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浪人_你若到斯巴》导学案第一课时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导学案(第一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
时间:2012-11-22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主人公的战争遭遇,从而理解当时的战争环境。2.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
3.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
认识环境描写对于作者表现主题的作用。
【学习难点】
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晨读积累
凉
州
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解】 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可让学生当堂 背诵,积累名言名句 【评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学习过程]
一、作家作品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诞生在一战期间,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先后在法国前苏联、罗马尼亚作战,1945年被浮,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伯尔的成名作是出版于1949年的中篇小说《火车正点》伯尔认为“战争是无聊的”,不管什么样的战争,它只能给人们带来死亡,因此他把战争归结为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人类失去理智的产物。他的作品另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等。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遍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20世纪70年代,伯尔的创作出现了新的高峰。中篇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为其赢得了世界声誉。
二、文题解读: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是一个典故“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多名希腊士兵在温泉关英勇抗敌,并刻下了那段铭文:‘流浪人,你若是到斯巴达,请告诉那里的公民们,说我们死守诺言,长眠在这里’。如今,它出现在美术课堂上,让那些充满战斗激情的热血青年走上战场,是对德国军国主义思想的一种讽刺和否定。
三、字词积累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搪()瓷
甲胄()
窗帷()
啐()掉烟头
吞噬()
倒坍()
惬()意
烟熏火燎()2.解释下列词语。
(1)惬意:(2)惟妙惟肖:(3)蹒跚:(4)襁褓:(5)赫然:
3.近义词辨析
⑴闪烁:
闪耀:
⑵深沉:
低沉:
⑶震颤:
颤抖: 4.成语辨析
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四、合作探究
1、诵读课文,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以及小说的情节结构。
(1)基本要素: 时间:
地点:
场景:
情节:(2)情节结构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2、认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2)小说有三要素,那么在这篇小说中哪一个要素作者花的笔墨最多?
(3)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课堂练习
(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威风凛凛(lǐn)戳进(chuō)疲惫(bâi)斑斓(lán)B、颠簸(bǒ)诅咒(zǔ)憎恶(wù)印痕(hãn)C、襁褓(qiǎng)油腻(nì)愕然(â)赫然(hâ)
D、震颤(chàn)惟妙惟肖(xiāo)瘦削(xuē)甲胄(zhòu)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搪瓷 凝眸 逼真 脸谱 B、颤悠 肃穆 发霉 波涛 C、困倦 窗帏 宽蔚 动弹 D、清晰 笔迹 耀眼 震撼
3、下列括号内所填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1)这一切从眼前匆匆(),因为我并不重,所以抬担架的人走得很快。(2)也许这一切都是();我在发高烧,浑身上下到处都疼。(3)担架()着拐弯时,迎面而来的竟是赫耳墨斯圆柱。
(4)透过右边的窗户,我看见了火光,满天通红,浓黑的烟云()地飘浮而去„„ A、掠过 幻觉 颤悠 肃穆 B、经过 错觉 颤悠 肃穆 C、掠过 幻觉 颤动 严肃 D、掠过 错觉 颤动 肃穆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两扇门上都挂着搪瓷小牌。
②先经过一条长长的灯光昏暗的过道。③这里的墙壁刷成绿色。
④墙上钉着老式的黑色弯形衣钩。
⑤写着“一年级甲班”和“一年级乙班”。
A、②③④①⑤ B、⑤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① D、③②①⑤④
第一课时导学案答案
三、字词积累 明确:
搪(táng)瓷
甲胄(zhòu)
窗帷(wãi)
啐(cuì)掉烟头
吞噬(shì)
倒坍(tān)
惬(qiâ)意
烟熏火燎(liáo)
2.解释下列词语。
(1)惬意:心里满足或感到畅快。(2)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3)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4)襁褓: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后来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5)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样子。3.近义词辨析
⑴
闪烁: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说话隐晦躲闪,不肯明确说出
闪耀:闪烁;耀眼。
⑵
深沉:指深刻,沉着;指幽深。
低沉:阴暗,天阴云低的样子;声音粗重不响亮;情绪等低落。⑶
