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伟大征程中不断书写“中国传奇”

时间:2019-05-14 01:2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日报:伟大征程中不断书写“中国传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日报:伟大征程中不断书写“中国传奇”》。

第一篇:人民日报:伟大征程中不断书写“中国传奇”

历史的意义,常常在回望与对照中更为深刻地显现。

90年前,当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的时候,党员只有50多人,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四分五裂,处在亡国灭种边缘的旧中国。今天,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正引领一个日益繁荣昌盛、民主文明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上奋发前行。

抚今追昔,当国际观察家们将中国共产党视为解读“中国奇迹”的“金钥匙”,当13亿国人以各种方式纪念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90年辉煌岁月,人们发现,一个政党的奋斗历程,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如此深切地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命脉。

1921—1949—1956—1978—2011。经由这些历史节点的标示,90年波澜壮阔的岁月,呈现出清晰的脉络。90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行了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大地上,开创了前无古人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面貌。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和谐,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封闭愚昧到自信开放,从满目疮痍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备受欺凌到重返世界舞台中央„„90年沧桑巨变,中国经历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从最悲惨的境遇走向光明前途的历史转变,一切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是一个绝大的变化,这是自有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以来无可比拟的大变化。”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民族独立和国家现代化的漫漫征途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不论是以“小米加步枪”打败国民党800万军队取得全国政权,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不论是仅用七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还是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经济腾飞;不论是战胜突如其来的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还是办好令世界惊叹的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90年的每一个经典片段,无不见证着中国共产党非凡的政治能力,社会主义中国强大的国家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蓬勃的生命力。“中国崛起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已经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90年艰辛探索,90载风雨辉煌,不管是“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之一”,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经济革命的主角”,中国共产党这90年历史,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0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告别屈辱落后的历史、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顽强奋进的90年;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气风发地走向现代化梦想的90年,是我们党不断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90年。中国共产党

在中国的探索与成就,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丰富着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书写了影响深远的“中国传奇”。

90年的历史演进,无不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历史没有停步,征程仍在继续。(人民日报评论员)

第二篇:人民日报: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http://shaoxing.offcn.com/

2014浙江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人民日报社论: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人民日报社论: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不负13亿人民重托,积极履行神圣使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了。我们对大会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向依法履职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致以崇高敬意!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接力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正以昂扬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处在历史关键节点上,这次大会的议程十分重要,事关改革发展全局。会议期间,代表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依法行使职权,使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决定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总结了五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会议依法选举和决定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组织保证。这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必将进一步鼓舞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胡锦涛同志担任国家主席10年间,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和国际社会普遍赞誉。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行使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和蓬勃的生机活力。

以两会胜利闭幕为标志,新的奋斗征程已经开启。在这次大会上,实现中国梦,道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传承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以13亿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得出一条重要结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

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任务。面向未来,我们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更有力的法制保障;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执行代

http://shaoxing.offcn.com/

表职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要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只有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我们相信,十二届全国人大必将忠诚秉持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贡献。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奋力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本文来源:金华人事考试网

第三篇:领航中国,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

核心提示:2014年,随着***、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人落马,人们看到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体会到了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习近平斩钉截铁地说。对此,新华网评论:向固化的利益藩篱宣战,对党内盘根错节的问题进行梳理。自我批判、自我开刀、自我革命,由此带来的压力、风险和挑战,只有勇敢者才能顶得住、扛得动。

领航中国,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述评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进入实现民族复兴关键阶段的中国,时间尤显匆匆。

短短两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担重任,接力奋斗,大气魄治党治国治军,大手笔运筹国内国际大局,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各领域出现崭新局面。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

今日之中国,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奋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执政理念,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全过程。

“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马年正月初八,黑海之滨的索契,习近平用质朴的话语,回答俄罗斯电视台记者的提问。这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告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庄严宣示。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人民,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支撑点。总书记有句座右铭——

“勿忘人民,甘作奉献;鞠躬尽瘁,奋发有为。” 总书记爱听一首歌——

“我住过不少小山村/到处有我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我养育/风雨中教我做人„„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总书记心中有榜样——

“后来,我当知青、上大学、参军入伍、当干部,我心中一直有焦裕禄同志的形象,见贤思齐,总是把他当作榜样对照自己。”

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习近平特地把兰考作为联系点。

2014年3月和5月,习近平两赴兰考,号召党员、干部以焦裕禄为镜,学习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总书记深沉的为民情怀浸透在日日夜夜的时间里、点点滴滴的行动中。

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黄土高原到太行深处,从南国海岛到西部边陲,从校园乡村到社区军营,总书记念念不忘的始终是人民群众。

一页页工作日志,一张张出行地图,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调研的脚步遍及大江南北。

