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交通企业改革问题的汇报5篇

时间:2019-05-14 01:5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国有交通企业改革问题的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国有交通企业改革问题的汇报》。

第一篇:关于国有交通企业改革问题的汇报

关于国有交通企业改革问题的汇报

关于国有交通企业改革问题的汇报

关于国有交通企业改革问题的汇报

按照省发展计划委员会87号文件的有关要求,我厅对国有交通企业的改革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就进一步推进交通企业改革问题作了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省交通企业的基本情况

据底的统计,除省属企业外,全省有包括公路运输、水路运输、交通工业、搬运装卸、联运和港口企业在内的交通企业241家,有职工12万多人,其中国有企业85家,职工7万2千多人,集体和其他所有制企业156家,职工5万多人。离退休职工一般都占企业职工总人

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多数水运企业离退休职工占职工总人数半数以上。在所有这些企业中,除10余家大中型公路运输企业和为数很少的几家交通工业企业尚能维持正常经营活动,按时发放职工工资,多少有些利润外,其余大多数企业都是人员过多,负担沉重,债务缠身,步履艰难。

交通企业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是交通运输的主力军,曾经为满足社会需要做出重大贡献。为了搞活交通企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我厅就一直在指导和帮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实施改革。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我们调查,目前全省交通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多元化产权结构的约占30%。其主要模式有以下六种:一是以衡阳汽运公司为代表的职工全员买断,经营者持大股,全员持股的股份制模式;二是以郴州汽运公司为代表的国有资本、集体

资本、外商资本和员工共同参股的混合所有制模式;三是以常德汽运公司为代表的由原企业法人代表买断的模式;四是以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常德船舶厂为代表的由外商或民营企业整体收购模式;五是以常德轮船公司、津市轮船公司为代表的破产后重组成民营企业的模式;六是以双峰县运输公司为代表的原集体企业解散重组模式。这些改革改制企业,多数来势都比较好。我们准备在今年组织调研和后评估,然后开展交流,指导企业全面推进改革。

二、厅属企业的基本情况

我厅共有直属企业12家,共有职工15244人,其中离、退休3891人。还有公路局、公路运输局、航务局局属享受事业待遇的中小企业14家,共有职工2940人。厅直属12个企业中,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湖南高速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三湘客车集团四家已是股份制企业。

交通企业总的来说困难较多。象省

路桥这样较好的企业,也存在着人多负担重的问题,内外都存在着不少危机。厅属4家、行业局局属14家困难和特困企业,更是困难重重,危机四伏。归纳起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失业职工多,再就业压力大。这些企业大部分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特别是三条地方铁路都是专为磷矿、煤矿运输而修建专用运输线。三条铁路已拆轨或正准备拆轨,职工已失出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大部分职工失业,并且因长期从事铁路运输,年龄大,工种单一,无技能,无法实现再就业。

二是负债累累,亏损严重。如省汽摩公司帐面固定资产净值仅4000多万元,而累计亏损25138万元,负债27424万元。三条铁路帐面固定资产净值只有9700多万元,累计亏损7900万元,负债11878万元。三条地方铁路和汽摩公司,只有在职职工3100多人,人均负债和亏损额分别达到万元和万元。

三是职工生活困难,生存压力大。汽摩公司和三条地方铁路因长期巨额亏损,导致企业极度困难,职工发不出工资,几乎没有什么福利,住房公积金和社保金长期欠缴。益阳铁路家庭总收入不到400元、人均月收入不到100元的达81户,人均月收入未达到地方最低生活费标准的达300多户。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大的困难群体,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已成困难企业的普遍现象。

四是企业资不抵债,解除职工劳动关系无资金。三条地方铁路和省汽摩公司十几年形成的巨额亏损,企业早已走入困境,企业无力支付解除职工身份的补偿金。特别是省劳动部门出台的143号文件规定:企业改制要先缴足离退休职工余命金和的在职职工工资总额6%的医保金给社保部门,更使企业对改革望而生畏。

三、推进交通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

随着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深入贯彻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企业改革举

措的推出与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必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我厅将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乘势而上,加大推进改革的工作力度,加快交通企业改革的步伐,力争厅属企业改革年内取得全面突破性进展,明年基本完成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任务。我们打算:

1、在所有制方面全面放开交通企业。交通行业,是一个服务性和一般竞争性行业。根据有进有退,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交通企业的国有资本可以有序退出。县属交通企业,原则上可以全部退出;省、市属交通企业也可以尽可能退出。我厅不追求交通行业是否保有国有企业,交通企业是否保有国有资本和保有多少国有资本。

