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设计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认识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2.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第一时
一、导入新:
在上一个文本中我们形象地感触到一个为保家卫国而战的战士在二战中饱受战争创伤的痛苦经历,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小说,它讲述的是敌对阵营中的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的小伤兵的悲惨遭遇——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发动者及其追随者„„
二、作者简介:
1、伯尔(1917-198)德国小说家,出生于科隆一个雕刻匠家庭;
2、在科隆度过艰难的童年,1939年入科隆大学学习。
3、二战爆发,征兵入伍,历时6年,194年4月被俘入战俘营,12月获释。
4、1947年发表小说,191年成为专业作家。、1972年因“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的灵敏技巧和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
6、198年去世,举国哀悼
三、解题:
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最后全部牺牲。希腊人为纪念这些阵亡的战士,在温泉关立碑纪念,碑上的铭文如下:“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我们在此地阵亡,至死忠于他们的命令。”这篇小说的标题是这段铭文的起句,小伤员在上美术时曾按美术老师的要求用六种字体将这段铭文写到黑板上。斯巴达战士抛洒鲜血是为了保卫祖国,而伤员则充当了纳粹德国侵略战争的炮灰,最终变成了残废人。小说的标题令人深思,暗含着对纳粹德国军国主义的教育的嘲讽与抨击。标题本身就奠定了篇小说的批判和反思基调。
四、文本研习:
(一)把握小说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小伤员参军仅三个月)
地点:战地医院。(小伤员三个月前离开的文科学校)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包括“我”在内大批伤员运往战地医院,许多人死去)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二)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第二部分:(“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第三部分:(“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三)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明确:
“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战争的残酷,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四)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明确:
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五)小说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自己的想法,可各抒己见)明确:
小说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但“我”就在短短的三个月中为昔日所受的军国主义教育付出了惨痛的低价。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六)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明确:
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五、堂小结:
一个未成年的学生在三个月前参加战斗,而后受伤竟然又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学生成了伤员,学校成了战地医院,而昔日所受的军国主义教育竟然成了血淋淋的欺骗,让年轻的“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失去了双臂和右腿。而在精神上遭受的痛苦更是无可名状,心理上遭受了极大的心理创痛。而这一切表现了作者对于战争本身所作的反思与抗争:战争不仅是一场民族的灾难,也是个人不幸的根源所在。第二时同类题材比较阅读《一个人的遭遇》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比较阅读简案教学建议:
以下三个问题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作重点选择,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深入挖掘,认识到战争为人类带来的巨大的创伤,从而引导学生们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参考提示:
《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参考提示:
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参考提示:
不同之处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第二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溧阳市中学 洪湖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本文,了解主人公的战争遭遇和作者内心的感受及其变化
2、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内心和突现主题的作用
3、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破坏,激发控诉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怀,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2、理解本文的问题与主旨的关系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把我埋浅一些
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其中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并杀害了大人们就骗小女说:妈妈找爸爸去了, 小女孩女就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妈妈教她的儿歌
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忍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
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半空中
战争是残忍的,可能战争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死亡,今天就让我们真正体会一下,何为战争
(二)文本研习:
1,请快速浏览课文,概括一下小说的主要情节: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原是文科中学)
人物:17岁的伤兵
情节:伤兵,在战场上,四肢四剩一肢,然后送到这里救治
2、主人公一直想弄清这里是不是母校,请大家读16、18节体会主人公对(确认是否是母校这件事)持什么态度? 明确:不愿承认
3、析:他已经发现许多有力的证据,但他为何在铭文出现之前一直不愿承认这是母校?(放手让学生讨论,根据讨论结果板书)
(提示:可从精神壮态提示)(1)幻觉
他的伤势太重,失血过多,思想处于迷糊状态,有可能是产生的幻觉;但从整个确认过程来看,恐怕不能单纯理解为“幻觉”所致,(提示:与学生生活对比)
(2)不敢面对现实(失去以前快乐的学生生活)
却是应该理解为:他不敢面对过去,不敢面对或正视他曾经拥有的健全,别说再用他那双手去绘画去写字,就说再跑到楼下去喝一杯牛奶、去违禁抽一支烟,再说厌你,这些美好的学生生活已经成为了永远的不可能,如果他能活下去的话,这些就是他一辈子的奢望了
(提示:铭文对他影响)
(3)铭文是使他遭此恶运的原因是这句铭文,促使他义无返顾的走上战场(这印象难道不深么?)
