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外文化产业发展概述
中外文化产业发展总结概述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一)早期孕育阶段(1923年以前)
中国古代,由于自然经济占据主要地位,文化生产与创作很少带有经济意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造纸术和印刷术为代表的文化生产工艺、工具和手段的改进及广泛运用,文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文化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
商品经济出现后,民俗文艺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始被当作商品交换,广义的文化市场就出现了。典型的包括书籍市场,文艺市场。比如西汉末年的书肆、槐市。
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打开,大量的传教士、外资企业入驻上海、广东等地,为了更好的传教及发展商品经济,传教士、商人等在中国开始创办近现代报纸,以《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上海新报》等为代表的报纸因刊登广告、商业信息而具有产业特点。以及之后兴起的办报热潮,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图书出版业,以戏剧和话剧为代表的话剧演艺业等多种文化行业形成。
(二)开始萌芽阶段(1923年到1949年)
1923年美国人奥邦斯利用从美国带来的广播技术,在上海建立的第一座广播电视台。1926年10月,哈尔滨无线电视台台长在张作霖支持下建立了第一座广播电视台。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颁布《电讯条例》,允许民间经营广播电台。在开放的环境中,到1937年全国已有70多座民营广播电台。广播业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在20世纪30年代,虽然社会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在老上海繁荣的背景下,人们的休闲娱乐促进了电影的发展,因明星带动的唱片业、服装业也都与电影业共同发展。
(三)延缓形成阶段(1950年到1978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文化商品的胜场、消费和流通都纳入了经济计划的统一模式,文化生产也由政治任务来安排。此外,1958年,中国正式成立了北京电视台,但电视业的经济功能没有完全凸显出来。同时,新闻事业和新闻宣传工作也主要由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宣传部门把控,文化产业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在经济发展中获得合法身份。
(四)恢复发展、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文化进入了一个伟大的复兴期,文化产业逐步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又有两个重要的节点,一是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一是 2002 年党的“十六大”的召开。因此,可以将文化产业划分为三个阶段。
1.化产业的复苏期(1978-1992 年)
1978 年确定的“拨乱反正”对于文化事业而言,主要是实现了由“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进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范式,这在当时极大地激发了文化生产力,出现了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新的文化艺术精品。
文化市场也开始逐步复苏。1979 年,广东东方宾馆诞生了大陆第一家音乐茶座,这标志着我国文化娱乐市场发展的开始。随即,营业性舞厅等经营性文化活动场所在各大城市争相开业,我国开始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和形态的文化市场。随着港台音乐和文化对内地的渗透和影响,内地音像业也逐渐起步,形成最早的一批流行歌手,由此带动了演艺业和卡带复制业的迅速发展。文化市场的兴起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种独特社会现象。
但是,这一时期文化市场的发展也使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文化体制问题日益突出。在总体布局上,与行政管理体制相对应,层层建立专业文艺团体,重复设置,人财物浪费;在结构上,单一公有制,全部文艺团体由国家财政包起来;在分配上,严重平均主义“大锅饭”,演不演戏,演多少场戏,演出水平的高低(作品水平的高低)与收入没有联系;在人事制度上,没有正常的人员流动和淘汰机制,机构臃肿,冗员过多,行政化,机关化,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很难发挥,等等。
为改变这一现状,1983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文艺体制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改革。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使人们对文化活动的经济属性有了更多直观的认识。1985 年,国务院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把文化艺术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中。1987年,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改进营业性舞会管理的通知》,第一次明确了举办营业性舞会的合法性质,政府从法律上确认了文化市场的合法地位。1991 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的概念。1992 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同年出版的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起用了“文化产业”的说法,这可能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2.文化产业的助跑期(1993-2002 年)
1992 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体制的改革。这一时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民营资本的介入,使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被渐次唤醒,各类眼花缭乱的演出和娱乐成为人们新生活的主要内容。一方面高档次的演出活动一次次吊高国人的胃口和品位,如中国对外演出集团在北京紫禁城举办的大型歌剧《图兰朵》和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会,以其令人咋舌的高票价,将商业性演的特征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卡拉 OK、酒吧、演艺厅、保龄球、台球等成为都市夜生活的几大支柱。后来,还出现了大量的网吧,尽管许多人对其颇有陈见,但它作为文化市场的一部分却是不容忽视的。
文化需求的持续增长对文化艺术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步,而现行的生产体制又严重地制约了文化的发展。1996 年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认为“改革文化体制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2001 年中共中央又批转了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要以发展为主题。由于改革的逐步展开,我国的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据统计,从1990年至2002年,我国的报纸由1576种增至2111 种,增长了34%,总印数达351亿份;各种期刊由6078种增至8899种,增长了46%;图书从74973种增长到154526种,全国建成了一批大型书城,各种形式的连锁店4000多家,图书网点7万多个,图书销售额增长了12倍;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从1000个增加到1988个,广播节目套数由645套增加到1777套,电视节目套数由512套增加到1047套,广播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分别从73%和80%增加到90%以上;有线电视从无到有,全国户达到9000多万;2001年中国音像市场销售总额达到200多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1000倍。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体现为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扩张。3.文化产业的加速期(2003 年至2008年)
2002 年召开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和实施重点更加明确。
2003年6月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紧接着出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意见》,明确将文化单位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企业两类;确定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浙江、深圳、沈阳、西安、丽江为综合性试点地区,35 家新闻出版、公益性文化事业、文艺创作演出、文化企业单位具体承担试点任务。文化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实验阶段。2003年6月底,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签订《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决定从 2004 年元旦起,内地提前向香港开放涉及传媒的 5项服务贸易:广告服务、分销服务、视听服务、会展服务和电讯服务。这一切都为促进国内文化企业的转轨改革提供了外在推动力。2005年8月,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等 6 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同月,《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颁布。此外,文化主管部门还相继出台了关于“非公文化企业将与国有文化企业一视同仁”及“规范网络市场秩序”等文件。
这一系列的春雷唤醒了沉睡多年的中国文化产业,全社会投资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到2004年末,电影生产的国有企业投资比例已下降到 50%以下,境外资本、民营资本联合拍摄的影片达到 80%。多元投资主体的改革,也促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文化类上市公司。到 2005 年,在沪、深两个资本市场上市的有 50 余家公司涉及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板块初步形成。
4.文化产业繁荣兴盛阶段(2009年~)
2009年国家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第一次将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带动文化科技的创新,大量运用文化科技的文化娱乐业、旅游演出业等迅速发展。文化产业开始融合发展,并且国际化趋势逐渐明显。
二、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以韩国为例)
据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经济研究所2016年4月统计,《太阳的后裔》一剧通过直接和间接文化产品的出口为韩国带来超过1兆韩元(约合60亿人民币)的经济效益,并带动超过4000人的就业规模。
早在1998年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金大中总统就提出“文化立国”的执政理念,将低能耗、少污染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21 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并适时推出了一系列诸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实施纲领》《21世纪文化产业发展蓝图》《振兴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法》等扶持政策和法律;在财政投入上,韩国政府对文化产业亦给予倾斜性支持,每年拿出1%的政府预算专门用于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将电视剧广告40%的收入用于投资再生产电视剧,并引导大型财团组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对文化产业的投资。
朴槿惠政府上台以后,更是将“韩流”融入其主政理念“发展创造经济”当中,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韩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太阳的后裔》放映尚未结束之际,朴槿惠政府已意识到该剧的影响力不可小视,当即任命该剧男主角宋仲基为韩国观光宣传大使,并亲自接见宋仲基,足以证明其对韩国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如今,韩国政府正致力推进韩国经济从制造业导向向文化内容产业导向转型,力争到2020年,将韩国的文化内容产业出口排名拉升至世界第五位,使韩国跻身世界五大文化产业生产国行列。
三、文化产业管理
1.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实现的前提,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实现的保障。没有现实的经济效益,就没有长远的社会效益。2.主业与副业的关系
文化产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以前有关文化单位采取的“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等措施,是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有益探索。但是,认识不清楚、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明显,是当时存在的普遍问题。诸如,以为发展文化产业是在“搞副业”,是对文化事业的有益补充;以为发展文化产业只能在副业上做文章,主业上则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其实,以上认识束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3.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发展文化产业,也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同样存在一个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有投入,就应当有产出。一般说来,大投入则大产出,小投入则小产出,不投入则很难发展。投入是前提、是基础,产出是目标、是动力,二者的结合点在于市场。当然,投入与产出不一定成正比,市场风险客观存在。4.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关系
世界上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是文化与高新技术联姻的结晶。文化产业离不开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也需要内容产业。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文化产品和项目高科技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要运用高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开发新兴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多层次开发,加快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使之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最佳载体。对于新兴文化产业,也要运用高新技术来加强管理和引导。
[1] 刘倩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 2013.[2] 曲晓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初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4.[3] 蔡尚伟, 车南林.文化产业精要读本[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5.