自古来,顺民心者得民望。

北京四季青敬老院,习近平与老人们的合影摆在很多老人的床头。

一年前,这里的老人们希望能与前来看望他们的总书记合影留念,习近平欣然答应,并细心嘱咐“照片要给每位老人家都送一张”。

平易近人,春风化雨。亿万中国人从总书记身上感受到亲人的气息,感受到温暖的力量。“老梁,给你们带来一份纪念品,祝你们生活幸福。”2014年12月19日,澳门物流工人梁志华家,从孩子上学到大人工作,从家庭收入到住房支出,习近平问得很细很细。

国家最高领导人和百姓的距离有多近,国家的凝聚力就有多强。

2012年11月29日,国家博物馆。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看似不经意,实则深思熟虑,意蕴深远——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面临的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中国。

执政中国,当务之急就是凝聚共识。

“凝聚共识最重要的就是要找最大公约数。”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孙业礼说,“中国梦就是这个最大公约数。”

猛药去疴,从严治党;勇涉险滩,深化改革;密织法网,完善法治„„

站在两年节点上回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上以非凡勇气、坚定决心、不懈努力,指向一个清晰的理念和伟大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民族复兴的时代旋律,激起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共鸣;中国梦这个大梦想,点燃了每个个体的梦想——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中国梦引领中国进入放飞梦想的时代,催生出13亿人梦想的“核聚变”——

从上学就业到住房就医,尊严的保证、事业的成功、价值的实现„„两年来,亿万鲜活生动的梦想,使得当今中国充满激情,充满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每个人实现梦想的努力,汇聚成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梦构建起与世界合作共赢的新平台——

2014年岁末,一本以9种文字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行销全球,引起强烈反响。“我从中领略到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上的冷静思维和远见卓识。”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评价。“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2015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再次强烈宣示。

把人民放在心中,用梦想凝聚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执政理念,正焕发出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总体思路日渐清晰

“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执政两周年之际,总书记用“四个全面”,勾勒出了一幅治国理政方略图。两年多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接力棒时,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也是要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总书记用“没有„„就没有”句式,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与瓶颈。

两年多来,从制定“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政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到继续向贫困宣战、向污染宣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注重问题导向,把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着力点,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决定性阶段,关键还是要靠改革这个强大动力;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亟待全面深化。在职公务员数量约为700万,126万个各类事业单位在职人员3000多万„„

2014年末,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对国务院相关报告的审议中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改革箭在弦上,养老保险“双轨制”有望逐步破除。

这只是一个缩影。

从当选总书记后首次离京便到广东释放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道路的强烈信号,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从一次次专项小组会议到一次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两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攻坚克难,稳步推进各领域改革。——积极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从先后取消和下放超过700项行政审批事项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施行,从民营资本进军银行业到国企改革启动试点,从财税体制改革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系列改革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提升了经济内生动力。

——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全国政协坚持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推进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一系列改革举措,进一步发展了人民民主,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为民族复兴铸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积极推进国有文化企业并购重组,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联动机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一系列改革举措,使文化领域呈现出新的气象。

——为使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一系列改革举措,促进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从时间表倒排最急迫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

改革元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又稳妥审慎、三思后行,全面深化改革的336项举措逐项推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

推进公车改革、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改革方案真刀真枪推进了,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的重大改革举措推出了,一场深刻变革正在中华大地孕育迸发。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2014年深秋,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北京。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鲜明标签写进了历史坐标中,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制度保障。

从“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到“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从“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到“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180多项重大举措向世人展示了党中央认认真真讲法治、扎扎实实抓法治的决心和魄力。

刘汉刘维特大涉黑案法槌落定,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商业贿赂案开出巨额罚单,上海、广东等六省市司法体制改革先行试点渐次推开,首次修改行政诉讼法、进一步拓宽“民告官”法律渠道„„回首2014年,法治的足音铿锵有力。

法国《欧洲时报》评价,“依法治国”将成为当今中国的主流趋势,具有深刻的改革气魄。“姊妹篇”,总书记用这样的比喻形容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二者之间的关系。

“这二者可以概括为‘一破一立’。”在孙业礼看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是一整套顶层设计方案,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

一张是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一张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两张路线图相互交织、交相呼应,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吻合一致,在一个时间轴上徐徐展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大而根本的保证是什么?“全面从严治党”!总书记鲜明回答。“当时就让我看到了希望。”回想起一年多前西柏坡九月会议旧址里总书记“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这句话,西柏坡村老党员闫青海记忆犹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

从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到用人不唯票、不唯分、不唯GDP、不唯年龄„„

两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无死角、全覆盖、不放松,世界上最大执政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习近平执政两周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岁末,新华网发展论坛上,网民纷纷就此留言——

“站得高,看得远,想得透,抓得准,有战略思维”;

“七百个日夜,新常态治国,八规治贪腐,十八般用全”„„ 知难而进,蹄疾步稳。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彰显了中国的大战略、大布局、大手笔。”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信从容、务实担当,彰显出坚定而鲜明的执政风格

