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固体废物资源化——秸秆利用
固体废物资源化
——秸秆利用
【摘要】:本文对国内秸秆利用技术及发展做了简述,并由现存的发展障碍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关键词】:秸秆利用 障碍 对策
前沿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是世界上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2003年,我国秸秆资源产量达7.9亿吨, 约合3.6亿吨标准煤,并每年以0.12亿吨的速度稳步增长。我国农村主要有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其中玉米秸秆占36.7%,稻草秸秆占27.5%,小麦秸秆占15.2%。农作物秸秆蕴藏着丰富的能量,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除了含有大量N、P、K 元素之外, 还含有蛋白质、有机质和微量元素[1]。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秸秆燃烧值约为标准煤的50%,1t 普通秸秆的营养价值平均与0.25t粮食的营养价值相当[2]。如何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利用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目前,中国利用农作物秸秆的方法,以焚烧为主,其次是秸秆还田, 牲口饲料养殖和工业利用。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农作物秸秆中,直接用作生活燃料的约占总量的 20 % , 用作肥料直接还田的约占总
量的 15 %, 用作饲料的约占总量的15%,用作工业原料的约占总量的 2 % , 废弃或露天焚烧的约占总量的 33 % [3]。秸秆是目前广大农村利用最为普遍的燃料,具有降低农民生活成本、获得便利等优点,将秸秆作为燃料减少了煤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但其危害也不可忽视。农户燃烧秸秆量较大时,就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空气中粉尘量也会严重超标,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危害不亚于露天焚烧秸秆[4]。
1.1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的主要方式有:机械直接还田、覆盖还田、堆沤腐熟还田和过腹还田。
1.1.1 机械直接还田 机械直接还田方式, 可分为通过机械一次性粉碎还田和将作物秸秆整秆翻埋或平铺还田两种。研究显示:秸秆机械直接还田与单施肥料处理相比, 其土壤中泥沙量减少了70% ~ 80 %, 地表径流量减少了 26 % ~ 31 % ,渗漏径流量增加了 30 % ~ 52 %;减少了 N、P元素的流失。另外, 还促进作物吸收 K和缓解土壤中 K含量下降。
1.1.2 覆盖还田 秸秆覆盖地表后, 可以阻挡降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 保护土壤表层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水分向大气蒸发的速度, 减少蒸腾量,使得土壤有效储水量明显提高, 同时调节土壤温度, 有效缓解气温激变对作物的伤害。
1.1.3 堆沤腐熟还田 堆沤腐熟还田也称高温堆肥,主要是利用快速堆肥剂产生大量的纤维素酶,在较短时间内将作物秸秆堆制成有机肥。使用腐熟秸秆有机肥,能改善由于使用化肥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
化对作物生长的抑制程度,同时也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1.1.4 过腹还田 过腹还田指秸秆通过牲畜食用过腹排粪还田,这种还田方式对于维持和提高土壤中氮和钾的水平有重大意义。研究表明, 连续 5年施用玉米秸秆过腹牛粪, 土壤肥力明显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TP、TN 和 TK 分别提高了 15.2 %、8.9 %、120 %和 5.9 % , 速效 P、N、K和 HA /FA值与转化酶活性均明显提高。
1.2 秸秆用于养殖
种植养殖可以形成相互连接的产业链条, 种植业的副产品-作物秸秆, 可以作为食草动物的饲料,动物粪尿积累起来可以肥田,改良土壤结构,减少化肥施用量,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节本增效。
1.2.1 秸秆作家畜饲料 秸秆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常利用化学、微生物学等原理, 将秸秆转化为含有丰富菌体蛋白、维生素等成分的生物蛋白饲料。目前较为常见的转化技术有秸秆青贮、微贮(无氧发酵)、氨化压块等。青贮指将青玉米秸秆切碎、装窖、压实、封埋,进行自然乳酸发酵。微贮指在秸秆中加入微生物制剂, 密封发酵。压块指在秸秆晒干后, 粉碎加入其它添加剂加工成颗粒饲料。氨化指在秸秆中加入氨源物质密封堆制。
1.2.2 秸秆作基料培养食用菌 利用微生物以纤维素为基质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质,是当今利用纤维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用秸秆为原料代替木材,进行鸡腿菇、香菇等食用菌的生产, 可减少 1 /2的木材使用量,不仅大大节约木材的消耗, 且价格低廉。秸秆生产菌菇后的菌糠, 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菌体蛋白饲料,既能作为饲料过腹还田,也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直接还田。试验表明, 每平方米菌菇栽植面积约可消耗麦草 5 kg ,每公斤培养料可采收平菇 0.8~ 1.5 kg。1.2.3 秸秆培养蚯蚓 秸秆经过粉碎堆制处理后,可作为饵料饲养蚯蚓。蚯蚓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粗蛋白, 不仅可用来补充畜禽蛋白饲料的不足, 还可入药。蚯蚓粪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腐殖质、N、P、K、氨基酸等,是植物生长最需要的养料。1.3 秸秆用作能源
秸秆能源技术包括秸秆气化制气、秸秆压块成型制炭和锅炉燃烧发电以及生物沼气等,与煤、油、天然气相比,秸秆燃料成本低、污染少、秸秆燃烧后的草木灰和制气产生的沼渣可以还田作肥料,沼液可喂猪或养鱼。
1.3.1 秸秆热解气化 秸秆热解气化是利用秸秆气化装置, 将干秸秆粉碎后在经过气化设备热解、氧化和还原反应转换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再通过输配系统, 用于生产生活。秸秆燃气燃烧后无尘无烟无污染, 减少了 CO2、SO2、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1.3.2 秸秆成型制炭 秸秆成型制炭, 是利用固化成型设备将秸秆压缩为原体积的 1 /8~ 1 /12 ,制成一定形状的块状固体燃料,1.4 t秸秆固化燃料与 1 t煤炭的热值相当, 用秸秆成型燃料替代煤炭,经济、环保、清洁。
1.3.3 锅炉集中燃烧发电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平均含硫率只有 0.38 % ,发电 CO2排放量为 0 , 硫排放量比煤炭至少低 50 %。用秸秆燃烧发电既可缓解农村能源紧张, 又有利于保护生态和资源。
1.3.4 秸秆制沼气 利用秸秆制沼气, 即用秸秆和畜禽粪便混合发酵制沼气,不仅可解决农村的煮饭和照明问题, 还可与柴油混合使用, 节约柴油70% ~ 80 %。另外,沼液沼渣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蛋白质,是很好的速效肥。
1.4 秸秆工艺品 麦秆可加工成工艺画或草编织物, 每公斤0.2元左右的稻草,经简单粗加工制成包片和草苫效益成倍或双倍增加,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好途径。
1.5 秸秆作工业原料 农作物秸秆也可用作工业制品原料, 经碾磨处理后的秸秆纤维与树脂混合物在金属模具中加压成型, 可制造纤维板、包装箱、快餐盒、工艺品、装饰板材和一次成型家具等产品, 既减轻了环境污染,又缓解了木材供应的压力。秸秆板材制品具有强度高、耐腐蚀、防火阻燃、不变形、不开裂、强度高、美观大方及价格低廉等特点。秸秆餐具保温隔热性好, 强度、挺度佳,制造工艺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 产品附加值高, 使用后可自然降解,或用作饲料和肥料,对环境损害小。秸秆利用存在的障碍
