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应具有的四个特征

时间:2019-05-14 01:5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堂好课应具有的四个特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堂好课应具有的四个特征》。

第一篇:一堂好课应具有的四个特征

一堂好课应具有的四个特征

1、好课有德

研究课堂教学,从前通常总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教什么”、“怎么教”这两个层面上,关注的是教材的剪裁、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和选择。其实,解决好“怎么学”、“为什么教”的问题远比上述两个问题更为重要。每位学科教师首先要树立育人意识,全面了解并亲近学生,让学生喜欢你,有德的教学才是踏实的教学。这里的“有德”是指,关注学生学习的心情、态度、习惯,关注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愉快合作、合理评价,让他们会倾听、会观察、会尊重、会欣赏、会助人、会共享、讲文明、讲道理„„一些学科教学的问题是:“教书”才是根本,“育人”是教书的副产品,学科教师在课堂评价时更多关注知识,关注解答的对错,考试是优还是良。其实,还有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每一节课中都要细心地去关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犹如春雨润物,让孩子们的精神生命在每节课的活动中得以成长。

2、好课有效

上你的课之前与课后学生是不是有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尺度。好课就应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怡情广识,受益匪浅。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不仅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利益多少,也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受益面的大小。一堂课对授课班级的学生来说是否有意义,对多少学生有意义,对这些学生有多少意义,是评价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基本依据。

3、好课民主

民主不是学生说到哪里,教师就跟到哪里。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与我们教师的预设是有差距的,有时甚至是出乎意料的,学生随时会暴发出很多出乎意料的问题和点子,这就要求教师抛开预设教案,从学生的动态变化中去动态生成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少教师有这样的体验,课堂上学生之间经常由于认识发生分歧而产生争论。有些学生的发现甚至是教师始料未及的,有时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有时学生活动太专注于自己而难以静下心来„„教师怎么办?每一节课总有课堂教学目标,此时教师应做到循循善诱,以目标为导向,对学习过程中不理想的,甚至错误的东西进行匡正。教师在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同时,更重要的一项任务是要始终明确预定的目标,从而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正确把握方向,即知道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及怎样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当学生认识发生偏差时怎样匡正,学习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了本次的学习任务,等等,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质——这就是教师的一权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增强目标意识。

4、好课求真

一个班级有优秀的学生,当然也会有不优秀的学生。说他不优秀,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或是学习成绩不好,或是捣蛋、有行为偏差。在课堂教学中,要时时关注每一个学生,要注意从他们的反馈中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补救。学生的想法有深刻的、符合逻辑的,也有肤浅的、违背常规甚至是错误的。一堂课留有些许“缺憾”,几多“瑕疵”,不是任课教师追求的结果,而是事物的必然。真实的课才是好课。课堂对教师的驾驭能力、应变能力都是一种挑战,应对这样的挑战,疏漏、欠缺在所难免,而教师也正是在应对挑战、不断反思与修正失误之中才有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与教学智慧的生成。

总之,要上出一堂好课确实不容易,要做到大部分课是好课就更不容易了,因为好课还要关注目标达成度(自主、合作、探究、引领、语文)、动态生成的把握度(教师的能力),等等。

教学改革,落实学生主体

学生,作为学习和成长的主体,而不仅仅是客体。“主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强调人是自立的、自主的、自尊的、自信的、自强的。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活生生的,是有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能力的人.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于目中无“人”,认为学生是求学者、受教者,是一只“空口袋”,只要老老实实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抄写背记就可以了。因此,传统教学主张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形成了一套先教后学、先讲后练、以讲为主的教学规程和课堂模式。

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还是客体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一个分水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是“主导”。教育的本质是自育,学习的本质是自学。

