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幼师专业文化活动方案
职高学前教育专业由于其特殊的教育性质与特点,对隐性课程的需求远远高于其他专业。隐性课程开发中物质文化建设非常重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美化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并创建富有深刻内涵的人文景观,能够使学校充满丰富的文化底蕴,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
一、物质文化建设的构成要素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学校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等所构成的氛围,它是构成学校物质情境的重要方面。自然环境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其中的每一个人,是呈现美的重要源泉之一,也是激发审美主体的重要力量,学校内外的自然环境必须按美的法则来构建和改造,以美的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审美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独特的心理能力以及高尚的审美情操。
(二)建筑设计 建筑是一门艺术,既要美观,也要实用,更要适合学生的心理与审美需求。学校建筑作为建筑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更应体现教育的特点和育人价值。因此建筑设计应本着经济、实用、发展的宗旨,符合建筑学、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美学的原理,使学校建筑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空间宽敞、个性鲜明,从而具有韵律、和谐、平衡等审美心理效果。
(三)景观设计 校园艺术景观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校园绘画艺术、校园雕塑艺术、校园建筑小品、校园音乐艺术等。由于景观设计浓缩了艺术家的情感与想象,它能集中体现出艺术的境界,营造出艺术的氛围,在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能催化积极的情感、想象等心理品质的形成。
(四)色彩与布局 任何一项造型艺术品都是由形式和色彩两个要素构成,现代校园的色彩匹配已逐步摆脱了灰暗、单一的色调,向明快、亮丽、复合的色调迈进,更能表现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特点,也更贴近受教育者的心理感受以及心理体验的提升,并赋予它以深度、广度、力度和生命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物质文化建设的职业教育功能 职高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教育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其培养方向的社会定位和职高教育的功能决定了职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隐性课程的物质层,不仅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和陶冶功能,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
(一)认知上的导向功能 长期以来,职业技术教育片面强调培养人的职业性的可能性目的,忽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过弱的文化熏陶、过窄的专业技术教育、过重的功利性教育,加之学前教育专业广阔的就业前景,使得该专业成为人们一拥而上、赖以谋生的职业训练所。学生学习无目标兴趣、信仰危机、超前消费、盲目效仿和接受外来文化,甚至违法违纪现象屡禁不止,正面教育软弱无力,出现知识、人格和文化的分裂,深刻反映出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出现的偏差。这些是显性课程难以解决的,而隐性课程则能将社会和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隐含于各种载体中,比如学院的校舍布局,校园绿化,名人肖像等,都蕴涵着丰富的道德经验,渗透着学校、院系和专业的教育意志和价值取向,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导向社会和学校所倡导的职业道德判断标准,从而提高了职业道德的认识。
(二)情感上的陶冶功能 学校物质环境的美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陶冶。职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面临着幼儿教育的一线工作,对美的感受能力的要求格外的突出。协调的校园布局给学生以对称美,能陶冶学生的严谨感和秩序感;优美的校园绿化能陶冶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规矩整齐的操场,错落有致的建筑,成龙配套的器械,会使大学生们产生严谨庄重和奋发向上的效应;挺拔苍翠的松柏、亭亭玉立的杨柳、别致的花坛、碧绿的草坪、洁净的通道,也会使他们产生崇高、正直和纯洁的心理倾向;校园内各种富于象征的雕塑、壁画、逼真的名人肖像、意蕴深刻的警句格言,也会给学生们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事业心等。
(三)意志上的磨练功能 隐性课程从实质上看乃是由各种文化要素构成的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而任何一种文化环境对人都有一种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就是指特定文化环境的内驱力使人们不得不就范其间。养成教育在幼儿教育界是极为关注的话题,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校园的整洁度相关。整洁宽敞的大道可使随手乱扔白色垃圾的习惯得到遏制,绿草如织的草坪会使随意践踏者望而却步。这种校园环境所形成的环境氛围和集体舆论并不是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但却能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可以通过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他们从中真切地体验到未来幼教事业的崇高与优美。
(四)行为上的规范功能 职业行为是个体在职业活动中依据岗位要求表现出来的行为。良好的职业行为培养是职高教育的重要目标。职业行为的养成既可以通过正规课程来进行专业学习培养,也可以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隐性课程来培养。隐性课程对个体行为既有积极驱动、催人奋进的作用,又有间接禁止、暗设障碍的效果。隐性课程是一种文化控制,它是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不得不接受的一定的文化价值规范。职高院校的校园氛围,师生交往模式,学校校训和物质环境都会对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形成规范和引导作用。