震颤:颤动;使颤动。
颤抖:颤动;发抖;抖动;颤动。3. 成语辨析
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好象就在眼前。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栩栩如生: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好像活生生的一样。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B(“悲愤”之说不当,应该是“无奈”)
四、合作探究
1、读课文,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以及小说的情节结构。
(1)基本要素: 明确: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2)情节结构 明确:
开端:(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发展:(“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高潮、结局:(“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
己读书的教室
2、(1)明确:“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战争的残酷,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2)环境
(3)明确: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课堂练习
1、D
2、C
3、A
4、A
第二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导学案完整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了解不同作家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重点:
1、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
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肢体,还有人们的心灵,同受伤的肉体相比,心里流淌的悲伤更加无法医治和忘却,也许,看了本文以后,你会对战争有更深刻的认识,你会更加热爱和平生活。【作家作品】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诞生在一战期间,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先后在法国前苏联、罗马尼亚作战,1945年被浮,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的成名作是出版于1949年的中篇小说《火车正点》伯尔认为“战争是无聊的”,不管什么样的战争,它只能给人们带来死亡,因此他把战争归结为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人类失去理智的产物。他的作品另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等。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遍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20世纪70年代,伯尔的创作出现了新的高峰。中篇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为其赢得了世界声誉。【文题解读】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这里揭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搪瓷()甲胄()窗帷()啐掉烟头()吞噬()
倒坍()
惬意()烟熏火燎()
2、梳理情节
阅读小说,完成下列填空:
我 被运到
被抬到。
之间,我疑惑 1. 2. 在最后,我证实了 发现了。
(设计意图:把握小说的基本要素,理清小说的情节)基本要素 时间: 地点: 场景: 情节: 情节结构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二、认真阅读全文,思考回答:
1.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2.我是通过那些信息得知自己回到了自己的母校的?
3.你觉得小说哪部分最为震撼人?简要分析.4.小说在叙述情节时用了什么技巧?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一、人物形象分析 1.我是谁?
2.我对于学校日常教育的态度?(找文中相关文字)
3.我对于战争的态度?(找文中“我”对于战争感受的文字)
4.我的想法正确么?我真的光荣么?
5.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
二、环境分析
再读全文,找找“我”的学校的环境布置,讨论分析其本质。(这些画像雕塑等都在强调什么样的观念?学校在向学生灌输什么思想?)
资料
二次大战期间,身为“纳粹党全部文化哲学教导事务领袖私人代表”的罗森贝格为“德国总教会”拟定了“三十点纲领。”纲领规定德国境内的全部教会都是“民族性教会”,必须根绝“各种异己的外来的基督教信仰”,停止出版和传播《圣经》,从供坛上清除一切耶稣受难像、圣经和圣徒像,各教堂必须撤除基督十字架,代之以纳粹卍符号。
《德国史纲》
纳粹上台后,不仅改造了宗教,排斥一切异己,而且纳粹教育政策纳粹政权将德国的教育完全纳入了培养纳粹接班人的轨道。(投影)
1933年11月6日,希特勒在讲演中说:“当一个反对者说,‘我不会投向你那边的’,我就平静地说,‘你的子女已经属于我们了„„你算什么?你是要死的。但是,你的后代现在站在新阵营里。在一个短时期后,他们就将不知道别的,而只知道这个新社会’”。1937年5月1日他又说:“这个新国家将不把它的青年交给任何别的人,而是自己管青年,自己进行教育和抚养。”
《德国史纲》
“阿道夫·希特勒学校”是培养纳粹干部的初级学校,1937年以后全国共设立10所,其中著名的有不伦瑞克的“预科学校”。这类学校由希特勒青年团主管,学生从该团所属少年队内12岁儿童中间选拔,主要审查项目为种族血统,具有白肤、金发、碧眼外形的儿童具有优先权。该校学制6年,除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外,还从事军事训练,培养党内外从事领导工作的能力。学生18岁毕业后有资格上大学。„„
《德国史纲》
从学校的环境布置和投影资料,可以清楚地把握纳粹学校教育思想的核心。
三、小说主题(通过情节梳理、“我”的形象的分析和环境分析,已三次初窥小说的主题,这里,再思考几问题
1.关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什么不写全?为什么以此为题目?
