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知识基础

时间:2019-05-14 01:4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知识基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知识基础》。

第一篇: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知识基础

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知识基础

名词解释

1、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是国际社会进行广泛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警察(内政)机构之间或与其他国际行为体之间,根据相关条约、国内法规定或者按互惠原则的相关规定,为满足各方实际的或预期的执法需要而相互调整政策和行为的合作过程。

2、涉外刑事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对涉外犯罪所拥有的起诉和惩罚的权力,亦指国家在国际司法事务中所享有的控制和处置具有涉外因素刑事案件的权力,是管辖权的一种。

3、国际侦查协作:是指各国的警察机关在跨国犯罪和国际犯罪侦查领域,为获取犯罪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协同与配合。

4、境外追逃:是在我国境外地域即外国或我国港澳台地区追捕犯罪嫌疑人或逃犯的简称,是指侦查机关针对在本法域犯罪后潜逃到境外的犯罪分子和犯罪嫌疑人,在取得有关法域的同意并在其执法机关的积极配合下,寻找逃犯的逃跑路线、发现藏匿地点,将其缉拿归案的一种侦查行为。

5、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由中国倡导成立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是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任何国家和组织的、开放性的多边合作组织,其核心就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种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6、红色通缉令:“红色通报”,其通缉对象是有关国家的法律部门已发出逮捕令,要求成员国引渡的在逃犯。各国国际刑警组织国家中心局可据此通报以及逮捕在逃犯。

7、维和行动:是指应当事方要求或经当事方同意,联合国根据安理会或大会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警察及民事官员、技术人员,以恢复和维护和平,重新建设的一种行动。

简答题

1、简述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的基本原则

维护国家主权原则。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危及各国国家安全的国际性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必须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相互协作,通过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才能解决。开展各国警务执法合作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利益。

互惠原则。也叫平等原则或平等互惠原则,是国际法上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是国家主权独立与平等的反映。其是当代国际交往的一项重要原则,分为双方根据相互签订或者缔结的国际条约,互相给予对方同等的待遇和双方国家没有签订双边条约,但双方愿意本着互惠的精神,在某项具体合作事务中给与对方同等的对待两种表现形态。信守国际条约原则。指一个合法缔结的条约,再其有效期限内当事国必须善意的履行,依约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而不得违反。

请求在先原则。是一国对他国提供司法协助非依申请不主动进行,其是对国家主权和管辖权尊重的体现。

国际礼让原则。一个国家的法律能否在另一个国家发生效力,完全取决于另一国家法律上(基于国际礼让)的明示或默示的同意。

2、域外调查取证与刑事司法协助中的调查取证的区别:

调查取证:间接取证我国公安机关为其他司法机关在中国境内代为对方开展的侦查活动(委托性质

域外调查取证:直接取证中国公安机关派遣侦查员进入对方境内,在对方配合下,直接开展讯问人犯或询问证人以及搜查、勘验等多项活动。

两种调查取证的性质完全不同,其结果对于跨国刑事案件的侦破、效益也截然不同。

3、涉外刑事管辖权的作用

涉外刑事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对涉外犯罪所拥有的起诉和惩罚的权力,亦指国家在国际司法事务中所享有的控制和处置具有涉外因素刑事案件的权力,是管辖权的一种。

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应对危害本国利益的犯罪行使管辖权,以维护国家主权尊严。

其行使有利于打击国际犯罪和跨国犯罪能依法惩治各种形式的国际犯罪和跨国犯罪活动,维护我国和国际社会秩序。

其行使有利于履行国际义务提高我国在司法活动中的地位,维护在国际社会中的良好声誉。

其行使有利于推进国际警务执法合作对于完善我国法制体系,提高我国司法机关执法能力,有效地加强各国的司法合作,制裁跨国犯罪和国际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简述维和行动的特征和性质:

维和行动:是指应当事方要求或经当事方同意,联合国根据安理会或大会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警察及民事官员、技术人员,以恢复和维护和平,重新建设的一种行动。

国际性质它是由联合国安理会或大会通过决议的国际部队,其人员由中立的会员国提供,由秘书长指挥,其司令由秘书长任命。

自愿和非强制性它是经过东道国同意,包括其他直接卷入方面的建立的,其军事人员也是在会员国自愿的基础上提供的。维和部队只配备轻型武器,除自卫外不得使用武力。

不干涉和中立性质维和行动应保持中立,不得干涉东道国的内部事务,不得以任何方式影响会员国的内部纠纷,不得偏袒某一方而反对另一方。

5、简述公安工作国际化

对我国构成现实直接威胁的恐怖袭击源头大多在境外。近年来跨国跨境犯罪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实施境外公民和机构日益增多。面临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公安工作不封闭于本土,而是积极参与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在国际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平;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与国际先进警务水平保持同步,或将国际先进警务成果与国内实践相结合,以提升公安工作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水平。论述题

1、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增强涉外刑事管辖权效力。开展各国警察机构之间的合作,在打击犯罪、缉捕案犯方面互相提供便利,是本国域外管辖权力有效行使的重要保障。

第二,有利于提高国际执法水平。经常性直接的合作,为各国打击跨国犯罪,即使缉捕案犯,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使各国警察和其他司法机关的国际执法能力逐步增强。

