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旅游局局长苏福功在南阳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河南省旅游局局长苏福功
在南阳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高兴赶到南阳来参加我们市的旅游产业大会,去年的3月18日我转任旅游局长到今天正好是一年零五个月,这一年零五个月以来我六次来到南阳,每一次来不管是参加会议还是到下边考察学习,每一次都使我受益匪浅,我从南阳的工作,特别是旅游工作的发展,看到了美丽的南阳,有潜力的南阳,所以今天我来了以后,很高兴看到了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的领导,不少都是我的老领导、老朋友,大家都来参加这个会议,说明对旅游的高度重视,这也是我们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高规格的会议。有这么一批领导重视旅游工作,这就为我们旅游工作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看到领导的重视,我感到非常高兴。其次我高兴的是刚才我认真地听了黄书记的报告,他从,从认识、重点、环境打造三个方面讲的都非常到位,我在到这里之前,已经让办公室拿到了穆市长的讲话稿和我们将要出台的加快旅游发展的意见,看完之后,我认为,认识到位,方法措施到位,是我参加这几家地市里感到比较高兴的一个案例,南阳不愧是一个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也是我们一个旅游大省。刚才,黄书记讲一定要走在全省的前列,这个目标我相信在各界领导的支持下、关注下,在我们同仁们的共同努力 下是应该能够实现的。
现在我向家汇报两个情况:一是我们省提出旅游立省之后,我们的地市里边现在由4个市提出了“旅游立市”,还有10个市提出了“旅游强势”和“旅游兴市”,关于这种提法在我们国内不同的省份,特别是国家旅游局引起了高度的重视,经过半年的时间,上个星期三国家旅游局在宁夏召开全国旅游局长座谈会,从局长到副局长等各界领导全部参加,31个省市的旅游局长也全部参加,在这个会上,局长就安排让我给参会的局长讲河南是如何实施“旅游立省”的。让海南讲为什么把海南打造成为国际旅游岛,我就讲两句:一是你们为什么要提出旅游立省,二是能立起来吗?准备怎么立?关于这两个问题,其实黄书记的讲话里面也已经在不同的章节里都讲到了,那么,我利用这个时间把我在全国会议上讲的两个观点,再给大家重复一遍,我想,一是我们更好第求得共识。第一,关于旅游立省提出的背景。旅游业这些年省委、省政府也非常重视,也一直想使它快速发展,河南省在两年前所召开的会议上就提出了两大跨越的理念,要求我们从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要求从文化资源大省变为文化强省,其中,在省委的文件里边把旅游定位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希望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旅游能够发挥它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希望河南省在产业结构中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关于这句话最近省长的讲话里边比较明确,比如,河南省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大省,去年GDP是1.8万亿,在全国排第五位,应该说是很不错的,但是我们产 品结构不优,发展方式粗放,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省向又好又快发展的角度上讲的一个问题的所在。我们省工业结构中能源和原材料在全省增加值里边占60%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比例,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比例,所以这次就造成了金融危机以后,河南省来的慢,走的迟,形成一个非常难以解脱的局面。那么,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作为“龙头”来带,这个旅游带起来了没有,应该说这几年就旅游来讲,河南的旅游发展还是比较快的,去年我们游客人数超过2亿人次,河南省游河南,外省游河南,外国人游河南,超过2亿人次,旅游的总收入达到了1592亿,这两个数分别排在全国的第六位和第七位,所以徐书记说我们的旅游在全国属于第一方阵是因为有这个数据来做支撑。但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入境游去年只达到了104万人,也就是说高端游客能够在我们河南花钱,甚至花大钱的游客所占的比例只是我们游客总人数的0.5%,连1%都不到,这个问题是非常严峻的摆在我们眼前,河南省旅游红红火火,但是仍然停在门票经济,抓旅游这个角度来执行的。它的带动性,还没有的得到很好的释放,综合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或者说我们省委、省政府对旅游这个贡献率的期望值还是没有完全达到,给大家举个比例,今年4月8日,温家宝总理访问了海南,他讲话里面给了这样一个数据,一是我们国家旅游产业的增加值,已经占到全国GDP值的4%以上,因为这里面有一个说法,旅游的统计目前世界上有一个统计标准,其他国家也有不同的统计,但是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详 细的纳入国家统计体系的统计办法,所以总理在讲这些话的时候,是按照国家旅游局、统计局、国务院有关部门测算的结果达到4%,4%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在信息产业的时候,我们信息产业达到4.7%,已经是全中国第一大产业了—信息电子产业,这个4%以上也就是旅游不是第一,起码也是第二大类资助产业,在全世界是第一大,这是它在经济上占领的地位,第二个贡献率,总理讲,旅游消费对住宿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铁路和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贡献率超过40%,这是总理对旅游这几年的发展给出的评价,拿出总理所说的全国的这几个数据来套河南来讲,深刻感觉到我们规模不小,但是我们对这个贡献率还有不少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来解决入境游少。刚才,黄书记讲,我们的吃、住、行、游、购、娱这个短腿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旅游要作为资助产业在我们省看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是我们面临的形势,去年11月1日在徐书记当团长,访问韩国和日本期间,特别在日本的时候,徐书记和二届俊博先生就旅游和经济的发展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探讨,二阶俊博先生曾当过交通大臣,是本届政府的经济大臣,是产业贸易大臣,他兼任全国旅游协会、日本旅游协会的会长,他和徐书记讲了一个问题,一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中旅游是能够率先起带头作用的,只要旅游起来了,整个服务业就会得到较快的发展,这就是日本为什么提出了“旅游立国”这个概念。当时,徐书记问,你的“旅游立国”主要指标是什么?他主 要讲了五个方面:一是,从2002年外国人到日本旅游的人数是410万,从2002年到2010年在8年的时间内把入境游400万争取到1000万;二是,外国人到日本旅游的人平均住宿2天半,要争取平均住宿达4天;三是,由日本做主举办的国际会议,包括旅游推介会、商品展销会,从一年160人次发展到250次,只有这种国际会议多了,游客的拉动力也就强了,高端游客也就多了;四是,总收入要以20%的速度增长,要到2010年达到30万兆元;五是,长远目标就是要经过10年到15年,使我们的入境游人数和出境游人数基本持平,意思就是说现在使日本经济好的时候,国家出国旅游的人数达到2000万人次,如果这几个指标起来了,建多少家酒店,高速公路要增加多少,运营力要增加多少,结果只要旅游这条主线拉起来,整个服务业都会得到较快的发展和提升。当把这个提案提给国会以后,2003年国会讨论通过,觉得这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所以“观光立国”的战略就作为国家的行动。这两年期间,日本政府又出台了一个“观光立国”保障法,出了一个法律,然后又出台了一个“观光立国”推行计划,如何来推行,来落实这几个指标。徐书记听了以后就感到他讲的有道理,另外,徐书记讲了我们的旅游最近几年增长速度在25%以上,入境游只有400万,只用几年翻了一番多,现在我们2亿的旅游人数,我们用100万做基数,也要翻两番,也是能翻上去的,没有想到旅游人数、住的天数的增加会带来一系列服务业的发展,徐书记说他们提出的“观光立国”。我们完全有条件用“旅游立省”,这 是我们省的旅游发展,我们的目标和日本现在提出的“观光立国”的目标相比较后,徐书记认为是完全可以的,如果这样提出来并能完成的话,旅游业就能够成为重要的旅游产业,所以徐书记提出要把旅游放在更加优先发展的位置,要尽快把它培育成为我省的重要支柱产业。省长书记着急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刚才我讲的,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我们省的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去年年底时14.5:56.9:28.6,第三产业全中国去年只超过40,那么我们河南省这是个比全国低了12个百分点,大家都知道,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低基本输了发达程度,上周会议上中央银行的研究员们给我们做了个报告,提出去年美国第三产业按照他的统计方法,第三产业达到81%、日本73%、韩国60%,印度去年公布的第三产业是55%,我们国家从42%退到40%,我们省去年只有28点多,黄书记报告里边就说了,我们南阳第三产业只有23.6%,河南省排在全国倒数,南阳又比河南省低了7.5%,比全国低了19,这说明一个问题,第三产业发展的慢,第三产业有相当大的潜力,如果把他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起到龙头作用,那么它能真正带动起来,11月1日我们在日本的时候,河南报11月2日头版就把它公布出去了。回来之后,关于对“旅游立省”也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提出的非常对,特别是旅游行业,有的认为你喊起了科技立省、工业立省,先喊旅游立省是不是喊的太早了,这个旅游能包括这么多立省吗?这种提法也就出来了,这个事情很正常,因为这个事对它的背景和时代要求大家也有个讨论 和认识过程。我们给省委政研室召开了省里专家学者讨论会和国家专家讨论河南现在三产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如果按照一定的目标发展,能不能发展成自主产业,而后,我们又分成2个组分别对我们国家发展比较快的7至8个省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特别是到海南调研,为什么要集全岛之力把这个岛打造成国际旅游岛的理念和做法,同时我们又组织了一个小分队,第二次到日本,走到县、市和交通部门去调查他们的“观光立国”的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回来之后把这些文件报到省委、省政府以后,就统一了思想,说要在5月27日召开“全省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加强我省经济发展的全省旅游产业大会”,这个会当时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来了以后做了一个讲话,他对河南提出“旅游立省”的五个有利于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他说,应该从这一天起河南的旅游翻开了新的一页,是一个里程碑的会议。郭省长下了一个紧急会议,郭省长就说,首先感谢邵琪伟局长对我们省提出“旅游立省”的分析和忠肯的肯定,今年上半年,旅游行业遇到了不少客观存在的困难,但尽管如此,今年上半年,旅游接待游客的认识达到31.1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33.8亿,同比增长20.5%和21.2%,全省的GDP增长速度是8.2%,这样的旅游是远远高于平均速度的。更可喜的是,南阳在游客人数上同比增长41.3%,收入增长27.3%,南阳这个数据在全省排在前列,省里提出的“旅游立省”,5月27日开会,6月上旬黄兴维同志也是比较早的一个,关于在这个问题上,徐书记、郭省长都给我们 有批示,要大力宣传。前不久,南阳市领导召开关于注重对旅游安全的一个报告,徐书记专门有批示,就南阳这个做法很好,请旅游局注意这项工作,并在全行业推广。因此,河南省的“旅游立省”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提出了以后经过专家、发改委、财政厅一道讨论之后,我们定的目标。到2015年,我们接待海内外游客的人数要达到4亿人次。其中,境外的人从去年的104万要鄱到730万人,省外和国外来的游客人数在河南省要争取占到一半以上,旅游的总收入达到4800人亿,到2015年,河南省旅游总收入要相当于我省GDP同期的13%左右,要按照现在微型帐户的算法说达到13%,它就应该是我们省GDP增加值的7%左右。所以做为一个支柱产业是没有问题的,另外,再组建三到五家国家知名的旅游集团,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到200万人,带动社会关联就业人数1000万人。就这个目标,南阳也提出来了,到2015年达到2800万人次,收入210个亿,相当于南阳当年GDP的80%左右,直接就业的30万人带动150万人,省里的目标和南阳的这个目标,特别是省里的这个指标,是我们一步一步算出来的。而且,我们现在也留了比较大的余地,根据这个情况来看,我们的这个目标是完全能实现的。到时候,把这几个主要目标实现了,应该说“旅游立省”使命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它带动关联的贡献率。总理说,90、80、60、40,能不能那么高,但是绝对要比我们现在的20、30要成倍的翻,所以这样就可以把它立起来的。关于这一段我讲的以后国家局长进行了插话,也就再一次的讲国 家为什么这样重视旅游业,邵局长拿出了一个文件,让我们讨论,是国家旅游局带国务院起草的一个关于扩大旅游消费,加快旅游发展的意见,副总理听了汇报,要求以国务院的明意下发,也是对河南、海南这两个省提出来的问题。我在全国的代表汇报的时候,讲到要实现这个目的,我们要干下面这件事,第一件事是立理念、立观念。我们要把旅游从单纯的吃、住、行、游、购、娱这6个方面解放出来,或者更多人他不知道吃、住、行、游、购、娱。所以旅游,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是不是这个概念呢,他只是个表面的东西,那么实际上这次温家宝总理4月8日对旅游的定位是三个方面:一是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二是旅游现代旅游业的龙头;三是一个资源消耗低,带动总数大,就业机会多的,综合效益多的战略性产业。徐书记8月5日调研提出无论从经济大省的经济强省的跨越,还是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资源强省跨越,都离不开旅游产业的发展,所以说,刚才黄书记的话把徐书记的话变了变,徐书记的话是要实现以配角观向主角观转变,旅游不是配角,而是主角,从消遣观向生产观的转变,不光是旅游消遣,而是一种经济,一种产业,由片面观向全面观转变,由资源依赖观向创意发展的转变,都定的非常难,我记得第一次很多书记都是从理念上讲为什么要“旅游立省“,为什么要“旅游立市”,都带着高度认识的问题,所以我们省里也决定加大宣传力度,使家喻户晓,把这个定位定好;二是立规化,这个事情,省里文件要求我们和发改委一起尽快的编制旅游立省的规划,徐 书记最近提出,在即将开始编的十二五规划中一起把旅游产业认认真真的加以研究,扎扎实实的加以布署,砌实的加以实施,如果整个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规划中,文化旅游这个方面的内容没有文化旅游这个内容,那就是一个不完整的规划,是一个不健全的发展规划,是一个不科学的发展规划,也就要求我们把这个事抓紧抓好,要完善我们南阳旅游发展的整体,刚才我提出了4个结合,我觉得都完全符合省委的这几次精神,我们在编制规划中间应该把南阳提出的四个结合的理念,贯穿到规划之中;三是立机制,立机制里面的内容比较多,比如说要立新的机制,我们现在旅行社有1029家,但是整个旅行社加起来的利润还不超过一个亿,还没有一个做大做强的旅行社;第二,现在我们五星级酒店也仅仅有10家,而且里面整个消售网络还没有得到联接,省委就提出要加大整合力度,争取组建2至3家大的旅游集团。另外,要探索文化旅游的合作机制,大家都知道,省委、省政府三次决定的8个文化试验区,8个文化试验区里面6个,主要的看点是搞旅游的。所以,省委提出一定要做好文化与旅游相融合这篇文章。四是立产业,要想立产业,就要立出河南省的优质品牌,在这些文件里面,我们要打造七大试点精品的品牌,在这里面也有我们南阳的恐龙园,而且现在我们正在向这方面努力,再一个就是项目支撑,今年上半年,我们全省已经投资建设的旅游项目一共156个,总投资325个亿,截止到4月低完成了50个亿的投资,今年下半年,提出大招商以后,我们旅游行业今年拿出的项目80个,总投资为80个亿,根据这个情况,省政府决定旅游行业今年完成项目投入情况,省政府决定旅游行业今年完成项目投入超过100亿,今年下半年,重新招商的项目超过100亿,所以这是省长给出的双百亿计划,我们现在正在按照这个部署在往下推进;五是,强化要素的支撑,也就是购、娱的问题,这方面我也不多说了;六是立环境,首先要把环境立好,从软环境上说我们推广焦作的经验,焦作提出的不让一个游客受委屈,要打好这个服务品牌,要在全省营造旅游形象,为游客服务这么一个大环境,所以省里在硬件上也已经批准,由省旅游局牵头,给我们1.5亿的资金要建立1.5万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现在我们第一轮的工作已经做好,土地也弄好了,现在我们要抓紧时间,争取在十一期间全面开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强力支持18个地市也要建立相应的游客服务中心,这样当省里建成以后,我们可以资源共享,18个地市整个网络连接,能做好全方位的游客服务。这个今天早上贾书记向我提出说把咱们南阳往前方,我也承诺了贾书记,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所以我们应该干。七是立保障。这个保障的第一立就是组织保障,现在省里已经决定由省长和26个相关主要领导组成的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来协调解决旅游重大问题,二立就是政策保障,省政府已经决定2009年给我们旅游的专项基金是1亿,旅游立省这段期间,省长答应的是5000万,主要给予推销和奖励,例如说对入境游贡献大的前5家旅行社,拿出500万奖奖励这5家,这实际是1.05亿,那么当我们提出了今年 还有100多个项目都还在爬坡,不少项目由于贷款困难,资金不足,而制约的时候,省长又决定在给5000万主要用于接济贷款和项目支持,短短的十天之内,省长两次给钱,说明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在6月16日,省政常委会上,郭省长说旅游立省是不是立的早了,今天我可以告诉大家,我越想越觉得不早,正是时候,现在不要考虑早晚的问题,是你们怎样把任务一样一样落实的问题,只要大家都认真落实了,旅游立省就能早日完成,所以说你们需要什么条件我能办到的一定都办到,那么给了这一个亿之后省里又下了一个文件,从明年开始起连续三年,每年给旅游的促销费用5000万,先把这个大头按住,项目的5000万是远远不够的,要说的好5个亿都不够,旅游项目来支持费用,以后在建立这个机制,你要把项目报上来,在经过会上讨论,如果这个项目确实需要钱,咱们单打独斗、一对一的去解决,这5000万主要是用来开拓市场和给予奖励,这个政策,在会上讲了以后,相信外省也会大吃一惊,现在全国28个省市拿到的数据来看,拿今年为例,第一多的是陕西,拿了3.4亿,3亿是景区补贴和景区打造,4000万石旅游促销,第二个是南阳,第三是山东7000万,但山东已经是连续8年,每年都是1个亿7000万这样走下来的,如果这样排,今年我们排在全国第二,所以省里还是非常下劲支持这件事的。我们和财政厅制定了关于花掉两个5000万的方法,上周五,初稿已经通过,准备签发,所以这件事情目前跑的比较快,用这个政策比较活的应该是焦作。在这特别要提一下咱们的旅游局长,研究一下这件事情,焦作的的区域优势也是比较弱的,从北京开往焦作的没有火车站,为了这个事情他们专门到北京去做了一个云台山号的专列,810个卧铺,周五晚发车,周六上午6:30到焦作;周六、周日两天都在云台山,周日晚9:00座火车,第二天早上5:00到北京,不耽误上班。由于北京这种模块,游客排着队到河南旅游,所以就把一周一班专列改为一周两班,让游客来了之后都在这里住两天,吃住都在这里,不管是农家乐还是酒店都是满的,来的游客消费量大,游客也高兴,也很安全,那么我们省政府出台了一个政策,如果你在国外组织一个包机,来到河南旅游的6万元,省政府出3万,地方出3万,像这种专列超过300人就是4位专列,之后省政府补贴15000元。最近,安阳出了一个办法,韩国人专机到北京就是组织来的,再换到安阳,也按专机到北京,也给6万元,这样以来旅行社很高兴,也有了积极性,焦作下个月准备和上海洽谈直通上海滩的专列,这样有了经济效益,有了实惠效益,而且受到了重视,也能有效地改变我省入境游率低的难处,我想我们南阳也应该研究下,这是政策的保障。三立的就是人才保障,人才保障是一个大事,我们给组织部谈好要加大全省的旅游人才培训的力度,第一期班马上要开始,也把旅游人才的培训纳入到我们组织部管理的干部培训范围之内。另外,省委组织部已经把河南省旅游局作为博士流动站,今年省里编制中给我们增加了一个处,上个月又新进来了6个硕士和4个博士,都已经分在现有的部门。对结构的转变,素质方面 也都在提高。四是立监督保障,已经写到省委、省政府文件,从2010年起要把旅游发展的指标纳入到整个考核体系中,建立机制,对旅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卓越的地方要给予奖励。
我刚才给大家汇报的两个问题,一是对旅游立省提出的问题,我讲完可以后,他们还是给予认可的,二是从六个方面即将了我们是完全有条件通过六种措施和手段能够完成我们提出的目标的,那么最后国家旅游局局长在总结中说,河南提出的这“六个立”我想还是应该再增加一个,就是立形象,只要把这几个都做出来了,河南旅游的形象不仅走在全国走在前列,也会走向世界,给我们很好的评价。徐书记在会见华行总经理的时候,我也简单做了汇报,徐书记说要做好宣传,从8月31日起,也就是9月份,一周4班机直接飞台湾,台湾到这里的游客多起来,像旅游部门的同志,把我们的景区做好,把服务设施做好,同时要积极组织父老乡亲愿意去台湾的,要有秩序的往台湾去旅游。我给贾书记打电话时说,昨天下午到这来跟领导汇报交流,上午会议结束后,要到西峡去,一是想看看二期,二是希望能再漂流,但是昨天下午省政府通知我要随着李克省长进鸡公山考察,研究鸡公山的规划问题,所以非常抱歉,我的承诺无法兑现了,今天给穆市长说虽然看到了他的报告,但我想放开报告讲,一定会讲的很精彩,报告里讲的很多内容都是对具体工作的落实和部署,对省局来讲,更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和学习,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在这里给大家表个态省旅游局是在省长、省委书记的督促下、鞭挞下,努力 工作,但说句老实话,我们人手不够,我们认识的高度也不够,对全省的很多地方的指导都还很不到位,所以我们内部也是在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的素质。从文字上讲,省政府连续给650万旅游促销费,半年时间从600万变为5000万,这半年又不到又给1个亿,必须拿出条条把钱用在该花的地方上,这就是我们都面临着“旅游立省,旅游立市”强有力的这个工作的挑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南阳也是提出 “旅游立市”的四个市之一,用黄书记的话讲我们的资源是全省第一,我们的工作也一定要第一,对这种豪言壮语和这种决心,我们是非常赞赏。所以我们局不管再忙,但在项目规划、项目建设、国外的宣传促销方面,都还应该和南阳的同志们拧在一起,共同努力。
刚才一开始,我说来南阳六次,说明我还是比较喜欢南阳这个地方,刚才有讲的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我衷心地期望在今后的旅游发展当中得到更多领导的支持,使我们同仁们在现实“旅游立省,旅游立市”当中做到我们应有的贡献,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徐光春在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徐光春在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在中原大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深入、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时期,在全省上下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全力决战攻坚夺取新胜利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召开这次高规格的旅游大会,专题研究部署大力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做大做强旅游经济问题,必将有力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必将有力推动全省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加快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多年来,国家旅游局对河南旅游业发展给予了很多关心和支持,这次邵琪伟局长百忙之中莅临大会给予指导,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国家旅游局和邵局长表示衷心感谢!一会儿,邵局长将发表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庚茂同志也将对我省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大会还将讨论《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意见》。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全局高度理解把握实施“旅游立省”战略的重大意义
