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评价方法研究

时间:2019-05-14 05:0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评价方法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评价方法研究》。

第一篇: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评价方法研究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评价方法研究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同时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2/3,严重缺水城市占1/6,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更是深受缺水困扰。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m3降至1700-1800m3,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水资源短缺己经成为限制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应对水资源短缺危机,我国将水资源整体战略由单纯的水资源控制转变为全方位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遏制水污染加剧趋势的同时,逐渐加快污水的处理与回用技术的发展。污水处理事业更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发展的第一重点领域,包括工业、市政、农业等领域的污水处理事业的投资空间将到达前所未有的规模,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将迎来投资高潮,期间,污水处理支持政策也将陆续出台。各种迹象表明,己经走过“十一五”黄金时期的污水处理行业,将在“十二五”期间继续“绽放光彩”。课题研究背景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之一是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迅速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及生活污水排放量的逐年增加,我国对污水处理的需求不断加大,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保持年均增长8%,污水处理量则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0年9月,我国己建成2630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22亿m3/d,处理能力从2005年的5000万m3/d增加了一倍多;另有1849座污水处理厂在建,在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900万m3/d。另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7.4%比2005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多方数据显示,我国是同期世界上污水处理设施和处理能力增长最快的国家。

作为经济文化发展中心的北京,对于水资源及污水处理事业的需求不断提升。目前,北京市城区共有高碑店、酒仙桥、清河、北小河等13座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62.4万m3/d。

13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分布在通惠河、坝河、清河、凉水河四大水系,作为坚实的保障,使北京市在2008年前顺利实现了四大水系全部还清的规划目标,也使北京市水系的还清步伐成为“世界速度”。据统计,2010年北京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超过94%“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继续推进污水处理厂的新建与现有污水厂的升级与改造工程,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将提高到97%。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之二是城市对污水处理事业的更高要求。城市污水处理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人口的集中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污水处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而,在保证城市污水处理“量”的基础上,污水处理的“质”也而临新的挑战;另一方而,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急剧增加和处理处置管理不当等问题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造成严重威肋、。

北京市作为首都,是我国人口高度密集的一个特大城市。当前北京市的污水处理事业己经完成了一个非常重大的转折,即“从追求污水处理的数量”到“追求污水处理质量”的转变;从“消减污染物为目标”到“以污水资源的再生利用为目标”的转变。工作重心也逐渐由引进投资转入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监管,以求在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从2006年起,北京市水务局加大对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企业的监管措施,与北京工业大学开展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体系研究”工作,建立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指标体系,编制了整套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检查文件。受北京市水务局委托,北京工业大学以监管监察文件为依据,自2008年起,对北京市9座污水处理厂(2010年后增至13座)开展巡查工作,促使各污水处理厂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运行。2011年,北京工业大学又与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展“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监管体系研究”,力图从优化管理的角度引导污泥的规范化处理处置。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之三是为满足发展需求,急需科学分析与比较现有众多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评价方法,根据不同需求,建立或筛选出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应用。

城镇污水处理是城镇控制水污染、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的有效途径。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的保障。然而,污水处理行业的工艺复杂性、市场化改革、经营模式的多样化等特征,加大了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效果进行考评的难度。目前,我国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问题的认识主要来自定性判断,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不甚统一且缺乏系统的定量研究。在对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评价方法进行科学分析与比对的基础上,总结建立客观且相对定量的评价污水处理厂运行的方法,尤其是绩效评价的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对运行绩效不理想的污水处理厂提出改进措施,帮助污水处理厂提高运行效率,是当前污水处理行业管理与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

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监管检查近4年时间,从评价指标体系监管检查结果看,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水平有所提升。然而对于该指标体系与其他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评价方法的比对性研究仍然欠缺。2国内外现状

2.1国外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现状

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发达国家己有较成熟的经验。如英国、德国、芬兰、荷兰等欧洲国家均己投巨资对因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水污染进行治理。日本、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对城市污水处理给予了较大投资。

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对其投资所建的一批污水处理厂进行过调查,发现有50%的污水厂出水水质达不到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不仅是设计与污水处理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运转管理与污水处理厂的高效运行、出水水质的提高,更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

不同于我国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着眼点,国外更注重污水处理厂运行和管理的保障机制与措施的建立。一方而,以较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水平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为处理后的污水达标、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较高水平的自动化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管理,稳定了污水处理的质量。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污水处理厂的自动化控制均己达到较高水平,计算机自动控制、远程管理和闭路电视等现代化技术被广泛采用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以完善的污水处理、水务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有效的政府、群众管理与监督机制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德国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法,强调以预防为原则,严格依法治水,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污水处理技术的标准。1998年,德国的污水处理率己经达到99%这与其丰富的管理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德国的污水管理充分发挥污水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对政府的宏观管理起到了协助、补充和协调作用;其对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实行定期书而公布形式及试行网上发布,接受全社会和市民对水环境质量的监督。

早在100多年前,日本政府就模仿欧美国家的法律制度,制定、公布和实施了保护水资源的法律,这些法律也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二战后,日本逐渐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为防止工业废水、废物浸害河流水道,日本政府迅速出台相关法律来治理水污染。对于河流湖泊的水质保护,不管是生活用水还是工业用水,日本政府都从法律上做了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在日本,对于水资源管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分工较为明确。污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由国土交通省负责,日本水资源机构进行监管。由于执行严格的排污标准和法律管制,截至2008年,日本全国城市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率在98%以上。

美国控制水污染的法律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之前严重的水污染促使联邦政府制定了以1972年《联邦水污染控制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通过法律及其实施控制水污染。随后对法律多次进行修订,确立了多种水污染控制制度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平衡性的管理模式。现行的《联邦水污染控制法》对水污染问题采用了多层次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以“命令控制”为主,以“经济刺激”为辅,以“公众参与”为补充的调控机制.2.2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及评价应用现状

我国部分城市对待污水处理的观念刚刚完成“从追求污水处理的数量”到“追求污水处理质量”的转变,大部分城市仍然处在观念转变的过渡期。区别于国外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的着眼点,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措施及机制更贴近于中国国情,注重运行管理的评价应用与考核,以评促建。

城镇污水处理厂作为污染物的集中治理单位,在国家污染物减少排放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密切关注。为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现有设施的功能,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水平,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排水专业委员会于2008年开展了一次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绩效评比活动,以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此次评比活动是国内首次关于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系统考核。考核将污水处理厂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类别,以《城镇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0、《城镇污水处理泥质标准》(Cj247-2007)为依据,特别制定了详细的评比标准,从污水有效处理量、污水污泥处理质量、运行成本和污水处理单耗、生产运营管理、安全管理等方而进行考核,每一个考察项目对应相应的比重得分,总计100分。考察强调城镇污水处理厂的高效、经济、稳定运营,并着重考核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的水平。2008年的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绩效评比拉开了污水处理厂绩效考核的大幕,使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的绩效考核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也开启了我国致力于建立科学、系统的污水处理厂绩效考核体系的航程。目前,以模糊数学为基础,综合指标体系的绩效评价办法在全国得到普遍应用。

2.2.1河南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南部,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相对短缺,人均水资源在我国排第22位,属于水资源短缺省区。2007年年底,河南省在中西部率先实现了县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目标,省内建成污水处理厂总数达130座,到2008年底,河南省污水处理厂达135座,其中县级污水处理厂97个,污水整体处理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为提高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运行管理水平,规范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完善污水处理运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行业自律、竞争激励机制,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规范运行,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09年,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工作要求,特制订《河南省城镇污水处理运行管理绩效考核标准》,用于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运行管理的绩效考核工作。考核标准中规定了考核项目、与之相对应的加权分数及计分方法。考核共计150分,考察项目及加权分数如下:规模划分和人员配置10分、污水处理运行经费5分、处理量19分(包括污水处理量10分、污泥处置量4分、污染物削减量5分)、处理质量16分(包括水处理质量10分、污泥处理质量6分)、构筑物及设备20分(包括构筑物10分、设备10分)、污水处理运行成本10分、化验分析13分(包括水质化验分析8分、泥质化验分析5分)、运行管理10分、自动监控测量仪器设备7分、厂容厂貌10分、加分项目10分。在考核过程中,执行污水处理厂自查与逐级主管部门协同考核的方式。

