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导学案(第一课时)(最终版)

时间:2019-05-14 02:4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鸿门宴》导学案(第一课时)(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鸿门宴》导学案(第一课时)(最终版)》。

第一篇:《鸿门宴》导学案(第一课时)(最终版)

《鸿门宴》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1—2段,整理文言知识。

2.鉴赏语言描写,分析刘邦的性格特点。

【学习重点】

学习1—2段,整理文言知识。

【学习难点】

鉴赏语言描写,分析刘邦的性格特点。

【学法指导】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2.注意积累文言知识,并注重对文言现象的归纳和整理,学习结合语境正确翻译文章。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

阳(现在陕西省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南北。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奋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记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年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资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 1

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

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

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

羽兵败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3.课文提要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邦和项羽两

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

幕。这个宴会,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预

示了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

【学习过程】

一、反复诵读第1—2段,读准字音、句读,疏通文意。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⑴沛公欲王关中()⑵旦日飨士卒()..

⑶为击破沛公军()⑷范增说项羽曰()..

⑸毋从俱死也()⑹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⑺鲰生()⑻秦地可尽王也()..

⑼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⑽要项伯()..

⑾沛公奉卮酒为寿().

2.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⑴沛公欲王关中⑵距关..

⑶毋内诸侯⑷秦地可尽王也..

⑸项伯杀人,臣活之⑹吾得兄事之..

⑺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⑻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⑼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⑽不如因善遇之..

3.翻译句子

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⑵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⑶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二、思考探究

1.梳理1—2段情节,理清思路,给每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

(提示:可采取“人物+事件”的形式,也可采用别的形式自拟标题。)

第1段:曹无伤项羽范增

第2段:项伯张良刘邦

自拟标题:2.鉴赏第2段中的语言描写,小组成员进行分角色朗读,并根据相关内容分析刘

邦的性格特点。

【我的反思与感悟】【第一、二自然段的翻译】

刘邦驻军霸上,还没有能够和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

想占领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他的)国相,珍宝全部都占有了。”项羽大怒,说:“明天犒

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

刘邦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刘邦在崤山以东时,贪图财物,喜爱美女。现在进入关中,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表现)他的志向不小。我叫人

观望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你)赶快攻

打(他),不要失掉时机!”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与留侯张良友好。张良这时候跟随着刘邦。项

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了张良,详细把事情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

一起离开(刘邦),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送死了。”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

关),沛公现在遇到了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我)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

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

给大王出这个计策的?”(刘邦)回答说:“一个浅陋无知的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了。’所以(我)听信了他的话。”张良

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刘邦沉默(一会儿)说:“自然是不如

人家,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

“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的?”张良说:“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有了紧急的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和你的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把他)请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立即进来见刘邦。刘邦就奉上一杯酒祝项伯长寿,(并)约定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财物丝毫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官吏、百姓,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之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入和意外变故。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你(项伯)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项伯答应了,跟刘邦说:“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在夜里离开,回到(项羽)军营里,就把刘邦的话全部报告项王。就趁机说:“刘邦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大功(你)却要攻打人家,这是不讲信义的。不如就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王答应了。

【延伸阅读】

项羽的一生

项羽是秦末反秦义军的重要领袖、名将和楚军统帅。他生活在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间,名籍,字羽。项氏世代为楚将。项羽身材高大,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曾在叔父项梁的辅导下读书、习武,略知兵法,后随叔父避难于吴中。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会,项羽与父同去观看,发出“彼可取而代也”的惊人之语。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此后爆发巨鹿之战,项羽军勇猛无敌,与秦军屡战屡胜,大破秦军。项羽从此取得了统帅诸侯的地位。

公元前205年,项羽强迫义帝迁往郴县,而后又将其杀于江中,诸侯自此渐生背叛之心。田荣首先在齐地发难,项羽亲自率部平叛。在项羽征讨之时,刘邦出师,还定三秦,尽占关中之地。之后,刘邦率领5个诸侯伐楚。占领彭城。项羽闻讯出兵,汉军大败。大败后的刘邦重整旗鼓,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与项羽相持。楚军在军事上渐处劣势,刘邦乘机派人游说项羽,达成了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的盟约。同时,项羽释放了战争中俘获的刘太公和吕雉等人。