三、职高学前教育专业物质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物质文化建设的不作为行为近年来,职高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职高教育中仍存在片面强调培养人的职业性,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道德水平及人文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关注不够。据用人单位的普遍反馈,我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优势显著,但在人文素养方面却“亟待加强”。在就业压力愈来愈重的情况下,学院不得不一切围绕市场在动,没有人愿意把精力放在投资大、见效慢的隐性课程方面,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人文教育,学校基础设施较差,绿化园林、建筑雕塑微乎其微,校园里一片昏寂,学生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下难以陶冶性情、砥砺精神。
(二)物质文化建设的作为行为 而有些院校却与此相反,物质层面隐性课程建设得到较大的重视,各大学都在纷纷扩大校区、铺设新路、盖建新楼、绿化草坪、美化校园。一些大学把基础建设当作前提,加大了在建筑、图书馆、教学设备、体育馆、活动中心等物质设施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但是许多大学在注重改善学生生活和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时,却忽视了体现本校特色的校园规划,没有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景观只停留在赏心悦目上,缺少人文精神的塑造。大学校园物质建设的功利性胜于教育性,物质建设的首要目的不是以教育学生为目的,而是利用好的物质条件扩大招生影响,提高学校知名度等,这是有违大学教育的神圣职责的。
四、职高学前教育专业隐性课程中物质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隐性课程物质层的建设非常重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美化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并创建富有深刻内涵的人文景观,能够使学校充满丰富的文化底蕴,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
(一)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合理布局校园环境 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还要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实验设备,更新补充图书资料,加快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搞好环境绿化、美化,以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氛围和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陶冶师生的情操,净化师生的灵魂。另外,创设优美的校园育人环境,还要进行科学合理布局,要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校园以丰富的生命力,既要考虑物质效益,又要追求最佳精神效果,力求达到使用功能、育人功能的统一。努力挖掘新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
(二)注重艺术性与教育性统一 校园景观是隐性课程物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物化的方式体现学校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内涵,蕴涵着学校历史的、思想的、精神的等多种教育价值,对提高大学生的修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始终保持清醒,物质建设和活动开设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学校的表面风光,而是在于为学生成才成长服务,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而努力。大学内的每一样东西,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渗透着育人的价值。因而建设大学隐性课程时,要把校园景观、寓情、寓教结合起来,深深感染置身于其中的学生,激发他们爱校、爱国之情,促进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三)突出专业特色,有效利用校外资源 校园建筑特色的整体凸现,相应教学设施配置的精心布局,让大学校园这种独特的物质环境在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智力发展时起到积极的催人向上的作用。要围绕本校专业的特点精心设计布局,无论是校园建筑物还是校园氛围更应该体现出本校本专业独有的特色。学前教育专业以其特有的专业性质与特点,对物质环境的创设有着特殊的需要。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而,作为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我们,应始终将学生沐浴在幼儿教育的环境之中,注重校外自然资源、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素质,彰显专业特色。
(四)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职高教育,还要突出其实训基地的建设特点,加大投入,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地改建、扩建和新建校内实训基地,突出具有真实职业环境和仿真模拟的实训基地建设,充分重视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在巩固原有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还应拓展范围,精心布局设计,使学生在比较真实和仿真模拟的职业环境中得到技能训练并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感、职业纪律和职业心理。总之,物质文化建设环节与其他环节相比,是隐性课程建设中更易操作且外显的,但因其有不易改变性,所以在开发和设计时更要注重实用性和前瞻性,职业性和人文性的协调一致。
第二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与思考
“3+2”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我校自从2000年开始招收“3+2”学前教育专业,经过多年的探讨,我校“3+2”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计逐渐趋向于定型。现将我校在这方面的探讨和收获向大家介绍,敬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教。
一、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校逐渐形成了“3+2”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指导思想,即“以就业为导向,以幼儿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让学生在合格的基础上形成幼儿教育专业特长。”
二、培养目标逐渐回归现实基础
刚刚开始办大专班时,我们和全国许多幼师一样都认为,这将是从整体上提高幼儿园师资水平的一个极好机会。因此,我校最初定的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班培养目标是“专家型幼儿园教师”和“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特别是学前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划出了许多课时。但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发现培养“专家型幼儿园教师”和“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目标,一个普通的幼师生,要想成为专家型或研究型幼儿教师,这种可能性是不大的,专家型或研究型幼儿教师仅仅是幼儿园教师的千分之一,甚至更少,而幼儿园更加需要的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操作型的幼儿教师,并且科研并不是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幼儿,发展好幼儿。
