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集镇召开全镇三个文明表彰暨赶超发展动员大会

时间:2019-05-14 00:4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夏集镇召开全镇三个文明表彰暨赶超发展动员大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夏集镇召开全镇三个文明表彰暨赶超发展动员大会》。

第一篇:夏集镇召开全镇三个文明表彰暨赶超发展动员大会

夏集镇召开全镇三个文明表彰暨赶超发展动员大会

为贯彻落实全县工业创新发展大会、农村工作会议、建筑业工作会议等精神,进一步激发全镇上下“赶超发展、争先进位”,夏集镇于2011年2月13日召开了全镇三个文明表彰暨赶超发展动员大会。

会上,首先对2010年度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引进人、协税护税先进集体和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动员报告,提出了2011年全镇要在四个方面求突破,确保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是注重“外招内培”,在重大项目上求突破;二是立足小康达标,在致富农民上求突破;三是坚持建管并重,在做美环境上求突破;四是强化压力传递,在工作效能上求突破。镇党委、政府还与18个村(场)、居委会和26家规模企业签订了2011年工作目标责任状。扬州格莱德等五家单位作了表态发言。

全体镇、村两级干部,企、事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受表彰的先进工作者、十星级文明示范户,部分党员和群众代表共9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第二篇:五一街道召开2011总结表彰暨2012年经济工作动员大会

五一街道召开2011总结表彰暨2012年

经济工作动员大会

2012年3月15日,五一街道召开2011总结表彰暨2012年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由党工委副书记颜志荣主持,受党工委、办事处委托,党工委副书记黄先彪作去年工作报告,对2011年的工作做了总结回顾,并根据当前形势部署安排和部署了今年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措施。随后街道党工委对获奖的三个先进集体和12名个人进行了表彰,各部门、各社区(村)负责人向党工委递交了2012年工作目标考核责任状。然后党工委书记阳平剑同志作讲话,他以“吃苦耐劳、勇争先进”八个字寄语全体干部职工,从加强学习、抓好落实、勇于担当、富有激情四个方面对全体干部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同志们“围绕一个主题、抓住两条主线、实现三个提升”,努力实现五一街道又快又好发展。最后应邀出席的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利民作重要讲话,对五一街道2011的工作予以了肯定并希望2012年五一街道能够“同念一本经、同唱一台戏、围绕主题促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1已经过去,新的征程期盼着我们,通过这次大会,五一街道凝聚了人心、统一了思想、增强了信心,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五一街道定能再创佳绩、续写辉煌!

第三篇:三个文明表彰暨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主持词

三个文明表彰暨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主持词

杨卫军

同志们,开会之前,先提几点要求:

一是请大家关闭手机或设置到振动状态,二是会场内静止吸烟、禁止随地吐痰,三是请大家注意会场纪律,要少走动、不开小会。

下面,我们开始开会。

2011年,新能源产业园区(九龙镇)各级党政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出形象、见成效”总体要求,团结拼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园区(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为总结成绩,表彰先进,全面部署2012年园区(全镇)经济工作,快速掀起全民建设园区热潮,经园区(镇)党(工)委、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园区(全镇)2011三个文明建设表彰暨机关作风建设大会。参加今天会议的对象有:园区(镇)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机关全体工作人员、驻镇部门和事业单位负责人、各村(居)两委会成员、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代表及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

这次大会主要有7项议程:

1.请陆书记宣读表彰决定; 2.颁奖;

3.观看作风建设警示片;

4.党政负责人递交责任状、缴纳风险押金; 5.大会表态发言; 6.请孙主任作报告; 7.俞主席作重要讲话;

现在,进行大会第1项议程:请陆书记宣读表彰决定。(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大会第2项议程:请党政负责人给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共分八批进行:

首先,请府前、雨声、姚家、明星、派出所5家获得 “三个文明先进集体”的单位负责人上台领奖。(鼓掌祝贺)

——请泰通、道康、三套轴、轩力、台通、双羊、华鑫置业、今日阳光等8家获得“纳税先进单位”和获得“纳税贡献奖”的明星、德兰仕、龙腾、锋陵、广城房产等5家单位上台领奖。(鼓掌祝贺)

——请供电、国土、水利、交警九龙中队、国税、地税等获得“服务园区建设先进单位”和获得“服务园区建设优胜单位”的工商、建行、农行、农商行、中行、广电、派出所等7家单位上台领奖。(鼓掌祝贺)

