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总体要求
实施方案是试点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通过试点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实施,科学指导试点建设,促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和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促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和民生水利发展。
方案的编制实施,要坚持人水和谐,科学发展;坚持保护为主,防治结合;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坚持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坚持地方自筹,国家扶持;坚持深化改革、健全制度的基本原则。要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流域整体布局,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条件,确定可监测、可评价、可实现、可考核的工作目标和指标体系,搭建科学合理的建设布局,安排具体可行的工作任务,统筹谋划,科学制定。
方案编制要注意与流域综合规划、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做好衔接;要注意相关建设对所在流域以及区域上下游、左右岸的影响;要注意城乡统筹兼顾,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突出的水问题;要注意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可达性,有关工作应具有一定规划基础;要注意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避免采取过分的人工干预措施。
一、概况(一)自然状况
介绍试点地区的气候、地理、地貌等状况;水文地质、水资源分区以及水资源数量、质量等状况;对试点地区所在流域内相关的上下游、左右岸的自然条件进行概要描述。
(二)社会经济
介绍试点地区社会经济的概况,如人口数量及结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及分区等;介绍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确定的试点地区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三)水生态系统状况
介绍试点地区有关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水功能区划等对试点地区的要求。介绍试点地区水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重要动植物分布,介绍主要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河口、沼泽、湿地等水生态系统基本情况等。介绍区域内相关保护区或生态敏感区的分布情况及保护目标等。
二、现状评估与问题分析(一)水生态文明现状评估
介绍试点地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等情况,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以及供水、用水、管水等方面对水生态文明现状进行评估。
(二)存在的问题
分析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成因予以分析。(三)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阐述当前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已有基础、有利条件,论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
三、目标和任务(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按照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及我部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部署,结合试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试点地区水资源、水环境特点和问题,提出试点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范围及试点期
试点范围:根据试点建设需求分析,确定合理的建设范围。试点期:一般按3年安排。
现状基准年:以2011年为宜,也可用水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最新统计数据。相关数据要与地区年鉴、水资源公报等资料相协调。
(三)工作目标
目标应分为总体目标和试点期目标两部分。
总体目标应围绕区域发展和《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要求,提出与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要求相适应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远期目标。
试点期目标是试点工作验收的依据,应尽量细化、量化。目标应具有区域特色,且可监测、可评价、可实现、可考核。
要对应目标建立相应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应涉及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文化等有关方面。各项指标应明确数值要求和责任单位。
(四)总体布局及主要任务
确定试点建设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应统筹考虑水生态文明建设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的相关工作和要求,重点围绕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配置、构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提出,既要切实解决当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突出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示范效应。
四、主要实施内容
应按照试点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逐一分解确定各项任务的实施内容。应明确实施内容的目标、具体措施、总体进度、责任主体等。工程措施要有规划依据和前期工作基础,具备实施条件,内容可包含河湖水系连通、水污染治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湿地保护、节水、生态景观等工程,要明确各类工程措施的作用和效益。非工程措施方面,要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核心,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为突出试点的示范效应,可提出试点期重点示范项目,并予以详细说明。要注意对试点实施前背景资料的监测和收集,制定与指标体系相配合的监测方案和评估计划。
五、组织实施
(一)进度安排与任务分工
根据试点实际情况和主要工作内容,设定年度工作时间表并明确分解各部门任务。年度工作时间表应体现较明确的建设周期、实施进度安排、阶段目标等。
(二)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应以地方投入为主,坚持地方自筹、国家扶持的原则,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对建设资金投入进行科学核算、总体安排。试点地区应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
六、预期效益分析
在科学预测建设效果基础上,分析试点在社会、经济、生态方面的预期效益。效益分析应结合试点期目标和指标体系,尽量提出量化的预期效益。
七、保障措施
试点地区应成立由政府领导牵头、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部门协作,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共同推进试点建设。应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应从政策、制度、资金、能力、科技、宣传等方面制定试点建设具体保障措施。
第二篇: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大纲
附件
2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编制大纲
二〇一三年七月
总 体 要 求
实施方案是试点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通过试点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实施,科学指导试点建设,促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和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促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和民生水利发展。
方案的编制实施,要坚持人水和谐,科学发展;坚持保护为主,防治结合;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坚持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坚持地方自筹,国家扶持;坚持深化改革、健全制度的基本原则。要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
[2013]1号),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流域整体布局,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条件,确定可监测、可评价、可实现、可考核的工作目标和指标体系,搭建科学合理的建设布局,安排具体可行的工作任务,统筹谋划,科学制定。
方案编制要注意与流域综合规划、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做好衔接;要注意相关建设对所在流域以及区域上下游、左右岸的影响;要注意城乡统筹兼顾,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突出的水问题;要注意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可达性,有关工作应具有一定规划基础;要注意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避免采取过分的人工干预措施。
一、概况
(一)自然状况
介绍试点地区的气候、地理、地貌等状况;水文地质、水资源分区以及水资源数量、质量等状况;对试点地区所在流域内相关的上下游、左右岸的自然条件进行概要描述。
(二)社会经济
介绍试点地区社会经济的概况,如人口数量及结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及分区等;介绍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确定的试点地区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三)水生态系统状况
介绍试点地区有关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水功能区划等对试点地区的要求。介绍试点地区水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重要动植物分布,介绍主要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河口、沼泽、湿地等水生态系统基本情况等。介绍区域内相关保护区或生态敏感区的分布情况及保护目标等。
二、现状评估与问题分析
(一)水生态文明现状评估
介绍试点地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等情况,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以及供水、用水、管水等方面对水生态文明现状进行评估。
(二)存在的问题
分析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成因予以分析。
(三)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阐述当前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已有基础、有利条件,论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
