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需不需要惩戒辩论会部分实录
教育需不需要惩戒辩论会部分实录
一、陈词
(一)立论陈词
1、正方各位评委、来宾、对方辩友:下午好!我方的观点是:“教育需要惩戒”。什么是“惩戒”在《辞海》中“惩戒”的解释是:“惩治之过,警戒将来。” 教育学作如下解释:惩戒是指施罚,让犯过者身心感觉痛苦,但不损害受罚者的 身心健康。它与体罚、心罚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 法。其作用是:防微杜渐、惩前毖后。教育为什么需要惩戒 第一,惩戒是为了让学生不再犯错。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犯了错误的人应该受到惩戒,并非是因为他们 犯了过错,而是为了要使他们不再犯。”我们呼唤教育惩戒,就是为了让学生们 真正认识到犯错后,应该承担责任,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法纪观念。教育是育人,育人就不能没有惩戒。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 过“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 第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教育需要惩戒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 渡的过程,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学生自控能力和是非辨识能力都不成熟,经常需 要“他律”来调控其行为。因此教育惩戒作为“他律”力量将有助于学生分辨是 非善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识、情感和行为。教育惩戒有助于学生的成长。第三:教育惩戒是教师依法行使权力的需要。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名言:“适当的惩戒不仅是老师的权�1�7�1�7�1�7, 更是老师的义务。”《教师法》规定,教师对学生享有教育权:包括教师的教
育教 学权、指导学生权、评价学生权和惩戒权。当然,教育惩戒的关键是要把握 “度”。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惩戒不是为了“惩”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 “引以为戒”,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要对事不对人,惩戒的方式 也因人、因事而异。教师要讲究惩戒的艺术,把握好“度”。只要我们以爱心为 前提,合理合法,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人格,适度使用惩戒,就能发挥 教育的最大效度。综上所述,教育需要惩戒。因为惩戒的背后是深深的期待与真诚的关爱,惩 戒是必 要的教育方式之一。谢谢大家!
2、反方 大家好!我方观点是教育不需要惩戒!理由有四: 第一,学生在心理上渴望被肯定。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经说过:“人最本质的需�1�7�1�7�1�7是渴望被肯定。”学生在成 长过程中,其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成人对他的评价。他们的心灵敏 感而脆弱,渴望成人的肯定,需要成人的鼓励、喝彩和掌声。即使是一句简单的 称赞,一个关切的眼神,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鼓舞。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即使 是一般的学生在教师充满信心和深情的关怀鼓舞下,其道德乃至智力、情感等方 面都将获得较为理想的发展。情绪心理学也研究表明,激发相应的情绪体验是道 德教育获得实效的心理基础。缺乏鼓励,一个人自身潜力只能发挥20%-30%, 正确而充分的鼓励则能使人发挥其自身能力的80%-90%。第二,学生是在犯错与改错的反复过程中成长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教育要为学生今后人生 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础。教育的效果不应是暂时的,应是长期的、持续 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
过程,学生的成长就是在犯错与改错的反复中螺旋 上升。我们应该认识到反复错误也是一个正在向好的方面变化的表现,这是一切 事物的发展都必须经历的过程。第三,部分教师对犯错学生的惩戒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当前,部分教师仍存在教育观念滞后与方法简单的现象,教育工作不能深入 学生内心,在处理学生的错误行为时还停留在严厉的训斥、指责甚至侮辱等发泄 式的惩戒中。这违背了教育发展的规律,使得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 应有的人格得不到尊重,。然而学生毕竟是教育的对象,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是他 们成长中的一种必然,甚至可以理解为学生的特殊权利。严厉的训斥、可怕的惩 戒必将在给学生的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极大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第四,正面教育更有利学生的发展。前�1�7�1�7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 烈。”古人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孙中山也曾这样说:“夫人不能生而 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必待教而后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 养也。”坚持正面教育的精髓就在于此。教育不需要惩戒。教育要以理解、尊重学生为前提,本着允许错误、理解错 误、原谅错误的工作思想,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不进行惩戒,而是创造性地 采取多种积极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奠定人格基础。综上所述,我方认为不论从学生心理、教育规律,还是从惩戒的危害看,教 育不需要惩戒。谢谢!
(二)立证陈词
1、正方 大家好,我方认为教育需要惩戒。惩戒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有了规矩,就必
须有违�1�7�1�7�1�7后的惩戒,如果连承 担这点的勇气和责任感都没有,今后又如何担负建设国家的责任美国前总统里 根小时候因打碎邻家的玻璃受到了父亲的惩戒,用半年辛苦打工的钱来赔偿。他 回忆说,父亲的惩戒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教育惩戒与体罚、心罚截然不同,这是因为它不是出自恨或虐待狂之心,而 是出自博大而深沉的爱。曾获诺贝尔奖的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学时曾偷杀了校 长家的狗,校长采取的惩戒手段是让他画出两张解剖图,这个包含理解、宽容的 惩戒使其懂得了什么是爱并喜欢上了生物学。有时惩戒所起的作用比老师费尽口 舌地摆事实讲道理要显著得多。俗语说:严师出高徒,玉不琢,不成器。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正反两方 面的教育都必不可少。对于个别顽劣学生,对上不能依法律制裁,对下又缺乏教 育感化力度,适度的惩戒就恨有必要性�1�7�1�7�1�7迫切性。实际上,教育惩戒已经渗透在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各个角落。如:让犯错学生 留校罚劳动是惩戒;对做作业或考试出错的学生让他们到办公室来重新改正也是 惩戒;在班里做自我批评或写份检查等。学生教育离不开惩戒。如果教育缺少了惩戒,我想请问:学生考试作弊,损 坏公物、屡次旷课逃学时,该怎么办,如果陶行知的“四颗糖”对于任何学生都 管用的话,为什么国家要制定“高考舞弊者三年内不得参加考试”、“损坏公物照 价赔偿”、“无故旷课开出学籍”的惩戒措施呢 所以,再次阐明我方观点--教育需要惩戒。反方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方的观点是教育不需要惩戒。目前对学生身体的惩罚,已受到到国家的明令禁止;然而对学生心灵的惩
处, 却象幽灵一样在校园徘徊。对学生的心灵惩罚是一种惩戒,而惩戒是一种简单粗 暴的教�1�7�1�7手段,对学生身心的伤害极为严重。第一,心理惩罚必将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施教者对学生心理上的伤害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教育中,部分教师 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或出于对学生的偏见等原因,在批评学生时往往不自 觉地使用侮辱性的言辞,什么“笨蛋一个”,“无可救药”,“不是读书的料”等等。我方认为这不是简单的“逆耳”之言,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惩罚。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训斥声中,学生只能沉默,伤心,痛苦。学生被训 斥逼到了对立面。遭训斥的学生的上进心、求知欲被摧残殆尽,心理上留下难以 愈合的创伤,进而产生相应的抵触情绪。我们知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带着 这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又如何谈得上“信其道”呢 第二,心理惩罚可能导致学生变态心理。人们常说:“树怕剥皮,人怕伤心”。心理惩罚往往会在学生�1�7�1�7灵上留下永恒 的痛苦与伤痕,使他们丧失学习的热情,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严重的可能 导致心理的变态。我方注意到,学生心境平静时呼吸为 20 次//分钟,而在教师 的责骂声中呼吸高达 40-50 次//分钟。由于心理惩罚的刺激,造成机体的正常 功能发生紊乱,产生毒素,从而导致疾病,进而导致变态心理,不利于学生良好 性格的形成和培养。实践告诉我们,对教育对象过于严厉,经常训斥、打骂,进 行心理惩罚,那么,其对象的性格发展会出现变异,容易养成孤独、抑郁和执拗 的性格,且缺乏自信心、自尊心,行动冲动,甚至变得冷酷、残忍。我们认为,心理惩罚的本质是对人才的摧残。施教过程中,教
师有意或无意 实施这种惩罚,都是一种对教育事业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都是对人民教师称号 的亵渎。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1�7�1�7眼里有牛顿,你的讥 笑中有爱迪生”。我们为什么不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理智,让莘莘 学子中有更多好的瓦特、牛顿、爱迪生脱颖而出呢 所以我方认为,教育不需要惩戒。
