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廊沧高速公路廊坊段环境保护管理实施办法(大全)
廊沧高速公路廊坊段环境保护管理实施办法
发布日期:2009-07-17 作者:工程科 单位: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廊沧高速公路廊坊段是河北省“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为加强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预防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廊沧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省、部、厅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及规定,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廊沧高速公路主体工程。房建工程、交通设施工程、机电工程、绿化工程等参照本办法执行。凡是在廊沧高速公路从事施工、监理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各承包人应本着对环保和国家建设负责的态度,认真熟悉有关规范、规章、办法,总结经验,提高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地做好环保工作。
第三条 为鼓励和督促监理、承包人按上述目标建设好廊沧高速公路,结合廊沧高速公路建设的具体情况,业主实行“一保一奖一处理”的奖惩措施,即:“确保环境不受破坏”,“奖励对环境保护开展好的单位”,“处理违约破坏环境的单位”。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为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业主、监理单位和承包人都应设立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
业主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处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领导和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任组员。下设环保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管理处办公室。
总监办、驻地办应成立以总监、驻地监理工程师为组长,各专业监理工程师为组员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并应设置专门的环保办公室,负责日常的环保监理工作。承包人要成立项目经理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负责人任组员的环保领导小组,并设置专门的环保机构,负责本项目施工各阶段的环保工作。
第三章 环保保证体系
第五条 各承包人要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落实环保责任制,实现环保目标。
第六条 通过环保教育强化环保意识,通过环保控制提高预测预防能力,通过环保检查达到消除环保隐患的目的。
第七条 廊沧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实行“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理、企业控制、全员实施”的环保保证体系。政府环保部门对廊沧公路建设进行环保检查和监督。业主负责环保管理,督促承包人按有关环保法规施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监理单位负责施工过程中环保工作的日常监理,在项目建设中要求全体建设者按环保的各项规定保护环境。
第四章 环保组织机构职责
第八条 业主环保领导小组负责对廊沧公路的环保管理工作负责,对监理、承包人的环保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考核、奖惩。同时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其责任人为处长和分管环保工作领导,上级部门对廊沧高速公路环保工作的奖惩将直接兑现到责任人。
第九条 监理单位环保小组负责对所辖标段的环保监理工作,负责监督、指导承包人在施工活动中的环保工作。其责任人为总监理工程师和驻地监理工程师并对业主环保领导小组负责。审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营地是否合理设置,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全面、可行。认真负责地做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使工程施工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环保要求,如噪声、废气、污水等排放应达到有关的标准等。做好环境监理的资料整理、汇总和归档工作。主要包括:监理日志中记录当天环境监理的工作内容;监理日志中记录发生不良环境影响时采取的措施以及执行情况;积极配合业主、政府环境检测单位进行环境保护的检测、考评工作。
第十条 承包人的环保小组负责本单位所辖段落的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好施工班组的环保工作,提高全体职工的环保意识,在施工中严格贯彻和执行有关环保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政策、法规。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周边地区(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地)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情况及时了解,做好监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监理、业主和有关主管部门汇报,其责任人为项目经理和环保分管领导,并对业主和监理单位环保领导小组负责,对环保工作的好坏负直接责任,如有被上级主管部门奖励或违约处理,将直接对责任人兑现。