2.1 土地承包形式制约机械化的处理方式
我国农村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小片分散经营的模式给农业生产机械化带来了问题。由于农户平均农田面积小, 农作物种植分散, 秸秆分散, 很难采用机械化作业的方式。近期我国农户的经营模式及大型机械化收集作业还无法普遍实现, 秸秆收集及利用也无法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模式。
2.2季节性强时间短产生量大
玉米是我国北方大量耕种的农作物之一。多数地区采用的是玉米小麦间作的种植方式。因此, 在玉米收获季节从收获到种植基本在一个多月的时间。时间短, 秸秆产生量大。也就是说, 收获时玉米平均亩产秸秆 2 794kg , 其中秸秆的含水量为 2 061kg。如果在收获时处理秸秆的话, 不论将秸秆运往何处, 都要考虑运输这每亩秸秆所产生的 2 t左右水所作的无用功。2.3质地疏松运输储存困难
秸秆收获后都需要将秸秆搬运到工厂。然而, 秸秆质地疏松, 不论何种运输工具都是得不偿失。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 在百分之十几含水量的情况下, 其密度每 m3也只有几十 kg。对于一个 25 MW 的发电厂, 年需要秸秆约20万 t。即使运输半径在 100km以内可以收集到足够的原料, 其运输费用恐怕也在秸秆的本身价值之上。由于秸秆的收获季节性很强, 因此, 就更不用说这些秸秆储藏所需要占用的土地, 以及防火等设施的费用。2.4 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
在实践中农民还发现, 秸秆还田后, 由于秸秆腐烂较慢使土壤的通 透性等受到破坏, 反而不利于土壤的改良。虽然当前有一种能使秸秆 快速腐烂的催腐剂, 但农民采纳的不多, 原因是用催腐剂腐化秸秆需先将秸秆从地里搬出来后堆积腐化, 费时费力。将秸秆进行气化虽是利用秸秆的好方式, 但投资太大, 一般村子搞不起来。因此, 要把秸秆综合利用做好, 需要政府从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上给予大
力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
3.1 一体化便捷式秸秆加工的工作方式
大量的秸秆在收获后, 有相当一段时间只能是存放在地头、路旁或田间, 而且人们都知道十里不运草, 因此, 加工设备的工作方式应该 是小型便捷, 可以移动, 且配置电力、柴油机等不同的动力输入, 集切碎、调质、固化成型为一体, 方便农民操作, 适合于在地头、路旁实现就地加工[5]。
3.2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并建立激励机制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 并围绕秸秆还田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政和技术措施, 对焚烧秸秆、掠夺式经营土地的行为给予法律约束。对增加有机肥投入、进行秸秆还田或有效利用的农民要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或奖励。同时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 加大推广投入力度, 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建立示范基地, 对推广项目的技术、设备引进给予适度补贴。
3.3重点解决秸秆转化中的技术问题
目前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中, 有的技术还不成熟、有的还需进 一步研发, 技术上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秸秆的有效利用。如秸秆 气化中的焦油问题, 高效生物有机肥工业化生产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及国产化问题, 秸秆饲料的优化配制等。秸秆的转化利用技术除要求经过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外, 还需要经过大量的试验改进, 特别是生产性中间试验更为重要。
3.4积极搞好示范推广工作
在总结秸秆青贮、氨化、气化、加工、机械化还田、快速腐熟等技术应用基础上,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选准技术切入点, 推动各项关键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如平原地区和大城市郊区, 机械化基础条件好, 要大力推广应用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等适用技术;丘陵区与经济欠发达区, 要着重考虑秸秆堆沤还田技术, 大力推广秸秆快速腐熟还田;草食动物比较集中地区, 要大力发展秸秆养畜, 推动秸秆经济的发展;经济较发达地区, 要推动秸秆气化、沼气和秸秆加工业的发展, 开拓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推进新农村建设。
3.5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个产业发展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个产业发展, 不断向 广度和深度推进。同时要做到三结合: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优势产业布局相结合、与发展农业机械化相结合。秸秆综合利用主体是农民, 出路在技术, 关键在机械, 重点是增加投入。必须利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 发展秸秆经济, 引导社会资源配置, 引导企业和农民参与, 使农民增收、企业增利。如建立秸秆种菇场、秸秆气化站、秸秆生物制肥厂等, 推行企业化管理[6]。结语
与国外秸秆利用技术相比,我国起步晚,发展滞后,但我国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可以适当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找出适合我国现状的发展思路。《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也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创造了有利 的外部环境。结合现有资源解决我国以及全球的能源短缺问题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只要我们从思想创新、工艺创新、回收复用创新及市场创新几方面下手,一定能够解决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问题。
参考文献
[1] 严 妍, 接梅梅,韩姗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法浅析[X],2010,04,16
[2]李研宁,刘亭亭,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2010(22),:0107-01 [3] 刘瑞伟,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对策 [J].农业与科技,2009 , 29(1): 7-9.[4]赵艺欣,浅析秸秆利用方式利与弊,2011,(2):27-28 [5]我国农业生物质秸秆能源化利用的途径及思路,王永明,蒋振山,朱小宁[X](2010),02-0050-04 [6]周留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2010(18)
第二篇:秸秆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秸秆资源高值化利用探究
杨明岳
摘要通过以直接将秸秆资源投入工业生产与以秸秆资源作为循环农业的基物这两种模式以及细分的8种方法,即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秸秆热解生产生物油,秸秆发酵生产饲料肥料以及秸秆养殖与能源循环型农业模式、秸秆制炭循环型农业模式、秸秆沼气循环型农业模式、秸秆食用菌循环型农业模式和秸秆生物反应堆循环型农业模式的构建,为高值化利用秸秆资源做一些方式上的归纳。