第三,有利于巩固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国际警务执法合作不仅是维护本国利益的需要,而且也是各国推动友好关系的需要。

第四,有利于保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加强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打击跨国犯罪,有力地震慑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侵害中国公民安全的犯罪分子,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安全的决心。

第五,有利于各国侦查机关之间的优势互补。各国警察在预防、控制和打击刑事犯罪方面,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各种有益的对策、手段、资源和方法,通过交流合作提高本国警察惩治犯罪的能力。

第六,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打击国际恐怖活动。通过有效的国际警务执法合作,与周边国家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反恐情报信息交流和合作机制,以及反恐怖协作机制,遏制和打击内外勾结的恐怖主义活动。

第七,有利于我国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恐怖势力已经危害到我国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要遏制这种现象,只有进一步加强警务执法合作。

第八,有利于应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的犯罪形式的挑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犯罪手段尤其是经济类犯罪手段也日益趋向国际化,各种新型犯罪问题层出不穷,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论述引渡的条件

双重犯罪原则。只有当被申请引渡人的罪行,依照请求国和被请求国双方的法律都构成犯罪,并应当处一定的刑罚时,才能实行引渡。引渡活动涉及两个及以上的主权国家。由于各国法律制度不同,因而各国在处理引渡这种涉外案件时难免出现对犯罪行为认定上的分歧,会给引渡带来一些障碍。

特定罪行原则。引渡对象交给请求国后,请求国只能就作为引渡理由的罪行对引渡人进行审判或惩处,而不能对其引渡前所犯的其他罪行进行审判或者惩罚,或再引渡给第三国,除非被请求国同意。

一事不再罚原则。即如果要求引渡的犯罪行为已经受到被请求国司法机关依刑事程序终审判决,则请求国的引渡请求可以拒绝,不论该终局判决是定罪判刑还是无罪释放。

本国公民不引渡原则。按照属人管辖原则,一国政府对于本国公民在本国领土以外的犯罪也拥有管辖权,同时,为了维护本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将本国公民向外引渡。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被请求引渡人如果为被请求国视为政治犯罪或者与政治有关联的犯罪者,不应予以引渡。

不引渡即起诉原则。对国际公约或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有关罪行,缔约国有义务依法严惩,要么将罪犯引渡到对其有管辖权并且提出引渡请求的国家,要么在不予引渡的情况下,对罪犯依照本国法律追究刑事责任。

3、论述为什么要进行国际警务执法合作 国际形势

政治格局:一极向多极化发展。随着我国等一系列国家的崛起,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而犯罪形式也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为各国的国家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交织。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但国际格局深入调整,世界仍然不平等、不平衡、不平静,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一些地区局势动荡持续蔓延。

国内形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我们需要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国内环境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消除国际犯罪对我国生产建设的影响。

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深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打击国际性的违法犯罪、共同营造我国的对外交流的安全环境是我国发展迫切要求。

恐怖主义形势严峻。当今世界恐怖主义在不断地扩张,并且已经波及到我国的利益,影响我国的发展,而恐怖主义大多数存在着境内境外勾结的特点,需要与境外合作共同打击恐怖势力。

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并且互联网具有全球性,网络安全犯罪也一定程度的威胁我国的国家安全,这需要我同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打击互联网犯罪营造安全的网络发展环境。

案例分析

2011年10月5日,“华平号”(中国籍)和“玉兴8号”(缅甸籍)两艘货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劫持,13名中国籍船员在湄公河泰国水域被枪杀。事发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成联合工作组,并于2011年10月15日抵达泰国清莱府。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在泰国警方的陪同下,抵达事发水域进行现场勘察。2011年10月23日,由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率领的中国公安高级代表团,赶赴泰国开展工作,实地察看案发现场和有关物证。2011年10月31日,针对近年来湄公河流域走私毒品、武器弹药等犯罪活动突出,频繁发生船舶在航行时遭武装人员敲诈勒索、抢劫、枪击等事件。四国在北京召开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会议,认为有必要加强四国执法部门在湄公河流域的执法安全合作,并采取有效措施打击危害本流域安全的跨国犯罪活动,发表了《关于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的联合声明》,并启动四国联合巡逻执法安全合作机制。2012年4月,主犯糯康(缅甸籍)在老挝落网,并被移交中方。

1、为什么此案成为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的典范

案发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案发后,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迅速组成,并快速抵达泰国清莱府。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在泰国警方的陪同下,抵达事发水域进行现场观察。案发后,由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率领的中国公安高级代表团,赶赴泰国开展工作,实地察看案发现场和有关物证。

在案件侦办过程中。我国刑事管辖权向外延伸,全程参与整个案件的侦办,积极在域外进行调查取证活动,不断与其他三个国家开展联合侦查活动,最后联合抓获案犯。

在案件结案后,中老缅泰四国在结案后总结案件侦办过程中的经验,并结合湄公河流域安全环境的需要,四国发表了《关于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的联合声明》,达成了广泛共识。进行常态化联合警务合作,联合巡逻执法以保证湄公河流域的安全,促进沿岸的经济发展,使之成为正真的黄金水道。在联合执法合作过程中,四国执法船联合执法,优势互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本国的执法能力,为今后的执法合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高层建立了24小时联合机制,高层间的联合更为密切,加强交流不断提高执法效率。

