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环发[2008]15号)
【发布单位】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文号】环发[2008]15号 【发布日期】2008-04-14 【生效日期】2008-04-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
(环发[2008]15号)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黄河中上游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重点流域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重点流域规划》目标实现。
一、到2010年,要使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黄河中上游等6个重点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治理和保护,跨省界断面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重点工业企业实现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城镇污水处理水平显著提高,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流域水环境监管及水污染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二、《重点流域规划》是各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流域的经济建设活动必须符合《重点流域规划》的要求。各流域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重点流域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抓紧制订本行政区域和本部门的实施计划,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逐项落实,统筹实施。
三、各流域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是实施《重点流域规划》的责任主体,应加强对实施《重点流域规划》的组织和领导,将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并分解落实到企业,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方筹集规划项目建设资金;要加强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加大环境执法和监管力度;要推进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把标准提高到合理水平,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确保治理项目建成后正常运行。对地方资金和污水处理费收费不到位的地区,中央不安排补助资金。
四、各流域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按照《重点流域规划》要求,紧密结合当前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周密部署、科学组织,切实做好各流域主要水污染物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各项工作,加强本地区减排目标责任的评价考核和监督核查工作,确保重点流域水污染减排任务按期完成,确保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如期实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安徽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
安徽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
一、目标要求
(一)总体目标。到2015年,淮河、巢湖流域城镇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功能要求。跨界断面、污染严重的城市水体和支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巢湖富营养化程度有所减轻,水功能区达标率进一步提高。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水环境监测、预警与应急能力显著提高。
(二)水质目标。到2015年,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淮河干流安徽段水质稳定达到Ⅲ类;颍河、涡河、新濉河等主要支流水质基本消除劣Ⅴ类。巢湖西半湖总磷、总氮浓度比2010年分别下降6%和8%以上,其他指标达到Ⅳ类;东半湖总磷、总氮浓度维持2010年水平,其他指标达到Ⅲ类;环湖河流水质基本消除劣Ⅴ类。
(三)减排目标。到2015年,我省淮河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不包括农业源排放量)控制在25.82万吨,比2010年削减9.05%;氨氮排放量(不包括农业源排放量)控制在3.44万吨,比2010年削减10.75%。巢湖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4.3万吨,比2010年削减8.9%;氨氮排放量控制在2.3万吨,比2010年削减11.5%;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控制在2.9万吨和2265吨,比2010年削减10.4%和18.0%。
二、主要任务
(四)加快实施《规划》项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优先控制单元内项目为重点,制定实施计划,按月细化工程进度要求。积极推动项目前期工作,采取部门会商、联合审批等方式,抓紧启动开工一批环境、社会效益明显的项目。建立项目建设进度通报和督查制度,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加强项目环境监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确保项目发挥环境效益。
(五)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各地要以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淮河、巢湖流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2013年底前,依法取缔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活动,完成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调整工作。2015年底前,依法取缔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活动。对人为污染引起水质超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要制定实施水源地水质达标方案。尚无备用水源的市、县要加快备用水源建设。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每年至少开展1次水质全指标监测分析,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每3年开展1次水质全指标监测分析。实行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公示制度,及时公布水源水质状况,接受公众监督。
(六)强化重点区域防治。按照分区控制、突出重点的原则,对水环境问题突出、环境风险防范能力薄弱、水体功能要求高的控制单元,加强分类指导,优先落实防治措施。对淮河流域的史河六安控制单元和巢湖流域的巢湖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控制单元、杭埠河六安市控制单元,要重点实施水源涵养、湿地建设、河岸带生态阻隔等综合治理工程,维护良好的水环境质量。对淮河流域的沣河淠东干渠六安控制单元、颍河谷河阜阳控制单元、淮河干流淮南控制单元、涡河亳州控制单元、淮河干流蚌埠滁州控制单元、沱河淮北宿州控制单元、怀洪新河宿州蚌埠控制单元,巢湖流域的南淝河合肥市控制单元、十五里河合肥市控制单元、派河合肥市控制单元、塘西河入湖区合肥市控制单元,要采取综合性治理措施,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保障河道生态基流,改善城市水体和重点支流水环境质量。采取“一河一策”的办法,综合整治涡河、濉河、颍河、济河、岱河、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双桥河。
(七)提升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各地要促进制浆造纸、印染、食品酿造、化工、皮革、医药等行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低污染、无污染、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度。加快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建设污水深度处理设施,推动化工等存在污染风险的企业进入产业园区。皖北地区要鼓励企业建设中水回用设施,提高企业中水回用比例。依法对流域内超标排放、超总量排放及排放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监管,继续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提高污泥安全处置和污水再生利用水平。到2015年,淮河、巢湖流域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县政府所在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优先控制单元内的其他镇污水处理率达到40%以上;淮河、巢湖流域内城镇污水处理厂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设区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县级市、县政府所在镇和优先控制单元内的其他镇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0%以上;淮河流域设市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20%以上。
(九)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超标严重的水体周边等敏感区域内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优先控制单元内1000头标准猪以上的养殖场区,要采用生物发酵床等清洁环保养殖技术或干清粪、沼气工程、沼液处理、粪渣和沼渣资源化利用的全过程综合治理技术。巢湖湖区内禁止网箱养殖水产品。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实施船舶流动源污染防治,建立健全船舶水污染事故应急制度。强化湖泊生态建设和保护,科学实施退田还湖,扩大湖泊湿地空间,增强湖泊自净功能。合肥、淮南、六安市要认真实施瓦埠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建立“防、治、用”联动的蓝藻水华防治体系。
