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和骨干力量,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而选拔培养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是一项带有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它对改善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结构,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保持农村工作的连续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我街道43个行政村后备干部队伍状况及管理培养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三甲街道共有43个行政村,农村党员1850名,村两委成员294名,后备干部150名。从街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队伍结构趋向合理。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街道、村两级扩大视野,调动农村优秀青年参与村级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改善后备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150名后备干部当中,村委会成员50人,村支委成员38人,村团支部书记32人,护村队成员24人,男性占82%,女性占18%,30周岁以下38名,30—40周岁以下79名,40—50周岁28名,中青年后备干部占78%,大专以上占31%,高中以上占57%。从以上数据看,我街道后备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性别结构不断趋向合理。
(二)能力素质不断提高。街道党工委一直非常关注、关心村级后备干部成长,通过各种方式培养他们的能力。一方面是把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纳入街道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计划中,推荐一部分后备干部到党校学习或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后备干部中有8人在党校大专毕业,目前仍有14人在读大专。另一方面是通过“传帮带”培养不断提高村级后备干部工作能力,建立驻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联系制,帮助、带动熟悉村情和开展工作,并让村后备干部承担村务党务相关工作,使后备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
(三)作用发挥明显。在村党组织带动下,村级后备干部干劲足,热情高,工作积极,在村级各项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在平时班子调整时,也能够及时充实进来,保持了村级班子和村干部队伍的持续稳定。如海丰村后备干部陈海建,其同时也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工作扎实,作风硬朗,甘于奉献,在担任后备干部期间,在村集体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协助村两委创办农民学会馆、老人电大班,并通过创建市级充分就业村、市级农村信息化推广等积极为村里争取补助资金,同时,会同街道5名大学生村官创办养鸡场,在大学生村官中掀起一股创业之风。像这样的后备干部在街道里还有10多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总体来说,我街道按照 “严格把关、优化素质、跟踪管理、注重实绩、优先使用”方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级后备干部工作,培养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为建设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村级后备干部自身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村级后备干部文化水平一般比较高,思想比较活跃,接受新事物快,适应性比较强,但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弱点: 一是缺乏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缺乏党的生活严格锻炼,缺乏在艰苦的环境或逆境中的磨砺,缺乏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政治素养不高。二是自我定位不准,有眼高手低现象,思想上怕艰苦,特别是在面临各种考验时,容易把握不住自己,往往对困难估计不足,经不起挫折打击,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好。三是价值取向有偏差。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多的趋向于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有的过于看重眼前利益,立志新农村建设的信念不够坚定。
(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在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下,后备干部平时大都忙于经商、务工、种植或养殖,把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当成副业,只是到村里有中心任务时才抽上来从事村务工作。由于平时参与少,缺乏实践经验,在具体工作中思路窄,办法少。特别是刚毕业的学生和退伍军人,接触农村实际不多,不能结合具体情况、从村情民意出发去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影响了工作成效,从而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在经济发展中还不能发挥生力军的突出作用。大部分后备干部有一定的致富能力,如自办企业或经商的,但整体科技致富水平不高;受过培训的多以街道组织的政治培训为主,参加实用科技技术培训不多,在农民致富中的“引领”作用不突出,在经济发展和村级各项工作中还不能发挥骨干和带头作用,缺乏政治素质强和致富能力强、文化素质高和工作水平高的“双强双高”型后备干部。
仔细分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除了后备干部自身原因引起外,主要在培养与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客观原因造成后备干部岗位吸引力不高。一是年轻人外出务工多,力量分散。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转型变革,农村有志青年外出经商、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高素质后备干部人选缺乏。二是村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村级工作包括结构调整、引进引办、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以及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征兵、民事调解、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繁重任务,村级负担重,压力大,令年轻人望而却步。三是村干部岗位报酬(工资)低。村干部报酬普遍不高,虽然自实行村长书记基本报酬政策后,村主要干部报酬有所提高,但村两委其他成员工资仍然比较低,而且差距拉大。另外,村干部或后备干部一般都有自己工作或实业,村干部报酬相对来说也偏低,加上个别村集体经济薄弱,一些正常工作开展不起来,干部工资常年挂在帐上,导致状态低迷,成效不高,在群众中没有威信。