2.为什么看到比尔格勒之后,叫出的是“牛奶”,而不是“比尔格勒”?“牛奶”,“比尔格勒的门房”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块什么样的地方?
3.究竟是不是回到了母校,最熟悉的母校竟然需要自己不断的寻找证据来证明,而最终确认的证据却是?
点拨:作者海因里希·伯尔在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获奖辞是:“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投影)195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引起轰动,也是因为反战。他因此被称之为“德国的良心”。1985年7月19日,伯尔去世。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给伯尔妻子安妮玛丽的哀悼与慰问信中写道:“海因里希·伯尔走了,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我们伟大的德国文学。他是崇尚和支持自由的,常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他又是爱好争论的,由此激起人们的反响,同时也引起人们对他的敬爱。我们将怀念他勇敢、热诚、清醒和总是敦促的声音。”(投影)一些外国报纸更是评论道“他把德国人的灵魂从俾斯麦和希特勒的阴影里解救出来”。(投影)
正是这样,作家通过小说来表现对纳粹战争的反思,尤其是写出了纳粹阵营中的“异端”。
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凝眸(mú)斑斓(lán)甲胄(kù)绚丽(xùn)B.号召(zhào)颠簸(bǒ)诅咒(zǔ)痕迹(jì)C.褪色(tuì)吞噬(shì)模样(mú)惬意(qì)D.粗犷(kuàng)油腻(nì)铭文(míng)玫瑰(gu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搪瓷 颤悠 冷寞 惟妙惟肖 B.喧闹 渲泄 疲惫 步履蹒跚 C.清淅 窗帷 震撼 百无聊赖 D.襁褓 隐秘 倒坍 穷兵黩武 3.依次填入下列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1)两扇门之间挂着费尔巴哈的《美狄亚》,柔光,画像在黑色镜框的玻璃后面凝眸远眺。
(2)我感到左大腿上挨了一针,全身猛地 了一下,我想抬起身子,可是坐不起来。
(3)这里有特别美、特别大、色彩特别 的老弗里茨像,他目光炯炯,身着天蓝色的军服,胸前的大星章金光闪闪。
(4)我的上帝,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炮声,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
A.闪烁 震颤 绚丽 深沉 B.闪烁 颤抖 鲜艳 低沉 C.闪耀 震颤 鲜艳 深沉 D.闪耀 颤抖 绚丽 低沉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凯撒、西赛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活灵活现,深黄色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
B.随后见到的,仿佛也似曾相识:色彩斑斓、威风凛凛的希腊重甲胄武士,头上插着羽毛,看上去像只大公鸡。
C.当时,他们在盛怒之上把墙重新刷了一遍,但无济于事,粉刷匠没有把颜色选对,整面墙刷成了玫瑰色的,而十字呈棕色,依旧清晰可见。D.我百无聊赖地度过这些时光,没有一次我能把花瓶画得像样。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过道——这里刷成玫瑰色的尽头,就是美术教室,教室大门上方悬挂着伟大的宙斯丑怪的脸像。
B.而且可以肯定,一时心血来潮在香蕉上写上“多哥万岁!”的不会就是我一个。C.头疼、胳膊疼、腿疼,我的心脏也发狂似的乱跳。
D.“该死的,”司机大声地回答道:“你们已经解除灯火管制了吗?”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
B.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道理,善用我们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
C.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D.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出通知,严禁发放使用各种代币券(卡),并明确购物券、代币券等都是违法行为。
二、《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可是他们最后都以悲剧结局。这带给你什么样的思考?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300字。
选择题 1.B 2.D
3.A
4.A
5.B
6.C
第三篇:《流浪人_你若到斯巴》教案第一课时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第一课时)
设计时间:2012-11-21 授课时间:2012-11-28 主备人:--教学目标: 能够体会战争对人和人类文明的巨大戕害,从而对战争和人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体会设置悬念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设置悬念的重要作用;主人公“我”的心理历程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战期间一位失去了儿子的母亲为她战死的儿子写下了这样一句墓志
