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27】2016国考申论专项练习——阅读理解三治理露天焚烧秸秆
申论专项练习——阅读理解能力
说明:本专项练习材料包括给定资料和问题两部分,请认真阅读练习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练习时间为30分钟,满分为10分。作答完毕后,可以根据参考答案进行自我评估。
一、给定资料
①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月1日下午表决通过了《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从2015年5月1日起,湖北省行政区域内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并推进其综合利用,以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②人大作出的决定,真的能够禁住农民手中的火?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滕鑫曜介绍,“堵”只是决定的一个方面,“疏”才是核心。如何“疏”?决定要求湖北省各级政府“综合施策、以用促禁”,推动秸秆利用肥料化、原料化、基料化、饲料化、燃料化。
③ 有人纳闷:千百年来,以农耕为主的中国,农民一直用秸秆生火做饭,为何没有雾霾影响?为何直到只有最近几年,才陡然成“灾”?
④“30年前我家在农村,那时候秸秆按需分配到户,用于生活能源。后来生活水平提高,农户用上煤气、沼气了,秸秆就被冷落。如今农民烧秸秆,是一种无奈之举。”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邓干生介绍,农民们本身有不烧秸秆向往蓝天的意愿,只要加以引导,给出有效的综合利用途径,禁烧并不“痛苦。”
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祁士华解释说:“过去农民在炉灶里烧秸秆,能够让秸秆充分燃烧,燃烧后秸秆一般冒白烟。如今就一把火烧掉,秸秆往往无法充分燃烧,而未充分燃烧的秸秆,释放出的气体呈黑色,其中含有大量的细小黑碳,这种物质与湿度较大的空气结合,就容易形成雾霾。”
⑥武汉纺织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赵然认为,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大气的承载力已经大不如前,热电厂、化工厂等企业排放的废气,加上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等,这让大气环境的承载力达到一个极限,突然这个时候焚烧秸秆,自然就出现严重雾霾。
⑦省环保厅污防处处长兰国祯也认为,除了环境承载力和烧秸秆的方式外,季节气候也有一定关系。他说,夏秋两季正好是农民抢下一季的农作物的时候,集中焚烧秸秆时,恰巧遇到扩散条件比较差的时间段,就也容易突发重度雾霾。
⑧省人大代表、襄阳市老河口市李楼村春雨合作社支部书记姚凤君:调研走访发现,农民也知道秸秆不该烧,也深知其危害,但是习惯根深蒂固。执行秸秆禁烧,需要政府从政策和财力上予以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秸秆进行回收利用,农民可以通过销售秸秆获得一定收入,实现多方共赢,这样才能发动农民广泛参与。
⑨省人大代表、监利县县长黄镇:去年我们在4个镇79个乡推行秸秆禁烧,获得了一些经验,落实禁烧,需要让秸秆的集中收储、运输、人工等成本降下来,提高综合利用附加值,让农民感受到实惠,才能提高积极性。
⑩省人大代表、湖北中和信律师事务所律师曹亦农:去年十一长假,我和家人开车去河北玩,返回经过河南的时候,刚好遇到烧秸秆,高速公路两边延绵不绝的火光、烟雾,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味道,中途加油的时候,完全不敢下车。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还是要充分强调综合利用,仅靠农民自觉、增加义务是不可行的。要强化政府的职能,财力、优惠政策要跟上,用市场引导农民放弃传统落后的做法。
二、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给定材料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简明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2分,50字以内)
2、让农民得到实惠,才能提高禁烧效果。仔细阅读材料,请从材料中提炼出几种观点意见。(4分,不超过150字)
3、如果将给定材料划分为三大部分,你将如何进行段落层次划分?划分后,请简单阐述出每部分的含义。(4分)
第二篇: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与治理建议
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与治理建议
作者:徐培华 程兰芳 夏 明
随着夏收时节的到来,部分农民图省事,一把火将秸秆烧了了事。近日来,我市市区多次被烟雾笼罩,空气既刺鼻又呛人,这些烟雾的导火索是市区周边一些村民连续焚烧秸秆造成的人为烟雾。秸秆露天焚烧带来的危害是:
1、污染大气环境。秸秆露天焚烧直接导致大气污染。每逢夏秋季节由于秸秆的大量焚烧,导致空中悬浮颗粒数量明显升高,焚烧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降低大气环境质量。
2、危害身心健康。秸秆焚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和悬浮颗粒等物质。秸秆焚烧区域、时段均相对集中,大量烟雾对中老年和儿童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造成很大影响。
3、威胁交通安全。露天焚烧带来最突出的问题是产生大量浓烟,如气压低直接影响到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构成潜在威胁,已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公共秩序,直接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4、火灾隐患重重。野外集中焚烧秸秆时,加速空气的对流,增加风速,容易改变风向,还会产生飘浮于空中的“火团”,人为难于控制,容易窜至院落和田间,引发房屋、农作物的火灾,造成人、畜伤亡,农作物、财产损失。
5、破坏土壤结构。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秸秆禁烧到底难在何处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农忙时劳动力紧缺和秸秆利用率偏低,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原因,目前农村大多是老人。由于体力有限,为抢农时,一些农民只能一把火把秸秆烧在田间。因此,笔者建议:
一要领导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对秸秆禁烧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落实属地管理和行政领导负责制,坚持落实责任、严管重罚、宣传引导、综合利用不动摇,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二是实行秸秆禁烧责任制。坚持属地管理,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秸秆禁烧工作;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对秸秆禁烧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特别是造成一定损失或严重后果的,要给予严肃处理。三是坚持堵疏结合,搞好科学综合利用。坚持因地制宜、堵疏结合,积极帮助农民为秸秆找出路,大力推广农业新机具,引导农民推广使用农机新技术,搞好秸秆直接还田、秸秆青贮、秸秆打捆和秸秆集中定点存放。四要加大秸秆禁烧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以及全面禁烧秸秆的重大意义,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途径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广大群众禁烧和综合利用秸秆的自觉性,形成秸秆禁烧的强大舆论氛围。五是给秸秆找出路。彻底解决秸秆禁烧问题的关键在于给秸秆找出路,焚烧秸秆年年禁,农民年年烧,这似乎已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难题。据调查,全国每年大约有39亿吨的秸秆在田间烧掉。对于焚烧秸秆的行为,政府采取的是堵的方式。实现秸秆禁烧,关键要从源头上、根本上想办法、出政策,给秸秆找出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奋斗目标要一步一个脚印,建设新农村不是一句空话,需要解决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给农作物副产品找出路,使之变废为宝,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政府应想方设法,加大研究和投入力度,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普及秸秆的再利用技术,做到既保护环境又使农民获益。近年来,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希望广大农民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成绩,杜绝焚烧秸秆,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苏省淮安市委 徐培华
第三篇:申论专项练习四、模考
2014 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
(满分:100 分 时限:150 分钟)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 150 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 40 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 110 分钟。满分 100 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所谓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00 年至 2010 年,城镇人口由 4.6 亿增加到 6.7 亿,城镇化水平由 36.22%提高到 49.95%。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群、都市圈迅速崛起,现有城市 657 个,建制镇 19 410 个,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中国高度重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经过十年的努力,城镇和乡村的住房条件、绿化水平、环境质量、饮水条件等都有极大的改善,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2012 年 8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报告显示,十六大以来我国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保持稳定。报告显示,2011 年城镇化率达 51.27%,专家预测,从长期来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但相对而言,城镇化率每年提高的幅度将会有所减缓,到 2030 年全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8%左右”。
2012 年 9 月 25 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资源型城市与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及棚户区改造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推动独立工矿区转型,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三位一体”推进,着力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难题,带动内需扩大和就业增加,走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近年来,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由大力开发新区演变而来的“造城运动”备受争议。中原某城市,上世纪 90 年代风风火火地在西边建了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结果只留下了许多烂尾楼,杂草丛生。这个世纪一开年,又同样风风火火地在城东边大兴土木。当然名字不叫开发区,改叫 CBD 了。
对于一个县级市来说,江西丰城新区建设也确实是“大手笔”:规划总用地 3.3 万亩,目前已征用 1.1 万亩,“预征”7000 亩。新区的新城大道宽 100 米,紫云大道宽 80 米,人民广场面积达 176亩,当地群众形容丰城新区是“道路超过北京三环,广场超过天安门广场”。
陕西省扶风县违规圈占农民良田 1000 多亩建设“新区”,由于规划不到位,一些肥沃的良田成了荒草地,宽敞的马路成了晒麦场。除了几家政府机关入住外,耗资近2 亿元建设的“新区”内冷冷清清,如同一座“空城”。
记者发现,受利益驱动和以 GDP 为考核标准的政绩观影响,一些干部对占用土地的欲望仍然非常强烈。“由于现行干部考核机制存在缺陷,在一些地方官员眼中,‘政绩是硬道理’,所以这些干部不再仅靠直接抓企业来带动 GDP 以及就业的增长,而是更多地瞄准了‘造城’的理念,通过政府集中土地再公开招标拍卖吸引投资的方式,不仅使自己所在的城市短时间内‘旧貌换新颜’,而且直接增加本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和 GDP。”社科院一位专家如是说。1
“造城”,在一些地方如火如荼地进行。但上述种种迹象表明,“造城”并没有给很多地方带来预期的繁荣,反而造成越来越多的“空城”。因此,有专家一阵见血地指出,“不唱‘空城计’就是尊重 GDP”。
“部分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县城再按这样的模式发展房地产,恐怕在扩张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崩盘。”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说。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资深研究员王梅说,“现在很多地方建的新城,没有交通枢纽或者产业支撑,在没有合理需求的前提下,为了建设而建设,很多是面子工程。”
“新城建设其实有很成功的例子,比如上海的浦东”,王梅说,关键在于要科学论证。一些中西部城市,三、四线城市都是人口流出的地方,“这些地方再建一个新城,不是浪费吗?”