(二)主观原因造成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流于形式。一是个别村主要干部不愿培养后备干部。部分现任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受思想水平和权力意识的局限,从个人眼前利益出发,对培养后备干部抱有抵触情绪,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有意无意地淡漠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二是少数村主要干部不敢选拔后备干部。部分村主要干部统率全村大局的能力不高,在事务性工作中不愿意放权,有的担心选拔后备干部会引发年轻村组干部之间的矛盾,导致班子的不稳定,只好放着人才不用或不能有效使用,贻误了人才的成长。所以在村级后备干部推选中,未按照街道有关文件认真实施,敷衍了事,报街道党工委的后备干部名单杂乱。三是部分村对后备干部的管理培训乏力。一些村级后备干部“名存实亡”,有些后备干部一备几年,有些后备干部仅有名单而没档案。村对后备干部只“满足于有,而不着力于用”,对后备干部的管理和培养当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后备干部培养的积极性。
(三)机制原因造成后备干部培养激励措施少。主要表现为街道在指导村里培养使用后备干部方面的机制不完善、不成熟,不定型。一方面培养措施不具体。街道党工委已制定后备干部培养制度,但不是很具体,少数村在执行上弹性较大,培养目标无法得以完全实现,培养锻炼的途径和办法也比较单调,还需对培训的内容、实践锻炼的方式、教育管理办法等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增强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培养责任不明确。在后备干部的培养和使用上,目标和责任不够明确,考核和激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三、对策与建议
根据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针对构建针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任务、新形势,要着眼于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从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选、育、管”相衔接的长效机制,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一)拓宽渠道,创新选拔方式,建立科学选拔机制 人才的选拔利用,关键看能否把握好入口关。在后备干部干部选拔方面,按照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充分尊重党员群众意愿,严格规范程序,在选拔方式上可以探索采取“两推一评”方式。“两推”:通过制定村级后备干部选拔标准,由村两委或村团支部、妇代会及老人协会等进行组织推荐,或由本村5人以上村民联名进行群众推荐,开展村级后备干部推荐工作,重点将群团组织负责人、致富能手、复退军人、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纳入选拔范围。“一评”:村党支部组织人员对提名对象进行资格审查的基础上,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员会议进行民主测评,全面了解推荐对象的政治表现、思想品德、工作实绩、工作作风等方面情况,并从中选取群众满意度高的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另外,街道党工委应加强村级后备干部推荐监督和指导。
2010年,三甲街道通过“两推一评”方式选拔村级优秀年轻党员,共推选出53名村级优秀年轻党员,能力素质各方面较优秀,其中大学生村官2名、创业青年16名、村班子和群团组织成员21名,80后党员占34%。
(二)多管齐下,完善培养模式,建立长效培养机制
1、加强教育培养,提升综合素质。区有关部门和街道党工委应把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纳入村干部培训计划,提高培训资金投入,切实加大理论教育培训力度。一方面在培训内容上,应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新的形式和任务,及时更新知识。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可以把村级后备干部培训同村主要干部培训相结合,同党员大轮训相结合,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相结合。同时,鼓励、推荐村级后备干部参加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2、实施加压培养,提高工作能力。一方面以街道为基地,进行挂职培训,让村级后备干部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社会、参加实践,提高科技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如人口普查工作,可以抽调一部分后备干部参与其中。另一方面以村级日常工作为阵地,各村结合实际,安排担任书记助理、主任助理、群团组织负责人或治安、调解、村级重点工程等管理岗位,主动交任务、压担子,为后备干部打造锻炼平台,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加快成长步伐。
3、加强联系培养,促进成长有保障。建立动态了解机制,把街道片长、驻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联系人,通过经常联系、言传身教,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后备干部尽快适应工作。
(三)强化考核,确保能上能下,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1、建立跟踪监督制度。通过不定期的走访和监督,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跟踪了解后备干部的思想、工作等情况,定期作出鉴定,并存入个人档案,把监督、管理贯穿于村级后备干部成长的各个环节。
2、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强化考核措施,对吃苦精神差、发展潜力小、不安心农村基层生活的适时调整出去;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及时提拔任用,积极营造能上能下的良好氛围。
对后备干部的考核可采取平时督查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岗位目标考核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平时考核由村党组织负责,包括出勤考勤、履行工作职责、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其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后备干部的年终考核由街道党工委和村党组织共同组织完成,后备干部根据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自评和总结,向所在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进行述职。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对他们的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民主评议。街道党工委结合平时考核与民主评议结果,对其作出考核鉴定,作为今后培养使用重要依据之一。