“他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在中国拥有这样的影响力,这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访华20多天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一个商业圆桌会议上,这样评价自己眼中的习近平。而在习近平看来,“两年时间可不短”。在同奥巴马瀛台会面时,他用轻松的话语,传递出只争朝夕的使命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

正是用这两年时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开新局、树新风,将中国的影响力推向世界;

正是用这两年时间,崇尚实干、埋头苦干,中国领导人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解答着时代赋予的全新命题。

出访11次、到访31国,同100多位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举行会谈会见,在国内考察20多次、足迹遍布20多个省区市、特别行政区和高等院校、部委„„履职两年多来,习近平的脚步从未停歇。

境外媒体评价说,执政的历程类似长跑,但习近平却是以短跑速度开局。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催动着一股激荡奔涌的执政新风席卷神州大地,鲜明的执政风格日益彰显。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求真务实的执政风格改变着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向世界展现出一个复兴大国的蓬勃气象——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宏伟的蓝图,没有落实都只能是纸上谈兵。从治理“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一张贺卡、一盒月饼背后的奢靡之风,一件件小事有始有终,以徙木立信之效让人们看到了中央真抓实干、刚性执行的信心和决心。

身先士卒,以上率下。攻坚克难的路上,需要坚强指挥、上下同欲。

从坚持两年不松懈的八项规定,到开展两轮、收尾不收场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次次动真格、做实事,展现出中央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能力和魄力。

“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

正是本着这样一种“钉钉子”精神,两年多来,中央领导集体言必信,行必果,招招指要害,件件有落实。

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雷霆万钧的背后是一种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敢于担当的勇者之风——

2014年,不断深入的反腐败斗争震撼人心。随着***、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人落马,人们看到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体会到了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

“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习近平斩钉截铁地说。向固化的利益藩篱宣战,对党内盘根错节的问题进行梳理。自我批判、自我开刀、自我革命,由此带来的压力、风险和挑战,只有勇敢者才能顶得住、扛得动。“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信念坚定、从容不迫,战略定力的背后彰显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有底气、有自信的精神状态——

回忆起两年多前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那段振奋人心的讲话,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黄振春至今依旧激动不已。

“总书记连说了3个‘一定能实现’,当他最后说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时,语气平和,但充满自信,话音一落现场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这是引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诗。上任伊始,“自信”就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最鲜明的精神特质。

这份自信,体现在坚持走中国道路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这份自信,体现在面对经济新常态的从容淡定:“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这份自信,体现在应对外部挑战时的战略定力:“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治大国如烹小鲜。自信是一种行事风格,更成为一种执政境界。

“务实、担当、自信,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风格鲜明地体现在治国理政的行动上,体现在其所从事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和外交、党的建设等所有活动领域。”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韩庆祥说。

“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航船正在破浪前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成就斐然,回应了群众期待,赢得了世界赞赏,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中国经济以拔得头筹之势进入2015年,并很可能长时间执此牛耳„„中国回到了它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里所占据的地位。”

美国《名利场》杂志2015年1月号刊登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的文章《中国世纪》。

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两年回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殚精竭虑、励精图治,交出了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

一曲曲恢弘的“改革乐章”奏响新篇——

新设立市场主体出现“井喷式”增长,经济结构更优化、动力更充沛,展现出良好的韧性、充足的潜力、较大的回旋空间„„改革正冲开一切阻碍发展、束缚活力的藩篱,让一切财富的源泉涌流,让一切创新的能力迸发。

两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平稳发展态势,货物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一,经济总量在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的基础上持续稳步增长,每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相当于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

一阵阵久违的“清新之风”横扫积弊——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十名省部级以上腐败分子被查处,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结案数量、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人数等,均达到纪委恢复组建以来最高值;约10万人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到处理,700多起典型案件被通报曝光„„兑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打虎无禁区、拍蝇无死角”的承诺。

历时一年多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解决了一些多年想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一幅幅亮丽的“民生画卷”徐徐展开—— 国民个人财富和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十连涨”,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农”与“非农”界限逐渐打破,“一考定终身”宿弊正在革除,“单独两孩”政策全面落地„„

中国梦正化为百姓身边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就业梦”“上学梦”“住房梦”“宜居梦”“医保梦”“小康梦”,果实累累,触手可及。

一股股强大的“正能量”喷薄而出—— 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最美志愿者”“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先进事迹,举行“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大力推动县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每月发布“中国好人榜”„„坚持从小抓起,从活动切入,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让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强起来。

从国家领导人亲自倡导优秀传统文化,到设立国家宪法日、公祭日;从“最美中国人”群体不断涌现,到“道德失范”现象初步遏制,中国社会洋溢着一派昂扬向上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向心力。一串串精彩的“外交舞步”闪亮国际舞台—— 建设“一带一路”,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倡议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实质性结束同韩国、澳大利亚两大经济体的自由贸易谈判,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