关键词秸秆资源 高值化 循环农业 利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生产秸秆约7亿多吨。近年来,由于农村生活能源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调整,秸秆正由传统的燃料逐步转变成为一种无用的物质,同时,由于秸秆作为有机肥料的效用被化肥所取代,作为牲口的饲料被农业机械所取代,作为传统的建筑材料被现代建筑材料所取代,秸秆正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燃料,肥料,饲料,建材被排除于农业生产的内部循环之外。
另一个方面,秸秆大量直接还田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占秸秆总量15%的秸秆根茬还田即能达到土壤有机质的平衡,大量的秸秆直接还田会造成秸秆腐烂不充分,未腐烂的秸秆未起到肥田作用,反而会影响作物的出苗率,由此,就地焚烧经济,省事,逐渐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然而,秸秆的露天焚烧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秸秆资源,也造成了严肃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危害,据农业部调查显示,2009年全国废弃及焚烧秸秆资源的总量达到了2.12亿t,占当年秸秆资源可回收量的31.31%。[1]
秸秆焚烧污染问题的出现,表明了我国现有工业方式还无法将解决秸秆的出路问题,因此,将秸秆作为一种生产农用品的重要资源,研究其在循环农业以及可持续发展 工业中的转化功用,可为解决我国秸秆就地焚烧问题提供可行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进作用。
以此,笔者对基于循环农业的秸秆高值化利用方式做出分析,归纳并讨论。1循环农业与秸秆资源高值化利用
1.1循环农业的基本内涵循环农业是国内学术界在资源与环境的约束背景下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种理论,它是循环经济思想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目前,学术界关于循环农业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对循环农业基本内涵的理解大致相似。尹昌斌[2]等认为,循环农业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策略,其核心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念,通过农业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最大程度地利用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利用生产中每一个物质及环节,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实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1.2秸秆资源高值化利用秸秆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是秸秆资源高值化利用的一种重要模式,其特点是将秸秆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引入到整个农业生产系统的循环路径当中,寻求秸秆资源的合理的环境友好的高效的利用方式。同时,以秸秆资源为工业生产原料,综
合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目前,我国秸秆资源利用方式单
一、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差、产业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因此,按照循环农业的理念,通过发展以秸秆资源多级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型农业以及秸秆资源为底物的工业生产方式,从而增加秸秆资源的附加值,提高秸秆资源的利用率,将是未来我国秸秆资源高值化利用发展的重要方向。
1.3秸秆资源高值化利用的研究思路根据中国农村的现状以及秸秆资源的生物特性,按照“适度规模,高值产品,服务三农”的指导原则,以将秸秆资源高效转化为生物油,生物有机肥料及饲料等高值化产品以及将秸秆资源作为农业多级循环的底物为主要方式,采用秸秆组分分离-纤维素酶解发酵与热化学转化的方法,解决秸秆资源在分子结构与微生物发酵过程,新型固态发酵过程以及秸秆资源循环农业产业链系统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1.4秸秆资源高值化利用的主要研究内容秸秆生物量的全利用的有效途径是分层多级循环利用方式,这有助于解决秸秆资源单一组分利用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易污染的问题,秸秆资源的分层多级循环利用方式主要依靠秸秆资源组分分离机制及其新方法的研究。纤维素的酶解是秸秆资源作为工业底物生产时的重要转化途径,所以纤维素酶解过程的分子结构变化研究以及纤维素酶分子结构功能的研究也是很重要的,主要包括氢键酶的研究,耐热纤维素酶类的研究等。
同时,对于以秸秆资源为底物的循环农业模式的过程探索也是必要的,可以就秸秆生物转化过程中设计的微生物菌种进行基因改造,以提高其与秸秆的亲和度,就纤维素高浓度发酵分离微生物油脂耦合过程的基础与工程学研究,解决高浓度纤维素发酵分离乙醇的有效机制,为改善秸秆资源能源循环农业模式以一些建议。
1.5秸秆资源高值化利用的基本原则发展基于循环农业的秸秆资源高值化利用主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1)循环利用与资源化原则。秸秆资源本质上是农业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按照循环农业的基本原理,可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等手段变废为宝,使其重新回到农业生产产业过程中去,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2)多级利用与产业链延伸原则。物质与能量的多级利用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及物质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多级利用原则要求在利用秸秆资源的过程中,对秸秆资源及其相关废弃物实现多次利用,通过延长资源的使用周期来提高其使用效率,这需要通过延长产业链来实现。(3)产业化与价值增值原则。依照循环农业原理,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需要联合多个产业,通过将秸秆资源的利用过程由单独过程推广至各个产业进而实现循环模式的构建,即秸秆的储运,利用,生态养殖,无公害种植,加工等多个环节的有机衔接,推动秸秆资源产业化的构建,同时大幅提高秸秆资源的产业附加值,实现其高值化利用。
2秸秆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方式
2.1作为生产原料的秸秆资源高值化利用方式秸秆资源是一种广泛分布的,量特别大的农业废物,然而不恰当的利用和随意焚烧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资源紧缺的现状推动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进程。
2.1.1纤维素发酵生产乙醇世界上已知的石油储量在大约三十年之内将被用尽,所以有必要开展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植物利用太阳能合成木质纤维素,是巨大的可再生资源。目前,我国以开展了乙醇燃料试点工程,旨在研
究如何高效地产出燃料乙醇,我国是一个木材紧缺的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农业废弃物,仅农作物秸秆,皮壳一项,每年即可达7亿多吨,将这些废弃物高效转化为可利用的乙醇,对保护环境,开发新能源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主要运用的纤维素发酵技术为(1)分步水解糖化发酵;(2)直接转化法;(3)同步糖化发酵;(4)固定化细胞发酵;(5)酶膜反应器等。以上发酵技术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杨森[3]等设计了一种新型工艺,通过固相酶解来提高底物浓度,最终提高酶解产物与发酵产物的浓度,减轻后续分离过程的困难,同时在新工艺中通过膜技术将酶解和发酵耦合为一个整体,这样可解决分布糖化发酵和同步糖化发酵存在的缺点,另外将分布糖化发酵,同步糖化发酵,固定化细胞发酵的优点结合在一起。
