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披露:济南、青岛、烟台三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正在推进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00:1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官方披露:济南、青岛、烟台三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正在推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官方披露:济南、青岛、烟台三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正在推进》。

第一篇:官方披露:济南、青岛、烟台三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正在推进

官方披露:济南、青岛、烟台三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正在推

4月27日,山东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旧动能转换活力”专题议政,审议通过相关建议案。这次常委会议,也是十二届省政协首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第一件“大事”是省政府领导通报情况。与以往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的惯例不同,这次是省长批示、副省长来作专题报告,规格之高可见一斑。更令常委们感到振奋的是,会议首设省政协常委与省政府领导互动环节,常委举手提问,省政府领导逐一回答。4月28日,济南媒体报道了这次大会的消息:会议通报了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前一阶段推进情况和下一步重点工作。另外,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基金设立运作,财税政策具体实施细则正在加快研究制定;济南、青岛、烟台三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正在推进。

本消息已于4月28日见报并且不止提到了一次具体怎么调整?

不用百度了除了2018年1月23日的那条建议外你能搜到的都是谣言!本号会持续关注此事有新动静第一时间发布最权威的调整以上内容来自齐鲁正能量,是齐鲁晚报旗下的公众号,应当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最重要的是留言回复楼先生把这条新闻贴上来,其实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句话,建议齐河、邹平、禹城划归济南,长期来看,莱芜、泰安融入济南!!民盟山东省委在提案中称,济南是省会城市,建设大而强、富而美、首位度高的省会城市,是山东省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这一任务仅靠济南是无法完成的,必须从省级层面进行考量、研究和规划,采取超常规举措实现济南弯道超车、变道超车。

民盟山东省委在提案中分析道,一个省拥有一个强有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可以助其在全国激烈的区域竞赛中赢得更多的资源、政策与人才。近年来,其他省会城市的快速发展倒逼济南不得不加快发展。

以郑州为例,河南正举全省之力将郑州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先是引进富士康,后是拿下国内首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牌子。在全国高铁的“八纵八横”战略中,郑州同时接入了京广通道、徐兰高铁、呼南通道三个干线通道,再加上规划中的一大批以郑州为核心的省内城际铁路,郑州获得了“米字型高铁”的美誉。

民盟山东省委建议:

一、调整行政区域规划,扩大济南的管辖面积和人口规模。德州市齐河县、滨州市邹平县、德州市禹城市与济南各方面的衔接越来越顺畅,三地划归济南更有利于做大做强省会城市。山东省委省政府应尽快推动三地划归济南。届时,济南人口和管辖面积将大大增加,向北、向东发展空间更足,交通规划和产业布局也更有施展空间,省会的带动作用将更加显著。从长远看,莱芜市、泰安市与济南毗邻,交流广泛,各种资源有互补和共享的条件,建议应制定二市融入济南发展的远期规划。

二、大力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济南的城市轨道交通不仅要通达所有管辖的区县,还要通达济南周边的泰安市区、肥城,聊城东阿、茌平,莱芜,淄博,滨州邹平等地。建议着眼长远、主动衔接周边地市,制定轨道交通长远发展规划,力争在10年内达到500公里,从根本上改观济南的交通状况,真正辐射、带动济南周边的发展。

三、高标准制定建设米字形高铁的规划,申请建设济南-济宁方向的城际高铁,使济南真正成为山东的交通枢纽和中心。目前济南的高铁规划,不是真正的米字形,因为其缺少西南方向线路(济南-郑州高铁是往西方向)。而且,济宁作为拥有800多万人口的地级市,交通是其短板,确实需要建设济南-济宁方向城际高铁,增强联络,补齐短板,做好向外省延伸的准备,带动沿线的发展。

四、采取措施大力吸引人才,力争在5年内吸引100万人才,为济南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现在许多像武汉、成都、杭州、南京等省会城市正在大力吸引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比较起来,济南的政策吸引力不够。济南应尽快调整住房限购政策,放开40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无户籍、社保等限购要求)在济南购买住房套数的限制;完善激励政策和配套服务水平,为高水平年轻人才提供不低于江浙地区的薪酬待遇,为其配偶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提供便利,解除其后顾之忧。

五、结合国务院批复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在做好、做大、做强济南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结合济南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济南至少可以在汽车制造、机床机械、新材料、电子信息和软件、食品加工、医药、太阳能、旅游等八大产业做到千亿产业集群。在这方面,建议向长沙、合肥、杭州、郑州等城市学习,对于它们好的做法和经验,济南应当大胆的学习采用,争取在3-5年时间构建7-8个千亿级的在全国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

第二篇: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市县级土地整治规划调整工作的通知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市县级土地整治

规划调整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8-05-10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冀国土资办字〔2018〕38号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国土资源局:

《河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调整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并印发实施,为加快推进市县级土地整治规划调整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快完成规划调整工作

