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我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分析
通过对全省各个地州市污水处理厂的调研,结合我公司运营项目的实际情况,我们分析了目前贵州城镇污水处理厂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存在问题的论述分析,能为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运行管理专业人员提出一些启示,将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从不同方位、各自职能加以解决,使贵州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真正收到节能减排的实效。
2.1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不健全,进水水量不足
近几年我省新建了大量污水处理设施,但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存在运行负荷偏低、污水收集率低,进水量严重不足等现象,其原因在于城镇污水管网的建设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不同步,造成污水处理厂的总进水量无法达到80%以上的基本要求。同时部分污水处理厂还存在进水浓度偏低的问题,我省有多座污水处理厂进水CODcr的平均浓度低于150毫克/升,雨季污水浓度还将下降30%至40%,主要原因是雨水、污水没有做到彻底分流,污水厂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不能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污水处理能力的闲置和投资浪费,也影响到污水处理厂的减排效能。
2.2进水水质复杂,达标排放难度大
我省一些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工业废水占较大比例,污水成分复杂。仍有一些企业未建设废水预处理设施,或者有预处理设施尚未能正常运转,难降解污染物未得到有效去除,不但难以实现达标排放,也影响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特别是抗生素这类污染物,因其对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给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带来很大的难度。由于污水厂进水水质中含有较多的难生化降解或不可生化降解的污染物,存在“两高一低”(难降解CODcr高,TP高,BOD低)现象,出水CODcr、TN、TP、SS不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排放标准。
2.3 节能降耗的意识尚需提高
污水处理属于能耗密集型行业,其中电能消耗约为0.2至0.4kWh/m3,部分 县级污水厂达到0.5kWh/m3以上。由于我省城市污水产生量较大,处理量也在不断增加,污水处理的能耗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城镇污水处理厂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关键是降耗。在污水处理厂的绩效考核中,能耗是主要的方面,一般来说仅电耗一项就占污水处理厂直接运行费的40%以上。因此,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主要是节电能、降药耗。
2.4 缺乏复合型运行管理人才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近几年来,随着我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的增加,部分污水处理厂缺乏有经验的的运行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小城镇,运行和管理员工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相对较低,由于一些污水处理厂建成时间不长,行业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岗前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员工缺乏污水处理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致使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较低,能够做好全面管理,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就更少了。
2.5 水质检测管理水平低
定期进行水质项目的分析化验工作,可以及时了解水质变化情况,调整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参数,使污水处理厂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目前我省部分污水处理厂尤其是位于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不具备基本的水质检测能力,有的污水处理厂不仅没有自己的化验室,也不把必要的水质检测项目送到有化验检测资职的部门进行化验检测,凭着所谓的“经验”盲目运行,缺乏科学管理的必要手段。绝大部分污水处理厂未严格按照《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0-2011中要求的检验项目和频次进行化验分析,难以保证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6 设施、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完好使用率不高
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是现代化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基本要素,按照不同设施、设备特性的要求进行科学的周期性维修,是污水处理厂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若存在维护保养不到位、维修不及时的现象就会使污水处理厂在运行中出现各种问题,轻则出现设施、设备被腐蚀,重则造成污水处理厂无法正常运行。主要表现在:
(1)设施、设备未能做到科学化的管理。设施、设备专职管理人员未按其 性能、特点建立维护保养及周期维修制度,使设施、设备不能处于完好状态。
(2)运行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设施、设备的操作程序进行运转,造成违 章操作,设施、设备得不到正常使用。
(3)设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解决,设施、设备运行 过程中出现问题,由于没有果断采取有效措施,致使设施、设备突然停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2.7 工艺技术问题不能及时排除
运行管理人员应根据运行中的各类技术参数分析工艺运行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为了使分析更为正确,还需要配备一些必要的测试器具,如:显微镜、溶解氧仪、活性污泥沉降性能测试器皿等,以便发现工艺技术问题时能及时处理或采取有效措施。
产生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运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偏低。一些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人员不仅没有管理经验,而且也不依靠工艺运行数据及测试手段进行有序管理,在出现运行不正常的各类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使污水处理厂不能稳定正常运行。(2)运行管理人员对工艺中出现影响正常运转的现象不敏感、不重视。如:对出现臭味、漂浮的污泥、供气管漏气等现象不能及时发现,当出水水质恶化时方有所察觉。
2.8 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未妥善解决
我省城镇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产量也急剧增加,全省100多座污水处理厂产生污泥(含水率80%)总产量已突破500万吨,这些数量巨大的污泥将成为未来污水处理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目前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大部分污泥经过脱水后运出厂外,进入城镇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基本上没有堆肥焚烧或建材利用等,大部分污泥未达到规范化的处理处置。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其一是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并管理了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不经无害化处理随意弃之,会造成污泥又溶于水中得以复原;其二是污泥中含有的病原体、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未经有效的去除,对地下水、土壤会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威胁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科学、安全、稳妥、彻底地消除污泥二次污染的方法才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2.9 运行管理的基础资料不规范
污水处理厂基础性资料的填写是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标志,没有数据的积累,没有运行数据的记载是不规范的管理,污水处理厂运行需要设立各类有实用价值的报表。这些报表的建立可反映实际运行的状况,是分析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与否的依据,可以指导、调整运行工况,为技术改造、节约能耗、降低运行成本方案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做为运行档案进行保存。
