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导学案第一课时

时间:2019-05-14 05:1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祝福》导学案第一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祝福》导学案第一课时》。

第一篇:《祝福》导学案第一课时

石泉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导学案(6)制定人:杨先东审核人:张蓓

2.祝福(鲁迅)

第一课时

班级姓名评价

【学习目的】

1.了解鲁迅小说的基本特点;

2.阅读作品,理清小说的叙事线索和情节结构;

【学习重点】理清小说的叙事线索和情节结构;

【学习难点】了解鲁迅小说的基本特点;

【学法指导】反复阅读圈点旁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了解鲁迅的小说作品:

鲁迅的小说集有《》《》《》,另有集外作品《怀旧》。

2.了解《祝福》的写作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请结合历史、政治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弄清本文写作背景。

3.熟读课文(圈点批注)

(1)准确掌握重要的字词

(2)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二、合作探究

1.阅读本文,结合初中所学鲁迅小说作品,简要概括鲁迅小说的特点。

2.弄清本文的叙事线索:

3.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4.小说叙事方式的特点及作用

5.小说起名《祝福》的含义:

三、交流展示,互相评判。

四、学生集中问题,教师点拨。

五、练习与检测

1.找出环境描写的文段读一读,理解其作用。

2.找出描写鲁四老爷、鲁四婶、柳妈的句段,分析人物性格及与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关系。

六、小结与反思:

第二篇:《雨点儿》第一课时导学案

《雨点儿》第一时导学案

教学目标:

.认识“点、数、清”等11个生字,会写“方”字。

2.能正确朗读文,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

3.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方”。

正确朗读文,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

前准备:,生字卡,歌曲《小雨沙沙》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猜谜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你来猜一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谁来猜?(板书:雨)

2.雨滋润着花、滋润着草、滋润着世间万物,人们都很喜欢它。于是,大家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雨点儿。(师补充题,点是一个生字,请小朋友拿起小手跟老师书空)谁来读这个生字。

3.瞧,雨点儿也来到了我们的堂,(出示雨点儿)谁来和它打声招呼?我们一起来叫叫它。

二、初读全文,学习生字。

.真好,雨点儿可开心了,它们都从云彩里飘落下来,飘呀飘呀飘到我们的文中去了,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找一找吧。读书之前,先看清老师的小提示:自由读文,难读的生字请拼音宝宝帮忙,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读通顺。(读书时背挺直,脚放平,书拿正。)轻轻地把书翻到10页,2.学习生字。

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接下来我们进行识字大闯关游戏,有没有信心。

请闯第一关——你会我也会(词语))真的会吗?会就赶紧自己读一读吧。——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2)去掉拼音还认识吗?自己试着读一读——开火车。

3)这么多小朋友想读,大家一起来读读,老师用心听听,哪个小朋友读得最认真。

请闯第二关——你记我也记(单个生字)

记什么?(记生字)记生字有哪些办法?方法很多,就看你们会不会记,同桌选1个最难记的字记一记。——你记住了哪个字?随机出示生字卡片,并引导归类识记(指名说,同桌说)

加一加:清、飘、空、答

换一换:彩、飘

谜语:问、回

生活中:彩、数。

下面进入第三关——你摘我也摘

谁来摘?他如果读对了,我们跟着他一起读。3.巩固生字:四人小组认生字。

小雨点儿要考考你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识字小能手,四人小组认一认雨点儿上的生字宝宝,看谁最棒!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看到你们那么棒,云妈妈带着更多的雨点儿来了,到底来了多少雨点儿呢?我们拿起手指一起来数数,1、2、3、4……你数清楚了吗?唉,这么多的雨点儿真是数也数不清,可以说——出示词语:数不清的雨点儿(自由读——指名读2生——老师也想读,范读——谁再来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2.说话训练:雨点儿多得数不清,还有什么也多得数不清?指名说,随机出示图片。预设:数不清的沙子(好大一片沙漠呀)数不清的星星(多美的夜晚)数不清的人(真是人山人海啊)数不清的树(那肯定是一个茂密的森林)数不清的头发(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数不清的花(百花齐放)数不清的鱼

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说,同桌说一说。

3.学习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师:数不清的雨点儿从哪里来呀?(云彩里)出示句子,自己读一读吧。

师:雨点儿雨点儿,你从哪里来呀?(问2生)

现在我就是雨点儿,谁来问问我?指名问——一起来问问我吧。

哇,这么多雨点儿,雨点儿雨点儿,你们从哪里来呀?