4、小说中的“我”经历了这场战争,并且失足、失手,几乎失命,可谓“英勇无比”,那么“我”当时为什么去参战的?而今醒悟了吗?(重点探讨)[明确] 为什么参战(没有人性)
(提示:他认为战争是为了什么?)其一(礼赞炮碑)对炮和纪念碑的感受 ①读完以后具体谈谈,主人公对战争的感受
认为炮声有节奏,令人惬意,优雅,柔和(认为战争是美的)
我的名字可以刻到“竖着更大的金色铁十字,装饰着更大的月桂花环石雕”的纪念碑上,如此青史留名,(取得战功是无比荣耀的)(喜悦,兴奋,感到光荣)
②请写出省略的内容.并说明理由 填空:为了(伟大的德意志)为了(为了光荣的军国战争)为了(为了人生无比的荣耀)③你如何看待主人公对战争的感受? 人性扭曲
(提示:人性为何会被扭曲?原因体现在哪些方面?)其二(学校布置)学校时面的布置(凯撒,腓特烈大帝,多哥)(多哥万岁)对学校生活的向往,以前生活混混噩噩,不知道珍惜,认为学习是枯燥沉闷的,在香蕉上写上多哥万岁,而且不只一人
(六写铭文)在绝望的日了里,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写下铭文我清楚而工整地写了六遍(根源)是(法西斯对人的军国主义思想灌输),为什么后悔(有了人性)证明:牛奶
“牛奶”、画画都已成为了梦想,炸弹炸毁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身体,更是一个人的未来和一个人的心灵无限伤感与痛恨、向往平静的生活“牛奶”成为和平与学校的代名词由悲惨的现实发出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声音,是对德国军国主义思想的一种讽刺和否定突出小说的主题(结合前断学校的美好生活回忆)
(提示:身体)
①自身悲惨的遭遇(没了三肢)
我原以为听到的炮声是多么的宽慰、惬意、粗犷、高雅,“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没想到那是“熊熊大火”“红光和黑烟交织”,它吞噬了我的双臂和右腿,让我欲生不能,欲死不能花季的年龄,却过早地凋零了……
他是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的一个代表,他对侵略战争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上了战场,又糊里糊涂受了重伤回来,他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只是那句话让他去的,他狠狠地被欺骗了,充当了战争的炮灰(再读结尾,体味悬念的作用:有被捉弄的味道,让人回味、发人深思)
(提示:理想与现实)
②因为国致残,别人对自已的冷漠(没有治疗,没有安慰,没有荣誉,没有鲜花)我原以为受重伤后,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哪怕是得到别人的安慰;得到荣誉没想到我多次因疼痛难当而叫喊,却无人理会,面对的而是别人的“冷漠、无情”,“仿佛他们抬着我穿过一座死城博物馆”“我失声呼叫,医生和消防队员愕然地望着我,可是医生只耸了耸肩膀”……
③认为此刻,荣誉也是平淡的(淡视荣誉)
我原以为为了那句话,我的名字可以刻到“竖着更大的金色铁十字,装饰着更大的月桂花环石雕”的纪念碑上,如此青史留名,没想到“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
老师总结(人性回归)点明题义
最后题目的意义: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是一个典故“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多名希腊士兵在温泉关英勇抗敌,并刻下了那段铭文:„流浪人,你若是到斯巴达,请告诉那里的公民们,说我们死守诺言,长眠在这里‟
对学生进行法西斯的思想毒害,是导致灾难的根源批判了法西斯的扭曲人性的罪恶
(三)、探究
1小说中作者为什么把临时战争医院,安排在学校里? 明确:(艺术学校――――医院――――战争)
(提示:从环境本身的作用上看)其
一、学校
学校:供学生学习文明:医院:伤病人治病: 医院占居学校,说明医院挤占了文明,扼制了文明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提示:两者联系上)
其二、两者之间早有联系(布置)投影相关背景资料
大多是专制,独裁的好战争分子布置校园(幻灯片展示)都是对学生进行军国主义的思想灌输压制文明所以战争思想老早侵占校园了
(提示:写作手法)
其三,对比讽刺突出主题(要指导学生从写上来思考)
本无关的东西被战争拴到了一起,学艺术的学生在自己的艺术学校,在自己的宣言下被截肢独肢成了艺术(变态),绘画雕像(本态)艺术本应是学艺术(本态)而今做截肢手术(变态)(这是对战争绝妙的讽刺)
第三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教学目标:
.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学生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时:1-2节。
教学内容:
导引:在上一个文本中我们形象地感触了一个为保家卫国而战的战士在二战中饱受战争创伤的痛苦经历,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小说,它讲述了的是敌对阵营中的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的小伤兵的悲惨遭遇――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发动者及其追随者……
文本研习:
一、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地点:战地医院。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二、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2、(“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3、(“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三、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四、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P6-7: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五、《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六、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六、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不同之处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第四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本文,了解主人公的战争遭遇,从而理解当时的战争环境。