——请获得综治平安奖、安全生产奖、劳动保障奖、民政工

作奖;环保工作奖和计生工作奖的13家单位上台领奖。(鼓掌祝贺)

——请获得人武、群众文化、信访、防违控违、拆迁、村建、工会、团委、妇代等工作先进的13家单位和部门上台领奖。(鼓掌祝贺)

——下面,请获得“先进科室”称号的科室负责人上台领奖。(鼓掌祝贺)

——请获得“2008—2010区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实验学校、幼儿园、卫生院、明星、泰通、常发、道康、双征、财政所、国土所、派出所等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上台领奖。(鼓掌祝贺)——最后,请获得“先进个人称号”的代表上台领奖。姜启 华、王 龙、张立道、陈 勇、姚玉林(红太阳)、王根来、(双羊)、宫荣明(实验学校)、杨巧珍(五厦)、于明香(界沟)、马开林(府前)、周灯山(姚家)、张凤林(敬老院)、朱艾民(环保科)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所有获奖的单位、部门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先进个人的奖品,会后到“报到处”领奖。

下面进行第3项议程,观看机关作风建设警示教育片。下面,进行4项议程,请党政负责人递交责任状和风险押金。下面,进行5项议程,请获奖代表作表态发言。发言顺序:振东村、宏瑞新材料、招商部。先请振东村党支部书记姜根富发言,下面请宏瑞新材料邹锐总经理发言,下面请园区副主任、招商部部长杨春霞发言。

下面,进行第6项议程,请孙主任作报告。(鼓掌)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俞主席作重要指示!(鼓掌)主持人,对大会作简要小结,并宣布散会。

第四篇:农学院召开2013届实习总结表彰暨2014届实习动员大会

农学院召开2013届实习总结表彰暨2014届实习动员大会

发布日期:2013-03-25 作者:开赛尔·艾斯卡尔 编辑:赵晓露 点击: 22次

3月22日,农学院在学术报告厅召开2013届实习总结表彰暨2014年实习动员大会。

院长张巨松教授宣读了关于表彰农学院2013届优秀实习指导老师和优秀实习生的表彰决定。大会表彰了4名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及37名优秀实习生。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代表艾尼瓦尔老师结合自身带队的经验及优秀实习生代表周英同学结合实习阶段的亲身经历,向即将开始专业实习课程的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感触、收获和经验。

副院长曲延英教授向全体大三学生作出了实习动员讲话。农学102班乌尔娜同学代表全体实习生宣读了倡议书。副院长石书兵教授作了2014年考研动员讲话。

张巨松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对实习生提了几项要求,他指出,科研试验及毕业实习是以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生产、科研、管理为目的的重要教学过程,更有助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劳动观念、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国家农业政策的掌握与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养,是大学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课,同学们一定要抓紧机遇,发扬农大精神,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

最后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艾孜买提对今年毕业的学生提出了感恩母校,文明离校的希望。

第五篇:学院教师节表彰暨转型发展动员大会讲话稿

学院教师节表彰暨转型发展动员大会讲

话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全校教职员工在这里聚集一堂,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的到来。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全校的教师和全体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刚刚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致以诚挚的祝贺!同时,对全校教职员工为xx学院的办学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和付出的辛劳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在转型动员之前,先向大家介绍我校这学期的主要工作。本学期我校有五项重点工作。

.制定七个分规划,从而全面落实学校发展规划。七个分规划包括:一是教学改革与建设、二是学科专业建设、三是队伍建设、四是学生工作、五是办学条件建设、六是大学文化建设,七是珲春校区建设。

2.启动转型发展。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是一项我们共同面对的新任务和大课题,所以是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

3.启动合格评估自评自建。计划XX年下半年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从本学期开始自评自建。与转型改革相结合,从顶层设计、方案部署开始,从教学改革、学风、教风入手,经过三年的建设,形成xx学院自己的经验、特色和亮点。

4.启动养成教育。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们要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如何教给学生最有用的知识,二是如何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三是如何养成学生的优良素质。学生们最大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xx学院的学生情商不低,完全可以培养出高素质。

素质靠养成,靠育人环境的熏陶,如何创造这样的环境,坚持不懈地开展好养成教育,这是长期的、内在的、根本性的工作,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养成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学生们养成三种好习惯:一是养成做人的好习惯,具备好的品行;二是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形成好的学风;三是养成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好习惯,会思维、能实践,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5.珲春校区办学事宜

