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00:2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双轮驱动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双轮驱动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篇:双轮驱动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双轮驱动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吴高岭)

[摘要] 实施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是实现城乡良性互动、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有力推手,是适应经济发展规律、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如何把握二者关系、如何破解难题、如何协调推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协同推进

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2011年,湖北省城镇化率达到51.83%,标志着我省数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人口结构发生逆转,从农业大省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我省加速提升新型城镇化和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迎来“黄金十年”的难得机遇期。

一、双轮驱动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依据

(一)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联动

1、从全域共建上看,新型城镇化自上而下将城镇系统延伸到乡村系统中,而新农村建设自下而上将乡村整合到城镇体系内,二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筑起我国的新型城乡体系。

2、从人口流动上看,农民工是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主力军,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而返乡农民工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3、从产业驱动上看,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共同的产业支撑,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同时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经济条件。

4、从发展归宿上看,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二者都是为了打破城乡界限,消除城乡差距,尽快实现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

1、新型城镇化进程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讲,21世纪带动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二是中国的城镇化。关于“城镇化”的这一个著名论断,昭示着中国的城镇化也将势必成为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引擎,“黄金十年”我省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最大的市场空间也在城镇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农村延伸,城镇产业,尤其是一些加工制造业不断向农村转移,新型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将会越发增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会使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消费行为以及价值观念都随之发生深刻转变,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各项軎农政策的实施,农业科技的加大投入,农业现代化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农民的收入将会持续增加。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会产生大量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收入的增加又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以及置业居住。专家分析,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至少可带动10万元的建设投资和1万元的消费需求,随着农村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等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城镇,有效地加速了城镇化进程。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脱节问题。

城乡发展是一项精细化的系统工程,城镇的美化和乡村的“蝶变”,规划是前提。目前,我国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村镇规划都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城市规划与村镇规划相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2007年以前,我国只有城市规划法,对规范统筹城乡发展没有法律上的要求,更名修订后的《城乡规划法》并不能马上就做到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中,许多地方的规划仍然是城市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两张皮,缺乏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城乡统筹。城镇化进程中的大拆大建既造成物质资源和劳动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为拆迁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问题埋下了隐患。

(二)千村一面问题。

城镇有城镇的特点,农村有农村的特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民生存状态,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而不少人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就是兴建新村庄,只注重农村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的东西,把新农村建设搞成新一轮的大拆大建,片面追求“村容整洁”。有的地方简单地将城市规划建设的方式套用到农村,按城镇的要求搞农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混同起来,不仅使农村丧失了田园风光,而且破坏了农村特有的“生态平衡”,最后搞得城不城乡不乡,反而不利于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

(三)假城镇化问题。

实现农村城镇化不是要取消农业、消灭农村,而是要发展农业、富裕农民,改造农村。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城镇化是建立在农业发达、农村发展的基础上,绝不能放弃农业,牺牲农村,否则会导致城乡关系畸形。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防止“有城无市”过度城镇化。像巴西,城镇化现在已经超过90%,但是巴西的农村人口在城市找不到工作。拉美一些国家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城乡断裂,带来农民的“假城市化”,我们要借鉴这些经验教训。

(四)谁来种地问题。

城镇化的实质,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快速的城镇化带来了大规模的农民进城,当城市发展获得大量劳动力的同时,农村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日益显现。农村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打工或进城务工,村里常年只剩下386199部队(38、61、99分别指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谁来种地?”,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忧虑。这是一种发展的困境,任由乡村“三化”问题发展,农民与农村就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农村就永远是外出务工人眼里“回不去的乡土”,一个只有春节才能短暂停留的地方。

(五)公共服务问题。

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关键是“人的城镇化”。当前农村大量精壮劳力转移到城市,由于城乡的利益分享机制没有形成,农民虽然非农化了,但无法享受到非农化的福利。时至今日,仍然人为地把人群划分为城里人与乡里人、本地人与外地人,只要求农民工、外来人为当地的发展作贡献,却不愿为其提供公共服务,更不希望这些人摊薄了本地人享受的公共福利,农民工、外来人在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受到事实上的歧视。

