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大纲--(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拟练习题

时间:2019-05-14 00:0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0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大纲--(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拟练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0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大纲--(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拟练习题》。

第一篇:10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大纲--(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拟练习题

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

(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首要基本问题是(B)。A.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反腐倡廉

D.永远保持先进性

2.在和平发展的世界时代的两大主题下,世界的三大趋势是(C)。A.经济全球化,一超多强,反对恐怖主义 B.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世界格局多极化

C.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加快,世界格局多极化 D.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加快,反恐怖主义 3.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A)。A.阐明了党的先进性的最深刻本质 B.揭示了先进性的丰富内涵 C.概括了党的根本宗旨

D.构成了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在(B)。

A.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中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C.三个文明建设中 D.党的建设实践中

5.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关键是(A)。A.与时俱进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6.“三个代表”要求的核心是(B)。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先进性 C.理论创新 D.实事求是 7.“三个代表”的本质是(C)。A.民主权利 B.群众路线 C.执政为民 D.艰苦奋斗

8.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A)。A.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B.体现先进性,把握时代性,定于创新性 C.体现全局性,把握真理性,富于色彩性 D.体现创新性,把握规律性,富于时代性

9.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紧紧抓住(D)这个主题。A.机遇 B.改革 C.稳定 D.发展

10.党的自身建设的两大历史课题是(B)。A.解决干部队伍新老交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B.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C.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反对腐败

D.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提高决策能力

11.在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方面,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是(C)。A.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B.公示制度 C.集体领导制度 D.公选制

12.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有重要的(C)。A.决定性作用 B.辅助性作用 C.示范、带动作用 D.健全完善作用

13.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要按照(A)原则发挥党委会的作用。(A)P138 A.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B.科学、约束强制、有效、保障的原则 C.调查报告、分析、总结、监督的原则 D.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的原则 14.党的阶级基础是(B)。A.最广大人民群众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社会主义建设者

15.党的根本制度是(D)。A.选举制度 B.党委制 C.党内民主制

D.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16.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B)。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C.解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问题 D.解决以权谋私的问题

17.改进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是(B)。A.思想教育

B.依照党规党法,从严治党,加强纪律和制度建设 C.管理和监督 D.树立先进典型

18.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A)。A.脱离群众 B.和平演变 C.干部腐败 D.法制不健全

19.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D)。A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B.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C.坚持理论创新

D.始终坚持发展这个主题

20.把握了“三个代表”要求,也就把握了党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A)。A.根本和全局 B.基础和前提 C.灵魂和先导 D.本质和归宿

2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在当前,最根本的就是要用(D)A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B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 C马列主义武装全党

D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

二、多项选择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根据(ABD)作出的科学结论。A.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

B.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 C.根据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D.根据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的建设实际 E.根据建设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精辟而深刻地揭示了(ACE)规律。A.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B.党的建设规律 C.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规律 E.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3.党的执政能力主要包括(ABCDE)。A.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B.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C.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D.依法执政的能力 E.总揽全局的能力

4.党的基层组织是(BCD)。

A.人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重要基础 B.产生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的基础 C.党的组织的全部基础 D.党的领导的坚实基础

E.团结带领群众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基础

5.党的基层组织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ABCD)A.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B.团结带领群众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 C.人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重要窗口 D.实现党的领导不可缺少的环节 E.真心诚意为人民谋福利的保证

6.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关系是(AB)。A.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是扩大群众基础的前提

B.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党的阶级基础 C.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是扩大群众基础的方向

D.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发展和提高党的阶级基础 7.党的作风建设关系(ABC)。A.党的形象 B.人心向背 C.党的生命

D.党的路线的贯彻落实 E.组织的巩固和发展

8.党内监督的渠道包括(BCDE)。A.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和党员的监督

B.党组织对党员个人的监督,党员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 C.上下级组织之间、党员之间、领导干部之间的相互监督 D.党的舆论工具对党的工作的监督

E.党的专职监督机构对党的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监督

9.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必须做到(BCDE)。A.坚持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

B.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不断深化对共产主义的认识

D.处理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关系

E.树立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10.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是(ABCD)。A.封建残余的影响

B.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乘虚而入

C.体制转化中,制度机制不健全,管理监督存在漏洞 D.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紧

E.对腐败现象的危害认识不足,反腐力度不够

三、判断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的。(√)