铭:“你走了,国家失去的仅仅是一个士兵,但是我失去的却是整个世界“战争究竟是什么?是来自死亡的恐惧还是子弹在身体里面翻滚的痛苦?我觉得都不是战争摧残最多的应该是人的心灵,不管战胜还是战败,不管正义还是非正义,最受创伤的永远是你我这样的平凡人然而世界上的枪炮声还没有停息,生命依旧在流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让
我们带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来看看战争中一个17岁少年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介绍: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的作品另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年),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等。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遍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
三、整体感知课文
(1)通过浏览全文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同学回答)
明确:在一个由学校改建的战地医院里,一个现在的德国伤兵,以前这个学校八年级的中学生,始终想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自己受了什么样的伤
(2)小说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当然有的时候高潮和结局是和二为一的那么按照小说的发展线索,请你根据情节的发展把全文分成三个部分,划分并说说每一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学生回答,板书)
明确:第一部分(1-15)“我”受伤被送到了战地医院
第二部分(16-45)“我”怀疑自己送到的战地医院就是我三个月前就读的学校
第三部分(46-53)“我”终于确认手术室就是我三个月前读书的地方
四、从设置悬念的方面来剖析课文
(1)大家关注一下本文的题目,老师读完整篇文章既没有发现有流浪人的角色,也没有发现斯巴达的影子,这篇文章只是说一个伤兵在诊治途中的所见所想,那么文章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好像和文章一点关系的题目?(学生基本不会回答,或者是读注释,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引出下面一个问题)(2)既然大家都不是很了解,我们先放一放,先思考另外一个问题,这个17岁的少年士兵是怎样走上战场的?是主动的还是被逼的?(提问,学生回答,具体语句见书本划线处,第三十五段)
提示:可以在第二部分中找一找,看看文中的“我”对待炮火,对待生死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不是和我们一般人一样
明确:是主动的从三个方面看出是主动的:a:对炮队和火光的赞美
b:他很想成为烈士(3)这个17岁的少年想成为烈士,在赞美炮火,他已经完全没有一个正常的17岁的少年该有的想法,那么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个少年为什么内心深处会有这样的想法?难道是与身俱来的吗?(提问,学生回答,原文在第49自然段,老师写下那句口号的态度)明确:不是的,是传授的
附加:如果学生回答是老师传授的,那就进一步问,老师的这样的想法是不是也是突发其想的?他自己是不是真正愿意?明确:也是不愿意的,也是的被逼的
(4)那么可见,老师与学生都是法西斯宣扬军国主义,宣扬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牺牲品,他们并没有思想上的自由,完全成为被法西斯利用的工具法西斯用了很多方法,但是文中仅仅用了一句话“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句话为什么会取得那么大的效果?(与同桌讨论一下,提问发言)
明确:因为当时德国与斯巴达有着相同的国情,都处于战争的状态,但是斯巴达是在受到波斯侵略的情况下奋起反抗,死守自己的国土,但是法西斯是在对外扩张法西斯正是利用了当时年轻人的无知,借爱国之语欺骗他们加入到战争的行列,成为法西斯的炮灰
(5)通过以上的分析,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文章为什么要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题?(提问,板书)
明确:a:放在这篇文章中与其真实的含意形成鲜明的对比,讽刺法西斯的残忍,利用学生的善良和无知
b:在题目中就设置了巨大的悬念,让读者自己在文中揭示谜底是什么(至此解题完毕,文章的主题基本被揭示)
(6)至此,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何要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题,题目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悬念,让读者始终带着疑问阅读,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心始终被抓的紧紧的,这样的悬念文中还有很多,请你试着找出一两处说一说(请同学发言)
