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专列》第一课时导学案(5篇)

时间:2019-05-15 11:0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燕子专列》第一课时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燕子专列》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一篇:《燕子专列》第一课时导学案

《燕子专列》第一学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合作、班级检测等形式会认“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瑞、士”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专列、欧洲”等24个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方法。

一、引入语: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专列是做什么的吗?(预设:专列是指专为某人或某事特别增开的列车。)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专列这个词?(例如救灾专列、旅游专列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燕子专列》这篇课文。

2、正确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自学:自由朗读课文一遍,圈画不认识或者容易读错的生字,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2.合作:小组成员全部读完后,小组内相互检测课后生字词:字音、字形,词义,提醒容易出错的,确保每个同学都会读。

3、班级检测字词:我们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了吗?请小组内平时最容易在字词上出错的同学起立,开火车读师并相机纠正错误读音。欧洲瑞士舒适启程特殊长途跋涉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政府救护致谢载着濒临死亡纷纷覆盖车厢踏着

4、全班齐读生字词语,巩固记忆。

5、请学生观察生字的写法。(“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且加粗的字为左窄右宽,“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师指导临写,注意结构比例。“舒”不要将“予”写成 “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 “载”的笔顺。

6、在生字本上把生字每个抄写两遍,组长批改。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1、读课文填空,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我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理清了课文的顺序是先讲了事情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然后讲了整个事情的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赞扬了瑞士人民的______________精神。我知道这种先讲事情结果再讲事情经过的叙述方式叫_____________

四、再读课文,思考:在生活中,燕子飞来时气候是什么样的?与瑞士的燕子

遇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五、设置悬念:预知瑞士燕子的这种处境将面临着什么,我们下节课见分晓!

第二篇:燕子专列(第一课时)教案

6.燕子专列

一、教材分析

《燕子专列》是一篇人文情怀很浓的文章。讲述的是: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成千上万的燕子在瑞士境内,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是一个人们爱护、保护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爱心,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于整篇文章之中。课文的叙述顺序较为独特,先将事情的结果呈现出来,人们给乘坐专列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单独介绍小姑娘贝蒂救助冻僵的燕子,最后再回到开头送行的一幕,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二、教学目标

1结合介绍瑞士等随文或集中认识“欧、洲、瑞”等11个生字,正确认读“欧洲、瑞士、启程、长途跋涉”等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词典、联系生活实际等理解“骤降、濒临、料峭、跋涉”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文章叙述顺序。

3.初步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恶劣气候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词典、联系生活实际等理解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初步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恶劣气候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四、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朗读课文,初步认知生字词。2.学生搜集有关瑞士的资料,如瑞士的气候等。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

1,听歌曲<<小燕子>>.2,复习背诵<<燕子>>第二自然段.(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2,生领读生字.3,件出示词语(欧洲、瑞士、舒适、启程、麻烦、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风雪不止、皑皑白雪、饥寒交迫、濒临死亡、春寒料峭),自由读,组内开小火车读,齐读。

4,交流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三)细读课文,感悟爱心

1.燕子乘坐专列是因为它在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燕子遇到了哪些麻烦?请快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描写燕子遇到麻烦的句子。找到后,再好好读一读。

2.自由读课文,找找燕子遇到麻烦的语句。指名读,感受“麻烦”。(气温骤降,风雪不止;燕子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燕子的饥寒交迫,长途跋涉,濒临死亡,感情朗读课文.3.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前,燕子是不幸的,然而我们的燕子又是幸福的。瑞士政府和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政府:决定用火车送燕子;呼吁人们寻找燕子

出示文中泡泡“能够作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谁了不起?怎么了不起?

呼吁什么?怎么呼吁的?(动笔写呼吁内容,推荐学生汇报作为瑞士政府工作人员向全体瑞士市民呼吁).4.下节课继续学习.《燕子专列》教学思路 《燕子专列》这是一篇发生在人和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太难理解,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增强孩子们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在课堂设计中,我以爱作为主线来贯穿课文打动学生。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本册第一课学习了《燕子》,孩子们喜欢燕子,热爱大自然,对课文内容记忆犹新。我预设新课伊始,以孩子们喜欢的《小燕子》儿歌导入,引出故事的主角燕子,复习背诵课文《燕子》第二段,接着,以可爱的燕子遇到麻烦为切入点,学习新课,一定会唤起孩子们学习新课的欲望,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本课生字新词比较多,孩子们初读课文后,我这样预设:把这些生字新词从课文中单独抽出来,指名学生认读,接着出示词语,巩固记忆,同时重点指导练习一。两个生字。

三、深入研读文本,走进语言深处。本课是第一课时,着重借助对“气温骤降”、“风雪不止”“长途跋涉”、“饥寒交迫”、等重点词语的理解组织教学。通过多种理解词语方法的渗透,经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语文训练,包孕着丰厚的情感、丰富的内涵,实现语言训练立体化,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每一次读都有目的性,每一次读都有收获,每一次读都能使自己与文章的情感更贴近。这样多种形式的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四、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文中,把孩子们带进文中。《新课标》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学生理解政府号召居民拯救燕子时,让学生当电台主持人、记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呼吁居民救助燕子