旅游是一种历史性、国际性、综合性和方向性的经济社会现象。旅游活动自古有之,帝王在巡游中览尽疆域辽阔,激发出气吞六合之豪情壮志;文人在游历中阅遍山河壮丽,挥洒出流传千古的美文华章。当今世界旅游业迅猛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就超过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2006年旅游业经济总量相当于全球GDP的10.3%,就业人数占全球就业总数的8.2%,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引导力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美国、法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都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重要战略,日本更是响亮提出了“观光立国”战略,韩国也提出了“全体国民观光职业化,全部国土观光资源化,观光设施国际标准化”的口号。中央对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各省(区、市)纷纷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已有27个省(区、市)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来培育。我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潜力巨大,2005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2006年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两大跨越”的历史任务,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围绕建设文化强省,提出要着力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旅游业近年来发展增速超过全省GDP增速、服务业增速和全国旅游产业增速,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省委、省政府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着眼发挥优势、积极顺应趋势,适时作出了实施“旅游立省”战略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放在更加优先的位臵来发展来培育,使旅游业成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强大支撑,体现了我们的发展自觉,表明了我们的发展自信,反 映了我们的发展决心。我们一定要从推动科学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做大做强旅游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做大做强旅游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旅游业是兼具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综合性产业,集生产性和生活性于一身,不仅是推进经济发展、增强硬实力的支柱产业,而且是推动社会进步、增强软实力的重要力量。从经济功能来看,旅游业是生产力发展的增长点和动力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能够优化资源配臵,促进产业融合,形成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一方面,旅游业是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一旦兴起,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前进。社会生产力越先进,人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收入就越多,旅游需求就会越旺盛,市场前景就会越美好,旅游业就会越发达。另一方面,旅游业是服务业的引领产业,覆盖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众多行业和门类,不仅为传统服务业注入了活力,让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焕发了生机,而且为现代服务业开辟了新领域,促进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金融等新业态的快速兴起,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由“工业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重要力量。从社会功能来看,旅游业是社会文明的推动力量和重要标志。旅游的过程是亲近自然、品味文化的过程,可以在休闲中享受人生,在度假中体会快乐,在运动中 增强体质,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生活档次,让人们得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旅游的过程是传播信息、开阔眼界的过程,可以更新观念,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在潜移默化中增智增才,促进人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的过程是改善环境、创造服务的过程,旅游业的触角伸到哪里,那里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就会更配套,卫生、安全、救援、信息等服务机制就会更健全,文博、体育、公交、市政等服务设施就会更完善,带动整个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二)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做大做强旅游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我省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低于全国近12个百分点;工业结构中能源原材料产业比重偏高,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60%左右;资源开发强度过大,后续供给保障能力不足,据对全省100多个国有大中型固体矿产资源调查显示,资源严重危机的超过40%,中度危机的近30%,结构性资源危机明显,其中煤炭、铝矾土、黄金等资源问题更为突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任务紧迫而艰巨。大力发展旅游业,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一是有利于优化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旅游业是服务业的引导产业,大力发展不仅可以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带动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而且还 能有效推动农业、工业的优化升级,促进全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二是有利于要素流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旅游业能使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资源流随着人流涌动到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给经济发展带来充足的生产要素和旺盛的需求活力,发挥“民间转移支付、均衡社会财富”的调节作用,有效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从省内外实践看,靠旅游开发走上致富路的比比皆是。南阳西峡县化山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07年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多元,是2002年的10倍多。位于云台山风景区的修武县岸上村,最近8年人均年收入翻了7番多,2008年达到5万元,户户开上了小汽车,成为全省有名的文明村和富裕村。三是有利于环境保护,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旅游业是天然的绿色产业和“无烟工业”,不仅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环境修复功能。如果把旅游业比作一个工厂,它的生产原料就是优美的山水自然风光、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产品就是身心愉悦、人文欣赏和美感体验。通过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住“绿水青山”就会有“金山银山”。近年来,因煤而兴、以矿起家的焦作市把旅游业作为推进资源城市转型的重要环节,不仅创造了闻名全国旅游界的“焦作现象”,也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城市形象由“黑色印象”变成了“绿色主题”。
(三)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做大做强旅游经济,是顺应发展规律、抢抓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从发展规律看,爆发式增长态势明显。世界旅游业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旅游休闲消费的需求迅速膨胀,旅游业将出现爆发性增长。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我省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预示着我省旅游业正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从发展趋势看,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步伐加快。目前,世界上旅游业发达国家的旅游产业已经进入成熟平稳阶段,而人口基数大、GDP增长快、中产阶层迅速成长的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正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旅游业将从“假日火爆”走向“全年恒热”。从发展阶段看,旅游业转型升级方兴未艾。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旅游消费结构正由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健身旅游并重转型,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发展空间大大拓展,蕴藏着弯道超越和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从发展条件看,我省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国家政策扶持叠加效应日益彰显。河南旅游资源富集,发展优势得天独厚,尤为可贵的是近年来成功探索出了“焦作现象”、“栾川模式”、“西峡经验”等著名的旅游发展模式,打造出了郑汴洛“三点一线”沿黄文化游、太行山水游、伏牛生态游等精品 旅游名牌,初步走出了一条河南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同时,随着国家对旅游业发展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旅游业发展的底气更足、动力更强。可以说,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条件,无论是发展阶段还是发展规律,无论是现实需求还是长远发展,都表明我省旅游业到了黄金发展期,加快发展正当其时。
(四)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做大做强旅游经济,是应对危机、实现“三保”的现实需要。旅游业既是一个生命力强、弹性大的潜力产业,也是一个反应快、恢复周期短的应急产业,具有“反周期调节”作用。无论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还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应对危机的重点战略,帮助人们迅速找回了信心,有力带动了整体经济回暖,可以说旅游业是经济寒潮中的一朵报春花。当前,我们要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率先走出困局、实现经济复苏,加快发展旅游业,无疑是一步快棋,也是一招妙棋。首先,旅游业能够拉动内需。旅游消费具有梯次消费、重复消费、最终消费和综合消费的特征,具有产业链条长、关联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在整合资源、拉动投资、促进消费等方面优势明显。今年一季度,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2.9%,比GDP增速高6.8个百分点,对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浙江、四川、湖南等省采取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多种措施,旅游 业对提振经济的效果更加明显。平顶山市今年“五一”期间实行旅游景区免门票的营销措施,游客人数同比增加3倍,旅游收入增加9倍,带动了消费大幅增长。其次,旅游能够增加就业。旅游业具有就业容量大、门槛低、范围广等特点,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有需求,而且涉及相关产业多,就业带动能力强,能够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全球每10个就业岗位就有1个与旅游有关。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其三,旅游能够促进稳定和谐。旅游发展的实践一再表明,旅游可以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加深彼此的了解,使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爱好的人们加深彼此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广阔胸襟、塑造包容性格、增进彼此信任、提高幸福指数,是增进交流的渠道,建立友谊的桥梁,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可以说,旅游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和谐社会的推进剂。现在有不少企业都很重视通过旅游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凝聚力。一些村庄组织村民外出旅游后,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和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其四,旅游能够振奋人们精神。面对危机,信心比黄金还宝贵,精神比物质更重要。旅游寓教于乐,能使人在游玩体验中振奋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旅游放松心情,是缓解紧张情绪的减压阀,是恢复良好状态的增氧机,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加油站,能使人们以 更加高昂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应对危机之中。比如,到红旗渠、兰考等地参观旅游,就可以感受到当年那里人民“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冲天豪情,激发出迎难而上、克难攻坚的昂扬斗志。
(五)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做大做强旅游经济,是实现发展新跨越、加快中原崛起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推进两大跨越、加快中原崛起,说到底就是要把经济的筋骨做壮、文化的血脉做旺、外部的形象做靓。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是实现新跨越新崛起的强大支撑。从打造中原崛起的筋骨看,旅游业是重要动力。旅游业的带动性强,据统计,旅游业关联国民经济109个产业、行业和39个部门;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旅游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产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实现发展规模的快速扩张。旅游业的渗透力强,与一产结合形成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等,与二产结合形成生产线旅游、产品旅游等,与其他三产结合形成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美食旅游等,不断催生复合型的新业态,就像 “艺术家”、“化妆师”一样,赋予其它产业魅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促进产业的特色化、人性化、生态化,实现产业层次的优化升级。大连有个公司依照迷宫图种植玉米,神奇的“玉米迷宫”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收入比一般玉米地高20倍以上。可见,我省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既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又保持较高的发展质量,必须高度重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从畅通中原崛起的血脉看,旅游业是重要渠道。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不仅能在保护和传承中弘扬传统文化,还能在创意创造中发展新兴文化,从而形成文化保护、开发、传承、弘扬的良性循环,促进文化资源的原生矿向文化产业的聚宝盆转变,推动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清明上河园汇集高跷、马术、面人、杂耍、汴绣等民间文化和艺术,是中国最大的宋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朵奇葩。从塑造中原崛起的形象看,旅游业是黄金名片。形象是汇集要素的强磁场,扩大开放的通行证。发展旅游业能够充分展示中原大地的厚重文化、壮丽山水、淳朴民风、发展活力和新时期河南人民的崭新风貌,使更多的人加深对河南的了解,提升河南形象,拓展对外交流合作。这些年,正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国际旅游小姐巡游暨冠军总决赛等一系列重大活动,让世界了解了河南,让河南融入了世界。
二、创新思路,扎实行动,努力推动“旅游立省”战略的深入实施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采取多种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旅游总收入由2005年的80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592亿元,相当于GDP的比 重由7.5%上升到8.6%,特别是2008年面临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旅游业仍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接待游客数、入境游客数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速都超过17%,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但整体来看,我省旅游业发展还存在着要素不完善、高端产品和客户偏少、服务功能不健全、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在于一些地方和领导干部对旅游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活。面对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面对跨越发展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在认清差距中急起直追,在把握趋势中奋发有为,强力推动“旅游立省”战略深入实施,做大做强旅游经济。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旅游业放在国民经济更加优先的位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全过程,以更新发展理念为先导,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产业转型升级为载体,以强化政策支持为保障,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产业联动与区域合作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激发动力与注入活力相结合,协调发展与永续发展相结合,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更新观念,在思想解放上有新飞跃。观念落后是 一切落后的根源。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必须以思想的大解放求得认识的大提高,以观念的大转变推动发展的大跨越。一要实现由配角观向主角观的转变。破除发展仅仅就是抓工业,旅游业规模小、发展潜力有限、作用不够明显、只能当配角的传统观念,认识到作为顺应新型消费潮流的旅游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产业,牢固确立其主角地位,像抓工业那样抓旅游业,使之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二要实现由消遣观向生产观的转变。破除旅游就是简单的游玩活动和单纯的消费活动,不是生产活动,不产生价值的落后观念,认识到旅游业包含和催生了三次产业的大量生产活动,也是特殊的生产部门,既能够创造精神财富,也能够生产物质财富,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三要实现由片面观向全面观的转变。破除发展旅游只是旅游部门、旅游企业的事,与其他行业关系不大,就旅游说旅游的狭隘观念,认识到旅游业是一个长满硕果的产业链条,抓旅游就能促经济、兴文化、惠民生,以大气魄、大战略、大思路、大动作强力推进我省旅游业大发展。四要实现由资源依赖观向创意发展观转变。破除旅游业发展只能靠“老天爷赐予”、“老祖宗留下”的陈旧观念,认识到旅游业本质上是创意活动,资源有限创新无穷,创意赋予旅游业灵魂和风采,为旅游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深圳华侨城集团,经过22年的发展,孵化出了中国 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培育出了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谷等众多知名品牌,这就是创意的力量。清明上河园的一杆“包公秤”,上量名流贤士,下称黎民百姓,很受游客的青睐,可以说小点子取得了大效益。