明确:a:“我”始终在思考自己是不是回到了自己学校,环境描写的对比也在为读者设置悬念:传播人类文化的学校变成了充满伤兵的医院,这是为什么;17岁的学生本该坐在教师上课为什么会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美术教师成了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气味的地方,这优势为什么;一个学习画画的学生居然四肢失去了三肢,只剩下一条腿,这是为什么巨大的反差充斥着整篇文章,到处都是不可思议的现象,到处都是悖论这也为读者设置了悬念,读者的心随着情节的发展越来越紧张,随着谜团的解开,读者内心也会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苦
第四篇:《流浪人_你若到斯巴》导学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导学案
主备人:田红霞 审核人:史翠萍
【作家作品】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诞生在一战期间,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先后在法国前苏联、罗马尼亚作战,1945年被浮,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的成名作是出版于1949年的中篇小说《火车正点》伯尔认为“战争是无聊的”,不管什么样的战争,它只能给人们带来死亡,因此他把战争归结为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人类失去理智的产物。他的作品另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等。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遍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20世纪70年代,伯尔的创作出现了新的高峰。中篇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为其赢得了世界声誉。【文题解读】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这里揭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搪瓷()
甲胄()窗帷()
啐掉烟头()
吞噬()倒坍()
惬意()
烟熏火燎().解释下列词语。
(1)管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惬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惟妙惟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襁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赫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读课文,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以及小说的情节结构。(1)基本要素:
(2)情节结构 开端: 发展:
(3)高潮、结局:
2、认真阅读全文,思考回答:(1)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2)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3)小说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自己的想法,可各抒己见)
(4)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重点点拨
《一个人的遭遇》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
课堂小结:
一个未成年的学生在三个月前参加战斗,而后受伤竟然又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学生成了伤员,学校成了战地医院,而昔日所受的军国主义教育竟然成了血淋淋的欺骗,让年轻的“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失去了双臂和右腿。而在精神上遭受的痛苦更是无可名状,心理上遭受了极大的心理创痛。而这一切表现了作者对于战争本身所作的反思与抗争:战争不仅是一场民族的灾难,也是个人不幸的根源所在。
【及时训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花篮里花儿香
聂兰锋
查房的时候,曹医生又提着一篮鲜花,跟前几天一样,顺手放在窗台上。这时候,早晨的阳光正好透过窗纱照过来,照得花枝微颤。
曹医生将手插进白大褂的衣兜里,摸出听诊器挂在脖子上,笑盈盈地弓着腰伏在我爸爸耳边问:“聂大爷,今天感觉怎样?”一直闭着眼睛的爸爸浅浅地睁一条缝,稍后说了两个字:难受。接着又把眼睛闭上。曹医生将听诊器塞到耳朵里,另一端在爸爸的肚皮上移动,问这儿疼不那儿疼不,爸爸的回答均是两个字:难受。
曹医生走后,爸爸依旧闭着眼,斩钉截铁地说了两个字:拿走。我心领神会,将花篮挪出爸爸的视线。
爸爸不喜欢鲜花。平日里爸爸在花盆里栽种的是韭菜菠菜之类,他甚至用花盆种地瓜也不养花。他说养花最浪费人的感情,浇一季的水看不两天就没了,是最不中用的事儿。爸爸还说鲜花最没个性,恋爱结婚生孩子生病都送鲜花,人死了还得被花包围着,从不讲究个喜怒哀乐,一副同样的面孔出现在迥然不同的场合。