各市应尽快将《调整方案》确定的控制指标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抓紧编制市级土地整治规划调整方案,同步推进县级规划调整工作。市级规划调整在6月底前、县级规划调整在8月底前完成。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积极协调,认真落实《调整方案》要求,确保按时完成规划调整工作。

二、细化落实规划目标任务

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补充耕地任务作为本次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是检验规划实施和安排土地整治项目的主要依据。各地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部署要求,细化完善《调整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统筹确定各项土地整治活动,落实各项土地整治任务。

三、编制报批程序

(一)编制规划调整方案。各市要依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及有关要求,一是开展现行规划实施评估,客观评价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二是编制规划调整方案,对规划目标、任务、土地整治项目和保障措施等进行科学合理调整。

(二)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征求同级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农业、环保、林业、住建等相关部门意见,并与相关规划做好衔接。需要听证的,应召开由有关部门及利益相关方参加的听证会。根据有关部门意见和听证意见对规划调整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三)专家论证。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调整方案进行论证,并出具论证意见。

(四)成果报批。与上一级土地整治规划做好衔接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四、有关要求

(一)质量要求。各市要严格按照《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TD/T1034-2013)、《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TD/T1035-2013)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地方各级“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44号)要求,切实加强规划调整及数据库建设质量审核,确保成果质量。

(二)成果汇交。规划调整方案经批准后报省厅,应报送以下材料:

1.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关于土地整治规划调整说明;

2.土地整治规划调整方案;

3.征求意见情况;

4.论证意见;

5.政府批复;

6.标注调整前、后地块位置的规划图(调整前地块用蓝色标注,调整后地块用红色标注,包含增加区域,其中需要说明整治类型和规模)和调整后最终成果图,图件应加盖市、县局公章;

7.更新后的规划数据库。

以上材料报送省厅2套。

附件:县级土地整治规划调整方案编写参考提纲

附件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调整方案编写参考提纲.docx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调整方案编写参考提纲

一、基本情况

说明区域经济、社会、人口、城镇化水平等基本情况。

二、规划阶段性实施评价

包括现行规划的重点内容;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

三、规划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四、规划调整方案

主要说明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目标、任务、重点工程、重点区域布局调整变化及依据等。涉及规划目标调整的,应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地块,说明调整的依据;涉及土地整治项目调整的,重点说明项目确定的依据,项目整治规模、补充耕地面积与质量、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别等情况;涉及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项目调整的,重点分析说明项目规模、确定依据是否与相关规划进行衔接等,确保规划能顺利实施。农用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应限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扩展边界以外,确实无法避让的,应先行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按照《河北省耕地开垦负面清单》的有关要求进行项目选址。

五、规划调整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一)对规划目标影响分析。主要对规划调整后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补充耕地面积等规划指标保障程度进行分析。

(二)对土地利用布局影响分析。主要对耕地、基本农田、建设用地布局变化情况,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影响等进行分析。

(三)对环境影响分析。主要是规划调整对土地生态环境影响、对京津冀生态环境改善影响、对在建和已建的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四)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主要对经济社会发展、县域经济、城镇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农业发展、扶贫攻坚等影响与产生的效果、相关规划衔接情况等进行分析。

六、结论 综合说明规划调整的必要性,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提出规划实施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七、重点项目表

包括农用地整理项目(含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用地整理项目(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土地复垦项目、宜耕后备资源开发项目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并注明整治类型、整治规模和投资规模等。

第三篇:关于青岛胶州、崂山、城阳三市(区)招商引资工作的考察报告

关于青岛胶州、崂山、城阳三市(区)招商引资工作的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经验,特别是在引进大项目、高科技项目上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推动我市的对外开放工作,最近市委办公室一行四人,先后赴青岛胶州市、崂山区和城阳区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中发现三地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无论是引进项目的数量,还是引进项目的规模,都名列全省各县(市、区)前茅,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市下步如何开展好招商引资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基本情况

胶州市人口约78万,总面积近1210平方公里,03年实现GDp18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亿元,在全国百强县中居54位。城阳区人口约44万人,面积达553平方公里,03年实现GDp204.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38亿元。崂山区人口约19万,面积达389平方公里,03年实现GDp15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97亿元,在青岛市列第一位。从三地实践看,综合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主要得益于招商引资的强势拉动。总的来看,他们的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引资总量大。三地均聚集了大批外资项目,无论是引进项目的数量,还是投资总量都相当可观。截止到2003年底,胶州市累计批准外资企业1500多家,合同利用外资45.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亿美元;其中03年批准外资企业500多家,合同利用外资1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2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46.1亿元;今年一季度批准外资企业近100家,合同利用外资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4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9.7亿元。城阳区累计引进外资企业2300家,合同利用外资45.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亿美元;其中03年批准外资企业449家,合同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26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47亿元;今年一季度批准外资企业124家,合同利用外资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3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近4亿元。崂山区共引进发展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5家,03年合同利用外资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25.2亿元。

