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2011-12-30 16:12:38)
转载▼ 标签: 分类: 党派人生
杂谈
大如小城,小如街市,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的韵味,虽偏居一隅,却从不乏人气,这是世界各地特色小镇留给乐游者们的最深印象。由于特色小镇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备受青睐,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小镇强劲的旅游功能及由此带来的自身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受此吸引,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开始看好特色小镇带来的综合效应,纷纷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借助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东风,先后启动特色小镇工程:四川中法风情小镇——白鹿镇,六月开始迎客;牡丹江市与房企合作,投资百亿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旅游小镇——镜泊小镇,进展迅速;北京,在2011年,把特色小镇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纳入城乡统筹发展总体思路加以实施,等等。
值此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化生态岛”建设和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大好时机,打造一批具有崇明产业特点的生态型特色小镇,助推海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强海岛发展后劲,已成为当前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社会各界也予以广泛关注。为此,我们民进崇明县委专门组织力量,就此深入调研。在充分调查研究、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崇明“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形成了初步设想,以供政府决策参考。
一、特色小镇在崇明生态岛建设中的独特意义
当前,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成效已逐步显现,社会经济发展稳健。但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生态岛建设的长期性与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改善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解决缓慢,海岛经济产业发展空间狭小问题依然存在,产业支撑相对乏力,海岛经济发展缺乏持续后续力等。特色小镇的建设,对崇明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在现代化生态岛的打造中,将会起到缓解突出矛盾、增强发展后劲、丰富发展内涵的独特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崇明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留存小镇众多,但这些小镇大多有着外貌破旧,功能配套不全,各类设施不完善,商业不发达,周边环境差等缺陷,与群众理想中的居住、生活状态相去较远。
特色小镇的建设,由于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打造,无论是环境设计、建筑外观、功能布局、能源利用,还是生活设施、现代服务,都从现代化、人性化的角度着手建设,这必将大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位,真正让群众感受到生态岛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壮大实业,提升地方经济实力
国内外许多成熟特色小镇的运作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与产业规划统筹考虑,小镇的繁荣,必须有产业去支撑。我县农、林、渔业等资源丰富,仪器、仪表、轻工机械等制造、加工、贸易产业链拓展空间广阔,药材的种植、研发、销售大有可为,养殖业、种植业、海洋捕捞业等发展潜力巨大,每一项产业的培育和功能的发挥,不只是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强小镇的发展后劲,进而提升我县整体经济实力。
● 提升旅游品牌,繁荣现代服务业
国外许多特色小镇往往以动人的风景,或以迷人的花香,或以其数百年的沧桑故事,或以活色生香的艺术氛围,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而繁荣一方经济。我县虽然小镇众多,但由于功能定位不清晰、小镇风貌无特色、人文风情不诱人、承载能力差等因素,难以在发展生态旅游中起到助推作用。特色小镇的建成,将成为崇明旅游新的聚焦点,将使目前的生态物质游,向生态文化游延伸,从而增强崇明旅游业的活力和内涵,提升旅游品牌,并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全面繁荣。
●增强商贸活力 商业设施完善,产品有特色,几乎是所有特色小镇的共性。目前崇明许多小镇,由于缺乏特色,难以与旅游业融合,所以商贸业“发育”不全,除满足居民日常所需外,难有活力。特色小镇的“特色”经营,以及有旅游业的带动,必然地培育出活跃的商贸业,把崇明的海产品贸易、特色农副产品贸易培育成崇明的一大支柱产业,以加速富民强县的进程。
●丰富海岛发展内涵
2005年上海市发布的《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中指出,现代化生态岛建设不但要进行绿色产业体系建设,还要建立绿色消费模式以及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这充分说明,生态岛打造,其实质是要打造一种“生态文化”。海岛的发展需要物质层面的发展,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发展。
崇明是一个农业大县,虽然集镇众多,但由于其功能不全,难以形成清晰的“城镇文化”,依然以农业文化为主。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标志,它的诞生与发展,也是一种文化形成与发展。没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生态岛是缺乏吸引力的。崇明特色小镇的建成,将使“小镇文化”更为清晰,为海岛发展注入新的内涵,使崇明未来更具吸引力。
二、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及宜建形态
功能定位特:色小镇将适应大休闲时代的发展趋势,按照提升崇明资源品质和旅游品牌、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内在要求,建设综合性、多功能、多业态的小型旅游区和生态居住区。重点发挥“三大功能”:生态居住功能,旅游、度假功能,产业培育功能。
宜建形态:结合崇明产业分布和人口分布特点,按功能区分,崇明未来最有潜力的小镇主流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民居生活—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三位一体”模式和休闲、商务、度假等“驿站”模式。
前者,以独具特色的民居、公共建筑和配套特色商贸业为“壳”,以特色民俗文化、生活文化为内核,以周边特色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特色农业、特色渔业等)综合利用为补充,以具有区域特征的特色产业为支柱,形成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旅游、产业等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风格和既能自适、协调发展,又可承接规模旅游的特色格局;后者,以生态元素纷呈的特色建筑(如古色古香的民族建筑或风格别致的欧式建筑)为“巢”,吸引各类符合小镇预设功能的特色经营者(如商业、商务、运动、娱乐及度假酒店、各类馆吧等经营者)和部分富裕人士“进驻”小镇,打造成可供大众休闲、娱乐、度假的“驿站”,以及可供商务等特别活动的“基地”。
两种模式各有侧重,但并非完全绝对,根据需要,可以适当融合。
三、特色小镇的打造原则
(一)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
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其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因此,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镇的首要原则。
●保持鲜明的地域特色。崇明江、河、湖、海齐全,水资源丰富,特色小镇的打造应体现“水乡”的地域特色。