二、盘问
(一)正方问: 正方盘问1: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们校园里的真实事例: 曾经有一个五年级学生,天天不完成作业,偷窃成性,满嘴谎言,新任班主 任和数学老师摈弃前嫌,对他耐心细致地帮助,经常牺牲休息时间与他谈话,甚 至出钱出力解决他的生活困难,可谓关爱有加。然而有一天,老师集中开会时留置在办公室的他却毫不留情地将他的小手伸 进了老师的钱包,事后,无论老师和家长怎样耐心启发和引导,他始终闭口不言, 予以否认,最终在其他学同的指正下,他不得不承认事实,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农 夫与蛇”吗 请问对方辨友:当温和的教育无效时�1�7�1�7�1�7你不采用惩戒的方法,让他明白如何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还能采用什么更有效的方法呢请拿出你们理论依据。反方答辩1: 尊敬的对方辩友,我方认为当温和的教育无效时,教师绝不要采用惩戒方法, 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非常多,如: 鼓励法:采用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进行赞扬和肯定,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 乐,增强自信心。适用于性格较孤僻的学生。暗示法:教师采用关爱的眼神、轻轻地抚摸等巧妙的暗示,提醒或鼓励学生 自觉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适用于好动、而又不拘小节的学生。榜样法:利用学生善于模仿、崇拜英雄的特点,将典型的优秀人物树立为
学 生的学习榜样。适用于有强烈上进心的学生。文本交流法:教师通过在日记、周记、作文等给学生写评语,和学生进行书 面交流,为学生指航引路。适用于性格内向不敢与教师交谈的学生。环境熏陶法:建立良好的班级体,制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感染学生主动向上。如将激励性的语言贴在墙壁上,设计成各种充满童趣的标牌,立于校园的花坛或 走廊边,时刻伴随着孩子们。家校互动法是通过家访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教育学生的策略,合力帮助学 生走出错误。适用于家校反差较大的学生。说教法:通过阅读有针对性的报刊杂志,对学生讲情道理,进行正面教育, 达到学生的自省、自悟。适用于喜欢阅读的学生。故事启发法:利用故事中的人和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动, 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适用于爱听、爱读故事的学生。活动体验法:精心设计一些活动,如运动会、表演、游戏、实践活动等,让 学生展示特长,树立自信。适用于成绩不理想但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激将法: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有意让学生涌起激�1�7�1�7�1�7,产生一定要争 气的强烈需要,奋发向上从而改正错误。适用于争强好胜的学生。转移法:当学生犯错时,教师暂时不提学生的错误,从赞赏、肯定学生的优 点入手,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信任。适用于 性格较倔强的学生。冷处理法:教师暂时不表态,期待学生自我反省。适用于经常犯错的学生。跟踪法:有的学生犯错后短暂的教育不能使其彻底改正,教师要与学生进行 长期的交流沟通。适用于是非明辨能力较差、错误行为出现反复的学生。同伴互助法:借助同伴的帮助,正确认识自
己,汲取同伴的力量,促进内省, 直至改正错误。适用于乐于交朋友的学生。之所以认为可以采用以上方法,是因为我们有如下理论依据: 强化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尽量使用正强化,如表扬、赞许等,而要避免 用包括教育惩戒在内的负强化。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进行了著名的“发展预测”实验,他随机抽出一些学生列 入“有最佳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老师并嘱咐严加保密。8 个月后,他发现名 单里的学生个个都比其他学生进步快,性格开朗,求知欲强,尤其师生感情融洽。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爱生-尊师-更爱生-更尊师,形成良性循环。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情绪轻松的情况下,大脑处于积极的接受和运转 状态,能够吸收较多的信息,而且脑筋灵活、联想丰富;而在情绪低落的时候, 常常心扉紧闭,思维僵化,反应迟钝。精神愉快的学生要比情绪低落的学生的学习成绩高出20%。尊敬的对方辩友,人是有感情的,老师只要以情感人,以理明人,就会打开 对方心灵的窗户。老子说:“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教育的艺术 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1�7�1�7�1�7唤醒和鼓舞。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因此我方认为,可以采用以上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反方盘问1 教育是持续发展的,如果教育中运用惩戒,那如何体现教育中的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正方答辩1 谢谢对方辩友,因为你的提问已经暗含教育需要惩戒。至于如何体现教育中 师生平等、民主的和谐关系,我相信你听了我下面的发言后一定会明白。惩戒与教育中的师生平等、民主没有矛盾。在惩戒的过程中,老师的惩戒同 样可以体现出师生间的平等、民主。因为我们在对学生的错
误行为进行惩戒时会 坚持几个原则,我们认为这些原则是老师采用惩戒的法宝。惩戒手段虽可应用,但需慎重,因为教师的违法与侵权行为多发生在对学生 的惩戒中。所以,要讲究惩戒的艺术,因此,使用惩戒一定要慎之又慎,把握好 一个“度”,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惩戒以爱心为前提。教育者对孩子必须有满腔热忱的爱,而且能易于被 孩子觉察。有些教师虽然严格,但仍受到孩子的爱戴,那是因为孩子们能体会出 教师心中的爱。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作为教育手段之一的惩戒,与体罚、心 罚截然不同。如果说一个教师要惩罚考试成绩差的学生,是因为这个学生的考分 大大地拖了全班平均分,影响了教师的个人业绩,那么,无论这个教师采用何种 教育手段,都是错误的。因为在这个教师眼中,学生只是挣分数、实现个人目的 的工具,他对学生没有关爱之情、扶助之心,他采取的所有教育手段都将是冷酷 的、危险的。二是惩戒要坚持因材施教。讲究惩戒艺术、技巧,要因人施惩。能被孩子接 受的惩戒教育方式,必然是能针对学生实际、走入学生心灵的方式。而现实当中, 我们的教育者习惯采取简单的�1�7�1�7表象--惩罚“的教育方式,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教育者应该针对孩子不同的情况作深层次的分析,找到学生犯错的原因,从对孩 子负责、对孩子成长有利的角度去设计惩戒教育方式,力争实现对孩子错误的有 效矫正和对孩子成长的真正促进。比如,同样是犯一种性质的错误,对缺乏耐心 的孩子可以罚拼七巧板,对缺乏亲情的罚写一封家书,对不爱体育活动的罚跑步, 对不爱阅读的罚朗读一篇美文,对有暴力倾向的罚他背诵法律条文,等等。三是惩戒要有分寸:
合理合法。合理就是惩戒有因,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承 受能力;合法就是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权的同时,必须切实尊重和保证孩子的隐 私权和家长的监护权。有的教师因为学生犯错就惩罚家长,有的教师用罚款代替 惩戒,有的教师让有偷窃错误的学生公开亮相,让早恋的学生张贴检讨书,等等。这些惩�1�7�1�7�1�7教育方式都是不合分寸的,也是极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的。① 四是惩戒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有的学生被老师当众批评,回家自杀了,有的 学生被老师当众羞辱,知耻后勇,走上了成功之路,同样的惩戒却有不一样的结 果。因此,惩戒学生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根据受惩者的性格因素、身心 特点的差异进行惩戒,只有基于尊重的惩戒,抱着爱学生的态度对犯错误的学生 的惩戒,才是学生能接受的惩戒。我方认为,教师只要坚持以上几项惩戒原则,同样能够体现教育中的师生平等、民主、和谐关系。正方盘问2 现在高墙内服刑的人员,他们接受的教育存在惩戒的方式吗对他们的犯罪 行为能不需要惩戒的教育吗 反方答辩2 对方辩友请注意,你所说高墙内服刑的人员是成年人,而我们现在所辩论的 是关于未成年人教育需不需要惩戒的问题。未成�1�7�1�7�1�7人是祖国的花朵。不断地犯错, 正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非常正常的现象。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就是要在学生的 错误中找到他们的闪光之处,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朝者着正确的方向去 发展。当然,在这中间肯定有反复的过程,只要他是在不断进步的,这就是我们 教育着应该做的。而不是依靠惩戒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来摧残祖国的花朵,更 不能拿他们与罪犯相提并论。
三、自
由辩论 正方: 现在,有的学生上课经常随便下位,随便讲话,有的还故意破坏课桌凳。我 方认为对学生这样的行为可以对进行惩戒,如:罚站、罚款、罚抄作业等。反方: 你所说的罚站、罚款、罚抄作业,属于赎罪式惩罚。使用赎式是惩罚,只能 使儿童仅仅为避免惩罚而认错,而不会去思考自己的行为过错本身,并且也不能 把老师赞同的事作为自己行为的动机。由于儿�1�7�1�7�1�7把赎罪式惩罚与市价惩罚的人联 系在一起,而不是与自身的不良行为相联系,多用这种惩罚易让儿童认为是老师 出于个人的成见而对待自己的,从而产生报复心理。另外,赎罪式惩罚往往使儿 童的自我教育意识受到破坏。儿童可能会认为自己既然接受了惩罚,也就抵消了 自己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从而不会产生道德上的内疚感。赎罪式惩罚诱发的 是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自私“的动机。我方认为教育惩戒是一种消极手段,具有较强的破坏性,而不是建设性。如 果教师习惯运用惩戒,就会逐渐养成对这种手段的依赖,而不去寻找产生问题的 真正根源,也就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最终导致无意识地回避问题。正方 教育惩戒实施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往往是惩戒的不当使用,而不是惩戒本身的 问题。当然我们也不要过分夸大具体惩戒方式的作用,就像给病人看病一样,明 知道某种药物有副作用,但要治病就必须使用,否则必死。这就是以毒攻毒。我方认为只要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适当的惩戒是必要的。反方 什么叫适当你对学生惩戒了,还说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你如何做到苏 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自尊,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小 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