二是项目档次高。考察中让我们感受强烈的是,三地已经走过了不论项目大小、不论档次高低,一概引进的阶段,招商引资在注重外延扩张的同时,更注重内涵的提高,把引资的目光更多的投向那些大项目、好项目。胶州市累计引进投资额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93个,过亿元内资项目约40个,世界500强企业9家。其中,一批大项目已呈现出良好运行态势,韩国世原制鞋公司年出口创汇达8200万美元,全国最大的钢构企业杭萧钢构03年产值已达1亿元。城阳区累计引进投资额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76个,过亿元内资项目36个,世界500强企业13个。其中,03年引进投资额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27个,过亿元的内资项目19个,世界500强企业3个。崂山区共引进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26家,扶持发展科研机构和高校40多家,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3家,国家级院校设立分支机构3家。其中,泰科达微电子、爱德基因、零点科技和中天软件等大项目,已经发挥出“龙头”拉动效应,带动起一批高新技术配套企业,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三是园区建设好。近年来,胶南市、城阳市的招商引资园区呈现出几何级、跨越式扩张趋势。99年规划近1平方公里胶州湾工业园,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填满”,次年又开发二期工程,面积达7平方公里,目前已初步形成30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实现了税收过亿元、出口过亿美元的“双过亿”,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内辐射的基地、全市经济的龙头。其中海尔工业园区仅用三、四年时间项目全部摆满,今年可实现产值18亿元。城阳区从94年白手起家,利用短短10年时间,规划建设了国际空港工业区、丹山、金岭、新城等八大工业园区,其中发展较快的民营科技工业园,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现在建成面积已达8平方公里。崂山区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人文和政策优势,积极创新园区发展模式,把工作重点转向“楼宇经济”,用一座楼创造了传统园区1平方公里实现的价值。目前已建成青岛软件高新园、生命科学研究院、海归创业园、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科技创业中心等各类孵化器5家,总面积达7万平方米,吸引入驻企业130多家,成功孵化企业83家。

四是思路调整快。今年以来,根据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全面调整的形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在注重引进外资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内资。以胶州市为例,该市经济外向度高达90%以上,出口创汇连续多年居全省各县(市)之首。03年全市出口创汇约20亿美元,地方支付出口退税高达2亿元,地方财政面临巨大的退税压力。去年以来,他们明确提出减少引进纯出口型外资项目,六大招商局把招商重点转移到国内大企业,特别是牢牢抓住2008年青岛市作为奥运会分赛场,大批企业外迁的历史性机遇,采取“就近引资”的策略,加强与青岛大企业、经济主管部门联系,掌握产业转移信息。城阳区在引进内资大项目上,采取“一事一议”等非常规措施,努力提高项目引进效率,加速了内资项目的有效集聚。崂山区依靠优良的人居环境、宽松的创业环境和雄厚的人力资源等优势,逐渐把引资重点转向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吸引国内知名企业总部、研发机构和大企业进驻园区,引进学术带头人和科技能手来崂山区创业。

二、主要经验

从总体上看,此次考察的青岛市三地之所以能在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外工作和引进内资领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首先得益于它们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即背靠青岛这样一个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发达、国际知名度高的“大树”,作为“近水楼台”可以较好地接受青岛在交通、人气、信息、人才、名气、产业甚至开放观念等各方面的辐射带动。但除了这种客观上的“先天优势”之外,三地的跨越发展还缘于他们所采取的一系列得力措施。

(一)立足优势,选准招商引资方向。区域经济竞争中的本质,是比较优势的竞争。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立足本地比较优势,选择正确的主攻方向,同样尤为关键。在这一问题上,此次考察的三地可谓不谋而合。他们一方面充分利用距离青岛较近的地缘优势,积极融入“大青岛”的经济圈,主动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差异竞争、错位发展”的新思路,制定独具特色的引资策略。崂山区利用本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风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青岛高校密集区的有利条件,确立了打造青岛高新技术、旅游度假、商贸、节庆会展和高等教育等“五大中心”的城市定位,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大商业集团、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项目,形成了具有崂山特色的强势产业和经济增长源,使区域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胶州市则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提出“工业立市、商贸活市,建设加工制造业基础和仓储物流基地”的发展思路,招商引资重点围绕机械制造、家电电子、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精细化工五大主导产业进行,引进了以中集、杭萧钢构、海尔、世原鞋业等一大批大型项目,并初步建立建材、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三大物流基地。城阳区借助紧邻青岛机场、港口,路网密集,以及作为青岛外贸出口加工基地和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等优势,提出了实现“经济国际化、城市园林化、社会现代化”的城市定位,不断扩大电子信息、海洋科研、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服务业等领域的招商规模,引进了世界五百强企业13家。