我们发现有些污水处理厂没有报表的填写,没有数据的积累,更没有科学的分析,使运行管理处于盲目混乱的状态,还有个别污水处理厂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编造脱离运行实际的报表,完全失去了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同时也为运行管理提供了虚假的误导材料。
2.10 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系统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整个工艺处理过程是人、机、环境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涉及诸多的生产设施,存在多种不同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往往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运行管理人员每天都与污水、污泥、有害气体接触,每天要开动电气、机械等设备,高低压电流、机械的运转,随时都有危害操作人员的可能。除高度注重安全外,也应对其可能产生的恶果有相对的应急预案,这恰恰是污水处理厂所忽视的环节,也出现了一些血的教训。
二、我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随着“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的确定,今后将会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下降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今后必然会对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出台相关的法规及扶植性的政策;随着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发展,今后会有更多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为迎接未来的发展,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并加以贯彻实施,才能应对“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挑战。
3.1 健全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城镇污水处理厂安全、稳定、达标运行,运营管理单位必须制定岗位责任制、设施设备巡视制度、运行调度制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设施设备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手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手册。要编制进水水质严重超标准、停电造成污水处理厂停运、暴雨造成污水处理厂淹泡、设施设备故障、人员触电、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定期对规章制度、操作手册和应急预案进行更新。
3.2 规范运行管理体制,加大监管力度
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必须建立精简、高效、职能明确的执行体系。由运行管理人员组成的调度班子负责污水处理厂的全面管理工作,相应配备的各职能部门和运行管理人员听从调度班子的统一指挥,根据水质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运行工况,根据设施设备运转周期安排维护、保养、维修技术,出现突发性事件时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只有充分发挥强有力的管理体制作用,才能保障污水处理厂朝着良性运行的方向运作。为了持久地达标运行,有关主管部门要给与污水处理厂有利于运行管理的支持与政策,但对于只要支持和政策而在管理上不认真,不负责,甚至出水水质不达标的个别污水处理厂,有关主管部门要有给力的监管,甚至要给于批评、通报和处罚。
3.3 做好运行管理人员培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操作维护人员对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起着关键性作用。各岗位的运行管理、操作维护人员应经培训后持证上岗,并应定期进行考核,特殊工种应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取得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工作。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的运行管理、操作维护人员才能清楚本厂污水处理工艺特点,才能了解设施、设备的基本概况,才能掌握运行、维护要求及技术指标,才能具备污水处理厂安全稳定运行的管理能力。
3.4 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设施、设备管理
设备的完好使用是保障污水处理厂安全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工作应按照设施、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规定执行。操作维护人员应正确掌握操作技能和维护保养内容及流程,对设施、设备按照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出现问题要及时排除,对设施、设备进行周期性检修,并将其维护、保养、检修的全部内容列入设施、设备管理档案。设施、设备能够达到内无尘、外无垢、铜亮、铁不锈、螺栓不松、油不漏的标准和要求。这样的设施、设备才能保证其 完好率,使污水处理厂的设施、设备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方向迈进。
3.5 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水平,确保出水水质达标排放
运行管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必须熟知本厂处理工艺流程,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要随着进水水质的变化及时调整运行参数,使运行工况处于良好的状态。对影响正常运行出现的任何问题无论大小必须高度重视,特别是出现问题苗头时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制止问题的进一步延伸。运行管理人员应深入现场,通过必要的检测手段和管理经验,对运行正常与否进行分析、判断,培养有超前意识的管理能力。为了达标排放,为了稳定、安全的运行,将要出现的所有问题消灭在萌芽中,杜绝恶性循环问题的出现或存在。
3.6 力求精细化管理,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污水处理厂是耗能大户,各种设备的运转离不开耗能,特别是电能消耗约占运行费用的50%以上,要通过技术更新、工艺改造、设备调整等方式,通过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途径,带动运行管理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千方百计减少运行成本,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从而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3.7 去除进水中难生物降解和不可生物降解的成分
现代化发展使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增添了难生物降解和不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这些物质大部分是由工业废水带入到城镇污水处理厂,给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增加了难度,特别是CODcr达不到出水水质标准的问题既普遍又严重,该问题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更为突出。遇到此问题首先要查清污染源,了解该污染源由哪类工业废水而造成,应对其成分与含量进行系统分析。该物质的去除首选是由污染源单位自行处理,由于水量相对较小,处理成本会相对较低。若个别地区没有条件自行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要针对其水质分析报告,调整污水处理流程,增设可去除难生物降解和不可生物降解物质的处理工艺、技术、设施、设备,才能达到相应的出水水质标准。
3.8 妥善处理处置污泥,消除二次污染
污泥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调研发现很多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得到了回用,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没有可靠切实的处理处置途径。随着国内污水处理厂投建运行,产生的剩余污泥量也在日益剧增。污 泥是有机污染物,若没有进行恰当处理及妥善处置,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人类生存的质量。污泥处理的方法取决于污泥最终处置的去向,而处置的去向要以污泥的成份为依据,这样才能准确地制定污泥的处理方法。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此外还要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污泥处理处置方案,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并申请污泥处理处置专项资金及维持正常处理处置的相关费用。盲目决策是极端不负责的做法,也失去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智。
3.9 认真填写运行管理原始记录及报表