学校应该首先是“学”校而不是“教”校,“教”室应该是“学”室,“教”材应该是“学”材。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提高了。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在于讲好课,更在于引导和诱发学生自己学习,和学生一起学习,还要能应对学生思考和提出的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把教学引向新的高度和深度。学生主体地位确立了,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就产生了,教育质量和效益自然就提高了。同时,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好教师、名教师也就成长起来了。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经提出教育的两个原则:“自己掌握”和“愉快掌握”。他认为,“教育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所引起的心智活动应该一直是内心乐于接受的”。他说:“学生自己得来的任何一项知识,自己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由于是他自己获得的,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他所有。”“自己掌握”和“愉快掌握”这两个原则其实是相联系的。没有自己掌握,就很难有愉快掌握。尝试教育的高效益正是因为体现了这两个原则。

但是,今天的教育领域,相当多的学校,仍然被传统教育的弊病所笼罩着。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满堂“问”、满堂“做”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传统教育的习惯力量表现了其极强的顽固性。

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于过分重视知识传授,而漠视思维训练,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研究的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当前中国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教师照本宣科,将教科书和标准答案奉为圣旨。学生会听话,但不敢和不会思考;会答题,但不会独立分析和提出问题。这对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当然她说得太过分了。但她的话不能不引发我们对现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深思。

知识不能改变世界,思维才能改变世界。教学改革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从而造就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充满了西方的话语体系,新名词、新概念到处泛滥。作为一个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后起国家,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是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也缺少自己的话语权。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许多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中国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这是中国本土的、原创的。毫不夸张地说,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效果同外国教育理论相比毫不逊色。这是值得中国教育界自豪的。

现在中国学界包括教育界,普遍流行的论文格式是西方式的。这类文章一般框架比较宏大,论述系统全面,文辞铺陈华丽,内容却很难说充实,有的则相当空泛,真正有用的东西寥寥无几。许多论述不能说不对,但是无用。有许多文章还让人如入五里雾中,不知所云。据说这类文章很少有真实的阅读量,只有评职称、算工作量、发奖金的统计量。各级教育系统每年生产的论文数量,如果做一统计,其数量恐怕是惊人的。但实际上这种文章绝大多数是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最后付之一炬、不了了之。其浪费可谓惊人。这种西式论文,孔夫子没写过,朱熹、王阳明没写过,陶行知也没写过。为什么中国人偏偏要写这种又大又空的西式论文呢?

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我们当然要学习、研究、借鉴,但希望教育理论界不要太热衷于“贩卖”外国的教育理论,而要大力地扶植、重视和宣传我们本土创立的教育理论、方法和经验。中国两千多年的教育历史和优良传统已引起世界的关注。我们应多向国外讲中国的教育故事,把中国原创的教育理论和经验逐步推向世界,让世界教育界倾听中国的声音。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这是很多老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并且这也正是在新课堂模式下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努力的方向。

如果一节好课,只是学生老老实实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抄写背记模仿练习,那么,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各种传播媒体教育平台将来可取代老师。冷静下来细细思考,才发现传统的“先教后学、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和成长的主体,他们是一群活生生的,有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能力的人.;一味的“灌输式”教学,终会慢慢磨灭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

相反,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更多地引导和诱发学生勤于思考,自主学习和总结,学生主体地位确立了,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运用好了,学生自然会更喜欢你的课堂;同时,教育质量和效益自然也就提高了。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大家心目中的“好课”呢?

一、好课,必须是学生“全员参与”的课。

老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应该表现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这里的学生,指的是“每一个”。全员参与,才能实现全员学习。在当前班额人满的情况下,虽不能落实对个体学生的个别教育,但完全可以实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因材施教。教学中,不管是演练还是实操,都需老师留意每个学生是否参与进来,你有责任顾及到班级的每一个成员。

二、好课,必须是学生“状态积极”的课。教育不同于其他领域,根本性就在于主体必须有积极主动的意识。外力的推动只会影响和激发内在学习状态,内在动力才是持久的。这也就要求老师们,充分运用各招教学方式,设计好整堂课环节,并且课堂上不断地质疑、激发、引导、鼓励学生,有了问题时引导解决,获得成果时即时评价。