第五章 施工准备阶段环境保护
第十一条 项目驻地和施工人员生活区
通过实地踏勘,避开各种生态敏感点,对于生活区附近可能存在的生态敏感点,应加强管理,并提示生活区内员工,控制员工对附近生态敏感点产生潜在的人为干扰。
生活区选址尽可能避开农、林等生产用地。对临时占地范围要有明确的边界,以便控制对临时占地外围土地的不合理占用。若对农、林等生产用地的占用无法避免,则在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
厨房应设置排风系统。自建宿舍,应配套建设简易厕所,简易厕所尽量建成有冲洗水和粪便回收装置的流动厕所。生活污水,不得随意排放,应排入指定的区域。生活垃圾堆放点应选择30m范围内无生活用水和鱼用水体的废弃沟或废弃干塘。堆放点应无直通沟道与邻地相通。不得向垃圾点内排放生活污水。如施工人员集中,生活垃圾需增加处理设施和加强管理,人员较多时可增设垃圾筒。
施工人员生活区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生活区在整个施工期都存在,因此在不同阶段执行相应的标准。生活区如有备用的柴油发电机,应放置在室内,加装门窗隔声,并在进风口、出风口安装消声器。生活区应离开居民点200m以上。
第十二条 临时施工道路
严格规划临时施工道路的路线走向,以减少植被破坏为首要原则,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若无现成道路可利用,则应严格控制施工道路修筑边界。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临时占用土地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施工便道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专职人员,即时洒水清洁保持运行状态良好,减少扬尘污染。
第十三条 施工材料堆放
材料仓库和临时材料堆放场应防止物料散漏污染。仓库四周应有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湿及水流引起的物料流失。
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能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水泥和混凝土运输应采用密封罐车。采用敞篷车运输时,应将车上物料用篷布遮盖严密。
第十四条 搅拌站和预制场 稳定土拌和站、水泥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混凝土搅拌站不得设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拌和站距离学校、医院、疗养院、城乡居民区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区不宜小于300m,减少拌和站对环境敏感点的粉尘和噪声污染。
第六章 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
第十五条 路基土方
在施工前应明确路基土方的施工界限范围,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对于古树名木等有保存价值的植物,应事先联系当地林业部门,采取移植等异地保护的方法加以保护。地表清理物应有专门的场地用以处置,不得随意丢弃。挖方施工时,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产生。
地表清理的树木、农作物、杂草,除部分可作为肥料外,应及时清运。剥离表层土予以保存,用于其它地面的土地改良,或沿线受破坏土地的恢复。不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移至它处堆存,堆放地宜相对低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置排水设施。
设计中有弃方、弃渣的,应在指定范围内严格按照设计技术要求进行堆置,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其流入水体。公路边的临时零星弃渣,应在公路封闭前处理完毕,以免公路全封闭后,难以清理。
路基填筑施工时,对施工路段应适时洒水,减轻扬尘污染。雨季施工时,应及时掌握气象预报资料,以便按降雨时间和特点实施雨前填铺的松土压实等防护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
承包人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在学校、幼儿园、医院、疗养院、敬老院、居住区等敏感点附近,夜间停止作业,如确需连续作业的,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第十六条 路面工程
承包人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废气、尘土,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水泥、石粉等路用粉状材料运输和堆放应有遮盖,其混合料集中拌和,减轻对空气、农田的污染。如有必要,施工结束后,堆置点及其附近被污染的土壤应进行改良,恢复其肥力。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不得设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沥青拌和站距离学校、幼儿园、医院、疗养院、敬老院、城乡居民区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区不宜小于300m,并应设在当地主导风向下风向一侧。设备污染物排放应符合《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6-85)中的一级标准的规定。拌和楼应配备沥青烟气处理装置,沥青混凝土的采购合同中应明确对供货单位的环保要求。
第十七条 桥涵工程
