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贸企业“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题
“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题
姓名
部门
岗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的组合。A.可能性和严重性B.频率和后果
C.可能性和后果D.概率和和后果的严重性
2、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可称为危
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A.危险源 B.危险点 C.风险 D.风险点
3、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应采用()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A.SCLB.JHAC.HAZOPD.LEC
4、按照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隐患分类是()。A.生产类和管理类B.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
C.设备类和工艺类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
5、()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
A风险控制措施B.风险评价C.危险源辨识D.凤险分级管控
6、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事故隐患。
A.一般、较大、重大 B.一般、重大 C.红、橙、黄、蓝 D.简单、复杂
7、()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
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A.危险源 B.危险点 C.风险 D.风险点
8、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应采用()进行危险源辨识.A.SCLB.JHAC.HAZOPD.LEC
9、企业应建立由()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
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A.法人代表B.安全总监C.主要负责人D.实际控制人
10、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进行划分,并分别用“红,橙,黄,蓝”表
示,其对应的风险等级为().A.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B.重大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和低风险
C.较大风险,重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D.较大风险,重大风险,低风险和一般风险
11、企业()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A每月B.每年C.每季度 D、每周
12、企业应建立()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
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
A.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 B.相同职能和层级间的 C.高层之间 D.全员
13、工作危害分析法是通过对工作()的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险的工作步盟,进行控制和预
A内容 B、步骤 C、过程 D、危害
14、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
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息物资的准备 B.班前会C.班后会D.进行风险分析
15、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依次用()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A.红橙黄蓝B.红黄蓝绿C.红橙黄绿D.红黄橙蓝
16、风险分析评价和风险等级判定时,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确定()、有效性。
A可行性B.持续性C.真实性D.实用性
17、存在缺失,失效的状况,应制定落实()措施,降低风险。A.有效B改进C.安全D.防护
18、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登记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登记台账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橙色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指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A黄色 B、红色 C、绿色 D、白色
19、危险源行为是折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A、危险源 B.作业行为C.隐患 D.精神行为 20、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B.车间,班组,岗位 C.班组,岗位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危险源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基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A、人的因素 B.物的因素 C.环境因素 D.管理因素 E.管理因素
2、企业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成员应包括()、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岗位人员。
A.安全 B.生产 C.设备 D.工艺 E.电气
3、涉及重大风险时,其(),应单独建档管理。
A.辨识 B.评价过程记录 C.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D.改进记录
4、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
A、工程技术措施 B.管理措施 C.培训教育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 E应急处置措施
5、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三个层级。
A.通则 B.细则 C.实施指南 D.实施导则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过程中,岗位人员可以不参加,但是“双重预防体系”运行后,岗位人 员应参加。()
2、企业在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时,应单独建立一套文本,以区别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文件。()
3、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是规范山东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全过程,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
4、完成风险分析不只是辨识出工厂中的危险,还需要确定事故发生的概率。这常称为频率分析,因为概率常表示为事故发生的频率。现在有许多频率分析办法。一方面,有对事件发生频率的定性评定(例如,很可能,可能,不可能和极不可能)。另一方面,有对某一事件概率的定量描述。()
5、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6、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可以不再管控。()
7、风险等级判定应按从低到高原则。()
8、企业应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原则,明确每一个岗位辨识分析风险,落实风险控制
措施的责任,并通过评审,更新,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9、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不必及时向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主要负责人报告。()
10、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