样,自尊心不允许采用粗鲁的、强有力的 手段。对经常犯错的学生,我们应该多给些宽容,因为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 戒强烈。正方 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真的比惩戒强烈吗我们知道曾经有一个淘气的男 孩打碎了教授家的玻璃,父母说,自己干了坏事,自己去接受别人的训斥吧!可 教授却不忍心训斥,还给男孩一些点心。事后,孩子的父母认为教授应为他的宽 容道歉。惩戒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一位�1�7�1�7�1�7人说,知识来源于学习,而 智慧则来源挫折。所谓的挫折,实际上就是惩戒,人只有经过挫折,才能得到应 有的磨练和提高。对于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同学,我们让他抄一篇题为《我爱老师》文章,又何 尝不可呢 反方: 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你罚抄课文,想让他懂得上课要尊重老师,这样的惩 戒是简单的、行不通的。难道他抄一篇课文就尊重老师了,那你也把教育说得太 简单了。从一年级开始,老师、父母都会教育孩子尊敬师长,为什么还会出现不 尊重老师的行为也许就是因为你的这些简单、粗暴的惩戒使他感觉不到爱,感 觉不到被尊重,因此他认为我也不必尊重教师。经常犯错的学生也有许多优点,也有许多长处。即使学生犯了错,我们也可 以通过欣赏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使他们改错。教育需要赏识而不需要惩戒”: 正方: 光有赏识教育,而没有惩戒教育,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只要问问一线教 师就知道了,有些后进生,用赏识教育是教育不好的!后进生之所以后进,更多 表现在自律性不强,他们的习惯很差,屡教不改,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该惩戒 吗如果教师对他们的错误不能进行惩戒,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后进生的陋习。要是简单的赏识就可
以转化后进生,中国的教育就不会存在如此多的后进生,中 国也不会出现如此多的少年犯了!没有惩戒,就没赏识教育可谈;有了惩戒教育 赏识教育才会有魅力。只有经历的酷寒严冬,才能更加体会出春天的温暖。反方: 请对方辩友记住,后进生也学生哦。他们虽然习惯不好,屡教不改,同样不 能进行惩戒。因为儿童每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名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需要 21 天。我们的学生经 有了�1�7�1�7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对他的影响,已经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的学生,要 想使他改正不良习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 耐心、信心、诚心、决心。许多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是在老师、家长、同学的不信 任中学习生活,被老师、家长的惩戒包围着。这样的学生还有什么指望,只能摆 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其实这样的孩子的心灵是异常脆弱的,是最 需要关爱的。你们扪心自问,你们有关心过他养成不良习惯的根源吗你们了解 过他生活的环境吗你们关注过他们的内心的感受吗在你们无情的惩戒下,他 们的自尊已早已被摧残殆尽。
四、总结陈词
(一)正方总结陈词 各位来宾,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自始自终认为教育需要惩戒。“惩者,以正其心也”,教育的本质就是“正 其心”。惩戒是让学生知道犯错误应�1�7�1�7承担责任,帮助他们自己成长、自己作主、自我负责,独立面对各种挫折与惩罚,如果没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 没有一套相应的措施去惩戒学生,任他们自由发展,这也就像社会发展没有法律 保障一样,后果不堪设想。基于以上观点,我方还认为:
一、学生的个体
差异决定教育需要罚戒。人性复杂且变化无常,孩子们也存 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教师一个责备的眼神,一次意味深长的微笑就能 使他改过;但是也有极个别学生顽固不化、屡教不改,面对“温柔”的教育方式, 正面的教育方法,他甚至把老师当“软柿子”,此时适度运用惩戒手段就尤为重 要。
二、目前中国的教育环境决定教育需要惩戒。近年来,学校教育中“惩戒” 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从来没有哪个年代的教师像现在这般处境尴尬。某些学生或 家长动辄到校长室告老师的状�1�7�1�7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有着特别强烈的“自我维护” 意识呢主要原因是教师权利的不明确以及学生权利的无限扩大。因此学生将自 己的“尊严”放在了首位,家长对老师态度也越来越强硬。这是教育的耻辱!当 然,指出教师的缺点是好事,但是不能将其作为自己犯错后逃避责任的手段。社会应该相信教师起码的素质,承认教育需要惩戒,也是对教师的一种尊重。人本教育中的人应该包括教师和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不是放弃了对教师的 尊重。
三、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决定教育需要惩戒。孟子曾发出“教亦多术也”的感慨,说明古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方式也不是 单一的。如磁石的两极,教育惩戒和教育激励是完整的教育应有的要素。教育应 以赏识、激励为主,以惩戒为辅。一味强调前者,“糖衣炮弹”,便是健全人格塑 造中的“温柔杀手”。我方相信,挫折是孩子成长的壮骨剂,没有惩戒的教育, 会使孩子成为经不得丝毫风吹雨打的“较骨病患者”。教育离不开适当的惩戒,完全说教式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假如有,那肯定不 是教育,而是宗教。另外,我们还要补充一点--越要惩戒,越要尊重。对学生
惩戒比赏识更需 要尊重与信任。就如同一位教育专家所说:我们有亲情,我在银行里面存足了我 的资本,我爱他,所以我给予他惩戒。惩前是为了毖后,小惩是为了大戒。而现实的中国教育中缺乏的就是惩戒, 真正的行尊重学生,应该是在学生迷失方向时对其当头棒喝,使其警觉,使其猛 醒。因此,我方观点是教育需要惩戒。谢谢!
(二)反方总结陈词: 我方坚持认为教育是不需要“惩诫”的。21 世纪的教育迎来了它最辉煌的发展时期,教育真正成为人类历史文化社 会性纽带,是重要的中枢和动力�1�7�1�7�1�7泉。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教育观念的陈旧、方法的乏力、教育效果不尽人意。如果唯智力论,唯分数论的偏向得不到纠正, 而且以不断翻新的形式愈演愈烈,进而发展成为一股无意识力量,必将阻碍教育 事业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对3000 名儿童研究发现,儿童出现问题的原因不是儿童 自己,而是教育本身。无疑惩戒甚至体罚是罪魁祸首之一,它将直接导致儿童心 灵扭曲,健康每况愈下,学习没有了目标,生活没有了意义,甚至会做出危害社 会、危害国家、危害人类的行为。也许大家听过小象林旺的故事。它在很小的时候被送进了动物公园,用一根 链条栓在了木桩上,它两次挣扎结果是头破血流,于是它心中留下了放弃挣扎的 欲望,林旺成了大象,它却不在挣扎,直到死林旺也没有实现回到辽阔森林的愿 望。朝下的树叶只能看到狭小的土地,朝上�1�7�1�7树叶却能感知天空的辽阔。难道在 我们的教育中,我们还要给学生不断地戴上有色眼镜而让他们看不到阳光吗!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 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我 们有足够好的教育方法如激励教育、尝试教育、成功教育等,如果我们有爱心、细心、耐心和诚信我们的学生会在教育中享受快乐,也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一种思想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 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命运。愿所有的孩子都成功。愿所有的老师都成功。愿我们的教育远离惩戒。
第二篇:幼儿教育心得《幼儿教育需不需要惩戒?》
幼儿教育需不需要惩戒?
教育学生时要以表扬为主,正面引导,这是符合幼儿的成长规律的。我们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在今天的教育界,“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激励教育”成了教育的亮点和主流选择。而与此同时,惩戒似乎成了我们教师最敏感和困惑的问题,加上媒体、家长、社会对这事的关注,我们在教育学生时慎之又慎,唯恐被扣上“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帽子。可是面对教育的现状,我们是不是应该深思一下呢?在教育学生时是不是只一昧地表扬孩子的优点:“你真棒!”“你做得真好!”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连一句批评的话也不能有?教师给于一个幼儿惩戒正是因为对这个孩子有关注与期许,可我们的孩子还太小,他们也许还不明白这一点。这时就需要我们的家长给于理解!他们长期生活在“甜蜜“的世界里,心理承受能力差,当遇到一点挫折,有一些不如意时,就变得非常的脆弱,有时甚至会发生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一点点的不顺心都有可能击碎他那颗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层层保护着的玻璃心!