卖地建房的开发模式,除了催生房地产泡沫,加重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还消耗着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届政府卖下届政府的地”的现象在一些地方非常突出。此外,一位专家指出,部分地方政府将城镇化看成一次圈地“良机”,以新城建设的名义,将大量农业用地划为建设用地,造成土地使用效率下降,侵占耕地、侵害农民利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要解决“空城”现象,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顾文选建议,必须抓好两个点,即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M省历届省委1995 年就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的浙江省发展至今,一些小城镇已非常成熟,甚至发展成了初具规模的小城市,而这些小城镇大多是依靠中小企业的成长和非农就业人口的自然集聚形成,既有产业支撑又有人口支撑。
3.2012 年 27 个小城市 GDP 总量达到 2131 亿元,占全省比重从试点前的 5.58%提高到 6.16%。财政总收入超 280 亿元,镇均超 10 亿元,占全省比重从试点前的 3.77%提高到 4.38%。镇均建成区常住人口达到 10.3 万人,城镇化率从试点前的 57.2%提高到 62.8%。
得益于工业化、市场化的迅速推进,浙江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改革开放之初的 1978 年,浙江城镇化水平仅为 1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4 个百分点。2012 年,浙江省城镇化率达到 63.2%,这比全国平均水平52.6%高出近11 个百分点。
在这个过程中,、省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城市化战略。1998 年,时任省委书记的张德江同志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加快城市化进程。2006 年,时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全省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市化道路。2012 年,时任省委书记的赵洪祝同志在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海上浙江”和“山上浙江”是浙江经济增长的“两极”!浙江省山区拥有全省绝大多数的森林资源、一半的水资源、80%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60%的 5A 级旅游景区和大量有待开发的低丘缓坡。近年来在贯彻沿海开发战略的同时,也日益重视大量山区落后地区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财政、税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以推动山区加快走上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新路子。与此同时,《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规划(2012—2017 年)》发布,以衢州、丽水、湖州三大省级发展试验区为重点,对包括 53 个县的 8.58 万平方公里山区进行科学谋划。
春暖花开,群芳竞艳,美丽的山区期待“绽放”。衢州,土地总面积 884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面积占 85.4%,平原仅占 14.6%,是个典型的“山区市”。
那么,山里的最大资源究竟是什么?“生态和绿色,这是毫无疑问的。”市党代表、柯城区七里乡上村村大学生“村官”朱敏的回答掷地有声。因为,这个距城区 33 公里、柯城区最偏远的山区乡,摒弃靠山吃山老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开展“桃源七里”4A 级景区创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全区的倒数跃升至前列。
七里乡是衢州科学利用山区资源的一朵“浪花”。随着一批批游客从杭州、上海等地,走进山区里的各个农家乐特色村,村民们结合生态旅游开发,建成茶室、旅店、山货市场等配套服务设施,游客们看风景、住农家、买特产。村民的房子也因此越建越好,不少人还买起了小汽车。
把村里美丽的田园开发成农家风情生态旅游区,大力发展登山健身游、竹林观光游、山泉休闲游、蔬菜采摘游、文化享受游等农家休闲产业,带动周边农户产业发展,正是山区经济科学发展的好路子,要坚持和发扬。
耀眼的生态环境,不仅在农村“闪光”,它也成了衢州集聚高端要素、高端产业的最大优势。旺旺集团考察华东地区后,在衢州设立乳制品生产基地。正如企业负责人所说,选择衢州不是偶然,而是这里的水经过严格检测后,一系列的高指标引领他们落户衢州。如今,“明旺乳业”经过 8 次增资后,总投资已近1.13 亿美元。
这一江清水,还引来娃哈哈集团投资建设衢州娃哈哈启力饮料有限公司,吉林省都邦药业有限公司也把年产 1.7 亿瓶(袋)大容量注射液剂的项目选在了衢州„„许多衢州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拿到与发达地区相近的工资待遇。
岁的村民向松林,在他的印象中,以前和现在“大不一样了”。以前村里非常穷,靠种水稻生活,现在可好了,居住条件提高了,其他生活所需也“要什么有什么”。向松林认为他现在相当幸福,在城镇化的背景下他们的生活已经比城市好了。他说:“要吃有吃的,要用有用的,平时打打麻将,老年人娱乐娱乐,现在无忧无虑了。现在收入我们比城市人高了;居住的条件我们比城市好;环境也比城市好,城市里污染太严重了。”
