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

时间:2019-05-13 23:2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

第一篇: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

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

三峡工程是长江治理开发的关键性工程,是长江综合防洪体系的骨干工程,在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17年的建设,三峡工程已经全面建成。2010年汛期,三峡工程迎来了建成以来首次较大洪水的考验,通过精细调度、科学调控,三峡工程充分发挥了防洪作用。汛后,三峡水库首次实现蓄水至正常蓄水位175米的目标,三峡工程的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开始全面发挥作用。

一、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

1.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形势

长江是一条雨洪河流,流域内雨量丰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1100mm,但地区分布差异较大,总的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量年内分配也不均匀,5—10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90%。流域内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暴雨出现时间一般中下游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由于暴雨发生季节的差异,一般年份干支流洪峰互相错开,中下游干流可顺序承泄中下游支流和上游干流洪水,不致造成大的洪灾。但如果气象异常,上下游、干支流洪水遭遇,就会形成大洪水或特大洪水;暴雨量大、历时长,则导致中下游干流洪水峰高量大,高水位持续时间长。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长江防洪问题,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洪工程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长江干堤进行全面加固,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长江的洪水来量远远超过中下游各河段的安全泄量。自1153年以来,宜昌流量超过80000m3/s的有8次,城陵矶以上干流和洞庭湖的汇合洪峰流量在1931年、1935年和1954年均超过100000m3/s,而目前上荆江的安全泄量为60000—68000m3/s、城陵矶附近约60000m3/s、汉口约70000m3/s、湖口约80000m3/s,洪水来量大与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2)三峡工程兴建前,荆江河段如果遇1860年或1870年型洪水,运用现有荆江分洪工程分洪后,尚有30000—35000m3/s的超额洪峰流量无法安全下泄,不论荆江南溃还是北溃,均将淹没大片农田和村镇,造成大量人口伤亡,特别是北溃还将严重威胁武汉市的安全。

(3)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内人口多,安全建设滞后,实施计划分洪十分困难,一旦分洪损失大;湖区及支流堤防工程仍存在薄弱环节和隐患,堤防缺乏必要的安全监测和抢险设备,技术手段落后,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2.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以下库容393亿m3,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m3,工程建成后通过水库调蓄运用,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将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荆江地区的防洪形势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荆江地区若遇百年一遇及以下洪水,通过水库拦蓄洪水,可使沙市水位不超过44.50m,不需启用荆江分洪区;遇千年一遇或1870年型洪水,可控制枝城流量不超过80000m3/s,配合荆江地区蓄滞洪区的运用,可使沙市水位不超过45.00m,从而保证荆江河段与江汉平原的防洪安全。此外,由于水库拦蓄、清水下泄,使分流入洞庭湖的水沙减少,可减轻洞庭湖的淤积,延长洞庭湖的调蓄寿命。

(2)城陵矶附近地区通过三峡水库调蓄上游洪水,一般年份基本上不分洪(各支流尾闾除外),若遇1931年、1935年、1954年和1998年型大洪水,可减少本地区的分蓄洪量和土地淹没。

(3)武汉地区由于长江上游洪水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可以避免荆江大堤溃决后洪水取捷径直趋武汉的威胁。此外,武汉以上控制洪水的能力除了原有的蓄滞洪区容量外,增加了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221.5亿m3,大大提高了武汉防洪调度的灵活性。

二、2010年长江洪水特性及调度实践

1.汛情特点

(1)暴雨过程多、强度大。入汛后长江流域暴雨持续不断,主汛期发生了4次相对集中的强降雨阶段,且持续时间长,强雨带南北拉锯、上下游移动。各阶段降水强度多以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为主。6月16—24日强雨区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的两湖水系,最大降雨中心位于信江和抚河一带;7月8—15日主雨区略有北抬,强雨区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干流至两湖水系偏北地区一带,最大降雨中心位于长江下游干流区间;7月15—25日强雨区西进北抬,强降雨主要发生在嘉、岷流域及汉江上中游地区,最大降雨中心位于渠江;8月12—25日多雨区再次出现在嘉、岷流域及汉江上中游地区一带。各阶段最大暴雨中心日雨量均超过250mm,如鄱阳湖进贤站6月19日雨量达329mm,7月8日安庆站雨量达291mm、鄂东北英山站雨量达287mm,嘉陵江通江站7月16日雨量达277mm, 8月18日岷江杨柳坪站雨量达254mm。

(2)汛情来势猛、范围广。主汛期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发生或多次发生大范围暴雨,仅统计上述4次集中性强降雨阶段,累计雨量大于100mm的笼罩面积分别约为39.8万、46.3万、61.4万和69.1万km2;大于300mm的笼罩面积分别约为7.1万、10.1万、6.5万和2.6万km2。与历史同期降雨量相比,6—8月长江流域偏多1成,长江上游基本正常,中下游偏多2成;其中,6月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偏多3成多,7月长江下游干流偏多约1.6倍、长江中游干流和汉江分别偏多6—7成、嘉陵江偏多3成,8月岷沱江、汉江和长江下游干流分别偏多约2—3成。受强降雨过程影响,长江流域相应出现了明显的涨水过程。

(3)洪水涨幅大、超警多。受强降雨影响,长江干流大部江段和抚河、信江、嘉陵江、汉江等多条重要支流及洞庭湖、鄱阳湖区均发生超警戒以上的洪水,且水位涨势迅猛。鄱阳湖水系昌江渡峰坑站最大日涨幅5.41m,洪峰水位超过警戒水位4.25m;干流寸滩站7月19日24小时水位涨幅近5m,从接近警戒水位到超过保证水位;三峡水库库水位最大日涨幅4.06m,最大日拦蓄洪水量24.68亿m3;嘉陵江支流渠江罗渡溪站水位最大日涨幅11.39m,洪峰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流量超过历史最大流量;汉江干流白河站水位最大日涨幅12.46m,水位超过保证水位,流量从4610m3/s猛增到21400m3/s。