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11、企业应建立由中层管理干部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12、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制定隐患排查体系配套制度,确
保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13、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也可以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14、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15、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16、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制定风险管控体系配套制度,确保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17、企业应采用适用的辨识方法,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不需考虑环境带来的影响。()
18、操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19、属于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中的不可接受风险,不需要通过工程技术措施,但需要制定新的文件(程序或作业文件)或修订原来的文件,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对该种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并在实践中落实这些措施。()20、风险信息是指: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 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第二篇:双重预防体系考试3
双重预防体系基础知识试题(C卷)
部门: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双重预防机制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
2、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功能独立、易于管理、”的原则。
3、隐患排查方法分为、、、季节性排查、节假日隐患排查五种排查方法。
4、隐患治理“五落实”:责任、、资金、时限和 “五落实”
5、风险点依据、划分。
6、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 和。
7、事故隐患分为 隐患和 隐患。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安全检查表法(SCL)是基于()的方法 A、经验B、计算C、总结D、排查
2、隐患排查方法不包括()
A、日常隐患排查 B、季节性排查 C、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 D、不定期抽查
3、风险评价评级中,三级风险代表()
A、低风险 B、一般风险 C、较大风险 D、重大风险
4、风险点划分的原则不包括()
A、大小适中 B、便于分类 C、范围清晰 D、独立可控
5、关于LEC法说法错误的是()
A、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B、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C代表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D、D代表危险性,值越大,风险性越低。
6、隐患治理“五落实”不包括()A、责任B、措施C、时限D、计划
7、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是单位的()
A、主要负责人 B、安全管理负责人 C、技术管理负责人 D、设备管理负责人
8、风险分为“红”、“橙”、“黄”、“蓝”,其中()颜色级别最高
A、红 B、黄 C、蓝 D、橙
9、安全检查表法能够全面分析出()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针对可能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A、作业活动 B、设备设施 C、安全设施 D、工艺操作
10、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属于()机制 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B、双重预防 C、标准化运行 D、安全管理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风险点是比危险源大的、更宽泛的概念,一个风险点包含若干个危险源。()
2、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进行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双重预防机制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
第一道是管风险,第二道是治隐患。()
4、风险评价评级过程中三级对应的橙色。()
5、在运用LEC法评价过程中: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6、风险分级管控中,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不必要管控()
7、风险点的划分依据是作业活动和作业环境()
8、危险源比风险点大,一个危险源包含若干个风险点()
9、危险源一定会演变成事故隐患()
10、双重预防体系是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检查治理体系()
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危险源辨识采用什么方法?
2、风险点划分的原则
3、风险评价与分级
双重预防体系基础知识试题(C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管风险,治隐患
2、便于分类、范围清晰
3、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
4、措施、预案
5、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
6、前提和基础
7、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D
3、C
4、D
5、D
6、D
7、A
8、A
9、B
10、B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对
2、对
3、对
4、错
5、对
6、错
7、错
8、错
9、错
10、错
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危险源辨识采用什么方法?
(1)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表。
(2)设备设施的危险源辨识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
2、风险点划分的原则 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3、风险评价与分级
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将各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具体分级如下:
——E级5级蓝色可接受危险:属于可接受风险,岗位管控。——D级4级蓝色轻度危险:属于低风险,班组管控。
——C级3级黄色显著危险:属于一般风险,部室(车间级)管控,需要控制整改。
——B级2级橙色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公司(厂)级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A级1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公司(厂)级,应立即整改,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产整改,需要停产整改的,只有当风险降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第三篇:2020年县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XX县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近年来,我县按照省市双重预防体系推进工作安排,对部分企业开展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目前全县已有XX家工贸企业双体系工作创建完成并且有效运行,按照省市安排,我县第二批双体系创建工作即将展开。为提升我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指导我县工贸企业双重预防体系的创建工作,印发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确保到2020年底我县工贸企业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并有效运行,企业切实把双重预防体系作为从源头上排查风险、消除隐患的重要手段,坚决遏制事故发生,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工作步骤