1.2.2.2深圳

随着深圳经济的飞速发展,深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7月25日,位于坪山新区的上洋、龙田、沙田三座污水处理厂正式通水运营。2005年以来深圳市陆续完成了21项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项目,深圳市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390万t/d,较2005年新增了213万t/d的处理能力,翻了一番多。

为努力打造生态水务、效益水务,进一步规范污水处理企业的运营,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水平,实现污水处理厂安全、高效运行,以及建立健全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体系,2011年深圳市制定、发布《深圳市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质量管理规范》(SZJG 34-2011)。规范针对运营资质管理、工艺运行管理、设备及设施管理、水质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成本管理、档案及信息管理等八项内容制定了详细的要求,但未对其考察项目给出相应加权。该规范标准适用于深圳市区域内污水处理运营企业的运营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以及对其实施的监督管理,要求各污水处理厂每月登陆官方网站填报生产运营数据。

1.2.2.3北京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处处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地位。在颇多领域,北京都发挥着一定的引领作用。近年来,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己成为解决水体污染综合治理、应对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和发展方向的背景下,北京市持续推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扩大再生水利用。2010年全市年污水处理量11.4亿m3,污水处理率达到81%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超过94%;2010年全市利用再生水6.8亿m3,同比增加4.6%。目前,北京市城区共有高碑店、酒仙桥、清河、北小河等13座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

“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体系研究”项目是北京市水务局重点科研项目,以北京市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为研究样本,主要针对我国水务市场化改革、政府监管模式急需改变的情况,在国内首次就建立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体系开展研究工作,具有重大意义。2006年北京市水务局委托北京工业大学进行“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体系研究”课题,建立了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编制了整套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检查文件,取得了多项成果。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典型的建立在模糊数学基础上的综合评价方法。它的建立考虑了社会影响、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及运行管理等多个方而,确定了11项一级指标、39项二级评价指标并给出相应权重。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中控室10%,格栅8%,进水泵房10%,沉砂池5%,初沉池5%,生物处理池15%,鼓风机房10%二沉池12%,污泥浓缩、污泥脱水机房12%,污水处理计量8%,安全管理5%。2008年至2011年,受北京市水务局委托,北京工业大学组织专业人员对城区污水处理厂(2008年至2010年共计9座,2010年之后增加为13座)进行现场巡查,进一步促进了污水处理厂的自我完善。通过建立监管制度,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得到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第二篇: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报告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报告内容

城镇污水处理厂COD减排量核算涉及的主要参数有日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厂运行天数,进、出水COD浓度等。这些参数要通过对现场水量核查、水质核查和运行状况核查3个方面来确认。水量核查包括进水水量核查和出水水量核查;水质核查包括进水水质核查和出水水质核查;运行状况核查包括活性污泥核查、溶解氧核查、气水比核查、氧化还原电位核查、电耗量核查等。核查要点分别如下:

一、水量核查

水量核查包括对进水水量和出水水量的核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中对污水处理厂COD减排量核算并未规定使用进水水量还是出水水量,但在实际核算时建议按出水水量进行计算。除重点核查出水水量外,还应对进水水量进行核查(核查进水水量的目的一是对出水水量进行校核,二是对是否存在非正常超越偷排等情况进行判定)。

(一)进水水量核查

1.查台账资料

(1)查设计文件

城镇污水处理厂均有其明确的设计进水水量。通常情况下,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量应不大于最大设计进水水量(设计规模乘以变化系数K,一般K取1.1~1.3;如设计规模为3万吨/日、设计变化系数K为1.2,则实际进水水量通常不会超过3.6万吨/日),如果进水量长期超过设计规模甚至最大设计进水水量,那么数据就很可能不真实。

(2)查验收材料

验收材料包括污水处理厂验收材料和污水收集管网验收材料两部分。污水处理厂验收材料要重点查阅进水水量、污水构成(即纳管的工业污水情况及所占比例)等。管网验收材料要重点核查管网长度、收水范围、服务人口(《细则》规定,按照服务人口计算污水水量时人均综合排水量取80升/日~180升/日,由于各地区这一系数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现场核查时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取用)和提升泵站等。

2.查流量计

流量计的计量包括对瞬时流量和对累计流量的计量。核查时一是根据瞬时流量计显示流量,同时查阅中控室进水水量历史曲线,对照近期每天进水量变化规律,估算日进水量;二是根据累计流量计显示流量除以对应的时间计算得出日平均进水水量。用累计流量核查进水水量要与中控室进水水量历史曲线进行校核。

3.查超越管溢流

多数污水处理厂设置有超越管,要根据超越管位置进一步核查确认进水水量。超越管设置有的位于进水提升泵的集水井中,有的位于生化池前的分配井中,个别污水处理厂在这两个位置都设置了超越管。如流量计位于超越管前,且超越管阀门开启,核算时要扣除溢流部分的水量;如流量计位于超越管后,则流量计读数就是实际进水水量。

4.查其他重复计算的水量

个别污水处理厂为了增加进水水量将处理后的部分废水通过管

道重新输入进水流量计前,重复计算进水水量(此项要重点核查,特别是对于以进水水量作为COD减排核算依据的污水处理厂)。另外,污水处理厂污泥压滤废水会重新进入污水处理系统,部分污水处理厂这部分废水经过进水流量计重新计入进水水量(此项数量很少,目前核查核算时都没有核减,但在考虑水量平衡时,要把此项纳入计算)。

5.查中控室相关设备运行记录

(1)查水泵运行时间和水泵流量,用运行时间乘以水泵流量计算得出进水水量。(2)查集水井液位、进水提升泵电流和扬程,并将之和进水量曲线对照,判定进水水量记录是否准确。

核查方法一是对照提升泵电流曲线和进水量曲线,两条曲线应该有同步同向变化,即同时增大或减小(对于带变频调速的提升泵,则比较其运行频率和进水量是否同步同向变化)。二是对照集水井液位曲线、提升泵扬程曲线、瞬时流量变化曲线逻辑走势,推算水泵流量。一般规律是集水井液位增加,提升泵扬程减少,流量增大。如集水井中液位明显上升,而进水量没有明显变化则推断可能存在超越偷排;当集水井液位降低时,提升泵实际扬程增大,流量减少。现场可以检查开几台泵、流量是多少(泵的流量用总流量除以泵运行台数),再调阅历史数据,对照流量和设备运行台时进行核对。

(二)出水水量核查

1.查流量计

参考进水水量核查办法,核算出水水量。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流量计前还有其他废水(如超越废水等)排入,在现场要

详细核查,对未经处理的废水根据实际情况核减。

2.查在线监控数据

根据环保部门在线监控数据核算出水水量(相关在线监控数据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下面内容里介绍)。

3.查监督性监测报告

根据环保部门监督性监测报告核算出水水量。

4.核查对照进、出水水量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量应非常接近,如没有超越排放,出水水量加上剩余污泥含水量应等于进水水量。进、出水水量差距较大时需进一步对照核实。

5.其他方法验证

(1)用产泥量验证处理水量:查阅污水处理设施的生产运行台账,通过干泥或湿泥(一般含水率为80%)产生量来反算处理水量。一般处理水量和干泥产生量比例为1∶0.0001~0.00012;湿泥产生量比例要根据污泥含水率计算(如污泥含水率为80%,则这一比例为1∶0.0005~0.0006)。(2)用电量验证处理水量:查阅污水处理设施的生产运行台账,通过用电量来反算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水量。一般处理1吨污水耗电量为0.2度~0.35度。(3)用管网服务人口验证处理水量:通过核查管网验收材料、管网覆盖人口情况验证处理水量。处理水量为管网覆盖人口与人均综合排水量之积(如某管网覆盖区域有50000人,人均综合排水量为180升/日,则处理水量为9000m3/日)。

二、水质核查

(一)进水水质核查

相对于出水水质,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往往变化较大,并且多数污水处理厂在进口不设水质在线监控设备,同时由于采样的偶然性和监测的功用性等多种因素影响,污水处理厂提供的进水水质报告有时难以反映实际进水水质状况。因此,现场核查还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检验、校核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

1.查台账资料

查阅污水处理厂设计文件和验收材料,了解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浓度上限。查阅污水处理厂运行台账及日常监管记录,实际进水浓度一般不应大于其设计进水浓度。通常南方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进水COD浓度不超过350mg/L,北方不超过500mg/L。