(二)统筹兼顾,在发展思路上有新拓展。思路决定出路。要跳出狭隘的小圈子,放宽视野,把旅游业放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大格局中来谋划,放在产业升级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大背景下去考虑,在互动共生中开拓新路子,释放新能量,创造新优势。一是与工业化相协调。工业化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后劲,旅游业给工业化发展带来了动力和活力。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要融入旅游元素,使工业设计、生产、营销过程成为一道旅游风景线,增强工业文明的内涵和美感;在旅游业发展中要体现工业文明成果,把工业化的技术、产品、理念注入旅游业,提升旅游业的层次和水平,努力打通旅游与工业“联姻”的通道,使两者相得益彰。二是与城镇化相一致。城镇在现代旅游中扮演着客源地、集散地与目的地三重角色,是旅游业发展的支撑点和大本营。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无论是旧城镇改造,还是新城镇建设,都要充分考虑旅游功能,植入旅游基因,赋予旅游内涵,使城镇建设风格个性化、功能人性化、建筑风景化,寻求城镇文明和旅游发展的和谐共生。三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农村是旅游发展的广阔天地,现代都市人向 往乡野风光和田园生活,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时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省乡村旅游蔚然兴起,农家乐、农业观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要求,规划要与旅游相衔接,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旅游相配套,环境建设要与旅游相适应,大力发展乡村游、民俗游、观光游、采摘游等,使新农村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大舞台。四是与文化发展相融合。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两者共生共荣。“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发展文化旅游优势十分突出。近年来,我们把文化和旅游穿上“连体衣”,文化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融合得还不够深、不够精,形成的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屈指可数。要大力推进文化资源旅游化,通过演艺、绘画、节会等多种创新载体,使无形的文化形象化,零碎的文化系统化,高雅的文化通俗化,精英的文化大众化,丰富旅游资源,拓展旅游空间,培育旅游特色。要大力推进旅游资源文化化,通过挖掘、包装、研究、演绎等众多手段,使大山名起来,秀水灵起来,城镇靓起来,乡村雅起来,古迹活起来,充实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味,拉长旅游链条。比如,近年来我们依托功夫文化、宗教文化打造的世界知名旅游品牌少林寺,不仅创造了滚滚财源,而且吸引了普京、纳丹等世界名流。又如,云台山正是巧借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佳句,使风光秀 丽的山水更富诗意、更具魅力。中原大地名山秀水星罗棋布,历史文化俯拾皆是,许多宝贝待字闺中,急需红娘牵线,巧匠裁缝,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完美嫁接。我相信,只要我们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这篇文章,就一定能叫响独具特色的中原文化旅游品牌,就一定能使河南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旅游研究中心和重要产业聚集区。
(三)改革创新,在体制机制上有新活力。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是制约我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瓶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旅游行业改革,是增强我省旅游业发展内在动力和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一是优化政府管理体制。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依法管理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顺应现代旅游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的规划引导、宣传推广、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等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分散管理向统筹管理转变,逐步形成一体化、规范化、高效化、优质化的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当务之急要大胆创新景区管理体制,坚决打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区划分割,加强旅游区管委会职能,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加快景区的产业化进程。二是完善行业协会运作机制。理顺政府、旅游中介机构和企业关系,加快培育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中介机构,搞好行业指导、规范、服务与自律,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政府管 理与行业自律有机衔接、良性互动的局面。三是健全开放发展机制。坚持市场化、多元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方向,着力培育充满活力的现代旅游市场主体。要放宽市场准入,降低进入门槛,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大力培育新兴旅游发展主体。要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依托,以产权为纽带,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加快推进国有旅游企业的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旅游集团,打造一批活力充沛、带动能力强的旅游业“航空母舰”。要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推动合资合作发展经营,努力形成互为旅游目的地、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协调发展的共赢局面。四是完善投融资机制。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旅游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发行债券、项目融资、产权臵换等方式筹措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加大对旅游业信贷支持力度,尽快形成新型旅游投融资体制。当前,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旅游改革发展新模式,为全省旅游业发展创新招、闯新路。
(四)转变方式,在产业体系上有新提升。我省旅游业已经步入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必须适应新趋势,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旅游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由低端建设向高端拓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由粗放经营向集聚发展转变,不断提高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是创 新业态,增强产业生命力。要以现代理念为先导,以创新创意为核心,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坚持在改造中提升传统业态,在创造中催生新兴业态,使旅游产业体系枝繁叶茂,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不断拓展空间和优势。韩国利用文化的影响力开发了流行音乐观光、影视观光,利用重大体育赛事的号召力开发了体育观光,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省许多地方依托自然山水景观优势,积极开发温泉、滑雪、滑翔、漂流、探险、科考等休闲体验旅游项目,就很受游客特别是年轻游客的青睐和追捧。二是集聚发展,提升产业带动力。产业集聚是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我省旅游综合实力不强,关键是骨干企业较弱、布局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较强的带动能力。要以做大做强优势产品为方向,推动资金、资源、人才、技术向优势景区、优势企业、优势地区集中,实现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让美景连线成片、让企业牵手抱团,不断放大旅游产业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比如,北京、西安等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对周边旅游发展起到了强大的带动作用,我们可借鉴他们的做法,把郑州、洛阳、焦作、南阳等地打造成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有较大影响的旅游集散中心,成为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三是拉长链条,提升综合增值力。拉长产业链条是旅游业做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必由之路。要克服旅游业只着眼于门票收入的观点,在 食、住、行、游、购、娱、信(息)各个环节上下大功夫、下真功夫,积极开发旅游衍生产品和服务,提高附加值,使游客白天有看的,晚上有玩的,走时有带的,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以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一二三产业的大繁荣。目前,发达国家旅游购物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达到40%左右,我省还不到20%,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潜力巨大、刻不容缓。四是打造名牌,发挥辐射影响力。名牌精品是旅游业新一轮竞争决战的制胜法宝。香港的迪斯尼乐园、广西的桂林山水、四川的九寨沟,我省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清明上河园等都是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金字招牌。我们要继续大力实施旅游品牌工程,精心培育品牌,大力发展品牌,壮大提升品牌,尽快培育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有较强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精品名牌产品,让“河南旅游”名扬四海。
(五)融会贯通,在服务功能上有新加强。优质服务暖人心,热情待客赢市场。以人为本的旅游服务,是旅游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要在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中增创服务新优势。一是服务设施要现代化。要加快交通、景区、宾馆、娱乐、购物、接待等旅游重要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提高服务层次,尽快形成前后衔接、上下呼应、左右联动的一体化服务网络,让游客享受高效、便利、快捷的服务,有回家的感觉。二是服务手段要信息化。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使旅游业正在进行着一场革命。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未来5年电子商务将分享全球旅游交易的25%。要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加快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构建旅游信息平台,重点加强旅游网站、旅游呼叫系统、旅游数据库建设,建立覆盖全省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做到旅游信息都可一览无遗,旅游交易皆能一键搞定。三是服务内容要人性化。日本把人性化服务作为吸引游客的真经,旅游景区大都安装了自动升降扶梯,每个公厕都设有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设施。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以方便游客为目标,完善硬件设施,提升软件服务,以贴心、细心、热心、用心的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营造我省文明旅游新气象。
三、加强领导,提供保障,合力打造新跨越新崛起的强大支撑
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化措施,形成合力,努力推动旅游业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
第一,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旅游业涉及的行业多、部门广,组织协调的任务重、责任大。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旅游业摆上优先位臵,以全局视野、战略眼光、系统思维来统筹、来谋划、来安排,以硬目标、硬措施、硬考核来要求、来推动、来督促,坚持每年办几件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大事、要事、实事,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积极创造发展条件。要成立高规格的旅游业发展领导协调机构,建立定期议事协调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督办问责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旅游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规划指导、形象推介、市场监管、政策研究、督促协调等职责。各有关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和大旅游观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形成步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第二,建立健全规划保障。规划是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航标。目前,我省正在制定“旅游立省”战略规划,一定要聘请全国乃至国际一流机构、一流专家,广泛集中各方面智慧,务必制定出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发展蓝图。规划出台后,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此为依据,搞好本地发展规划和专项发展规划。要建立规划落实的长效机制,确保贯彻不打折,落实不走样,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第三,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政策是旅游业发展的阳光、雨露、空气、养分。近年来,国家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次我们根据新的发展需要,又制定了含金量较高的《意见》。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并紧密结合实际,尽快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真正用足、用活、用好这些政策。随着实践的发展,还要因 地制宜、因时制宜,及时调整、修改和完善相关政策,使其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第四,建立健全人才保障。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本、是产业发展之基,实现旅游产业大发展,必须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大加强。要把培育旅游人才作为“旅游立省”战略的基础工程来抓,加快形成行政管理、企业经营、行业服务三个层面相配套的旅游人才体系。要重培训,把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省干部培训计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在党校和普通高校举办旅游人才专题培训班,有计划地选派机关干部、研究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加快培训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要广引进,完善配套政策,积极引进我省急需的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要多培养,加强普通高校旅游院系和旅游职业教育建设,探索旅游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满足旅游产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第五,建立健全环境保障。旅游与环境是一种天然耦合关系,良好的环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立身之本。要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努力打造与建设“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相适应的服务型政府。要营造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大力整顿市场秩序,加强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体系建设,塑造“诚信河南”的品牌,让每个游客都充分享受河南服务。营造和谐 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保持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严打高压态势,切实保护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打造平安河南、和谐中原。营造导向有力的舆论环境,大力宣传“旅游立省”战略,总结推广各地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好做法、好典型、好经验,叫响“文化河南•壮美中原”,不断提高河南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志们,恰逢好风凭借力,正待扬帆远航时!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实现旅游业发展新跨越,奋力谱写中原崛起新篇章,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第三篇: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在新疆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国家旅游局局长
邵琪伟(2 011年5月2 5日)同志们:
今天,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隆重召开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全面部署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各项工作。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刻分析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做出的重要决策,必将对新疆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次大会必将成为新疆旅游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旅游局,向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全区各级各部门领导和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新疆旅游战线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春贤书记、努尔主席就新疆旅游业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国家旅游局组织专家组对新疆旅游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向区党委、政府提交了调研报告。借此机会,我结合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对新疆的旅游业发展谈一些意见建议,不当之处,谨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一是全球旅游发展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0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结束,不少国家政治动荡、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全球旅游业仍然实现了快速复苏和较快增长。2010年全球入境过夜游客达9.35亿人次,比2009年增长了6.7%。2011年以来,日本发生特大复合型灾害,西亚北非激烈动荡,美国击毙本·拉登之后发出全球旅行警示等等,对全球旅游币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基于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乐观估计,世界旅游组织预计2011年全球旅游业将继续增长,增长幅度在4%—5%之间。
二是全球旅游发展重心逐渐东移。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东北亚市场和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市场保持强劲增长,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洲市场以及东南亚市场保持稳定增长,为全球旅游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使得全球旅游发展重心不断东移,据亚太旅游协会统计,1995—2009年,亚太地区国际旅游接待量年均增长率达5.8%,明显高于全球同期3.6%的年均增长率。2 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亚太地区旅游降幅明显小于全球平均降幅,2010年亚太地区在全球率先复苏并成为增长最为强劲的地区,接待入境过夜游客2.04亿人次,增长12.6%。
