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除法导学案(第一课时)

时间:2019-05-14 06:5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理数的除法导学案(第一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理数的除法导学案(第一课时)》。

第一篇:有理数的除法导学案(第一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的运算

2、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了解有理数除法也可分为商的符号确定和绝对值运算两部分组成。

3、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0不能作除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学习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和倒数概念。

学习难点:对0不能作除数与0没有倒数的理解,以及除法与乘法的互换。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教材p34页内容,完成预案。

1.填空:① 8÷(-2)=8×(); ② 6÷(-3)=6×();

12③ -6÷()=-6×; ④ -6÷()=-6×。

做完填空后你有什么发现归纳:

①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________________的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 . 这个法则也可以表示成:ab_________().②从有理数除法法则,可得出:

两数相除,同号得_____ ,异号得____ ,并把_________相____ , 0除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都得_____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2计算:

28(1)32(4);

(2)()()

(3)(3)0.3

5二、重点难点突破: 例5(详见教材34页)

分析强调:(1)符号法则;在进行除法运算时一定先确定商的符号(2)法则运用:一般来说,在能整除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法则的后一种形式,在确定符号后,直接除.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则往往将除数换成倒数,转化为乘法.完成下面的练案。

练习:1 计算下列各题:(1)(-18)÷6;(2)(-(3)

12)÷(-); 5564÷(-)(4)1÷(-9)(5)0÷(-8)2552.若两个有理数的商是负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同号 D.异号 3.若ab=1,且a=-14.课本p35练习

例6 化简下列分数:详见课本p35页

分析:在进行分数化简时,可以理解成分子除以分母,按照有理数除法法则计算。

三、巩固提高,完成下面的练案。

1.计算。(一0.75)÷0.25

(-18)÷6;

(-63)÷(-7)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2,则b= . 3ac3.若b> 0,b< 0,c< 0,则a__0,b__0.

4.若a< b< 0,则下式成立的是()

11aa

A.a< b

B.ab< 1

C.b >1

D.b< 1 6.选做题

1已知:︱x︳=4, ︱y︱=5.则x/y的值是多少?

四.总结、收获

有理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是借助倒数为媒介,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进行(特别注意,因为0没有倒数,所以除数不能为0);第二,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步骤:第一步,确定商的符号,第二步,求出商的绝对值。五.布置作业:习题1.4第3、4、6题。

第二篇:有理数除法导学案7

有理数的除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了解有理数除法也可分为商的符号确定和绝对值运算两部分组成。

3、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0不能作除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学习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和倒数概念。

难点:对0不能作除数与0没有倒数的理解,以及乘法与除法的互换。

自学指导

一、预习课文53----54页有关知识填空

1、倒数:

(注意:一个正有理数的倒数仍是正有理数;一个负有理数的倒数仍是负有理数;0没有倒数。即:a(a≠0)的倒数是1/a,0没有倒数。)

2、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用字母表示为:a÷b=。(注意:这表明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来进行)

3、同号两数相除得,异号两数相除得,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合作探究

1.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1)5/6;(2)3/7;(3)–5;(4)1;(5)–1;(6)0.22、计算下列各题:

(1)(-18)÷6;(2)(-1/5)÷(-2/5);(3)6/25÷(-4/5)。

注意:先确定符号,再算数值。

3、简下列分数:

(1)-12-24(2)4-16

解:

4、算下列各题:

(1)(解:-17417473-)÷(-6);(2)-3.5÷×(-)。6846

能力提升

6733.5246784

1、计算:(1)(2)

2、下列计算正确吗?为什么?

3÷11 ÷44

=3÷1

=3

达标测评

1、若ab<0,则a/b的值是()

A、大于0B、小于0C、大于或等于0D、小于或等于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数都有倒数B、-1的倒数是-1

C、一个数的相反数必是分数D、一个数的倒数必小于13、若x=1/x,则x=。

4、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5、若a、b互为倒数,则ab=。

6、计算:

(1)((3)(-

3.化简下列分数:-3618)÷6(2)(-18)÷(-12)÷(-)55395)÷3(4)(-6)÷(-4)÷(-)44

(1)212547(2)(3)(4)1871

2我的收获:

1、有理数的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3、0不能作除数。

第三篇:青岛版有理数除法导学案

有理数的除法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了解有理数除法也可分为商的符号确定和绝对值运算两部分组成。

3、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0不能作除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和倒数概念。