2.查进水水质指标

一般生活污水水质各指标间存在下述关系:6.5

20,BOD5/TN>3.5,BOD5/COD≥0.3,查阅污水处理厂每日监测记录或环保部门监督监测报告,可根据各进水水质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判断上报的进水COD浓度是否正常。

3.查进水表观特征

一般颜色较深和气味较重的水有机质成分较多,COD浓度也较高。

4.查设备运行参数

用曝气机等设备运行参数可推断进水水质情况。通常进水COD浓度较高,需要的气水比高、曝气量大,曝气电机电流或功率也大。

一般二级污水处理厂气水比为处理每吨污水需3m3~12m3空气(一般取5m3~12m3)。如运行正常但实际曝气量明显低于上述标准,则推断进水浓度明显低于设计标准,进一步查阅中控室曝气设备相关运行参数历史曲线或运行记录可初步推断实际进水水质情况。

5.查污泥浓度(MLSS)

生化反应池污泥浓度一般在2000mg/L~5000mg/L之间。污泥浓度长期偏低且运行正常,则进水浓度可能较低。如设计污泥浓度为4000mg/L、设计进水COD浓度为350mg/L,若运行正常的污水处理厂实际污泥浓度仅1000mg/L~2000mg/L,则推断实际进水浓度会明显低于设计的350mg/L。

(二)出水水质核查

1.查在线监测数据

符合规范要求的在线监测数据是判断污水处理厂设施运行状况及出水水质情况的重要依据,是核算污水处理厂COD减排量优先选用的数据。现场核查中应特别注意核查导致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数据不真实的各种因素:

一是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导致数据不真实。主要包括:(1)仪器设备选型不当,如出水SS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厂若选用分光光度法的COD分析仪,由于较高的SS浓度会影响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导致数据不真实。水质变化较大的污水处理厂若选用TOC监测仪,会因水质变化大造成TOC-COD换算出现系统误差,导致数据不真实;(2)仪器管路或其他部位老化,局部因水的浸湿、结露等影响自动分

析仪运行的性能,导致数据不真实;(3)仪器量程过高(如实际出水COD浓度不高于60mg/L,而量程设置为1000mg/L),导致测量值和实际值偏差较大(仪器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与量程有关,量程越大,在规定的±5%漂移范围内,绝对误差越大;部分仪器的测量线性误差和量程成正比关系,在允许范围内,量程越大测量的绝对误差可能越大;上述情况,在测量的实际样品为低浓度时,影响尤为明显);(4)仪器安装次序的影响,部分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使用工控机采集数据,工控机安装在数采仪之前,由于工控机可能存在人为对数据的过滤修饰,导致远程监控中心获得的数据失真;(5)大部分COD监测仪采用模拟信号输出数据,与之连接的数采仪的电流、量程与COD监测仪的电流、量程不对应,导致数据不真实;(6)在线监测采样探头安装以及采样频次设置不符合规范,导致采集的样品浓度不能代表真实浓度。

3.查污泥沉降性能

污泥沉降性能可通过污泥沉降比(SV)或污泥容积指数(SVI)来反映。受多种因素影响,SV值或SVI值会偏离正常值,此时不能单纯用某个运行参数来断定出水是否达标,但现场核查可根据SV值或SVI值的异常情况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

SV值一般在20%~30%之间。SV值过低(原因主要有进水COD浓度过低,长期过度曝气等),如低于5%,则污泥生化性较差,出水COD和氨氮都有可能超标。SV值过高(一般源于供氧不足),如高于50%,则污泥性状不佳或有膨胀的趋势;如高于80%,则污泥已经

膨胀了,出水SS、COD和TP均有可能超标。

SVI值[SVI=(SV×10)/MLSS]一般在80mL/g~150mL/g之间。如SVI值大于150,污泥中丝状菌较多,出水SS和TP均有可能超标(此时,污泥颜色浅黄。原因主要有污泥龄长,曝气过量,污泥负荷低等)。如SVI值小于80mL/g时,出水TN和氨氮可能超标(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进水COD浓度低、污泥无机化;二是污泥负荷太高);如果SVI过低,出水水质多数指标均有可能超标。

4.查剩余污泥

剩余污泥的排放是废水中有机物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去除废水中总磷的唯一途径。对剩余污泥应重点关注污泥量、污泥性状和污泥去向。

(1)污泥量。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为每处理10000吨废水产生1吨~1.2吨干污泥,每处理1吨COD产生0.2吨~1吨干污泥(一般取0.4吨)。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一些污水处理厂为了节省污泥处理处置费用,通常减少排泥。另外,由于污泥龄、污泥回流比以及设计工艺的不同,实际产泥量可能高于或低于上述比例,如同样的氧化沟工艺,污泥龄分别为10天和15天的污水处理厂,前者污泥理论产量比后者多20%~50%。当然如果产泥量严重偏离前述指标,现场要结合运行情况和生化反应池中污泥的浓度、颜色、沉降性能等进行判断。因此,对于不同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存在一定差异,核查这一指标是否正常需要结合设计文件、生化池污泥性状、单位电耗、实际运行效果等综合评价。

(2)污泥性状。运行正常的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呈黄褐色,有泥土气味,不沾手,结成块状;运行不正常的腐败污泥或无机化污泥,颜色发黑,沾手,呈松散状。

(3)污泥去向。核查污泥去向可以进一步确认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并可通过对污泥去向的核查确定污泥是否得到了安全处置。现场核查可调阅污泥处置合同和污泥运输记录,检查记录中的污泥数量、处置方式、处置场所,必要时可到污泥处置场所核实污泥处理量和处置方式。如污泥数量和处置方式符合合同要求和运输记录,则可进一步判断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否则,应反推污泥量是否真实、污水处理厂运行是否正常、污水处理量是否达到报告数量。

(二)溶解氧(DO)核查

1.参照数值

一般生化反应池厌氧段溶解氧浓度在0mg/L~0.2mg/L之间,缺氧段溶解氧浓度在0.2mg/L~0.5mg/L之间,好氧段溶解氧浓度在1.5mg/L~3mg/L之间。

对于生化反应池好氧段来说,如果溶解氧过量,会出现污泥发黄、无机质成分增多、氨氮硝化过度、总磷吸附量下降等情况,可导致出水段泥水分离快、总磷偏高;同时,由于好氧段溶解氧过量,又可能导致缺氧段和厌氧段溶解氧浓度升高,不利于反硝化脱氮。如果生化反应池好氧段溶解氧过低,会出现污泥颜色发黑、生化不充分、氨氮硝化不足等情况,可导致废水处理效果降低,出水COD和总氮超标。

2.核查方法

了解溶解氧浓度可查阅现场在线监测仪表,也可查阅中控室相关数据。一般生化反应池溶解氧浓度和曝气设备曝气量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因此可通过核查设备曝气量来核查溶解氧浓度。

核查时,查阅正常运行时的设备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此时如果生化池溶解氧正常,则把这一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作为标准值,对照历史记录,如果历史记录长时间明显低于上述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标准值,则历史曝气量可能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进水浓度低、污泥浓度低等都可能要求降低曝气量,此时如果增加曝气量,反而不利于正常的生化反应。另外,由于曝气头损坏常会导致大量气体逃逸(可能有30%以上的空气未发挥作用),水面呈现“开锅”现象,此时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虽然符合要求,但生化反应池溶解氧浓度会明显低于正常标准,难以保障出水COD等指标稳定达标。

(三)气水比核查

1.参照数值

气水比是生化反应池每小时的曝气气体量和污水量的体积比,是保障生化反应池一定溶解氧浓度的过程控制指标。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气水比为处理每吨污水需空气3m3~12m3

(一般取5m3~12m3)。

2.核查方法

进水量稳定时,主要通过核查曝气设备的曝气量确定气水比是否正常。曝气量核查办法和前述溶解氧核查办法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气水比长时间明显低于标准值,现场核查就需进一步查找原因。如果进水量、进水水质、生化池污泥浓度和曝气量同步下降,且生化池各检测点溶解氧满足设计要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则应认可该曝气量正常。

(四)氧化还原电位(ORP)核查

1.参照数值

氧化还原电位是判断缺氧和厌氧段反硝化情况的一项指标。通常氧化还原电位在厌氧段小于-250mV,在缺氧段小于-100mV。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微生物代谢需要的营养物组成碳(C)、氮(N)、磷(P)的比例是C∶N∶P=100∶5∶1,如果进水COD浓度低,则碳源不足,此时ORP将增大,甚至为正值。

