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碾庄中心小学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计划解析
碾庄中心小学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计划
为更好地服务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继续推动“三有三为”道德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建立健全覆盖各类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扶助体系,让广大青少年都能享受改革振兴的成果,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我校决定制定特殊少年儿童群体中实施快乐成长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快乐成长计划(以下简称快乐成长计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委十次党代会、省第五次少代会精神,紧密结合我校实际,以“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以快乐成长工作站创建为载体,重点推进接力助学、爱心“1+3”手拉手互助、“阳光少年”培训和真情传输等四项活动,充分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流动少年儿童、家庭困难子女和孤残儿童四类少年儿童群体(以下简称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最直接、最现实、最需要的问题,努力营造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工作内容及重点项目
针对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心理情感等方面呈现的突出问题,按照“依托一个阵地,推进四项活动”的工作思路,推动快乐成长计划的深入开展。
(一依托一个阵地,广泛创建“快乐成长工作站”。着眼培养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兴趣、爱好,依托学校队部、心理咨询室及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相对集中的地方挂牌创建“快乐成长工作站”,指派专人
建立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档案,使用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微机管理系统,发放工作日志,配备必要的快乐成长扶助设施,实行特殊少年儿童群体联络员工作汇报制度和工作预警制度,努力为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推进四项活动即深入开展接力助学活动、实施爱心“1+3”手拉手互助活动、开展“阳光少年”培训计划、举办真情传输活动。
1、开展接力助学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为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生活、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不定期的与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开展免费家教及学习交流活动。通过社会募集方式设立快乐成长助学基金,实施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助学金、奖学金制度,对典型个案进行奖励与资助。各级工会要开展外来务工、困难职工家庭帮扶和救助工作,确保流动儿童及家庭困难子女都能不因贫困而失学。
2、实施爱心“1+3”手拉手互助活动。引导少先队小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小队集体联合与一名特殊群体的少年儿童手拉手。通过开展制定一份爱心计划、结交一位手拉手小伙伴、写一封手拉手联谊信、为手拉手伙伴寄送一份自制礼物、同过一次手拉手主题队会等活动,促进与特殊少年儿童的交流互动。
结合快乐成长工作站的管理模式,建立“红领巾爱心超市”。号召少先队员以互换的方式,自愿通过“红领巾爱心超市”互通有无,捐赠或交流青少年文体活动用品、教材及辅导材料、书刊杂志、玩具、文具等家庭富余生活、学习用品。从而培养少先队员养成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组织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在和谐社会中共同参与
建设,共同享有成果。
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号召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少先队组织与相对集中的一个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手拉手,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将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成果惠及到每名特殊少年儿童之中。
3、开展“阳光少年”培训计划。采取自我申报与调查摸底相结合的方式发放和推行“阳光卡”,免费开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图书馆,引导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积极参加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的免费培训,特殊少年儿童持“阳光卡”参加各项活动要由各级团委、少先队组织和各学校统一安排并带领,基于安全考虑不提倡特殊少年儿童在没有成人监护下单独参观和阅览;依托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相对集中的社区,开办“社区爱心课堂”、假日学校,开设特殊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专业和课程,不断丰富特殊少年儿童的兴趣和爱好,鼓励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掌握一技之长。各级妇
联组织要层层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不断完善代理哥哥、代理姐姐、代理家长等各项制度,开展免费课业辅导、特长培训、假期托管等志愿服务活动。
4、举办真情传输活动。开展书信文化活动,引导特殊少年儿童群体与亲属沟通,交流心中的困惑,吐露自己的心声;开展红领巾“变废为宝”活动,组织引导广大少先队员把日常的废品及淘汰的学习、生活用品积攒起来,传递奉献爱心;结合重大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开展集中性地慰问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特殊少年儿童群体解决生活、学习、心理上的现实问题。同时聘请心理咨询师,推行“心灵日记”,开通“师长热线”,建立“悄悄话”信箱、“爱的小屋”咨询
室;以“青少年维权岗”为载体,切实维护特殊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努力搭建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沟通交流的平台、缓解心理压力的平台、倾听倾诉的平台、维护权益的平台、快乐成长的平台。