短短两年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积极作为,更多地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智慧,引领国际合作方向。俄罗斯《独立报》感叹:“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一位新的地缘政治大师。”

一道道坚固的“铜墙铁壁”巍然屹立——

从远海大洋的立体攻防到塞外草原的实兵对抗,从兵种部队跨区基地化训练到跨国联合军演,两年来,通过组织各类演习演训,全军实战化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

作风建设铸就军魂。2014年10月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正推动一支听党指挥、讲政治的军队再上历史新台阶。

巴西国际问题专家罗尼·林斯指出,中国共产党正以一种循序渐进但坚定有力的方式打造中国腾飞的基础,用一个个必要的具体措施去实现中国梦。

站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两年的历史节点上,人们对未来中国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过去访贫问苦,看看,走走形式。现在不分节不节的,说来就来。”讲起一年来当地干部作风的变化,河南兰考县东老君营村村民赵振文说,“裤腿卷起来了,身上土气重了,焦书记当年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展望未来,一个正风肃纪、涤陈布新的中国,必将更好地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圆梦图强的最大信心。

不久前,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一纸无罪判决书,还了呼格吉勒图以清白,更给为儿子洗冤奔走18年的父母以欣慰。

展望未来,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中国,必将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埃博拉疫情爆发后,中国第一时间向非洲兄弟伸出援手,派出了上千名医疗人员,提供了总计7.5亿元的援助。几内亚比绍公共卫生部长瓦伦蒂娜·门德斯说,中国政府及时驰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非洲大地”。

展望未来,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必将更好地与世界携手同行、互利共赢。“中国回来了。”

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11月底刊载《中国得分》一文感叹:“几十年来,都没有出现另外一个大国这么有能力,这么自信了。”

是的,这个曾经无比强大的古老国家,正不可阻挡地行进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开创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

第四篇:人民日报社论: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人民日报社论: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不负13亿人民重托,积极履行神圣使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了。我们对大会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向依法履职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致以崇高敬意!

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接力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正以昂扬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处在历史关键节点上,这次大会的议程十分重要,事关改革发展全局。会议期间,代表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依法行使职权,使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决定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总结了五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会议依法选举和决定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组织保证。这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必将进一步鼓舞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胡锦涛同志担任国家主席10年间,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和国际社会普遍赞誉。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行使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和蓬勃的生机活力。

以两会胜利闭幕为标志,新的奋斗征程已经开启。在这次大会上,实现中国梦,道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传承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以13亿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得出一条重要结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

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任务。面向未来,我们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更有力的法制保障;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要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

力。只有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我们相信,十二届全国人大必将忠诚秉持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贡献。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奋力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为了实现国强民富的梦想,他在长期政治生涯中深入思考、反复实践,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一系列论述和主张:

——在经济建设上,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但不鼓励盲目的、蛮干式的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而不能搞拼资源的发展、竭泽而渔的发展、砖头搬来搬去的空头发展;

——在政治建设上,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理念,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执政;

——在文化建设上,要重视人才培养,注重培养民族精神,特别是弘扬“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国歌精神;

——在社会建设上,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强化通过辛勤劳动来创造幸福生活的观念,齐心协力建设和谐社会;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人类永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扎实开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习近平最后指出,实现伟大目标需要坚忍不拔的努力。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共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始终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不断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更大的胜利,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改革开放中不断奋进的中国工会

改革开放中不断奋进的中国工会

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这场伟大变革重塑了中国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社会结构,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我国亿万职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以主人翁的精神面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工会的发展和工会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巨大动力,工会组织不仅是改革开放事业的主要推动力量,其自身也在推进这一伟大事业发展中不断壮大,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会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会的历史性转变、从封闭条件下的工会向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工会的转变,中国工会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进一步焕发。