2、把构建多元化产权结构作为改革的核心任务。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状况,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尤其要大

力吸纳包括企业职工和民营企业在内的非公有资本,以实现交通企业国有资本的退出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3、提倡和鼓励实行整体并购和联合重组的改革模式。虽然企业改革模式的选择主要是企业行为,应该本着因企制宜的原则,由企业自主决定,但我们认为,对整体并购和联合重组模式应给予足够关注和尽可能采用。我们了解到,这是当前国际上的一种趋势。世界上多数国家引进外资,80%用于这种模式,而我国目前用于这种模式的只有5%左右。我们交通系统常德船厂由荷兰达门公司整体并购、三湘客车集团由美的集团整体并购的实践也表明,这样的模式具有很多好处:对并购和参加联合的企业来说,可以花较小成本取得被并购企业的存量资产,实现企业扩张;对被并购的企业来说,不仅有利于改革成本的支付、职工的就业安置,更重要的是可

以直接利用并购和参加联合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营销网络,谋求重组企业的发展。对社会来说,也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并购企业“另起炉灶”更多地占用国家资源。因此,在推进交通企业改革中,我厅将把企业特别是存量资产潜力较大的企业进行招商,尽量争取有实力的企业实行整体并购或联合重组。当然资源枯竭、不良资产多,生存、发展无望的企业,更多地应采取买断的模式。

4、重点抓好厅属企业的改革。市、县属交通企业按当地党委、政府的部署进行改革。对厅属12家企业和省公路局、省公路运输局、省航务局三个行业管理局的局属享受事业待遇的14家中小企业的改革,我厅将区别情况、因企制宜、分类指导。已是股份制的企业,主要是指导和帮助其建立完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谋求改革后的发展。未改制的好的和比较好的企业,主要依靠他们自力改革,我厅主要帮助他们做好牵线搭桥,引进外部资本和协调与有关部门、单位的关系等。对困难企业,特别是其中的大中型企业和特困企业,我们将作为重点进行指导、帮助和给予财力上的必要支持。

四、关于企业改革政策措施的建议

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诸多矛盾。实践表明,缺乏明确、统一和可操作的政策,是一些企业难以推进改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我们建议省政府在这次调研后,制订明确、统一和便于操作的政策措施。根据我们的调查,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一是资产界定、提留和核销问题。资产界定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国家投入形成的资产和企业靠贷款经营,在偿还贷款后新形成的资产没有区别,一律视为国有资产。企业要求在改革中处理这些资产有所区别。资产提留和核销,一些地市出台的改革文件,分别有6个项目和相应的标准,而目前省政府尚没有统一的具体规定。建议省政府能够明确具体的项目和标准。

二是企业职工身份置换问题。请政府出台科学可行的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费标准。我们意见:不以最高补偿36个月为限,补偿月数应按职工工龄计算,是多少即为多少;补偿标准要适应提高,可以把工资和经劳动部门批准的奖金、津贴等合并计算,作为按月补偿标准;还可采取有些市的做法,增设一定数额的“基本补偿金”或“基本安置费”。对企业现职领导、市级以上劳模和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等,分别情况给予适当奖励性补偿;对伤残和长期病号等弱势群体,给予特殊关照和补偿;同时,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效益好的和效益差的有所区别。最好有一个最高、最低的适度幅度。既避免过度悬殊,又防止不加区别的“一刀切”。对无法支付离退休职工离退休费或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费的,由政府兜底或解决。

三是生产经营性土地资产的处置

问题。不论企业土地资产外的净资产够不够支付改革成本,考虑到企业改革的目的在于谋求企业发展,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实力,我们建议制订土地资产一律纳入企业资产参加改革,减最好免交土地出让税费的政策。

四是企业改革中的债务处理。交通企业大都债负很重,困难重重,净资产不多,生产经营很不景气。如果内债外债全部偿还,企业无能力,改革难推进。因此,企业要求,我们也建议,银行贷款应尽最大可能豁免。确实不能豁免的,也要作债转股处理。

五是社保、医保问题。这是企业改革中最大的难点之一。国有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和医保金、是职工劳动报酬的延续支付,现在已经退休和将要退休职工,全部或大部分工作时间在计划经济时期和体制转轨时期,这些职工当时所得并未包含“两金”,而是由企业上交了国库,国家当时对他们的养老也作了承诺。现在企业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