2.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党。(×)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革命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执政党);已经从受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4.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党的建设。(√)

5.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不断变化的。(×)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6.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生产力水平不高。(×)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7.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统一起来。(√)

8.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把坚持党的工作路线,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9.把握了“三个代表”要求,也就把握了党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根本和全局。(√)10.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

11.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高度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广泛民主。(×)12.没有基层组织也就没有党。(√)

13.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14.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是三个代表统一整体中的灵魂和先导。(√)

15.“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

16.党的建设是我们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法宝,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

17.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从党群干群关系这个根本问题入手。(√)18.中国共产党人的最低纲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我们不能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20.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干部生活作风问题。(×)

第二篇: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大纲--(九、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

(九)第四部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考试复习知识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3.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4.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关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基础条件。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理论创新的成果,又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9.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10.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2.两个根本性历史转变:我们党

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革命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执政党);

已经从受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13.当今世界的

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三大趋势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加快、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14.党的两大历史课题:进一步 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1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与时俱进。16.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 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18.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19.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0.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其他一切创新都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和推动下进行的。2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2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这个主题。23.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

25.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26.发展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

27.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8.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29.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地位,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30.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3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32.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33.本世纪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34.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3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经济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距、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政治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7.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9.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40.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4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六、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

42.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43.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44.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须要求进行 利益调整、体制转换 和观念更新。

45.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

七、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

46.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47.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的两个重要关系: 学习、借鉴与对立、斗争的关系; 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

八、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48.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3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49.科教兴国,就是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50.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

九、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5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5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3.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54.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55.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56.稳定压倒一切。

57.我们尊重国际社会关于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但普遍性原则必须与各国国情相结合。58.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跟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59.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60.人权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十、创造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6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62.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63.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64.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65.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66.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7.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68.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69.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十一、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

70.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军队建设,有两个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一个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军能不能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切实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统一; 一个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军能不能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

打得赢和不变质,是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的两个历史性课题。71.“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纲领

72.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73.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74.信息化是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

75.进入21世纪90年代,着眼世界战略格局,着眼我国安全环境和军事斗争任务的重大变化,确立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

76.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基本方针。要实现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77.要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兵于民”的方针,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发展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十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关于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78.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

79.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80.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统一战线工作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任务而团结奋斗。

81.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党同爱国宗教界的统一战线,认真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工作,认真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团结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一切热爱中华民族的人们。

82.必须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

83.在新形势下,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84.搞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是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

85.三千多万华侨遍布世界,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力量。

十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关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86.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87.“一国两制”是统一祖国的现实方案。“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88.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89.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90.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十四、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 91.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92.我们主张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93.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维护和平的政治基础; 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是维护和平的经济保障;

平等对话、协商和谈判,是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

各国的安全是相互依存的,再强大的国家,离开了国际合作也难以有真正的安全。

94.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只有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各个民族、各种文明才能和谐相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得益彰。

95.世界发展的主体是各国人民,世界的管理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无论是维护世界和平,还是促进共同发展,都要在国际事务中提倡和贯彻民主原则,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96.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但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97.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以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解决分歧。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向新水平。

继续增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强相互帮助和支持,按照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果。

十五、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98.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取决于我们党。99.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10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1.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102.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3.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

104.要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

105.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10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107.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108.坚持党的先进性,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既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又善于记取失误的教训; 既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路线带领群众,又善于从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

既善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又善于组织引导干部和党员在实践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

十六、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建设

109.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

110.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 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111.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要求是:

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个历史性课题; 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

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112.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113.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114.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

115.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116.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117.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118.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 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班子。

119.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120.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121.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

122.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23.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

124.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做到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

125.从严治党必须全面贯穿到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之中,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特别要建立起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

十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126.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127.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128.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129.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130.群众利益是具体的。

关心群众、代表群众利益,绝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十分具体地落实到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关心群众,特别要关心困难群体的疾苦;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特别要为困难群体谋好利益。131.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要始终注意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经验,从群众的意见中汲取智慧。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

十八、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32.“四观”: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才观;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

13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五个统筹”。即: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十九、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35.55年党执政的主要经验:

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是的关键。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136.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3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 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13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 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140.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141.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142.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143.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144.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

145.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

(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首要基本问题是(B)。A.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反腐倡廉