一、适应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会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会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工会事业始终与党的事业和党的历史方位紧密相连。30年来,中国工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党中央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走什么样的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什么样的工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继承优良传统,致力改革创新,在旗帜鲜明支持改革开放,全力以赴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协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权益,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坚持以理论创新带动工会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工会发展道路。工会组织的性质更加明确,职能更加鲜明,思路更加清晰,体系更加完整,地位更加重要,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过程中,工会工作在领域、对象等方面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从工作领域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工会工作领域不断扩大,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延伸,从城镇向农村发展,从各种经济组织向社会组织推进,从公有制单位向非公有制单位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扩展。从工作对象来看,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过去主要以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为主,发展到既包括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又包括乡镇企业职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新兴产业职工和农民工,由过去的主要以产业工人为主,发展到包括产业工人、其他工人、知识分子、经营管理者、国家公务员等在内的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从组织体制看,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以高科技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企业集团大量出现;乡镇经济迅速发展,一些街道、社区集中了大量职工,有的农业村成为工业村,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不断出现,对创新工会组织体制、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提出了新要求。从所有制结构来看,混合所有制大量出现,私营经济、外资经济迅速发展,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更多地放到非公有制经济上。从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多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会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迫切要求工会调整其职能和工作思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30年来,中国工会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在继承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工会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1978年10月召开的中国工会九大,提出了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基本方针,强调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教育吸引广大职工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积极参加企业管理,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努力提高劳动效率,并在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职工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邓小平同志在工会九大致词中鲜明提出,工会必须教育动员职工为“四化”作贡献,要为工人说话办事,为工人的民主权利而奋斗。1983年工会十大明确了“关心全局,投入中心,发扬特色”的指导思想,要求坚定不移地支持改革,把推动改革、发展生产力和维护职工利益统一起来,把调动和发挥职工积极性作为工会工作的着力点。1988年10月召开的中国工会十一大通过了《工会改革的基本设想》,提出了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的新时期工会的社会职能,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改革全局,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维护职工具体利益结合起来,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实现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团结教育广大职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工作方针。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为工会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发表重要讲话,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方向的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工会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199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工会十二大,概括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的九条基本经验,强调要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充分发挥民主渠道和社会调节作用。1994年12月召开的全总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抓住贯彻实施《劳动法》的有利时机,提出了新时期工会工作总体思路,强调要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通过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和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党和政府提出的各项任务。各级工会积极引导广大职工理解和支持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正确对待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调整,珍惜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和统一;推进国企改革,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和再就业工程,协助党和政府妥善解决下岗职工的生活问题,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实行“抓大放小”、主辅分离,部分职工失去工作岗位,下岗职工数量剧增,一些工会基层组织被撤并,大量工会会员流失,劳动关系矛盾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任务艰巨。面对这些情况,1999年12月召开的全总十三届二次执委会议,强调要更好地履行工会的维护职能,提出了实现工会工作“五突破一加强”的基本要求。2000年12月召开的全总十三届三次执委会议,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最大限度”工作目标,即要努力实现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2002年1月召开的全总十三届四次执委会议,进一步提出一手抓调整劳动关系机制建设,一手抓为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群体办实事。这一时期,全总提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是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主要手段,各级工会加大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的力度,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2003年9月召开的中国工会十四大,深刻总结了中国工会80年的历史经验,归纳提炼了反映工会工作特点和规律的八条主要经验,明确了要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大力帮扶的全过程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思路。工会十四大以来,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面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工会运动发展变化给工会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工会立足工会历史方位的变化,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深入探索和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确立“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会工作方针,树立和落实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工会维权观,明确“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级工会广泛开展 “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创建“工人先锋号”、“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参与《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涉及职工和工会的法律法规制定,初步形成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夯实了维权工作的法律基础,推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普遍建立和工会与同级政府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完善,抓住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职代会三个关键环节,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基层协调劳动关系机制进一步完善,到2008年6月,全国签订集体合同109.1万份,覆盖单位183.35万个,覆盖职工数达到1.43亿人。健全困难职工帮扶体系,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在推进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年中全国各级工会共筹集送温暖资金161.7亿元,走访慰问了64.3万家(次)困难企业和3191.8万户(次)困难职工家庭,实现了对困难职工走访慰问全覆盖。大力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全国所有地级市和92%的县(市)建立了帮扶中心,5年中共计筹集帮扶资金42亿元,帮扶职工2090万人次,广泛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帮助大量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解决了上学难问题。工会帮扶工作领域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成效更加显著,社会影响更加扩大,成为党和政府关心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的窗口。

改革开放30年来工会工作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组织的重要社会力量。

二、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起来,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工会组织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我国工人阶级在社会劳动人口的比重大大提高,职工队伍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只有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起来,才能保持工人阶级的团结统一,才能切实维护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和职工的具体利益。30年来,中国工会积极适应职工队伍的深刻变化,大力推进工会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在应对挑战中发展壮大,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一)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和职工队伍发展壮大的新情况,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迅速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职工队伍迅速发展壮大。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246619亿元,跃居世界第四位;城镇化率提高到44.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9亿人,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达4.55亿人,比1978年增加3.4亿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59.2%。根据全总有关部门统计,全国职工总数从1978年的9449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2.7亿多人。职工队伍的迅速发展壮大,对工会组建工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经过30年各级工会的不懈努力,工会基层组织、会员数量、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有了很大提高。

1978年中国工会九大前后,工会组织从十年**中开始恢复重建,九大召开时全国工会会员有5000多万,职工入会率约50%。从1978年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前,工会组织随着我国职工队伍特别是国有单位职工队伍的壮大而持续稳定发展。到1992年,全国基层工会组织数增加到58.9万个,工会会员持续增加到1.03亿人,职工入会率达69.8%。

1992年以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和国有企业大规模重组、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影响,工会组织受到严重冲击。到1999年,全国工会基层组织数由58.9万下降到50.9万个,工会会员数从1.03亿人减少到0.87亿人。为了应对挑战,全总于1998年提出“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要求,在加强国有改制企业工会重建和整顿的同时,积极推进新建企业工会组建。经过各级工会的艰苦努力,到2002年底,全国基层工会数从1999年底的50.9万个增加到93.1万个,覆盖法人单位171.3万个,全国工会会员数从0.87亿人增加到1.34亿人。

