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会议记录
质控小组会议记录
时间:2013-5-16 地点:护办室 主持人:贾秀丽 记录人:朱春慧 参加人:贾秀丽 程卫宁 史婷婷 杨小雅 赵秀荣 朱春慧 内容:
3、4月护理质量分析会
一、前期工作整改情况:
优点:
1、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成员,由5人组成,分工明确,能按要求落实职责。
2、护理文书的书写字迹清楚,基本可以按护理部新护理文书标准要求书写。
3、对护士史婷婷提出表扬,对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
缺点:
1、腕带的使用不到位,均能按要求配属腕带,但部分病人腕带保留性差,有随意摘除放置及丢弃现象。
2、护士门敏工作欠到位,对工作积极性不高,欠缺责任心,存在拖拉现象。
二、本期工作情况总结:
优点:
1、护理文书刮涂现象已改善,个人因书写问题造成的错误基本能自行改正。
2、出院宣教、专科教育各责任组能按要求落实到位。
3、责2组责任护士黄鲜辉,病区管理井然有序,物品摆放整齐,对病人热情,13床患者彭金莲对黄鲜辉提出表扬。
4、护理病历讨论、查房质量较前提高。
5、护士程卫宁实习带教落实到位,对罗娟娟 容晔带教认真负责,以身作责,并按照临床特点量身定制带教计划,要求其书写及完善护理病历,提高了带教质量。6、4月下旬护士组的静脉输液操作考核按三甲复审要求在科室按时进行。
7、每日大夜班护士能及时进行紫外线灯消毒,并能自觉、及时登记。
缺点:
1、出院病人体温单输出有遗漏,护士张媛媛、门敏较突出,延误出院病历移交。
2、出院病历移交不及时,被质控科网上通报12份未移交病历。
3、巡视卡、输液卡勾签不及时,主要以廖开心在上中午班为主。
4、体温单输入后错误多,检查、纠正不及时。
5、临检标本送检签字不及时,或无人签字。
6、责1组护士张敏管理欠到位,病室卫生杂乱,工作无计划性,无创新,不求上进。
7、按三甲复审要求,护士组静脉输液操作考试练习,护士廖开心 杨少宁未按要求参加考核,定点实习护士容晔 罗娟娟未考试。
三、整改措施:
1、加强责任心,及时检查每日体温单,并由P班双人核对,避免遗漏。2、与主管医生及时沟通,及时联系签字,及时完善,按时移交病历。
3、输液卡勾签不及时,液体有漏勾现象,对当班护士廖开心提出批评教育,限时整改。
4、小夜班及时整理,检查出院病历,并由P班双人核对出院体温单,避免出现出院体温单遗漏现象,及时督促签字,保证病历的完善,并及时移交。
5、中午班每日及时检查送检标本,按时签名,每日下班前对照送检单检查临检本勾签情况,并把责任细化到人,落实到位。
6、取消张敏责任组当班资格,继续考察,下半年重新进行责任组资格考核。
7、对护士杨少宁 廖开心未按时完成静脉输液考核提出批评,并质控扣分5分;对定点实习护士容晔,罗娟娟继续加强静脉输液操作的练习
第二篇: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工作计划
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计划方案
护理工作的服务最终体现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医院质量管理“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的要求,质量管理必须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因此必须紧紧围绕质量这条主线,根据医院及护理工作计划,制定本计划:
一、护理质量的质控原则:
实行院长领导下的质量管理监控,落实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全面落实质控前移,加强专项质控,落实纠纷缺陷管理,实施安全预警管理。
二、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与工作流程。
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每月制定重点监测内容并跟踪存在问题。
(二)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培养一支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队伍
1、发挥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季度检查相结合,重点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2、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三级质控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工作,全员参与护理管理,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3、完善护理质控管理委员会制度,职责,每季度召开会议,对护理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4、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护理部对护理缺陷差错及时进行讨论分析。
5、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自身合法权力。
6、建立并健全安全预警工作,及时查找工作中的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龙山门诊
2013年2月1日
护理质控小组工作计划
纳日松中心卫生院
二〇一一年
第三篇: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工作计划
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工作计划
护理工作的服务最终体现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医院质量管理“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的要求,质量管理必须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因此必须紧紧围绕质量这条主线,根据医院及护理工作计划,制定本计划:
一、护理质量的质控原则:
实行院长领导下的质量管理监控,落实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全面落实质控前移,加强专项质控,落实纠纷缺陷管理,实施安全预警管理,继续小组活动的开展。
二、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与工作流程。
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病房管理、基础护理、重病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的书写,供应室、手术室、门诊护理质量等,每月制定重点监测内容并跟踪存在问题。
(二)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培养一支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队伍