2.1.2秸秆热解生产生物油快速热解技术能够将生物质转变成便于储存运输,具有替代石油的潜力的液体燃料-生物油,干基收率为60~75%(质量比)。目前,国内外相继开发多种快速热解技术和工艺方法[4],比较成熟高效的热解方法有(1)生物质分级处理快速热解;(2)下行循环流化床快速热解脱灰处理。第一种方法通过蒸汽汽爆,固态发酵分级处理生物质,使得热解气产率降低,焦炭产量增加,热解油产量提高,同时还可使生物油热值提高,品质得到改善。后一种方法通过利用下行循环流体床,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秸秆进行快速热解提取液体产物,系统操作平稳且连续。
2.1.3秸秆转化生产饲料与肥料[5]我国农业增产在发挥农业养分再循环的肥源潜力上有广阔前景,目前,农村秸秆资源普遍相对过剩,焚烧秸秆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然而,经过分拣进行堆肥可以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据此,可以充分利用秸秆作为有机肥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生物肥料,通过生物肥料的施放来适当减少化肥的使用。目前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通过气爆秸秆固态发酵来培养出固氮,固钾,固磷的细菌,气爆过后的秸秆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更易于细菌生长。同时,秸秆也可以调制出青,黄贮饲料,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纤维,木质纤维经过一定的分解可以得到乳酸等产物,能够为畜牧业提供充足的饲料保证。
2.2作为循环农业底物的高值化利用方式
秸秆资源不仅可以作为单独的生产原料投入到工业化生产中,同时也可以由秸秆资源为基物来构建起多种多样的循环农业模式。[6]
2.2.1秸秆养殖与能源循环型农业模式 秸秆养殖与能源循环型农业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将秸秆利用与畜牧养殖业、无公害种植、清洁能源生产结合起来,以秸秆作为饲料饲喂畜牧为起点,通过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秸秆养殖、生态种植与能源生产的相互耦合与和谐共生。这种模式多级循环利用的基本路径可简要表述如下:秸秆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加工成饲料,用于畜牧养殖;畜牧粪便一方面可以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另一方面可以进入发酵车间生产生物有机肥;沼气用于发电或给周边居民供气,沼液作为沼肥用于粮食、蔬菜、花卉、水果等种植,沼渣用于饲养蚯蚓;沼气发电用于畜牧养殖的饲料加工或加工秸秆固体成型燃料,蚯蚓用于喂养鹅鸭等家禽,生产有机禽蛋;秸秆固体成型燃料一方面可通过与农户交互秸秆的方式,用于家庭取暖和炊事,另一方面可通过市场卖给工业企业或城市集中供暖用户。其多级循环利用的工艺流程可表示为
秸秆一畜牧养殖一后续产业链一农田(园地)。
畜牧粪便后续产业链条的开发主要有4条。
产业链1: 沼气发电一秸秆固体成型燃料一农户炊事供暖(工业锅炉、农产品烘干和集中供暖)一灰分一农田;
产业链2:沼液一粮、菜、花、果;
产业链3:沼渣一蚯蚓养殖一家禽(水产)养殖一有 机禽蛋(水产品),蚯蚓粪(塘泥)一粮、菜、花、果;
产业链4:畜 牧粪便一复合菌发酵车间一生物有机肥—粮、菜、花、果。
2.2.2秸秆制炭循环型农业模式秸秆制炭循环型农业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将秸秆利用与工业生产、农业种植与清洁能源生产结合起来,以秸秆热解为起点,通过对气、液、固等热解产品的后续开发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和价值增值。这种模式多级循环利用的基本路径可简要表述如下:秸秆通过热解气化可转化成固体的生物质炭、秸秆气和木醋液;生物质炭进一步加工成为栽培基质、肥料缓释剂和土壤修复剂用于农业生产,秸秆气可用于发电或给周边农户供气,木醋液可进一步加工成叶面肥或杀虫抗菌剂等农药 用于农业生产。其多级循环利用的工艺流程可表示为秸秆一热解一秸秆气一农户供气(发电自用),木醋液一叶面微肥(农药)一粮、菜、花、果,生物质炭一碳基肥料(肥料缓释剂)一粮、菜、花、果。
2.2.3秸秆沼气循环型农业模式秸秆沼气循环型农业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将秸秆利用与清洁能源生产、生态种植结合起 来,以秸秆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为起点,通过沼渣、沼液的综合 利用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这种模式多级循环利用的基本路径可简要表述为:秸秆作为发酵原料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用于农户供气或发电,沼液作为沼肥用于粮食、蔬菜、花卉、水果等种植,秸秆沼渣可用于基料培养蘑菇,菇渣返还农田(园地)。其多级循环利用的工艺流程可表示为秸秆一沼气一农户供气(发电),沼液一粮、菜、花、果,秸秆,沼渣一食用菌一菇渣一粮、菜、果。
2.2.4秸秆食用菌循环型农业模式秸秆食用菌循环型农业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将秸秆利用与食用菌栽培、养殖业、无公害种植业、清洁能源生产结合起来,以秸秆作为基料用于食用菌栽培为起点,通过菇渣的后续开发利用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秸秆食用菌产业的附加值,实现经济与生态的有机统一。这种模式多级循环利用的基本路径可以简要表述为:秸秆经过浸泡、消毒和发酵等处理后用作食用菌栽培的基 料;秸秆生产食用菌后形成的菇渣可作为菌体蛋白饲料,用于饲养猪等家畜;菇渣也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在食用菌收完后,通过菌袋直接还田;菇渣还可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用于产生沼气,沼气产生后的沼渣、沼液可进一步用于粮、菜、花、果等种植;此外,还可将菇渣用于繁殖蚯蚓,蚯蚓是畜禽和高档水产养殖的优质蛋白饲料,蚯蚓粪可作为有机肥返还农田。其多级循环利用的工艺流程可表示为秸秆一食用菌一菇渣一后续开发一农田(园地)。实践中,秸秆食用菌循环型模式菇渣后续开发主要有4 条产业链。
产业链1:秸秆一食用菌一菇渣一粮、菜、花、果;
产业链2:秸秆一食用菌一菇渣一沼气一农户供气(发电自 用),沼渣、沼液一粮、菜、花、果;
产业链3:秸秆一食用菌一菇 渣一蚯蚓养殖一蛋白饲料,蚯蚓粪一粮、菜、花、果;
产业链4:秸秆一食用菌一菇渣一家畜养殖一粪便一粮、菜、花、果。
2.2.5秸秆生物反应堆循环型农业模式 秸秆生物反应堆循环型农业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通过生物菌剂作用将秸秆资源快速腐熟,用作农作物生长的高效肥料,实现农业生产的降本增效,推动秸秆资源利用的产业化。这种模式多级循环利用的基本路径可简单表述为:将秸秆放入内置式或外置式反应堆,加入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净化剂进行好氧发酵,然后应用于蔬菜、水果和花卉等作物种植。其多级循环利用的工艺流程可以表示为秸秆一生物反应堆一农田(园地)。
3结论与讨论
秸秆的露天焚烧以及不合理的利用是对秸秆资源的严重浪费,秸秆资源的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是秸秆资源合理利用的四大途径,通过将秸秆资源作为生产原料投入到工业化生产当中,经由高新技术的使用进而实现秸秆资源的高值化利用,通过将秸秆资源作为基物投入到循环农业的构建中,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以及资源的循环多级利用来提高秸秆资源的附加值,从而实现秸秆资源的高值化利用,这两种方法都有助于解决目前我国出现的日益增多的秸秆资源无法被现有的农业,工业模式完全利用这一严肃问题。
日前,这两种模式都在被政府小范围地试点实践,为推动秸秆资源高值化利用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行,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做到(1)政府需加大力度宣传并做好此类企业的相关扶持工作,一味的禁止焚烧秸秆却不宣讲解决办法只是治标而非治本的表现。(2)农民的意识需要提高,政府需要做好秸秆高值化利用所带来的经济增收的宣传工作。(3)相关企业需要开发新的技术,研究新的模式而非因循着旧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
[2] 尹昌斌.唐华俊.周颖 循环农业内涵、发展途经与政策建议[期刊论文]-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6(01)