●保持鲜明的产业特色。崇明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林、渔资源丰富,特色小镇的打造,把所在地的产业优势糅合进去,着力培育支柱产业,或“农”,或“林”,或渔,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
●保持鲜明的生态特色。茂密的生态林、发达的生态农业基地、绿色产业体系、生态型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低碳的生活方式,决定了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符合“现代化生态岛”的建设目标,保持其鲜明的生态特色。如在环境设计、建筑设计、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循环经济等都要注入“生态”理念。
●保持风格的独特性。不同区位、不同模式、不同功能的小镇,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都需与其产业特色相匹配,一镇一风格,不重复、不趋同,确保特色的唯一性。
(二)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性、鲜活性
乡土文化是“小镇文化”的内核,也是小镇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只有外壳,而无鲜活乡土文化内涵的小镇是难有生命力的。所谓“原生性”和“鲜活性”,是指用独特的自然风貌、生活习俗和人的生产劳动等社会性生态元素,诠释小镇文化传统。崇明可供挖掘的乡土文化十分丰富,如纺线、织布、蒸糕、做圆子等生活文化,土布服饰展示、传统婚庆仪式等民俗文化,推铁环、踩高跷等游戏文化,等等。只要善于开发、善于利用,就一定能够让小镇散发诱人芳香
(三)务求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国内外许多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结合产业规划统筹考虑,这样才能有望保持小镇持久的繁荣。目前,崇明许多小镇功能的衰退,便是一个反面例证。
生态岛的功能定位,限制了不少产业的发展空间。正因为如此,选择和培育一个适合小镇自身发展的产业,更显重要。一个有活力的产业,能凝聚人气,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同时能促进就业、繁荣市场。崇明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把农业、渔业、林业、商贸业,以及饮食等各类服务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全面规划,选择适合小镇发展方向的产业做强做大,逐步发育成为小镇发展的有力支撑。
(四)赋予小镇生态旅游功能
与传统小镇相比,特色小镇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聚居形式和生活模式而存在,同时还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贸易、休闲、度假的场所。因此,从道路、交通、环境、建筑风貌,到功能布局、各类设施,从休闲、娱乐,到餐饮、商贸,在充分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外,一切要从打造生态旅游小镇的思路出发,精心打造,务显“特色”,使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成为小镇赖以发展的产业之一,为小镇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
(五)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点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是标新立异,不是政绩工程,其根本目的是为改善民生。因此,小镇的打造不但要体现现代化、生态化,更要体现人性化。小镇的发展模式,不但要服务于生态岛建设的大局,更要为百姓生活谋利益。由于特色小镇一般选择远离现有繁华城镇,因此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都要服从于人性化的设计。只有把改善群众生活作为打造特色小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才能体现小镇打造的真正价值,创造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生态宝岛。
四、特色小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统筹思维,系统设计
特色小镇的建设,耗时、耗力、耗钱,其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崇明的发展步伐和崇明几十万群众的生活状态,关系重大,必须着眼城镇化、一体化要求,统筹思维,系统设计。
从小镇的功能定位、分布、产业发展方向到具体的数量、规模,从特色小镇建筑风格、功能设计、配套设施到文化挖掘,“特色”打造,从筑巢引风到招商引资,从规划建设到管理服务,从小镇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到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都要系统思考,系统设计,以充分体现服务于生态岛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宗旨。
(二)合理布局,试点先行
崇明三岛均为东西狭长的岛形特点,为避免同一“纬度”上的资源浪费和小镇风格和功能的趋同性,宜在东西向“经度”上,依据不同地理环境,合理布点,明确重点。建议首批重点打造以下三座(类)特色小镇。
东部地区——重点打造国家级渔港小镇
利用国家级渔港获批的契机,率先在崇明或长兴东部地区,利用海洋捕捞业的产业优势,着力打造一座“三位一体”模式的“东方渔港”类小镇,也为其它小镇建设积累经验。
小镇设计以渔业旅游资源开发和海产品贸易及海洋饮食文化打造为特色,以海洋捕捞和海产养殖业为产业支柱,最终形成一座自然风光旖旎、建筑风格鲜明、渔家生活气息浓厚、海产品贸易繁荣、产业支撑坚实的生态型旅游渔港小镇。
为增强小镇旅游功能,可配建独具海洋文化内涵的“海洋渔具展览馆”、“海产品养生博览馆”等类型的特色馆。在此基础上,开发好周边可利用森林、湿地、海产养殖、海洋垂钓、浅水泛舟等众多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形成一个更大范围的“渔家乐”旅游圈。中部地区——重点打造欧式风情的“驿站小镇”
中部地区,森林公园一带,生态林密布,空气纯净。农家乐、各类休闲农庄和度假小区广播其间。然因分布过密,功能雷同,缺乏特色,而难聚人气,资源浪费严重。
为带动周边旅游业,促进中部“绿色生态旅游圈”的形成。建议在森林公园一带,重点打造一座欧式风情的“驿站小镇”。
该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茂密的树林,森林公园内高耸的欧式建筑,为风情小镇的打造创造了“先天”有利条件。
设计上,以湖、河、林为建筑背景,为欧式建筑为硬件建设主体,以西方“休闲文化”打造为内核,周围配以西方特色的运动项目(如高尔夫球、足球、网球等)场地,建成一个独具异域风情的特色小镇。各类液体小吧(酒吧、咖啡屋、茶座等)特色度假屋(森林小屋、湖心小居等)、各地名食和特色娱乐、特色运动,是小镇最魅力所在。
西部地区——重点打造特色农业生态小镇
现代化生态农业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和重要标志。西部绿华镇地区生态农业颇具特色,有着筹建农业类“绿色小镇”的独特优势。
“绿色小镇”,适宜采用如前所述“三位一体”打造模式。小镇可以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展示、绿色果蔬贸易和特产经营为特色,以农业科技园、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产业支撑,以周边明珠湖等旅游景区为配套景点,打响生态绿色小镇的品牌。
依据各地区域特点,合理布局不同功能的特色小镇,形成互补之势,相互牵引,必然推动全岛旅游业、服务业和相关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三)控制规模,集约打造
规模的大小服从于三个原则:经济原则、需求原则、集约原则。特色小镇的打造,不但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耗费极大,因此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和,控制规模,避免严重浪费资源。此外,由于小镇的打造在崇明还是新生事物,市场认同需要一个过程,加上崇明三岛四面临水,交通不便,作为旅游资源,小镇的市场需求可能不足。加上其它不可测因素,不宜盲目追求规模。经济型特色小镇不但资源利用充分,而且便于管理和调整产业策略,符合集约化原则,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四)政策护航,创新机制
特色小镇的建设投入大,周期长,要确保特色小镇建设的高效、有序开展,必须有政策护航,并实现机制创新。
●设立机构,制订政策
特色小镇建设涉及经济、文化、政治、民生等大问题,必须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实施,并实行政策倾斜。人员配置、资金投入、土地征用、安全保障等,都需要由专门结构去统筹、协调。此外,还要研究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制订相关政策和标准,为小镇建设扫除障碍和隐患。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建设资金保障机制
