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产生的根源与预防对策
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产生的根源、预防对策及几点体会
近年来,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刚刚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又出现了“看不起病”的问题。“看病贵”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反映的热点问题。
医药费包括医疗服务费和药费两大部分,通常将两者合二为一,统称为医药费。医院通过药品经销商购入药品,又通过医生处方将药品运用到患者身上。在药品的采购使用上医院及医生享有主动权,加之药品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争夺医院这个市场,进行不正当竞争,在医药行业中出现购销方面的不正之风。这种不正之风的存在,助长了药品虚高价格的形成,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一、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的表现
1、高价药、大处方等不合理用药加重了病人的负担。在现行医药不分管理体制中,受经济利益驱动,在同类药品中,医生往往使用价格较高的药品,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并在品种和数量方面存在扩大的倾向,一张门诊处方少则近百,多则几百甚至上千元,形成了“大处方”现象。
2、折扣、让利等行为合法存在,形成了药品虚高价格。医院药品销售价格是在进价基础上加一定批零差率,进价越高,销售价格就越高,批零差价也就越大。由于医院掌握药品使用权,药品生产与经营单位为了争夺市场,便竞相以折扣、让利等形式向医院推销高价药品,让利折扣部分便进入营销成本,从而形成了药品虚高价格。据了解,一些药品零售价高的惊人,是出厂价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
3、开单提成或处方费等非法营销手段腐蚀了“白衣天使”。随着药品生产科技的不断发展,用于临床的药品品种数量繁多。同一种药品多家企业生产,同一种药品经商业化包装后,变成了名称不同的多种药品。这就是现在常说的“一药多名”现象。经营单位为了控制医生的处方权,促使多开其供货药品,以开单提成或处方费等形式,给医务人员好处。在这种非法营销手段的驱使下,一些价格低、疗效稳定的药品失去了市场。
4、以行医为名,行卖药之实,无证行医屡禁不止。由于药品流通中的虚高价格,药品的批零差率实际远比国家规定高得多,推销、贩卖药品可获得高额利润,这样,社会上不但产生了许多药贩子,而且出现了许多以行医为名、行卖药之实的非法诊所。他们从药贩子手中低价购进药品,以稍低于医院药价销售给患者,从中牟利。非法行医、无证行医存在以及屡禁不止,最根本的原因是有暴利可图,这些场所往往是假冒伪劣药品的栖息地。
二、医药购销不正之风产生的原因
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形成的原因极为复杂,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答案。既有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的问题,也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既有职业道德建设不足的问题,也有现行人事分配制度弊端。尽管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但其根源是医药行业特别是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所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健全,导致了“以药养医”。为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福利性,长期以来,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由政府定价,医疗机构低于成本价收费,不足部分由政府或企业补助。与之相反,药品生产经营实行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由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由于政府或企业对公立医疗机构投入减少,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代,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方面存在亏损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医院不得不靠多卖药来弥补亏损,积累发展资金。这样,就产生了不规范用药行为,出现了“以药养医”的局面,从而滋生了不正之风。
2、医疗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无证行医屡禁不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机构由过去国有、集体办医过渡到全社会办医,但医疗机构管理制度没有改变,对所有医疗机构都实行同样的管理制度。如允许经营药品,执行一个收费标准,享受免税待遇等等。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仅靠卫生行政部门用规划、审批等行政手段进行,不能利用价格、税收等其它经济手段加以规范和管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出现乱办医现象,无证行医,非法行医屡禁不止,对群众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构成威胁。
3、医疗机构医药不分的核算制度助长了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形成。医疗机构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等技术性服务,收取规定的劳服费。药品是医院经销的一种特殊商品,它本身不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及经济效益应该体现在医疗服务上,而不能体现在销售上。现行医药不分的核算制度体现不出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药品收入就成为医院主要的经济收入,促使医疗机构成为药品经营单位,为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4、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存在弊端。医疗机构虽属卫生事业单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激发卫生事业活力,近年来,政府积极推进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与增收节支工作。医疗机构内部实行以经济收入为核心的考核奖惩办法,医疗机构的这种运行机制又在客观上促使高价药、大处方等不规范用药行为发生。
三、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的预防对策
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的发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行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能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只有建立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内在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医药购销活动中不正之风的发生。
1、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将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对承担基本医疗服务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政府给予补助,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享受减免税费待遇。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自主经营,照章纳税的管理方式,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由市场调节,优质优价,对医疗服务收入、药品收入等依法征税。通过实施分类管理,综合运用价格、税收等手段,切断医疗机构与药品购销直接利益关系,纠正以行医为名、行卖药之实的违规行为,净化医疗服务市场。