三、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按照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及我部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部署,结合试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试点地区水资源、水环境特点和问题,提出试点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范围及试点期
试点范围:根据试点建设需求分析,确定合理的建设范围。
试点期:一般按3年安排。
现状基准年:以2011年为宜,也可用水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最新统计数据。相关数据要与地区年鉴、水资源公报等资料相协调。
(三)工作目标
目标应分为总体目标和试点期目标两部分。
总体目标应围绕区域发展和《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要求,提出与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要求相适应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远期目标。
试点期目标是试点工作验收的依据,应尽量细化、量化。目标应
具有区域特色,且可监测、可评价、可实现、可考核。
要对应目标建立相应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应涉及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文化等有关方面。各项指标应明确数值要求和责任单位。
(四)总体布局及主要任务
确定试点建设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应统筹考虑水生态文明建设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的相关工作和要求,重点围绕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配置、构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提出,既要切实解决当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突出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示范效应。
四、主要实施内容
应按照试点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逐一分解确定各项任务的实施内容。应明确实施内容的目标、具体措施、总体进度、责任主体等。工程措施要有规划依据和前期工作基础,具备实施条件,内容可包含河湖水系连通、水污染治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湿地保护、节水、生态景观等工程,要明确各类工程措施的作用和效益。非工程措施方面,要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核心,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为突出试点的示范效应,可提出试点期重点示范项目,并予以详细说明。要注意对试点实施前背景资料的监测和收集,制定与指标体
系相配合的监测方案和评估计划。
五、组织实施
(一)进度安排与任务分工
根据试点实际情况和主要工作内容,设定工作时间表并明确分解各部门任务。工作时间表应体现较明确的建设周期、实施进度安排、阶段目标等。
(二)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应以地方投入为主,坚持地方自筹、国家扶持的原则,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对建设资金投入进行科学核算、总体安排。
试点地区应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
六、预期效益分析
在科学预测建设效果基础上,分析试点在社会、经济、生态方面的预期效益。效益分析应结合试点期目标和指标体系,尽量提出量化的预期效益。
七、保障措施
试点地区应成立由政府领导牵头、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部门协作,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共同推进试点建设。应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应从政策、制度、资金、能力、科技、宣传等方面制定试点建设具体保障措施。
第三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范文模版]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相对于政府传统项目开发模式及公共融资方式,PPP项目有以下比较优势:
1、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 PPP项目一般由社会私人资本或者联合体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公共服务。共用财政投入很少,较好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对公共财政短缺的情况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捆绑了建设和经营,并以服务和产出付费,使得私人部门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动性,通过创新、自我施压等避免项目成本超支。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使得项目失败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2、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质量 评审中标的私人资本或联合体组建项目公司建设项目并提供公共服务。联合体一般是由建设方、融资方、运营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比传统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内部协调能力。另外,很多PPP项目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建设、管理机构,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合理的PPP模式可以平衡公私双方的权责利。在风险分配上遵循“最优承担”原则,即将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同时,全寿命周期特点使得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既能维护共用部门的利益,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私人资本的诉求。
PPP项目在第一个项目识别阶段,项目发起时需要提供《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尤其对于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项目建议书主要是从项目自身的客观条件方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般由项目发起人向发改委部门报送,提出立项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单位应为国家或地方发改委。
项目建议书大纲
一、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概况
(一)、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名称
(二)、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规模
二、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必要性
(一)、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现状及预测
(二)、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必要性
三、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规划
(一)、拟建地点
(二)、建设方案
(三)、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进度安排
四、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政策条件
(二)、建设区建设条件
(三)、建设技术条件
五、防洪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
(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六、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一)、经济效果
1、财务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
(二)、社会效益
1、环境影响
2、社会影响
七、结论
第四篇:2013 8 我省四市正式列入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我省四市正式列入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发布时间:2013-8-7 稿件来源:江苏省水利厅
近日,水利部正式下发《关于加快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45个城市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我省共有徐州市、扬州市、苏州市、无锡市列入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数量为各省之首。
水利部要求,各试点城市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组织编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9月底前报水利部。各地要通过典型示范全面推进,加快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探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水资源禀赋条件和水生态系统特点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经省政府同意,省水利厅已出台了《关于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并组织开展了省级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工作,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目前,试点申报工作已经完成,经正式确定后将全面推进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次的试点工作,全面推进江苏水生态文明建设。
(供稿:厅水资源处 游洋 责编:厅办公室 栾庆明)
第五篇: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
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
当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正面临一系列新的重要机遇。从国际上看,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将引领世界经济转型。从国内来看,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生态城市建设,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将实施新的十年西部大开发,努力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城市。
一、生态文明
首先,生态它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存在着有规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且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在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所以我们不能仅把自然看作人类征服和掠夺的对象,而应该把人看作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观念。