对桥梁施工机械设备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桥梁施工中的工程废水、工程垃圾不能随意排入或丢弃到河流中或岸边;涵洞出水口流速较大时,必须在进出口进行加固,防止冲刷。
水泥混凝土的搅拌、振捣、运输、摊铺等作业中防粉尘、防噪声(振动)措施同前。
钢筋加工过程中,焊接的废弃物如电焊渣、废弃的焊材,应收集处理。施工中使用的化工产品,应妥善存放和使用,避免滴、漏影响水体和土壤。产品包装物应统一收集处理,不应随意抛弃。
对于不可避免的河道及河岸开挖工程,要明确并严格控制开挖界限,不得任意扩大开挖范围,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第十八条 其它工程 建设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扬尘、噪声、振动、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防止或者减轻施工对水源、植被、景观等自然环境的破坏,改善、恢复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
将弃土、弃渣在指定地点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其流入水体。除抢险、抢修作业外,禁止夜间在居民区、文教区、疗养区进行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居民休息的建筑施工作业。确需连续作业的,应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
第七章 环保评定
第十九条 各标段竣工以后,环保的评定由业主及有关部门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进行竣工项目环保验收。
第二十条 廊沧高速公路各级环保机构不定期对环保工作进行检查,并记录和上报检查情况,各级环保组织或部门对廊沧公路的环保检查结果及业主不定期的抽检结果将作为最终评定的依据。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监理、承包人根据本实施办法之规定,在定员、定岗、定职、定责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内部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本办法。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廊沧高速公路廊坊建设管理处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廊沧高速公路通车新闻稿
廊沧高速公路(廊坊段)通车仪式在我县举行
11月26日上午,廊沧高速公路(廊坊段)通车仪式在我县境内服务区举行,市委书记赵世洪出席通车仪式,并宣布廊沧高速公路(廊坊段)正式通车。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金浩、副厅长潘晓东、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康彦民,市委书记赵世洪、市政协主席寇德松、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波、市人大副主任杨国林、副市长饶贵华、市政协副主席沈树田,县委书记李克良为廊沧高速公路(廊坊段)通车剪彩。
县四大班子领导王海、杨文奎、王洪光、高菊英、赵明路、张华维、刘法强等出席通车仪式。
廊沧高速公路是河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廊坊段全长93.248公里,概算投资71.74亿元。北起永清县赵百户营村北,与京台高速相接,途经永清、霸州、文安、大城,止于大城县大木桥村南(廊坊、沧州交界),与廊沧高速沧州段相接。廊沧高速公路在我县境内纵贯5个乡镇(管区)、1个农场、26个村街,长达29.5公里,占地3012亩,在我县境内设有三个出口、三条连接线和一个服务区。
省交通厅厅长高金浩在致辞中说,廊沧高速公路是我省“五纵六横七条线”高速路网规划中“纵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京沪、大广两条公国家主动脉高速公路并行,形成了我省又一条南北向运
输大通道。它的建成通车,形成了廊坊市又一条出海大通道,对扩大黄骅港腹地,拉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推动我省沿海地区开发开放,促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赵世洪在讲话中说,廊沧高速公路(廊坊段)的竣工通车,是廊坊的一件盛世,是全市人民的一大喜事。廊沧高速作为贯通全市南北的一条交通大动脉,是全省交通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高速以及目前在建的京台、密珠等高速的全面建成,将使全市路网格局更加合理,进京下卫、上天入海更加快捷。尤为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廊坊中南县区的交通条件,拉近了廊坊与京津的时空距离,对于加快京津对接步伐,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希望全市交通部门以廊沧高速建成通车为契机,继续推进全市高速公路建设,全力打造东出西连、南北贯通、连接城乡、四通八达的大交通格局,搭建起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的经络大道。
县委书记李克良在发言中说,自廊沧高速公路工程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专门协调机构,定期调度,全程服务,沿线乡镇、村街广大干部群众鼎力支持、全力配合,保证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同时,三条连接线建设基本完工,实现了与高速公路同步通车。
