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社区分会四年工作计划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社区分会 第一届委员会工作计划(2014-2018)
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上海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意见》、《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2016年)》,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和实现中医药发展蓝图,进一步提升社区中医药工作能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社区分会(以下简称“社区分会”)第一届委员会特制定本工作计划。目标为扩大区县社区中医药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社区中医药整体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形成具有较强活力和一定影响力的社区中医药工作队伍。
社区分会将在学会的领导下,依靠专家和委员的力量,做好社区中医药发展的服务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围绕党的十八大这一中心和主线,遵照习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指示,在上海中医药学会领导下团结和组织我市社区广大中医、中西医、民族医、中药和相关的工作者,促进我市社区中医药工作的繁荣和发展,努力提高社区中医药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提高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促进各类社区中医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社区中医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更好地为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协调机制。紧紧围绕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的各项工作要求,以社区分会主任委员为核心,以各区县为代表的副主任委员为支撑,建立会员单位纵向协调机制,确保分会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围绕工作重点,搭建服务平台。以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交办工作任务为抓手,结合社区中医药服务发展实际情况,以学术研究为重点,建立学术交流平台,开展相关继续教育,为社区中医药工作者搭建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
(三)发挥引领示范,提升服务内涵。搭建优秀社区中医药工作单位、个人的展示平台,促进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中医专业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中医药服务。
三、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社区分会组织管理机制,建立社区中医药工作者学术交流平台,建立优秀社区中医药工作单位、个人的展示平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中医药工作者服务平台。
四、主要任务
1、完善组织机构
按照学会章程要求和工作内容,建立在委员会领导下的秘书分工负责制度,充分发挥各副主任委员、会员的作用,完善各副主任委员的统筹协调机制,制定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的发展计划,明确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加强会员信息管理和对外联络,计划合作项目。
2、积极推动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了解社区中医药发展实际需求,组织中医药专家协助政府对中医药政策法规、发展战略、科技政策和管理决策等方面进行论证;不定期开展社区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座谈交流讨论调研,多渠道多种形式地宣传政策;结合实地考察、调研等,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中医药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3、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高
结合“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要求,组织相关的学习交流和研究考察活动,提高会员及广大社区中医药专业人员的临床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研究创新基层中医药服务模式,研究促进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中医适宜技术临床推广应用机制,研究探索中医药参与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不断夯实基层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
4、建立健全社区中医药学术交流平台
组织开展社区中医药专业、管理等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重点学术课题的研究和科学考察活动,提高社区中医药工作者的学术水平。
5、建立社区中医药工作评优争先机制
组织开展“我最喜爱的社区中医师”、“社区中医药优秀论文”等定期评奖活动。通过发掘社区优秀医生,鼓励中医专业人员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同时也向社会宣传基层中医师的正面形象;建立社区中医药工作人员的网络互动方式,组织沙龙活动,提供业务科研思想等交流的平台。
6、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筹建分会的科研基金项目,建立课题立项申报及相应的管理机制,为社区中医药人员提供科学研究的平台;组织社区中医药工作相关论文的撰写、评比,向国家优秀期刊推荐;编辑出版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指导教材、科普读物及有关信息资料;依托学会设立的省市级中医药科技奖项“上海市中医药科技奖”等,向有关部门举荐优秀的社区中医药专业人才,推荐、奖励优秀学术成果、学术论文和科普作品。
7、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与合作交流
编辑出版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指导教材、科普读物及有关信息资料;结合分会活动和各项任务,开展面向居民群众的义务医疗咨询、科普咨询、政策宣传活动,让居民了解社区中医,鼓励居民到社区使用中医药服务;开展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社区中医药工作交流与合作。
8、承办政府及有关部门委托、交办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的相关任务;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的推动;中医药参与家庭医生等相关工作。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社区分会 2014年8月18日
第二篇: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社区分会章程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社区分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上海中医药学会社区分会(以下简称本团体)是服务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工作(社区中医药管理工作与社区中医药专业工作)的社会团体。
第二条 本团体的性质是上海中医药学会属下社区中医药工作者自愿结合非营利的非独立性法人的学术性社会团体。
第三条 本团体的宗旨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上海中医药学会领导下团结和组织我市社区广大中医、中西医、民族医、中药和相关的工作者,促进我市社区中医药工作的繁荣和发展,努力提高社区中医药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提高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促进各类社区中医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社区中医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更好地为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服务。