三是主要国家或区域组织普遍制订旅游发展中长期战略。如美国出台《旅游促进法案》英国制定《2012年决胜:旅游业战略和超越》,澳大利亚制定《国家长期旅游业战略》加拿大公布《2009—2013年旅游业发展战略》,日本出台“新成长战略—重建活力日本方案》,韩国制定《观光产业先进化战略》等。最近,欧盟发布了《新欧盟旅游政策框架》,东盟十国签署了《2011—2015年东盟旅游发展战略计划》。这些国家战略的总体特点是以国家整体宣传推广和产业促进为导向,以旅游新产品开发和旅游品质监控为重点,政策目标非常明确,操作性很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经济年均增速达1 5%,高于同期全国GDP增速,旅游业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旅游业率先恢复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亮点之一。2 01 0年,我国国内旅游21亿人次,同比增长1 0.6%,居民年人均出游1.6次;入境过夜游客5566万人次,增长9.4%,旅游外汇收入4 5 8亿美元,增长1 5.5%;中国公民出境旅游5 7 39万人次,增长2 0.4%,旅游息收入1.5 7万亿元,增长21.7%。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 35 0万人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旅游人数7.6亿人次,增长1 5%;国内旅游收八5 2 6 2亿元,增长23%。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超过33亿人次,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出入境旅游人数将超过2亿人次,一个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正在加速形成。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旅游消费”。温家宝总理指出“发展旅游业和旅游消费意义重大”。2 0 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最近,国务院把每年的5月1 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5月1 9日前后,全国各地组织了多项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利民惠民的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公民旅游意识、激发了群众的旅游热情。国家层面的“旅游法”互法工作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牵头,正在加快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各相关部对旅游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越来趟高,全国有27个省区市将旅游业定位支柱产业或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最近上海、北京、江苏、云南等省市又明确提出把旅游业率先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由于旅游业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多的地方把发展旅游业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和工作抓手。同时,外资、民资投资旅游业的热情持续升温。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表明我国旅游业已进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二、新疆推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影响因素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其中对新疆发展旅游特色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将新疆建设成为西部旅游胜地”,“要发展旅游业,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是旅游业成为新疆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支柱产业”。我们认为,从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新疆所处的发展阶段看,新疆旅游业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紧紧抓住历史性机遇加快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优化新疆的产业结构,有利于扩大新疆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新疆农牧民脱贫致富和促进社会就业,有利于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传承和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
在人均GDP超过4 0 00美元与我国旅游业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的大背景下、新疆推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具有六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新疆毗邻中亚、西亚和南亚,是我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历史上就是欧亚大陆交通和叉明交往的通道,在7000多公里的丝绸王路中新疆段长达26 0 0多公里,是丝绸之路线路上保存历史文化遗址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新疆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的特殊地理环境,构造了极高极低的奇特地形、最热最冷的独特气候,形成了绵延上千公里的壮丽立体景观。新疆与欧洲王要旅游客源城市间的距离仅有京沪广与这些城市距离的三分之二,发展跨国旅游和边境旅游优势明显。
二是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富集。新疆拥有5 6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约占全国资源类型总量的8 3%。新疆旅游资源充满新奇感、神秘感和原始感,天山、喀纳斯、吐鲁番、那拉提、喀什、博斯腾湖、赛里木湖等旅游景区,浓郁民族风情和多元宗教文化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知名度。新疆特定的地理区位,使新疆历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多民族并存与融合、多种文化兼容与并蓄的特色。兄弟民族各具风采、民族风情浓郁、文化艺术独特、成为天山南北最生动、最活泼、最具吸引的人文景观资源。
三是处于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推动下,新疆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央“十二五”期间对新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今年就将完成6 2 0 0多亿元,这也将使新疆成为旅游投资的热点地区。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新疆在新时期的战略定位,将加快推进形成国内外游客通过新疆“西进东出”和“东进西出”的新格局,新疆作为亚欧大陆桥上重要旅游通道、集散中心和旅游目的地的地位正在加速形成。19个省市全方位、立体式的对口援疆,将极大地增强新疆与内地省市之间的联系,新疆的人气旺了,往来的投资者、商人多了,旅游就更发达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下,各旗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树立新疆理念,创造新疆效率,弘扬新疆精神,进一步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将成为新疆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是区内外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改革开放初期从乌鲁木齐乘火车到北京需要耗时一周,现在乘飞机只要3个多小时。到2015年,新疆将基本实现连续14个地州市以及新疆建设兵团各师的公路高速化,高速公路将超过5000公里;铁路网络将形成环绕塔里木和准葛尔两大盆地、沿天山南北、多条出疆通道相互交织的现代化铁路运输系统;全疆机场将达21个,形成“两网两路”的航空网络。目前、新疆连接1 9个对口援疆省市的航班已全部开通,新疆航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向东呈扇状连接内地城市,向西呈扇状辐射中亚乃至欧洲各地的“一网两扇”的航线网络布局将日趋完善。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使新疆远离主要旅游客源地的历史将会彻底改变。
五是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010年新疆接待国内游客突破3 0 0 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3 0 0亿元,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旅游业已经成为新疆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经过多年发展,新疆旅游法规和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从自治区到各地州市再到县的旅游分级管理体制基本建立。新疆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健全,全区共有A级景区226家,其中5A级4家,逐渐形成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五区三线”为重点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扛造了喀纳斯、喀什、天池、葡萄沟、那拉提、赛里木湖等一批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旅游景区。新疆目前拥有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较高、乐于奉献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和一批善于市场开拓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全区旅行社4 4 0多家,星级饭店500余家(五星级15家),旅游院校和设旅游系的院校2 0所,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近1 00万人。
六是新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新疆各级党委、政府在各个时期都对旅游业发展做出重大决策部署。“7.5”事件后,新疆区党委、政府及时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安排专项扶助资金,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帮助旅游企业度过难关,2 01 0年以来,新疆出台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并决定逐年递增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自治区党委第十七次常委(扩大)会议强调要刻不容缓地推进旅游业发展,本次大会又下发了《推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从组织领导、政策措施、资金项目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支持力度随着全区上下对旅游业地位和作用认识的不断提高,各部门、各行业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重旅游、抓旅游、兴旅游的氛围越来越浓,全区旅游业发展环境有了根本改善。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新疆旅游业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新疆旅游业与先进地区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旅游业发展还面临若干制约因素。一是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富集的旅游资源还不相适应。资源优势尚未转变成经济优势。二是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水准与海内外游客快速增长的需求还不相适应。三是旅游人才与新疆建设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还不相适应,同时,由于时间距离和气候环境制约,游长游短问题依然存在,旅游淡季时间较长,旅游综合效益易受影响。对这些司题,新疆第十七次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已经做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和措施,国家旅游局将按照区局合作协议的精神,与新疆共同推进上述问题的解决
三、几点建议
一是围绕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强刘旅游业的组织领导。建议新疆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进一步加强刘旅游业发展的领导,进一步发挥新疆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的作用,建卫和完善适应大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营造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社会氛围。进一步用好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各项政策,例如推动旅游企业与一般工商企业水、电、气同价的政策。进一步打破地区和行业壁垒,在区内逐步建立统一无障碍的旅游大市场。要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旅游开发保护理念,按照春贤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要求,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做好旅游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规划布局上既要注重大气又注重精致,既注重传统又注重现代,突出地域、民族和又化特色。
二是围绕建设我国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围绕本轮新疆基础设施的大投入,配套做好直接为游客服务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规划建设一批连通重点旅游区得断头路和连接线,一批旅游安全救援设施和项目、旅游集散中心和游客咨询中心、旅游指示标识系统,自驾车服务设施、旅游环保设施。要继续重视旅游厕所建设。要坚持市场主体、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各方参与的原则,确定优先发展项目和重点景区建没项目。根据新疆景点多、线路长的特点,要推进支线机场之间的环飞,改目前的放射状为网格状,增加各支线机场到国内主要客源地和周边主要目的地的航线。
三是围绕西部旅游胜地建设,进一步打造新疆旅游品牌和旅游精品。“十二五”期间,国家旅游局将与新疆共同在国际市场打造代表新疆的主导品牌,推出1到2条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线路。“新疆是个好地方”是新疆的整体品牌形象,建议围绕这个主导品牌,树立全区旅游宣传推广一盘棋的思想,把国内市场与国际币场结合起来,做好针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国内主要客源地和对日韩、欧美、东南亚、港澳台国际主要客源地的宣传推广活动。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对口援疆客源地的宜传推介,吸引支援地区居民赴疆旅游。新疆人均GDP已经突破3 0 0 0美元,要积极开发新疆区内旅游市场,推进新疆人游新疆。进一步加强与境内外相关地区的旅游合作,发挥新疆在上合组织框架中的特殊优势,把“丝绸之路”打造成一条精品旅游线路。要开发具有中国地域特色和新疆民族特点的旅游品牌与项目,着力建设好天池、喀什、喀纳斯、那拉提、吐鲁番等一批国家级重点旅游景区,建设乌鲁木齐、吐鲁番,克拉玛依、石河子、喀什等一批国际性的特色旅游城市,规划建设一批地域鲜明、文化浓郁、产品各异的特色旅游乡村(镇)。
四是进一步加强旅游发展软环境建设。新疆各地、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特色多样、民间文艺丰富多彩,要注重保护挖掘,大力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与 文化的紧密结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发展水平。要整合利用新疆旅游教育资源,加快建设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努力提升现有旅游从业人晁专业化水平,鼓励新疆与对口支援省市建立旅游人才培训、实习与合作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可从国内外引进一批懂经营、懂管理、懂市场宣传推广的专业性、适用型旅游人才。建议加快制定修订新疆旅游管理、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等方面规章和标准建设。要进一步规范和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完善旅游市场监管、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旅游投诉处理等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海内外游客对新疆的满意度。
在这里我想对推动兵团旅游业发展提点建议。从旅游业的角度,地方和兵团是一个整体,从旅游者的视角,到了兵团也就到了新疆。经过多年发展,兵团旅游业已经成为兵团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兵团经济转型、富民兴边发挥了特殊作用。同时,兵团旅游作为新疆旅游业的重要板块,为推进兵地融合、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兵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兵团旅游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议从兵地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视角,从创建机制、共同开发、共树形象、共享客源切入,总体规划新疆旅游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布局。对此,国家旅游局将大力支持并与自治区和兵团一道推进。同时,建议自治区继续大力支持兵团旅游发展,比如,将兵团旅游企业纳入享受与自治区旅游企业同等的优惠与奖励政策范围。
同志们,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前景广阔。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新疆一定能早日建成西部旅游胜地和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新疆旅游业发展。衷心祝愿新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新疆各族人民生活幸福安康!谢谢大家。
在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张春贤
(2011年5月25日)
同志们:
这次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是在“十二五”起步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亲临大会,让我们表示感谢。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在去年召开的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首次从战略层面上提出要将旅游业建设设为 “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支柱产业;随后,自治区又专门邀请国家旅游局和专家组来疆调研指导;去年11月,自治区出台了在财税政策方面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文件;今年4月份,自治区又专门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旅游工作汇报,研究旅游发展问题。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提出新时期新阶段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多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出台政策,加强领导,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区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旅游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10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281亿元,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长11%。接待国内旅游者0.3亿人次,是2005年的2.1倍;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接待能力不断提升。公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通讯、住宿、餐饮、会务等旅游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有较大改进。到2010年,全区旅游星级旅店435家,其中五星级就有15家;三是旅游品牌效应已经显现。喀纳斯、喀什、天池、葡萄沟、那拉提大草原、赛里木湖等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旅游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旅游环境整治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2010年,新疆旅游实现了三个突破:接待国内游客突破了3000万人次,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这一成绩是在“7·5”事件使新疆靠游业遭受重创,加之受国际盘融危机冲击,年初稳定形势严峻、各方面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取得的,确实来之不易。这一成绩的取得,是自治医党委、政府牢牢把握旅游对重塑新疆形象的重大意义,科学部署、综合施策,各级党委、政府共同努力、全力推介,各级旅游部门主动作为的结果;也是国家旅游局等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各兄弟省市区大力支持的结果。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广泛宣传了新疆安全稳定、社会和谐的新局面,大大提升了新疆的形象和影响力,而且进一步鼓舞和提振了全区各族人民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信心和决心。在此,我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国家旅游局和国家有关部委、向全区旅游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旅游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旅游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旅游发达省份相比,与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新疆旅游资源开发挖掘还不够,旅游精品少、产业规模小、经营粗放、管理水平不高,尤其是游长游短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必须正视差距,进一步增强推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科学跨越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开创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充分认识旅游业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同时具有连接欧亚、毗邻多国的地缘优势,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当前,新疆已经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充分认识旅游产业在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特殊重要作用,立足新疆实际,刻不容缓地推进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一)要充分认识旅游产业是推进新疆跨越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战略选择。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覆盖面广、带动作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朝阳产业,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产业,也是惠及民生的富民产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新疆旅游业既是着眼长远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的战略选择,也是提升信心、营造发展环境的迫切现实需要。当前,旅游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和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进入21世纪,全球入境过夜旅游平均增长4%以上,国际旅游收入平均增长8%以上,高于全球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不少国家和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社会投资、就业,税收已超过本国经济总量的10%以上。目前,世界旅游重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全球最安全、最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新疆旅游业已经呈现出大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区GDP的5.6%,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7%。2010年全区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2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100万人。旅游产业正在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已经完全具备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条件。