美国家庭问题专家詹姆斯杜博士撰写的教育名著《杜博士孩子管理法则--寻找疼爱和管束之间的平衡》中的论述非常值得注意。杜博士认为惩戒作为一种管教手段是有特殊价值的,如何正确地运用惩戒?杜博士认为大部分惩戒应在六岁以前结束,这不仅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自己的尊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然而经常被许多父母忽视的原理,那就是,婴幼儿和童年期是塑造孩子良好品行的关键时期。杜博士说,如果你的孩子在婴幼儿和童年期没有被调教好,进入青春期后实际上已很难挽回了。在这段时期如果惩戒运用得当,对于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会非常有效,因为孩子在心理和情绪上变化很快,可塑性极强。这也是为什么,幼儿教师会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幼儿常规培养上,幼儿教师总是比其他年龄段的教师更“啰嗦”更“小题大做”,这是因为幼儿教师要不厌其烦的告诉每一个幼儿如何正确做事!大到做人道理,小到吃饭睡觉。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如何去描绘一幅美丽的画作,这第一笔至关重要!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怎样的惩戒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又不对幼儿造成伤害?这正是我们这些刚刚踏入幼教行业的新老师需要思考和学习的问题。每个孩子的个性是不同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一向很听话,甚至很少看到他们犯错误;有的学生天生好动,没有一刻不惹事;有的学生就得对他们严厉点,有的学生就要春风化雨。而如何拿捏这个度,我想这就是幼儿教育的魅力吧!一个幼儿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坎坎坷坷,在其成长的道路上,有时会犯错,就需要老师去帮助,去训导,去惩戒。教育就是唤醒幼儿,使他们健康成长。孩子犯了错误,恰恰是教育的最佳时机,此时,我认为给予孩子们恰当的惩戒是可以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做为一名新教师,我很爱我的这群孩子!他们的每一次进步,都是我骄傲的资本!相应的,他们的每一次错误,都是我苦恼的源泉!如何拿捏好惩戒的度是今后我在职业生涯上需要一直学习和思考的问题!我会努力,我会反省,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2012年2
胡 新 琰
第三篇:辩论赛“需不需要刻意追求个性”
正方:个性需要刻意追求
我方观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我的个性刻意追求也正是我的个性所在。气质是人的自然属性,性格是人的社会属性,是后天生成的,一个人的个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所以说人要有什么样的个性在先天条件的限制下,主要是看自己的“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刻意追求才会让大家认可你。在现在的激烈竞争的社会只有刻意追求个性才不会被淘汰。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行为举止、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而有的人则很难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人虽曾见过一面,却给别人留下长久的回忆;而有的人尽管长期与别人相处,却从未在人们的心目中掀起波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个性在起作用。一般来说,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容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平淡的个性则很难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个性也容易产生一些误解,往往认为一个“倔强”、“要强”、“坦率”、“固执”的人很有个性;而“文雅”、“平和”、“斯文”、“柔弱”的人没有个性。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至少说是不全面的。“倔强”、“要强”、“坦率”、“固执”是一种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精神面貌或者心理特征。由于这种倾向的个性特征比较鲜明、独特,往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文雅”、“平和”、“斯文”、“柔弱”也同样是一种性格温和、希望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人带有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和区别于其他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特征。只不过这种倾向性的个性特征比较平淡而不鲜明,往往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罢了。
由此可见,不管是哪一种倾向性的个性特征,不管这种特征是鲜明的还是平淡的,它都表明了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人人都有,精神面貌人人不可缺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个性的人。
„„个性魅力在于,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或者说,也没有长短好坏之分,在特定的环境中总会有某种个性最适合。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善于了解人与人心理和行为上的个别差异,并根据每个职工的气质、能力性格等个人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和工作安排。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适其职,职尽其责。
所以我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可以把个性的追求比作 中国书画
中国书画经历三个阶段 简-繁-简
第三个简是从第二个繁来的精简与升华 个性也是如此
都是一开始刻意追求个性 渐渐了解到太个性无法发展
因为你必须融入团体才能获得人脉 当你从时间的长河中成长之后
经过沉淀的个性会在你不经意间流露 这才是真正的个性 不需要刻意的个性
如同中国书画的第三个简
先定义下什么是个性!本正而言清嘛!
个性从字面来解,就是每个人不同的性格!或者说是个人独特的气质和性情!而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如下
简单的说,个性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
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而后针对定义如下阐述!
第一,列举个人特征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人品格的各个方面,如智慧、气质、技能和德行。
人无识则不智,人无修养何来德行?
以上是否需要刻意追求?你有在刻意修身就足以说明!第二,强调个性总体性的定义,认为个性可以解释为“一个特殊个体对其所做所为的总和”。也就是说这个总和有无意识的时候,但不代表不需要刻意追求!这个不需要是一个全面不需要,而我方只要指出有需要就可以,哪怕只有一部分需要!
第三,强调对社会适应、保持平衡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体与环境发生关系时身心属性的紧急综合”。就算不刻意也有被强迫改变的时候,人在刻意适应社会的需要的时候是不是也在改变自己的个性呢?
第四,强调个人独特性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人所以有别于他人的行为”。人在不断的找寻与别人不同之处之时,时时都在想张显自己,是不是也是刻意呢?
刻意一词我也解释一下!刻意就是故意和特意的意思
可以说就是有意识的情况下控制自己去做某事!也就是说排除梦游,和神经失控的状态下做的事情!
那你是不是说若不去刻意追求个性的话天下就没有个性了吗???我还要提醒对方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反方认为个性是自然表现出来的东西,如果个性是表演出来的,那么个性就不成其为个性了,人就成为演员了
另外,当你在网页的搜索引擎里搜索“个性”两个字的时候你可以看到100万以上的条目!!个性旅游,个性化礼品,个性空间,个性心理等等。难道说他们没有在刻意的追求个性吗?
目前,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正在整顿,台长要他们标新立异、各具特色,如果他们不去追求自己的风格和个性,估计他们离抄鱿鱼的日子不远了,如果你是他 们中的一员你该怎么办呢?你甘心就那样被老板抄 了吗?还不向我们看齐啊? 吃饭也是个性吗?你可以不刻意去吃啊!不饿吗?请问对方辩友,正如你们说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往往容易被人忘记。”随波逐流追求的是共性,而不是我们今天辩论的主题“个性”。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行为举止、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而有的人则很难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人虽曾见过一面,却给别人留下长久的回忆;而有的人尽管长期与别人相处,却从未在人们的心目中掀起波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个性在起作用。一般来说,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容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平淡的个性则很难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个性是一个虚词,他没有边界。我们都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在一定的环境里,我们的个性是要刻意的追求符合环境,符合自己身份的性格!不去刻意追求性格,那我们的社会将会变的难以想象!你可能是一个非常有性格的人,但是你在怎么有性格,你也不可能超过法律的范围!所以我们说,个性是需要我们可以去追求的。至于你要追求什么样的性格,那将应为你的思维,你所出的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我方观点
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想想孟母三迁的故事。这是一个中国的典型的个性化培养出来的范例。还有仲永的故事,这两个鲜明的对比。说明了什么呢?这都说明个性需要刻意追求。既然追求的话,不刻意怎么能叫去追求了呢 ?我的个性刻意追求也正是我的个性所在。其实人本身是没有所谓的个性的,只是因为受到周围的环境影响,好的个性的确实需要刻意追求的。气质是人的自然属性,性格是人的社会属性,是后天生成的,一个人的个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所以说人要有什么样的个性在先天条件的限制下,主要是看自己的“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刻意追求才会让大家认可你。在现在的激烈竞争的社会只有刻意追求个性才不会被淘汰,个性是先天因素(心理学上称为气质)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勤奋学习,努力奋斗而形成的。现在流行一句话“不要把无知当成个性”,由此可见,个性是与知识分不开的。一个人的知识必须刻意追求,也只能刻意追求。追求知识,必须有理想、决心和毅力,这些都是构成个性的重要方面,都必须刻意追求。可以列举许多正面和反面的事例。勤奋的人和懒惰的人的个性,坚强的人和软弱的人的个性是截然不同的,都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太普通了就不会注意,有个性的事物才会有所发展和进步.不刻意追求就不是个性而是共性了。古今中外多少人名垂青史无不是因为他们追求自我,追求个性,让自己能够有份独到之处。不刻意哪来个性?不刻意追求又如何体现追求?