公元前202年,刘邦背信弃义,带兵追击东归的项羽。项羽回击,大败汉军。其后诸侯军队皆至,项羽孤军陷于重围,败至垓下,兵少食尽。韩信彭越诸军,合围愈急。为动摇楚军心,张良和韩信让汉军夜唱楚歌,项羽闻楚歌,惊惶之中感到大势己去,夜间与爱妾虞姬在军帐中饮酒,面对美人和乌骓马,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力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两人反复咏唱,其场面之凄切悲壮,令左右潸然泣下,不能仰视。

入夜,项羽飞身上马,率护从骑兵800多人冲破重围,向南疾驰,然后渡过淮河,到达阴陵,迷失道路。逃至乌江,乌江亭长劝项羽急渡,然后称王于江东,待时再起。项羽此时已无斗志,把失败归于天意,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将战马送给乌江亭长,手持短兵,独自搏杀汉兵数百人,最后自刎而死。

第二篇:《雨点儿》第一课时导学案

《雨点儿》第一时导学案

教学目标:

.认识“点、数、清”等11个生字,会写“方”字。

2.能正确朗读文,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

3.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方”。

正确朗读文,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

前准备:,生字卡,歌曲《小雨沙沙》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猜谜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你来猜一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谁来猜?(板书:雨)

2.雨滋润着花、滋润着草、滋润着世间万物,人们都很喜欢它。于是,大家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雨点儿。(师补充题,点是一个生字,请小朋友拿起小手跟老师书空)谁来读这个生字。

3.瞧,雨点儿也来到了我们的堂,(出示雨点儿)谁来和它打声招呼?我们一起来叫叫它。

二、初读全文,学习生字。

.真好,雨点儿可开心了,它们都从云彩里飘落下来,飘呀飘呀飘到我们的文中去了,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找一找吧。读书之前,先看清老师的小提示:自由读文,难读的生字请拼音宝宝帮忙,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读通顺。(读书时背挺直,脚放平,书拿正。)轻轻地把书翻到10页,2.学习生字。

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接下来我们进行识字大闯关游戏,有没有信心。

请闯第一关——你会我也会(词语))真的会吗?会就赶紧自己读一读吧。——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2)去掉拼音还认识吗?自己试着读一读——开火车。

3)这么多小朋友想读,大家一起来读读,老师用心听听,哪个小朋友读得最认真。

请闯第二关——你记我也记(单个生字)

记什么?(记生字)记生字有哪些办法?方法很多,就看你们会不会记,同桌选1个最难记的字记一记。——你记住了哪个字?随机出示生字卡片,并引导归类识记(指名说,同桌说)

加一加:清、飘、空、答

换一换:彩、飘

谜语:问、回

生活中:彩、数。

下面进入第三关——你摘我也摘

谁来摘?他如果读对了,我们跟着他一起读。3.巩固生字:四人小组认生字。

小雨点儿要考考你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识字小能手,四人小组认一认雨点儿上的生字宝宝,看谁最棒!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看到你们那么棒,云妈妈带着更多的雨点儿来了,到底来了多少雨点儿呢?我们拿起手指一起来数数,1、2、3、4……你数清楚了吗?唉,这么多的雨点儿真是数也数不清,可以说——出示词语:数不清的雨点儿(自由读——指名读2生——老师也想读,范读——谁再来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2.说话训练:雨点儿多得数不清,还有什么也多得数不清?指名说,随机出示图片。预设:数不清的沙子(好大一片沙漠呀)数不清的星星(多美的夜晚)数不清的人(真是人山人海啊)数不清的树(那肯定是一个茂密的森林)数不清的头发(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数不清的花(百花齐放)数不清的鱼

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说,同桌说一说。

3.学习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师:数不清的雨点儿从哪里来呀?(云彩里)出示句子,自己读一读吧。

师:雨点儿雨点儿,你从哪里来呀?(问2生)

现在我就是雨点儿,谁来问问我?指名问——一起来问问我吧。

哇,这么多雨点儿,雨点儿雨点儿,你们从哪里来呀?

现在,谁来读这句话?自己先试一试;你来读(2生)——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间操:这么多可爱的雨点儿跳着舞来了,真美啊!让我们随着雨点儿一起唱一唱、跳一跳吧《小雨沙沙》

四、学习2、3、4自然段

.出示图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半空中相遇了,他们还在说着话呢!请你读读文2-4段,去听一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呀?