1、发挥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季度检查相结合,重点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护理部每月质控小结评分一次,在护士长例会上通报,分析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2、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三级质控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工作,全员参与护理管理,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3、完善护理质控管理委员会制度,职责,每季度召开会议,对护理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4、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护理部对护理缺陷差错及时进行讨论分析。
5、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自身合法权力。
6、建立并健全安全预警工作,及时查找工作中的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纳日松中心卫生院
2011年5月1日
护理质控小组工作计划
纳日松中心卫生院
二〇一一年
第四篇:护理质控小组会议记录
2014年4月份十五病区护理质控小组会议记录
时间:2014-04-09 地点:十五病区 主持人:邵春燕 记录者:徐晓美
参加人员:邵春燕 徐晓美 徐兴荣 张永红
一、反馈2014年一季度护理部、大科、本科室质控组、护士长日现场管理存在问题及质量持续改进情况(详见护理质量控制台账)
二、反馈护理部、大科、本科室满意度调查结果(详见满意度台账)
三、讨论内容:
(1)下一阶段护理质控重点督查项目
(2)针对质控存在问题,结合科室当前工作展开讨论,有无工作流 程等修订。
二、反馈护理部、大科、本科室满意度调查结果(详见满意度台账)
三、讨论摘要:
徐兴荣:现阶段需重视药物管理规范:自备药物有床号、姓名,各管路标识、安全标识管理:各种引流管标识齐全、黏贴规范;减少绝对卧床患者下床活动发生率;在防跌倒/坠床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缺陷,作为总责任护师,我要从自身做起,对新入院患者应认真评估,实事求是,总结各项目评分,对高危人群加强宣教,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加强督察。
徐晓美:防跌倒/坠床护理质量有所下滑,夜班临时医嘱未上医嘱本以及不及时查对,健康宣教需加强,作为质控老师,责任组长我既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又要对本组带班及夜班的年轻护士进行质量跟踪。防止质量下滑。注重安全隐患的梳理排查,将安全质控与安全排查有机结合,防微杜渐,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张永红:作为高年资质控老师我们要培养养护理人员发散性、评判性思维。对重点内容反复强调,并跟踪检查,强化效果。督促主班加强口服药品质量、有效期、数量的检查,清点清楚,并每日打印口服药核对单,夜班进行交接班应加强患者皮肤、管道、危重患者、输液管道交接,对特殊患者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巡视;要将质控融入日常工作中。
邵春燕:我们作为质控组成员,在完成质控计划的同时,更需注重的是如何把病区的护理质量提升上去。
(1)平时要加强督促年轻护士应急预案的学习,重在平时。
(2)新入院患者评估,责任老师,责任组长要亲力亲为,不要以实习生记录为主,要做到放手不放眼,使用利尿剂、降压药的患者及时动态评估坠床、跌倒评分并做好安全宣教;年轻护士带班或夜班时要加强检查。
(3)按照护理文件书写要求进行护理文件书写,你们质控老师要带好头,并做好检查工作。
(4)由于我们最近在检查中发现防跌倒/坠床评分改进较好,动态评分不能很好执行,健康宣教需加强,病人对责任护士,腕带,吸氧知晓有所提高,但在个体化宣教如负压引流,绝对卧床内容知晓较低。所以作为2014年二季度护理质控持续质量改进查项目。另外,本科室年轻护士基础不强,请三位质控老师加强培训和考核。
第五篇:护理质量控制
护理部质量控制的实施
㈠ 成立护理质量管理的体系及职责
建立管理体系的目的为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提供了组织的保障,使护理质量的控制做到:有人负责,有章 可
循,有人监控,有效改进,形成护理质量控制的网络。
1、第一层 护理部质量管理委员会是整个质控网络的核心
成员:
由护理部主任、护长组成。
职责:
策划全院的护理质量控制的管理总体目标。根据市卫生局对二甲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制定本院的护理质量各项标准。组织对各护理单元的质量抽查及考核。组织质控会议,分析质控中的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将质量评价结果反馈到各基层科室,进行质量改进。
2、第二层:各护理质控小组(共分4个小组)是质控网络的枢纽
成员:护理部成员、各病区护长
职责
根据护理部的护理质量总目标,制定本质控组的质量分目标及标准。
检查评价各项护理质量落实的情况。
根据评价的结果将质量检查的信息反馈到护理部质量管理委员会。
(二)质量控制
护理部:由护理部质控部组织每季度对全院各病区进行护理质量的交叉检查。
病区护士长:每周由护士长进行科内护理质量的自查。
护理部护理行政节假日、夜查房。
(三)质控内容
病房管理组 消毒隔离组 护理文件书写组
褥疮管理组 ㈢、持续质量评价:
护理部的宏观质量控制与临床科室的具体质量控制相结合,形成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的持续质量评价反馈系统,使质量管理在不同范围及不同层次上进行。
1、护理部通过每季度对30%的住院病人问卷调查,收集护理服务不良项目的原始数据,制作成柏拉图、雷达图等统计表,运用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客观、及时地发现护理过程中的主要存在问题,有针对性进行解决。
2、各病区设护长查房意见反馈本:行政查房的护长将查房中发现的问题除向护理部汇报外,及时地记录在病区的护长查房意见反馈本上,使病区护长能及时地制定对策加以改进。
3、设立护长自查记录本:各级护长均设有自查记录本,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并组织落实。
4、护理部质量信息反馈:每季度进行护理质量交叉检查后,护理部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各质控组召开质量会议,对质量检查情况进行汇总,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将意见通过全院护长大会及书面的形式传达反馈到各科室。科室根据护理部的质量信息反馈,通过品质改进小组活动,解决护理中的存在问题,使护理质量管理环环紧扣,持续不断,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