因此,我们现在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有一定幼儿教育专长的学前教育大学专科水平的幼儿教师。
对这一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是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人才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幼儿教育人才,所有的课程都应该为此服务。如果说,我们幼师也能培养出其它方面的人才,如,为艺术院校输送新生,培养出了舞蹈家、书法家、作家、琴师等,但这都是我们教育的副产品,而不是我们教育所真正追求的目标。
2.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操作型的幼儿教育人才
我们给学生开了不少的学前教育理论课程,甚至还开设了与科研有关的课程,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培养的目标是理论家或专家型教师或研究型幼儿教师。我们开设这些课程很重 要的是为培养学生教育技能服务的,这些技能有:幼儿教育活动的设计技能、教育活动的组织技能、观察幼儿的技能、师幼互动的技能、总结反思能力等。能组织好幼儿园教育活动,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就是好的幼儿教师。
3.学校追求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成“人”然后成“师”
培养目标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所有课程都为学生成为“现代人”,成为“有幼儿教育才能的人”服务。所有课程都要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幼儿教育专业素质的提高服务。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活动、活动课程都是为学校教育总目标的实现服务,为促进学生幼儿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发展服务的。
我们认为,培养目标明确了,学校的教育就不会迷失方向;培养目标明确了,学校教育才可能高效地进行。
三、主动适应幼儿园教育发展对不同师资的需求
为了适应幼儿园教育对师资的要求,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就业服务社会,我们将原来单一的学前教育专业细分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现代教育技术方向)、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方向)、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方向)、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方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方向)多个专业方向。保证学生在具备一般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幼儿园教育特长。
在实践中,我校坚持这样的幼儿园教育人才培养程序:成为现代人→一般幼儿教师→有特长的幼儿教师。
任何一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计,我们都考虑,如何在保证学生成为“现代人”的基础上,成为“一般幼儿教师”,然后,在成为“一般幼儿教师”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并且这些专业特长是幼儿教育专业特长,而不是纯美术/纯音乐/纯体育/纯英语/纯舞蹈技能技巧/纯电脑技术上的特长。我们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在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有较高技能技巧,而且在将美术、音乐、舞蹈等技能技巧传授给幼儿方面也具有较高水平,他们不仅能对幼儿进行美术、音乐、舞蹈、英语的专业教育教学,而且还能较好地完成作为一个普通幼儿园教师应该完成的其它任务。
我们在保证学生本体知识不影响其正常教育教学需要的同时,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幼儿园教育才能方面。研究表明,幼儿专业教育才能与教师专业技能不是永远成正比的,也就是说教师专业技能越高,不等于他的幼儿专业教育才能就越高。当教师专业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决定其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是其专业才能而是他的幼儿教育素养和技能。因此,我们在重视让学生专业才能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后,着重提高其幼儿教育才能。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许多幼儿园对我们学生的评价是:专业 技能不错,教育能力也比其它非幼师毕业生更懂得如何将相关的知识技能以有效的活动方式传授给幼儿。比如,我们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英语专业水平方面可能远远不如一些大学的英语本科或专科毕业生,但在幼儿英语教育教学效果方面却远超过其它院校的毕业生,因为我们的学生更加懂得幼儿的心理,更加懂得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来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育活动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四、课程特色
(一)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操作型的幼儿园教师。因此,如何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我们教育教学核心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幼儿园工作的适应能力,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将学生的见实习活动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加强对学生进行实际保育能力和教育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进行活动设计和组织、教育反思能力的培养
第一学年,结合《学前卫生学》课程的开设,第二学期观察幼儿生理活动和生理发展情况,实习保育员工作2周。
第二学年,结合《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概论》课程的开设,每学期教育见习1周。
第三学年,结合《学前教育学概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学习,第一学期教育见习2周,第二学期安排学生进行4周教育见实习——强调对学生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培养。
第四学年,结合教育专业课程的开设,第一学期安排2周集中见实习;第二学期安排3周的幼儿园游戏活动实习工作——强调对学生设计和组织游戏活动的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的培养。