三、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此项工作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社会公平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爱下一代,培养好少年儿童的千秋大业。我校要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将此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确保快乐成长计划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发挥我校红色教育基地的优势,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免费开放,努力为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快乐成长提供精神食粮,确保特殊少年儿童群体顺利完成学业;校图书馆向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免费开放制度;后勤并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
3、尊重规律,突出儿童为本。要抓住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实际需求,将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放在首位;要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多形式、多元化地为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要讲究科学方法,组建快乐小队,以“留守小队”、“爱心小队”、“坚强小队”、“助残小队”为载体,用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愿意接受的方式和内容教育他们、感染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要努力为特殊少
年儿童群体办实事、办好事,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做好快乐成长计划的各项工作。市领导小组将适时开展此项工
作的评选表彰活动,对特殊少年儿童群体中自立自强、勤奋好学的典型和在此项工作中有着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
4、狠抓落实,全力推进。要结合区本校工作实际,搞好工作调研,制定工作制度,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开展符合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特点的活动,努力构建快乐成长计划深入开展的长效机制;要明确、完善和建立正常的代际关系,开办教育方法等方面讲座,努力将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延伸,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要充分发挥团队干部及少先队辅导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吸收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参加经常性的团队活动,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地服务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快乐成长。努力营造关心、爱护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健康成长的氛围。
碾庄中心小学 2010年2月
碾庄中心小学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活动方案
根据邳州市委关于实施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快乐成长计划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碾庄中心小学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活动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作原则: 做到调查摸底深入细致,服务对象清晰准确,工作力争实现全员参与,努力做到“全面覆盖,全程关爱”。
二、工作对象: 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流动少年儿童、家庭困难子女和孤残儿童四类少年儿童群体(以下简称特殊少年儿童群体
三、工作方法及时间要求:
1、建档立册,做好四方面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统计录入工作。
首先要求填写特殊少年儿童登记表(见附件3,为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建档立册。
2、整合资源,建立快乐成长计划工作站。(1灵活建站。
活动本着优化管理、方便活动的原则,在本学校建立快乐成长工作站;(2规划布置。
“快乐成长工作站”要做到“九有”,即有“爱的小屋”咨询室(心理咨询室、“悄悄话”信箱(心理话信箱、免费“亲情热线”、电脑、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档案、快乐成长计划工作日志、快乐成长工
作站制度、快乐成长工作站标识、爱心交换专区(红领巾爱心超市。工作站内的布置应按照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的方法,将“九有”放到醒目、适合的位置,着重烘托出良好、温馨的活动氛围。
(3实行五天工作制。(常项工作
周一开放日:快乐成长工作站集中将亲情电话、爱心交换专区等工作设施对特殊少年儿童群体进行全面开放使用。
周二咨询日:推行“心灵日记”、开通“亲情热线”、“师长热线”,开通“悄悄话”信箱、“爱的小屋”咨询室及接待志愿者的工作咨询等。
周三回访日:爱心“1+3”手拉手结对双方回访活动。通过辅导员对志愿者、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及家长进行电话、书信、家访等形式的回访工作。
周四活动日:将接力助学活动、爱心“1+3”手拉手互助活动、阳光少年培训计划、真情传输活动这四项活动,有计划的开展,集中或分散进行均可。
周五整理日:工作的日常整理、汇总材料、完善档案、形成信息,逐级上报工作的开展情况并部署下周工作。
(4抓好管理。
快乐成长工作站由学校少先队大队长担任站长, 负责快乐成长工作站的日常协调工作;大队辅导员担任联络员,负责本校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档案建设和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快乐成长计划统计库数据的录入工作,整合社会资源,指导全校少先队员积极参与快乐成长计
划;工作站的服务人员则聘任优秀的少先队员担任,要求岗位明确、责任到人,可实行多人一岗、轮换制度,以达到共同体验。
3、公开招募,完成爱心“1+3”手拉手的结对工作。(1结对人员招募。
辅导员的招募原则上在本校教师中选择;少先队干部及少先队小队集体的招募可在本校或兄弟学校进行择优选择;志愿者的招募则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
(2工作责任。
一、志愿者责任:主要负责“三个沟通”(与辅导员、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家长或代理家长、与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及开展免费课业辅导、特长培训、假期托管等志愿服务活动。
二、少先队干部和少先小队集体责任:积极与特殊群体的少年儿童手拉手。通过开展制定一份爱心计划、结交一位手拉手小伙伴、写一封手拉手联谊信、为手拉手伙伴寄送一份自制礼物、同过一次手拉手主题队会等活动,促进与特殊少年儿童的交流互动,架起手拉手小伙伴之间情感的桥梁。
三、辅导员责任:部署、实施本学校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快乐成长计划,建立本学校的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动态管理档案,发放、整理爱心“1+3”手拉手的结对登记表及结对名册,并对档案实行登记表和微机双重管理,组织、开展好工作站的各项快乐成长计划的活动,切实解决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心理情感等方面呈现的突出问题。