2、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将医疗机构收入分为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收入,对医疗服务和药品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要在逐步规范财政补助方式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基础上,把医院门诊药房改为药品零售企业,独立核算,照章纳税。当前可先对医院药品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药品收支结余全部上缴主管部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合理返还,主要用于弥补医疗成本以及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等其他卫生事业。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存在的以药养医问题,切断医疗机构和药品营销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联系,杜绝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的发生。
3、规范医疗机构购药行为,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主要产生于医疗机构不规范购药行为,因此,提高药品采购透明度,规范购药行为是降低药品虚高价格,杜绝假劣药品流入医疗机构,切实减轻患者和社会不合理医药费用负担的关键环节。当前要积极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规定,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等竞争原则,进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行为主体是医疗机构,政府卫生、价格、经贸、药品监督等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药品采购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积极引导医疗机构建立适合当地实际、廉洁高效的招标采购组织管理形式。
4、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坚持纠建并举的方针,在不断强化医德医风教育的同时,建章立制,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坚决取缔开单提成、处方费等回扣行为,禁止大处方、高价药等不规范用药行为。积极推进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岗位管理实行聘用制,实行岗位工资,明确权利义务。改革医疗机构以经济收入论分配的做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和内部分配办法,真正体现医疗服务劳务价值。
四、在近年来治贿的工作中,我们初步获得了以下几点体会:
1、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抓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基础。要宣传上级的政策规定,组织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深入学习和领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加强学习的基础上,要做开展政策攻心,和他们讲党性、讲纪律、讲政策、讲法律,要打消侥幸心理,消除不正确的看法,消除模糊观念,划清是与非、对与错、合法与违法的界限,增强做好自查自纠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构建长效机制是抓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关键。构建长效机制,既要抓当前,又要抓长远。从当前来看,我们要探索并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医生处方制度、规范管理交易中的折扣、医德医风考核档案制度及建立巡查工作制度、行贿企业黑名单制度等长效机制。从长远来看,就是要深化医药卫生领域三项改革、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商业贿赂行为。
3、领导的重视是抓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保证。治理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单位的领导一定要有要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高度重视并抓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组织本系统深化自查自纠工作,加快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建设,积极配合执纪执法机关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要侦破几件有典型代表的案件,首先起到真正的震慑作用。让人们改变习惯,不再敬畏“潜规则”,而是相信法律。治理商业贿赂,仅靠宣传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说,不仅要让人们通过媒体知道有人因商业贿赂受到处罚,更要让群众通过执法执纪机关查办案件,看到身边的人因搞商业贿赂受到处罚。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改变观念,树立信心。
医疗购销中不正之风当前主要表现为医疗机构不规范购药行为和不规范用药行为,产生的根源是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与完善。因此,要在规范医疗机构购药行为与用药行为方面建章立制,贯彻中央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推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健全与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把虚高的药品价格降下来,让人民群众看上病、看起病,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篇:2019关于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自查报告
2019关于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自查报告
【2019关于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自查报告1】全省工商系统立足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深入开展纠正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强化商业贿赂案件的查办力度,深入推进医药广告整治工作,切实维护文明诚信的广告市场秩序,取得新的工作成效。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全省工商系统高度重视纠医专项治理工作,充分认识到抓好纠医专项治理工作既是维护社会弱势群体权益的需要,也是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增强做好专项治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省工商局把纠医专项治理工作列入全局性重点执法,通过制定下发《2019年全省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执法工作会议强调、单列执法办案工作目标等方式进一步推进工作的开展。坚持有部署、有查处、有检查的工作原则,继续把治理医药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作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日常监管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执法和公平交易执法工作的全局性工作之一,并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日常工作中,也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督查检查,在中期执法工作检查和执法效能督查中,重点检查了解各地开展医药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情况。