第五学年,结合教育专业课程的开设,第一学期安排4周的集中见实习——强调学生能全面胜任幼儿园教师所承担的各项保教工作,同时会对自己组织的教育活动进行反思;第二学期安排16周的就业实习——强调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一系列的五年的专业学习和见实习,使得学生的基本能胜任独立设计、组织幼儿园保教工作。
2.从制度上保证学生的见实习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地进行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让学生规范有序有效地进行见实习,我校制定了《广西幼儿师范学校实习实施细则》、《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见实习手册》,明确规定了学生见实习的内容和具体的任务要求。学生在见实习过程中,不仅要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方案,而 且在组织完教育活动后还要写教育活动后反思,这样有利于学生能更快地从实践中得到真正的提高。学校还规定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要对本实习组同学的教育活动进行严格的“3+3”式评议,即对同学所上的课每人提出3个优点和3个改进的建议。
3.让学生向一线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和领导者学习,及时了解幼儿园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现状
为了加深学生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了解,同时也为了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十分重视幼儿园教育见实习基地的建设——一般我们选择那些师资力量比较强的幼儿园作为学生的见实习基地,同时,我们还利用学校专业的优势加强对这些见实习基地的保教工作进行业务上的指导,我们经常派学前教育专业老师到见实习基地和幼儿园教师们进行相应的研讨活动。这样,保证学生在见实习基地看到的多是规范的先进幼儿园保教活动。
学校从南宁市各幼儿园选聘四十多名优秀教师,作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导师,“手把手”地传授其在幼儿园工作的经验和技巧,指导学生设计和组织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实践证明,这样做,可以迅速地使学生的幼儿园教育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学校每学期都从广西各地市邀请优秀园长、幼儿教师来校给学生讲幼儿园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和作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等专题报告,让学生更加明确在校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4.相关课程“幼教化”
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操作型学前教育人才。为达此目标,除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要努力外,我们还强调所有相关课程都要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幼儿教育专业素质的提高服务,强调学科教学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更紧密地结合: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数学》等学科教学,我们强调在相关的章节中增加“学科原理及其在幼儿园中的运用”的内容;《英语》教学,则强调增加“幼儿园教学常用口语”的教学内容。
这些相关学科的教学,强调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这些原理能在幼儿园开展哪些科学活动,开展这些活动应该注意些什么——从科学的角度而不一定是从教育技能角度提出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学生动手动力的培养,强调幼儿园教育教学所必需的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
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我们特别强调“幼教化”。比如我们强调每个班级要订一份《学前教育研究》和一份与实践联系比较密切的幼儿教育类杂志如《幼儿教育》或《幼教园地》或《早期教育》,教室、宿舍文化的布置要有童趣,班级娱乐活动要有童趣等等。
5.通过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和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幼儿园教育专业技能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我们每年都举行一些能促进专业技能学习的竞赛活动。如,举行幼儿故事创编比赛,幼儿教育论文比赛,幼儿园教学课件制作比赛,幼儿舞蹈创编比赛,幼儿歌曲创作比赛,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比赛,幼儿园评课比赛,讲故事比赛,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小制作比赛,幼儿游戏创编比赛,幼儿园简易教玩具制作比赛,幼儿歌曲弹唱比赛,幼儿体操创编比赛,儿童剧创编比赛,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幼儿园教育技能技巧的积极性,他们的才能也在相应的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为了培养学生对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在学校倡议下,学生还成立了幼儿心理研究协会、幼儿园教育研究协会、幼儿园游戏研究协会、幼儿园艺术教育研究协会、幼儿剧团、幼儿园健康教育研究协会、幼儿园语言教育研究协会、幼儿园英语教育协会、幼儿文学创作协会、幼儿园科学教育协会、书法学会等社团。这些协会自行组织并聘请有相关研究特长的教师作顾问。这些协会每年都举行相关的学术讲座、研讨会,还到幼儿园去进行相应的观摩活动或展示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幼儿教育能力得到了提高。
6.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
从严格意义来讲,我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技能的训练,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幼儿园教师基本功的训练。我们认为学生基本功强了,一是增加学生面试择业的“资本”;二是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幼儿园教育能力。
在加强学生的基本功方面,我们将基本功训练融合到相关学科的教学当中去。声乐、舞蹈、琴法、课件制作、美术、幼儿园常用口语、讲故事、教师口语、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等课程的基本技能的目标要具体化到每个学期,甚至具体化到每个月,并且以“月关” → “学期关” → “年关”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一关关地过,前面的关没过,就不能进入后续的学习。将基本功训练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内容,将其融全到相关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去,而不应仅仅是某一阶段的工作。基本功的训练,做到课堂训练与课外训练相结合。