4、面向社会、广泛募集资金筹建快乐成长计划基金。
(1募集方式:各地要通过在人群密集的商场、超市等场所设立捐赠箱进行社会募集以及企业冠名赞助等方式设立快乐成长助学基金。
(2资金使用:主要用于快乐成长工作站在制定工作计划后的部署、活动的开展和实施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助学金、奖学金制度以及对典型的特殊少年儿童进行奖励与资助的帮扶救助活动。
5、工作延伸,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个模式。(1阳光卡的使用及编码。
结合快乐成长计划中的“阳光少年”培训活动,特殊群体的少年儿童可持“阳光卡”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免费参观,到图书馆免费阅览,参加“社区爱心课堂”、假日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
(2学校对家庭、社区(村屯的指导。
依托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相对集中的社区(村屯,联合志愿者开办“社区爱心课堂”、假日学校,开设特殊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专业和课程,为孩子的监护人提供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理念;帮助孩子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与心理,鼓励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掌握一技之长。
(3少先队员主动性发挥,活动设计征集。
充分调动校内少先队员的主动性,结合重大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广泛征集活动设计创意和方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四、工作保障
1、组织保障。
学校要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工作档案及工作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将此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2、制度保障。
(1逐级负责制度:中心校具体抓活动开展,村小学实际操作,一级向一级负责,一级指导一级的工作制度,层层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重点工作项目,确保快乐成长计划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档案制度: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文字、图片、照片、光碟等材料的收集,也要注重活动的相关部署文件、书信往来的样品,成果展示等相关材料的整理和收集工作,定期形成活动材料汇编。
(3奖励制度:各地此项活动开展的结果将纳入全市少先队工作总体评价机制,与少先队示范校等评选工作挂钩。
3、宣传保障。
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社会舆论宣传以及校报、网站等媒介,大力宣传各类典型或典型活动。做好集体、个人典型的选树、培养、宣传工作。收集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优秀表现、收获体验以及明显的变化等,努力营造关心、爱护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健康成长的氛围。
碾庄中心小学 2010 年 2 月
第二篇: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快乐成长计划的实施方案
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快乐成长
计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快乐成长计划紧密结合东兰实际,以“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以快乐成长工作站创建为载体,重点推进接力助学、爱心“1+3”手拉手互助、“阳光少年”培训和真情传输等四项活动,充分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城市流动少年儿童、家庭困难子女(零就业家庭、棚户区家庭)和孤残儿童四类少年儿童群体(以下简称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最直接、最现实、最需要的问题,努力营造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工作内容及重点项目
针对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心理情感等方面呈现的突出问题,按照“依托一个阵地,推进四项活动”的工作思路,推动快乐成长计划的深入开展。
(一)依托一个阵地,广泛创建“快乐成长工作站”。着眼培养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兴趣、爱好,依托学校队部、心理咨询室及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相对集中的地方挂牌创建“快乐-1-
成长工作站”,指派专人建立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档案,使用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微机管理系统,发放工作日志,配备必要的快乐成长扶助设施,实行特殊少年儿童群体联络员工作汇报制度和工作预警制度,努力为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推进四项活动即深入开展接力助学活动、实施爱心“1+3”手拉手互助活动、开展“阳光少年”培训计划、举办真情传输活动。
1、开展接力助学活动。广泛动员青联、学联、青企协、团队干部、青年志愿者及社会各界人士为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生活、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倡导东兰大学生志愿者、退休老教师等高素质的人员不定期的与特殊少年儿童群体
开展免费家教及学习交流活动。通过社会募集方式设立快乐成长助学基金,实施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助学金、奖学金制度,对典型个案进行奖励与资助。各级工会要开展外来务工、困难职工家庭帮扶和救助工作,确保流动儿童及家庭困难子女都能不因贫困而失学。
2、实施爱心“1+3”手拉手互助活动。引导少先队小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小队集体联合与一名特殊群体的少年儿童手拉手。通过开展制定一份爱心计划、结交一位手拉手小伙伴、写一封手拉手联谊信、为手拉手伙伴寄送一份自制礼物、同过一次手拉手主题队会等活动,促进与特殊少年儿童的交流互动。结合快乐成长工作站的管理模式,建立“红领巾爱心超市”。号召少先队员以互换的方式,自愿通过“红领巾爱心超市”互通有无,捐赠或交流青少年文体活动用品、教材及辅导材料、书刊杂志、玩具、文具等家庭富余生活、学习用品。从而培养少先队员养成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组织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在和谐社会中共同参与建设,共同享有成果。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号召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少先队组织与相对集中的一个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手拉手,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将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成果惠及到每名特殊少年儿童之中。