(二)抢抓信息,赢得招商主动权。信息就是机遇,信息就是项目,抢到信息就是赢得主动。这是我们此次考察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从三地实践来看,相当数量大项目的成功引进,都得益于对信息的高度重视。胶州市今年4月刚引进的一个注册资金5000万、投资2个亿、一期投资7000万的大项目,就是其经济发展局下设招商局的迟局长,在去青岛外经局办理其它事宜时,偶然听到这个项目要重新选址的信息,当即靠上做工作,利用一下午一晚上的时间达成投资意向。这个项目的引进固然有运气的成分,但最主要的还是他们对于招商信息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强的把握能力。据迟局长介绍说,她自己一周就要到青岛外经局跑两次以上,而象她这样的专业招商人员在胶州有近千人,这样“大面积撒网”,无怪乎机遇总是垂青于他们了。城阳在争取莱阳大学入驻的工作中,和崂山区的竞争异常激烈,他们在并不处于优势地位的情况下却笑到最后,其获胜的关键也是因为及时地获取到了相关信息并成功加以利用,赢得了投资方的信任,一举击败竞争对手。

(三)优化环境,增强对项目吸引力。胶州、崂山、城阳三地的招商引资工作在青岛市甚至全省均位居前列,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许多质量高、规模大的内、外资项目仍源源不断的入驻,可以说跟当地长期以来对投资环境的高度重视,并由此形成的“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无关系。在硬环境建设方面,三地都是“先筑巢,后引凤”,这是他们与其他地方“先招商,再配套”的做法迥然不同之处,也是他们招商引资工作步伐快于其他地方的关键所在。他们抓住外商投资务实、理性的特点,采取市场化运作和政府举债并举,超前配套大环境建设。胶州区以政府举债的方式,在园区内高标准建设“七通一平”,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增强对纺织类项目的吸引力,统一建设污水处理场,集中解决纺织类企业排污问题,消除了外商的后顾之忧。崂山区以建设一流投资环境,营造最适宜人工作、居住环境为目标,成片开发“孵化器”,为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一流创业平台。城阳区民营科技园,自95年建园到98年,集中精力搞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引进了热电厂、污水处理场,三年时间实现基础设施配套,推动了园区的扩容升级。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三地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对进驻企业实行严格的保护。他们对所有园区内企业均采取了封闭式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区检查收费或者参观,必须经监察部门审批后,方可进入企业。这次考察中三地都多次婉拒了我们想参观企业的要求,这一做法让我们虽不无遗憾,但同时又为他们对企业象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爱护深感钦佩。二是积极为常驻外商提供人性化的生活服务。胶南市常驻韩商有3000多人,在该市投资外商中占较大比重,为让他们有“在胶如在家”的感觉,他们专门建设了“韩国风情一条街”,政府投资兴建了“高丽社区”,受到韩商普遍欢迎。此外他们还在各大医院设立了外商门诊,全方位为外商提供良好的服务。城阳将每年的4月定为外商服务月,期间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各类符合外商特点的文体活动,增进与外商的感情,扩大该市的对外影响,在全社会营造起浓厚的“尊商、爱商”的良好氛围,为实施“以商招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改进招商方式,提高招商质量。纵观三地招商引资工作发展的过程,都曾经历过早期“行行有任务、人人搞招商”的全民招商的阶段。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反省后,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特别是土地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他们由以往对项目的不加选择改变为更加注重项目的内涵,而招商方式也逐渐趋于理性化,由“全民招商”改为以“专业招商”和“以商招商”为主。三地都设有规模可观的专业招商队伍。胶州市设立了城建、经发、工商联、台办、财办、外经六个招商局,每个局由所属部门分管副局长任局长、主管业务科长任副局长,配备专门人员;各乡镇也都配有专门的招商机构。人员总共可达1000多人。城阳专门成立了投资促进委员会,在招商局、台办等13个市直部门设立了专门招商机构,各办、区也都有招商队伍,形成了400多人的区、街、村三级招商网络。专业招商队伍的建立,既整合了招商资源,又提高了招商队伍的专业性,有利于引进投资多、规模大的高质量大项目。以商招商,是三地普遍应用的一种以逸待劳而又成效显著的招商方式。胶州市外经局庄局长说:“我们费尽气力搞一些大型的推介会和招商活动,可能效果还不如外商的一句好话。因此对落地外商的服务至关重要。”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三地十分重视以商招商工作,许多大项目也都是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引进的。如晶藤藤编公司引进的宏达纺织,日德木业引进的杭萧钢构,润泽皮革公司引进的博威玩具公司等等。崂山、城阳两区,也都有许多原来已经进驻的客商,因为受益于当地的招商环境,因此拉亲招友,穿针引线,帮助引进了许多大项目。