三、好课,必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课。

学习态度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学习,一种是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心情愉快,精力充沛;被动学习,心情烦躁,精神涣散。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又快又好。传统教学模式,理论和步骤抄写给学生,然后制作产品;这时候就已经剥夺了学生思考探索的权力;再者你都写好了,学生做与不做或提前做都已无所谓,就因为你在游戏前已让我知道结果。

所以,新课堂模式来临,让我们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在实操中学生自己总结记录、探索发现;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展示,自主质疑,全员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将学习当作是一件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

四、好课,必须是有“教师主导”的课。

教师的课堂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习本身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主导”的核心在“导”,放下自己,眼里只有学生,心里装着学生的疑惑,“导”的作用就会发挥好。

实操课,老师“导”地更多的是带动学生有规律的演示和制作,有组织的讲解点评。如果这一切主导好了,你就是真正“组织者、启发者、指导者”。

五、好课,必须是有“检测反馈”的课。

进行课堂检测并及时反馈,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一面展示自我、认可自我、修正自我的镜子,有了这面镜子就可以温故知新,查漏补缺。也是老师反思课堂、改进教学的一面镜子,老师可以从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不断修正自己。同时也是学生巩固落实的一个载体,课堂改革不是不要质量,而是为了追求更高的质量,虽然质量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考得更好”应该是其基本要求,一节好课,就应该有最高的课堂达标率。

第二篇:一堂好课[模版]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叶澜教授在他的“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了以下的五个方面:

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就面而言,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包括了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

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表演一下。当然课前的准备对于师生的能力提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课堂有其自身的价值,这一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因此,我是反对借班上课的,而且要淡化公开课的意识,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中,大家不提“公开课”这个词,现在又强调,上研究课时,不管听课者的身份有多高,教师尽量要做到旁若无人,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上给听课的人听的。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因此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上好了课,总是要反思和重建。我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但很多的公开课,往往追求要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这种预设的目标首先是错误的。

课文分析准确深入; 教师讲解清晰、有条理; 师生互动活跃; 学生积极回答、踊跃表现; 课中的启发点多; 课堂秩序活跃而不凌乱;等等

一、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课就是好课--高效。我们经常可以在报刊上看到“有效学习”的提法,我觉得这个提法不够确切,因为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可以称得上是“有效学习”。既然称得上学习,怎么会无效呢?关键是学习效率的高低之别。也就是说,我们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高效。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效率就可以称为高效;只要一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就可以做到高效。目标明确是指:这节课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通过哪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课堂上的情感体验等;重点突出是指:这节课哪个知识点最重要,每节课只能有一到两个重点,其他知识可用“讲授式”或“学生阅读式”快速地完成,如果一节课的重点有三个以上,那就无所谓重点可言了。一些老师总认为,什么都要老师讲,讲了就心安理得,没有讲就不踏实。实际上,有些知识的巩固可以通过学生自学、练习、测试等形式来实现。如果一堂课什么都要讲得那么细,那么“清楚”,那学生就“不清楚”了。因为,老师所能占用的课堂时间是很有限的,更多的课堂时间应当还给学生去学习、去讨论、去思考。

二、课堂指令清晰气氛活跃的课就是好课--默契。一堂好课应当是课堂教学节奏明快、师生配合积极默契的课,而这样的课一定是有经验的老师上的。如果一位老师无法发出明晰的课堂指令,那么师生默契的配合无从谈起。如果一堂课老师不断地发出模糊不清的众多指令,那么久而久之这位老师的“课堂指令”就慢慢变成“课堂纸令”--无人遵从的一纸空文了。如果一位老师的课堂指令“要求明确、时限清楚、落实到位”,那么这种老师所主持的课堂(主持课而不是上课,上课有上讲台居高临下的感觉)就一定是师生配合默契的课堂。在这种课堂上,师生的思维活动一定是活跃的,因此就可以算是真正活跃的课堂。