2、国际侦查协作在10.5案件中实践,结合案例分析

国际侦查协作:是指各国的警察机关在跨国犯罪和国际犯罪侦查领域,为获取犯罪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协同与配合。

联合侦查,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家的警察机关,围绕特定的跨国犯罪案件展调查取证,缉捕罪犯或者犯罪嫌疑人的一种合作形式。从联合侦查案件来看,主要形式:一是专项行动联合;二是专案联合。从联合行动的地域来看,一种是某一案件在以国内联合行动,另一种是围绕某一案件双方在各自的国家内分头侦查,同时行动。本案属于专案联合,专门针对10.5案和糯康有组织犯罪集团开展联合侦查即在各自的国家内分头侦查又在一国内联合行动。

域外调查取证,是指我会公安机关基于双边合作协议和具体案件的临时安排,在对方国家警方的配合下,开展查证核实和甄别,从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的一项侦查措施。在本案中中国派出专家工作组前往缅甸、泰国和老挝,与三国警方就10.5案件沟通交流案情、交换相关证据材料。如2011年10月23日,由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率领的中国公安高级代表团,赶赴泰国开展工作,实地查看案发现场和有关物证。

3、联合巡逻执法机制的意义

2011年12月10日,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首航仪式在云南西双版纳关累港举行,四国联合巡逻执法正式启动,共同维护和保障湄公河航运安全,促进湄公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员、船舶安全往来,开启了四国执法安全合作的新篇章,意义重大。

安全意义,四国联合巡逻执法有效解决了湄公河地区的治安问题。四国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本国水域执法力度,进一步深化执法安全合作,有力的打击了犯罪,充分彰显了四国政府全力维护湄公河国际航道安全,坚决打击犯罪,整顿治安秩序的决心。

经济意义,四国联合巡逻执法促进了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经济交流来往,有利于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联合巡逻执法推动湄公河航道的从新开通,通过合作不断加强,可以更好的维护航道安全,促进流域各国经贸往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航道变成真正的黄金水道。

战略意义,四国联合巡逻执法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湄公河区域执法的深度合作。中国的执法力量出现在国际航段,是我国执法力量向国外延伸的直接体现。按照中老缅泰湄公河执法安全合作机制,依据有关联合声明和会议纪要,在中国关累港设立中老缅泰联合巡逻执法联合指挥部,在老挝、缅甸、泰国分设联络点,及时交流情报信息,组织协调各方行动,建立四国联合巡逻执法24小时联络渠道。这一机制使我国警务力量在维护湄公河流域长期稳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4、此案中如何确定管辖权

涉外刑事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对涉外犯罪所拥有的起诉和惩罚的权力,亦指国家在国际司法事务中所享有的控制和处置具有涉外因素刑事案件的权力,是管辖权的一种。

本案中,华平号是中国籍,玉兴号是缅甸籍,而又案发在泰国水域,根据属地管辖原则,中国、缅甸、泰国对此案均享有管辖权。属地管辖能确定相关国家不需考虑后边的管辖原则。

在此案中,中国、缅甸、泰国对此案的管辖权存在冲突。而通过国际上的相关法律与我国的国内法的相关规定均不能确定管辖。所以我国需要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介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际地位和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以及与其他三国达成的共识,并且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我国有义务也有能力对此案行使管辖权。

第二篇:国际警务合作

国际警务合作:

一、以国际刑警组织为依托,在国际刑警组织框架内开展国际多边合作是当今国际警务合作的发展趋势。

二、通司法协助条

渡条约,广泛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强化双

际边警务合作是当今国际警务合作的重要渠道和模式。

三、实侦查协作是当

合作的重要手段。

居留:被用作长期居留签证的简称,拥有该类型签证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以相应的法律权益在该国领土生活。

:即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对具有涉外因素的事务实施行政和 刑事 管辖活动的总称。

级别管辖,公安机关上下级之间,受理和侦查涉外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涉外警务行政处罚: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违反涉外公安行政管理法规的外人或外国组织,依法实施的行政制裁。是公安机关的重要涉外警务执法行为。

跨境追缉:对潜逃国外的犯罪分子,在有关国家警察机关的配合下,按照其越境逃跑方向 进行追捕的一项侦查措施。

外国人入境是指非本国公民持合法有效的护照或其他国际旅行证件、签证,从一国地区对外开放或者指定的口岸进入该国或者地区境内。外国人出境,是指居住或停留在本国的非本国公民,依据本国法律规定,离开国境。

洗钱只指“通过合法的活动或建设将违法获得的收入隐藏、伪装或投资的过程”。

跨国遣返:指一国执法机关,将潜逃至另一国的本国籍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在有关国家机 关的协助下,通过拘留、驱逐、引渡等程序押解回国的执法行为。

国际警务合作,是不同国家的警察机关在警察事 务领域为完成特定的警务相互提供支持、援助、协助、配合的一种执法活动。华民侨。: 是

在国

外的中

公限期出境:公安机关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外国人取消其在中国居留的资格,责令其 在指定的期限内离开中国的一种处罚措施。

跨国有组织犯罪:指3人以上有组织的实施的、涉及两个以上国家并触犯了他们的刑事法律的行

为。

引渡:一国把在本国境内而被他国指控为犯罪或判刑的人,根据他国的请求,在条约或互 惠的基础上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执行刑罚的一项制度。简答题