原始记录及报表是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中最基础的资料,能够反映污水处理厂真实的运行动态,客观真实地反映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效益、达到的水质标准、消耗的能源、设施设备运转状况,运行中发生的问题及处理结果等。这些原始资料可以做为运行管理人员调整运行工况,处理、解决运行管理中出现问题的依据,也可做为污水处理厂宝贵的档案,其意义非常重大。各污水处理厂可根据本厂的处理工艺、水质水量及所处地理位置特色,完善适合本厂运行管理的一系列报表。报表体系一旦完善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必须认真求实地填报,否则便失去了上述意义;②要求管理人员对报表进行认真的分析,做为调度、指导运行的可靠依据,不能束之高阁;③年底将这些资料存入污水处理厂的档案室做为今后决策的参考文献。
3.10建立应急预案系统,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① 应急预案系统的重要性。
在污水处理生产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一般都比较严重,应急处置工作不当往往会造成事态扩大,因此应急处置必须迅速果断,出现事故要立即组织营救,撤离或保护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事故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迅速控制事态,及时有效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防止事态扩大化,是事故应急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次是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总结救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迅速、准确、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行动,是控制或消除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产生后果的关键和有效手段。但是很多污水处理厂缺少应急观念,没有应急措施,一旦出现事故不知所措,盲目援救,由于没有预案手段造成重大人身、财产损失惨重,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即是典型案例。
② 树立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性。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安全问题包括人身安全和水质安全,保证人身安全,保证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对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国家对污水处理厂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0-2011在安全操作一节中列出了“各种设备维修前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和禁止合闸的标识牌,经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操作”等安全操作强制性条文规定,以确保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人身及水质安全。
三、污水厂工艺系统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
4.1、进水格栅:
1)水中杂物堵塞格栅:及时清理格栅的杂物;尤其是针对雨污合流的来水可以在进水格栅之前增加一道篦子,以减少格栅的负荷,日常做好篦子的清渣工作;
2)格栅故障频繁:按雨季、旱季来水的浮渣规律做好格栅的维护保养;运行人员应总结天、月、年的浮渣量,格栅以自动、手动开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格栅的效率,针对来水比较复杂以及雨污合流的污水尽量不要采取自动开停,以手动方式进行为主。
3)格栅耙齿到不了渠道底部或者耙齿磨损较大:检查格栅渠道内沉砂情况,及时清理积砂。4.2、进水泵房:
1)水泵效率较低:水泵运行流量与设计水量或额定流量偏差较大。可能造成的原因多是吸水管漏气、底阀漏气;进水口堵塞,底阀入水深度不足;水泵转速太低;密封环或叶轮磨损过大,实际扬程比设计扬程高等。一般的处理方法采用:检查吸水管与底阀,堵住漏气源;清理进水口处的淤泥或者堵塞物,一般进水集水池至少一年需清理一次;底阀入水深度必须大于进水管直径的1.5倍,加大底阀入水深度;检查电源电压,不能随意水泵配套的电机,提高水泵转速,更换密封环或者叶轮;降低水泵的安装位置或者更换高扬程水泵。2)进水水泵振动较大或者产生噪音:可能造成的原因有:a、电气方面:电机内部磁力不平衡和其它电气系统的失调,常引起振动和噪音。这时需请专业人员检查电机是否异常。b、机械方面 : 电机和水泵转动部件质量不平衡、粗制滥造、安装质量不良、机组轴线不对称、摆度超过允许值,零部件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较差、轴承和密封部件磨损破坏,水泵主轴与电机主轴不同心以及水泵临界转速出现与机组固有频率一直引起的共振等,都会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音。这时需请专业人员检查水泵的耦合情况,矫正水泵主轴调好水泵与电机的安装位置,更换水泵损坏的滚珠轴承以及水泵转动部件的安装情况。C、水工及其它方面 :机组进水流道设计不合理或与机组不配套、水泵淹没深度不当,以及机组启动和停机顺序不合理等,支撑水泵和电机的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陷或基础的刚性较差等原因,也都会导致机组发生振动。此时检查水泵的安装工况以及运行工况,安稳水泵或者降低水泵的安装位置。
3)水泵功率消耗较大:可能引起的原因:水泵转速太高;水泵主轴弯曲或者水泵主轴与电机主轴不同心或不平行;水泵扬程与运行扬程差异较大;水泵进水口有杂物堵塞或者电机滚珠轴承损坏等。采用的解决措施一般是:检查电路电压,降低水泵转速;矫正水泵主轴或调整水泵与电机的相对位置;核对实际扬程选用合适扬程的水泵;更换轴承等。
4)水泵电机轴或电机轴承过热:可能是缺少润滑油、轴承破裂或者冷却水缺少等。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添加润滑油,检查轴承是否损坏或者检查冷却水是否正常,冷却水的注水口是否堵塞等。
5)水泵不出水:产生的原因可能有:泵体或者吸水管没灌满引水,吸水管破裂或者动水位低于水泵滤水管等;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排除底阀故障,灌满引水;修补吸水管或者降低水泵的安装位置,使滤水管在动水位之下或者等动水位上升到过滤水管再开启水泵等。4.3、沉砂池:
1)吸砂泵堵塞:来水水质砂粒较多,设计的沉砂池不合理,通过局部改造确保沉砂池正常运行;及时疏通吸砂泵;排砂次数以及间隔时间不当,沉砂池应根据沉砂量及变化规律,合理控制排砂次数和排砂间隔时间。当沉砂池进水含砂量增加时应增加排砂次数,反之应减少排砂次数。2)除砂效果较低:平流沉砂池主要控制工艺参数为水平流速,其水平流速具体控制范围视来水中砂粒的粒径分配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控制在0.15-0.30米/秒。在调节水平流速时,应同时校核水力停留时间是否大于30秒,以保证除砂效率。曝气沉砂池的运行管理主要通过控制曝气强度来保证除砂效果。一般情况下,气水比宜控制0.1-0.3立方米(气)/吨(水)。旋流沉砂池应控制进水渠流速为0.15-0.6米/秒,确保小流量下沉积于渠道的砂能重新带入沉砂池中。对钟氏沉砂池,还应根据实际进水情况调节搅拌强度,以取得较好的除砂效果;对比氏沉砂池,应通过调节桨板与砂斗盖板的间距,以取得较好的有机物分流效果。
4.4、SBR反应池:
1)污泥膨胀。污泥膨胀出现的现象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活性污泥变白, 不调和状;沉淀、分离性不良, 不密实;污泥指数 SVI在 200 以上;活性污泥由反应池溢出, 处理水水质不良。出现以上情况的可能原因有: 污泥抽除不足致使微生物异常繁殖;由于曝气量不足, 混合液悬浮物MLSS 浓度过高或过低, 进水BOD 浓度过高, 进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质, PH 值降低等原因致使丝状菌异常繁殖。针对出现的现象和可能的原因, 需要采取的对策有: 加大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合理调整溶解氧浓度, 投加混凝剂改善活性污泥的凝聚性或者投加氧化剂杀死丝状菌。在出现污泥膨胀时, 以显微镜确认其原因。若是由于丝状菌的异常繁殖, 则其恢复所耗时间较长。
2)污泥解体。污泥解体表现出来的现象是污泥被破坏成微细的胶羽状, 不再是絮状体, 影响了污泥的沉降性能。出现污泥解体的可能原因有: 曝气量过大, 活性污泥表面的具有凝聚性的物质被氧化, 或者是进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低;特定微生物异常繁殖, 比如小型鞭毛虫;进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污泥解体可以应对的办法有: 适当降低曝气量,并增加流入水量使得负荷适当;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量;管制有害物质的进入;降低搅拌机搅拌强度。
3)污泥腐烂。在生物反应池经常可以看到有大块的污泥漂浮, 悬浮污泥颜色发黑且有臭味, 与正常的褐黄色且带有土腥味的污泥有很大的差异。出现污泥腐败的原因有: 曝气量不足;反应池内长期淤积有污泥;反应池构造有缺陷, 比如有死角。如果发现有污泥腐败的现象, 需要采取以下对策解决: 停止污水流 入, 增加曝气, 依据恢复程度调节流入水量;增加回流污泥量, 加强排泥;改善构筑物。
4)生化池表面出现气泡。由于进水中多量清洁剂的流入, 容易引起反应池发泡, 需要提高混合液悬浮固体的浓度或者添加消泡剂或消泡设备来消除气泡。
5)设备、PLC故障:自控要求较高是SBR工艺的特点之一,曝气器、滗水器、液位计和自控系统为本工艺关键设备,应定期检查其是否正常工作,故障时应及时维修。
6)SBR工序进入沉淀阶段时,反应池仍有矾花,池面存在余曝现象:如系统没有加装空气释放阀,应加装空气释放阀,待沉淀阶段时排尽管道余气;如空气释放阀为人工控制的,操作人员在曝气停止时,应及时开启放空阀。
7)曝气阶段时存在曝气不均或者SBR工序进入沉淀阶段时,反应池局部有大量空气溢出,但空气气泡较大,不是小气泡:通过手动调节反应池进气阀门,增大曝气不足地方的阀门开启度;检查曝气膜是否破损,曝气管紧固件是否脱落或者曝气主管是否存在漏气的现象。
8)曝气效率较低,池内溶解氧偏低:监测进水水质是否异常,如来水中有机物浓度升高,通过变频器调整曝气量;曝气膜是否老化,及时更换曝气膜;应定期排放曝气系统冷凝水,待排放完后,应立即关闭放水闸阀。