需要单独研究和布置,这里不展开了。

下面作转型动员。转型不仅是我校本学期的重点工作,而且是近三年的重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做这个动员,是我的任务和职责,但是我有两点不足,一是我来xx学院刚过百天,对学校的情况了解得不够充分;二是转型是国家今年提出的新事物,我对此研究得不够深入。所以请大家以思考的态度,以审视的眼光来判断、来分析,要有自己的思考。下面从三个部分来讲,即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

一、为什么转

(一)转型的背景

.国家与社会需求

我国处于产业转型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低技术产业减少、高新技术产业增加;低附加值产业减少,高附加值产业增加。这种转型加大了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由于这类人才的缺乏,导致很多相关的行业面临危机。

下面看看我校各学科面对的需求。对我校工、经、管、艺、文几个学科大类,其人才需求特点不同。

对工科来说,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现代化装备加速替代传统设备,需要培养具备新知识、应用新技术、掌握新装备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对文科和艺术学科来说,文化创意和设计产业迅猛发展,小微企业成为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需要培养兼有创业能力、创意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对经、管学科来说,企业基础管理能力的提升,产品、技术、工艺和流程的应用性创新,需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管理型人才。

从国际上来看,德国、瑞士、芬兰、荷兰等应用技术类大学多的国家,不仅竞争力在世界上排名靠前,而且失业率较低。

2.学校的应有定位

找一找我校在全国高校结构布局中的位置,由此来研究我们在哪里,我们应该往哪里去,我们应该走哪条路。

XX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491所,其中本科院校1170所,高职院校1321所。民办本科近400所(含独立学院292所),约占本科院校约三分之一。

高校分层结构:“985”高校39所,有研究生院高校56所,“211”高校112所,培养研究生高校548所,一般本科院校622所,其中,1999年以来的新建本科院校316所,独立学院292所。我校为新建本科院校,定位要与其相适应。

3.学生的就业状况

从学生的就业率来看,“985”和“211”高校最高,其次为高职院校,然后为一般本科院校,这类高校总体上学术不及重点大学的学生,实践能力不及高职院校的学生,高不成、低不就,成为就业市场上就业率最低、专业对口率最低、就业质量最差的群体。我校属于这一群体。

多年来我国就业市场上存在着一个怪圈: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求贤若渴、找不到所需人才。毕业生数量年年增,但是学校出口不畅、企业进口不旺。

穷则思变、危机生变。新建院校必须通过紧密面向行业、企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路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创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才能提高就业率、就业质量和专业对口率,才能保障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4.国家政策要求

今年年初,教育部发布《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除规划为研究型大学的院校和一些特殊院校外,地方本科高校的新设、升格和更名原则上明确为应用技术类型。这就从国家层面为我们这样的新建院校进行了分类和定型。指导意见还明确了试点高校的12条主要任务和12条配套政策。

今年8月22日,在吉林省政府第二次高教强省会议上,省政府提出全省20所高校全部或部分专业转型为应用技术型。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背景和原因,实现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成为我校的必然选择。转型是大势所趋、大局已定,不是讨论转不转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大讨论明确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

(二)转型发展的意义

.转型发展对高等学校意义重大

一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有助于解决国家产业转型过程中应用技术型人才短缺问题;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的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和高校办学盲目攀高、千校一面、定位不妥的问题,有望破解就业市场上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并存的怪圈;还能够有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望攻克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制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长期影响培养质量的顽疾。

所以,高校转型发展,是国家建设的大事,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大事,是高校发展的大事。

2.转型发展对民办本科院校具有特殊意义

民办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兴力量,更要发挥自身的体制机制优势,消除保守、大胆创新,面向国家需要和市场需求确定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贴近社会、贴近行业,通过合作教育,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创出一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新路,这是民办本科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出路所在。

3.转型发展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突破口

虽然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搞了多年,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总体上灌输式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还在普遍采用,教学内容与社会及工程应用脱节的问题还比较明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问题更加突出。教学方法落后于时代要求、理论传授脱节于实际应用、教学内容滞后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培养目标要求等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

虽然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已提出多年,但是传统式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仍然是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的弱项。

这些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说着容易改起来难,小打小闹、细枝末节的改革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必须从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入手,从学校定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评价标准和国家政策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按照新的培养模式闯出一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之路,或许是实施这一改革的突破口。

