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泉州模式与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的崛起与泉州模式的形成
郭宝琛 许振煌 黄春辉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是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侨乡,历史上曾是“海上丝路”起点、有过“梯航万国商贾云集”的辉煌时期,但是明王朝以后,随着历史的延伸,泉州逐步走向衰落。直至解放前夕,早已辉煌不再。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由于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投资少,没有大工业,加上人多耕地少,经济总量小,发展缓慢,基础十分薄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一直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泉州市才获得勃勃生机和活力,特别是1985年以来,国务院、省政府多次赋予泉州市多方面先行试验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使泉州蕴藏的多种发展潜能不断得以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20年来,泉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弘扬“爱拼才会赢”的勇于创新精神,闯出一条“以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使泉州成为成功实践邓小平理论、经济发展最快、最具实力和活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快速发展的地区之一。
(一)20年泉州经济的腾飞,得益于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壮大发展。20年间,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泉州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最强音。1997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1232亿元,占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的1/3;改革开放的20年中,平均年递增40%,其中“八五”期间年递增达70.9%。乡镇企业工业产值988亿元,占全省乡镇企业工业产值的38.49%,占全市的工业总产值的91%。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277亿元,占全省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的43.69%。乡镇企业年营业收入1111.43亿元,缴纳税金21.24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7.84%。乡镇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泉州经济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国民经济连年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经济总量和主要经济指标全省前列。国民生产总值在1992年比1980年实现翻两番,1993年再翻一番后,1996年又实现了第四个翻番,从1993年在全省率先突破200亿元大关起,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列,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4。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536.82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1978年增长31.03倍,年均增长20%;工农业总产值943.78亿元,比1978年增长39.86倍,年均增长21.56%。
乡镇企业的发展之路,就是泉州经济的发展之路,乡镇企业的发展反映了泉州模式的内涵和特征。从发展阶段看,泉州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79-1985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泉州市的晋江、石狮等沿海平原地区在80年代初期就充分发挥侨乡的优势,在全省率先摆脱单一公有制和“三就地”(就地办厂、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禁锢,多形式、多层次、多成份地创办乡镇企业,特别是利用“三闲”(闲资、闲房、闲人),以群众集资合股的新型的合作经济形式创办企业,承接“三来一补”业务;企业按照“市场--技术--原料”的程序进行生产和经营,较早地走上市场经济的轨道。从而,闯出了一条在全国独具特色的发展乡镇企业路子,到1985年底,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16.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80年增长近4倍。
2、扩充阶段(1986-1990年)。沿海县(市、区)乡镇企业步入外向型发展轨道,乡镇企业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0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46.7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85年增长1.82倍,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0.08%;累计创办乡镇“三资”企业581家。
3、快速发展、壮大提高和增强实力阶段(1991-1995年)。进入90年代,泉州市乡镇企业基本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蓄势待发。特别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后,乡镇企业发展出现了空前的好势头,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和企业迅速增多。1992年和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工业产值、出口崐交货值连续两年实现翻番。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比1990年增长13.5倍,年均递增70.8%。1990年组建全省乡镇企业第一家集团公司--由57家企业组成的石狮新湖工贸集团公司之后,乡镇企业集团迅速发展,至1995年底,全市乡镇企业集团已有82家。4、大跨越阶段(1996年以来)。至1997年,纳入统计的乡镇企业97674家,乡镇企业职工143.8万人。主要行业有服装、针纺织、制鞋及皮革制品、建筑陶瓷、石板材、工艺雕塑(石雕、瓷雕、木雕、竹藤编织)、食品、日用工业品、玩具、汽配、水暖与消防器材、电子、机械、冶炼、化工、水泥、建筑施工以及交通运输、商贸、旅游等近30个行业,产品达5000种之多。
20年来,乡镇企业总量的迅速增加,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对我市经济发展和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由单一的自然经济逐步向多元化商品经济的方向转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农民不仅难以涉足乡村工业,而且不得从事建筑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等其他非农产业的经营活动,因此,长期存在自给自足的单一农业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 业的发展,获得了“一业兴、百业旺”的显著成效,缓解了泉州长期以来耕地不足,劳力过剩,国家投入有限的矛盾。农村进一步改变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经营结构,形成了农工商综合经济的新格局,第一产业由1978年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8.59%下降到1997年的9.94%,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由61.41%上升到90.06%。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批劳动力从土地转移出来,目前,全市乡镇企业就业人数达144万人,占当年劳动力总数的40%。众多的侨眷属也从过去“靠侨吃侨,快乐逍遥”的消费者,变为“进厂务工,自食其力”的生产者或经营者。这种植根于农村的乡镇企业,可以使农户在承包经营耕地的同时,腾出部分富余劳力从事非农产业,实现“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做工兼务农”。转移出一支有较高素质的二、三产业大军,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促进了农民生活从低水平温饱向小康方向迈进。