2003年10月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的5年,工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工会组建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突破。2004年12月全总十四届二次执委会议确立了“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并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各级工会坚持“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大力加强工会组建工作,推动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大幅度提高。到2008年9月,全国基层工会数增加到172.5万个,覆盖法人单位368.2万个,全国工会会员增加到2.12亿人,比1978年翻了两番,职工入会率明显提高,2008年达到73.7%,比1981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中华全国总工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会组织。

(二)适应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情况,实现了工会组建领域由国有企业向非公有制经济的拓展。

改革开放初期,工会工作的领域完全集中在公有制经济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1981年,全国6844万工会会员中,国有经济单位的会员5802.7万,占84.3%;全国41.1万个基层工会组织中,国有经济单位有34.6万个,占84.2%。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国有企业数量大大减少,职工队伍数量急剧下降。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职工队伍迅速扩大。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2007年全国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内实有经济主体户数3292.84万户,从业人员12236.5万人。

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职工队伍迅速向非公有制企业集中的新情况,各级工会一方面高度重视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工会组织重建、整顿和加强;另一方面,集中力量抓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的新途径、新方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到2008年9月,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发展到104.6万个,工会会员达到1.15亿人,分别是国有企业工会组织数和会员数的11.8倍和3.7倍,是1997年的33.3倍和15.6倍,实现了工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向非公有制企业的转移。

(三)适应经济社会变迁和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变化,实现了工会组建对象从体制内职工向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职工的覆盖。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从最早的乡镇企业发展到目前覆盖各地区、各产业、各企业乃至机关、事业单位,全国农民工总数已达2亿人左右,其中属于“职工”范畴的约1.3亿人,已经占据我国职工队伍的半壁江山。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职工队伍结构变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党和政府对农民工高度重视,各级工会大力加强农民工工作。工会十四大明确指出:进城务工人员是工人阶级队伍的新成员,工会要把他们广泛组织起来,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明确了工会维护农民工参加和组织工会权利的职责,把吸收农民工入会作为工会组建工作的重点。各级工会在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组建模式、组建方式和会员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最广泛地组织和吸引农民工加入工会,到2008年,全国2.12亿工会会员中,农民工会员已经达到7216万人。

(四)适应外资企业大量增加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新要求,实现了在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组建工会的突破。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总开始在“三资”企业组建工会。到1999年,全国外资企业工会5906家,工会会员129.3万人。从2000年起,全总开展外商投资企业三年集中建会活动,到2002年全国外资企业工会达11633家,工会会员274.5万人,职工入会率58.1%。工会十四大之后,全总以推动沃尔玛在华企业建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6年3月,全总召开了全国工会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座谈会。2006年7月29日,沃尔玛晋江店工会率先宣告成立,取得了重大突破。2007年以来,各级工会实施推进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在华企业集中建会行动,坚持把职工作为建会的主体,加大宣传职工、组织职工的力度,带动了戴尔、柯达、麦当劳等一大批跨国公司建立工会组织,扩大了中国工会在国际工运舞台上的影响,彰显了中国工会的强大力量。

(五)适应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推动了地方“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健全和工会组织网络向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延伸。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区域经济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向乡镇延伸,在许多乡镇和工业园区,集聚了大量的企业和职工。对此,全总及时提出了工会组织领导体制要向下延伸的要求,各地工会积极探索和完善以乡镇(街道)工会为龙头,村(社区)、各类经济区工会为中间层,企业工会为基础的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一些地方还开展了建立乡镇(街道)总工会的试点工作。截至2007年底,全国41040个乡镇(街道),已建立工会组织的达40150个,占97.8%,2010多家乡镇(街道)建立了总工会,乡镇(街道)工会的组织形式、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瓶颈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80%的村、社区建立了工会组织,乡镇(街道)工会—村(居)工会—企业工会的“小三级”组织网络基本形成,初步实现工会组织从城市向乡镇、社区和农村的延伸和拓展,有效地提高了工会工作的覆盖面。

三、坚持以理论创新带动工会体制和工作创新,推动了工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工会工作领域更加广阔,对象更加复杂,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样,工会工作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迫切要求工会在理论、体制和工作等方面进行创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工会立足国情会情,坚持自身特色,顺应时代发展,坚持以理论创新带动体制和工作创新,推动了工会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工会理论创新取得新成果。