五、整节课围绕“爱”之主题构建课堂,理解层层推进,情感步步升华。课堂教学结构疏密有致、粗细结合。对整个教材的处理新颖、简洁、深刻。

第三篇:燕子专列导学案(xiexiebang推荐)

•燕子专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 “欧、洲、瑞、士、舒、启、殊、骤、涉、疲、政、踏、救、载”14个生字。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读、赛读,在读中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3、通过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学习含义深刻的句子。

4、通过合作交流、拓展延伸,学习保护环境的和爱护鸟类的品质。

学习指导:

按阅读提示,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查字典等方法学习生字词,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在学习中要多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之后和大家交流自己的体会。

知识链接:

瑞士欧洲中部内陆国家,和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德国接壤。面积4?13万平方公里。人口704万(1995年),日耳曼人占84%,其他的是法兰西人、意大利人。居民多数信基督教或天主教。城市绿化率约61%。首都在伯尔尼。瑞士由山地和高原组成,西北有侏罗山脉,中部、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瑞士境内湖泊很多,莱茵河、罗讷河等发源于此。山间谷地气候温和,高山比较寒冷。水力丰富,有少量煤、铁、石油和铀矿。瑞士经济发达,人均国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工业、金融业、旅游业发达,为经济三大支柱。钟表业历史悠久,产量居世界前列,誉称:钟表王国。1950年9月与我国建交。

【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找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和()有关的一个感人故事,有一年(),欧洲的()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

读第2段,边读边找燕子在飞行途中遇到了哪些麻烦?用“——”画出来。练习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带问题读课文,思考:“瑞士政府为什么要派专列送燕子呢?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爱读书的孩子,细心的孩子,边读边把你找的答案用笔圈起来)

2.自由研读,理解词句

(1)你从句子:“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说说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自己试着读,怎么读才能读出人们不畏严寒的爱鸟、护鸟的精神?(指名读,评议,体会重音)

2、小组讨论交流:“瑞士政府为什么要派专列送燕子呢?”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拓展延伸】

1、你想对充满爱心的小贝蒂说些什么呢?写下来。

【当堂检测】

一、仔细区分,组成词语写下来。相信细心的你一定行!

殊()步()救()跋()

珠()涉()球()拔()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料峭的春寒,()满天飞舞的大雪,()冻得坚硬的山路,()寻找冻僵的燕子。

①“听到消息后”听到什么消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纷纷”这个词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____________”这个词看出寻找燕子的范围广泛。

③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这三个动词不仅仅表现出气候与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更体现了人们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

第四篇:燕子专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

教学设计

王坝学校 蒲媛媛

一、教材分析概述

《燕子专列》这是一篇人文情景较浓的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他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二、教学目标分析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入情入境,直接触摸文本,直奔重点词句,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地读,感受燕子的遭遇,品味文本蕴含的情感,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动情、移情、抒情,使学生得以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们对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信他们刚接触到课文的题目肯定充满了疑问和好奇。他们当中或许大部分和贝蒂一样,关心喜爱小动物,因此读着这篇文章时肯定有很多感触。这篇文章就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欣赏、感悟,体会对动物的深深爱意。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16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体会恶劣气候和环境给燕子带来的麻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2.教学难点为体会恶劣气候、环境给燕子带来的麻烦。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授知识(20分钟)

(一)导入课题,提出问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翠鸟”,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问候下老朋友,板书:燕子。

2.课件出示燕子图片,说说你对燕子的了解。

预设:生可能会从以下几方面说自己对燕子的了解,燕子是候鸟;燕子的生活习性;燕子的外形特点等。

3.补充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文的题目后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质疑:什么叫专列?燕子会飞,为什么还要用列车送?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提出这样的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根据课题提问,一方面紧扣了本文课题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够教给学生抓住课题质疑的学习方法。

(二)初读课文,教学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文中的新字。

(2)努力把课文读正确,圈出不理解的字词。2.检查预习,认读词语。

舒适 启程 疲劳 料峭 覆盖 救护 车厢 濒临 死亡 欧洲 瑞士 特殊 长途跋涉 气温骤降

【设计意图】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这里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有利于促进学生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的养成。3.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观察,发现“洲、瑞、殊、骤、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并且左窄右宽。(2)重点指导书写“骤”和“涉”。

骤:让学生明白笔画较多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些。同时,如果一个字有两个捺,书写时其中一个一般要变成点。然后复习学过的字“送、这、迟、欢、食”等进一步巩固。

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字书写时不要多加一点。(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生字书写的指导并不是一味的给予,而是通过巧妙分类,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书写的方法。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学生的写字姿势进行指导,有利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分散指导书写,能够有效降低难度。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再读课文,思考刚刚提出的问题:燕子会飞,为什么还要用列车送? 2.在学生自主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同桌讨论。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简洁解疑。

4.将学生寻找出来的原因浓缩成两个字:麻烦。

引出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段话,思考:课文主要写了燕子遇到了哪些麻烦?