李克良说,廊沧高速公路的建成将使沿途各县面临着空前难得的发展良机。特别是对文安而言,廊沧高速的建成通车,寄托着全县各级干部群众期盼发展的强烈愿望,圆了文安人多年与外界连通高速的梦想。借助廊沧高速,依托正在全面推进的县城新安全区工程,文安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展望“十二五”全县上下将以省八次党代会和市五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实施精良管理、追求高端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廊沧高速等各种重大利好机遇,高起点制定发展规划、高质量打造发展平台、高标准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把文安打造成“现代产业基地、水韵宜居名城”,真正把发展机遇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廊沧高速开通后的文安必将迸发出蓬勃的生机、展示出无限的活力。我们将把廊沧高速公路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核心通道,强园区,育产业,建新城,优环境,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为实现“两个率先”做出文安新的更大的贡献。
通车仪式开始前,市委宣传部和市交通局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对廊沧高速(廊坊段)通车向媒体进行了新闻发布。
第三篇:廊沧高速廊坊段LM4合同项目部冬季安全生产检查及整改措施
关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报告
我项目部于2010年12月28接到总公司通知后,按照要求并结合我项目部的实际情况,组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我项目部各部位进行了一次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现将检查结果上报。
一、排查范围
安全用电、防火、防大风、防盗
二、排查内容
1、安全用电
我项目部安全负责人、安全员、电工对项目部、民工生活区等部位进行了安全用电检查,其中包括电线、各用电器材的检查,存在个别宿舍私拉乱接电线现象,且部分线路出现已老化,已派电工按要求将出现老化的线路进行了更换;并对各宿舍内线路统一排查,对于违规、私接线路的情况马上做出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罚。
2、防火
对油罐、伙房、项目部及民工宿舍、各办公区等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各宿舍内用电设施规范,消防器材配备充足且看管人员已熟练使用:灭火器、消防砂、铁锨等。
3、防大风
为有效的应对大风危害,我项目部派专人不间断地检查防风设施,对于关键部位要定期检查,对于不牢固的防风设施马上更换为安全的设施。
4、防盗
我项目部现已停止施工,部分职工已经退场,工地专门安排专职安全员带领留守人员负责项目部安全防盗工作,已对各生活区宿舍、办公区、伙房等门窗、锁逐一进行排查,对于不合格的已及时更换;另外专职安全员以对所有值班人员进行专项的安全防盗培训,切实做好安全防盗工作。
2010年12月25日 廊沧高速廊坊段LM4合同项目部
第四篇:京台高速公路廊坊段LQ3合同简介
京台高速公路廊坊段LQ3合同——永定河
特大桥工程简介
京台高速公路廊坊段LQ3合同——永定河特大桥,位于河北省永清县境内,项目起止桩号为K11+272.500~K14+766.520,全长3.494公里,桥梁分左右两幅,双向八车道,全宽42.0米,设计车速120KM/h。桥梁上部结构采用30米、40米孔径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连续T梁。桥梁左半幅114孔,右半幅114孔,共24联。下部结构采用肋板式台、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桥台桩径为1.2米的双排钻孔桩,桩长为45米;30米跨柱直径为1.6米,钻孔灌注桩直径1.8米,桩长为53米、60米;40米跨柱直径1.7米,钻孔灌注桩直径1.5米,桩长50米的双排桩;每半幅桥台8根桩,30米跨每半幅桥墩4根桩,40米跨每半幅桥墩8根桩。桩基共计992根,承台18个,8个肋板,底系梁212个,中系梁188个,墩柱912根,盖梁230个,预制T梁2052片。
本工程计划于2011年11月11日开工,2013年11月11日交工,合同工期24个月。
第五篇:高速公路K0000K134350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关于炎陵至汝城(湘粤界)高速公路(K0+000~K134+350段)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
湖南省炎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我厅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于2017年9月7日在株洲市炎陵县主持召开了《炎陵至汝城(湘粤界)高速公路(K0+000~K134+350段)验收调查报告》的技术评审会,会后对该项目出具了技术审查报告(湘验审查表[2017]32号)。你公司《关于炎陵至汝城(湘粤界)高速公路(K0+000~K134+350段)验收申请》、株洲市和郴州市环保局对该项目的环保验收预审意见、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编制的《湖南省炎陵至汝城(湘粤界)高速公路(K0+000~K134+350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已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一、炎陵至汝城(湘粤界)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9年3月由我厅以“湘环评„2009‟31号”文予以批复,2010年5月开工建设,2013年12月已建成路段(K0+000~K134+350段)132.187公里通车。汝城南至湘粤段约19公里尚未建设通车,不在此次验收范围。本工程沿线依次经过株洲市的炎陵县、郴州市的桂东县和汝城县。工程主线起自炎陵西互通,终点至汝城南,包括桂东连接线。主线全长132.187km,桂东连接线全长30.194km。
