财台”。滩区乡镇和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比较明显的例子如毛楼黄河旅游区的建设和陆集乡的避水连台建设都为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几年的发展,各乡镇经济取得了可喜成绩:

2006年范县6个滩区乡基本情况(见下表)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沿黄六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展多种经营,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与非沿黄乡相比,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落后,经济总量低,人均指标占有量较小。由于处于黄河滩区,一些支撑经济发展的项目几乎在滩区难以找到,特别是工业项目,无立足之地。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为一、二、三结构。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还不到40%。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6个乡总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9,9%,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投资总额占全县的只有35%。6个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没有达到全县平均水平的2375元。蕞最高的与全县平均水平相差177元,最低相差36元。

三、存在的问题

基础建设问题:村台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部分村台建设达不到设计标准。按花园口发生12370立方米/秒,当地水位超过一米的设计计算,达到设计高程避水台只有3个,与水位相平的有10个。大部分村台达不到设计高程,且建设质量差,抗洪能力不强。

滩区迁安道路标准低,满足不了迁安需要。滞洪区内地势低洼,遇到大雨容易造成内涝。

经济发展问题:由于处于黄河滩区,防洪问题是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一些项目由于投资者担心投资收不回来,不愿意到这里投资。

另一方面,当地的经济是以农业种植为主,农业产业链条短,当地百姓以卖粮作为主要经济来源。虽然近年来发展了林业经济和特色农业种植,但是由于缺少技术支持和规模小,不能作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第三篇:2017全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进展情况(本站推荐)

2017全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进展情况

编者按:1月17日,省滩区迁建专项小组办公室向省政府呈报了《关于全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龚正省长、李群常务副省长、于国安副省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龚正省长批示:“很好。保质保量持续推进。在强化产业支撑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现将报告全文予以刊登,请各成员单位按照省领导批示要求,抓好迁建工程推进和产业发展谋划工作。

关于全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自8月11日省政府召开全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启动滩区迁建以来,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将滩区迁建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统筹协调,健全推进机制,狠抓督导落实,压茬梯次推进五类迁建工程,各项工作蹄疾步稳,进展超过规划预期,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滩区迁建工作进展情况

(一)外迁试点进展迅速。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和省政府批复,2015-2016年我省开展了两期滩区迁建试点,其中,东平、鄄城2县一期试点已于10月份建成并搬迁入住,惠及滩区群众5019人;东平、鄄城、梁山、平阴4县二期试点总投资5.3亿元,已完成投资3.5亿元,主体工程基本建成,预计2018年7月份搬迁入住,涉及群众8068人。外迁安置试点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为全省滩区迁建工作摸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二)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根据省编办批复,11月1日,省发展改革委组建滩区迁建推进组,承担省推进黄河滩区专项小组办公室职责,从发改、财政、国土、住建、交通、水利、农业等部门抽调8人,集中办公,全力攻坚。省直各成员单位都明确了牵头处室和工作人员,涉及的7市17县(区)成立了专项小组。其中,济南市批复组建滩区迁建推进组,编制8人,淄博市成立黄河滩区脱贫迁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3人集中办公。13个县(区)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初步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责任体系。

(三)支持政策陆续出台。省发改委制定印发了滩区迁建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项目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等3个办法,确保迁建工程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省财政、国土、住建等部门先后印发实施税费减免、用地保障、社区建设等政策文件,有力支持了迁建工程、产业培植、就业创业等各项工作。26个省直成员单位结合滩区实际和部门职能,在新村建设、两区同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编制完成专项规划或方案,初步构建起“1+N”规划政策体系,既让群众“挪穷窝”,也帮助其“拔穷根”,发挥政策叠加效应。

(四)筹资渠道更加多元。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6.87亿元,已于11月底前分三批拨付到位,满足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针对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收益滞后,资金暂时性缺口较大的问题,各地积极探索多渠道筹资模式,取得较好效果。如济南章丘区利用旧村复垦土地指标招商引资,引进中国建筑集团、正大集团实施“两区同建、两企跟进”城镇化项目,缓解先期垫资压力,强化产业同步发展支撑。东平县积极对接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获得4亿元政策性贷款授信,是我省滩区迁建工程的首笔政策性支持资金。