三、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全域规划构建城乡新格局。

全域精心规划,城乡发展才有大气魄高起点。规划是城乡健康有序发展的灵魂,直接决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这关键的“第一步”,我们必须走好。尤其是当前,我省不少城市正在进行总体规划修编,更应科学制定城乡发展规划,要在城市和乡镇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细化镇域规划,将规划工作向村级延伸,以现代理念统筹规划城镇建设、村庄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体系规划,引领推动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通过规划指导城市发展方向,优化城镇布局,合理配置城乡资源。规划要义有三:一曰眼界。有什么样的眼界,就有什么样的目标定位;有什么样的目标定位,就有什么样的城乡未来。二曰衔接。既要与上一层面的规划相衔接,又要与本地各项规划相衔接,既要与周边相关城镇的规划相衔接,又要做到长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相衔接。比如,交通建设,不能刚修的路,没两年就拥堵;又比如下水道,不能今年挖了,明年又挖开重挖。三曰连续。规划既要有科学性、前瞻性,又要有严肃性、连续性,避免“一个书记一个法,一个市长一张图”,如此才能把规划做成精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二)产业引领驱动城乡共发展。

农业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增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产业是城镇的支撑,是农民进城谋生的基础,也是繁荣新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村就地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人随业走,哪里产业繁荣,哪里经济繁荣,人就流向哪里就业和安居。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新”就“新”在城乡统筹,“新”在产城互动,“新”在节约集约,“新”在生态宜居。在发展思路上,要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业是天然的弱势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弱势地位还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瓶颈,这就需要政府积极而有效地干预。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阶段,要加大对弱势农业的保护和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把农业产业化作为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把城镇作为产业化建设的承载平台,壮大农产品加工园区,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和农村人口向加工园区集聚。同时,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发挥农村天然优势,把农业发展与旅游相结合,通过绿色无烟工业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加快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首先,要尽快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让土地真正成为农民的财富;第二,要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无论他们是否还需要以此来作为基本保障,也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城镇化不能以牺牲农民权益为代价,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第三,大力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坚守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农村集体非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得进入市场。节约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适度集中,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是以城市化理念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社会化措施覆盖农村、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农村,是加快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目前,农村的人居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依然存在“脏、乱、差”“穷、空、散”的现象,农民时尚的小洋楼“外光内糠”,“满眼新屋不见新村”,村庄空心化严重。而城镇,是农民家门外一眼望不见的城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乡不动,城入村,农民变市民,实现“人的城镇化”。大力推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施以城带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是农村城镇化的切入点。要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构建符合实际又具有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突出“以人为本”、突出“产业支撑”、突出“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推动农村发展和民生改善。

(五)创新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均等化。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留在城市。”用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创新公共服务,用“一体化”发展惠及农民。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在城镇生活的一定年限,逐步解决城镇户籍;全省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划分,统称居民户口;按居住地登记户籍,实行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在公共服务上,要促进“三个协调”:一是促进城乡发展协调,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推进城乡一体化;二是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协调,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保障公共服务公平、均衡供给;三是促进民生改善协调,妥善解决社会保障、住房、出行以及购物、保健、休闲等现实利益问题,努力使城镇成为“优生活”的代名词,真正让农民“进得放心,入得安心”。

(六)先行先试助推城乡一体化。

当前,武汉1+8城市圈的各大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湖北咸宁正在抢抓新型城镇化历史性机遇,聚焦全域规划一体化,实现9861平方公里规划全覆盖,形成主城区、城市副中心、县城、中心镇和美丽乡村“五位一体”互动发展格局,全域规划更创新、更解放,助力全域新型城镇化。目前咸宁市的城镇化率仍然比较低,2011年只有49.3%,低于全国51.27%、全省51.83%的平均水平,更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的根本途径和扩大内需的最大机遇来抓紧抓实抓好。咸宁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明显,易于按照“全域”的理念,最有条件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试验区,开展全域城镇化试点,重点在“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允许咸宁开展低保、社保、医保、新农保等“多保合一”的试点;在交通投入、产业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给予咸宁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咸宁先行先试,远谋近施,统筹城乡,努力跻身国家新型城镇化试验区,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地。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2.12.31 [2] 邵力 薛占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并举.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8期 [3] 徐光平.“十二五”时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东岳论丛.2011.8 [4] 李建明.创新解决“三农”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重要抓手.湖北日报.2012.4.23 [5] 邹进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湖北日报.2012.4.23 [6] 李 琼.黄金十年的主要课题.湖北日报.2013.4.10 [7] 蔡朝阳.城镇化承载的家园梦想.湖北日报.2013.4.12 [8] 罗泽林.聚力新型城镇化.咸宁日报.2013.4.26