现在,谁来读这句话?自己先试一试;你来读(2生)——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间操:这么多可爱的雨点儿跳着舞来了,真美啊!让我们随着雨点儿一起唱一唱、跳一跳吧《小雨沙沙》

四、学习2、3、4自然段

.出示图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半空中相遇了,他们还在说着话呢!请你读读文2-4段,去听一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呀?

2.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说什么呀?(指名)哦,原来他们在一问一答呢!

3.我就是大雨点儿,你们是小雨点儿,我来问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问2生,再问全班:小雨点们,你们要到哪里去?)

4.现在,我是小雨点儿,你们是大雨点儿,来问问我好吗?(重点指导读好问句)

6.小结(板书):从雨点儿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小雨点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7.不久,大雨点儿、小雨点儿分别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那里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呢?我们下节再来学习。

五、写一、二个字。

第三篇:《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

高一语文 YW—13—02—002 《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

编写人:周国庆 审核:高一语文组 编写时间:2013-11-15 班级: 组名: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习1—2段,掌握重点词句。

2.鉴赏叙事、写景特点,体味作者情感。【重点、难点】

重点:背诵1—2段。难点:理解文意。【学法指导】

1.参照注释,疏通文意。2.反复诵读,圈点疑难。【知识链接】

1. 关于“赤壁”的知识。

赤壁有“文赤壁”和“武赤壁”两处。其中文赤壁在湖北省黄冈市境内,武赤壁在湖北省蒲圻市(今赤壁市)境内。当年苏东坡误把黄州(黄岗县)的山崖和土都红灿灿的赤壁(鼻)矶,当成赤壁大战的赤壁,写下了一词两赋的传世之作,使赤壁名声大噪。它既成全了黄岗赤壁使之成了文赤壁;也成全了蒲圻赤壁流传千古,给后人留下了两处旅游景观。不像同一时代的袁(绍)曹(操)官渡之战,和蜀汉(刘备)孙吴(孙权,陆逊)彝陵亭之战(火烧连营)。没有名人怀古遗迹,没有分歧和争论,也就没有留下景观供后人凭吊,发思古之幽情。由此可见,名家诗词文章的作用真够大的了。至于名人所颂对象的真假,在今人看来不但无所谓,而且成佳话了,这就叫名人效应。无独有偶,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和山西永济鹳雀楼,都重建得美轮美奂,不都是名人诗文效应吗!有感于此,遂诌了几句“七古”以志之。

为真假赤壁成文武赤壁有感

苏子高歌大江东,两赋遗响飘鹤声。鼻矶黄岗承青睐,蒲圻赤壁抑曹公。赤壁山头觅赤壁,东风周郎御东风。文武赤壁成佳话,真假千古笑谈中。

2.“赋”体知识。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一些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赋体散文同样具有散文的核心要素,即“形散神聚”的第一原则。3.写作背景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1082)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禀、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情,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作者是元丰三年(1080)春到黄州的。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后人叫《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细读全文,把握朗读的语气。

(第一段写赤壁美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轻松、超然的心情,应该读出欢快的语气。

第二段有点乐极生悲的意思。客人吹出了悲凉的箫声,且听者悲戚,所以饮酒歌咏部分应读出欢快语气,听箫部分应读出凄清语气。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写景也好,评史也好,抒怀也好,都要读出悲的语调,另外,反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也要读出来。

第四段读出雄辩的语气,因为作者在慷慨陈词,表述自己的人生观。第五段感情由悲而喜,要把这种喜悦读出来。)反复诵读1—2段,读准字音、句读、疏通文意。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举酒属客()②歌窈窕之章()...③徘徊于斗牛之间()④凌万顷之茫然()...⑤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⑥倚歌而和之()..⑦桂棹兮兰桨()⑧击空明兮溯流光()..⑨余音袅袅()⑩泣孤舟之嫠妇()..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七月既望(2)举酒属客 ..(3)白露横江(4)纵一苇之所如 ...(5)凌万顷之茫然(6)冯虚御风 ...(7)扣舷而歌之(8)击空明兮溯流光 ...(9)渺渺兮予怀(10)望美人兮天一方 ....(11)倚歌而和之(12)桂棹兮兰桨 ...(13)舞幽壑之潜蛟(14)泣孤舟之嫠妇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②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③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⑤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⑥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二、思考探究

1.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苏子与客在赤壁下泛舟,有“羽化登仙”的感觉,请问当晚的赤壁是一派怎样的风光?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加以描绘,并用诵读传达出来。

2.第二段写作者纵酒放歌和客人横吹洞箫的情态,箫声呜呜然,如泣如诉,这股悲凉起源于什么?(请结合作者人生经历来回答)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少焉,。