(五)项目推进超过预期。截至2017年底,28个新建村台工程实施方案全部通过黄委复核,已开工18个,完成投资2.7亿元;42个外迁安置社区实施方案全部完成市级批复,已动工41个;筑堤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已报黄委审核,正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协调出具济平干渠复核意见;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已经黄委审核,县区正在根据专家意见完善方案;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全部完成省级评审,近期拟报请黄委复核。

(六)宣传引导效果良好。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新媒体等多种媒介,加大宣传力度。省发展改革委建立“黄河滩区安居梦”专题网页,开通“山东黄河滩区迁建”微信公众号并推送8期信息,编印11期《山东滩区迁建工作信息》,我省滩区迁建工作先后被新华社、人民网、凤凰网、大众网等主流媒体报道30余次。十九大前夕,大众日报推出“总书记牵挂山东的5件民生大事”系列报道,首篇报道了“滩区迁建破解世纪难题”。十九大召开期间,山东卫视播出《奋力走在前列:黄河滩区安居梦》专题片,并现场直播东平、鄄城的首批外迁安置试点群众喜迁新居。12月底,中央电视台播出《黄河流过的村庄--耿山之变》纪录片,详细报道了东平县耿山口村滩区居民搬迁后的生活巨变。

通过现场调研督导,发现滩区迁建工作推进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推进机制有待健全,除济南、淄博外,其他市均没有成立专门班子和推进机构。二是原材价供应紧张,工程实际投资增加约40%,按目前工程建设需求测算,实际投资至少增加37.5亿元。三是产业支撑体系不够完善,多数县区尚未同步谋划后续产业发展。

二、下步工作计划

省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和相关市县,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政策落实,全力推进规划实施,为圆满完成滩区迁建任务奠定基础。

一是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督促相关市县尽快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明确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开展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外迁安置社区主体工程一季度全部开工,新建村台下半年全面开工;筑堤保护工程,争取一季度完成前期工作,上半年全线开工;100个旧村台改造工程,上半年开工40个,下半年开工30个;临时撤离道路工程,一季度开工一半项目,其他项目下半年开工。三是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在用好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同时,灵活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政策解读,让更多滩区群众了解迁建政策。及时掌握群众诉求并反馈回应,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群众真正理解和支持滩区迁建。

四是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协调省直成员单位组织实施支持滩区迁建的专项方案,支持相关县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确保滩区群众既迁建更脱贫。

五是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强化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继续执行“周调度、月通报、年考核”制度,定期调度通报工作进展,适时启动专项督查和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研究制定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省级奖励办法。

第四篇:黄河滩区土地承包协议

黄河滩区土地承包协议

目录

第一章 土地 第二章 土地用途

第三章 交付

第四章 承包费及支付方式

第五章 承包权

第六章 成果权

第七章 权利义务

第八章 违约责任

第九章 附则

发包方:(以下简称甲方)承包方:(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河南省<河道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河南省黄河河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本着诚实信用、互利互惠原则,达成以下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章 土地

第一条 甲方将自己管理的位于黄河滩区南裹头以东新出黄河滩区的土地承包给乙方管理和使用。

第二条 土地面积为 亩。土地具体坐落以双方认可的坐标图纸界定,并于实地以界桩、界标标明。(详见附件1)

第三条 甲方使用期限为。如他方主张该土地的使用权或对甲方排他土地使用权提出异议影响本协议履行的,甲方应及时排除障碍,由此造成乙方损失的,甲方应承担违约责任.第四条 甲方承诺本协议签署前未将本协议所指的土地发包给他方经营,未于发包土地上设立抵押、质押或其他担保物权及其他物权障碍。甲方承诺本协议签署后不将发包土地承包给他方经营,不对发包土地设置抵押、质押或其他担保物权及其他物权障碍。如甲方因上述行为造成乙方损失的,甲方应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条 土地所有权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资源、埋藏物和公用设施均不在土地使用权范围内。