9)滗水器浮筒上浮:检查滗水器浮筒、出水管内是否有空气,通过手动补水的方式补充水进入滗水器,检查滗水器导气管是否被杂物堵塞,及时清理。4.5、AmOn反应池:
1)曝气不足,污水厂脱氮除磷效率低:核算污泥回流泵与射流曝气器的充氧量是否充足,有必要的话,辅以机械曝气。
2)其余的同SBR1-4项。
4.6、一体化氧化沟反应池:
1)当发现淤积严重形成或大面积死区时,应调整曝气器的开启度,无法解决时就停止该池运行,放空进行检查和维修;2)反应阶段出现泥水分层或沉淀现象时,立即检查潜水搅拌器,查明异常事件原因。
3)当MLSS值高于5000mg/L时应多开剩余污泥泵加强排泥;当MLSS值低于 2500mg/L时应少开剩余污泥泵减少排泥。
4)沉淀区泥水分离效果差或者大量污泥上浮,检查刮泥机是否正常运行,另外检查水泵的吸水管的安装位置。5)其余的同SBR1-4项。4.7.污泥浓缩池:
1)污泥上浮:投加氧化剂,增加进泥量缩短停留时间;
2)污泥流失:进泥量过大,增加了固体表面负荷,超过浓缩池的浓缩能力,导致污泥溢流,此时减少进泥量。4.8.污泥脱水:
1)脱水后污泥含水率高:调整絮凝剂投加量和进泥量,必要时投加助凝剂,带式压滤机可增大转速,离心机可降低转速差;
2)污泥分离液浑浊,固体回收率低:减少进泥量,调整絮凝剂投加量,调整泥药混合器的搅拌速度;
3)泥(药)泵效率低,检查进泥(药)管是否堵塞,阀门是否开启或损坏,检查电机是否动作,检查泥(药)定子和转子;
4)带式压滤机滤带跑偏:检查纠偏装置是否正常,采用气压纠偏的检查气压,调整滤布张紧度;
5)污泥从脱水机两侧跑泥:减少进泥流量,检查投药系统调整加药量,带式压滤机还可以提高带速。
6)脱水机冲洗不干净:检查管路及水泵,洗刷或更换喷嘴。
7)离心脱水机若实际力矩超过设定力矩,提高进料泵的加料频率,降低加药量,系统会根据情况在运转过程中自动清除过载,若实际力矩超过限定值,系统会自动停止进料,打开进水阀门进行冲洗,清除内部的固体物料。4.9.污泥堆肥:
1)污泥降解性差,孔隙率低,含水率高:须添加大量调理剂来松散污泥。2)堆肥过程中产生恶臭:应增加除臭系统,废气必须进行除臭处理后才能排放。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生物滤池法、化学洗池法和活性碳纤维吸附法等。
3)重金属的控制;在堆肥过程中添加重金属钝化剂,并根据肥料的用途,考虑施用的安全性。4)污泥堆肥的出路:污泥堆肥还应根据肥料用途和市场需要进行加工,提高污泥堆肥的肥效和商品性,进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4.10.鼓风机房:
1)电动机电流过大和温升过高:可能有以下原因:开车时进气管道内闸门或节流阀未关严,流量超过规定值或风管漏气,风机输送的气体中含有粘性物质或气温太低,气体密度太大,电机输入电压过低或电源单相断电,联轴器联接不正,皮圈过紧或间隙不匀,受轴承箱振动剧烈的影响,受并联风机工作情况恶化或发生故障的影响。可采取以下解决措施:检查进气管到闸门、节流阀是否关严实,检查流量是否正常,以及外界条件是否有变化,检查电机是否正常,调整风机、电机的安装水平度,检查风机零部件是否有损坏等。
2)鼓风机房或鼓风机运行温度过高:检查鼓风机是否正常运转。如果鼓风机房室温过高影响风机的安全运行,可根据风机的冷却方式,综合考虑采用切实可行的供气系统,比如采用风冷的鼓风机可加设通风机或者排风管道等。3)异常振动和噪声:检查滚动轴承游隙超过规定值或轴承座磨损,检查是否由于外来物和灰尘造成叶轮与叶轮,叶轮与机壳撞击,清理灰尘及杂物,调整叶轮与叶轮、叶轮与机壳的间隙;检查压力表是否运转压力过高,调整管道阀门泄压勿超过额定值。检查风机固定的地脚螺栓或其它紧固件是否松动,必要时紧固。
4)鼓风机流量不足:清除过滤器的灰尘和堵塞物;检查并修复间隙; 拉紧皮带并增加根数;调整进口压力达到规定值; 检查并修复管道。5)鼓风机漏油:油位太高降低油位; 更换密封。6)鼓风机房内噪音较大不达标:增加隔音设施。4.11.化学除磷:
1)去除率低,不能达标排放:试验选择适合的混凝剂,调节絮凝剂投加量; 2)絮凝体细小,出水浑浊:增大调节混凝剂投加量;调整碱度;增加混合强度和时间;
3)沉淀池出水有絮凝体:降低调节混凝剂投加量;
4)系统运行压力或投加流量减少:清理过器杂物;清通管道;检查维修加药泵。4.12.沉淀池
1)出水带有细小悬浮颗粒:调整进水、出水配水设施不均匀,减轻冲击负荷的影响,有利于克服短流;调整曝气池的运行参数,以改善污泥絮凝性能,如营养缺乏时补充,泥龄过长污泥老化应使之缩短,过度曝气时应调整曝气量;均匀分配浓缩池上清液的负荷影响,及进入初沉池的剩余污泥的负荷影响。2)出水堰脏且出水不均:经常清除出水堰口卡住的污物;适当加氯清毒阻止污泥、藻类在堰口的生长积累。
3)污泥上浮:保证正常的贮存和排泥时间;检查排泥设备故障;清除沉淀池内壁,部件或某些死角的污泥;降低好氧处理系统污泥的硝化程度;如高速污泥回流量,调整污泥泥龄;防止其他构筑物腐化污泥进入。
4)刮泥机故障:刮泥机因承受过高负荷等原因停止运行。减小贮泥时间,降低存泥量;检查刮板是否被砖石、工具或松动的零件卡住;及时更换损坏的钢丝绳、刮泥板等部件;防止沉淀池表面结冰;减慢刮泥机的转速。4.13.污泥干化:
1)污泥粘结;调节控制脱水后污泥投加量、污泥含水率和回流干化污泥量并使其与湿污泥充分混合均匀;
2)出口污泥和气体温度高:调节脱水后污泥投加量和热介质供气量;调节干燥介质温度。
3)系统正压:增加排风量。4.14.液氯消毒:
1)汽化量不足: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配备相应规格的蒸发设备,并联使用氯瓶的个数;使用电热器等提高氯库的温度,加速氯库通风以达到氯瓶周围空气的流动;
2)加氯机真空度低,加氯量调不上去:水射器的压力水不足或压力不够,这是检察水射器的供水阀门是否堵塞,加压泵是否良好;清洗水射器喉管处杂质。3)加氯机真空度高,加氯量调不上去:这时主要原因是因为气源不足,可以检查真空调压器是否打开、开启度是否过小,加氯管路是否完好,阀门是否堵塞。
4)水射器冰堵或者负压管道冰堵:保证水射器工作环境的温度,在加氯压 力水管上连接加压泵。4.15、紫外消毒:
1)出水杀菌效果差:水质与同期水质差异较大,水体透射率较差,调整系统的开启度,另外查看石英套管外壁是否有污垢,必要时清洗; 4.16水质监测:
1)COD测量值与实测值偏低:消除氯离子干扰,确保加热温度,低浓度COD值时易采用低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测定;
2)BOD测量过程中易出现五日后剩余溶解氧小于1mg/L时,甚至为零时,采用加大稀释倍数;当溶解氧消耗量小于2mg/L时,是因稀释倍数过大导致,减小稀释倍数;
3)氨氮测定中纳氏试剂的配制易产生浑浊:按照顺序加入,且在混匀时缓慢倾入,边加入边搅拌;
4)室温较低时总磷测定值偏小:可在20-30℃的水浴锅中显色15min; 5)总氮的测定值不稳定;过硫酸钾的配件过程时,注意加热温度不超过60℃,易导致过热挥发,并且药品须在优级纯以上,物质纯度高。
第二篇: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报告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报告内容
城镇污水处理厂COD减排量核算涉及的主要参数有日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厂运行天数,进、出水COD浓度等。这些参数要通过对现场水量核查、水质核查和运行状况核查3个方面来确认。水量核查包括进水水量核查和出水水量核查;水质核查包括进水水质核查和出水水质核查;运行状况核查包括活性污泥核查、溶解氧核查、气水比核查、氧化还原电位核查、电耗量核查等。核查要点分别如下:
一、水量核查
水量核查包括对进水水量和出水水量的核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中对污水处理厂COD减排量核算并未规定使用进水水量还是出水水量,但在实际核算时建议按出水水量进行计算。除重点核查出水水量外,还应对进水水量进行核查(核查进水水量的目的一是对出水水量进行校核,二是对是否存在非正常超越偷排等情况进行判定)。
(一)进水水量核查
1.查台账资料
(1)查设计文件
城镇污水处理厂均有其明确的设计进水水量。通常情况下,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量应不大于最大设计进水水量(设计规模乘以变化系数K,一般K取1.1~1.3;如设计规模为3万吨/日、设计变化系数K为1.2,则实际进水水量通常不会超过3.6万吨/日),如果进水量长期超过设计规模甚至最大设计进水水量,那么数据就很可能不真实。
(2)查验收材料
验收材料包括污水处理厂验收材料和污水收集管网验收材料两部分。污水处理厂验收材料要重点查阅进水水量、污水构成(即纳管的工业污水情况及所占比例)等。管网验收材料要重点核查管网长度、收水范围、服务人口(《细则》规定,按照服务人口计算污水水量时人均综合排水量取80升/日~180升/日,由于各地区这一系数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现场核查时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取用)和提升泵站等。
2.查流量计
流量计的计量包括对瞬时流量和对累计流量的计量。核查时一是根据瞬时流量计显示流量,同时查阅中控室进水水量历史曲线,对照近期每天进水量变化规律,估算日进水量;二是根据累计流量计显示流量除以对应的时间计算得出日平均进水水量。用累计流量核查进水水量要与中控室进水水量历史曲线进行校核。
3.查超越管溢流
多数污水处理厂设置有超越管,要根据超越管位置进一步核查确认进水水量。超越管设置有的位于进水提升泵的集水井中,有的位于生化池前的分配井中,个别污水处理厂在这两个位置都设置了超越管。如流量计位于超越管前,且超越管阀门开启,核算时要扣除溢流部分的水量;如流量计位于超越管后,则流量计读数就是实际进水水量。
4.查其他重复计算的水量
个别污水处理厂为了增加进水水量将处理后的部分废水通过管
道重新输入进水流量计前,重复计算进水水量(此项要重点核查,特别是对于以进水水量作为COD减排核算依据的污水处理厂)。另外,污水处理厂污泥压滤废水会重新进入污水处理系统,部分污水处理厂这部分废水经过进水流量计重新计入进水水量(此项数量很少,目前核查核算时都没有核减,但在考虑水量平衡时,要把此项纳入计算)。
5.查中控室相关设备运行记录
(1)查水泵运行时间和水泵流量,用运行时间乘以水泵流量计算得出进水水量。(2)查集水井液位、进水提升泵电流和扬程,并将之和进水量曲线对照,判定进水水量记录是否准确。
核查方法一是对照提升泵电流曲线和进水量曲线,两条曲线应该有同步同向变化,即同时增大或减小(对于带变频调速的提升泵,则比较其运行频率和进水量是否同步同向变化)。二是对照集水井液位曲线、提升泵扬程曲线、瞬时流量变化曲线逻辑走势,推算水泵流量。一般规律是集水井液位增加,提升泵扬程减少,流量增大。如集水井中液位明显上升,而进水量没有明显变化则推断可能存在超越偷排;当集水井液位降低时,提升泵实际扬程增大,流量减少。现场可以检查开几台泵、流量是多少(泵的流量用总流量除以泵运行台数),再调阅历史数据,对照流量和设备运行台时进行核对。
(二)出水水量核查
1.查流量计
参考进水水量核查办法,核算出水水量。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流量计前还有其他废水(如超越废水等)排入,在现场要
