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捷径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捷径
湖南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吴自力
摘 要:本文就所在学院机电工程系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表明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师进入合作企业担任企业岗位工作,专业教学聘请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实现专业与合作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互融,是解决“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捷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 “双师型”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探讨与实践
专业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而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要求把加强和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中指出:高职高专院校要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要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和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学校在职务晋升和提高工资待遇方面,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应予以倾斜。
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已逐渐成为院校发展的瓶颈,探讨寻求切实有效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是目前各职业院校重要的课题。本文就我院机电工程系在校企合作教育中“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加以总结和探讨。
一、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双师型”是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特色所在。与一般教师不同,“双师型”教师是拥有双重身份或职称的教师。他们既要有从教的资格,是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具有与从事教育工作相适应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又要有职业经历,具有技师(工程师)的实践技能,能够及时掌握企业信息,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行业最新技术,熟悉和精通相应专业的技术和业务。他们有的是企业的工程师或技师,又兼任职业院校的教师;有的是学校的讲师或教授,又具有与其专业相适应的其他行业的职称与技能;完成传授学生最新专业技术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职业能力获得最新技术、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进行职业指导等职业教育任务。
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院校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就要教会学生懂技术、会操作、能应用。这些操作应用能力在书本里和黑板上是无法学到的,需要通过教师的实践性教学来实现。所以,培养“双证”人才,必然要求有“双师型”的教师。职业院校的教师光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懂技术、会操作、能应用,不能在教室里栽花草、养牲畜,在黑板上开机器、搞设计。
二、目前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
(一)师资来源
目前,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多来自各高等院校相对应的专业学科的本科生,近几年,研究生学历人员开始增多。专业教师中也有少部分来自高等院校专业师资班和本科毕业后分配到行政、企事业单位工作若干年后调入的。
(二)特点 专业青年教师一部分是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研究生,在学校主要接受的是学科体系教育,基本具备专业知识理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所学知识理论学科体系强,技术应用了解少等问题;缺乏行业职业技术岗位实践经历和经验,以及熟练的专业技能;缺乏教育教学知识理论的系统学习和实践;缺乏教学经验。
专业中年教师一部分是从行政、企事业单位调入的,他们一般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阅历,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表达传授能力。其主要缺陷:一是对专业(新)知识理论生疏;二是教学中习惯于工作岗位中的组织表达方式,学生不一定适应。另一部分是高校毕业后多年来一直从事职业教育的毕业生,通过多年的教学,专业教师具有一定教学经验,但存在专业知识理论老化、教学工作量大、生产实践参与少、实际动手能力弱、教育教学理论相对缺乏等问题。
可以看出,专业教师队伍主要是“双师型”缺乏。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与内涵中》明确指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合格的比例是50%,而优秀的比例则为70%。目前,各职业院校特别是新批准成立不久的职业院校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还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特别是与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势的要求不相适应。如何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的历史不长,要迅速地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很困难,而校企合作是目前职业院校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一条捷径。
三、校企合作教育在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中的主要优势
校企合作教育是根据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期间分别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学习,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专业理论与技能,形成学习能力;在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承担具体工作,进行专业技能、企业管理文化、职业道德、社会工作能力等岗位能力的训练、形成。
校企合作教育在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中的主要优势是:通过合作,专业建设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专业向企业提供智力和人力的支持,在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方面建立共享机制;专业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科研、营销、服务等活动,及时掌握企业最新技术,增强了生产实践和科研能力,同时又能把生产实践紧密嵌入教学过程中;企业负责学生顶岗工作安排及指导教师选派,也培养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高素质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可选聘为专业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企业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成为专业兼职教师的聘任源地。
四、校企合作教育中“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探讨
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为职业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对“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目前“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主要采用有以下途径。