三、能够充分利用课堂资源的课就是好课--智慧。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一定具有我所提倡的“把希望寄托于课堂,把希望寄托于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说,他一定会把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的希望寄托于课堂之内,寄托于学生身上。夸美纽斯建立班级授课制时就强调,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势就是集体性。这也正是课堂授课制取代私塾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把班级课制与因材施教对立起来,那就缺乏教育智慧了。课堂的第一资源就是学生的差异性。如果一位教师至今还不能认识到学生差异性所蕴藏的巨大作用,那他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利用这一课堂第一资源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学科小先生、建立灵活的学习小组(不要长期固化)、让学习小组长帮助教师进行学习管理,让学科小先生协助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下,教师活得“很轻松、很潇洒、很有成就感”。因为,当你看到“学科小先生们”娴熟的讲课技巧时,你会为所培养的学生中有人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沾沾自喜。

四、能让学生感到终身受益的课就是好课--难忘。2500多年前,孔子带着一群学生在凉亭歇息,看到一个老人拿着涂有树脂的竹竿在捉蝉,他的技巧非常好,百发百中,简直是出神入化。孩子禁不住问老人:“您捉蝉的本领真高明,有没有什么秘诀?”老人微笑说:“蝉是很机警的昆虫,一有动静就会飞走。因此要先练习拿竹竿时能闻风不动,甚至在竹竿上放两粒弹珠也不会掉下来,就可以开始捉蝉了。如果练到放五粒弹珠而不掉下来,捉蝉就象伸手拿东西一样容易。所以我捉蝉的时候,专心一意,天地万物都不能扰乱我的注意力,眼睛看的只有蝉的翅膀,能够练到这个地步,还怕捉不到蝉吗?”孔子听了频频点头,转身对学生说:“听明白了吗?只有锲而不舍,专心一意,才能把本领练到出神入化。” 对于孔子的学生来说,孔子的“这节课”只用了几秒钟,但这是一节让他的学生终身难忘的课。真可谓世界最短的“名课”。对于安南来说,黑人老师用“白纸与黑点”来让学生懂得做人道理的课让他终身受益。因此,每位教师都要争取上“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课”。这是众多教育家追求的最高的境界。如果一位教师能够在他的教学生涯中上一堂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课,那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啊。

五、思维量信息量延伸量大的课就是好课--欲望。记得多年以前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说的话:一堂课可以用四个量来衡量--信息量、思维量、媒体使用量和延伸量。这四个量显然是越多越好。我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很有道理。虽然那位教师没有给我解释这四个量的含义,我的理解是: 信息量--是指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所有信息的总和。它包括文本信息、师生的口语信息、老师的肢体信息等,内容不限于课本与练习,还应当是教材之外、校园之外的大自然与社会生活信息;思维量--是指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维的时间与深度,是大脑的活动总量。思维量决定于教师或同学所提出的问题的质量。过难的问题与太浅的问题都会让学生的思维量减少,教师有意无意的替代,无疑也会减少学生的思维量。只要坚持我所倡导的两句话就可保证思维量的增加:一是凡是学生能够办到的事教师决不替代;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去“自由地”学习;延伸量--是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的量。通过课堂教学,当学生走出课堂时带着多少问题,带着什么问题,还有多少继续学习这门学科的欲望。如果能够有足够的、学生能够承受的延伸量,就能实现新课程所提出的“保持学生学习欲望”的目标

六、提供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的课就是好课--满足。我认为,判断一堂课是否好课,主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而非老师的课堂表演。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把“听课”改为“看课”。在新课程所强调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需要得到老师有意识的落实。实现课堂学生情感培养的最佳途径有两个:一是个体表现,二是成功体验。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要有意识地多安排部分学生个体表现的机会,尽量多地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要知道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来说,一次课堂上个体表现的机会也许就会有助于树立孩子的学习信心;一次成功的课堂体验经历,就可能帮助孩子获得学习信心。如果一堂课上,能有一两位学生得到个性张扬的机会,并得到老师、同学发自内心的掌声与赞叹声,你能说比老师多讲一道题目效果差吗?让孩子的望得到满足的课就是好课。