第四条 本团体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上海市科协和上海中医药学会的业务指导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团体的驻所:北京西路1623号上海市医学会东大楼上海中医药学会。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团体的业务范围
(一)建立社区中医药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平台,如组织开展社区中
医药专业、管理等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重点学术课题的研究和科学考察活动,提高社区中医药工作者的学术水平。
(二)组织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相关的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活动,提高社区中医药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三)搭建为社区中医药工作者的服务平台,如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社区中医药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为会员提供交流、咨询、等服务。
(四)建立优秀社区中医药工作单位、个人的展示平台,促进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中医专业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中医药服务。
(五)加强学科间和学术团体间的联系与协作,加强与国内和港、澳、台等地区基层中医药专业团体及学者的联系和交往,促进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六)承办政府及有关部门委托的各项工作和任务,组织社区中医药专家协助政府对社区中医药发展战略、政策法规、管理决策进行论证。第三章 会 员
第七条 本团体的会员包括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
第八条 拥护本会章程,自愿申请加入本会,并具备以下条件者,经批准发给会员证,成为本会会员。
(一)团体会员:
1、具有独立法人,并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愿意参加本会活动,支持本会工作的中医药医疗器械、医药企
业及与社区中医药服务有关的科研、教学等单位和社会团体。
(二)个人会员
1、社区从事中医、中西医、民族医、中药师、中医护理、中医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具有中级或相当职称以上人员
2、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卫生行政部门人员。
3、在中医药专业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编辑、出版部门取得相当职称者。
第九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
(一)个人会员由本人提交入会申请书,经本会会员二人介绍或所在单位推荐;
(二)团体会员由单位向本会提出申请;
(三)委员会讨论通过;
(四)由委员会授权的机构发给会员证。
第十条 会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本团体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优先参加本团体的活动;
(三)取得本团体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团体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获得本会服务的优先权;
(六)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一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本团体决议;
(二)维护本团体合法权益;
(三)完成本团体交办的工作;
(四)按规定交纳会费。
(五)向本团体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团体,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1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团体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三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团体章程的行为,经委员会研究通过,予以除名。第四章 组织机构
第十四条 本团体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最高权力机关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会员代表大会的职责: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委员;
(三)审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决定终止事宜;
(五)通过提案和决议;
(六)决定其它重大事宜。
第十五条 会员代表大会原则上须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有效。
第十六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届四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召开时,须经委员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
关同意,但延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七条 委员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团体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委员会贯彻民主办会原则,实行主任委员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重大事项须经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并及时向上海中医药学会报告。
第十八条 本委员会每届任期四年。
第十九条 本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1名,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3名。本委员会聘请主任顾问委员若干名。
第二十条 委员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决定;
(二)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三)选举和罢免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六)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七)领导本团体各机构开展工作;
(八)制定本团体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九)筹措活动经费;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二十一条 委员会会议须有2/3以上委员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委员2/3以上通过方能有效。
第二十二条 委员会原则上每年必须召开一次会议,因特殊情况可采
取通讯形式召开。
第五章 资产管理和使用原则 第二十三条 本学会的经费来源
(一)个人会费和团体会费;
(二)个人或单位、团体的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四条 本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二十五条 本会按照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会费标准收取会员会费。
第二十六条 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经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生效。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委员会。
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委员会表决通过后,提交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方能生效。
第三篇: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次学术交流大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次学术交流大会