(1)教师脱产、半脱产到企业挂职顶岗,在合作企业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专业选派教师(主要是青年教师)以脱产或半脱产形式,直接在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时间一般半年以上。教师按企业员工制度管理,学校承担教师的工资,企业按考核等同企业员工发放岗位津贴和奖金。教师在岗余时间回学校参加教学及教研活动。(2)教师以半脱产形式,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校企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科研;一种是人员参与形式的科研。人员参与式的科研合作,近似于挂职顶岗,学校承担教师的工资,企业按考核等同企业员工发放岗位津贴和奖金。
(3)从企业委派的指导教师中有目的选拔符合兼职教师资格的在职人员为兼职教师,并加以培养,帮助其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
(4)支持专业教师在合作企业中兼职。专业教师可以在合作企业中任聘为技术员、技术管理部门经理,技术顾问等职,形式可以采用脱产或半脱产。企业聘用金不低于教师年工资收入,教师年工资扣留,并按规定给予一定比例返还。
(5)鼓励教师在企业获得行业资格证书。
(6)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工作。
五、校企合作教育中“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效果
我院机电工程系通过两年多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通过以上途径的实施,专业教师在企业环境中得到了锻炼,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得到提高,“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双师型”教师比例显著提高。通过两年多实践,“双师型”教师比例由2004年的25%,提高到目前的64.7%;企业兼职教师由没有增加到2006年的8名,占专业教师的32%。
(2)教师职教水平得到明显提高。2004年以前,专业教学学生满意率74.5%,到2005年下半年专业教学学生满意率达到87%。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兴趣明显提高,认为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实践性强,都是工作后就能用得上的技术。
(3)教师在合作企业中得到了锻炼成长,在两年多的实践中,先后有4名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其中,3名青年教师成为实训教师,企业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在企业环境中青年教师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社会工作能力、人际交往、专业技术、解决处理问题等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许多教师已成长为专业的骨干,个别甚至成了学科带头人。
(4)专业教师与企业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如益阳滨湖柴油机厂、益阳缝纫机厂、益阳齿轮厂、上海大众益阳特约维修站、益阳橡胶机械厂等都已成为我院的校外实习基地,专业教师可随时与企业保持业务和信息的联络,及时获取行业信息,并及时嵌入课堂,使学生学到最新知识,有利地促进了课程内容改革。
(5)专业教师5人获得行业资格证书,4人次参与企业培训,5人次参加行业学术交流,扩大了专业教师在行业中的影响。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校企合作,在短短两年多,我院机电工程系“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效果,说明在校企合作教育环境中采取措施加快“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师进入合作企业担任企业岗位工作,专业教学聘请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实现专业和合作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互融,是解决职业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一条捷径。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今后需进一步关注。
(1)在目前职业院校专业师资紧缺的背景下,专业教师脱产在企业中挂职锻炼,给专业教学造成一定的师资压力,必须加快建立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兼职教师队伍来缓解。
(2)校企合作中,企业需要专业教师具有更高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但专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适应性差,学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需要选择行业技术和管理领先的合作企业,使专业教师处于最先进的培养环境,以便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
(4)教师队伍要实现动态的管理。把教师队伍视为凝固不变的静物,设法管理、管死,这显然与现状是格格不入的,也是保守无能的表现。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到企事业去兼职,以增长实践才干。
(5)要建立健全激发教师知识拓展、获取“双师”资格的奖励机制。学院要大力鼓励教师在取得本专业讲师以上资格证书的前提下,再获取人事部门、劳动部门等部门承认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系列专业资格证书,对获取“双师型”教师资格的,应给予报销考试资料费、差旅费和一次性奖励,在晋职评优中优先考虑。
第二篇:校企协同模式下的“双师型”队伍建设(本站推荐)
校企协同模式下的“双师型”队伍建设
(郭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710005)
摘要: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进入了新的阶段,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着社会认可度低、师资缺乏、生源不足、资金匮乏、就业难,相比国外高职教育我国职业教育呈现出发展缓慢、质量偏低的态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就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只有加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所占比重,完善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加大支持力度,转变教师观念,制定相应配套制度,建立共享资源库、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能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D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校企合作;双师型;
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各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也逐渐增加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既“会”又“懂”、知行合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迫在眉睫。对劳动力的要求也更为迫切。据教育部近期公布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1006.6万人,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大关,高职教育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全国中职招生628.85万人,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44.12%,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基本持平[1]。但目前高职院校内依然存在着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实践基地、实训场所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导致了培养的学生没有就业竞争力。同时,大部分教师懂教学规律却不懂生产技术,对生产服务一线的经营管理、劳动组织和生产工艺不了解,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明显不足,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的学生职业技能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造成高职教育发展的窘境。为此,更新管理者的办学理念需要,增强教师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经验,科研能力、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把复杂的技能解说转化为实际动手演示,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和训练。因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校企携手共建平台,突出职业性、专业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能逐渐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实 现岗位“零距离”就业,教育中必须,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和“对接经济、服务社会”的能力,达到师生比20:1的要求,促进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2]。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的重要性