改革开放前,由于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发展速度很慢,因此,农民的收入水平还很低,1978年,农民从集体中分配的收入人均不足50元。乡镇企业发展起来后,家家户户有人进厂做工,每年从乡镇企业中获得可观的工资收入,农民的生活逐步向小康方向迈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强了泉州经济综合实力,有力地支持了泉州市委、市政府“翻两番、奔小康、建新村”的战略决策的实施。至1997年,全市涌现出工农业总产值超40亿元乡镇3个、30-40亿元乡镇1个、20-30亿元乡镇20个、5-20亿元乡镇60个,超亿元的村220个,其中超6亿元村1个、5-6亿元2个;乡镇企业总产值连续5年保持全省第一,1997年达1232.4亿元;全市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县级财政自1990年晋江市率先跨越财政收入亿元大关后,到1995年全市8个县(区、市)财政收入全部超亿元,其中晋江市财政收入实现超5亿元,1997年全市财政收入达36.72亿元,比1978年增长45.48倍,年均增长22.39%。全市乡镇财政收入平均达520万元,村财收入平均达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75元增至1997年的3700元,比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2.81%和77.03%。1996年,全市36个市定贫困乡(镇)提前一年消除绝对贫困,全部摘掉贫困帽子。省定贫困县安溪也于1997年通过省验收摘掉了帽子。1997年底,原市定36个贫困乡镇有32个乡镇及495个村基本达到小康综合指标,占原贫困乡镇和行政村总数的88.9%和90.2%。1996年,泉州市成为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小康的地级市。
三、促进农业从单一粮食生产和粗放经营向多种经营和适度规模集约化经营的方向转变。
1978年以前,农村普遍只强调粮食生产,忽视发展多种经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由于双层经营体制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实力还很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致使普遍出现耕地粗放经营的现象。乡镇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注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行“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稳定了粮食生产,而且促进了多种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发展。1997年底,全市粮食规模经营实体达730个,经营面积达3.915万亩,其中,晋江市550个,2.98万亩,分别崐占实体个数和经营面积的75.3%和76.1%。晋江陈埭镇通过实行“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大力建立高产良田,积极探索和完善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的“五统一”服务(统一机耕、管水、农技指导、供应良种和农田基建),有力地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全镇规模经营实体达273个,经营面积15200多亩,最大的达1500多亩。
四、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低水平向较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乡镇企业发展步履维艰,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农民收入低微,闲人闲时多,致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文教卫生、公共设施等公益事业建设发展滞慢;农村旧貌难以改变;打架斗殴、宗族械斗、偷窃、赌博等歪风邪气时有发生,陈埭镇群众所描述的“农业学大寨,打架‘学’陈埭”正是当时社会风气的一个缩影。而今,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高层次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精神文明建设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乡镇有中学,村村有小学,普遍实现了“一无两有”;幼儿园、敬老院等农村社会福利设施到处可见;山、水、田、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处处办工厂,人人有工做,闲人变忙人”,生活节奏紧凑有序;“六提倡、六反对、活动蔚然成风;集体经济实力雄厚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大提高其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五、促进了农村新型小城镇建设,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随着乡镇企业工业小区及商住区的配套规划和建设,在农村形成了一个个工商业聚集的小城镇。带动了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进了二、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小城镇已成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如晋江安海镇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时候,及时抓好镇区的规划、建设、管理。1985和1992年先后聘请同济大学、洛阳工学院进行总体规划和修改、调整;把旧镇区的改造、整治与新区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生活区、沿街商住大楼建设与市级安开开发区、6个镇级工业区、商住区、七大专业市场以及3个公园的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几年来投资4亿多元进行基础设施和文明标志工程建设,使镇区范围由原来的3.66平方公里扩至现在的10.3平方公里。重新规划的城镇建设,街道拓宽、楼房鳞次栉比,公路四通八达,程控电话方便快捷,呈现出地地道道的新型城镇景象。
(二)泉州乡镇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也逐渐形成和充实了泉州独具特色的模式特征。即“以侨资侨力为依托,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股份合作为主体,以外向型经济为取向,以科技为动力,以专业化、区域化为经营格局”的发展模式,从其经济特征看,主要有几点:
1、形成了以股份合作制乡镇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
股份合作制是泉州模式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它区别苏南模式的乡办、村办集体企业和温州模式的个体企业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泉州乡镇企业一开始即选择了股份合作制这一形式,有其社会和经济背景。改革开放初期,泉州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没有象苏南地区较为雄厚的集体经济基础。因此乡镇企业的起步无法选择苏南社队集体经济模式。但是泉州是著名的侨乡,全市海外侨胞众多。占福建省一半以上,占全国十分之一的海外侨胞。每年汇入侨汇数量可观,民间积淀资金雄厚,加上闲人(侨属)、闲房(侨房)多,“三闲”使乡镇企业起步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这是它没有选择温州的个体家庭企业模式的原因。最先出现乡镇企业的晋江、石狮的农民选择的股份合作联户集资办厂形式,适合了泉州农村的实际,体现了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生产关系。企业经营者、劳动者和投资者同为一体,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资源合理高效配置,产权明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激发了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企业具有高度的经营自主权,经营方式多样,经营机制灵活,企业发展充满了活力。因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很快蔓延开来,成为泉州乡镇企业的基本形式。其中农户入股联营型是泉州市股份合作企业最早出现的一种形式,其数量约占全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总数的3/4。它是由三五个、十几个农民集资兴办起来的企业,往往是由几个能人牵头,并参加经营、管理和劳动,若干农户以资带劳或以劳带资,按照劳资双联,自由结合、合作经营、对等分红崐的原则,合股办厂。据统计,目前我市乡镇企业中股份合作制企业数量和总产值分别占全市乡镇企业单位数和总产值的33.5%和77.6%。近年来,股份合作乡镇企业股本积累不断扩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经营行为逐步规范,其中一部分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壮大或实行新的联合,演变成为内容更加丰实的股份合作组织形式。如中外合资企业、多种所有制联合经营企业、股份集团公司等等。而这种演变,正体现着股份合作企业向规范化发展的方向。