第二章 土地用途

第六条 乙方于承包土地上种植、养殖、加工与乙方经营相关的植物、动物。

第七条 乙方可以根据需要建设建筑物、机井等不动产。

第八条 乙方根据以上项目建设的规模和时间,筹建性质不同的经济组织。

第三章 交付

第九条 甲方应在合同约定的合同期间交付乙方土地。未按约定的时间交付土地的,甲方应承担违约责任。

第十条 任何一方对具体土地的座落、四至、面积等提出异议的,双方应积极配合,以实地丈量勘测为准。

第十一条 甲方应协助乙方办理河道管理各项审批手续,配合乙方协调周边关系。

第四章 承包费及支付方式

第十二条 按照先交费后使用的原则,乙方在承包期前八年(2005年7月至2013年7月)每亩的承包费为每年 元,以后每五年为一个递增期,自2013年7月至2038年7月,乙方按每个递增期 %递增(递增基数为滚动递增)。

第十三条 承包费的支付方式为按年支付,第一年的承包费用乙方应自签订合同之日起15天内一次性付清,以后每年十二月底一次性支付给甲方当年的承包费。

第十四条 如国家政策低于双方议定的标准时,以国家政策为准:如国家政策高于双方议定时,以双方议定为准。

第十五条 乙方在无任何理由逾期支付承包费的,应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章 承包权

第十六条 甲方尊重乙方以种植、养殖、畜牧、加工的权利及以本协议约定的目的而使用本协议所指土地的权利,甲方不得干预乙方依本协议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第十七条 本协议所指承包权范围不仅包括所涉土地,还包括坐标图内水面以及土地、水面上一定的空间。

第十八条 本协议所涉的承包权,双方应到有关机关办理登记手续,确认乙方的承包权。如办理登记手续有困难的,双方应将本协议办理公证手续。有关手续费用由双方平均分担。

第十九条 乙方可以土地承包权作为出资,与他方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开发。

第二十条 承包期届满,在同等条件下乙方享有优先承包权。只有在乙方明确拒绝继续承包时,甲方才可以将本协议所指土地另行发包给他人。

第六章 成果权

第二十一条 为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目的,乙方在承包土地上建设的附属设施所有权由乙方所有,乙方拥有排他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第二十二条 乙方在承包土地经营中所产生的成果由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林木、农作物、渔产品、畜牧产品、禽类产品、牧草、药材以及其他农产品和加工产品,无论是成熟未成熟、无论是成品未成品,乙方拥有排他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第二十三条 甲方应积极配合一方办理林木、林地的登记造册手续,积极配合乙方向有关政府部门申请登记,获取有关权属证书。确认乙方的林木所有权。

第二十四条 甲方应积极配合乙方收获承包成果,配合乙方向政府相关部门办理有关林木采伐、运输、加工、销售等手续。

第二十五条 除林木外,法律法规规定应办理其他有关农业资源登记手续或者收获手续的,甲方亦应积极配合乙方办理。办理有关登记造册、行政许可等事宜时,甲方不得自行收取费用。

第二十六条 如遇政府规划强制收回土地时,乙方建设的附属物、不动产补偿费归乙方所有,同时甲方退回乙方相应剩余时间的租金。

第二十七条 承包期满,承包土地上附着的建筑物、设施、设备等财产,甲方拟接受该财产的,应当给予乙方相应补偿,补偿标准为当年重置成本价值。

第二十八条承包期满,承包土地上附着的农作物为当年生草本农作物的,乙方有权要求承包期延长至农作物成熟收获之时。

第二十九条承包期满,承包土地上附着的农作物为未成熟或未收获的林木、多年生农作物的,甲方应当接受该财产,并应给予乙方相应补偿,补偿标准为当年市场价值。

第三十条乙方有权在其建筑物、设施、设备等财产上,以及林木、其他农作物或其他经营成果上设定抵押、质押以及其他担保权益。

第三十一条乙方在承包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商标、专利、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及无形资产,其所有权由乙方所有。乙方拥有排他的申请、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第七章 权利义务

第三十二条甲方的权利义务为:

(1)甲方有收取承包费的权利;

(2)甲方有代收乙方应当上交有关税费的权利义务;

(3)甲方有权监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

(4)甲方应维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

(5)甲方应尊重承包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承包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6)甲方应提供有关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

(7)甲方应当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保证乙方承包经营活动的顺利实施,保护乙方权益不受侵害;

(8)为乙方合法管理和开发提供便利条件,协助乙方办理河道管理审批手续;

(9)协调乙方对原附属物的清除工作;(10)甲方所属交通道路无偿提供乙方使用;