(一)摸清底数。
各镇街、园区根据辖区企业实际,摸清工贸企业的底数、基本情况等。发放《明白纸》(附件1),要求企业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掌握双体系建设内容及运行资料。填报工贸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清单(附件2),建立“一企一策”(附件3),明确企业的创建责任人、时间进度和任务目标,各镇街、园区要分别确定责任单位和人员,跟进创建进度。(4月底完成)(二)创建培训。
县应急管理局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我县企业开展双体系创建培训指导,并进行双体系验收。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要制定双体系培训计划,同步对企业各车间、班组,各一线人员开展创建培训,让每个员工了解双体系创建工作,并做好记录。(6月底完成)(三)开展建设。
各企业建立以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车间主任、班组长为代表的双体系组织机构;各企业以车间主任、班组长和岗位人员为重点,以“三项制度”、“八项清单”为抓手,自下而上对各自岗位进行排查,完善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所在岗位的风险点清单,并针对性制定隐患管控措施,制定风险告知牌,定期开展隐患自查。(8月底完成)(四)对标提升。
各镇街、园区分别推荐一家实力强、基础好的企业作为标杆企业进行培育,安排人员盯上靠上,帮助企业开展双体系建设。创建完成后由县区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评分验收,县局选取双体系创建工作开展较好、评分较高的企业,作为标杆企业。各镇街要组织辖区内企业进行学先进、对标杆培训学习,全面提高企业双体系创建水平。县局将组织开展两次标杆企业观摩学习,帮助企业查找不足,对标提升。(10月底完成)(五)验收考评。
县应急管理局组织第三方专家对各双体系创建企业开展验收。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核查等方式,对企业全员责任落实情况、员工教育培训、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奖惩等方面进行打分。对双体系验收不通过的企业,将跟进执法处罚。(11月底完成)三、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专人跟进。
各镇街、园区要安排人员跟踪调度双体系工作。按照按照双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明确制定目标,阶段目标,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同时查找不足,分析原因,细化措施,进一步加大双体系的建设力度,提高双体系建设步伐。(二)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企业是双体系建设主体,要以自建为主,外协为辅,要明确创建机构和责任人,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增强内生动力,建立落实全员责任制。“三项制度”、“八套清单”是双体系通则、细则、行业实施指南的精华简化,企业要以此为抓手,参照明白纸(附件1),主动建设。同时要积极参加县局、镇街组织的学习培训、观摩活动。(三)创建标杆,积极调度。
双体系创建期间,市县将对企业的创建进度进行调度、通报。各镇街、园区分别推荐一家实力强、基础好的企业作为标杆企业进行培育。创建后验收评分前3名企业所在镇街将在年终考核中加分。评分后三名企业取消标杆企业称号,并对企业所在镇街年终考核进行扣分。(四)执法跟进。
县局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开展双体系专项执法,推动企业双体系建设。对双体系创建不积极、采取风险管控措施不力、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企业,将跟进执法处罚。同时,市局也将对部分企业开展明察暗访。请各镇街、园区做好辖区内工贸企业摸底调查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部署,4月22日前将附件2、3报县局,每月20日前及时调度本辖区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情况(附件2、4)并报县局。
联系人:XX;联系电话:XX;邮箱:XX@XX.com
附件:1.工贸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明白纸
2.工贸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清单
3.工贸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一企一策”
4.工贸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进展情况调度表
工贸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明白纸
工贸小微企业应结合本企业的设备、工艺、环境和员工特点,建设符合企业实际的双重预防体系,要实事求是、务实管用、注重实效、真正运行。
成立一个机构:以正式文件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主要领导(组长)的双重预防体系组织机构(领导机构或小组),组成人员还应包括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明确各成员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职责。
制定一个实施方案:方案应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分工、工作方法、实施步骤、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保障措施应从加强组织协调、保障资金投入、强化教育培训、实施督查考核等方面进行制定。
开展全员培训:制定全员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时间、培训学时、培训内容、参加人员、考核方式和奖惩等内容,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班组长和岗位人员等为重点,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如实记录全体人员的培训教育情况。
建立三项制度:风险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奖惩考核制度等。应规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明确风险点的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管控措施、安全风险告知、隐患排查类型、排查主体、排查内容、排查周期(频次)、隐患治理整改验收流程、文件管理、持续改进及考核奖惩等内容,不能大而化之,不求多求全,一定要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制定八套清单: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风险点清单、风险管控清单(作业活动、设备设施)、风险告知(公示栏、告知牌、告知卡)、隐患排查清单(现场类、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表(日常、综合、专业等)、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现场类、基础管理类)等。(根据本企业实际,可进行合并简化)
风险点清单:企业风险点的划分,应结合实际,综合考虑企业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工艺工序、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状况进行风险点划分。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风险管控清单:排查完成风险点后,发动全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风险点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范围应覆盖风险点内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根据企业实际,科学选定方法分析判定风险,编制风险管控清单,列明管控重点(风险点名称、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等)、可能导致的后果(事故类型)、管控机构、责任人员和工程技术改造、经营管理、培训教育、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等管控措施。(参照工贸通则、细则、《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XX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办法》(省政府令第XX号)等)