(二)要充分认识旅游业是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旅游业既可直接扩大消费,还可带动其他消费,对交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会展等有明显拉动作用,对金融、物流、信息等新型服务业有积极促进作用。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收入增加4.3元。2010年,新疆第三产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7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总体看,新疆还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随着新疆新一轮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到来,我区经济总体规模将迅速壮大、第二产业比重会大幅上升,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繁重。调整产业结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点产业,培育壮大旅游产业对加快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扩大内需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保持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在扩大内需上下更多功夫。旅游业是市场需求旺、消费潜力大的产业,“行游住食购娱”六要素处处与消费密切于日关。抓住旅游这个第三产业的龙头,就抓住了扩大内需的重要因素。去年以来,我区“黄金周”旅游消费不断增长,带动全社会假日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随着旅游新产品不断出现,旅游日益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消费领域,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将越来越明显。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对促进我区经济结构调整、扩大消费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要充分认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实施惠民战略的重要举措。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研究,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可带动4—8个间接就业。当前,新疆面临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居民就业的双重压力。旅游产业具有就业门槛低、就业容量大和带动效果明显的特殊优势。2010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4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4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4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76元。尽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内容。新疆大部分旅游资源集中在山区和农牧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农牧民增收比较困难,发展旅游产业是加快贫固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譬如,通过喀纳斯国家5A级景区的开发建设,成功解决了景区内牧民的就业和脱贫致富问题,也极大地带动了布尔津县域经济的发展,2010年,该县旅游业收入相当于该县GDP的43.4%农牧民依托旅游增收致富,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布尔津县由贫困县一跃成为自治区的经济发达县。
(四)要充分认识到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实施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客观要求。旅游是现代文明社会人们增进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生活方式了解和理解,加深相互交流的最重要、最便捷通道。通过旅游,可以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增进互信、共识和谅解,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国内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实践表明,凡是旅游业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人们的开放意识、文明意识、发展观念就比较强、比较新,就更容易接受先进理念。新疆特殊的地缘区位环境,决定了旅游是新疆对外开放和人文交流的重要突破口,在一定意义上更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实现让世界了解新疆、让新疆走向世界的目标,对构建和谐稳定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各部门要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重新思考、重新认识、重新定位、重新谋划我区旅游业发展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认真学习内地旅游发达省区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新疆旅游的现有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文化特色优势和品质优势等)、制度优势(对口援疆机制等)和后发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业,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宾馆、物流、商业、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提升,带动城市建设、文化娱乐及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推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冶久安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紧紧抓住机遇,实现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时期。
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大区目标,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建设一批国家级世界级旅游精品名牌,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区实现接待国内游客8000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85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占GDP的比重在8%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在20%左右,旅游从业人员力争达到50万人以上,带动200万人就业。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必须做到几个坚持:
一是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科学跨越。要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地推进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打造旅游精品,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台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二是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府统筹协调、政策激励、资源整合和市场监管职能,着力构建具有新疆区域特色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三是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把富民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旅游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把带动当地就业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大发展,确保让各旅群众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得到实惠、走向富裕、走向现代文明。
四是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必须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理念,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道路,确保新疆旅游资源成为最具永续发展能力的绿色、生态、健康、环保型产业。
四、突出重点,全面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
“十二五”是新疆旅游产业科学发展、科学跨越的关键时期,要围绕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的目标、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
1、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规划。要着眼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搞好旅游产业各项规划,加快形成以以自治区规划为总纲、地州(市)规划为框架、旅游区点规划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体系,;要加强与其他产业规划的衔接,统筹考虑产品定位、功能布局、线路安排、要素配置,力求突出特色、体现个性;在已编制好喀纳斯、伊犁河谷等几个主要旅游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编制好其他重点区域、重点线路、重点产品的各项专项规划,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规划编制一定要做到精细化,譬如具体到旅游厕所的最佳选址应该在哪里,旅游休闭的座椅应该摆在什么位置等等都应该统筹考虑、精心安排。要强化规划的执行力度,重大项目建设必须在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没有规划的旅游项目坚决不开发。确保全区旅游资源开发及产业建设科学发展。
2、突出特色、打造精品。①新疆是大美之地、壮美之地,任何一个地方都展现出一种神奇的意境和自然风情,都沉淀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新疆旅游产业发展要根据个性化、多元化、精品化的旅游市场需求,突出打好区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这张牌。②继续重点建设好喀纳斯、天池、吐鲁番、喀什、那拉提等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旅游景区和景点,不断增强新疆旅游在国内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③建设好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克拉玛依、石河子等一批特色旅游城市,特别是乌鲁木齐、喀什、吐鲁番等重点旅游城市要在理念、管理、制度上与国际接轨,学会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④不断丰富冰雪旅游产品,建设冰雪旅游基地,积极举办重要冰雪运动赛事和冰雪旅游节庆活动,将新疆打造成全国冰雪旅游胜地。⑤积极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民族文化旅游区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⑥大力发展农家乐、牧家乐,积极开发沙漠探险等特种旅游产品,推进特色旅游基地建设。⑦加强旅游食品、旅游商品、旅游装备制造业的研发和生产加工。
3、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配套水平。要切实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通连接内地省市、周边国家和疆内的交通大通道,提高进出旅游目的地的便捷性。要以打造乌鲁木齐西部门户枢纽机场为重点,开通更多的与国内和境外中心城市的直接航线,开通更多的疆内旅游城市间的环线,开辟空中旅游走廊。要加强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做到配套齐全、布局合理,便捷安全,特别是要注重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与游客需求相适应。要加快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构建旅游信息平台,完善旅游信息网络,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4、加大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新疆的旅游资源非常富集,更要非常珍惜,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旅游资源开发要严格按照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科学规划、水续利用的要求,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道路,进一步完善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精华景观完整性的保护,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功能,促进我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旅游大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加大旅游人才培养、选拔和引进力度,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服务一流的旅游从业队伍。要利用对口援疆工作的机制,加强旅游人才的培训与引进,努力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和市场急需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重视少数民族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严格执行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树立和维护新疆旅游的良好形象。
6、加大客源市场开拓力度。①继续深入开发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三大客源市场.在保持大众观光旅游客源稳步增长的同时。大力拓展中高端会展、商务、休闲、度假、沙漠探险等特种旅游客源市场。②充分利用“中国—亚欧博览会”、“环塔汽车拉力赛”、新疆国际旅游节等重大节庆和赛事活动吸引客源。③重点围绕19个援疆省市加大市场开发和宣传促销力度,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援疆省市成为我们稳定的客源市场。④大力拓展“新疆人游新疆”活动,不断扩大疆内市场客源规模。⑤充分利用我区与周边国家在地缘、人文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序开发周边国家客源市场。
7、发挥现代文化对旅游业的引领作用。文化是旅游之魂。要充分利用新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进一步挖掘、整合和提升新疆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丰富内涵,深度开发旅游产品,把文化作为灵魂渗透到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和营销,全面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旅游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魅力,加快旅游文化产业的品牌化、集聚化和规模化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8、培育龙头企业,增强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鼓励各种所有制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旅游业开发和经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控股、联合等方式,实现旅游企业集团化、规模化经营。培育一批品牌旅行社集团、旅游饭店集团、旅游景区经营集团、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集团、旅游文化娱乐制作演出集团。注重引进大旅行社、旅游饭店集团的品牌、资本、管理和人才优势,壮大旅游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旅游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成为上市公司。
五、加强领导,形成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需要各方面的配台支持,努力形成整体推进的强大合力。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政部门要站在发展旅游支柱产业、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把旅游工作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每年研究几次旅游工作,总体分析情况,坚持办几件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大事、要事、实事,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旅游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能,加大综合协调、行业指导、市场监管和旅游宣传力度。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沟通衔接,密切协同配合,形成促进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2、加快完善政策法规。要进一步健全旅游法规,加大旅游执法力度,提高旅游管理的法制化水平。要加快旅游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整体服务质量。这次会议自治区将出台《关于推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3、加大旅游舆论宣传力度。旅游经济是品牌经济,牌子响、有知名度才会人气旺。旅游宣传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的作用、整合资源,创新宣传方式,针对不同目标市场、不同旅游季节,有效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和载体,立足多形式、广覆盖,增强独特性、吸引力,形成宣传推介旅游的强大声势,不断提升新疆旅游在国内和世界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4、多渠道加大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投入,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要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以企业为平台、资本为纽带,多渠道引进国内外资本,开发和包装一批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积极争取银行信贷支持,鼓励民资和外资投入旅游产业。积极探索旅游景区(点)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转变经营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同志们,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区国民经济的觇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任重道远,使命光荣。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新疆旅游业大发展、大跨越,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为国家重要旅游目的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把旅游立市做实立实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传达贯彻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研究部署“旅游立市”战略、做大做强旅游经济问题。会前,徐光春书记、郭庚茂省长、邵琪伟局长三位领导的重要讲话已经印发给了大家。徐光春书记的讲话从三个方面,就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发表了非常重要的讲话。“旅游立省”对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一个重大的指导思想。徐书记从五个方面,就“旅游立省”的战略意义作了精辟的阐述,同时对战略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郭庚茂省长从认识、重点、环境三个方面,讲了非常明确而又具体的意见。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专门到河南参加全省旅游产业大会,并从国际上旅游产业的发展到我们国家的现状,以及河南实施“旅游立省”的意义及建议等方面,讲了十分明确、非常重要的意见。光春书记讲得很透,庚茂省长讲得很实,邵琪伟局长讲得很高。希望今天与会的全体同志,真正把三位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学习好、理解透。下面,我就从如何把“旅游立市”的理念树实、“旅游立市”的规划做实、“旅游立市”的项目干实、“旅游立市”的要素充实四个方面讲些意见。
一、要把“旅游立市”的理念树实
“旅游立市”,就是把旅游业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上加快发展,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省里这个时候提“旅游立省”,我深感正当其时、事逢其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我们要把省里的旅游立省理念真正贯彻好、实施好,就要把信阳的“旅游立市”理念树实树牢。综合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我感到树实“旅游立市”的理念是有充足的条件和基础。