4“《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经省政府批复发布,在‘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中,省发改委、省能源局将安排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 个,总投资 407 亿元。”市党代表、市发改委主任傅炎康介绍,这无疑为衢州绿色发展提供了项目支撑,为此,衢州的项目工作必须更加突出转方式调结构、重点区域带动、重点投资领域,让工业之“绿”更耀眼。
.田还是这片田,衢江区莲花镇红艳草莓产销班班长徐六泉,却心潮澎湃地感受到了这片田所迸发出的活力是如此强劲有力。
徐六泉的草莓产销班,位于总面积达 10平方公里的衢州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有连绵近100 万平方米的钢构大棚。如今,大棚内的百合花、葡萄、草莓、蔬菜和西瓜,每亩纯利润分别达 5 万元、1.8 万元、2 万元和 1 万元。在园区,85%的田属于“万元田”。不尽如此,一年前组建了研发团队,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其产业附加值,我们要向“喜洋洋”学习,从动画片大卖到现在毛绒玩具、学生文具、衣服品牌连锁等形成一个产业链发展。
“你是个魔法师,哈利。”10 年前,这句话决定了一个英国小男孩非凡的电影人生之旅,也开创了一个创富传奇——10 年间,时代华纳公司将罗琳的畅销书《哈利·波特》变成了一个横跨电影、电子游戏、玩具、主题公园等多个领域的一项产业。曾有数据统计,“哈利·波特”是一条带动经济规模达 2000 亿美元的巨型产业链。在这条产业链中,衍生产品的收益就占到总量的约 70%。
2007 年下半年,“宝岛农业”落户莲花流转土地 675 亩,拉开了莲花发展现代农业的序幕。如今,全镇 3.1 万亩土地,已流转 2.2 万亩;在衢州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已入驻 15 家企业。其中,浙江九九红玫瑰观光园,推出的特色玫瑰观光游,承办婚宴等活动,徐六泉说:“玫瑰园推出的承办婚宴活动,在一片花海中完成结婚仪式,非常受当代年轻人的欢迎。这样不仅低碳环保,而且很有纪念意义。”不仅带动周边农民致富,让农民尝到甜头,玫瑰园的规模又扩大了 6000 多亩,徐六泉说道,同时,企业研制开发的玫瑰化妆品系列产品,也将于 2010 年 3 月初上市,从纯粹的种植迈向商业大道。
5.10 年前,范正荣告别位于海拔 800 多米高山上的大源乡方山岭自然村,下山移民,和乡亲们一头扎进茶产业这个大市场,最终创立了一家“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浙江振通宏茶有限公司。
“发展山区经济,没有人才很难。产业发展需要人才、基地建设需要人才„„”每吸引一个海外领军型人才,就可能带动一个产业,带来一个项目,建立起一个龙头企业。2008 年,金融危机之时,衢州市创造性地出台了“四个一百”引才政策,立即吸引一批领军型人才来衢“报到”,一批重点项目列入重点资助和联系跟踪范围。养土蜂,一个木桶蜂箱只能采收三五斤蜂蜜,往年仅是江山市碗窑乡天井村农民作为贴补开支的零星收入来源。可如今,传统的土蜂,却开始为蜂农“采”来年均 6000 元的收入。变化,缘于市党代表、江山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汪礼国,将最新研发出来的土蜂养殖技术,带进了山区。
未来的发展靠创新,如果说,少量的专业人才、领军人才尚可以引进,那么整个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依赖于全民素质的提高,依靠团队的力量。市党代表、江山市凤林镇党委副书记钟炳根说,就新农村建设而言,塑造新一代农民是当务之急。人才的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村民吴洪量,因为忙于在厂里打工,便将家里的 3 亩多承包田全部交给了当地一家合作社打理。如此一来,吴洪量只需要付点费用,便不用再为这 3 亩田的育秧插秧、病虫防治、抢收抢割等忙碌。
“只等着到时候拿收下来的谷子就行了。”吴洪量说:“聘了合作社的专业农民帮我们种田,自己就不必再为工作和农活时间冲突而烦恼了。”
不仅仅是黄家县,在浙江省许多地区的田间地头,都出现了这样一批专业农民,他们或是自己从事种养殖业,或是专门为无暇顾及田间生产的村民提供农业服务。在七成以上农村劳动力已从事非农产业之后,在浙江当“专业农民”成了一个不错的职业。
6.流动,是一个社会和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所在。城镇化的发展,使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2011 年,我国城市人口历史性地超过农村人口,流动人口规模为 2.3 亿。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为了生活”,他们来到城市,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难以在工作地“居住”下来“生活得更好”。岁的陈亮来自山西农村,一年前来到北京,目前在建筑工地里做保安,油滑,语气里多少带着玩世不恭,“你若问年轻人想不想留北京,那肯定都想,现在的年轻人野着呢,但留得下吗?”“房子那么贵,就这楼,6 万 5 一平。”他边讲边指着工地上的在建楼房称。问到有医保吗,他一声哼笑:“工资都不给,还医疗保险?”
东小口村有三所打工子弟学校,这是其中之一东方红学校,另外两所是明欣学校与振华学校。在城镇化过程中,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无疑是最急待解决的问题。教育的不公平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固化,农民工的孩子渴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想法近乎是种奢望。