三、几点建议

对比青岛三地招商引资工作的具体实践和成功经验,审视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现状,可以看出,三地有些优势是我们所不具备的,比如区位优势;有些优势是我们需要花一定时间奋力追赶的,比如入驻项目的总量和质量。但反之,我们也具备一些相对优势,比如资源、土地,比如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我们的影响相对较少等等。因此,我市对外开放工作要在短时间取得突破,一方面应该立足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应该把它们作为我们审视自我的一面镜子,从这些招商引资工作起步较早、进展较快、成绩较好的地方既看到我们的现在,又看到我们的将来,借鉴其成功经验,总结其教训,避免走弯路。

一是拓宽引资思路,努力实现由引外资为主向内外资并重转变。去年以来,由于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加之引内资较外资而言,具有成本低、容易沟通等优势,三地已开始把引资重点由国外向国内、外并重转移。参照他们的经验,下步我市在坚持引外资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台办、工商联、侨办联系广泛的优势,更加注重引进内资,特别是抓住珠三角、长三角及周边大中城市产业转移、土地和电力供应紧张等历史性机遇,继续加大经济部门的招商压力,壮大专业招商队伍,常年派驻发达地区,跟踪、把握产业转移的动向。另外,在考察中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三地由于受土地、电力和政策等条件制约,或考虑本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都抬高了项目进区“门槛”,在引资中“筛”掉了相当数量未达到入驻标准或规划产业之外的项目。但对我们而言,这些项目中有相当数量完全可以“为我所用”,这也为我们招商引资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机遇。因此,我们在引内资工作中,应及时把青岛三地以及类似地区纳入视野,予以重点关注。

二是进一步完善引进项目标准,促进招商工作向“内涵式”转变。由“重数量”到“重质量”,是青岛三地目前在招商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战略转折。他们把招商目标更多地瞄向世界五百强,同时制定出台完善的项目投资标准。胶州市规定,进区项目的投资强度要达到每亩15万美元,城阳区规定要达到10万美元。与此同时,三地又根据行业类别,对轻工业、科技产业等可以发展高层建筑的行业,增加了“建筑容积率”的标准,即总建筑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对不易发展高层建筑的重工业等行业,则采用了“建筑密度”的标准,即底层建筑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如胶州市规定,轻工业、科技产业的建筑容积率要达到60%,重工业的建筑密度要达到30%。这样既使投资标准更为科学合理,同时又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市从去年已经开始关注土地的投入产出比问题,并初步制定了引进项目的投资强度标准,但由于项目性质不尽相同,单纯采用投资强度一个指标,还不够全面和科学。因此应该借鉴三地经验,引入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标准,同时兼顾项目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使土地使用更加合理有效。

三是打造科技转化平台,推进科技企业由“单体引进式”向“群体孵化式”转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已成为区域经济竞争致胜的关键之一。三市缈区)在引进发展高科技项目上,都有其独到之处。崂山区坚持以科技“三项”经费带动“产学研”结合。去年,全区的科技“三项经费”达2300万元,今年增加到3300万元。在“三项经费”的引导下,全市165户高新技术企业,每户企业已至少与一家大学建立起“产学研”联系。去年以来,崂山区更是闯出了一条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新思路,他们打破传统的引进单体高新技术企业惯常做法,大批引进科技创新队伍,通过有针对性实施种子资金、免税、服务和提供创业环境等措施,加快科技研发,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培育“孵化器”的模式,代表未来的一种发展主流。尽管我市受区位、小城市等条件限制,发展各类孵化器存在先天不足,但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全市规划发展的八大产业,对京津唐、长三角地区甚至海外的科技创新项目,特别是对有成形创新技术的团队予以重点关注,通过加大资金扶持、服务等配套政策,鼓励其扎根招远,形成“靠孵化器吸引人才、以人才创造科技产品”的新局面,推动全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中共招远市委办公室

2004年4月22日

第四篇:xxx市推进“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工作情况汇报(送审稿)

内江市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内江市委

内江市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11日)

尊敬的春城副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奋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努力推动内江在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的重要时刻,春城副书记一行亲临内江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内江工作的高度重视、真诚关心和极大支持,使我们深受鞭策和鼓舞。在此,我代表中共内江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春城副书记一行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春城副书记以及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等部门长期以来对内江的关心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确定的“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和“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工作取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开创了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内江经济社会步入了新一轮发展的快车道。“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年均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0%,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23.2:43.9:32.9调整到“十一五”末的16.3:60.8:22.9。今年1-9月,全市实现GDP 660.34亿元、总量居全省第9位,增长15.5%、增幅居全省第5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3.21亿元,增长28.1%;招商引资到位市外资金331.38亿元,增长3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05元,增长15.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908元,增长21.2%。纵观全年,我们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坚持“两化”互动带动“三化”联动,坚持“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质效并重、多点支撑、加速快进的发展势头,形成了思想统一、行动一致、人心思进的可喜局面。预计今年,全市实现GDP增长1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5亿元、农业增加值增长3.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8亿元。

下面,我主要就内江市推进“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工作情况作一汇报。

一、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引领,优化“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整体布局

我们坚持规划先行,确保城乡规划与产业规划等规划协调一致,实现“多规衔接”,以科学的规划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