2、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
3、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破坏,体会本文的主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2、理解本文的问题与主旨的关系。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战争是什么?是一颗子弹贯穿身体时在地面上翻滚时,那种彻底的疼痛和将死的恐惧吗?是一枚炮弹在眼前炸开时意识的丧失和肉体的摧残吗?世界上的枪炮声并没有平息,生命依然在流血„„然而,那些战争的追随者们可曾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举起手中拿罪恶的武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来感受一位17岁少年的生命悲歌!
(二)、作者简介: 伯尔,1917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是家中的第八个孩子,自幼家境贫寒,渡过了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二战期间,他应征入伍,在俘虏营中渡过了六年,后被保释。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波罗姆》。有人说伯尔是德国的“良心”他的作品始终在讨伐战争,1985年他去世以后,连联邦总统都亲自为他抬棺材送行。
(三)文本研习: A小说的情节结构。
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2、(“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3、(“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B故事交待的内容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我”一个原中学八年级的学生,现在成了德国伤兵 思考:
1、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课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了怎样的悬念? 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①“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
②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 ③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
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
2、“我”最终证实了这就是自己的母校,同学们能从课文中找出证据吗?(小组讨论)明确: 美术教室的布置; 门上的十字架; 香蕉上写下的多戈万岁; “我”的手迹
对于“我”整个漫长的人生来说可能是一瞬间,然而这三个月可以发生沧桑巨变。课文在描写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始终抓住学校的环境。思考:
3、课文始终在描写学校的环境,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来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地方,可传播人类文明的地方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美术教室成了“停尸间”,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战争给人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和哀伤。对比
在《一个人的遭遇》中,主人公索科洛夫明白自己是为了家国而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证据吗? 明确:“我”虽然回到了自己的战地医院接受了治疗,并没有表现出对于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想到的是自己的名字有可能会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永留史册。然而,他可知晓像他这样不明原因上战场而因此走上不归路的又有多少人呢?
5、最后,“我”有没有明白自己的遭遇?为什么要以“牛奶”来结束全文? 明确:那黑板上的手迹、那彻底的疼痛让“我”顿悟 “牛奶”、画画都已成为了梦想,炸弹炸毁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身体,更是一个人的未来和一个人的心灵。
(四)题目的意义: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是一个典故“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多名希腊士兵在温泉关英勇抗敌,并刻下了那段铭文:‘流浪人,你若是到斯巴达,请告诉那里的公民们,说我们死守诺言,长眠在这里’。如今,它出现在美术课堂上,让那些充满战斗激情的热血青年走上战场,是对德国军国主义思想的一种讽刺和否定。
(五)扩展延伸:
1、《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2、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3、“我”是在德国军国主义教育思想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有着满腔的热情,对战斗充满了憧憬,然而他们可曾明白:自己到底充当了战争的什么角色?无论是侵略者还是受害者,结局如何?