仅以屈原为例,他“芨荷为衣,芙蓉为裳,岌岌高冠,陆离长佩”。刻意地将自己与佞臣奸吏划清界限,追求的是不同流合污的那一分清高,那 就是他在刻意地追求个性啊!电影界也是如此,周星驰的厘头搞笑,冯小刚的黑色幽默;斯皮儿伯格表现的宏大场面,黑泽明则流露出无奈的暗调情怀。为 什么周杰伦一出道就红遍中国呢,因为他是歌手中把RB音乐表现得最为个性的一个,所以他成功了,这种音乐也是因为他的带动而成为潮流
什么是刻意? 刻意区别于故意,更不是盲目,不择手段,处心积虑.,辩方认为刻意地追求就是做作,认为做到自己就是个性.可你们有没想过,这个世界形形色色有多少人可以保持自我,不迷失,不随波逐流,不被外界的影响左右
如果说做到自己就是个性,那我努力的保持自我,不别外界的不良风气所侵蚀,尽最大的心思展现最真实最内在的自己,这难道不可以说是在可以追求自己的个性吗?只不过这个追求又可等同于挖掘与保持.如果说我欣赏别人的个性,认为现今的一些潮流适合我,一些装饰一些动作一些娱乐能让我感到快乐,我能不能要不要可以不可以去追求?既然去追求了,而我就却没经验,那我要不要用尽心思去学,去尝试,去体验,这难道不是刻意? 这样刻意地模范,刻意地学习难道也说成做作,说成迷失自我,那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还追什么星,捧什么月,当什么狗仔,挥洒什么青春的气息? 个性的对象是指个体,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我们无论是坚持自己还是学习别人都应该做到刻意,那种一味追求自然一味等待一味既来之则安之的人才是消极,才是盲目,才无法立足于这个世界!我请问下:当你的个性不符合社会的发展的时候你是不是要改变自己的个性呢??哪改变自己个性的过程是不是就是刻意追求的过程呢??如果你不选择改变个性,哪是不是想让大家被社会淘汰呢?个性与共性是统一的,不可能只留下个性,而且个性不是生来就有的反方: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谢谢主席,针对对方的陈词,我方认为对存在两个逻辑上的问题。首先,对方辩友把追求个性跟刻意追求个性混为一谈,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不是要不要追求个性,而是要不要刻意追求个性。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请对方辩友明白这个道理。什么是刻意呢,刻意在辞海中的意思是:
1、用尽心思,2克制意欲。显然,刻意追求与追求有着明显的差别。
而什么又是个性呢?人格心理学指出,个性是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即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人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真实自我。个性也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我方并不否认个性需要追求,只是追求个性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度,而这个度就是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最终确立下来的。
而刻意追求个性就是过度地追求,不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不可否认,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个性张扬的时代,人们需要追求个性,但追求的应该是适合自已的,而非那些时尚的却又违背自身发展规律的个性。刻意追求有以下三个弊端:一,刻意追求,用尽心思,过于盲目,忽视客观规律。“尽”有极尽之意,刻意追求时常意味着过分看重目标,把主观意愿作为主导作用,而置客观规律于不顾。
例如,有些家长过早的将孩子送进了各种特长班,这种刻意追求只是泯灭了孩子们最宝贵的童真童趣,使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这样的刻意追求只能是抑制个性发展!其二,刻意追求,克制意欲,情非本意,丧失真实个性。个性的珍贵之处在于他是最真实的反映,而刻意时常带有违背意愿的感情。举个例子来说:“我今天刻意赞美了我喜欢的女孩子!”大家是否觉得他的这种赞美带着一种别有用心呢?
其三,刻意追求,他人个性,迷失自我,导致千篇一律。个性的前提必须是真我的表现。当你去刻意追求一种个性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丧失了自己的个性。你也就是你,世上正因为有像你这样的千千万个迥异的个体,才如此缤纷,如此让人迷恋。其次,对方辩友把要不要突出彰显个性与刻意追求个性等同起来。
不错,我们是处在个性化的时代,大家也希望突出自己的个性,但是这种突出是对自已个性的正确认识和坦然面对,刻意追求个性恰恰是改变和扭曲了自己的个性,这两种是不同的。东施妹妹不顾自身情况而刻意追求个性,使本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她变成了货真价实的芙蓉姐姐,在邯郸学步的故事中,燕国人无法认清自己而刻意追求,使本应步伐矫健的他不得不爬回故里。历史是极为客观的,我们真诚的希望对方辩友不要再因坚持刻意追求个性而在此贻笑大方了。我再次重申我方观点,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你只把个性了解为人类独有的吗?不片面吗?呵呵~~
怎么突然都辩这个辩题啊???我是反方的!我认为这个辩题在于刻意一词 上。刻意往往是不以人的意愿的,比如我的高数挂科了”和“我高数刻意挂科了。”,的意思就是不一样的,个性是需要追求的但是不应该去刻意追求,楼上有个哥们说了你刻意追求的是你想要的,是有目的的那目的是什么呢??是你想去表现。个性是什么是我与你的区分,我什么上与你区分我的名字后天的,我的血性先天的,还有什么我和你不同的世界观金钱观人生观等那么什么是我们所最求的上学,以培养我们不同的世界观啊什么的,我刻意去追求这种世界观吗????不是如果我刻意去追求那还是我的世界观吗???那是你的,或是他的,那是已经表现出来的别人的那还是个性吗???世界上有一样的树叶吗??/
这里的“刻意”—— 一种理性的,为对自我盲点改变的心态!
“一个人有爱心”不是个性,而这个人“既有爱心,又有钱,而且爱拿自己的钱去做善事。”这个是个性?如果这个人做善事不留名,而且喜欢继续观察自己所帮助的人。这又算不算?
如果算的话,他一步步完成自己所做的事,是不是在追求?
如果不算,那这个人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人的行为,特点,又是什么?
个性就是与别人不一样,而世界上没有哪两个人是相同的,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地方,即其个性 所以 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正方说个性是在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等因素制约下形成的,不是与生具来的,所以要追求,但这些需要,世界观是不是正确的呢?要是不正确的话,我们还有需要追求吗?
个性之所以是个性, 那就是有别于共性.首先得找出,得到,或显现出他的不同来,显现出之后再加以升华才能名副其实,那么所经过的这一切不就是追求的过程么?
个性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素质和内涵。是通过自己的思想得出的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请问对方辩友,如果刻意追求是怎么追求法呢,是不是要等大家把话都说完了,不离自己内心真实地感受,为了突现自己的个性而反对所有人的观点,这不是个性,只是有哗众取宠之嫌的一种表现而已。不知真正的个性
个性是每个人的内心的表现,刻意的目的是追求不同,如果刻意追求那么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必定出现重叠。每个人都追求新,那么新的东西也会变旧。刻意追求的个性会是不同的吗?那还是个性吗?那还是自己的个性吗?刻意的表达既然是刻意的就会使你别扭,也会使别人别扭,那还如何让别人理解?
我们说屈原追求个性,但他并没有刻意地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啊,我说要表达个性,难道就说要刻意地去表达吗?
反方一再强调“刻意是指用尽心机,向着目标积极行动”,他们认为个性是不需要“刻意”的去追求。而正方则重复的向在场所有人说明追求也是刻意追求的 一种,而反方则曾同意过个性是需要追求的
欣赏完了对方辩友精彩绝伦的盘问后,我只能很遗憾的告诉您,如果您方这样说那我就真的什么也不明白了。
首先辩论应该是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对方辩友眼中所追求的个性就都是漂亮的并接近完美的,而我们所说的不刻意追求就是让个性泯灭,请问这样的比较有意义吗?对方辩友说刻意是经再三思考权衡的,那我就不明白了,希特勒在狱中也进行了再三思考和权衡啊,甚至还刻意结晶出了“我的奋斗”。依对方辩友的逻辑,所以我们就不仅要有“我的奋斗”,还要有“你的奋斗”,“他的奋斗”,“我们的奋斗”,是吗?
对方辩友既然已经给追求做了定义,后来却又说“不刻意追求个性,即没有目标不去努力的追求个性”,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了,是你开始的定义有问题呢?还是后来的言论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
对方辩友提到了绘画,那么这使我想到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可是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啊
下面我们再来看个性的形成过程:
在百忙之中1-4岁时,人处于理智睡眠期,这个时候根本谈不上个性。
而后来人们之所以会有个性的差异取决于内外两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成年前以外因为主,成年后以内因为主。对方辩友强行要求人们刻意去追求个性,难道就没有扭曲人类天性之虑吗?
你就说:那我就不明白了,一个人追求个性是个性,一群人追求个性就不是个性。一个人高雅是高雅,一群人高雅就不是高雅。那么还珠格格三中国人知道,辛得勒名单可是地球人都知道喔,难道还三比辛德勒名单就高雅了不止一点点吗?那么推而论之我们全国人民就不用去追求国民经济的增长,因为这多没个性啊!谢谢主席,评委,大家xx好
欣赏了对方辩友精彩的立论之后,我对对方辩友严谨的逻辑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我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所存在的3个错误。
第一,对方辩友在立论过程中,混淆了“追求”与“刻意追求”。刻意在《现代汉语字典》中的意思是:极力,用尽心思。那么对方辩友所说的;个性需要刻意追求不就是,个性需要用尽心思的追求了么?然而,个性心理学将个性定义为: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规范影响下,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可见,个性是依照个体所处的客观环境而定的。因为政治黑暗、官场丑恶,才有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因为从小体弱多病、父母早亡,才有了林妹妹的多愁善感、爱花、怜花、葬花。如果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来分析的话,如果个性需要刻意追求,不就是需要刻意改变个体所处的客观环境了么?如果对方辩友刻意追求林妹妹的个性,不就是要刻意要追求自己身体体弱多病、父母早亡呢?