第二篇:二十世纪中外心理史学概述
二十世纪中外心理史学概述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西方和中国心理史学发展的基本状况。狄尔泰和李凯尔特是德国批判历史哲学中新康德主义的杰出代表;从费弗尔、布洛赫到布罗代尔,则代表着法国年鉴学派“精神状态史”研究与“长时段”理论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期间,弗洛伊德是促使心理史学转变的主要人物。二战后,西方
心理史学的中心转移到美国。中国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接受心理史学,朱谦之、何炳松具有译介之功;梁启超最早尝试使用心理史学的方法。六七十年代以后,经殷海光、李泽厚到王富仁、谢天佑等人的不断努力,心理史学真正在中国付诸实践,且渐成气候。至新的世纪之交,心理史学在普及中已形成诸多的研究门类,其中以章开沅提出的“离异与回归”的分析模式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
[关键词] 心理史学 年鉴学派 心态史 文化心理结构
中外心理史学的传统,对于十九世纪末乃至整个二十世纪这一百多年的史学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已经过去的这一个世纪学术的巨大变化,也使历史学的方法论,尤其是心理史学的研究方法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本文拟在这个时段内,从国外、国内的近现代以及当代这几个方面,给以爬梳和勾勒,使我们对心理史学在这一重要时期的发展概况有一个了解。
一
欧洲17、18世纪人本主义的历史学,在继承过去传统的基础上,已开始注重人本身,关注人的内在精神。他们提出的“最初形式有着各种不同的名称:即,唯理论的历史、唯理智论的历史、抽象主义的历史、个人主义的历史、心理的历史”。然而,这在当时还不被时代所接受,因为那个时代所关注的是“对于制度和事件的最典型的实用主义的说明”,即“实用主义的历史。”[1]十九世纪末,德国的批判历史哲学产生。这种批判历史哲学首先向德国传统史学的权威兰克学派提出了质疑,其发起人是卡尔·兰普雷希特,并由此形成了著名的“兰普雷希特争论”。兰普雷希特斥责兰克学派所代表的正统史学过于偏重政治史和伟人,认为史学应从其他学科汲取概念。他宣称:“历史学首先是一门社会———心理学。”[2]他的多卷本《德国史》即运用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兰普雷希特的尝试虽然遭到了德国正统史家的批评,但由他所发起的反对正统史学、提倡综合多种史学方法的史学改革势头则没有被遏止。新康德主义就是反对正统史学的另一支劲旅。
新康德主义有不同的派别,但不论是它的西南学派,还是由新康德主义转向生命哲学、致力于“历史理性批判”、坚持“历史相对主义”的狄尔泰(1833—1911),都不同程度地肯定心理与精神分析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狄尔泰,他是德国最早使用心理史学方法的历史学家。狄尔泰认为,文化、价值是研究个人生命的具体存在,因此应当用精神科学来代替文化科学,包括史学。因为“历史题材是个体生命的表现,如观念、思想、知识、行为、感情、情绪和感觉,等等,而生命的实质是非理性的,所以研究者首先应对生命进行直接体验,通过体验与实在沟通,把握生命的真相。”为了避免历史学家在这一体验、认识过程中的主观性,即个人价值取向和目的性的支配,历史学家还必须注重于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即“把自己置身于所研究的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之中,……与他同命运共患难”[3],实现一种心灵的沟通。狄尔泰的代表作《黑格尔青年时期的历史》,就是以青年黑格尔的心理分析为个案的典型范例。而作为西南学派著名代表人物之一的李凯而特(1863—1939),在其代表作《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中,专门以《历史学与心理学》为标题,探讨了心理史学的特质。他认为,“当历史学研究文化事件时,它几乎总是也要研究心灵生活,……因此,关于历史学家,我们习惯于说,他们必须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不过,他反对将其变成一门普遍化的科学,因为“‘历史的心理学’,即在一定时间对个别人或一定群众的理解,就它自身来说还不足构成科学。它也许可以借助于科学的心理学而得到完善,但决不能被任何关于心灵生活的普遍化科学所代替。”[4]
二十世纪初出现的法国年鉴学派,以其“精神状态史”的研究范式对心理史学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法国年鉴学派最初同样是出于对兰克学派那种只关注政治史、制度史或战役史的不满,主张扩大史学的研究范围并使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他们认为,这样即可以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长时段”、“总体史”的综合性研究,形成包括社会、经济、文化乃至心理的“全面的历史学”。所谓跨学科研究,就是借助于经济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计量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多种视角认识和研究历史。年鉴学派的先驱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是最早强调心态史和精神史研究的学者。费弗尔在对腓力二世时期弗朗什-孔泰省的历史研究中,就试图在使用地理学、社会学方法的同
第三篇:中外翻译理论观点概述
中外翻译理论观点概述
谈到翻译,首先要考虑的是翻译的性质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许多非专门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或一些初学英汉翻译的人可能会产生肤浅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以为翻译无非是借助于词典,找到原语在译语中的对应词语,然后再将这些对应词语串起来。但翻译工作远非如此简单。它实际上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是运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转换过程。这一活动从语言出发,逐步深入,往往涉及语言表层之外的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两种语言之间在语言和文化层面上的转换。因此,翻译活动以语言为基础,同时又涉及一些非语言的因素。
世界各国的语言都是不同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之间的交流中语言起到了传媒作用,为了解决由于语言障碍而产生的交流困难,不同语言间的翻译就应运而生。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类的思维是由存在决定的,而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因此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也是完全可能的。而关于什么是翻译语,中外人士有各自不同的表述。
唐代是中国翻译事业的繁荣时期,出现了中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玄奘在唐太宗贞观2年出发去印度取经,17年后才回国。他带回佛经657部,主持了机构健全的译场,在19年间译出75部佛经,共1325卷。玄奘不但把佛经从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玄奘在翻译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他所提出的翻译标准“即需求真,又须喻俗”,意即“忠实、通顺”,直到今天仍然指导着实际翻译工作
唐代贾公彦在《义疏》一书中写道:“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辞源》对翻译的解释是,“用一种语言表达他种语文的意思。”苏联著名翻译家巴尔胡达罗夫在他的著作《语言与翻译》中称:“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所谓翻译,最为完整的莫过于美国的现代翻译家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所下的定义了: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上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且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翻译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它对翻译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经济、文化、历史、文学、军事、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以林语堂在译《浮生六记》后感叹曰“译事难矣”。鲁迅先生在论及翻译时也曾说过“为求一字,绕室终”的话。但翻译虽难却没有让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者和翻译工作者们望而却步,由于他们的艰辛努力,不仅出现了大量的优质译品,而且提出了许多著名的翻译理论。从二十年代初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翻译三原则、鲁迅的“直译”、林语堂的“美学”、郭沫若的“创作论”、朱光潜的“艺术论”到傅雷的“神似”和钱钟书的“化境”,以及许渊冲新近的“优势竞赛论”和郑海凌的“和谐说”等。其中,傅雷先生于1951年提出的“传神”论,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他认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翻译的译文同原文在内容上一致,这叫“意似”,是翻译的最低标准。译文同原文如果能在形式上和精神上也同时一致起来,或称“形似”和“神似”,这是翻译的高标准。然而,由于翻译中文化上的差别,“形似”和“神似”往往不可兼得。当这两者发生矛盾的时,人们往往取显而易见的“形似”,而舍弃需要细心体会才能得到的“神似”。应该说,在突出主题、渲染气氛等方面,“神似”所起到的作用都要大大地超过“形似”。因此,“神似”和“形似”不能兼顾时,我们应大胆地摆脱原文形式,着意追求译文与原文的“神似”。而钱钟书先生在1964年提出的翻译的“化境”之说则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文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就是原作向译文的“投胎转世”,文字形式虽然换了,而原文的思想、感情、风格、神韵都原原本本地化到了译文的境界里了,丝毫不留下翻译的痕迹,让读者读译作就完全像在读原作一样。