(4)洪灾类型多、损失重。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内涝等多种类型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止8月底,长江流域共有9个省(直辖市)1046个县(市、区)受灾,山洪灾害数百起,大量县(市)城受淹,洪灾损失惨重。

2.调度实践

(1)优化调度方案。三峡工程初期运行以来,防洪、发电、航运、生态及中下游用水等各方面都对三峡水库调度提出了新的要求。2009年10月,《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方案》在防洪调度方面,考虑到三峡工程初步设计主要采用对荆江河段防洪补偿调度的方式,重点是防御荆江特大洪水,三峡水库防洪库容的利用效率明显不够高,难以适应中下游地区的现实要求,因此通过拟订荆江与城陵矶不同补偿方式以及分析其对水库泥沙淤积、水库淹没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在保证枢纽大坝安全和不降低荆江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合理兼顾对城陵矶防洪补偿的调度方式。

《方案》提出的对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方式,将三峡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m3自下而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库容约56.5亿m3,用于城陵矶地区防洪,相应库水位为155.0m;第二部分库容125.8亿m3,用于荆江地区防洪补偿,相应库水位为171.0m;第三部分库容约39.2亿m3,用于防御荆江特大洪水。在遇到三峡上游来水不很大而城陵矶附近(主要是洞庭湖)来水较大,迫切需要三峡水库拦洪以减轻防洪压力的情况下,三峡水库运用预留的56.5亿m3防洪库容(库水位145—155m),按控制城陵矶(莲花塘)水位34.4m(保证水位)进行防洪补偿调度。在运用上,首先用第一部分防洪库容调蓄洪水,按控制城陵矶水位不超过34.4m进行调度;蓄水155m后,即不再考虑城陵矶防洪补偿的要求,改按只考虑荆江地区的防洪补偿要求调度;蓄水171.0m后,则按遭遇特大洪水时荆江河段在分蓄洪措施配合下安全行洪进行调度。

(2)实际调度运行。2010年汛期,在遵循《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中小洪水的调度实践,即“当长江上游发生中小洪水,根据实时雨水情和预测预报,在三峡水库尚不需实施对荆江或城陵矶河段进行补偿调度,且有充分把握保障防洪安全时,三峡水库可以相机进行调洪运用。”

为应对主汛期长江洪水,三峡水库实施了5次拦洪调度,累计拦洪230多亿m3。其中,7月20—22日,入库洪峰流量达70000m3/s,通过控制下泄流量,为下游防洪削峰约30000m3/s,库水位迅速上涨,22日19时上升至158m,拦蓄洪水约73亿m3。

三峡工程2010年175m试验性蓄水从9月10日0时开始,起蓄水位承接前期防洪调度的实际库水位160.2m。9月30日8时蓄水位为162.55m,10月10日8时蓄至168.85m,10月16日6时库水位达到了前两年试验性蓄水最高蓄水位172.8m,10月26日9时首次蓄水至175m。本次175m蓄水在总结2008年和2009年试验性蓄水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安全、科学、稳妥、渐进”的原则,做好充分准备,蓄水过程兼顾了上下游用水需求,较好处理了防洪、发电、航运和补水之间的关系。

(3)调度效果与效益分析。2010年汛期,长江防总通过科学调度三峡水库,及时拦洪、适时泄洪,有效削峰错峰,不仅充分发挥了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而且也取得了显著的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

在防洪方面,有效避免了长江上游洪水与中下游洪水叠加给沿岸人民造成的安全威胁,缓解了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比如,7月20日8时,三峡迎来建库以来最大的入库流量70000m3/s,长江防总通过滚动会商、精细调度,将三峡水库下泄流量控制在40000 m3/s,削减洪峰流量30000m3/s,削峰40%以上,从而降低长江中游干流沿线水位0.45—2.55m,使中下游河段特别是沙市和武汉河段未超警戒水位,中下游干流堤防无一处险情发生,长江中下游的防汛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如果没有三峡水库拦洪蓄峰,这次洪水过程将使沙市和城陵矶的洪水位接近保证水位,沿线需要调配大量人员巡堤查险,防洪的压力、消耗与风险将明显增大。

在发电方面,三峡水库拦蓄洪水期间一直维持在高水位运行,最高达到161.01m,增加了发电量。据初步统计,与同期相比,6—8月三峡水库增加发电量30多亿kwh。

在航运方面,及时调控三峡水库下泄流量至25000 /s,分两次疏散了积压在三峡至葛洲坝之间的中小船舶,仅7月31日8时—8月1日20时,就疏散了滞留在三峡河段的船只500条(艘),有效地保障了交通安全,稳定了船员情绪。

在水库提前蓄水和对中下游补水方面,2010年9月10日提前蓄水,保障了10月底成功蓄水至175m目标的实现,水库具备了枯期为中下游补水165.5亿m3的能力。10月26日蓄水至175m后,自12月下旬开始加大出流,对长江中下游实施补水,截至2011年2月底,共向下游补水约70亿m3。由于三峡水库实施补水调度,长江中下游干流主要控制站流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6成,对保证长江中下游及两湖地区用水需求、葛洲坝下游三江航道畅通、抵制咸潮入侵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长江防总在遵循《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小洪水的科学精细调度,较大地发挥了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的环境,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无疑是巨大的。2010年三峡防洪调度合理兼顾了对城陵矶防洪补偿,这一有益尝试为进一步优化三峡水库防洪调度方式积累了宝贵经验。三峡水库成功蓄水至175m,表明三峡工程将会按照规划发挥其综合效益。三、三峡水库调度相关问题探讨

三峡工程综合效益能否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化调度。进一步加强三峡水库调度的深化、优化、精细化研究至关重要。