街道党工委坚持备用结合的原则,对成熟的优秀年轻党员,在考虑村干部人选时合理配置,量才使用。
3、探索建立配套激励机制。不能仅仅把考核作为动态管理与激励机制的唯一手段。按照干部人性化管理的原则,更大限度的调动村级后备干部的积极性,如向村级后备干部发放一定的经济报酬或兑现相应的福利待遇,对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给予经济奖励,建立帮扶创业相关制度等。
第二篇: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洛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全国、全省2009-2010年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有关精神和市委组织部要求,为切实做好我委县处级及乡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管理工作,根据部领导意见,专门组织力量进行专题调研,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我委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办法和措施,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市住建委县处级及乡科级后备干部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住建委近几年经过笔试、考察,层层筛选,我委共选拔出
名科级后备干部。截止2011年10月,已有
人被提拔到副县级领导干部岗位,另外有县处级副职被提拔到正县级领导干部岗位。现有
名科级后备干部,没有县处级后备干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名科级后备干部的平均年龄为
周岁,最年轻的 周岁,其中30周岁及以下
人,占
%;31-35周岁
人,占
%;36-40周岁
人,占
%,并且各个年龄人数分布比较平均。二是文化程度整体较高。
人的学历均为大专及以上,其中本科学历
人,占
%(其中
人为全日制本科学历);大专学历
人,占
%。三是性别比例比较特别。与我委
女性领导干部比例较类似,后备干部中女性有
人,占
%。四是政治素质普遍较高。
人中,中共党员
人,占
%;民主党派
人,占
%。五是身份不限,其中行政编制
人,占
%;事业编制
人,占
%。六是专业门类比较齐全。其中学经济类专业的 人,工程技术类专业的 人,管理类专业的人
,法律专业的 人,其他专业的 人,分别占后备干部总数的%、%、%、%、%。
(二)存在的问题
分析住建委后备干部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年轻干部数量偏少。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全委 名公务员中,40周岁以下干部数为
名(科员及以下干部 人),占公务员总数的 %;其中35周岁及以下
名(科员及以下干部
名),占
%。
二是干部提拔速度偏慢,近两年住建委共调整提拔干部 名。为了保证后备干部数量,所以选拔后备干部速度偏慢,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一部分优秀人才的积极性。
(三)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几个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
一是我委干部数量总量较小,年龄梯次不够合理,干部队伍趋“老龄化”。近几年的公务员空编数又较少,造成每年新录用年轻公务员数量不多,年轻后备干部数量也因此受到较大限制。
二是由于住建委的特殊职能特征。住建委的主要职能是住房保障和城市建设及管理,这些方面都关系到市民的利益问题,这些方面是不能够完全做到面面俱到的,因此在当前网络媒体发达的时代,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在民意评测中排名靠后,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使许多优秀年轻干部不愿意到住建委工作,从而造成我委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大量流失。
三是由于我委职能部分缺失,一些优秀年轻干部感觉无法尽情施展才华,领导职数上又是僧多粥少,导致部分优秀年轻干部想方设法转移到更大的舞台上去发展。
二、住建委选拔培养后备干部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直以来,我们积极以我委各项事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按照干部管理原则,制订出台了《洛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后备干部选拔和管理办法》,根据有关选拔标准、资格条件、数量结构和选拔程序,不断选拔德才兼备、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人才,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储备力量。
(一)选拔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在后备干部选拔工作中,我们按照“民主推荐入围,公开选拔入选”的思路,努力扩大群众参与度,增强公开透明度,积极引入竞争淘汰机制。
一是公开选拔。在选拔后备干部时,我们在全委范围内组织符合基本条件的干部参加统一笔试,对通过笔试的人员再进行认真考察,全面考察建议人选的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发展潜力,注意了解其熟悉领域和主要专长,最后由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并向市委组织部汇报。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组决定等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由少数人确定后备干部,在少数对象中选择后备干部的弊端,进一步拓宽了识人选人渠道。
二是民主推考。在大规模集中公开选拔后备干部条件不成熟时,平时我们主要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民主测评的方式将优秀年轻干部及时吸收进后备干部队伍。同时注重借鉴年轻干部在参加各类公开考试中的笔试、面试成绩,如洛阳市的公务员应知应会考试等,作为进入年轻后备干部队伍的标准之一。
三是竞争上岗。目前我委各部门中层职位普遍实行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上岗,对一名干部的能力素养、群众基础等
能有一个较全面、客观的评价,是了解干部的极佳平台。因此,我们人事部门干部同志全程参加各部门(单位)的竞争上岗,既做好指导又能及时发现优秀人才,补充年轻后备干部队伍。
四是定期调整充实。为了推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保持后备干部队伍充足的数量和合理的结构,我们对后备干部的配备比例、资格条件、选拔程序和管理办法都做出了具体规定,通过组织实施,在近两年的干部调整中,一批优秀的后备干部脱颖而出,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今年,我们准备对后备干部队伍重新进行调整。在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新的人才衡量标准,对于比较优秀的、可列为近期培养目标的人选,在年龄、学历、级别等方面做了适当放宽,使后备干部队伍保持了充足的数量、合理的结构和较高的素质。
另外,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中暂时不能提拔使用的优秀年轻干部,如符合后备干部条件,我们也按照规定程序列入相应的后备干部名单。