特色小镇建设投资巨大,政府必须广辟资金渠道,改革现有投融资体制。
建议在政府参与的基础上,谋求战略性合作,鼓励国内各类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建设、配套工程建设,形成特色小镇建设合力和资金的有效保障机制。
●创新小镇后期业态招商机制,确保顺利“筑巢引凤”
政府须着力创新特色小镇的商业、服务业、文化事业及符合小镇特色发展的其他产业的招商机制和运作机制,确保筑巢后“特色”的快速形成和小镇的繁荣。
●创新小镇居民招入机制
除采取宅基地置换和商品房运作方式,以吸引本地村镇居民和其他区域部分富裕群体入“巢”之外,还可采取动员原有小镇居民“等面积”整体置换等方式,快速聚集人气。此外,在首先满足本地居民入迁前提下,适当考虑放宽户籍限制,接纳外地和外籍人员入迁。部分房源打造成“特色度假屋”出租,以吸引“临时居”。作为一种新举措,特色小镇打造的价值,需要人们要用长远的眼光去认识,功在今朝,利在长远。如能做到大手笔规划,高起点实施,在不久的将来,特色小镇一定会让崇明变成上海最为诱人的地方。
第二篇: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特色小镇”的提出与“新型城镇化”战略颇有渊源。“新型城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相关的文件中。党的十八大对其内涵做了高度概括,并指明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发展方向。随后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深入详细地阐述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新型城市化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互相协调,坚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以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攫取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机会平等为标志,逐步达到减缓和解消城乡二元结构,达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之路(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2013)。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小城镇的发展尤其受到关注。而我国现有的小城镇大多数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自然形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小城镇的发展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在产业升级、科技发展、人才引入、生态环境等方面都面临挑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深入贯彻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特色小镇”应运而生。从创建程序上看,特色小镇采用“宽进严定”的创建方式推进,通过自愿申报、分批审核、考核、验收命名等程序在全省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特色小镇,力争通过3年的培育创建,规划建设一批具有经济社会功能和文化素养的特色小镇。2015年6月4日,第一批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全省10个设区市的37个小镇列入首批创建名单。2016年1月29日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正式出炉,42个小镇入围第二批名单。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浙江特色小镇从提出设想到落实推进,引发了社会、媒体、专家、学者等的广泛关注。正是特色小镇建设备受各界的关注,我们才觉得有必要对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内涵、意义、经验、启示等做一个精要而又系统的梳理。
一、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内涵
“特色小镇”到底是什么?特色小镇是以某一特色产业为基础,汇聚相关组织、机构与人员,形成的具有特色与文化氛围的现代化群落。确切地说,特色小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镇”,它虽然独立于市区,但不是一个行政区划单元;特色小镇也不是地域开发过程中的“区”,有别于工业园区、旅游园区等概念;特色小镇更不是简 单的“加”,单纯的产业或者功能叠加,并不是特色小镇的本质。特色小镇是以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基础,来打造具有特色的产业生态系统,以此带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创新载体。
从特征内涵上看,特色小镇具备四个特征:产业上“特而强”、功能上“有机合”、形态上“小而美”、机制上“新而活”。总的来说,特色小镇不是“镇”也非“大拼盘”,而是发展平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创新载体。
从特色小镇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系来看,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紧密联系。概念关联性:从概念上看,新型城镇化关注的是“镇”的实体概念,而特色小镇关注的是“镇”的功能性概念。但是两者在概念的外延上是一致的,都强调“镇”的概念在产业集聚、经济创新等方面的功能性拓展。
本质同根性:城镇化的本质是实现要素在空间的自由流动,实现农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就地城镇化的概念,更加强调通过地方产业特色,促进城镇的内源化发展。而特色小镇建设也是强调要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通过单个产业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
目标一致性: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在于通过破除城乡二元发展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而特色小镇的建设将对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城乡均衡发展产生重大的意义。从目标上讲,两者具有一致性。
功能趋同性:从功能上看,特色小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施行都将在国家经济转型过程中扮演重大角色。通过产业的集聚优势,促进内需的扩大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两者都能有效破除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
二、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一)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基础
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经典的论述(惠宁,2005)。产业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 ,1998)。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合作中的竞争角度(Stamer,2002)、创新环境角度(Lundva11,2009)、经济增长角度(Martin &Ottaviano,1999),资本市场角度(阮建青等,2011)等来分析产业集群。从历史发展 脉络来看,产业集群理论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分工协作理论,到马歇尔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再到后来的产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以及技术创新理论等。
从特色小镇的特点来看,正是基于某一特色产业的优势才得以推进实施,它的理论基石是产业集群理论。值得注意的是,特色小镇往往是通过一个主导产业,一家大型企业为载体。从本质上说,产业集聚理论为特色小镇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提供了规范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解释。
除此之外,特色小镇与卫星城镇建设也有类似之处。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卫星城镇的发展同时与增长极理论息息相关。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并非都在均衡条件下均衡地发挥作用,增长并非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出现在不同的部门的,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而这些增长极体现在卫星城镇中,就是其中心城市所在。