(一)优化空间布局。利用土地总体规划修编、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契机,把空间、资源、设施、产业等有机衔接起来,邀请中规院制定了《内江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引导人口、产业向中心城区、县城和重点小城镇聚集。扎实做好17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等三个中等城市规划,每县区3—5个特色中心集镇规划,村庄集中居住点规划等各项编制工作,力争“十二五”末建成“双百”特大城市。通过规划的编制,明确城镇目标定位,完善城镇产业布局、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综合交通,重视自然人文资源保护,有效促进了人居环境的改善、城市品牌的塑造和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

(二)突出产业布局。坚持工业园区与城镇拓展相结合,规划布局了7个工业园区,在中心城区布局30平方公里的城西工业园,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产业;市中区工业园区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汽配等产业;东兴区工业园区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再生资源等产业;资中县工业园区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绿色食品等产业;在威远县规划布局了30平方公里的钒钛工业园、30平方公里的严陵工业园,重点发展钢铁钒钛、煤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在隆昌县规划布局了30平方公里的川渝合作隆昌工业园,重点发展汽配机械、食品饲料、纺织羽绒等产业。同时,在市中区、东兴区规划打造“牛奶供应基地”和

成渝经济区重要的“禽蛋生产基地”,在资中县规划打造中国“塔罗科之乡”和成渝经济区“生猪生产大县”,在威远县规划打造川南“特色蔬菜县”,在隆昌县规划打造川东南“水禽养殖基地县”。

(三)完善交通布局。依托现有的交通网络格局,着力构建通江达海、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大交通网络体系,推进成渝高铁、绵遂内自宜城际铁路、隆黄铁路、乐自泸铁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内遂高速公路、沱江航道整治等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建设自隆高速、内威荣高速、资威快速通道,着力构建中心城区与三县城联系紧密、互通便捷的半小时交通圈,建成外畅成都、重庆、自贡、荣昌的“半小时交通圈”,建成涵盖泸州、宜宾、遂宁、眉山、乐山、资阳等地,直达贵州、云南的“2小时交通圈”,努力建设成渝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显著提升内江的交通发展水平。

二、坚持夯实基础、完善功能,做牢“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发展根基

我们按照“既建园区、又建城镇”的思路,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来增添发展新动力,通过壮大优势产业来培育发展新增长点,通过建好城市来拓展发展新空间,努力在夯实发展基础、做强产业支撑、建设中心城市上求突破。

(一)着力夯实发展基础。抢抓全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强以城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

利长远的基础性工程,全面改善加快发展的条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教育园区建设,积极筹建“西南工程大学”,着力打造全省基础教育质量高地、川南职教重地,力争到2015年形成全省乃至西部有影响力的大学城和职教城;加快推进张大千博物馆建设,启动建设一流的大剧院、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着力打造区域性文化中心;加快推进奥体中心、体育广场等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性体育中心;加快推进综合及专科医院建设,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医院进驻内江,着力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全面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大力实施“小微水惠民工程”,扎实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向家坝灌区、隆昌县城引水等工程。全面推进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2010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全面完工,9.5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二)着力建设中心城市。坚持“以交通圈拓展城市圈,以城市圈拓展商贸圈”的工作思路,围绕增强城市发展魅力,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拓展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强化城市营销,努力建设“来者依恋、居者自豪”的山水园林城市、形成“一中心三片区”的城市发展格局。在中心城区,我们围绕打造城市骨架网、沿江景观带、中心商务区三大重点,全力推进特大城市建设。今年,我们加快

了麻柳坝大桥、羊子岩大桥和东兴大道南延线、西林新区北环线等“两桥七路”建设。目前,大千路北延线、西林大道北延线等骨干道路顺利推进;东桐路北段土地整理、新入城线Ⅰ段、甜都大道北延线,以及圣水寺至大洲广场防洪堤、亲水步道和甜城湖两岸绿化等项目工程基本完成,城市骨架不断延伸,城镇规模快速扩大,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城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一个宜居宜业的大城市正在形成。按照内江现在的发展速度,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化率将达到52%以上。

(三)着力推进产城互动。按照“产城一体”的要求,打好“镇企互动”、“园城互动”组合拳。镇企互动上,按照“建设名企名镇、打造百亿园区”的总体思路,学习借鉴泸州二郎镇、云南腾冲和顺镇、上海周庄、丽江四方街、深圳东部华侨城的建设经验,着力培育一批10-1000亿元的名牌企业,建设一批100-500亿元的产业园区,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新型工业化样板镇、转变发展方式优秀镇、“两化”互动标杆镇、城乡统筹示范镇。园城互动上,牢固树立“建成一个工业园区,诞生一座产业新城”的理念,以新城的标准打造园区,以园区的理念建设新城,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对产业新城的带动作用,合理规划教育、医疗、文化等配套建设,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和现代城市的综合体。新区建设上,实施再造一个“产业内江”战略,通过积极推进沱江