2013年10月25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主办我院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次学术交流大会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第八次学术交流大会”在湖南省长沙市星沙碧桂园凤凰大酒店开幕。此次会议共有4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皮肤科专家参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刘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外交流中心副主任杨德昌、湖南省卫生厅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邵湘宁、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党委书记黄惠勇、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清湖、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刘祖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温海、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会长朱学俊、第三军医大西南医院郝飞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武汉市一医院副院长、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熊辉及党委书记伍一文等出席会议。熊辉在会上致欢迎词,黄惠勇、邵湘宁、刘平先后做了重要讲话。
大会期间,来自全国皮肤科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经验交流,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为承办方,在此次大会中得到了各级领导及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据悉,开幕式前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三次换届选举中,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杨志波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主任委员,皮肤科主治医师尹敏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秘书长。此外,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也进行了第二届换届,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杨志波继任主任委员,王军文担任副主任委员,尹敏任秘书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次学术交流大会是我国中医皮肤界的一次盛会,是皮肤科专家进行经验交流的一次机遇,对中医皮肤科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影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能够成为本次盛会的承办单位,在皮肤病的治疗与研究方面具备充分的实力和的影响力。
第四篇:上海市图书馆学会2008年工作计划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2008年工作计划
(讨论稿)
2008年工作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让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进一步扩大学会的学术影响力,提升学会的学术地位;进一步增强学会的凝聚力,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进一步增强学会工作和图书馆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创新发展思路,团结和动员广大图书馆工作者为建设城市科技创新体系,为上海的图书馆事业改革与发展建功立业。
2008年学会工作突出以下重点:
一、学术活动方面
关注与推进若干重点领域,争取在若干新的理论增长点上形成研究优势;积极推动各专业委员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保持本市学术活动的经常性,进一步调动和提高团体会员单位和会员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促进青年学人的成长。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组织研究与发布高水平研究报告
报告将反映学科前沿,代表上海最高学术水平。报告将冠以“白皮书”或“上海报告”发布。2008年计划重点研究两个课题:
1)上海地区数字资源的发展趋势研究;
2)上海地区图书馆延伸服务调研。
(二)召开2008学术年会
做好年会组织筹备和发动工作,开展论文征文和优秀论文颁奖,及推荐优秀论文给学会会刊《图书馆杂志》。
(三)组织小课题研究
组织发布小课题指南或者选题方向,鼓励青年馆员申报课题,结项后由学会组织评议,颁发结题证书。
(四)举办第六届中日国际图书馆学研讨会
会议计划2008年11月10~11日在日本大阪举行。将继续组织 1
本市及面向长三角地区和国内参与征文活动。
(五)继续办好“双月学术讲座”及多种形式报告会
“双月学术讲座”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及由各专业委员会推荐的中青年专家举行多种形式的报告会;积极支持区县公共图书馆等系统委员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开展学术活动;积极支持地区性学术活动的开展。
(六)推动更多的中青年学者参与国内与地区性学术活动
积极组织更多的中青年学者参与中图学会“2008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论坛、首届“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成果奖”及各专业委员会专题会议、长三角等地区性学术会议;积极支持由区县公共图书馆争取承办全国性会议等。
二、编译出版工作方面
保持本市图书馆学专业出版物的荣誉,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组织开展国外专业文献编译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继续编辑、发行好《图书馆杂志》和《理论学术年刊》。
(二)与学术委员会合作,2008重点组织两个本市图书馆事业面临的紧迫发展课题研究,即大型数据库资源的引进和利用状况
(三)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杂志》网站投稿数字平台;开通编译出版委员会网页。
(四)征集国外专业文献翻译志愿者,积极探索形成专业文献编译常态机制,包括翻译选题推荐,翻译成果开放利用,以及正式出版模式等。
三、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方面
进一步发挥学会继续教育职能,积极探索与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本市及长三角地区图情教育机构合作,开发各类提升岗位竞争力的应用型、技能型和针对性强的培训项目。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调研,当代图书馆服务成效测定专题调研。
(一)面向全市图书馆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继续教育
1、对本市图书馆专业初级和中级职称考试的状况进行调研,向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市职业能力考试院提出修订考试辅导教材的建议。
2、与有关图书馆合作,制定针对图书馆新进员工的专业培训计划和课程,探索建立本市图书馆基础知识与能力培训教师库,并落实培训工作。
(二)举办3~5期图书馆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组织等方面的全国性的专题研讨培训班。
(三)筹划举办图书馆馆长高级沙龙。
四、科普宣传工作方面
优化和整合各系统图书馆科普资源,促进各系统科普资源互为联动和资源共享,切实推进科普活动经常化的开展。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收集与发布本市各图书馆开展的科普展览、讲座信息,提倡科普资源的共享,推动会员单位积极参与科技周、科技下乡、促进科普展览、宣传等活动的开展。
(二)集合信息科技发展趋势,发挥图书馆专业特长,积极策划申报市科协科普项目,为优秀科普项目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五、组织建设方面
贯彻依法办会、民主办会的宗旨,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使学会组织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提高与完善。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继续推进完成各图书馆系统委员会的组织机构调整工作;积极支持和协调地区性图书馆学会组织建设工作。
(二)组织、协调开好常务理事会、理事会、秘书长会以及各专门工作委员会等会议;完善团体会员单位联络员队伍建设。
(三)做好社团审计和各项统计工作;积极参与市科协星级学会评估和中图学会先进学会评审工作。
(四)按照中图学会启用“中国科协个人会员管理系统”和市科协启用“上海市科协个人会员管理系统”的要求,做好本会个人会员、企事业团体会员及全国学会个人会员的组织发展工作。
六、信息化建设方面
进一步强化信息服务与技术支撑,发挥网站信息沟通与学术交流平台作用,营造促进学术繁荣与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完善学会网站建设和功能开发,充实加强维护及时发布学会及业内的各类信息,加强学会自身工作及会员单位工作的宣传报道。