但是卫星城镇的发展,在后期也遭遇了很大的瓶颈。由于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一般距离较远,很多外围小城镇最后由于要素流动受限,变成了“空城”。与之不同的是,特色小镇往往处于近郊,距离城市中心近,有效地避免了“空城”现象。但是卫星城镇发展的相关理论还是给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了理性分析的思路与视角。
图1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基础(二)特色小镇建设的现实意义
自2003年十六大以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经了多个阶段,小城镇的发展也逐渐得到重视,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小城镇发展依旧面临着一系列瓶颈和障碍:产业结构不合理,重点产业不突出;人才引进困难,科技创新缺乏;管理系统落后,生态问题严重;文化内涵单调,城镇缺乏特色。
而“特色小镇”的出现,很好地规避了这些问题。因为特色小镇与传统小镇有所不同,在形态上,它既可以是大城市周边的独立社区,也可以是内部相对独立的街区,可以共享大城市的社会服务和福利;在产业上,依托某一特色产业,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吸引人才,推动创新;在环境上,要求小镇着力打造至少3A级景区,有力地推动了小镇环境问题的解决。
从宏观层面来看,特色小镇的建设与目前所提出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市民化”、“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等大战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些战略的实施可以通过“特色小镇”这个“抓手”去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又有这些大战略的“保驾护航”。通过这样一种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
同时,浙江特色小镇的建设还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首先,浙江特色小镇发展日趋成熟,己经累积了大量实践经验。其次,特色小镇并非行政意义上的“镇”,推广过程无行政障碍。更为重要的是,特色小镇的发展具有土地要素保障与财政支持。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由各地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及供地手续,对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省里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特色小镇按60%给予配套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从财政支持来看,特色小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这样的政策保障体系,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相关企业和机构申报特色小镇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不额外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切实地增强了在全国推广的可能性。
三、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国际经验
从国际视角来看,关于城镇发展与建设的经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模式:Desakota理论模式(McGee ,1991)、城乡一体化模式(Mike Douglass ,1991)、城市化三维发展模型(Toppeta,2010)、智慧城市模式(Giffin}er et al , 2007)等。而近些年,小城镇模式((Bajracharya,1995)受到重视,并逐渐演化为以某一产业为基础的“特色小镇”模式。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通过产业引领来实现小镇的发展。而这种产业的分布也非常广泛,包括高新技术、金融业、农业、旅游业、工业等等。
这些国际经验对于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最大的启示是,如何利用中国不同地域的不同产业特色来发展特色小镇。中国东中西部虽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有差异,但是各个地区地域特色鲜明,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完整,同时具有非常显著的地理区位优势。中部地区生态林密布,空气纯净,旅游产业潜力巨大。西部地区虽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但是具有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产业特色。由此可见,虽然浙江的特色小镇模式并不一定适合在全国各地简单复制,但是一定可以为其他地区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四、政策建议
(一)一统多动,上下互通
特色小镇的建设耗时、耗力,政府应扮演好引导者角色,统领全局,招商引资,合理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组织等加入到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同时要赋予这些企业、组织足够的自由度,破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制度性障碍,保障组织发展的科学性。要处理好省级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一方统筹,多方联动”的方式,实现上下互通,由下而上反映问题,由上而下传达政策,保障特色小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合理布局,有序推进 特色小镇的建设着眼于“特”。小镇能否建成关键在于能否发掘地方产业特色,能否通过招商引资将企业的发展与地方产业特色相结合。因此如何通过合理布局,设置具有不同产业特色、不同规模的小镇,将成为特色小镇能否成为经济发展引擎的关键。同时,为了保障特色小镇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及时发现小镇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合理建设一批试点小镇,给与一定的政策性支持和发展空间。通过试点小镇的建设,将为特色小镇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三)多重标准,科学评价
从目前对于特色小镇的相关评价体系来看,己经较为完善和完整,但是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大体上要求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建议在后续的评价中,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通过多重标准的设置,更为科学地对特色小镇进行考核。
(四)政策优化,保驾护航
目前对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支持主要着眼于土地和财政两个方面,这是小镇建设最为关键的着力点。同时,地方政府还可以在其他方面探索政策支持的可能性,诸如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创新小镇后期业态招商机制、创新小镇居民招入机制等等。这些机制的引入都将为特色小镇的建设保驾护航,确保不仅能建成特色小镇,更能建好特色小镇。
(五)浙江经验,全国推广
浙江的特色小镇建设为浙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动,也开创了新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浙江可以在总结自身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国。各地区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开展特色小镇的推进工作。这对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转型都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第三篇:**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龙江县头站镇尹波干菜特色小镇
建设情况