改革,如果一次性要求企业交纳的“两金”,数额很大,一个企业若有1000到1500名离退休职工,就要上交上亿元。不但一般企业没有能力,影响改革推进,而且也不合理。国家规定国有企业破产、矿山资源枯竭等情况,企业不复存在的,要一次性交退休的“两金”,不应扩大用于改制企业。我们意见,凡企业改革后有重组企业接续社保的,就不应一次性交“余命金”,即使接续社保所交数额低于原企业社保所交数额,其差额部分也应由财政1 2 下一页

第二篇:关于国有交通企业改革问题的汇报

关于国有交通企业改革问题的汇报按照省发展计划委员会87号文件(湘计发[2004]87号)的有关要求,我厅对国有交通企业的改革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就进一步推进交通企业改革问题作了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省交通企业的基本情况据2002年底的统计,除省属企业外,全省有包括公路运输、水路运输、交通工业、搬运装卸、联运和港口企业在内的交通企业241家,有职工12万多人,其中国有企业85家,职工7万2千多人,集体和其他所有制企业156家,职工5万多人。离退休职工一般都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多数水运企业离退休职工占职工总人数半数以上。在所有这些企业中,除10余家大中型公路运输企业和为数很少的几家交通工业企业尚能维持正常经营活动,按时发放职工工资,多少有些利润外,其余大多数企业都是人员过多,负担沉重,债务缠身,步履艰难。交通企业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是交通运输的主力军,曾经为满足社会需要做出重大贡献。为了搞活交通企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我厅就一直在指导和帮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实施改革。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我们调查,目前全省交通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多元化产权结构的约占30。其主要模式有以下六种:一是以衡阳汽运公司为代表的职工全员买断,经营者持大股,全员持股的股份制模式;二是以郴州汽运公司为代表的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外商资本和员工共同参股的混合所有制模式;三是以常德汽运公司为代表的由原企业法人代表买断的模式;四是以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常德船舶厂为代表的由外商或民营企业整体收购模式;五是以常德轮船公司、津市轮船公司为代表的破产后重组成民营企业的模式;六是以双峰县运输公司为代表的原集体企业解散重组模式。这些改革改制企业,多数来势都比较好。我们准备在今年组织调研和后评估,然后开展交流,指导企业全面推进改革。

二、厅属企业的基本情况我厅共有直属企业12家,共有职工15244人,其中离、退休3891人。还有公路局、公路运输局、航务局局属享受事业待遇的中小企业14家,共有职工2940人。厅直属12个企业中,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湖南高速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三湘客车集团四家已是股份制企业。交通企业总的来说困难较多。象省路桥这样较好的企业,也存在着人多负担重的问题,内外都存在着不少危机。厅属4家、行业局局属14家困难和特困企业,更是困难重重,危机四伏。归纳起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失业职工多,再就业压力大。这些企业大部分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特别是三条地方铁路都是专为磷矿、煤矿运输而修建专用运输线。三条铁路已拆轨或正准备拆轨,职工已失出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大部分职工失业,并且因长期从事铁路运输,年龄大,工种单一,无技能,无法实现再就业。二是负债累累,亏损严重。如省汽摩公司帐面固定资产净值仅4000多万元,而累计亏损25138万元,负债27424万元。三条铁路帐面固定资产净值只有9700多万元,累计亏损7900万元,负债11878万元。三条地方铁路和汽摩公司,只有在职职工3100多人,人均负债和亏损额分别达到10.7万元和12.7万元。三是职工生活困难,生存压力大。汽摩公司和三条地方铁路因长期巨额亏损,导致企业极度困难,职工发不出工资,几乎没有什么福利,住房公积金和社保金长期欠缴。益阳铁路家庭总收入不到400元、人均月收入不到100元的达81户,人均月收入未达到地方最低生活费标准的达300多户。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大的困难群体,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已成困难企业的普遍现象。四是企业资不抵债,解除职工劳动关系无资金。三条地方铁路和省汽摩公司十几年形成的巨额亏损,企业早已走入困境,企业无力支付解除职工身份的补偿金。特别是省劳动部门2003年出台的143号文件规定:企业改制要先缴足10年离退休职工余命金和10年的在职职工工资总额6的医保金给社保部门,更使企业对改革望而生畏。