[3] 杨森,丁文勇,陈洪章 膜生物反应器在气爆稻草秸秆酶解中的应用研究环境科学,2005
[4] Brigewater A V, Peacocke G V C.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0
[5] 王炜 崔春生秸秆发酵生产饲料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
[6] 冯伟 张利群基于循环农业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
[7]陈洪章秸秆资源生态高值化理论与应用
第三篇:秸秆资源化利用采购合同
咸安区2016年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试点项目
大型收储处理中心及
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
采
购
合
同
2017 年4月30日
甲方:
乙方:湖北青鹏园艺有限公司 双方联系人及通讯方式
甲方联系人:
电话:
邮箱:
乙方联系人:
电话:
邮箱:
本合同内的所有来往文件,通过邮箱发送的,具有同等法律效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本合同文件的组成及优先顺序:(l)采购合同、(2)成交通知书、(3)采购文件、(4)采购响应文件、(5)其他补充文件。
二、甲乙双方的权利及义务。(1)甲方的义务:
a、甲方协助乙方为该项目用地办理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相关手续,除国家规定应交税费外。不得另行收取费用。
b、协助乙方办理建厂前、中、后期的各项手续。c、为该项目用电争取到农用电价。
d、协助该项目争取各项涉农企业的税费优惠。(如税费先缴后全额返还等)
e、参照周边县市及湖北省内政策,争取各项秸秆收储及加工补贴,并全额按相关政策补贴给乙方。f、甲方有义务按时足额支付乙方相关补贴。g、甲方有义务随时协助乙方处理一切相关事务。(2)甲方的权利:
a,甲方有权随时监督乙方的建设进度、质量,并提出可行的整改意见。
b、甲方有权利对乙方厂区,布局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供乙方参考。
c、甲方有权依据招标文件和初步设计方案及乙方自行设计的图纸,监督乙方的工程质量,如发现不合格有权下令乙方整改至合格。如乙方拒不整改,甲方有权拒付不合格部分相应的补贴金额。
(3)乙方的义务:
a、在合同签订后五日内向该项目专户存入320万元,用于该项目建设。
b、在合同约定期限内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遇特殊情况可提前报甲方申请延期。
c、乙方有义务实施该项目三年(2 0 1 7年至2019年)。d、乙方有义务供应合格的厂房、设备及附属设施,并出具合格的结算凭证。如发票、采购合同,及相应的工程结算资料。
(4)乙方的权利:
a、乙方有权根据自身的生产需要,结合招标文件及初步设计方案内容,自行设计建设厂区厂房等,在保证质量及投资额度的情况下,甲方不得干涉。b、乙方有权根据自身生产需要,在书面通报甲方后,可自行采购适合乙方收储运及生产需要的机械设备,但投资额度不得低于招标文件内规定的211万(机械设备部分)。
c、乙方向甲方提交资金使用计划后有权使用专项资金,资金用途内容仅限于该项目的相关内容(如项目人员工资福利、办公费用、土地征收费用、厂区设计、建设、生产设备采购及流动资金等)。
d、项目建设及实施验收合格后,乙方有权按进度取得甲方的相应补贴款。
e、如遇不可抗力及农民抬高价格等因素,乙方在报甲方后又采取积极措施,还是无法完成收储量后,乙方有权主张甲方全额补贴。
f、乙方在三年合约期满后,如秸秆收储加工经营活动无法盈利,在向甲方递交财务报表并审核无误后。甲方无法提供相应补贴以弥补乙方亏损部分,乙方可不从事收储加工秸秆。甲方前期补贴全部归乙方所有。
三、建设内容:
招标文件内约定的建设内容,但机械设备部分可根据乙方实际情况,在总投资额度不减的情况下可自行调整。
四、供应时间及地点
(1)签订合同后 个日历日(2)供应地点:
五、质量标准及验收(1)质量标准:
依据招标文件初步设计方案及乙方设计图纸,达到国家相应的合格标准。
(2)验收方式:
甲方依据招标文件初步设计方案及乙方设计图纸。乙方需提供如下资料佐证,该项目的质量数量投资额及实施情况。
a、建设及生产过程中相关单位的往来文件、b、工程资料、c、采购合同、d、工程结算书 e、秸秆收购原始凭证、f、秸秆产品的销售凭证、g、秸秆产品的库存情况、h、财务明细报表。
六、付款条件方式
(1)项目建设竣工,且通过第三方机构和区农业局验收合格后,一次结清90%奖补款,剩余的10%作为承诺服务保证金,分三年支付。
(2)中标单位项目实施和财务管理不规范、验收不合格的根据第三方审计和区农业局的要求限期整改,合格后再拨付奖补资金。如再次验收不合格则按实际完成的任务量比例结算。
七、变更、违约、争议处理(1)变更的内容及计价:
a、取消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被取消的工作不能转由甲方或他人实施。并追加同等额度的工作;
b、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质量、内容、供应时间,其价格按己有清单标价或变更内容按市场价格计价。
(2)乙方违约处理:
a、甲方可向乙方发出整改通知,要求其在指定的期限内改正。并承担因此引起的费用增加的责任,但不免除修补缺陷的义务。
b、乙方拒不整改的,甲方可通知乙方立即解除合同。(3)甲方违约处理:
a、如果甲方违约解除合同:应在解除合同后28天内向乙方支付完成部分的价款及订购的货物和服务的金额。
b、甲方赔偿完成后,所有设施及设备归乙方所有。
七、争议的解决、合同有效期及合同份数:
(1)争议的解决方式依次:协商解决或者提请争议评审、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本合同从签订之日起生效,至甲乙双方责任期满为止。(3)本合同一式肆份,甲乙双方、政府采购办、招标代理公司各执一份。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第四篇:农村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
农村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
1.1 农村固体废物分类
[1]1.1.1农村生活垃圾。随着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垃圾日益增多,并且由于工业产品的增多,其成分和含量也在趋向城市化。据调查,农村平均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为0.86 kg,全国一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 亿t。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和管理上的缺乏
等原因,全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中,约1.2 亿t 的垃圾被随意堆放。
1.1.2农业废物。农业废物最主要有农用薄膜、农作物秸秆等。近20 年来,我国农
[3]用薄膜使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03 年的用量超过23 万t,并且绝大多数得不
到回收。根据1999 年的统计数据计算,我国农作物秸秆产出量为7 亿t。目前农作物秸秆普遍采取燃烧处理的方式,较污染环境,中国常年燃烧的秸秆量约为5×107~7×107 t,占秸秆产生总量的10 %~15 %[4][2]。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利用途径主要集中在能源、饲料和肥料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虽然在这些领域进行了秸秆的开发利用,但综合利用水平还比较低,政策不完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研究与推广脱节,致使大量宝贵的秸秆资源废弃或流失,已经利用的也只是粗放的低水平利用[5]。
1.2.3畜牧养殖废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量增大,这就导致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畜禽粪便的污染问题。全国畜禽粪便的COD 总量达7 118 万t,远远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COD 排放量之总和,但是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不足5 %[6]。中国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17.3×108 t,受经济利益和技术普及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养殖场并未对畜禽废物进行合理处理而直接外排,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农村中的畜禽散养产生的粪便更是得不到适当的处理[7]。