隐患排查表:结合企业实际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隐患排查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排查人员等。将《风险管控清单》中确定的风险管控措施作为隐患排查的内容,编制日常、综合、专业等隐患排查表。在隐患排查治理中,一定要实现隐患整改的“闭环”管理,重大隐患一定要清零。
确保真正运行。要将双重预防体系的关键环节、核心内容细化、量化成考核指标,与本单位各岗位人员的薪酬挂钩,形成上下相承、左右相连、彼此制约的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奖惩,确保真使用、真运行、真奖惩。
坚持持续改进:应每年至少对双重预防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并将结果对从业人员进行告知。
附件3:
工贸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一企一策”
日期:2020年XX月XX日
企业名称
地
址
主要负责人及
联系电话
安全管理人员及
联系电话
专(兼)职安全
管理人员数
员工人数及
年产值(万元)
行业类别
如:轻工木材加工
是否标准化
达标企业
县局
挂包帮扶联系人
***
186********
镇街、园区
挂包帮扶联系人
***
186********
任务目标
1.5月X日前以正式文件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组织机构(领导机构或小组),明确各成员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职责;
2.5月X日前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分工、工作方法、实施步骤、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
3.6月X日前制定全员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学时、培训内容、参加人员、考核方式和奖惩等内容,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
4.7月X日前建立符合自身实际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三项制度”:风险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奖惩考核制度等;
5.8月X日前建立“八套清单”: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风险点清单、风险管控清单、风险告知、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等;(根据本企业实际,可进行合并简化)
6.X月X日前企业双重预防体系有效运行;
7.X月X日前实现双重预防体系运行信息化支撑。
(以上条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简化)
工作措施
1.2.……
(可附页)
附件2:
工贸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清单
填表单位:
填表人:
审核人:
联系电话:
填报时间:
序号
县(市、区)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分类
行业分类
主要工艺、产品、产量
主要负责人及联系电话
安全管理人员及联系电话
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数
员工人数
年产值(万元)
标杆层级
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组织机构情况
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情况
建立“三项制度”情况
全员教育培训情况
建立“八套清单”情况
是否
有效运行
分类填写:金属冶炼、食品加工类涉氨制冷、存在粉尘作业场所且作业人数10人以上企业、涉氨制冷、粉尘涉爆、一般工贸
如:轻工木材加工
如:市级、县(区)级、一般
如:已建立、正在建立中、未建立
如:已制定、正在制定中、未制定
如:已建立、正在建立中、未建立
如:已培训、正在培训中、未培训
如:已建立、正在建立中、未建立
填表说明:1.请填写辖区内工贸企业名单并如实填写建设情况,这个表里面的企业都要有对应的“一企一策”(附件3)于4月22日前报县局;
2.从5月份开始,每月20日前及时填报此表中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与附件4一起报县局。
附件4:
工贸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进展情况调度表
填报单位:
填报人:
审核人:
联系电话:
填报时间:
县(市、区)
小微企业
市级标杆企业(家)
县级标杆企业(家)
县级组织现场观摩点评活动
县级组织双重预防体系培训
总数
已建成数
比例
总数
已建成数
比例
总数
已建成数
比例
次数
参与企业数
参与人数
次数
参与企业数
参与人数
填表说明:此表为累计表,请各镇街、园区报送2020工作开展以来的累计数量,不要报送每月新开展工作情况数量。
第四篇: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
一、填空题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2、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时间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3、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LEC法)、(作业危害分析法 JHA法)、(风险程度分析法 MES法)、(事故树法 FTA法)等。
4、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级别最高。
5、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6、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303号)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9、隐患治理应符合DB37/T 2883-2016 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管控主体。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B.公司、部门、车间、班组 C.公司、专业、车间、岗位
5.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A.精神损害 B.健康损害 C.身心损害 D.心理损害
6.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A.个体行为 B.人为因素 C.环境因素 D.光线因素
7.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的组合。A.严重性 B.适应性 C.必要性 D.有限性
8.()是风险管控的基础。A.风险分析
B.风险评价 C.排查风险点 D.风险分级
9.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B.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 C.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 D.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
10.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A.应统一 B.同行业应统一
C.由各部门自己确定,无需统一
D.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
11.()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A.企业 B.中介机构
C.安监部门 D.主要负责人
12.企业应建立以()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A.主要负责人 B.分管安全负责人 C.安全机构负责人
13.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
级、所需管控措施和()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A.基层单位、责任人 B.所在单位、责任人 C.责任单位、责任人 D.各级单位、责任人
14.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和()。A.效果验证 B.效果验证与更新 C.效果评价 D.效果验证与评价