第一,从国内外的情况看,旅游是朝阳产业。旅游是全球最大的产业和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旅游业就超过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2006年旅游业经济总量相当于全球GDP的10.3%,就业人数占全球就业总数的8.2%,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引导力量。日本提出了“观光立国”战略。近些年来,中央对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掀起了旅游业发展的新热潮。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人们的旅游需求普遍增长,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28亿人次,入境和出境人数分别达到1亿人次以上,形成30亿人次的市场规模,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可以相信,未来几年内,国内旅游业必将迎来强劲发展的黄金期。
第二,从河南的情况看,旅游是战略产业。在5月27日召开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了“旅游立省”的概念。这一战略的实施,意味着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也为我们实施“旅游立市”战略提供了动力之源。前不久,省旅游局与我市率先签署了《关于信阳市实施“旅游立市”战略框架合作协议》,省旅游局将在规划、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先给予我市支持,把南湾湖──鸡公山──灵山合力打造成全国著名、世界知名的精品景区。省旅游局的苏局长也给我们开了小灶,支持信阳作为全省旅游发展综合实验区。这些政策和措施,为我们实施“旅游立市”战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第三,从我市的情况看,旅游是优势产业。信阳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市,自然与人文景观兼容并蓄、交相辉映,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美称。特别是我们的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水质量均居全省前列,水好山好林好,在打造休闲度假游方面,具有全省独一无二的优势和特色,发展旅游产业潜力巨大。近几年,我市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今年以来,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旅游业仍然保持了强劲势头,仅“五一”期间,全市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0%和41%,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尤其是近几年来,我们扎实开展六城联创,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生态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今年又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这一切为我们增强了底气、凝聚了人气、营造了和气、提升了名气,也为“旅游立市”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强劲动力。
总之,“旅游立市”不是盲目跟风,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旅游立省”战略目标的具体化,是市委、市政府立足信阳实际、顺应发展大潮、瞄准更高目标,适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要把“旅游立市”这个理念树实,这个理念是实实在在的,再过若干年,这个理念会通过我们工作的实施变成现实,会让大家感到更加亲切。
二、要把“旅游立市”的规划做实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实现“旅游立市”的目标,首先是要有一个好的规划。这次会议印发了一个《三年行动纲要》(征求意见稿),希望大家要认真研究,多提意见,集思广益地把这个纲要修改好。同时,我们还要围绕“旅游立市”这一战略,聘请国内外的一流高手,来帮助我们编制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规划要做得实实在在,切合实际,必须跳出狭隘的小圈子,放宽视野,把旅游业放在推进“三大跨越”的大格局中来统筹,放在产业升级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大背景下去考虑,放在建设好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这件大事中来谋划。具体讲,规划要搞好四个结合。
一是与试验区建设相结合。大家会说,“旅游立市”的规划怎么会这样考虑。“旅游立市”就是要把旅游规划做实,就是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把所有的产业都和旅游结合起来,农业的旅游、工业的旅游、文化的旅游、山水的旅游等等,都要把“旅游立市”的理念融进去。建好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产业支撑是基础。当前,随着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急剧变化,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更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享农家乐,日益成为一种新时尚。各地在试验区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要求,产业培育要与旅游相衔接,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旅游相配套,环境建设要与旅游相适应。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游、民俗游、观光游、体验游等,在全市打造一大批乡村旅游名县、名乡、名村,努力把信阳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大市、名市、强市。
二是与工业跨越相结合。工业与旅游看似不同,实则相通。当前,工业旅游作为一种别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在全国各地的发展已呈燎原之势。比如工业旅游大省山东,已经培育出了青啤、海尔、张裕等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工业旅游品牌。我们在推进工业小市向工业大市跨越的过程中,如何把一大批工业项目培育为工业旅游的景点,需要大家认真考虑。国外的好多工业企业,参观走廊设计得很清楚,我们对华英也提出了要求,希望华英在这方面带个好头。如何使华英真正成为我们工业旅游的一个示范者、一个先行者,请潢川县委、县政府重点考虑。还有华豫、羚锐等,能够让年轻人和市民们真正看到大的工业旅游项目,会让他们感到很振奋。因此,要在旅游业发展中体现工业跨越成果,把工业化的技术、产品、理念注入旅游业,开发参观型、参与型、自助型等多种形式的工业旅游,努力打通旅游与工业“联姻”的通道,使两者相得益彰。
三是与“六城联创”相结合。城市是“旅游立市”的一个载体,每一处城市建设都要考虑如何和旅游紧密的结合。治理河,就要考虑如何使这条河成为旅游的观光带;搞水利工程,就考虑如何把它搞成水利景点。这次南湾改造要一步到位,把过去水利工程改造成水利景点、城市景观。过去我们治理浉河,把浉河治理成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现在我们在新区建百花园,将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景点,276种花,日日有花、月月有花、年年有花,是个大花园。百花园的东西中轴线又是地理分界线,中间的地宫给世人留下许多悬念,地宫里面到底放了什么,百年以后才能打开。地宫的封口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零地标,一切都有旅游的元素。打造一个景点,搞一处建设,就是让它体现出许许多多的旅游元素。同样,在县乡创建中,无论是旧城镇改造,还是新城镇建设,都要充分考虑旅游功能,植入旅游基因,赋予旅游内涵,使城镇建设风格个性化、功能人性化、建筑风景化,寻求城镇文明和旅游发展的和谐共生。
四是与文化发展相融合。文化最能吸引人、最能打动人、最能留住人。一些景区景点为什么缺乏竞争力,就在于缺少文化这个旅游之魂。信阳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发展文化旅游优势十分突出。近两年来,我们立足县区实际,围绕“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让淮河文化铸就淮滨”、“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让桂花香醉商城”、“让智慧之光溢彩光山”、“让华英富庶潢川”等大做文章,文化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旅游业发达的地方相比,这种融合还不够深、不够精,这方面的潜力还非常巨大。把文化做进全市的每一个角落,让文化这个软实力真正形成带动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信阳搞好“旅游立市”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在有些还是在思考之中,有些是在初步的实施之中,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加快实施。
三、要把“旅游立市”的项目干实
抓好旅游项目建设,特别是抓好大项目建设是实施“旅游立市”、做大做强旅游经济的有效抓手和必然选择。目前,我市一批资源条件好,开发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项目,都具备了大项目的基本条件。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树立抓大项目、促大发展的理念,围绕市里确定的重点旅游项目,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全力推动项目实施,打造一批旅游精品,为“旅游立市”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近期将重点实施好十大项目:
一是中心城区浉河景观带建设项目。加大浉河“一河两岸”综合整治力度,重点开发以浉河为中心的“一河两岸”景观工程。目前,浉河八景已经全部规划出来了,有的已经实施了,通过浉河景观带的打造,八景的建设,包括夜游浉河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会使母亲河焕发出熠熠生辉的光彩。
二是南湾湖风景区环南湾湖国际自行车赛道项目。环南湾湖200多公里设计了30多个世界各地风情小镇,搞休闲旅游、自行车旅游以及自行车比赛,有利于南湾湖向世人展示它的魅力和风采,将使南湾的旅游更加成为全国知名、世界知名的景区,我们要加快这个步伐。要突出“山·水·茶”主题,强力推进环南湾湖国际自行车赛道项目建设,沿南湾湖临水修建环湖自行车赛道,沿线建设异域风情小镇,开发观光和运动等项目,举办国内外重大自行车赛事和文化艺术交流等活动。要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丰富南湾湖旅游内涵,提升茶岛等景区品位,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功能,丰富信阳市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南湾湖旅游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是鸡公山风景区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鸡公山要突出避暑度假主题,做好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要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我们正在争取中国电影家协会建设电影明星会馆项目,并和深圳著名的华侨村和香港新恒基集团联系,已经有了基本的意向。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很快就会掀起鸡公山开发的新一轮高潮,鸡公山重振雄风的日子就会到来,信阳“旅游立市”的项目就会做出龙头。同时,要加快山上别墅修缮、旅游宾馆改造升级及山下风情小镇建设进程,提高接待档次,完善旅游服务项目,把鸡公山打造成中国著名山岳型避暑度假圣地和世界名山。积极推进波尔登森林公园、龙袍山、桃花寨等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拉大鸡公山旅游区框架,丰富旅游内涵。
四是新县将军山文化旅游项目。新县要紧紧围绕“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的定位,把正在开展的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放大将军之光,积极实施将军山文化旅游项目,打造“一园两区”,即红色文化产业园、大别山生态旅游区、豫南民居民俗民歌区。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这是结合实际提出的,围绕这个主题,新县做什么?我认为要把这个规划做好,不仅仅是新县的将军,而且要把古今中外的将军都要请到新县去。如果把古今中外的将军名人佚事全部在新县展现出来,作为一个重点园区,就会使新县的文化旅游、文化试验区能够找到更好的抓手,展现出更好的亮彩。
五是商城世界桂花博览园旅游项目。商城要以丰富的桂花资源为依托,建设全国第一、世界一流的世界桂花博览园,集桂花科研教学、科普教育、资源搜集与保护、旅游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为一体,重点建设桂花品种培育研发基地、桂花观赏展示园、桂花文化博览馆等项目,并以此为龙头,全面推进黄柏山──金刚台──汤泉池──观音山的综合开发,做大做强旅游经济,真正“让桂花香醉商城”。商城已经打造了一个桂花博览园,将来的商城有可能就因为这一项,真正名扬世界,独具特色。这个项目做好了,其价值和效益将是无法用数字来形容的。
六是固始根亲文化旅游项目。固始县要充分挖掘根亲文化内涵,认真建好“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中国固始根亲文化园”。借助外力强力推进陈氏将军祠、九华山、妙高寺、安山森林公园等景区的开发建设,叫响“唐人故里、闽台祖地”根亲文化旅游品牌。要把这个问题研究得更深、更透,根亲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姓氏的文化,而要研究中国百家姓乃至世界的根亲文化,让根亲汇集到这里,让谁来了都能找到。
七是平桥震雷山红色迪斯尼旅游项目。这是一个很新的创意。信阳作为一个红色老区,红色文化博大精深,如何把博大精深的厚重文化,真正从历史的静态变为现实的动态,真正让人们感受到革命老区的这种特殊文化范围,进而受到革命历史的熏陶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平桥要以震雷山为依托,积极策划、实施红色迪斯尼项目,全面展示我国革命历史文化,打造成为我市发展红色旅游的又一拳头景区。
八是淮滨淮河文化博览园项目。淮滨要以丰富厚重的淮河文化为依托,积极推进淮河文化博览园项目,将千里淮河两岸九个地级市著名自然景观、历史建筑、人文景观,用微缩重建或借名另建的手法浓缩在淮河文化博览园,使游人能在一日之内游完淮河、读懂淮河,从而构建以淮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岸经济,打造集商贸、休闲、文化体验、餐饮购物、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淮河文化集中地和淮河文化产业集聚地,提升淮滨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让淮河文化铸就淮滨”。
九是潢川黄国故城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黄国是中国历史上建立时间最长的,有1400多年的历史,城墙以及著名的城址还保留得比较好,现在建黄国的根亲文化园,基础已经有了。潢川要以黄国故城遗址为依托,积极实施黄国故城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努力将黄国故城打造成融祭祀、文化、旅游、考古、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和河南省单一姓氏文化寻根的经典景区。近期要高水平编制黄国文化区总体保护建设方案,加强黄国故城的保护开好利用,抓好黄国故城的有关景点建设。
十是光山智慧文化博览园建设项目。光山还有许多人不知道,但是司马光谁都清楚,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妇孺皆知。这个故事代表什么?智慧!如果把古今中外的智慧的典范、智慧的故事,用现代的手段制作成智慧博览园的话,不论是对少年儿童、中青年还是老年人,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光山县要以司马光砸缸历史典故为依托,强力推进智慧文化博览园项目建设,集中展览国内外历史名人及经典故事,建成一个对人类智慧成果进行展示、让人学习、促人进步的精品园区。
四、要把“旅游立市”的要素充实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旅游立市”是系统工程,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要素,以及资源、环境、文化、人才等方方面面。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必须激活各种资源要素,不断提高我市旅游业综合素质,使我市旅游业尽早发展成为全市支柱产业,为魅力信阳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配套旅游产业要素,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旅游产业要素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了旅游产业的完整链条。这几年,我们在“六要素”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食、行和游三要素成效明显,特色餐饮发展迅猛,旅游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精品景区与日俱增。但总体讲,我市旅游六要素发展水平偏低,具有明显不平衡性,存在明显短腿。住的方面,两头比较薄弱,三星级以上酒店少,五星级酒店没有实现零的突破,质优价廉的商务酒店、快捷酒店、农家宾馆偏少;购的方面,旅游商品开发滞后,地方特色商品没有进入旅游购物环节;娱的方面,没有推出有影响的、有信阳文化特色的娱乐项目。总的看存在着“吃不香、住不好、行不畅、游不欢、购不值、娱不乐”等问题,旅游产业要素发育不充分,链条不配套,导致我市旅游业主要还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拉长产业链条,必须围绕六要素,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一要推进旅游交通业。做到大交通通达,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实现旅游交通无缝对接。小交通顺畅,达到行游合一,很多路不仅是交通路,同时还应是景观路和文化路。二要提升旅游住宿业。一方面引进知名酒店管理品牌,对我市现有星级酒店进行管理和服务升级;一方面引进社会资本新建高档酒店,规划引导景区周边发展农家乐宾馆。这方面我有个初步想法,对新上五星级酒店、新创五A级景区,市财政要重奖,奖励1000万也不为多。三要强化旅游购物业。可以规划建设旅游商品城,设立定点旅游产品专卖店,像信阳毛尖、华英食品、羚锐膏药、银杏等都可以放在专卖店里卖,还要多开发旅游适销商品等。比如,信阳毛尖可以开发一些包装美、重量小、价格低的小包装产品,便于游客购买携带。四要做强文化娱乐业。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娱乐产品,策划编排像《印象·刘三姐》、《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这样高水平的大型实景演出。
(二)提升旅游人才要素,满足“旅游立市”人才需求。人才是发展之本。实现旅游产业大发展,关键在人才。要把培育旅游人才作为“旅游立市”战略的基础工程来抓,努力形成一支精通业务、服务一流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要重培训,有计划地选派机关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旅游业发达地区学习,加快培训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要重使用,像支持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一样,实行身份不变、待遇不变,鼓励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到旅游景区、景点挂职锻炼或领办旅游企业。要重引进,完善配套政策,积极引进旅游管理、营销、策划、创意等各类人才。要重培养,加强与大专院校旅游院系合作,订单培养旅游人才,满足旅游产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三)优化旅游环境要素,营造旅游产业良好发展氛围。良好的环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立身之本。要营造互惠共赢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国家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次我们根据新的发展需要,又制定了含金量较高的《奖励激励意见》。对引进重大旅游项目、开展重大旅游活动、创新旅游产品和对旅游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还出台了更加优惠的用地、用电、减免税等政策,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尽快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激发各界参与旅游业发展的活力。要营造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大力整顿市场秩序,加强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体系建设,塑造诚信品牌。要营造导向有力的舆论环境。大力宣传“旅游立市”战略,总结推广各地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好做法、好典型、好经验,加大在主流媒体宣传推介力度,叫响“山水信阳·休闲茶都”品牌,不断提高信阳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协调旅游组织要素,加强旅游产业管理指导。旅游业涉及的行业多、部门广,组织协调的任务重、责任大。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旅游业摆上优先位置,以全局视野、战略眼光、系统思维来统筹谋划、安排部署,以硬目标、硬措施、硬考核来要求、来推动、来督促。坚持每年办几年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大事、要事、实事,着力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积极创造发展条件。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研究组建高规格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机构和红色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定期议事协调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督办问责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市县旅游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规划指导、市场监管、督促协调等职责。要成立旅游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各有关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和大旅游观念,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协调配合,共同推动我市旅游业发展。
同志们,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全省实施“旅游立省”战略之时,正是我们抢抓机遇发展之机,只要我们把“旅游立市”的理念树实、把“旅游立市”的规划做实、把“旅游立市”的项目干实、把“旅游立市”的要素充实,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市旅游业发展新跨越,谱写魅力信阳建设新篇章!