详细核查,对未经处理的废水根据实际情况核减。
2.查在线监控数据
根据环保部门在线监控数据核算出水水量(相关在线监控数据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下面内容里介绍)。
3.查监督性监测报告
根据环保部门监督性监测报告核算出水水量。
4.核查对照进、出水水量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量应非常接近,如没有超越排放,出水水量加上剩余污泥含水量应等于进水水量。进、出水水量差距较大时需进一步对照核实。
5.其他方法验证
(1)用产泥量验证处理水量:查阅污水处理设施的生产运行台账,通过干泥或湿泥(一般含水率为80%)产生量来反算处理水量。一般处理水量和干泥产生量比例为1∶0.0001~0.00012;湿泥产生量比例要根据污泥含水率计算(如污泥含水率为80%,则这一比例为1∶0.0005~0.0006)。(2)用电量验证处理水量:查阅污水处理设施的生产运行台账,通过用电量来反算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水量。一般处理1吨污水耗电量为0.2度~0.35度。(3)用管网服务人口验证处理水量:通过核查管网验收材料、管网覆盖人口情况验证处理水量。处理水量为管网覆盖人口与人均综合排水量之积(如某管网覆盖区域有50000人,人均综合排水量为180升/日,则处理水量为9000m3/日)。
二、水质核查
(一)进水水质核查
相对于出水水质,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往往变化较大,并且多数污水处理厂在进口不设水质在线监控设备,同时由于采样的偶然性和监测的功用性等多种因素影响,污水处理厂提供的进水水质报告有时难以反映实际进水水质状况。因此,现场核查还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检验、校核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
1.查台账资料
查阅污水处理厂设计文件和验收材料,了解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浓度上限。查阅污水处理厂运行台账及日常监管记录,实际进水浓度一般不应大于其设计进水浓度。通常南方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进水COD浓度不超过350mg/L,北方不超过500mg/L。
2.查进水水质指标
一般生活污水水质各指标间存在下述关系:6.5
20,BOD5/TN>3.5,BOD5/COD≥0.3,查阅污水处理厂每日监测记录或环保部门监督监测报告,可根据各进水水质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判断上报的进水COD浓度是否正常。
3.查进水表观特征
一般颜色较深和气味较重的水有机质成分较多,COD浓度也较高。
4.查设备运行参数
用曝气机等设备运行参数可推断进水水质情况。通常进水COD浓度较高,需要的气水比高、曝气量大,曝气电机电流或功率也大。
一般二级污水处理厂气水比为处理每吨污水需3m3~12m3空气(一般取5m3~12m3)。如运行正常但实际曝气量明显低于上述标准,则推断进水浓度明显低于设计标准,进一步查阅中控室曝气设备相关运行参数历史曲线或运行记录可初步推断实际进水水质情况。
5.查污泥浓度(MLSS)
生化反应池污泥浓度一般在2000mg/L~5000mg/L之间。污泥浓度长期偏低且运行正常,则进水浓度可能较低。如设计污泥浓度为4000mg/L、设计进水COD浓度为350mg/L,若运行正常的污水处理厂实际污泥浓度仅1000mg/L~2000mg/L,则推断实际进水浓度会明显低于设计的350mg/L。
(二)出水水质核查
1.查在线监测数据
符合规范要求的在线监测数据是判断污水处理厂设施运行状况及出水水质情况的重要依据,是核算污水处理厂COD减排量优先选用的数据。现场核查中应特别注意核查导致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数据不真实的各种因素:
一是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导致数据不真实。主要包括:(1)仪器设备选型不当,如出水SS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厂若选用分光光度法的COD分析仪,由于较高的SS浓度会影响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导致数据不真实。水质变化较大的污水处理厂若选用TOC监测仪,会因水质变化大造成TOC-COD换算出现系统误差,导致数据不真实;(2)仪器管路或其他部位老化,局部因水的浸湿、结露等影响自动分
析仪运行的性能,导致数据不真实;(3)仪器量程过高(如实际出水COD浓度不高于60mg/L,而量程设置为1000mg/L),导致测量值和实际值偏差较大(仪器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与量程有关,量程越大,在规定的±5%漂移范围内,绝对误差越大;部分仪器的测量线性误差和量程成正比关系,在允许范围内,量程越大测量的绝对误差可能越大;上述情况,在测量的实际样品为低浓度时,影响尤为明显);(4)仪器安装次序的影响,部分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使用工控机采集数据,工控机安装在数采仪之前,由于工控机可能存在人为对数据的过滤修饰,导致远程监控中心获得的数据失真;(5)大部分COD监测仪采用模拟信号输出数据,与之连接的数采仪的电流、量程与COD监测仪的电流、量程不对应,导致数据不真实;(6)在线监测采样探头安装以及采样频次设置不符合规范,导致采集的样品浓度不能代表真实浓度。
3.查污泥沉降性能
污泥沉降性能可通过污泥沉降比(SV)或污泥容积指数(SVI)来反映。受多种因素影响,SV值或SVI值会偏离正常值,此时不能单纯用某个运行参数来断定出水是否达标,但现场核查可根据SV值或SVI值的异常情况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
SV值一般在20%~30%之间。SV值过低(原因主要有进水COD浓度过低,长期过度曝气等),如低于5%,则污泥生化性较差,出水COD和氨氮都有可能超标。SV值过高(一般源于供氧不足),如高于50%,则污泥性状不佳或有膨胀的趋势;如高于80%,则污泥已经
膨胀了,出水SS、COD和TP均有可能超标。
SVI值[SVI=(SV×10)/MLSS]一般在80mL/g~150mL/g之间。如SVI值大于150,污泥中丝状菌较多,出水SS和TP均有可能超标(此时,污泥颜色浅黄。原因主要有污泥龄长,曝气过量,污泥负荷低等)。如SVI值小于80mL/g时,出水TN和氨氮可能超标(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进水COD浓度低、污泥无机化;二是污泥负荷太高);如果SVI过低,出水水质多数指标均有可能超标。
4.查剩余污泥
剩余污泥的排放是废水中有机物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去除废水中总磷的唯一途径。对剩余污泥应重点关注污泥量、污泥性状和污泥去向。
(1)污泥量。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为每处理10000吨废水产生1吨~1.2吨干污泥,每处理1吨COD产生0.2吨~1吨干污泥(一般取0.4吨)。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一些污水处理厂为了节省污泥处理处置费用,通常减少排泥。另外,由于污泥龄、污泥回流比以及设计工艺的不同,实际产泥量可能高于或低于上述比例,如同样的氧化沟工艺,污泥龄分别为10天和15天的污水处理厂,前者污泥理论产量比后者多20%~50%。当然如果产泥量严重偏离前述指标,现场要结合运行情况和生化反应池中污泥的浓度、颜色、沉降性能等进行判断。因此,对于不同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存在一定差异,核查这一指标是否正常需要结合设计文件、生化池污泥性状、单位电耗、实际运行效果等综合评价。
(2)污泥性状。运行正常的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呈黄褐色,有泥土气味,不沾手,结成块状;运行不正常的腐败污泥或无机化污泥,颜色发黑,沾手,呈松散状。
(3)污泥去向。核查污泥去向可以进一步确认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并可通过对污泥去向的核查确定污泥是否得到了安全处置。现场核查可调阅污泥处置合同和污泥运输记录,检查记录中的污泥数量、处置方式、处置场所,必要时可到污泥处置场所核实污泥处理量和处置方式。如污泥数量和处置方式符合合同要求和运输记录,则可进一步判断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否则,应反推污泥量是否真实、污水处理厂运行是否正常、污水处理量是否达到报告数量。
(二)溶解氧(DO)核查
1.参照数值
一般生化反应池厌氧段溶解氧浓度在0mg/L~0.2mg/L之间,缺氧段溶解氧浓度在0.2mg/L~0.5mg/L之间,好氧段溶解氧浓度在1.5mg/L~3mg/L之间。
对于生化反应池好氧段来说,如果溶解氧过量,会出现污泥发黄、无机质成分增多、氨氮硝化过度、总磷吸附量下降等情况,可导致出水段泥水分离快、总磷偏高;同时,由于好氧段溶解氧过量,又可能导致缺氧段和厌氧段溶解氧浓度升高,不利于反硝化脱氮。如果生化反应池好氧段溶解氧过低,会出现污泥颜色发黑、生化不充分、氨氮硝化不足等情况,可导致废水处理效果降低,出水COD和总氮超标。
2.核查方法
了解溶解氧浓度可查阅现场在线监测仪表,也可查阅中控室相关数据。一般生化反应池溶解氧浓度和曝气设备曝气量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因此可通过核查设备曝气量来核查溶解氧浓度。
核查时,查阅正常运行时的设备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此时如果生化池溶解氧正常,则把这一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作为标准值,对照历史记录,如果历史记录长时间明显低于上述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标准值,则历史曝气量可能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进水浓度低、污泥浓度低等都可能要求降低曝气量,此时如果增加曝气量,反而不利于正常的生化反应。另外,由于曝气头损坏常会导致大量气体逃逸(可能有30%以上的空气未发挥作用),水面呈现“开锅”现象,此时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虽然符合要求,但生化反应池溶解氧浓度会明显低于正常标准,难以保障出水COD等指标稳定达标。