其次,生态文明包括一系列为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和建设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与人们在生态文明观念指导下和生态制度的规约下所采取的生态实践活动。所以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角度,遵循自然界动植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用生态学的方法去解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之一,可逐渐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使我们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科学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不仅要积极倡导进步的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而且要推进生态文明意识在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延伸。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要走“绿色化”、无害化道路,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所以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二,城市建设
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效益观、消费观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行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城市经过规划、建设后投入运行并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只有做好生态文明,才能使得整个城市系统得以稳定点的运转和发展。
其次,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所以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也必然成为当今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城市个性集中体现于城市建筑,城市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绘画、实用的雕塑,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和谐统一,是一个城市个性最直观的表达,是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时代风格、崇尚理念在建筑上留下的烙印。不同城市的建筑体现着不同城市的文化韵味,并在城市的演进中日益积淀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其中城市文明多品位。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向上的科学人文精神,永远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包容性决定了城市文化建设的多元性。在推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人文素养,在追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协调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城市风采。
城市文化的核心在于广大市民的人文素养。应从塑造城市精神的全局着眼,从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的细节入手,从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整体抓起,用文化环境感染人,用文化行为带动人,以此提升城市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
综上所述,城市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为基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此城市的发展也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三,生态文明是构建城市建设的基础与根本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固然是每坐城市运行与发展的理想方向,但自然的和谐并不是绝对的和谐,而是有“冲突”的和谐,即一种动态的平衡,它既包含合作,也包含斗争,表现为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即人与自然系统各要素间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不过这些或对立或互补或一致的“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形成的合力能保持在可承受的生态稳定阈值或生态稳定空间内波动,即每一个系统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从局部、短期看是动荡的、不平衡的,但从整体、长期看,是一种“发展过程的稳定性”,从而保持系统整体持续稳定,达到整体协同进化、发展。文化建设既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保障力量。但从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整体情况看,普遍存在着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一些城市在现代化的名义下,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城市形象变得千篇一律,直接影响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质量。要正确引导城市发展,科学提高城市品位,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以形成和强化自己城市的特色。
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它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人们已不再单纯看发展速度和国民生产总值,还要看城市环境和文化品位,以此来判断城市的综合实力,是否可持续发展。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文化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品位的城市,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城市。
生态城市的形成是社会文明进化的结果,它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进化”的定义,这一“进化”的概念,反映了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理想的终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目标”,或者说是一个协调、和谐的进化过程。这种“进化”式发展过程不是强调发展的数量和速度,而是更重视发展的质量及要素间的协调、平衡,以不断提高其整体质量水平,或者说发展的目标是整体功能的完善。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加注重人类福利、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缓解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弥补自然资源的结构性缺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引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
如今,不少城市都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那么什么样的城市才能算作生态文明型城市呢? “生态文明型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的目的就是保证经济、社会、环境各系统的协调性和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型城市应满足以下一些标准: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等等。
大力提倡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同时,也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两大战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贯彻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还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文明型城市,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21世纪是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下一轮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从一个城市来说,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已成为下一轮城市竞争的焦点,城市管理和文化建设,是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保持城镇健康发展的保证。要在城市管理中强化生态理念,注重生态平衡,正确处理建设生态文明与繁荣文化事业的关系,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
为此,需要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把资源消耗、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使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效益,保护资源和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通过广泛宣传和深入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的资源环境意识,促使人们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理念,树立珍爱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绿色文明消费的理念。同时,要不断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各种宣传和推进活动。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和中华环保基金会已经共同开展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项目”活动。通过理念宣传与实践互动,在城镇建设中强化生态理念,通过促进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城镇建设,在规划、建设、管理、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只有在城镇建设和管理中全面贯彻和实施生态文明,城镇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工作,集中力量进行突击是必要的,这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局面。但如果不能做到坚持不懈,成果就难以巩固,目标就难以实现。同样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基础。它不仅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仅能够保证人类有个舒心的生活环境与良好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能够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际和谐。目前,我国不仅要致力于自身发展,而且作为一个大国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我国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回应国际社会在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上的关切,致力于与国际社会一起通过协商与合作解决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美丽的城市、温馨的家园。文化兴,经济兴。
在进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给予了文化更多的关注和厚爱,文化也必将带给人们更多的回报。文化改变着我们的城市,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将使城市内涵不断丰富,品位不断提高,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