1、职业教育事关民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劳动力的要求也逐渐增加。无学历或低学历的劳动者已经呈现出与市场不相适应的尴尬局面,大量企业引入科技设备以后,需要大量的各级各类中、初 级应用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党中央、国务院已明确: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为人人搭建职业可持续发展的“立交桥”[3]。职业教育问题关系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长远竞争力提升,关系亿万劳动力就业,既是教育问题,更是重大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责,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4]。
据了解,陕西新华电脑学校凭借其实战化课程培训和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学员就业率已高达95%,无疑在“毕业即失业”的大环境下实现了IT领域的就业逆袭。同样,华厦学院与厦门建发国旅、厦门旅游集团国旅、厦航国旅等企业采取“联合订单、联合培养、分散实习、分散就业”的培养模式共育旅游人才。就业率稳居95%以上[5],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下的校企及合作的疑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正以蒸蒸日上的一派繁荣景象发展。
可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契合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也应是社会、政府、企业和师生们的需求。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新产业、新行业,改善民生的必然需要。把职业教育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攻方向,搭建人人成才的“立交桥”为广大青年打开通向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培养多样化技能型应用人才,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创造更好的社会氛围。
2、“双师型”教师充当战略性角色 师资队伍是学校办学的主要条件,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谓“双师型”教师,国外一些国家的定义为教师有职业学院和企业两个教学场地,同时承担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任务,学院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体,也传授一些基本技能;企业以传授实践技能为主体,也补充传授新的企业理念和有关的理论知识,因此专职教师必须获得博士学位且至少有5年以上的企业专业实践经历。而我国普遍认为,有“双证书(职称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双职称(讲师+工程师)”的教师即为“双师”教师之说,也有“双能力(双师经历)”的教师即为“双师”教师之说。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也明确指出,“双师型”教师并非是讲师与工程师的简单叠加或具有“双师经历”、“双证书”的教师,而是由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和教师综合构建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总体看来,皆是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既要有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能力,又要具备工程师或技师的专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6]。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双师型”教师不足50%,远低于实际需求,高职高专院校的“双师素质”的教师数要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70%以上,高职教师要有获得实践培训的机会。就需要加强经费投入,师资培养,使高职教育很难超前甚至紧跟时代的步伐。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依托“产学研”相结合、建立“校企合作”交流平台,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最佳突破口。让教师直接从生产第一线获取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获取相关培训证书。同时,由合作企业负责推荐专业骨干与高技能人才承担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任务,保证实践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以及相对稳定性[7]。从而更好更快地建立一支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目标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二、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问题
1、随着各高校扩招这种特殊的现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总体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以我们专业为利,最近三年新近20名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他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不足甚至没有,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上总体上表现老教师偏少,青年教师数量偏多;在职称上、中低职称多,高级职称少。在教学上,理论与实践教师比例不合理,由于高校扩招,师生比偏高,老师少,教学任务重,理论课教师比例大,实验指导和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大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企业实践经验比较小,很难充分开展实践教学,多数是流于形式,对学生的技能提高不明显[8]。
2、由于各高校都面临扩招带来的资金短缺等一些问题,教学仪器设备落后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所需,教学结构上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依然存在,不利于师资队伍的发展。在教学上,理论和实践相比理论教学的师资力量较强。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则相对较弱。由此导致很多学校难以开展实践教学,即使开展了,也是流于形式,很难对学生的能力有实质性的提高。
3、在企业授聘的兼职教师缺乏相对稳定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表现在企业工作的需要很难保证教学的连续性,且对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也缺乏深入了解,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并且由于企业技术人员教学经验比较少,教学表达方式不能适应上课,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价值观念上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建设。在职称评定上表现尤为突出,职称评定上重论文、轻教学,重研究、轻应用,不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在现行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的办法下。“双师型”教师们只能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将大量精力放在完成论文、著作等硬指标上这是导致我国“双师型”教师“能讲不能做”的重要原因之一。