15.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划分等级。A.风险评价 B.评价结论 C.评价结果 D.风险评估
16.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
A.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B.风险越小,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C.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低;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D.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下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上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17.企业应在各岗位悬挂安全风险告知牌板,标明风险点名称及等级、危险源名称及等级、事故类别或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及()等内容。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对风险等级进行标识。A.应急预案 B.应急电话 C.联系方式
18.企业应对()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A.一级风险点 B.二级风险点 C.三级风险点
19.对确定为重大风险的,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尽可能地采取()的风险控制方法,并多级控制。A.较高级 B.相匹配 C.同级别
20.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教育制度应明确岗位员工熟知()的学习义务。
A.本岗位风险点及危险源 B.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措施 C.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级别
2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部署实施阶段包括宣传发动、法律法规学习、()、落实分工四个步骤。A.考试 B.培训 C.教育
22.危险源分级,遵循()的原则,对每一个危险源进行分级。A.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B.定量计算 C.定性分析
23.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落实分工阶段,企业要根据各职能部门、班组、岗位的职责,按照本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排查风险点、辨识危险源、制定管控措施、()的任务。A.制定风险管控责任制 B.编制风险管控清单 C.编制风险点管控计划
24.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培训内容应包括各层级人员体系建设职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运行制度、相关概念、()等。A.风险点排查方法 B.危险源排查方法 C.风险排查辨识方法
25.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专业组负责本专业风险点划分、()、风险分级及管控措施编制。A.危险源分级 B.危险源排查
C.危险源辨识
26.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包括()等4个步骤。A.隐患辨识、隐患汇总、隐患治理、治理验收 B.隐患排查、隐患汇总、隐患治理、治理验收 C.隐患排查、隐患分级、隐患治理、治理验收
27.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至少()组织一次;车间结合岗位责任制排查,至少()组织一次。A.每月、每周 B.每月、每日 C.每季度、每月 D.每季度、每周
28.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制度包括()。
A.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B.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C.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 29.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组职责:一是负责本工作组范围内风险点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编制;二是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具体工作,确保能够将所属范围的风险点全覆盖辨识,及时向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三是()。
A.制订所有各岗位及作业场所的风险告知排查标准,并组织员工培训、贯彻落实
B.制订分管范围内各岗位及作业场所的风险告知排查标准,并组织员工培训、贯彻落实
C.制订分管范围内各岗位及作业场所的风险告知排查表,并组织员工培训、贯彻落实
3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使企业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B.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C.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得到提升。D.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实现零风险、零事故。
31.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需要消减的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风险等级为()。A.重要风险 B.关键风险 C.中度风险 D.低度风险
32.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轻微风险可接受或可容许风险,无需采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为需保存记录风险级别为()。A.3级 B.2级 C.4级 D.5级
33.风险分级采用LEC法,中度风险色为()。A.红 B.橙
C.黄 D.蓝
34.1级风险(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A.无需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B.必须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C.制定整改计划后,可以继续作业。D.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35.三、四级风险点可由()级监管,班组、车间管控;四级可由班组或岗位管控或因风险较小可直接忽略。A.公司 B.班组 C.车间 D.岗位
36.企业应根据排查组织级别,结合风险点及危险源特性,确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A.责任人 B.周期 C.内容
37.车间、班组的隐患排查内容,可根据所管辖区域隐患排查的数量、风险等级、分布等因素,进行重点关注,侧重于(),并应确保区域内所有风险点及危险源均能等到监控。A.风险较低的风险点隐患排查
。)B.场所、部位 C.装置、设施 D.作业活动
12.安全检查表编制依据包括()。A.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定 B.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事故情况 C.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D.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E.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13.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A.工程技术措施 B.管理措施 C.培训教育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 E.应急处置措施
14.隐患排查依据主要有()。A.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B.技术标准 C.事故教训经验总结 D.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
15.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A.岗位纠正)。(B.班组治理 C.车间、部门治理 D.公司治理