泉州市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股权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股权结构多元化。一是以个人股为主体的股权结构。个人股股金一般占企业总股金的80%以上,其资金积累增加迅速,往往在短短的几年内成倍甚至几倍地增长。二是以集体股为主体的股权结构。就是乡(镇)、村集体企业,经过清资核产、资产评估,作为集体的原始投入资金,由若干管理者承包经营。承包者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合股追加资金投入,形成新的股权。三是以法人股为主体的股权结构。即由具有法人地位的不同所有制企业和单位以法人股的形式在经济上联合起来,组成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乃至企业群体、企业集团。
(2)股权形式多样化。泉州市股份合作制企业允许以土地、厂房、技术、劳力、信息等要素折价入股,并拥有与资金股同样的权利。如全市乡镇股份合作制企业具有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达14056人,其中一半以上采取技术入股的形式。
(3)企业管理制度民主化。一种情况是,不论以何种股权形式入股,只要是合股成员(股东),一般都享有同等权力,实行一人一票,少数股从多数的管理制度,真正体现了管理的民主化,另一种情况是,在以法人股为主体的企业中,往往由各成员企业的法人代表组成联合企业的权力组织机构,实行民主与集中的管理制度。
(4)同股同利,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泉州市股份合作制企业股权一般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两种。优先股得息不分红,不拥有决策权;普通股要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年终根据企业经营效益按股分红。其收益分配一般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的原则,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利益。据对部分企业的调查,国家税金、企业积累、劳动工资和资金以及股份分红等四个部分的分配综合平均比例为7.6∶19.1∶8.1∶1.0。在按资分配方面,基本实行同股同利的原则,即年终按股分红,以股金计息,多投多得,少投少得。
2、形成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专业化、区域化生产格局。目前,我市以服装、鞋帽、食品、日用工业品、玩具等轻加工行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泉州市乡镇企业的发展之所以选择轻型加工业,原因之一是适应当时国内市场的需要。改革开放初,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轻、重比例失衡的时期,人民生活日用品非常稀缺,乡镇企业的轻工产品正好填补了市场空白。当时晋江、石狮的服装产品可以说是生产多少、卖多少。原因之二是我市乡镇企业靠“三闲”起步,与海外侨胞在资金、技术、设备提供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产业选择上与海外侨胞经营上有很大的趋同性。原因之三是企业起步时当地的资金、资源相对有限,走的是“两头在外”(即原料在外、市场在外)的路子。所以乡镇企业起步时投资自然而然集中在投资少、见效快、市场需求大、劳动密集型的轻型加工行业。如鞋帽、包袋、电子等行业。由于当时处于卖方市场,企业积累快,一个企业往往在很短的时间由“裂变”出更多的企业,逐渐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化、商品化、多样化生产格局,成为区域性的生产基地,出现了如石狮服装、陈埭鞋业、磁灶陶瓷、仑苍水暖器材、江南汽配、石井石板材、东石纺织、青阳食品罐头、崇武石雕等全国闻名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在支柱产业形成的同时,以成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逐渐向上游的半成品、原辅材料和下游的包装、运输等服务行业延伸,扩展为“一业为主,配套协作”的生产方式。专业化分工呈现出“小而全、小而专”的特点,如晋江陈埭鞋业在形成规模的同时,专业化分工更细,原来的一些生产环节逐渐分离出去成为独立的生产企业,每一个环节的生产企业经受了优胜劣汰的竞争选择,使成品鞋的质量更有保证,成本更低,更具市场竞争力。据统计,仅陈埭镇为成品鞋配套的鞋楦、鞋扣、鞋底、鞋面等企业就有200多家。又如晋江“陶瓷之乡”磁灶镇,陶瓷工业的发崐展,带动了采掘(高岭土)、运输、包装材料以及其他生活服务行业的发展,形成了瑶琼、东山、山仔等运输专业村,官前建筑专业村,曾岭包装材料村。有了产前产后的服务,企业不劳动手,就有人把原材料、燃料送进厂来,把产品按交付的托运单送往全国各地,大大节省了环节、时间和费用,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3、形成以专业市场为依托,面向国内外的大流通网络。
市场发育早、发育好是泉州模式的又一重要特点。我市人才、资源缺乏,乡镇企业发展一开始就被迫在计划经济夹缝中找出路、求生存。逐渐探索出一条“市场--原料--生产”的路子。几乎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从市场获得的,劳动力、技术、生产资料、资金、产品市场逐渐发育完善。其中专业市场的形成和完善最具特色。从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看,可以说,每一个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伴随着一个专业市场的形成和壮大,专业市场与专业产业基地如影相随,两者互为依托、互为促进,联动发展。专业市场的形成,使市场的作用日益凸显。一些市场在服务本地企业的同时,逐渐辐射开来,成为辐射周边地区乃至国内外的大市场。如以“铺天盖地万式装”著名的石狮服装市场,“侨乡鞋城”的陈埭鞋原辅材市场、“陶瓷之乡”磁灶的陶瓷市场、“石雕之乡”的崇武石雕市场等,年成交额都在亿元以上。专业市场的形成,使乡镇企业获取快捷全面的市场信息、丰富多样的廉价原辅材料以及方便周到的销售运输服务,从而确立了泉州乡镇企业产品“款新、质优、价廉、样全”的优势。泉州模式在市场方面的另一个特点是建立了一支60多万人的供销大军。这支供销大军有较高的素质、信息灵通、经营灵活、渗透力和应变力强,长年在外,“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面向千家万户,费尽千思万索,道尽千言万语”,为乡镇企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被项南同志誉为“金凤凰”。目前我市乡镇企业供销队伍主要有四种类型:1、企业供销人员,约占乡镇企业供销队伍的20-30%;2、社会供销人员,约占60-70%;3、网点商贸人员,约占10-20%;4、境外供销员。其中以社会供销人员人数最多、最具特色。这种供销人员一般不隶属那一家企业,可以同时为几个或十几个企业服务,其工资和经营费用不由厂家支付,而是从他的盈利中取得。他们通过为企业开展供销活动,获取一定比例的产品推销费,其个人收入直接与经营效益挂钩。他们既是产品推销员,又是商市场信息员和原辅材料采购员,成为我市乡镇企业产品进入全国各地市场以及外地商品市场信息和原辅材料进入我市的主要媒介。也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供销费用。随着供销专业户活动范围扩大,其能量也逐步增加,如磁灶镇的供销员不仅推销该镇的瓷砖以及陶瓷卫生洁具、琉璃瓦等建筑陶瓷产品,而且为广东佛山市等地经销瓷砖;仑苍镇供销员除了推销该镇的水暖器材外,还为浙江、温州、河南郑州等地配套推销高、中压阀门等。这些供销人员已跨出了地域界限,真正成为某一全国性流通市场的经销者。对乡镇企业产品大流通大网络的形成,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这也是泉州农民经营乡镇企业的一个创造。
4、形成了以侨资侨力为依托。有侨乡特色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