刑事司法协助:指各国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相互提供协助的行为。刑事司法协助又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司法协助:广义的包括诉讼文书送达、协助调查取证、刑事诉讼转移、判决的执行、引渡、被判刑人移管;狭义的仅指诉讼文书送达和协助调查取证。建立国际司法协助制度,在中国是一个新领域,在立法、司法及理论研究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试图以我国司法实践为基础,遵循国际法原则和规范,对健全中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作一些评析和初步探索。

中外警务合作条约中双方交换的情报类别:1.合作范围内的犯罪活动的情报; 2.涉及两国公共安全利益的重大国际活动犯罪的情报;

3.两国公民在对方国家实施犯罪活动或者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报; 4.本国惩治犯罪方面的立法情报; 5.其他相互感兴趣的情报。

国际条约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条约的主体,亦即条约的缔结者,必须是国家或其他国际法主体;二是条约的缔结必须符合国际法;三是条约规定的实体,是缔约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四是条约须以书面形式缔结。

第三篇:国际警务执法的一次成功合作

国际警务执法的一次成功合作

专家:目前的联合武装执法只是临时、阶段性的

《中国青年报》

近日,公安部通报“湄公河惨案”重大进展:该案重大嫌疑主凶,“金三角”特大武装贩毒集团头目糯康,终于在中国与老挝警方的协力配合下落网,并被正式引渡到中国受审。

“糯康落网,是中老缅泰四国在安全合作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马呈元教授,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警务系陆晶副教授,都在接受采访时予以高度评价。两位专家同时提示,目前的联合武装执法只是临时性、阶段性的。

“为了彻底给湄公河流域的中国人‘保平安’,还有必要建立一套长效、综合的多国联合执法机制。”陆晶说,“其中,设立某种‘特殊执法区’进行联合执法,是一条可以尝试的途径。”

一次非常成功的警务合作

“根据《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湄公河惨案’是一起典型的跨国有组织犯罪。”陆晶向记者表示,“而抓获糯康行动,涉及中老缅泰四国,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国际警务执法合作。”

成功的背后,支撑它的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打击跨国犯罪”的共识。

“在全球化的今天,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恐怖主义、武器走私、洗钱、国际经济犯罪和网络犯罪等跨国犯罪,正在愈演愈烈。”陆晶告诉记者,为此,各主权国都在谋求与别国的合作。中国也签署了联合国框架下的《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反腐败公约》。

在“湄公河惨案”上,陆晶指出,中老缅泰四国警务执法合作的法律依据同样充分。据介绍,老挝、缅甸、泰国等都属于东盟成员国。2004年,我国政府就与东盟成员国政府签署了《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还与泰国、老挝签署过双边引渡和司法协助条约。

惨案发生后,据媒体公开报道,湄公河流域的治安形势急剧恶化,河流航运量锐减90%。沿岸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正常经贸往来“严重受挫”。

于是去年10月底,中老缅泰四国召开联合会议,决定建立四国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机制。会后,公安部成立了联合专案组。约半年时间,在由200人组成的专案组与老缅泰三国的通力合作下,糯康集团的二号人物伞康、三号人物依莱先后落网。近日,随着糯康落网,该武装贩毒集团遭遇摧毁性打击,集团内部先后已有30余人向老挝军方投降。

不排除糯康“死刑”可能

陆晶告诉记者,中国对糯康的审判“将完全依照中国的法律进行”,因此并不排除他被判处死刑的可能。

“糯康被依法移交之后,依照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接下来要对糯康进行进一步身份核查、讯问和取证工作,同时,我国的法律也会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应有权利。中国警方在完成证据收集之后,会将糯康依法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相信中国的司法机关会作出客观、公正的审判。”她说。

“而糯康的行为涉嫌抢劫、故意杀人及毒品犯罪,根据中国法律规定,这些罪名的最高刑都是死刑。”陆晶进一步指出,“因此,从理论上说,不排除对他适用死刑的可能。”

两位专家提示,在糯康被引渡给中国后,我国对本案便有了最高司法管辖权。“糯康的行为还涉嫌贩毒,对此,世界各国的惩处都是比较严厉的。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对类似案件的判决,判处刑罚时不会因为国籍不同,而‘区别对待’。”陆晶说。

“从糯康被移交我国起,除非我国允许,比如在调查取证和指控方面需要外国协助,否则别国是无权介入的。”马呈元说。

设“特殊执法区”保驾护航?