16.企业通过“两体系”建设应完成以下()成果。A.编制两体系实施指南
B.制定“两体系”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C.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汇总表 D.危险源辨识清单
17.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可包括以下方面()。A.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确定可行性、有效性。B.存在缺失、失效的状况,应制定落实改进措施,降低风险。C.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应同时负责管控,逐级落实具体措施。D.应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合理确定风险的管控层级。
1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安全风险等级判定,风险值为162分,则该危险源()。A.属于高度危险
B.应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C.需立即或近期整改
D.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19.以下情形()可判定为重大风险。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 然存在的
C.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D.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20.企业应根据以下()情况,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A.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 B.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
C.企业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变化等 D.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 21.危险源辨识应充分考虑危害的()。A.可能性 B.根源和性质 C.能量和物质 D.后果
22.以下()措施属于管理措施。A.安全培训 B.制定操作规程
C.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D.设置危险及有毒企业的排放口
23.进行工作危害分析(JHA法)应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A.确定工作危害分析的生产场所和区域,进行工序(包括辅助设施作业活动分析)划分。
B.对每个工序进行工作内容分析,确定每进行一项工作内容可能存在的危害类 型。
C.确认已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中还存在的缺陷和还未采取的控制措施,并提出相应的补偿措施。
D.针对工作危害分析结果中属于重大风险的项目,或者存在重大控制措施缺陷的,制定企业的目标和管理方案,并加以实施,从而实现保障安全生产的目的。24.发生事故的根本症结是()。A.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 B.安全过程管理不系统 C.不执行规章制度
D.企业缺乏安全管理专业人才 E.企业自主安全培训薄弱
25.各市、县(市、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广泛发动企业,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输送管线、操作行为、矿山采空区、施工场所、()等方面存在的风险。A.城市垃圾堆场 B.安全管理 C.环境条件 D.职业健康
26.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方面进行评审。A.措施的可行性 B.措施的有效性
C.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风险
D.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
27.应结合企业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标准,明确风险判定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A.可能性 B.严重性 C.暴露时间 D.风险度取值
28.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按时完成。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A.资金到位 B.治理及时有效 C.制定整改方案 D.责任到人
29.以下属于重大隐患的是()。
A.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 B.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C.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 D.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 30.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B.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C.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D.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应急预案或安全措施。
三、判断题(80题)(红色正确,黑色错误)
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2.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风险是危险源的载体,没有风险就没有危险源。(✖)
3.任何危险源都会伴随着风险。只是危险源不同,其伴随的风险大小往往不同。(✔)
4.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5.风险度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6.风险不可以避免,但是风险有大小。(✔)
7.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9.一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或者频率很高,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这个事件的风险很大。(✖)
10.一件事件可能的后果造成多人伤亡,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这个事件的风险就很大。(✖)
11.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12.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
虑的过程。(✖)
13.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不必管控,但必须落实具体措施。(✖)
14.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15.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中的D值越小,说明被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越大。(✖)16.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一种定量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17.安全检查表(SCL)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18.风险矩阵分析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均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19.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量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
20.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
21.一级风险点属于重大隐患,应立即停产整顿。(✖)
22.一般隐患,因其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可暂时不予整改排除。(✖)23.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企业各级(公司、车间、部门、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24.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