以上的译论都有自己的特点,是对实践的理论总结,但在翻译界影响力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莫过于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三原则。可以说它已成为了翻译的指导思想和译品优劣的衡量标准。
严复是中国清末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他从光绪24年至宣统3年这13年间潜心翻译,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他译书往往加上许多按语,表达自己的见解。严复参照古代翻译佛经的经验,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在《天演论》(1898年出版)卷首的《译例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信、达、雅”这一翻译标准对于我们今天的翻译仍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故季羡林在《中国翻译词典》序言中说道:“无论是从历史的长短来看,还是从翻译作品的数量来看,以及翻译所产生的影响来看,中国都是世界之最。”
第四篇: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共2篇)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很高兴来到××这块美丽的土地,看到这么漂亮的城市,与这么多的同志交流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文化产业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如何正确认识当代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的概念,按照传统观念,文化是上层建筑,产业是经济基础,把文化与产业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混淆了我们通常理解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目前在国际上对文化产业这个词的由来有多种观点,而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通常做法是先定义。但是文化产业是引进的概念,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各不相同,虽然有一些相同的基础特征,但外在表述方式上不一样,特别是归入文化产业的产业门类各不相同。就国际经验而言,没有通常所说的文化产业,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分类。当前,最关键的是要认识当代文化产业的由来。认识了基本由来,就知道如何去思考什么是文化产业,就可以用分析、判断的方法来思考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要抛开不同的概念,抛开不同的行业分类,用正确的方法来分析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比如说,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下,要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关键是要掌握方法。研究文化产业的方法其实就是两句话:“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只有经过这两个过程,才最后产生了文化产业,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文化和经济,文化和市场,文化和产业的高度融合,才产生了文化产业这个概念。这就是我们认识文化产业的基本逻辑和基本思路。
第一,经济文化化。实际上就是指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发展趋势。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就是从经济走向文化的过程。我们经常用一、二、三产业来区分我们目前的产业结构,每一年的国民经济统计报表,在宏观经济里面,我们都可看到一、二、三产的比例,它标识了发展阶段的基本指标。实际上从国际近20年的发展趋势看,产业不断升级、速度越来越快,成了明显的发展趋势,三次产业的划分已经远远不够,我已经把它定义到了第五产业,即我们通常理解的第三产业之后,出现了第四、第五产业。第一个发展阶段即农业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工业革命发生以前,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学家认为,农业是直接依赖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行业,如农林水牧。在这个发展阶段上,绝大多数居民从事生产劳动,大多住在农村,城市化水平很低。第二个发展阶段即工业化发展阶段,我们把它叫做制造业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根据经济学家的分类,它不是直接对资源生产的过程,而是对资源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生产过程,这包括冶金、纺织、化工、机械、电力、建材、食品,属于制造业的范畴。第二产业是在工业革命以后逐渐形成的。工业革命造成的结果是主要的劳动力进入了工业生产部门,大部分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现在一般认为,我们国家整体上处于第二产业发展后期。我们的城市化率约为40,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按比重排序为二、三、一。第三个发展阶段是以服务业为基础的阶段。现在一般有几种分类方式,有的把商业、饮食业、城市公共管理、教育、旅游文化服务等归入第三产业,有的除了一、二产业之外都归入第三产业。应当说,第三产业跟制造业有着巨大的差别,产业中心或者主要生产部门是由有形产业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业生产,这是第三产业的基本标志。第三产业进入了无形的服务业,国民经济主要来源是无形服务业,主要人口从事服务劳动,城市化水平相比工业化阶段进一步提升。我国处在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迅速的阶段,但水平仍然较低。目前,全国第三产业发展比重约占gdp的34,这个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目前我国人均gdp约为1300美元,从经济学上分析,超过人均gdp1000美元的国家,三产比重应该大大超过34,也就是说,我们的三产比重太低。我国从“八五”开始,就提出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目标并没有得到实现。第四个发展阶段是以知识型服务业为基础的阶段。20世纪70、80年代,在发达国家兴起了新技术革命,其中有一个最主要的发展领域被称作新兴信息服务业。随着新兴信息服务业的崛起及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发展趋势,在传统的第三产业(服务业)中,出现了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区分。人们发现,在第三产业中,脑力劳动的比重越来越大。到了90年代,知识经济成为特别引人注目的词汇,主要原因就是oecd(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由发达国家组成),连续发布了几个报告,在第一个报告里,提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的依据就是在oecd所属的24个发达国家中,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70,在这些国家服务部门里,70已是脑力劳动,而且绝大多数从事信息服务业,oecd根据这样一个统计数字分析,提出发达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一大批研究人员提出了“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国家科技发展”的新战略构想。第五个阶段是以艺术、文化知识服务业为基础的阶段。即我们所说的文化产业。20世纪90年代,包括欧美发达国家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在知识性的服务业里面,服务于精神文化需求的部门发展得越来越快。一些社会学家、未来学家对这一发展阶段进行了新的定义,其中有一个丹麦的未来学家认为,人类在经历狩猎、农业、工业和信息社会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和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还有一种说法,知识经济后,人类社会就要进入体验经济。所谓知识经济,或者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并不是说,这个知识只是指向自然科学知识,实际上,知识经济范围很广,主要是指人文和文化知识。也就是说,文化成为了产业开发的资源,只有开发了文化资源,生产了文化产品,才能满足整个社会精神文化和心理需求。未来社会将会越来越向满足心理需求发展,整个产业发展的最快步幅是在知识产业。以上五个发展阶段,是越来越走向文化。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越来越走向下游化,直接满足需求的产业门类越来越大,中间加工这块越来越小,且满足直接消费中文化因素越来越大。也就是说越是下游化,越是文化化。如现在服装没有品牌,餐饮没有主题,就吸引不了顾客,就没有市场。很多日常消费越来越具有文化消费的含义,甚至城郊的农业都已经走向了观光农业。从以上可以看出,经济越来越走向下游,越来越走向满足精神需求,这就是经济文化化。