3、开展“阳光少年”培训计划。采取自我申报与调查摸底相结合的方式发放和推行“阳光卡”,免费开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图书馆,引导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积极参加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的免费培训,特殊少年儿童持“阳光卡”参加各项活动要由各级团委、少先队组织和各学校统一安排并带领,基于安全考虑不提倡特殊少年儿童在没有成人监护下单独参观和阅览;依托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相对集中的地方,开办“爱心课堂”、假日学校,开设特殊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专业和课程,不断丰富特殊少年儿童的兴趣和爱好,鼓励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掌握一技之长。各级妇联组织要层层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不断完善代理哥哥、代理姐姐、代理家长等各项制度,开展免费课业辅导、特长培训、假期托
管等志愿服务活动。
4、举办真情传输活动。开展书信文化活动,引导特殊少年儿童群体与亲属沟通,交流心中的困惑,吐露自己的心声;开展红领巾“变废为宝”活动,组织引导广大少先队员把日常的废品及淘汰的学习、生活用品积攒起来,传递奉献爱心;结合重大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开展集中性地慰问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特殊少年儿童群体解决生活、学习、心理上的现实问题。同时聘请心理咨询师,推行“心灵日记”,开通“师长热线”,建立“悄悄话”信箱、“爱的小屋”咨询室;以“青少年维权岗”为载体,切实维护特殊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努力搭建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沟通交流的平台、缓解心理压力的平台、倾听倾诉的平台、维护权益的平台、快乐成长的平台。争取联系电信、铁通等通信公司为各快乐成长工作站免费安装开通“亲情热线”,并为每部电话赠送亲情卡(金额原则不低于1000元),用于工作站与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外出父母沟通,使外出家长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特殊少年儿童在学习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情况,从而使特殊少年儿童群体不致缺失家庭关爱,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三、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此项工作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社会公平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爱下一代,培养好少年儿童的千秋大业。各级相关部门要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将此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县本级将建立由市委领导及各有关部门相关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由团队组织牵头抓,群团组织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确保快乐成长计划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各级共青团、工会、妇联、少先队组织要充分履行群团组织的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精神文明办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免费开放,努力为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快乐成长提供精神食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纳入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监督、检查,联合做好建档工作,确保特殊少年儿童群体顺利完成学业;各级文化部门要制定并实行博物馆、图书馆向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免费开放制度;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有条件的乡镇可为本地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
3、尊重规律,突出儿童为本。要抓住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实际需求,将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放在首位;要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多形式、多元化地为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要讲究科学方法,组建快乐小队,以“留守小
队”、“爱心小队”、“坚强小队”、“助残小队”为载体,用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愿意接受的方式和内容教育他们、感染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要努力为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办实事、办好事,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做好快乐成长计划的各项工作。市领导小组将适时开展此项工作的评选表彰活动,对特殊少年儿童群体中自立自强、勤奋好学的典型和在此项工作中有着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
4、狠抓落实,全力推进。要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搞好工作调研,制定工作制度,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开展符合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特点的活动,努力构建快乐成长计划深入开展的长效机制;要明确、完善和建立正常的代际关系,开办教育方法等方面讲座,努力将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延伸,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要充分发挥团队干部及少先队辅导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吸收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参加经常性的团队活动,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地服务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快乐成长。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宣传特殊少年儿童群体中身心健康、自强自立的典型事迹。活动将全力打造活动品牌,制作公益广告、设计统一标识、拍摄专题纪录片,努力营造关心、爱护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健康成长的氛围。