七、多种媒体创设学习情景问题情境的课就是好课--直观。这里所提到的多种媒体并非指“多媒体”,而是教学中老师所使用的多种媒体。包括电脑多媒体、黑板、影音资料、文字资料、教具、挂图、图表、图片、实验器材、小黑板;还有教师的表情、姿态、服饰、手势;学生的大脑、手、口、耳等多种感官。凡是可以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东西都可称为媒体。如果老师能够充分恰当地利用多种媒体,哪怕是女老师得体的淡妆与漂亮的服饰,都可以影响课堂学习情景的创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应当成为教师的教学目标;虽然这只是过渡性目标,不是最终目标,却显而易见地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环境。同样,为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欲望,创设解决问题的较为直观的问题情境,也是有经验教师的主要课堂追求之一。

八、提供当堂训练当堂反馈的课就是好课--轻松。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方式必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认为,这种改变主要应当表现在课堂结构的改变上。没有课堂结构的根本改变,就谈不上教学方式的改变。一节课如果还是老师从头讲到尾,这样的课只会把理解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希望寄托在课外练习上。这是最令学生讨厌的经典老课的普遍情形。改变的办法很简单:尽量压缩课堂授课时间,挤出时间让学生有当堂训练、当堂反馈的机会。不久前我提出了“三分课堂论”--每堂课教师持续讲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学生合作学习质疑释疑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学生当堂训练的时间保证15分钟。这并非机械的划分,而是一种课堂结构的大框架。只有保证课堂时间的大部分是学生学习用的,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才会减少,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这样的课你能说不是好课吗?

九、能解决学生个性化问题的课就是好课--自信。我曾多次强调过,学校德育的最佳途径之一是: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困难,及时解决他们不会做的题目。在公开课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课堂中巡课,但是“真巡”的份量有多重呢?如果在巡课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一位学生的任何问题,这种巡课很有“假巡”之嫌。在课堂训练中,教师要设法利用“学科小先生”的力量和教师个人的力量,来化解学生个性化的问题。也可以把学生的个体问题通过学习小组解决,通过教师的个别指导解决。如果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样的课就可以算是一堂好课。

十、能响起笑声掌声欢呼声的课就是好课--快乐。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会不放弃任何一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调整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机会。哪怕是课前一句“请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的穿着与往常有什么不同”的无聊话语,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起到调整课堂气氛的作用。如果在一节课上能够响起哪怕是一次的笑声、掌声都可以算是好课,要是有欢呼声那就更可以算是好课了。因为,你的这节课至少给予学生一次体验快乐的机会。课堂是青少年成长的地方,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在无法摆脱学习压力的今天,能够产生课堂“三声”的课是难能可贵的。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整理 2016.4.18

第三篇:一堂好课

平时我们在公开课或观摩课上,往往会看到教师和学生配合得天衣无缝,这样的课也许是集众人的智慧精雕细作的结果,也许是事先安排好的表演式的“作秀课”,就失去了它真实的一面。

我心目中好课的标准是:

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创设一个让学生“激动”的氛围。如:一个故事、一段幽默„„

2、教师平等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即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形成学习的共同体。

3、真实,有生命力。

4、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5、教师能体验到成就感,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师生皆有收获。

我曾听过余映潮老师的《听听那冷雨》,课堂开始让学生自创有关雨的对联,学生特别积极,都想一试身手。气氛热烈了,学生思维打开了,再开始正文。课文时间和空间跨度大,余老师用丰富的学识把它们串了起来,而且问题启发到位。一节课并未使用多媒体,但学生却很好的掌握了内容,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好课。

1)课堂气氛要活:

(2)学生思维要活:提供一种让学生“心动”的机会。如:一个有深度的问题,一次面红耳赤的争论„„

(3)所学知识要活:搭建一座让学生“互动”的平台。既要钻进教材,又要跳出教材,为每个学生创造机会,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