理论创新是工作创新的前提和基础。30年来,各级工会在党的领导下,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进行思考和研究,不断深化对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展规律、工人阶级队伍发展规律、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新概括,明确新思路,提出新举措,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工会工作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关系问题上,强调工会工作是全局工作的一部分,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自觉地把工会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认识和把握,服从服务于全局。在推动贯彻党的依靠工人阶级方针问题上,提出保障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基点,是发挥他们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本途径,保证他们行使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要求,要在政治保证、制度落实、素质提高、权益维护等方面充分体现。在如何正确看待工人阶级队伍自身发展变化这一理论问题上,强调在新世纪新阶段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一个包括产业工人、其他工人、知识分子、管理干部在内的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工会的职能问题上,强调要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的维护是两个维护的统一,即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既要维护职工具体的经济利益,又要维护职工当家做主的民主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需求;通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护、调动和发挥职工积极性,并把这种积极性引导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上来。

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各级工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理论探索,强化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

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工人阶级的团结和工会组织的统一,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会对外交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确立了“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会工作方针。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为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确定了重点、明确了要求。确立了工会维权观。强调中国工会必须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做到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把维护职工权益贯穿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大力帮扶的全过程,进一步明确了坚持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相统一的维权原则,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的维权宗旨,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维权方法,党政主导、工会运作的社会化维权格局,从而破解了新形势下工会“维护什么、怎样维护”的重大问题。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目标。强调要正确认识我国劳动关系非对抗性的特点,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推动劳动关系双方的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建立和发展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提出了“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要求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实现职工利益的前提,把维护职工权益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基础,把企业工会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团结职工群众”相统一的职工之家。

(二)工会体制创新取得新成效。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用工方式发生深刻变化,非公有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率偏低、维权机制不健全、制度建设不规范、活动经费缺乏保障等问题逐渐突出出来。针对这些问题,各级工会延伸组织网络,健全五级工会组织体系,探索和实行代表制与联合制,实行上级工会代表并服务下级或基层工会,组建区域性行业工会或地方工会联合会,有效增强了私营企业工会的活力。面对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点,各级工会在组建工作上积极探索,改变单纯做经营者工作的方式,启发职工自觉主动入会,创新了楼宇工会、项目工会、市场工会、社区工会、网格化管理、劳务输出地入会、劳动力市场入会等形式,方便职工入会。探索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工会,面对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县级工会无力直接指导众多基层工会工作的新情况,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社区和工业园区工会,完善乡镇(街道)工会—村(社区)工会—基层工会“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体系。面对基层工会干部不足、兼职多、活力不足等问题,创新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建设工会组织员、协理员队伍,向社会招聘工会组织员、指导员、协理员及工会志愿者,目前全国有23123名工会工作者活跃在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第一线。面对部分工会干部在开展维权工作时有后顾之忧的实际,建立健全工会干部保护机制,实行会务公开,强化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向非公企业选派工会主席候选人,基层工会主席直接选举,推进工会干部职业化、社会化等,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三)工会工作创新取得新成绩。

工会工作创新是工会理论、体制创新的具体化。职工的就业方式、权益实现以及生活方式、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对工会改进工作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对工会更好地发挥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提出了新课题。

30年来,各级工会按照工会组织群众化和民主化的要求,实行工作重心下移,把职工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密切联系职工,充分发扬民主,坚持依靠职工办工会,努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机关化、行政化倾向,把工作重点真正放到基层,放到为职工服务上来,在工作创新上进行了不少大胆的尝试,取得了突出成效。在组织动员职工方面,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在服务职工方面,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展送温暖活动、“金秋助学”和建设职工书屋等,发展了工会工作品牌。在扩大工会工作影响方面,重视工会宣传策划工作,积极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作用,进一步扩大了工会影响。在激发工会基层组织活力方面,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双爱双评、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等活动,努力激发基层活力,活跃基层工作,基层工会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在规范基层工会方面,制定和实施《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坚持工会组建与作用发挥并重,边组建、边规范、边发挥作用,加强企业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及时整顿和理顺那些组建不规范、会员流失严重、作用发挥不明显,甚至是有名无实的“空壳”工会,逐步推进工会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实现了组建工会工作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在推进工会工作社会化方面,努力构建社会化维权工作格局,适应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把加强维权机制建设作为工会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把工会工作纳入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总体格局中。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围绕党委、政府和广大职工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从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要求出发,着眼于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等环节,推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创造了社会化维权、双向维权、城际工会维权联动机制等新鲜经验,形成了社会化维权格局。