第三篇:碾庄中心小学数学组工作总结
碾庄中心小学数学组工作总结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们数学科组工作以上级教育工作要点和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扬长教育、扎实有效”为主题,在课堂教学、集体备课、校本教研、有效作业模式等方面继续加大研究力度,以新课标的各种理论为指导,关注课堂,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在探索中学习和前进,在前进中反思和发展,回顾本学期的数学教研工作,主要还开展了以下几个活动:
一、领导重视,亲临课堂指导。
开学初,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到我校进行了听课指导调研活动。他们到校后便深入了课堂听课,课后教研员从课程目标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材的处理,到作业的设置、课堂氛围的营造、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精准点评,李校长在抓好学校全面工作的同时,还对数学科组工作进行指导。无论工作多忙,他都尽量抽出时间到数学科听课、评课,提出教改意见,指导数学科研实验小组开展工作。副校长既要抓常规教学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中,还不断关心数学科组的工作,了解教学教研情况,优生培养情况。蔡主任既抓好教学常规的同时又要指导青年教师进行说课、上课比赛,有好的领导,就有过硬的教师队伍。老师们的领悟性较高,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快,在一系列的对外公开课中得到同行好评,这与学校领导关心、支持分不开。
二、认真抓好教学的常规管理工作。、订好计划。在学期初每个数学教师能根据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数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实际,认真订好学科计划,并按计划开展预定的活动。、坚持教研活动。①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按照科组计划,在学期初开始全组教师以低、中、高年级组为单位,认真学习小学数学大纲,让老师们明确自己所教年级的教学要求。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章。参加东莞市体育馆举行的“新经典名思教研”之全国小学数学课改十年成果教学研讨观摩会,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听课等。通过学习观摩,科组教师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探索知识的正确态度、思想、方法和途径,形成爱学、会学的习惯,具备主动获取知
识的能力。②定时进行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做到课前备好课,课堂上好课,课后有小结。并经常探讨教学问题,交流教学方法。注意练习的设计,作业的布置和课后差生的个别辅导。③定期进行各类比赛。如低年级的口算比赛,高年级的综合计算比赛,四、五年级的能力竞赛,我行我“数”手抄报比赛等活动。④落实细节,继续实行对学生作业“每月一查”制度,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反馈、有跟踪、有落实、有实效,并在10月中旬和12月中旬开展了作业展评。
二、以老带新、师徒结对、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我校是一所新开办的学校,开学初迎来一批又一批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为了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使青年教师及时转换角色,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并在专业上能顺利成长,我校开展了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的师徒结对活动。数学组成立了3对师徒:吴磊-曾丽兴、吴晓珊-文丽芬、利燕妮-翁新星,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教研气氛浓厚。在拜师学艺过程式中,老教师们无私奉献,青年教师虚心好学。如吴磊、吴晓珊、老师经常听蔡主任、文丽芬老师、翁新星老师、曾丽兴老师的课,课后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蔡主任也把自己的教学设想、目的、重点、难点对她进行细心讲解。文丽芬老师对徒弟吴晓珊言传身教,把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使她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本学期的教学大比武中她的“前后”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翁新星、曾丽兴老师让徒弟随堂听课,毫无保留地传授教学经验,手把手地帮助青年教师。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大比武中教师们十分重视,成立了攻关小组。教者虚心请教、反复试教,科组长和师傅们热心帮助,一次一次地听课,耐心细致地提出修改意见,科组长还帮助个别教师制作电脑课件。在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吴晓珊老师获得了二等奖,这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的比赛,提高了教师素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创设了浓厚的教研气氛。
三、坚持抓好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数学尖子班的竞赛辅导工作。在辅导中,我们注意用激励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用点拨、启发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路,设计练习有针对性。在本届五年级数学能力竞赛中,我们派出6人参赛,其中一人获一等奖、一人获二等奖的好成绩。
本学期数学科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薄弱环节有待加强。我组
第四篇:完善特殊群体关爱计划
完善特殊群体,关爱教育机制计划
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关爱帮扶需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学校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具体计划如下:
一、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1、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 “进城务工子女”等特殊群体教育工作方案,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 “进城务工子女” 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1)学习上优先辅导。
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
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
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配对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