1.入库洪水与动库容调洪

三峡水库动、静库容调洪均可满足水库调度的要求,但水库建成后,楔形库容是客观的,在今后的水库调度中应积极完善三峡入库洪水动库容调洪计算模型。入库洪水过程线由回水末端的入库洪水与区间洪水两部分组成,应进一步增加对区间洪水的观测,以获得准确的水库洪水资料。

水库调洪计算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坝址洪水静库容法和入库洪水动库容法。三峡水库入库洪水与坝址洪水相比,具有洪峰峰值增大、出现时间提前、洪量集中等特点。动库容能较好地反映洪水进入水库后蓄水量的实际情况,但动库容除与库区河道地形有关外,还与入库洪水类型及组成、调度方式、坝前水位、水库特性等因素有关,影响因素复杂。

以往对动、静库容调洪的研究说明,遇百年一遇、千年一遇洪水时虽然三峡水库的动库容拦洪量小于静库容拦洪量,但枝城的最大流量百年一遇洪水时均为56700m3/s,千年一遇洪水时均小于80000 m3/s,且三峡最高水位控制在175m。亦即三峡水库221.5亿m3防洪库容是偏安全的,即使采用动库容调洪,也能够达到规划制定的防洪要求,从而满足长江中下游整体防洪体系的需要。

目前,长江水利委员会已建立三峡水库MIKE11水动力学预报调度模型,模型采用水动力学方法,模拟库区水面线的变化来实现动库容的调洪计算。在2010年三峡水库运用的实践中,对动、静库容调洪进行了对比研究,计算成果与实测吻合较好。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动、静库容调洪具有较好的精度,均可满足水库调度的要求。如要进一步分析水库调度后库区水面线的实际情况,则需要采取动库容调洪方法。因此今后还需在资料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动库容调洪模型,并考虑适当增加入库控制站,以获取相对准确的入库洪水资料。

2.水库蓄水对重庆河段泥沙冲淤及回水的影响

随着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的逐步建设,三峡入库泥沙的减少对减轻库尾特别是重庆市主城区段的泥沙淤积有较大作用。但水库蓄水也会相对增加重庆河段泥沙淤积,特别是对于大水大沙年或小水中沙年的水库蓄水方式需要进一步研究,并持续加强观测。

天然情况下,重庆主城区河段年内演变规律一般表现为“洪淤枯冲”。在三峡水库围堰发电期和初期运行期,重庆主城区河段尚未受三峡水库壅水影响,属自然条件下的演变。

试验性蓄水期重庆主城区河段受三峡库区蓄水影响较小。2008年9月—2010年6月,全河段淤积泥沙295万m3,淤积主要集中在长江朝天门以下河段;2010年6月11日—9月5日,全河段淤积泥沙244.6万m3,从冲淤分布来看,长江干流朝天门以上、以下河段分别淤积泥沙127.9万m3、131.7万m3,嘉陵江段则冲刷泥沙15.0万m3。

据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的观测资料分析,当三峡坝前水位低于160m时,寸滩以上库段基本不受三峡水库蓄水影响,9月中旬—10月中旬重庆主城区河段仍然保持较强的走沙能力,泥沙主要淤积在清溪场以下库段;汛后当三峡坝前水位超过160m时,壅水逐渐影响到主城区河段,特别是当坝前水位超过162m时,朝天门以上河段受壅水影响明显。随着坝前水位的逐渐抬高,重庆主城区河段天然情况下汛后河床冲刷较为集中的规律则因水库充蓄、水位壅高、流速减缓而改变,河床也由天然情况下的冲刷转为以淤积为主,汛后的河道冲刷期相应后移至汛前库水位的消落期。

由于目前泥沙观测时间尚短,对于库尾局部淤积碍航规律还需进一步观测验证。从数学模型分析结果看,对于大水大沙年或小水中沙年还应注意水库蓄水方式,尽可能增加汛后走沙的时间。随着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的逐步建设,三峡入库泥沙将减少更多,库尾段(特别是重庆市主城区段)的泥沙淤积情况将随之得到很大改善,变动回水区洪水位也将明显降低。

3.三峡水库对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

为充分发挥三峡水库的防洪作用,三峡水库对城陵矶补偿调度是必要的,也是现实可行的,且随着上游水库的建设,对城陵矶补偿预留的防洪库容还有条件进一步增加。

2010年汛期,根据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和现实需求,三峡水库5次拦蓄洪水,充分发挥了防洪作用。虽然2010年汛期三峡水库尚未按控制城陵矶(莲花塘)站水位34.4m进行防洪补偿调度,但从控制调度过程和效果看,兼顾对城陵矶的防洪补偿调度方式是现实可行的。

三峡水库兼顾对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只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好对不同地区补偿的库容,拟定合理的调度方案,在现阶段长江水文预报技术水平基础上,可以做到既不影响荆江地区设定的防洪标准,又可进一步降低城陵矶的洪水位。

实施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汛期三峡水库蓄水几率将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库区泥沙淤积。自有实测资料以来,城陵矶水位超过34.4m的年份较多地出现在20世纪末及本世纪初(分别为1954、1996、1998、1999、2002年),经对20世纪以来的洪水年份进行还原后推算,按城陵矶(莲花塘)水位34.4m为控制补偿调度,三峡水库平均约10年运用1次。分析表明,三峡水库采用对荆江或对城陵矶补偿调度方式对库区泥沙的淤积差别很小。