第二,文化经济化。或者说从文化走向经济。我认为,文化的发展,同以上所讲的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也有五个阶段。最近几年,这五个阶段发展趋势逐渐明朗。第一个发展阶段,即传统文化的发展阶段。这是与农业经济相适应的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前或进入工业化前,农业社会的文化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精英文化,只有很少的人在从事文化创作,消费文化产品;大众既不能参与创作,也不能参与消费文化产品,这是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因为绝大多数人住在农村,城市化水平非常低,创作精神文化产品和消费、欣赏、收藏精神文化产品的人群,只能局限在统治阶段、贵族和他们所供养的艺术家,所以说,前现代化、前工业化是个精英文化的时代。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商业化的发展阶段。工业文明造成大量的人口从农业转向工业,农民大量进入工厂,农业人口大量转变为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旨在提高入城农民素质、满足工业发展需要的各类教育培训急剧增加。城市人口的集中和教育的普及,必然带来城市人口、受教育人口分享文化的需要。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受到教育后,具备了一定的精神文化消费能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文化需求市场。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仍然很少的文化艺术生产和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形成落差,文化产品严重不足。在这个阶段,催生了大规模的文化市场,即在文化创作与消费之间出现了商业环节,出现一批文化商人,他们负责复制文化产品,并通过商业营销的模式送到广大消费者手中,现代印刷术也是这样产生出来的,现代化的报纸、期刊、图书都是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阶段。这首先要谈到商业文化的特点:一是产生了大规模的商业化市场,有一批文化商人从事各种各样的文化交易,使文化成为大众消费;第二是技术快速发展。以前文化传播主要靠传统印刷术,要达到产业化规模非常难,一本书要被50万人消费(阅读)已经很不容易了。但通过电子媒介就不同了,如最初兴起的广播业,一个国家只要建一个电台,就可以覆盖整个国家,受众只要购买了接收机,就可以进行精神文化消费。现代广播就是文化产业的第一种形态,随后产生的电影、电视,更容易被大规模的复制和传播,这就使文化真正具有了产业化的特征,美国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迅速发展的广播、电影业,正是在这个发展阶段出现的。在这一时期也就出现了对美国文化工业的批判。由于美国现代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一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对于资本主义最新发展态势进行了批判,这个学派即法兰克福学派,他们认为美国的文化产业,是统治工人阶级的新形式,统治阶级垄断传播器,传播虚假信息,让工人阶级满足现状。本来工人觉得受得剥削是件很痛苦的事情,结果电影一出现,工人们回家一看电影就放松了。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文化产业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进行统治的一种新形式。文化产业这个词最早就是这么来的。第四个发展阶段,是内容产业发展阶段。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不仅用文化产业定义,还用内容产业来定义这个发展阶段。内容即容器。为什么叫内容产业?我们知道,知识经济最基础的技术是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它改变了迄今为止的传媒的技术基础。数字技术最早是以计算机和网络出现的,后来发展到“三网合一”,“三网”即:互联网、广播网、通信网。我们所说的“三网合一”,其实就是用互联网统一广播和通信,互联网出现后已将数字技术变成了广播和通信统一的技术,从广播上讲,数字电视就是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广播上的运用;从通信上讲,我们安装了电话,就可以接驳电脑,可以上网。因此,可以这样说,现代技术的三大基础——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网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整体,欧洲人把这叫做传媒汇流,这是未来各个国家的重点发展方向。我国在“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广“三网合一”。xx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已经推出了数字电视5年计划,这是一个大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欧洲已经就在重点推广。“三网合一”的最终结果是以前制约广电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频段的稀缺”已成为历史。我们知道,广播电视是通过电波来传播,而电波所用的频段是稀缺的,世界各国都要控制通信和广电的发展,因为通信和广电所使用的频段必须由国家来控制和管理,不能随意让单位或个人使用频段,否则会导致频段冲突。而数字技术有压缩功能,在同样的频段上,可以至少增加10倍的传播内容,数字电视一旦全面铺开,我们至少可以同时看到500个台。也就是说,在相同的频段里面,可容纳的内容大大增加,结果是频段、频道过多,内容不够。由此,欧洲、日韩提出了目前关键是发展内容产业,只要有好的内容,就能站在产业发展的高端。我国目前也正在研究内容产业,我去年参加了中办、国办关于信息资源开发与研究的文件起草工作,起草工作小组对信息内容产业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信息内容产业涵盖了通信、网络等产业部门,且在信息产业中,70以上与文化有关。由此,国务院提出要大力发展内容产业,因为在全国推广数字电视需投资近万亿元人民币,如果不能提供好的内容,这一投资将成为巨大的风险。所以说内容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阶段。第五个阶段,即创意产业。现在的网络里面数字内容很多,但质量不高,有专家声称网络里90的资源是垃圾资源。xx年,我做过数字图书馆研究,曾看到美国总统信息顾问委员会给布什总统递交的一份新报告,其中谈到美国的信息产业发展到今天,几个关键问题还没有突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网络资源搜索器技术太差了,最好的搜索器只可以搜到16的内容,即便搜到,也大多无用,他们要求美国投入资源进行技术突破,因为只有真正实现技术突破,才能实现内容产业的大发展。欧洲提出要发展有意义的内容产业。如芬兰,由于他在信息技术上的突破,一直稳居世界各国竞争力排名的前三位,他也是欧洲第一个提出发展内容产业的国家。芬兰人在一份报告里谈到,芬兰只有300余万人,虽然说信息技术最发达,上网人数比例最多,但在网上只能看到以美国为主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芬兰文化几乎没有。而要提供芬兰的文化,只有用国家或产业发展的手段,有意识地制造、提供与芬兰文化相关的内容,否则,下一代芬兰人将不知道什么是芬兰文化,因为他看不到,这样就会发生技术进步、文化消失的怪现象。目前芬兰正在加紧整理历史文化资源,把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资料都变成数字信息资料输送到网络,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为芬兰人提供有意义的文化内容。到了90年代,英国人首先提出了“创意”产业,它的涵盖范围相比芬兰更为宽泛,因为芬兰人是从信息技术、芬兰文化的角度来提出的,而英国人则认为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并把它分为13类,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把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在一起。现在英联邦国家都在发展创意产业,并把设计业作为创意产业的最关键行业,他们认为,如果设计业做好了,那么文化产业的潜力就会扩展到所有产业中去,如可以将把建筑业纳入文化产业,因为建筑业除了设计外,其它都没有很多价值;可以把服装业纳入文化产业,因为服装业中品牌是其核心;把餐饮业纳入文化产业,如现在流行的“星巴克”咖啡厅就是一种饮食文化,它把餐饮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了。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传统产业特别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只要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可能向文化产业延伸,否则就无法生存。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就形成了“创意产业”,实际就是文化产业普遍化,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印有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形象的产品销往全球。再比如日本有个卡通形象,叫kitty猫,通过授权生产15000种商品销往世界各地,每年可获得几十亿美元的收入。我们国家的动漫产业不发达,主要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另外还有个认识问题,不能总指望卡通片靠收视率赚钱,必须发展配套产业,当然我国这方面也有了进步,如国产卡通形象“蓝猫”授权了6000余种商品,在全国有xx多个专卖店。文化发展到这个阶段,就和我们所有的经济活动相关。就产生了一个链条,在前端有大量的、独特的文化资源,并以文字、图像或以民间风俗形式存在;在末端是所有日常消费品;中间是一个增值区。这个链条深入到所有资源开发领域,由此我们发现,那些最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是最有传播价值、最受关注的东西,最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就为文化资源丰富,但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