D.永远保持先进性

2.在和平发展的世界时代的两大主题下,世界的三大趋势是(C)。A.经济全球化,一超多强,反对恐怖主义 B.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世界格局多极化

C.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加快,世界格局多极化 D.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加快,反恐怖主义 3.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A)。A.阐明了党的先进性的最深刻本质 B.揭示了先进性的丰富内涵 C.概括了党的根本宗旨

D.构成了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在(B)。

A.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中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C.三个文明建设中 D.党的建设实践中

5.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关键是(A)。A.与时俱进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6.三个代表要求的核心是(B)。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先进性 C.理论创新 D.实事求是

7.三个代表的本质是(C)A.民主权利 B.群众路线 C.执政为民 D.艰苦奋斗

8.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A)。A.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B.体现先进性,把握时代性,定于创新性 C.体现全局性,把握真理性,富于色彩性 D.体现创新性,把握规律性,富于时代性

9.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紧紧抓住(D)这个主题。A.机遇 B.改革 C.稳定 D.发展

10.党的自身建设的两大历史课题是(B)。A.解决干部队伍新老交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B.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C.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反对腐败

D.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提高决策能力

11.在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方面,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是(C)。A.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B.公示制度 C.集体领导制度 D.公选制

12.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有重要的(C)。A.决定性作用 B.辅助性作用 C.示范、带动作用 D.健全完善作用

13.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要按照(A)原则发挥党委会的作用。A.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B.科学、约束强制、有效、保障的原则 C.调查报告、分析、总结、监督的原则 D.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的原则 14.党的阶级基础是(B)。A.最广大人民群众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社会主义建设者

15.党的根本制度是(D)。A.选举制度 B.党委制 C.党内民主制

D.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16.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B)。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C.解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问题 D.解决以权谋私的问题

17.改进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是(B)。A.思想教育

B.依照党规党法,从严治党,加强纪律和制度建设 C.管理和监督 D.树立先进典型

18.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A)。A.脱离群众 B.和平演变 C.干部腐败 D.法制不健全

19.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D)。A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B.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C.坚持理论创新

D.始终坚持发展这个主题

20.把握了“三个代表”要求,也就把握了党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A)。A.根本和全局 B.基础和前提 C.灵魂和先导 D.本质和归宿

2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在当前,最根本的就是要用(D)A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B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 C马列主义武装全党

D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

二、多项选择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根据(ABD)作出的科学结论。A.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

B.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 C.根据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D.根据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的建设实际E.根据建设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精辟而深刻地揭示了(ACE)规律。A.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B.党的建设规律 C.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规律 E.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3.党的执政能力主要包括(ABCDE)。A.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B.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C.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D.依法执政的能力 E.总揽全局的能力

4.党的基层组织是(BCD)。

A.人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重要基础 B.产生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的基础 C.党的组织的全部基础

D.党的领导的坚实基础E.团结带领群众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基础 5.党的基层组织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ABCD)A.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B.团结带领群众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 C.人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重要窗口

D.实现党的领导不可缺少的环节E.真心诚意为人民谋福利的保证 6.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关系是(AB)。A.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是扩大群众基础的前提

B.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党的阶级基础 C.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是扩大群众基础的方向

D.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发展和提高党的阶级基础 7.党的作风建设关系(ABC)。A.党的形象 B.人心向背 C.党的生命

D.党的路线的贯彻落实 E.组织的巩固和发展

8.党内监督的渠道包括(BCDE)。A.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和党员的监督

B.党组织对党员个人的监督,党员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 C.上下级组织之间、党员之间、领导干部之间的相互监督

D.党的舆论工具对党的工作的监督E.党的专职监督机构对党的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监督

9.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必须做到(BCDE)。A.坚持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

B.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不断深化对共产主义的认识

D.处理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关系

E.树立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 10.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是(ABCD)。A.封建残余的影响

B.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乘虚而入

C.体制转化中,制度机制不健全,管理监督存在漏洞 D.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紧

E.对腐败现象的危害认识不足,反腐力度不够

三、判断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的。(√)

2.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党。(×)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中。(×)4.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党的建设。(√)

5.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不断变化的。(×)6.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生产力水平不高。(×)7.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统一起来。(√)

8.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把坚持党的工作路线,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9.把握了“三个代表”要求,也就把握了党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根本和全局。(√)10.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