交流:天气恶劣;非常疲劳;昆虫被冻死。

出示句子: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的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1)学生比较体会,比较“骤降”“下降”“降低”三个词在表达效果、表达作用上的区别;想象“风雪不止、所有、几乎”等词描述的恶劣情景,体会这样恶劣的天气给燕子飞行造成的困难。(2)体会“长途跋涉”。

课件出示图片文字:每年的九月份,成千上万的燕子就要开始出发到南方去过冬了。一路上,它们要飞越非洲大陆、阿尔卑斯山脉、撒哈拉沙漠,行程有五千多公里,每天基本上要飞一百多公里。(3)体会“饥寒交迫”。

燕子飞了这么远的路,昆虫又被冻死了,小燕子们会怎么样?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

随即出示句子“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将自己的心情融入句子中,进行朗读体会。(个别读,齐读。)4.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是一列什么样的火车?再读课文,体会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板书:关爱。

5.再读句子,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政府?课件出示有关瑞士政府课外资料。【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机地将前后文的学习联系了起来,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

解,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四、板书设计 燕子专列

天气恶劣 瑞士政府 专列接送 关爱

五、总结,升华体会

1.师述:本文讲述的是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于整篇课文。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燕子,你将如何向人类致谢。

六、拓展阅读(10分钟)

七、课堂训练(10分钟)

小练笔: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可以是对贝蒂行为的赞赏,可以表达对贝蒂是否在恶劣天气中被冻坏的关心,也可以是自己从贝蒂身上得到的启示,还可以请贝蒂介绍当时拯救燕子时的想法和所见所闻……学生可以围绕有关《燕子专列》的任何内容与贝蒂对话。六 教学反思

第五篇:《燕子专列》第一课时教案

《燕子专列》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4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1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课文大意,体会文中人与动物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并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还记得《燕子》一课吗?它们春来秋去,在这一来一回的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危险!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燕子》这篇课文,它一定会让你产生很多感慨!板书课题: 燕子专列

(二)新课讲授

1、自读课文,感知生字词、大意(1)结合课文注释和字典,自由朗读课文。

(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2、交流探讨,检验学习情况(1)汇报交流自学效果

(2)指名读课文,根据实际进一步指导读流利

3、讲授生字,明确字音、字形

(1)PPT上呈现生字词,学生认读,教师针对易读错字词重点范读

(2)呈现“欧”“洲”“瑞”等生字,注意辨别字形。如,“欧”字右边是“欠”,“瑞”字左边是“王”。

4、交流思考的问题,疏通大意(1)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呈人们、燕子专列)B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2)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人→燕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帮助、喜欢、爱、救助”等词。)(三)小结

学生一起说说今天学了什么(四)布置作业

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下课后,同学们想想从文章中哪里能看出“爱”,又该如何读出情感。

五、教学板书

燕子专列 欧 洲 瑞 程 骤 厢

政府——做决定 呼吁人们 燕子专列 人们——走出家门 竭尽全力寻找 专程送行

六、教学反思

下载《燕子专列》第一课时导学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燕子专列》第一课时导学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6燕子专列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6燕子专列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书写“州”、“骤”、“涉”,能正确认读“启程、特殊、麻烦、呼吁、车厢”等词语。 2.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抓住重点词句,感......

    6、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5篇)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

    燕子专列(第一课时)教案(小编整理)

    人教版三下册 6. 燕子专列(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燕子专列》是一篇人文情怀很浓的文章。讲述的是: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成千上万的燕子在瑞士境内,饥寒交迫......

    《祝福》导学案第一课时

    石泉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导学案(6)制定人:杨先东审核人:张蓓 2.祝福(鲁迅) 第一课时 班级姓名评价 【学习目的】 1.了解鲁迅小说的基本特点; 2.阅读作品,理清小说的叙事线索和情节......

    望月第一课时导学案

    21、望月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

    《社戏》导学案第一课时

    兰州市第二十五中导学案 学科:语文 班级:七年级1—4班 主备人:杨建军 辅备人:张 涌 课题:《社戏》 课 型:导学课 签 阅: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惮、踱、棹、归省、行辈、撺掇、......

    《雨点儿》第一课时导学案

    《雨点儿》第一时导学案 教学目标: .认识“点、数、清”等11个生字,会写“方”字。 2.能正确朗读文,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 3.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

    高一语文 YW—13—02—002 《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 编写人:周国庆 审核:高一语文组 编写时间:2013-11-15 班级: 组名: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习1—2段,掌握重点词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