通过公开选拔、民主推考、竞争上岗等方式,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真正达到“挖掘一批、掌握一批、储备一批”的目的。
(二)培养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后备干部是干部补充的主要渠道,对这些干部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至关重要。培养后备干部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其潜在素质和能力,使之不断成熟,逐步具备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近几年来,我们不断摸索创新,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开展对后备干部的培养。
一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学习型公务员队伍。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为重点,在择优选入、严格监督、有效激励、正常退出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优化队伍结构,使建设系统的公务员队伍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适应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干部学习培训的考核激励机制,实行领导干部选学和考评制度,形成干部选学、群众评学、组织考学的评价机制,把学习培训和掌握必备知识的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是注重实践锻炼。通过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后备干部在关键岗位和艰苦环境中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定数量的后备干部,加强实践锻炼。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培养锻炼,使后备干部锻炼有机会、成长有条件,不断
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提高他们的意志、品质、群众工作能力和全局意识。
三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进出通畅的优胜劣汰机制,坚持动态管理。建立干部考核的办法和制度,以健全考核机制为重点,对表现差、不胜任现职的进行果断调整,实行任期制,任期满后,工作表现好、实绩突出的提任或调任,对年龄偏大的后备干部做到及时调整,补充后备干部,促进后备干部队伍的年轻化。
四是建立跟踪考察机制,在学习培训结束后,进行考察;结合年终考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同步考察后备干部,同时开展民主评议活动,让群众来衡量,是否符合后备干部的条件,从而增强干部的自我锻炼意识和自律意识。跟踪考察,有利于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劲头,高质量高标准地去做好每一项工作。后备干部所在单位对其工作做出总结鉴定,组织部门根据后备干部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三)目前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过不懈努力,我委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选拔标准的科学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实现选拔的科学性一直是个难题。因为每一种选拔方式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有其优缺点。如目前普遍采用的先笔试后考察有其标准划
一、便于筛选的优点,但也有其弊端,一是通过一张试卷难以较全面地了解一名干部的知识储备;二是客观题居多的笔试很难反应出干部的特长,容易使部分有专长的优秀人才在第一关即被淘汰出局,无缘考察关;三是通过试卷不能反应出人的能力,等等。
二是培养措施的针对性仍有待进一步增强。“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组织部门培养后备干部的重要方法与原则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很难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难以达到教育培训成果的最大化。
三是选拔培养的系统性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年轻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上,我们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程序、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门人手少、精力有限、经费不足等客观因素制约,使得培养工作的系统性不够,甚至一些年初制定的计划也无法执行。
三、住建委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原则
作为组织部门选拔后备干部,必须坚持如下原则,一是党管干部原则;二是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三是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四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五是数量适宜、结构合理原则;六是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原则;七是备用结合、动态管理原则;八是服从工作大局,统一调配使用。
(二)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努力造就一大批能担当重任的优秀领导人才,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对此,我们建议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培养和选拔青年干部做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进一步抓紧抓好,为洛阳市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其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总揽全局,着眼未来,规划建设一支精干的后备干部队伍。提高洛阳市城市建设水平,需要各类各样的领导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保持领导干部队伍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地进行选拔和培养。一要科学预测,合理规划。建立一支以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党政后备干部为主线,以不同类别的专业人才为补充的后备干部队伍。二要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既有党政领导型人才,又有
经济管理型人才;三要及时补充,保证质量。定期对后备干部进行筛选,使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数量足、结构好、活力强。