5、“双证”说,认为凡是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但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健全和完善的今天,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是否相符值得商榷,如果承认这一点,就会出现为得到证书而拿证,出现买证甚至造假现象,这大大地降低了双师型队伍建设工作的严肃性,违背了国家提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初衷,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导向。
三、依托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1、合理引导重视职教
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引导政府、社会、群众,也包括教育部门自身转变观念。建立配套职学位教制度,授予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位证书。今年两会中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建议“建立高等职业“工士”学位制度,授予优秀高职毕业生“工士”学位,而“工士”能较好表现我国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同时,要相应的完善职业教育法、学位条例,由主管部门制定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授予标准,并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试点[9]。对高职生来说是一个晋升空间的上升,激发学生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利于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营造全社会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2、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参与办学
当地政府对一些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的政策或者是相应的补贴,做好校企合作的政府角色,普及“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的联合培养理念,建立一种现代模式的学徒制更好的培养所需人才,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设立标准化,制度化的行业协会,增加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0]第四、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大学,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结构,解决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低下、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建立高校分类设置、分类拨款、分类评估制度。省级政府要在改革试点中加强统筹,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全面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为转型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多培养本科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企业、政府和学校携手发展职业教育。
3、增强企业主体地位
企业利用假期教育资源的空闲,开展企业应用人才短期培训活动。学校可输送相应人才进行下厂学习,即学习企业单位所需的技能型实践技能,也可对即将进入学校进行专业技能的教师进行专业教师素质的培养,待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可获得国家承认的相关资格证书,从而建立健全“知识+技能”的人才模式,与理论知识扎实、教学能力强“双师型”的培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教师与业技术骨干互派,学校教学岗位与业实践岗位互轮,学校教师身份与企业员工身份“互换”合成立科研基地、实验基地、实训基地等。通过共建基地,高职教师可以学习企业的技术管理规程,把行业企业技术领域中的最新成果不断引入课堂[11]。同时,选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共同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教师积累教学技能和经验,通过挂职、轮岗、竞赛、社会服务、内训和教学实训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4、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切实加强学院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鼓励专业理论课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产品研发与项目攻关;选聘企业中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与企业联手培养实训实践指导教师;引进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专业教师队伍。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知名企业和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在职培训,或者外派学习,把相关的最前沿、最先进的理念和研究成果及时引进到学校,使学校的发展与时俱进,做到高职院校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同时,加大对互联网的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例如微课的设计,利用手机这种一对一的情景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板书,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欲望,运用多媒体的手段进行丰富的图像展示,对于一些空间思维、实验操作,物理模型进行动画制作,声色具备更加利于学生掌握理解。联动开展高职院校活动,学校鼓励师生参加教育部门、行业企业举办的各级各类技能竞赛,鼓励创新与发明,做到教学与生产的紧密连接,做到“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加强优势互补,营造以赛带练、以赛促技的良好氛围,搭建展示技能、提升自我的平台,实现互惠共赢。
四、结语
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日益凸显,国家以及地方都在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搭桥铺路,这是培养新生一代,培养国家事业继承人的过程,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本文通过校企合作现状入手,分析“双师型”教师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通过政府、校校、校企合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面对未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劳动力市场也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这种合作方式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节约成本,同时培养的人才专业对口,容易上岗,为企业创造价值带来利润达到“双赢”。从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竞争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后劲的高质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前职业院校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和重点,“校企”携手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机制是对新时代经济要求下的突破与创新。这种合作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也希望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像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全国高职教育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大关》[N]2015-09 [2]邓惠明.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眉山电子职业技术学校为例[D] [3]凤凰职教.《职教要满足国家、企业、百姓三方面的需求》[N].2015-03 [4]俞正声.《职业教育既是教育问题更是重大民生问题》[N] 新华网 [5]郑林群.《校企合作典型案例》[N].厦门网 2011-08-03] [6] 陈小燕.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J] [7]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眉山电子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教育管理专业 研究生邓惠明 论文