“从跨国犯罪发展的趋势看,只靠‘一国之力’越来越难有作为,各国合作共同打击和防范恶性跨国犯罪,已成首选。”陆晶表示,尤其湄公河流域作为一条重要的经济生命线,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日益密切,滋扰该区域的跨国犯罪,想必会更加猖獗。

为此,不少专家呼唤,四国联合执法应走向常态化,将目前这种“警务合作”上升到“国际条约”层面。

“但其中最大的‘障碍’,还是主权问题———你怎么在我的领土上有执法权?这涉及别国是不是允许你这样做,它的警方是不是愿意配合,以及两国的外交关系和默契程度。”马呈元提示,目前还没有一个国际条约,允许一国可以到另外一国常态化地自由追诉犯罪、行使权利。

而据两位专家介绍,在目前的警务执法合作机制下,警察执法确实面临诸多困境。如何平衡国家主权与打击跨国犯罪的关系?陆晶认为,沿岸各国在湄公河流域设立某种“特殊执法区”,或是解决之道。

第四篇:简论我国警务执法合作的基础问题研究

简论我国警务执法合作的基础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国际执法合作近若干年来受到国际社会特别关注的一个议题,2003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48条对此专门作出规定。我国开展的国际执法合作活动主要是警务执法合作,通过各个地方公安机关建立的双边和多边警务合作模式为依托,由公安部统一协调部署。文章以我国警务合作的基础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警务合作涉及到的几个基本方面进行了汇总和介绍。

论文关键词 司法协助 执法合作 国际警务执法合作

一、警务执法合作的界定:与传统司法协助的区别

警务执法合作与传统的司法协助两是个不同的领域,他们既有交叉又有一定的区别。尽管他们都以打击犯罪为宗旨,但是实践中,司法协助和执法合作在执行主体,目的对象,采取程序和法律依据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从合作主体上看刑事司法协助的主体是广义的刑事司法机关。而执法合作的主体则比较宽泛,可以是任何拥有行政执法职能的机关,即便它们根据本国法律不享有刑事司法权。从合作的目的和对象来说,刑事司法协助一般是为了办理具体的刑事案件并且是在立案后的刑事诉讼程序中开展的;而执法合作一般则是为了预防、稽查或者侦破犯罪或行政违法行为而开展的。同时他们所采用的程序也是不同的,刑事司法协助的执行一般应当遵循被请求国刑事司法合作法规或者刑事诉讼法规确定的程序,执法合作的开展则可遵循比较宽泛的程序规则,仅以合法、有效、快捷为限。

这些差异性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所依据的法律渊源不同,但是在实践中,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和执法合作往往相互联系并且相互交织,有时候很难将它们截然区分。

二、警务执法合作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公安执法环境国际化特征明显,近年来国际执法合作的需求急剧上升,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跨国协查办案需求逐渐常态化。近年来,我国的公安机关在跨国(境)毒品犯罪、洗钱、电信诈骗、偷渡、网络犯罪等涉外案件中向外方请求司法协助的数量大幅增长,一些发达国家,譬如说美、英、法、澳大利亚、意大利等也需要我国的警务工作来配合调查取证等情况也日益增多。二是涉外安全风险管理压力趋重。我国入境的境外居民量逐年递增,一些境外敌对势力、宗教社团、非政府组织入境从事破坏、渗透等活动加剧,公安机关面临涉外管理身份核查难、背景审查难等困境。迫切需要加强国际执法合作来进一步提高对境外人员的管理控制水平。三是海外利益执法保护任务要求迫切。我国在境外的工作人员以及华侨人数激增,对外资金流动已从进出口贸易、餐饮等传统领域发展到资源开发、工程承包、跨国并购等投资模式。伴随着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大进大出,我国在外公民财产人身安全受侵害案件层出不穷,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依法保护在外公民

合法权益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三、警务执法合作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警务执法合作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合作特点是积极加强双边合作交流,磋商并达成共识,针对特定具体的事项派专项代表团赴合作国家。这一时期以我国与俄罗斯针对中俄边界双边警务合作为典型。1993年8月,经公安部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黑龙江省公安厅派代表团访问了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区内务局,就边境地区治安形势恶化、赴俄经商中国公民被侵害问题严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联合开展打击边境地区犯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磋商,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公安厅和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区内务局合作协议书》,这是我国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区内务机关签署的第一份合作协议,为双方开展联合打击境外犯罪统一行动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世纪初,警务执法合作以合作地方单位感情纽带日益牢固密切,开展双边警务、个案合作取得明显效果为特征。这一阶段成效显著的主要是广西公安厅与相邻的越南谅山、高平、广宁省公安厅分别签署了警务合作协议,双方边境地区边防、刑侦、经侦、出入境、禁毒等警种间也签署了相关的警务合作协议,成立了警务联络办公室,双方高层互访、专业警种会晤、打击贩毒贩枪走私、非法出入国边境等犯罪、跨国调查取证和协助抓捕移交犯罪嫌疑人等合作频繁,双边警务合作初具规模,成效显著。

第三阶段,从2005年到目前为国际执法合作的逐步完善,全面收获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全面地总结对警务执法合作取得的经验,客观地分析存在的问题,科学地研究加强国际执法合作的措施,从内外两个方面大力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推动了双边警务执法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在外部,构建了警务执法合作具体的实行机制,例如黑龙江省公安厅建立的四项合作机制:定期会晤机制、办案协作机制、情报信息交流制度、联络机构和联络官制度。在内部,多个警务合作发展比较成熟的省专门成立了国际刑警联络工作处,专门负责国际执法合作工,并且就跨国犯罪案件办理程序、警务交流活动管理、民警因公出国审批等进行了全面规范,形成务实高效的内部工作机制。