另一方面,刻意在很多情况下表现的是一种违背意愿的感情,即克制意欲,而且刻意还会引发无尽的联想。例如,“我刻意喜欢一个女孩”与“我喜欢一个女孩”之间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呢?
第二,对方辩友偷换概念。对方辩友说(坚忍不拔、谦虚谨慎)这些个性需要刻意追求,其实不然。我国心理学将这些归类为性格。(性格定义是:一个人在现实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等都被认为是性格特征。性格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而个性是顺应个体所处的客观环境而定。对方辩友是不是在个性需要刻意追求与性格需要刻意追求之间划等号了呢?从社会价值判断来看,性格可以通过统一的价值观道德观来判断其好坏,例如,我们可以判断出诚实虚伪、勇敢怯懦、谦虚骄傲等性格好坏,但是,我们并不能判断出锐意进取、稳健踏实等个性的好坏。
第三,所谓追求既要达到目的,我们知道目的是有明确指向性的。二所致的对象就是我们可以预知的结果,这必然是我们所追求的对象陷入了社会的规范中,既然都陷入了社会规范中,我们所形成的是个性了呢?还是共性呢?
综上所述,我再次重申我方观点,即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个性的发展必须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
孙中山曾言:“历史大潮,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历史规律如是,个性发展规律亦如是。如果对方辩友还要刻意逆流而动,刻意追求个性,那么等到“长风破浪无有时,折戟沉沙在眼前”时,你要我拿什么来拯救你啊,对方辩友!
你现在展示出你真正的个性 不正是一种刻意追求么 刻意追求个性说明你没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或是对自己的个性并不满意,因此为了个性而刻意追求个性是完全正当。为什么会是刻意模仿别人呢?难道学习他人长处不对吗?难道改变自己的短处有错吗?
打个比方 大家流行穿白色裙子。需要黑色裙子来产生视觉冲击感。于是偶就个性一把,穿了件黑色。这也可说是刻意追求个性吧?效果不好吗?
偶学习他人个性就不对了?难道学习一定照搬照抄吗?偶学习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行吗?偶学习他的个性结果比他更个性一定没可能吗?
刻意追求得的不一定是自己适合的喜欢的,是别扭的。在别扭中生活是的不快了的。这样的追求有意义吗
佛家有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在这里不妨可以套用一下,没有个性才是真正的个
性。你越去追求个性那样只是会让你更没有个性而已,什么是个性呢,其实个性就是自己的东西是谁也学不会的,如果个性是可以追求的,那就不叫做个性了,而叫做时尚了。
对方辩友混淆了一个概念,什么是个性?是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外在表现。在我心里,我爱一个人,那么当然希望把权力交给他,让她去做决定,而不是去强求他勉强他。这是刻意追求的个性吗?不是!这正是我价值观的表现,这就是我的性格!如果对方辩友认为埃以个人并且尊重是需要刻意追求的话,你的心灵也未免太过肮脏了吧
我赞成,个性需要刻意追求.首先,对方辩友说刻意就是
1、用尽心思,2克制意欲。对,没错,可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用尽心思,克制意欲,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啊.比如说,我刻意追求幸福,我现在不幸福,但我为了能让自己幸福,所以我用尽心思,努力工作,克制住自己想停下来休息的欲望.难道这也是错的吗`?如果说这也是错的,那么幸福是不是说会很轻易的就能掉到你口袋里了?再者,对方辩友举例说:我今天刻意赞美了我喜欢的女孩子.我赞美她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得到她的好感,进而得到发展,我在追求我喜欢的东西啊,这也是错的吗 ?其次,对方辩友一直强调,刻意追求,就是不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追求,并举出了东施效颦的例子,可是对方辩友,那是刻意追求吗 ?那是盲目追求啊!我们有说可意追求就是盲目追求吗 ?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我方观点,个性是需要刻意追求
这是一些与我方对立的观点,请大家来分析分析:1。什么是个性?个性就是自己特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个性是与生俱来的吗?——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对自己的认识还有性格都是朦胧的、无知的,无所谓个性可言。“性相近,习相远”——性是天成的,习是后天的。、3。怎么形成个性?我们需要认识、学习,需要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需要对自己有清醒全面的认识——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就是告诉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来形成自己的特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的逻辑就是:个性不是天生的,因此后天形成的认知是个性的根本所在,后天形成的东西要成为自己的东西不刻意追求怎么可以呢?
靠!能这样说吗?:刻意追求=追求。因为确实不应该存在“不刻意的追求”这个概念的指向,对方总不能说“追求是要追求的,但是是自然而然的追求,不是刻意的追求”吧!在界定概念的时候就应当明确,凡追求必然是“刻意”的。
首先,"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
个性取决于你的性格,性格是不需要刻意追求的,刻意的努力只能使自己变成另一个人,非我.穿着不适合的外衣,衣服再漂亮,对你来说还是不美的.性格对你也一样.
而且一个的性格往往不为自己的意志所左右,自然而然中就会流露出自己的本性,刻意的追求只会使自己的行为出现过多的矛盾,带给自己更多的麻烦.
今天我的一个同学站在对方的观点对我说:
刻意追求=追求。因为确实不应该存在“不刻意的追求”这个概念的指向,你总不能说“追求是要追求的,但是是自然而然的追求,不是刻意的追求”吧!在界定概念的时候就应当明确,凡追求必然是“刻意”的。
1、什么是个性?个性就是自己特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个人特有的心理特性,其中包括遗传的及学习的种种特质
所以,个性是属于个人的一些属性,有些是属于遗传的,有些是后天所形成的,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怎么能归结到个性的范畴内呢?这些是对世界人生的认识和一些行为标准。
对你的个性定义"个人特有的心理特性"表示否定.个性仅仅心理特性一方面吗?行为处事不是了吗?一个人可以是那样想的,但是却可以不象想的那样做;另一个人也可以是那样想的,但是就按想的去做,难道他们具有相同的心理,他们就具相同的个性了吗?(可能这个例子比较牵强).
如果要正确定义的话"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当然不排除遗传的因素).但是遗传的因素并不是主导因素,后天的影响才是主导因素.两个同卵双胞胎在不同的环境下,他们的个性可以截然不同.还有科学界已经假设"即使是clone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而两人的性格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个性应该是一个人思维方式,待人处世的一种特有的不自觉的表现!而不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刻意的能去追求的!
述所说:个性应该是一个人思维方式,待人处世的一种特有的不自觉的表现!
对于这个观点,在此也比较认同,个性,的确可以说是处事的一种特有的不自觉的表现。但对于后来所说的,个性的刻意追求只是好比一个披着羊皮的狼,却不怎么赞同。
当一个人对于现在的个性有所不满时,他有权利可以改变自己。随着他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了解,刻意的去改变自己所不满之处,这样的改变,形成的新的自我,并不是不可认同的。刻意的改变,能够更好的思维处事,难道就不是真实的自己了吗?“人之出,性本善”“人之出,性本恶”这也似乎是2个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能保住原来的善,有的人能改变原来恶,转恶为善。这也不证明,一个人是可以改变的吗?可以做到一个真实的而不是披着“羊皮”的人吗?
然而,对于刻意的追求,是无法改变实质的,不仅如上所说。现在的科学家难道就可以证明,一个人是根本无法改变自己原来的性格,个性的吗?我想,这也自然做不到吧。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既受生物因素的制约,也受环境因素的制约,我们不能将这两个因素归为一个因素,也不能将这两个因素等量齐观,生物因素只给个性形成和发展提供可能性,社会因素才将这两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恩,所以我觉得,个性是不需要刻意追求的
第四篇:优秀生需不需要辅导
优秀生需不需要辅导,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是一个经常被忽略的方面。这种忽略往往造成巨大的悲剧。优秀生经常会在哪些方面出现问题呢?