新区、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白马工业集中区和椑木工业集中区建设,快速提升区域人口及产业集聚能力,促进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在城区面积拓展和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新内江”,使之与重庆“两江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遥相呼应,成为内江现代产业发展的聚集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土地利用开发建设的试验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三、坚持壮大产业、强化支撑,增强“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内生动能

我们坚持一二三产业互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断培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互动发展和联动发展的内生动能。

(一)以工业经济为引擎,支撑发展。始终把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作为首要任务,培育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推进传统工业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端切入、开放合作的新型工业化转变,1-9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3.1%。做实工业园区,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增强集聚效应、实现集约发展。目前,全市七大工业园区承载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力争“十二五”末达到60平方公里。1-9月,新入驻单项投资2000万元以上企业38个,其中单项投资1亿元以上企业12

个,入园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23亿元、同比增长38.8%;力争“十二五”末建成500亿园区2个、200亿园区3个、100亿园区2个。做强产业基地,突出冶金建材、机械汽配、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力能源等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核心地位,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资源等战略新兴产业。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被列入国家首批、西部唯一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成渝经济区绿色食品基地获得授牌,中国循环流化床电站节能环保示范基地、中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加速推进,初步形成了以六大产业基地为支撑的内江现代工业体系。1-9月,全市五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1090.88亿元、增加值324.53亿元、销售收入1079.15亿元、利润总额59.65亿元,分别增长42.4%、23.5%、43.0%和58.3%。加强自主创新,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户、国家级专利试点企业1户,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和小麦综合试验站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个;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发新产品200余项,实现产值50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2项。1-9月,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9.6亿元、同比增长30%,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

(二)以现代服务业为纽带,融合发展。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和力度抓现代服务业”,围绕现代物流发展,培育引进了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再生资源物流中心、西部汽车城、家居家纺城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总投资30亿元、占地3400亩的渤商西部物流园区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西部大宗工业商品的物流定价中心、信息处理中心和资金整合中心。围绕工业园区定位和主导产业发展,加快各类综合性和专业性市场,配套发展医疗、保健、金融、商业地产、零售产业,使产业园区由单纯的生产区向功能齐备的发展区转型,推动“三化”联动和“两化”互动发展。围绕扩大消费需求,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大力开展车展、房展、名特优食品展等展销活动,进一步繁荣了城乡市场。1-9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4.94亿元,增长17.9%。

(三)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推动发展。坚持“一路二水三产业四增收”工作思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1-9月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0.2 亿元,增长 3.7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完成农业结构调整8万多亩,新增特色专业村23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乡镇7个。5个现代农业园区和4个现代渔业园区分别新增面积3万亩和9013亩,10个现代畜牧业园区建成圈舍面积21万平方米。产业化经营势头良好,新增省级龙头企业5户,福元公司成为第五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9月,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产值120亿元。加快新农

村示范片建设。着力推进3个省级、2个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完成新民居建设1.32万户,建设新村(聚居点)13个、新农村综合体4个、“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27个。

四、坚持开放合作、借势发展,催生“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强大后劲

我们坚持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在开放合作中聚集资源、借力发展,既主动融入成渝、又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努力构建大开放、大合作、大承接、大发展的新格局。

(一)营造开放合作氛围。依托“甜城湖”景观打造,成功举办2010首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2011中美澳艺术滑水对抗赛等大型节庆活动。特别是抢抓《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启动的契机,积极举办“推进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实施座谈会”,会议盛况空前、影响深远,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成渝经济区46个城市领导参加大会,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的信心和决心,“大千故里、幸福内江”、“成渝之心、开放内江”的城市形象声名远播。

(二)拓宽开放合作领域。充分发挥内江在成渝经济区“中心”的优势,加强与成渝经济区各城市的合作交流,主动对接成渝、配套成渝、错位发展。主动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将合作领域拓宽到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境内外地区,以及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进一步拓展了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与友好城市的合作交流,先后与柳州、乌海、济源、台州、徐汇区等结为友好城市,与大连开发区、青岛开发区、成都高新区等结为友好园区,积极构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合作关系。今年以来,我市党政代表团先后在台湾、香港、北京等地举行大型招商活动近20次,特别在西博会期间,内江以“成渝之心、开放内江”的崭新形象亮相,签约项目44个,协议投资总额达505.7亿元。

(三)提高全面开放水平。坚持“走出去”,广泛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亲情招商、商会招商,鼓励大企业配套招商,引导川威集团在香港上市,引进巨腾国际投资3.6亿美元建设电子信息配套基地,引进中再生投资32亿元建设中国西部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引进深圳美高迪公司投资8亿元建设西部创芯科技园,引进北京银泰、新加坡丰隆集团、广东黄河实业集团投资数十亿元建设城市综合体。2008年以来,全市累计引进市外项目925个,到位市外资金832亿元,年均增长60%以上,为“三化”联动和“两化”互动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五、坚持机制创新、保障到位,激发“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发展活力