(11)甲方应当积极提供水利、电力等设施便利给以方使用,有关费用由乙方承担;

(12)甲方负责协调地方各级和相关部门的工作。

第三十三条 乙方的权利义务为:

(1)乙方依法享有承包土地使用、收益的权利,负责规划、投资、设计、建设等事宜;

(2)乙方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

(3)乙方应当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

(4)乙方的承包经营项目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5)乙方应当根据本协议及时支付土地承包费;

(6)乙方负责承担承包地原附属物清除费用;

(7)在经营期间,如遇国家或省、市统一规划及黄河河道工程建设时,乙方应服从总体规划和工程建设需要,无条件迁出,规划区内乙方建设的设施及附属物国家赔偿费归乙方所有,同时甲方应退回乙方相应剩余时间的租金;

(8)乙方承担政策变化、黄河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协议履行的风险。

第三十四条 本承包协议签署后,双方不得因承办人或者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者解除本协议,也不得因双方的分立、合并或组织结构发生变更而变更或者解除本协议。

第三十五条 任何一方发生分立、合并或组织结构发生变更,或发生重大诉讼,或发生重大财务危机,可能影响本协议的履行时,应及时通知他方。

第三十六条 任何一方不得指使、误导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干涉承包经营或者变更、解除本承包协议。

第八章 违约责任

第三十七条本协议签署后,任何一方不得违约。否则违约一方应当向他方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不仅包括直接损失,还包括间接损失以及守约方依本协议应当取得的预期收入。

第三十八条乙方逾期交付承包费的,应支付甲方应交承包费 违约金。

第三十九条 任何一方的重大违约行为完全破坏双方合作基础的,致使本协议的履行成为不可能或不必要时,他方可以单方终止本协议,并要求违约方赔偿全部损失和承担全部违约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协议签署后双达成的补充协议、交接记录等,为本协议的组成部分,具有同等的法律约束力。上述补充协议等文件不得与本协议的基本原则发生冲突或抵触,其对本协议有关内容进行明确化,具体化的,以其为准。补充协议等文件之间发生冲突的,以后出具的文件优先于前出具的文件。

第四十一条 双方对本协议的理解发生冲突的,应根据本协议的目的和基本原则,诚实善意进行解释。

第四十二条因本协议的签署、履行、续展、变更、解释、终止、解除等发生争议的,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三条 甲方法人变更,此协议仍然有效,乙方变更单位名称,需及时征求甲方意见,经双方协商达成意见后变更合同内容,此视为本协议的补充条款,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四十四条 本协议一式六份,双方各持三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四十五条 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另行议定。

附件1 土地平面图

甲方: 乙方: 时间: 时间:

第五篇:《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调查背景】

十七大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奉行的“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执政理念。应该说,从纵向比较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以及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大力改善民生方面的举措,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然而,相对于我国GDP年年大幅增长而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言;相对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始终滞后于通胀导致的消费增长而言;相对于由于收入分配不公而形成的贫富差距过大而言,我国的民生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为此民生问题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首要问题。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以网上访问式,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网上访问是主要是用于查阅资料,获得分析的依据。

【调查对象】

本问卷的调查对象为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居民,包括农民、商人、政府官员等。

【调查数据分析】

一、就业问题

就业基本情况:“就业是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就是要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

我国当前就业面临的,第一个压力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长期存在,“十二五”期间城镇每年需要安排就业人数2500万,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900万个;第二个压力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这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着紧密联系;第三个压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入一个加速期,现在虽已转移农村劳动力2.4亿人,但农村富余劳动力仍有1亿多人。

下面表格是2005年至2009年全国总人口的就业基本情况:

44.8 23.8 31.427331 6488 810 188 45 1750 699 3458 557 688 2778 48494 14272 2366 2123 839 4.242.6 25.2 32.2

28310 6430 764 178 45 1920 741 3954 611 796 3012 48090 14680 2632 2147 847 4.140.8 26.8 32.4