四、警务执法合作的存在问题

(一)制度体系的保障上

国际执法合作的开展更多的实际工作应该是面向地方的,我国的边境线漫长,尤其是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对于区域性的执法合作的要求是迫切的,尽管我们国家的警务执法合作已经初具规模了,但是在思想认识上,制度保障上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没有将国际执法合作工作视为公安机关的一项长期基本业务来谋划和部署,相应的制度体系并没有及时跟进。主要表现就是地方公安机关在办理涉外案件协查、调查取证、引渡红通、证据标准和移交等具体工作时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往往摸着石头过河,无用功、走弯路、重复劳动成为工作常态。

(二)机构设置保障上

从纵向上看,省、市级公安机关未成立责权一致的国际执法合作专职机构(或明确归口管理部门),部国际合作局的工作资源和基层公安机关的潜在需求无法

高效对接;从横向看,地方公安机关内部尚未建立统一协调、归口管理、权责明确、分工配合的国际执法合作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由此导致业务警种多头管理、长期任务临时承办,严重制约了国际执法合作向纵深层次开展。

(三)人员培训的问题

与国内执法工作相比,公安机关在国际执法合作工作方面普遍存在经验不足、能力欠缺等问题,对相关国家的司法制度、法律法规、证据要求、国际规则、国际惯例等研究不够,普遍存在不会干、不愿干、不敢干等情况。由于国际执法合作不是常见工作,各级公安机关既缺少对懂外语、懂法律、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的长期培养规划,又缺少对办案部门的专门指导和培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有效开展。很多涉外案件由于久拖不决,甚至对当地社会稳定也造成一定影响,群众反响强烈。基层办案公安机关为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强烈要求厅机关加强指导和服务。

(四)工作保障(工作预算,经费支持)

公安机关国际执法合作案件周期长,涉及面广,不少环节需要赴境外与相关国家开展司法和警务合作。公安机关赴境外办案经费基本未单独列入预算,过高的涉外警务协作费用使基层公安机关望而却步。赴境外办案往往时效性很强,但在从严控制因公出国境的大气候下,地方政府外办对公安机关出境办案审批环节冗长、掣肘多。另外,由于缺少专业的涉外警务服务机构,翻译、公证等一系列必不可少的环节都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五、警务执法合作的完善建议

(一)加强国际执法合作规范的建设

根据《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际执法合作工作的意见》(公通字〔2011〕42号)规定,基于地方国际执法合作的实际需求,出台与之配套国际执法合作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规定等规范化文件,制定相应的内部工作章程和有关警种部门执法合作规范,对相关工作内容、职责和义务加以明确。特别是要加快制定有关案件协查、调查取证、引渡、红通、证据标准和移交等的实务操作手册,使地方公安机关在开展国际执法合作工作时有章可循。

(二)逐步完善国际执法合作地方机构的建设

建议以规范省级和重点市公安机关国际执法合作机构建设,在省、市公安机关逐步实现国际执法合作管理机制,构建全国范围的渠道畅通、布局合理、快捷高效的国际执法合作体系。根据重点突出、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业务量大、条件成熟的沿海沿边和侨乡省份先行强力推动此项工作,促进国际执法合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充分利用国际刑警组织的平台,指导警务协作

通过建立区域联动,构建警务协作规范化平台,充分发挥国际刑警资源优势,促进全国各地警方警务交流合作,用以构建沟通顺畅、信息灵敏、反应快速、协调高效的警务协作平台,更好地为全局公安中心工作服务。

(四)重视国际执法合作的后备人才的培训

重视国际执法合作人才的培养,切实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国际执法合作的顺利开展需要适格警务力量的推进,需要具备专业法律知识,实战经验,和一定语言交流能力的警务执法合作的工作者,公安院校在人才储备

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指导并规范这类人才的教育培训机制是进一步拓展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的发展的关键。同时省市一级的公安机关也要注重不断拓展引智渠道,在充分征求各实战单位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精选课题和专家,继续向公安部引智办申报2014年引进国外专家项目。一方面要加大基础培训,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实战,针对经侦、刑侦、反恐、禁毒等国际执法合作频繁涉及的具体问题,择选若干影响大、前期基础工作扎实的个案作为范例指导,通过办班、编写教材、上挂工作、外派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经侦、刑侦、反恐、禁毒等业务部门办案骨干的国际执法合作培训。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国际执法合作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我国国际警务合作能力

摘 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犯罪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近年来为打击跨国犯罪,我国公安机关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大力推进警务合作战略,加强国际警务执法合作,增进了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理解和互信,扩大了合作共识,深化了务实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了打击境外犯罪的能力与水平,在有力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同时,也为世界的安全与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国的国际警务合作中水平还有待提高,合作能力有待提升,许多案件因为相关能力的欠缺和不足不能得到很好的办理。本文从分析公安部门在国际警务合作中所需能力入手,浅谈如何提高我国国际警务合作能力。

关键词:国际警务合作能力,公安机关,公安民警,提高措施

浅析如何提高我国国际警务合作能力

国际警务合作指不同国家的警察机关之间,根据本国法律或者参加的国际公约,在惩治国际性犯罪,维护国际社会秩序领域相互提供援助、协调配合的一种执法行为。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打击跨国犯罪,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警务合作。随着国际警务合作的不断推进,合作的内容和领域不断扩展。目前,公安机关国际警务执法合作已涵盖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策划重大国际执法活动、跨国执法办案、保护海外安全利益、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和配合国家总体外交等内容。公安部经侦、治安、边防、刑侦、出入境管理、禁毒、反恐等部门,均与有关国家执法部门对口建立了工作层面的直接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了与外方在信息共享、案件协查、调查取证、联合办案、缉捕犯罪嫌疑人等方面的务实合作。①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各种跨国犯罪花样不断翻新,犯罪手段更加隐蔽与智能化,渗透的领域也越发广泛,危害进一步加深,中国国际警务合作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警务合作过程中出现了因为办案单位、办案人员在相关能力上的欠缺和不足导致案件不能很好办理的现象,因此我们应探讨总结国际警务合作所需的能力,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以提高。