(三)气水比核查
1.参照数值
气水比是生化反应池每小时的曝气气体量和污水量的体积比,是保障生化反应池一定溶解氧浓度的过程控制指标。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气水比为处理每吨污水需空气3m3~12m3
(一般取5m3~12m3)。
2.核查方法
进水量稳定时,主要通过核查曝气设备的曝气量确定气水比是否正常。曝气量核查办法和前述溶解氧核查办法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气水比长时间明显低于标准值,现场核查就需进一步查找原因。如果进水量、进水水质、生化池污泥浓度和曝气量同步下降,且生化池各检测点溶解氧满足设计要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则应认可该曝气量正常。
(四)氧化还原电位(ORP)核查
1.参照数值
氧化还原电位是判断缺氧和厌氧段反硝化情况的一项指标。通常氧化还原电位在厌氧段小于-250mV,在缺氧段小于-100mV。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微生物代谢需要的营养物组成碳(C)、氮(N)、磷(P)的比例是C∶N∶P=100∶5∶1,如果进水COD浓度低,则碳源不足,此时ORP将增大,甚至为正值。
2.核查方法
核查氧化还原电位可查阅现场在线监测仪表,也可查阅中控室相关数据。
(五)电耗量核查
1.影响因素
处理单位污水电耗量(以下简称电耗量)是判断污水处理厂是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参数。影响电耗量的因素较多,主要有:(1)设计处理规模和实际处理水量。同一工艺,设计处理规模和实际处理水量越大,电耗量越低。(2)进水水质和水温。进水有机物浓度越高,电耗量越大;水温越高,电耗量越低。(3)曝气方式。采用微孔曝气方式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低,采用表曝机、转碟、转刷等机械曝气方式的污
水处理厂电耗量较高。(4)污泥脱水方式。采用离心脱水机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高,采用带式脱水机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低。(5)出水消毒方式。采用紫外消毒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高,采用加氯消毒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低。(6)设备效率。进水泵、回流泵、鼓风机等主要设备若采用先进的进口设备且带变频调速装置,电耗量较低。(7)季节性变化和昼夜变化。对于污水收集系统为雨污合流制的污水处理厂来说,雨季水量较大,进水浓度较低,电耗量较低。污水处理厂一般白天水量较大,晚上特别是下半夜水量较少,电耗量也有相应变化。
2.参照数值
污水处理厂电耗量一般为0.2度/吨~0.35度/吨污水。受处理工艺、规模和运行状况等因素影响,实际也可出现电耗量较低(如低于0.15度/吨污水)的情况,特别是近几年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大多数都采用较成熟的工艺和效率较高的进口设备,电耗量会较低。
3.核查方法
现场核查,一般方法是根据某一时间段内污水处理量、耗电量计算污水处理厂实际平均电耗量,并与上述经验电耗量比较,判断污水处理厂运行是否正常。
现场核查也可用瞬时电耗量来判定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核查时,如污水处理厂的生产状况正常,这时候的瞬时电耗量可视为正常运行的电耗量,作为验证历史电耗量是否正常的参考依据(对于稳定运行的污水处理厂,瞬时电耗量与实际平均电耗量的误差一般不超过
10%)。瞬时电耗量根据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电表参数按下式计算:瞬时电耗量=功率/流量=1.732×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进水流量。如进水瞬时流量8000m3/h,电压10KV,电流95A,功率因数0.92,则瞬时电耗量=1.732×10×95×0.92/8000=0.189(kwh/m3)。可用此数据验证历史电耗量是否正常(也可反算实际处理水量)。
另外,污水处理厂运行时各主要设备的电耗量有确定的比例关系,如污水提升泵电量计入污水处理厂总用电量的氧化沟工艺,一般曝气设备电耗量占全厂用电量的50%~70%,进水提升泵电耗量占全厂用电量的20%,剩余电量主要用于污泥回流设备(包括内回流和外回流)、污泥处理设备和消毒设备等的运行。根据污水处理厂的总电耗量和各设备的电耗量比例,可进一步分析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第三篇:浅谈工业废水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浅谈工业废水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污水厂通过各种手段,改进和优化运行工艺,生物和化学处理相结合,有效控制超标工业废水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的影响,确保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和出水水质有效改善。
关键词 工业废水 城镇污水处理厂 影响 应对措施
前言
城市污水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混合液。现代城市中,各类工业废水占城市污水处的百分比一般介于30%~70%,有的可达80%[1]。目前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除接纳城镇生活污水外,或多或少还要接纳服务范围内的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来源广泛,成份复杂,浓度变化较大,对于已建成的,以生化处理工艺为主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其处理效果、处理能力和处理稳定性都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对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根据其水质特点及其变化情况,采取多种的应对措施,有效减少工业废水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影响。工业园区排放的工业废水水质状况及其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影响
广东某工业园区为一综合性工业园区,园区主要企业有铝材制造加工、光伏制造、五金制造、涂料生产、机械制造、陶瓷生产、印染、电镀等,各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或特殊处理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园区内企业数量众多且种类不一,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也多种多样,该废水的主要类型有酸性废水、含重属废水(如铜、铝、铬、镉、汞等)、含磷废水等。虽大多企业自身建有污水处理设施,但很多都是为了应付环保系统检查,真正运行的很少,且废水情况复杂,处理困难较大,这就需要投加水处理药剂(氨基三甲叉膦酸,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杀菌剂)很多企业都存在排放超标工业废水的现象,从而导致大量超标的工业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该废水主要有以下特征:
(1)废水大多呈酸性,最低PH值达到1.0左右;
(2)废水悬浮物浓度高,最高浓度达到5000mg/L以上;
(3)废水总磷浓度高,主要附于悬浮物中,最高浓度达到100mg/L以上;
(4)废水中含多种重金属,超出进水设计标准;
(5)废水可生化性差,BOD/COD的值在0.25左右;
(6)废水颜色异常(红色、粉红色、绿色、乳白色、褐色等);
园区污水处理厂是按工业废水占70%,生活污水占30%来进行设计,采用改良一体化氧化沟工艺,氧化沟设有水解酸化池、缺氧池和好氧,对于水质波动较大的工业废水有较强的抗负荷能力。园区企业长期排放超标工业废水,废水成分极其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毒害物质多、营养物质不平衡,并且园区污水处理厂在设计时考虑不周,缺少预处理环节和废水水质调控手段(如水质调节池、初沉池等),当超标废水排入时,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1)园区企业众多,废水水质复杂多变,污水处理厂无法撑控来水水质情况,并且缺乏调配、控制进水的能力,给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2)废水污染物浓度高,远超出了进水设计浓度(尤其是SS、TP两项指标),对生化处理系统造成较大的冲击,出水水质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3)废水中含铜、铝、铬、镉、镍、氰、酚、砷和一些不明物质,对系统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毒害作用,短期内可导致生化系统崩溃;
(4)废水可生化性差,营养物质不平衡,生化系统污泥活性难以维持,处理效果较差;
(5)受管网来水水质影响,需投加大量的化学药剂调节处理(如氨基三甲叉膦酸,羟基乙叉二磷酸),导致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明显增加; 针对工业废水的排入污水处理厂采取的应对措施
2.1 加强进水水质监控
针对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监控:
(1)增加监控设备的投入。如在厂外进水总管污水井(离厂50~100米)处加装在线PH计,并将实时监测数据传送至环保局监控平台和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实时监控工业园区来水的PH值变化情况,有利于污水处理厂及时对运行工艺进行调整,避免超标废水直接进入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破坏。
(2)加强运营管理。加大现场巡视力度,当发现异常进水水质(PH值异常、颜色异常等)及时上报并及时调整生产工艺,确保工艺安全。同时对异常废水进行采样以及拍照备查。