泉州的乡镇企业与“侨、港、台”有着讲不清、道不白的关系。乡镇企业一开始就打上“侨”字的深深烙印。无论是起步时的“三闲”企业,还是“三来一补”加工企业,其资金、技术、设备等都与海外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海外侨胞对祖国大陆政策仍心存疑虑,不敢以海外客商的名义投资,往往采取或委托大陆亲友投资或汇款支持大陆家人投资的方式办企业,所以当很多称为“乡镇企业”的,企业资金、设备都是来源海外,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海外对祖国大陆的政策渐渐明了,大量的海外侨胞纷纷至沓来,名正言顺地以个人名义投资办厂;或注资内地企业,是谓“嫁接”乡镇企业。创办了大量的乡镇“三资”企业。“侨”字号“三资”企业发展步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小洋货、大创汇”的外向型经济特征。迄今,全市乡镇企业嫁接外资创办乡镇“三资”企业已达3237家,总投资243.9亿元,合同利用外资外资、30.26亿美元,全市乡镇企业出口生产企业3000多家,其中出口超百万元企业2077家,外向型乡镇企业的发展,一是引进了大量的外资。二是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人才。如石狮市现有的服装三资企业的生产设备几乎全部是进口货。三是获得了国外市场信息动态和流通渠道。海外侨胞的投崐资,为泉州市乡镇企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乡镇企业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生产要素,加速了资本积累进程,泉州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从发展看,92年、93年泉州市经济连续二年翻番,也正是外资涌入的高峰时期。这使泉州乡镇企业与内地同行相比较,获得了宝贵的先行优势。
(三)20年来,市委、市府对乡镇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从政策、资金、信贷等方面大力扶持。在乡镇企业发展初期,就按照“先发展后规范,先扶持后收益”的原则,采取“放、帮、促”和“联、扩、带”的办法,积极鼓励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并根据各个时期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五年来,市委、市政府确立了紧紧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全面组织实施六大战略,推动了乡镇企业再跨新台阶。
一是实施规模战略。全市规划创办工业小区400多片,建设标准厂房8000多幢,面积1200多万平方米,引导乡镇企业8000多家,推动乡镇企业向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目前小区创产值约占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的1/3。与此同时,市政府制定一系列措施,重点扶持一批效益好、潜力大的企业发展,推动规模化经营,从而涌现出一大批产量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发展后劲足的规模企业。至1997年全市已组建乡镇企业集团110家,集团成员企业1500多家,集团年产值超10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1000万元企业954家,其中超亿元企业23家,5000万元-1亿元企业78家。乡镇企业年营业收入超5亿元乡(镇)45个(按旧口径统计57个),其中超30亿元镇3个,20-30亿元镇14个。规模经济占全市乡镇企业经济总量的30%。
二是实施科技兴企战略。通过增加科技贷款规模、广纳人才、引进技术、推广新技术成果、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仅“八五”期间,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管理人才3万多人,其中高中级专业人才3000多人;申报省级以上科技开发项目449项,完成项目鉴定163项,申请专利300项,进行技术改造1万次,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4万多台(套),累计用于科技投入的资金95亿元,新增产值210亿元,科技进步对乡企增长的贡献率达40%。1997年以来,乡镇企业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在1997年固定资的投入中,65%以上资金用于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据抽样对20家调查,1997年全市乡及乡以上平均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中,工业设备属90年代出厂的达77%。特别是1994年开始泉州市大抓建筑陶瓷技改,目前基本上淘汰了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的倒焰窑、多孔窑,实现治污与效益同步发展。为了培植乡镇企业新的增长点,市委、市政府建立了清蒙科技工业区,比照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为了解决企业科技含量低、人才匮乏的问题,市政府今年发起了“企业找科技行动”,组织乡镇企业先后在福州大学、华侨大学举办两次洽谈会,当场签定合作项目12项,拟签70余项,为企业和大学间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桥梁和管道,受到了企业科研单位的欢迎。目前乡镇企业中技术密集型企业达3000家,科技型企业53家,民办科研所317个。
三是实施市场拓展战略。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培育和完善石狮服装、陈埭鞋业、磁灶陶瓷建材、石井石板材、官桥粮行米市、仓苍水暖器材、崇武石雕、东石纺织、青阳食品罐头、江南汽配等各具特色、辐射力强的商品专业市场,“建一个市场、带一块产业、兴一方经济”,使企业和市场联动发展。同时,为了拓展海内外市场,各级政府搭台,领导带队,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到全国各地举办商品展销会和组织“大蓬车”到内地、下农村,从而提高泉州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市政府还在泉州南大门筹建了泉州展览城,为泉州商品增添了一个展示的窗口,每年邀请国内外厂商、地区举办大规模、多层次的贸洽会,推动了泉州与国内外的联系和商贸往来。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侨台”优势,通过嫁接外资,以侨引侨,积极拓展国外市场,至1997年底,全市乡镇企业有出口生产企业3650家,其中有自营进出口权的8家,出口超百万元企业1914家,形成了25个、20大类2000多个品种的出口产品,销往世界60多个地区和国家。
四是实施结构调整战略。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立足于“调大、调高、调外、调优”,通过市场合理优化配置资源,狠抓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崐,着力培育在市场竞争企业中具有优势的产业,引导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外向化、合理化发展。积极鼓励乡镇企业通过外引内联,引进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填补乡镇企业产业空白和不足,壮大支柱产业,促进乡镇企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体,拥有冶金、煤炭、电力、化工、建材、机械、纺织、服装、电子、食品等行业的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五是实施创名牌战略,树立乡镇企业产品新形象。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强化质量意识,坚持以质取胜、力创一批‘闯天下’,名优特新产品”的要求,制订了名牌产品战略规划和目标,明确提出“九五”期间要实现 30个销售收入居全国同类产品第一的畅销产品,新增30个质量居全省第的一名牌产品,并在资金、能源、进出口等方面制定了8条优惠政策,扶持“闯天下”产品企业的发展。在被确定为我市第一批争创“闯天下”产品的108种产品中,乡镇企业占68种。其中,在乡镇企业中培育全国著名、国际知名的名牌产品3个,创国家级名牌产品20个。市委、市政府认真吸取了1985年晋江陈埭镇涵口村假药案以及前个阶段个别地方出现假冒伪劣现象的教训,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靠信誉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质量检验监督,坚决纠正发展中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的偏向,切实引导企业讲求职业道德,提高产品质量,重视社会效益,鼓励和引进乡镇企业以名优产品为龙头,走联、扩、带的路子,逐步形成名优产品专业村、专业片,促进乡镇企业向高层次发展。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各乡镇纷纷建立了产品质检机构,配备先进检验设备。晋江市陈埭镇建成了全国橡塑质量检测中心。随着乡镇企业质量意识的增强,产品质量水平大为提高,不少名优产品在省内外开始崭露头角。据统计,全市乡镇企业有1000多个名优新产品在省级以上评比中获奖,其中21个产品被评为“中国乡镇企业名牌产品”,29个产品被评为“福建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31个产品获部、省级优质产品;104个产品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新产品奖,培育出“安乐”、“安尔乐”、“匹克”、“利郎”、“爱乐斯”、“七匹狼”、“富贵鸟”等著名商标和产品,构成了一个面广量大、驰名中外的名牌产品群体。