三、推进交通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随着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深入贯彻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企业改革举措的推出与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必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我厅将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乘势而上,加大推进改革的工作力度,加快交通企业改革的步伐,力争厅属企业改革年内取得全面突破性进展,明年基本完成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任务。我们打算:

1、在所有制方面全面放开交通企业。交通行业,是一个服务性和一般竞争性行业。根据有进有退,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交通企业的国有资本可以有序退出。县属交通企业,原则上可以全部退出;省、市属交通企业也可以尽可能退出。我厅不追求交通行业是否保有国有企业,交通企业是否保有国有资本和保有多少国有资本。

2、把构建多元化产权结构作为改革的核心任务。按照十六届三中

第三篇:关于国有交通企业改革问题的汇报

关于国有交通企业改革问题的汇报按照省发展计划委员会87号文件(湘计发[2004]87号)的有关要求,我厅对国有交通企业的改革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就进一步推进交通企业改革问题作了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省交通企业的基本情况据2002年底的统计,除省属企业外,全省有包括公路运输、水路运输、交通工业、搬运装卸、联运和港口企业在内的交通企业241家,有职工12万多人,其中国有企业85家,职工7万2千多人,集体和其他所有制企业156家,职工5万多人。离退休职工一般都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多数水运企业离退休职工占职工总人数半数以上。在所有这些企业中,除10余家大中型公路运输企业和为数很少的几家交通工业企业尚能维持正常经营活动,按时发放职工工资,多少有些利润外,其余大多数企业都是人员过多,负担沉重,债务缠身,步履艰难。交通企业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是交通运输的主力军,曾经为满足社会需要做出重大贡献。为了搞活交通企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我厅就一直在指导和帮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实施改革。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我们调查,目前全省交通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多元化产权结构的约占30%。其主要模式有以下六种:一是以衡阳汽运公司为代表的职工全员买断,经营者持大股,全员持股的股份制模式;二是以郴州汽运公司为代表的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外商资本和员工共同参股的混合所有制模式;三是以常德汽运公司为代表的由原企业法人代表买断的模式;四是以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常德船舶厂为代表的由外商或民营企业整体收购模式;五是以常德轮船公司、津市轮船公司为代表的破产后重组成民营企业的模式;六是以双峰县运输公司为代表的原集体企业解散重组模式。这些改革改制企业,多数来势都比较好。我们准备在今年组织调研和后评估,然后开展交流,指导企业全面推进改革。

二、厅属企业的基本情况我厅共有直属企业12家,共有职工15244人,其中离、退休3891人。还有公路局、公路运输局、航务局局属享受事业待遇的中小企业14家,共有职工2940人。厅直属12个企业中,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湖南高速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三湘客车集团四家已是股份制企业。交通企业总的来说困难较多。象省路桥这样较好的企业,也存在着人多负担重的问题,内外都存在着不少危机。厅属4家、行业局局属14家困难和特困企业,更是困难重重,危机四伏。归纳起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失业职工多,再就业压力大。这些企业大部分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特别是三条地方铁路都是专为磷矿、煤矿运输而修建专用运输线。三条铁路已拆轨或正准备拆轨,职工已失出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大部分职工失业,并且因长期从事铁路运输,年龄大,工种单一,无技能,无法实现再就业。二是负债累累,亏损严重。如省汽摩公司帐面固定资产净值仅4000多万元,而累计亏损25138万元,负债27424万元。三条铁路帐面固定资产净值只有9700多万元,累计亏损7900万元,负债11878万元。三条地方铁路和汽摩公司,只有在职职工3100多人,人均负债和亏损额分别达到10.7万元和12.7万元。三是职工生活困难,生存压力大。汽摩公司和三条地方铁路因长期巨额亏损,导致企业极度困难,职工发不出工资,几乎没有什么福利,住房公积金和社保金长期欠缴。益阳铁路家庭总收入不到400元、人均月收入不到100元的达81户,人均月收入未达到地方最低生活费标准的达300多户。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大的困难群体,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已成困难企业的普遍现象。四是企业资不抵债,解除职工劳动关系无资金。三条地方铁路和省汽摩公司十几年形成的巨额亏损,企业早已走入困境,企业无力支付解除职工身份的补偿金。特别是省劳动部门2003年出台的143号文件规定:企业改制要先缴足10年离退休职工余命金和10年的在职职工工资总额6%的医保金给社保部门,更使企业对改革望而生畏。