(二)积极支持各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网络化建设需求。
(三)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专业知识网络化教育培训、学术会议视频实播等学术活动网络化新途径。
(四)做好“中国科协个人会员管理系统”和“上海市科协个人会员管理系统”数据库建设和维护工作。
七、功能拓展方面
通过拓展学会发展空间,使学会的指导协调与咨询服务的角色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确立与提高。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继续推动沪苏浙一市二省图书馆学会及长三角区域图书馆合作交流的开展。
(二)促进会员单位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
(三)继续支持、协调、指导地区图书馆学会建设。
(四)发挥各专业委员会及高级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智力优势,积极承担、开展课题研究、业务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
(五)积极为企业会员与图书馆搭建业务交流和学术研讨的新平台,继续与上海书画出版社等企业会员单位合作举办“第三届出版与图书馆座谈会”等信息产品、技术应用推介交流活动。
第五篇:中医药学会章程
中医药学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中医药学会(英文译名为: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第二条 中医药学会(以下简称本会)是由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及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预防、康复、保健、生产、经营等单位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市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纽带,是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市中市药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第三条 本会的宗旨:团结广大中医药和相关的自然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遵循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弘扬优秀民族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中医药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促进中医药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努力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服务。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促进中医药专业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本会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宪法》关于“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规定及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坚持依法民主办会,不断深化改革,围绕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和卫生工作任务,开展各项活动。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中医中药并重,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促进中医中药 的协调发展。
第四条 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南充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医药管理局的业务指导、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局的监督管理。第五条 本会住所: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会的业务范围:
(一)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组织重点学术课题的研究和科学考察活动,加强学科间和学术团体间的横向联系与协作;
(二)编辑出版中医药学术期刊、中医药科学普及期刊和读物,中医药书籍、中医药信息资料;
(三)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鼓励、组织会员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会员及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水平;
(四)普及科学知识,捍卫科学尊严,抑制伪科学和邪教的侵蚀,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在广大群众中进行中医药学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中医药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五)加强同省内外中医药学术团体、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和交往,广泛开展市际间的中医药学术交流;
(六)开展中医药科学技术决策论证,提出医药和卫生工作方面的决策建议,承办政策及有关部门在职能转变中委托交办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七)开发和推广中医药科技成果,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
(八)评选和奖励优秀中医药科技成果、学术论文和科学普及作品,培养、发现和推荐人才,奖励优秀科技人才、表彰、奖励在科技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会员,以及在工作中作出优异成绩的学会工作人员;
(九)向党和政府反映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开展有关活动为会员服务;
(十)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创造条件兴办符合本会宗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中医科技实体,不断增强本会自身实力;
(十一)本会对专委会实行直接管理,与各县、市、区中医药学会实行工作协调和业务指导。
第三章 会 员
第七条 凡承认本章程,符合下列会员条件者,均可自愿申请为本会会员。本会设个人会员、团体会员、资深会员。第八条 申请加入本会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拥护本会章程;
(二)有加入本会的意愿;
(三)在中医药领域有一定的影响;
(四)个人会员:医学院毕业,在医疗、教学、科研、预防、药物、编辑、出版、组织管理部门工作,已获取中医药师以及相当职称,在中医药学领域内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工作经验的中医药科技工作者; 西医学习中医人员及其他在中医药科技工作中有突出贡献者;在中医药方面有一技之长,取得相当医师职称后,从事中医药工作三年以上,成绩突出者;热爱中医药事业,关心、支持本会工作的领导干部、科 技实业家、企业家及与中医药相关的民营事业单位的中医药工作者。
(五)团体会员:与本会专业有关、愿意参加本会活动,支持本会工作,具有一定社会影响,有一定数量科技人员的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机构与依法登记成立的社团,以及医药企业单位。
(六)资深会员:本会会员中,取得主任医师、主任药师、教授、研究员或相应职称,有教高学术威望,从事中医药工作30年(含30年)以上,在中医药学科发展中具有带头作用,成绩卓越,有重要贡献,热心支持本会工作,能履行会员义务者。第九条 入会程序:
(一)本人提交入会申请书,由本会会员二人介绍或所在单位推荐;
(二)在各县、市、区中医药学会登记办理,再上报本团体审核批准统一编号发证,即为本会会员;
(三)团体会员、资深会员由单位或个人向本会提出申请,经审查同意后,即为本会团体或资深会员。第十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享有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优先参加本会的活动;
(三)享有对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四)获得本会服务的优先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第十一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本会的决议;
(二)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
(三)完成本会委托的工作;
(四)按规定缴纳会费;