2.核查方法

核查氧化还原电位可查阅现场在线监测仪表,也可查阅中控室相关数据。

(五)电耗量核查

1.影响因素

处理单位污水电耗量(以下简称电耗量)是判断污水处理厂是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参数。影响电耗量的因素较多,主要有:(1)设计处理规模和实际处理水量。同一工艺,设计处理规模和实际处理水量越大,电耗量越低。(2)进水水质和水温。进水有机物浓度越高,电耗量越大;水温越高,电耗量越低。(3)曝气方式。采用微孔曝气方式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低,采用表曝机、转碟、转刷等机械曝气方式的污

水处理厂电耗量较高。(4)污泥脱水方式。采用离心脱水机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高,采用带式脱水机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低。(5)出水消毒方式。采用紫外消毒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高,采用加氯消毒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低。(6)设备效率。进水泵、回流泵、鼓风机等主要设备若采用先进的进口设备且带变频调速装置,电耗量较低。(7)季节性变化和昼夜变化。对于污水收集系统为雨污合流制的污水处理厂来说,雨季水量较大,进水浓度较低,电耗量较低。污水处理厂一般白天水量较大,晚上特别是下半夜水量较少,电耗量也有相应变化。

2.参照数值

污水处理厂电耗量一般为0.2度/吨~0.35度/吨污水。受处理工艺、规模和运行状况等因素影响,实际也可出现电耗量较低(如低于0.15度/吨污水)的情况,特别是近几年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大多数都采用较成熟的工艺和效率较高的进口设备,电耗量会较低。

3.核查方法

现场核查,一般方法是根据某一时间段内污水处理量、耗电量计算污水处理厂实际平均电耗量,并与上述经验电耗量比较,判断污水处理厂运行是否正常。

现场核查也可用瞬时电耗量来判定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核查时,如污水处理厂的生产状况正常,这时候的瞬时电耗量可视为正常运行的电耗量,作为验证历史电耗量是否正常的参考依据(对于稳定运行的污水处理厂,瞬时电耗量与实际平均电耗量的误差一般不超过

10%)。瞬时电耗量根据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电表参数按下式计算:瞬时电耗量=功率/流量=1.732×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进水流量。如进水瞬时流量8000m3/h,电压10KV,电流95A,功率因数0.92,则瞬时电耗量=1.732×10×95×0.92/8000=0.189(kwh/m3)。可用此数据验证历史电耗量是否正常(也可反算实际处理水量)。

另外,污水处理厂运行时各主要设备的电耗量有确定的比例关系,如污水提升泵电量计入污水处理厂总用电量的氧化沟工艺,一般曝气设备电耗量占全厂用电量的50%~70%,进水提升泵电耗量占全厂用电量的20%,剩余电量主要用于污泥回流设备(包括内回流和外回流)、污泥处理设备和消毒设备等的运行。根据污水处理厂的总电耗量和各设备的电耗量比例,可进一步分析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第三篇: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考核办法(试行)

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考核办法(试行)

(修改稿)

第一条 为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切实增强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政府有关目标考核要求,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情况的考核。考核对象为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处于调试运行阶段的污水处理厂除外)。

城镇污水处理厂,是指城市、县城和建制镇以生活污水为主的污水处理厂,不包括工业污水处理厂和关停的污水处理厂。

省建设厅和省环保厅负责联合确定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污水处理厂名录,每年1月底前公布。

第三条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考核工作应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公平透明、实事求是的原则。第四条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考核工作由各级政府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省建设厅、省环保厅负责组织实施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考核工作。各设区市、县(市)政府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建制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考核工作。第五条 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由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达标率、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运营单位具备条件、信息公开及信息报送等5项指标构成,总分100分(考核评分标准附后)。

各设区市、县(市)政府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动态管理辖区内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按一厂一档的原则建立相应的台帐和档案,为考核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污水处理厂要按要求将有关运行数据信息公开,相关部门监管数据也要共享互通。

第六条 考核工作分季度进行,考核时间原则上安排在每年3、6、9、12月份。其中,6月份进行半年考核,12月份进行考核。一季度和三季度考核内容适度从简,主要考核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达标率等相关指标。半年考核在季度考核基础上,增加目标完成情况比较等相关内容。

第七条 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考核工作由省建设厅、省环保厅组织专家,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考核评分标准,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座谈等方式,对全省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情况进行考核并量化评分。考核结果以处理规模划分为“5万(不含)立方米/日以下”、“5万立方米/日以上”两类(镇级污水处理厂规模分类可视各地实际进行调整),每个分类中依据考核得分从高到低排序。

第八条 考核结果直接与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费 拨付挂钩,并按照省政府通知要求作为省财政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的依据。考核结果纳入省建设厅、省环保厅对各责任主体的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考核工作结束后,由省建设厅联合省环保厅将考核结果上报省政府和建设部。

第九条 考核中发现的问题由省建设厅、省环保厅及时通报各设区市政府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时抄送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并督促各地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

第十条 各设区市政府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对通报提出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和分析,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和意见,并同时上报省建设厅、省环保厅和同级人民政府。

第十一条 对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的,省建设厅、省环保厅将会同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二条

对在考核工作中弄虚作假,瞒报、虚报情况的,予以通报批评,对有关责任人员要严肃处理。

第十三条

建立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分类考核排名制度和违规运营黑名单制度。考核中评定的每类别前、后十名的污水处理厂名单及运营单位名单要定期在省级有关媒体上公布。根据省“信用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失信黑名单认定相关规则,对考核中发现有违规行为的运营单位要 列入黑名单。

第十四条 全省建制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考核工作由各市、县(市)政府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参照本办法进行,考核结果同时上报省建设厅和省环保厅备案。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一个月后施行。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考核评分标准

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考核评分的主要内容由5项指标构成,5项指标分别为运行负荷率、达标率、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运营单位具备条件、信息公开及信息报送等,总分为100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一、运行负荷率(20分)。指污水处理厂实际平均日处理水量/建成设计规模。

基础分(10分):投入运行3年以上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年实际处理污水量达到设计能力30%的,得5分;年实际处理污水量达到设计能力60%的,得8分;年实际处理污水量达到设计能力75%的,得10分;年实际处理污水量不足设计能力30%的,不得分。对超负荷运行的厂,采用同比例倒扣方式计算负荷率。

目标分(10分):完成省建设厅下达的减排计划中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计划,得10分,未完成的计划,每少1%扣2分,起扣分2分,扣完为止。未列入计划不得分。

考核方式:省减排月报系统结合现场检查。已投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必须登录全省污水处理厂减排月报信息系统,并按时上报月度报表。根据各地上报信息系统的全年运行负荷率进行考核,并经现场检查(抽查)核实。现场检查发现与上报信息不符的,按真实运行负荷率评分后,再扣10分,扣完为止。

二、达标率(30分)。达标率是指实际达标水量占实际处理水量的百分比。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率实行目标考核管理,每家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目标达标率为100%。

基础分(20分):每家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率乘以基础分总分(20 分)即为每家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基础分得分。

排序分(10分):以处理规模划分为“5万(不含)立方米/日以下”、“5万立方米/日及以上”两类,在每个分类中将达标排放率从高到低排序,排名前30%的得10分,前50%得7分,前70%得3分,排名在70%以下不得分。出水排放标准未按要求在规定时限前执行一级A标准的,不得分。

考核方式:结合日常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督性监测数据来计算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率,达标率按实际水量来计算。

三、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20分)

设施维护(5分):有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并按照规定履行日常巡查、维修和养护责任,保障设施安全运行的,得5分。未按照规定履行日常巡查、维修和养护责任,保障设施安全运行,发现一个设备、设施运行不正常并导致污水处理作业无法正常进行的,扣2分,扣完为止。

应急处理(10分):有安全管理制度,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抢险装备、器材,且能定期组织演练的得10分。擅自停运或者部分停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施,未按照规定事先报告或者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的,发现一起扣5分,扣完为止;发生进水水质水量出现重大变化可能导致出水超标,未通知排水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发现一起 扣2分,扣完为止;发生突发事故,未及时采取防护措施、组织事故抢修的,发现一起扣3分,扣完为止。