7.321 国道,起点广州终点成都,因每年大量农民工往返闻名。在这段旅程上,有农民融入城市的一道道障碍:户籍、定居、福利、教育„„这些障碍不解决,农民工摆脱不了漂流的宿命。
从事建筑、装修、低端服务业的他们,在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在住房、社保、子女教育、公共服务方面却始终无法享有与城镇人口同等的待遇,要说在城市定居,对他们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的梦,除了惦念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跟老人,现实的制度约束造就的他们与城市的格格不入恐怕才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记者途遇路边休息的一家三口,在交淡中得知他们在广州一所大学附近开奶茶店,随大学放假,他们也有幸提早回家。小孩刚满一岁,用毛毯包裹地严严实实。他们说,每隔一个多小时,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因为怕摩托车的发动机受不了。
他们算是境况不错,从写满笑意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对今年收入还算满意,在广州郊区租有一室一厅。问到家乡的情况,他们说家乡出来打工的人很多,因为家里种地不赚钱,土地现由父母打理,自种自吃。正如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农民工一样,问到他们希不希望在城市定居,他们先是对这个想法不可置信地一笑,然后几乎不假思索地笑答:“怎么可能啊,家里还有地跟老人呢,住在城市那就分不着地了,农民是要有土地的。”
我们离城市有多远?城镇化,在路上...三、作答要求
(一)结合给定资料,归纳概括衢州发展山区经济做法。(30 分)
要求:准确,内容周全,条理清楚,不超过 500 字。
(二)“造城运动”在一些地方如火如荼地进行,请结合这一现象,谈谈你对“给定资料2”提到的“不唱‘空城’计就是尊重 GDP”这句话的理解。(20 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得当,不超过 300 字。
(三)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阅读“给定资料”中农民工进城和返乡的相关案例,请结合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思考,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50 分)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条理清晰。800~1000字。
第四篇:2011年国考面试热点 焚烧秸秆与环境问题
2011年国考面试热点:焚烧秸秆与环境问题
作者:华图教育 来源:华图教育 更新时间:2010-12-31 14:472011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预测:焚烧秸秆与环境问题
一、新闻背景
2010年10月18日来自河南省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等部门的消息称,今年内,河南省将建立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接收系统,该系统建成以后,将全方位监控河南秸秆焚烧点,从而明显提高火点监测的次数和时效。
河南省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河南省气象科研所的专家通报了今年10月中旬全省的秸秆燃烧监测情况:自6月4日监测到首个秸秆焚烧点以来,到10月15日,共监测到较为明显的秸秆焚烧火点313个次,较去年同期(609个次)明显减少。其中10月9日最为严重,除豫西地区的能见度好一些外,大部分地区烟雾笼罩,今年秋收秸秆焚烧火点主要分布在驻马店、周口、漯河、平顶山等地区。
二、思路点评
焚烧秸秆危害多多,是我们应绝对制止的行为。其已经不仅严重危害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莫大损失。为此,我们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焚烧秸秆的行为再发生。
三、答题框架
1.焚烧秸秆的危害
首先,焚烧秸秆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其次,容易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三,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第四,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第五,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第六,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一个地区的环境形象是最大的破坏。
2.焚烧秸秆屡禁不止的原因
目前秸秆禁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年年讲,年年抓,但屡禁不止,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1)秸秆无出路;(2)群众环保意识弱;
(3)综合利用不普遍;(4)农用机械不到位,机械还田费用高。;(5)应用上还或多或少存在问题;(6)依法禁烧难度大。
3.应对措施