二、加大查处力度,依法查处涉医涉药案件
(一)继续加大力度治理医药领域商业贿赂行为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及国家工商总局的部署,结合监管执法的实际,加大对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案件的查处。XX县工商局立案查处了福建省永春县医药公司商业贿赂案,没收违法所得84608.8元并罚款5万元。泉州市工商局立案查处了泉州市艾格美康复器具有限公司涉嫌商业贿赂案等5起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案,案值32万元,罚没金额49.46万元。XX市XX区工商立案查处了X某某XX县XX镇XX村XX卫生所贿赂案,没收违法所得2842.40元并处罚款100000元。XX市工商局还立案查处了XX市榕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涉嫌商业贿赂案、XX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涉嫌商业贿赂案等6起案件,有力地震慑了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违法行为。
(二)深入开展医药广告整治工作
1.医药广告监测工作落实到位。全省互联的监测网实现对省市两级广电媒体实时监看监听、24小时不间断录制,同时全面加强对省内报刊广告的监测,监测预警能力大大增强。1-5月份全省工商系统共监测检查各类广告94.94万条次,发现涉嫌违法广告1.73万条次,广告总违法率为1.82%。其中,监测检查药品广告8.32万条次,发现涉嫌违法广告0.26万条次,违法率为3.13%;监测检查医疗广告52.71万条次,发现涉嫌违法广告1.13万条次,违法率为2.14%;监测检查保健食品广告18.04万条次,发现涉嫌违法广告0.15万条次,违法率为0.83%。
2.整治医药广告专项行动成效显著。一是行动迅速。认真贯彻落实《工商总局等八个部门关于开展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专项行动的通知》(工商广字〔2019〕69号)精神,迅速开展专项行动。全省各级工商部门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并召集省内主要媒体负责人,认真传达学习全国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督促媒体自觉开展全面清理自查,即时停止发布违法医药广告。二是整治有力。今年以来,全省工商系统查处罚没款万元以上的广告案件115件,罚没金额321万元,集中查处了一批屡禁不止、顶风发布、违法情节严重的违法医药广告。三是定期曝光。加大对违法虚假广告的曝光力度,利用福建红盾网及时发布广告监管信息,宣传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定期曝光一批典型违法虚假广告。四是综合处置。综合广告监测、部门转办、受理举报等各方面违法广告线索,认真进行汇总、梳理、整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处理。今年以来,省工商局共发送短信152条次,约谈媒体12家次,送达违法广告告知书43份,发布违法广告警示公告2期,责令公开更正6次,移送媒体主管部门督促整改5次,转办查处53批/件,其中已立案查处19件,罚没金额53.14万元。
三、加强综合治理,查处与规范并重
一是理顺职能。我局按照各司其责、综合治理的原则,分严厉查处大要案件,积极拓宽执法领域和加快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两个部分十五个具体项目,规定了各职能机构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任务分解和工作分工,建立健全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工作格局。二是加快信息化进程。全省工商系统实现了执法办案管理系统与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系统的联网,及时准确录入商业贿赂案件信息,在信用分类监管中及时生成商业贿赂违法主体提示信息,指导基层工商所加大对违法主体巡查回访力度,同时,定期在福建红盾网上公布商业贿赂违法案件处罚信息。三是加强部门联动。联合药监部门开展为期3个月药品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全省各级工商局先后出动执法人员8097人次,车辆1587台次,共检查药品经营场所3321个(次),广告经营单位752家(次),立案查处涉嫌违法药品广告案件28起,涉案金额近20万元,全省违法药品广告得到有效遏制,取得了良好成效;与卫生厅建立了黑名单双向移送制度,积极探索行政处罚与经营资质管理有机结合的长效监管机制,并联合开展医疗广告专项整治行动,监测各类医疗广告10373例,通报、警告或立案查处725例违规违法医疗广告。四是强化宣传教育。及时将相关情况通报省广告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并通过省纠风办纠风简报和省电视台的《纠风之窗》栏目对广告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大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面。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存在问题
1.案件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商业贿赂案件线索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建议行业主管(监管)机关、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建立商业贿赂案件线索移送制度,根据案件性质,及时将案件或案件线索移送有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
2.有的媒体单位不认真履行、甚至放弃法定审查责任和义务,致使违法广告、虚假宣传屡禁不止。建议宣传部门、新闻主管部门加强对媒体履行广告审查义务的教育工作,提高媒体的自律意识,对多次不履行审查义务、刊载违法广告的媒体,予以吊销广告许可资格的处罚。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福建省2019年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立足职能,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反映最多的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加大源头治理力度,进一步深入开展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整治虚假违法医疗医药店。以省内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有关网站发布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以及宣称具有治疗作用的保健用品广告为重点,对超出批准的功能主治和保健功能宣传包治百病等六大类虚假违法广告进行深入清查整治。充分利用省市两级广告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医药违法广告发布动态,充分发挥广告监测预警作用,不断提高广告监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广告监测情况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严厉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进一步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对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促进医药广告市场持续好转。认真落实省直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对大众传媒发布严重违法广告加强监管的意见》,用公开更正、消除影响等措施强化对媒体的监管,切实履行好医药广告发布环节监管工作。加强广告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移送衔接工作,及时移送涉嫌虚假医药广告案件,加大对虚假医药广告责任人的惩治和震慑力度。