六是实施制度创新战略。通过股份制试点和股份合作制规范化试点,促进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根据泉州市股份合作制企业存在着不够规范、不够完善的问题,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于1991年对乡镇股份合作制企业进行规范化试点工作,主要依据是农业部颁布的《农民股份合作企业暂行规定》。1992年以来,一些县(区、市)工商部门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福建省股份合作企业登记管理办法》,打破所有制界限,对部分股份合作制企业进行登记。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较早较快的晋江市,1997年制定了《晋江市实行股份合作制实施办法》,鼓励支持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仅1年时间新办这类企业1870家。全市乡镇企业中90%以上的中外合资企业、内联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了股份合作制组织形式。
中共福建省泉州市委政研室
1999年
第二篇:泉州民俗与闽南民俗
泉州地区与闽南大地区过年民俗异同
说到闽南地区,大多数人首先想起的就是“泉厦漳”三个城市,这些地区的人主要语言也就是闽南语。而我的家乡就是闽南地区的泉州,我从小说着一口纯正的闽南语。闽南地区习俗之多难以说清,单单泉州地区的习俗年复一年就不知道有多少,今天我也不多写,就讲讲泉州春节民俗和闽南春节民俗,二者大部分是相似的,但在部分细节上还是有所差异的,这个差异点是从我个人角度观察的。春节以前都是叫过年,年是我国民间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尧舜时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起称“年”,沿用至今(其间只有唐玄宗、肃宗二帝时一度称“载”)。过年的时间自汉武帝时确定正月为岁首,即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又称“元日”;又因此日始于旦,也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以1月1日为元旦,于是原称为“元旦”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但仍习称为“年”。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称为“过年”,要待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了。
泉州民谣唱到——“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结灯棚;
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 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从这个民谣中我们可以看出泉州在过年这十五天中规矩非常多,这是从我的角度来看的,里面的内容也有些过时了,现在许多人一般都是过年过七天,初八初九就开始工作,初九天公生是我最熟悉的日子,因为以前这一天都是学校开学的日子。
而闽南民谣唱到——闽南民谣 “初一早(早早起来之意)初二早 初三无歹志(无事情); 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 初五隔开(告一段落)?鸦 初六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 初七七元(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 初九天公生(天公生日); 初十地公瞑(土地公生日); 十一请女婿; 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 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 十四结灯棚; 十五上元丸; 十六看大烛; 十七倒灯棚(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从二者的民谣中我们可以看出,泉州春节大概习俗和闽南各地区习俗是一样的,部分有所不同,这也就是泉州出于闽南而不同于闽南之所在。
过年之中还有许多习俗。
例如泉州地区有:敬天公、开正、贺正、团拜、压岁钱、女儿女婿日、迎灶君、众人生、天公生、“做天香”、元宵、吃“上元丸”、润饼菜、祭春、闹元宵、闹花灯、挂灯、送灯、游灯、出灯、猜灯谜、替身”、“过关限”、祀“棕蓑娘”等等。
而闽南地区有:拜年、穿新衣、行春、开门、关门看吉时、早餐吃
素、做 牙、公妈(祖先)、开荤、回娘家、睡到饱、早上床、接财神、隔开、开工、闽南闹正、鞭炮声里迎正月、最高潮在元宵、请喝春酒等等。
从二者在过年期间的各种习俗也可以看出之间有许多差别,大范围还是相似的,但泉州地区习俗偏向于农家生活,而闽南地区的习俗偏向于工作商业。
过年除了该做的,还有更多不该做的,也就是过年的禁忌。如泉州地区的过年禁忌有: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纳吉迎祥为准则,禁忌很多: 忌饮茶水,忌吃稀饭,如此即可避免以后外出“半途遇雨”。早餐吃干饭,以整叶煮的菜为佐,俗称“长命菜”。
忌打骂孩子,忌和别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讨钱逼债。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杀。所有食物如须刀切者,除夕即已准备周全。
忌用扫帚扫地,意谓新年迎祥纳福,惟恐一扫而空。
忌穿旧衣裳,要穿新衣,曰“去旧迎新”;忌赤足,行走时足被刺伤即为不吉。
忌打坏器皿、碗碟之类,否则一年福气均被破坏;如不慎打破,则将碎片投入井中以镇压之。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灯,寓祥光永驻。
而闽南大地区的习俗禁忌有:
一、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
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或无歹志)”,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二、春节期间,是闽南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大家都有着种种的希望,除了初三不能拜年外,还有不少其他禁忌。初一的禁忌最多。早上要吃素菜,不吃荤的,也不煮,吃的饭菜必须是除夕日预做的,谓之“隔年饭”。表示去年的饭吃不完还有剩余。初一要吃干饭或其他食物,不吃稀饭,否则这一年外出时会被雨淋或遭意外。初一至初五不能扫地,不可舀肥。万一非打扫不可,也要把垃圾留置家中,不可拿到外面倒掉,不然就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倒掉一样,使家里受穷。不可骂人,不可打架,不问人讨债,不使身体受伤。如受伤,就是“痛过年”,极为不吉利。不可打破或损毁碗盘瓷器,万一不慎打破,就用红纸包起来,等到初五“隔开”之日,才把它投进河里,念“打破瓷,钱银一大堆”等安慰的话,如此就可逢凶化吉。绝对不可午睡,据信,男人初一午睡,他的田畦就会崩溃;女人如果午睡,则厨房就会倒塌。
泉州地区和闽南大地区的过年禁忌也都是相似的,出发点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点来讲述的,合情合理,多为出门饮食规定。最后,随着时代的变化,无论是泉州地区的过年习俗还是闽南大地
区的过年习俗都有一种消失的现象,很多行为都变得现代化,例如拜年,现在都不用登门拜访,只需一条短信或者一个电话就代替了,有好有坏,但忽视了拜年的存在性。
第三篇:泉州台商投资区 与 以台引台模式(绿谷模式)
“国”字号台商投资区向泉州走来
2009-07-13 10:41:54 来源:福建日报
“如果今后泉州台商投资区能够涵盖黄塘台商创业基地,这对企业发展将是重大利好。”6月25日,泉州宏汉制衣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月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宏汉制衣是最早入驻黄塘台商创业基地的企业之一,今年5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曾亲临企业实地考察。实际上,宏汉在大陆的人工成本已比其在越南的工厂要高,之所以选择泉州,除了工人的熟练程度普遍较高外,生活习惯、文化氛围相近相通是主要的考量因素,“这里说着闽南话,而在越南投资,出门可是要带翻译的。”宏汉制衣董事刘凤娇说道。刘凤娇的一家之言,事实上道出了泉州市创立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优势之一,即借力两岸关系趋暖、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环境,发挥“五缘”优势,以“情”引台。今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适时推进厦门、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和新设立泉州台商投资区”。至此,泉州市终于拿到了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准生证”。