2.要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努力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一是组织选拔与群众推荐相结合。二是推荐与自荐相结合。
3.要坚持实践育人,按绩选人,促进后备干部走向成熟。培养后备干部要重视实践锻炼,针对目前年轻干部生活、成长条件普遍较好的现状,要使后备干部尽快成长起来、成熟起来,就要把他们安排到比较艰苦、比较重要的岗位上去,在实践中磨炼他们的意志;在实践中让他们探索工作方法,积累成功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全面增长才干。进行多岗位交流,提高综合素质已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安排一定领导岗位、干部交流或岗位轮换等方法,使后备干部熟悉各种工作规程,掌握工作规律,积累工作经验。逐步做到,专业技术类的后备干部一般应具有的相关领域的管理工作经历,机关工作的后备干部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历。把是否经过多岗位锻炼,是否在几个岗位上都能取得明显的工作实绩作为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
4.要知人善用,量才使用,合理安排有利于后备干部施展才干的角色。坚持因人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定向培养。
要根据每位年轻后备干部的特点、特长,因势利导,对其特长进行不断强化,直至其成为某一工作领域的专家、权威。
5.要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形成有利于后备干部队伍梯次推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培养选拔后备干部,既要重视选拔培养,又要重视科学管理。因此,要树立标本兼治的观念,从制度入手,兼顾中、远期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注意梯次配备的结构完整,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管理体系。
一是完善培训机制,按照系统化、规模化、制度化的要求组织培训。
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坚持后备干部的动态管理,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后备干部。建立后备干部的管理档案与数据库,把平时管理与目标考核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各类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的激励机制,促进后备干部在各种环境和岗位上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新时期年轻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调研报告
毛泽东曾说过“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领导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能够担当重任的年轻干部队伍,保持干部队伍新老合作和新老交替的正常格局,是一项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持续贯彻执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立足城区实际,我们深切感受到抓好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此,根据部领导意见,专门列为课题进行专题调研,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我区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办法和措施,本文就是这次调研的一个总结报告。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一、越城区年轻后备干部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2003年经过笔试、考察,层层筛选,我区共选拔出120名区管副科级后备干部。截止2005年10月,已有16人被提拔到科级领导干部岗位,另外有10人被调到市级机关工作(其中3人为原区土地管理与村镇建设局人员整建制转出)。
减去2005年年龄超限(40周岁)的4人,现有9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年龄结构比较合理,9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的平均年龄为33周岁,最年轻的25周岁,其中30周岁及以下22人,占24.4%;31-35周岁39人,占43.3%;36-40周岁29人,占32.2%,并且各个年龄人数分布比较平均(详见表1)。二是文化程度整体较高。90人的学历均为大专及以上,其中本科学历50人,占55.6%(其中22人为全日制本科学历);大专学历40人,占44.4%。三是性别比例比较特别。与我区女性领导干部比例较类似,后备干部中女性有32人,占35.6%,体现出较强的城区特色。四是政治素质普遍较高。90人中,中国共产党党员71人,占78.9%;民主党派3人,占3.3%;群众16人,占17.8%。五是身份不限,其中行政编制53人,占58.9%;事业编制35人,占38.9%;其他2人,占2.2%。六是专业门类比较齐全。其中学经济类专业的25人,工程技术类专业的19人,管理类专业的人11,法律专业的17人,其他专业的18人,分别占后备干部总数的27.8%、21.1%、12.2%、18.9%、20%。其中大多数人都拥有两个以上专业的学历证书。另外,有近50人在各自部门担任着中层职务,已成为各自部门的业务骨干。
(二)存在的问题
分析我区区管副科级后备干部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机关内年轻干部数量偏少。根据2004年年底统计数据,全区654名公务员中,40周岁以下干部数为282名(科员及以下干部139人),占公务员总数的43.1%;其中35周岁及以下173名(科员及以下干部120名),占26.5%。
二是优秀年轻干部流失较大。上面提到,仅2年时间,120名区管副科级后备干部中,目前就已有10人被调至市级机关工作,占后备干部总数的8.3%。
三是后备干部整体素质较低。基于上面提到的两个因素,为保证后备干部队伍数量,年轻公务员进入副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门槛只能相应降低。这样就造成后备干部整体素质较低,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一部分优秀人才的积极性。
另外,我区还存在着一般干部岗位交流、全区范围内干部交流较少的现象,对年轻干部的成长不利。
(三)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几个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
一是我区干部总量较小,年龄梯次不够合理,干部队伍趋“老龄化”。近几年的公务员空编数又较少,造成每年新录用年轻公务员数量不多,年轻后备干部数量也因此受到较大限制。
二是由于“市在区中”的特殊区位特征,市级机关与区内干部平时接触较多,较其它县(市)干部熟悉,加上区内干部进入市级机关后无住房、家属安置等问题的困扰,使我区优秀年轻干部被选调进市级机关的概率较大,从而造成我区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大量流失。
三是由于我区职能部分缺失,一些干部感觉无法尽情施展才华,另外区级机关部门干部总体收入明显低于镇街、市级机关,领导职数上又是僧多粥少,导致部分优秀年轻干部想方设法转移到更大的舞台上去发展。