三、推进交通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随着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深入贯彻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企业改革举措的推出与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必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我厅将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乘势而上,加大推进改革的工作力度,加快交通企业改革的步伐,力争厅属企业改革年内取得全面突破性进展,明年基本完成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任务。我们打算:

1、在所有制方面全面放开交通企业。交通行业,是一个服务性和一般竞争性行业。根据有进有退,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交通企业的国有资本可以有序退出。县属交通企业,原则上可以全部退出;省、市属交通企业也可以尽可能退出。我厅不追求交通行业是否保有国有企业,交通企业是否保有国有资本和保有多少国有资本。

2、把构建多元化产权结构作为改革的核心任务。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状况,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尤其要大力吸纳包括企业职工和民营企业在内的非公有资本,以实现交通企业国有资本的退出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3、提倡和鼓励实行整体并购和联合重组的改革模式。虽然企业改革模式的选择主要是企业行为,应该本着因企制宜的原则,由企业自主决定,但我们认为,对整体并购和联合重组模式应给予足够关注和尽可能采用。我们了解到,这是

当前国际上的一种趋势。世界上多数国家引进外资,80%用于这种模式,而我国目前用于这种模式的只有5%左右。我们交通系统常德船厂由荷兰达门公司整体并购、三湘客车集团由美的集团整体并购的实践也表明,这样的模式具有很多好处:对并购和参加联合的企业来说,可以花较小成本取得被并购(联合)企业的存量资产,实现企业扩张;对被并购的企业来说,不仅有利于改革成本的支付、职工的就业安置,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利用并购和参加联合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营销网络,谋求重组企业的发展。对社会来说,也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并购企业“另起炉灶”更多地占用国家资源。因此,在推进交通企业改革中,我厅将把企业特别是存量资产潜力较大的企业进行招商,尽量争取有实力的企业(不论是外商还是内资企业、民营企业)实行整体并购或联合重组。当然资源枯竭、不良资产多,生存、发展无望的企业,更多地应采取买断的模式。

4、重点抓好厅属企业的改革。市、县属交通企业按当地党委、政府的部署进行改革。对厅属12家企业和省公路局、省公路运输局、省航务局三个行业管理局的局属享受事业待遇的14家中小企业的改革,我厅将区别情况、因企制宜、分类指导。已是股份制的企业,主要是指导和帮助其建立完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谋求改革后的发展。未改制的好的和比较好的企业,主要依靠他们自力改革,我厅主要帮助他们做好牵线搭桥,引进外部资本和协调与有关部门、单位的关系等。对困难企业,特别是其中的大中型企业和特困企业,我们将作为重点进行指导、帮助和给予财力上的必要支持。