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城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城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新水平。它不仅关系到农村城镇化的科学布局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农村迈向小康的进程问题。农村城镇化建设,作为农村发展的一项国策,既具有链接、延伸、辐射的功能,也具有带动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导向工业化的功能。

由郭振、陈柳钦等合著的《中国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一书,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前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与农村城镇化同时进行的见解,详细阐述了农村城镇化的内容。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是一部研究我国农村城镇化问题颇有新意的著作,同时对农村城镇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角度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该书以推进农村城镇化为主线,在进行农村城镇化理论研究基础上,剖析了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原因和特殊性,将农村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阐述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定位原则与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特点及因素分析,在城乡统筹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思路。该书研究视角开阔,研究对象与目标明确,有利于全面建设和谐稳定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课题的研究。该书的新意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强村兴镇,突出发展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关键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科教兴农,强化科技和教育的地位。三是强化生态建设,突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作用。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问题思考

出处:国家统计局

最近,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就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问题赴孝感市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调研的情况看,孝感市在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摸索了一些紧密结合的好路子。实践成果显现,越是城镇化程度高的地方,新农村建设步伐越快;越是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得好的地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就越大。在调研过程中深深感到,新农村建设只有与推进城镇化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镇化对新农村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全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取得互动互促、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紧密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

1、从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内涵看二者紧密结合的客观必然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新农村建设方针,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内容涵盖了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实现科学合理规划,城乡差别得以缩小;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医疗卫生体系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农村科技体系建设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社会主义新风尚得以形成。

城镇化是指社会生产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聚的过程,体现出非农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率越高,其城镇工业化、信息化程度就越高,非农人口的比重就高,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也就越高。城镇化具有阶段性的发展规律:发达国家的进程表明,当城镇化率达到20%以后,城镇化进展呈加快趋势,城镇化率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当城镇化率超过70%后,其速度又趋减缓,最终稳定在80%至90%之间。

二者内涵的目标同向,任务一致,目的相同,要求一样。因此,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伴随于我国现代化全过程,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支点,二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2、从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具体实践看二者紧密结合的客观必然性。城镇化过程是农民不断向城镇迁移的过程,农村富裕人口转移到城镇,直接减少农民,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城镇化程度越高,城镇的二、三产业越发达,城镇的功能越键全,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就越强。而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发展生产,主要解决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问题。而城镇化必然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业现代化,吸纳和转移更多农村人口,减少农民,富裕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从孝感市实际看,2007年农民人均耕地0.7亩地,农民人均收入3915元,其中非农收入占80%以上,可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减少农民,使富余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让大量农民进入城镇是一种必然。因此,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城镇化,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新农村的发展,二者结合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越来越强。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社会结构已经打破,城乡发展必须统筹,实行一体化推进。因此,处理好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的关系,统筹城乡,紧密结合,是实现两大历史战略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世纪头20年的重大发展战略,犹如一对孪生弟兄,彼此之间没有主从之别,先后之分,它们相互关联,不可分割,互动互促,相伴而行,谁也离不开谁。城镇化发展需要从农村大量吸纳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之源,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反过来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二、新农村建设只有与城镇化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近几年来,各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实践告诉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突显城镇化的重要地位,加快城镇化步伐必须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使之相互促进,统筹协调,有机结合。不然,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是一句空话。