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25.重大隐患一定是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不一定是重大隐患。(✔)26.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应执行“五到位”,即: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27.企业开展风险管控工作的目的是,实现零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隐患,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28.企业应当根据隐患级别,确定相应的治理责任单位和人员,隐患排查治理应当以确保隐患得到完全消除为工作目标。(✖)
29.从企业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层,都应当参与隐患排查治理。(✔)30.公司级隐患排查由公司安全主要负责人负责,安全管理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31.企业应在通则、细则的基础上,另外建立一套安全管理体系,是双体系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32.隐患排查主要是指中介机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33.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合并,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
34.持续有效地做好风险管控工作,排查风险点是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然后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是风险管控的核心。(✔)
35.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
许程度的风险。(✔)
36.企业应依据所排查出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应该排查的项目清单。(✔)
37.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至少应包括与风险点对应的设备设施和作业名称、排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方法。(✔)
38.设备设施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包括报警、联锁、安全阀及液位、温度、压力等测量仪表和控制设施及消防、检查、检验等常规的管理措施。(✔)39.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应包括:制度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素质等方面。(✔)
40.工程技术措施包括紧急切断装置、密闭采样系统、制定标准作业程序、监控、联锁、报警等。(✖)
41.风险控制措施应从工程技术(或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识别并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42.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监控、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
43.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立即整改,一般事故隐患可延缓整改。(✖)
44.隐患整改建议措施应采取“管理优先、工程其次、防护为辅”原则。(✖)45.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属于生产现场类隐患。(✖)46.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需及时更新风险信息。(✔)
47.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
48.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
49.企业应将风险管控相关信息录入山东省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信息平台,并保障正常运行。(✔)
50.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企业内和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
5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小,而后果严重,则风险很小。(✖)52.危险源一定会演变成事故隐患。(✖)
53.企业应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54.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由以风险为重点向以事故为重点的转变。(✖)
55.企业了解自身存在的风险即可,无须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相邻企业单位。(✖)
56.属地监管部门要将企业备案的“一企一册”中的1、2级风险点作为重大风险点进行管控。(✔)
57.对评估出的3级风险,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58.3级风险(黄色风险):中度(显著)危险,无需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
59.企业通过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自认为可以,无需验证。(✖)60.“两体系”建设属于企业安环部的职责,与企业其他人员无关。(✖)61.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
6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63.将识别的危险源按照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分级,将所有危险源按风险度分为I、II、III级。(✖)
64.应急控制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
65.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绿”标识。(✖)
66.隐患治理的唯一目标是彻底消除隐患。(✖)
67.设备设施清单可以不包括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68.对评估出的1级风险,应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69.企业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成员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70.企业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掌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方法,掌握风险管控信息,保留培训记录。(✔)71.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设施未正常使用属于重大隐患。(✔)72.按照GB/6441的规定,危险源造成的事故类型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淹溺、火灾、环境污染等。(✖)
73.危险源辨识应由骨干技术人员参与,辨识要系统和全面。(✖)74.采用风险矩阵法(LS)判定为五级的风险,应由班组进行管控。(✖)75.消防及应急设施问题属于生产现场类隐患。(✔)
76.危险源辨识范围应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等各个阶段。(✔)77.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78.重复性隐患排查是隐患排查主要类型之一。(✖)79.重大隐患的治理应先编制隐患评估报告书。(✔)
80.企业双体系建设过程中,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宽从低的原则。(✖)
四、简答题
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2、可接受风险: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重大风险: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5、风险点:伴随风险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