第四篇:《一堂好课》观后感

《一堂好课》观后感

今天老师让我们观看了《一堂好课》,首先是主持人康辉的一番讲话,其中有一个排比句让我铭记在心。人生处处是课堂,人生处处遇名师,古往今来,唯有名师好课,熠熠生辉,两小儿在孔夫子面前变斗,太阳何时离我们最近?他给孔夫子上了一堂独立思考的思辨好课,蒋相如如置之死地而后生,完璧归赵,他给秦昭王上的是一堂维护国家尊严的策略好课,西汉名将陈汤,千里单骑浴血黄沙给镇守边疆的众将士上了《一堂好课》,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信念好课。所有的故事都告诉我们,无论是一个怀揣梦想的个人,还是一个蓄势待发的团队,在前进的道路上,都需要《一堂好课》。

第一课是思想政治课,有180位共和国的将军,在这些学长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当中,深深烙下了两个大字爱国,主讲人是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老师,当金一南老师提到爱国,他就想到2015年3月份的时候,基辛格先生访华,他们参加了与基辛格先生的会谈,基辛格在谈论时讲着讲着就睡着了,基辛格的助手就说:“你们提的问题太缓和了,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刺激他”,金一南就问1972年2月21号,你随尼克松总统访华,车队有多少辆车?基辛格先生,马上精神抖擞,他说:“三四十辆吧”!金一南说:“不对,是107辆”,基辛格说:“你怎么知道是107辆”?金一南说:“因为你路过长安街时,把路口给堵住了,平时上班从未迟到的,我只有那天迟到了”。谈论会结束后,基辛格深深地给金一南鞠了一躬,表示歉意。

第二段课讲的是:

1840年至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的强大与变化。有当年的洋火,洋钉,洋灰到今天的华为5G。现在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国。

1840年以来,中国第一次在一项通讯技术上获得世界领先,华为任正非讲话“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这句话确实铿锵有力。我们要用胜利赢得尊重,赢得尊严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一堂好课》告诉我们中国怎样从百年沧桑涅槃,迎来下一个古年辉煌。

第五篇:一堂好课之我见专题

一堂好课之我见

杭六中 贾琴 新课标、新教材下,对于怎样的课才是好课,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不敢妄自定论。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首先谈谈我的认识。

1.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明确、恰当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条件。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要有共同的认识。恰当,主要指要符合年段的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

2.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突出。教师要能深刻地理解、正确地把握教材,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3.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为标准的。学生参与的程度,就广度而言,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参与了;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看理解程度、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

4.教学方法要得当。教师是否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灵活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紧张、有趣的生成过程。其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恰当、适度。

5.教学效果要好。包括教学气氛要和谐,师生关系要融洽,训练要扎实有效。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等方面学有所得,哪怕是一课一得。

二、通过以上的认识,结合自身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实践,我对一堂好课的标准理解为如下几点:

(一)教学理念

1.坚持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本.尊重、激励、赏识学生。

2.能使特定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得到特定的发展。

3.构建民主平等,跨越时空,张扬个性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4.关注学生,注重学生本身的需求,面向全体。(二)教师行为

1.体现自身劳动的第二次创造,有亮点,有灵感。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找水源”的学习意识。

3.创设生活化情景,给予充分的思维空间。

4.形成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形成互补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5.具有充满活力,充满自信的体态语言。

(三)学生表现

1.学习活动愉快、轻松、有序、和谐。

2.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

3.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感受做真人的道理。

4.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内容丰富

要有足够的本门课(或本学科)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理论性内容应有联系实际的部分,实践性内容应有理论指导的部分。在准确、深刻讲好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简要地介绍一些上述内容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最新的进展。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教学内容应含有足够量的新颖信息和难度适当、对学生有用的知识。

(五)目标明确

 明确本课有几个主要目标,并对这些目标有一个明确而又确切的表述。

(六)重点突出

教师要明确本课所确定的重点,并调动多种手段来突出重要知识点,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脉络清楚

重点知识要通过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接受。即要讲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

(八)语言生动

讲课中对语言有三点基本要求:清楚、得当、艺术。做到用词准确,用语恰当,讲话的速度不快不慢,声音不高不低,情绪不急不缓,既在关键时刻有激情,又注意讲课的大部分时间心平气和。要求语言简捷、生动、自然、有哲理。