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 “进城务工子女” 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 “进城务工子女”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建立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儿童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要30分钟内告知委托监护人,1小时内告知在外务工家长,2小时内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以保证留守儿童的安全第一的要求,不得拖延推诿。与教职工层层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积极探索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留守学生走过人生发展时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积极开通亲情专用电话或电子信箱开设知心信箱,开设心灵驿站,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给学生以心理咨询和辅导。学校应指定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生喜爱的教师负责落实相关任务;同时注意方法,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着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开展磨砺教育的研究试点,着重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要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8、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工作目标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班级、部门和教师进行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如因工作不力和失职而造成影响的,师德和考核定为不合格并给予经济处罚。
二、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
学校要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的家长公布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利用电话、家访等指导家长或临 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着力提高委托监护人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加强委托监护人在受托期间,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阵地和育人功能,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加强对儿童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3、加强同社区、家庭的合作,营造浓厚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要主动与当地文化、工商、妇联等部门配合,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关爱留守儿童。重视家校合力教育,要求家长采取多种形式与儿童交流、沟通,多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让儿童体会到父爱母爱,努力形成政府、村组、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营造浓厚关爱氛围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学校寄宿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动员留守儿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的资助工作。
学校要对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通过免收杂费、书本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引导留守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不良行为,快乐健康成长。
4、建立研讨、交流、评估制度。
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特殊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论坛,交流经验,评定效果,探索新路,采取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巩固成果,增强实效,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第五篇:鲁庄二中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制度
巩义市鲁庄镇第二初级中学
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制度
为了给特殊学生群体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每名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特制订如下制度:
1、特殊学生主要是指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家庭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学生、随班就读残疾儿童、身体和心理异质学生等。
2、逐个建立完善特殊学生档案,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设定档案借阅权限,保护学生个人隐私。
3、为每名特殊学生配备成长导师。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状况,学校安排品德高尚、责任心强、学生信任的教师做“成长导师”,通过开展“师生共成长”等活动,鼓励导师结合自己的优势,帮助被辅导的学生健康成长。
4、定期研究分析各班级需要被特别关爱学生的成长状况。将学生成长导师的工作情况单独计算工作量,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对指导学生成长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在评优树先、职称聘任等方面优先予以倾斜。同时把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工作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5、严格各级救助资金管理,设立专用帐户,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定期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提高了救助工作的信誉度。
6、建立走访反馈制度。学校定期走访学生家庭,了解特殊学生的思想状况,生活学习情况,注重做好的信息收集、情况反馈及协调服务工作,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确保特殊群体应助尽助。与父母沟通、交流,指导家长作好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工作。同时,积极倡导学生家长进行校访,设置专门房间,接待学生家长,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强化交流合作,在教育转化不良学生上形成一个和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