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6、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一般分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风险,其中红色风险等级最高,为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
7、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一般风险越大,管控层级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8、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9、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10、选择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可行性和可靠性、先进性和安全性、经济合理性和经营运行情况、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11、风险控制措施评审内容有: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是否产生新的危害因素、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12、风险评价的一般程序:成立组织机构、实施全员培训、体系文件编写、风险辨识与评价、评审与审批、风险信息公告、落实控制措施、持续改进。
13、事故隐患等级: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
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4、隐患排查治理一般工作程序:编制排查项目清单、确定排查项目、隐患排查组织实施、隐患治理。
第五篇: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 单位:
姓名:
成绩:
一、单选题
1.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重点是()。
A.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B.风险预控管理
C.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D.综合管理
2.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占有主要地位。
A.人的因素 B.物的因素 C.不可测知的因素D.环境的因素
3.以下选项中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有()。
A、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 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C、瓦斯突出威胁 D、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
4.危险度是由()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
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 D.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
5.以下不属于危险源辨识主要方法的是()。
A.工作任务分析法
B.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风险矩阵法
6.事故预防措施应坚持()的原则。
A.低成本高效益
B.只考虑成本
C.只考虑效益 D.高成本低效收益
7.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类型。
A.一般风险
B.较大风险
C.重大风险
D.特别重大风险
8.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
A.安全监控系统 B.安全警示系统
C.安全管理系统
D.安全评价系统
二、多选题:
1.风险是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的组成。可能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一旦发生后,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A.可能性
B.严重性
C.事故发生的概率
D.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E.其他相关资料
2.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有()。
A.人员不安全因素
B.机器不安全状态
C.环境不安全状态
D.管理的缺陷
E.制度的不完善
3.风险点是指伴随的(),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A.设施
B.部位
C.场所
D.区域
E.事故发生机理
4.风险点排查的方法是应按生产流程的()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
A.阶段、B.场所
C.装置
D.设施
E.作业活动
5.重大风险确定原则有哪些()。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
C.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D.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
E.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6.风险管控措施类别包括()。
A.工程技术措施
B.管理措施
C.培训教育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
E.应急处置措施
7.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底的原则划分为()(即1、2、3、4),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A.重大风险
B.较大风险
C.一般风险
D.低风险
E.没有风险
8.隐患治理流程包括哪些环节()。
A.通报隐患信息
B.下发隐患整改通知
C.实施隐患治理
B.D.治理情况反馈
E.验收
三、判断题
1.安全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安全。()
2.风险管控措施是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3.风险判定是结合企业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明确风险判定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
4.危险源辨识是对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或任务中部分可能产生或诱发事故的不安全因素的识别。()
5.危险源监测模式有实时监测和定期监测两种。()
6.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
7.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8.事故的发生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偶然事件。()
9.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只是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要求。()
10.每一起重大事故的发生都对应有相当多的未遂事故或大量的不安全行为。()
11.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运用科学的、理智的观点,将“安全第一”的概念变为人们生活中的习惯。()
12.风险评价是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13.将风险降低和保持在可容许水平,是实现持续安全的文件化、程序化、系统化的一种管理方法和体系。()
14.风险预警是为了推动隐患治理,预防事故发生。()
15.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企业各级负责人或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不用安排专人进行确认。()
16.通过罚款,消除管理缺陷,防止因管理失误造成现场失误。()
17.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是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基础。()
18.风险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