[8]王黎明.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之探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102~105.[9]李鹏翔.谭元斌..完善高职教育的法规政策》[N] 新华网
[10]卢鹏程.《骨干进协会:实现专业行业一体化联动》[J]2012-03-14《中国教育报》2012-3-14第7版
[11]李增蔚.《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路》[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
关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满足职校适应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更好地适应高职校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结合职校自身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用2-3年时间,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结构合理、规模适当,适应专业建设和发展、职业技能过硬、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原则
培养为主,引进为辅;专业课教师为重点,专业基础课教师为补充;专兼职结合。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渠道(一)校外培训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各办公室每学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每周两次、寒暑假(各15天)去工厂企业一线交流学习、培训,连续五年内累计达到两年以上在一线参加实践工作的经历,以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达到“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
职校优秀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到省内外高职高专院校进修,或者利用寒暑假到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和进修提高。
(二)企校合作
一是教师去合作企业实习,提高职业教学能力,以促进“双师”素质的培养、推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二是聘请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职校兼职。三是有能力的教师可以参与合作项目的开发及教师培训。
(三)国家执业技能考试
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考试,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四)校内培训
充分发挥“校内”培养的作用。加强各专业教学研究活动,专业理论课教师和专业实践课教师相互取长补短,进行传帮带;建立校内培训基地,组织教师定期参加技术培训。
(五)积极引进
从教育企业行业一线吸引一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职校任教。这不仅是一种补充“双师型”师资的有效途径,还有利于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利于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
四、“双师型”教师的认定
(一)认定标准
1.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等文件规定,“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教师:
(1)具有本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2)近5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在企业行业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近5年主持(或主要参与)2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2.职校正式聘任的校外兼职教师,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能独立承担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
(二)认定办法
学院成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组,对申报“双师型”资格的专业教师进行考核认定,并颁发“双师”资格认定书,“双师”资格认定书使用期限为五年。
“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组由以下单位和人员组成: 教务处主任、培训部主任、就业办主任等。办公室设在学校行政办公室,主任由办公室主任兼任。
(三)认定时间
每年6月份申报并上交教师实践工作考核登记表(见附件),7月份认定。
五、“双师型”教师的管理
(一)每年由“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组对“双师型”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
1.是否完成学校规定的课时量; 2.有无教学事故;
3。是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教学活动。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优的指标之一。
(二)从2014年起,对40岁以下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未达到“双师”素质要求或未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的教师,不得进行职称申报和不予聘任。
(三)评选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时,评选人必须是“双师型”教师。
(四)教师计划到企业一线参加实践锻炼,或外出进修,其工资待遇等按《教职工进修学习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五)在同等条件下,“双师型”教师在晋升职务、工资晋级、评选先进等方面优先考虑。
六、本办法自发文2014年9月1日起实施。
七、本办法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
2014年9月1日
第四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以及创建示范校的要求,结合我校师资水平不高,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高技能人才困乏,“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的实际,加强我校师资力量,优化教师体系结构,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建设一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从事实践教学,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制定本培养培训方案。
二、目标任务
在继续加强师德建设、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重视教师的专业技术素质发展。加强专业教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专业操作能力、技术服务和咨询能力、实训设备改造和开发能力、专业建设和开发能力、项目课程和教材开发能力等六个方面的能力培养。我校专任教师及“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均与国家级示范职业学校“双师型”标准有一定的距离。因此,2012年底,力争使我校3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能够胜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三、实施方案
(一)积极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近年来,国家为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每年都为职业学校免费培训技术骨干教师,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选派教师脱产到教育部批准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或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认定)所需培训和考证费用,在教师取得相应证书后,学校给予报销;若经过培训不能通过考试或拿不到证书的,费用由培训教师自己承担。