2.纵一苇之所如。,。

3.桂棹之兰浆。,望美人兮天一方。4.舞,泣。【反思感悟】

【拓展延伸】 1.佳作推荐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课文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

第四篇:望月第一课时导学案

21、望月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字词。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教学过程:

一、背诗激趣,导入新课。

1.月色是柔和迷人的,面对皎洁的月光,有多少诗人为之陶醉,所以留下了许许多多描写月亮的诗句,你会背哪些呢?(请2—3名学生,教师也参与。)

2.相同的月亮在不同人眼中又会有别样的情致,今天我们就随著名作家赵丽宏以及他的小外甥一道来《望月》

3.板书课题《望月》。

二、初读感知,自主释疑。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检查预习和自读情况。(1)生字词正音。

闪烁 光斑 沐浴 瞳仁 比喻 云絮 封锁 呵欠 外甥 ⑵指名分节朗读。⑶生质疑,教师区分处理。

词语的理解——--→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

对文中诗句的理解→课后查工具书。对难懂的句子,可存疑。

三、精读品味,欣赏美景。

1.自由朗读课文,在头脑中想像画面。画面中有月光、江水、光斑芦荡、树林、山峰的剪影。

2.欣赏课文录音,划出你认为美的词句。3.指导朗读,品味佳句。

4.让学生来当一回“小画家”,在纸上画出心中的“江边月色图”。

5.背诵指导:老师对着投影上的图片先背,学生尝试背。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呢?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明确:还写了“比赛背诵诗歌”“小外甥对月亮的奇特想像”。

五、指导学生写字。

1、指导写字:

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

总编号:

2.沐——这个字让学生注意是形声字,右面不可写成“术”。呵——这个字的左边的一口应写在左上面。斑——这个字是左中右结构,中间是文字。重点指导“絮”,看清字形,上下要紧凑。3.描红。

六、小结课堂,布置作业。搜集描写月亮的诗。

《望月》第一课时导学案

(2012-05-28 23:11:48)转载▼

标签: 分类: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杂谈

本周养成习惯:多维展示 倾听互动 学习目标:

1、我会写课后3个生字,能认识“甥”“瞳”等字,能说出“清幽旷远”“不假思索”等词的意思。(重点)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难点)

时间预设:创设情境 明目标3分钟——组内交流备预展10分钟——展示交流 解疑惑23分钟——达标检测看收获4分钟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3分钟

听了同学们的吟诵,老师也想吟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可怜九月初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些诗中都写到了月亮。是的,古往今来,那轮明月寄托了多少人的情思,大诗人李白甚至把月亮当成了可以共饮的挚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也来望月。读课题。齐读目标,师解读目标。

二、组内交流,准备预展10分钟

对子交流疑问,红笔批注,组内群学,标出疑问,准备展示

三、自主学习提纲:

1、一读课文,学生字。

①标出自然段,在文中圈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并扩词。②识记生字。认真描红课后生字,用红笔标出易错的笔画;③我能读准这些词语:小外甥 峨眉山 瞳仁平羌江

2、再读课文,学词语。边读边画出四字词语和自己不理解的词,并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重点理解:清幽旷远 不假思索 绘声绘色 沐浴(结合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解释)

3、三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①找到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读一读。②读重点的句段,用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③找出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句子读一读。

4、默读课文,理条理。

思考:这篇课文是(体裁),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文章围绕“ ”,先写(至 自然段),然后写(至 自然段),最后写(自然段)。其中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我”和小外甥 和 的两件事。

5、在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试概括主要内容。

四、展示交流22分钟

展示要注重互动性,展示同学要像老师一样带领大家学会本组展示的内容,要让多数同学动起来。组长做好分工、主持的工作。展一:生字学习。

师重点指导根据部首区分字的意思。

展二:理解词语。师重点指导如何结合课文理解。展三:朗读课文。

师重点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对诗及19自然段。展四:课文分段及主要内容。

教师适当指导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连接段意。及如何用四要素法概括,如: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

五、达标检测4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dù jīn bǐ yù chuán cāng qīng yōu()()()()

mù yù fēng suǒ hē qiàn yún xù jīng yíng

()()()()()

2、给下列生字注音

眨眼 好学 挑战 气氛 瞳仁 不假思索 外甥平羌

3、按要求写词语。写出含有“月”的成语:

以“不”字开头的成语: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凝视 凝望

1.我()着这件毛衣,眼角不禁湿润了。2.小外甥()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清辉 光辉

1.夜深人静,我们沐浴在月亮的()里,吟诵着写月亮的诗句。2.太阳出来了,江两岸的芦荡、树林和山峰都涂上了一层金 色的()。

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六、反思、质疑:你有什么问题?