从爸爸生病,病房里就没断过鲜花。光那些宾朋好友就够受的了,偏偏碰上个曹医生,执著地每天送一篮鲜花。
刚把花安置在角落里,护士端着小盘子进来了,是那个态度和长相都甜美的小刘护士。该挂吊瓶了。我一边询问今天用的什么药,一边看着纤纤玉手熟练地操作。接着一位穿淡蓝色衣服的护士进来送每日清单,这是昨天的支出:4080.32元。我扫了一眼顺手将清单塞进床头柜的抽屉里。反正花多少钱不用我这个当儿子的掏。爸爸是离休老革命,药费全报。所有我能做的除了服侍吃喝拉撒就是每天将那些鲜花处理掉。
小刘护士调好了点滴的速度,用大眼睛递过来一个微笑,我刚打算把花篮送给她作为回报,曹医生又到。
曹医生依旧笑盈盈的,依旧弓着腰伏在爸爸耳边:“聂大爷,根据您老人家的情况,今天给您换个方儿。”
这时候护士长进来了,满脸的无奈:“曹主任,14床的老太太没药了,让她续费,他儿子问能不能先用药,钱他回家筹备。”曹主任的脸“呱嗒”一下拉下来,将护士长叫到门口压低嗓音说:“废话!出院!” 曾主任只用四个字就处理了护士长看来很棘手的事。
护士长走了,笑容重新回到曹医生的脸上,曹医生竖起她修长的食指:“聂大爷,今天给您换个方儿,加一个血浆。这东西缺着呢。”爸爸无语,只有花篮里的花儿独自吐着芬芳。
我盯着那些花,康乃馨、百合、非洲菊、富贵竹,中间一朵红牡丹争奇斗艳,艳得失真,用手摸摸,果然,被众鲜花包围着的是朵绢牡丹!我说呢,深秋里怎会有自然开放的牡丹花?有也是花妖。
待到小刘护士来换瓶的时候,不等她递给我微笑,我就让她把花篮提走了。可那枝绢做的红牡丹被我留了下来,刚好插在窗台上空着的石膏花瓶里。
寂寞的空花瓶一天天热闹起来,爸爸的病却不见一丝儿好转。„„
阳光依旧,花儿依旧。
爸爸的生命长度却敌不过一朵绢做的牡丹。
当曹医生踩着崭新的阳光提着花篮笑盈盈地来到病房时,爸爸已经奄奄一息,他努力地睁了一下眼,然后闭上,离开了这个满是鲜花的世界。
曹医生尽情挥洒她的悲伤的时候,我在医院门口的花店里打公用电话。付费时听见老板娘吩咐正在剪花的小姑娘:“记住了,小刘再来送花,少给她十块钱。好好一篮花,把个牡丹给留下。本来这些人买花就不花自己的钱,人情白赚半道上还有小动作,下作„„”
在老板娘的骂声中,我明白了这些鲜花每天都有个周转。但我还搞不清“下作”的含义以及买花不花自己的钱花谁的钱。
回到病房,曾医生早已不在。
花谁的钱?我问爸爸,爸爸无语,只有花篮里的花儿吐着芬芳。
因为有担保,过了些日子我才去结算。在护士站遇着护士长,她告诉我曹主任调走了。本来因业务量完成得好已经提了副院长,结果因账目上的事情被人举报,她才不情愿地走了。
停了一会儿,我才说:噢。(选自《天池》2007年第12期)1.小说分三次写曹医生给爸爸治病的经过,每一次都用大量的文字写与鲜花有关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答:
_____ 2.曹医生是个怎样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人物的?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最后笔锋一转,写“我”在付费时听见老板娘对剪花的小姑娘的吩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哲人说:“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越是颜色艳丽的花,越是缺乏芬芳。”试结合小说内容,探究这句话的含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教学目标:
.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学生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时:1-2节。
教学内容:
导引:在上一个文本中我们形象地感触了一个为保家卫国而战的战士在二战中饱受战争创伤的痛苦经历,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小说,它讲述了的是敌对阵营中的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的小伤兵的悲惨遭遇――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发动者及其追随者……
文本研习:
一、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地点:战地医院。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二、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2、(“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3、(“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三、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四、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P6-7: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五、《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六、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六、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不同之处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