4.转型关系到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和发展

随着转型的进行,对教师的要求不同了。因为教学模式转变了,培养方式不同了,教师再按传统的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教法已经行不通了,教师只讲不练、不会实践也行不通了。对教师的评价导向和考核内容也不同了,不仅会讲、还要会做。

所以转型发展是一场综合改革,不仅是学校和学院领导的事,而且与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学习和发展模式、发展方向紧密相关。

二、转什么

(一)转型任务

民办本科院校建校起点不高,一般都把学校定位在教学型,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与应用技术型属于同一种人才类型,从培养目标上没有转型的问题,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

事实上,诸多的民办本科院校没有自己的办学经验和套路,就模仿老本科院校甚至重点大学的办学道路和培养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不相符合、不能支撑的问题。这就提出了转型的任务。

.专业还是按照学科体系及传统专业目录来设置,专业方向及教学内容和行业发展、企业需求相脱节。

所以要实现专业或专业方向设置的转型。

2.培养方案还是按照专业规范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规范性,课程体系还是按照学科体系设置的多年不变的课程,培养方式还是以课程讲授为主要形式,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弱化了专业能力培养和第二课堂培养要求。

所以要实现培养方案的转型。

3.培养道路还是封闭式办学,普遍是以教室、书本和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培养方式还是与行业脱节、与企业隔离的封闭式知识传授。

所以要实现培养道路的转型。

4.教学方式还是按照传统教学的灌输式、应试型,单向知识传授的方式,学生还是处于死记硬背、为考而学的被动状态。

对教师来说,在教法上比较普遍地存在着6个过多与过少的现象。一是在讲授方式上注入式过多,启发式、参与式过少;二是在讲授过程中结论型过多,问题型过少;三是在讲授内容上封闭式过多,发散式过少;四是在教学要求上,共性标准过多,个性发挥过少;五是在知识结构上,书本知识过多,实践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过少;六是考核标准上重分数过多,重能力过少。

对学生来说,在学法上也比较普遍地存在着6个过多与过少的现象。一是在学习方式上,从师型过多,自主性过少;二是在思维方式上,求同性过多,求异性过少;三是在学习状态上,被动式过多,主动式过少;四是在学习类型上,盲从型过多,问题型过少;五是在学习层次上,继承性过多,创新性过少;六是在学习的情感上,应试型过多,兴趣型过少。很多学生听课不用意,课后不复习,考前紧突击,考后就忘记。

所以要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型。其主要的目标任务就是改变这些过多与过少。

5.教师队伍建设还是追求高学历、高学位而轻视实践经历和能力。教师队伍中单纯的教书匠过多,擅长理论结合实践,擅长知识应用的人过少;只在课堂上与学生见面、课后不管学生的教师过多,能够在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像师傅带徒弟那样的教师过少。存在着两个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理论与实践一手硬一手软;教书与育人一手硬一手软。

所以要实现队伍建设的转型。

6.实践教学还是按照验证式、分散式实验的传统实验室装备与实验组织方式。真正的设计型、综合性实验过少,真正的实训动手做的过少。“做中学”体现得不够。

所以要实现实践教学条件和组织方式的转型。

上述六个方面,是一般本科高校较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只是在不同的学校或者在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存在的程度不同。就我来xx学院的初步了解,我校的情况也大体如此,所以解决这六个方面的问题就是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主要任务。

在定型还是转型的提法上,我赞成提转型,一是从国务院、教育部到省政府都提的是转型,二是确实有那么多内容需要转型。

(二)若干指标

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给出了试点高校转型要达到的若干指标:

.校企、校地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的专业(集群)覆盖率达到100%。

2.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建立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成员中来自地方政府、行业、用人单位和其他合作方的比例不低于50%。根据产业链的发展方向、行业企业合作伙伴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3.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试点高校要按照产业链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要求设置专业,并将服务同一产业链的关联专业组织为专业集群统筹管理。集中学校资源建设好社会有需求、办学有基础的专业(集群),逐步提高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到XX年特色优势专业在校生占在校生总规模的比例不低于40%。通过传统专业改造、学生选修专业等方式,提高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比重。

4.创新高等继续教育。面向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课程模块、学习方式、学分累积制度。在重点专业(集群)着重建设服务行业和主要企业的培训基地。