鉴于上游已建和在建水库拦沙和水土保持减沙的作用使得三峡入库泥沙减少,以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长江中下游分洪损失越来越大等情况,在既保证荆江河段防洪目标的实现,又不增加库区淹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三峡水库的防洪潜力,在长江中下游遇到大洪水,中下游防洪形势较为严峻时,三峡水库对城陵矶进行补偿调节,减少中下游的分洪量,减轻中下游防汛压力,是十分必要的。汛期洪水调度过程中,根据水情预报推算的长江中下游干流主要控制站2—3天的水位误差基本上在厘米级,并可通过滚动预报和分析不断进行校验修正,为三峡水库高效发挥控泄作用、取得比较理想的防洪效果提供了保障,使三峡水库的防洪调度达到了比较精细的程度。从现阶段各控制站水文预报的技术水平保障看,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也是可行的。今后,应结合上游水库的不断建成,深入研究对城陵矶补偿的控制运用条件,以及进一步扩大第一部分防洪库容的可能性,充分发挥三峡水库对一般洪水的防洪作用,同时深入研究对一般洪水调度水库蓄水几率增加后的水库泥沙淤积及下游的冲刷问题。

4.上游水库对三峡水库蓄水的影响

随着上游水库的兴建,水库群防洪库容不断增加,水库蓄水与防洪以及水库群之间的蓄水矛盾会加大,为此,需要进一步从技术及行政两方面协调水库防洪与蓄水、三峡水库蓄水与上游水库蓄水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发挥水库对水资源的调节作用,获得更大的综合利用效益。

与三峡水库同步蓄水的上游水库主要为有防洪任务水库,同步蓄水库容目前为20.1亿m3,2013年溪洛渡、向家坝投运后将达66.6亿m3。遇上游发生枯水水情,估算上游其他水库还将增加与三峡同步蓄水库容21.0亿m3。按不利的来水情况考虑,2013年上游与三峡同步蓄水库容分别为41.1亿m3、87.6亿m3。

在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和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中,对上游水库防御本支流洪水和配合三峡水库对长江中下游防洪预留的防洪库容做了整体安排,总规模300多亿m3。为协调水库群汛后蓄水与防洪调度,防洪规划提出上游水库以拦蓄洪水基流的方式配合三峡拦洪,也就是防洪库容分期预留,水库在7—8月可开始逐步蓄水。在金沙江下游4梯级及上游其他支流水库的调度运行设计时,各水库按9月底以前完成蓄水任务来设计水库运行方式。

随着上游水库的兴建,当水库群具有一定规模后,水库兴利蓄水与防洪、下游用水需求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大,目前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在抓紧进行三峡及上游水库群联合蓄水调度方式的研究。受来水、工程建成下闸蓄水等多方面影响,每年的汛末蓄水量都在变化,为协调上、下游水库蓄水关系,需要尽快建立信息通报渠道,为三峡水库做好蓄水调度方案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为有效利用好长江水资源,需尽快建立以三峡为核心的长江控制性枢纽统一调度的运行机制。

5.三峡蓄水对长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三峡水库对径流的调节与拦沙后清水下泄,对长江中下游及两湖水情会带来影响,清水下泄是一个长期不断发展的过程,对中下游蓄泄关系、江湖关系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强观测与研究,当前应关注水库蓄水对中下游特别是两湖的影响。

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年入海总水量没有改变,由于水库调蓄作用,中下游9—11月份多年平均流量较建库前减小,12月至次年5月下泄流量有所增加,尤以最枯季节增幅较大。受此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低水位出现时间提前,持续时间增长,年最低水位平均值略有抬高;因水库蓄水及荆江河道冲刷影响,致荆南三口洪道断流时间提前,断流天数增加;蓄水期间,洞庭湖、鄱阳湖区及汉江等支流下游水位不同程度地受到干流水位降低的影响。

由于三峡水库蓄水集中在9月和10月,拦蓄水量相对较大,中下游干流10月平均水位较天然情况降低。如遇来水偏少年份,与三峡蓄水影响相叠加,中下游水文情势改变将更加突出,同时,干流水位降低导致两湖出流加快,相应湖区水位下降,使得两湖枯水期有所提前,枯水时段延长。

随着三峡水库入库泥沙大幅减少,加上三峡水库运用后,水库拦截大部分泥沙,三峡水库出库泥沙也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清水下泄导致坝下游河道发生长时期、长河段的冲刷,冲刷强度从上段向下段逐步发展。由于中下游河道各河段在各个时期冲淤程度不同,各河段泄流能力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必将相应引起水位的变化。

四、建议

1.加强三峡工程投运后对长江中下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鉴于上游来水来沙、坝下游河道冲淤、江湖关系变化等的不确定性以及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对长江中下游的影响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加之三峡工程对防洪、河道、供水、灌溉、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还需不断地深入认知,因此,需加强对长江中下游的专门监测和分析工作,不断深化三峡工程运用后对长江中下游河势变化、江湖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加强三峡水库综合利用及优化调度研究

三峡工程投入运行后,遇特殊干旱年份对中下游用水和长江口段压咸等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以往研究不够,今后随着长江流域内用水量以及跨流域调水量的增加,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和生态等各方面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应加强研究,及时调整和优化调度运用方式,并研究缓解此类问题的对策措施,提高三峡水库综合利用效益。

3.加强三峡与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统一调度研究

优化和完善水库群统一调度方案,加强中长期径流预报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技术研究,合理安排上游干支流水库群的蓄、泄水时机,充分发挥上游干支流水库群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作用和整体综合效益。

4.建立以三峡水库为骨干的水库群联合调度运行保障机制和政策

水库群的联合调度将增强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拓展流域综合效益,建议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应急机制和补偿机制,在国家层面制定促进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运行保障机制和政策,确保三峡工程及上游水库群能够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作者: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