通过以上两个逻辑,我们发现,经济活动越来越向上走,越来越具有文化特征;而文化越来越向下走,越来越进入日常生活,其本身变成了经济活动,所有文化符号越来越有价值。通过“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文化与经济已经高度融合,绝大部分文化生产、消费已不是上层建筑的因素,而是一种经济本身的活动。所以传统的观念必须根据这一发展趋势进行转变。同时,我们还发现,不同的国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就会有不同的发展需要,他们对文化产业的表述和行业分类各不相同,这一点是和发展水平及发展条件、要求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逻辑,比把机械的行业标准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工作指导更为有效。所以说,文化产业没有特别严格的行业门类划分,而是根据地方发展要求提出的新的发展思路。另外,我们刚才讲的是历史、时间的发展逻辑。实际上,发展是个不平衡的过程,就全球来讲,有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等划分方式;就全国来讲,也有东、中、西部之分。但所有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处在一个统一的市场环境中,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我们不能说,我们处在低的发展阶段,就不用去考虑别的问题,这就会带来很大风险。因为如果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的时候,仅局限于自己的发展阶段,而不兼顾更高发展阶段的需求,就会为未来发展留下隐患。严格来讲,处在统一的市场环境里面,会有一个分工布局,如果没有积极主动的态势,就会被动地接受别人的分工,从而失去今后的发展机会。如我国加入wto后,与发达国家处在了不对称竞争的态势。如在入世谈判的最后阶段,焦点问题就是文化分销领域,发达国家提出要我国开放文化分销领域,让他们的企业在我国建立电影、音像等文化产品的分销系统。这就是说,我们是用今天的产业来换取明天的产业,或者说我们是用夕阳产业来换朝阳产业。现在我们还很难超越这个发展阶段,但如果不进行战略谋划,我们就会彻底丧失发展的机遇。因为如果我们不加区分、无限制地让外国文化进入市场,那么我们的文化市场就会让外国占领,就会失去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所以国家明确要求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也就是说,在继续加快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要做好未来在文化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准备。从××来讲,我们处在中部欠发达地区,人均gdp仅为东部的十分之一,经济发展阶段处在第二产业迅速发展、文化产业刚刚起步的阶段。但一定要知道,如果要获得文化产业发展的长期可能性,就必须看到产业升级、整合和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不至于关注今天的发展而失去了明天的机会。为此,在考虑文化产业发展时,既要立足当前发展阶段,又要着眼长远。
二、××市制定文化产业规划必须研究的四个问题
今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已经做了2-3个规划,在制定规划过程中,专家们发现,必须突破传统的思路,不能再按以前的线型模式(如上年增长
9、下年增长10的规律性增长方式)做了,必须对发展定位问题深入研究,要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需求、模式进行新的分析,重新认识发展的阶段和起点。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认识我们目前的发展阶段,重新谋划我们的发展战略。
1、要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要结合“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两个逻辑来研究××在经济发展上处在什么阶段,在文化发展上处在什么阶段,在全国性的整体发展格局中处在什么地位。
2、要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了解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就可以知道我们所设定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否符合国家和所处区域发展的战略需要。制定规划必须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战略性短缺,xx年我国人均gdp为1000美元,同期文化消费为5600亿元,与国际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文化消费平均值有将近5600亿元的差距。这个巨大的空间为文化产业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如果要对××市文化产业进行具体分析,我这里提供一个思路,按照刚才的逻辑来讲,实际上文化产业是满足两种需求,第一是满足生活需求,即我们通常所指的文化产业,为消费者提供电影、音像等文化产品服务;第二是满足生产需求,文化产业要服务于传统产业,要为传统产业提升附加值,如服装设计业要为服装业提高附加值,建筑设计业要为建筑业提高附加值。从生活需求来讲,文化产业就有很多发展机遇。就××而言,我们可以统计居民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应该消费多少、还有多少未消费,可以开发的消费需求是多少。还可以分析周边市场对我们的产品、服务和旅游资源的需求,分析全国市场对我们的需求。××成功举办过全国第五届农运会等大型国际国内赛事,这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因为举办赛事可以吸引全国观众来宜。另外从旅游角度讲,××有很多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禅宗文化资源可以满足全国甚至是全球佛教徒的消费需求,如韩日佛教徒对朝拜××禅宗祖庭有着强烈的愿望。这些消费市场是××发展文化产业满足生活需求应该考虑的事情。从满足生产消费需求来讲,我国有很多的资源,特别是云南自然、人文资源的多样性、奇特性、诡异性在全世界都有影响,可以在文化产业品牌运作上实现突破。打造品牌一可以整合资源,二具备传播性,品牌本身就是传播的载体。云南有很多是一个产品做成一个品牌,然后带动一批产品。如运作“云南印象”品牌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某房地产开发商投资4亿元做了一个永久性的“云南印象”演出场馆;后在周边开发了商贸中心,专门销售云南特色的工艺品,还做了一个“云南印象”商品楼群,这三个东西就构成了“云南印象”。然后再用“云南印象”这个品牌注册了服装等100余种商品,充分扩张了“云南印象”品牌中所包含的文化观念、文化价值,因为云南意味着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山水风光、异域风情,民族文化的单一性、独特性等多种含义,并易为人们所接受,品牌开发潜力巨大。这样一种开发思路,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有独一无二的禅宗文化,我们可以把它开发成一个品牌,然后扩大到一批产品,带动一批产业。我曾参与无锡市运作宗教品牌。无锡有个小灵山,与佛祖的灵山同字,无锡人就想做一个大佛,他们运作得很好,得到中国佛协原主席赵朴初的支持,朴老甚至把它作为一生中最后一件功德来做,全力以赴,曾亲自写了两封信给xx同志。灵山大佛很快建成后,无锡人将“灵山”品牌注册了100多种商品,并检索全国有无“灵山”牌商品,发现浙江有个“灵山”牌汽车后立即将其买断,目前已开发出烟、矿泉水等一系列产品。10年前,我们为无锡制定的发展目标为“10年实现10亿元产值,带动100亿元的产业,做活1000亿元的区域经济”,到去年,刚好实现10亿元产值,这其中门票占的份额很小,仅为30,最大一块为“灵山”牌香烟。我们××禅宗文化资源丰富,完全可以打造成品牌。