(十)提升流域风险防范水平。增强环境监察执法能力,重点推进县区级环境监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加强重点排污口及重点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重点加强涉重金属和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企业的日常监管和后督察。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逐步建立污染源、入河排污口、断面水质的综合环境监控体系。淮河流域要加强枯水期和汛期的污染联防,严防污染事故发生。巢湖流域要开展水环境遥感监测及富营养化预警监测工作。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制度,提高环境应急管理、监测处置能力,建立流域上下游应急响应联动机制。
三、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省水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等工作,由省政府负责同志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省政府有关副秘书长和省环保厅厅长为副召集人,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委、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厅。各地要将《规划》有关目标、任务、项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分解落实任务。流域上下游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间要加强协调,建立健全定期会商制度和应急处置协作机制。
(十二)完善长效机制。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及环境状况,研究制订有关总量控制、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功能区管理、排污许可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强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评估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环境保护标准建设。逐步建立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的试点示范工作。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优先控制单元内的规划项目。
(十三)突出科技支撑。加强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强化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改善、河湖污染生态修复、湿地保护与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河口生态保护、船舶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城镇分散式污水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氮磷污染物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淮河流域要注重推广重点行业高效低能耗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有毒有害污染物治理及突发性污染事故处置、水生态修复等水污染治理共性技术。巢湖流域要加强氮磷双控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
(十四)明确部门职责。省环保厅负责综合协调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管和评估,严格执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统一发布水质状况。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加强对项目前期工作、投资计划的指导,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会同省有关部门指导、协调和监督规划项目实施及资金投入。省科技厅负责组织开展有关面源污染治理、氮磷污染物控制、生态环境用水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组织实施有关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在安排技改等项目资金时予以重点支持。省监察厅负责监督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执行水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工作,依法追究违法人员的行政责任。省财政厅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补助,并通过现有省级环保专项资金支持规划项目建设。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地下水监测工作,会同环保部门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运营情况督查,进一步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加强对城市节水、中水回用工作的指导。省交通运输厅负责指导并监督航道整治、水上运输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省农委负责组织与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落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措施,科学指导和管理农药、化肥的施用,推广应用节水、节肥、节药等资源节约型技术和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省水利厅负责指导并监督水利工程和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水土保持等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水利工程防污调度管理,维持河道基本生态流量。省林业厅负责防护林带建设、湿地修复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恢复、保护和建设方面的工作。
(十五)推动信息公开。建立水环境信息共享与公开制度,实现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水质、流域水质、重点污染源、污染事故等有关信息的共享,加快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及时发布信息,确保公众对流域与区域水环境质量的知情权。加强环境宣传与教育,营造全社会支持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完善公众信访工作协调机制,方便公众通过多种渠道参与环境管理和监督。
(十六)严格考核制度。省政府依据《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皖政办秘〔2009〕106号),每年对各市实施《规划》情况进行考核和通报。省有关部门将考核结果作为分配中央和省级环保专项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对于规划项目建设进度严重滞后的市、县,省环保厅将暂停该地区新增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各市政府要结合实际,将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县(市、区)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考核工作。
第三篇:在环保部推进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致辞
在环保部推进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 “十二五”规划实施会商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凌江副司长、赣江副主任、林超副局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值此硕果飘香的季节,环保部推进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会商会议在我市张北县隆重召开。首先,我代表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向远道而来的环保部污防司、华北督查中心、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及参加会议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河南省七省市(区)环保部门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北京上风、上水,特别是境内河流基本属于海河流域永定河、潮白河及滦河三大水系,跨越我市20个县区中的18个。官厅水库近90%水量、密云水库51%水量源于我市辖区补给。多年来,环保部对我市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非常关心并给予高度重视,“十五”以来已为我市安排治理项目105项,累计投入生态环保资金30多亿元,切实保证了各项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借此机会,我代表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张家口市环保工作的各位领
— 1 — 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环保部推进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会商会议在我市张北县隆重召开,这充分体现了环保部领导和同志们对张家口市环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我市环保工作的肯定和鞭策,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今后,我市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借鉴各省、市经验,进一步完善措施,真抓实干,努力为改善辖区流域水环境质量、保障流域水环境安全做出不懈努力!同时,真诚的希望环保部污防司、华北督查中心、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和监测总站,以及上下游的北京市等省市环保部门继续给予我市更大的帮助和支持!