第二篇:三峡工程首要的建设目标是防洪

三峡工程首要的建设目标是防洪,使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三峡水库的形成,改善了峡谷河段的航道,万吨级船队有半年时间可以直达重庆,通航能力可从现在的每年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而且可降低航运成本30%~37%。建成后的三峡工程,作为中国的大西南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机联系的纽带,以其巨大的综合效益,必将有力地带动和促进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腾飞。这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峡工程及市场机遇。三峡工程规模宏大。它由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库移民工程,世界最大规模的拦河大坝、水力发电厂房、通航建筑物以及大规模的远距离输变电工程组成。三峡工程巨大的建筑规模,给中国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建筑业、材料工业、机械电气制造业以及电力、信息产业提供一个不小的市场机会,也促进这一地区和全国的经济发展。三峡工程需要当今世界的最新技术,也将为国际工程界、机械、电气、电子信息界提供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

关于水库移民。水库移民搬迁约达100万人口,需要重建家园。水库淹没区都是沿江比较贫穷的地区,大量移民资金的投入对这个地区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开发性移民”的移民方针将促进库区经济繁荣。动迁库区100万人口换得下游尤其是荆江地区1500万人口和2300万亩耕地的安全保障,从政治、社会、经济等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是合理的。这就是为什么兴建三峡工程能得到库区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的原因。

水库诱发地震与库岸稳定

诱发地震研究对三峡水库分段进行评价的基本结论是:从坝址至庙河长16公里的结晶岩低山丘陵库段,岩体完整性好,历史和现今有感地震活动稀少,蓄水后不排除发生浅源小震,最大震级预计不大于里氏4级;自庙河至白帝城长142公里的碳酸盐岩峡谷库段,可能发生岩溶性的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也不超过里氏4级;白帝城以上以砂岩、泥岩为主的库段,无大断裂通过,岩体透水性弱,不具备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条件。

根据长期的地质勘测研究和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成果,三峡坝区和库区地壳稳定,均不孕育发生严重地震的地质背景。三峡水库蓄水后,虽不排除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但从高估计,影响到坝区的最高地震烈度不会超过VI度,不会影响按Vll度设防的主要建筑物的安全。

三峡水库库岸主要由坚硬岩石和半坚硬岩石构成,大的断层不多,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也不强烈,因而库岸总体稳定性是好的。但三峡河段岸坡在长江河床下切的过程中,在岸坡上发生一些崩塌和滑坡,属于河流发育过程重点正常自然现象。历史上曾有发生,水库蓄水后也有可能继续发生。经查明,库区岸坡分布有大于100万立方米的大型崩滑、危岩体共284个,总体积约30亿立方米。其中稳定性差和较差、蓄水后可能失稳的大型崩滑体共64个,总体积3.4亿立方米,即使全部失稳滑塌入水库,对水库库容和寿命也无实质性的影响。距大坝26公里以内的库段,不存在可能失稳的大型崩滑体,故可能发生的库岸崩滑不会影响枢纽建筑物的安全。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水位抬高,水深加大,可能发生库岸局部的滑坡和崩塌,不会影响航道通航。水库蓄水后,可能受库岸局部滑塌影响较大的是库岸的新老城镇和居民。因此,要充分重视移民新城镇和集中居民点选址的地质条件,同时要建立对可能失稳的崩滑体的监测和预报工作。

第三篇: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赵霞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材以案例分析为主,对三峡工程建设从利弊两方面进行评估,分析了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作用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节教学内容着重分析了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和航运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效益:(1)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也是本课教材内容的重点。教材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原因,说明了三峡工程在防洪上的关键性作用,即三峡水库作为长江干流的第一座调控水库,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库容,可以有效地调蓄控制长江上游的全部洪水来量,这对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具有决定性作用;(2)长江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其发电效益一是社会经济效益,二是环境效益;(3)三峡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川江航道的航运条件,从而提高了长江航运的通航能力,降低了运输成本,使长江真正发挥“低成本、大通量”的黄金水道作用。

教学思路设计

1.通过阅读教材、图表,观看有关实物景观录像,使学生明确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主要设施,从而对三峡工程有形象直观的认识。

2.联系学生初中已学的有关知识及课前收集的资料,分析造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自然、人为原因,明确三峡工程在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破坏方面的作用。

3.分析教材中列举的材料,通过讨论,明确三峡工程的发电、航运作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理解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方面是怎样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的。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培养阅读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改造自然,但是改造的措施和结果应该能够促进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三峡工程利弊的评估,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方面的作用和效益。

教学难点

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原因,三峡工程在防洪方面的作用。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巨大综合效益的资料和图表。

【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1994年12月14日由李鹏总理宣布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的录像。长江三峡工程位置、设施的动画和录像。

[提问]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当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了。长江三峡工程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主要设施有哪些?

学生自学课文并分析图8.

1、图8.

2、图8.

5、图8.8 回答:位置——湖北宜昌的三斗坪。主要设施——拦河大坝和水库、发电站、通航设施等。(多媒体演示相应图片)

[讨论]对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国内外各界人士争论很激烈,到底该不该建?有哪些利弊?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起到拓宽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

[承转]今天,我们将着重分析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效益。

【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8.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板书]

一、防洪

1.通过多媒体演示长江流域有关人文、经济的相关音像资料,使学生复习旧知:长江多流经我国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发达地区。

2.学生阅读教材中“20世纪发生的4次特大洪水灾害——1931年、1935年、1954年、1998年”有关内容,知道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严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巨大。

3.师生共同讨论,分析造成长江洪灾的原因。

多媒体演示案例动画:长江中上游及支流普降暴雨致使中下游洪水泛滥,砍伐森林和围湖造田等加剧洪灾,荆江“九曲回肠”“悬河”等等。学生分析回答,教师出示答案,如下:

自然原因:气候(暴雨)、水系特征。

人为原因:砍伐森林、围湖造田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加剧了洪灾的危害程度。

[归纳]可见,长江干流至今无调控性水库,缺乏足够的滞洪、纳洪场所,防御洪水仅靠堤防和分洪,许多河段防洪能力低,尤其是荆江河段。一旦江河决堤,损失难以估量。(图8.