四、关于企业改革政策措施的建议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诸多矛盾。实践表明,缺乏明确、统一和可操作的政策,是一些企业难以推进改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我们建议省政府在这次调研后,制订明确、统一和便于操作的政策措施。根据我们的调查,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一是资产界定、提留和核销问题。资产界定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国家投入形成的资产和企业靠贷款经营,在偿还贷款后新形成的资产没有区别,一律视为国有资产。企业要求在改革中处理这些资产有所区别。资产提留和核销,一些地市出台的改革文件,分别有6个项目和相应的标准,而目前省政府尚没有统一的具体规定。建议省政府能够明确具体的项目和标准。二是企业职工身份置换问题。请政府出台科学可行的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费标准。我们意见:不以最高补偿36个月为限,补偿月数应按职工工龄计算,是多少即为多少;补偿标准要适应提高,可以把工资和经劳动部门批准的奖金、津贴等合并计算,作为按月补偿标准;还可采取有些市(州)的做法,增设一定数额的“基本补偿金”或“基本安置费”。对企业现职领导、市级以上劳模和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等,分别情况给予适当奖励性补偿;对伤残和长期病号等弱势群体,给予特殊关照和补偿;同时,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效益好的和效益差的有所区别。最好有一个最高、最低的适度幅度。既避免过度悬殊,又防止不加区别的“一刀切”。对无法支付离退休职工离退休费或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费的,由政府兜底或解决。三是生产经营性土地资产的处置问题。不论企业土地资产外的净资产够不够支付改革成本,考虑到企业改革的目的在于谋求企业发展,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实力,我们建议制订土地资产一律纳入企业资产参加改革,减最好免交土地出让税费的政策。四是企业改革中的债务处理。交通企业大都债负很重,困难重重,净资产不多,生产经营很不景气。如果内债外债全部偿还,企业无能力,改革难推进。因此,企业要求,我们也建议,银行贷款应尽最大可能豁免。确实不能豁免的,也要作债转股处理。五是社保、医保问题。这是企业改革中最大的难点之一。国有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和医保金、是职工劳动报酬的延续支付,现在已经退休和将要退休职工,全部或大部分工作时间在计划经济时期和体制转轨时期,这些职工当时所得并未包含“两金”,而是由企业上交了国库,国家当时对他们的养老也作了承诺。现在企业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改革,如果一次性要求企业交纳10年的“两金”,数额很大,一个企业若有1000到1500名离退休职工,就要上交上亿元。不但一般企业没有能力,影响改革推进,而且也不合理。国家规定国有企业破产、矿山资源枯竭等情况,企业不复存在的,要一次性交10年退休的“两金”,不应扩大用于改制企业。我们意见,凡企业改革后有重组企业接续社保的,就不应一次性交“10年余命金”,即使接续社保所交数额低于原企业社保所交数额,其差额部分也应由财政兜底,不应由企业交纳。六是享受事业待遇的企业改革问题。这类企业改革,情况更为复杂,复杂就复杂在资产更难划分和界定,解除原有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标准和社保,更难以处理。这都需要认真研究,有明确规定。关于补偿标准和社保问题,鉴于这些单位的职工原来是按国家规定享受事业待遇,我们总的意见是在改革时维持原有待遇。在职职工如解除原有劳动关系,其经济补偿应按政策规定的工资、津贴、奖金等加以计算。在职和退休职工进社保,以进事业社保为宜,如果非进企业社保不可,退休职工的原有待遇要保持不变,而且不应补交开展企业社保先于事业社保这段时间的“两金”。七是改革成本的支付问题。企业改革,是要解除长期形成的体制性障碍,发生较多改革成本在所难免。其中解除原有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和处理社保等问题所发生的费用,都是以往的体制、政策造成的。应该把必要的改革成本支付与国有资产流失相区别。我们的意见,凡包括土地资产在内的企业净资产能够支付的,由企业支付,不能够支付的,财政和主管部门应该给予支持,帮助支付。八是给予三条铁路以关闭破产的矿山企业相同的政策。鉴于三条地方铁路已拆轨或正在拆轨,大部分职工面临失业,请省政府明确三条地方铁路按关闭破产的矿山企业的相关政策进行改制或关闭破产。

第四篇: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企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置身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须不断调整治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管理者收购

一、国企改革的原因

(一)国有企业效率低下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依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者,是国家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总体效益较差,发展状况与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及所占有的社会经济资源极不相称。国有企业的改革尚有许多难点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致使它所掌握的资源不仅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反而出现大面积的经营亏损和资产流失。

(二)出资人和管理者利益不同

对于企业的投资人或所有者来说,企业的利润最终以投资收益的形式为其占有,投资行为的效用最大化可以简单化为利润最大化。而经理人员只是资产的经营者,经营者的收入不等于企业盈利,企业利润最大化不意味着经营者效用的最大化,因此,经理人员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不足,有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侵犯所有者利益的可能性。如果对经营者的监督不完整,其可能会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来扩大其权力基础,提高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或通过增加不必要的非生产性开支达到个人享受的目的;或者通过增加或多报成本的方式侵蚀企业利润。

(三)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国企改革为我国国有企业走出困境、重振雄风、注入活力提供了政治保证。但由于一些企业在操作中的不规范,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其现象为:

一是将国有资产低估或不进行评估就低价入股。最常见的手法是对其中有形资产部分按原值等价折合入股,例如,对土地、房产等大宗不动产按原购入价评估,不计其市场升值部分。

二是将公有资产按比例送给个人,在改制中为保护一己私利,将公有财产无偿量化给个人。

三是在红利分配时,国家股、集体股、个人股同股不同利。

四是改制企业发生的亏损由改制前单位负担。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企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置身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须不断调整治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

济的要求。因此,市场化是国企改革的中心目标。国企要实现市场化的目标,关键是建立起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而投资主体多元化、股东多样化是良好治理结构的前提,这就要求对国有独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简称为“国企改制”。国企改制的成果之一是“上市”,上市反过来有助于固化改制的成果,但上市并不是改制的唯一目标。