3、要研究文化产业的区位优势和竞争环境。这主要是解决我们设计的战略目标是否具备可行性。要深入研究××周边的竞争环境和整个区域的布局形式,只有分析清楚了,我们制定的战略才具有可行性。如果根本不了解周边环境,做到中途,发现与周边重复了,这就不行。一定要研究××的文化资源禀赋与周边有何不同,周边发展战略目标是否与自己有重复。我认为,从传统制造业走向第三产业,区位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传统产业的区位优势集中表现在:交通发达、大量劳动力供给,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产出,如传统的钢铁厂要么在铁矿旁边,要么在煤矿旁边,要么在水源旁边。而文化产业的区位优势发生了变化,因为市场已经高度整体化,特别是网络的快速发展减少了有形的、物质的材料的运输,很多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可以共享,直接导致区域优势评估指标发生变化。简单来说,文化产业的区位优势集中表现为:大城市及周边;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地域;历史文化悠久,能获得文化创作灵感的地方。从事文化创作的人员都希望住在生活舒适、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我们国家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为北京、上海、广州及云南丽江。××人口少,自然环境优美,既有明月山风光,又有厚重的禅宗文化,是一个非常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二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原有特色没有被仓促的城市化进程所摧毁,可能是我们的一个优势。我96年到过山东泰安,泰安城中有条“奈河”,河旁有个小山叫“蒿里山”,是传说的中国人死后魂归之地,象征着冥界;城中还有岱庙,为现实世界的人们所朝拜,可谓集阴阳之事。而当地政府90年代就拆毁了岱庙前的一条古街,建成了现代化的街道;在奈河两岸建了狭窄的街道,把城市灵魂都丢弃了。后来又要毁掉“蒿里山”,建亚洲最大的地下商场,专家怒斥“不要挖了中国人祖坟”后才罢休。专家们建议泰安只有尽早恢复古建筑,才能扬优成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以我们××要做深入调查,了解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不能为了追赶现代化,把自己最优秀、最值得开发的资源废坏了。云南丽江没有很多古老的东西,但他们有做地方特色的意识。当丽江发生地震时,当地政府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到处声称“地震把丽江震坏了,希望帮助丽江恢复”,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连联合国也开始关注起丽江,并授予了世界文化遗产。现在丽江把古老街道恢复了,每天还请一些纳西族老太太在街上跳传统舞,吸引了大量游客来丽江。丽江比××偏远,可是每天有几万人到丽江游玩,甚至很多游客留在丽江生活。在传统的工业化时期,被认为是根本没有发展机会的地方,可是到了后工业时代,却是最好的发展区域。所以在做区位研究的时候,一定要突破传统工业发展阶段的区位观念,不能用传统观念去评估发展的区位,即使我们现在还需要发展工业,也要避免破坏人文环境。同时,我们还可以大做“体育”产业这篇文章。
4、要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目前大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有美国模式、欧洲模式和东亚模式。美国模式是完全市场化、自由的市场经济模式,大的文化产业集团都是在市场竞争、资本运作中成为国际巨头。美国的电子媒介等传统产业的发展与欧洲截然不同,欧洲是通过国家控制所有广播公司;而美国则是采取“政府监管”的方式发展,政府制定“行业标准”和服务标准,引导企业经营。欧洲是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积极干预文化市场,美国是消极的、不一致的市场。就政府财政投入而言,欧洲很多国家财政下拨大量款项支持文化产业,而美国财政投入文化产业仅占其总投入的10。东亚特别是韩国,是政府强力主导的文化产业。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东亚,是政府介入越来越积极、主动、强力的趋势。这是与历史、文化和体制环境相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是政府强力主导型。其原因,第一源于历史,我国文化企业是从公共服务部门分离出来的,且仍处在分离的过程;第二源于现实,我国是个发展高度不平衡的国家,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一样。由于有这么多的差别,所以政府必须有着强力的主导作用。如在不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应更多地制定优惠政策。这种政府强力主导的模式有两个基本点,首先要有产业发展的主体——企业,然后是政府主导和干预。这就区别于政府直接主办。当前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政府过多干预;二是过于放手,文化产业成为弱质产业。在××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和市场如何结合,边界应划在哪,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政府应该只能做市场不能做或做不好的事,政府决定干预时,要特别考虑好干预的方式,关键是要在参照其他地方的发展思路及他们出台的政策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把地方性的操作层面做的做好。特别是要做到发展与创新同抓,政策创新首先是在基层,目前我国处在发展和转型阶段,政策创新和法律的制度创新都是在基层率先实行,希望××结合实际制定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可以这样说,如果把以上四项研究做好了,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就比较清晰了。
三、关于××发展大文化产业的战略思路、战略突破口和实施步骤问题
1、关于战略思路。××已经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思路,这其中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我们提出了大文化产业的概念。实际上文化产业是个普遍性的大产业,它不是与传统产业边界很清晰的产业,而是与传统产业互动、融合越来越紧密的产业,在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就是走向大文化产业,它与服装、餐饮、建筑业和传统的服务业结合,为他们增加了文化附加值和文化含量,使他们更具有文化竞争力。大文化产业是一篇可以做的文章。另外从××本身的条件来说,文化产业的分类不能象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一样,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几个边界清晰、运作有序、形态非常完整的产业,统计体系可以分开。而××产业融合度、关联度非常高。但是有一条,只要对经济和文化发展有促进,本身存在了关联度、融合度,就可以放在一起规划。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文化产业提得非常好、非常有意义。
2、关于战略突破口。在历史文化资源特别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门类不是特别全的地方,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选好战略突破口,避免平均用力,因为什么都做结果是什么都做不了。要选择一个产品、项目,集全市之力打造品牌,然后再延伸、扩大。如“云南印象”的推广就是由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亲自负责,出国、赴京宣传都是丹增书记亲自带队,可以说是集中全省之力打造品牌,8月份云南举办了文化产业论坛,专门讨论了云南模式,专家们认为:在当今世界,不被传播就没有生存价值,就没有市场。希望我们××在这方面下大力气,想方设法利用××的现有资源,运作出一个品牌,生产一批产品,带动一批产业。至于发展战略步骤,我认为××必须走:突破-扩张-全面发展的道路。
[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
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很高兴来到××这块美丽的土地,看到这么漂亮的城市,与这么多的同志交流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文化产业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如何正确认识当代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的概念,按照传统观念,文化是上层建筑,产业是经济基础,把文化与产业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混淆了我们通常理解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目前在国际上对文化产业这个词的由来有多种观点,而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通常做法是先定义。但是文化产业是引进的概念,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各不相同,虽然有一些相同的基础特征,但外在表述方式上不一样,特别是归入文化产业的产业门类各不相同。就国际经验而言,没有通常所说的文化产业,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分类。当前,最关键的是要认识当代文化产业的由来。认识了基本由来,就知道如何去思考什么是文化产业,就可以用分析、判断的方法来思考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要抛开不同的概念,抛开不同的行业分类,用正确的方法来分析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比如说,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下,要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关键是要掌握方法。研究文化产业的方法其实就是两句话:“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只有经过这两个过程,才最后产生了文化产业,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文化和经济,文化和市场,文化和产业的高度融合,才产生了文化产业这个概念。这就是我们认识文化产业的基本逻辑和基本思路。