2.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说什么呀?(指名)哦,原来他们在一问一答呢!

3.我就是大雨点儿,你们是小雨点儿,我来问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问2生,再问全班:小雨点们,你们要到哪里去?)

4.现在,我是小雨点儿,你们是大雨点儿,来问问我好吗?(重点指导读好问句)

6.小结(板书):从雨点儿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小雨点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7.不久,大雨点儿、小雨点儿分别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那里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呢?我们下节再来学习。

五、写一、二个字。

第三篇:《祝福》导学案第一课时

石泉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导学案(6)制定人:杨先东审核人:张蓓

2.祝福(鲁迅)

第一课时

班级姓名评价

【学习目的】

1.了解鲁迅小说的基本特点;

2.阅读作品,理清小说的叙事线索和情节结构;

【学习重点】理清小说的叙事线索和情节结构;

【学习难点】了解鲁迅小说的基本特点;

【学法指导】反复阅读圈点旁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了解鲁迅的小说作品:

鲁迅的小说集有《》《》《》,另有集外作品《怀旧》。

2.了解《祝福》的写作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请结合历史、政治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弄清本文写作背景。

3.熟读课文(圈点批注)

(1)准确掌握重要的字词

(2)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二、合作探究

1.阅读本文,结合初中所学鲁迅小说作品,简要概括鲁迅小说的特点。

2.弄清本文的叙事线索:

3.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4.小说叙事方式的特点及作用

5.小说起名《祝福》的含义:

三、交流展示,互相评判。

四、学生集中问题,教师点拨。

五、练习与检测

1.找出环境描写的文段读一读,理解其作用。

2.找出描写鲁四老爷、鲁四婶、柳妈的句段,分析人物性格及与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关系。

六、小结与反思:

第四篇:《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

高一语文 YW—13—02—002 《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

编写人:周国庆 审核:高一语文组 编写时间:2013-11-15 班级: 组名: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习1—2段,掌握重点词句。

2.鉴赏叙事、写景特点,体味作者情感。【重点、难点】

重点:背诵1—2段。难点:理解文意。【学法指导】

1.参照注释,疏通文意。2.反复诵读,圈点疑难。【知识链接】

1. 关于“赤壁”的知识。

赤壁有“文赤壁”和“武赤壁”两处。其中文赤壁在湖北省黄冈市境内,武赤壁在湖北省蒲圻市(今赤壁市)境内。当年苏东坡误把黄州(黄岗县)的山崖和土都红灿灿的赤壁(鼻)矶,当成赤壁大战的赤壁,写下了一词两赋的传世之作,使赤壁名声大噪。它既成全了黄岗赤壁使之成了文赤壁;也成全了蒲圻赤壁流传千古,给后人留下了两处旅游景观。不像同一时代的袁(绍)曹(操)官渡之战,和蜀汉(刘备)孙吴(孙权,陆逊)彝陵亭之战(火烧连营)。没有名人怀古遗迹,没有分歧和争论,也就没有留下景观供后人凭吊,发思古之幽情。由此可见,名家诗词文章的作用真够大的了。至于名人所颂对象的真假,在今人看来不但无所谓,而且成佳话了,这就叫名人效应。无独有偶,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和山西永济鹳雀楼,都重建得美轮美奂,不都是名人诗文效应吗!有感于此,遂诌了几句“七古”以志之。

为真假赤壁成文武赤壁有感

苏子高歌大江东,两赋遗响飘鹤声。鼻矶黄岗承青睐,蒲圻赤壁抑曹公。赤壁山头觅赤壁,东风周郎御东风。文武赤壁成佳话,真假千古笑谈中。

2.“赋”体知识。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一些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赋体散文同样具有散文的核心要素,即“形散神聚”的第一原则。3.写作背景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1082)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禀、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情,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作者是元丰三年(1080)春到黄州的。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后人叫《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细读全文,把握朗读的语气。

(第一段写赤壁美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轻松、超然的心情,应该读出欢快的语气。

第二段有点乐极生悲的意思。客人吹出了悲凉的箫声,且听者悲戚,所以饮酒歌咏部分应读出欢快语气,听箫部分应读出凄清语气。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写景也好,评史也好,抒怀也好,都要读出悲的语调,另外,反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也要读出来。