在筱敏的《这一代和那一代的理想》中说道:“军国主义的教育目标是:用希特勒的话说:全世界要在这一代的青年面前都骇的倒退,我要的是具有强烈主动性、主人气概、不胆怯、残忍的青年,在他们的身上不允许有软弱,也不允许有温和。我要从他们的目光中看到骄傲的神色和野兽般的狂野。”(学生齐读)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他的这种残忍使很多无知而血气方刚的青年走向了不归之路,主人公“我”失去了两只手臂和一条腿,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悲惨呢?战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
4、伊拉克儿童哭泣的双眼(PPT)配乐朗诵(背景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你见过孩子那惊慌失措的眼神吗? 你见过孩子那绝望无助的眼神吗? 你见过孩子那野兽般复仇的眼神吗? 而此时此刻,伊拉克的孩子们 正遭受着战争的摧残 而此时此刻,他们看到了什么? 那交织的火舌,震耳欲聋的爆炸 还有那漫天的硝烟 身边渐渐冰冷的亲人
六、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
《一个的遭遇》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 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
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
:不同之处是:
《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
《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七)总结: 当我们结束这一课的时候,世界上的枪炮声并没有停止,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吞噬新的生命,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战争的罪恶,思考战争给人带来的伤痛。
(八)布置作业: 写一段关于对战争的感受。(100字左右)
《鸟啼》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大自然中存在的生命意义。
2、体会劳沦斯对生与死的思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课本上的注释,教师补充:劳伦斯·大卫·赫伯特(1885-1930),英国作家。生在诺丁汉郡一个矿工家庭,曾在诺丁汉大学学习师范教育。当过会计、职员、教师,曾在英国各地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漂泊十余年,广泛接触了社会。1909年开始发表诗歌。1911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孔雀》。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儿子和情人》(1913),带有自传性质,描写矿工家庭的困苦生活,但用母爱和性爱的冲突来解释主人公波尔·莫莱的矛盾心理。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分析与对社会矛盾的揭示纠纠缠在一起,是劳伦斯创伤的突出特点。这一特点在长篇小说《虹》(1915)、《恰特莱夫人的情人》(1928)中更加鲜明。他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迷途的姑娘》(1920)、《恋爱中的女人》(1921)、《亚伦的藜杖》(1922)、《袋鼠》(1923)、《羽蛇》(1926),短篇小说集《英国,我的英国》(1922)等
蛰伏 二字词
田凫 跌宕 慰藉 攫住 海蜇 三整体把握
在预习的基础上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全文共15段,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5自然段)主要写严寒过后,春天来临,鸟儿的啼鸣。
第二部分:(6—15自然段)侧重写鸟二啼鸣给人类的启示,写“我们”的思考。四.细节探讨
1、鸟是如何啼叫的,有怎样的变化?
吃力—微弱,缓慢《咕咕》---含糊若断若续---隐约而清越---活泼,悦耳。由弱变强,由少变多,由微弱扫悦耳。
2、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整体印象,?
啼叫汇成了一个声音的洪流,呼告了生命春天的来临,显示了生命本身的张力
3、为什么这样的鸟啼会给你以如此深的生命启示?
严寒持续,鸟尸横陈,场景让人倍感凄凉。死亡的环境下,刚刚有了点温暧
4、本文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生命的启示的/ 比喻,拟人,对比象征
五、鸟啼给人以怎样的启示?试结合课文分析说明?