29350 6424 718 170 43 2075 788 4581 680 903 3310 47640 15090 2672 2187 830 4.0

39.6 27.2 33.2

30210 6447 662 164 43 2194 840 5124 679 943 3609 47270 15451 2780 2167 886 4.2

38.1 27.8 34.1

31120 6420 618 160 37 2433 956 5544 721 978 4245 46875 15588 3063 2341 921 4.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1、中国现阶段的就业人群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而所谓的第一产业即使农业,相对而言农民的一年靠粮食的收入是非常可怜的,严格意义上并算不上就业人群,所以中国的就业压力是非常的,而不能单单的看登记的失业率。

2、中国的失业率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表明社会民众面临的失业风险加大。

3、200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8199元,与2008年的17071元相比,增加了1128元,名义增长6.6%,比去年增长幅度回落了7个百分点。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和增长速度均低于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

据报道:我国是世界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其比例是3.23:1,造成收入差距大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体制分割现象严重,以及发展机会不平等等多方面原因。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专家指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西部的一些省份这一比例更高,达4:1以上。

二、教育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是说“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解决进城务工子弟上学难等问题,让孩子们都能无忧无虑地读书,让家长们不再为学费发愁。

由上面表格得出:

1、我国的义务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基本上保证了每个儿童都能良好的免费的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2、而且高中升学率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提高,如今我国民办大学以及专科院校的增多大大的提高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如今高等教育已经不是以前的精英教学,相对而言入学难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三、物价

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创2008年7月以来的37个月新高。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8%,而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6.7%,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46个百分点。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其中,城市上涨6.2%,农村上涨7.0%;食品价格上涨14.4%,非食品价格上涨3.0%;消费品价格上涨7.4%,服务项目价格

上涨4.0%。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3%。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上涨0.9%,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上涨0.4%,服务项目价格持平。

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5%。其中,城市上涨5.3%,农村上涨6.0%;食品价格上涨11.7%,非食品价格上涨2.9%;消费品价格上涨6.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9%。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6%,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0.6%,居住价格同比上涨6.1%。1-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2%。

在网络上流传很广的一条微博这样写道:中国现在的高房价、高物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但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像中年人那样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

在一项调查中,79.7%的人表示当前的高物价影响了自己生活的幸福感,其中40.1%的人表示影响非常大。

进一步分析发现,收入越低的受访者,其幸福感受高物价的影响越大。具体而言,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受访者中,表示高物价影响生活幸福感的人的比例为83.5%;收入在2000~3500元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为80.8%;收入在3501~5000元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为79.7%;在收入位于5001元以上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为72.2%。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当前CPI高居不下严重的影响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使收入增加了也弥补不了因通货而引起的物价上涨,民生问题还是国家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调查建议】

1、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的特性和规律。邓小平同志说过:市场和计划,我们都可以用。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但是,一旦搞起市场经济,它就是一种经济形态,一种经济运动,它就有其自身的特性和规律。资本主义社会搞市场经济是这样,社会主义社会搞市场经济,其特性和规律同样要表现,要起作用。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而它在经济运动中所导致的社会结果,就是生产无政府状况,生产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是某些产品过剩和某些产品不足反复出现。我们现在遇到的许多地区的重复建设,某些行业的发展过度,以及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扩大,深刻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自身客观规律在起作用。

2、要加强国家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的准确度和着力度,把国民经济的发展适当调低一点。建议把经济发展速度稳定在5%左右,如能坚持10年、20年、30年,也是很伟大的成绩。要研究和调整生产与消费、建设与消费之间的比例,把更多的资金用到提高人民生活上来,使消费逐步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要调整国家筹集资金和国有银行资金的投向,及时而准确地防止或纠正某些行业和某些产品的片面的、盲目的扩张偏向。二亿多吨钢铁、几亿吨水泥、十几亿吨煤炭,这样的发展规模是难以为继的;拖欠农民工工资一千多亿这样的挤压人民的状况,也是难以为继的。空手套白狼式的工程和建设,要坚决的刹住;继续再搞的,要坚决查处。要正确引导日益壮大的私营经济,使其发展适应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不要盲目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要生产坑民害民的假冒伪劣产品,不要拖欠国家税款和员工工资。

3、要加强对市场经济微观管理的准确度和着力度。现在的现状是,不仅宏观方面的许多大政方针得不到落实,而且微观方面的许多具体政策、具体规定也得不到落实,因而导致出现国家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导致出现许多突出的民生问题。一定要加强市场监管队伍的思想建设,提高他们的素质,特别是责任感;一定要纠正和减少监管机构、监管队伍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真正地依法监管、有效监管。凡市场上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要追究