(3)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园区企业的监管。遇到异常废水,立即上报政府相关部门,并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对园区内排污管网进行排查;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园区重点排污企业的环保监管力度,要求企业排污口加装在线PH计,实时监控企业排污情况。
2.2 改进和优化运行工艺
针对目前现有的设备设施,对进水水质经常性异常以及波动较大等情况,园区污水处理厂采用各种手段优化工艺运行。
(1)园区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系统分为两组,每组处理能力为2.5万吨/日,每组系统单独设有水解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由于园区水量不足,污水处理厂只投入了一组系统运行,另外一组池可暂时作为异常废水的缓冲调节池,避免异常废水进入对生化处理系统造成冲击,另外将水解池作为初沉池使用,废水尽可量地从水解池进入,减少废水直接进入缺氧池对活性污泥系统造成影响。
(2)PH值异常(PH值低于6.0)的废水控制
1)适当调节进水闸门,尽可能利用厂外管网进行废水缓冲调节;
2)在粗格栅间处加装液碱投加装置,遇到极端异常的废水时,投加液碱调节PH值后再进入生化系统;
3)调节生化池进水阀门,异常废水通过水解池全部进入到未投入运行的一组生化系统(2#系统)中进行稀释缓冲调节,以使废水达到正常的PH值,系统流出的废水进入对应的二沉池,再利用外回流的方式抽至1#系统缺氧池进行处理。
(3)TP超标废水控制
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TP主要以固态颗粒磷为主,经过水解池沉淀后上进水TP有较明显的下降(原进水平均值在10mg/l以上,经水解池沉淀出水下降至1mg/L~5mg/L),TP去除率可达50%~80%,水解池沉淀出水后再后续生化系统进行生化除磷;
(4)悬浮物超标废水控制
悬浮物浓度高是园区废水水质一重要特点,悬浮物平均浓度达到500mg/l以上。废水经前段预处理后进入生化系统的水解池进行初沉处理,一般经沉淀处理后悬浮物浓度可降至50mg/L~150mg/L,有效控制悬浮物进入后续生化处理工段,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对系统微生物的毒害。
2.3 生物和化学处理相结合
园区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生化系统进行生物处理,但由于工艺设计没有厌氧区,且废水本身营养物质不平衡,生物除磷效果相比其他脱氮除磷工艺要差。因此单采用生物除磷的方法出水总磷难以达到排放标准,需结合化学除磷的方法进行除磷。
由于园区废水成份复杂,对除磷药剂的投加效果存在较大影响。园区污水处理厂通过投加多种水处理药剂(如ATMP、HEDP等)进行试验,但除磷效果并不理想,这与园区废水水质和生化系统活性污泥性状有很大的关系。根据PAC-PAM复合絮凝剂对污水处理效率的相关研究[2],污水处理厂进行PAC和PAM复合使用的试验,试验结果得出在生化系统出水末端投加除磷药剂PAC,药剂及出水混合液混合均匀后进入二沉池,在二沉池进水口再进行投加阳离子PAM(投入浓度为0.1~0.2mg/L),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絮凝性和沉降性得到明显改善,出水悬浮物和总磷浓度也明显下降并且达到了出水排放标准。另外,根据微生物镜检观察,生化系统活性污泥微生物数量和种类都有较明显的增加,说明二沉池增加PAM的投加,不单有效提高了出水悬浮物和总磷的去除,对生化系统污泥的沉降性和活性的改善也起到了较明显的作用。在聚丙烯酰胺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中也提到,在PAM投量为3mg/L的条件下, 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生长过程与对照反应器没有根本性差别,且PAM投加后MLSS浓度和单位重量污泥的生物量均有一定增大,污泥的沉降性能也得到改善。结语
针对工业园区排放的工业废水水质状况,园区污水处理厂通过采取上述多种的应对措施,有效控制了超标工业废水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的影响,确保了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出水水质也得了有效的改善,为园区水污染治理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目前我国工业园区规划管理和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为以后工业园区的规划管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作为借鉴和改善的经验。
第四篇:污水处理厂冬季运行预案及措施
在我国北方,冬季较为寒冷,冬季最低气温可以在-15度以下,水温降低或过低可能使得污水处理过程出现一系列困难或问题,包括物理与生物吸附能力下降,生物活性降低,沉淀不易,污泥膨胀等,导致污水处理量与出水水质很难保证与达标。
寒冷地区污水厂运行不得不采取增大污泥回流量、增长污水停留时间等措施,这些措施可能又进一步会降低污水水温,尤其是污水停留时间的增长,会导致污水水温随时间线性下降。通常可通过增大污泥回流量、增长污水停留时间等措施让耐低温菌尽可能代谢污染物。
目前的工程中一般采用降低污泥负荷、增加污泥回流量、增长水力停留时间甚至对池体做升温或保温等措施,以保证污水厂在冬季时的正常运行,但这不仅会增加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还会带来污泥膨胀等一系列问题。
现行的解决办法非常有限,在我国部分北方城市常用的措施有:
(1)曝气池、二沉池等池壁采用发泡保温板保温,外砌砖围护(炉渣、膨胀珍珠岩等填充)结构,池顶加盖等保温措施;
(2)鼓风机一侧设空气预热室,将冬季-10~-20℃的冷空气预热到5~8℃;空气管道设置管廊,便于保温处理等。
(3)适当加热污泥,包括回流污泥;(4)用热蒸汽给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加热。
现行的这些办法都将会增加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
污水处理厂冬季防冻预案
如果污水处理厂污水量不足,又因为其它原因不能停止生产,要保持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的污水不结冻,解决的思路主要有两个:
一是给处理单元内的污水不断补充热量,二是增加水的流动性,让水不停的流动。因各污水处理厂的特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方法也不尽相同,应结合自身特点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进行防冻。
(一)防冻原则
1、认真执行巡检制,尤其是夜间巡回检查制,将防冻部位及防冻内容纳入交接班内容,确保水厂冬季安全运行。
2、凡是存留有水分的污水和污泥管线、设备均需考虑防冻,防冻的措施包括加保温、伴热、保持介质连续流动,使停用的管线、设备中不得存留含水介质。
3、入冬之前对水厂工艺管线阀门进行保温、或加装放空阀门。
4、入冬前,水厂应加强对综合办公楼、脱水机房、库房、加药间、配电间等门窗和玻璃的完好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特别是防大风的能力是否具备,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消除不安全的因素。
5、入冬之前对水厂的消防管道及消防栓进行全面的检查,消防栓采取加盖毛毡或用土填埋隔离等有效的防冻措施。
(二)解冻原则
1、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是确保设备、管线解冻的前提,采取正确的解冻方法是解冻的关键。
2、管线解冻,做好解冻后的防护措施,以免发生设备内部元件损坏及其它事故,应由两头向中间缓慢、均匀解冻。
3、阀门等开关费劲,不得强行开关,应用热水暖开后再开,以免损坏;螺旋输送机结冰后严禁开启电源,必须经人工解冻,并手动盘车运转自如后方可启动电源。
4、铸铁、铸钢设备冻凝解冻要缓慢、均匀,严禁用铁器敲打或直接用热水浇灌,宜先用麻袋或毛毡盖好,用热水缓慢暖开,防止因剧烈膨胀而破裂。
(三)防冻结和防滑的一般要求:
1、处理冻结的管线或阀门时,要先用少量热水加温,然后加大热水量,防止骤然升温而损坏设备。
2、室外构筑物楼梯、走廊、平台等及巡检通道要保持清洁,及时清除积雪,防止积水、结冰,人员巡检要带好劳动保护用品,巡检过程中不允许双手插进口袋中,上下梯子应双手抓住护栏。
3、要及时清除各构筑物、设备上的冰棱,防止在天气气温变化较大时砸坏设备或伤人。
4、阀门井、仪表井、电缆沟等,入冬前要完善好防冻措施。
(四)各水厂需要自我检查的问题:
1、员工冬季安全生产需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否足够,并配备到位。
2、本水厂是否组织了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容易发生冻结的设备或管道和阀门在哪里,我们都采取了什么防护措施。
3、是否对本水厂可能冻结的设备或管道和阀门进行了危害分析。
4、是否建立了设备、管线解冻的现场处置预案。
5、现场应急处置预案是否经过了演练,发现了哪些问题。
6、水厂是否储备了足够的设备解冻物资。
7、水厂的相关人员是否都经过了冬季安全生产的专项培训。
8、本水厂是否有防冻措施。
9、上一年检查出来的影响冬季安全生产的问题是否都得到整改。
10、车辆冬季安全行驶都采取了哪些安全措施。
11、需要公司解决的影响冬季安全生产运行的工作有哪些。
第五篇:湖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湖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2011.5.12 第一条为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改善水环境质量,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
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以及对其所实施的监督管理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是指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是指依法取得城镇污水处理运营资格,并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生产运营管 理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