一、心理问题
不愿正视挫折不会应对挫折是优秀生较为普遍的问题,因此遭遇挫折而酿成人生悲剧的往往正是教师和家长平常眼中的优秀孩子。优秀生在遭遇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狭隘、自私、自卑情绪往往更加强烈。有的孩子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方式,以维持自己先前的形象。优秀的学生大多一直生活在赞扬夸奖顺应中,很容易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平和的心态。完善的人格特征,平等、博爱、宽容
二、生活问题
每个孩子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优秀学生也和其他学生一样,很少有人有突出的智力水平,他们各种优异的表现,是更多的精力投入换来的。这就有了一个矛盾,他们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多,必然导致其他方面的精力投入不足。往往造成优秀孩子的生活能力偏弱,甚至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基本的生活能力。这造成了优秀生成长历程中的障碍。
三、情感问题
优秀生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的要求比较高,通常获外部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优秀生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而头上优秀的光环,又常常让优秀生无从释放,很多优秀生情感内敛,成熟稳重多余天真活泼。
四、交往问题
优秀生更容易活动成人的青睐,却容易得到同龄人的冷眼。在同学交往中,优秀生通常既没有时间又缺乏沟通的技巧。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个群体中优秀生总是少数,这少数的的优秀生,容易被孤立在伙伴之外。
五、外部问题
优秀生得到的外部赞许很多,被忽略的问题同样也多,最常见的就是,优秀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缺点和毛病容易被误读和纵容。自大容易被当作自信,任性容易被看成个性,固执容易被看成坚韧。甚至于在有些家长和老师那里,一样的错误,由于犯错误的是优秀生,也会得到不同于普通学生的宽容。优秀生是很容易被外部的赞扬“捧杀”的。
对优秀生的辅导,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对优秀生的学业辅导
首先,优秀生学业辅导应求精求变。学业的优秀是通过对学过知识的检测得到的,在基础教育阶段,促使学业优秀的因素比较多,优秀生对既得知识的把握程度好不能表明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强,所以对优秀生的辅导应更侧重于思维能力的训练,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以弥补优秀生发展过程中的短板,使其具备成为高端人才的潜力。
其次,优秀生的学业辅导应提高标准。优秀生通常的学习能力要强于一般的学生,那么,我们在班级授课制下所教授的课程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优秀生的学业水平在精深上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促进和鼓励优秀生不断攀登新的高峰。避免把优秀生培养得平庸。
第三、优秀生的学业辅导应体现民主和自主。学习的直接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在优秀生的辅导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优秀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可以让他们做小老师,这样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第四、优秀生的学业辅导不能忽视挫折体验。没有挫折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优秀生多是家长的乖宝宝、社会上的好孩子、老师的眼珠子,在社会上家庭中都很难有挫折的体验,但是所谓的优秀不过是相对的比较结果,如果学校教育中再没有挫折的体验,这些孩子很难形成完善的人格,给予优秀生一些学业上的挫折和失败,更利于激发优秀生积极进取的意志。
二、优秀生的人格培养
优秀生不能直接等同于好学生更不能简单等同于好人,优秀生的人格养成同样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第一、要引导优秀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人。引导优秀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优秀是相对的,优秀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环境、时间的推移,随着自身努力程度的变化、自我追求的变化,优秀的光环也会光顾别人。因此,不管自己目前怎样,应以平和的心态对人对事,要有豁达的人生态度。
第二、培养优秀生正确的竞争意识。优秀生一方面具有较强的超群意识,有强烈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优秀生也会有虚荣、逞强的毛病。作为教师和家长,要把他们的这种好强个性转化为一种内在竞争机制、一种推动自己勇敢向前的力量;要使他们明白竞争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必须经得起成功和失败的考验。在成功和胜利面前,看到不足,争取下次更高的进步;在失败和落后面前,分析原因,找出努力方向和采取有效的措施。
第三、要帮助优秀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优秀生往往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加上家长和教师的不断表扬,容易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由于其优势突出,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嫉妒和排斥,这样就使优秀生在同学和伙伴关系上面临更复杂的情况,教师应当采取通过各种活动和各种组织融洽同学关系,同时要培养优秀生人际协调能力,让优秀生克服自傲、清高的毛病,学会关心他人,帮助弱者。
第四、要教会优秀生合理的舒缓心理压力。优秀生要不断的冲刺新的高度,所承受的压力比同龄人要大得多,一旦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容易偏激和冲动,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注意缓解优秀生的心理压力,而且要请教专业人士,教给优秀生缓解压力的方法,让优秀生学会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
第五篇:学雷锋需不需要物质奖励辩论赛
正方一辩:当代雷锋应该被给予物质奖励。他们认为,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深化,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道德品质正在风起云涌的环境中经受各种形式的冲击,当代雷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离我们越来越远。为了让雷锋回到大家身边,需要一种符合大家诉求的手段唤醒潜藏在人心深处的道德之花,诸多事例表明靠号召和自觉并不能解决问题,而物质奖励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而且“如果只讲牺牲奉献精神,不讲物质利益,就是片面的唯心论。”正方辩手还指出,物质作为精神的载体,是一种更长久更有效的手段,在日益物质化的社会,当今深受人们关注的物质才是最好的引导剂。
正方总结:今天我方观点是:好人好事应该给予物质奖励.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俗话说'人性向善也趋利,做好事求好名'本是人之常情。我们这里所说的物质奖励不光光指金钱,它还包括现在社会上很流行的颁发“活雷锋证书”或是公开表扬赠送小礼物等一系列行为,虽然这些小东西价值不高,但却能在精神上给予好人好事以肯定和赞扬.我要强调的是这并非'作秀',因为好人好事本来就是不计报酬才去做的善事,今天我们处在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商品也需要广而告之,一个人如果做了好事不留名,更多的人怎么知道你所做好事的客观存在呢?长期以往,人们便不轻易相信现在还有人做好事.所以说,政府应当给予好人好事者适当的物质奖励,只要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府把握好尺度,就完全可以避免人们走入'见钱勇为'或是“金钱至上”的误区.第二,怎样解决'别让英雄光荣一阵子痛苦一辈子'的问题.有些见义勇为者为了做好事而经济损失巨大,我认为他们完全可以向受益人要求适当补偿,也有一些见义勇为者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负伤,甚至不幸牺牲,这些勇士大多是青壮年,本来就是家里的经济支柱,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政府理应给予适当经济补助以解决勇士家庭成员的生计问题,这样既体现了我们政府实实在在关心人民群众安危,同时也顺应了当今„和谐社会'的理念.第三,适度给予物质奖励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或许有人会说“爱心无价”,为什么要用钱来玷污它呢?当然,假如每个人都可以意识到这一点,明白“人只要有爱心,就一字胜千金”的道理,那么就肯定无需物质刺激了,但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良好的道德修养还未能普遍形成,才需要通过某些激励手段使人接受,从而慢慢形成风气.个人的文明意识再好,再强烈,毕竟能力有限,势单力薄,成不了气候,甚至反而可能使社会上有限的文明行为逐渐淡化、削弱,乃至最终消失.但相反,如果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肯定,那么文明意识就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趋势了.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好人好事应该给予物质奖励.反方一辩:爱心无价,非名利所能衡量。学雷锋做好事,不仅仅是对他人奉献爱心,同时也是行善者追寻人生意义,肯定自身价值的一个过程,如果给予物质奖励,不仅误解了雷锋和雷锋精神,还会让做好事者置于一个舆论的显微镜下,给他们本人带来困扰。所以反方辩手们坚持认为,当代雷锋不应该被给予物质奖励。
反方总结:我方认为做好事不应给予物质奖励。做好事无疑是高尚人格的体现,而高尚人格用物质是绝对无法买到的。用物质奖励来鼓励人们做好事,会产生负面作用,它会诱使人们为了物质奖励而去做好事,而非发自内心,出于道德的为别人排忧解难。而受物质驱使做好事会产生极大的弊端。好事并非何时都可以做,该是在别人处于困境中时,伸出援助之手,也就是雪中送炭,但是,为了物质奖励而做好事的人在无好事可做的情况下就会没事找事,不但达不到锦上添花,还会火上浇油
正方:学雷锋行动会倡导一种知恩图报心理。在我们小学时老师带领我们做好人好事,然后全校通报表扬,给小奖励。这就是物质奖励。小学都这样了,然道出了社会就不能有了吗?
反方:正如对方所说小学的这种方式是为了让你养成这种习惯所提供的小奖励。而且社会上也这种奖励啊,比如“见义勇为”称号,“活雷锋”称号。等等。我们可以提供精神上的奖励,何必需要物质上的奖励呢?
正方:我们都知道,物质奖励中有精神奖励的因素,给于物质奖励一方面给于雷锋们以认可,因为有着雷锋精神的施受双方看到的是物质奖励的精神层;另一方面物质引导作用是针对没有雷锋精神的人。我们都知道物质决定意识,利用物质拉动其精神层次提高。反方:俗话说学雷锋不留名那学雷锋给予物质奖励那就相当于等于是留名的性质那就背离雷锋的根本精神那就不能称之为雷锋。
雷锋勤奋务实,以别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而中国现在正好相反,社会风气极度糜烂,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投机盛行,投机倒把的人,可以瞬间暴富,而这些富人却变得越发的暴敛;相反,勤恳工作、务实奉献的人却被屡次被这个国家所欺骗。畸形的高房价就是最好的例证,投机倒把的人,根本不用为人民服务,更不用辛勤工作,只需要低买高卖,就可以瞬间吸干勤恳工作的老百姓的血汗,而这些投机的人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任凭你“雷锋”勤奋到死,却得不到这个社会的承认;雷锋助人为乐,敬业务实,但雷锋却发现政府一手制造的通胀,官商勾结使你离买房的愿望越来越远。
正方:学雷锋也可以不留名现在社会做好事也可以给予奖励而不留下姓名因为我们不能得知全部做好事人的人所以不能以偏概全的一并否认他们
反方:雷锋作为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曾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今天的社会虽然在物质层面取得巨大进步,但在精神层面仍需要雷锋精神。今天,依然有许多“活雷锋”。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等雷锋精神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中继续得到发扬。结人梯救助落水儿童的大学生、机智阻拦飞车抢匪的“抡车男”,以及每年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等,这些人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在生活中也普普通通,但在他人有难之时,他们敢于站出来,以自己的行动,实实在在诠释着雷锋精神。然道我所说的这些人,他们有得到物质奖励吗??没有,他们都没有。他们得到的精神层面上的奖励,而不是物质,而精神上的奖励正是他们想要的。
正方:要想真正把雷锋精神落到实处,首先要政府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只要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式的口号,其实保护了太多的罪恶,这个口号的变形就是“不管罪犯还是雷锋,只要能赚到钱的就是好人”。你想想,一个只认钱不认人的社会里,你还指望人人学习雷锋吗?简直是笑话!