污泥处置(5分):污泥处置规范有序,并能做到无害化处理的得5分。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污泥的,发现一起扣2分,扣完为止。

考核方式:自查材料上报、抽查的现场考核,结合平时监督检查情况、市民投诉和媒体曝光情况。共20分,扣完为止。

四、运营单位具备条件(15分):

法人资格(1分):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得1分;否则不得分。

人员配备(5分):污水处理厂(1类)技术职称人员占职工总人数比例≥20%(2类厂要求≥25%),满足以上要求得2分;污水处理厂(1类)关键岗位持证上岗人员占应持证总人数比例≥50%(2类厂要求≥70%),满足以上要求得2分;关键岗位中化验人员持证上岗人员比例为 100%,满足以上要求得1分。

设施设备(5分):有与污水处理规模、出水排放标准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得5分,少一个处理单元设备或设施,扣1分,扣完为止。

中控系统(2分):1万(含)立方米/日以上污水处理厂,按照相关要求建立符合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要求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数字化管控平台(中控系统)的得2分;否 则不得分。

在线监测(2分):已经安装进出水水质、水量在线监测设施,并正常运行的得2分。已安装出水水质、水量在线监测设施,未安装进水水质、水量在线监测设施得1分;未安装出水水质、水量在线监测设施不得分。

考核方式:自查材料上报,结合抽查的现场考核。

五、信息公开及信息报送(15分)。污水处理厂要在厂区大门口自行公布运行管理相关信息,被各设区市环保局列为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应当根据《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推进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公开其环境信息。污水处理厂要按时向有关部门报送相关信息材料,报送材料包括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省减排月报信息系统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月报表,台帐档案材料、照片等,信息报送必须及时、完整和准确。

信息公开(5):按规定公开其环境信息的,得5分。不及时公开的扣2.5分;不如实或者不全面公开的,扣2.5分。

信息报送(10):按规定按时报送相关信息的,得10分;信息按时报送率达到50%的得5分,否则不得分。

考核方式:省建设厅根据信息系统或各地实际的上报时间与要求的上报时间对比,统计出每个厂的信息报送及时率。

第四篇:湖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湖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2011.5.12 第一条为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改善水环境质量,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

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以及对其所实施的监督管理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是指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是指依法取得城镇污水处理运营资格,并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生产运营管 理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

运行监督管理,是指对已建成运行(含试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实施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城管、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污水处理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实施城镇污水处理经营许可制度。

所有污水处理运营单位必须按照《湖南省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条例》要求,取得《湖南省市政公用事业经营许可证》后,方可从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经营活动。

第六条推行城镇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制度。

政府或其授权部门应通过法定程序选择污水处理运营单位,并签定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协议。未实行特许经营的,应签定城镇污水处理委托经营协议或服务合同。特许、委托经营协议或服务合同的式样、内容应符合建设部示范文本等政策规定。

第七条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工后,经通水调试运行(调试运行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个月),主要出水水质指标稳定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后,建设单位按照《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2002)和《湖南省实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细则》要求,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和备案。对于使用国债资金、贷款贴息、财政补贴等资金建设,以及在重点流域范围内的污水处理厂,竣工验收时应邀请上一级建设、发改、财政、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参加。所有污水处理厂的竣工验收,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都必须参加。

城镇污水处理厂竣工验收备案后,运营单位应向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申请正式运行,并提供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等相关资料。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应对污水处理厂的设施水平、管理制度、水质检测能力、在线监测监控装置的安装和检定、处理水质、水量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在10个工作日内(自接到开始正式运行申请之日起),对污水处理厂是否达到正式运行标准进行书面批复。

第八条城镇污水处理厂投入正式运行后,当年内实际污水处理量应达到建成规模的60%以上,三年内达到建成规模的75%以上。出水水质必须达到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出水水质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九条实行按水量、水质核拨污水处理费的运行机制。自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之日起,污水处理监管部门应委托具备计量认证资格的监测机构或采用在线监测设备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质和处理水量进行检测和计量,相应数据应存档备查。污水处理监管部门应逐月对污水处理厂的水量、水质进行核查,出具专用报告,并根据检查报告按时核拨污水处理费。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检测项目、取样方法和频率应按照设计进水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标准(其中COD、BOD5、氨氮、总磷、SS为必测项目)执行。污水处理厂全年出水水质合格率([水质达标天数/全年正常运行天数]×100%)应达到95%以上,进水超标、不可抗力、检修的天数应除外。每天水样的所有检测项目(取样频率为至少每2h一次,取24h混合样,以日均值计)均达标,当天水质视为达标。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长期低于或高于设计标准的,污水处理监管部门可适当扣减或增加运行费用。

第十条污水处理监管部门应制定在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市场退出、临时接管或不可抗力等情况下能够保障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转的措施。

第十一条运营单位应按照《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94)制定保障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水质检验制度和安全运行应急预案。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污泥的检测数据应于每月6日前向当地污水处理监管部门报告。营单位针对进水水质、水量突变、停电、重要设备故障、洪涝灾害、火灾等突发事件制定的污水处理安全运行应急预案,应报当地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运营单位应按照签订的特许、委托经营协议或服务合同,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属于危险废弃物的,必须按危险废弃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理处置。

第十三条运营单位应按照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要求在进水口、出水口、关键水处理构筑物等位置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并与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联网。监测监控内容主要包括:水量、COD、氨氮,以及重点工段的运行情况等。运营单位应为在线监测监控装置正常使用提供必要的条件,不得擅自拆除、闲置、改变或者损毁;发现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城镇污水处理厂要按照国家和地方劳动岗位定员标准要求,严格控制项目人员定额,关键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应当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操作、水质化验等关键岗位人员岗位培训,对考核合格的,颁发城镇污水处理厂关键岗位上岗证书。

第十五条实行城镇污水处理厂经营公报和绩效评价制度。运营单位应于每年的1月底前向当地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报告上的组织机构、职工总数、处理水质、水量、运营成本、安全生产、污水处理费使用、污泥处置、固定资产投资等生产经营情况,并将有关内容在当地媒体上发布,接受公众监督。城镇污水处理监管部门要定期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达标率、处理成本、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进行综合评估,评价运营单位的运行绩效。

第十六条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超过设计标准导致出水超标的,运营单位有举证责任和应急处理的义务。发现超标后,应及时向当地污水处理监管部门和环保部门报告,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取证核实,进行相应处理。

第十七条实行城镇污水处理停运报告制度。

城镇污水处理厂应保持连续运行,不得擅自停运。实施设备、设施大修、检修等,应通过调节工艺运行状态保证污水处理的规模和出水水质。对确需停运或部分停运的,运营单位应提前15个工作日,向当地城镇污水处理监管和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并经上一级城镇污水处理监管和环保部门同意后,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复。批复中应明确停运时限、分期停运、停运期间重点排污单位提高排放标准等应急措施。

对于因突发事件造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或部分停运的,运营单位必须立即启动安全运行应急预案,并在2小时内报告当地城镇污水处理监管和环保部门。恢复正常运行后,运营单位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将停运期间情况进行总结,并向当地污水处理监管部门报告。

第十八条实行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谎报运行数据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依据特许、委托经营协议或服务合同给予相应处理。

对擅自停止运行、闲置或者不正常运营城镇污水处理厂,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事故的运营单位,依法追究责任。

对进水严重超标导致污水处理厂瘫痪或设备损坏,无法运行的,依法追究有关排污单位责任。对不按时足额拨付污水处理费,导致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或停运的,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责任。

第十九条各级政府或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工作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应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其他有关规定的行为,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技术规范

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运 行 监 督 管 理 技 术 规 范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环境污染,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确保城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2014年06月10日批准。本标准自2014年09月0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和运行效果的性能评估。本标准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和监督检查。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城镇污水处理厂municipalwastewatertreatmentplant 指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城镇环保基础设施。3.2运行管理operationandmanagement 指从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及其设施操作与维护的生产活动。3.3污泥含水率themoisturecontentofsludge 污泥中所含水分的质量占污泥总质量的百分比。3.4污泥处理率sludgetreatmentrate 指经过浓缩、脱水等处理的污泥质量占污泥产生总质量的百分比。3.5污泥转移联单制度regulationsonsludgetransportationrecord

指为防止二次污染,对污水厂的污泥转移行为及其相关责任者所实行的特别管控制度,要求污泥转移、运输和接收时按统一规定的格式、条件和要求,填报《污泥转移联单》并按程序和期限留存和备查。