2.继续加大查处医药购销中商业贿赂力度。把治理经济领域的商业贿赂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食品药品安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资源开发与经销、金融、房地产、医疗、教育等重点,认真查处。加大对以商业贿赂手段推销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非国家工作人员、中介组织和具有系统性行业潜规则特点的商业贿赂案件的查办,力争通过案件查办,规范、引导经营者公平竞争。
3.密切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强化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执法合力。对查办虚假违法医药广告过程中涉及相关部门职责的,提请相关部门采取撤销广告批准文号、暂停产品销售、吊销医疗机构有关诊疗科目、取消商业贿赂主体投标资格等措施,形成整体合力。
【2019关于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自查报告2】为深入推进双创双服务主题实践活动,按照县纪委、县监察局《青县九项纠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中关于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指示精神,现结合我院卫生工作实际,特此于2019年3月13日开展一次全面的自查自纠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我院严格落实以下工作
1、强化纠风工作责任制。把纠风工作与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相结合,坚持纠、建、管、评并举,强化院长作为医药纠风专项治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将此项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工,落实一岗双责和部门各负其责的纠风领导体制。
2、加强收费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健全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收费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种乱加价、乱收费行为。严格实行费用清单制和费用查询制,提高收费透明度。
3、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认真执行临床技术、诊疗、药物应用、处方管理等规范,推行药品用量、金额双公示、双排序、双监控三双监控制度和用药合理性评价,认真实施处方点评制度,积极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4、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广泛深入开展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和三好一满意活动,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医疗服务工作的最高标准。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模式,改善就诊环境,提高服务水平。
第三篇: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总结范文
2008年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总结
一、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服务理念
紧密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月,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教育培养,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服务理念。一是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高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奋发向上;二是广泛宣传和认真学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守法意识,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广大医务人员明是非、知荣辱、守法纪,通过开展“廉洁行医、从我做起”演讲比赛,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医”体会文章展评和一系列文体活动,极大的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三是紧密结合“双学双争”活动,继续强化职工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树立卫生行业风尚,深入推进“党员示范岗”和“党员挂牌争先”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夯实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诚实立业的敬业精神和服务理念,全面促进医德医风的根本好转。
二、加强监督检查,严肃行业纪律
一是加强警示教育。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县委《关于集中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的通知》和县委钱书记在县纪委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召开民主生活会,自我剖析,自查自纠,提出“四不四防”。即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志理想信念不坚定,自律意识不强,思想涣散,腐化堕落,主要源于“四不”:理论学习不认真,宗旨意识不牢固,自我修养不自觉,廉洁自律不严格。而要避免思想松懈,作风腐化,务必做好“四预防”:预防“河边湿鞋”,预防心态失衡,预防“糖衣炮弹”,预防非份追求。要打好这“预防针”,筑牢思想的“防火墙”,就得做到“四不”:学习不松劲,自律不含糊,修身不忘己,勤政不马虎。如此,才能做到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四者”,即: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二是完善医务公开。候诊大厅悬挂院长(主任)承诺的告病友书,对常用药品价格、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执法监督收费标准、医疗技术、监督执法人员进行了公示,卫生院建立了门诊费用查询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三是接受社会监督。坚持聘请行风监督员,做到真情相聘、真心交流、真诚沟通,不流于形式,每年请行风监督员座谈都在两次以上。四是加强督办检查。国家六部委《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工作实施意见》文件下发以后,我们组织督导组对全乡所有医疗卫生网点药品价格执行情况、医疗服务收费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卫生局拟对全县医疗单位开展一次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院长一岗双责落实情况、院务公开情况,药品和医疗收费情况,职工收入分配情况以及“八不准”和“六条禁令”落实情况,要求各单位先行自查,并向县卫生局写出书面自查报告,对卫生局检查中发现或群众举报查证属实的问题,一律以顶风违纪处理,要追究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长效机制,必须做到专项治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我们一是建立了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纠风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主要内容,签订责任书,与个人责任金挂钩。二是建立了职工医德医风档案制度,把医德医风纳入职工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内容,建立医德医风档案,实行奖惩与追究。三是建立了医生处方用药分级审批制度。对临床用药实行医生分级管理,一般住院医生只能开一线药物,使用二线药需经医疗组长审批,三线药需经业务院长审批。四是建立了物价检查和内部审计制度,卫生局对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一年两次物价检查和审计工作,今年第二次检查和审计正在开展,卫生院已检查结束。