三、国企改革的实践问题

(一)证券市场效率问题将国企改制后在境内外上市,这是国企改革的重要路径。境外证券市场有严密的法律和规则,运作经验也比较成熟。而基于承载国企改革与解困的历史使命,国内证券市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缺陷,再加上不法分子的推波助澜,以及各方经验的欠缺,证券市场逐渐失信于人,各类问题最终彻底暴露。目前,证监会制定了系统的解决方案:推动股权分置改革,强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等。国资委制定相关文件,限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最低持股比例,确保国家对某些行业的控制。作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外部环境,证券市场效率问题的解决,有利于、集体股、个人股同股不同利。四是改制企业发生的亏损由改制前单位负担。优化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准确评价国企市场价值和经营业绩,并采取期权等手段有效激励国企高管人员。

(二)管理机制和制度问题国企改制有助于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做好做强企业的基础,但绝不能保证企业做强、做大。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激发企业组织的动力和活力,调动企业各层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的重中之重,是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国家一直在推动“三项制度改革”,目标是“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这在市场化企业看来的基本常识,在国企改制之前简直比登天都难;职工身份问题是个症结,根本谈不上人员的市场化配置,造成冗员多而人才少。改制无疑是个最好的契机,使得“三项制度改革”有了突破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了起步点。国企要在改制的同时,顺势而为地开展人事改革,搭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健全董事会的功能,加强监督,打造职业经理人,和谐地解决国企改革过程中的职工身份转化问题。由于国企传统机制制度的起点不高,改革的成绩也就更加显著。

(三)垄断行业改革问题垄断行业是我国国有经济最集中和控制力最强的领域。垄断行业中的主要大型骨干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都是中央企业。深化垄断行业改革,重点是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引入竞争机制,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或新的厂商,同时加强监管,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有效保护消费者利益。已经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进行初步分拆、引入竞争机制的电力、电信、民航、石油等行业,要完善改革措施,深化改革,放开市场准入,引进新的厂商参与市场竞争。尚未进行实体性体制改革的铁道、某些城市的公用事业等,则要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改革。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必须和政府加强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既要加强对安全、环保、普遍服务等监管,也要加强对价格的监管,以维护公众的正当权益。

(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问题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数量仍然太多,主要是地方中小企业太多,他们仍然大量活动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很难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一般认为,国有企业在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规模效益

显著、社会效益突出的领域有优势。因此,今后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就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企业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而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把大多数国有中小企业放开搞活。

参考文献:

1、王风刚.多元结合——国企改革之路[J].商场现代化,2008(5).2、刘姿含.国企改革之深层次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5).

第五篇:国有企业改革浅谈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浅谈

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巩固公有制经济,主要是加强国有经济对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发展公有制经济,主要是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企是共和国的长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建国初期,我们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加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拥有了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半个世纪过去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国家拥有国有资产和发展国有企业的目标更多地转化成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对大多数国有资产进行处置,将其变现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或者直接用于社会救济,从实物或账面上来看,国有资产没有了,但这种处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那么,这种处置应该同拥有国有资产和发展国有企业具有同样的效果。事实上,这种处置方式正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长期目标取向。但是,在这种处置方式尚没有完全铺开之前,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仍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几乎涉足国民经济各领域所有行业。改革开放后,伴随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在数量上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但是,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量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依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很重要来源,是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者,是国家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力量。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总体效益较差,发展状况与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及所占有的社会经济资源极不相称,国有企业的改革尚有许多难点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致使它所掌握的资源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反而出现经营亏损和资产流失。在中国近30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一个焦点。

一、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合理

我国传统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不合理,突出表现为政企不分。国有企业不是独立意义上的经济实体,而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国有企业往往处于这种“条条”与“块块”的双重领导之下。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对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统得过多,管的过死,国有企业缺乏经营管理自主权,导致企业和职工缺乏经营和生产积极性,企业缺乏活力。

(二)内部体制不合理

1、产权不清。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决定了国有企业的产权属于全体劳动者。国有企业的职工有着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又是一般生产者。但是,作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每个人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企业的资产,而由政府代表他们统一行使这种权利,但政府部门众多,都能行使部分所有权,却无人对企业财产承担经济责任。这种事实上的产权代表多样化等于是没有代表,结果造成传统国有企业产权虚置。造成事实上的所有者缺位,从而在企业内部也就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所有权的制约机构。