对于基本功,每个学期都有过关的具体要求,一是教师考核学生,二是主管教学的教学科研处组织有关人员对学生相应的基本功进行抽查考核——查学生学习的效果,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且还通过相应的比赛来促进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过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这些技能课程教学目标的一种底线。
(二)非核心科目的学分可以通过“激励学分”来获得过关
为了让课程更加有利于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我校实施了学年学分制。在我校的学年学分制中,最有创造性的做法是:学生通过在强项学科上刻苦用功获得高分或通过选修课、参加比赛获奖、研究成果等拿到一定数量的“激励学分”,以帮助其在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科通过“加分过关”的方式过关。在我们的学年学分制中规定,除《学前卫生与保育教程》、《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教材教法》、《教师口语》、《阅读与写作》、《音乐》或《美术》或《舞蹈》等核心课程(核心学科保证学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不能通过“加分过关”的方式过关外,其余的学科都可以通过“加分过关”的方式过关。这样,某些学生原来数学基础极差,按照原来严格的教学要求,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他的数学很难获得及格过关(由于近年来我校生源质量严重下降,这种类学生普遍地存在)。我们实施学年学分制后,这些学生则可以通过其它方面的努力获得一定数量的“激励学分”来弥补“数学的不足”,这样有利于有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同时还有利于维护学籍管理的严肃性。
学年学分制的实施改变了原有课程划
一、僵化和封闭的状况,为每个学生按自己的能力、爱好和志向来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构筑了平台,使每一个学生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成为可能。学年学分制真正改变了使学生适应课程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使课程适应学生;使课程在保证为学生打下扎实共同基础的基础上,充分注意发现和发展他们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现和培养他们的特长;有利于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具有创造力的幼儿教育人才。
(三)选修课程成为学生发展特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要求,在不同的年级分别开设了5-11课时/周的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或者争取自己毕业所需要的学分。
选修课程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占了很大的比例,相对地,必修课课时比原来有明显的减少,我们对必修课程的要求也相对降低要求,以便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发展自己的特长。
选修课程,不仅为学生的特长发展提供了可能,而且选修课程客观上也促进了学生特长的发展。
五、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共同性的教育教学目标
学生的特长发展是以共同性教育教学目标要求的相对下降为前提的,那么,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其最基本的素质有哪些?这些素质的度该如何定?其依据又有哪些?这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这些问题研究得不透,就会有严重的后果——幼儿教育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不清,基本素质的度不清(或高或低),都会造成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合幼儿园的要求,或者学生的特长发展将成一句空话。
2.艺术技能、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专业知识的底线 我们觉得现在的教师和课程管理者,都有有意无意地想拔高某一方面要求的倾向。所以我们必须弄清楚未来幼儿教师所需要的各科知识技能的底线是什么,否则,每个学科群的教师都强调,各自的学科是最重要的,或者至少是重要的,进而影响到教育总目标的实现。
3.倡导自主学习与学习者学习普遍比较被动的矛盾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生源质量普遍比以前差——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学习习惯、学习状态)、个人品性、综合素质都比以前差,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能自觉地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人的发展目标自觉地去学习,但事实上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自觉地学习,因此,如何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学到更多的他们应该学习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4.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矛盾
适当减少必修课的课时和增加选修课的课时,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必修课是学生基本素质发展的保证,选修课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创造条件。但是学生的基本素质是什么——作为一个现代人,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其应该具体的基本素质是什么,这确实什么研究。
制定这方面的标准,一个要考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另一个还要考虑学生的素质基础。不能无限地拔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不能无限地拔高学生的某方面的素质。
适当降低一些文化课、技能课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专业素质方面的发展。我们应该研究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主要有哪些,这些技能的“度”是多少,不要用对具有特殊潜质的学生的要求来要求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在艺术技能方面尤其如此。
实践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每个具有不同教育才能潜力的学生,都能将其教育才能方面的优势发扬光大,并形成自己在教育方面的特长——特别关注相貌平平的学生的教育专业能力成长,让他们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不一定是艺术方面的„„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生源质量普遍比以前差,我们的课程设置在充分考虑社会对幼儿师资的要求外,还要充分地考虑入学新生的素质基础和特点,否则,脱离了学生素质基础和特点的理想课程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教育梦想。