秸秆禁烧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增加农民收入,杜绝秸秆随意焚烧,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安全,特此建议:
(1)明确责任主体。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当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中。
(2)全面启动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生物腐熟还田、秸秆养畜过腹还田、秸秆燃料和能源化利用、新型耕作农艺、秸秆培育食用菌、秸秆工业原料开发、秸秆储运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秸秆技术和工程。尽早建立秸秆收集体系,设置秸秆集中堆放区,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产业化格局。
(3)加强宣传与培训。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及秸秆禁烧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秸秆自觉性。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服务组织的作用,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科技示范基地,提高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技能。
(4)健全秸秆禁烧奖惩制度。各级政府应当健全秸秆禁烧奖惩制度,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落实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问责。
(5)建立督查组织与法规。以乡、镇为单位成立秸秆禁烧督查组织,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严防死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实时定位监控,对于在田间、地畔、路边、河渠、林带周边等随意焚烧秸秆,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责令改正并进行重罚。
第五篇:2014国考申论材料分析三法则
2014国考申论材料分析三法则
分析题在国考中考察力度还是很大的,尤其是省部级的考试中,尤其侧重于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何谓综合分析能力呢?国考大纲中是这样描述的:“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从国考大纲中,我们不难看出,综合分析能力其实是和阅读理解能力紧密相连的。首先通过对给定资料的阅读,搜集资料中的相关信息,在对此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其次,分析过程中,要注重多角度的思考资料的内容,即分析要全面、多角度,建议考生多用辩证思维方式分析问题。最后,别忘记给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提出合适的对策。因此,在做分析题的时候请考生牢记几个法则:
表达观点要准确。分析题中考察最多的题型就是依据材料中给出的观点、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通俗来讲,也就是你是如何评价材料中的观点或现象的?无论是观点还是现象,我们从性质上区分一下的话,无非就是肯定的、否定的、辩证看待的三种态度。因此,在做这种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观点亮明,表达观点要准确、清晰,不能模棱两可。支持材料中的观点、现象的,表达观点可以为“这……是值得肯定的。”反对材料中的观点、现象,则可以用“这……我认为应该持反对态度。”如果材料中的观点、现象有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的,表达观点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如“对……我认为是偏颇的(有一定道理、需要辩证看待的)。”
辩证思维最稳妥。国考当中,因为出题是比较严谨的,所以一般情况下,用辩证的思维是最稳妥的。也就是看问题要分两面看待。即要找到这个观点、现象的合理的地方,或者说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尽量围绕题干中的这个观点、现象找不合理的方面,或者说存在的问题、危害性等。当然,如果理论性材料,官方的态度已经表达的非常明确,那么我们尽量依照官方的表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的试题中,对待搬迁这件事,官方的态度是很明确的,是支持搬迁的,那我们在表达观点的时候也是要认同搬迁是件好事。即使材料中确实出现了搬迁存在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策的形式把问题表现出来即可。除此之外,如果材料中,官方的观点不是那么明确,我们可以默认为辩证看待。这种最稳妥的方式。
提出对策来收尾。在国考大纲中,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分析能力还要求我们要做出推断或评价。因此,为了保证我们分析过程的全面性,我们需要在分析题的结尾简单提出处理这个观点、现象的对策。即,以提出对策作为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