二、越城区选拔培养年轻后备干部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直以来,我们积极以我区各项事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按照干部管理原则,制订出台了《越城区科(局)级后备干部选拔和管理办法》,根据有关选拔标准、资格条件、数量结构和选拔程序,不断选拔德才兼备、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人才,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储备力量。
(一)选拔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在年轻后备干部选拔工作中,我们按照“民主推荐入围,公开选拔入选”的思路,努力扩大群众参与度,增强公开透明度,积极引入竞争淘汰机制。
一是公开选拔。在选拔后备干部时,我们在全区范围内组织符合基本条件的年轻干部参加统一笔试,对通过笔试的人员再进行认真考
第四篇:后备干部培养
云峰村后备干部培养计 划 与 措 施
为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拔和培养优秀中、青年干部作为后备干部,进一步充实村“两委”后备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结合我村的实际,制定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及措施:
一、推荐、培养对象的标准
凡年龄在35周岁以下、在农村工作的优秀中、青年干部,政治思想坚定,管理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工作成绩突出,群众威信较高,文化程度初中以上。
二、推荐、培养的原则和程序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镇关于推荐、选拔后备干部的通知要求,每年定期选拔符合条件的干部,经党支部支委会讨论通过,在党员大会上进行民主测评,填写推荐表,写出推荐考察材料,上报镇组织部门。
三、培养计划和措施方法
1、加强后备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严格、高标准地要求,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做到政治上严要求,业务上多培养,生活上要关心。培养年轻干部的正气、才气、灵气、锐气。
2、加强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引导和培养后备干
部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新世纪信息时代农村各项工作的需要。
3、注重培训和锻炼,做到“重点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要把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放在一定岗位上压担子、给台阶、多锻炼。积极引导他们投身各种工作实践之中,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增强技能,增长才干。
4、健全干部谈话和教育管理制度。党支部负责人不定期找后备干部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多鼓励,让后备干部时时自重、自警、自省、自律,达到教育干部、解决问题的目的,帮助后备干部认识工作中的不足,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切实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起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帮带、培育、考察、管理、使用五大机制,做到后备干部培育有计划、管理有措施、使用有效果。
一是联系帮带机制。实行村干部与后备干部“一帮一”、“结对子”,搞好传帮带。经常与他们交流沟通,定期了解其思想状态和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
二是教育培育机制。党支部制定培训教育规划,采取集中培训、干部帮带、供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对后备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工作能力和致富技能培训。
三是定期考察机制。每年进行一次当期考察。考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立场、思想品德、工作表现、廉洁自律情况、理论水平、业务技能、组织领导能力以及工作实绩、群众基础等方面情况。通过考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后备干部的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计划和措施。
四是动态管理机制。对村级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调整一次。在考察的基础上,村党支部每年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把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不高,有违法违纪行为,工作实绩不突出,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群众威信不高的后备干部调整出局。
五是科学使用机制。坚持备用结合、科学使用的原则,对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考察,表现突出的后备干部,经党员和群众按照有关规定推荐提名,可作为村“两委”候选人,参加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的选举。
我们要狠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第五篇: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使用情况报告
X县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使用情况报告
按照辽宁省和X市对于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与使用情况的要求与安排,X县委高度重视,积极部署,严格了选拔措施,搭建了培训平台,使用了一批后备干部,完善了考核制度,形成了“选、育、用、管”的整套机制。现将我县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一、严格选拔措施
在选人渠道和选人方式上,X县按照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标准,进一步拓宽了选人渠道,坚持把村级产业带头人、农村经济人、复转军人和外出务工返乡党员纳入视野,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广泛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后备干部人选。
全县X个行政村现有后备干部X人,覆盖率达到100%,其中有2名以上后备干部的村为123个,同样达到了100%。其中共有党员359人,接近总数的四分之三。从性别结构看,共有男性452人,女性39人,分别占到92%和8%。从年龄结构看,35周岁以下189人,占38.5%,36-45周岁281人,占57.2%,46周岁以上21人,占4.3%。从文化结构看,中专及以下196人,占39.9%,大专276人,占56.2%,大学本科19人,占3.9%,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后备干部中,致富能手共有197人,占40.1%,农民经济人175人,占35.6%,龙头企业带头人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