3、8.

4、8.5)

[承转]为什么修建了三峡工程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可以防洪呢?

4.学生阅读教材,分析三峡工程在防洪上的关键性作用。

三峡水库作为长江干流的第一座调控水库,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库容,可以有效地调蓄控制长江上游的全部洪水来量,这对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具有决定性作用。

[板书]

二、发电

[讨论]分析三峡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有哪些。

[教师点拨]

1.长江三峡水能资源丰富。(图8.6)

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

2.长江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3.三峡水电站的社会经济效益。(图8.7)

兴建三峡工程对缓解华中、华东及重庆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作为未来全国统一电网的中心主导电站,距各大负荷中心的位置适中,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4.三峡水电站的环境效益。

三峡水电站以水力代替火力发电,每年因大量减少煤炭消耗而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板书]

三、航运

[思考]分析教材中的材料,思考:三峡工程修建前后长江航运在通航能力、运输成本上有什么差异?为什么?

[讨论]

1.长江航运的重要地位。

长江水系通航里程7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70%,年运量占内河运量的80%,是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号称“黄金水道”。

2.川江航道对长江航运的限制。

长江航道从宜昌至重庆的660千米川江段,河流落差120多米,多为高山峡谷、急流险滩。有滩险139处,单航段46处,重载货轮需牵引段25处,年单向航运能力不足1000万吨。通航条件差。

3.三峡水库对川江航道的改善。(图8.8)

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通航能力提高,运输成本降低。

[案例分析]分析下列材料,思考:长江三峡工程还具有什么作用?

材料1:三峡建坝后,库区将形成1150平方千米的水面。除航道外,仍有近700平方千米水面,流速变缓、水质变清变肥、表水层转暖,是庞大的虾、贝、鱼、鹅、鸭、鳖等淡水水产养殖基地。因此,三峡水库形成后,必将是推动库区两岸农、林、牧、渔、工、商、科、旅、贸等全面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养殖)

材料2:三峡建坝后,坝前水位抬高110米。回水壅至海拔高1000余米的瞿塘峡和巫峡江段,水位分别抬高38~46米。除屈原祠、张飞庙和少数石刻需上迁外,其他各景点的雄姿依旧。随着水陆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增添如大足石刻、高岚、小三峡、神农架、溶洞群、神农溪、格子河石林等千姿百态的仙境画廊,再加之两座现代奇观——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到那时,布满宜昌至重庆沿江两岸的仙境画廊与现代科技奇葩交相辉映,必将陶醉五湖四海的旅游宾客!(旅游)

材料3:三峡建坝后,年均发电约850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约5000万吨原煤。若以火电代替,需建14座130万千瓦的大型火电站和3座年产超1500万吨的煤矿,以及修建800千米(相当于秦皇岛到大同)的供煤铁路复线,成年累月、日以继夜地运煤,还要占用大量的耕地。三峡水电站比同等电量的火电站,每年将少排放二氧化碳1.2亿吨、二氧化硫200万吨、氮氧化合物37万吨、一氧化碳1万吨以及大量的废水和废渣。所以,长江三峡工程,是无法比拟的人类环境之“净化器”!(净化环境)

材料4:长江,年入海水量为黄河的23倍。2000年后,长江流域耗水总量约为2100亿立方米,并可回收半数以上,而华北水荒已众所周知。北京在70年代曾发生多次水危机,1981年因缺水而电厂停产,使工业损失近20亿元,自来水难上高楼现象屡见不鲜,但高级宾馆、饭店等如雨后春笋。为缓解日益加剧的水危机,只好改灌溉为主的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为北城区供水。2000年后,平顶山、郑州、焦作、邯郸、石家庄、保定、北京等市,缺水近400亿立方米,而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调水源关丹江口大坝,加高近175米后,也只能调水230亿立方米。其出路何在?在长江三峡!三峡建坝后,利用每天零点至凌晨外送电负荷锐减之特点,从回水区支流的兴山县香溪河,将三峡水库之水再提升十数米,穿越神农架,引至丹江口水库,便可汇入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总干渠,流经河南、河北直至北京的玉渊潭,即解沿途各市及首都北京(乃至天津)的水荒之危。因此,兴建长江三峡工程不仅能解我国北方水荒之危,并对缓解在北煤南运中争交通、挤投资、占耕地、恶化生态、污染环境等诸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南水北调)

【课堂小结】

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农业灌溉、城市供水、水产养殖、南水北调、开展旅游、发展库区经济、改善中下游地区生存环境、滚动开发长江水能资源等作用。

【思考练习】

想一想,三峡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什么?可以采取什么对策和措施控制其负面影响?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

——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

8.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一、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三峡水库能调蓄控制长江上游的全部洪水来量

二、发电:建成后成为世界最大水电站,具有巨大的经济、环境效益

三、航运:改善川江航道,使长江真正发挥“低成本、大通量”的黄金水道作用

指导教师点评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徐颐

本教案设计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着力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值得肯定的是在教材处理上教师以三峡工程建设在防洪、发电、航运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为重点,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其他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可能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学生全面地和辩证地看待问题,并为后两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四篇: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自主创新的标杆

6年时间跨越30年技术差距!

在一无装机经验,二无技术,三无制造能力的情况下,建成世界容量最大、直径最大、重量最重的水轮发电机组!