(五)同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并交回会员证书。会员1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活动,视为自动退会。第十三条 会员有严重违反本会章程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结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四条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市会员代表大会,全市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决定终止事宜;
(五)通过提案和决议;
(六)推选名誉会长
(七)决定其它重大事宜。
第十五条 全市会员代表大会原则上须有2/3以上的全市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有效。第十六条 全市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五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召开时,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 理机关同意,但延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七条 理事会是全市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工作,对全市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第十八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全市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决定;
(二)筹备召开全市会员代表大会;
(三)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四)向全市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六)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七)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八)制定本会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九)筹措学会活动经费;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通过方能有效。
第二十条 理事会原则上每年必须召开一次会议,因特殊情况可采取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一条 本会设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由理事会从理事中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八条第一、二、五、六、七、八、九、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
第二十二条 特殊情况下,增补或撤换理事会以上人员,须经到会2/3 以上常务理事通过。
第二十三条 常务理事会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因特殊情况可采取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四条 本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为本会的分支机构,是非法人组织。专业委员会根据中医药学科设立,名称为“南充市中医药学会×××专业委员会”。专委员会是理事会领导下的学术组织,接受本会管理,负责组织本专业的学术活动。
第二十五条专业委员会的设立和变动,由常务理事会决定。专业委员会民主协商选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会每届任期4年,到期进行换届。主任委员不得兼任本会或其他社团的主任委员(原则上在职)。
第二十六条 本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中医药领域内有较大的影响;
(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职时最大年龄不得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日常工作。
(五)未曾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
(六)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七)热爱中医药事业,热爱学会工作,责任心强。
第二十七条 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超过上述规定任职最高年龄的,须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 团登记管理机关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八条 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每届任期5年,任职一般不超过二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管理机关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九条 本会会长为本会法定代表人。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得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三十条 本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
(二)检查全市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本会签署重要文件。
第三十一条 在会长领导下,本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工作计划;
(二)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
(四)提出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意见,交常务理事会决定;
(五)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三十二条 本会经费来源:
(一)个人会费和团体会费;
(二)个人或单位、团体的捐赠;
(三)市财政局和市中医药管理局拨款;
(四)有关部门资助;
(五)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六)学会基金;
(七)利息;
(八)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三条 本会实行常务理事会领导下的民主理财管理体制,经费收支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科技社团的财经法规和制度。
第三十四条 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五条 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财务审计制度,保障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六条 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第三十七条 本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八条 本会换届或更换法人代表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三十九条 本会的资产是公有资产,受法律保护。第四十条 本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一条 对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通过后报全市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四十二条 本会修改的章程,需在全市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后生效。
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财产处理
第四十三条 本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四条 本会终止动议须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四十五条 本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四十六条 本会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第四十七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会的理事会。
第四十九条本章程经本会2012年 月 日第三次全市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第五十条 本章程自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