(九)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也要求清楚、得当、艺术。内容要醒目。文字和图片简明扼要,恰到好处,利于说明问题;清楚秀丽,搭配匀称,给人以美的享受。

(十)学时准确

讲课的内容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过程要精心安排。不要拖堂,也不要欠堂。学时绝对准确是很难做到的,实际中,准备一些有弹性的测试题或拓展题,设为机动题,有助于解决这个难题。

三、下面再谈谈我的努力方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朝着这个方向努力。1.一堂好课,应该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

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应该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而且能看到教师思维和探索的过程。教师不应摆出一副专门教导别人的架式,学生也不可以摆出等待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架式。在一堂好课上,教师首先是个学习者(学者),其次是个引导者,最后才是个管理者和领导者。这样的课,才是“学习社会”所需要的好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自主课”,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个策划者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程师而不是一个“教育技术工人”。在遵循大纲要求和教育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他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应该能够自主策划一堂课,一周课,一学期的课,一年的课。教学活动如果由少数人策划,多数人去“落实”,这种课充其量不过是“批量生产的拷贝”,其必然缺乏创造性。许多人认为学习期间的任务只是接受,将来工作时才需要创造,殊不知创造性是从小养成的一种心态和思维方式,如果课堂教学向无创造性,势必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复制型的思维方式、非创造性的人格,将来也难以有创造。

3.一堂好课,应该有“个性化”色彩,不应该是“标准件”。没有个性就没创造。在遵守教育基本原则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应该允许教师有自己的教学特点。整齐划

一、面面俱到地分项目评价教师的—堂课是否优秀,有鼓励平庸的危险,因为许多创新给人最初的印象往往是“出圈”、“片面”、“偏激”等等。

4.一堂好课,是给学生上的,不是给听课人上的。

课上得好坏,首先要向学生调查,看孩子是否真正得到了发展。应该“以人为本”,不应“以知识点为本”;应该“眼睛向下”,不应该总是“眼睛向上”;应该是“本色”而不应该是精心排演的“一台戏”。

5、一堂好课,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

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6、一堂好课,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就面而言,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包括了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

7、一堂好课,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8、一堂好课,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表演一下。当然课前的准备对于师生的能力提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课堂有其自身的价值,这一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生成许多新的东西。因此,我是反对借班上课的,而且要淡化公开课的意识,上公开课时,不管听课者的身份有多高,教师尽量要做到旁若无人,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上给听课的人听的。

9、一堂好课,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因此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在我们“十字教学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上好了课,总是要反思和重建。我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但很多的公开课,往往追求要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这种预设的目标首先是错误的。

以上是我对一堂好课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各位同仁共勉。

下载一堂好课应具有的四个特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堂好课应具有的四个特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评价一堂好课

    如何评价一堂好课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5个方面。 基本要求(1) :有意义——扎实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

    什么是一堂好课

    1.一堂好课,首先应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 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应该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而且能看到教师......

    如何设计一堂好课

    如何设计一堂好课 (一)、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标准》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目标教学......

    什么是一堂好课

    什么是一堂好课 华东师大教授 李政涛 什么是一堂好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眼镜,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尺度,有一个标准。 一、必须把握的关键字---------实 1、扎实:这要是一堂有意义......

    一堂好课的标准(合集)

    好课的"四有"标准 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认为,好课的标准不唯一,但有共性:有知识、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好的课堂应当是充满正能量的课堂,是赋予了教育者的态度、精神、生命与......

    《一堂好课》观后感(精选5篇)

    《一堂好课》观后感在学校的组织下,我观看了《一堂好课》。这节课是由戚发韧院士讲的航天课。其中有几个点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首先,戚发韧院士介绍了航天,说天是国家主权的第......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 镇海区中心学校伍朝晖 随着课改的深入,广大的教学理念已逐步被一线的老师所接受,但在对理念的实践上还存有一定分歧,所以就有了“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的讨论。......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当前的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我们对教育观念的转变,对教育现状的反思,对教育流派的借鉴,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接受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