继续教育在学人数(折合数)占在学总人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

5.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试点高校要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建构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和实验实习实训环境。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中心。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实训实习的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

6.创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试点高校要制定符合应用技术人才成长特点的培养方案,全面推进学分制和模块化教学,为不同的学生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支持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率要达到100%,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的参与率达到100%。

7.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要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逐步使大多数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将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在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8.建立创业教育体系。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既掌握创业需要的技术,又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建设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人才担任兼职创业指导教师。建立创新创业基地,与合作企业共建创业基金,为师生实训实习、创新创业、科技孵化提供综合服务,重点培养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者。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并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跟踪和指导。

转型难点

教育部对转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的所处的起点与目标之间距离明显,任务艰巨,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矛盾,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创造性地去完成。当然不同的专业情况不同。总体来说,有下列几个难处。

.教育思想观念转变难

转型是一场综合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改革。所以我们要首先组织全校的大讨论,破除陈旧的传统观念,树立适应转型需要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使干部、教师都能认识到位、思路清晰、方向明确。

2.传统教学习惯改变难

转型改革,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主力,同时教师多年教学中所习惯的灌输式、照本宣科的教法也将是改革的最大阻力,所以这场改革要从每一位教师自身做起,来一场教学方式方法的大改革、大提高。改革要取得胜利,有赖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改革成功。

3.师资队伍转向难

我们的教师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经历。而教师缺少应用知识的经历和经验,是难以培育出高质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所以教师队伍要加快转型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教师的实践经历和能力。

4.校企合作深入难

转型发展离不开校企、校地的合作教育。但是如何能找到合作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实现实质性的深度合作,是一个需要下功夫解决的难题。

5.实践条件建设难

把学生集中在教室里照本宣科,既省工又省钱,但是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市场竞争力最差,浪费的是学生的青春和学费,损坏的是学校的名声,耽误的是国家用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改变培养方式,加大实践环节,既费工又费钱,但是只有这样学生和学校才有出路,国家才能得到所需的人才,是新建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学校面临着提高质量和加大成本的矛盾。

教育部文件要求转型高校要实现三个百分之百:校企、校地实质性合作签约率的专业覆盖率100%;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率要达到100%;主干课程用人单位参与率100%。这也是难度较大的事情。

所以,转型是一场攻关,是一场系列改革,需要坚定决心,知难而进,百折不挠。

三、怎么转

(一)转型的目标与思路

转型目标:

.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宗旨,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更好地融入吉林省社会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探索出一条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发展道路。

2.学生就业质量显著提高,专业培养方案能更好地对接行业或岗位群要求,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力争到XX年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

3.服务吉林省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吉林省重点产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基地,并在提升对产业链价值的贡献力和产业群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体思路: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应采取的总体思路:学校发展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和社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要求对接;企业或行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模式,强化技术理论、强化技术应用,突出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过程体现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学做交替。

五个转变:

.由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的专业结构向按行业岗位需求设置专业转变。

2.由学校自我封闭自成一体的培养模式向学业、专业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合作教育转变。

3.由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向知识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学校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的教学转变。

4.由以学历学术标准建设教师队伍向“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转变。

5.由以学术标准为主的学校评估制度向以技术创新和服务产业实际贡献为价值标准转变。

(二)转型的具体措施

对应上面提出的6项任务,提出6个转型。只是个人的想法,供大家研究,各个专业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提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转型措施。

.学科专业转型:面向行业与区域需求构建与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

一是调整和改造传统专业,基础理科专业转向发展应用性理科专业,文科专业转向发展应用性文科专业,积极拓展工科专业,发展新兴学科专业,使所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相应岗位职业要求。

二是设置应用型专业方向。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方向,定向培养。例如,假期里和几家大企业研究、签署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联盟,其中中兴通讯公司就提出他们最需要精通外语又熟悉经营和外贸的人才,这就给我们外语类专业提供了需求信息。

三是要加强专业群建设。按行业需求组建跨学科专业群,例如我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联盟中有一家企业是黑龙江俄速通国际物流公司,需要物联网、物流、国际贸易、俄语几方面的人才,这就给我们提出了面对国际物流行业,如何组建专业群的问题。

在专业口径设置上,应根据就业状况来决定。有些专业就业对口率比较高,专业指向应该具体些;有些专业就业对口率很低,专业指向应该宽泛些,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每个专业都要开展人才需求调查,重新审视、调整和建设专业或专业方向。下大力气办好自己的专业,争相成为特色优势专业。