主导地位。经济学家认为,农业是直接依赖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行业,如农林水牧。在这个发展阶段上,绝大多数居民从事生产劳动,大多住在农村,城市化水平很低。
事信息服务业,oecd根据这样一个统计数字分析,提出发达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一大批研究人员提出了“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国家科技发展”的新战略构想。
工厂,农业人口大量转变为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旨在提高入城农民素质、满足工业发展需要的各类教育培训急剧增加。城市人口的集中和教育的普及,必然带来城市人口、受教育人口分享文化的需要。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受到教育后,具备了一定的精神文化消费能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文化需求市场。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仍然很少的文化艺术生产和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形成落差,文化产品严重不足。在这个阶段,催生了大规模的文化市场,即在文化创作与消费之间出现了商业环节,出现一批文化商人,他们负责复制文化产品,并通过商业营销的模式送到广大消费者手中,现代印刷术也是这样产生出来的,现代化的报纸、期刊、图书都是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
技术变成了广播和通信统一的技术,从广播上讲,数字电视就是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广播上的运用;从通信上讲,我们安装了电话,就可以接驳电脑,可以上网。因此,可以这样说,现代技术的三大基础——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网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整体,欧洲人把这叫做传媒汇流,这是未来各个国家的重点发展方向。我国在“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广“三网合一”。xx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已经推出了数字电视5年计划,这是一个大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欧洲已经就在重点推广。“三网合一”的最终结果是以前制约广电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频段的稀缺”已成为历史。我们知道,广播电视是通过电波来传播,而电波所用的频段是稀缺的,世界各国都要控制通信和广电的发展,因为通信和广电所使用的频段必须由国家来控制和管理,不能随意让单位或个人使用频段,否则会导致频段冲突。而数字技术有压缩功能,在同样的频段上,可以至少增加10倍的传播内容,数字电视一旦全面铺开,我们至少可以同时看到500个台。也就是说,在相同的频段里面,可容纳的内容大大增加,结果是频段、频道过多,内容不够。由此,欧洲、日韩提出了目前关键是发展内容产业,只要有好的内容,就能站在产业发展的高[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共2篇)]端。我国目前也正在研究内容产业,我去年参加了中办、国办关于信息资源开发与研究的文件起草工作,起草工作小组对信息内容产业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信息内容产业涵盖了通信、网络等产业部门,且在信息产业中,70以上与文化有关。由此,国务院提出要大力发展内容产业,因为在全国推广数字电视需投资近万亿元人民币,如果不能提供好的内容,这一投资将成为巨大的风险。所以说内容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阶段。
下页篇二: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 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很高兴来到××这块美丽的土地,看到这么漂亮的城市,与这么多的同志交流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文化产业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如何正确认识当代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的概念,按照传统观念,文化是上层建筑,产业是经济基础,把文化与产业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混[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共2篇)]淆了我们通常理解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目前在国际上对文化产业这个词的由来有多种观点,而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通常做法是先定义。但是文化产业是引进的概念,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各不相同,虽然有一些相同的基础特征,但外在表述方式上不一样,特别是归入文化产业的产业门类各不相同。就国际经验而言,没有通常所说的文化产业,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分类。当前,最关键的是要认识当代文化产业的由来。认识了基本由来,就知道如何去思考什么是文化产业,就可以用分析、判断的方法来思考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要抛开不同的概念,抛开不同的行业分类,用正确的方法来分析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比如说,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下,要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关键是要掌握方法。研究文化产业的方法其实就是两句话:“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只有经过这两个过程,才最后产生了文化产业,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文化和经济,文化和市场,文化和产业的高度融合,才产生了文化产业这个概念。这就是我们认识文化产业的基本逻辑和基本思路。
辑和发展趋势。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就是从经济走向文化的过程。我们经常用 一、二、三产业来区分我们目前的产业结构,每一年的国民经济统计报表,在宏观经济里面,我们都可看到一、二、三产的比例,它标识了发展阶段的基本指标。实际上从国际近20年的发展趋势看,产业不断升级、速度越来越快,成了明显的发展趋势,三次产业的划分已经远远不够,我已经把它定义到了
业化阶段进一步提升。我国处在
在经历狩猎、农业、工业和信息社会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和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还有一种说法,知识经济后,人类社会就要进入体验经济。所谓知识经济,或者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并不是说,这个知识只是指向自然科学知识,实际上,知识经济范围很广,主要是指人文和文化知识。也就是说,文化成为了产业开发的资源,只有开发了文化资源,生产了文化产品,才能满足整个社会精神文化和心理需求。未来社会将会越来越向满足心理需求发展,整个产业发展的最快步幅是在知识产业。以上五个发展阶段,是越来越走向文化。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越来越走向下游化,直接满足需求的产业门类越来越大,中间加工这块越来越小,且满足直接消费中文化因素越来越大。也就是说越是下游化,越是文化化。如现在服装没有品牌,餐饮没有主题,就吸引不了顾客,就没有市场。很多日常消费越来越具有文化消费的含义,甚至城郊的农业都已经走向了观光农业。从以上可以看出,经济越来越走向下游,越来越走向满足精神需求,这就是经济文化化。
化的发展阶段。工业文明造成大量的人口从农业转向工业,农民大量进入工厂,农业人口大量转变为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旨在提高入城农民素质、满足工业发展需要的各类教育培训急剧增加。城市人口的集中和教育的普及,必然带来城市人口、受教育人口分享文化的需要。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受到教育后,具备了一定的精神文化消费能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文化需求市场。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仍然很少的文化艺术生产和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形成落差,文化产品严重不足。在这个阶段,催生了大规模的文化市场,即在文化创作与消费之间出现了商业环节,出现一批文化商人,他们负责复制文化产品,并通过商业营销的模式送到广大消费者手中,现代印刷术也是这样产生出来的,现代化的报纸、期刊、图书都是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下页