11.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高度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广泛民主。(×)12.没有基层组织也就没有党。(√)13.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14.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是三个代表统一整体中的灵魂和先导。(√)

15.“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

16.党的建设是我们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法宝,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

17.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从党群干群关系这个根本问题入手。(√)18.中国共产党人的最低纲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我们不能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20.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干部生活作风问题。(×)

第三篇:08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大纲--(八)邓小平理论模拟练习题

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

(八)邓小平理论模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番号填写在括号中)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C)。

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高度集中、过分集权的经济、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

2.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B)。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民主政治制度 3.当今世界的主题是:(C)。

A控制人口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

B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 C和平与发展

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A社会主义本质论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D改革开放论

5.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B)。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民主专政

6.邓小平理论形成体系的标志是:(C)。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7.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是:(C)。A十四大

B十四届三中全会 C十五大

D十六大

8.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C)。A把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 B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C解决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D解决高度集中,过分集权的经济政治体制 9.社会主义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B)。A人民的生活比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生活过得更好 B生产力发展超过资本主义 C精神文明比资本主义文明高 D民主程度比资本主义民主程度高

10.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A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B阶级斗争是发展的动力 C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D解放思想是发展的动力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B)。A对社会形态的判断

B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判断 C对生产关系完善程度的判断 D对社会文明程度的判断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B)。A实现四个现代化

B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 C改革经济、政治体制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3.我国把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是:(B)。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届三中全会 C十三届三中全会

D十四届三中全会

14.我国改革的目标始终朝着什么方向前进的:(B)。A政治化目标 B市场化目标 C四化目标 D城市化目标

15.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和马克思当年讲的按劳分配是:(C)。A完全一样 B完全不一样 C不一样 D有点差别

16.我国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的原则:(A)。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B多劳多得

C不劳动者不得食

D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7.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是:(D)。A对第三世界国家开放 B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C对亚洲国家开放

D对欧美发达国家开放

18.新世纪我国外交战略的主要目标是:(C)。A超越国家利益与一切国家建交 B争取第三世界国家支持我们 C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 D超越意识形态与一切政党来往

1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B)。A制度形态的民主 B人民当家作主 C选举人民代表

D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20.我们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C)。A党的十三大报告 B党的十四大报告 C党的十五大报告 D党的十六大报告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写在括号中)1.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依据是:(ABC)。A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B对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浪潮时代特征的正确认识

C对多极化趋势以及世界矛盾变化、力量消涨国际格局的准确把握 D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形势的正确判断

E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发展新变化的正确认识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因为这次会议:(ACD)。A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停止了搞阶级斗争

C确定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E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

3.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明确提出了什么理论:(BCD)。A摸到石头过河理论 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理论

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主要是:(ABCDE)。A对公有制的含义、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

B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

C对我国的政治建设和党的执政方式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 D对党的建设理论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 E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E)。A解放思想

B社会主义本质 C改革开放 D制度建设 E实事求是

6.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是:(ABC)。A相互贯通 B互为前提 C辩证统一 D没有联系 E互不相关

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ED)。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计划经济 C按劳分配

D实现共同富裕

E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改革:(BCDE)。A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C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E是一场对体制的革命

9.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是:(BCD)。A是否有利于改变我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B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是否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E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0.我国社会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是因为:(ABC)。A生产力的落后状况决定的 B商品经济不发达决定的

C社会主义改造时间短决定的

D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历史决定的

E我国长期没有实行对外开放决定的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是:(ACD)。A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大阶级对抗和斗争 C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

D一种不完全形态的阶级斗争

E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BD)。A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B我国处理同一切国家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C中国共产党处理党与党关系的基本原则 D我国政府倡导的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E各国发展经济关系的基本准则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CD)。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历史时期

C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必然经历的特定阶段 D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历史时期 E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历史时期 14.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ABCD)。A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B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 C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D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E社会各界人士 15.市场经济是:(ABE)A一种发达的商品经济 B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 C一种基本的经济制度 D一种社会形态 E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1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CD)。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D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E努力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17.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BC)。A我国的国体

B我国的政体

C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

E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8.在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是:(ACE)。A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B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

C亲密友党的关系 D轮流执政的关系

E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关系

19.邓小平理论是:(ABCDE)。A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B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C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与时俱进的科学

E引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的指南

三、判断题(只要求回答正确或错误)