2.培养方案转型:面向行业需要和岗位需求设置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

一是按照行业发展、社会进步和技术更新的要求以及应用技术型培养目标的定位,重新审查课程体系,哪些课该淘汰了,哪些课要新开出了。课程体系如何调整和优化;对保留的课程,教学内容应该有哪些更新,在教学大纲上要标明。

二是强化能力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哪些主要能力,这些能力在哪些课程或课程群中培养形成,应该构建这样的“能力矩阵”。在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除了明确学生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还应明确列出要培养的几种能力。

三是明确合作教育的培养内容。哪些课程是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完成,包括到校外教学和请校外教师来校内教学。

四是更加明确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增加行业实践,体现与岗位的“无缝对接”。例如我校艺术学院的作业变作品,作品变产品,产品变商品。

五是加强课外创新实践学分要求,把第二课堂的有关专业实践活动纳入培养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个性培养,强化能力训练。

3.培养道路转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这项工作要落实到每个专业。

一是按照教育部校企、校地实质性合作签约率的专业覆盖率100%的要求,每个专业都要实行合作教育,充分用好校外优质资源,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创建新的培养基地和平台。根据专业特点合作方式可以多样化。校内外培养基地相结合,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专业实践岗位。

二是每个专业都要组建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才需求调查、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其中校外行业或用人单位专家至少占50%。

4.教学模式转型:强化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是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实现方式,包括教学方式与方法。

一是邀请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达到100%,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的参与率达到100%。

二是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用心设计问题情境,组织讨论课,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布置问题式作业,引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开展课后讨论,实现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以问题为主线,以综合为导向,以分析、质疑、多路径求解、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等方法指导学生开展主动性学习。

传授知识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但是,还有四个方面更重要: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

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学术品格,比传播科学知识本身重要得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

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学习重在“习”,知识重在“识”,文化重在“化”。听过的会忘记,见过的能记住,做过的才真正明白。背会不算会,体会与做会才算会。

三是讲求知行合一,注重课内外结合、一、二课堂的互动,提倡项目式教学,实现做中学、例中学、问中学、研中学。

5.教师队伍转型:双师型

一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同时通过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增加教师的实践经历。将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在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二是教师的岗位培训和提高。通过教师发展中心的校内培训、教师讲课比赛、班导师业务培训等多种渠道,大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是通过第二课堂的专业实践指导,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6.实践教学条件转型:

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按照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建构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和实验实习实训环境。建设校内工程实践中心,用好合作单位的实训条件,积极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中心。

上述六个方面的转型,就是对“转什么、怎么转”的集中探讨,希望引起大家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提出更加符合本专业实际的、更加详细、更有操作性的措施和办法。我们就是要通过系统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出民办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办学道路。

(三)转型的实施步骤

用三年的时间完成转型,与合格评估的评建工作步调一致。

今天的动员大会以后,全校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大讨论,接着各教学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学校出台转型实施方案。

(四)工作安排

.学习讨论,理清思路(9.10——10.10)

学习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和其它学习资料,调研本专业的人才需求,查找本学院、本专业在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面对转型任务,组织本单位的转型发展大讨论。

2.制定初步工作方案

在学习讨论基础上,制定出本学院(各专业)转型工作思路和初步工作方案,在全校宣讲(10.13—17)。既要明确统一要求,又要尊重各学科的特性,鼓励各学院各有特色、各显神通,创造性工作。重创意、重改革、可操作。

3.制定学校转型工作方案(10.31前)

在宣讲大会基础上,学校制定出XX—XX年转型工作方案。

4.各学院根据学校总体方案修订本单位转型工作方案,按照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转型。

转型是强化我校办学特色和实力的大好机会,是提高我校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渠道。

转型发展是我校转设后最重要的系统工程,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主干道,全校干部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作风、得力的措施,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为实现各项转型任务而不懈努力!

我们要走的是多年想走而没有走出来的改革创新之路,我们要战胜的是自身的传统势力和保守习惯,我们要改变的是学生们在就业市场上的尴尬,我们要追求的是学生们的利益和学校的声誉,我们要获得的是学生们的满意和社会的认可,我们要做的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

谢谢大家!

下载夏集镇召开全镇三个文明表彰暨赶超发展动员大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夏集镇召开全镇三个文明表彰暨赶超发展动员大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