2、责权利相分离。传统国有企业所有权被政府各部门分割行使,企业缺乏相应的自主权。企业职工的职责是提供劳动,权力是获得工资并享受企业提供的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保障;作为企业经营者的厂长经理的权力是组织生产,企业盈亏与自己无关,他们的奋斗目标又往往是多重的,不仅要尽可能完成国家任务,还要为企业的职工谋取福利,更重要的是在“官本位”思想影响下,一部分企业领导千方百计争取进入政府部门,掌握更大的权力。这就造成了责权利相分离,造成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平均主义。

3、组织机构设置行政化。每个企业都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企业领导由政府委派或任命行政官员担任,按行政级别获取报酬,享受政治待遇和其他待遇。在企业内部,除设置生

产经营性机构外,还设置于上级各领导部门相对应的机构,作为贯彻上级各部门指示的组织机构。

(三)社会负担沉重

由于产权不清,吃大锅饭,因此国有企业普遍承担着办学校、医院、安置就业、离退休人员开支管理等本应由政府承担的任务,有的企业负担的离退休人员职工人数占总人数的20﹪以上,富余人员高达企业职工总数的60﹪,企业社会负担沉重。

(四)垄断组织行业缺乏竞争力

我国的大企业多为多为国有企业,主要涉及我国的电信、电力、民航、铁路、供水、供电供气及其他专营项目上,这些产业涉及国家命脉和关键发展,有关社会的安定团结,居民生活的稳定,因此国有企业都是一家独大,行业垄断,缺乏竞争力,没有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去,企业改革步伐滞后,需要建立和完善现在公司治理结构。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70年代后期开始,先后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8—1984年,主导方针为“放权让利”,要求政府简政放权(经营自主权),并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利润分成、调整国家与“国营”(后改为“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第二阶段:1984—1986年,主导方针是“利改税”,即由国家以税收形式从企业收取以前的“利润”,力求用行政措施影响企业经营,引入市场调节方式,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三)第三阶段:1987—1991年,力倡政企分开、两权分离,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租赁经营责任制(后者适用于中小企业),以求在不触动所有制的情况下,以契约的方式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四)第四阶段:1992—1994年,着重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目的是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赋予企业十四项经营自主权,并在部分企业试点推行“利税分流”与股份制改造。

(五)第五阶段:1994—1996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要求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997后,政府推广股份制改造,希望使企业的劳动者同时成为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资产分配相结合。一方面解决企业聚集资本,弥补投资主体单一的不足,另一方面调动职工生产、工作积极性,以求国企及时脱困。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思考

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

(一)推进国有企业调整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是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要着眼于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强化国有资本在战略性领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按照国务院出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见的要求,紧紧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培育发展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产业,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支柱、特色产业及行业的龙头企业集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强做大优势国有企业。继续推进劣势企业关闭破产,努力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劣势企业依法、有序、平稳退出市场的通道。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

(二)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产权。健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

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保障。推动国有企业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以《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建设,依法促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完善。不断增强监督的时效性、灵敏性和针对性。

(四)推进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把推进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引导国有企业将发展方式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来。一是引导企业强化管理控制风险。严格现金流管理,强化投资管理。二是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加强产学研结合,进一步确定品牌定位,做好品牌推广,提高品牌影响力。三是引导企业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使国有企业成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表率。大力开展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关的新技术研发,切实抢占新一轮节能减排技术制高点。

总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是上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繁荣,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然,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为之努力,从而实现我国国有企业的新发展。

下载关于国有交通企业改革问题的汇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国有交通企业改革问题的汇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经过30年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了巨大成绩,主要成绩有: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成效目前,公司制已成为国有企业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产权改......

    国有企业改革

    人民网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 曹华)“国有企业改革将根据十八大报告的要求,不断调整,向经济安全和民生上集中,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更加市场化,不断......

    国有企业改革现存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改革现存问题及对策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来31载春秋,并且一直是中国经济制度改革中的重点。在这期间,作为转折点之一的,2001年党......

    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

    浅议国企改革的成就及问题问题1978年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改革作为整个经济制度改革的中心环节也不断向前迈进,大体经历了放权让权、两权分离、建立现......

    浅谈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精选合集]

    浅谈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仍存在着国企改革理论认识上不足,改革不彻底,垄断行业坚冰......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企业家人才缺乏,技术人才流失 虽然从1992年起,我们确立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95%的商品物资已经放开......

    浅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大全5篇)

    浅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论文关键词:国企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有限责任 论文摘要:要解决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深层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最本质......

    浅论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精选五篇)

    二、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困难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要清醒地看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有步骤分阶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