1.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

2.邓小平理论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一种理论是否形成了科学体系,最根本的是看它是否系统地回答了该理论研究领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而不必拘泥于它的具体表达形式。邓小平理论所以形成了科学体系,其根据就在于: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该理论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哲学基础,各主要观点间有严密的逻辑联系;该理论贯通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3.邓小平理论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

4.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提和先导是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5.“两个凡是”是错误的,因为它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针对的是我国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对社会主义的质的规定和要求,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其他一切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针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

7.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8.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不是一种完整形态意义上的阶级斗争。(√)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赶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10.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立场,没有什么新东西。(×)邓小平讲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一贯的立场,不是完全新的东西。其表现形式上从整体上提出是新的,包含的内容更丰富了,体现了时代内容,重要性更突出了,写进了宪法,突出了它的重要地位。

11.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首要的基本问题)是解决中国不再搞阶级斗争。(×)是解决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12.邓小平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任何时候都防止“左”。(×)有“左”反“左”,有“右”反“右”。13.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本质的东西体现在共同富裕。(√)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15.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7.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

18.西部大开发是从地域部署上来规划发展。(√)

19.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探索。(×)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过渡时期的探索,并不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探索。南斯拉夫是首先应用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和马克思当年讲的按劳分配是一样的。(×)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和马克思当年讲的按劳分配不是一样的。一是马克思是按计划经济规律设想的,以劳动者的劳动量为尺度,我们现阶段不可能在全社会按每个劳动者的劳动量来核算,只能在每个经济主体内来核算;二是按劳 6 分配的对象是以货币为中介来计算;三是劳动计量通过市场中介环节。

21.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分配领域的体现。(√)

2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主观上是想开放的,但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封锁我们才没有实现开放。(×)这个观点是错的,除了帝国主义国家封锁我们外,我们也犯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23.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权观与我国人权观的根本区别是要不要“尊重和保护人权”。(×)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权观与我国人权观的根本区别是承不承认人权的阶级性质,资产阶级强调人权的普遍性,但实质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人权。

24.“一国两制”构想是毛泽东、周恩来提过的。(×)“一国两制”构想是在毛泽东、周恩来和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思路上邓小平提出来的。

25.实行“一国两制”后香港、澳门可以与外国建交。(×)实行“一国两制”后香港、澳门可以以“中国香港(澳门)”名义与外国发展经济、文化关系,签定经济、文化协议。

26.在党的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作风建设。(×)党的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思想建设。27.市场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一是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在几个社会形态中存在;二是完备的市场经济,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三是市场经济只是一种手段。

28.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29.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3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

31.坚持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可能使用武力收复台湾。(×)(台湾独立、外敌进入、久拖不决三种情况可以使用武力。)

第四篇:16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大纲--(十六)法律模拟练习题

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十六)

法律模拟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法是(B)的体现。A社会共同意志

B以国家意志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整体利益和意志 C统治阶级中某些集团、派别意志 D全体成员意志

2.法是通过(C)保证实施的。A道德教育 B社会舆论 C国家强制力 D国家权力机关

3.权利和义务是(A)。

A法律和法律关系内容的核心

B法律和法律关系不一定都具备的内容 C不一致的

D法律和法律关系的一对重要概念

4.在法的时间效力上,我国法律原则上采取(B)。A溯及既往 B不溯及既往 C从旧兼从重 D属地主义

5.基本法的制定者对其制定之法进行的解释是(B)。A法理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6.法律监督体系中,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监督是(D)。A社会监督 B舆论监督 C政协监督 D国家监督

7.我国的国体是(A)。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8.我国属于(A)国家。A单一制 B联邦制 C多党制 D邦联制

9.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A)。A、县人大 B县政协 C乡政府

D州司法机关

10.某县技术监督局委托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对贩卖假种子的单位和个人行使处罚权,技术推广站应以谁的名义行使处罚权?(A)。A县技术监督局 B农业技术推广站

C农业技术推广站执法队 D县人民政府

11.责令停产停业属于(C)。A人身罚 B财产罚 C行为罚 D申诫罚

12.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以国资第6号文的形式对机械厂的产权作出界定。国资第6号文属于(B)。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13.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是(A)。A行政主体的恒定性 B对象的确定性 C内容的广泛性