难点:对0不能作除数与0没有倒数的理解,以及乘法与除法的互换。

课前预习

1、同号两数相除得,异号两数相除得,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

2、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用字母表示为:a÷b=。

课堂探究

导入新课

与小学学过的一样,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这里与小学所学不同的是被除数和除数可以是任意有理数(0作除数除外)例1 计算:(-6)÷2。

这也就是要求一个数“?”,使(?)×2=-6。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有(-3)×2=-6,所以(-6)÷2=-3。另外,我们知道:(-6)×

12=-3,所以(-6)÷2=(-6)×

12。

这表明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来进行。练习:

填空:① 8÷(-2)=8×(); ② 6÷(-3)=6×(); ③ -6÷()=-6×; ④ -6÷()=-6×

3123。

做完填空后,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对于有理数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如:2与别互为倒数。

12、-2与-

12分因此,一个正有理数的倒数仍是正有理数;一个负有理数的倒数仍是负有理数;0没有倒数。

即:a(a≠0)的倒数是

1a,0没有倒数。

这样,有理数的除法都可以转化为乘法,即: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用式子表示为:a÷b=a×

1b,(b≠0)。注意:0不能作除数。

例2 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一人向东走了15千米,用了3小时,问平均1小时向东走多少千米? 一人向西走了15千米,用了3小时,问平均1小时向西走多少千米? 第一个人向西走了15千米,第二个人向西走了3千米,问第一个人走的路程是第二个人走的路程的几倍?

因为除法可化为乘法,所以与乘法类似有有理数除法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例1 计算下列各题:

(1)(-18)÷6;(2)(-)÷(-);(3)

5512625÷(-

45)。

解:略

注意:先确定符号,再算数值。例

2、简下列分数:(1)123;(2)

2416。

解:略。

3、算下列各题:(1)(-24解:略。巩固练习: 67)÷(-6);(2)-3.5÷

78×(-

34)。

1.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1)56;(2)37;(3)–5;(4)1;(5)–1;(6)0.2 2.计算:(1)363;(2)

212(3)16(4)05

7380.2(5)(6)84

3.计算: 3934(1)

(2)(-6)÷(-4)÷(-

114)

4.下列计算正确吗?为什么?

3141113313444

四、课堂小结

1、有理数的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3、0不能作除数。

课后延伸

1、若ab<0,则ab的值是()

A、大于0 B、小于0 C、大于或等于0 D、小于或等于0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数都有倒数 B、-1的倒数是-1 C、一个数的相反数必是分数 D、一个数的倒数必小于1

3、若x=1x,则x=。

4、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5、若a、b互为倒数,则ab=。

6、计算:(1)(-934)÷3 15(2)641 4.下列计算正确吗?为什么?

3141113313 444

六、教(学)后反思

第四篇:《有理数》导学案

1.2.1《有理数》导学案

□ 自学导读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正确理解整数、分数与有理数之间的关系.2、能将有理数按要求分类,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的作用.【重、难点】

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其中有理数的二种分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读书思考】

1、有理数及其相关概念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整数。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分数。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有理数。

〔注〕因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2)按符号分:

----------有理数--------

----------有理数------------〔注〕分类要按同一个标准,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典题解析】例1.判断.(1).比0大的数是正数,比0小的数是负数,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温度计中显示0℃时,表示没有温度。((3).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4).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5).1是最小的正数。()))))(6).-1是最大的负整数,没有最小的负整数。(2317

例2:把有理数6.4,-9,3,+10,4,-0.021,-1,3,-8.5,25,0,100按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分成四个集合。

正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负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

□ 达标检测

【基础训练】

1、选择题:-100不是()A.有理数;B.自然数;C.整数;D.负有理数。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是最小的整数B.1是最小的正整数C.1是最小的整数

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D.一

183.填空:在-7,10.1,-,89,0,-0.67,这些有理数中,65

(1)整数是;

(2)分数是.4.填空:在-45,1,0,8.9,-6,-3.2,+108,-0.05,28,-9这些有理75

数中,(1)正整数是;

(2)负整数是;

(3)正分数是;

(4)负分数是.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最小的自然数,也有最小的整数B、没有最小的正数,但有最小的正整数

C、没有最小的负数,但有最大的负数D、0是有理数中最小的数.6、有公共部分两个数集是〔〕

A、正整数集合与负整数集合B、整数集合与分数集合C、负数集合与整数集合D、负分数集合与正分数集合7、、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4,9,-168、某种商品的标准价格是400元,但随着季节的变化,商品的价格可浮动±5%.(1)±5%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请你算出商品的最高价和最低价;

(3)某商家将该商品的零售价格定在450元,受到物价部门的处罚,请分析处罚原因.探索创新

9、小明说:“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也可以说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统称有理数,因为整数可以看成分母为1的分数,所以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小明的说法对吗?你能帮助他解释吗?