一年来,通过开展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不断强化医务人员思想素质,夯实广大领导干部和医务人员爱岗敬业,诚实立业的敬业精神和服务理念,全面促进医药购销不正之风和医德医风的根本好转。
倒店乡卫生院 二00八年十二月一日
第四篇:治理教育乱收费和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工作总结
门仙委字(2010)145号
中共仙米乡委员会
关于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和纠正医药购销
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总结
县纪委:
按照与县纪委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我乡精心组织,认真开展了治理教育乱收费和纠正医药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治理教育乱收费情况
进一步提高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认识,认真履行政府职责,强化政府行为。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抓,做到了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政府行为到位。全面落实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现上学不难。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自“两免一补”政策出台以来,全乡558名农村贫困学生获得实惠。落实“两免一补”资金178.53万元,其中免杂费资金15.2万元,免费教科书资金29.8万元,补助寄宿生生活费84.66万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48.87万元;是全面推行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止目前,全乡参合人数6098人,收取医疗参合金201234元,参合率百分百。报销住院费89598.4元25人次,报销门诊费29127.1元278人次,报销慢性病费2673.8元8人次,合计报销121399.3元611人次;深入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全乡应参保3923人,实参保3398人,参保率86.62%,收取参保金419000元,发放2927人次,发放金额161811.3元,涉及享受人员502人;加大农村低保、五保户申报工作。全乡低保人数183户514人,五保户49人。2009年发放低保金331400元,五保金71197元。2010年上半年发放低保金165700元。
二、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
(一)深入开展正面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坚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理想宗旨教育和道德法纪教育,通过系统学习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增强了卫生院职工的廉洁意识、服务意识,树立了“以患者为本”的职业道德观念。
(二)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负责人行风建设责任。本着谁主管谁负责,把纠风工作纳入了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本单位综合责任目标考核范围,对出现收受“红包”、“搭车开药”、违规收费、态度蛮横等问题的个人,认真查处。
(三)切实治理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严格规范进药渠道,并参照药品招标的药品价格执行相关药品的价格,定期将采购情况进行了公示,增加药品购销的透明度,切实降低药品价格,让利于群众。加强了对药品采购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解决医药购销中给予、收受回扣和医疗服务中“开单提成”、收受“红包”等问题。规范进药渠道,完善药品定价机制。
(四)进一步纠正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加强了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有效治理“看病贵”收“红包”等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化源头治理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教育活动,建立健全了各项目医德医风考核、激励和惩戒制度,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从而改善了服务态度。同时,自觉接受患者和社会监督。一是收费公开。严格执行中标药品价格,门诊处方逐笔划价,提供住院费用清单,实行医疗收费及药品价格公示制和查询制,增加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透明度;二是医护公开。公布医生护士情况,允许病人选医生;三是纪律公开。按照卫生部“八不准”要求,向社会公开承诺不实行药品、检查等开单提成办法,不接受医疗器械、药品等生产厂家的各种经济贿赂、不接受患者及其亲友的“红包”、不巧立明目乱收费等“八不”。四是强化行政监管,严格责任追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依法加强监管。对群众的举报,有诉必查,有责必究,做到件件有核实、有处理、有反馈。
二0一0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五篇:关于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总结
关于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 的自查自纠和专项治理工作总结
为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决纠正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努力树立医院新形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在全院范围内深入开展各项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及向社会服务承诺活动。现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将我院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组织开展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结合卫生行业自身特点和我院工作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明确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我院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领导小组