3.6设施installations 指城镇污水处理厂为实现污水、污泥和恶臭等污染治理所配备的机械、设备、装置和建筑物与构筑物等的总称。总体要求

4.1一般规定

城镇污水处理厂(简称污水厂)的运行或运营,除了应符合本标准各项规定要求以外,还应符合《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的相关规定,切实保障污水厂持续运行和稳定达标。

4.2运行管理要求

4.2.1所有运行管理人员应具备合格的运行管理技能,且运行管理人员数量应满足污水厂运行管理需要;

4.2.2污水厂应设置专用化验室,具备污染物检测和全过程监控能力,按相关规定实施全过程检测;应制定化验分析质量控制标准,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定期检定和校验化验计量设备;

4.2.3污水厂应具有完备的防火、防爆、防突发事件的设施、设备和技术措施,制定突发事故环境应急预案,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4.2.4污水厂应结合实际健全运行管理体系,编制《污水处理运行管理手册》,建立岗位责任、操作规程、运行巡检、安全生产、设备维护、人员考核培训、信息记录和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

4.3标识要求

4.3.1污水厂应对其设施设置明显标识。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排放口)、水污染物检测取样点、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和废气恶臭处理的构筑物、全部运转设备、各类管道和电缆,以及主要工艺节点处等。

4.3.2在潜在的落空、落水、窒息、中毒、触电、起火、绞伤、传染处应设置警示标识。污水处理的运行要求

5.1进水泵房的运行要求

5.1.1水泵的运行与进水水量的计量

a)污水厂应按照设计要求或实际进水量运行污水提升泵,不得擅自停运或减少运行台数,以收集并处理全部污水,实现满负荷运行;

b)污水厂应配备计量污水进水水量的计量装置,实现实时计量,统计日、月、年的计量数值,并符合CJJ60标准的规定;

c)污水厂应对水量计量装置做好维护与保养,保持正常、稳定的运行,并定期由具有资质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校验。

5.1.2进水水质检测

a)污水厂应按照HJ/T372和HJ/T355的规定,在进水口安装进水连续采样装置和水质在线连续监测装置;

b)污水厂应按GB18918规定的污染指标和采样化验频率检测进水水质。5.1.3进水水量水质运行异常的控制要求

当进水水量或水质发生异常情况并影响稳定达标排放时,运行单位或运营企业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及时调整污水处理运行参数,防止发生运行事故。

5.2生物反应池的运行要求 5.2.1一般要求

a)按照生物反应池系列池组的设置情况及运行方式,调节各池进水水量,均匀配水,并保持均匀的曝气、推流和搅拌;

b)根据生物反应池的出水水质要求、不同工艺流程的运行工况变化,调整并控制反应区的进水量、气水比、溶解氧(DO)和氧化还原电位(ORP)等工艺参数;

c)应确保潜水搅拌器、潜水推进器、鼓风机及曝气器或曝气机、回流污泥泵、剩余污泥泵、刮吸泥机、膜分离装置及高压泵等污水处理关键设备按工艺设计要求保持正常运转;

d)各池面应保持无浮渣,池壁应无附着物,走台上应无泡沫和浮渣溢出。5.2.2活性污泥反应池的运行要求

a)应根据不同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要求,对生物反应池的溶解氧进行有效控制; b)活性污泥反应池应按工艺设计要求控制污泥负荷、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和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污泥回流比等运行参数,并根据水质水量、运行工况变化及环境影响等因素调整运行参数;

c)不同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反应池的运行参数控制应符合HJ576、HJ577、HJ578等相应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

5.2.3生物膜反应池的运行要求

a)生物膜反应池应重点控制进水水量和水质,使水力负荷与有机负荷相配合,维持生物膜活性和生物膜厚度;

b)生物膜反应池应按工艺设计要求控制池内的溶解氧浓度,使其分别达到厌氧、缺氧、好氧等运

行工况;

c)生物膜反应池应按工艺设计要求控制水力停留时间、有机负荷、水力负荷和转盘转速(生物转盘工艺)、滤床(BAF工艺)反冲洗周期和反冲洗水量等运行参数;

d)生物膜反应池的运行参数控制应符合HJ2009、HJ2010、HJ2014等相应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5.3深度处理过程的运行要求

5.3.1混凝反应池应按工艺设计要求和运行工况,控制流速、水位和水力停留时间,且运行参数控制应符合HJ2006的相关规定。

5.3.2过滤池应根据水头损失或过滤时间对滤床进行反冲洗,运行参数控制应符合HJ2008的相关规定。

5.3.3膜分离装置应按工艺设计要求定期自动进行化学清洗或物理清洗,使其保持稳定运行,运行参数控制应符合HJ579的相关规定。

5.3.4清水池运行时应设定运行水位的上、下限,并安装水位运行自动控制装置,清水池应设置杀菌消毒设备和水质化验取水口。

5.3.5清水池应防止储存的清水被污染,池顶部应密闭,杀菌消毒后应保持规定的余氯浓度,每天应进行水质检测化验。

5.4排放口的运行控制要求 5.4.1基本要求

a)污水厂排放口应规范化,排放口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应符合GB15562.1的相关规定; b)排放口应安装污水厂出水在线连续监测装置,并符合HJ/T355的相关要求,运行记录应归档和保存;

c)运行单位应建立排放口维护管理制度,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管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转,运行记录齐全、真实;

d)污水厂应将在线连续监测装置产生的废液进行收集和处理,防止产生环境污染。5.4.2水质检测化验的要求

a)排放口安装和运行的水质自动采样器应符合HJ/T372的相关规定; b)污水厂应按照GB18918的规定进行污水厂出水的采样和水质检测。5.5运行记录和数据统计

5.5.1污水厂应按照运行管理规定记录实时运行情况,记录的内容应包括:

a)进水和出水的水量计量数据、污水提升泵的运行参数、污水超越管的阀门开启状态等; b)反应池、污泥回流泵的运行情况及进水水量、回流污泥量、供气量、污泥排放量、水温、溶解

氧、混合液沉降比、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和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等数据。

5.5.2污水厂应统计全厂耗电量(月、年的统计平均数值),分析耗电量与污水处理量(月、年的统计数值)的符合度。

5.5.3污水厂应按规定检测并记录进水和出水的水质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SS)、pH、氨氮(以N计)、总氮(以N计)、总磷(以P计)和粪大肠菌群等。污泥处理处置的运行要求

6.1基本要求

6.1.1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规划、同步建设、同期运行。6.1.2污水厂应收集污水处理产生的全部污泥,并实行稳定、减容、减量的有效处理。

6.1.3污水厂应加强污泥处理各个环节(收集、储存、浓缩、调节、脱水及外运等)的运行管理,处理过程中应防止二次污染,对产生的清液、滤液和冲洗水等进行处理。

6.1.4污水厂应保持污泥处理设施连续稳定运行,产生的污泥应及时处理和清运,应记录污泥输出体积或质量,统计污泥出厂总量,严格执行污泥转移联单制度。

6.1.5外运污泥的含水率、转运要求和去向应符合《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157号)的要求。

6.1.5从事污泥运输的单位应取得政府有关部门的许可,应采用合格的专用密闭容器,以防止污泥外溢和撒落。

6.2污泥量的控制

6.2.1鼓励采用污水处理先进工艺,减少污泥产生量,实现源头和过程减排。

6.2.2污水厂产生的各类污泥(含栅渣、沉砂、初沉污泥和二沉池剩余污泥)应全部进行减容减量的处理。

6.2.3以季度为时间单位计算的污泥产生总量应和污泥处理总量基本一致。6.2.4污水厂污泥的理论产生量可参照附录A的经验公式进行估算。6.3污泥处理设施的运行要求

6.3.1污泥处理的稳定、浓缩、调理、脱水等装置应保持正常运行工况,确保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不得无故停机或超负荷运行。

6.3.2污泥处理过程中应控制药剂消耗量并保持加药装置运行精准。6.4外运污泥的检测

6.4.1污水厂应检测每一批次(车)外运脱水污泥的各项污染控制指标,并符合GB18918的相关要求。

6.4.2严格控制脱水污泥的含水率和含水率检测操作的可靠性,使之符合出厂外运标准。6.5污泥的处置途径

污水厂污泥的最终处置应符合GB18918的相关要求。恶臭气体处理的运行要求

7.1基本要求

7.1.1恶臭污染治理设施应符合建厂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提出的厂界环境保护要求,应与污水、污泥处理设施同步建设、同期运行。