鸟啼又带给人类什么样的启示,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自主探究,自由讨论)
“不必再注视那些暴露四野的破碎的鸟尸„„我们身上的酷冷”。理解:不必畏惧严寒、死亡和痛苦。
“世界不能选择„„春天不能抑制„„”理解:春天的的到来是势不可挡,生命的冲力是无法遏制的。
“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理解:生死无法共存,有生则有死,有死则有生。
“谁能阻挡到来的生命冲动呢„„”理解:离开死亡,走向新生,是生命的本能,是无法阻挡的。
六、通过这些启示,劳伦斯做了什么样思考?(总结一下)
明确:
1、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生的,或者是为着死的,非此即彼,在本质上不可兼得;
2、他也肯定了生命的价值,春天必然会来临,谁也无法阻挡生命的冲动,无法阻挡我们对于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与追求。
穿插:劳伦斯是一位性格十分复杂,内心充满苦闷,对现代工业文明持批判和否定态度,致力于揭示人性中的本能力量,对人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怀着憧憬的作家。他的散文是一个孤独者在他那个喧哗年代和骚动的文化氛围中发出的生的感叹。他曾说过,我的文章是写给50年后的人看的。
第五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一,导入:
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一个人的遭遇》,它告诉我们在战争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尤其是他们的心灵上的创伤。这是从战胜国来说的。那么,战败国的普通人的内心是什么样的呢?和战胜国有何不同?在战争之后,对他们应该怎样的关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它比较全面的展示了当时的德国士兵的心态,这对我们对战争的全面理解可能有很好的帮助。
―――――板书《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二,学生通读全文。(因课前预习过,所以5分钟即可)
A,整理生字词 B,复述文章,要求符合记叙文的三要素
(学生有生字词本,让他们自己整理,我们只负责抽查就行了)
(学生大致回答:在盟军攻入德国的一个夜晚,一个中学生士兵受伤,在去诊治的途中的所见所想)〈教师适当点拨指导一下〉
三,问题设计:
1,既然同学们说了,这篇文章是说一个伤兵在诊治的途中的所思所想,那么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何不与这个士兵直接相关,却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题?
(学生基本上回答不出来,只能把注释读一下,也有人说是设悬念,引发读者去破解谜底。这样也行。这个问题设置,主要是为了好引出下面的问题)
2,既然大家看不出来,我们来想另外一个问题,这个士兵是怎样走向战场的?主动去的?还是被逼的?(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最后确认是主动的)
3,为什么是主动的呢?从哪能看出来?
(伤兵的战争感受)
A,对战争中的战友的鼓励认同。P47对炮火的赞美,他认为战争是美好的B,想成为烈士,在纪念碑上留名,对“烈士”充满向往
C,对城市中火光,浓烟充满敬慕。P43-46
4,那么这个士兵为什么在内心深处有这种想法?与生俱来的么?
(不是,老师 传授的)〈由老师引向法西斯〉〈逼的〉
5,法西斯可能有很多方法,但文中是什么方法把学生引向战场的?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6,为什么仅仅这一句话就能产生这么大的效果呢?用它作题目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讨论去吧)
(A,夸张效果,表现法西斯的欺骗性
B,表现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的无知,容易被鼓动,缺乏自主性,不知道生命的价值
C,通过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与当时的情形的对比,讽刺了法西斯的残忍,利用学生的无知让他们充当炮灰
D,设悬念,让读者去找出谜底
(教师指导,特别是这句话本身的含义和当时的德国的情形的“相似性”,让学生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顺便指出,这个学生具有代表性,即以点代面,点出了当时候的那一代的青年的性格面貌)
7,照上面的推理来看,这个主人公到底是什么样的身份?学生?士兵?
(学生讨论)
(是二者的结合体,但学生的本性多一些。最终学生的本性战胜了士兵的本性?)
8,为什么这么说呢?
(对学校的环境描写?)
9,为什么对学校进行大量的描写?
(教师指导:艺术学校――――医院――――战争)
(A,对学校生活的向往,以前生活混混噩噩,不知道珍惜,但在法西斯的蛊惑下,内心充满这矛盾。〈对门房的认识,牛奶的回忆〉
B,在战争的环境下,艺术的缺失
C,对比讽刺的运用。本无关的东西被战争拴到了一起,学艺术的学生在自己的艺术学校,在自己的宣言下被截肢。对战争的思考,对战争中艺术的思考。
10,《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对比思考。
(在战争中,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最应该关注的是战争的中的人,特别是他们在战争中被扭曲的心灵急需得到救治,最需要帮助的不是恢复被战争所摧毁的建筑,而是遗留下来的人。)
在这课中,学生很难有所理解,逼学生读5编书之后,设置环境,教师引导,让学生去说,去感悟。这是上完课之后整理的,可能有所脱节,请原谅。明天上传《图片两组》。谢谢各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