25《望月》第二课时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和写作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生活。教学重点、难点: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和写作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生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望月》(齐读)

2、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

3、交流:(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板书:我、小外甥

二、学习第一部分:眼中月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用心细细品味,想想读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

2、交流:(作者描写的月光江景太美了,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那你能把美的感受用朗读来表达出来吗?

3、指名读,齐读,师生评议。(舒展恬美的语气)(课件出示插图)

4、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听老师读课文,想象月夜美景的画面,相信你的感受会更深。(春江花月夜)

5、小结:这个自然段中的月是什么月?它不是作者想象的,也不是听别人讲述的,而是?(作者眼中看到的)所以我们把它叫作“眼中月”。(课件出示:眼中月)板书 :眼中月

6、过渡:月亮是美的,月光是柔和的,月光下的万物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这美景使我陶醉了。当“我”偶尔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和小外甥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那他们之间交谈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3—12节。

三、学习第二部分:诗中月

1、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课文第7——11自然段)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可同桌读,学习小组读。然后讨论讨论,再作交流。

2、师生分角色读课文:

师:假如我就是赵丽宏,谁愿意做我的小外甥?(指名)我们一起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你一句,我一句。师生对诗(课件配乐——《春江花月夜》)

(提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李 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苏 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 白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孟浩然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 继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 白)3.到此,我们的比赛结束了吗?(没有)你怎么知道没有结束?(因为后面有个省略号)那么此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表示引文的省略)你会背这些诗了吗?

4.拓展延伸:小外甥会背的我们也会背了,说明我们五(7)班学生不比小外甥差,老师真的很高兴,那么,老师相信你们平时也一定积累不少诗句,那么你还知道有关月亮的诗句吗?小组比赛背一背,看谁背的多。

5.小结:同学们真的很厉害,会背这么多的诗,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比试。回过头我们再来看这部分写的又是什么月?还是作者眼中看到的月吗?(不是,是诗歌中的月)我们可以概括为“诗中月”。(课件出示:诗中月)

师过渡:“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课件出示)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月亮像什么

四、学习第三部分:心中月 1.师生分角色读课文 生:你说,月亮像什么? 师: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 生:像眼睛,天的眼睛。师: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

生: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2.指导朗读:

小外甥在说这几句话的时候是什么表情?(课件出示)那么请你也像小外甥这样读,让老师看到你眼中那闪闪发光的小月亮。3.学生自由读(课件出示: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4.指名读,齐读

5.这里的月又是怎样的月?既不是作者眼中的月,也不是诗中的月而是小外甥?(心中对于月的想象)我们概括为“心中月”。(课件出示:心中月)

6.你觉得小外甥这个比喻怎么样?(很奇特)

4.由这么奇特的想象,我们可以看出小外甥是怎样的一个孩子?(爱幻想)让我们也展开想象的翅膀。(看来,同学们的想象也很丰富奇特。)

5.除此之外,小外甥还有哪些特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①聪明好学:从比赛背诗中看出。②调皮可爱:从他说的话中看出,如“是月亮把我叫醒了”与“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过渡:写作时要想把人的特点写出来,把人写活,关键是要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的描绘。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些让一个聪明好学又调皮可爱的小外甥形象就跃然纸上了。他困了,睁不开眼睛

了,摇摇晃晃地走回舱里去了。“甲板上又只留下我一个人。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课件出示)

五、学习第四部分:幻想月——(课件配乐:《但愿人长久》)1.此时,我们一起随作者坐在江轮的甲板上,抬头凝望天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展开幻想的翅膀,把你的幻想写在该段省略号的旁边。2.学生随音乐想象,记录。(老师想起来嫦娥奔月的故事)3.交流评议——指名说。

六、总结:

今天,我们也望了一次月,我们不光感受到了月亮的美丽,而且通过望月有了许多新的收获,认识了一位爱幻想,爱学习的小男孩,相信同学们以后一定会像书中的小男孩一样认真对待每件事。

七、布置作业:观察月——(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也都是爱幻想的孩子,请同学们课下继续保持这美好的想象,并完成这样几道作业:

1、在有月亮的晚上,观察一下月亮,再观察一下周围的景物:树、人、房屋、庄稼都是什么样。请你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大胆幻想,然后写成一小篇文章。”(师:你既可以像本课作者赵丽宏这样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也可以像老师那样写一首小诗,即使写成顺口溜都可以。)