通过调研剖析孝感市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典型,我们认为,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使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必须高度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产业拓展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新农村和城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拓展产业是调整农村结构,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城镇化的基本条件。汉川马口镇1993年镇区100万以上企业只有上十家,为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发展,马口镇依托3509工厂和当地民间纺织关联企业传统优势,积极发展城镇经济,通过三年努力,马口镇引进企业200多家,企业总投资达3亿多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6家,精纺装机总规模达85万锭,纺织工业产值、年销售收入分别达到37.6亿元和20多亿元。纺织产业迅猛发展,使城镇吸纳就业、集聚人口能力快速提升。目前,城镇常住人口5.33万人、流动人口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2%,是1993年的2倍,吸纳农民工2.8万人(月均工资1200元,纺织企业年工资开支2亿元),还带动了建筑、运输、餐饮、金融、商贸等产业的发展。全镇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到4000余家,其中大型超市、酒店、建材门店从业人员7359人。与此同时,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建设也在产业带动下加速发展。2005年以来,全镇用于水、电、路、讯及文体、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总投资达2亿多元,镇区面积由3平方公里扩展到6.2平方公里。

应城市汤池镇积极发展旅游业,引导周边农民围绕旅游业发展配套产业。近两年,农民投资兴建了300多家超市、餐饮、洗车、网吧、建材、手机、美容等服务业,在旅游产业的推动下,汤池镇常住人口由近2000人增加到5000多人,新增常住人口中60%是周边农民。去年汤池镇实现税收820万元,同比增加10倍。

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都离不开产业的拓展、产业的调整、产业的提升、产业的延伸、产业的支撑、产业的对接。离开产业这个二者结合的基础,无论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都无从谈起。

2、加强统筹规划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前提。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二者要紧密结合,防止两张皮,务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突出超前性,体

现人文、产业特色,整体推进,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一是突出重点抓好城镇规划。云梦县城区规划重点抓详规覆盖率的提高,重新修编以后的城区详规率达到93%;大悟县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的原则,在对县城区总体规划重新修编的同时,加强指导宣化、河口、新城、芳畈等重点镇完成了城镇发展规划;安陆市按照突出重点、增强带动力的要求,整体规划体现出以市区为龙头的“市区―城郊经济圈―中心集镇―小集镇”的城镇圈放射层特点。二是突出重点搞好产业规划。云梦县对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城关、伍洛等6个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行统一规划,规划后的产业实行功能互补,结构布局更趋合理。三是突出重点搞好小集镇、中心村规划。农村小集镇和中心村(村庄集并点)是农村的新社区,也是未来城镇化的基础,各地按照体现特色,着眼长远的要求,高标准编制城乡统筹结合规划。上半年,全市已有200个重点村完成了详细的村庄规划。如汉川市重点村规划纳入全市统一编制,严禁在规划圈外乱搭乱建,农村耕地逐渐向大户集中,农民住宅逐渐向小集镇、中心村附近集中,对基础较差的村规划,由乡镇组织实施;安陆市针对农村有新房、无新村,居住分散的问题,在农村规划中,按推进城镇化要求,以政策、投入、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建设为导向,引导社会公共资源向小集镇、中心村集中,吸引有建房意愿的农民向集镇和中心村靠拢,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有效结合。

调查表明,规划管长远,规划是前提。只有规划科学、合理、周密、严谨,落实,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目标才能实现。

3、提高农民素质是二者紧密结合的必要条件。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高素质的农民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尤为重要。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进程。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强化培训外,务必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转变,调整思维方式,改变生活习惯,增强谋生致富手段,从而达到在转变中改变,在改变中提高。今后要切实利用好“三大”平台,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逐步实现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居民转化。一是利用好文化中心户创建平台,培养新型农民。应城市大力开展创建活动,建成村级活动室160多个;汉川市今年文化中心户达到600多户。通过大力推广文化中心户模式,推动了农民健康活动的开展。二是利用好“十星农户”创建平台,引领农民文明新风尚。以“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载体,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如汉川福星村十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对评出的“十星文明户”实行重奖,农民的公共道德、遵纪守法、公共卫生意识不断提高,该村还组建专业文艺团体,创作出《人在福中》等40多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和歌曲,每年义务为群众演出上百场,引导农民培养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情趣。三是利用好农民“阳光工程”培训平台,提高农民技能。目前孝感市外输农村劳动力总规模有100多万人,年打工净收入达100多亿元,打工农民已成为市场条件下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重要力量,打工经济已成为不少地方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此,各地利用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加强了农民技能培训。今年前四个月,全市共培训农民2.7万多人,新增转移劳动力5万多人。