一、国际警务合作所需能力

国际警务合作是不同国家警察机关之间在执法领域中的合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需要适应国际警务合作工作的专门能力,下面从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两部分对国际警务合作所需能力加以分析。

(一)公安机关方面

在国际警务合作中公安机关根据级别负责不同层面的具体工作,如公安部负责从宏观上指导国际警务合作,有关合作条约的起草和签订等工作,地方公安机关国际合作部门负责具体案件的办理等工作,因此针对公安机关在国际警务合作中的不同分工提出了不同的能力要求,主要有以下方面。

1、对外交往能力。国际警务合作是国家对外交往的一部分,同国际司法协作、外交协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国际警务合作中我们需要向有关国家和组 ①王阿方.走向世界共筑平安 国际警务合作共赢.[N].人民公安报,2013-03-04. 织在交流沟通中提出我方要求,维护我方利益,因此在国际警务合作中需要掌握较高的对外交往能力。拥有对外交往能力公安机关才能在各层级的警务合作中表达我方诉求,理解外方意图,在警务合作中维护国家主权,展现国家实力,巩固友好关系。

2、把握大局能力。国际警务合作是一项具有国际性的警务工作,而当今国际形势瞬息万变,领导机关要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根据国际形势和国与国关系调整国际警务合作的宏观政策,指导具体的警务工作,这就需要把握大局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才能在国际警务合作中统筹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警务工作,真正让国际警务合作工作服务于国内的警务工作,达到维护国家利益,打击违法犯罪的效果。

负责具体工作的公安机关同样需要把握大局的能力。国际警务合作通常涉及面广,办案难度大,还要面对很多无法预想的情况,因此在办案时公安机关常在遵守政策纪律的前提下灵活应变,这就要求具有把握大局的能力,能够把握案件的发展方向,在维护大局中制定具体的战略战术。

3、达成协议能力。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主张本国法律的域外管辖权,这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而由于国家的存在,一国不能直接去另一国执法,这就需要双方在协商中制定国际条约或双边、多边协议。在制定这些文件的过程中要使协议更有利于我国就要具备较强的达成协议能力。这种能力要求公安机关在保证国家主权和最大程度上达到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所让步,对协议内容和用词谨慎推敲,尽可能多的与国家和国际组织达成警务合作协议,拓展我国国际警务合作范围,提升合作层次。

4、运用协议能力。截至目前,公安部已与18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警务合作关系,与44个国家的内政警察部门设立了65条联络热线,与31个国家的内政警察部门建立了定期工作会晤机制,同59个国家的内政警察部门签署各类合作文件265份,牵头或参与国际组织、相关会议机制81个。要使这些协议和制度充分发挥作用就要提高运用能力。只有提高运用能力才能巩固已达成的协议,真正发挥这些协议制度的实际价值。

5、组织影响力。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要让我国在国际警务合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要提高我国的话语权,拥有更强的组织影响力。虽然我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中老缅泰联合执法等地区性警务合作中有较强影响力,但在联合国、国际刑警组织等国际性组织中的影响力还明显不足,话语权较低。因此要更进一步的提升我国国际警务合作水平就要增强我国的组织影响力。拥有这种能力才能更好的利用国际资源,开展更具实效的警务合作活动,因此提高组织影响力将是提高国际警务合作能力的努力方向。

6、情报收集和应用能力。当今的跨地区犯罪正向着隐蔽化、智能化发展,犯罪情报信息越来越难收集,对我国的情报收集和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国际警务合作正是一种国际警务情报信息的交流合作,只有从大量的信息中收集分析出有关犯罪的情报信息,并向对方提供这些信息,对方才能根据信息在本国开展调查,达到国际警务合作的效果,因此必须提高公安机关的情报收集和应用能力。

7、协调能力。通常国际警务合作涉及国内国际多个部门,以跨国刑事案件为例,国内会涉及公安刑侦部门、国际合作部门,外交部门等,国外会涉及警察部门、司法部门、外交部门等,可见国际警务合作是一项多部门合作、多人员参与的工作,要达到最佳的效果、高效的完成工作就需要公安机关作为主办单位提高协调能力,根据工作任务,分配好具体工作,充分利用人力、物力等资源,协调好国内各部门,处理好与国外相关机关的关系。

(二)公安民警

1、更高的政治觉悟。公安是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刀把子”,公安民警需要较高的政治觉悟。在国际警务合作中,公安民警代表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随时会遇到外国的利诱刁难,因此参与国际警务合作的民警需要拥有更高的政治觉悟,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职业归属感和职业忠诚度,能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角度处理警务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