D内容的相对易变性

14.可以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的是(D)。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15.行政复议以(C)为主要审查对象。A内部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具体行政行为 D外部行政行为

16.所有权权能的核心是(D)。A占有 B使用 C收益 D处分

17.债是(A)。A.请求权 B支配权 C绝对权 D处分权

18.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是(B)。A.10年 B.20年 C.30年 D.50年

19.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C)。A按比例或协议承担有限责任 B按所持股份承担有限责任 C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D承担有限连带责任

20.犯罪的本质特征是(A)。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处罚性 D客观性

21.我国对单位犯罪实行以(A)为主的处罚原则。A两罚制 B单罚制 C教育

22.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属于犯罪过程中的(C)形态。A.既遂 B预备 C未遂 D中止

23.税收管理包括税务管理和(B)。A税务注销 B税款征收 C税务变更 D税务登记

二、多选题

1.国家对公民的选举权提供了(BC)保障。A政治 B物质 C司法 D强制力 2.我国司法机关是指(AB)。A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局

3.行政赔偿包括(AB)损害赔偿。A人身权 B财产权 C精神

4.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AB)。A财产关系 B人身关系 C服务关系 D管理关系

5.物权分为(ABC)。A所有权和他物权 B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C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 D所有权和担保物权

6.专利权的客体包括(ABC)。A发明 B实用新型 C外观设计 D发现

7.互易合同属于(AB)。A有偿合同 B、双务合同 C单务合同 D无偿合同

8.《公司法》调整的公司种类有(BC)。A合伙

B有限责任公司 C股份有限公司 D上市公司

9.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是(ACD)。A自愿 B公平C诚实信用 D保险利益

10.市场监管法主要包括(ABC)。A市场竞争法 B产品质量法 C《消法》 D银行法

11.法律创制的三种主要形式是(ABD)。A制定 B认可 C说明 D解释

12.权利和义务的关系(ABCD)。A在结构上是对立统一关系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在功能上是作用互补关系

D是法律和法律关系内容的核心

13.下例法律规范中,禁止性规范是(D),义务性规范是(AC),授权性规范是(B)。A法律应当明确规定施行日期

B国务院或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

C限制人生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D对累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14.我国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ABCD)。A物 B行为 C智力成果 D人格利益

15.是否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将法律事实分为(AB)。A行为 B事件 C物

D事实构成

16.以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将法分为(AC)。A成文法 B实体法 C不成文法 D程序法

17.构成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基本要求是(ABC)。A门类齐全 B结构严谨 C内部协调 D统筹兼顾

18.划分部门法的基本标准是(AB)。A法律调整对象 B法律调整方法 C法律调整技术 D法律调整原则

19.有权制定行政规章的主体有(ABCD)。A省政府 B省会所在市 C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D国务院各部委

20.法实施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B)。A守法 B法的适用 C执法

D法律监督

21.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是(ABCD)。A职权法定 B权责统一 C依程序行政

D违法行政必须承担行政责任

22.行政合理性原则主要包含下列原则(BD)。A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B比例原则 C便民原则

D信赖保护原则

三、判断题

1.直接决定法的本质的是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2.合同法属于公法,税法属于私法。(×)公法是体现或维护国家及社会利益、反映主体间隶属或管理关系、多采用强制规范的法。私法体现或维护个体权益、反映平权关系、多采用自由选择规范的法。公法一般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等,私法主要有民法、商法。

3.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可以自行加以裁决。(×)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4.我国对法的适用的总体要求是:准确、合法、及时。(√)5.修改宪法应由全国人大代表实到人数的2/3以上多数通过。(×)修改宪法的程序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6.政体决定国体,国体表现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表现国体。7.中国政协是中国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国家机关。(×)中国的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宪法地位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但不属于国家机关。

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9.经国务院批准,省、直辖市依据实际需要,可组织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经国务院批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据实际需要,可组织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10.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公安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刑事赔偿义务机关的范围是:作出错误拘留的机关、作出错误逮捕决定的机关、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二审改判无罪的,作出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和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共同赔偿机关;监狱部门。

11.香港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同各国家、各国际组织发展经济、文化关系。(×)特区政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可以“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名义对外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