7.1.2污水厂应确保除臭装置排放的气体稳定、达标排放。

7.1.3厂界环境的臭气浓度应符合GB18918规定的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或地方标准的规定。

7.2恶臭气体处理过程的运行要求 7.2.1臭气收集输送系统的运行要求

a)风机和集气罩、集气与输气管道等设备均应按规定进行巡检和维护; b)气体输送管道应保持密闭状态,记录管线压降;

c)集气管道和输气管道内的冷凝水应每班排放1次,管道的过流风量应达到设计要求。7.2.2生物滴滤(生物滤池)除臭工艺的运行要求

a)生物滤床应按时检测恶臭气体的流量和污染物浓度,以及处理装置的温度、湿度、压力、pH值等运行参数;

b)生物滤床应保持适宜的湿度,当出现生物膜脱膜、膨胀,生物滤床板结,土壤床出现孔洞短流等故障,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排除,并记录备检。

7.2.3化学氧化法除臭工艺的运行要求 a)应根据臭气污染负荷及时调整加药量;

b)应根据填料塔的压降,及时对填料进行清洗或更换;

c)系统运行时应控制pH、臭气浓度、流量、温度、压力等运行参数。7.2.4活性炭吸附法除臭工艺的运行要求

a)运行中应控制硫化氢、臭气流量、浓度、温度、湿度、压力、pH值等运行参数;

b)当系统的气体流量和压力等指标超出额定范围并确定为吸附饱和时,应及时更换活性炭(吸附剂);

c)应对饱和的吸附材料进行解吸再生,吸附材料废弃时应进行无害化处置。

7.2.5污水厂全过程除臭工艺的运行要求

a)应定期对生物填料的运行情况及除臭效果进行观测; b)应定期对活性污泥投加泵及污泥输送管道进行检查与维护; c)应定期对微生物培养箱的供气系统进行巡检,保证气体供应; d)应根据进水水质和水量,以及臭气强度等因素调节活性污泥的投加量。厂界环境噪声的控制要求

8.1污水厂的噪声振动污染控制设施、设备应与污水、污泥处理设施同步建设、同期运行。8.2污水厂应采取措施控制主要设备发出的噪声振动,并控制厂界环境噪声不形成污染。8.3污水厂的减振降噪措施、设施和设备的减振降噪效果、环境噪声控制效果应符合建厂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提出的要求。

8.4污水厂应定期检测并记录厂界环境噪声,并符合GB12348的相关要求。设备的运行管理要求

9.1污水厂应建立完备的设备台账和档案,设备台账应自设备移交时同步建立,并包括移交时的资料数据和使用后的动态增减变化。

9.2污水厂应执行污水处理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对运转设备及安全方面的设施定期检查、保养及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抢修,并做好记录。

9.3污水厂应建立设备运行记录,用日志、周报或月报的形式及时、真实、完整的记录和保存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

9.4污水厂所有设备应有足够的零配件、耗损材料的备件。中央控制系统的运行要求

10.1一般要求

10.1.1污水厂应设置功能完善的设施运行中央控制平台和大屏幕显示器,以全面记录并实时反映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

10.1.2污水厂的中央控制系统应具有数据显示、数据处理、数据记录和数据分析及自动生成动态变化曲线图等功能,并符合附录B的规定。

10.1.3中央控制系统的监控规模应与设计一致,现场数据记录应与上位机数据记录保持一致。10.1.4中央控制系统的记录不得修改,既定关键数据的监控不得撤销,系统不得具有系统数据修改和系统监控目标选择性撤销等功能。

10.1.5中央控制系统的数据记录应齐全,并及时按要求存档备检,所记录的数据至少要保存一年。10.1.6中央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应符合HJ/T212的相关规定。10.2系统运行要求 10.2.1运行控制与显示

a)控制室上位机界面应准确、全面、清晰、实时地反映全厂工艺运行和设备运转情况,显示越限报警(或紧急状态)、预报警、变量正常等不同状态;

b)计算机、模拟盘及可编过程控制器(PLC)的数据显示应与现场一致,不得有超出工艺控制要求的延时;

c)控制设备开启时,继电器动作应与设定一致,不得有超出工艺控制要求的延时; d)执行机构应正确执行控制室发出的指令,且无超出工艺控制要求的延时;

e)上位机显示应规范,红色灯光表示越限报警或紧急状态;黄色灯光表示预报警;绿色灯光表示设备或过程变量正常。

10.2.2水量水质监控的数据记录和显示

a)中控系统应实时记录污水厂的进、出水流量(含累计流量)和进、出水水质(COD、氨氮等关键指标)等运行数据,并依据记录数据自动生成动态变化曲线;

b)将进水和出水的总氮(以N计)、总磷(以P计)、SS等作为选择性指标时,中控系统可作相关记录并依据数据生成动态变化曲线;

c)污水厂应安装再生水流量计并记录和传送流量数据,应具有表征再生水水质的色度、浊度等特征性指标的监测和数据记录,有明确用途的再生水应同时监测和记录其他选择性水质指标。

10.2.3关键设备运行监控的数据记录和显示

a)中央控制系统应记录污水处理关键设备的运行数据,并依据数据自动生成动态变化曲线; b)中央控制系统应记录污水提升泵的运行数据,包括吸水池液位和提升泵的运行电流、运行频率和运行时间等;

c)中央控制系统应记录曝气设备的运行数据,包括:如为鼓风曝气,应记录鼓风机风量、(总)电流;如为机械曝气,应记录设备运行(总)电流;曝气设备的运行时间、转速或开启度等;

d)中央控制系统应记录污泥脱水设备的运行时间、运行电流和加药量等运行数据,并宜作为选择性指标。

10.2.4关键运行参数的数据记录和显示

a)中央控制系统应实时记录和显示各生化池的溶解氧(DO)数据,并依据数据自动生成动态变化曲线;

b)活性污泥法相关工艺应实时记录和显示各生化池的氧化还原电极电位(ORP)、活性污泥浓度等

数据,并依据数据自动生成动态变化曲线;

c)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应实时记录和显示各生化池的运行液位数据,并依据数据自动生成动态变化曲线;

d)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应实时记录、显示反冲洗风机和反冲洗水泵等设备的运行时间、反冲洗气量、反冲洗水量、堵塞率等数据,以及实时记录和显示生物滤池水头损失等数据,并依据数据自动生成动态变化曲线。信息记录与管理

11.1污水厂的信息管理

11.1.1污水厂应根据环境监督管理的要求,按照CJJ60的各项规定,建立分类信息台账。11.1.2污水厂应收集、整理、保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其运行的相关信息。11.2设施建设信息台账记录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a)设施建设期的项目设计批复或核准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工程竣工环保验收报告等; b)设施建设的设计文件,包括处理能力、处理工艺、建成投运时间和污水处理服务区范围、汇水面积、服务人口及入驻的工业企业等情况;

c)管网建设情况、污水收集量的变化情况、污染减排量核算情况及环境统计情况等。11.3设施运行台账记录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a)按日记录的进、出水水量、水质和污泥的产生量、转移量及其去向情况; b)曝气机等主要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维护保养与修理情况等; c)按月记录设备的用电量、用药量、干污泥处置量等。11.4污染减排台账记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污水处理设施基本情况和污染物削减总量等情况;

b)设施运行产生的电耗、药耗、污泥减量化处理和无害化处置等情况; c)新增污染减排能力及运行减排效果的动态变化情况等。11.5设施改造台账记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完善管网增加减排量的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规划及建设计划、进展情况,并说明管网完善后新增加的服务范围、面积、人口、工业企业和水量及浓度变化等情况;

b)对改建、扩建增加污水处理能力和提高治理效果的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改、扩建项目批准文件和相关证明材料,实际提高的处理水量、增加的污染减排总量和改善水质的绩效证明材料;

c)污水回用增加减排量的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污水回用工程的回用规模、回用途径、处理