4、突出中心村镇建设是二者紧密结合的有效方法。中心村是新农村的未来,是小集镇的体现,是城镇化的基础。根据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经济流向,循序渐进,稳步发展中心村,重点建设小集镇,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结合点。一是构建村镇群。对地理位置连接紧密,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中心村镇,在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实行一体化建设,相向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形成小城镇板块。对沿汉江、京广线、汉丹线、长荆铁路、316国道、107国道、京珠高速和汉十高速等交通轴线的小城镇,以水陆大通道为纽带,推动沿线城镇串联式发展,大力发展城镇带。汉川市规划重点建设荷沙线城镇带,大悟县的芳畈―阳平―城区村镇线,孝昌县的小河―城区―周巷集镇走廊,应城市的“组团式”城市发展路子,云梦县的“6+1”的城镇建设,安陆市的城郊经济圈建设,成效显著,他们都已具备了发展城镇带的基础。二是发展一批产业规模镇。对具有一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的城镇,加强以工业和商贸物流为重点,推动产业和人口上规模。把具有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的重点村镇建设成为一定区域的中心镇。全市5个国家级、9个省级和一批镇区人口过万人的重点镇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三是开发一批特色中心镇。挖掘特色资源,发展边界口子镇、旅游镇、大宗农产品(000061行情,股吧)生产加工镇。象汤池镇的温泉资源、王义贞镇的古银杏群落、小河镇的明清古建筑、宣化店镇的红色旅游等,都进行了必要的开发利用。经过前段的努力,目前,全市镇区人口过万人的建制镇发展到33个,其中,3万人口以上的镇达到6个(马口镇超过5万人);2万人口以上的镇达到7个,1万人口以上的镇达到20个。

运用试点带动的方式,促进了中心村社区功能不断提升。全市共有行政村2936个,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已确定近200个中心村试点朝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一是以企代村。如应城大普村、汉川福星村、安陆李园村等,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安排,高起点规划和建设,村村道路硬化,家家电视通、电话通、宽带通、自来水通,卫生、教育、文体、医疗、超市等一应俱全,农民实现了职业非农化,生活城镇化。汉川福星村紧紧依托福星科技集团,集团10年投入村庄建设资金达到1.3个亿,4700个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有4000人,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二是产业兴村。如汉川长兴铺村、应城龚河村、云梦三赵村、安陆唐僧村等,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农民很快富了起来,致富后的农民依靠自身力量,“产业兴村,我建我村”。安陆唐僧村集体开发板栗基地490亩,茶叶基地560亩,实施退耕还林976亩,去年集体经济积累达到105万元。近年来,这个村先后投资300多万元,新建桥梁,硬化通村道路,铺设彩色步砖,接通有线电视,建设文化广场,拉动村内循环公路,农村生活、生产环境,朝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三是生态强村。云梦四合村突出苗木和蔬菜基地特色,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带动农民增收。一批北部山区村镇通过申报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开发生态旅游村,组织农民自发投工投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发展农村经济,村庄面貌发生巨变。四是开发新村。安陆白店村、汉川湾潭村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捐助的办法,统一开发建设村民住宅,完善新村基础设施,不仅节约保护了大量耕地,农村社区正朝着城镇社区标准看齐,城乡差距越来越小。中心村镇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全市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的几点建议

在看到孝感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有效结合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二者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如城乡管理不对称,重城区,轻集镇;产业支撑力不强,特色不突出;城乡建设资金比较分散;镇村规划没有形成城乡一体化;体制政策调整和落实不到位等等。为了两大战略整体推进,真正达到“高效、协调、务实、加速”的要求,我们建议:

1、统筹领导力量。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推进,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搞“两张皮”。要把二者真正结合好,必须明确城乡一盘棋的整体思路,改变习惯传统的思维,建立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推进。切实改变两个摊子各搞各,多路力量散到撮的状况。从组织机构、领导力量、措施途径上搞好结合,统筹各方,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推动两大战略任务的实现。