1.2.4乡镇企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城乡之间的桥梁,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但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再加上它们大部分都属于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而且当地政府由于受绩效考评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略了环境保护,进而造成很多乡镇企业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得不到治理和回收。
1.2 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特征
1.2.1 面积广、数量大。我国农村面积广, 农村人口多, 占据了全国大部分的国土面积和大部分的人口比例。农村的面积占中国面积的90% 以上, 农村的人口占中国人口的70% 以上, 以农村人口每天1kg 的排放量为标准,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每天总量为9 亿kg , 并分布近800 万km2 的国土面积之上, 治理难度高。
1.2.2 成分多、治理难。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 诸多农业化肥废弃物和工业垃圾充斥农村, 使得农村生活垃圾成分由传统的生活有机剩余物转变成无机物和有机物混杂, 化学成分不断增多。再加上农村人口分布较为分散, 固体废弃物到处存在, 给治理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1.3 农村固体废物特征
从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与成分分析来看, 可以将其归于以下几个特征: 数量大、成分多、面积广、治理难。农村人口多, 占全国的70%左右, 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量就大。近年来, 一些难以自生自灭的废弃物, 如包装废弃物、一次性用品废弃物等在农村大量地出现, 如婴幼儿使用的一次性尿不湿、妇女卫生用品、废旧衣服鞋帽等, 尤其是塑料制品、玻璃、陶器、废旧电器、电池、磁带、光盘、玩具等在农村固体废弃物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另外, 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液化气的普及利用和化肥的滥用, 许多有机垃圾如秸秆和稻草等未被利用或还田, 而是作为废弃物被随意丢弃, 使农村生活垃圾数量和成分上发生很大变化。由于农民居住比较分散, 不像城市那样集中, 哪里有人或者住所, 哪里就有固体废弃物的存在, 其分布面积广, 给集中治理带来了难度[8]。
1.4农村固体废物收集运输
1.4.1农村固体废物的收集
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收集是将农民家中的垃圾、人畜粪便收集至垃圾箱中的过程。固体废弃物宜进行分类收集, 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前提, 分类越细, 越是有利于回收利用和处理。但是, 分类过细, 又会造成劳动强度大、操作成本高。因此, 应综合考虑当地农村固体废弃物组成、农民生活习惯、处理设施及处理方式等情况, 然后确定分类标准。厨余垃圾在收集之前, 尽可能将大部分用作禽畜饲料, 直接实现减量化和资源化;对于未养殖禽畜家庭产生的此类垃圾、以及垃圾中难以用作禽畜饲料的部分, 宜收集后进行集中处理。废弃物品中有一部分可进行回收资源化处理, 考虑到农村经济条件, 废弃物品中可回收成分有限, 对于其中难以回收的部分应收集后集中处理。对于有害垃圾, 应设专门的收运系统, 将其收集至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1.4.2农村固体废物的运输
农村固体废弃物的转运是将农民家庭附近固体废弃物收集箱中的固体废弃物运输至处理地点的过程。由于双城市农村家庭大多高度分散, 且固体废弃物产量相对较少, 若直接用车辆从固体废弃物箱中运走固体废弃物, 运输频率高则成本高, 运输频率低则固体废弃物易于腐烂卫生条件差。因此, 宜采用“村屯固体废弃物收集间、乡镇固体废弃物转运站”的转运模式。固体废弃物收集间的设置。双城市村屯之间的距离一般较远, 宜在各个村屯或相近村屯设置固体废弃物收集间。收集间底部采用防渗处理、防止渗滤液下渗。固体废弃物经收集间集中后,再由车辆将固体废弃物运至乡镇固体废弃物转运站。
固体废弃物转运站的设置。双城市农村人口分散、固体废弃物产量一般较小, 固体废弃物转运站宜建在合理的位置, 以服务周围多个乡镇, 同时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符合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的要求;交通方便、运输距离合理, 满足供水供电等要求;人口密度、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均较低;位于居民集中点季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乡镇固体废弃物转运站一般规模较小, 宜采用小型卧式压缩式固体废弃物中转站, 可以降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延长车辆的使用年限。[9]
1.5 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日提高,但是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也与日俱增,生活垃圾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治理难度也不断增加。
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是解决农村当前生活垃圾的最有效手段。由于农村大部分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高,综合多种垃圾资源化处理方式,可以对其采用生化处理。生活垃圾生化处理就是通过生物处理的手段,将生活垃圾变为有用资源,彻底解决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问题。采用生化处理,特点是反应迅速、彻底、无毒、无害、无污染,符合生态居住区生活垃圾处理的要求。
1.6农村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
畜禽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经处理和加工后可转化为肥料、饲料和燃料等资源,不仅可解决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促进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1.6.1 肥料化技术
1.6.1.1 堆肥法 堆肥技术是利用好氧微生物把有机物降解、转换成腐殖质的生化处理过程
1.6.1.2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是通过在畜禽粪便中接种微生物菌剂,(如EM 菌剂),利用生化工艺和微生物技术,使有益微生物迅速繁殖并快速分解粪便和拌料中有机质,在短时间内使堆料温度升至60~70℃,进而抑制或杀死病菌、虫卵等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1.6.2饲料化技术
1.6.2.1干燥处理法 干燥处理是利用太阳能、热能等对畜禽粪便进行加工处理的方法。
1.6.2.2发酵处理法畜禽粪便发酵方法较多,常用的有自然发酵和堆积发酵。
1.6.2.3生物分解法 蝇蛆和蚯蚓均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动物性蛋白饲料。
1.6.3能源化技术
1.6.3.1制作沼气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能量,可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
1.6.3.2焚烧产热 从燃烧特性看,畜禽粪便中碳、氢含量丰富,具有很好的燃烧特性,其作为能源的价值非常可观。