(二)通过校企合作建设 “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1、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顶岗实习,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学校将严格落实“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规定,制订详实的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计划,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确定实习课题,到工厂企业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了解企业现代生产、管理过程,体验企业生产氛围,探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完成实践锻炼任务,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作为我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从2012年起,凡不按规定参加实践锻炼的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不能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学校将加强对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监督、管理、检查、协调等工作,每年评选优秀实践锻炼教师,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2、从合作企业一线职工中选拔聘请能工巧匠、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并加以培养,帮助其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
(三)通过校本培训,储备专业实践教师后备力量。
充分利用我校现有资源,每年安排有专业兴趣、乐意从事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在我校实习实训车间由我校实习指导教师任教,进行初级培训,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为下一步参加高一级的培训做好铺垫。
(四)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
加大对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要严格审查职业资格,更要严格专业技能的考核,切实把有知识、有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来。
二〇一二年四月八日
第五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濮阳市油田艺术职业学校
二0一0年十月八日
濮阳市油田艺术职业学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随着我校职业教育规范有序地发展,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我校愈来愈紧迫的任务。要建设好这支队伍,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开发,逐步培养和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努力促进专业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根据《河南省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方案》要求,结合目前我校师资队伍的结构特点,特制订我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
一、“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全面的职业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教师标准。
2.具有较全面的的能力素质,具有进行专业理论或文化知识讲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指导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建设能力。
3.具有相应技术等级证和教师资格证。
二、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机制
1.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多为教师创造条件,采取“引进来,派出去”等各种形式,聘请职教师资培训基
地专家和具有丰富经验的幼儿管理人员,利用寒暑假时间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传授技能技巧和前沿技术,有计划组织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了解幼教专业的发展动向,及时掌握本专业的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三年内,力争让全体专业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轮训一次,获得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提高教师技能水平。
2.加强现有教师的专业理论培训。三年内,要求45岁以下专任教师必须取得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且能胜任二门以上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所有专任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和教师资格证书。同时,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以逐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学历层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学科带头人。
3.加强教师教学及教研能力的培训。定期聘请专家、教授对年轻教师进行教育心理学及教法技能的培训,全面实施一对一“传、帮、带”,帮助年轻教师尽快完善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的教育行为更具有明确性、规范性、参与性与效能性的特点。通过培训逐步营造教师队伍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以“产学研”为导向,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1.注重加强产学合作
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质量效益型办学模式,采用四个“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是教师与幼儿服务企业专家相结合;二是教学课题与企业产品相结合;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四育人与创收相结合。
2.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坚持“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使职业教育更紧密地贴近生产和科研的发展,并锻炼造就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技术研发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四、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
为了巩固“产学研”的成果,进一步激发教师参加“产学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教学能手评选及奖励办法》,从制度上,政策导向上,向开展“产学研”活动的“双师型”教师倾斜。
五、建设目标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至2011年,获得高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教师达85%以上,获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达50%以上。(注:各类证书必须与其所施教的专业对口。)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双师型”教师建设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为主要负责人,其他校级领导干部为副组长,教研室、教务处、校办等部门负责人为主要工作成员,加强对“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领导、协调与建设。
组长:齐为玉许金星
副组长:管世进赵俊宝王清周组员:陈继才谢国仓孟强
徐焱郭希智岳晋伟王世山
2、经费保障
学校将确保每年准备2-3万元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和保障教师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参加各级骨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和师生专业技能竞赛,以及安排幼教专业实践等活动。
二0一0年十月八日