2、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一体是二者结合的必然要求。当前急切需要城乡结合、整体规划,从战略层面思考,突出超前,注重特色,切实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开、管理分治的状况,抓紧抓实编制城、镇、村一体化的规划。一是要突出产业规划重点。二是要突出特色和优势抓好一批重点镇的布局与规划。三是要按照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突出抓好一批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

3、统筹政策支持。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中,政策导向、政策牵引的作用十分重要。目前,在两大战略实施中的政策不一致、不同步、不平衡的问题较明显,已成为整合城乡资源、影响整体推进、不利紧密结合的政策障碍。今后在实现两大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政策的一致性。一是土地集约经营、开发利用政策的一致性。二是城乡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政策的一致性。三是城、镇、村管理方式,综合服务配套政策的一致性。四是农民居民户籍管理同等待遇的一致性。五是外引内转的优惠同等政策的一致性。如果做到城乡等同、政策一致,必将大大促进城镇化提高,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新变化。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中国城镇化道路探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中国城镇化道路探索

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有的人认为是不是我们所实施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要停止了?也有的人认为这几年我们一步步在倒退,开始提“城市化”,后来改为“城镇化”,现在又改为“新农村”。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这次党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就农村讲农村,而是在科学发展观地指导下,根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在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中,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要求

胡锦涛主席曾强调说,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全党同志都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二、实施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及其要求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繁荣。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大城市以及城市群的整体实力,可以更好地配置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进一步发挥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整体竞争力。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面对着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解决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环境脆弱、地区差异大等许多问题和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施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是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

我国工业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所以,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施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离开实施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实施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也不能离开新农村建设。两者之间要协调发展,相辅相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也是由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我国13亿人口,农村户籍人口9.4亿,而耕地只有18亿亩,人均耕地面积1.41亩,既不像欧洲人均几百亩,也不像北美人均上千亩。如果单凭这些耕地来发展农业,要解决9.4亿人口的富裕问题,要解决2.49亿户农户的居住条件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是无法想像的。也就是说,按照传统的思路是难以解决农村落后和农民贫穷等问题。必须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问题,即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施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城镇化推进力度使之能够大量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以缓解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

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相互配套,才能打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攻坚战。

四、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促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要实行以城带乡,让城市向农民敞开大门

推进城镇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与同等工业化程度的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未来20年,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期。若城镇化率按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计算,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7%,城镇总人口8.28亿,比2002年增加3.26亿(包括城镇人口自然增长0.37亿)。这意味着从现在到2020年,将有2.89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数量之大,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过的。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和尖锐,也将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增大。而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

以城带乡,须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应统筹考虑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将其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增加投入。

(二)要实行城乡互动,构建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丝毫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对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的关注。即使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顺利推进,2010年农村人口仍会有7亿左右,2020年还会有5亿左右。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使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起来,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步伐,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立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平等和谐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即使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不充分的问题仍将长期存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必须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全面展开。应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进一步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汇合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活跃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应着力破除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促进工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的内在活力。

深化农村改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今后农村改革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在全部取消农业税后,全面启动以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内容的配套改革。二是从体制和法律上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完全脱离农业,土地向一部分农户集中,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但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具有长期性。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近年来,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应着眼于控制耕地征占规模和保护农民合法利益,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土地征用应当有利于富裕农民,而不是造成大批农民失地失业;应当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三是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四是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创造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第五篇: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镇化的关系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镇化的关系

廖翼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一: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

(一):本质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大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或者重要组成部分,一是目标趋同。城镇化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及经济发展的协调,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四个融合”,即城乡人口、政治、经济、文明融合,以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及城乡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实现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城镇化的对象是农民,将城市扩散到农村,满足农村城市生活条件或要素。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城镇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会相应得到提高,又带动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农村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多地少,几亿农民难以靠种地富起来,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讲确实需要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最直接的效应是比较快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后实现城镇—乡—村一体化。农村的发展,农村产业的扩大,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为城镇化奠定物质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促进。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城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业、交通、金融和信息中心,城市的这些要素,决定农村和农民在经济上要依赖城市,依赖工业和它的集中信贷,形成城市带农村的发展格局。在重庆市,实行以现有大中城市带大农村,以县域城镇、百强镇或有条件的乡镇为基础,形成经济、文化、人口、服务中心,幅谢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农村剩劳动力转移,大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或既办土又工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农村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由农村产业化带动工业化,由工业化带动集镇化,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升人口素质: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让“农民工”进城,接受城市生活洗礼,向农民提供在城市掌握生产、经营、生活、学习技能的机会,增强闯荡市场的能力和本领,促进了农民工素质的提升,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又满足城镇化对高素质“农民工”的需求。思想观念更新:通过城镇化实践,城市的生活方式使农民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农民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及时尚追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人与城市人的意识、观念的落差逐步缩小。新农村建设,将新型农民输送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又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城市的整体进步。