头站镇位于龙江县东南部,距县城60公里,北与景星镇毗邻,南与内蒙扎赉特旗相连,齐乌线、景头线贯穿全境,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幅员面积600.71平方公里,人口3.0万,下辖10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全镇拥有30万亩肥沃的黑土地,蔬菜种植面积达2万亩,是龙江县粮食主产区,同是也是齐齐哈尔市蔬菜和干菜的生产基地。
近年来,我们抢抓国家大力培育全国特色小镇的历史机遇,挖掘自身优势和特色,在政策、土地及项目安排上予以扶持,重点支持干菜小镇建设发展。现将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规划
(一)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
头站镇处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腹地,第一积温带下限,年积温在2750℃,年降雨量在400毫米,自然景观优美,生态资源良好,境内三河一湖,水质优良,灌溉水源为瓮泉湖水,水质检测为弱碱水,种植环境无污染,周边绿水青山,半径50公里内无工业企业,是蔬菜种植的“黄金区域”。(二)有突出的特色产业基础。
头站镇多年以来农民就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头站白罗卜、小辣椒远近闻名,近年来,我镇将蔬菜种种植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全镇10个行政村每村都有扶贫小菜园,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主要以小辣椒为主,种植的收益为全镇贫困户分红,农民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和技术,为发展干菜项目奠定了基础。尹波干菜项目基地面积已达1万亩,其中:架油豆2000亩、胡萝卜3000亩、大白菜2000亩、水果萝卜和白萝卜2500亩、桔梗500亩,年产值3000万元,利润1200万元。下一步重点以架油豆、胡萝卜和药食两用桔梗为主栽品种,扩大生产规模,2020年辐射到团结村,基地种植面积计划达到2万亩以上,2021年辐射到南华村、二沟河村,基地面积种植计划达到3万亩以上,2022年辐射到全镇适合种植蔬菜的村,基地种植面积计划达到5万亩以上,占全镇耕地的16.7%。力争用3至5年时间,把头站镇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干菜生产和批发基地。
二、目前推进情况
头站镇尹波干菜项目于2017年落户,是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项目。项目投资3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420平方米,2019年基地面积已达1万亩,其中:架油豆2000亩、胡萝卜3000亩、大白菜2000亩、种植水果萝卜2500亩、桔梗500亩,在基地生产方式上,采取品种、育苗、技术培训、生产指导、检测销售五个统一,保证每一株蔬菜都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基地建成干菜生产线2条,鲜菜生产线3条,生产工艺国内领先,日产干菜1万斤,鲜菜3万斤,年产干菜总量可达1000万斤,鲜菜3000万斤。产品加工过程中实现了全程无污染、零添加、干菜有外观美、口感好、耐储存的特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3000万元,利润1200万元。
三、工作推进中的经验做法
一是建基地,壮大干菜产业种植规模。
依托头站镇蔬菜种植的传统优势,积极建设蔬菜产业现代化种植基地,全面提升规模化种植水平。目前尹波干菜基地面积已达1万亩,要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村屯,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的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干菜生产和批发基地。二是建企业,提升干菜产业服务水平。
为全面提升干菜产业化发展水平,尹波投资30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占地2万平方米干菜加工车间,上干菜生产线2条,鲜菜生产线3线,年产干菜1000万斤,鲜菜3000万斤,并对干菜购销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进行了完善,有效促进了干菜交易市场经营商户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时基地与精准扶贫进行有效对接,尹波干菜可就地转移劳动力470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2017到2019年户均增收1万元。三是创品牌,提升干菜产业品牌影响力。
为全面提升干菜产业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我镇抢抓“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战略机遇,正在积极注册“尹波干菜”“寒地干菜”“驿站干菜”“老区干菜”等品牌,有效提升了头站干菜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此同时,我镇积极申报欧盟农产品质量认证,正在积极申报全国驰名商标和“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力争打造干菜产业全国知名品牌。以便产品日后打入国际市场。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特色小镇前期投资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协助推动的模式,受资金影响,特色小镇做大做强资金是发展的瓶颈;
二是特色小镇在“特”上还不够明显,缺乏高大上,在差异化、个性化上进一步做文章不足不深;三是特色小镇的产业辐射面和带动力不强。五、下步工作打算
总体思路是采取“特色小镇+”多元化发展模式。
一是“特色小镇+电子商务”模式。
借助龙江电商平台、龙江鲜生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推进网络营销,把注册的“尹波干菜”“寒地干菜”“驿站干菜”“老区干菜”挂到电商平台,在网上销售,实现“线上与线下”融合。组建头站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整合现有网商资源,为尹波干菜搭建网络平台,同时全镇镇村干部利用微信、QQ、微博等现代营销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头站干菜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年销售额实现300万元。二是“特色小镇+小菜园”模式。
现在各家各户小菜园,不上肥、不打药,土壤无污染,特色小镇充分挖掘小菜园资源,采取为农户统一品种、统一供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指导、统一检测销售的“五个统一”模式,企业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户生产蔬菜交由企业回收,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同时将各村扶贫小菜园纳入特色小镇范围,2020年计划带到全镇1000户,小菜园种植面积达3000亩,2021年带到全镇3000户,小菜园面积达5000亩,2022年带到全镇5000户,小菜园面积达8000亩以上。要将蔬菜产业打造成为我镇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三是“特色小镇+观光旅游”模式。
要将特色干菜发展成集蔬菜种植、农业观光、采摘、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经济实体。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传统的静态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现代化的参与性的外出休闲模式,备受认同和青睐。人们对良好的休憩环境的渴望,小镇恰恰满足了人们对回归自然的心里要求。大大缓解了现代生活所带来的压力感,观光采摘休闲式的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而且正形成一种潮流。由单一的蔬菜种植转向采摘与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业的开发,使特色小镇更具活力和生机。第四篇:合肥市建设特色小镇的对策建议
随着“一带一路”、创新型城市等发展战略的相继实施,合肥市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不断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2017年8月《合肥市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方案》出台,提出打造一批特色小镇样板,为全省乃至全国小镇建设创造出示范路径,为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一、合肥市建设特色小镇的现状
(一)坚持科学规划,凸显市场主体