然而,作为台胞主要祖籍地之一的泉州也曾在“台商投资区”争战中失意而归。1989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福州、海沧、杏林台商投资区,三年后集美也拿到“许可证”,此番浪潮中并没有泉州。
如何才能让更多来自海峡彼岸的台商们,把创业地点选定在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特区”泉州?一番苦苦思索之后,泉州市提出了打造“全国新的台商投资聚集区”的战略,推动泉台企业合作。泉州市工商局的资料显示,自1983年首家台资企业落户,泉州累计批准设立台商直接投资企业1341家,投资总额近30亿美元,实际到资13.4亿美元。
泉州市台商协会会长郑建良在分析泉台产业合作前景后认为,泉台两地经济发展轨迹十分相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的鞋业、纺织业、服装业、石材业在世界市场上举足轻重,如今这些产业已逐渐淡出台湾,取而代之的是电子、石化、机械以及生物制药等高新产业;而泉州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产业集群效益明显,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具备相当优势。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07年12月的首届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上,全国73个台商协会会长、台湾10余家工商团体率领数百位台商,浩浩荡荡开赴泉州开展产业合作投资洽谈。这届“产洽会”,泉州收获近百亿元的项目投资订单,媒体惊呼这是泉州打造新的台商投资聚集区的热身运动。
一批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平台如黄塘台商创业基地、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也相继设立。创办于2003年的黄塘台商创业基地目前已入驻台资项目33家,涉及服装、机械、鞋业、箱包、高新材料等产业;绿谷基地则由泉州市台商协会会长郑建良亲自提议设立,开创了大陆台资企业协会创办台商投资工业园区的先例。
而在5年前,泉州市申报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工作悄然加速,泉州市政府先后3次向省政府请示报告,省政府分别于2005年1月、2006年3月两次正式行文向国务院报告,2006
年3月国务院批转商务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办理。商务部则分别于2007年4月、9月和2008年5月派出调研组到泉州调研。
泉州市发改委主任吴群德表示,设立泉州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有利于泉州产业、港口、城市发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实现泉州在海西建设中走前列的目标。
按照泉州市的规划,泉州台商投资区位于中心市区以东的洛秀组团区域,该区域东与惠安七一围垦接壤,西临洛阳江,北有沈海高速公路、324国道和福厦高速铁路,南面是美丽的泉州湾,并通过后渚跨海大桥与中心市区相连,交通便捷,位置十分优越。
新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设立之后,到时肯定会在引资、税收等方面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希望我们也能够享受得到。”尽管新台商投资区尚未最终落定,黄塘台商创业基地的泉州凯睿五金机电总经理黄光恒还是充满了期待。(记者 龙友情)
泉州以“绿谷”模式吸引台商落地
2008年04月08日 06:35 中国经济网
本报讯(记者黄小玲林绿波实习生黄小燕)今年,全市利用外资工作的重点环节是产业链招商、深化泉台产业合作及以推进出口加工区为主的投资载体建设,而“绿谷”模式作为成功例子将被推广。
事实证明,与产业链现状脱节的招商是盲目无效的。今年,各行业商协会将抓住产业链关键环节,以填补空白和丰富现有的产业链为目的,逐一理清所在行业的产业链现状,提出“产业链”招商计划。我市将在去年泉台合作投资洽谈会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台湾各工商团体、全国各地台资协会的联系,瞄准台湾100大,大力引进能促进“5+1”产业加快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自主知识产权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关联产业兴起。至于投资载体建设,我市将加大台资载体的建设力度,建设好惠安黄塘台商创业基地、惠安绿谷台商投资高科技园区、石狮台商创业基地、泉州开发区洛秀园区等承接台资企业载体,继续跟踪泉州台商投资区的申报。
其中,“绿谷”模式成为重点推广模式。“绿谷”模式即“以台引台”模式,该模式来源于惠安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台商回大陆投资兴业有聚集在一起创办企业的习惯,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不少项目就是通过台商将台商吸引过来。该基地去年奠基,将引进150家以上的高科技企业,引进外资20亿美元以上,年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为承接台湾高科技企业的转移提供优质的平台,目前正在吸引更多台商入驻。“绿谷”模式成为“以台引台”的成功例子,我市鼓励更多“绿谷”模式的台资聚集园区扎根泉州。
四大优势“以台引台” 泉州惠安打造台商创业园
最早进入惠安台商创业园区的台资企业——泉州宏汉制衣有限公司将于今年11月开工投产,据了解,像泉州宏汉制衣公司这样的台企,预计年内有5家将在惠安台商创业园区内投
产。这表明我省第一家由民营企业投资创办的台商创业园——泉州惠安台商创业基地进入了实质性运作。
据悉,惠安台商创业基地总体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主要吸引无污染的轻工、五金机械、电子等高科技的台资企业入驻,以期5-8年内形成年产值1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中型现代工业基地。首期工程规划1500亩,可容纳30-50家企业,计划建成年产值30亿元人民币的工业基地。
创业园区像个大花园
惠安台商创业基地创办于2003年,位于惠安县黄塘镇,福厦高速公路惠安互通口旁,记者近日来到创业基地,第一印象就是这里风景迷人,像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
惠安台商服务中心的卢先生介绍,服务中心请了台湾专家一起来规划基地建设,因地制宜,适合台商对工业园区的环境要求。创业基地投入了大量资金保护和改造以黄塘溪、龙山为主的自然地貌和景观,把基地中心的一个杂草丛生的小山丘,规划成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南坪山公园,公园绿化植物有316种,包括千年铁树等珍奇植物。
位于基地东北区的龙山公园占地500多亩,绿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总预算资金投入1500万元,现投入800多万元。南坪山公园和龙山公园的建设,使整个工业园区像个大花园。
黄塘溪是惠安的母亲河,溪流横穿台商创业基地,自基地设立以来,逐步改造溪流,已建成4个拦水坝,整治两岸达4公里多,成为惠安水利工程的一大亮点。在此基础上,利用溪流自然风貌建设了100亩的溪滨公园,数公里长的溪滨两岸绿色走廊,种植了古榕树、樟树、木棉、刺桐、洋紫荆、红竹、紫竹、海枣等50多种植物。
“这里的投资环境真的很不错!”去年8月首家入驻基地的宏汉制衣公司负责人黄春田说,他去过上海和广东的一些工业区,惠安黄塘的环境给他印象最好。
四大优势“以台引台”
入驻园区的台商表示,除了环境美,还有三大优势吸引他们前来投资兴业。一是交通便捷,黄塘镇北接福厦高速公路,南连泉三高速斗尾支线,城西310线道路与324线国道相通,不论到港口还是到机场都非常快捷。二是基地设立了台商服务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办证一条龙服务。三是民营特色优势,基地是省内第一家由民营企业投资创办的台商创业园区,有利于吸引更多台资民营企业过来投资。
泉州台资企业协会会长郑建良称,惠安台商创业基地开创了大陆台资企业协会创办台商工业园区的先例,开创了由民营企业负责投资基础设施、台资企业协会负责招商的先例,真正实现了“以台引台”。
“创业基地已在台湾名声远扬。”郑建良先生说,去年以来已吸引了近百位台湾企业家前来参观考察,今年10月初,台湾长荣集团副总裁带队来基地考察。郑会长介绍,为了做好“以台引台”,泉州市台商协会会所也落户创业基地。
在此创业的富邦公司董事长吴富翔称赞,创业基地不仅硬件好,软件也跟得上。富邦公司1998年在泉州设厂时,厂址位于泉州展览城,2002年迁移至泉州洛江高科技园,2005年又决定在惠安台商创业基地建设一个更大规模的现代化工厂。
绿色园区人才园区
创业基地台商服务中心负责人郭先生说,这里厂房未建,绿化先行,南坪山公园、龙山公园和滨溪绿色走廊已经建成,主要为了吸收无污染的轻工、五金机械、电子等高科技企业。目前33家台资企业签约入驻基地,16家企业已开工建设,无一为污染企业。