第五篇: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庐山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
感谢XXX能给我们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根据本次座谈会的要求,我就庐山管理局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作一个简要汇报:
庐山是海内知名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关联度、紧密性强,文化资源丰富,其文化底蕴在文学、宗教、建筑、教育、政治和科技文化等方面均有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曾评价: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这是对庐山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庐山管理局党委、管理局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努力创新,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把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以文促旅,以旅兴文,不断提升文化品位,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2006年以来,我们共实施了31个文化项目,总投资近7000万元,其中已经建成29个。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我们认为:这几年是庐山文化事业科学发展、繁荣兴旺、后劲增强、实力提高的几年。
一、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项目带动作用
以抓项目建设的力度来抓文化项目建设,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为着力点,-1-
全面提升文化硬件水平。一是实施牯岭街立面改造。按照“统一规划、单体设计、中西合璧、天人相宜”规划设计理念,投资近2000万元对牯岭街进行立面改造,展示庐山中欧合璧的历史风情。二是进行美庐山庄别墅改造。挖掘老别墅资源,投资1000万元,对美庐山庄进行改造,打造成集旅游园林景观区、休闲度假区、民国文化展示区等多功能集一身的高档别墅群,展示欧式建筑文化特色。三是兴建毛泽东庐山诗词苑。把诗词苑、芦林湖、芦林一号别墅连成一体,实施大博物馆概念,变原有的纪念式诗碑园为具有纪念性的领袖主题公园。四是恢复抗战纪念碑。以纪念“七七”事变70周年为契机,修建“庐山抗战纪念碑”,并请吕正操老将军题写碑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五是开辟抗战纪念馆。投资700万元,对原民国庐山图书馆进行维修改造,修建了抗战合作广场,开辟纪念馆展览区,宣扬抗战文化,去年该馆门票收入达950万元。六是系统维修白鹿洞书院。新建白鹿洞书院状元榜和状元柱,开设白鹿洞书院程朱理学展览及状元桥、左右厢房展览,并邀请刘梦溪、朱高正等文化名人举办系列讲座,做到使游人在优美的环境中,品味庐山浓厚的书院文化。
二、持续提升文化品牌魅力,彰显“人文圣山”底蕴
文化产业需要发挥品牌效益,需要媒体聚焦和炒热,需要吸引社会的持续性关注。我们牢牢把握品牌带动策略,推动庐山文化品牌建设。一是制作《庐山·人文圣山》。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10集高清人文纪录片,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题名的《庐山〃人文圣山》,从2010年6月起在央视多个频道和多个地方电视台进行播出,此后,社会反响强烈、好评如潮,荣获2010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国际纪录片人文节目特别奖。二是举办“中国庐山国际作家写作营”。借鉴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的经验,自2009年起,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作家在庐山小住、采风、创作,最后作品结集出版,发行出售,此举既有文化的价值,又有经济的价值,推动了海内外作家相互交流,进一步扩大了庐山在国内外的影响,展示了庐山丰富的文化内涵,促进了中华文化传播。三是举办“庐山诗会”系列活动。与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出版社合作,于2009年11月在庐山举办“庐山诗会”系列活动。庐山是中国山水诗、田园诗的诞生地,以此以弘扬诗歌文化,为中国的诗歌续写辉煌。四是编印《庐山历史上的今天》台历。从2009年开始,每年编印《庐山历史上的今天》台历,收集各类历史事件千余件,其中很多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历史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该台历荣获九江市党史系统2008-2010优秀成果特别奖。五是出版《庐山历代诗词全集》。历时近四年时间收集整理,编辑完成了《庐山历代诗词全集》,并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收录历代诗词16293首,作者3561人,全集分12册,有600余万字,在全国名山中独树一帜,达到了“传世价值、聚集效果、教化功能”的目标,荣获江西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六是协助拍摄电影《庐山恋2010》。在电影《庐山恋》上映三十年后,与电影女主角张瑜携手合作,拍摄了《庐山恋2010》,在“80后”“90后”中再次产生了“爱情名山”的影响,培育了未来众多潜在游客源。七是举办系列研讨会。相继举办了“庐山与全面抗战形成”研
讨会、北京曹雪芹学会2011年年会等高端文化峰会,挖掘展示庐山多元文化内涵,促进庐山知名度提升。
三、注重文化产业队伍建设,适应现代旅游要求
文化不仅要服务人类的精神需求,也要服务经济建设,而文化产业发展则离不开文化队伍的壮大和观念的更新。一是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庐山文化发展基金,聘请庐山文化顾问,加强了文化系统人才队伍的建设,配备、加强了文化党政干部、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素质培养,组建了庐山文化研究会及摄影、书法、美术、作家协会。二是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的意见,成立了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整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迈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坚实一步。三是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框架。成立庐山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策划庐山文化战略品牌规划,近年来与纵横盛世(北京)国际策划有限公司签署了14项庐山文化创意发展项目。四是搭建文化旅游营销平台。组建庐山旅游发展股份公司,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通过微博客等现代媒体工具,开展网络文化旅游营销,推动“别墅游”、“祈福游”、“书院游”等各种文化之旅活动,变文化资源为旅游资源,变文化品牌为旅游招牌。
四、依托文化与风景资源优势,打造产业特色亮点
庐山的自然文化资源是得天独厚的,我们不仅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遗产资源,更要顺势而行,利用庐山的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主动地开创一批新文化亮点,为后人创造和积累新的文化遗产。一是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利用一山藏五教的特色,做好宗教和谐文化,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五
教祈福文化园”。2011年元旦,举办首届中国(江西〃庐山)“盛世中华、五教和谐”论坛,邀请中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负责人同撞“祈福大钟”,祝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世界和平。这是唯一融合五大宗教的文化圣地,已成为庐山新的旅游景点。二是开展世界名山间的文化交流。发起并举办了两届世界名山大会,成立世界名山协会,吸引五大洲13个国家24座名山参与。在两届世界名山大会期间,推出了世界名山友谊园、世界名山风采园、诗意森林之路艺术走廊等文化展示区,去年还邀请了南非、巴西、菲律宾等国的文化团体在庐山参加为期两个月的“牯岭之夜”艺术节。2011年,第三届世界名山大会移往美国胡德山举办,庐山全程参与并指导了大会会务工作。通过三届世界名山大会的召开,不仅使庐山在世界名山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而且为庐山新增了一批文化艺术作品,形成了多个新的文化景点。
各位领导,庐山是江西的文化名片,是九江的形象窗口,这些年来,我们在上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与支持下,在庐山文化产业发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深悉远远不够,期望得到各位领导、专家的指导,我们将坚持以旅游转型升级为目标,充分发挥庐山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做大做强庐山的文化产业,为全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