12.国家主席有权决定、公布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权、任免权、发布命令权、外交权、荣典权。我国国家主席所行使的职权,只是履行特定的法律手续,国家主席并不参加国家行政工作,对全国人大不负行政责任。国家主席既不是行政首脑,也不是权力机关首脑,而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机关,从属于全国人大。13.宪法规定,中央军委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宪法没有规定中央军委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14.上下级法院之间是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不是领导与服从关系,而是审判监督关系。

15.村委会、居委会是我国的最基层政权。(×)村民委员会、居委会是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乡镇政府对村委会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不得干预依法属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村委会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

16.制定统一的实体行政法典是现实可能的,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是不可能的。(×)17.村委会在乡政府的领导下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乡镇政府对村委会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不得干预依法属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村委会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18.在法律的适用过程中,一般法优于特别法。(×)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其效力依次递减是一般规则,但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

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解释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有权修改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无权修改宪法。修改宪法的程序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20.贪污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公职人员职务犯罪主要包含两类犯罪: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犯罪。21.行政法规、行政规章都是人民法院裁判行政案件的适用依据。(×)行政法规从属于国家法律,其法律效力等级高于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但低于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可以成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律依据,行政规章不能成为人民法院裁判行政案件的适用依据,而只能作为参照依据。

第五篇:14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大纲--(十四)经济学模拟练习题

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资料

(十四)经济学模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范畴是(计划经济)。2.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国际直接投资环境是指一国的投资者进行国际直接活动时所面对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

4.外汇管理最核心的内容是(汇率)。

5.中国银行在新加坡发行的美元面额债券是(B)。A猛犬债券 B欧洲债券 C杨基债券 D武士债券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7.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容(对社会再生产总体运行过程进行管理)。8.目前,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是(多数发达国家)。

9.世界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向会员国政府提供(中长期生产贷款)。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农副产品市场属于(消费品市场)。

12.不带任何援助性质,以直接盈利为目的的贷款是(国际银行贷款)。13.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配置经济资源的(A)。A经济组织形式 B基本制度 C商品经济 D经济体制

14.进口大于出口叫(C)。A贸易出超 B贸易顺差 C贸易逆差

15.世界贸易组织是什么时候成立的(B)。A.1948年1月1日 B.1995年1月1日 C.1995年12月12日 D.2000年11月20日

16.属于资本市场业务的是(C)。A短期票据市场 B贴现市场 C中长期信贷市场 D短期信贷市场

二、多项选择

1.市场经济的特征包括(ABD)A市场主体的自主性 B市场关系的平等性 C市场运行的随意性 D市场的统一开放性

2.市场规则是为对市场活动主体行为的规范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包括三大管理规则(ABD)。A对市场主体的管理规则 B是对市场客体的管理规则 C是对市场经济的管理规则 D是对市场行为的管理规则

3.市场经济的主体包括(ABCD)。A企业 B个人

C政府的经济职能 D市场中介组织

4.市场体系包括(ABCD)。A商品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金融市场 D产权市场

5.货币政策可分为哪些类型(BCD)。A调节性的货币政策 B扩展性的货币政策 C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D均衡性的货币政策

6.国际贸易的方式包括(BCD)。A贸易战略 B一般贸易 C加工贸易 D补偿贸易

7.非歧视原则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ACD)。A最惠国待遇原则 B自由贸易原则 C国民待遇原则 D互惠原则

8.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ABC)A举办独资企业

B与投资所在国举办合作企业 C与投资所在国举办合资企业 D购买外国债券 9.在证券交易中最基本的方式有(ABC)A期权 B期货 C现货 D易货

10.在我国现阶段的分配中,除按劳分配外还有(ABCDE)A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B按股分红

C按劳动收入分配 D按经营收入分配 E奖金收入

三、判断题

1.台湾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包括美国和加拿大。(√)3.商品经济不同于自然经济,是一种产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为交换而进行的经济活动。4.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5.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

6.期权的买方只有在合同处于赚钱状态时,才能行使权利。(×)P223对期权的买方来说,期权是一种纯粹的权利。

7.共同富裕决不等于平均主义。(√)

8.在我国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是由它的公平性决定的。(×)在我国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规律决定的。

9.现代发达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完全自由竞争的。(×)我国建立的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即现代市场经济。

10.经济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11.竞争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天然属性。(√)12.宏观经济调控可以弥补市场的缺陷。(√)13.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不仅是对我国经济的有益补充,而且已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

下载10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大纲--(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拟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10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大纲--(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拟练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