为切实开展好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及向社会服务承诺活动,医院成立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及向社会服务承诺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落实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
三、组织实施
各科室对医疗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开展自查自纠活动,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务求取得实效,主要包括动员教育、自查自纠、整改提高三个阶段。
1、动员教育
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切实将关于开展医疗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的有关要求传达到每一位职工。结合“三好一满意”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反腐倡廉教育,定期组织法律宣传活动,发放廉政学习资料,增强其法制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明确医务人员不得利用医疗服务收受回扣、提成,谋取不正当利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加强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作好工作安排部署,努力营造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深入自查自纠和整改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2、自查自纠
各科室要在院部的统一组织领导下,以查找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行为为重点,集中开展自查自纠,切实摸清有无不正之风行为,办公室要加强对科室自查自纠工作的督查指导。
3、整改提高
针对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问题及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归纳梳理,深刻剖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从源头治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四、建立健全防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长期任务,必须坚持长抓不懈,在坚持集中专项治理的同时,重在建立健全防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问题,采取“从严治院、从严治医、从严治德、从严治腐”的工作原则,从思想上、制度上和源头上强化防控措施的落实。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工作:
1、完善制度。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和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向社会公开医疗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药品及医用耗材价格、医疗服务流程,严格执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增加收费透明度;健全医院内部的人事、财务、采购等事项的民主监督制度;进一步落实医疗管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强化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建设,致力于用制度形成有效地内部约束和监督,健全行风建设的合理运行机制。
2、强化监督。加快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对药品、医用器材的采购使用情况以及医疗收费进行监控,强化宏观调控措施;畅通信访渠道,完善投诉处理机制,提高监督机能。
五、改进教育管理模式,从岗前培训、年终考核等多方面入手,把医德医风建设真正作为日常工作长抓不懈。
开展治理医药贿赂专项治理工作以来,结合实际从深化教育、强化监管入手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行业纠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医德医风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岗前培训,强化医德教育。医务人员在上岗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教育培训,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反腐倡廉等教育,使得其在进入岗位前,能够明辨是非、善恶;能够以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为荣,以见利忘义、违法乱纪为耻;能够认清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增强参与治理医药行业商业贿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能够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利益观和荣辱观;能够倡导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强化医德考核,形成自觉行为。把医德医风表现同个人考核、晋级、薪金等紧密结合起来,制定惩奖办法,通过奖优惩劣的形式,提高医务人员医德修养的自觉性,逐步使其成为一种自我修养行为。
五、工作承诺
1、依法办院,文明行医,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2、执行医务公开、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3、执行患者住院“一日清单制”,不分解收费,不超标准收费,不自立项目收费。
4、杜绝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拒绝接受医疗器械、一次性卫生材料、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代理推销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
5、工作人员拒绝接受患者馈赠的现金、有价证券或其他物品。
6、落实首问负责制。本院医护员工在院内遇有病人询问,必须热情接待,服务到位。
7、开药、仪器检查、化验检查及其他医学检查等,拒绝收取开单提成。
8、根据患者病情,规范开药、合理检查,不开大处方,不做不必要的检查。不以病人名义开搭车药、做搭车检查。
9、礼貌接诊,文明待人,热情服务,态度和蔼,不推诿、训斥、刁难病人。
六、存在问题
在自查自纠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个别医师存在收受红包的现象。这些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重点加强监督并予以督促解决。
我院通过专项治理和自查自纠,使广大干部职工受到了深刻的法制、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了诚信服务、廉洁从业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强化了医务人员的自律和自我管理意识,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我院将逐步建立防控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及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医药购销行为、医疗服务行为,切实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确保我院各项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