第一,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实现创新、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有机融合。第二,小镇规划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建设面积控制在30%~50%。第三,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调动社会力量,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建设运营。
(二)突出产业特色,实现分类发展
合肥实行“一镇一业”,在细分市场中构建小镇大产业。合肥特色小镇根据产业不同可以分为:一是文化小镇,如长临河军事题材影视小镇等。二是旅游小镇,如汤池镇温泉旅游特色小镇等。三是科创小镇,如撮镇VR小镇等。四是智造小镇,如机器人特色小镇等。五是金融小镇,如滨湖金融小镇等。六是商贸小镇,如综合性通航小镇等。七是健康小镇,如巢麓小镇等。八是农业小镇,如大圩农业物联网小镇等。
(三)加快体制改革,加大政策支持
在财政资金方面,安排特色小镇建设奖补资金,对国家、省级、市级培育的特色小镇,予以财政资金支持。在土地要素方面,统筹安排特色小镇建设用地,保障合理用地空间。在前瞻产业研究院 |http://f.qianzhan.com/tesexiaozhen/detail/180124-da5a93c3.html 1
融资渠道方面,鼓励运用PPP模式开展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在人才保障方面,对进入特色小镇的创新创业人才,给予重点支持。
(四)建立联动机制,落实创建工作
省级层面上,成立安徽省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市级层面上,成立合肥市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做好各地动态跟踪和协调服务。县(市、区)级层面上,编制各县(市、区)特色小镇建设规划方案,筹划配套政策和下一步思路。
(五)完善功能配套,创新区域协同
合肥建设特色小镇注重加强沟通交流和协同创新。紧跟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1+5战略部署,建立环巢湖国际旅游休闲区,打造特色旅游风情小镇。三十岗利用“马拉松热”吸引人流、扩大特色小镇知名度和刺激当地消费。中国葡萄特色小镇为推介大圩镇葡萄品牌、与外界合作洽谈提供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平台。
二、合肥市建设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
一是小镇数量相对较少。2017年,被国家、安徽省指定重点发展的合肥特色小镇只有5个,分别是肥西县三河镇、合巢经开区三瓜公社电商特色小镇、包河区滨湖金融小镇、巢湖市黄麓建筑科创小镇和高新区中安创谷基金小镇,总体来说特色小镇数量相对较少,覆盖面积不够。
二是发展成效有待提高。部分特色小镇建设初期“声势大”,建设进度却相对缓慢,后期动力不足、成效不明显。例如华谊电影小镇在合肥的整体反响较小,滨湖海洋主题乐园项目至今还未开工。未来合肥应在小镇建设质量和建设成效上严格把关监控,促进特色小镇健康而稳定地持续发展。
三是产业特色有待突出。部分小镇由于初期谋划不足,后期不得不外延与扩展,导致总面积偏大,不符合“小、精、强、美”的要求。部分小镇缺乏彰显特有文化元素的建筑外观、生态绿地和社区配套等。众多企业集中涌入,显现出“同质化”现象。
四是人才机制有待创新。一方面政府暂时没有有效的政策体系或机制来吸纳优秀人才落地生根,甚至是有的专业人才即便来了也待不长。另一方面市县部分地区由于区位优势不明显、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对人才吸引能力严重不足。
(五)功能联动有待增强
前瞻产业研究院 |http://f.qianzhan.com/tesexiaozhen/detail/180124-da5a93c3.html 2
一是产业与旅游功能融合不够。一些科技小镇产业定位特殊,难以开发丰富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对游客吸引力有限。二是产业与文化功能融合不够。有些小镇不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与内涵,传统产业文化与现代时尚文化难以深度融合。三是产业与社区功能融合不够,居民认同度普遍不高。
三、合肥市建设特色小镇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设计
一是注重规划的衔接性。建立由概念到具体、由策划到规划、由整体到局部的总体发展规划;将偏离发展定位的项目区块尽快剥离,保证空间形态上的“精致紧凑”,杜绝无序扩张。
二是注重规划的操作性。合肥对下辖的四区、四县和一市分别设定建设特色小镇的指标,要求下一年结合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各自重点发展4个特色小镇。如合肥高新区基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建立量子信息小镇;包河区发挥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资源优势,打造文创小镇或科教小镇等。
三是凸显“特色”文化元素。将重点项目尽量集聚在小镇核心区,建好展示小镇、接待来访等多功能的小镇平台。在建筑风格上或富有水乡文化特色,或具备历史人文特征,或突出创新文化特质。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特色相匹配,确保小镇风格的独特性。
(二)合理安排投融资
一是明确实施主体,政府、投资机构、产业运营商强强联合。政府作为牵头整合机构,提供财政支持及信用背书,设置引导基金,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参与特色小镇项目。产业运营商凭借其丰富的经验积累和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注重专业化产业的培育,提升特色小镇价值。投资机构在项目初期以股权的形式介入,进行开发全过程的测算与控制。
二是资本早期介入,长远布局,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在项目资本金阶段,政府产业基金做引导,获得产业资本方的支持。在开发建设阶段,国家开发银行及商业银行的贷款是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在项目运营资金阶段,银行流动性贷款较为容易,提供土地、房屋、产权等资产抵押。在项目成熟阶段,考虑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退出,实现资产的估值溢价,完成本轮投资。
(三)建设人才队伍
前瞻产业研究院 |http://f.qianzhan.com/tesexiaozhen/detail/180124-da5a93c3.html 3
一是实施人才引进计划。与行业龙头企业对接,借助合肥之友、PPP、基金、众筹等载体,拉动人才投入特色小镇建设。安排人才发展专项经费支持重点人才项目建设。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引才大使”,对企事业单位通过中介组织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佣金补贴。推进“合肥国际人才城”建设,融通政府、企业、社会和高层次人才。
二是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合肥特色小镇支持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与高校联合培养创新人才、专业人才。实施“鸿雁计划”,每年遴选优秀青年人才赴国(境)外留学深造,给予资助。争取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坛落户合肥,并对举办的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论坛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发挥滨湖金融小镇优势,吸引高端金融人才和知名企业。利用合肥双创英才港,保证特色小镇人才既可以走出去创新创业,又能保持原有岗位编制。打造特色小镇人才创新创业新载体,包括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推进特色小镇与中德国际创新园等创新创业基地合作发展。
(四)增强政策引导
一是增强政策对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引导。发挥合肥市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的积极作用,安排财政奖补资金,以奖代补方式对基础设施评估情况较好的特色小镇予以奖励。强化对特色小镇的监督,严肃处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重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文物破坏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负面事件。