10、如果课桌的高度比标准高度高2㎜记作+2㎜,那么比标准高度低3㎜记作什么?现有5张课桌,量得它们的尺寸与标准高度比较分别是+1㎜,-1㎝,0㎜,+3㎜和-1.5㎜,若规定课桌的高度比标准的高度最高不能超过2㎜,最低不能低于2㎜才算合格,那么上述5张课桌有几张合格?

第五篇:有理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1.4.2有理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倒数。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理数除 法的法则的导出及运用,学生能体会转化的思想。

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联系性、相互转化性。

情感与态度:通过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推广,体会知识系统的完整性。

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商的符号的确定0不能作除数的理解。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类比归纳法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问题:有四名同学参加数学测验,以90分为标准,超过得分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分数记为负数,评分记录 如下:+

5、-20。-19。-14。求:这四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超过80 分或不足80分? 学生在教师的激情互动中,思考列式(+5-20-19-14)÷4 化简:(-48)÷4=——(但不知如何计算)

从实际生活引入,体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及数学的现实意义。二 探究规律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1)-;(2)4 ;(3)0.2(4)-0.25;(5)-1 学生对老师的提问进行抢答 为学习今天的有理数除法先复习小学倒数概念 1探究活动

填空:

① 8÷(-2)=8×(); ② 6÷(-3)=6×(); ③ -6÷()=-6× ;

④ -6÷()=-6×。

教师强调0没有倒数。学生填空后试着得出互为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2探究活动

计算:(-6)÷2 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 将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转化为学生已知的乘法运算。

强调0不能作除数。(举例强化已导出的法则)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转化为学生一致的乘法运算

学生归纳导出法则,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结果 3探究活动

计算(1)(-105)÷7(2)6÷(-0.25)

(3)(-0.09)÷(-0.3)教师强调(1)除法法则与乘法法则相近,只是“乘”“除”二字不同,很容易记。.(2)此法则是有理数的除法运算的又一种 方法。

学生自己观察回忆,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 得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得0)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 三 巩固练习

1、计算 :

(1)(- 4)÷(-6)÷(-8)(2)(-5)÷(-8)

学生试着独立完成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的灵活应用,并渗透了除法、分数、比可互相转化。

2、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请与同学交流。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小结本节内容 培养了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作业布置:练习册 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表达式:a÷b=a×(1/b)

(b≠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除法》一课是传统内容,在设计理念上,我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思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开教学,使学生自然进入状态,一切都很顺畅,达到了课前设计的构想。在教学中,突出了学生在教学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突出了 探索式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实践、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力,既应用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能力。

在这节课中,本人认为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学生的层次各异,在总结问题时,中等以下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明显信心不足,要注意和他们交流、帮助他们把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

湖北十堰

下载有理数的除法导学案(第一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理数的除法导学案(第一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 ②经历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过程,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③会化简分数.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有理数......

    1.4.2有理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 ②经历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过程,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③会化简分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

    有理数的乘除法导学案1-5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 ,异号 ,并把 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 。 注意: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得_______,再确定积得___________. 归纳: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写出下列各数的倒......

    《雨点儿》第一课时导学案

    《雨点儿》第一时导学案 教学目标: .认识“点、数、清”等11个生字,会写“方”字。 2.能正确朗读文,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 3.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祝福》导学案第一课时

    石泉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导学案(6)制定人:杨先东审核人:张蓓 2.祝福(鲁迅) 第一课时 班级姓名评价 【学习目的】 1.了解鲁迅小说的基本特点; 2.阅读作品,理清小说的叙事线索和情节......

    《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

    高一语文 YW—13—02—002 《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 编写人:周国庆 审核:高一语文组 编写时间:2013-11-15 班级: 组名: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习1—2段,掌握重点词句。 2.......

    望月第一课时导学案

    21、望月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

    《社戏》导学案第一课时

    兰州市第二十五中导学案 学科:语文 班级:七年级1—4班 主备人:杨建军 辅备人:张 涌 课题:《社戏》 课 型:导学课 签 阅: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惮、踱、棹、归省、行辈、撺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