第五篇:在全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是地委、行署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召开这样大规模、高规格的会议专题研究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这在我区开发建设史上尚属首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研究落实省委书记吉炳轩、省长栗战书和省政协主席王巨禄等领导同志在我区视察时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总结分析全区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政策,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区的支柱产业,力争早日实现旅游资源集聚区向旅游经济强势区的跨越。
省旅游局对我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一直十分关注,常务副局长刘显富同志亲临会议指导并做了重要讲话,这是对我区旅游工作的最大支持;焦作市旅游局局长许长仁同志应邀到会为我们介绍了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和做法,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深受启发和鼓舞。在此,我代表地委、行署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省旅游局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莅临会议传经送宝的焦作市旅游局的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工作在全区旅游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为了开好这次大会,地委、行署专门召开了全区旅游工作座谈会,对全区旅游业发展进行了集中分析和研讨,并组织相关人员赴伊春市考察、“取经”,为地委、行署制定我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确保会议效果做了必要的准备。各地一定要以这次大会为新的起点,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方向,找准定位,创新思路,完善措施,强力推进我区旅游产业的快发展、大发展。下面,就如何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旅游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站在建设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的高度,充分认识旅游业在我区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中的突出地位
旅游产业开放性强、关联度大,发展势头迅猛,市场前景广阔,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由时尚变成了一种大众消费行为。我们必须顺应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紧紧抓住面临的大好机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把生态旅游业打造成我区经济转型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一要正确判断国内外旅游业发展趋势,增强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机遇感。当前,世界旅游业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的重要时期。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促进了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2007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再创新高,达到8.98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800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生产总值的11%,超过了钢铁、汽车产业,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和最有前景的产业。可以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社会投资、就业和税收的快速增长。从国内看,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由“吃、穿、用”向“住、行、游”升级,旅游需求进入高增长期,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2007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了1.09万亿元,首次突破了1万亿元大关,不仅继续保持了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而且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大幅度攀升。由此可见,我国旅游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转变。我们要认真研究国际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准确把握旅游市场结构的新变化、总结旅游高峰形成的新规律、分析旅游休闲方式的新特点,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顺应潮流,强化措施,千方百计地推动我区旅游业实现大发展、快发展。
二要准确把握我区旅游资源的巨大潜力,增强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责任感。我区旅游资源富集,既有雄浑的自然风光、纯净的生态环境,又有独特的风土人情、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品位高、特色鲜明,尤其是神州北极、黑龙江源头、北极林海观音等均属国内垄断性旅游资源。中国旅游专家对我区旅游资源总体评价是:神奇天象、本态自然、神秘民族、迤逦界江、浩瀚林海和高寒冰雪,这是我们做大做强旅游业的立业之本和自信之源,也是我区旅游业确立主体地位、开拓主体市场、打造主体品牌的优势所在。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基础设施、产业规模、品牌形象都有了较大的提升,神州北极、神奇天象、神秘源头和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大湿地已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和国内外游客的普遍青睐,成为海内外游客找北、找冷、找奇、找纯、找静、找自然的理想之地。当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旅游热点正在逐渐“向边、向海、向北、向民族地区”转移,人们更加神往天然、纯朴的原生态风光,留恋原始、新奇的异质文化,我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休闲和养生的需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
三要充分看到旅游业在我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独特作用,增强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紧迫感。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关联度大、带动力强、受益面广。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投资1元,相关行业就增收4~5元,旅游业每直接就业1人,社会就可以新增5个就业机会。从我区六大接续产业发展状况看,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核心,不仅能给我区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在短时间内有效地集聚人气、财气和名气,而且对拉动消费、招商引资、结构调整都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今年1~7月,我区旅游业的接待人数达到了39.5万人,旅游收入实现2.53亿元,相当于采伐36万立方米木材对经济总量的贡献。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区旅游业同海拉尔、伊春等地相比,无论是旅游收入,还是接待人数都相差甚远,伊春市2007年的旅游收入达到了12亿元,旅游接待人数突破了300万。面对省内其他地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天保”工程、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等政策机遇,借助漠河机场通航的有利契机,把旅游业作为保护资源、增加税收、带动就业、致富百姓的综合产业予以精心培育、强力推进,努力营造“发展大旅游、培育大支柱、形成大产业”的浓厚氛围,在林区干部群众中形成强烈的全民办旅游意识,推动旅游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四要认真解决当前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增强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使命感。在近两年举办的“四极”旅游发展论坛上,国内资深旅游专家和学者对我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讨,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开发程度较低。“一流的资源、二流的规划、三流的建设、四流的服务”,是现阶段我区旅游业发展的真实写照。在全区80多处旅游景点中,只有北极村景区、地区资源馆、映山红滑雪场等相对成型,其余的景点景区均达不到国家a级景区的标准。
二是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目前,绝大多数景区没有设立游客服务中心和导游中心等机构,没有配备观光车、标识牌、示意图、停车场和环保厕所等设施设备,尤其是景区没有旅游客运车队,大型团队无法进入。今年六月份漠河机场通航后,我们不得不抽调一批大巴车辆,来缓解短线交通运力不足问题,但台班费用每天高达3000元,使旅行社和游客无法接受。三是旅游产业链条不畅。“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发展不协调,尤其是旅游商品研发滞后,普遍存在产品雷同、缺乏创新等问题,没有形成顺畅的产销体系;文化娱乐产品缺乏,旅游者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缺少大众化、游客参与性强的小型娱乐节目,致使旅游人均消费水平低、滞留时间短。四是旅游管理队伍弱小。目前,地县两级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只有35人,其中地区旅游局在册职工仅有10人,专业对口、本科学历的工作人员仅有1人,星级宾馆、家庭宾馆、旅行社等相关服务人员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和高技能的旅游专门人才奇缺。上述问题集中表明,我区旅游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各单位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既要看到差距、正视困难,又要认清形势、树立信心,牢牢把握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努力加快发展步伐,全面开创我区旅游工作的新局面。
二、紧紧抓住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举全区之力打造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名城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兼顾,硬件打造与内涵挖掘相协调,优化环境与宣传造势相促进,以“神州北极村、中国龙江源”为主体形象,以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和建设旅游经济强区为目标,着力“培育一个龙头品牌、创建两个旅游强县(区)、打造三条绿色景观长廊、构建四大旅游功能区、开发五条精品旅游线路”,把大兴安岭建设成为旅游主体形象鲜明、产品特色突出、旅游设施完备、服务质量优良、享誉国内外的北方生态旅游名城。到2010年,旅游人数超过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亿元,初步确立旅游产业在全区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使大兴安岭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为实现上述任务和目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突出旅游核心理念,确保规划的高起点。在过去的几年里,虽然我们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邀请有关专家做过一些规划,但随着旅游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当前的旅游规划已不能满足旅游业日益发展的需要,还存在着与本地实际联系不紧、特色不鲜明等问题,特别是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执行力不强,还没有真正发挥规划的应有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把完善规划作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生态、自然、原始的旅游发展理念,按照“生态优先、突出重点、梯次开发、循序渐进”的原则,大手笔、大气魄、高起点、高标准地把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好。一要突出规划的特色性。要对全区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多种特色旅游资源进行认真普查,详细掌握各类旅游优势资源的底数和分布,并对开发潜力和价值做出评估,为规划的制定提供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要聘请知名专家重新修编全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使之成为推动我区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要尽快建设以全区旅游总体规划为指导,县区旅游规划为基础,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为重点的发展规划框架,切实形成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地、县、重点景区、重点旅游项目的四级旅游发展规划。二要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全区旅游总体规划的修编,要与我区毗邻的呼伦贝尔、黑河、齐齐哈尔等周边地市的旅游发展相呼应,各地旅游发展规划也要与邻近的县区旅游发展相协调。要保持规划的严谨性,旅游业的发展要符合生态建设、土地利用、城镇建设等相关规划,要与自然保护区、城镇绿化、环境保护、宗教活动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和配套。要坚持“大旅游”的理念,体现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要有全国、甚至世界的眼光,打造亮点,突出个性,既要坚持近、中、长期相互兼顾,又要做到高、中、低档结构合理,把旺季做火,把淡季做热,使四季旅游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三要强化规划的权威性。要切实加强对规划的监督管理,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开发程序,建立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审批机制,新上旅游项目必须经地区旅游部门批准,确保每个旅游项目都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保持规划的连续性,规划一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的,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办理。要提高规划的执行力,规划一旦形成,都要不折不扣地严格遵守,坚决避免因人为因素致使规划执行走样。
(二)重点打造精品景区,确保建设的高品位。从整体上看,我区的旅游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景点景区建设层次较低,景点间距大,景区点位少,一体性、互应性不强,还没有形成符合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游客消费习惯的旅游精品线路。为此,在下步的景点景区开发建设上,必须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打造精品、深度开发,尽快把潜在的资源优势变成产业的发展优势。一要突出打造北极村景区。要抓住北极村被确立为全省重点景区的机遇,站在全省乃至全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高度,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规划建设北极村,突出北极村的原生态特色和“北”字品牌,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北极村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生态休闲旅游精品景区。要重点加大对北极村建设的投入,通过向上争取、招商引资等方式拓宽投资渠道,在确保重点景区建设资金需要的同时,加快推进旅游别墅区、金马会馆、北方民族风情园建设,支持引导家庭宾馆、乡村饭店完善配套功能,提升标准档次。要大力发展高端旅游,通过商务、会展、论坛等载体,把眼光瞄准在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高层群体上,从而拉动旅游收入快速增长。二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要突出景点景区的文化内涵,从规划设计到建筑风格样式都要渗透文化元素,使之保持永恒的魅力和鲜活的灵魂。要实现景点景区建设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将鲜卑文化、淘金文化、鄂族文化、知青文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土文化,与景点景区巧妙融合,增强其的知识性、趣味性,能给人以深思和启迪,从而提升景点景区的文化品位。要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景点景区建设既有历史感又有现代感,通过对采金、知青等历史文化的挖掘,深度开发具有建设影视城潜力的景点景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影响力。三要保持景点自然风貌。要尽可能的减少景点景区规划建设上的人工雕琢成份,维护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持大兴安岭风光的自然本色,力求古朴凝重、原汁原味。要开发生态建筑,充分体现生态主题,在建筑结构上采取“外土内洋”的方式,提倡既回归自然,又富于现代气息,实现人、建筑、自然的完美融合。要建立景点景区建设项目预审制度,今后凡在重点景区新建的房舍必须经过建设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批准,严禁私接滥建、先建后批行为的发生,对已经建成的违规建筑要坚决予以拆除,以从整体上保证景点景区风格的协调一致。四要形成系列特色品牌。要在整体形象一致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森林、冰雪、湿地等多方面的垄断性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品牌。要切实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集中精力打造“滑雪冬泳、避暑养生、狩猎漂流”等系列品牌,重点推出找北朝圣寻源游、激情冰雪体验游、森林避暑度假游、神奇湿地观光游、鄂族民俗风情游等5条精品旅游路线。要从总体上提高大兴安岭景点景区的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真正使大兴安岭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火爆局面。