第三篇:关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思考
教 师:王 涛
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尤其是教育政策助推力度的加大,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学前教育,受到了特别地重视,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园蓬勃发展,其他各式早教、幼教培训、辅导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以空前高速的态势发展起来了。社会的特别需要与重视,为幼儿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带来了绝好的机会,几乎所有欠发达与不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都纷纷上马,扩大或新增了学前教育专业。但这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地挑战——如何解决生源质量相对低下、教学与管理相对滞后等原因所导致的毕业生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在不改革现行职校管理体制的情况下,学校自己如何能够优化管理,稳步提升办学质量,我认为应把重点着手于以下几点:
一、上下同心,强化质量生命线意识
提高办学质量已经不只是关乎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社会形象、关乎领导和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地位的一个概念。“办学质量”早已是悬挂在普通职业学校办学人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它关乎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真正视办学质量为学校的生命,牢固树立了质量生命线意识,才可能正面带动教师真正用心用力开展教育教学、带动职工服务于教学的主动性,促进全校师生员工着力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树立了质量生命线意识的学校,她的校长即使不能够把主要时间与精力经常放在教学研究与教学行动上,校长的副手与助手以及整个领导班子必须真正地坚持教学质量为核心、为根本的工作思想,学校一切工作都体现为尽力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否则,学校迟早会明显地表现出用人唯亲、行政唯稳、管理为中心的局面,甚至因人设岗、闲置人才,拉帮结派、争权夺利状况突出,按部就班、消极敷衍的人会逐步成为多数。
缺乏“质量生命线”意识的学校里,往往过于考虑个人利益或小团体的利益,只将守住“安全”、维持“稳定”的底线作为工作目标。他们不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与实践提高办学质量这个本职工作上,事实上就是置学生的权益及社会责任于一旁,管理上当“好好先生”,工作上敷衍塞责或投机取巧,科学的课程方案与教学方法不研究、不推行。上行下效,部分教师课前不准备、课后不反思,课堂上照本宣科、简单应付,甚至随意调整教学时间、随意安排教学内容,简单迎合学生暂时的趣味而组织或默许学生占用教学时间做教学计划外的事情,有的专业教师把学生带到计算机房自由上网或利用多媒体教室收看娱乐庸俗的影片„„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要充分体现 “公益性、社会性”办学理念,体现以学生利益、学生前途为本的思想,把教育工作作为事业,给学生以正面示范。
二、强化教学研究意识,科学规划课程方案
当下有多种“课程论”流行,关于“课程”的定义混乱。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学生职业规划。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好条件,所以这个专业要以“培养包括初级艺术人才在内的其他人才”为基础目标,以提高民族素质及全社会幼儿教育的水平为附加目标,拓展办学视野,而不只局限于幼儿教育机构从业人员的培养与培训。因此,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必须讲求科学性。课程设置是否科学,有许多标准。这里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利益,适宜具体学生的合理需要,以尊重学生发展的规律与个体发展的特殊性为最基本、最核心的指标,在此基础上追求课程内部及外在间的有机协调与积极促进关系。
学前教育专业须建立以专业教师为主导、幼教行业相关人员为主体的课程指导委员会,在这个专业性很强的组织的指导下,深入研究,拟定切合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培养目标,为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合适的指导意见,制定学生毕业的基本标准并全面主导质量考核工作,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基础文化课的学习上达到普通中专学生的基本文化水平,同时具备中等水平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在专业方面,具备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保育学知识,具备组织幼儿学习、辅导幼儿生活及为幼儿提供基本保育所需要的技能。特别是能够具备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和个性品质。
三、课堂为主,落实全面的质量观
抓教育质量,许多人都强调抓好教学活动常规环节的管理,特别在乎对教师备课及批阅学生作业情况的检查、在乎对学生统考成绩的分析。不错,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决胜教学质量的主阵地。高质量的教育质量源于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根本上取决于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然而,关键因素还是教学管理人员的科学指导。真正有效的教学管理,应该如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所践行的——以听课为最主要的手段、以评课为最主要的形式来落实。有人可能会问:谁能对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都精通?!的确,再优秀的教学主管也不大可能对学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都熟悉,但是,教学不仅有相通的思想与方法,更有教师精神特质的共同性。如果领导真能够把自己主要的时间与精力用在对课堂教学的虚心与实在地研究中,他绝对不乏引领教师优化与深化课堂效率的思路与方法。
课堂为主,不排斥课外活动的教育意义。真正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重视学生可自由支配的自习与选修时间的保障,特别需要重视对学生自主活动的指导与协助。学校要专门安排领导或老师研究与规划如何大力支持学生发展个性与特长。
落实全面的质量观,包括纠正许多开办学前教育之类专业的学校,把帮助学生掌握技能作为教学最主要目标的错误理念。作为一名幼师毕业的准幼儿教师,的确需要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技能,然而,幼儿教师最主要的、最基本的素养是事业心、爱心、责任心,以及科学的教育理念与良好的学习品质。其中,事业心是推动人努力工作的最根本的动力,爱心是履行幼儿教师职责最需要的个性品质,观察、沟通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专业能力。这些素质的培养,需要依靠教育学理论课及实践课为主体的人文课程加以熏陶培养,这些工作不能够急功近利、不能够只做表面文章,更不能被舍弃。