相关监管部门的责任,首先是首长的责任。近来,中央电视台连续报导了一系列地区发生的生产假冒伪劣商品事件,就应该严格追究相关地区监管部门的失职或违法责任。

4、要把共同致富的大政策落实到一次分配、二次分配的具体过程中去,使最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果。要改变片面地大幅度地增加公务员的收入,而不顾及广大无收入、低收入人群利益的现象;也要改变只关照高收入阶层的需要和福利,而不顾及广大工人、农民的需要和福利的现象。

5、要抓紧制定和落实城市化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城乡出现的许多民生问题,都与城市化以及城市现代化政策滞后、法规滞后所致。旧城改造,包括街道拓宽和街区改造,不能只顾或多顾政府利益、开发商利益,而不顾或少顾被拆迁人群的利益;这类拆迁一定要给小店小铺安排新的营业和生产场地,居住居民一定要保证达到小康居住条件;新搞开发区或另辟新城,也不能只顾多顾政府利益、开发商利益,而不顾或少顾农民的利益。

6、要制定农民工逐步享受市民待遇的政策和法规。这是一个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的大战略、大政策。现在已有近亿农民务工,如果他们象城市居民一样,同工同酬、同享社保、子女近地入学、居住条件改善,就可以带动3亿至5亿农村人口过上小康生活,一部分人还可较快过上富裕生活。

7、要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全面规划,逐年实施,务求落实。全国和各省、市、地、县,均应对涉及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周密而系统的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既有长期的解决规划,又有当年的解决步骤。

8、要把解决民生问题列为考核各级政府和领导人员政绩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解决民生问题要有计划,做到有指标,有措施,有领导人负责,并在执行中定期查进度、查效果、查责任。

9、中央政府以及省、市政府要加强检查工作,力促各项政策、法规、措施的落实。解决民生问题,不能只讲在口上,也不能只写在纸上,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中,落实到千家万户,真正使亿万民众过上殷实而舒心的好日子。对上级机关来说,抓落实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抓检查。只有有计划、见人见事的检查,才能发现问题,发现好官,发现真经,促使各项爱民、富民政策、措施的落实。

10、要坚决同官僚分子、腐败分子、恶霸分子作斗争,发现一个撤掉一个,查处一个。在党内、政府内确实存在一定数量的官僚分子、腐败分子、恶霸分子。凡是民生问题突出的地方,都与那些地方存在官僚分子、腐败分子、恶霸分子有关,许多情况下,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要派员检查,派员监察,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揭露那些危害民众、欺压民众的官僚分子、腐败分子、恶霸分子,把他们手中的权力夺归于民,夺归于党,打开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新局面。

11、政府要加大力度控制房价,控制通货膨胀,调整经济结构以适应新的世界经济形式的发展。

【调查体会】

通过这一次的关于民生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了解到我国居民的收入情况,我国如今的经济发展形式,如今的CPI以及房价的基本情况,同时我还了解了当前中国的教育形势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虽然我们选的课题较为普通而且范围比较大,做的时候也因为能力有限,所以大多资料是通过翻阅书籍以及上网查阅资料得来的。同时,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是这毕竟是我靠自己的努力完成的调查报告,是我艰辛劳动得来的结晶。在调查的过程中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学会了如何研究一个课题。这让我学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这将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下载关于东明县黄河滩区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东明县黄河滩区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刘兴发 (2009年4月20日) 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

    河滩小学调研报告

    河滩小学调研报告 一、推进育人为本12项基本制度的具体做法: 1、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 2、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

    郑州黄河滩区中药植物图谱

    连翘 药物简介: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别名大翘子、空壳、旱莲子。落叶乔木,郑州地区多做观赏植物栽培于公园。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胆、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

    民生问题调研报告[精选5篇]

    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调查方法:随机问卷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有目共睹,我们西平县也发展起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民经济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XXX建设,最近,政协XXX......

    关于民生问题的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民生问题的专题调研报告 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县委 会议精神,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

    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听实话、查实情,切实掌握第一手情况,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是开展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三项活动”开展以来......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建设,10月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