反方:俗话说的好,钱不是万能的,我们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升华。而不是物质上的拥有,精神是可以永存,可是物质是不可永存的。
正方:04年的时候我国就起草了一份法律,那就是《物权法》,而这份法律在07年10月1日的时候正式实施,在法律中有这样一个条例,规定了拾得者的义务的同时,又提出拾得人应享有报酬请求权。规定接受遗失物返还的人,应向拾得人支付相当于失物价值3至20%的酬金。但遗失物的价值愈大,酬金的比例就愈小。遗失物价值难以衡量的,如书信、照片、证书等,可参照其资力、身份、地位、感情程度等,酌定价值,确定酬金。如果遗失人刊发了悬赏广告,应当视为一种向不特定人发出的要约,在取回遗失物后,应履行悬赏广告的承诺。不过在悬赏和法定的报酬请求权之间,拾得人只能选其一。反方:我方也了解过这份法律,其中对于报酬请求权,有这样的一个定义,是拾得人可向失主要求报酬,也可自愿放弃报酬。但一旦拾得者提出要报酬,失主应按有关规定支付。其中自愿放弃报酬,这是重点,有些人会选择自愿放弃。你说他们不缺钱吗?不,钱是人人都想要,钱是不嫌多的。可是这些人就是不要钱,他们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而不是物质。
正方:对方辩友总是说雷锋是不求回报的,但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给不给的问题而不是要不要的问题,雷锋们心中当然不需要物质奖励,给于雷锋物质奖励并不是要求雷锋们把物质作为追求的目的,但作为社会整体而言,给于物质奖励就是让雷锋们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认可。爱是相互的。难道只能我们(社会)心安理得地接受他们的爱,却不能反过头来关爱他们?
反方:对方辩友认为雷锋精神是丝毫不会改变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锋精神必得以升华。今天,我们强调的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我们不仅要关注被帮助者的利益,还要维护帮助者的利益。让雷锋们成为使他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人。难道对方辩友认为雷锋精神更人性化有悖于雷锋精神的实质吗?
正方:好心人很多啊有的人认为做好事,就是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是不必要说需要什么奖励的但是如果是有奖励的话可能一方面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多做好事
反方:是啊,奖励有分很多种啊,就像我们之前所有的,我们可以不用一定要给予,我们可以用精神奖励啊。正方:我们知道可以精神奖励,但是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如果说还能让一些人有做好事的动力,那就只是物质奖励了,你们可能会说这样的话做好事的意义就变了,有人可能会因为奖励而去做,也有可能不屑与那微薄的奖励而不去做,但是这样也可以给做好事的人一点欣慰,至少他们被承认了。反方:如果只是为了物质奖励才去学雷锋,就显得太功利了,这还是原来那个雷锋吗?
正方:做好事希望得到奖励有什么可耻的?又有多少人能够完全靠着自己的良心去做好事,而不求一点回报呢。必须奖励,做好事从做好事的人身上可以是无私的,但是我们怎么去鼓励这种行为呢?有什么比奖励更直接的吗?最直接的方法,往往也是最有效的。奖励,不仅仅为了奖励,也是为了鼓励大家去做好事,当若干年后做好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当初的奖励回报的是整个社会。而往往物质的奖励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率。
反方:正如对方辩友所说,我方是认为学习雷锋精神做好事应该是发自内心,如果和这些物质奖励挂钩,那么就会出现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做好事的“伪善”,而“伪善”是最大的恶!
正方:我方查到这样一件事情,在广州,拾金不昧或将有实质奖励!广州拟出新规:对无主的拾获财物,在拍卖后将拍卖款的10%奖励给拾遗者;对有主失物,失主领回时,可自愿按遗失物价值10%的金额奖励拾金不昧者。那我想问对方,这条新规然道不就是让拾金不昧者拿到物质奖励吗?? 反方:对于对方给的事例,我方也找到了这样的一个事例,2012年2月17日晚高峰新闻调查:“雷锋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为走出这样的怪圈,长沙市委决定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并成立了学雷锋活动指导处。在长沙,学雷锋者,评优、招考、招聘、住房,都能优先而长沙用的就不是对方所说的物质奖励,而是精神奖励,这些奖励我想比你们的物质奖励的好吧。
正方:之前社会上都在宣传”做好事不计报酬“了,我方认为“做好事计报酬”做好事获得报酬是应有的回报。做好事是有风险的,为什么不能有回报?索取回报没有否定做好事的事实,没有否定做好事对社会没有贡献。
反方:做好事不求回报,这是雷锋当时所说。雷锋作为一种精神象征,人们去学习他,应当是自愿自发的不求回报一种行为,如果做不到自发自愿不求回报,就不要去标榜自己去学雷锋,免的亵渎了雷锋。
正方:我方认为这不是亵渎雷锋,时代在变,人也在变,那时雷锋是不求回报的。可是当代雷锋应该被给予物质奖励。我方认为,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深化,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道德品质正在风起云涌的环境中经受各种形式的冲击,当代雷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离我们越来越远。为了让雷锋回到大家身边,需要一种符合大家诉求的手段唤醒潜藏在人心深处的道德之花,诸多事例表明靠号召和自觉并不能解决问题,而物质奖励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反方:爱心无价,非名利所能衡量。学雷锋做好事,不仅仅是对他人奉献爱心,同时也是行善者追寻人生意义,肯定自身价值的一个过程,如果给予物质奖励,不仅误解了雷锋和雷锋精神,还会让做好事者置于一个舆论的显微镜下,给他们本人带来困扰。所以反方辩手们坚持认为,当代雷锋不应该被给予物质奖励。
正方:但是你们不能否认社会的物质需求,如果说现在有什么能用来衡量一件事的价值的话,那就是物质的价值了。可以用物质奖励做好事的人,不就可以判定一个好事的价值吗,做的好事做大,奖励越多,价值也越高啊。
反方: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有人可以只是为了证明价值而去做好事,这样就是一个有目的性的做好事,而不是自愿无私的进行做好事了。这不就跟当初的雷锋精神所冲突了,如果说一定要物质奖励的话,那不是放个锦旗或奖状就好了,这个也算是一种物质奖励啊。
正方:锦旗和奖状说实话,现在估计没多少人会在乎了,也就算小学生会高兴高兴,大一点的人都知道其实没多大的作用,也就不会去在意了,随便丢的东西,难道你想让他们把做这种事的奖励随便乱丢吗,这不就是不把做好事当回事,随便丢吗?
反方:那正方的意思就是我们的雷锋已经离不开物质奖励了吗,那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中不是也有许许多多的人不是为了利益而去做好事的,他们是自己想去做而已,就是因为这样才值得我们宣传和赞扬啊。正方:但是他们不是没有得到物质的奖励啊,做好人好事这种,大到可以感动世界,小到只有一句道谢。他们既然能评上这种奖项,那就是得到了群众的认可,那么他就有资格获得这种奖励,因为他们都很辛苦,算是我们对他们赞扬和认可。
反方:但是他们自己并没有因为要得到认可和奖励而去做的,他们只是自己想做,他们对此感到开心和愉快,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能帮的上人,他们能评上这些都是群众的认可带来的效应。
正方:中国好人网发布了这样的一个活动,首届“搀扶老人奖”颁出奖金16万元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也是中国好人网“搀扶老人风险基金”设立一周年的日子,中国好人网首届“搀扶老人奖”评选结果在当天正式揭晓。社会上有这么一个活动,这也充分的证明了发扬雷锋的精神,是需要物质进行推动。
反方:但是当时的雷锋不就是靠自觉的去帮助他人吗,不是说全部的人都需要物质的动力,有的人只是发自内心的想去帮助他人,就像是当年的雷锋,那时的经济水平和现在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所以雷锋精神还是崇尚无物质的因素所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