工艺和设备及出售回用水的价格等批准资料。

11.6污水厂的信息记录包括设施运行记录、运行凭证和运行报告等。11.6.1设施运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

a)单体设备的运行情况,累计运行时间,及现场各类仪表的运行数据的统计表; b)运行情况记录表:按月统计的月处理水量,进、出水水质,出厂污泥量,耗电量等; c)中控系统主要数据统计表,设备故障时间统计表,各处理单元工艺的运行状态报表; d)中控系统主要情况变化趋势曲线图:月流量(进、出水水量、鼓风量和污泥量)、约束性指标COD、氨氮(以N计),以及关键工艺参数DO、MLSS等;

e)污水回用量、回用设施运行情况和回用水出售业绩等资料。11.6.2设施运行凭证,包括但不限于: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性监测报告、现场核查报告和限期整改及处罚通知等; b)电费缴纳凭证、药剂采购凭证、污泥处置转运凭证。11.6.3设施运行报告,包括但不限于:

a)运行单位应定期总结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和污染物减排情况,根据设施运行台账和污染减排台账编制设施运行报告,并利用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互联、无线上传等手段及时发送设施运行报告;

b)设施运行报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进水水量水质情况、污水处理量及排水达标情况、污泥产生量及处理处置情况;主要污染物减排情况;设施及其运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方案等;

c)污水厂运行中发生突发性事故、设施运行故障、进水水量过大导致超负荷运行、进水水质严重恶化等直接影响达标排放的重大情况时,污水厂应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防止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d)污水处理量不足、进水浓度低、污泥产量较高或较低、耗电量偏低、主要处理设施和设备维修、事故停运等影响污染减排的情况说明。污水厂设施性能评估

12.1污水厂的设施性能评估制度 12.1.1污水厂实施性能评估的目的

a)实施设施性能评估的目的在于掌握污水厂的污水处理能力和污染物去除效果; b)污水厂应建立“性能评估”制度,并分阶段对处理设施进行性能评估;

c)新建污水厂建成投产后应依据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评估处理设施所具有的实际性能,验证对工程设计要求的符合程度;

d)已建污水厂应通过设施性能评估发现或排除设施存在的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避免运行事故发生;或及早规划并实施污水厂的技术改造。

12.1.2污水厂的设施性能评估内容 性能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污水处理设施(主要构筑物和关键设备)的处理能力;

b)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出水水质达标及主要污染物削减的效果); c)污水处理设施去除特征污染物的工艺技术性能(包括水污染物、污泥和恶臭); d)污水处理设施现有能耗、物耗水平和与降低处理成本相关的经济性能。12.1.3评估的要求

a)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对设施运行状况和运行效果进行评估;

b)评估的目标应包括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和设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整改方案。12.2设施性能评估的指标和方法 12.2.1污水处理工艺运行效果评估

a)对照本规范和工程设计的相关指标和要求,根据GB18918的相关规定和全年运行检测记录,贯彻目标管理并对污水处理工艺运行效果进行评估;

b)说明系统运行及达标情况,对照目标找出差距,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和隐患,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分别作出是否符合目标规定要求的评估结论。

12.2.2污泥处理工艺运行效果评估

a)对照本规范和工程设计的相关指标和要求,根据GB18918和运行检测记录,贯彻目标管理并对污泥处理工艺运行情况进行评估;

b)说明系统运行及达标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作出是否符合目标规定要求的结论。12.2.3恶臭、噪声控制效果评估

对照本规范的要求,根据运行检测记录、评估检测数据和GB18918和GB12348的规定,对设施工艺运行情况进行评估,说明系统运行及达标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分别作出是否符合目标规定要求的评估结论。

12.2.4设备维护与设备节能性能评估

对照本规范的要求,根据设备运行、维护、检修记录对主要工艺设备完好情况进行评估,说明主要设备运行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分别作出是否完好的评估结论。

12.2.5中央控制系统和排放口运行管理评估

对照本规范的相关要求,对中央控制系统和排放口运行进行评估,根据系统运行、维护、检修记

录,说明系统运行和设备完好情况,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分别作出系统运行性能是否符合目标规定要求的评估结论。

12.2.6污水厂运行检测执行评估

对照污水厂运行检测制度和相应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根据本规范各章、节运行检测的要求,以及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要求,说明检测执行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分别作出是否符合目标规定的评估结论。

12.2.7污水厂运行管理体系评估

a)污水厂应对照本规范的相关要求,说明各项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情况,根据精细化管理要求,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分别作出是否符合目标规定的评估结论;

b)按照本规范的规定和其它技术法规要求,对污水厂的运行效果和节能减排性能提升进行技术评估。

12.3污水厂环境管理评估

12.3.1污水厂应就贯彻环境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的要求进行效果评估。

12.3.2环境管理评估内容包括:考评污水厂运营单位在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规、承担国家节能减排任务、承担社会环境保护科学普及任务、支持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热衷组织环保公益活动、为全社会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做出贡献等方面的执行效果。

12.3.3对设施存在的环境管理问题进行落实和整改,并作为环境保护考核的管理依据。12.3.4污水厂应贯彻安全管理体系(ISO18000)的要求,开展安全生产评估。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城镇污水处理厂水量与污泥量参考核算方法

A.1水量核定的计算方法

a)进水口计量装置记录的日平均进水量V1、污水提升泵日均提升量V2和排放口在线监测系统日均出水量V3,单位m3/d;

b)水量V1、V2和V3的计算方法:

式中:

n——每月的天数; vi——第i天的进水量。

式中:

n——污水提升泵台数;

Si——第i台污水提升泵出水管的截面积,m2;

vi——第i台污水提升泵的流速,现场用仪表测量,m/s; it——第i台污水提升泵每天的运行时间,h。

注:应采用提升泵累计运行时间和高效率段平均流量的计算值。

式中:

n——每月的天数; vi——第i天的出水量。

c)以V2做标准值,计算V1与V2之间的相对误差算公式见(A-4):,表示计量装置工作正常。计

d)V3与V1之间应该满足如下关系:

式中:

V损——处理过程中的蒸发损耗,可忽略不计; V溢——超越管溢流的水量;

e)若水量之间满足以上关系,则可大致判断污水厂的实际处理水量为V3。A.2污泥量核定的计算方法

污水厂污泥理论产生量W的计算公式分有、无初沉池两种情况:

1)设有初沉池时,初沉污泥的产生量根据原污水悬浮物浓度及沉淀效率计算:

式中:

W初——初沉污泥量,m3/d; η——初沉池沉淀效率;

C——进入初沉池污水中悬浮物浓度,mg/L; Q平——污水厂平均日流量,m3/d; ρ——初沉池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P1——污泥含水率。

2)剩余污泥的产生量可按照以下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

W剩——剩余污泥产生量,m3/d;

a——污泥产率系数,0.5-0.7kg/kgBOD5; Q平——污水厂平均日流量,m3/d; Lr——BOD5单位去除量,kg/m3; b——污泥自身氧化速率,0.05d-1; V——池容,m3; Xv——MLVSS,kg/m3; Sr——SS单位去除量,kg/m3; c——惰性固体百分比,0.5; *不同水质下a、b、c值有浮动。3)设有初沉池时:

4)不设初沉池时: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显示指标的要求 表B.1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显示指标的要求

下载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评价方法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评价方法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北省某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试行办法

    xx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 管理试行办法 湖北省xx市人民政府 xx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试行办法 宜府令第130号 《xx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试行办法》已经2008年3月24......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的设计研究大全

    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工 艺 设 计 研 究 1 污水特点 本处理厂的污水为城镇污水,水量是30000m/d,进水水质见表 1 处理后排水水质应执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方案..(精选五篇)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方案 一 、处理工艺:采用活性污泥法。设计进水:COD=300mg/L; BOD150g/L(估计);SS=?;氨氮=?处理量=7000m³/d。 设计出水 :COD=60mg/L; BOD=20mg/L(估计);SS=10 mg/L;......

    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

    对于污水厂而言,无论采用何种工艺运行方式,其主要成本为能源消耗、药剂消耗、维修费用、大修改造费用、人员费用等。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成本的有效控制方式,使各种消耗实现最......

    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汇报大全

    木木区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报告 一、基本概况 木木水务公司成于2008年1月与木木县人民政府签订关于木木县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TOT协议》。木木县污水处理厂位于木木县莘庄街......

    湖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 湖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水环境,促进城镇水污染防治及节能......

    湖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湖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改善水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

    建设部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的意见

    建设部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的意见 建城[2004]153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天津市建委,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北京市、上海市水务局: 为进一步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