2、查找一下本课出现的古诗的出处,并举行一次小型赛诗会。

3、搜集描写月亮(或月光)的名段。板书设计:

25望月

我 眼中月 望月 诗中月

小外甥 心中月

幻想月 附:

1、词语。晶莹:光亮透明。

隐隐约约:看起来不很清楚。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2、课后练习五。(1)写山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2)写水的诗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3)写月亮的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十五夜望月(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描写月亮的名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朱自清《荷塘月色》

(2)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月光曲》

(3)静美的月亮,自然是母亲了。我半夜醒来,睁眼看见她,高高的在天上,如同俯着看我。我就欣慰,我又安稳地在她的爱光中睡去。——冰心《寄小读者》

第五篇:《社戏》导学案第一课时

兰州市第二十五中导学案

学科:语文 班级:七年级1—4班 主备人:杨建军 辅备人:张 涌 课题:《社戏》 课 型:导学课 签 阅: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惮、踱、棹、归省、行辈、撺掇、踊跃”等词语;揣摩、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

2、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取舍材料,安排详略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3、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认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叙事的详略和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的理解。学法指导:

1、怎样理清文章的结构:(l)找出文章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阅读文章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2)明确文章的顺序。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

2、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为文章中心服务、暗连文中的故事情节走向、突出文章的主题、抒发作者的感情、刻画出景物的特点。方式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托物言志等等。

3、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他是一个 ________的人,通过第_________段的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事表现出来的。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在成人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

《童年》: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现在呵,童年却是—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亿深处/放声歌唱„„

同学们,我们的童年都是美好快乐的。哪位同学愿把自己最难忘的经历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的小说《社戏》,写的又是怎样的一件事,一种感受呢?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教学难点:景物描写的作用;对“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 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一)范读课文(或听录音): 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插叙:如《羚羊木雕》(3)理清结构层次 :按时间先后,按地点的转换,按描述内容的角度,按思想感情的变化,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来划分。概括段意: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在一起,概括出联合段意。

l.画记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

例:惮 踱 颇 归省 行辈 撺掇 凫水 潺潺 宛转 2.用圈点勾画法标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段。3.感受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师引导: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你能准确的填出以下各部分的起止段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看戏前(段)(3)看戏后(-段)

三、合作探究,平桥“乐”事。

1、“我”是在什么时令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桥村是怎样一个村庄?“我”在平桥村得到了什么样的优待?表明了村民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平桥村有哪些乐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存储,体验拓展。

1、填空:通过预习,我知道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用第几人称写的?文中的“迅哥儿”是不是鲁迅?主人公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验拓展: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在体味中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2)预习第二部分,初步体会夏夜航船去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和表现作用。

5、那夜的戏并不好看,豆也并不好吃,为什么说“一直到现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6、这篇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文章景物描写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划出来并进行朗读,要认真体会。

五、语言积累

1、仿照“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一句的形式,写两句话。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我知道鲁迅的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仿句: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说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这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却是“我”的“乐土”。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古诗中表现朋友之间深厚友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祝福》导学案第一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祝福》导学案第一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祝福》导学案第二课时(合集五篇)

    石泉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导学案(7)制定人:杨先东审核人:张蓓 第二课时 班级姓名评价 【学习目的】 1.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分析鲁四老爷、鲁四婶、柳妈等人物形象,理......

    1散步导学案第一课时

    阿左旗四中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 主备:刘欢 审核: 使用者:时间: 课题:《散步》 学习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识记并积累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

    纸船和风筝导学案(第一课时)

    纸船和风筝导学案(第一课时)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www.5y kj.co m 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 上课班级 二(1)、二(3) 课 题 20.纸船和风筝(第二......

    《鸿门宴》导学案(第一课时)(最终版)

    《鸿门宴》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学习1—2段,整理文言知识。 2.鉴赏语言描写,分析刘邦的性格特点。 【学习重点】 学习1—2段,整理文言知识。 【学习难点】 鉴赏语言描写......

    《苏武传》第一课时导学案

    《苏武传》第一课时导学案 【教师寄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目标】 .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3.积累文言常见的字......

    九第四课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关爱,我们在关爱中成长,我们要学会感恩他人与社会。 采用分第四课第一课时导学案 2、 享感受、诗歌创意、写感谢信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关爱,......

    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导学案

    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乘法分配律》导学案(教师版) 主 备 人: 薛友利 审核人:彭丽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

    汉家寨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 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高校课堂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2013年8月25号 汉家寨2324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深入理解“坚守精神”。 ⑵.学习散文诗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