二、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编制的《湖南省炎陵至汝城(湘粤界)高速公路(K0+000~K134+350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明:
1、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进行了线路布局优化,主线(K0+00~K134+350)及桂东连接线的永久占地面积由环评阶段减少了27.13hm;工程占用的耕地(含基本农田)由原环评阶段减少了157.32 hm(含基本农田134.09 hm)。高速公路以隧道的形式穿越八面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距离核心区较远,且隧道进出口均设置在保护区外面,隧道入口距离保护区边界直线距离约2.2km,出口距离保护区边界直线距离约0.3km,对野生动物的活动和迁移影响较小,且隧道口附近路段已设置了多处涵洞、通道以满足野生动物的活动与迁移。
工程环评阶段设计弃渣场106个,取土场5个,实际设置弃渣场85个,比环评阶段减少了21个,占地面积减少了64.42hm2,取土场15个,比环评阶段增加了10个,但占地面积减少了0.59hm;工程在实际施工时合理选择了取弃土场等施工场地,临时施工场地主要分布在公路两侧,且挖填方平衡,八面山自然保护区内未设置取土场、砂石料场和弃渣场。
营运期,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有效拦截了工程建设过程中流失的土壤,公路路域水土流失已得到
222有效控制,并通过了省水利厅的水保验收。
2、声环境影响。
施工期,建设单位通过避免夜间施工,设置临时声屏障等措施,减少了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区的污染影响,采取了较为有利的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监测结果表明,工程区声环境质量基本满足要求,对居民生产生活影响有限。施工期间当地环保部门没有收到群众有关噪声污染方面的投诉。
营运期,目前主线实际敏感点84处,连接线实际敏感点35处,共119处声敏感点。根据实地调查,主线已建成段已建成炎陵县三河镇团溪村五组等28处声屏障,其他敏感点采取了提高路程高差、绿化等措施降低了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验收监测表明,在调查期间交通流量下,119处声敏感点均满足道路两侧35m以内区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其余区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的要求;调查报告对26处中期预测可能超标的敏感点制定了跟踪监测计划,提出了预留降噪措施及费用建议,预留跟踪监测及降噪资金共182.6万元。
3、水环境影响。
施工期,工程跨越桥梁施工废弃物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施工废水通过排入沉砂池进行土石沉淀,沉淀后泥浆被循环利用,产生的废水、油污水经隔油、沉淀等处理后排放,对沿线地表水体造成的不利影响较小。
营运期,通过加强对路段行驶的危险化学品车辆实施全程监控,设置防撞护栏和桥面径流收集系统等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有效降低了危化品运输车事故对水体的影响。
沿线公路收费站、服务区等均设置了二级生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入周边农灌沟渠。验收监测表明,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4、空气环境影响
施工期采取了覆盖、洒水、拌合站远离敏感点并在下风向布设等措施,对环境空气未产生明显影响。
营运期,收费站未设置燃煤锅炉,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5、其他环境影响
沿线设有垃圾收集装置,生活垃圾收集后定期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据调查,炎陵段在项目施工时,在K7+350~K10+000路段施工便道发现一座小型汉代古墓,业主单位立即联系了炎陵县文物局对古墓进行了就地保护,出土文物也由炎陵县文物局保管保存,没有造成损失。
三、工程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基本完善,开展了工程环境监理;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通过专家评审进行了备案。
四、炎陵至汝城(湘粤界)高速公路(K0+000~K134+350段)的环境保护手续齐全,基本落实了环评报告及环评批复文件提出的主要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根据验收调查报告和验收组意见,符合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同意该项目(K0+000~K134+350段)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五、项目正式投运后,你公司应做好以下工作:对工程沿线噪声敏感点跟踪监测,预留后续噪声治理资金,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隔声降噪措施,确保公路两侧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要求;继续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能力;继续做好植被恢复、养护及各项环保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六、株洲市环保局、郴州市环保局负责该项目营运期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湖南省环境保护厅 2017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