惠安县黄塘镇黄副镇长强调,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为了保护基地环境,工业排污一律不准从黄塘溪排出,而是通过地下管线进行达标排放后排入大海,对惠安水土不造成污染。泉州宏汉制衣公司是一家在台湾经过20多年发展的制衣公司,该公司在台商创业基地征地70亩,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因11月份开工在即,正在向社会招聘1200名操作人员。黄塘镇黄副镇长说,为了帮助台商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台商创业基地与黎明大学等泉州高校和技校联系,成立了人才输送中心,解决企业员工紧缺问题,同时黄塘镇镇政府也准备对周边村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让他们加入到园区就业。
惠安县台办工作人员介绍,台商创业基地的影响力已经显现,截至目前,全县台资企业已达158家,在今年9月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惠安县签约台资项目9个,其中签约的台湾长照太阳能科技项目总投资3亿美元,是泉州市目前利用台资最大的项目。来源:海峡导报
第四篇:乡镇企业工作总结
乡镇企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XX市XX办事处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乡镇企业管理局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实施江山开发战略,奋力实现两个争先”的经济发展思路,以大开发促进大招商,以大服务促进大项目,以大民营促进大发展,以大捡查促进大安全,使田镇经济呈现出历史最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共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到亿元、亿元、823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分别达到亿元、亿元,仅奥得赛、伟业、磁材3家规模工业企业产值销售均达1亿元;全年招商引资额达亿元,其中华新项目投资亿元。华新项目今年4
月29日奠基,乞今为止仅7个月时间,一期主体工程土建就基本完工,主体设备已进入安装,预计明年3月可按期点火开工。
一、以江山开发为出发点 推进田镇经济快速发展
田镇办事处地域小、人口少、农业不发达,为寻找田镇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我们从资源调查入手,认准了田镇的优势资源是:境内“四十里官山”沿江分布,蕴藏有22亿吨优质石灰石,四十里长江岸陡水深,长年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如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我们经过研究,在年初三级干部会上提出江山开发强处战略:
1、明确总体要求,提升经济发展动力。坚持江山开发强处战略,突出“项目、加速、协调”三大主题,不断强化我处建材、化工和旅游产业特色,全面提升经济增长质效,使田镇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走在全市全省的前列,达到“全市争第一,全省争十强”的目标。
目前“实施江山开发战略,奋力实现两个争先”这一紧贴田镇客观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在田镇党员干部乃至广大群众的脑子里已扎下了根,己成为田镇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2、突出产业特色,确立经济发展目标。田镇要突出化工、建材、旅游三大产业特色。建设以华新、金塔、百达等为主的年产1000万吨水泥基地和年产500万吨碎石基地,形成建材业年销售收入过30亿元、税收过2亿元的现代建材业;建设祥云、北京奥得赛、浙江伟业等为主的年产1万吨精细化工基地和100万吨肥料基地,形成化工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税收过5000万元的现代化工业。起步发展现代物流业,新建一批码头和仓储设施,力争港口吞吐量达到1500万吨,并向3000万吨大港迈进。要合理整合资源,培育商贸旅游品牌,加快双善洞风景区开发进程,重点建设好洞底遂道、沙上公路、休闲山庄、广济寺等一批重点景区工程。
3、推进江山开发,确立经济发展方向。实施江山开发战略,就是借助沿江开发的同时,开发四十里官山资源,使官山因有长江而更具开发价值,从而多上项目、上大项目,促进田镇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四十里官山”,18公里长江深水岸线,有化工、建材两大产业聚集效应,这都是田镇得天独厚的发展资源。呼应全球产业与资本向中国、向长三角地区转移,加快田镇沿江开发,侧重于把建材业、化工业盘强做大,同时重点发展基础产业,如造船业、新型建材业等基础产业和大运量的产业。
目前,华新日产6000吨水泥项目、祥云精细化工园消毒剂、华新80万吨磷石膏、奥得赛化学项目研发基地、浙江化工、亿条编织袋、万吨彩印等六个过千万元的项目正在实施;象山、鑫鑫、申盛、东方、钱炉等一批投资过300万元,年产过30万吨碎石规模企业相继建成投产。打造长江田镇名港,码头建设有所突破。
二、以改善环境为着力点 推进民营经济健康成长
1、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硬环境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是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田镇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舍得投入,增创了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围绕服务田镇企业,全面提升田镇形象,先后投资500多万元硬化了田镇境内省道蕲武等级公路;投入160多万元新建了移动、联通基站各2座;投入了2000多万元,高标准建好长江干堤和马口闸以及相关水利设施;投入20多万元,实现了光纤联网村村通。投资30万元,新架设伟业化工高压线路;投资50多万元,标工8万个,新修沙上旅游公路4700m,石阶2180个,架设电力专线700m。为了使北京奥得赛扩大规模,对原纯碱厂闲置设备一次性公开拍卖,其场地无偿供给奥得赛使用,并对进厂公路扩宽至9m;为了建设好祥云精细化工园,在征地费用上村方每亩让利5000元,加强了厂村合作。正由于
办事处舍得投入,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创了田镇招商引资的新优势。
2、实施“五心工程”,优化软环境
“五心工程”即优惠政策,让投资者动心;优质服务,让投资者省心;关心体贴,让投资者舒心;诚信待人,让投资者放心;依法保护,让投资者安心。
我们想民营企业之所想,急民营企业之所急,竭尽全力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提供真诚而周到的服务。一是提供创业发展的优越条件。民营业主征地建房、租赁旧厂房、嫁接盘活老企业,条件非常优惠,企业注册、产品运输销售等在田镇都是一路绿灯。例如奥得赛田镇化工厂需扩产,我们将原纯碱厂场地房屋无偿转让,使该厂技改投资以每年300万元以上的速度递增;二是确保外来企业经济利益和客商人身安全。办事处及派出所对企业均实行安全承诺制,实行“绿卡”保护,确保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受影响,企业合法权益和客商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如果企业财产遭
到哄
[1] [2] [3] 下一页
第五篇:乡镇企业 工作总结
乡镇企业 工作总结
自2006年开展“五五”普法工作以来,该局按照“五五”普法规划以及自治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部署,紧密结合实际,按照新党办17号文件的要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局、依法行政,为新疆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工业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现将我局“五五”普法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五五”普法工作中,该局参加普法学习的对象为机关及局属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全局17个部门(单位)、参加普法活动平均人数101人,覆盖面达到了100%,乡镇企业 工作总结。全局以“法制进机关”为抓手,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宪法精神、学习法律知识,着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依法行政;着力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效率;着力推进民-主监督,政务公开。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组织建全。