四、顺应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扩大对外交往,实现了从封闭条件下的工会向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工会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工会的对外交往领域主要局限在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工会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工会,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会和国际工会组织没有建立实质性的交流关系。中国工会九大以后,中国工会国际交往逐步恢复。30年来,中国工会主动适应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坚持独立自主、广泛联系的方针,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积极扩大对外交往,发展同各国及国际工会组织的交流。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加强了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与印度、朝鲜、巴基斯坦等国工会交流密切,加深与埃及、南非、加纳等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通过协助培训干部、举办讨论会、给予物质援助等形式支持非洲国家加强工会建设。普遍建立与发展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会的关系,与日本工会的关系取得新发展,与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等西欧国家工会建立了友好关系,与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工会关系加强,密切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工会的交流,恢复同苏联以及民主德国、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工会的关系,积极参加和推动工会的多边国际活动,恢复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推进技术合作,增加同三大国际工会组织的接触,工会对外交流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局势发生剧烈变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国际工运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工会遵循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继续发展同各国工会特别是周边国家工会的友好关系,并提出建立国际工运新秩序的主张,在克服困难中前进,取得了新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形势下,中国工会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积极调整对外工作方针和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地开展对外交往,广泛促进交流、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双边和多边活动,更好地树立了中国工会的国际形象,扩大了工会的国际影响。目前,中国工会已经与世界上155个国家的402个工会组织建立了交流交往关系,国际影响显著提高,工会国际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30年来,中国工会不断调整工会对外工作思路,加强对外交流交往与合作。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加强对话和接触,增强相互之间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理念,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树立起中国工会公正、民主、合作、进步的形象;坚持独立、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广泛发展同各国工会的友好关系,增进与各国人民、各国工会和工人的友谊,共同推动国际工运的健康发展。

30年来,中国工会坚持工会外事工作服从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和工会全局工作,为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工会整体工作的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力促进中国对外经贸、科技、文化、人员交流,同世界各国工会以及国际性、区域性工会组织广泛建立联系,不断加强双边和多边交流,树立起中国工会开放务实、与时俱进的崭新形象。2007年中国工会出访团数、出访人数、接访团数、接访人数均比1978年有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加强与港澳台工会和劳动界交流合作,举办海峡两岸劳动关系论坛,为维护香港和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贡献了力量。配合国家总体外交,积极做未建交国工会的工作,向部分未建交国工会提供物资援助,取得积极成效。坚持以我为主,打造工会对外交往的有效平台,扩大对外交往,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工会对外交往格局。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有效地宣传了中国工会构建民主和谐的国际工会关系的主张。通过举办发展中国家工会领导人研讨班等方式,扩大了与发展中国家工会的交流与合作。与大国工会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实质性工会业务交流不断扩大,增进了西方工会人士对中国国情和中国工会的了解,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

30年来,中国工会坚持自己的特色,认真学习借鉴外国工会工作的有益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内涵。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各级工会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既学习和借鉴外国工会的有益经验,又不照搬照抄外国工会的发展模式,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为了充分发挥工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各级工会认真学习借鉴市场经济国家工会在制定和完善劳动立法、建立三方协商机制和集体谈判机制、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组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吸收和创新,对于建立和谐稳定、互利双赢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改善广大职工的劳动和工作条件、促进实现体面劳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中国工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拓创新的30年,是工会服务大局成绩显著、社会作用更加突出的30年,是工会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工会组织凝聚力逐步增强的30年,是工会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能力不断提升的30年,是中国工会对外交流日益活跃、国际影响显著提高的30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工会必将高举旗帜、坚定信心,与时俱进、锐意创新,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在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下载人民日报:伟大征程中不断书写“中国传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日报:伟大征程中不断书写“中国传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直销业要在开启中国梦征程中奋勇前进

    在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春光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第十二届第一次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我们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以两会胜利闭幕为标志,新的奋......

    伟大中国梦 豪迈中建情

    伟大中国梦 豪迈中建情 上个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发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10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完成了民族独立的艰巨任务之后,正昂首阔步在建......

    人民日报3月18日社论: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推荐5篇)

    人民日报3月18日社论: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热烈祝贺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不负13亿人民重托,积极履行神圣使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

    生命线在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中闪耀题库(五篇模版)

    金秋时节,寻根古田。我们从哪里来,更加清晰;我们向哪里去,更加明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主席深刻指出:“政治工作永远是我军的生命线。” 从南昌起义的硝烟枪声中走来,从井冈山......

    不断超越自我的英雄传奇-- --浅谈《西游记》中孙悟空人物形象(写写帮推荐)

    2009届自学考试毕业生毕业论文 不断超越自我的英雄传奇 ----浅谈《西游记》中孙悟空人物形象 学生姓名: 吴茂贤 考 号: 030207100367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周志雄 日......

    感动中国观后感平凡中的伟大(范文)

    平凡中的伟大 ———《感动中国》观后感 在这个忙碌浮躁的社会中,在这个物欲主宰的时代里,当人们都在感慨人情渐淡、温情转冷之时,有的人却正在悄无声息地,为改变这种现状而不......

    现代诗歌中的“理想中国”书写与想象

    现代诗歌中的“理想中国”书写与想象 1908年,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写道:“递文事式微,则种人之运命亦尽,群生辍响,荣华收光。” 面对腐朽衰残之中国,鲁迅呼唤恶魔一样的摩罗诗人......

    直销业要在开启中国梦征程中奋勇前进(共5篇)

    在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春光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第十二届第一次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我们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 以两会胜利闭幕为标志,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