第四段读出雄辩的语气,因为作者在慷慨陈词,表述自己的人生观。第五段感情由悲而喜,要把这种喜悦读出来。)反复诵读1—2段,读准字音、句读、疏通文意。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举酒属客()②歌窈窕之章()...③徘徊于斗牛之间()④凌万顷之茫然()...⑤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⑥倚歌而和之()..⑦桂棹兮兰桨()⑧击空明兮溯流光()..⑨余音袅袅()⑩泣孤舟之嫠妇()..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七月既望(2)举酒属客 ..(3)白露横江(4)纵一苇之所如 ...(5)凌万顷之茫然(6)冯虚御风 ...(7)扣舷而歌之(8)击空明兮溯流光 ...(9)渺渺兮予怀(10)望美人兮天一方 ....(11)倚歌而和之(12)桂棹兮兰桨 ...(13)舞幽壑之潜蛟(14)泣孤舟之嫠妇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②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③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⑤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⑥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二、思考探究

1.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苏子与客在赤壁下泛舟,有“羽化登仙”的感觉,请问当晚的赤壁是一派怎样的风光?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加以描绘,并用诵读传达出来。

2.第二段写作者纵酒放歌和客人横吹洞箫的情态,箫声呜呜然,如泣如诉,这股悲凉起源于什么?(请结合作者人生经历来回答)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少焉,。

2.纵一苇之所如。,。

3.桂棹之兰浆。,望美人兮天一方。4.舞,泣。【反思感悟】

【拓展延伸】 1.佳作推荐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课文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

第五篇:望月第一课时导学案

21、望月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字词。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教学过程:

一、背诗激趣,导入新课。

1.月色是柔和迷人的,面对皎洁的月光,有多少诗人为之陶醉,所以留下了许许多多描写月亮的诗句,你会背哪些呢?(请2—3名学生,教师也参与。)

2.相同的月亮在不同人眼中又会有别样的情致,今天我们就随著名作家赵丽宏以及他的小外甥一道来《望月》

3.板书课题《望月》。

二、初读感知,自主释疑。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检查预习和自读情况。(1)生字词正音。

闪烁 光斑 沐浴 瞳仁 比喻 云絮 封锁 呵欠 外甥 ⑵指名分节朗读。⑶生质疑,教师区分处理。

词语的理解——--→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

对文中诗句的理解→课后查工具书。对难懂的句子,可存疑。

三、精读品味,欣赏美景。

1.自由朗读课文,在头脑中想像画面。画面中有月光、江水、光斑芦荡、树林、山峰的剪影。

2.欣赏课文录音,划出你认为美的词句。3.指导朗读,品味佳句。

4.让学生来当一回“小画家”,在纸上画出心中的“江边月色图”。

5.背诵指导:老师对着投影上的图片先背,学生尝试背。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呢?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明确:还写了“比赛背诵诗歌”“小外甥对月亮的奇特想像”。

五、指导学生写字。

1、指导写字:

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

总编号:

2.沐——这个字让学生注意是形声字,右面不可写成“术”。呵——这个字的左边的一口应写在左上面。斑——这个字是左中右结构,中间是文字。重点指导“絮”,看清字形,上下要紧凑。3.描红。

六、小结课堂,布置作业。搜集描写月亮的诗。

《望月》第一课时导学案

(2012-05-28 23:11:48)转载▼

标签: 分类: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杂谈

本周养成习惯:多维展示 倾听互动 学习目标:

1、我会写课后3个生字,能认识“甥”“瞳”等字,能说出“清幽旷远”“不假思索”等词的意思。(重点)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难点)

时间预设:创设情境 明目标3分钟——组内交流备预展10分钟——展示交流 解疑惑23分钟——达标检测看收获4分钟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3分钟

听了同学们的吟诵,老师也想吟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可怜九月初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些诗中都写到了月亮。是的,古往今来,那轮明月寄托了多少人的情思,大诗人李白甚至把月亮当成了可以共饮的挚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也来望月。读课题。齐读目标,师解读目标。

二、组内交流,准备预展10分钟

对子交流疑问,红笔批注,组内群学,标出疑问,准备展示

三、自主学习提纲:

1、一读课文,学生字。

①标出自然段,在文中圈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并扩词。②识记生字。认真描红课后生字,用红笔标出易错的笔画;③我能读准这些词语:小外甥 峨眉山 瞳仁平羌江

2、再读课文,学词语。边读边画出四字词语和自己不理解的词,并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重点理解:清幽旷远 不假思索 绘声绘色 沐浴(结合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解释)

3、三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①找到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读一读。②读重点的句段,用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③找出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句子读一读。

4、默读课文,理条理。

思考:这篇课文是(体裁),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文章围绕“ ”,先写(至 自然段),然后写(至 自然段),最后写(自然段)。其中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我”和小外甥 和 的两件事。

5、在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试概括主要内容。

四、展示交流22分钟

展示要注重互动性,展示同学要像老师一样带领大家学会本组展示的内容,要让多数同学动起来。组长做好分工、主持的工作。展一:生字学习。

师重点指导根据部首区分字的意思。

展二:理解词语。师重点指导如何结合课文理解。展三:朗读课文。

师重点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对诗及19自然段。展四:课文分段及主要内容。

教师适当指导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连接段意。及如何用四要素法概括,如: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

五、达标检测4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dù jīn bǐ yù chuán cāng qīng yōu()()()()

mù yù fēng suǒ hē qiàn yún xù jīng yíng

()()()()()

2、给下列生字注音

眨眼 好学 挑战 气氛 瞳仁 不假思索 外甥平羌

3、按要求写词语。写出含有“月”的成语:

以“不”字开头的成语: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凝视 凝望

1.我()着这件毛衣,眼角不禁湿润了。2.小外甥()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清辉 光辉

1.夜深人静,我们沐浴在月亮的()里,吟诵着写月亮的诗句。2.太阳出来了,江两岸的芦荡、树林和山峰都涂上了一层金 色的()。

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六、反思、质疑:你有什么问题?

25《望月》第二课时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和写作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生活。教学重点、难点: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和写作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生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望月》(齐读)

2、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

3、交流:(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板书:我、小外甥

二、学习第一部分:眼中月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用心细细品味,想想读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

2、交流:(作者描写的月光江景太美了,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那你能把美的感受用朗读来表达出来吗?

3、指名读,齐读,师生评议。(舒展恬美的语气)(课件出示插图)

4、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听老师读课文,想象月夜美景的画面,相信你的感受会更深。(春江花月夜)

5、小结:这个自然段中的月是什么月?它不是作者想象的,也不是听别人讲述的,而是?(作者眼中看到的)所以我们把它叫作“眼中月”。(课件出示:眼中月)板书 :眼中月

6、过渡:月亮是美的,月光是柔和的,月光下的万物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这美景使我陶醉了。当“我”偶尔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和小外甥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那他们之间交谈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3—12节。

三、学习第二部分:诗中月

1、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课文第7——11自然段)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可同桌读,学习小组读。然后讨论讨论,再作交流。

2、师生分角色读课文:

师:假如我就是赵丽宏,谁愿意做我的小外甥?(指名)我们一起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你一句,我一句。师生对诗(课件配乐——《春江花月夜》)

(提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李 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苏 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 白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孟浩然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 继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 白)3.到此,我们的比赛结束了吗?(没有)你怎么知道没有结束?(因为后面有个省略号)那么此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表示引文的省略)你会背这些诗了吗?

4.拓展延伸:小外甥会背的我们也会背了,说明我们五(7)班学生不比小外甥差,老师真的很高兴,那么,老师相信你们平时也一定积累不少诗句,那么你还知道有关月亮的诗句吗?小组比赛背一背,看谁背的多。

5.小结:同学们真的很厉害,会背这么多的诗,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比试。回过头我们再来看这部分写的又是什么月?还是作者眼中看到的月吗?(不是,是诗歌中的月)我们可以概括为“诗中月”。(课件出示:诗中月)

师过渡:“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课件出示)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月亮像什么

四、学习第三部分:心中月 1.师生分角色读课文 生:你说,月亮像什么? 师: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 生:像眼睛,天的眼睛。师: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

生: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2.指导朗读:

小外甥在说这几句话的时候是什么表情?(课件出示)那么请你也像小外甥这样读,让老师看到你眼中那闪闪发光的小月亮。3.学生自由读(课件出示: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4.指名读,齐读

5.这里的月又是怎样的月?既不是作者眼中的月,也不是诗中的月而是小外甥?(心中对于月的想象)我们概括为“心中月”。(课件出示:心中月)

6.你觉得小外甥这个比喻怎么样?(很奇特)

4.由这么奇特的想象,我们可以看出小外甥是怎样的一个孩子?(爱幻想)让我们也展开想象的翅膀。(看来,同学们的想象也很丰富奇特。)

5.除此之外,小外甥还有哪些特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①聪明好学:从比赛背诗中看出。②调皮可爱:从他说的话中看出,如“是月亮把我叫醒了”与“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过渡:写作时要想把人的特点写出来,把人写活,关键是要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的描绘。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些让一个聪明好学又调皮可爱的小外甥形象就跃然纸上了。他困了,睁不开眼睛

了,摇摇晃晃地走回舱里去了。“甲板上又只留下我一个人。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课件出示)

五、学习第四部分:幻想月——(课件配乐:《但愿人长久》)1.此时,我们一起随作者坐在江轮的甲板上,抬头凝望天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展开幻想的翅膀,把你的幻想写在该段省略号的旁边。2.学生随音乐想象,记录。(老师想起来嫦娥奔月的故事)3.交流评议——指名说。

六、总结:

今天,我们也望了一次月,我们不光感受到了月亮的美丽,而且通过望月有了许多新的收获,认识了一位爱幻想,爱学习的小男孩,相信同学们以后一定会像书中的小男孩一样认真对待每件事。

七、布置作业:观察月——(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也都是爱幻想的孩子,请同学们课下继续保持这美好的想象,并完成这样几道作业:

1、在有月亮的晚上,观察一下月亮,再观察一下周围的景物:树、人、房屋、庄稼都是什么样。请你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大胆幻想,然后写成一小篇文章。”(师:你既可以像本课作者赵丽宏这样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也可以像老师那样写一首小诗,即使写成顺口溜都可以。)

2、查找一下本课出现的古诗的出处,并举行一次小型赛诗会。

3、搜集描写月亮(或月光)的名段。板书设计:

25望月

我 眼中月 望月 诗中月

小外甥 心中月

幻想月 附:

1、词语。晶莹:光亮透明。

隐隐约约:看起来不很清楚。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2、课后练习五。(1)写山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2)写水的诗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3)写月亮的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十五夜望月(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描写月亮的名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朱自清《荷塘月色》

(2)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月光曲》

(3)静美的月亮,自然是母亲了。我半夜醒来,睁眼看见她,高高的在天上,如同俯着看我。我就欣慰,我又安稳地在她的爱光中睡去。——冰心《寄小读者》

下载《鸿门宴》导学案(第一课时)(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鸿门宴》导学案(第一课时)(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戏》导学案第一课时

    兰州市第二十五中导学案 学科:语文 班级:七年级1—4班 主备人:杨建军 辅备人:张 涌 课题:《社戏》 课 型:导学课 签 阅: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惮、踱、棹、归省、行辈、撺掇、......

    鸿门宴教案第一课时教案

    鸿门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作家作品等文学文化知识;归纳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能力目标: 掌握翻译文......

    鸿门宴(第一课时)教案

    鸿门宴(第一课时)教案 从容说课 《鸿门宴》是《史记》的名篇,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典范作品。它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成果而首次展开的一......

    1散步导学案第一课时

    阿左旗四中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 主备:刘欢 审核: 使用者:时间: 课题:《散步》 学习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识记并积累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

    纸船和风筝导学案(第一课时)

    纸船和风筝导学案(第一课时)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www.5y kj.co m 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 上课班级 二(1)、二(3) 课 题 20.纸船和风筝(第二......

    《苏武传》第一课时导学案

    《苏武传》第一课时导学案 【教师寄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目标】 .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3.积累文言常见的字......

    九第四课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关爱,我们在关爱中成长,我们要学会感恩他人与社会。 采用分第四课第一课时导学案 2、 享感受、诗歌创意、写感谢信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关爱,......

    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导学案

    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乘法分配律》导学案(教师版) 主 备 人: 薛友利 审核人:彭丽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