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张伟任组长、党组副书记、局长热-比-娅•玉山,党组成员、副局长文玉杰、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京田,党组成员、副局长努尔买买提•吐尼亚孜为副组长,机关各部门、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组织人事处。同时,针对人员变动的实际情况,局里下文对领导小组及时进行调整和充实,确保了“五五”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了“五五”普法工作制度,普法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总结,确保了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制定了“五五”普法规划和普法宣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分步实施;制定了普法学习、检查、督促、考核、总结等制度;制定了周五学习日制度,普法学习及政治和业务学习穿插进行,并定期不定期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作为评选先进的条件之一,对系统内干部职工的普法学习起到了有力的督促作用。局较好地坚持了每年的普法总结报告制度,以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做法。
2、加大宣传,效果明显。几年来,在普法宣传工作,始终注重了宣传方法、宣传内容和宣传效果的有机统一,工作中坚持做到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重点宣传和广泛宣传相结合的方针和原则,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编印和购买普法宣传材料、利用网络、报刊、等宣传工具以及运用标语、橱窗、图片展览等形式,做好了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大节日的集中普法宣传。为充分体现法制宣传教育“六进”活动,我们每年专门订购《法治宣传图册及法律法规汇编等资料。为了确保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普法软件、硬件的合理配置,设置专项普法资料经费,为全局干部职工订购《强化宪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六种法律读本400余册,印发学习《乡镇企业法》、《公务员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30册;利用每年的“12.4”普法宣传日和3月“宪法法律宣传月”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制作横幅16条,电子屏幕宣传信息10条,普法宣传效果十分明显,工作总结《乡镇企业 工作总结》。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全疆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业,2008年底成立了“自治区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信息网站”,结合服务对象实际,专设政策法规专栏,《工作动态》坚持每期刊登一部法律法规共宣传政策法规67部,向农业产业化相关部门(企业)印发33500册;信息网站登载政策法规53篇,点击600多人次;《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出台以来,针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领导人连续举办三期培训班。
3、形式多样,教育面广。通过专家授课、参加法律知识网络竞赛、撰写学习心得的形式,进一步推进法治进机关活动。五年来,共邀请自治区党委党校、自治区民宗局、乌鲁木齐市消防大队、农业厅、林业厅等10多位的专家讲授党的民族政策、消防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知识20讲;参加国防科工委、自治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自治区法制办等部门主办的法律知识答题、竞赛300多人次;全局积极参加宪法法律宣传月、“12.4”普法日活动,撰写学习心得150余篇,宣传板报21个。经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培训、学习和教育,全局干部职工的普法教育率达100%。
4、制度创新,落实责任。根据依法行政的要求,紧密结合机关职能变化实际,加强局制度创新。局党组决定将每年1月定为建章立制月,对不合时宜的制度及时废除,对不完善的制度进一步修改,对缺少的制度进行制定。2007年-2010年三年间连续三次对全局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修改,印制《机关规章制度汇编》2本(第三套正在修订中),67项规章制度上墙,推动全局各项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程序换、科学化的轨道。
三、主要特点
“五五”普法工作主要特点是“突出坚持四原则,大力加强三结合”。
(一)突出坚持四个原则。一是服务大局原则。围绕《自治区乡镇企业十一•五规划》、《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十一•五规划》、《农产品加工各项2008-2015年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中心工作,结合实际,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使全局各项工作服务于全区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二是以人为本原则。坚持从全区经济发展需要出发,从服务于群众切身利益工作的实际出发,分类普法,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宣传内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宣传方式为群众喜闻乐见,保障群众的要求,面对全局干部职工,加强职业道德、业务素质方面的普法工作;面对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企业法》、《自治区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企业实用法规的宣传。三是求实创新原则。坚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研究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普法工作的新要求,探索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的内在规律,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不断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四是注重实效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权力与义务并重,守法与依法维权并重的宣传方针,弘扬法治精神,克服片面性,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覆盖率,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二)大力加强三个结合。一是加强“五五”普法工作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推动法律意识深入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坚持项目资金扶持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监测程序管理,完善企业申报、地州推荐,自治区组织专家评审三级把关模式。二是加强“五五”普法工作与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紧密结合。在发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方面,坚决同党中央、自治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7•5”事件以来,制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长效机制》,全局印发《以7.5事件为反面教材,年终学法考试复习资料》,用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各族干部,形成了全局上下一心团结局面。三是加强“五五”普法工作与“四型”机关建设紧密结合。2007年以来,结合我局职能转变,全局大力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团结型”四型机关建设,坚持学习法律法规,模范服务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建设风清气正机关,通过不懈努力在全局形成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