二是增强政策对联合投资项目的引导。重视龙头企业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建设大项目、布局产业链的能力优势,如新站高新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手,打造航空运动小镇等。对企业实力薄弱的小镇,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支持开发主体以参股、相互持股、PPP等方式团队,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三是增强政策对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的引导,打造品牌IP。发挥中国(安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等平台作用,加强特色小镇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依托合肥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搭建与万科、碧桂园、华夏幸福等企业的创新合作平台,推动小镇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促进产业联动
一是促进产业参与联动。建立公共参与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特色小镇的规划、政策制定等。鼓励合肥本地产业与高校、省级以上研究院的紧密合作,对有转型发展需要的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专利服务券等。
二是促进产业区域联动。发挥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马拉松赛事等平台作用,加强特色小镇在投融资、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在引进企业来镇发展的同时,支持小镇企业通过
前瞻产业研究院 |http://f.qianzhan.com/tesexiaozhen/detail/180124-da5a93c3.html 4
新建、参股、并购等多种方式“走出去”,扩大特色小镇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发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作用,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来镇创新创业。
前瞻产业研究院 |http://f.qianzhan.com/tesexiaozhen/detail/180124-da5a93c3.html 5
第五篇:关于培育与建设特色小镇的几点思考
关于培育与建设特色小镇的几点思考
随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力推全国特色小镇建设以来,各地都把特色小镇建设提上了重要日程。陕西省发改委今年也出台《加快发展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提出全省首批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个特色小镇,此后逐步扩大,力争通过3--5年的培育创建,建设100个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生态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完善的特色小镇。
一、特色小镇特点与做法
近年来,江浙一带利用信息经济、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独特优势,加快建设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这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1.明确定位,内涵高端。特色小镇突出“特而强”,“特”是指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产业以及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中一个产业,按照“一镇一业”,细分领域、差异定位、错位发展。“强”主要表现为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集聚高端要素,围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原则上要求三年投入30--50亿,培育“单打冠军”。
2.紧贴产业,特色鲜明。特色小镇力求“聚而合”,“聚”就是特色小镇都有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的聚集。“合”就是四大功能都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而不是简单相加,生搬硬拼。特色小镇的文化旅游社区功能,都必须从产业中延伸和挖掘出来,比如黄酒小镇,湖笔小镇、丝绸小镇等。
3.规划引领,形态精致。特色小镇展现“小而美”,“小”就是规划面积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1平方公里。“美”就是所有的特色小镇要求按3A级景区以上标准建设,旅游类特色小镇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打造景城互动、环境宜人的市民生活家园,抓住特色要素,形成别具一格的特色景观。
4.运作灵活,改革创新。特色小镇运作机制做到“活而新”,“活”就是小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创建模式,既凸显企业主体地位,又加强政府在土地、财政等方面支持服务。“新”就是小镇采取“宽进严定”的“创建制”,不搞“审批制”,政策上实施期权“激励制”和“追惩制”。
二、****建设特色小镇的现实基础
我县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思路由来已久,无论是早期的“一村一品”,还是近期的“美丽乡村”、重点镇、生态镇建设等,都与特色小镇的战略思路有相似之处。近年来,我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以“一城三镇十村”为重点,打造山水人文县城,做靓美丽镇村,启动了焕古、向阳、蒿坪镇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
1.优势资源特色明显。****境内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类型多样、组合性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得益彰,物质性资源与非物质性资源相互并存。****是全国迄今已发现的两大富硒区之一,茶叶、柑桔、厚朴、蚕桑、杜仲、山野菜等为主的生物资源,在全国久负盛名。****民歌魅力独具,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道号命名的县,“悟道****”,承载厚重。****的茶文化、民歌文化、道教文化、汉水文化具有国家意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秦巴山色、汉水风光、茶乡风情、擂鼓雄奇、任河漂流、瀛湖碧波、民俗民居兼具南北风格,融汇秦楚神韵。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方文化,闻名遐迩的富硒资源,山青水秀的自然景色,赋予了****神奇魅力,山、水、硒、茶、歌、道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内在的先天性基础,也成为****发展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2.产业发展积极构建。我县立足生态富硒特色优势,按照产业聚集发展要求,围绕汉江、任河、富硒三个产业经济带和面上均衡发展,做实做强新型工业、做精做靓生态旅游,做活做新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壮实体经济。“****富硒茶”连续四届荣登中国十大富硒品牌榜首,魔芋、林果、中药材等富硒农业快速壮大,以富硒食(饮)品、新型材料、清洁能源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初具规模,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和“飞地经济”园区各1个。“汉江画廊〃茶歌****”旅游品牌初见成效,全域旅游加快发展,文笔山4A级景区创建全面启动,擂鼓台景区等项目进展有序,养生硒陶等产品投入生产,****年上半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建成县电商服务中心、县电商物流中心和71个电商服务站点,培育电商龙头企业3家,淘宝、京东、供销e家****馆上线运行,实现线上交易额2.2亿元。全县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一批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有潜力的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跨界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成为****培育和建设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