张家口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山河秀丽。希望各位领导在张期间多走一走,看一看,真正感受一下张家口的秀美风光。
最后,预祝环保部推进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会商会议圆满成功!
祝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环保部推进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致辞.
在环保部推进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 “十二五”规划实施会商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凌江副司长、赣江副主任、林超副局长,各位领导、同 志们: 大家上午好!值此硕果飘香的季节, 环保部推进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 “十 二五”规划实施会商会议在我市张北县隆重召开。首先,我代 表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向远道而来的环保部污防司、华北督查 中心、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及参加会议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河南省七省市(区 环保部门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北京上风、上水,特别 是境内河流基本属于海河流域永定河、潮白河及滦河三大水系, 跨越我市 20个县区中的 18个。官厅水库近90%水量、密云水 库 51%水量源于我市辖区补给。多年来,环保部对我市流域水 环境治理工作非常关心并给予高度重视, “十五”以来已为我市 安排治理项目 105项,累计投入生态环保资金 30多亿元,切实 保证了各项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借此机会,我代表张家口市 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张家口市环保工作的各位领
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环保部推进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实 施会商会议在我市张北县隆重召开,这充分体现了环保部领导 和同志们对张家口市环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我市环保 工作的肯定和鞭策,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今后,我市将以这次 会议为契机,虚心借鉴各省、市经验,进一步完善措施,真抓 实干,努力为改善辖区流域水环境质量、保障流域水环境安全 做出不懈努力!同时,真诚的希望环保部污防司、华北督查中 心、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和监测总站, 以及上下游的北京市等省市环保部门继续给予我市更大的帮助 和支持!张家口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山河秀丽。希 望各位领导在张期间多走一走,看一看,真正感受一下张家口 的秀美风光。
最后,预祝环保部推进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 划实施会商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第五篇: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
会议指出,目前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全国657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持续下降;一些地区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污液以及化肥农药等渗漏渗透,造成地下水环境质量恶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会议强调,保护好地下水资源,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生存安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列入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本着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的原则,制订和实施好《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切实保障地下水环境安全。会议确定了以下工作目标: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为此,一要抓紧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和一般保护区。二要严格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与环境执法,依法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限期治理地下水污染隐患。三要严格控制影响地下水的城镇污染。削减城镇生活污染负荷,推进管网系统改造,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加强垃圾填埋场建设和治理。四要加强重点工业行业地下水环境监管,防范石油化工行业和地下工程设施、地下勘探、采矿活动污染地下水,控制工业危险废物对地下水的影响。五要分类控制农业面源对地下水的污染。逐步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在水源保护区内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六要采取有效治理措施,严格防控污染土壤和污水灌溉对地下水的污染。七要有计划地加快推进地下水污染修复。在地下水污染突出区域进行修复试点,开展海水入侵综合防治示范,切断废弃钻井、矿井等污染途径。八要建立区域和重点地区地下水环境监测系统,建立专业的地下水环境监测队伍。地方人民政府要制订监测计划。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努力提升地下水污染防治科技水平。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增强全社会保护地下水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