(三)完善配套基础建设,确保服务的高标准。近年来,我们加大了政策争取和资金投入力度,使旅游配套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目前看,与大发展、快发展的旅游形势需要相比,还存在着交通条件不够便捷、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健全、“吃住行游购娱”发展不协调,尤其是旅游商品开发滞后和文化娱乐活动匮乏,致使旅游综合性消费不高。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旅游配套基础建设,增强旅游服务功能,建立起交通便捷、设施完善、服务至上的服务体系,提高旅游综合消费能力。一要不断改善交通条件。要完善空中旅游交通网络,争取增开到上海、郑州、深圳、呼伦贝尔等重要旅游客源地的航线,在旅游旺季增加临时航班,尽快启动加格达奇防火机场扩建成民用机场项目。要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积极做好与哈尔滨铁路局的沟通与协商,在旅游旺季适时增开旅游专列。要加强对外公路网络建设,以通省公路建设为重点,尽快打通与齐齐哈尔、黑河、呼伦贝尔等周边地市的交通通道。要加强区内交通网络建设,优先建设主干线与景点景区间的道路,重点推进漠河至北极村高等级公路建设,积极抓好加漠公路改造升级和呼中至阿木尔公路建设,加快翠峰至古里、壮志至南瓮河湿地等6条旅游公路的规划设计并尽早开工建设。二要推进旅游城镇建设。要在重点城镇建设中融入旅游元素,不断完善城镇旅游整体功能,进一步打造亮点,增加看点,形成热点,切实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要积极开展生态城镇、园林城镇、森林城镇、卫生城镇建设,重点推动漠河县和加格达奇区优秀旅游强县(区)创建工作。要集中抓好旅游功能区建设,以优势旅游资源为核心,加快建设以漠河为中心的北部旅游功能区,以加格达奇为中心的南部旅游功能区,以呼中、新林为中心的西部旅游功能区,以塔河、呼玛为中心的中东部旅游功能区,集中建设一批3A级以上的精品旅游景区。要以城镇和景区建设为支撑点,突出抓好千里绿色景观长廊建设,把以“加格达奇—北极村”为主轴、以“塔河—呼玛—加格达奇”和“新林—呼中—阿木尔”为两翼的景观通道建设好,实施全线绿化、美化,形成景点相对集中的休闲景观带。三要切实完善配套设施。要加快建设与旅游景点景区配套的道路、旅游景区指示牌、停车场、给排水、环卫、供电、通讯、消防、安全防护等基础设施,在主要公路沿线和各景点景区建设一批美观实用的旅游公厕。加强宾馆饭店建设,以清洁、卫生、舒适、安全为标准,加快建设一批不同档次的旅游星级宾馆,鼓励在旅游城镇、旅游区周边发展符合规划的特色居民客栈,提高旅游接待能力。要强化信息网络建设,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建设全区旅游信息数据库,方便游客自由选择旅游方式和旅游目的地。要加快建设城镇和景点景区的导向系统,全面升级主要旅游区(点)、道路、城区等处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提高旅游的便捷性。四要逐步延长产业链条。要突出抓好旅游商品的研发,本着观赏性、纪念性和使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扶持一批集旅游商品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重点企业,开发研制一批木制玩具、桦树皮工艺品、绿色食品、黄金饰品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精美旅游商品,在重点旅游县区开设旅游商品一条街。要弘扬具有大兴安岭特色的饮食文化,强化饮食的营养、保健功能,推出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食佳肴,重点旅游县区要规划建设餐饮一条街,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餐饮的需求。要丰富游客的文化娱乐生活,深入创作一批能够反映我区特色文化的歌曲、影视作品等,组织鄂伦春民族风情或女子管乐队等特色节目演出,鼓励发展高档次的歌厅、酒吧、茶艺、康体等休闲娱乐业,切实解决旅游收入单一靠门票的消费格局,提高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四)拓宽投融资渠道,实现旅游投入的多元化。几年来,我区在公路、机场、城镇、重点景点景区建设等方面都注入了大量资金,但总体上看,仍然存在着旅游投入不足、投入主体较为单
一、市场化运作还不成熟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一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明年起,地委、行署决定每年至少安排1600万元的旅游发展资金,专项用于旅游宣传促销、规划编制、招商引资和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各县区也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克服“等、靠、要”思想,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旅游发展金,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宣传促销和旅游精品工程等方面的投入,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二要积极做好向上资金争取。要借助北极村景区建设已被省政府纳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有利契机,发改委、旅游局等相关部门要认真抓好旅游项目的申报立项,加强与省和国家有关部委的衔接,积极争取更多的旅游专项资金。要加强与省开行和本地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凡经银行评估认可,旅游项目的特许权、营运权、收费权均可作为申请贷款的质押担保。地县两级在安排交通、水利、城镇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专项资金时,要优先向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倾斜,营林、资源、防火、水力、环保、文化、国土等部门要把向上资金争取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建设推动旅游景点开发。三要大力吸引民间资金。要进一步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条件,充实完善旅游产业项目库,重点策划一批优势旅游项目,积极引进区内外投资者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兴办旅游企业。要制定和完善民营企业发展旅游产业的优惠政策,按照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特许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创新旅游管理机制和投融资体制,坚持内资、外资并举,国有、民营并重的方针,鼓励和引导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旅游资源开发,推进经营主体多元化。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大力鼓励、支持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餐饮、宾馆、娱乐等方面的服务设施,以达到全社会办旅游的目的。
(五)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实现旅游品牌的国际化。几年来,我区具有地域特色的形象宣传已经登陆中央和省的强势媒体,旅游品牌得到了初步培育,但总体上看,旅游宣传促销力度还远远不够,旅游形象主题不够鲜明、品牌不响,旅游形象宣传与客源市场开拓脱节,还没有形成合力和整体优势。对此,我们必须加大宣传造势力度,统一形象设计,统一宣传促销,立足国内,面向国际,集中叫响“神州北极村、中国龙江源”旅游品牌,在区内外营造强大的旅游宣传氛围。一要积极扩展宣传途径。要进一步完善《全区旅游宣传促销方案》,将旅游宣传与全区对外交往、重大外宣、招商引资、对外友好、文化交流等活动有机结合,突出重点,统筹安排。要加大在中央、省等强势媒体的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加强与国内其他主要媒体的合作,充分利用哈洽会、沪浙知青联谊会等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强化地域品牌宣传,突出大兴安岭整体形象。区内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要在黄金时段、主要版面设置专题、专版集中宣传旅游产业,在宾馆、车站、机场等游客集中的场所,免费赠阅旅游宣传资料,及时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旅游信息服务,特别是要在公路进出口、车站、宾馆等场所设置大兴安岭旅游公益广告,注明重要旅游景区的方位和距离,做好面向公众的旅游宣传。二要不断创新促销方式。要高质量、高水平开展节庆赛事促销活动,组织和办好中国漠河国际冰雪汽车越野赛、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漠河森林拉力赛、黑龙江大兴安岭漠河北极光节、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大兴安岭开滑式、加格达奇国际冬泳邀请赛和中国“四极”旅游发展论坛,积极创办国际生态发展论坛、申办黑龙江大兴安岭国际蓝莓节,形成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节庆赛事旅游品牌。要主动邀请国内外旅行商、新闻记者和艺术家等到大兴安岭进行实地采风,精心设计、编印高质量的光碟和图文宣传品,制作展示大兴安岭旅游形象的MTV,包装、打造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优秀节目。三要大力开拓客源市场。要按照“巩固东三省、主攻京津塘、开拓长三角、培育珠三角”的国内客源市场开发方略,以新闻发布会、旅游产品说明会和旅游大篷车的方式进行巡回宣传推介,通过发放《大兴安岭旅游风光画册》、播放《旅游风光片》、组织鄂伦春风情表演等形式,巩固和扩大旅游市场份额。要认真组织参加国内外各种旅游展销会,注重加强与三亚、焦作、呼伦贝尔、齐齐哈尔、黑河等城市的旅游合作,积极面向韩、日、欧美和港澳台地区,全方位拓宽客源地市场。要组织邀请重点客源市场的旅行商和主流媒体来我区考察采访,加强与国内有实力旅游企业的合作,形成客源地市场开拓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场共赢。
(六)加快旅游管理服务团队建设,实现旅游人才的专业化。几年来,我们加大了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但目前旅游人才素质不高、导游员严重不足、专业人才奇缺等问题还十分突出,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加快旅游管理服务团队建设的紧迫感,创新旅游人才工作机制,制定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着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的旅游人才队伍,走人才兴旅之路。一要突出抓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要发挥职业学院、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育基地的作用,注重旅游中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当前尤其是要加快导游员的培养步伐,切实提高导游员的综合素质。要本着“不求我有,但求我用”的原则,重点引进、高薪聘用我区急需的懂规划、善管理、会营销的专业人才,促进我区旅游产业的健康、规范发展。要完善留住旅游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重点解决好专业人员、导游员流失严重的问题。二要积极培育壮大旅游企业。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想方设法吸引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大财团、旅游上市公司来我区创办旅游企业,尤其是漠河、加区等重点旅游县区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宾馆、饭店和旅游社等旅游企业。要积极扶持旅游企业的发展,在税费减免、土地使用、林地占用等方面,在不违背国家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让利给旅游企业,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投资主体向旅游产业方向转移。三要切实强化旅游行业协会建设。要尽快组建大兴安岭地区旅游协会和旅行社、星级饭店等行业协会,制定行业经营公约,完善行业自律制度,代表和维护全行业的共同利益和会员的合法权益,真正在政府和会员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要积极探索简政放权,推进政府工作重心下移,逐步将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和复查、旅游景点景区等级评定、旅行社年检、导游等级评定初审权授予旅游行业协会。各级旅游协会要以“服务企业、规范行业、发展产业”为宗旨,逐步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切实提高行业经营管理水平。
三、坚持管理重于建设的理念,正确处理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几个关系
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发展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其中既有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又有建设与管理的权衡,既有与其他产业的外部联系,也有自身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来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这些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旅游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是前提。我区拥有全国少有的纯天然、原生态、无污染的自然环境,这是我区生态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大资本。可以说,我区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在生态、潜力在生态、希望也在生态。多年来,大兴安岭旅游业的发展,打的就是生态牌,如果这片生态破坏了,我们不仅会失去生存之基、立区之本,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失去独特的魅力和持久的生命力。为此,我们必须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适度、有序、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尽最大努力减少对林地和植被的破坏,实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旅游区的开发要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推广和使用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和生活消费品,让游客“进去,只留下脚印;出来,只带走相片”。
二是要处理好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旅游产业发展,互利共赢是基础。在六大产业中,旅游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区和我省生态经济功能区的今天,生态旅游的优势地位将会进一步突显。生态旅游业作为关联度较高的产业,不仅对林产工业、绿色食品、兴安北药等产业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也将极大地促进全区交通运输、基础建设、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此,应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平台作用,继续做大“旅游搭台,经贸唱戏”这篇文章,通过在旅游旺季举办经贸洽谈会、产品推介会等活动,为各产业的发展创造商机,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和销售渠道。
三是要处理好基础建设与管理服务的关系。旅游产业发展,管理服务是关键。实践证明,再好的基础建设,如果没有优质的管理服务,必定会大刹风景;再好的管理服务,如果没有完善的基础建设,也必定会大打折扣。基础建设与管理服务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特别是在我区旅游产业基础建设还相对滞后的今天,要更加注重管理与服务,力争以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弥补基础建设的相对不足。切实加大对旅游市场秩序的依法监管和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和恶性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好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景点景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景点景区的日常管理,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在游览、食宿、医疗、信息等方面,为游客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不断提高全民素质,树立起兴安人乐观、文明、包容的新形象,让游客一进入大兴安岭就被一种生态、绿色的自然环境和友善、热情的人文关怀所感染。
四是要处理好突出重点与全面建设的关系。旅游产业发展,统筹兼顾是根本。生态旅游业作为我区长期培育的朝阳产业,在产业摆布上不可能一应俱全、遍地开花,也有一个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问题。今后大兴安岭在旅游业的发展上,要牢固树立起大旅游的理念,把大兴安岭作为一个大森林公园来经营,既要突出北极村景区这一重点,也要兼顾其他县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共同发展。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集中财力上大项目,抓优势骨干项目,严禁低水平重复建设,力争建设一个景点就是一个亮点,打造一条路线就是一条热线,促进全区旅游业发展整体上档次、上水平。
此外,要切实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县区要成立独立的旅游管理部门,不断强化地、县两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保证旅游工作的正常开展。要深入贯彻落实此次会议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按照《意见》确立的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深入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旅游发展规划,认真研究解决各地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逐级建立旅游发展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大对各职能部门的督办检查力度,确保全区旅游发展总体目标落到实处。要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不断强化全区旅游一盘棋的思想,密切协作,通力配合,共谋发展,着力营造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这次全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区旅游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各地、各单位、各部门要站在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的高度,充分认识旅游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地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工作措施,加大推进力度,为实现我区旅游产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