1.7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处理
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也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并且每年的产量之大,使得其资源化处理势在必行。
1.7.1秸秆肥料化技术
秸秆中含有碳、氮、磷、钾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秸秆作为肥料还田后可使作物吸收的大部分营养元素归还给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每年0.01 %),对维持土壤养分平衡起着积极作用,同时还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作物产量,节约化肥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7.2秸秆饲料化技术
秸秆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非淀粉类大分子物质。作为粗饲料营养价值极低, 无法被动物高效地吸收利用
1.7.3秸秆沼气发酵及沼肥技术
作物秸秆是一种富含有机质(80 %~90 %)的生物质能源。沼气发酵工程可以将有机质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一种可替代化石能源的清洁能源———沼气,而且生产的沼渣沼液可制成生态肥料产品,促进无公害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7.4秸秆炭气油联产技术
以空气为氧化剂的生物质气化技术只能生产出单一的可燃气,由于其经济效益差,因此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7.5秸秆成型燃料技术
秸秆的体积大、燃烧值低、能量密度小,将秸秆压缩成型以提高密度和燃烧值。
1.7.6秸秆发电技术
秸秆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许多国家都很重视秸秆发电并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美国的“能源农场”、印度的“绿色能源工厂”等,他们都将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作为21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重点和具备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
1.7.7秸秆热裂解技术
生物质热裂解是指生物质在完全没有氧或缺氧条件下,最终生成液体产物、木炭和可燃气体的过程。
1.7.8秸秆纤维素燃料乙醇技术
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存在的问题一是资源量有限,二是涉及粮食安全问题,故从长远考虑,发展秸秆纤维素燃料乙醇势在必行。秸秆材料利用技术农作物秸秆本身为天然材料,生产的产品对人无毒无害,对环境没有破坏作用.1.8农村建筑废物的处理
废弃建筑物拆除所产生的垃圾组成: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会有所不同,其基本组成一致,主要由渣土、灰尘、砖块、混凝土、沥青、玻璃、竹木、塑料、金属、有机杂质以及其它杂物等组成。
建筑垃圾中,很大的一部分是属于可回收利用的。如金属、玻璃、竹木、塑料等。施工时,应该注意将建筑垃圾分为可回收利用与不可回收利用的两类,在建筑完成时,通过与回收单位联系,统一将可回收类运往回收单位处理,不可回收部分统一运往垃圾填埋场处理。具体流程图如下图
:
1.9蚯蚓在农村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
蚯蚓是人们熟悉的一类动物,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能有效地补充资源 短缺和维持生态平衡。在处理有机固体废物时,可以采用蚯蚓堆肥。
蚯蚓堆肥是在有机堆肥中放养蛆划, 在微生物和蚯蚓的共同作用下, 有机物质变为富含蚯蚓活动产生的腐殖质。它不包括嗜热阶段, 因超过35℃蚯蚓会死亡。在此过程中蚯蚓集翻堆、破碎和通气三种作用于一身。蚯蚓的活动使病原菌数量大为减少。进行蚯蚓堆肥时当有机物积较大时需将有机物粉碎以利于蚯蚓吞食。堆肥高度不要求高, 因此可省去普通堆肥为维持堆肥高度所用的机械设备阳气
作为好氧过程, 堆肥可使有机氮矿化, 蚯蚓堆肥中蚯蚓的存在可加速氮的矿化。堆肥腐熟段的腐殖化过程, 在蚯蚓堆肥阶段要快得多。蚯蚓堆肥中重金属的含量不会降低, 但生物可利用的重金属含量下降。较长时间堆肥可使有机物的密度大为降低。
1.10农村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案
太湖污染源概述:
太湖污染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生活生产废物排放以及湖内围网养殖等方面[8-10].1.10.1.1化肥的大量流失作物种植面积在太湖周围占很大比例,因农药化肥的使用效率较低,每年所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中约70%未被分解直接排入水体。调查显示,农业面源总氮排放量占该地区总氮排放量的36.1%,其中化肥流失占农业污染源的58.5%。
1.10.1.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由于农村地区污水管道不尽完善,存在污水不经处理任意排放的情况。生活污水中的氮、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1.10.1.3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暂未实现集中处置,随意堆放现象普遍。一遇降水,污染物随着雨水进入水体造成污染。此外,随着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其对太湖污染的贡献程度也在逐步上升。
1.10.1.4围网养殖大规模的围网养殖导致了太湖水体的交换速度放慢,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湖泊淤积严重。这些面源污染具有分散、隐蔽、不易检测、难以量化、面广量大等特点,而且由于该地区雨水充沛、河网密布,面源污染物极易聚集,造成严重水体污染。
1.10.2调查结果与讨论
1.10.2.1运行垃圾回收系统前的调查与分析由于农村没有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垃圾堆积现象比较常见,因此造成了对太湖水体严重的污染。
1.10.2.2垃圾的种类通过对示范村的调查发现,生活垃圾具有一般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由于宜兴地区制陶业比较普遍,因此,示范村生活垃圾中还存在制陶废弃物。
1.10.2.3垃圾的分类收集农村生活垃圾种类众多,要实现垃圾资源化,必须首先进行分类收集处理。但通过调查发现,村民的垃圾分类收集意识并不强烈,仅有极少数人对垃圾分类收集有所了解。
1.10.2.4农村垃圾的集中处理此次调查的示范村还没有垃圾收集系统。该村48%的居民将垃圾倒在自家屋子周围,43%的居民将垃圾倒在附近的河道中,9%的居民则是随便倒在路边。可喜的是,多数村民已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随意倒垃圾的危害,83%的村民支持垃圾回收处理,但也有5%的居民考虑到费用问题,持反对意见。考虑到村民日常生活作息时间较一致,因此,实施垃圾回收系统在操作上也是可行的[10-11]。
1.10.3垃圾回收系统运行后的调查结果与分析垃圾回收系统运行一年后,通过对该示范村的再次调查可知,垃圾产生、投放以及村民的思想意识已经发生了转变。村民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垃圾资源化和垃圾分类收集等有了深度的理解,对于垃圾回收系统给予了肯定。
1.10.3.1环境及村民对环境污染认识的转变垃圾回收处理系统实施后,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现象已有明显改善,垃圾山已不存在。村民生活习惯也有所改变。
1.10.3.2对垃圾分类收集、堆肥认识的转变由于示范村内的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垃圾分类收集和垃圾堆肥并不太了解,通过大力宣传,村民们的意识有所提高。