三峡工程的技术引进,每一项都尽可能在国内找两家以上承接单位,以避免形成国内垄断,通过竞争逼出了国内企业的创新“内生动力”。

国内企业为争取成为技术承接方,尽早消化吸收外方先进技术,抢占未来市场竞争制高点,增强了紧迫感,开始从过去被动等待国家计划到主动开展技术改造和科研攻关。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简称东电)所属的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桥说,为按期生产出高质量的三峡机组,公司投资数亿元进行了10多年所没有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核心制造能力进一步提高,具备了年产2套-3套三峡机组的生产能力。通过三峡左岸机组的联合设计、合作制造,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开发,东电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和专业带头人,为研制三峡右岸机组及其他巨型机组提供了技术保障。

中国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不甘落后,所属的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副所长陶星明告诉记者,哈电将攻克三峡发电机组技术难题当作锻炼培养企业研发能力的难得机遇。针对三峡工程中大负荷水电机组推力轴承设计制造是世界上公认的难题、国内外均无成熟设计制造经验的情况,哈电集合研发力量进行了一次技术革命,首次将弹性金属塑料瓦应用在水电机组推力轴承上,成功改造了几十个电站数百台机组的推力轴承。

在三峡左岸电站建设中,国内企业通过相互竞争提高,快速消化吸收外方技术,再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制造的最后两台机组成功安装并提前投产发电,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国产化率最高达到了85%。哈电、东电自主开发出综合水力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三峡右岸转轮,各自赢得自主研制三峡右岸4台机组的合同,顺利完成了从左岸机组分包商到右岸机组独立承包商的重大角色转变,依靠自主创新形成了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群策群力凝聚创新合力

三峡工程技术引进是国家调动产、学、研力量集体攻关、形成合力的结果。三峡工程的重大装备科研攻关连续列入5个“五年计划”,从上世纪80年代三峡工程论证开始,国家先后组织了哈电、东电、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电力部南京自动化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河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开展科技攻关。这些科研攻关成果成为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和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不仅为三峡工程机电设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奠定了基础,也使后来与外国厂商谈判时有了充实的技术支持。

国内制造企业成功实现从三峡左岸机组分包商到右岸机组独立承包商的飞跃,不仅具备自主设计、制造、安装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能力,而且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毫不逊色!这是“三峡模式”以重点工程带动自主创新的成绩单,是实践者探索出的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功路径,同时也是国内自主创新的新标杆。

“三峡模式”不仅让国内企业引进了世界著名制造厂家的先进技术,而且具备了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能力,同时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和科学管理制度,使我国水轮发电机组制造水平和能力具有了国际竞争力。直流输电设备、主变压器、电站及梯调计算机监控系统等其他相关领域独立制造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样得到提高,正在逐步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第五篇:16.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材以案例分析为主,对三峡工程建设从利弊两方面进行评估,分析了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作用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节教学内容着重分析了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和航运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效益:(1)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也是本课教材内容的重点。教材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原因,说明了三峡工程在防洪上的关键性作用,即三峡水库作为长江干流的第一座调控水库,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库容,可以有效地调蓄控制长江上游的全部洪水来量,这对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具有决定性作用;(2)长江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其发电效益一是社会经济效益,二是环境效益;(3)三峡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川江航道的航运条件,从而提高了长江航运的通航能力,降低了运输成本,使长江真正发挥“低成本、大通量”的黄金水道作用。

教学思路设计

1.通过阅读教材、图表,观看有关实物景观录像,使学生明确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主要设施,从而对三峡工程有形象直观的认识。

2.联系学生初中已学的有关知识及课前收集的资料,分析造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自然、人为原因,明确三峡工程在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破坏方面的作用。

3.分析教材中列举的材料,通过讨论,明确三峡工程的发电、航运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理解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方面是怎样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的。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培养阅读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改造自然,但是改造的措施和结果应该能够促进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三峡工程利弊的评估,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方面的作用和效益。

教学难点

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原因,三峡工程在防洪方面的作用。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巨大综合效益的资料和图表。

【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1994年12月14日由李鹏总理宣布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的录像。长江三峡工程位置、设施的动画和录像。

[提问]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当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了。长江三峡工程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主要设施有哪些?

学生自学课文并分析图8.

1、图8.

2、图8.

5、图8.8 回答:位置——湖北宜昌的三斗坪。主要设施——拦河大坝和水库、发电站、通航设施等。(多媒体演示相应图片)

[讨论]对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国内外各界人士争论很激烈,到底该不该建?有哪些利弊?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起到拓宽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

[承转]今天,我们将着重分析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效益。

【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8.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板书]

一、防洪

1.通过多媒体演示长江流域有关人文、经济的相关音像资料,使学生复习旧知:长江多流经我国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发达地区。

2.学生阅读教材中“20世纪发生的4次特大洪水灾害——1931年、1935年、1954年、1998年”有关内容,知道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严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巨大。

3.师生共同讨论,分析造成长江洪灾的原因。

多媒体演示案例动画:长江中上游及支流普降暴雨致使中下游洪水泛滥,砍伐森林和围湖造田等加剧洪灾,荆江“九曲回肠”“悬河”等等。学生分析回答,教师出示答案,如下:

自然原因:气候(暴雨)、水系特征。

人为原因:砍伐森林、围湖造田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加剧了洪灾的危害程度。

[归纳]可见,长江干流至今无调控性水库,缺乏足够的滞洪、纳洪场所,防御洪水仅靠堤防和分洪,许多河段防洪能力低,尤其是荆江河段。一旦江河决堤,损失难以估量。(图8.

3、8.

4、8.5)

[承转]为什么修建了三峡工程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可以防洪呢?

4.学生阅读教材,分析三峡工程在防洪上的关键性作用。三峡水库作为长江干流的第一座调控水库,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库容,可以有效地调蓄控制长江上游的全部洪水来量,这对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具有决定性作用。

[板书]

二、发电

[讨论]分析三峡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有哪些。

[教师点拨]

1.长江三峡水能资源丰富。(图8.6)

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水流急。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

2.长江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3.三峡水电站的社会经济效益。(图8.7)

兴建三峡工程对缓解华中、华东及重庆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作为未来全国统一电网的中心主导电站,距各大负荷中心的位置适中,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4.三峡水电站的环境效益。

三峡水电站以水力代替火力发电,每年因大量减少煤炭消耗而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板书]

三、航运

[思考]分析教材中的材料,思考:三峡工程修建前后长江航运在通航能力、运输成本上有什么差异?为什么?