(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制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有利于城市向农村幅射。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他们在外面打工、跑运输、做生意,固定农民实际上变成了业余农民,留下儿童、妇女、老人在家里做农田,这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劳动

能力弱、自我发展意识差,形成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难、观念更新难、技术推广难、群众组织难”的问题。如果镇化发展滞后,农村大量人口仍留在农村,找不到出路,又会付加新农村建设成本,同时,城镇化的优势不能转化为表农村建设的动力,则会延缓新农村进程。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积极有效推进,各种新问题、新矛盾逐步显现,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关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农村与城市、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市民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来统筹协调,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迈向小康目标。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实践看,我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还在增强,对新农村建设构成巨大影响。特别是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要解决剩余的劳动力,城镇化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

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属于劳动力越来越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小城镇与农村具有较密切的空间联系,就业成本和定居成本比较低,在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目前农村人口质量较低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将阻碍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的发展,不利于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内部的劳动力过多,单靠农村内部转移消化空间有限。这么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从土地上转移出来,转化为非农业人口。靠乡镇工业和劳务输出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只能转化一小部分。在我国通过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

发展新农村就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城镇化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村自然经济发展格局的瓦解,形成区域性经济、人口和公共服务的中心,不断加强对周边农村的产业和就业的集聚能力。一方面,城镇化带来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收入,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城镇化不断产生对农产品更大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化发展。

二:现实中新农村建设容易出现的偏差

(一):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城镇化。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城镇化,在实践中按城市标准去建设农村,试图把农村村庄建成一个个小城镇,只注重村容村貌的改变,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最多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避免热衷于大拆大建,要求农民的住房一律建成漂亮的楼房甚至是别墅的脱离实际现象;必须防止出现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城市的扩张或理解为小城镇建设,而大量征用农民土地的情形,避免出现更多的社会问题,激化矛盾;要特别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借新农村建设之名进行新一轮的征地运动,通过低征高卖等手段剥夺农民利益。另外,也要防止一些地方在基础设施上盲

目模仿城市或与城市攀比而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

(二):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隔裂开来。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思维,人们很容易将新农村建设看成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脱离城乡互动的情况自成体系的再造过程。仅仅把新农村建设看成是一村一乡的小范围的事情,过分强调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建设农村而限制农民的流动,其后果就是农村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普遍贫穷。这样的新农村建设只能流于形式,处于喊口号的状态。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过于庞大,人均耕地也太少,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减少农民,使大部分农民转移入城市变成城市居民,才能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总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的实施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城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载双轮驱动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双轮驱动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央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03-17北京晨报(北京)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

    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一、 新型城镇化概念城镇化概念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伴随......

    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复合型之路

    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复合型之路 田雄 李永乐 自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先生的“农村城镇化”思想萌芽近八十年以来,中国仍在探寻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发展道路。从城市化、......

    丘区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研究

    丘区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研究 (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附主要参考文献,可加页) (一)研究背景 1.本课题源于大化镇在推进......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一、背景链接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大力扶持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 设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20......

    新农村城镇化建设

    新农村,小城镇,大战略” —中小城镇特色商城统筹建设项目项目名称 “新农村、小城镇、大战略”— 特色商城统筹建设项目 总投资额 ( 万元 )5000—100000万元(人民币) 总用地面积......

    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

    如何处理好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关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一、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农......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并举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并举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2008-12-11要闻·评论 文/本报评论员 余牧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直至消灭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