1.10.3.3垃圾回收系统运行的成果垃圾回收系统运行一年以来,示范村的生活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垃圾回收系统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有19%的村民认为垃圾回收系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75%的村民认为垃圾回收系统的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苏杨,马宙宙.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2):12-18.[2]管冬兴,邱诚.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8):29-31.[3]胡静静,田义文,贺书霞.农村固体废物管理与新农村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91-5392.[4]杨雪茹,郝林凤,贾雄华,等.发展绿色生态环保畜牧业应采取的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7,28(6):82.[5]徐达,周青.农业废物的环境生态效应与资源化利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6(6):414-417.[6]丁兆运.农村生物质资源的合理利用途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012-2013.[7]胡静静.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立法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8]赵晓斌.苏南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及治理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3):70.[9]舒军龙,王莉红.农村生活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J].小城镇建设,1998(3):34-35.[10]廖文根,彭静,骆辉煌,等.关于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策略的思考[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5(1):6-11.[10]马香娟,陈郁.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能源工程,2002(3):25-27.[11]杨世基.重视农村秸秆的能源利用[J].农村能源,1994(6)18-20.
第五篇:区农膜和秸秆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情况汇报
XX区农膜和秸秆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情况汇报
根据《XX省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方案》和区环保职责分工,XX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农膜和秸秆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工作,切实推进残膜回收利用、生态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塑料地膜示范推广应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将工作落实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废旧农膜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方面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在机构改革人员变动情况较大的情况下,我局及时调整了以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区农业农村局农村环境工作推进领导小组,负责推进工作落实。
2、制定方案,认真落实
根据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我局制定了《XX区废旧农膜等农资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和《2020年XX区农用残留地膜清理回收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从5月下旬开始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农膜清理回收专项行动,在排查摸清覆膜作物面积的基础上,依托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组建农用残膜回收作业服务队,开展农用残膜回收作业服务,鼓励农机大户、农用残膜回收作业服务队积极引进回收利用新机械、新技术,提高残膜回收利用效率。对回收的地膜进行指导合理处置,有利用价值的可联系回收企业进行定点回收;无利用价值的可结合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处理体系进行转运,作为发电燃料等方式进行利用。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3、实地调研、摸清实情
按照区环保职责分工,我局对废旧农膜等农资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多次开展了实地调研,先后到XX、XX等多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广泛了解农膜的回收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农膜回收利用的途径和解决“白色污染”的办法。通过调研发现,农膜回收主要由各乡镇废品收购站收购,由于废旧农膜由于量小、价格低廉,回收仅作为一般废品,没有专门收购农膜等废旧农资废弃物的企业,更没有能够回收加工利用的企业,因此农膜的回收利用尚任重道远。
4、加强监管,规范使用
XX区农业农村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辖区内农资经营监管执法工作,对农膜等各种农资依法进行检查和监管,强化市场监管,不得采购和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地膜,依法打击非标地膜的生产和销售。
5、寻求替代,减少回收压力
在2019年完成生态降解地膜新产品示范任务27000亩的基础上,2020年全年安排全降解生态地膜示范面积65000亩,春季已落实44200亩,秋季20800亩地膜即将发放。通过推广应用生态降解地膜,替代传统的不可降解普通地膜残留造成的“白色”污染,减少农膜回收压力。
二、秸秆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方面
一是加快实施秸秆综合利用
贯彻落实《XX区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项目总投资706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3140万元,企业自筹3920万元。计划建设农作物秸秆饲料商品化利用项目2个;建设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的初加工项目2个;建设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项目2个;肥料化利用项目1个;2020年计划建设农作物秸秆标准化收储点不少于15个。目前项目已按程序确定项目建设企业并进行了公示,项目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
二是紧抓落实秸秆禁烧和清理工作
XX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XX区2020年秸秆禁烧暨落实河长令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午季秸秆禁烧工作有关情况的通知》等文件,文件中明确要求各乡镇在做好夏季作物秸秆还田、清运、堆放和禁烧工作的同时,帮助农民做好夏收夏种工作。2020年6月23日XX区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抓紧清理清运夏季农作物秸秆的通知》,文件要求各乡镇、相关街道及各级包保人员要高度重视,组织发动干部群众,全面检查辖区内秸秆堆放情况,坚决杜绝秸秆随乱丢弃现象,抓紧清理清运遗弃在田间、地头、沟边、路边、庄里、树下尤其是堆放在河流堤岸及坑塘沟渠内的秸秆,各乡镇午季秸秆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