我们坚持把推进“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发展摆在

工作的突出位臵,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加大督查力度,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条件和环境。

(一)创新协调机制。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为组长,市级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面实施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做到每个产业、每个项目都有一名领导负责、一个部门牵头、一套班子推进,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同支持“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要素保障。着力破解用地瓶颈,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超前储备可用土地,基本能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着力破解资金难题,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整合国有资产组建内江投控集团,资产总规模已达164亿元、实现融资27.07亿元;着力破解能源瓶颈,加快推进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威远县页岩煤气开发、中石化内江基地等项目,有力保障了能源需求。

(三)优化服务环境。坚持“行政更优、门槛更低、审批更少、服务更好”的原则,切实优化政务环境,实施简政放权,市级原有573项行政审批精简至186项、提速86%,下放市级28个部门的151项行政审批权力到县区。实施川渝合作隆昌试验示范区建设,出台20条“干货政策”,为“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成立了承

接产业转移办,组建了10个驻外招商机构,针对招商引资问题专门出台了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9条优惠政策,针对项目落地问题建立了“快速决策”、“快速落地”等机制,基本实现了“行政审批项目在园区办结”。

(四)建设人才高地。围绕打造成渝经济区人才高地,启动实施“1+4”人才聚集工程,形成了人才优先向试验园区、重点产业聚集的引导机制。坚持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培养和选拔干部,明确“年销售收入上100亿元的工业园区主要负责人按副县级配备、上200亿元的按正县级配备”的政策,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

虽然我市在推进“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2010年,内江人均GDP为18022元,分别比全省、全国低3160元、11740元;内江非农就业比重为58%,虽比全省高1.7个百分点,但比全国低3.9个百分点;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内江城镇化率为39.4%,比全省低0.8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0.3个百分点。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受到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等多方面的影响,内江“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为此,建议省上在重大项目布局、重大政策倾斜、重大资金支持上给予内江更多的关爱,在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老工业基地建设、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厅市科技会商等方面给予内江更大的支持。

尊敬的春城副书记、各位领导:

2012年应该是内江大有作为、大干快上的一年。内江加快发展正面临难得的机遇,尤其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加快实施,以及内江被纳入“十二五”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专项规划,被省上列入“十二五”规划建设的特大城市、列入全省四条万亿产业带、列入“成渝通道发展轴”及“环渝腹地区块”等,有利于我们把握利好形势,实现跨越发展;从内江实际来看,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今年换届工作完成后,广大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快速崛起的氛围更加浓厚,明年项目的支撑更加有力,钒钛综合利用项目、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巨腾国际、内遂高速等一批重大项目即将竣工、产生效益,一批重大项目即将开工、促进发展。尽管明年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从总体上看,内江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动力大于阻力。

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等省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建设川南城市群中心城市、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新高地”的发展部署,瞄准“建设成渝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开放合作先行区、现代产业聚集区、城乡统筹实验区、特色文化展示区、和谐社会模范区”的目标任务,把握“加速向好、优化升级、跨越发展”的工作基调,扭住“开

放、„两化‟、投资、民生”四大着力点,以昂扬之势、跨越之态,推动内江在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为全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勇创佳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立新功!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第五篇:市交通运输局“三落实三到位”推进治庸问责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三落实三到位”

推进治庸问责工作

应城市交通运输厅在治庸问责工作中,切实做到早动员、早部署,着重通过“三落实三到位”来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和执行力,推进治庸问责工作。

一是落实方案,做到认识到位。自9月6日,全市治庸问责工作动员会后,我局迅速反应,本着早着手、早准备、早发动的思路,及时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于9月9日召开了全系统治庸问责工作动员会。系统各单位也结合实际,整体联动,统筹推进。局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协调配合,齐心协力抓好“治庸问责”工作。

二是落实整改,做到措施到位。为切实转变机关干部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工作纪律,省交通运输厅制定出台了治庸问责十不准,即不准无故迟到早退;不准上班时间随意脱岗、串岗、闲聊;不准上班时间在公共场所进餐或吃零食;不准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炒股、打牌、玩游戏;不准在工作中推诿扯皮、刁难群众;不准在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不准参入赌博和其他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准利用职权搞吃拿卡要;不准插手和干预工程建设及招投标;不准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坚决与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对此,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开展自查自纠,边查边改,边改边建,特别是工作机制、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工作效能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提高治庸问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是落实重点,做到结合到位。为了使治庸问责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局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把治庸问责工作与深入开展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与创建“廉洁阳光工程”活动结合起来,与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确保治庸问责工作和中心工作有力推进,做好“两手抓、两不误”,确保“治庸问责”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应城市交通运输局 邓勇

下载官方披露:济南、青岛、烟台三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正在推进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官方披露:济南、青岛、烟台三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正在推进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