2、更强的工作能力。国际警务合作工作是一项涉及多语言,多国法律制度的复杂的警务工作,因此要求警务人员拥有更强的工作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包括:对外国法律制度的了解应用能力、对实际情况分析判断能力、与当地负责部门沟通协调能力、证据的收集保全能力、适应当地工作环境的能力、对工作的创新能力等等。只有拥有这些全面的工作能力才能胜任国际警务合作这种复杂的工作。

3、全面扎实的知识储备。国际性案件通常涉及多个领域,国际警务合作也正向着全方位、多领域发展,这就要求公安民警拥有更加全面扎实的知识储备,包括掌握国内刑事侦查、经济侦查、禁毒实务、出入境管理等公安专业知识,掌握工作对象国基本刑事司法制度、警务制度、刑法学、犯罪学等知识,熟悉外国的风俗习惯、礼仪礼节等。只有拥有全面扎实的知识储备,才能在面对不同情况时灵活处置,保证国际警务合作顺利进行。

4、熟练的语言应用能力。国际警务合作是我国同外国开展的警务活动,要顺利完成此项工作,熟练的语言应用能力是基础。在维和警察和驻外警务联络官的选拔中明确将熟练的语言应用能力设为考核标准,可见语言能力在国际警务合作中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警察的英语水平在提高,但是掌握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的警察还很难找到,因此对这些语言国家的警务合作还是低水平的,在需要这些语言的国际组织中发言权也较低,提高涉外警务民警小语种的应用能力应成为提高国际警务合作水平的一个方向。

二、如何提高国际警务合作能力

针对以上分析,我国应针对具体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国际警务合作的能力。

(一)增强对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的认识

公安工作国际化将是未来的大趋势,国际警务合作也将面向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次,将在未来的警务工作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当前的国际警务合作工作主要是级别较高的公安机关在进行,地方公安机关和民警对国际警务合作概念和意义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因此要继续增强全警对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的重视,尤其注重对领导干部和负责涉外警务工作民警的教育。可以采取开专题会、警校培训、发布学习文件等方式,将国际警务合作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案件办理流程等内容以通俗易懂、贴近实战的形式传达到相关干警,增强对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的认识,提高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的水平。

(二)制定更加全面的警务合作规范

当前我国的国际警务合作仍然存在政策性较强,对上级指示过度依赖的现象,缺乏一套完整全面、具有较强适用性的指导性规范。随着国际警务合作的深入,我国公安机关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也总结出相对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流程。提高国际警务合作能力,可以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有适用的经验方法加以整理和规范,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和可执行性的文件规范公安机关开展国际警务合作工作,以增强具体工作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三)注重培养专门人才 国际警务执法合作工作需要不同于普通民警,具有相关素质的专门人才,目前我国能胜任相关工作的民警数量缺口仍然很大,亟需大量的专门人才,因此提高将国际警务合作能力就要更加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可以采取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学历教育方面,目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浙江警察学院等学校已经开始培养国际执法合作方向的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更具国际视角,开阔思路,适当增加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开展与外国相关学校的合作,培养出满足公安实战需求的专门人才。

在职培训方面,目前我国警察院校在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方面开展的在职培训还较少,今后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由院校教师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干警对相关领导、民警介绍知识、传授经验,提高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阿方.走向世界共筑平安 国际警务合作共赢.[N].人民公安报,2013-03-04. [2]向党.国际警务合作概述.[J].公安大学学报,1997,(3):41-45 [3]金诚.国际警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公安教育,2013,(2):54-57

下载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知识基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知识基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际警务合作的现状与趋势(模版)

    国际警务合作的现状与趋势 [摘要] 在当前形势下,外事局主动适应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工作思路,积极推动对外交往工作由传统的友好交流朝着务实有效的执法合作方向发展,努力实现国际......

    警务合作教材

    警务实践中,常需跨警种、跨部门、跨区域甚至跨国界合作打击和预防犯罪、处置紧急警务、交流警务信息等,警务合作由此而生。现代警务合作以其主体多元、合作灵活、信息共享、高......

    警务合作机制

    交警建立区域警务合作机制时间: 2011-09-11 11:13 来源:日照网【中国网中国交通】讯:为实行联合勤务制度,共享资源,互补优势,实现对综合动 态、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等信息的互联互......

    浅析如何加强区域警务合作实行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

    浅析如何加强区域警务合作 实行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社会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完善,必然摧生交通管理一体化,试想在区域交通的态势下,如果没有区域协作,相......

    孟建柱讲话加强国际执法合作总结经验(精选五篇)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30日与中美警方侦破全球最大中文淫秽色情网站联盟“阳光娱乐联盟”案件专案组民警座谈时强调,各级公安机关要深入研究当前网络犯罪活动出现的新情......

    社区警务知识(5篇)

    社区警务知识 社区警务是社会居民在警察带领,指导,支持下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方式,充分研究社区问题;开采社区资源;改造社区环境,强化自卫互助;以全面系统,长效维持社区公共安全的思想,......

    东北四省警务合作

    共同打击犯罪 东北四省(区)全面开展警务协作 2010-09-11 02:47:00 来源:辽宁日报 [提要] 记者刘立纲报道 9月10日,东北地区警务协作暨首届联席会议在沈阳市召开,这意味着,辽......

    省际林区警务合作总结

    省际林区警务合作情况汇报材料 自2011年我省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等14个省(市)森林公安机关建立了跨区域警务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