运行监督管理,是指对已建成运行(含试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实施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城管、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污水处理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实施城镇污水处理经营许可制度。
所有污水处理运营单位必须按照《湖南省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条例》要求,取得《湖南省市政公用事业经营许可证》后,方可从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经营活动。
第六条推行城镇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制度。
政府或其授权部门应通过法定程序选择污水处理运营单位,并签定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协议。未实行特许经营的,应签定城镇污水处理委托经营协议或服务合同。特许、委托经营协议或服务合同的式样、内容应符合建设部示范文本等政策规定。
第七条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工后,经通水调试运行(调试运行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个月),主要出水水质指标稳定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后,建设单位按照《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2002)和《湖南省实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细则》要求,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和备案。对于使用国债资金、贷款贴息、财政补贴等资金建设,以及在重点流域范围内的污水处理厂,竣工验收时应邀请上一级建设、发改、财政、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参加。所有污水处理厂的竣工验收,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都必须参加。
城镇污水处理厂竣工验收备案后,运营单位应向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申请正式运行,并提供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等相关资料。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应对污水处理厂的设施水平、管理制度、水质检测能力、在线监测监控装置的安装和检定、处理水质、水量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在10个工作日内(自接到开始正式运行申请之日起),对污水处理厂是否达到正式运行标准进行书面批复。
第八条城镇污水处理厂投入正式运行后,当年内实际污水处理量应达到建成规模的60%以上,三年内达到建成规模的75%以上。出水水质必须达到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出水水质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九条实行按水量、水质核拨污水处理费的运行机制。自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之日起,污水处理监管部门应委托具备计量认证资格的监测机构或采用在线监测设备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质和处理水量进行检测和计量,相应数据应存档备查。污水处理监管部门应逐月对污水处理厂的水量、水质进行核查,出具专用报告,并根据检查报告按时核拨污水处理费。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检测项目、取样方法和频率应按照设计进水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标准(其中COD、BOD5、氨氮、总磷、SS为必测项目)执行。污水处理厂全年出水水质合格率([水质达标天数/全年正常运行天数]×100%)应达到95%以上,进水超标、不可抗力、检修的天数应除外。每天水样的所有检测项目(取样频率为至少每2h一次,取24h混合样,以日均值计)均达标,当天水质视为达标。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长期低于或高于设计标准的,污水处理监管部门可适当扣减或增加运行费用。
第十条污水处理监管部门应制定在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市场退出、临时接管或不可抗力等情况下能够保障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转的措施。
第十一条运营单位应按照《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94)制定保障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水质检验制度和安全运行应急预案。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污泥的检测数据应于每月6日前向当地污水处理监管部门报告。营单位针对进水水质、水量突变、停电、重要设备故障、洪涝灾害、火灾等突发事件制定的污水处理安全运行应急预案,应报当地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运营单位应按照签订的特许、委托经营协议或服务合同,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属于危险废弃物的,必须按危险废弃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理处置。
第十三条运营单位应按照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要求在进水口、出水口、关键水处理构筑物等位置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并与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联网。监测监控内容主要包括:水量、COD、氨氮,以及重点工段的运行情况等。运营单位应为在线监测监控装置正常使用提供必要的条件,不得擅自拆除、闲置、改变或者损毁;发现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城镇污水处理厂要按照国家和地方劳动岗位定员标准要求,严格控制项目人员定额,关键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应当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操作、水质化验等关键岗位人员岗位培训,对考核合格的,颁发城镇污水处理厂关键岗位上岗证书。
第十五条实行城镇污水处理厂经营公报和绩效评价制度。运营单位应于每年的1月底前向当地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报告上的组织机构、职工总数、处理水质、水量、运营成本、安全生产、污水处理费使用、污泥处置、固定资产投资等生产经营情况,并将有关内容在当地媒体上发布,接受公众监督。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要定期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达标率、处理成本、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进行综合评估,评价运营单位的运行绩效。
第十六条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超过设计标准导致出水超标的,运营单位有举证责任和应急处理的义务。发现超标后,应及时向当地污水处理监管部门和环保部门报告,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取证核实,进行相应处理。
第十七条实行城镇污水处理停运报告制度。
城镇污水处理厂应保持连续运行,不得擅自停运。实施设备、设施大修、检修等,应通过调节工艺运行状态保证污水处理的规模和出水水质。对确需停运或部分停运的,运营单位应提前15个工作日,向当地城镇污水处理监管和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并经上一级城镇污水处理监管和环保部门同意后,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复。批复中应明确停运时限、分期停运、停运期间重点排污单位提高排放标准等应急措施。
对于因突发事件造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或部分停运的,运营单位必须立即启动安全运行应急预案,并在2小时内报告当地城镇污水处理监管和环保部门。恢复正常运行后,运营单位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将停运期间情况进行总结,并向当地污水处理监管部门报告。
第十八条实行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谎报运行数据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依据特许、委托经营协议或服务合同给予相应处理。
对擅自停止运行、闲置或者不正常运营城镇污水处理厂,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事故的运营单位,依法追究责任。
对进水严重超标导致污水处理厂瘫痪或设备损坏,无法运行的,依法追究有关排污单位责任。对不按时足额拨付污水处理费,导致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或停运的,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责任。
第十九条各级政府或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工作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应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其他有关规定的行为,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