3.基础条件日趋完善。****处于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省会城市“半日经济圈”,辖区襄渝铁路、包茂高速、310省道、汉江航道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通过抢抓扶贫搬迁和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机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镇水电路讯以及教育、卫生、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改善,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规划布局、产业建设、城镇功能等方面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进一步培育和打造特色小镇的潜力和空间。此外,在推进精准扶贫,兜住社会保障底线的基础上,把教育、医疗、养老等“硬功能”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等“软服务”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了集镇对人口、产业集聚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三、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和困难
去年以来,住建部评选出二批403个全国特色小镇,其中陕西共有14个小镇名列其中,而我县没有小镇入选。今年9月,向阳会馆小镇被列为创建市级特色小镇,焕古硒茶小镇被列为培育市级特色小镇,我县在培育和建设特色小镇上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功能不够完备,基础设施依然匮乏。各镇仍处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初级阶段,仅具备基本服务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及旅游功能等严重缺失。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建设仍然滞后,商贸、金融、信息、休闲等配套服务水平较低,难以集聚人才、资本、项目和技术。
2.特征不够鲜明,产业支撑能力不足。各镇在产业、文化、生态、区位、地貌、建筑等方面同质化趋向严重,产业多而杂,茶叶、魔芋、厚朴等主导产业科技含量低,链条短、规模小,领军企业和人才引进不够多,品牌影响不高,产业集群未形成,缺少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
3.机制不够灵活,投资融资渠道单一。我县特色小镇建设还处于缓慢起步阶段,路径方式方法仍在探索。同时,受资源条件限制,对投资和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还没有形成多元投资和建设的格局,缺乏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成熟的资源配置体系。
4.谋划不够精细,规划缺少有效集成。全县所有镇虽已完成集镇规划,但总体而言,详细规划的深度、多规合一的广度、地方特色的亮度、功能定位的精准度和发展方向的清晰度与特色小镇建设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四、建设特色小镇的对策建议和办法
各地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探索、途径、方法都不尽相同,但只要真做到产业、城乡、生态、经济等深度融合发展,保持鲜明的地域、产业、生态和唯一特色,持续打造,久久为功,发挥工匠精神,特色小镇就有出路。
1.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共识合力。一是加强领导抓部署。县政府成立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建立特色小镇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特色小镇建设组织领导。制定出台培育发展特色小镇的实施方案,明确培育目标、建设要求、创建程序、扶持政策、组织机构、单位职责,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将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列入各镇各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二是强化职责抓落实。各镇是特色小镇发展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具体工作落实。各职能部门应各司其职,全力支持配合特色小镇建设。当前,要扎实推进向阳、焕古、蒿坪镇特色小镇建设,通过以点带面、抓点扩面,突出全县特色小镇建设的示范和引领。发改、住建部门要加强牵头协调和业务指导,专题向省、市上级部门汇报我县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2.注重功能融合,构建培育体系。一是深入挖掘突出培育特色。通过深入走访调研、邀请专家团队来紫实地指导、外出学习取经等形式,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谋划好全县特色小镇,只有定位精准,富有发展潜力,特色小镇才有生命力。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是“中国汽摩配明镇”,但却是按照中医特色为申报路径,成功创建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我县道教医养、补硒养生、健康足浴、休闲旅游、传统文化、产业园区等都具有发展潜力和活力,在谋划上需要深入挖掘,突出小镇内涵、产业特色和文化基因。二是多方联动做好规划设计。政府主导,统筹布局。特色小镇规划要与“十三五”规划和土地、交通、水电、教育、卫生等规划紧密衔接,要与“精准扶贫”、“美丽乡村”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强化空间布局、项目载体,实现统筹协调、优势互补。同时,根据各镇实际和建设情况,分类培育,分步实施,循序推进,建立特色小镇梯队培育、滚动推进的创建格局。4.加快配套建设,做好服务保障。特色小镇建设首先要做好本手,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才能稳步有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道路、管网、环保、商业设施、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设施、公共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小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特色小镇发展的价值内涵,努力打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特色小镇。二是加强土地保障。结合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科学预留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空间。充分利用低丘缓坡、滩涂资源和存量建设用地。用足用活新型城镇化土地配套政策和移民搬迁土地支持政策。三是加大项目扶持。在做好中省市重点项目争取同时,做好相关项目整合,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四是争取融资支持。县委、县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县域金融机构与特色小镇发展建立信贷合作关系,增加授信额度,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3.发挥市场作用,创新建设机制。勇于创新特色小镇的建设和营运模式。一是完善PPP模式,创新特色小镇投融资体制机制。根据我县情况,在财政支持压力增长和民间投资拓展不足的情况,推进政府和市场联合主体共同建设特色小镇具有一定优势。我们要尽快完善配套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要加快形成产权明晰、符合市场规律、具备产业特征的特色小镇商业模式,让社会资本进得来、留得住、能受益。二是借鉴杭州梦想小镇、基金小镇等地的操作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谋划包装一批项目,整体打包、整体招商、整体规划设计、整体开发建设,力争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投资特色小镇建设,重点抓好焕古硒茶小镇对外推介,争取项目尽早签约落地。三是健全完善县城投公司、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富硒生态产业发展投资开发公司等县级重要平台,综合提升对外融资能力,积极争取省政府20亿元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专项资金、200亿元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等,发挥好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有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