四、加大力度,改善硬件设施设备条件
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性很强,毕业的学生必须能书会画、能唱会跳、能说会演、能学会创„„具备扎实而全面的教育教学基本功。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得建设幼儿教师职业基础课程和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室,如琴室、声乐室、绘画室、舞蹈室,微格教室、幼儿学习模拟室、幼儿生活模拟室、幼儿保育模拟室等等,并且及时添置与定期更新设备器材。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学校往往顾及眼前成本而忽视实训课程的隐形作用,间接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
五、高质量建设幼教实训基地
幼儿教育的艺术性与技能性很强,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与实训室训练是远不可能达到水准的。建立质量与数量上都能基本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与实习需要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将课堂教学及实训室训练所学转化为每个学生的能力的最好途径。特别需要建设与当地最好的示范性幼儿园有长期合作协议,并有实质性的合作内容的基地,要经常深入幼儿教育机构学习与其交流幼儿教育经验,深入研究涉及幼儿教师培养与培训的重要问题。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从事幼儿保教工作的专门人才。教育乃百年大计,不允许人为降低教师教育质量,为了这个“国控”专业真正有质量保证,学校必须把社会利益、社会责任放在最重要位置,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利益为核心,以国家幼儿教育事业的质量为底线,积极探寻并实施有效措施,在尽可能好的办学层面上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质量。
第四篇: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大纲(第二册)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幼教师资学历层次上移成为大趋势,数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习其它学科以及参加社会生产、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基础,对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积极作用。因此,使学生在专科阶段继续受到数学教育,提高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幼儿教育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 学 目 的学前教育专业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从事幼儿教育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基础知识是指:学前教育专业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基本技能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包括使用计算器)、简单的推理、画图以及绘制图表等技能。
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运算能力是指:会根据法则、公式正确地进行运算、处理数据,并理解算理;能够根据问题的情景,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空间想象能力主要是指:能够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位置和大小;能够想象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够从复杂的图形
中区分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够根据条件作出或画出图形;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本质。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指: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是指: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和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中所培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主要是指: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数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内容应精选那些在现代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幼儿教育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在理论上、方法上、思想上是最基本的,同时又是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在内容安排上,既要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系统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配合,更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还要注意与初中数学内容相衔接。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分三册,每学年一册,总计280课时,每学年至少安排一个研究性课题。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1.平面向量(12课时)
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
教学目标
(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2)掌握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
2.直线和平面(36课时)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平行直线。对应边分别平行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会用斜二测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象它们的位置关系。
(2)了解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的概念。
(3)了解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概念。
(4)了解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5)进一步熟悉反证法,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问题。
(6)通过空间图形的各种位置关系间的教学,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并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多面体与旋转体(16课时)