[讨论]

1.长江航运的重要地位。

长江水系通航里程7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70%,年运量占内河运量的80%,是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号称“黄金水道”。

2.川江航道对长江航运的限制。

长江航道从宜昌至重庆的660千米川江段,河流落差120多米,多为高山峡谷、急流险滩。有滩险139处,单航段46处,重载货轮需牵引段25处,年单向航运能力不足1000万吨。通航条件差。

3.三峡水库对川江航道的改善。(图8.8)

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通航能力提高,运输成本降低。

[案例分析]分析下列材料,思考:长江三峡工程还具有什么作用?

材料1:三峡建坝后,库区将形成1150平方千米的水面。除航道外,仍有近700平方千米水面,流速变缓、水质变清变肥、表水层转暖,是庞大的虾、贝、鱼、鹅、鸭、鳖等淡水水产养殖基地。因此,三峡水库形成后,必将是推动库区两岸农、林、牧、渔、工、商、科、旅、贸等全面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养殖)

材料2:三峡建坝后,坝前水位抬高110米。回水壅至海拔高1000余米的瞿塘峡和巫峡江段,水位分别抬高38~46米。除屈原祠、张飞庙和少数石刻需上迁外,其他各景点的雄姿依旧。随着水陆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增添如大足石刻、高岚、小三峡、神农架、溶洞群、神农溪、格子河石林等千姿百态的仙境画廊,再加之两座现代奇观——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到那时,布满宜昌至重庆沿江两岸的仙境画廊与现代科技奇葩交相辉映,必将陶醉五湖四海的旅游宾客!(旅游)

材料3:三峡建坝后,年均发电约850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约5000万吨原煤。若以火电代替,需建14座130万千瓦的大型火电站和3座年产超1500万吨的煤矿,以及修建800千米(相当于秦皇岛到大同)的供煤铁路复线,成年累月、日以继夜地运煤,还要占用大量的耕地。三峡水电站比同等电量的火电站,每年将少排放二氧化碳1.2亿吨、二氧化硫200万吨、氮氧化合物37万吨、一氧化碳1万吨以及大量的废水和废渣。所以,长江三峡工程,是无法比拟的人类环境之“净化器”!(净化环境)

材料4:长江,年入海水量为黄河的23倍。2000年后,长江流域耗水总量约为2100亿立方米,并可回收半数以上,而华北水荒已众所周知。北京在70年代曾发生多次水危机,1981年因缺水而电厂停产,使工业损失近20亿元,自来水难上高楼现象屡见不鲜,但高级宾馆、饭店等如雨后春笋。为缓解日益加剧的水危机,只好改灌溉为主的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为北城区供水。2000年后,平顶山、郑州、焦作、邯郸、石家庄、保定、北京等市,缺水近400亿立方米,而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调水源关丹江口大坝,加高近175米后,也只能调水230亿立方米。其出路何在?在长江三峡!三峡建坝后,利用每天零点至凌晨外送电负荷锐减之特点,从回水区支流的兴山县香溪河,将三峡水库之水再提升十数米,穿越神农架,引至丹江口水库,便可汇入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总干渠,流经河南、河北直至北京的玉渊潭,即解沿途各市及首都北京(乃至天津)的水荒之危。因此,兴建长江三峡工程不仅能解我国北方水荒之危,并对缓解在北煤南运中争交通、挤投资、占耕地、恶化生态、污染环境等诸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南水北调)

【课堂小结】

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农业灌溉、城市供水、水产养殖、南水北调、开展旅游、发展库区经济、改善中下游地区生存环境、滚动开发长江水能资源等作用。

【思考练习】

想一想,三峡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什么?可以采取什么对策和措施控制其负面影响?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

——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

8.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一、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三峡水库能调蓄控制长江上游的全部洪水来量

二、发电:建成后成为世界最大水电站,具有巨大的经济、环境效益

三、航运:改善川江航道,使长江真正发挥“低成本、大通量”的黄金水道作用

下载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峡工程简介

    三峡工程简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2006年05月12日 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

    三峡工程简介

    长江三峡简介 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河,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纳百川千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国腹地,全长6300余公里。它满载四季浪歌,永不停息地直奔东海。长江是仅次于南......

    导游词三峡工程导游词

    领队随员先生,请快通知您的团员到观景台上来,前面两岸,就是三峡工程工地。这一带的地层全是坚硬的花岗岩地质结构,是建大坝最理想的地方,大坝的中轴线从这里横截长江。请大家靠......

    三峡工程几个问题(五篇)

    几个相关的问题: 1、 通航 分为两种,货轮和油轮,原理都是利用液压,液体在普通的大气压下产生的力量大的惊人,有模型实验。 2、 发电 水能为清洁能源,值得提倡。最早的谁能发电来自......

    三峡工程的利弊

    三峡工程的利弊 利:防洪方面,中国是非常典型的东南季风气候,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三峡工程修建以后,可以非常有效提高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延缓河流淤积。长江三峡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简介(最终定稿)

    长江三峡工程简介 长江从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至上海入东海, 全长6300余公里,年入海水量近10,000亿立方米,总落差5800多 米,水能资源蕴藏量达2.68亿千瓦。然而,新中国......

    关于三峡工程的简介

    三峡工程简介 兴建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夙愿。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从此,三峡工程由论证阶段走......

    三峡工程物资供应合同

    三峡工程物资供应合同管理 2007-10-30 3:15:35 author:杨耀 姚英平摘要:为保证三峡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工程成本,对占三峡工程建安工程总成本30%左右的六大主材实施业主供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