棱柱、棱锥、多面体与正多面体、圆柱、圆锥、球。
教学目标
(1)了解多面体的概念。
(2)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会画直棱柱的直观图。
(3)了解棱锥的概念,掌握正棱锥的性质,会画正棱锥的直观图。
(4)了解圆柱、圆锥的概念,会画直观图。
(5)了解球的概念,掌握球的性质,掌握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4.直线和方程(24)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目标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
(4)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
5.圆锥曲线(24)
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的参数方程、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几何性、椭圆的参数方程、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2)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
(3)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4)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5)能够利用工具画圆锥曲线的图形,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6)结合教学内容,继续进行运动、变化观点的教育。
(7)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
6.推理与证明(16课时)
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直接证明、间接证明。
教学目标
(1)理解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概念;掌握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方法。
(2)理解演绎推理的概念;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
(3)掌握综合法和分析法证明问题的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4)掌握间接证明的方法 并灵活运用
7、研究性课题(8课时)
研究性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充分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研究性课题应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课题的选择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已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
(2)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
(3)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4)以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学会交流。
第五篇:学前教育专业
Xxx
申请开设学前教育普通中专专业的调研报告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市场分析
开发区的发展前景有目共睹,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的建成势必缩短开发区与青岛市区的距离,而且开发区还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海陆空交通便利,世界五百强多家大型跨国企业入驻开多发区,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大炼油、中石油、中石化、北海船厂等大型国营企业都在开发区如火如荼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员的流动,随之而来的是对子女入园入学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总量上难以满足用人需求,这样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学习是通过职前的培养来进行的,尽管近年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了很多幼儿教师,但是与私立、民营幼儿园数量急剧增长之间还是存在着需求上的矛盾,仍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旺盛,幼儿教育市场前景广阔。
二、学校条件分析
1、硬件条件逐步改善。青岛开发区职业中专成立于1981年,是
全区唯一一所公办职业中专,也是一所具有自身办学特色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办学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越、拥有现代化的办公教学楼、实训楼、公寓化宿舍楼、学生餐厅共7栋,建有数控、汽修、车工、钳工等实训车间和电力拖动、PLC、焊接、网络搭建、财会、物流、计算机、舞蹈、钢琴等专业实验室。最先进的数码钢琴教室,舞蹈教室,手工教室为培养学生成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现开设机
电、数控、多媒体、旅游管理与服务等15个专业86个教学班4500多名学生。其中幼师专业学生7个教学班,300多名学生。
2、师资配备情况。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52人,其中70%以上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双师型资格教师117人。幼师专业,专业课教师70%以上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3、课程设置。针对幼师专业的特殊性,进行如下设置:
文化课: 语文、数学、政治、英语、计算机等
专业课: 键盘、舞蹈、声乐、视唱、乐理、美术、手工、口语、健康、科学、艺术、语言、社会、幼儿园活动教程、幼儿园管理、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等。为学生在校期间理论方面的储备奠定基础。
4、就业形势及联合办学情况。学校成立了招生安置办公室,专门负责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实习生安置工作。学校办学初注重抓教学质量,把办学目标定在培养实用型、应用型服务人才。并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开发区机关幼儿园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把它们作为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毕业后是从事社区幼教人员、亲子园教师,特教教师、专职兼职幼教培训教师(英语、感统训练等)的最佳师资力量。
通过以上分析,整个开发区迫切需要大量幼师专业人才。而我校的硬件设施、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配备、就业实习等方面都已具备开设幼师专业的条件与水平,开设此专业的条件已成熟,因此申请开设幼师专业。
2012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